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更新规划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土地资源;珠三角;旧改;混合使用
珠三角城乡建设用地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570.0km2~1988年的1765.3km2,再到了2006年的6816.04km2,年均增速达7.79%,而2013年已达到约8534.0km2,增加了近5倍。在深圳、东莞以及佛山的南海、顺德等地,建设用地占城乡总用地的比例已经超过40%,这意味着这些城市几年之后便会无建设地可用。与此同时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同样加剧了用地的紧张,从粗放扩张式用地向节约集约用地转变,探索了节地新模式已十分迫切。土地混合使用是一种集约型城市发展方式,对于已走向“存量”规划的珠三角区域而言,城市更新项目很大程度上都难以回避土地混合使用的问题。因此,对城市更新项目中土地混合使用模式的研究十分必要。本研究正是从增加和整合不同用地使用类型的视角出发,针对单一地块的多种建筑功能和同一街坊内多种用地性质的混合使用为对象,试图分析在城市更新项目中混合使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一、珠三角各地城市土地混合使用状况综述
1.深圳市城市更新项目中的土地混合使用
深圳经过三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城市建设开始受到“四个难以为继”的制约,土地和空间、能源和水资源、人口和劳动力以及环境承载力等压力,迫使深圳由过去的“增量扩张”为主转向“存量优化”为主。以增量更新为主导的城市空间增长方式对土地使用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年来在法定图则的编制和管理中,土地混合使用得到了强化。据有关统计分析,深圳市2008~2009年法定图则委员会审议已批法定图则个案修改案例中,审议事项中61%与用地性质调整以及土地混合使用有关,6次会议共审议41项图则个案修改,其中25项涉及用地功能调整。伴随着深圳市更新进程的加快,土地的高效、集约利用和混合使用已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用地功能调整案例中,在原规划功能的基础上申请混合建设其他使用功能的案例占比达40%。土地混合开发的案例主要是居住用地中要求增加商业、办公等功能,仓储用地要求兼容开发仓库、展览、办公、公寓等物流功能,工业用地要求建设研发功能,轨道交通设施用地要求混合开发居住、商业、办公功能等。
2.广州市“三旧”改造项目中的土地混合使用
随着城市的发展,广州建设用地不足的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三旧”改造力度同样是解决问题的关键。2015年2月28日,广州市城市更新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以更新改造推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探索低效存量建设用地发展阶段的到来。广州市自2009年“三旧”改造工作全面启动以来,全市“三旧”用地就达15000宗,城市更新所释放出来的用地数量巨大。而从广州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委员会网站公开的331例“三旧”改造或控制性详细规划修改、调整的相关批复中进行统计(2007年3月~2015年3月),涉及单一用地性质调整为混合用地的1078宗,共195案,审议事项中59%与土地用地性质调整和混合用地有关,土地混合使用表现为商业与住宅、科研、商务、交通,居住与交通、工业与科研等类型。可见,广州市城市更新项目中土地混合使用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管理中重要手段。土地利用混合程度还可以从城市不同性质土地混合的总体情况得到验证。在城市地理学中,可以引入信息论中的熵值原理来表示用地的混合情况,熵值的大小反映混合程度的强弱,参考林红、李军对2005年广州市城区各区的土地利用混合率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城市更新项目较为集中的越秀、荔湾和海珠区,相应的土地利用混合率也相对较高。
3.其他城市“三旧”改造项目中的土地混合使用
2007年6月,佛山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旧城镇旧厂房旧村居改造的决定及3个相关指导意见》,“三旧”改造逐步成为各级政府的工作重心。以佛山市国土资源和城乡规划局网站公示的四区及佛山新城《佛山市2013年经营性房地产及工业用地勾地表》为例,仅2013年,全市国有建设用地供应计划189宗地中混合用地共有78宗,占比41.26%,土地混合使用也较为普遍,其中以更新改造形式供应用地27宗,混合用地25宗,占比92.59%。开发宗地中土地混合使用的形式以商住混合、商业商务混合为主,有少量的新交通编组站、上盖居住、商服综合开发地块。珠海城中旧村改造中土地混合使用也较为普遍。依据珠海市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网站公示的《珠海市城市更新专项规划2013—2020》,到2020年珠海全市列入“三旧”改造的城市更新地块规模为1606个,共37.48km2,城市更新已成为珠海盘活存量土地的主力。而2014年珠海市城市更新单元计划第一批计划中,城市更新单元6个,更新用地面积11.43公顷,其中混4个为混合用地,共计8.38公顷,占比73.32%,土地混合使用在更新项目中已成主流,主要的混合使用形式为商业、商务办公混合,商业居住混合,商业商务居住混合等。东莞早在2008年就开始实施“三旧”改造,先后出台了配套政策性文件20多份来推动“三旧”改造的实施。笔者从东莞市“三旧”办获悉,截止到2014年4月,东莞市已批出或审查“三旧”改造方案596宗,面积32m2,已落实项目的415宗。目前正推动5个大型改造片区(共约12.7km2)组团式连片改造试点工作。城市更新过程中以开发商主导的混合开发趋势非常强烈,土地混合使用案例多集中在地铁和城际轨道站点周围和城市中心区域,用地性质以商住混合、商业商务混合为主,为了全面规范东莞“三旧”改造工作,东莞相继推出《意见》《办法》等新规,规定市区内用于商住的更新项目不得超过60%,而镇区则不得超过40%,工改商住的项目比例会控制在40%以内。
4.小结
可见,在珠三角的主要城市中,城市用地的混合使用现象已较为普遍。对于已经步入“存量”规划时代的珠三角区域而言,城市更新已经成为释放现有土地资源,实现内涵式增长的主要途径。如何在城市更新过程中顺应市场的多元化需求,满足开发主体对土地混合使用的需要,分析土地混合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建立可行的操作机制,已经成为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城市更新中土地混合使用存在的问题
1.技术标准滞后
深圳市2014版《深标》专门增加了土地混合使用的章节,在珠三角众多城市中实属首创。对单一用地性质的混合使用功能在建筑面积比例上进行约束,在充分保障各类公共设施建设规模和使用功能的基础上,鼓励公共管理与服务设施用地、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与各类用地的混合使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尽管2014版《深标》对土地的混合使用在制度标准方面进行了可喜的尝试,但在城市发展转型与市场经济不确定性的宏观环境下,严格细化的土地分类直接导致了土地用途的单一和排他性,多种新型、混合的城市功能或产业功能很难用一两种用地性质准确表达,导致了规划编制的表达混乱和法定图则的频繁修改,规划编制制度的弹性仍然存在问题。
2.编制技术科学性不强
目前,无论是深圳的法定图则,还是广州的管理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基本上延续了传统控规的编制思路。是建立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等上位规划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的形式进行的技术深化,以地方经验为依据,确定每个地块的土地用途。动辄几平方公里范围的控规编制,很难对现状成千上万的权利主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考虑周详,规划师“拍脑袋”定性规划的现象仍较为普遍,与社会经济的实际需要存在脱节,规划的严肃性不够。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城中村、新居住区、高端CBD、工业园等开发类型同时存在,新旧差异巨大,部分“三旧”区域功能复合化十分突出,改建、私建等不规范的用途调整加剧了技术处理的复杂程度,动态更新的操作很难及时跟上。面对日趋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就规划编制队伍本身而言,长期以来以城市规划、建筑学学科背景为主流的城市规划从业者,尚未能从物质空间为主体的规划设计工作中转换角色,规划对社会问题的研究不足,处理措施粗暴,造成了形态空间无法解决多元的市场需求和城市复合化的增长规律。
3.相关政策不完善
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进入产业加速转型时期后,以创意研发、设计、物流、现代服务业等2.5产业迅速崛起,不仅符合城市产业发展导向,又具有使用方便、转型快、成本低等特点,有助于企业产业方向的快速、灵活调整,应对市场快速变化。创新型产业无不体现出多种功能的高度混合,然而,现有的规划标准和管理规则却没能及时调整,造成规划主管部门缺乏对其进行规划许可或规范管理的政策工具。拿深圳来讲,《城乡规划法》《深圳市城市规划条例》《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以及《深圳市城市更新办法实施细则》等文件对法定图则(控规)修改规定了一套刚性、严格的程序,极大的促进了城市规划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无独有偶,广州市城市更新局和珠海市、东莞市、佛山市“三旧”改造办无一例外的建立了内容大致相似的城市更新修改审批机制,这些政策文件多采用直接的规划指导措施,保障了法定图则、控规实施的刚性管理。但是,随着近年土地混合使用需求的普遍增加,土地混合用途调整的个案频次逐年增加,由于图则修改控制严格、程序复杂、耗费时间长,对城市建设与市场开发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结语
通过对珠三角区域土地混合使用的分析发现,在当前经济形势日趋复杂、多元化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已经自发形成了强烈的混合开发诉求,在城市更新规划中由于技术处理手段科学性不足、技术标准、政策制度不完善等综合原因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土地混合使用需求,但“旧改”活动本身对制度、政策的依赖特点决定了如何改革规划编制技术,优化政策制度才是促进土地混合利用的关键。规划不应只是一种实现城市美好蓝图的纯技术手段,还应是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分配与调节,协调城市发展中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行动。因此,在土地再开发中建立多方参与、凝聚共识的土地再开发决策体系及多元利益共同体协调合作的实施机制,才是从根本上实现土地混合使用体制良性发展的必然途径。
参考文献
[1]叶玉瑶.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城乡建设用地扩展及其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广州:中山大学,2008.
