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关键词:民俗 文化 剪纸 艺术
论文摘要: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纸艺术的兴盛源自民间老百姓对美的追求,源于生活的需要。论述剪纸的民俗文化及其产生和根植于爱的审美活动,阐明剪纸的应用、造型观念和美学内涵,详尽分析剪纸艺术的符号及其作品的文化内涵。
剪纸艺术是中国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态,大多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表意创造。剪纸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生产中,从而体现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虽然它的材料——纸的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的价值也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不仅美化生活、装点人生,在一年四季的各种节庆及人生礼仪中,负载着百姓对蓬勃生命的热烈寄托,已积淀成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一、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
民间剪纸是附和民间习俗必不可少的一项艺术活动,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入冬以后要祭祖宗,还要祭祀门、户、溜、灶、行五位家神,这些灵位的装饰更新,正是后来门神、窗花、挂笺、顶棚花及灶台花的最早雏形。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东方朔传·岁时节》中说: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阴则灾。八日之中,尤以人日为重,又称“人胜节”,是民间人际交往互相问候的节日,“人日”剪赠“华胜”,表示亲朋好友之间的祝福。据传,汉武帝对死去的李夫人思念不已,求方士招魂。等到晚上,汉武帝坐于床榻,方士制作出李夫人的剪影,并摇晃灯光,隔帐观之,尤如李夫人,这种剪纸招魂的习俗历久不衰,其意义已经扩展有了更多的含义。民俗内涵大致包括吉庆纳福,驱邪避灾,追求繁衍等意义。
(一)生命与繁衍的主题
生命与繁衍是宇宙万物一切生物的本能,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也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实际上繁衍意识也是生命意识,繁衍是生命的无限延续,要达到人类的永生,只有繁衍,即子孙延续,万世不殆。由原始社会文化到民间剪纸中,植物的观物取象表现在以多子的瓜果蔬菜象征繁衍人类万物的宇宙母体上,最早出现的葫芦、南瓜、葡萄、梨、白菜都是母体多子的繁衍符号。
阴阳相合是人类表现的繁衍造型观,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宇宙观。婚俗中寓意子孙繁衍的阴阳相交的“阴阳鱼”“鱼咬莲”“莲里生子”剪纸。鱼是多子象征的神祗动物,以鱼喻多子,以双鱼喻阴阳相交子孙繁衍。
“喜娃娃”被贴在陕北结婚洞房窑窗中心,抓髻娃娃双手抱双鱼的大幅红、绿圆形团花,陕北叫“转花”,喻环天旋转生生不息,窑窗下部中央是三十六个格窗,中央四格贴上一个大幅的图腾动物剪纸或虎或羊或鹿,四角四格是角花,其他每个方格贴上“扣碗、对鱼、鱼戏莲、鱼唆莲、莲里生娃、老鼠吃南瓜、松鼠吃葡萄、猴石桃、兔吃白菜、金鸡探莲花等五颜六色的窗花剪纸,组成斗方形态的”三十六格窗云子,在这里以老鼠、松鼠、兔儿、金鸡喻男性;以莲花、南瓜、葡萄、白菜、桃喻女子;以动物与植物的合一,喻男女相交多子。
(二)自然物象、神灵的崇拜
在宗教领域中发生了自然崇拜和关于人格化的神圣以及关于人主宰的模糊概念。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原始人类中包含着大量的愚昧观念和迷信行为;另一方面,要明确地认识研究原始宗教的意义,人类从诞生以来的数十万年就是这样幻想,错觉的方式逐步探求人类的真理,在人类认知的早期观念对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起到先入为主的决定性作用。在进入现代科学文明时代,自然崇拜和神话繁衍作为民俗精神的结晶,在民俗文化中依然代代相传延续着守护神的职能。
在民间传统性祭祀活动中,所信奉的神仙有不少是自然神,如天、地、日、月、山、河、湖、海、风、雨、雷、电诸神等等,这显然是原始人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自然崇拜的继续。这些神仙在民间剪纸中具有生动的拟人化形象。雷公是鹰嘴人面、鹰爪人身的形象,示其像鹰一样在天上飞翔的意义。
二、体现在民俗文化的功用
民间剪纸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彩。在旧时的农村里,它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岁时节令、居住、服饰、婚丧、寿诞等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
(一)岁时节令、居住环境的装饰
正月初一每家挂春联,贴窗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正月十五闹花灯,在灯上要贴剪纸,更加绚丽引人。如“凤戏牡丹鹿头花”有富贵吉祥之意。
窗花的民俗作用最为集中,不仅美化生活,而且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为主体,也有故事、人物、戏曲、习俗等。
(二)婚丧寿辰时的礼花
婚俗活动自古以来是特别受到人们重视的人生礼仪活动,喜花剪纸是随着中国婚俗逐步完善而出现的结婚用品,流传在全国各地。剪纸的内容都大同小异,都有寓意吉祥,烘托气氛的载体。如双喜字贴于新房的墙上、柜子、盒子上,在西北地区“贴有蛇盘兔、扣碗”等寓意的剪纸,表现了男女恩爱、幸福吉祥。在寿礼上的剪纸常为“鹿鹤同春”“八仙祝寿”“鱼龙变化”“福寿无边”,都以金纸或红纸剪成。
(三)宗教信仰活动的应用
