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技能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按照国家职业鉴定工种目录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属于职业技能鉴定范围,因此研究探索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职业技能教育培训问题,是做好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基础性工作,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断更新计算机网络知识,瞄准世界科技前沿,超前谋划,超前教育,超前开展培训教育,是职业技能教育工作者的职责所在,必须认真做好,做扎实。
一、计算机网络管理员培训教材
现在使用的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教材大多是十几年前编写的,一般教材均是按照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要求编写,内容紧扣《网络管理员考试大纲》。分别对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互联网及其应用、局域网技术与综合布线、网络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配置、Web网站建设、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进行系统讲解。教材层次清晰、内容丰富、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力求反映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最新发展,既可作为网络管理员资格考试的教材,也可作为各类网络与通信技术基础培训的教材。然而随着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硬件不断更新换代,《考试大纲》和教材内容往往跟不上技术发展和设备更新换代的步伐,这就要求职业技能培训教育要不断适应新形势,新技术,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职业技能鉴定主管部门也要不断调整考试大纲和考试范围,确保职业技能培训教育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网络硬件设备更新换代问题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引进并普及Internet国际互联网(internetwork,简称internet)初期,采用的是调制解调器设备将计算机终端设备接入Internet,调制解调器,是一种计算机网络硬件,它能把计算机的数字信号翻译成可沿普通电话线传送的模拟信号,而这些模拟信号又可被线路另一端的另一个调制解调器接收,并译成计算机可懂的语言。这一简单过程完成了两台计算机间的通信。在调制解调器广泛使用时期,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工作中就必须详细向学院讲解调制解调器的安装、使用及简单维护维修知识。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光导纤维现已在通信、电子和电力等领域日益扩展,我们国家互联网已经广泛采用光纤入户,调制解调器已经被淘汰。再把调制解调器的使用作为培训重点显然不合时宜。除了调制解调器以外,网卡、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硬件设备更新换代都比较快,再加上平板电脑、智能手机被广泛接入互联网,因此有必要对计算机网络管理员职业技能教育培训内容做出调整。
三、内外网物理隔离技术及管理
Internet正在越来越多地融入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一方面,网络应用越来越深地渗透到政府、金融、国防等关键领域;另一方面,网络用户成份越来越多样化,出于各种目的的网络入侵和攻击越来越频繁。面对新型网络攻击手段的出现和高安全度网络 用户对安全的特殊需求,一种全新安全防护防范理念的网络安全技术――“网络隔离技术”应运而生。物理隔离器是一种不同网络间的隔离部件,通过物理隔离的方式使两个网络在物理连线上完全隔离,且没有任何公用的存储信息,保证计算机的数据在网际间不被重用。一般采用电源切换的手段,使得所隔离的区域始终处在互不同时通电的状态下。被隔离的两端永远无法通过隔离部件交换信息。逻辑隔离器也是一种不同网络间的隔离部件,被隔离的两端仍然存在物理上数据通道连线,但通过技术手段保证被隔离的两端没有数据通道,即逻辑上隔离。一般使用协议转换、数据格式剥离和数据流控制的方法,在两个逻辑隔离区域中传输数据。并且传输的方向是可控状态下的单向,不能在两个网络之间直接进行数据交换。
《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保密管理规定》第二章保密制度第六条明确规定,“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地与国际互联网或其它公共信息网络相连接,必须实行物理隔离”。实行内部网和公共网的物理隔离,可确保信息安全,确保内部网不会受到外部公共网络的非法攻击。目前IT市场广泛使用的产品有物理隔离卡、物理隔离集线器、线路选择器、网间信息交换系统等等,解决方案包括双网线内外网隔离、单网线内外网隔离、双网线三网隔离、单网线三网隔离、三网线三网隔离等等。
一是单网线双硬盘内外网隔离技术。即内外网共用一条网线。以解决单网线内外网物理隔离的问题。终端使用图文物理隔离卡,配合使用图文隔离集线器或图文线路选择器,不需重新布线,所有安装有隔离卡的用户均可连接内外两个网络,同时确保两个网络之间物理隔离。
二是双网线双硬盘内外网物理隔离技术。适用于双布线网络环境,即内外网分开布线并各自使用一条网线。以解决双网线内外网物理隔离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 计算能力 培养
一、现象:
一节四则混合运算应用题复习课上,我共计让八位学生板演,结果让人大跌眼镜:八位学生式子全部正确,但有七位学生计算结果错了,而且这七位学生根本不是后进生,有些甚至是比较好的学生。事后我与办公室的同事聊起了这件事,大家都有同感:现在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确差多了。在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新教材研讨会时,与会的许多老师都谈到学生的计算能力越来越差了。看来,学生计算能力弱不单是我所遇到的困难,而是一个普遍现象。
二、思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及《高考考试说明》均将“合理、准确、迅速的运算能力”作为四大基本能力之一鲜明地提出来,由此不难看出运算能力在学生数学综合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
培养学生准确而迅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也是小学数学教师教学中必须完成好的重要任务,更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
因此,作为数学教师一定要认真分析,准确找出学生计算能力弱的原因,以便对症下药,确保教学质量。
三、调查:
经过一个月的校内调查,在同事的协助下,我们总结出学生的计算错误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习惯不好,粗心大意。
如题目抄错:“÷”看成“+”、“0.93”写成“0.98”;“645”抄写“654”之类的问题;答案抄错:把验算的结果抄成计算的结果或者算对了结果却写错等。还有学生书写不规范,导致数字变形,就把变形了的数字看成其他数字,以致出错。
2、口算不强,基础较弱。
如20以内加减口算不熟练,造成在完成进位加和退位减出错较多。有些学生乘法口诀还不能熟练背诵,导致试商出错。
3、算理模糊,张冠李戴。
如:857 - 298 = 857 - 300 - 2 = 557 - 2 = 555 298 300 ,已经从 857 中多减 2 了,应该加上 2 。再如:小数加减法教学时强调小数点对齐,可学小数乘法时,一些学生常常就把末位对齐变成小数点对齐了。
4、态度不端,求快出错。
部分学生由于懒惰,只求完成任务,不仔细审题造成错算(如单位未统一、用错公式或未挖掘题意中的隐含条件)。另有部分学生一味求快,急于求成,导致错误运算。
四、对策:
我们根据找到的原因制定措施,对症解决问题。
1、兴趣引路,提升计算意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培养计算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我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在计算题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景、开展计算比赛活动等形式来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都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改善评价方法,像分小组竞赛、个人加分、评选计算标兵、计算不出错的免去当天晚上的家庭作业等方法。也确实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在整个的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感受,当出现错误时,学生会产生自责感;当自己找到错误的原因时会有喜悦感;当计算正确时会产生成功感;当连续几次正确率在100%会产生自豪感。这些不同的感受都会从他们的言行中表现出来
2、训练口算,提高计算能效。
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的速度、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计算能力的提高。我们在练口算时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口算的算理,坚持做到:“节节有口算,天天练口 算”,使学生逐步达到熟练。每次练习都有明确的目的,恰当的要求,注意形式的多样性,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练口算的积极性。如,家庭口算,由家长作好记录,记下所用时间和正确题数,逐步提高难度。
3、优化策略,强化计算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好必要的引导与示范。首先要弄清算理。计算教学最忌讳重结果轻思维,重法则轻算理的做法。教学中我始终坚持不仅让学生知道怎样算,而且知道为什么这样算。这样,既使学生明白了算理,又能把所学知识前后融会贯通。其次,要培养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因为科学有效的思考方法可节省时间,提高准确率。训练时,要让学生看题目,想算法,选择正确科学的计算方法,做完后,让学生交流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给予及时的纠正和补充,从而让学生学会科学的计算方法。同时,我将计算题型归类,让学生一天练一个类型,隔天巩固练一题,这样有的放矢,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有利于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形成计算技能。
4、日常入手,培养计算习惯。
关键词:能力本位;培训包;计算机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一、澳大利亚“能力本位培训CBT(Competency Based Training)”概述
1.什么是能力本位培训
能力本位课程培训,顾名思义,是突出强调学员受训后应具有的实际操作能力。显然,设置这一课程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职业现场的实际操作水平。这里的“能力”通常用客观的能力标准来表示。
2.什么是培训包?