[2]珠三角多市土地开发强度超警戒线[N].羊城晚报地方版,2015.
[3]卢轶.广东“三旧”改造有了标准[N].南方日报,2009-9-21.
[4]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林红,李军.出行空间分布与土地利用混合程度关系研究——以广州中心片区为例[J].城市规划,2008,9(32):53-74.
[6]黄观平.东莞选5大片区开展连片组团式改造试点[N].东莞日版,2014-4-24(A6).
【关键词】现状分析;城市设计;城市建设
前瞻性的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深度的感受生活方式的改变,完美的运用当今先进城市设计理念,在城市设计实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传统优势的传承,而且是不断完善、不断创新、不断追求卓越的过程。这是笔者致力于此行业多年所得到的经验及教训,本文笔者通过介绍岱山县老城滨海区项目概况,发现其中的不合理现状并进行分析,根据知识的积累及更新,提出了全新的设计方案,力求高效实现岱山县老城滨海区域城市规划建设,同时给同行们分享此经验。
1 项目概况
2011年7月,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浙江舟山群岛新区,使其成为我国继上海浦东、天津滨海和重庆两江后的又一个国家级新区,也是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舟山迎来了重大的历史发展机遇。地处舟山群岛中部的岱山,南倚舟山本岛,北连上海,是舟山本岛海上连通上海的必经之所!岱山作为舟山的主要组成县区之一,近几年经济快速发展,新区建设玉姿初展。但老城区的城市更新已明显滞后于城市社会和经济发展。老城滨海区域作为岱山城市形象的重要展示区,其现有的功能和布局没能充分体现滨海城市的景观特色,区域整体形象和功能亟待提升。
2 现状分析、发现问题
岱山县老城滨海区拥有的条件优良自然环境,面海背山,水道、航门密布,岸线曲折,。沿海景观的背景是自然山体,前景是美丽海景。稍加整合,能有效提高岱山县门户景观形象。
岱山岛开发历史悠久,据岛上“大舜庙后墩遗址”和“北畚斗遗址”的出土文物考证,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在此劳动、繁衍、生息。唐开元二十六年后,岱山岛一直为翁山县、昌国县、定海县之蓬莱乡。1953年6月,设立岱山县,沿续至今,是全国十二个海岛县之一。
岱山县老城滨海区内清泰路以南、蓬莱路以西及山外路以北的的街区和山外村区块则是历史最为悠久的地区,如何更新改善这些地块的规划设计是此次城市设计的重点内容。
3 新规划内容
3.1 设计理念
本次规划因地制宜,从长远方面考虑,参考国内外成功开发的城市滨海区特点,结合岱山老城滨海区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我们设计团队提出岱山老城滨海区域城市设计的总体理念为“延续城市文脉、拥抱海湾生活”。对这个理念的解读为“延续城市文脉”:强调对旧城城市更新的思考,“拥抱海湾生活”:体现了我们对未来生活的展望。
3.2 设计目标
我们站在全新的城市规划高度,通过梳理整合对现状的分析及开发动态,以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确立规划目标。分两方面设计,第一、实现岱山旧城城市功能的转型和提升。这里说亮点,首先是全面改善,提升居住生活环境质量。然后是功能提升,激发老城区活力持续。第二、实现岱山面向海湾的城市延伸和拓展。同样这里再说两点,首先保护文脉,延续城市肌理和文明。然后是整体控制,塑造一湾两岸的城市景观新格局。
3.3 规划结构
我们精心为其设计了匠心独运的规划结构——“一轴、五廊、六组团”。“一轴”指的是沿海景观轴;“五廊”从西到东分别指的是西绿廊、商贸廊、城市发展廊、人文廊和东绿廊;“六组团”从西到东分别指的是产业生活组团、两个商贸生活组团、两个休闲生活组团和度假生活组团。
3.4 道路交通
结合整体方案,我们制定了区内交通设计结构:一、路网结构,根据《岱山县城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区域内路网进行调整,形成“两横三纵”的路网结构。两横分别是沿港路、滨港路,是城市功能延伸的骨架与依托;三纵指的是蓬莱路、长河路、环岛公路,是老城区的纵向主干道,也是老城区与本岛东部、北部片区联系的主通道。纵向腹地较窄,交通流量不大,某些纵向次干道红线宽度设置比一般城市次干道窄。支路是居住社区的内部联系道路。二、步行系统,人行流线组织主要依托山海景观轴,并积极串联商业广场、山地公园、步行街区和滨水空间,通过步行街、山地步行阶梯、滨水栈道等多样化的形式组织商业步行系统和休闲步行系统。三、社会停车场,区内社会停车场布置,采用集中与分散的方式,并考虑与交通集散、服务半径结合,解决停车需求。规划地面停车场6处分别位于家居建材市场西侧、石油公司加油站西侧、闸口一村附近、百货公司东侧、清泰路老街区南侧和蓬莱阁东侧。
3.5 公共设施配套
根据各片区的功能性质,公共设施的配套自然就出来了。首先,在西段商贸生活片区内布置酒店、创意产业办公、专业市场、工业遗址公园、观光购物等与产业服务紧密结合的设施。然后,中段的休闲生活片区作为岱山老城核心,为强调休闲生活功能布置商务办公、休闲娱乐会所、旅馆餐饮、大型超市、滨海休憩观光广场等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最后,东段旅游生活片产业以休闲观光、度假居住、购物与娱乐功能为主,滨海沿线布局商务酒店、度假村、娱乐会所、观光茶座、特色产品商店、游艇码头等设施与之配套。
3.6 城市天际线
以绿色山体为背景,在老城核心区形成中心高向两侧递减的沿海天际轮廓线,强调城区人工建筑和优美自然山体景色的和谐统一,但在西段和东段这两个门户区局部设置簇状高层,形成活跃的天际线景观。
4 规划建设实施对策
再好的设计没有按方案的执行,终究只是一纸空书,所以规划建设实施的对策也十分重要,是后期不可缺少、不可放松的环节。为了能高效的实现岱山县老城滨海区域城市规划建设,我们还提出了三点建设实施对策。
4.1 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公众参与
再好的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如果只有政府及有关部分机构的协作,没有群众的大力支持、参与,也不会有好的城市形象。城市的主体是居民,居民的生活方式即代表了这所城市未来的发展,可以说公众的互动参与是后期的城市规划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4.2 创新经营机制,广开资金渠道
资金是项目重要的环节,也是支持项目发展的主要限制。所以资金渠道很关键,我们提出两点:第一、建设单位出资,按“谁投资、谁建设、谁受益”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第二、在公共绿地建设等公共场所建设中,采用多渠道筹集资金。这样即快速又可以减少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4.3 完善管理体制,加强执法力度
第一、将整个项目实现不同级别的项目管理,实行分级管理。第二、面向市场,以最佳的效益为主导,实行市场化、专业化管理。第三、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度,加大执行力度。
5 总结
以上是我们设计团队面对岱山县老城滨海区的现状及问题提出的全新设计方案,如果没有积累及更新,没有结合当今先进的理念,是很难解决这错综复杂的问题的。除此之外,我们还认为,城市设计的建设必须要遵循四个原则:一、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精神。二、独特理念,避免千城一面。三、充分注意生态环保。四、充分反映科技进步及现代化精神。我们将自己的设计完全呈现在文章中,希望此篇文章能给各位同行带来一定的借鉴作用;让我们一起努力耕耘在这片净土上,创建人们心中的美好家园。
参考文献
[1]朱克炎,马会军.谈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2]宋金彧.小议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3]冯丹,王东军.浅谈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
关键词:老城区;公共空间;景观风貌更新;有机更新;传统风貌保护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章编号:1009-2374(2017)10-0121-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7.10.060
