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

高中语文大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语文大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中语文大概念

第1篇: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

(一)在语文课堂讲授中只注重书本内容,忽视了课文之外语文能力的培养。在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无视学生智力差异,不顾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同一标准,同一要求,同一习题的现象较为突出。虽然原因不全在老师,比如学生人数众多,老师无暇顾及,这是老师无法改变的现实。但笔者还是认为应该对一些有能力的学生因材施教,将他们从作业堆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到课堂之外的知识海洋中去自由翱翔。

(二)教师自身的修养、素质、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由于历史原因,有些高中语文教师学历较低、年龄较大,虽然经过这些年来的不断培训、进修,但与现代社会实行素质教育的合格教师标准还有较大差距。而年轻教师,虽然在学识上、学历上好于其他教师,但在教学经验、课堂把握能力、敬业精神上也存在差距。这些都对我们所提倡的素质教育要求形成极大挑战,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二、高中语文素质教育努力的方向

柳斌在《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是实施素质教育》一文中指出:“面向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应该是走向素质教育。要从现在起步,走向素质教育”。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个人认为,高中语文素质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语文教师要转变观念,切实把提高自身知识和教育教学素质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大概来讲,分这几个方面:1.实现知识的更新换代。特别是年轻教师,更要广发阅读、深入思考,不能仅仅依靠参考书和教参,授课内容要有变化,要充分挖掘出语文课文的内涵,尽可能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2.更新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建立起以听、说、读、思、议、写为主,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为核心的现代语文阅读教学观。可以说,仅靠几册课本和一天一节的语文课,企图就能让学生学好语文,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很难很难,语文教学只有在社会大课堂这样的广阔背景下,在学生广泛的阅读中才会产生活力。这无疑需要语文教师的引领,需要语文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模式。3.转变考试观念。这对普通老师来讲很难,因为有高考这个杠杠在。但我们可以有限地在自己的课堂上来实施,做一些有益的尝试。尽力地将语文教学自然地与现实生活联系到一起。而我们的新大纲、新教材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正式提出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在这一点上,特级教师余蕾提出的“淡化课文、突出能力、注重运用”的命题思路值得我们借鉴。

(二)把握课堂教学,加强引导,转变学生观念,把学生带入素质教育的新天地。在语文学科教学中,教与学必须和谐统一,缺一不可。我们所谓的素质教育必须以教师善教和学生会学乐学并重、接受学习与探究学习并重为最终旨归。因此,如何让学生动起来,将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话题。笔者觉得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1.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这是引领学生会学的前提,是学生语文素质和能力培养的基础。2.教师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兴趣。语文学科有着以美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不同的题材作品有不同的审美角度和不同的思考方向,教师创设的问题,必须切合文意文理,从而才能逐渐形成学生自身对作品的审美认识,才能达到导与学的和谐统一。3.要让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良好习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他们具有探究性的思维方式,使学生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

第2篇: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

关键词:地域文化教育 语文课程 方言课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186-01

地域文化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充分认识到利用好其历史文化价值,对学校教学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而在当前高中语文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使语言修养与思想修养有机结合[1]。在教学中适当选用乡土材料,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旨在引导中学语文教学贴近现实生活[2]。本文为此具体探讨了地域文化教育进入语文课程的教学措施,现报告如下。

1 地域文化教育的内涵

一般来说,人的生存状态大概有两种,或者离开本土“漂泊”,或者“坚守”。本土这个概念,可以是故乡,可以是对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影响较大的地方,也可以是祖国。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条件做出各自不同的选择[3]。无论是漂泊者还是坚守者,如果心中拥有自己精神的“家园”,有民族文化的“根”,那么,漂泊中会有乡思,有心灵的归属和依靠;困守中也有认同,不会因为对日常生活的不满而牢骚满腹或麻木不仁[4]。地域文化教育就是让学生建立坚守与乡思的内涵,培养其健全人格,开发其高度智力,过接触代表地方智慧的地域文化,为学生的成人成才奠定坚实基础的一种教育[5]。

2 地域文化教育进入语文课程的价值

高中是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地域文化教育从高中生开始,让他们做有德人,做有德人,立君子品,塑造其良好品德[6]。因此,地域文化的精华不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人文精神。同时高中文化的集中表现是风气与精神。比如某某高中深入研究巴蜀文化,吸收巴蜀文化中的精髓,将巴蜀文化中厚德载物、和合圆融的文化性格,刚健有为、勇敢精进的文化精神,忧时济世、舍身为国的爱国情愫,经世致用、注重实效的价值取向,结合起来,凝练概括出了“敬业、创新、勤奋、求实”的质朴校训,潜移默化地成为学校人共同的价值追求[7]。

3 地域文化教育进入语文课程的教学措施

3.1 扩大地域文化教育资源

地域文化是千古之作、永垂不朽之作,它值得学生用一生去理解、体验,用一生去感悟、回味。当前高中语文课标提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文化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为此在高中选修课的设置中,建议列入“旅游文化专题”“民俗文化专题”等选题。比如在第21届全国书博会上,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展出了以“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黑水世居民族文化丛书》、《东北三江流域文化丛书》和黑龙江省精品出版工程图书《北方捕猎民族纹饰图案与造型艺术丛书》为代表的一系列反映黑龙江地域民族文化的图书。为配合这些图书的宣传和展示,黑龙江教育出版社还专门请来了赫哲族民间艺人现场展示极具北方捕猎民族特色的鱼皮服装制作过程,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龙江地域民族文化图书相映成趣,吸引了大量读者驻足观看。

3.2 辅助实行方言课教学

推广普通话与保护方言本就并行不悖,二者绝对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语言总是不断吐故纳新的,普通话的词汇在这几十年里也更加丰富了。可见,方言的纷繁非但不是坏事,反而更显现出中华民族语言资源的丰富,它们都是使普通话常变常新的源头活水。正因为差异不大才容易被同化,而且这种同化更隐蔽、更潜移默化,如同温水煮青蛙。几年前,杭州不仅在电视、广播中开播了方言类节目,更是将方言教学引入了小学课堂,开设了杭州话兴趣课。在政府统一规划下,通过编辑乡土教材的方式让方言传承具备一定规范和标准,保留了方言学习和传承的适当空间和渠道畅通,做到社会传承正常化、常规化,这才能真正起到保护的作用。我们建议电视等媒体应该适当安排一些方言节目,让方言在公共传播中有一定的生存空间,这同样有利于方言的传承和保护。而且这也是对我国的语言资源和文化发展出了一份力,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3.3 活跃地域文化教学课堂

学校要积极探索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新的形式、内容和手段,以文学、音乐、书画和文化活动组织方法等为主要内容,形成了文化工作课程的基本框架,组织开展“第二课堂”能力训练,综合检验文化工作课教学成果。学校要建立地方文化工作课专修室,配备先进的电脑模拟演示系统、多媒体教学设备和高清晰度投影系统,满足了各类文化工作课程的教学。尤其对于年轻人来说,地域文化教学课堂更是一种心灵上的触动。许多年轻人来过课堂后,都会把学到的理念付诸于行动。讲述校园文化故事研究也成了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紧密联系的纽带,是教师提升水平、提高能力、获得成长的途径。

3.4 加强地域文化能力教学

首先应该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出本地区优秀的作家、作品,这自然有待于本地区内部良好文化生态的建构,形成文学创作、批评竞相活跃的局面;积极尝试将优秀的文学作品向其它艺术门类转换,如尝试改编优秀的文学剧本,条件好的可以创作,然后在合理的运作下,进行影视作品的拍摄。加大语文教学研究的力度,激发本地区高特等级教师对于地方文学作品的关注热情,由此形成学科优势,力争在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水准的提高上获得双赢。

总之,地域文化文本是一种美妙的境界、一幅美丽的图画、一片美好的天地。地域文化教育进入语文课程的教学是回归人之本性的教学,值得推荐应用。

参考文献

[1] 朱自清.经典常谈[M].北京:中华书局,2009:1-3.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 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91.

