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数学教资重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2007年11月我校高中部迁入新校舍,在这次校舍改扩建过程中西城区教委投入大量资金为高中部24个教学班和部分专业教室配备了交互式电子白板。这就意味着高中部所有的教学班告别投影屏幕,全面进入应用电子白板开展课堂教学的时代。这在当时的西城区乃至北京市都是前所未有的,它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也成为高中部的一大亮点。教委的大手笔,让我们一下子站到了最前沿。这是一个重要的契机,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应对挑战?如何借力推力,产生升值效应?尉校长提出了“二八开”的理念,即硬件是二,软件是八。要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让教师和学生从学会用到乐于用,到创造性地运用。现在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已经能够根据教学一线的实际自行设计白板常规教学方案,开发和丰富白板的教育教学资源,实现了硬件到位,奠定基础;软件发展,提升质量的目标。
二、研究实践,全面推进
1.成立学校白板教学课题组,加快白板使用工作进程
为了能更有效地推动学校的白板教学,我们成立了学校白板教学的课题组,成员由校级领导、主任、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学科骨干教师、愿意探索白板教学的青年骨干教师和学校电教组教师共同组成。
课题组首先摸清教师对白板的使用情况,了解教师的需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学校白板教学推进工作计划,并把对教师骨干和学生骨干的白板培训工作进行细化。课题组定期开展有关白板教学的教学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等方面的专题研究,进行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探索,并组织校内白板教学研究课的评比,推荐优秀教师参加国家级、市级、区级等不同级别的教学评优课,为教师创造成功的机会。
2.加强教师的全员培训,提高白板应用水平
学校在前期硬件投入的基础上,加强了后期对教师白板使用技能的培训,如白板的基本操作、与学科教学相关的一些常用技术等,帮助教师逐步树立教育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思想。对教师白板使用技能的培训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即要“请进来”,请校外专职的白板课程培训师到学校培训,也要“走出去”,将校内有一定白板使用基础的教师派出去参加一些白板应用的高级培训和研讨活动,以培养学校自己的白板教学骨干。在尽量取得校外支持的基础上,学校高度重视做好校内培训工作,由课题组成员对教师进行白板使用技能的分组培训,实践证明分组培训效果要好于全体培训。学校按学科性质对教师进行分组,如将语文、外语这些语言类学科分为一组,因为相关学科之间在白板的使用功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易于进行教学研讨,培训也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3.开展教师间的同伴互助,达成白板使用常规化
所谓同伴互助是指教师间经常进行的一种切磋、合作、支持与分享的横向交流活动,它是化解教师在教学中的困惑、激发灵感的有效办法。最大的特点是能及时解决问题。我们的做法是:一是电教组教师为学科教师提供基本的技术支持,二是每一个教师办公室聘请一位有白板使用经验的教师为其它老师提供一些日常帮助。
在此基础上,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针对所教学科特点进行白板应用的教学设计研讨,在此基础上推出校级白板教学研究课。每学年请获得校级优胜课的教师向全体教师介绍自己使用白板的教学经验,并聘请校外专家就这些教师的教学策略、媒体的使用效果、白板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等方面进行现场点评,将教师的教学实践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4.关注学生使用白板的体验,发挥白板课堂优势
建构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皮亚杰特别强调:我们应该重视学生内部的认知重组过程,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程序和方法,比掌握知识内容更重要。在白板教学中,学生不再是教师所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利用白板的互动技术可以帮助学生进行主动的知识建构,生动的互动教学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
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的思想比较成熟,有一定的参与意识,他们非常愿意使用白板这一新生事物,他们惊叹于白板强大的功能,称其为“魔板”,他们非常愿意教师在课堂上多使用白板。高中生有较强的操作能力,许多学生通过观察教师的课上使用和自己的课下尝试,对白板功能的掌握有时比教师还快,在学生中使用白板的骨干甚至可以帮助任课教师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学生利用白板参与课堂教学,加强了课堂上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有利于发挥学生课堂学习的主体地位。教师在应用白板教学的同时我们鼓励学生参与白板资源库的建设,协助教师搜集白板教学所需的资源,这也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有效方法,而学生使用白板的体验和感受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资源。
我们希望通过有效的技能培训、教师间的同伴互助和学生的参与体验,学校中的大部分教师都能达到使用白板的初级阶段,一半的教师能达到使用白板的中级阶段,少部分教师能达到使用白板的高级阶段,进而在学校发展一批白板教学应用推广和教学研究的骨干力量,以便多学科、全方位地将白板教学融入课堂,这将有效地改变学校课堂教学的面貌,成为推动学校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突破口。
三、成果与收获
1.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
我校教师利用白板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教学实践,逐步改变了教与学的方式,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实践证明,对白板的合理运用将彻底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它所创设的交互式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在情景中进行问题探究、信息交流和自主学习,符合高中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学习方式。
2.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通过培训促进教师学习、搭建平台帮助教师展示,近两年涌现出一批中青年教师和一批优质课,形成了骨干引领,团队推进的良好态势。
例如:积极组织教师参加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委会,中央电化教育馆《中国电化教育》杂志社主办的“全国中小学新媒体新技术教学应用研讨会暨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学科教学评比”活动。
3.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发展