培训包是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的核心内容,是指国家机构签署的标准和资格认定,用于认证和评估从业者的技能,用于界定从业人员在工作中有效工作的技能和知识水平,它并不规定个人应接受什么样的培训,可灵活应用于不同的企业。
其核心是从职业岗位的需要出发,确定能力目标。由澳大利亚的国家行业技术委员会(National Industry Skills Councils)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业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某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再组织相关教学人员,以这些能力为目标,设置课程、组织教学内容,最后考核是否达到这些能力要求。
3.澳大利亚培训体系的现状
澳大利亚国内现有11个行业协会,目前总共有89个培训包,这个培训包相当于中国国内的行业资格认证。澳大利亚国内的培训都是基于这89个培训包来进行的,每一个培训包里所包含的内容在基础部分有所重复,整体上又有所侧重,在开展各门课程培训时都是以培训包为基础,抽取出课程中所需知识和内容,根据培训单位与学校的不同,或个人经验的不同,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各自的教学方法和特点,构成了不同的培训风格和形式。
二、澳大利亚“能力本位培训CBT”对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的启示
职业院校应该对目前的课程体系作进一步的分析与研究,如课程哪些是有实际效果的、实用的,哪些是已经过时的或不切合实际的,哪些课程不能与实际工作紧密联系等。然后再来分析研究现有课程如何提高教学效果。从“能力本位培训”中我们能得到启发理论紧密联系实际,把课堂理论教学向工作实际情况进行转变,把课本知识学习向培养工作能力转变。
我们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如何从中获益呢?
第一,在计算机教学中,努力建构一个规范的课程教学体系,一旦建立完成,就可以从课本教材中脱离出来,将知识点独立,运用知识点与实例搭配的方式,来进行模块化的教学。并可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方向的、有目标的教学,在课堂上只需要将知识点与学生的专业实例包结合,就可以进行最有效的教学,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第二,职业院校的培训目标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应该是知识向能力的迁移与转变。我们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具备某一种能力,如应用能力、学习能力。以团队能力为例,以往我们在学生练习阶段,经常提示学生,在练习的时候不会就要问,先问身边的同学,再问老师等。以前我对于这种能力的培训概念都是比较模糊的,虽然有意无意间在使用这种方法,但是没有清晰明了的认识,通过本次培训,我对平时我们经常在课堂上应用的教学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更加明确我们在教学时应该做什么。
第三,建立学习成绩评价与反馈机制。对学生成绩的评价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且更多集中在对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减小理论的比例,且更多面向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实际应用,而不仅仅是书本知识的记忆。对学生的阶段性学习成果进行有效的反馈,促进学生能力的迁移与提升。
本次学习时间虽短,但是对我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都是有所助益的;也让我认识到,我们只有多走出去,多了解外面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才能促进我们本身的教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0.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便特别重视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中职学校作为培养计算机基础人才的重要基地,为社会输送了大批的平面广告设计人才以及环艺设计人才。就目前而言,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环艺设计课程教学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在CAD和3DMax课程教学中,由于教材多样化、教学方法单一化等原因,导致教学效果并不良好[1]。然而将校企合作充分运用到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中,便有着尤为显著的效果。鉴于此,本课题对“校企合作与中职计算机环艺设计课程教学的发展”进行分析与探究具有尤为深远的重要意义。
1. 中职计算机环艺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分析
目前,中职计算机环艺设计课程教学存在很多的不足之处,如环艺设计课程只是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教学、不能有效地对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进行培养、无法让学生展现出强烈的创作能力、设计能力以及在今后步入社会后不具备社会市场适应能力等。下面笔者便从“教材多样性影响计算机课程教学”、“学生自身素质影响计算机环艺设计课程教学”、“管理不足影响计算机环艺设计课程教学”三大方面对中职计算机环艺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分析。
1.1教材多样性影响计算机课程教学
环艺设计是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重点课程,因此CAD和3DMax课程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就目前而言,市场上的CAD和3DMax课程教材呈现了多样性的特点。因此中职学校在对这方面的教材进行采购的时候,便有了多方面的选择。选择越多,往往会出现选择失误。例如:一些中职学校所采购的CAD和3DMax课程教材的内容大多数都是纯理论,普遍上只讲解CAD软件中CAD命令的使用方法。还有一些教材将CAD中的绘图命令和编辑命令分开来介绍[2]。这些都是教材的不足之处,教材的不足之处进而影响了计算机课程教学,不但给教师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困难,而且还让学生无法学习到充足的知识。
1.2学生自身素质影响计算机环艺设计课程教学