1 项目简介
玉溪市华宁县位于北纬23°59′~24°34′、东经102°49′~103°09′之间,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县域内有汉、彝、苗、回、哈尼等21个民族约23万人,建筑主要以云南传统民居“一颗印”为主,有文字可证的历史,可以追溯至战国时期。太平街片区在元代时被称作甸尾城,为当时平定战乱有功的么些蛮统治,史称宁部。到明清两朝,实行流官与土官并治制度,是华宁一道独特的历史奇观。文章以华宁县城市更新规划设计项目(2016年政府采购项目)中太平街片区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由城市快速建设引起的景观风貌物质化问题和由社会经济发展导致的景观风貌变化的非物质化问题的研究,制定了公共空间平面设置与布局和公共空间活力的塑造和老城区公共空间的更新措施及技术方案,为类似项目及老城区有机更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 现状调研分析方法
2.1 归纳总结法
根据文献、理论进行归纳研究,对现有理论的归纳总结是本课题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本文参考相关国内外公共空间景观风貌塑造的研究文献和资料并对其进行理论分析及研究从而找到问题研究的切入点。
2.2 调查研究法
实地走访调研:通过系统、全面的调查研究,掌握丰富的资料;访问当地居民:通过与居民的沟通交流,了解太平街片区的历史沿革和他们的基本需求,以设计出满足功能需求的公共建筑。
2.3 问卷调查法
以所在区域内配套设施、环境卫生、公共服务设施、开敞及绿化空间、住房质量及满意度橹饕切入点对实地调研地居民进行问卷抽样调查。
3 老城区景观风貌问题研究
经过对调研收集资料进行分类整理研究后发现华宁县城太平街老城片区中由城市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所引发的矛盾和问题分为两类:(1)城市建设的物质化的问题和矛盾;(2)社会发展的非物质化的问题和矛盾。
3.1 城市建设的物质化的问题和矛盾
3.1.1 传统风貌整体感逐渐散失。传统旧城区街边建筑物的风格及新旧程度基本是统一的,但由于城市的发展新建筑逐渐代替了旧建筑导致临街建筑参差不齐,传统的历史风貌遭到破坏。既丧失了原有的街道特色,又不能形成新的现代化街道,大部分公共建筑采用现代建筑风格,与原来老城传统景观风貌格格不入。
3.1.2 内部公共空间逐步消失。在旧城区中当地居民为达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见缝插针的建造新房屋(主要以砖混结构为主),这使得太平街片区公共开敞空间逐渐减少,老城区生态环境质量、居民住宅建筑质量和生活质量下降,区域内绿化面积减少、市民交往活动场所日益消亡、街道氛围逐渐变差。
3.1.3 区域内各空间功能定位模糊,街道活性丧失。由于文化层面活性目标不明确,导致物质层面的活性也随之丧失,街区环境的各种实体元素(包括建筑立面、装饰、绿化、小品、铺装、座椅等)不能与街道文化层面活性的目标相吻合。
3.1.4 公共开放空间可达性较差。因无统一规划,居民私自加建、扩建房屋后导致部分公共空间与周边的建筑交通联系发生变化,由于没有建成绿色空间的廊道,公共空间被建筑包围,阻碍了绿化景观与街道的联通,使居民的可达性降低。且原有的步行街道和供人休闲的活动场所逐渐消失,减少了邻里之间的交往从而导致公共开敞空间缺少活力。
3.1.5 功能单一,人性化不足,舒适性较差。老城区长期得不到更新改造,公共空间逐渐被侵占,人性化场地逐渐减少,加上城市化的发展,传统的城市文化氛围被忽视,居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且老城区内的标示性雕塑、绿化设计等规划不到位,无法保证和满足老人、儿童等非工作人员的日常休憩及人身安全需要。
3.2 社会发展的非物质化的问题和矛盾
3.2.1 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和矛盾。在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人口数量、年龄占比、性别比例等结构变化,传统居住模式和邻里交往模式被城市化改变,新的社区人文环境模式和传统文化氛围很难再被建立起来,由此导致的街区氛围衰败,原有街区稳定性消失。
3.2.2 当地传统文化习俗传承的问题和矛盾。传统民俗民风的形成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它是一个地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显著特征,也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精神财富。民俗民风的聚成和发展需要一定的社会空间载体,而这些空间载体也是通过一定时间的历史累积发展而形成的。旧城区如盲目无序的加建、扩建将对这些空间载体和氛围产生无法恢复的破坏,最终导致传统民风、民俗不能在城市中延续和发展。
3.2.3 社会经济发展与传统文化协调发展的问题和矛盾。保护发展与新产业发展之间的矛盾:城市老城区和传统街区可以为旅游等服务业带来收益,但仅仅将老城区和传统街区作为一种旅游资源来开发利用将得不偿失,这样其实是错误理解了保护与发展的概念,并且在实际操作中也会产生不恰当的做法。
4 老城区公共空间的更新措施
4.1 公共空间平面设置与布局
在城市更新之前要统筹考虑开放空间的布局,其应以人的需要为前提,从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城市产业发展、城市绿地生态系统出发,着重考虑当地居民生活需求以动态的眼光结合一定时期来综合考虑。
4.1.1 增加公共开放空间数量和面积。结合当地景观与地貌,对公共开放空间的数量和面积进行增加。为当地居民及游客提供多样的休闲机会。
4.1.2 优化公共空间结构与布局,均衡发展。大量建设城市公园、广场,确保城市开放空间平等地呈现给所有居民,与绿地连接成完整的系统,以发挥开放空间最大效用,从而为大众服务,提高城市满意度与幸福感。
4.1.3 提高公共空间可达性,完善步行系统。为了提高开放空间的可达性,要解决建筑与景观的对立关系,将两者相融合,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空间布局,再结合地形、地貌进行绿化设计,以完善各个公共空间的步行系统,提高公共空间的可达性,将开放空间融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
4.2 公共空间活力的塑造
4.2.1 营造适于步行的空间。
提高空间舒适性:在公共步行空间中栽种树冠较大的乔木、建筑外立面做骑楼,为使用者挡避风雨侵袭、挡避炎阳照射、创造凉爽环境,同时冲破了居家单门独户的束缚,变成顾客的共享空间,并体现相互尊重的现代意识。
营造安全的空间环境:在老城区的边界处设置隔离缓冲带,限制机动车、电动车和自行车在内部随意穿行,同时在公共空间使用的高峰时段禁止公共交通车辆通行;不栽植带刺、有毒的植物,城市家具、灯具、垃圾箱等容易对人造成伤害的带棱角或钩刺的部件进行安全设计;铺地采用防滑和亚光型地砖,避免雨天滑倒,晴天眩光,同时对场地高差处以缓坡设计为主。
4.2.2 空间功能多样性。合理布置商I和服务设施:商业设施以售货亭和摊点为主,为当地居民提供日常所需的生活物品如百货、医药、服装小吃等,为外来游客提供旅游性商铺,如当地手工艺品、当地土特产、纪念品和传统小吃等,不同类型的商业布置于街道两侧保证街道的活力同时结合设置行人休憩设施,为当地居民及外地游客提供人性化的空间场所,同时定期对公共空间中的服务设施进行检修和保养以确保各种设施良好运行。
4.2.3 设计尺度宜人的空间环境。根据公共空间周边建筑体量、道路宽度及形式等,制定适宜的街道宽度/建筑高度(D/H)比值;创造富有文化氛围的空间环境:把当地传统习俗、典故、历史名人、地方节庆活动等地域性文化元素融入到公共空间设计和当地居民日常生活中,通过环境体验向居民及游客传递当地独有的历史文化氛围,增强公共空间人文关怀,使公共空间变为人民喜闻乐见和向往的空间。
5 结语
华宁太平街片区旧城区的居民因长期居住于此,对现有住房、周边环境等有归属感和认同感,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化建设,当地居民也希望拥有更好的、符合现代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的居住环境,如住房面积、所在区域景观环境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通过对该城区进行科学严谨的调查,结合其城市建设及景观风貌问题进而提出有效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为今后类似城镇旧城区更新提供参考和依据。
参考文献