白板教学与新课程几乎同时开展,在实际中也必然地联系在了一起。教师在组织参赛、准备实施、获奖及感悟的分享等环节中,也引发了全体教师强烈的关注,产生了较大反响。教师的意识增强,在各种学科展示课中,教师都很自然地使用白板。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发生变化,学生的参与方式和参与度拓展,教与学的有效性增强。这一组织活动的活力与生机,带动形成了整体教师队伍的好学、乐学,不满足现状,互相支持,你发展我提高的趋势。
面对在白板教学应用中出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我们集思广益,多方协作,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白板教学在我校的推广(见图1)。
四、我们的建议
1.希望白板生产厂家及经销商能为教师提供较为详细的白板使用手册
它应包括白板的基本操作和基本功能、常见故障的简单处理、与学科教学相关的一些教学实例等等,最好能图文对照,以利于教师的自学;希望白板生产厂家及经销商能开设相应的中文网站,对教师在白板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技术支持。经销商有责任配合学校电教组教师定期对学校白板的软硬件系统进行维护,对学校在白板使用中遇到的常见问题、疑难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以解决学校使用白板进行教学的后顾之忧。
2.进行白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
白板教学资源的缺乏直接影响到教师使用白板的积极性,为了更好地推动白板进人中小学课堂,必须积极进行白板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我们希望国内一些有实力的软件公司能根据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将现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转化为白板教学资源组件,以方便学科教师根据课堂进程实时从资源库中调用资源。
一、教师应精心安排教学内容,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应用
电子技术自诞生以来,已经形成了完整的知识体系,如,器件体系、控制技术体系、变换技术体系等。与此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会有更多的新知识、新技术融入到整个学科的框架之中,这就需要教师精心地安排教学内容,梳理知识框架,做到“打好基础,时刻更新”。知识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相互渗透,互相影响。很多学校设有“电路”、“电子技术基础”等基础课程,而后续有“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专业课程,教师应处理好这些课程的关系,注意整个学科专业体系的衔接和完整,避免课程的重复或疏漏。通过条理清晰的教学,令学生清楚的掌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利于他们把握全书的脉络,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二、教师应指导学生了解电子学科历史,展望学科的最新前沿动态
电子技术的诞生历史虽然并不悠久,但是所涉及的学科领域最深最广。它的出现和在社会中的应用,标志着人类进入了高新技术时代,人类文明跨入了现代化社会。从电话、电报到电子器件的革命,电子技术已应用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通过这样直观地引导,使学生了解本门课程的有效性,重要性,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热情。教师应不断充实自己,主动吸收最近的行业信息,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在引导学生了解最新动态的同时,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平时,也应经常与学生沟通,指导学生大量阅读与电子技术相关的书籍或学术期刊,登陆相关的专业网站,使学生清楚自己所学的知识在本领域内所处的位置,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以及那些对整个行业有很大影响力的项目技术,例如,对电子装置的生物回(biofeedback)与思想控制、印刷电子、塑料内存、无光罩微影、并行处理技术、能量采集、生物电子与人脑研究等。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电子模拟软件的应用,显著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现代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课堂中。对于电子技术课程而言,以往单调乏味,单一枯燥的教学模式,也因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焕发新的活力和光彩。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画面鲜明、色彩逼真、形象生动、再加上声音的配合,能够更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充实和丰富课堂内容。如在讲解电子课程中的概念、电路以及一些抽象的、难以理解的原理时,教师可以用Flash、PowerPoint、Authorware等多媒体软件制作成动画,并配有语音解释,使教学内容生动、富有立体感,增强学生的兴趣。此外,一些新兴的电子模拟软件,教师也可以充分利用在课堂上,如EWB(ElectronicsWorkbench)是一种先进的计算机模拟软件。采用仿真方法,EWB可以在计算机上清楚的虚拟出一个测试仪器先进、元器件品种齐全的电子工作平台。例如单管放大电路的放大原理,就可以使用该软件做一个放大电路,让同学们能够亲眼看到信号的放大过程。这种模拟电子软件,既给元器件提供了优秀的理想模型和实际模型,又能大大辅助课堂的教学效果。同时,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的特点使它能更好的被学生所接受,广泛应用于学生课外自主学习,或是研究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但是,由于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过分依赖多媒体的虚拟场面和夸张的效果,反而会将教学引向另一个误区。所以,如何找到其中的平衡点,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恰当的用好多媒体和一些模拟软件,才能真正发挥它们在教学中的功能,同时也能使教师不断积累教学经验。
四、教师应重视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由于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往往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因此,教师应该正确处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间的关系,充分利用实验教学的直观性、能动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学生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科学的研究等技能。例如在讲解单管放大电路这节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共发射极单管放大电路,并使用万用表测出不同输入电压下的输出情况,同时用示波器观察输入和输出的波形,以此为依据,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输入和输出的比值,以及波形的变化情况。此外,电子技术内容深广,电子产品更是五花八门,在课堂学习的大量理论知识,如果不能熟练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也只能是“纸上谈兵”,没有任何意义。因此,教师应该多鼓励学生勤动手、多思考,举一反三。在业余时间里,可以拆卸一些电子产品,或者试着维修一些损坏的电子器件。这样,不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他们将所学知识用到实处,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从而培养他们的参与意识。