目前,存在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很大程度上的偏差,自身认为在中职学校学习是没有前途的,之所以念中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考上好的高中。这种偏差便让中职学生的素质出现了问题。往往表现的思想不成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意识以及心理素质差等。这一系列原因便严重影响了教师实施计算机环艺设计课程教学。而计算机环艺设计课程教学的目标是培养中职学生朝向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是因为学生自身素质方面的影响,导致环艺设计的专业理论教学没办法顺利地展开,在实践中的动手操作能力显得尤为不足,进而致使学生没有学好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的环艺设计知识。
1.3管理不足影响计算机环艺设计课程教学
中职学校的学生思想比较散漫,对他们实施学习方面与生活方面的管理便显得尤为重要。但目前,中职学校的管理力度表现的非常松散。特别是在CAD和3DMax课程教学中,学生不但不认真学习,还利用上课时间,趁着老师不注意偷偷玩游戏。而老师发现后只是对学生进行口头上的教育,并没有对学生起到启发性的作用[3]。这些都是管理不足而出现的现象。因此,在计算机环艺设计课程教学中,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加强管理力度都显得尤为重要。
2.校企合作对中职计算机环艺设计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面对目前中职计算机环艺设计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之处,充分运用校企合作的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中职计算机环艺设计课程教学,并以此带动中职计算机环艺设计课程教学的良性发展。下面笔者从优化计算机教学课程、利用企业资源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利用校企关系向企业输送基础人才以及利用校企关系完善就业制度,这四大方面对校企合作对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探讨。
2.1优化计算机环艺设计教学课程
优化计算机环艺课程教学课程,首先在选取教材上,便需要选择具有实效性与科学性的教材。然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策略。以“先理论后实践”为教学原则,在授完理论知识后,再教会学生使用计算机动手操作。例如在环艺设计教学课堂中,首先使环艺设计的理论知识作为基础,进而指导学生进行实践动手操作。其次,是需要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以及设计能力,在课堂教学中严厉要求学生做好每一份设计,切不可有怠慢或者侥幸的心理。最后,通过校企合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此让学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2利用企业资源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
提高学生自身素质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利用企业资源对学生进行专业技能培训便显得非常有效。通过技能培训,能够提高学生的警惕性,让他们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思想观念存在的偏差,通过培训也可以让他们的心理素质变强,从而在未来能够更好地融合社会,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利用企业资源进行培训的时候,要明确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培训能够让课程教学更具实效性。
2.3利用校企关系完善课程管理制度
利用校企关系完善课程管理制度,一方面需要对教师进行规范性管理。通过校企关系,教师可以获取充足的教学资源,将这些资源充分运用到计算机课程教学中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另一方面,在日常生活以及教学课堂中应该对学生进行规范管理。对于环艺设计课程,要让学生充分掌握CAD和3DMax软件的运用。对课堂中玩游戏、不积极学习的学生进行合理的惩罚,让学生从根本上认识到自身的错误。
由研究数据获悉,师范类英语专业毕业生获得最多的四类等级证书分别为:普通话等级证书(74%)、大学英语四级证书(61%)、英语专业四级证书(47%)和大学英语六级证书(44%),而翻译证、导游证和商务英语证仅在10%左右,有的还不到1%,证书获得现状不佳。前四类证书都与关键词“英语”和“师范”密切相关,与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基本一致,即为中小学培养师资力量。然而,后三类证书含金量比较高,在扩大择业领域过程中所起作用较大,然而学生的获得情况却不甚理想,最主要是由于英语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目光狭窄、短浅,把就业方向定格于英语教育行业,而无心涉足于其它就业领域,还有一部分原因应归咎于部分学生持有“考证无用论”,认为用人单位考察的是“实际能力或实践能力”,忽视了“有些等级考试也具有同样功效”,故而不愿花费时间和金钱去做“无用”的事情。实际上,考证过程也是督促学生学习和培养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无论证书获得与否,对于大学生来说,都是一段宝贵的经历,既深化和加强了其学习的方向和动力,也在无意识中培养和强化了自身的某些就业技能。
自主实习情况
实习经历也是大学生实施就业准备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浸入时间长短及个人态度对其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具有关键性作用。调查显示,在集中实习前,约占81%的英语教育专业大学生拥有或长或短的实习经历,无实习经历的学生人数约占19%,拥有半年以上实习经历的仅达15%。这些数据表明,将近五分之一的学生没有实习意识或实习实践意识薄弱,且大部分学生的实习时间不太长,多数为半年以下。众所周知,集中实习和学生自行实习是学生参加工作或社会实践的重要形式,前者是学校集体安排并宏观掌控的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要求每个学生必须参加,后者是在学生自主、自愿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更突出学生的自觉性和自由性,更能揭示学生愿意以市场为方向、灵活变通地调整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以便使自身更为适应就业市场的需求,为就业尽早“未雨绸缪”。此外,很多工作单位和企业都把“工作经验”作为招聘的硬性指标,工作经历成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影响学习、实践工资少、自身惰性、对实践重要性认识不充分、实践意识薄弱等是有些学生选择不参加或少参加实践活动的主要原因,因而合理安排学习工作时间、增强学生实践意识和道德觉悟成为引导学生提高社会实践能力的重点。