这类剪纸作品是民间为了表达主观意愿,抵御自然灾害,满足自己理想的精神需求所创作的,体现对神灵的崇拜,同时也附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但反映着当时人们那种质朴的民俗情感,为了摆脱苦难企图以自己的主观意念来抗拒自然危害。如供品上摆衬纸,庙里神龛上张挂剪纸,以求娱神赐福。常见的有财神爷、灶王爷,还有一些像狮、虎、牛、鸡、瓜子娃娃、葫芦以求平安、辟邪消灾、灭患的。还有为了求雨剪一些“小龙入水”,求晴的“扫天婆”解脱已发生的灾难。气候无常,雨多了天涝,就用黄裱纸剪个“扫天媳妇”,“扫天媳妇真不瓤,手拿扫帚扫天忙,黑云疙瘩都扫净,雨过天晴太阳出。”
(四)服饰佩带习俗
这类剪纸,民间妇女称为“刺绣花”,即用于刺绣装饰底样。实用性很强,有鞋花、枕头花、衣袖花、肚兜花、烟袋花等,是剪纸在服饰上的运用。各民族的服饰、刺绣、剪纸都以民族地区所崇拜的动物或植物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
(五)纯观赏性的剪纸
它是在窗花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观赏性剪纸。这种剪纸具有较单纯的审美价值。做工精湛,风格高雅,经过装裱或装框放于室内观赏。它的形式与窗花关系密切,虽然不承担窗花的民俗作用。但是精湛的技艺与完美的形式又对窗花挂笺、炕围花等实用剪纸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窗花创作的提高与深入。
三、民间剪纸中的审美特色
民间剪纸在完成一定的民俗作用之外,又极力显示超越自身民族背景的独立性,即美的特性。一张剪纸无论它用于何种场合,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灌注着审美感情。只要人们以美的标准肯定它,它也就有了存在过程的审美价值。当然,民间剪纸的这种艺术形式独立性,并不是对于民俗限定的脱离,而是充分驾驭民俗形式的随心所欲,因而其存在的价值也超越了陪衬民俗的行为目的。
美,直接起源于功能之中,在中国“美”和“好”是不可分离的,民间剪纸艺术追求更是审美标准和功用标准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体现在民俗剪纸的审美价值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对于民间剪纸艺术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地方,返璞归真的独特艺术魅力是需要我们传承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俗文化已经发生了变化,也会适应社会的发展。有人曾经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由此可见那些古老的传统艺术尤其珍贵。
参考文献
[1]党春直.中原民间工艺美术.河南人民出版社.
[2]吕胜中.中国民间剪纸(上).湖南美术出版社.
[3]孙二林.民间剪纸.今盾出版社.
关键词:文化空间;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井陉
引言
民俗文化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地理、人文以及历史等等,同时更深入人们的精神生活。近年来,针对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呼声增高,重视程度也明显提升,这虽然体现出现相关部门对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意识不断强化,责任感不断提高,但同时也说明外来文化对民俗文化产生的冲击和影响。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地方政府必须加强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方法,解决当前的实际保护传承问题。本文以井陉为例展开研究,提出的保护和传承路径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1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
我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多元的民俗文化,这些民俗文化种类丰富,特点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例如,我国河北省井陉拉花,是十分传统的民族舞蹈,起源于早年民间庙会、祭拜神灵的活动,井陉拉花在20世纪初迎来发展黄金时期,是当地人民十分热衷的舞蹈形式。我国对井陉拉花的保护重视度较高,不仅在1996年已经将其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拉花之乡,同时又在之后的2006年,将井陉拉花纳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这里仅是举例说明,井陉县还包括多种多样民俗文化种类,均体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民俗文化是中国最传统的文化类型,体现出较强的独立性特点,但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受到了多种外来文化的侵袭,对当代青年的文化保护与传承思想造成了一定冲击和影响,导致民俗文化已经面临着十分危急的地位。除此之外,还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国传统民俗文化逐渐消退,部分古老的民俗文化已经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由此可见,加强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必要性已经凸显,这些均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形成的艺术精髓和文化瑰宝,如果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必然是民族发展的损失。所以,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促进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是促进其源远流长发展的重要途径。