关键词:初中数学;电子白板;教学效率;方法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222-02
作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之一,电子白板进入课堂,可以融合传统的黑板与现代多媒体计算机的功能,为学生学习提供更为丰富的资源,并极大地改善课堂学习的气氛。将这一技术引入初中数学学习,会丰富数学教学情境创设,便于教师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使知识的传播变为动态的生成,也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能够积极思维,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应用电子白板,优化课堂导入
好的课堂导入不仅仅在于“温故”,更在于如何以“温故”为基础引导学生去“知”新的学习内容。无论是以教学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认知背景和激发学习心向,还是设置悬疑、问题等以诱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浓厚的兴趣和志在必得的求知欲,其目的都在于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即将展开的数学学习中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将电子白板引入数学课堂,来自于信息技术的特有优势,如声、光、电、影像等对学生感官的刺激,同样会更好地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激发其学习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以七年级上册“几何图形”第一课时的学习为例,教材整体采用陈述性语言,引导学生从对实际物体的观察逐步进入到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的学习中。而对这种静态的陈述,如课首文字“对于各种各样的物体,数学中关注的是它们的形状(如方的、圆的等)、大小(如长度、面积、体积等)和位置(如相交、垂直、平行等)”,尽管课文中以纸盒为例进行说明,这种文字对于学生感官的刺激与学习欲望的激发仍是较为脆弱的,教师也无法做到完全以形象的语言进行二次描述。而借助电子白板来对这段文字中所涉及的各种情形进行展示和操作,其形象的直观与知识形成的动态过程会给学生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直观感受到数学就来自身边的生活,是鲜活可触的,从而带来一个由学生的积极情绪、情感状态及其愉快的心理体验等构建成的课堂学习环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后面教学内容的学习。
二、应用电子白板,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的存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教师无法完美地还原与展示抽象知识的形成过程,致使学生思维难以较为清晰地把握并理解其深刻的内涵。事实上,这样的教学难点一旦为学生窥破其关键点即毫无难度可言。以八年级上册“全等三角形”的学习为例。对教师来说,在画图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还要书写严谨的证明过程。如果采用传统的黑板教学,则一方面,增加了画图的难度,难以完美实现;另一方面,板演证明过程也会成为一项费时费力的重要工作,会影响到对证明过程的讲解,可导致部分学生的理解困难,形成学习难点;如果采用普通的多媒体课件展开教学,则证明过程又会退化为一种教师操作的“演示”,影响到学生对证明方法的掌握,同样会形成部分学生的学习难点。而采用电子白板,则可两者兼顾,需要画三角形时,轻点“自选图形”即可画出;需要板演时,可直接在白板上规范书写。这样,将多媒体教学的声光电影结合的课堂教学背景与传统黑板教学的知识再现归于电子白板,既可使学生的学习过程兴致盎然,又较为容易的突破教学难点,强化对知识的理解。由此亦可见,电子白板优于普通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地方,是既可利用电子白板播放多媒体课件,也可以用书写笔自由地在白板上书写并可随时擦掉或保存便于再次播放。
三、应用电子白板,提高课堂练习效率
为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运用并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智力,数学课堂中需要大量的学生练习。传统的练习方式,因为技术原因和条件限制,题型较为单一,方式只有纸笔练习这一种,导致学生面对大量练习感到苦不堪言。而利用电子白板进行课堂练习,由于电子白板的色彩、隐藏、动画等多种功能及白板教学更加强调学生参与、互动等特点,可以进行不同形式的练习,既可以是选择、填空、填充、拼图、绘图、游戏等,也可以是一题多练、一题多解。这样,就可以调节学生参与练习的兴奋程度,始终保持较佳的练习状态;同时,电子白板对学生练习情况的记录、保存与回放,还会提供给学生再次反思自身知识的机会,并在反思中扩展思维,提高练习效率,达成练习目标。例如,在七年级下册“镶嵌”课题学习中,由于可镶嵌图形的不唯一,学生可利用电子白板所长,在展示完一种图形并进行保存后,再进行新的图形展示。这样,对学生的全部方法的全程记录与分类,可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并做不同方法间的交流与分享。期间,学生活动与练习的兴趣始终保持在较高位状态,也会激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对于练习效率的提高,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四、应用电子白板,强化数学思想的渗透
成功的数学教学,不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教学生“会学”知识,也就是要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使学生做到会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它不仅是基于提高教学效果的短期目的,更是为了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的长远利益考虑。所以,数学教师在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必应借助一定载体明确而恰当地进行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教育。在这一点上,电子白板的使用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对于初中数学中经常使用到的数形结合思想与方法的学习,教师利用电子白板结合具体题目,可以直观地动态演示与学生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到“形少数时难入微,数缺形时难直观”所言不虚,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之,电子白板进入初中数学课堂,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互动平台,既可以使教师的教授更加直观、便捷,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也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成绩,而这正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参考文献
[1]金英淑.浅谈电子白板与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J].中国校外教育,2013,(23):134-134.