技能培训情况
关键词:中职学校 就业向导 计算机教学 现状 策略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以及社会对技术人才的强烈需求,中职职业教育发展迅速。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阶段,很多学生通过这一台阶进入大学继续深造,就计算机专业的情况而言,各级各类软件公司、网络公司、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以及发展中的高校自身,对计算机人才都有很大的需求,又由于就业压力的巨大,所以在中职阶段的计算机学习对于学生是至关重要的,进一步强化学生对计算机基础能力的掌握与应用,并却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获得处理、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对于学生将来的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中职计算机教学所存在的问题
学生没有在思想上重视好计算机课程教学
进入中职学习的学生,实事求是而言大多数是因为文化成绩不好或者是家庭的原因学生才进入这里学习的。学生选择计算机专业,很大一部分人是跟风式的,他们也许是在初中阶段由于经常的上网,对游戏等兴趣很大,由此对计算机的兴趣也产生了,但是在真正的系统性的学习的时候,由于想法过于简单,认为计算机学习就像是玩游戏一样,不需要用太多的脑力,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很多学生不认真听讲,偷偷的浏览网页或是打游戏,在实际的学习中却不理想,普遍存在着消极、被动的想法,其根本原因在于有在思想上重视好计算机课程教学,把计算机专业的学习想的过于简单。
2.教师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导致学生的兴趣大减
中职计算机教学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在理论课上,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靠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巴、一本教材进行理论知识讲授,这样学生必然会感到特别的没有味道,上课的时候大多学生不是趴下睡觉就是在做小动作,这样的课程上与不上没有区别。在实践课上,教师也是讲得多,让学生实践操作的少,或者是干脆把网一断,让学生做练习,这样的做法虽然可以避免学生上网分心,但是又导致学生交头接耳,其根本的原因就在于教师没有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到我要学中去。
3.计算机教师的师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如此的教学程序固定化,必然显得呆板乏味。教师习惯于从计算机的起源、产生、发展,讲到它的作用意义,再讲到它的构造特点等等,特别是讲到编程语言和方法,一下会学生带入到云里雾里的境界,所以教师需要进一步的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中职计算机教师队伍里,也有很多的教师属于其他专业改行的教师,教学经验较为欠缺,在整体上师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技术教学的对策
1.创新与改革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创新精神
中职学校的计算机教学内容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断的变化,教师如果参照考试大纲,一味的钻研课本的内容,这显然是不行的,为此必须要与时俱进,创新与改革教学内容,用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方式进行教学,可以找学生感兴趣话题,例如世博会等,用这些话题来引出教学的内容,在实践课上,教给学生有用的技能,可以是旧计算机进行实践操作,这样学生的兴趣就被吸引起来,不在分心。同时,教师也要敢于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创设各种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敢于突破常规思维,敢于用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为实现学生的创新能力搭建有效的平台。
2.强化过程研究,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中职计算机的教学过程中,学生难免会在认知上产生冲突,教师可以适当的将课程内容的难度简化,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开发。只有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亲身的体会到计算机技术的趣味性,这样才会充分的发挥其积极性与主动性,才能树立起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例如在学习行Excel的的时候,由于教学内容比较繁琐,死板的教学方式只能让学生勉强学会方法,记忆力不深刻,并且方法如果一旦不恰当,甚至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抵制情绪。我在授课的时候是通过讲述一个空调销售的故事来指导学生学习和记忆:我用Excel处理了一组空调销售数据,并且显示出出增长率与对比结果,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被Excel功能吸引,全身的投入的学习中去。
3.加强对教师的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
加强对教师的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对于提高中职计算机的教学水平意义重大。当前,由于教育市场化的发展,使得对教师技能培训的方式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学校可以将计算机教师组织起来去指定的机构培训,也可以通过开设网络课程,让教师看到那些在教育一线取得显著成果的教师的教学方法,这是当前正在兴起的一个教育方式。网络课程可以让教师领略到名师的教学方法,并且不受时间的限制,对于提高教师的交学技能具有这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改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发展。
4.结束语