[1] 李保华.旧城区街区空间改造方法分析[D].郑州大学,2007.
[2] 李旖旎.旧城区街道景观改造设计――以长沙市三一大道和长沙大道街道景观提质改造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4.
[3] 徐国良,甘萌雨.历史街区内部开放空间建设研究――以福州市三坊七巷为例[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16(3).
[4] 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西斯,俞孔坚,孙鹏,王志芳.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5] 蔡军,张健,玄峰.现代大空间公共建筑与传统文化表达[J].建筑师,2006,(4).
关键词:旧厂;更新;改造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伴随着传统工业时代向后工业时代转变,第三产业逐渐崛起,传统工业日渐式微,许多传统工业基地出现结构性衰退,逐渐荒废;另一方面,新生产方法、通讯技术、运输方式的出现,使部分原有工业基地、交通枢纽、仓储用地等不能满足使用要求,出现功能性衰退,由此产生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及闲置厂房、仓库。它们大多地处偏僻,基础设施不完善,无法直接利用。整体拆除重新规划,投资巨大,成为城市发展蓝图上的一块“影响市容的鸡肋”。
1、国内旧工业用地更新改造相关理论研究
1.1、城市更新理论有机更新理论
即采取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的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达到相对的完整性,最后集无数相对完整性于一体。强调城市整体与组成部分的有机性和有序性,蕴含着渐进式、可持续的更新思想,该理论在北京菊儿胡同的更新改造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旧厂房特别是旧工业区的更新改造同样应该遵循渐进式、可持续的原则,强调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及改造利用。
1.2、工业建筑及工业建筑集群改造理论
廖森林从工业建筑遗产改造为创意产业基地的现象出发,探讨其与城市再生之间的关系,提出工业建筑集群改造成的创意产业是城市再生的催化剂,并且认为要发挥催化剂的作用,就必须与城市共生,互相影响。孔建华认为北京工业厂区的改造要以“自然拾掇、有机更新”观为取向,保存建筑本体的真实性,保持外立面原貌,稍加创造性修饰,以适应创意产业的需求,并使之体现和扩展于北京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2、城市中旧厂更新改造的措施
2.1、工业建筑再利用空间的改造
工业建筑一般以产品制作工艺来组织空间,形成其特有的生产交通流线,以水平交通为主。在工业建筑中,其主要活动主体是产品,其生产设备、生产流线和产品运输,决定了工业建筑多为长方形大空间,空间形式简单,交通面积所占比例较少,空间利用率较高。工业建筑根据其生产产品的功能需要选择了不同的结构形式,如:单层大跨度厂房,多层大空间厂房,多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空间开敞、高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大多从工业建筑转为民用建筑,改造方向主要是创意产业建筑、宾馆、商场、博物馆等公共建筑类型。尽管建筑类型各有不同,但都是以人的活动路线组织空间,一般都不会采用通长的大空间形式,而是根据人的交通流线,采用丰富的空间组合形式,使建筑空间灵活多变。
厂房空间的改造,并不仅仅存在于内部空间的改造,还包括厂房的外部空间的变化。外部空间的改造,更多的是使用加法将原厂房外部空间改造为半外部空间或内部空间;使用减法将原厂房内部空间的局部改造为半外部空间或外部空间。如:通过加法或减法增设入口空间、增设外廊空间、增设中部通道,增设屋顶阁楼等。
比如说浙江省的某工业旧建筑为例分析,建筑空间的改造利用,完全保留旧工业建筑外貌是更新改造中比较常见的方法,通过材料更新与形体修复,使建筑显示出最重要的历史信息,延续历史沧桑感和岁月痕迹,保护其历史价值。这对修缮工作要求比较高,既要运用新材料又要很好的将其隐蔽起来,不破坏旧工业建筑的原有形象。再者老建筑独树一帜的形式往往会起到标志性作用,更加吸引眼球。
2.2、建筑重建的改造法
对既有建筑进行重建的改造与室内重装和格局重构相比,是投入较高的一种改造方法,在重建改造中可以分为外立面重建、扩建加建和整体拆除再建等不同的做法。既有建筑的外立面通常是要首先予以保留的,但有时候也需要进行外立面重建改造才能使建筑获得新的生命力。如图1所示的温州创意街区,运用设计大师蒙德里安惯用纯粹造型的表达来进行了建筑外立面的改造设计,获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在既有建筑已经不适合城市发展的情况下,将既有建筑整体拆除并进行重建有时也不可避免。在重建改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利用旧有的材料,尽可能的进行新旧交织的再生设计,这样才能使既有工业建筑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图1温州某街区既有工业建筑外立面
2.3、对建筑材料进行更新
修复、加固与加建的材料原则出于史料原真性与可读性的要求,修补旧肌体与直接相连的新肌体应尽可能采用与之不同的当代再料,如金属、玻璃等。这也是《威尼斯》反复强调的,当然,《威尼斯》所说的“补足缺失的部分,必须保持整体的和谐一致”实际上是很难遵循的,因为“和谐一致”具有很大的理解差异,因此,差异性始终是旧肌体修复与加固的最重要原则。此外,在整体改造中,首先是力于恢复建筑原貌,把原有历史状态展现出来。在工艺方面,主要采用手工清洗的方式,恢复原有的墙面地面,对其进行防腐、防漏水的处理,从而使历史状态重新展现。
用金属修补与加固有很多优点易于识别保持了历史原真性和可读性。即使在金属结构中也可用色彩、质感、肌理不同的金属构件来形成差异对原建筑破坏较小,金属加固结构能有效改善建筑的抗震性易拆卸与修补,可再次整修工期短容易反映新旧对比效果等。玻璃作为透明材料,特别是不带色的完全透明的中性材料,没有实体感与重量感,能清晰的展现旧建筑风貌其反射性能映射新旧建筑与周围景观造成戏剧性的景观融合效果工期短容易反映新旧对比效果等。例如浙江某现代艺术工作室整个空间不变化,在进行改造之前,以水泥地面为主,墙面渗漏严重,属于废旧建筑,在对其进行改造之时,恢复原有红砖墙面的基础上,采用了玻璃、铝合金等材料,对空间作了一定的区隔和划分,与室内原有自然粗糙的结构材质相映成辉
图2某工业建筑改造现场
2.4、尺度的对比
相近的尺度产生和谐,差异的尺度产生对比。在现代生产技术的前提下,传统的材料由于加工工艺的变更可以产生更大尺度的形体,如大面积的玻璃等,尺度的变更与对比映射着时代的差距,使旧有的建筑产生了冲击下的平衡感。比如说广州中山歧江公园就很好地诠释了旧厂房与周边环境的良好处理。
首先,厂房内部场地内道路交通的组织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延续了场所的历史文脉,以网状结构的直线步道展示了工业化的线条和肌理,体现了工业生产的高效与原则性。
其次,室外公共设施设计则最大限度的利用场地内遗留下来的工业机器设备,通过使用三原色:红、黄、蓝将这些机器设备重新粉饰一新,使之成为具备观赏价值的工业景观分布于园区内。这也是歧江公园的一个很大的景观特色。在设计中,俞孔坚博士尊重原始厂区的环境和文脉,对厂区内的水体和部分驳岸都基本保留原来形式,全部古树都保留在场地中,两个分别反映不同时代的钢结构和水泥框架船坞被原地保留,一个红砖烟囱和两个水塔,也就地保留,并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大型的龙门吊和变压器,以及许多机器被结合在场地设计之中,成为丰富场所体验的重要景观元素。
希望通过我对旧工业建筑更新改造的探讨,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使得浙江旧工业建筑的更新改造能走上多元化再利用的道路。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经验的同时,注重考虑同旧工业建筑的呼应,唤起当地居民的记忆共鸣;在兼顾各个功能要求的同时,最大限度的提高空间和土地利用率,并对旧工业建筑的整体设计规划进行长远考虑;在保护旧工业建筑的同时,进行必要的结构改造,以满足现代人的各种需求,力求用可逆性的更新改造减少对旧工业建筑的破坏;……真正寻找到适合浙江的自身的旧工业建筑更新改造原则和模式。通过对浙江旧工业建筑的高品位更新改造,改善浙江居民的生活环境,促进浙江的经济发展,保护浙江地区的生态环境,使浙江的发展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2.5、立面的保护与延续