1引言
EWB是加拿大 Interactive Image Technology 公司九十年代初推出的用于电子电路仿真的虚拟电子工作台软件,虽然目前有升级软件Multisim以及其他众多的EDA软件,相对而言,EWB是个较小巧的软件,只有16M,功能单一,就是进行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的混合仿真,但它的仿真功能十分强大,可以几乎100%地仿真出真实电路的结果,而且它在桌面上提供了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扫频仪、逻辑分析仪、数字信号发生器、逻辑转换器等工具,它的器件库中则包含了许多大公司的晶体管元器件、集成电路和数字门电路芯片,器件库中没有的元器件,还可以由外部模块导入。所以非常适合教学,并且目前还有很多电路工作者也还在使用EWB来进行电路仿真。
2 EWB的主要组成
EWB系统的组成如同一个实际的电子实验室,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元器件栏、电路工作区、仿真电源开关、电路描述区等。
元器件栏中用于存放各种元器件和测试仪器,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调用其中的元器件和测试仪器。
电路工作区是工作界面的中心区域,它就象实验室的工作平台,可以将元器件栏中的各种元器件和测试仪器移到工作区,在工作区中搭接设计电路。连接并接好测试仪器后,单击仿真电源开关,就可以对电路进行仿真测试。打开测试仪器,可以观察测试结果。
3 双边带调制及同步检波构建
根据双边带调制和同步检波的原理,在EWB仿真平台中画出其仿真电路,如图1所示,其中信号S1与S2通过A1完成相乘组成双边带调制电路,并通过A1输出,然后与信号S3通过A2相乘以及低通滤波器R1、C1组成同步检波器。可以通过几个关键点观察仿真波形,如B1点为双边带调制后的波形、B2点为同步检波器低通滤波前的波形,D点为完成同步检波后的波形。例如D和B1点的仿真波形如图2所示。通过这样的仿真很形象、很直观的演示了双边带调制和同步检波的过程。
【关键词】高职院校 电力电子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CBE理念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46-02
在高职院校的电气自动化教学中,电力电子技术是一门必不可少的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中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教学内容比较广泛,涉及到知识较多,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而在当前,社会对电气自动化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传统电力电子技术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综合素质与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高职院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亟待改革,但改革不能盲目进行,需要融入相关的教育理念。CBE(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强调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其应用到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有利于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进而提高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的有效性,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一、传统电力电子技术教学现状
首先,课程内容设置不具科学性,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较为滞后,与当前实际发展不相适应,在目前工程领域中不适用。另外,课程内容与高职学生基础水平不相符合,难以实现因材施教,不利于应用型技能人才的培养。其次,教学方法不具丰富性,传统教学方法为讲授式,辅以必要的多媒体,学生自主实践操作的机会不多,尚未将当前较为先进的simulink仿真演示应用到教学中。最后,缺乏系统性实训教学,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无需赘述,但在目前的高职院校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大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仍然以演示性、验证性项目为主,通常引导学生搭建基础性电力电子电路并进行测试,难以将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调动起来,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总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提高学生技术水平与实践能力,高职教师应该充分应用CBE理念对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进行改革,进一步提高教学有效性。
二、CBE理念在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一)创新教学方式。在高职院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中,相关教师应该积极融入CBE理念,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具体来说,教师应该积极引入互动式、启发式教学方法,为学生组织一系列自主性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运用理论与实践相互交融、渐进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轻松、充满探究性与创新性的学习环境,将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进而提高教学有效性。在具体教学过程中,一方面,教师应该组织、引导学生自主对教材进行阅读与探究,并进行归纳和总结,明确职业能力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并进行学习与掌握;另一方面,教师应该给学生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并在进行相应的技能示范后,鼓励学生自主动手操作,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以“开关电源的制作”这一部分的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在对知识能力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学生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让学生自主对教材进行阅读,了解LCBT、MOSFET的原理、特征、使用方法等。其次,设置互动环节,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提出相应学习任务。再次,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电路进行自主创建、调试与整定。最后,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评价,评价以鼓励式为主,以增强学生自主学习信心,保证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能够顺利开展。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使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转变,促进“培养学生技术应用能力”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而且能够让学生全过程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有效性。
(二)优化课程的知识结构。在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该对课程进行开发,将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对课程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在高职院校电力电子技术教学中,新编的教材中增加了一些关于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新动态、新技术方面的概念,对课程知识结构体系进行重组,坚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提高学生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教学内容的设置更加得当,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核心技术进行系统学习。因此,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新教材的应用,并再次对新教材中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内容进行优化,对CBE理念中的学习包进行借鉴,编写出“理论、实践一体化的电力电子技术与应用课程”的学习资源包。在引导学生自主对这些学习包进行学习的基础上,应用这些学习包为学生组织相应的学习活动,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学习到与将来工作岗位息息相关的知识与能力,进而使学生职业能力得以提升。