作为一门既是一门有关计算机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术的学科教育,中职计算机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改变教学观念,不断的与时俱进,以学生的就业为导向,重视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能够积极的学习,而不是被动的学习,进一步的增强学生处理、分析各种信息的能力,这必将对于学生将来的深造或者是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钱柳松.提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 职业能力 课程体系
当前,我国对计算机人才的培养出现了矛盾的现象:一方面,市场上计算机类人才需求的缺口很大;另一方面,计算机专业的就业形势呈现出下滑的趋势,专业对口就业率不足15%。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设置相对滞后,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核心能力课程设置不足,未能体现中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就业导向及职业素养的要求;专业课程单薄简陋,学生欠缺对计算机最新应用知识、行业软件应用技能的掌握;对专业岗位能力课程重视不够,岗位特殊性的体现不明显。因此,有必要对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进行重构。
一、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目标定位与岗位职业能力分析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单位都需要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培养目标为:在企事业单位从事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在IT企业中从事IT技术支持服务等工作的应用型人才。职业岗位群主要包括: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维护、IT产品营销、网站设计与维护、图形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设计、信息录入与处理、办公文秘与电子商务等岗位。
岗位职业能力可划分为技术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个基本要素。其中,技术能力主要包括本行业的专业基础知识,网络管理与维护能力,网站建立与维护能力,单机维护、调试与软件安装能力,计算机平面与辅助设计能力以及IT产品营销能力等;方法能力包括信息收集、评价和处理能力,新技术学习能力,灵活严密的思维能力等;社会能力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和职业态度,例如诚实守信、敬业负责、协作沟通、自我管理等。
二、基于职业能力的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1.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中职计算机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分层次、划模块地建立。专业课程分专业基本技能模块、职业技能模块和岗位能力课程模块三个层次。
专业基本技能模块由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课两部分组成,是所有学生都应该学会的,如计算机常识、办公自动化、计算机病毒知识、Internet使用常识等。
职业技能模块由专业特征课程组成,以专业基本技能模块为起点,帮助学生确定就业方向。根据职业岗位的不同,职业技能模块可分为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管理、计算机系统维护与产品营销、网络技术应用、图形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几个专业方向。
岗位能力课根据中职学生可能从事的岗位及综合能力开设,并融入相关行业的基础专业知识,如矿产资源勘查行业中的图形图像处理岗位,融入地质学、测绘学的知识。岗位能力课程可结合顶岗实习,开展校企合作。
2.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主要特点
一是采用“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设置,拓展学生的就业面。学生先通过专业基本技能模块的学习,掌握基本技能,再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选择专业(专门化)方向,通过职业技能模块课程的学习和岗位能力课的训练,加强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
二是课程整合。以课程内容的应用性和必需的基础性为原则,对课程进行有效整合,精简课程内容,突出综合知识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三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大实践环节。专业基础技能模块中注重开设集中实训课程,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在职业技能培训和岗位能力课程中,依据学生专业方向与职业岗位设置项目实例实训课程和顶岗实习,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是在分层次设置专业课程中,专业基本技能模块课程设置相对固定,而职业技能模块课程和岗位能力课程设置可根据社会需求变化及时进行调整;同时,职业技能模块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证结合,岗位能力课程则融入行业的基础专业知识和行业软件应用技能培训,突出行业特点。
五是强化职业素质的培养:精简文化课教学内容,开设社交与礼仪、道德与法律等职业素养课程,培养学生的沟通协作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
三、小结