[3] 朱光潜.从我怎样学国文说起(节录)[J].语文学习,2009,6(2):40-42.

[4]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352.

[5] 曹明海.语文教育智慧论[M].青岛:青岛海洋高中出版社,2011:363-365.

第3篇: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

关键词:阅读倾向;人生观;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0-0225-02

叶圣陶曾指出:“担当这件大事的不仅是学校里的语文教师,作报告的,发表演说的,广播员,戏剧演员,电影演员,写稿子登在报上的,写稿子登在杂志上的,写各种各样的书稿出版的,翻译各种各样的书稿出版的,全都担负着语言教育的责任,就影响范围看,语文教师的影响限于学校里,其他的人的影响普遍到整个社会。”如果说叶圣陶先生在这里论及的是“大语文教材”的话,那么渗透于字里行间的大阅读观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就青少年的阅读倾向与人生观的关系问题略作探讨。

一、我国青少年阅读现状

语文科和其他科不同,更大容量的知识是学生从课外阅读、交流中获得的。朱自清谈到这个问题时认为,学生的成就“大部分从课外阅读和课外联系得来;他们读著译的小说,读各种杂志,文艺的,非文艺的。”那么,我们青少年目前除了语文课本上的选文外,课外又在进行什么样的主流阅读呢?首先,在瞬息万变的当今社会,我们青少年的阅读越来越趋于感性化、时尚化:

1.言情、武侠类作品。现行的“校园文学”百分之七八十都与这类题材有关。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心理的成长阶段,这样的年龄段自我意识增强,独立意识萌生,但世界观又不很清晰,容易产生幻想,去设想一些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出现的事情。言情、武侠类小说正和他们的这种心理相吻合。这类作品中的人物、情节都带理想色彩,而人的心理往往是越跟自己有距离的东西越能诱发追求欲,青少年尤其如此。

2.漫画、卡通类作品。因为这类作品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大众化、通俗化。但学生常常看不到这类作品为迎合人的感官而带来的庸俗化、粗俗化,某些作品以嘲笑长辈为乐,以逆为乐,甚至还极尽曲解经典名著之能事。青少年们在一笑了之的同时有谁去对比思考一下大师们笔下的笑的内涵和深意呢?咸亨酒店里的四次哄笑,与卡通漫画里的笑能同日而语吗?

3.快餐、网络类作品。认真地用心阅读是一件必须耐得住寂寞的事情。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加上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决定了经典名著地位的淡化,正如赫尔曼?黑塞说的,“我们总发现多数儿童很快就把会阅读当成自然而无足轻重的事”、“多数缺少天赋的人将自己的阅读能力很快就只用来读报上的新闻或商业版”,可以借用这些话对我国目前青少年乐于快餐式、网络式阅读作一个绝好的注释。其次是阅读的质量和深度不够。因为外面的世界诱惑太多,让青少年耐不下心研读名著;又因为经典名著不像时髦读物那么富有刺激性,所以很多青少年不乐于拜读;再因为数理化的巨大压力和速效性,又使他们急功近利,不愿花时间和精力进行“慢工出细活的”阅读。冯骥才曾说过:“我从未把书当作我消度时光的闲友,而把它们认定是充实和加深我的真正伙伴。”可见阅读经典名著可以内化人文精神,为自己的人生树立一个航标,懂得为人处世之道。

二、新课标对阅读的要求

新课标高中语文课程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两部分,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选修课程的五个系列,包括了对各类文体的阅读。从新课标的阅读目标中我们很容易看出,阅读的重要任务是立人:“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地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加深对个人与社会、自然、国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新课标阅读的指导精神就是让青年学生通过阅读经典名著走进大师们的心灵世界,了解、掌握他们的思想成果,感悟他们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精神境界。日本能在二次大战的废墟上迅速崛起,它的教育思想带来的民族精神是功不可没的。独立阅读能力和完善人格的培养也是新课标的阅读目标:“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加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乐于进行交流和思想碰撞,在相互切磋中,加深领悟,共同提高。”新课标主张通过阅读经典名著让青少年领略大师们所思的深刻与广阔,这样,阅读过程也就成了他们心智成长、独立阅读能力强化的过程,他们面前的世界会越来越宽广。如通过阅读,对《史记选读》中刘邦、项羽的形象、《雷雨》中周朴园的形象,他们就会拿出自己独特的眼光去立体地审视,而不会以各类参考上的样板化模式去僵化人物形象。

第4篇: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

一、文言文的特点和现行的文言课堂教学现状

因为我们的先辈知道语言和时代要变,所以他们把文字脱离了语言,文字单独成为一个系统来表达思想。这种文字保留了几千年的思想和文明。这就是文言文。正是由于这一特点,再加上时代的变迁和近代的白话文教育,导致我们很难理解文言文。所以多年来,文言文的教学重点大多先落实在具体的字词句的翻译理解上,在读懂的基础上然后才能带领学生赏析文章的构思、表达、思想内涵等。在这个过程中,中学的文言教学更倾向于字字落实的翻译。

再加上高考文言文的考点比较固定,基本上文言阅读试题是围绕四个方面设置的。一是文言实词和虚词,这些主要靠积累。这就需要大量的识记,而识记对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太美妙的过程。二是文言句式。三是句子的理解。这两项基本上都是以翻译句子的方式出现。四是文章内容的理解,涉及全文或局部内容的理解,且是选择题的形式。因为考点固定,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文言教学的稳定,促使学生更好地落实文言基本知识。但作为文言文的执教者也会必不可免地出现考什么教什么的心理,教学的内容就会倾向于考试的内容。

二、文言教学需要补充语法教学的原因

学生从高一开始便接受文言文的教育,到了高三更会进行三轮复习,来强化他们所学的文言知识。但有时效果并不理想,学生能做到大概理解,却不能字字落实,更搞不清其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等。究其原因,是语法教学正在淡出语文教学领域。而现代汉语语法中的词类和单句知识对于高中生学习古代汉语极为有用。

笔者曾经做过一个比较,在2013级高一的语文教学中为了初高中语文知识能自然地衔接,一开始就给学生补充了语法知识。虽然教学时间只有一周,但当学生学到文言中的虚词、实词、特殊句式、词类活用时,因为有简单的语法知识打底,学生明白了其中的原理,很快就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了。有了语法知识作基础,下面他们只需做简单的积累、识记工作即可。在理解语法的基础上,如果有学生能够把20篇文言阅读从头到尾认真地字字落实,就会发现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上了一个新的高度。学生在文言阅读这一块明显获得了自信。2014级的高一语文教学中则没有补充现代汉语语法知识。当教授到文言文时,学生对于其中的“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定语后置”、“宾语前置”、“词类活用”等,很明显地表现出疑惑。 比如必修一《劝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中的“状语后置”,学生看不出,教师进一步告诉他们是“状语后置”,他们还是听不懂。首先,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状语,其次不知道状语该放在句中哪些位置上。如果教师不补充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而只是单纯地告诉他们这是状语后置句,原来的语序应是“青于蓝出而于蓝胜”。这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让他们更迷惑。原因在于初中语文的课本中未编入语法知识的相关文章,也未对语法进行教学和训练。如果我们能在高一起始阶段,让学生稍微接触一下现代汉语的语法知识,帮助学生建立起“主、谓、宾、定、状、补”的概念, 学生的文言文学习会更加地顺利。