(三)细分教学流程。在应用CBE对高职院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进行改革时,教师应该注重DACUM(课程开发图表)的应用,在综合分析电力电子技术能力岗位要求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将教学内容分解成不同的模块,以便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对学校现有的实训室教学资源进行合理运用,以学习资源具体情况为依据,给学生设置相应的实践操作活动,将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在一起。比如,在“调光灯的设计”这一模块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学生能力为依据,对知识点进行凝练,将电力电子器介绍、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等理论知识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并对学时进行规划,具体如表1所示。
在上表中,教师能够明确看到教学任务,学生能够明确了解学习任务,而且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模块,在教师根据课程图表中的任务给学生讲解相应的理论知识后,将相应的学习方法告知学生,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理论知识,自主进行实践操作。这样一来,不但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提高教学效率,而且能够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进而提高学生将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总之,目前传统的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及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高职院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在改革过程中,相关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CBE理念的应用,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增强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的一体化,让学生在自主实践操作中提高技术应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让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蒋伟,李玉秋,陈震等.高职院校《电力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黑河学院学报,2014(6)
[2]李金彦,马国军.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高职电力电子技术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J].职业教育(下旬),2015(8)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设疑
在我国教育大环境的背景下,数学是高中最重要的课程。数学是物理和化学的基础,学好数学对高中生来说至关重要。所以老师和学生之间不断磨合、配合,目的是想找到最适合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传统的教学方法既枯燥又乏味,学生们不能完全掌握老师传授的知识,在开辟新的教学方法的过程中,“设疑”显示出它的创新性、独特性与吸引力。学生喜欢它的新颖与挑战,老师喜欢它可以将自己的毕生所学融会贯通。“设疑”这一教学方法受到众多老师与学生的青睐[1]。因此,本文对如何设疑才能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展开探讨。
一、通过对基础例题变式设疑,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
在高中数学新课程、新章节、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最先接触到的就是数学课本上的教学例题。教学例题存在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们进入新的课程,接受新的知识。例题也是所学新章节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的题目。所以,老师应当把握好例题的教学,将例题加以变化、一题多变,提高学生们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2]。例如:在讲解“在一个四边形中有四个角都是直角,那么这个四边形是矩形”时,老师可以将例题变化成“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有一个叫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等等题目供学生们进行判断。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们掌握新知识,还能复习曾经学过的旧知识。通过对基础例题的变形设疑,达到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的目的,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二、通过对数学教学过程中情境设疑,激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当今的教学方法中情景教学备受老师和学生们的热爱,情景教学可以将课本上的知识简单化、情景化,更容易被学生们接受,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一直都保有高度的热情和兴趣。所以讲设疑和情景教学合二为一融在一起更能激发学生的激情和学习兴趣[3]。例如:在教授等比数列的时候,老师可以给学生们讲这样一个有关等比数列的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地主和一个放羊的羊倌。羊倌负责给地主放羊。羊倌给地主提出两个结算工资的方式。第一种是:每年结算3万钱;第二种是第一天结算1钱,第二天2钱,第三天4钱……依次成等比数列结算。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演绎两种方法。老师给学生们提供纸,用纸代替钱。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生活中的等比数列,通过自己的演绎,学生们会能加牢记这样的题目和解决思路。所以通过对数学课堂教学情境设疑,达到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的目的,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三、通过对数学学习过程中重点和难点设疑,启迪学生认真思考
重点和难点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和老师无法攻克的难关,它像一座大山一样横在数学高分成绩之前[4]。在高中数学卷子中,最后一道题都是拔高题,最后一道题也是整张卷子分值最高的题。所以,它的重要性不成轻忽。怎样攻克数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一直都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奋斗和为之努力的目标。将“设疑”应用到数学重点和难点的解决中,发挥它的最大作用。在高中数学中,包括两大板块,一个是函数、一个是几何。几何是数学的重点,函数是学习中的难点。用正确的“设疑”方法就可以攻克这两大板块。例如:在教授“证明立方体是长方体”的过程中,老师对立方体进行设疑,可以不公布题目中立方体的图形,让学生根据题目中的条件,自己画图、自己猜测图形。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立体感,可以提高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力。在教授“二次函数应用题”时,老师可以对最后的问题进行设疑,让学生根据题目提出自己的问题。让其他的同学回答他提出的问题。通过对解题探究过程设疑,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解题的积极性;通过对数学学习过程中重点和难点设疑,启迪学生认真思考的能力,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四、结语
在我国高中数学教育过程中,老师扮演着灯塔的角色,能被学生接受的、认可的、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就是正确的、良好的教学方法。“设疑”恰恰就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和老师都很享受设疑和解疑的过程。通过设疑,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将学习数学当成兴趣的目的,从而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倪白园.巧妙设疑,激发探究――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0(03)