2当前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艺术瑰宝,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保护和传承意义深远。然而在当前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以井陉县为例,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当今已经逐渐消弭,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中。之所以造成这样的现状,主要原因与人才缺失和匮乏有密切关联,导致民俗文化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如井陉县庙会重头的独特的民间技艺“皇纲”表演,在当今时代的实用性不足,许多年轻人并不愿意去主动保护和学习,导致经典的民俗文化面临着濒危的状态,不禁让人感到十分惋惜。其次,外部环境发生较大的改变,河北省城市进程速度较快,许多地区均建起高楼大厦,在一定程度上损坏了传统的民俗文化气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逻辑均受到影响,民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被破坏,失去了传承与发展的根基和动力。最后,政府作用并未充分体现和发挥,导致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工作难以贯彻落实。一方面,河北省政府部门和相关单位,为了提高整体的区域经济发展,对于井陉的民俗文化采取商业性用途的开发,这种手段很容易导致民俗文化变质,影响了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和传承。另一方面,政府在民俗文化艺术保护和传承过程中,对于濒危的民俗文化,缺少针对性的措施进行调动,使其重新焕发生命力,缺少长效的民俗文化保护机制。
3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艺术保护与传承的具体路径
3.1树立正确保护传承观念
群众文化与群众民俗是民俗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必须依靠群众的力量,树立正确的保护传承观念,有利于促使井陉县人民深入认知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意义,使其从思想高度上提高认知,积极参与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其一,可以从教育方面进行思想观念的层层渗透,对井陉县的人民群众展开民俗文化保护教育,使其均具备良好的保护观念。可以在井陉县当地的学校开设民俗文化课程,为学生系统化讲解民俗文化知识,促进学生深入理解。民俗文化与许多学科有密切关联,可以将民俗文化贯彻于地理、语文、历史等学科教学中。其二,河北省政府应高度重视,对井陉县民俗文化的宣传加强力度,在地区内形成良好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氛围,真正实现民俗文化人人保护、人人传承。
3.2营造良好保护传承空间
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土壤、水和阳光,同理文化的艺术保护和传承,离不开良好的发展条件,只有打造优质的保护传承空间,才能促进井陉民俗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传承。在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的当今时代背景下,许多县级农村地区均在大力推进城市化建设,许多地区的古建筑均被拆毁,对于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带来了消极影响,民俗文化生存和发展的外在空间环境受到了损坏。针对此情况,需要协同努力,在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营造良好的保护传承空间,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奠定坚实基础。并且针对井陉县的整体建设规划中,同样需要融入文化内涵,无论是建筑物等均需要保留传统的文化底蕴,减少表面气派。同时避免将传统古建筑的违规拆除,打造充满民俗文化气息的井陉县。
3.3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
事实上,文化空间与传统民俗文化的艺术保护与传承,离不开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同时这也是政府部门工作职能的一部分,特别是在当今时代背景下,传统民俗文化大量衰退,这种现状要求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针对性的保护措施。以井陉为例,政府部门可以大力推进民俗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不仅使旅游景区充满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不仅可以实现井陉县整体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实现文化空间与民俗文化的有效保护和传承。针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政府部门还应该加强资金投入,并付出一定的人力与物力,为民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良好的条件。例如,针对井陉县来说,可以建设井陉民俗文化博物馆,构建民俗文化科研机构,促使对民俗文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研究。
关键词:东北民俗 影视 意蕴