三、文言教学需要补充什么语法知识

(一)学习单句成分划分有助于理解文言特殊句式

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语法教学不可能面面俱到。只能选择一些重点。笔者所接触的学生对词类知识还是有一个大概认识,能基本明白实词和虚词。知道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是实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拟声词和叹词是虚词。

所以笔者认为首先要补充的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是句子的成分。句子有六个成分:主语、谓语、宾语、补语、定语、状语。主语、谓语、宾语――三种主要成分。定语、状语、补语――三种附属成分。主语和谓语:主语是句子里被陈述的对象,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在一般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宾语和补语:宾语往往表示动作支配的对象,并且总是处在动词的后头。补语是动词形容词后面的补充成分。定语和状语:定语是名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状语是动词性、形容词性词语的修饰成分。 同时还要介绍句子成分标识符号。

介绍完语法的基本知识,学生只是清楚了一点点。紧接着要靠适当的练习来强化他们所学的知识点,争取做到学以致用。例如:(全体)同学[都]做〈完了〉(语法)作业。等学生能够基本划分句子成分后,就开始引导他们理解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比如“蚓无爪牙之利” (《劝学》)。先请学生翻译句子“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学生立刻就明白锋利应该修饰句中的名词“爪”和“牙”,修饰名词或代词的是定语,现在定语放到了名词的后面,“蚓无爪牙之(利)”。划完句子成分,学生一眼即知,这是定语后置。再比如“师不必贤于弟子”(《师说》),学生理解了本句意思是“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按照现代汉语语法“比学生”这个介宾短语应该修饰“贤能”这个谓语,它在句中充当状语。那么在“师不必贤于弟子”中,正确的成分划分应该是“师不必贤[于弟子]。”学生一眼即知状语(介宾短语)放到了后面,原来这就叫状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仍以《师说》为例,比如“句读之不知”,也就是“不理解字句”的意思。句中“不知”是谓语,“句读”是宾语。“句读之不知”,句中成分划好,学生就看出宾语没有放在谓语的后面,却放在了谓语前面,这就是宾语前置。依照现代汉语语法中单句成分划分的办法,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文言特殊句式中最难分辨也是最常考的“定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这对提高学生文言的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二)复习词类知识掌握文言中的词类活用

有实在意义的并且能够单独用来回答问题的词叫做实词;没有实在的意义,不能单独用来回答问题,但是对整个句子有一定作用的词叫做虚词。一般说来,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叹词。以上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语。但是,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可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灵活运用,在句中临时改变它的语法功能。例如:“先破秦入咸阳者王(wàng)之。”(《鸿门宴》)──先攻破秦军打进咸阳的,就让他做王。“王之”的“王”本是名词,在这里临时活用为动词,后面还带有作为宾语的代词“之”,意思是“使之成为王”。这种现象叫词类的活用。那么,怎样判断一个词在句子中是否已经活用成别的词类了呢?除了从语境来判断之外,还要看它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有使动用法、意动用法、名词作动词、名词作状语等。学生只要根据语境理解了文意,再加上以往所掌握的词类知识,发现词性出现了变化,就知道这里可能是词类活用。能够正确判断各类词性,词类活用就不会成为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拦路虎。

总之在高中起始阶段补充必要的语法知识是学生学好文言文的前提条件之一。

参考文献:

[1]南怀瑾.论语别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2]郭锡良.古代汉语[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7.

[3]丁瑞.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艺术刍议[J]. 语文教学之友,2014,393:23

[4]姚维勤.多元智能理论与文言教学[J].语文教学之友,2014,391:22

第5篇: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

关键词 无意识 语文内隐性学习 优越性 生成条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4.046

Chinese Implicit Learning and Generate Conditions

GUO Hongzhang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Jilin 130032)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hidden with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gnition gradually being discovered by more and more people seen as another important way parallel to the outer explicit learning. Appeared in implicit learning of this new concept for language teaching provides a new way of thinking,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anguage education and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ndividual students hav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In this paper, three aspects implicit 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research and interpretation, focusing on analysis with respect to the dominant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implicit in the language learning has advantages.

Key words unconscious; Chinese implict learning; superiority; generate conditions

对于语文内隐性学习的例子,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我们用语言交流、用文字记事都是一种无意识的知识积累的过程,在这过程中,我们不知不觉地获得某些知识,学习某种规则,这就是内隐性学习,语文内隐性学习扎根于生活之中,是我们无意中对语文知识的一种掌握。

1 内隐性学习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1)内隐性学习的产生推动教育改革,构建新型语文教学模式。中国语文教育虽存在问题但仍不断成长,语文教学中内隐性学习理论的应用,启发人们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潜能的培养。过去的语文教育一味地强调外显性学习,注重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最终造成了语文中人文性缺失,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大减的局面。现在,语文教育不断完善,讲求内隐性和外显性的相互配合,外显性学习获得语文的基础理论和规则,内隐性学习让学生更多地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丰富自己知识体系中的内在结构。这种充盈的积累过程与外显性学习中的理论规则相结合,便会焕发出更多内在的深韵。这就譬如把语文教育的构建比喻成盖一栋高楼,外显性知识更像是一座大楼的基础框架,它让这座高楼有了初略初建成了活中质的发展 大概的轮廓,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毛坯房,有了这个质量不错的毛坯房,能否让人舒服地拎包入住,就要看内隐性知识的充盈程度了。由此可见内隐性学习这一理论的提出,强调了语文学习的精神层面,是人类精神的需求。是知识积累和情感丰富的过程,它不仅为新型语文教学模式的展开打开了一扇窗,更为全社会的素质培养打开了一扇门。

(2)内隐性学习将语文投身于实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是一种人文学科,如果一味地强调“技巧”和“训练”,那么语文将失去它原有的魅力。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活跃在纸上,语文考试中的阅读,一般注重文章的写作背景,主题内容、中心思想和写作特色四个方面。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接受最多的也是应试型训练。这种应试教育将语文教育推向了人文精神缺失的尴尬境地。客观地来说,外显性学习虽然对学生语文基本知识的准确把握有很大作用,但是笔者认为,语文教学的真正目的是育人,设置语文课程目的的重心更应该侧重学生道德素质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上,而且怎样完善学生的人格,应是语文教育的首要目的。

不同于语文外显性学习,语文内隐性学习恰好能提供给学生一种全方面的人文关怀。环境对学习主体熏陶、感染,学习主体在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吸收知识提升自我的过程,就是学习主体在无意识获得语感、人文素质和完善自我的过程。语文内隐性学习对一个人自身的提升是全方面的,内隐知识浸入你的每一个毛孔细胞,在你无意的情况下改变自己。

2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内隐性学习效果优于外显性学习

(1)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内隐性学习更具有主动性。与外显性学习不同,内隐性学习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人在内隐性学习的方式下获取知识的过程是无意识、无目的的,内隐性学习的过程在较小的心理能量下就可以进行。

而语文学习就是语言和文字的一种运用,这种运用渗入我们的生活。我们日常生活的语言对话,就是我们无意识学习语言,潜移默化地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过程。夸美纽斯说过“一切语文从实践中去学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诚然,就比如说语感是语文素养中的重要一部分,它是一种无法单单从课堂上就获得的能力,它的产生需要长期的语言实践,这种实践来源于生活,习得者只有亲身经历,投入生活才能感悟其中的规则。所以,很多语文素养的形成过程都发生在我们“不经意”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潜移默化”语文的习得方式与内隐性具有的主动性不谋而合。