保持原始风貌,对损坏的部分进行修复或模仿,对外部装饰精美、工艺精湛、具有明确历史风格的旧厂房外立面通常采用这种保守的方法。对立面的修复主要包括墙面、窗户及装饰细部的清洗、更换、还原。比如说需要将浙江某市的一座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欧式仓库进行改造,其外立面具有典雅古典美的比例关系,线脚细部精致美观,其的附近产业建筑的历史得到了很好的见证。业主在重新整修的过程中,采用了修旧如旧的策略,使原有的建筑形象得到了较好的保存。
3、结语
对于废旧厂房工业建筑的再利用,赋予建筑新功能,需要对建筑空间重新分割;赋予建筑新生命,需要对建筑材料加以整理和更新进行技术改造,并符合时代建筑的要求,使两者均需满足节能建筑的要求,从而实现建筑的全面节能。
参考文献
[1]罗鹏.广东省“三旧”改造中旧厂房更新改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
[2]崔伟.旧工业建筑更新改造研究[D].郑州大学,2012.
【关键词】低碳与生态;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讨
前言
随着经济、环境、健康等诸多因素的迫切要求,绿色建筑正在迅速发展,在建筑领域里,我们呼吁更多的设计师投入到绿色建筑设计中,提倡各种建筑生态技术的应用,发展绿色建筑。这不仅有助于推动全球环境品质的改善,而且有助于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
一、低碳与生态的概念
低碳与生态,即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是基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发展策略,也是为了节约能源而提出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模式。
二、合理的城市空间结构和布局是“低碳与生态”的基础
(一)合理的用地布局决定城市交通需求
城市建成区的空间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城市交通的需求,并受到交通基础设施位置、服务范围和性质的影响。不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会引发过多和过远距离的交通需求,增大碳排放的压力。如果过度强调功能分区的理念,居住、工业、公共设施等各类用地之间结构松散,类型规模相互不匹配,譬如在城市远郊建设的居住区远离公共服务中心和工业区,导致了市民每天在居住地和工作地之间大量的交通阻塞;又如城市仓储物流设施的布局与城市工商业中心缺乏协调,导致货运车辆运距过长,都会在交通运输过程中浪费大量能源。
城市的空间利用不但要考虑平面的紧凑性,也应研究“地上地下一体化”,通过空间一体化可以更容易地实现“紧凑城市”,进而达到“低碳生态”的要求。单纯从建设的成本与能源消耗来看,地下空间的利用确实远远大于利用地面的成本,但如果从城市整体运行角度来分析,综合考虑各因素(建设成本、使用成本、环境成本等),地上地下空间的整体利用还是有较高的综合效益。因此,在“低碳、生态”的城市用地布局规划中应统筹考虑地下空间的一体化利用。
(二)协调的用地结构改善城市局部气候环境
有研究资料显示,在城市内,区域平均温度的分布由高到低为:旧型工业区―新型工业区―老城区―新城区―郊区。由此可以看出,城市中心区由于人口密集,社会经济活动各类行为在空间分布的密度大,工厂、车辆、居民生活用能的排放等会产生明显的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加重了对人工环境的依赖,加大了能耗负担和碳排放。因此在城市规划中应尽量形成组团式用地结构,保护和利用现有的山体、水体,使它和非建设用地形成绿色生态廊道,不但增加城市内部有效碳汇面积和能力,也能形成城市风道,改善城市内部通风条件,提高空气质量。同时应注意在各类城市活动集中的区域,绿地的规模应适当增加,以使其能对改善局部区域的气候微循环产生作用。
三、科学的城市交通体系是“低碳与生态”的重要环节
将低碳生态交通理念注入到城市交通规划之中,提升城市交通的能源利用水平,构建低碳生态城市交通体系。
(一)努力构建公交优先的交通结构体系
城市的交通规划包括城市交通系统的硬件设施规划和交通政策规划两部分。城市交通中的硬件设施是城市交通的载体,低碳生态交通需要硬件设施的支持。城市规划中不仅要因地制宜地规划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公交车专用道等节能高效的交通设施,同时还应对以电能、氢能为动力的低排放的新能源汽车的进展加以研究,以便与其发展同步安排城市空间,通过城市规划促进其普及。
城市公共交通体系除了硬件设施的规划安排,还应加强城市交通政策规划的研究与落实,如如何鼓励步行和自行车交通、是否限制私家车发展等。
(二)以智能交通提升城市交通的运行效能
智能交通是一个基于现代电子信息技术面向交通运输的服务系统。它为交通参与者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具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着眼于交通信息的广泛应用与服务,二是着眼于提高既有交通设施的运行效率。有研究表明,采用智能交通技术提高道路管理水平后,能提高交通工具的使用效率50%以上。
(三)鼓励和发展自行车交通
自行车交通具有无排放、占地少等优点,在低碳生态排放要求的今天,自行车作为城市内短距离交通工具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城市规划应该在维护自行车专用路权和完善自行车交通设施方面深入研究,并在城市道路规划中落实。不但要保障道路断面中有足够的自行车专用道的空间,更要在城市交通体系的设计中,注意自行车交通与公共交通的换乘衔接,在轨道站或公交站点周边安排非机动停车空间,以便于自行车出行与其他方式便捷衔接。
四、绿色住区规划是城市“低碳与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已从生存型向舒适型转变,导致建筑能耗持续上升,目前建筑的节能主要体现在单体的墙体等建筑材料的保温性、门窗的密封性、屋顶保温隔热等方面。然而,建筑节能不应该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建筑设计和新材料应用问题,应将更大范围的一个区域内的建筑及环境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研究,综合运用城市规划、建筑、地理等各类科学研究成果和技术,达到“低碳生态”目的。
(一)合理的建筑布局及朝向、间距有利于改善区域小环境
住区规划中,区域内建筑物及其他各类设施的整体规划布局,对内部小环境与气候会有直接的影响,合理的居住区规划可以大大提高自然采光、自然通风的利用,减少对能源的消耗。住宅建筑之间的间距越大,采光和自然通风效果越好,适当加大楼房之间的间距,不但可以使后排房屋得到充分日照,增加自然通风能力,还有利于楼间绿地的布置和小环境营造。因此,在住区的总平面规划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建筑朝向、间距、形体、建筑群体组合等因素对节能的影响,改善区域热环境。
(二)完善的绿化系统对整个小区域内的生态调节至关重要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浓密的阔叶树木能遮挡50%-90%的太阳辐射热,在夏季能有效降低环境温度,同时增加空气湿度,降低对人工环境的依赖;在冬季,高大的常绿乔木和灌木,可以降低周边区域的风向和风速,提高建筑物的保温能力。因此,在住区中应合理布局绿地,注意与道路及建筑物布局的协调,以利通风。住区内应尽量提高植物覆盖率,尽量减少地面直接暴露在阳光下,降低地表温度。同时,住区内的植物应合理配置草坪、灌木和高大乔木,住宅南侧宜植高大落叶乔木,夏季遮阴,冬季有较多阳光;而北侧宜以耐阴常绿乔木为主,以减弱冬季寒风侵袭。
(三)道路系统的合理布局能有效调节住区环境
合理的道路布局可以为建筑争取较好朝向创造调节。同时,住区内道路也是气流的通道,道路系统的结构应该有利于组织住区的通风,并与城市绿地和小区绿化空间相结合。小区道路走向一般宜平行夏季主导风向,而要与冬季主导风向保持一定角度,以利夏季自然通风和冬季抵御寒风。同时据试验资料表明,有植被覆盖的土地和沥青砼地面的表面温差可以达到14℃以上。因此,道路路面的铺装形式应采用对太阳辐射能吸收率较低的材料,地面停车场宜采用树阵及植草砖,以改善地表气候区的热环境。