基于职业能力的课程体系强调“厚基础、宽口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对学生基本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培养;职业技能和岗位能力模块,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根据不同岗位要求,灵活设置课程模块,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专门化课程),加强职业能力培养,以提升有效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一)农村信用社对内审人员知识结构的要求内审信息化要求内审人员的知识结构具有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信息系统审计人员一般都应具备全面的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对网络和系统安全有独特的敏感性,并且对财务会计和单位内部控制有深刻的理解。因此审计人员应具备编程知识、运营系统知识、网络(本地网和因物网)知识、防火墙及其他安全技术。审计人员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审计人员除了需要具备会计、审计、法律和所审计业务的专门知识外,还应具备一定程度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方面的知识,其中尤其以数据库方面的知识和技术较为广泛、要求较高。稽核审计人员除了具备上述会计、审计专业知识及信息技术知识外,还应具备税法、经济法、统计学、金融学、货币银行学、营销学以及管理学等常规知识。随着审计信息化的发展,内审人员将面临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信息系统审计对象,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和信息技术知识不能只停留在书本、准则与制度上,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更新自身的业务水平和执业能力。
(二)农村信用社对内审人员职业技能的要求审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信息技术的发展除了扩大了审计的范围和内容,还对审计方式、方法以及审计程序、审计项目管理、审计质量控制等都产生了影响。随着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逐步深入,业务经营种类的多元化、服务手段的日新月异以及处理难度的增加,对内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亦对内审人员的分析、判断、控制和抉择能力提出了挑战。因此,内审人员除了应具备传统稽核审计人员职业能力外,还应掌握对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审计与实施联网审计的工作技能。
二、农村信用社内审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的策略
(一)提高内审人员信息化素质随着农村信用社财会业务审计一体化的发展和联网审计技术迅速普及,诞生了一大批既有审计专业知识又能熟练掌握计算机知识和IT技术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但复合型人才的缺乏不可能在短时期内解决,因此,加强对现有内审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国家审计署原审计长李金华曾明确提出:审计人员不掌握计算机技术,将失去审计的资格。广西农村信用社为了尽快提高内审人员的信息化素质,积极发扬其“传、帮、带”的优良传统,即在开展内审工作时,尽量安排复合型内审人员与计算机知识和IT技术相对薄弱的内审人员共同工作,通过复合型人员在工作实践中的“传、帮、带”的作用,使越来越多的内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和IT技术得到提高。除了全面提升内审人员的计算机知识和IT技术水平外,广西农村信用社还通过开展职业道德培训班等方式来加强内审人员正直、客观、保密及胜任等方面的职业道德素养。
(二)培养内审人员信息化思维方式树立信息化思维是内审人员成功进行职业判断的基础。在信息技术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运用,被审计单位越来越多地依赖信息与通信技术进行各项业务处理,面对复杂多变的信息技术环境,审计人员必须具有用信息化思维方式进行职业判断能力。否则,审计人员将可能因信息化思维方式的缺失而实施了不恰当的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整体上存在重大错报,而加大审计风险。为了培养内审人员的信息化思维方式,帮助内审部门实现其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营运职能,广西农村信用社通过举办计算机辅助审计操作技能大赛、审计信息化研讨班及聘请外部审计专家授课、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营造了浓厚的内审信息化学习氛围,循序渐进的树立内审人员的信息化思维方式。
(三)建立信息化内审知识技能培训体系根据马洛斯需求理论,信息时代的内审人员渴望被尊重、被肯定,他们的职业愿景是拥有一份美好的职业规划设计和良好的行动指南。而知识技能培训作为其职业规划设计的一部分,他们企业组织内部能够定期为其提供系统性的知识技能培训活动,并通过参加活动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得到组织的认可和重视。因此,组织内部应为内审部门营造一种培训激励制度以满足内审人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胜任能力。
目前,广西农村信用社内审信息化知识技能培训体系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1.入门培训这是一种针对审计信息系统应用知识的培训,其培训对象广西农村信用社全体内审人员。培训重点是学习《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稽核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方法,培训目的是使内审人员了解《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稽核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规范内审人员在《广西农村合作金融机构稽核信息管理系统》的操作流程。通过培训,使内审人员了解现场子系统、非现场子系统、风险预警系统和指标监测系统的功能与作用,促进内审人员充分利用内审系统平台实施联网审计、共享系统资源,并及时向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宏观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各项数据信息,从而有效推进全区农合机构内审信息化的进程。
2.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初级培训这是一种基础性的知识培训,其培训对象是广西农村信用社内已经基本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审计知识、能运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实施审计工作的内审人员。培训内容包括:审计学原理、审计信息化原理、计算机辅助审计等基础性课程。通过培训,使内审人员明白信息化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区别,掌握审计信息化和计算机审计的基本知识,为实施审计信息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3.计算机、信息系统审计中级培训这是一种跨学科的延伸式知识培训,其培训对象是已经具备计算机、信息网络审计知识、并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施审计工作的内审业务骨干。培训内容根据当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及我社审计信息化工作发展的需要,结合计算机、信息网络知识系统介绍审计分析原理和操作方法进行培训。通过培训,使内审人员学会跟踪关注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的发展,熟悉被审系统的处理流程和控制过程、具有确认和发现信息、信息选择和简化、对信息分析和分类并应用新技术的能力,指导内审人员利用被审系统提供的信息和手段为己所用,实施审计。