[2]叶锦霞.浅谈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的创设[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0(06)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
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网络通讯技术、多媒体数字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环境、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等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其中对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的应用是诸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模拟电子技术》作为高职院校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研究各种半导体器件的性能、电路及应用,是后续电类课程的理论和实践基础。然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概念抽象、非线性特性多、电子器件参数分散性大、工程应用性强,在传统教学中,往往是教师讲得通学生却听不懂,或学生听懂了却想不通。将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的特点
(一)概念抽象
该课程的概念和理论比较抽象,给教学带来了较大困难。如PN结单向导电性、正弦波振荡电路起振过程等,学生对这些概念和理论很难理解。为了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接受这些单调、枯燥的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多采用启发式、互动式、引例式、演练式等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但教学效果并不显著。
(二)非线性特性多
模拟电路是由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为主要器件组成的。二极管、三极管均具有非线性特性,因此,线性电路理论对于分析和设计模拟电路不适用,必须采用非线性电路的分析方法。传统教学在这方面收效甚微。
(三)电子器件特性分散性大
电子器件的参数是特性的定量描述,也是实际工作中根据要求选用器件的主要依据。然而电子器件参数分散性较大,相应的特性分散性也较大,往往需要通过手册查得,在实际电路中往往难以或是不需要精确计算输出值。
要准确选取具有分散性的电子元器件,除了需要扎实的理论,还需要丰富的经验。
(四)工程应用性强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模拟电子技术几乎在所有的领域——科学研究、生产实践、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模拟电子技术工程应用十分广泛,设计、应用一个模拟电路,即便是一个小型的应用电路,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
(一)多媒体技术形象生动,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手段以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提供鲜明、生动、清晰的感受,使学生感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大量视听信息和高科技手段来冲击学生的思维兴奋点,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兴趣,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信息量,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的主要特点是合理利用视图及表达方法表达各种元件及电路图的结构及有关国家标准。为了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往往在课堂上手绘各种电路图。这个过程要占用许多授课时间,如果刻意减少绘图,势必会影响教学效果。而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制作电子教案、绘制电路、解答习题、做虚拟实验、进行仿真应用,能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信息,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多媒体技术便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处于工作状态的模拟电路看似平静,实则正在发生量和质的深刻变化。这样的过程,传统教学手段根本无法在学生面前展示,学生的兴趣点往往只停留在电路的输出结果上,而忽视电路的实际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多媒体技术教学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将复杂模拟电路的工作过程形象化,使理论联系实际。这对于促进学生实际操作、设计、应用模拟电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使微观世界和抽象概念直观化
由于半导体内部的载流子是微观粒子,看不见、摸不着,因此,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对PN结形成过程的理解全靠想象,学生感到太抽象、难以接受,在短时间内很难透彻理解。
采用多媒体动画教学,可将P型半导体与N型半导体内部的空穴与电子用不同的标识符形象地描绘出来,生动地演示PN结内部微观粒子的运动。这样,将学生带入微观世界,就可以让学生去观察和发现“奥秘”:扩散运动内建电场漂移运动扩散与漂移达到动态平衡,从而理解PN结的形成过程。
通过在PN结两端加不同极性的电压来破坏PN结原有的动态平衡,会使它呈现单向导电性。可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PN结加正向电压处于导通状态时,外加电压的方向与内电场方向相反,使P区的多子空穴和N区的多子电子都推向空间电荷区PN结厚度变窄内电场削弱PN结原有的平衡被打破扩散运动大于漂移运动在外电源作用下,P区空穴不断扩散到N区,N区的自由电子不断地扩散到P区,从而形成了从P区流入N区的正向电流PN结正向导通。PN结反偏时的动态过程正好相反,少子漂移运动形成极小的反相饱和电流。这样,就能使学生真切感受PN结的单向导电性,“亲眼见到”在微观世界里PN结如何正偏导电与反偏截止。
三极管与场效应管内部载流子的运动都可以用多媒体动画形象生动地演示,将肉眼看不见的微观世界载流子传输过程非常形象和直观地展现出来,学生的学习效果会非常好。
(二)使非线性特性形象化
非线性电压放大电路对低频信号的放大作用是本课程的重点,是学生学习后续各章节的基础,同时也是难点。许多学生很难在脑海中建立交直流共存的概念,尤其是对于非线性电路。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交直流如何共存于一个非线性电路,最直观的方法就是图解法。
这种方法通过波形图与非线性元器件的特性曲线来动态展示电路的电压放大特性。先画出只有直流信号作用下的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带领学生分析仅在直流信号作用下流过三极管的静态基级电流与静态集电极电流的波形图。然后在直流通路的基础上,输入与输出端加上耦合电容,由输入耦合电容将低频交流小信号加在放大电路的输入端。最后利用动画效应给出输入端交流小信号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压ui波形的动态变动情况。此时,在交流信号的作用下,基级电流ib,集电极电流ic,集电极与发射极之间的电压uce以及输出电压u0的波形,随着ui的动态变化就生动形象地显现在各支路与输出端。动画演示可采用慢放方式,使学生在波形的缓慢变化中看到输入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动态关系与变动过程,以及ube与ib和uce与ic的非线性关系,由此即可形象展示交直流的共存现象。动画展示时,信号波形的变化快慢以及信号的周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启发学生从中观察输入信号频率变化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分析温度、电路参数对静态工作点的影响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可逐步展示随着温度与各电路参数的变化,静态工作点逐步上移或下移的过程,以及工作点位置不当时,输出信号波形出现的非线性失真。静态工作点过高使放大管进入饱和区输出波形出现饱和失真,过低使放大管进入截止区输出波形出现截止失真,以及波形上半周或下半周出现畸变的情况,都可以用动态图像形象地展示,进而取代书本上的静止图像。这样,就能马上吸引学生的目光,促使学生去思考。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刺激学生的多种感官,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三)使电子器件参数分散性带来的不必要复杂计算简单化
电子器件的参数是特性的定量描述,也是实际工作中根据要求选用器件的主要依据。二极管参数分散性较大,在实际电路中难以精确计算输出值。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简化因电子器件参数分散性带来的不必要的复杂计算(有时复杂精确的计算对于电路分析也没必要,只需知道局部电路的输出值即可反映电路设计的有效性),从而直观演示模拟电路的工作过程。