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能源消耗大国,加大低碳生态绿色建筑的研究,推进建筑的生态化,无论从环境的角度、能源的角度或是可持续的角度都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黄文娟;葛幼松;周权平;;低碳城市社区规划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1期
关键词:城市时代;绿色繁荣;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293
当前,中国已经结束以乡村型社会为主体的时代,开始进入到以城市型社会为主体的新的城市时代。在这一新的时代,中国的经济社会结构和空间布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并呈现出新的特点,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具有较大差异。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以及诸多方面的严峻挑战,需要把绿色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以及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加快推进城市的绿色转型,促进城市绿色发展和繁荣,是实现城市科学发展的关键和核心,也是一个重大的国家战略问题。面对新的环境和发展形势,中国城市走绿色繁荣之路应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全面树立绿色繁荣的理念
所谓“绿色繁荣”,就是采取绿色的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同繁荣。这里,“繁荣”是目标,“绿色”是“繁荣”的特性。绿色繁荣就是通过绿色的发展方式实现全面繁荣的目标。它是一种充满绿色的全面繁荣。因此,实现绿色繁荣,必须以良好的生态和人居环境为基础,必须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前提。如果缺乏良好的生态和人居环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不能同步推进,甚至经济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那么这种单纯的经济繁荣就不能算是绿色繁荣,而只是一种不可持续的非绿色繁荣。进入城市时代后,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不断升级,人们需要的将是一个更加生态环保、更加宜居舒适、更加集约高效、更加安全和谐的现代化城市。绿色繁荣,契合城市时代的人居要求,是自下而上的、充满活力的发展理念。
从绿色繁荣的理念出发,必须坚持生态环保优先的原则,确立政府绩效考核的绿色导向,明确生态和环境保护的政府责任,从根本上扭转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破解以资源高消耗和环境破坏换取GDP增长的恶性循环。要根本转变传统的工业社会思维,实现以工业经济推动转向以城市全面发展综合引领,切实改变过去那种“重速度、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重工业、轻服务,重生产、轻生活,重经济、轻社会,重开发、轻保护”的做法,充分发挥城市在要素集约、结构升级、知识创造、服务支撑、金融创新、文化发展、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的综合作用,引领中国城市走向经济、社会和生态共同繁荣之路。
全面树立绿色繁荣的理念,首先要把绿色理念贯穿到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全过程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次。从过程看,不仅要强化绿色规划,建设绿色城镇,而且要加强绿色管理。从领域看,要积极推行绿色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把绿色理念贯穿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次。从主体看,则要全方位推进绿色园区、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机关、绿色单位、绿色家庭的建设。其次,绿色繁荣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通过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深度融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共同繁荣。在绿色繁荣的理念下,经济繁荣、社会繁荣和生态繁荣三者之间,并非是一种相互取舍而是互促共荣的关系。那种盲目追求和崇拜GDP,甚至只顾当前,不顾长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一地的经济增长,不符合绿色繁荣的理念,也不可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长期繁荣。总之,绿色繁荣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既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又要依靠绿色的发展方式,同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它是经济繁荣、社会繁荣和生态繁荣的有机统一。
二、创造良好的城市绿色环境
(一)倡导绿色交通,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
要树立绿色交通理念,积极倡导绿色交通出行,鼓励发展慢行系统,引导居民采用“步行+公交”、“自行车+公交”的出行方式,支持“拼车”出行;科学规划和优化路网结构,加快建设放射状城市快速通道和联络线,全面改善城市交通微循环;实行公交优先战略,大力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和快速公交系统,提升和改善公交服务,优化慢行交通环境;加强公交站场和公共停车场的规划建设,完善城市静态交通体系;实行更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鼓励和推广使用燃料电池车、电动汽车等。
(二)积极推进减量化,强化环保设施建设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推进生活污水减量化和生活垃圾减量化,推进固体废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大力推广垃圾分类收集与清洁直运,减少污染物排放,破解“垃圾围城”现象。同时,要构建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加快城镇尤其是小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三废”处理率和综合利用率。
(三)增加城市绿色空间,提升居民生活品质
加强城市绿色系统规划建设,提高城市绿地比重和规划标准;严格控制大广场、大公园、大场馆等建设,着重发展社区绿地、社区广场、社区活动中心等适合市民尺度的绿色休闲空间,为建设绿色休闲城市奠定基础;推动城市绿化建设由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变,形成地面、墙面、屋顶三维一体的绿化体系,提高城市的绿化层次结构与美感;积极推广绿色建材以及住宅节能、节水和雨水收集利用技术,加快推进生态建筑、节能节地节水住宅建设,探索建立绿色建筑的示范和推广机制。
(四)创新保护机制,推进城市环境综合治理
发挥市场机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加强环境污染成本核算,推广实施排污权许可制度,探索开展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初始权有偿分配和排污权交易,创新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模式,完善城市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费征管办法。加强城市主要污染物的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标准,增加监测结果向社会公布的即时性与透明度,建立完善城市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预警制度和防控机制。加强对城市水源地、湿地、生态隔离带等的保护力度,明确划定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和各类绿地的控制线。