4.专项资格认证培训随着内审信息化发展和农村信用社财务业务审计系统一体化的趋势加速,需要配置一支优质高效的内审人才队伍来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而优质高效的内审人才队伍需要备置优秀的审计专家。广西农村信用社为为培养精英级内审人才、打造优质内审团队,实现“人才强审”,积极组织员工参加注册会计师、国际注册内部审计师、国际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考试,并对通过考试且获得资格证书的员工给予适当的物质、精神奖励,培养并留住了优秀的信息化内审人才,为内审人员个人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美好的职业前景、亦成就了内审人员职业梦想。
三、结束语
关键词:职业培训;信息化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种先进技术、仪器设备的发明与应用普及,人们获取知识的方法、途径越来越多,信息量越来越大。为保证教育教学的超前性,教学方法、手段也要逐渐实现信息化、多样化。职业技术培训担负着为社会培养技术人才的重任,也要适应这种变化,要在培训中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获得更好的培训效果。
职业培训信息化的重要性
传统职业培训存在着一些固有的缺点。
理论知识与现实发展脱节,难以达到职业技能培训的应用性目标传统职业技能培训采用统一的教材,教科书上的理论知识都是基础性的,这是优点,但同时也是缺点。现在知识和设备的更新很快,我们对新知识、新设备的认识和掌握也要尽可能快,才能跟上形势发展的需要。但教材上的内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比实际发展要落后好几年,更新比较困难,远不能满足技能培训高起点、高标准的要求。学生或受训者可能还没结业,所学知识就已经落后了,导致学生培训结束后不能马上进入工作角色,还要进一步自我培训。以《机械制图》为例,这是一门机械行业许多工种都要求掌握的基础性课程,不会制图、识图,许多工种干不了。现在《机械制图》的内容还是以平面制图为主,通过几个投影视图的相互联系,想象出空间的三维立体结构。而现在CAD和CAM技术的发展,要求操作者具备计算机制图的能力,掌握曲面造型和实体造型的方法和技能,显然,教材上的内容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不能满足技能培训的适时性、短期性要求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进行的职业培训,在对学生的培养上,都是按照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进行的,学生学制为两年或两年以上。这种职业培训能够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但培训时间比较长而知识容量较少,并且每个工种知识专业性很强,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相应的专业,会导致培训效果不理想。
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由于没有先进技术的支持,教师在教学时多以讲授为主,或者用一些挂图演示教学。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较差,对一些相关知识和最新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掌握会相对较差。
那么在现在的职业培训中,怎样让受培训者在短期内掌握理论知识与操作技能呢?培训时间短但效果要好,这是一个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就要采用全新的技术手段、教学方法,就要加强职业培训的信息化建设。所谓信息化是指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生产力,这是对信息获取、处理及运用程度的一个综合概括。信息化建设在社会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职业培训中也是如此。当今社会是一个创新的社会,需要大量的知识型技术工人,需要那种具有随时掌握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和素质的劳动者。因此,劳动者必须根据劳动岗位的需要不断学习和补充相关知识,完善知识结构,掌握更高、更好、甚至是全新的技能,以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因此对培训的适时性、短期性要有充分的认识。在保证培训质量的前提下,培训时间越短越好;在一定的培训时间内,培训的容量越大越好。这就要求进行职业培训的信息化建设,以提高技能培训的质量和容量。
职业培训的信息化建设
职业培训的信息化建设包括培训内容的信息化和培训手段的信息化。信息化建设要靠科技的支持,这就离不开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实际上是给了我们一个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可以实现职业培训中的资源共享,不断提高技能培训的质量。
职业培训内容的信息化建设传统教材的内容多以讲授为主,其信息量有限,内容也滞后于现实的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利用计算机及多媒体技术开发电子版图书教材和多媒体资源库。在电子版教材中可以利用动画模拟演示功能增强所讲内容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各个学校可以联合起来,根据各自情况开发不同课程的电子版教材和多媒体资源库,资源共享以节约成本。利用接入多媒体网络系统的多媒体资源库,可以进行多媒体课件制作、开发和教学环境的研究。利用电子教材可在计算机或网上完成教案设计的全过程。通过对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的选取,使文字、图片和视频资料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指导下形成可在网上运行的电子课件。电子教材和多媒体资源库的内容可以进行及时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