(2)语文学习是抽象理解的过程,内隐性学习相比外显性学习更具有想象力,这一特点更利于语文的学习。语文既是交流的工具,又是人类灵魂的载体。语文形象性很强,其中所蕴含的思想、道德、情操都具有抽象性、模糊性和不可言说的特点。比如:语文需要想象力。我们读李白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写下这句需要想象力,我们读者欣赏佳作同样需要想象力。诗中写道的激流的水柱从悬崖落下,一泄千里,仿佛是天边的银河断落在云中。读者没有见过李白描写的画面却从文字中想到诗中景色,这就是读者的想象力,是读者具有的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再比如,我们做语文阅读题的时候经常会看到关于“语境”的问题,笔者认为,对于语境体会很大程度来源于读者对作品的情感的抽象理解,想要从文字中体会一种态度,了解一个人,这就需要读者细腻的心思和大胆的想象,而这种心思和想象除了来源于读者生活亲身体验以外,还有一点重要的就是读者的阅读经历。这些想象力的形成,情感的体验都无法只依靠课堂学得,它的发展需要内隐性学习作用,相比较来看,语文内隐性学习更能培养学生心灵的体验。

(3)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内隐性学习获得的知识更具有稳定性。内隐性学习从学习过程到学习结果都呈现稳定性。

从学习结果来看,有时候我们会发现,自己刻意记住的东西反倒会很快忘记,而那些无意中学习的知识却是记得很清楚。这是不是说明无意中学得知识更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呢?心理学家开始进行实验,他们组织若干人进行快问快答游戏,经过实验发现,随着测试速度的加快,人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内隐性知识提取所需要的答题时间更短,准确率更高。这说明,内隐学习在抗外界环境干扰方面的能力优于外显性学习,在学习的结果方面呈现一种稳定性。

3 语文内隐性学习的生成条件

3.1 个人先天因素

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的学习过程主要进行在大脑内,是一种内在认知活动。课堂上,我们会发现很多孩子能安静地认真听课,而有的学生却无法注意力集中,行动拖拉,对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热情,他们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还会产生厌学的心理。 一般来说,家长会认为这是孩子的学习态度的问题,其实并不完全。孩子出现这种情况,很大程度还与他的大脑功能有关,大脑功能如果落后,孩子会表现出一种比较严重的学习障碍,这种障碍我们无法直接看到,但是可以由孩子的行为推断。

每个孩子的先天体制不同,大脑的活跃程度也不同,这影响了每个孩子平时接受知识的能力,大脑活跃程度高的,平时接受知识的能力就强,但是大脑发育较慢的一部分孩子也不必心急,只要加以科学的引导,这种问题就能有所缓解。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相信自己的努力是不会白费的。

3.2 后天自我因素

语文与文学相通,文学人常冠之为素质,素质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它的形成也是一个长期个人努力的过程。比如,我们看一首诗,第一天会觉得陌生,但是如果我们把这首诗贴在墙上,每天坚持看一遍,经过一段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背会这首诗并且大致理解这首诗的含义了,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学习知识像在大脑中编制一个完整的网络,它的形成需要大脑接受长期、反复的同一环境的刺激,这样才能形成一个稳固的知识框架,达到内隐性学习的效果。所以说,后天形成的学习方式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个人语文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有重要的作用。

3.3 外界环境因素

环境是一直存在的,语言的交流也是一直存在的,语文的学习环境是一个巨大的课堂。人生活在社会中,无时无刻都在与他人进行交流。从我们一出生开始,我们就被浸在语言文化的大染缸里,这种生活是你无法选择的。一个人只要他还活着,他就无法抗拒地生活在内隐性学习的环境中,人们也就无意识地受到熏陶,储备思想,潜移默化地寻求规律,自然而然地学会一些东西。而有些技能在我们学会后,自已都说不清在哪学得的,用什么方法学得的,或是听来的?或是看来的?或是读来的?或只是感悟来的。所以说我们生活的后天环境,是语文内隐性学习的重要一方面。

4 结语

语文内隐性学习观念的提出与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有很多的契合点,它的出现为新型语文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改革方案,开辟了新的教育道路,它所具有的优越性,更有利于整个社会的人文素质的提升。内隐性学习方式给传统语文教育模式带来了冲击的同时,也改良了固有的语文教育模式,但这种观念上的改革非一朝一夕的事情,它任重而道远。到如今,虽然语文内隐性学习已普及应用,但纵观整个语文教育之路,它的发展不过是冰山一角,未来,我们期待着语文内隐性学习能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带来更大的益处。

参考文献

[1] 郭秀艳,杨治良.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相互关系[J].心理学报,2002(4).

[2] 郭秀艳.内隐学习和外显关系评述[J].心理科学进展,2004(2).

[3] 李光云.试论内隐学习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启示[J].语文天地,2011(11).

[4] 鲁渊.内隐学习理论对语文教学的启示[J].语文教学之友,2006(1).

[5] 杨金鑫.内隐学习研究对我国语文教学的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02(3).

[6] 柏章发.论内隐学习理论及其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第6篇: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

关键词:试题;学情;对策

高三一年,如何提升语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困惑,让教师彷徨。然而在有限的复习时间里尽自己的最大努力使学生考取一个理想的语文成绩,是每位高三语文教师必须完成的任务。高考语文试题,考查内容繁多,或语言应用,或现代文阅读,或古诗文阅读,或写作、提升往往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不能立竿见影,这无疑增加了学生语文能力提升的压力。通过对各个板块历年来得分率的了解和学生学情的分析,发现现代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是各个区块中学生颇为迷茫的,而它往往又是高考中区分语文成绩高低的关键领域。鉴于此,本文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试从试题和学情两个维度对浙江高考语文现代文文学类文本作细致分析,进而对2013届复习备考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试题分析

(一)试题再现

(三)点滴感悟

1.浙江卷现代文文学类文本的考查范围基本明确,或散文或小说。这样的考查要求基本合乎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苏教版必修一至必修五,现代文文学类文本教学主要以散文为主要教学方向,代表作品如,《我与地坛》《故都的秋》《想北平》等,小说教学主要体现于外国小说欣赏的选修教学中,经典篇目有《丹柯》《娜塔莎》等。正是这样的教学实践,使学生对散文、小说的文体特征比较明晰,对这两类文学体裁的阅读图式有初步感知。

2.近四年的浙江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考查,小说、散文呈交替态势,散文选取了国内作家的作品,小说选录的是外国作家的代表作。如此规律是否会在2013届浙江高考语文中继续沿袭不得而知,但复习先小说后研习散文,且重心略向小说倾斜,应该是一个可供参考的复习方案。

3.四年考查,稳定因素众多,表象如分值、题量、字数等。深象如主题、难度:四年高考都选择有深厚文化韵味,有丰富情感内涵,注重思想启迪作用,侧重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和体验,并贴近社会生活,具有时代气息的人文性作品,人文性是一个重要指标;四年选材难度总体都属不大,具体表现在小说情节不复杂,散文脉络基本清晰,文化上没有太多隔阂。

4.题型全面而典型。所谓的全面是指题型基本覆盖了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要求,在此将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相应要求呈现如表,以供参考。典型表现在基本题型反复考查,或结构的分析,或作品主题的概括,或重要表现手法的鉴赏;代表题型充分体现体裁的基本特征,如小说特别关注人物形象分析,景物描写鉴赏,散文尤其关注重要语句丰富含意的体会,精彩语言表现力的品味。

二、学情把控

试题的分析使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考查方向感更强,学情的准确把控可使阅读备考走向精细化、科学化。根据自身教学实际,特命制调查问卷,以期管中窥豹,有的放矢。

关于高三学生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及答题现状的问卷调查

各位高三同学:

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填写这份问卷。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是语文高考阅读中的重中之重,它是学生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近几年高考阅卷统计,这一板块相对于其他题类存在着得分率不高,提升难度较大的问题。鉴于此,特命制此问卷,旨在了解阅读现状,明了答题情况,从而为现代文文学类文本的有效复习作积极准备。这份问卷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请把您认为符合要求的选项字母写在该题后的括号内。

对于自己的阅读兴趣,你是如何评价的?( )

A.阅读兴趣浓厚而强烈

B.阅读兴趣不浓亦不淡

C.毫无阅读兴趣

1.在正常范围内,你前后两次阅读的间隔大概有多久?