三、建立完善现代绿色产业体系
(一)积极发展绿色制造业
着重加强绿色制造技术、工艺的研发和应用,完善绿色产品标准体系和技术规范,研究制定绿色制造技术标准体系,大力推行清洁生产,积极发展绿色先进制造业,加快用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促使中国城市制造业逐步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同时,要重视绿色再制造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深度挖掘和开发“城市矿山”,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加快城市再生资源产业发展。
(二)大力发展绿色服务业
鼓励和引导行业协会或企业联盟制定服务行业的绿色服务标准,建立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推动服务业绿色标准体系及其实施机制的形成;按照绿色理念和绿色标准,推进服务业的绿色转型,加快发展绿色餐饮、绿色旅游、绿色物流、绿色房地产、绿色金融等绿色服务业,改进服务方式,提高服务质量;突出城市特色和优势,从绿色发展的视角,大力推进文化艺术、生态旅游、休闲养生、科技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提升城市品质和软实力。
(三)完善产业进入与退出机制
按照行业、产业链环节、地块和发展阶段等的不同,在资源能源消耗、环保和技术标准等方面,建立差别化的产业进入与退出机制。在现阶段,城市产业的发展不能来者不拒,而应实行“招商选资”、“选商选资”。对于大城市中心区,要实行 “退二进三”、“退居进商”,通过土地置换将现有工业搬迁到工业园区和周边地区;对于经济较发达的城市地区,要制定较高的单位土地投资和产出强度标准,确定严格的单位产出能耗、水耗和污染物排放标准,严把环保关、能耗关、排放关。
(四)拓展城市绿色产业空间
结合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和生态产业园区,推进生态企业建设,为城市发展开辟绿色产业空间。要建立科学的绿色产业园区评价标准和指标体系,切实抓好产业园区规划建设,强化功能定位和分工合作,促进产业园区向特色化、集群化、生态化方向发展。
四、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方式
(一)增强绿色消费意识
通过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多渠道、多形式广泛开展绿色消费宣传,传播绿色消费知识,增强全社会的绿色消费意识,提高居民绿色消费的自觉性。加强绿色消费教育,编制市民绿色消费手册,制定绿色消费公约,将环境教育纳入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社区宣传教育体系中。注重对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的教育,使青少年从小养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生活和消费方式。鼓励公众,特别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人士,建立和发展致力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非政府社团组织、志愿者组织,从事环保知识的普及宣传、环保活动的组织开展等社会工作。
(二)健全绿色消费制度
建立有利于绿色消费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通过补贴、减免税、优惠贷款等措施,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灯、节能汽车、清洁能源、环保家电等绿色消费;建立绿色价格制度,使产品价格反映环境和资源成本;推行绿色押金制度,即按照规定向购买具有潜在污染性产品的人收取一定的附加费用,当他们把潜在污染物送回回收系统时即退还所收附加费的制度;建立完善绿色消费的法律法规体系,规范绿色市场秩序,为绿色消费营造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
(三)加强消费市场监管
加大对绿色消费市场的监管力度,制定统一的认证标准,加强绿色产品的标识管理,规范生产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加强市场监察执法,严厉打击假冒绿色产品生产和销售,对不符合环境卫生质量标准的产品,要处以重罚或者责令停产整顿;进一步强化消费者协会职能, 加强媒体、公益组织和社会团体等的舆论监督,通过举报电话、举报信箱、网络等形式,充分发挥公众的监督作用,切实维护消费者绿色消费权益。
五、开启城市绿色管理新时代
(一)构建和推广绿色城市管理的标准体系
着重扩大绿色城市管理标准的覆盖面,从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逐步向前向后延拓,在城市规划管理、建设管理、城市环境治理、城市社区管理等渗入绿色管理理念,依靠建立绿色管理标准推动城市管理全过程、全领域的“绿化”,引领城市管理从被动的、粗放的、狭窄的传统模式转向主动的、精细的、广域的绿色管理新模式。同时,加强绿色城市管理的法律支撑体系建设。
(二)建立绿色管理的长效机制,提升管理效率
探索城市管理主体多元化路径,制定和完善社会参与机制、监督机制、互动合作机制,健全惩奖制度、信息公开制度、报告制度、公众考评制度等,从而增进市民、企业及社会组织对城市公共管理的参与,增强管理信息的透明度、公开度,形成全民协管的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城市管理的信息反馈能力,提升城市管理效率,减少和行政效率低下现象的发生。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缩小城乡绿管差距
充分利用城市管理技术不断提高的机遇,实施覆盖城乡的一体化管理,以城市的标准管理农村,尤其是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城中村的管理力度,清除城市绿色管理死角。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管理服务体系,将政府管理的各项职能、城市和农村社区的全方位的信息都囊括到管理网络中,增进城乡信息的全面反馈和流通,从而为实现城乡无缝化统筹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四)建设安全城市,由风险累积转向风险递减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御灾能力。适当提高基础设施建设标准,新城建设规划和城市更新计划必须优先建设数字化的地下管网。加强对重点地区的安全监控和高层超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监控。同时,注意加强灾备建设,预防新型灾害,尤其是政府公共服务部门、金融机构等对信息化高度依赖的部门、机构和企业必须建立信息灾备中心。加强综合减灾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城市防灾减灾能力。要将构建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定防灾减灾预案和实施方案。在社区管理层面,要根据社区自身特点建立相应的灾害防控预案,并定期组织居民参与防灾演练;加强中小学的防灾自救教育,使每个居民都具有一定的自救和施救知识并经常得到演练。建设社会安全防控网络,切实保障民生安全。建立综合性、社会化预防犯罪体系。
(五)建设智慧城市,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和能力
结合城市网格化管理的普及,积极引入最新科技成果,探索智能楼宇、智能建筑、智能小区、智能交通和数字化市政设施管理,统筹建立城市综合性智能管理指挥中心,构建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和数据公共交换平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推进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等信息化城市建设。