教师在讲授直流稳压电源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先介绍整流、滤波与稳压的理论,然后再通过复杂数学计算与理论推导来求解负载上的输出电压值以及电压脉动系数,最后通过实验演示或实施分组实验教学来验证理论以提高教学效果。如果在这部分教学中辅以多媒体教学,对半波整流电路与桥式整流电路的整流效果、电容滤波与电感滤波的区别,电容C以及负载RL对滤波效果的影响(如图1所示),均可以通过视频动态镜头来展示。可通过慢放展现各种情况下的输出电压波形,引导学生对比波形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根据过程演示推导出正确的结论,从而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这要比通过繁杂的数学理论推导得出结论更有说服力,更容易使学生牢记结论。
尤其是在实验条件没办法满足教学要求时,通过多媒体技术进行实验演示,可以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过程和现象总结出规律或得出结论,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过要注意的是,多媒体课件所演示的实验难以替代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的真实实验,若完全代替真实实验,有可能会扼制学生活跃的思维和丰富的想象力。
(四)虚拟化工程应用实践
对于振荡电路的起振过程,传统教学全靠学生想象,由于学生的知识水平和阅历有限,对起振情景想象不出或想象不全,从而限制了他们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多媒体技术在正弦波振荡电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却能很好地解决这一难题。利用电路仿真软件EWB或PROTEL先搭建振荡电路,接通电源后由虚拟示波器来测试振荡信号的波形(如图2所示),来模拟实现振荡电路的起振与振荡过程,不仅可以使学生深刻体会和理解振荡的抽象理论,而且还可以间接地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进行电路仿真,可谓一举两得。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理论讲授完成后,为了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加深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应带领学生做一个信号发生器。但由于教学资源与教学条件受限,实现起来比较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考虑利用虚拟技术来实现,带领学生运用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做一个虚拟信号发生器。在制作虚拟信号发生器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振荡电路的理解,从而掌握振荡频率与谐振电路元器件及谐振频率之间的关系。
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不仅可弥补有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的不足,而且可使仿真软件与虚拟仪器的强大功能在教学领域获得进一步应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引入高职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教学后,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优化了教学效果,不仅使枯燥乏味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也使得学生不再惧怕实验与实训,学会在实践中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动手能力。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要恰到好处,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地位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巧用与妙用多媒体技术,才能使学生消除对本课程的畏难心理,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电类专业课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陈吉利,黄克斌,杨斌.多媒体技术在《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9,(5):32-33.
关键词:高中数学;导数;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254-01
导数是微分学的基本概念之一,它将函数相对于自变量的变化快慢程度有效反映了出来。由于一般函数的导数问题在计算时用导数基本公式及其运算法则等就可以解答出来,和运用导数定义计算相比更加方便,因此,在高中数学的教学和学习中,教师和学生往往忽视了导数在解题中的作用,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高中数学教学中导数的应用。
一、导数的定义
大家都知道,设函数y=f(x0),在x0的某个领域内有定义,当自变量x在x0处取得增量x时,相应的函数y取得增量y=f(x0+x)-f(x0);如果y与x之比当x0时的极限存在,则称函数y=f(x)在点x0处可导,并称这个极限为函数y=f(x)在点x0处的导数,记为y′|x=x0或f′(x0),即
二、导数在解析几何中的应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于解析几何的问题利用导数进行解题时,首先应该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然后注意判断点M(x0,y0)与已知曲线的位置关系,这样在解题时就能够快速准确的解出问题,如例1所示:已知曲线y=f(x),求曲线在点M(x0,y0)的切线方程。针对这道题目在采用导数解题时,首先应该求出导数f′(x),然后将x-x0代入导数f′(x),为k=f′(x0),最后就能够方便的算出曲线y=f(x),在点M(x0,y0)处的切线方程。
三、导数在不等式中的应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导数在解不等式问题时应用最多的就是不等式证明题。在不等式证明题解题的过程中,通过运用导数进行构造函数可以对整个函数判断单调性,最终能够证明整个不等式。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例题进行分析导数在不等式证明题中的应用:已知函数
f(x)=xlnx(0
解析:在解题前,当我们看到题目时会感觉一头雾水,不知道应该从何下手,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运用导数进行解题,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运用导数解题时,首先应该明确导数的单调区间,然后进行判断ab值的范围,进而能够通过分析证明你明不等式。
解题:
当00,则可以得知A(x)在(a,+∞)上为增函数,最终可以判断出当x=a时,b>a时,b>a,所以可以得出,A(b)>0即0
四、导数在函数中的应用
1.导数在判断单调性中的应用
在高中数学解题时,运用导数能够求出可导函数的单调区间,其实质就如同解不等式f′(x)>0或者f′(x)
分析:在进行判断函数单调性时,首先可以对函数f(x)进行求导让,求解出不等式f′(x)>0和f′(x)0的解为单调增函数区间,而f′(x)
解题:由题目可以得知,f(x)=x3-3x,所以f′(x)=3x2-3=3(x-1)(x+1),设f′(x)>0,则可以得出x1,因此可以得出单调增区间为(1,+∞)和(-∞,-1)。然后设f′(x)
2.导数在求解极值中的应用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极值是高中函数教学中的难点也是重点,其涉及到中学数学知识各个方面的运用。在解析函数最值问题时导数的应用不仅能够简化解题过程,而且步骤简单,容易掌握。一般情况下,如果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可导,则f(x)在闭区间[a,b]上的最值求法分为两步就能够完成:第一步:求出函数f(x)在(a,b)上的驻点,第二步:计算f(x)在驻点和端点的函数值,然后进行比较可以得知,最小的为函数的最小值,最大的为函数的最大值。这种方法还可以运用到函数图像中,因为在画函数图像时也要求出函数的极值,运用导数能够轻松的进行解题。
数学应用是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很多理论问题的实际操作更偏重于实用性。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在深入领悟其思想的基础上,对其应用给予充分的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书本知识的同时,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数学人才做出积极的贡献。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导数解题时,最重要的就是在理解其定义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其本质,进而正确运用来解决各种问题。不能单纯地只知道导数的公式及其简单的求导方法,这在解题过程中会出现本质性的错误,还会阻碍思维的扩散。只有将其内在的本质理解透彻,在解决问题时才能有正确的方法,从而能够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蒙诗德.导数在中学数学中的若干应用[J].高中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5):120-123.