( )

A.一天以内 B.两三天左右

C.大约四五天 D.一周甚至更长

2.当你进入阅读状态,平均每次的阅读时间是多少?( )

A.10分钟以内 B.10~30分钟

C.30~60分钟 D.一小时以上

3.平日你阅读的兴趣点主要集中在哪些领域?(可多选)

( )

A.小说 B.诗歌 C.散文

D.戏剧 E.政治 F.军事 G.其他

4.对于哪些方面的阅读材料,你比较抵触?(可多选)( )

A.科学技术 B.政治生活

C.艺术美学 D.社会经济 E.其他领域

5.对于不感兴趣产生抵触情绪的课外文本,你的基本态度是什么?( )

A.立即跳过,不再回头 B.粗粗一看,了解大概

C.沉下心来,力求读懂

6.平日阅读课外材料,你一般采用怎样的阅读方式?( )

A.快速略读 B.精研细读

C.根据文本不同,进行粗读和精读交叉阅读

7.你觉得你的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理解能力如何?

( )

A.班级中偏上 B.班级中等

C.处于下层,理解能力、感悟能力较弱

8.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高考满分基本为20分,请问您的理想得分是多少?( )

A.10~12分 B.12~14分

C.15~17分 D.18~20分

9.现代文文学类文本的解题,你有心理障碍吗?( )

A.无 B.偶尔会有

C.经常会有

10.对于阅读造成的理解障碍,你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 )

A.词语生僻 B.主旨深奥

C.思路模糊 D.作家陌生

11.对于目前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状态,你是如何自我评价的?

( )

A.觉得蛮好,平均分之上

B.马马虎虎,平均分左右

C.糟糕,好久没拿到平均分了

12.身为高三学子,你对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考什么,清楚吗?( )

A.完全清楚 B.基本清楚

C.模糊 D.全然不知

13.你觉得现代文文学类文本解题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 )

A.理解不当 B.审题不清

C.表达不明 D.方法不懂

14.针对自己的答题现状,你知道如何去调整和改善吗?

( )

A.知道,明白 B.基本了解

C.糊里糊涂,看运气

15.无论是小说还是散文,你掌握其内在的答题模式吗?

( )

A.完全掌握 B.基本掌握

C.一知半解 D.模糊不清

16.在解答题目的过程中,下列哪些意识你会关注并落实?(可多选)( )

A.审题意识 B.原文意识 C.主题意识

D分析意识. E.分点意识 F.表达意识

G.反思意识

17.你会在课外自行训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吗?( )

A.经常会 B.偶尔会 C.基本不会

18.课外训练中,你训练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

A.随选文本,粗略阅读,校对答案

B.精选文本,精细阅读,答案校对

C.精选文本,精细阅读,答案反思

借助调查问卷,掌握了学生在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重要信息,通过提炼从阅读和答题两个方面作简要总结:

(一)阅读

1.阅读习惯遭受严重冲击。在高三这样紧张而繁忙的一年中,高三学子阅读兴趣日趋减弱;即使拥有难得的阅读冲动,也往往得不到有效落实,因为相对于其他学科的实用性,阅读实效不明;学生在家长、班主任、自我体验的交织下,不断地将阅读地位降低,阅读周期延长,更有甚者,基本不阅读,由此导致的直接后果是阅读语感急剧下降,阅读速度明显降低,从而间接影响应试心理的恶化。

2.阅读视角过于狭窄。绝大部分学生阅读范围过小,仅仅停留在自己感兴趣的或自己比较熟悉的文学类文本中,有着“一见钟情”“深陷泥潭不能自拔”的倾向:如爱好小说的同学,对散文不屑一顾;热爱散文的同学,对小说嗤之以鼻;更有甚者,爱好中国小说的就拒绝欣赏外国小说。

3.阅读方式太过单一。学生的阅读方式几乎是“清一色”的粗读或速读。精读,作为能有效提升阅读能力,提高语文鉴赏水平的重要方式,被大多数学生舍弃。快餐式的粗读只能使学生对文本鉴赏停留于表层,没有思考深度,没有揣摩训练,语言的领悟能力自然得不到显著提升,欣赏的快乐自然也难以植入内心深处。阅读成为累赘,而不是一种享受。

(二)答题

1.术语不清。根据历次考试,学生总会对一些提问模棱两可,推究根本,则是部分语词对学生构成了认识盲区,他们往往对词语概念不明,无从下手。如对“描法”“艺术技巧”“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术语,学生往往茫然无措,无法正确区分和理解,从而导致答题过程中出现方向性错误,失分过多的情况。

2.方法不明。对小说散文的基本特征有感受、有体会,但结合具体文本的具体设问,一知半解,糊里糊涂,无法做到了然于心。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手法题,首先是对手法题另类提问的转换意识薄弱,如“请赏析画线句的表达效果”;其次是胡乱答题,手法三步骤不清楚:手法是什么,手法如何显现,手法的作用是什么。对于如此鲜明的答题思路,学生往往出现缺一漏万的情况,实在可惜啊!

3.意识不浓。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在答题过程中,主要有如下几大意识:审题意识、原文意识、分点意识、主题意识、表达意识、精炼意识、反思意识。审题意识主要在于了解命题意图,明确答题方向,确定答题区域,明了答题方法,最常见的审题标志是“联系全文”“简要分析”“联系社会和自我”等;原文意识首先强调在筛选信息和归纳概括的过程中,尽量从原文中抽取关键词或关键句,再结合理解适当组织,从而构制出一个完美的答案;其次原文意识也依据原文来组织答案,切忌天马行空,大肆渲染,离文万里;分点意识即角度意识,是对学生理解能力和逻辑表达能力的重要考查,要求学生在答案的组织过程中,分角度呈现,而不是同一点、同一角度一味地堆砌,造成字多不得分的现象;主题意识,则要求学生在构制答案时,要时刻以主旨为中心,在其统领下,根据具体的提问设置来具体表达,主题偏离或离开主题都会对得分产生巨大的冲击;表达意识是针对阅读中学生答案错别字层出不穷、语句不通顺、表达不简洁等问题而出现的,是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考量,表达首先求准,再次求简,最后求明;精炼意识:精炼意识是针对粗糙意识而提出的。所谓的粗糙意识即虽有训练和检测,但总显得蜻蜓点水,浮于文本的浅层思考,着重于答案的简单比对往往停留于单个文本的理解,不能从规律层面作深度分析,无法将各种意识落实到位,无法将文本的理解走向深处。反思意识,在几个意识当中占据最为重要的地位。正是有了反思,学生才会在自己的错误表述中找到不足,在参考答案的研究中获得深刻感悟,由此学生才有提升的可能,才能不断地接近完美,没有了反思,题目仅仅是题目,学生的训练将陷入题海,那么学习将出现事倍功半的结果。