六、全方位推动政府绿色转型
(一)创新规划实施机制,建立绿色规划体系
加强城市生态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明确各类绿地、水域等控制线,强化生态空间管治,控制开发强度,确保生态空间底限,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以城市总体规划为统筹平台,提出绿色环境、绿色交通、绿色空间、绿色市政、绿色社区等各项要求,统筹开展各专项规划、指导具体设计,把绿色理念和要求融入城市规划设计的全过程、各领域和各环节。规划实施上要切实落实法定图则,将规划的“绿色目标”法定化。要将能耗指标、透水率、地表径流系数、再生水利用率等绿色指标引入到各专项规划之中,并同容积率、绿地率等常规指标一起纳入规划控制指标,积极探索以法定图则为基石,以专项规划为依托,绿色指标与常规指标相结合的新型绿色规划管理模式。建立绿色规划的技术规范,尽快研究制定不同层次的绿色规划设计规范性文件,尤其是绿色建筑、绿色住区、绿色照明、绿色交通等,并以绿色设计导则的形式强制执行。
(二)扩大政府绿色采购
完善绿色采购清单及相关制度,扩大政府绿色采购范围,引导和鼓励更多的企业生产绿色产品。制订绿色采购标准,通过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认证标准,对绿色企业进行统一认证,对涉及节能环保的产品进行分级分类,明确政府优先采购的产品类型和最低节能环保标准,确定政府优先采购的绿色条件。建立政府绿色采购的监督、评估与信息公开体系,完善绿色采购的法律监督机制。建立政府绿色采购的优惠制度,采取适当补贴的方式,解决绿色产品价格较高、缺乏竞争力的问题。
(三)实行绿色政绩考核
弱化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评价考核,强化包括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社会管理等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建立健全绿色政绩考核体系。优先考虑先将资源消耗强度和环境保护指标纳入考核指标体系中,如原材料消耗程度、能源消耗强度、水资源消耗强度、污染物排放强度、公众环境质量评价、空气环境质量变化、饮用水质量变化、森林覆盖增长率、环保投资增长率、群众性环境诉求事件发生数等。由此推动城市由粗放型外延发展向集约型内涵发展转变。
七、统筹城市绿色发展示范体系
(一)统筹推进绿色城市创建工作
从国家层面统筹和规范绿色城市的创建活动,继续深化推进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创建工作,一方面延伸创建活动的深度,更多地向县级市延伸;另一方面要对各部门众多的各类城市命名和创建活动进行整合和精简。要研究制定更加系统的绿色城市创建标准,拓展到城市绿化、城市建设、城市管理、自然环境、生态保护、人居环境等更多内涵,不断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增加居民生活质量的相关指标,如可将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市民幸福感、人均住房面积、平均寿命等指标纳入绿色城市评价体系。
(二)加快推进生态建设的国家试点示范项目
继续开展生态文明示范工程和低碳城市试点,研究制定科学评估标准,适时扩大试点示范规模,为推广工作积累经验。逐步扩大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试点示范范围,放大政策效应。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主要利用现有的专项资金渠道,通过节能减排专项资金予以安排。根据现实需要,从可再生能源应用、建筑节能、城镇污水管网建设、环境污染防治、商贸流通服务业发展五个方面支持绿色低碳重点小城镇建设和发展。二是陆续增加试点示范镇。综合考虑试点示范镇的区域分布、各自特色和类型,按照“成熟一批、启动一批”的原则,陆续启动新的试点示范绿色小城镇。三是对支持政策较完善、小城镇发展基础较好的省市区,采取签订省部协议的方式,集中安排一批试点示范镇。
(三)积极开展多种绿色城市示范活动
认真研究总结各地开展的绿色、环保、低碳等示范活动经验,制定相应的绿色城市示范活动规划,从绿色规划、绿色交通、绿色城管、绿色建筑、绿色家居、绿色校园等多个方面,开展高层次的示范活动,并加强评估、监管和技术指导。开展绿色消费示范创建活动。制定相关创建标准,组织开展绿色消费家庭、绿色消费社区、绿色消费企业、绿色消费机关等示范创建活动。
八、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金政策
(一)加快构建绿色税制体系
按照绿色理念调整现行税种。一是增强资源税支持城市绿色发展的功能。将现行其他资源性的税种, 如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并入资源税,制定鼓励资源回收利用、开发利用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的税收优惠政策,使资源税真正发挥支持资源节约的功能。面向节能要求调整消费税,着重将不符合节能技术标准的高能耗产品、资源消耗品和造成环境污染的产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探索实施差别消费税率,视商品和服务在消费过程中损害环境的程度不同而实行不同的税率。
增设有利于绿色发展的新税种。一是推行燃油税,取代公路养路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以及各种交通方式的运输管理费等。二是开征环境保护税,改变治理污染的资金主要通过征收排污费筹集的被动局面。可以考虑将现行的排污、水污染、大气污染、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废弃物、噪音等收费制度,整合为统一征收环境保护税。三是研究开征房产空置税,以减少大量空置的城市房产,引导其合理投向租售市场,改善城市住房紧张状况。
完善绿色税收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合理分配各级政府间的绿色税收收入。可以考虑将资源税划为中央、地方共享收入,环境保护税收入大部分由地方掌握,小部分上缴中央, 由中央在各地区之间调剂使用,以利于促进全国范围内的环保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强化政府的绿色财政职能
进一步完善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强城市重要湿地、生态廊道、生态公园、森林公园、水源保护地、农田保护地等修复治理,并将生态环境建设和节能减排纳入各级政府公共财政支持范围。同时,加大财政转移支付中生态补偿的力度,鼓励和引导生态环境保护者和受益者之间通过自愿协商实现合理的生态补偿。中央在安排生态补偿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时,要对重要生态功能区和大江大河源头地区等倾斜。对生态环境修复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以及重大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应加大中央投资的力度。对重要绿色产品的开发、生产和消费,根据具体情况中央财政可以给予一定补贴。
(三)以绿色信贷引导资金投向
在信贷投放方面,各商业银行要以国家产业政策和节能环保政策为导向, 强化信贷准入管理,加大对低能耗、低污染、高技术含量的企业和项目信贷支持,严格限制高耗能、高污染、低技术含量的企业和项目贷款;加强节能环保信息采集与管理,将环境违法、环境事件、环保审批、环保认证、清洁生产审计和环保奖励等纳入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进一步完善企业信用等级评估制度;对存在各种环保问题的企业,采取暂停、冻结、压缩、禁入等手段进行引导和处罚,对向环境违法项目发放贷款要追究相应责任;加强政府与银行之间的合作,建立完善绿色信贷项目信息库,构建绿色信贷信息共享机制;加大信贷产品和衍生产品的创新力度,为企业提供诸如投资理财、财务顾问、结构化融资等服务,丰富和完善融资产品体系,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支持。
参考文献:
[1]魏后凯,张燕. 全面推进中国城镇化绿色转型的思路与举措[J]. 经济纵横,2011,(9).
[2]魏后凯. 中国城市化转型与质量提升战略[J].上海城市规划, 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