[2]崔华.导数在中学数学中的应用――运用导数,巧妙体现[J].魅力中国,2009,(11):75-76.
一、新旧版本对比研读,抓住新教材的变化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使用的高中数学教材也在逐渐发生着变化,以往的教材大多以抽象的概念、公式等为主,而现在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教材中多了与生活相关的内容,越来越贴近生活实际。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对新旧教材进行对比研读,在对比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两者就相同的内容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就需要数学教师针对这些改变,在教学的备课环节相应地做出改变,找出新课改的侧重点,以达到准确把握新教学内容的目的。就拿高中数学中的几何教学来说,无论是新课改之前或者是以后,几何教学都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难点,但是与旧教材相比较,新教材中关于几何教学的课时设置以及教学要求等都发生了改变,因此,数学教师在备课中应该仔细分析这些改变的地方,并且仔细体会变化的原因,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在对比研读中认真把握,从而使自己的教案能够更加适合课堂教学的发展,提升高中数学的课堂效率。
二、在研读中内化,提升教师对内容的理解程度
新课标背景下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内化,变成与学生自身紧密相关的一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会发现,知识的内化不仅对学生,其实教师在分析教材,揣摩编写者的意图,为上课做准备工作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就已经将知识内化了。比如说对“等比数列的前n项的和”这部分的内容进行备课时,教师创设一个学生简单易懂的导入。教师:“同学们,如果我是你的老板,我给你的工资是每天一百元,每个月按三十天来计算,但是有一个条件就是你们必须在第一天给我返回一元钱,第二天返还两元钱,第三天给我四元钱……你们愿意在我这儿工作吗?”教师在课堂上进行这样一个导入,极大地吸引了学生。开始学生都以为是自己赚了,但是在经过一番计算之后就不再这样认为了,这就是等比数列的和的奥秘。如果教师在研读中不能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内化,就不可能设置这样简单有效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教师的这种以生活实际为基础的课堂导入,不仅能使学生更加直接地接触教学的内容,而且也能使学生更快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实质,从而使学生对等比数列求和的概念和公式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
三、发现教材的适度性,采取合适的教学方式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研读教材时普遍都会忽略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对教材的适度性的把握和理解。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能力以及学习兴趣方面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过度重视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则会导致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教学时间紧促、教学活动匆忙,甚至不能按照预定的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充分重视对教材的适度性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首先,新课改之后的数学教材具有较强的跳跃性,而且在课时的安排方面也较以往有所不同。这就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备课时认真分析教材,采取适度原则,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实现课堂容量的最佳状态。其次,要把握新教材中知识的深浅程度,不能一味追求教学效果,而忽略了知识的深浅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如在集合这部分教学时,只要学生掌握简单的集合知识,不必过分强调技巧的变形教学。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研读教材时准确把握教材的深浅程度,使课堂教学能够有效进行。再次,教师备课时也要注重对练习适度程度的把握。新课改之后,教材中练习的设置相对减少,这对学生来说既有利也有弊,需要教师在研读教材的过程中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学生的接受能力合理布置题量以及习题的难易程度,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运用和巩固所学知识。
四、深度把握教材的人文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生的心智还不太成熟,容易受环境、兴趣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教师恰当的教学语言、课堂导入与情境的设置等这些较为人文化的因素都会成为学生情感变化的影响因素。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已经进入了青春期,他们在性格或者意志方面已经趋于稳定,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要深度把握教材的人文知识,充分利用这部分知识,将学生情感动机以及学习兴趣等因素纳入到备课考虑的范围之内,创设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境,引导他们融入课堂。例如,教师在针对立体几何进行备课时就可以加入一些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比如通过多媒体来演示三维空间内图形的变化,不仅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而且也可以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教师在这个过程中针对教材的要求增加学生的实践内容,使学生能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充分展现数学教材人文性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