三、备考策略

1.阅读广而精。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以阅读能力为根本,没有阅读能力,那么阅读就不出成效。而阅读能力提升的最佳方式是大量阅读,只有广泛阅读才能熟悉各种文学文本的内在机理,从而快速提升整体把握的能力,当然这个广,并不是无谓的放大阅读范围,应该有一个可收缩的空间,那就是阅读在广的前提下,需要特别关注散文、小说两类文本,从而使现代文文学类文本的阅读针对性更强,更见成效。所谓的精首先在于阅读材料的选取一定要做到高标准,要选取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本作为阅读的首选。为何要高标准?因为只有高水准的文本才合乎科学的文学文本特点,才能最准确地对阅读者产生良好的“催生”效果;其次精还涉及阅读过程中要注重文本细读,在文本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细读要求更深入推敲字词句的深味,挖掘文学潜在的魅力,更留心阅读积极性的调动,借助自身的阅读积累能动性地对文本进行揣摩、体味、深思,获得自身对文学类文本独特的理解,在这样的前提下再去研究,赏析性文字语言的感悟能力才能大幅度提升。

2.训练真而实。真实即是在平时的训练检测中,材料的选择以小说、散文为参选范围,其中要适当加大小说尤其是外国小说的比例。题型要与浙江省高考真题保持较高的仿真度,对于相应文体的常考题型要反复操练,做到训练的实效性。对于相应文体的其他题型,也要适当点缀,以加大学生对这类文体的深入了解。当然真实还表现在训练的时间把控上,要关注定时训练的效果和价值。限时操练的意义在某种程度上是面向真实考场环境的,也是对学生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更为客观直白的体现,更有助于学生对自身的阅读现状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最后训练要关注巩固性训练,巩固一方面要做到及时,使知识点的讲解得到最有效的消化,切莫讲评之后流于表层,同时巩固要留心记忆力的遗忘法则,适时采取回顾性训练,使学生对答题模式熟练,对答题方法了然于胸。

3.批讲细而密。批改最理想的方式是面批,通过师生单独的面对面交流,学生更乐于接受,讲解的针对性也能极大提高,教师在面批的过程中也能收获得更细微、更有效。但由于教学的实际条件,面批的覆盖面不可能太广,只能择要面批。关于讲解,由于主观表达的特殊性,讲解的方式可采用干扰项和正确项并列呈现的方式,如此能使学生对失分区块有更深印象,对正确答案的理解更为具体深刻;讲解内容要避免单调枯燥,就题论题,教师应该在文本最大限度内依据高考现代文文学类文本的考查要求挖掘讲解的广度和深度,做到文学欣赏趣味无穷,题型分析举一反三,课堂更灵活生动,学生思维更积极主动。

4.领悟深而实。要加大学生反思和总结在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中的比重。传统教学往往将教师的反思和总结直接呈现给学生,学生直接享受着教师的研究成果。虽节约了复习时间,但在复习效果上却大打折扣。没有主体性的融入,所谓的反思和总结往往只能停留于大脑表层,属于短时记忆。随着时间的变迁,这种反思和总结的效果会越来越糟糕。由此,应尝试让学生总结现代文文学类文本的考查特点,反思现代文文学类文本小说和散文两类体裁的基本答题模式,开始可能行走比较艰难,但最后收获的效果是巨大和惊人的!

参考文献:

[1]浙江省高考命题咨询委员会.2011年浙江省高考命题解析.浙江摄影出版社,2011.

[2]浙江省教育考试院.2012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试说明.浙江摄影出版社,2012.

第7篇:高中语文大概念范文

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许浑《咸阳城东楼》

云物凄清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赵嘏《长安秋夕》

迢递高城百尺楼,绿杨枝外尽汀洲。

贾生年少虚垂涕,王粲春来更远游。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

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李商隐《安定城楼》

韵脚的复沓是三首七律用韵的特点。三诗首句皆入韵。许诗韵脚:愁、洲、楼、秋、流。赵诗韵脚:流、秋、楼、愁、囚。李诗韵脚:楼、洲、游、舟、休。诗作皆用尤部韵,用了这一韵部中最常见的韵脚:楼(3次)、愁(2次)、流(2次)、秋(2次)、洲(2次)。这不是次韵、和韵之作,却令人感到韵律上的回环往复。为什么诗人会不约而同用上这些韵脚?用上一句套话,叫做偶然中有必然。抒怀,往往登“楼”,高楼之下,常常有“洲”,这是诗人驻足的空间。情绪波动,常在深“秋”,士子离乡,极易生“愁”,这是诗人登临的时间。在这样的时空条件下,无论是独上高“楼”还是临“流”泛“舟”,诗人皆可“游”于幽境,横生悲慨。押韵,特别是常见的押韵词②,可以将某些事物、某种场景和某类情感统一起来,勾勒出一种独特的诗歌氛围。

三首七律体现出某种诗歌创作经验的规范,其押韵特点在晚唐诗歌创作中具有强烈的惯性。这样的晚唐诗作还可以列举不少。韦庄《咸阳怀古》:“城边人倚夕阳楼,城上云凝万古愁。山色不知秦苑废,水声空傍汉宫流。李斯不向仓中悟,徐福应无物外游。莫怪楚吟偏断骨,野烟踪迹似东周。”从这首诗,不难看出许诗的影响。最突出的是诗题和颔联。韦庄与许浑站在同一处所,废弃的“秦苑”“汉宫”同样出现于韦庄笔下。李群玉《江楼闲望怀关中亲故》:“摇落江天欲尽秋,远鸿高送一行愁。音书寂绝秦云外,身世蹉跎楚水头。年貌暗随黄叶去,时情深付碧波流。风凄日冷江湖晚,驻目寒空独倚楼。”赵嘏“倚楼”在秦,李群玉“倚楼”在楚,尽管地点有别,抒发的思乡情绪却是毫无二致。这两首晚唐七律运用了预期的形式和韵脚。

采用尤韵的类似七律,很容易从此前唐人作品中搜罗到,且名作多见。笔者甚至很容易从读者熟稔的盛唐诗作中用集句的方式“创作”出一首新的同韵七律。这首七律题为《万岁楼怀古》。诗云:“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万岁楼为京口一处胜迹,初建于吴,重建于晋,王昌龄有诗咏此。③集句诗依次取王昌龄《万岁楼》首联、李白《登金陵凤凰台》颔联、刘禹锡《西塞山怀古》颈联、崔颢《黄鹤楼》尾联组合。首联叙写登临,颔联描绘陈迹,颈联抒写悲怀,尾联绾合乡愁。应当是一首格律工整、诗脉清晰、辞句清新的“七律”。笔者的文字游戏至少可以证明,有唐一代不少作者运用这种押韵形式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七律,而三首七律的用韵则与上列诗作具有一种传承关系,在尤部韵七律这一诗歌网络中,三首七律虽非唐代诗歌之翘楚,却是晚唐诗歌之杰构。

自然意象和人文意象的交集是三首七律同样值得注意的现象。这种交集突出表现于高楼、“汀洲”和“汉宫”三个意象上。

许诗第四句作“山雨欲来风满楼”,赵诗第四句作“长笛一声人倚楼”,李诗首句作“迢递高城百尺楼”。高楼是三首七律共生的意象,而凭楼则是三位诗人的共同行为。诗人为什么选择高楼作为写景抒怀的立足点?登楼行为改换了登临者平视这一视角,提供了仰望、俯视、远眺,乃至精神上“视通万里”“思接千载”的机缘。这是一种颇有意味的审美过程,往往容易激起作家心灵深处的情思。登高临远引起诗人悲情,差不多成了登临之作的主旋律。许诗愁在悼古伤今,赵诗愁在有家难归,许诗愁在怀才不遇。“囊括古来众作,团词以蔽,不外乎登高望远,每足使有愁者添愁而无愁者生愁。”(《管锥编》第三册876页)钱钟书先生对登楼之作主体情感的概括,正可解释三首七律中高楼这一意象同时出现的原因。

许诗第二句作“蒹葭杨柳似汀洲”,李诗第二句作“绿杨枝外尽汀洲”,两诗同时出现“杨柳”和“汀洲”,令人怀疑后诗受到前诗的影响。所不同者,“杨柳”“绿杨”及李诗中的“汀洲”皆为实景,而许诗中的“汀洲”则为虚景。“似汀洲”的“似”可以证实这一点。但是,两诗运用这些意象的作用并不相同。许诗中的“蒹葭杨柳”是诗人首先注目的事物,并由此展开对咸阳城周遭景物的生动描绘。李诗则以“绿杨枝外尽汀洲”发端,一笔踹开安定城楼周边的景物,泼墨抒写个人的情怀。可以说两首诗皆从差不多相同的景物起笔,运思却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从这一角度看,许诗是借景抒怀,李诗则将景物作为抒怀的一种背景,这就具有打破常规的意义。

许诗第三联作“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赵诗第二句作“汉家宫阙动高秋”。“汉宫”是两诗共同出现的意象。“汉宫”是一种历史陈迹,诗人借助这一意象表达伤悼之情。许诗中,昔日的“秦苑”“汉宫”,而今杂草丛生,鸟飞荒野,黄叶满树,秋蝉哀鸣。赵诗中,昔日的“汉家宫阙”,而今紫菊半开,静穆无声,红莲凋谢,败叶满塘。描写秦汉故宫之景,抒发怀古伤悼之情,两诗运用“汉宫”意象的作用是相同的。咸阳长安,为秦汉都城,而今秦人无迹,汉歌不闻,触发了诗人的黍离麦秀之悲。

“汉宫秋”是一个更有意味的意象。这令人想起韩翃的《同题仙游观》。诗云:“仙台下见五城楼,风物凄凄宿雨收。山色遥连秦树晚,砧声近报汉宫秋。疏松影落空坛静,细草香开小洞幽。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韩翃和许浑同用“汉宫秋”这一意象,可谓意味深长。“汉宫秋”凝为一词,不是具体的景象,而是一种诗化的冷色调情绪,辉煌失去的伤逝之情内化于萧瑟秋景之中。

许诗是怀古诗,赵诗是思乡诗,李诗是感遇诗。三首七律题材上却有一个共同点:流露出思乡情绪。但又有轻重程度的不同。许诗是暗点乡愁,赵诗是直言乡愁,李诗则将归乡之愿置于一种特殊背景之下。

许诗描摹山河陈迹,俯仰古今兴废,生出悲凉之慨。乡愁淡淡,隐于诗中。“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一个“似”字,说明此处实无“汀洲”。“汀洲”在何处?秋水蒹葭,河畔杨柳,正是江南风物。诗人家乡在润州丹阳,登上咸阳城楼,恍然见秦地风物略类江南,于是思及故园风物。可见许诗万里之愁,正以乡愁为始,怀古是主线,思乡是附线。

不同于许诗,赵诗中的浓浓乡愁则是诗歌主旨之所在。“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诗人直抒胸臆,表示了毅然归去的决心:家乡鲈鱼,风味正美,留在京城,有何意味。在作者看来,居远不归竟形同“楚囚”!诗人著一“空”字,直言留居长安之身心痛楚和归返故乡之急不可待。思归情感之浓烈,不免有一种夸饰意味。

同样言归去,李商隐之归隐却是别样境界。“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李商隐同样渴望归隐江湖,但那是在头发斑白功成名就之后。这样的时间设定,实际上说的是暂不能归亦不愿归。作此诗时,李商隐27岁,正是年少气盛之时,有此襟抱,并不奇怪。“永忆”与“欲回”是一对矛盾,作者心仪的当然是归隐江湖,但却附加了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归隐须在回转天地之后,这就与许、赵二公的乡土观念截然有别了。

三首七律写思乡之愁未见名句,这与这一题材已被唐人写尽相关。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高適的“故乡今夜思千里”,白居易的“一夜乡心五处同”,既有名句在先,三首七律在这一题材上欲造名句谈何易易。

并不是所有名诗中都会出现一致认同众口相传的名句。三首七律均出现脍炙人口的名句,无疑是诗作成为晚唐有代表性的七律的重要原因。或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或富含哲理意味、象征意义。三首七律中的名句,可谓意境高妙,却又各有特色。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为许诗名句,特别是对句,历来被视为末世社会的写照。云生溪上,日落西阁,急风飒然而至,雨势迫在眉睫。“云”“日”“雨”“风”四个名词连用,“起”“沉”“来”“满”四个动词连用,层层推进,给人一种肃杀之感。特别是“风满楼”之“满”,兼虚实之妙:曰“风满”,实空无一物;而空无一物,益显其愁“满”怀。金圣叹云:“云起日沉,雨来风满,如此怕杀人之十四字中,却是万里外之一人独立城头,可哭也。”(《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句体现了许浑的“丁卯句法”④,突出之处在“耐吟”。按照格律,本联应作“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但诗人改为“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日”“欲”两字,音调小拗,而以“风”字相救。既本句自救,又对句相救,形成峻峭奇拔的音响,“一片铿锵,如金铃千百齐鸣”(梅成栋《精选五七言律耐吟集》),“抑扬杭抗坠,读之如一片宫商”(王士祯《分甘余话》)。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为赵诗名句。葛立方《韵语阳秋》:“当时人咏诵以为佳作,遂有‘赵倚楼’之目。”此诗颔联令杜牧称诵不已,赵嘏因而获“赵倚楼”雅号。晨曦初见,西天残留几点星光,北方飞来一行秋雁。诗人的注意力正被这凄厉的景象吸引,忽闻长笛一声,划破拂晓的夜空,震撼诗人的心灵。“残星几点”,秋雁南归,这是秋夜天空中最具特征的景象,高楼笛声为之作了声情并茂的烘托。尽管这“倚楼”之人究竟是听笛人还是吹笛人尚有不同说法,但这两句诗营造的悠然意境,却令评者赞赏不已,“赵倚楼”绝非浪得虚名。所可注意者,此句可以理解为有一定象征意义。何焯云:“‘动’字暗藏秋风起在内,直是社稷倾摇景象,不可显指,半明半暗,深于诗教。‘残星数点’,则帝座暗、台阶坼皆寓其中。‘长笛’,乃山阳之感也。”(《唐律偶评》)此评可谓论世知人之言。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为李诗名句。这两句诗特别为王安石激赏。冯浩云:“言扁舟江湖,必须待旋乾转坤、功成白发之时。时方年少,正宜为世用,而预期及此者,见志愿之深远也。”(《玉溪生诗集笺注》)两句诗将回转天地的豪迈气概和归隐江湖的潇洒风度统一起来,将辽阔无边的“天地”和轻如一叶的“扁舟”整合一处。解决归隐用世的矛盾,铸造具体生动的形象,体现士子从政的理念,此句堪称绝唱。勇于为国分忧的意识古已有之,敢于担当责任的诗人前亦有之,然用如此精警的言辞表达如此深邃的思想,未之见也。在这一点上,诗人李商隐和杜子美是相通的。既要扭转乾坤,又不贪恋禄位。此句不独是诗人个人的信仰,其价值在于,道出了为国为民的无数仁人志士的心声。

三首七律皆以写景入题,就情景关系诗歌脉络而言,又有着不同的方式。

许诗以“溪云”“山雨”“秦苑”“汉宫”承接高城所见“蒹葭杨柳”景象,以“行人莫问当年事”一转,收笔于“故国东来渭水流”。全诗不用典故,显得流畅自然。“行人”,无疑包括诗人在内。“莫问”,真意却是欲问,而且“问”已多时。然而诗人不作正面回答,而是转入对眼前景象的描写。前朝盛事,皆为陈迹,“故国”不见,渭水东流。悠悠不尽之余味,正流淌在东去渭水之中。⑤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晚唐怀古之作中多见。杜牧《登乐游原》:“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刘沧《邺都怀古》:“凄凉处处渔樵路,鸟去人归山影斜。”李山甫《上元怀古》:“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苔烟草古城秋。”这种凄沧的格调,正昭示着衰飒晚唐的风韵。

赵诗以“残星”“寒雁”“篱菊”“渚莲”承接“汉家宫阙”,突出了秋日怀古之愁,与许诗脉络大略相似。全诗之转结亦在末句:“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这是以议论作结。诗人用了两个典故。张翰“鲈鱼莼菜”之思,表现的是弃官的不慕虚荣,回乡的潇洒率性。“楚囚南冠”一典用得极其感伤,一个“空”字,包含无尽撼恨。诗人眼中,不能回乡正与“楚囚”同,大约是强烈的归乡之思使诗人发此浩叹。

李诗虽以写景起笔,安定城楼的景色却被诗人一笔带过。颔、颈两联用了三个典故,明用贾生、王粲两典,暗用范蠡一典,转入对人生际遇和生平志向的议论。“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结尾一联,用了《庄子·秋水》篇的一个典故。“鹓雏”(凤凰)万里翱翔,栖于梧桐。鹞鹰弄到一只腐鼠,竟怀疑鹓雏要来抢食。诗人将禄位比作腐鼠,将自己比作鹓雏,鹞鹰喻何人,无考,大概是诗人眼中的牛党小人。李商隐考中进士以后,陷于“牛李党争”之中,受到朋党势力的排斥。鹞鹰对自己羡慕嫉妒恨,诗人用自己的不贪“腐鼠”与鹞鹰的猜忌心理作对比,讥讽了排斥自己的朋党势力。

三首七律的尾联皆从正反两个方面描绘或论述事物。出句从反面说,以否定形式宕开一笔,以突出对句从正面说的内容。三诗中的“莫问”“不归”“不知”具有加强语气强调内容的作用。三位诗人同时运用了否定句式,尽管只是一种偶然的巧合。

三首七律确为晚唐名作,在一般鉴赏文章中,读到的完全是一片叫好之声,倒是古代诗评者有些说法较为实在:三首七律各有瑕疵。

许诗写云起日落,山雨欲来之后,诗中所绘景色却是“鸟下绿芜”,“蝉鸣黄叶”,山雨似乎未来,渭水似乎未涨。“山雨”与全诗失去照应。姚鼐《五七言今体诗抄》评价许诗:“‘溪云’一联固警句,然必当是咸阳景色耶?大抵用晦诗,似先得句而后加题附合者然,此其病也。”许浑作诗,常常是先得一句一联,进而拼合成章,这种作诗之法,当然不是绝对不可,但诗的“有句无篇”之弊往往由此产生。一首诗应是一个整体,要求形象完整统一。此诗大约是先有成句而后凑成全诗,所缺乏的便是这种文气相接、匀称和谐的浑成之感。

同样的瑕疵在赵诗中更为显著。对此,前人不无贬词。毛奇龄云:“句劣。”(《唐七律选》)屈复云:“赵倚楼以此得名。看来只三、四好。”(《唐诗成法》)纪昀云:“三、四佳,余亦平平。”(《瀛奎律髓刊误》)杜牧的赞赏其实仅止于诗作的颔联,一般读者不难看出,此诗三、四句极佳,而其余平平,篇中名句和全篇形成极大反差。特别是尾联。鲈鱼之思尚可理解,凿空而来的“南冠”“楚囚”之议,与前三联很难接榫合缝。再说其时诗人只是政治上不得志而已,何至于到“楚囚”的地步?为诗造情,夸饰过度,读来令人莫名其妙。

李诗亦有瑕疵。方东树《昭昧詹言》:“此诗脉理清,句格似杜。玩末句,似幕中有忌之者。然用事秽杂,与前不相称。”纪昀《玉溪生诗说》:“然使老杜为之,末二句必另有道理也。”评家指出此诗两弊。一者,使典用事太多,全诗明用贾生、王粲、《庄子》三典,喑用范蠡一典,除首联写登“百尺楼”所见外,余皆用典议论,“用事秽杂”,分量偏重,难避掉书袋之讥。一者,李商隐诗学杜甫,从末句看,未得杜诗顿挫之真髓。鹞鹰之讥作为个人泄愤之辞,不免缺少了一点风度和气量,正可证明诗人欲作一个“欲回天地”的政治家,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梦想而已。⑥

登高临远题材古代诗篇中常见。押尤部韵的唐代七律名作亦很多。登高远眺,可以让人游目骋怀,也会引起苍茫之感。尤部韵似乎特别适合于抒写这类情怀。可以说,登楼题材、尤部韵脚、伤悼情感这三个因素成就了不少名篇。这类题材的诗作气势苍莽,常常形成一种雄浑境界,但细细分析,却又具有各自不同的风格特点。历来的批评家,对三首七律中情绪的分析每每细腻,但是通常未评说这些诗作的特点在多大程度上依赖于此前相关的主题、相似的形式和相同的韵脚。一组成型的早期诗篇赋予某些主题、意象、形式甚至某些韵脚,从而产生一种诗意的“条件反射”。假如将上列三首七律,看作这种“条件反射”的产物,也许对理解诸多晚唐诗篇描写的衰飒景象、流露的悲愁情感不无助益。

注释:

①两诗题目与教材一致。《咸阳城东楼》,一作《咸阳西门城楼晚眺》。关于诗题,周汝昌先生有一说法:“这首诗题目有两种不同文字,今采此题,而弃‘咸阳城东楼’的题法。何也?一是醒豁,二是合理。看来‘西’字更近乎情理,——而且‘晚眺’也是全诗一大关目。”(上海辞书版《唐诗鉴赏辞典》)《长安秋夕》,一作《长安秋望》,又作《长安晚秋》。显然,“晚秋”“秋夕”是不同的概念。该诗首句作“云物凄清拂曙流”,“拂曙”,“拂晓”。《长安秋夕》与诗意不合。诗题宜作《长安秋望》或《长安晚秋》。

②这一韵部的常用字尚有:休、鸥、忧、幽、修、周、州、舟、丘、收、悠、留、头等,不赘列。

③王昌龄《万岁楼》:“江上巍巍万岁楼,不知经历几千秋。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浊流。猿狄何曾离暮岭,鸬鹚空自泛寒州。谁堪登望云烟里,向晚茫茫发旅愁。”

④“丁卯”为许浑诗集名,许浑诗多用“丁卯句法”。语见方回《瀛奎律髓》:“今江湖学诗者,喜许浑诗‘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以为丁卯句法。”许浑作品中,这种句式的联句为数不少。如“一声溪鸟暗云散,万片野花流水香”(《沧浪峡》),“孤舟移棹一江月,高阁卷帘千树风”(《夜归驿楼》),“岭猿群宿夜山静,沙鸟独飞秋水凉”(《韶州驿楼宴罢》)等,皆是。晚唐乃至宋代诗人常仿效这种句式。

⑤沈德潜挑剔许浑诗“渭水”句“恐落吊古套语”(《唐诗别裁集》),值得商榷。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末句作“故垒萧萧芦荻秋”,评者赞赏有加,“渭水”句融情于景,神完气足,余韵不尽。单就此句而言,沈德潜不免看走了眼。当然,“许浑千首湿”,这样的句式许浑怀古之作中多见。《姑苏怀古》:“可怜国破忠臣死,日日东流生白波。”《伤虞将军》:“可怜身死家犹远,汴水东流无哭声。”《故洛城》:“水声东去市朝变,山势北来宫殿高。”故从整体而言,沈德潜的说法又不无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