1905年的《定军山》,开创了中国本土文化影像创作的先河,使本土文化剧目创作成为中国影视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土文化剧目,立足传统经典文化,依托地方文化和乡土文化,将地域积淀的习惯和思维方式,以影像为媒介重新阐释的艺术创作形式。新时期以来,随着民俗文化价值的被认可,基于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得到长足的发展。2000年以来,面对央视黄金时段电视剧严格的入选标准,东北题材剧作却出现了“来者不拒”的景象。随着《马大帅》、《希望的田野》、《老娘泪》、《圣水湖畔》、《插树岭》等东北农村题材影视作品,在央视黄金时段播出,收视率名列前三位(2006年),政府华表奖等电视剧评奖中频频榜上有名,屏幕上刮起了一股强劲的“东北风”。 东北民俗文化内涵得到挖掘,东北民风民俗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实现东北民俗文化跨区域传播。
东北民俗文化题材剧目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在社会上产生重要影响。但是最近几年,屏幕上几乎看不到东北民俗文化题材的剧目创作。以2015年和2016年各大网站电视剧排行榜为例:谍战剧、偶像剧、古装剧等类型占据着前十名排名,成为受众乐于接受的消费类型。因消费的趋同性,剧目创作导向受受众消费影响并产生循环递进影响,形成一个时期的创作特征。近几年,影视消费类型的崇时尚化,使东北民俗文化的影视创作面临生存挑战。如何在民俗文化价值被认可的基础上,挖掘民俗文化的时代内涵,结合社会需求完善民俗的影视创作,成为东北电影人面临的历史责任。
一.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现实需求
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以影像为媒介,立足东北民俗事象,展现东北地域文化,与其他类型剧作相比,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风格。现实主义本着古希腊人“艺术乃自然的直接复现或对自然的模仿”的朴素观念,以准确而不加修饰的描述,追求逼真性或酷似性,实现对自然或当代生活的据实摹写。
其一,与同具有现实主义风格的非民俗题材剧作相比。同是在对现实生活的复现中反思现实,东北民俗题材剧作极强的接地气特征,是其他创作所无法企及的。民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民俗生成于一定的地域环境中,因地域个体的因袭,形成地域民俗文化,从而作为本地域的行为准则和伦理价值标准。民俗的地域性、历史性、传承性和变异性,使民俗成为反映个体生存的最真实、最直接的媒介。
其二,与强调感官享受的剧作相比。新时期以来,因后现代主义对理性和秩序的解构,使创作理念呈多元化,创作者力图通过多途径寻求解构。于是,在过分强调影像外在形式的过程中,带来了对人文价值的忽视。恣意篡改历史的穿越剧、毫无节操的神剧、画面唯美的偶像剧,使追求感官刺激、注重享受的短暂性,成为影视创作的一种倾向。在这些剧作中,受众对“高大上”的娱乐追求得到满足,这是民俗题材影视作品所无法给予的。但是因“高大上”所产生的娱乐是短暂的,短暂的感官刺激之后,带来的是因娱乐作比照,更加凸显的解构困境。基于此,受众不得不去寻求被光鲜外在形式所遮蔽的人文价值,于是极接地气的民俗题材影视创作,就具有了极强的现实价值和意义。
二.民俗文化影像意蕴的审美特征
影视与民俗的联姻,一方面为民俗保护和传承提供了新媒介,一方面民俗文化的意蕴审美增强了影视艺术的提升空间。
1.地域环境的意蕴审美
新时期以来,纵观东北题材影视创作,可谓是踩着时代的浪尖不断在困境中寻求发展。80年代,刚刚结束,文艺创作由“为政治服务”转为“对人的书写”,民俗由被诋毁被排除转为价值的被重新评估被重新认可,这无不为东北题材影视创作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遇。90年代,在社会经济形式发展重大转型的过程中,东北题材影视创作紧扣时代的脉搏,大力提升发展速度。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努力,进入21世纪,东北题材影视创作规模得到扩大,创作手法得到完善,成为影视创作中的一个构成要素。历数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从弱小到强大,从被搁置到话语权的拥有,这是影视从业者的不懈与坚守的结果,这更是创作深深扎根东北地域的结果。
影视创作是展现个体生存的媒介,因个体摆脱不掉对环境的依赖,所以对个体生存环境的影像关照成为剧作创作的可能和必须。环境是个体赖以生存的场所,影视中的环境或是注重对画面唯美的感官享受追求,或是注重不加任何修饰的质朴画面的原态展现,东北题材影视创作当属后者。无论是早期的《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网》《篱笆・女人和狗》的农村女人三部曲,还是近期的《插树岭》、《一村之长》、《希望的田野》、《都市外乡人》,展现的都是东北纯而又纯的乡土环境。篱笆、随意堆放的篱笆院、院内的瓦房、瓦房里必不可少的火炕、串联各家各户的乡间小路,东北农村日常生活环境被毫无修饰地成为影像元素。影视作为一种艺术样式,要在真实的基础上做必要的艺术修饰,于是东北题材影视剧作的这种近似于纪实性的场景复现,可以被看做是有违于艺术。但是也正是基于此,才越发凸显东北题材影视创作的艺术魅力。场景的真实质朴,带来的是情境的身临其境和情感的真诚坦荡。《过年》《智取威虎山》万物凋零之下的漫天白雪,让受众萌生别样感受。实景的再现,激发的是对地域生活的向往,近几年东北冰雪旅游、民俗村旅游业的发展,不能不说与东北题材影视创作有一定的关系。
2.地域人性的意蕴审美
据分析,氢、碳、氧、氦是地球表面最多的4种元素,而人体里这4种元素占的比例也最大。这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个体和环境具有相通性与一致性,即个体的生存、发展、变化,受环境影响的同时,亦也反作用于环境。认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乡土文化是以血缘和地缘为基础而构建起来。所以,个体受环境影响所形成的性格秉志是乡土文化的构建要素。
其一,地域侵染而成的个性特征
东北题材影视剧大都立足东北地域自然环境,展现地域文化内蕴。白山黑水提供了丰富的物产资源,因不曾困于物质的匮乏,造就了东北人热情大方的性格特征。在《插树岭》、《希望的田野》等剧作中,当有客来访时,即便是心理有再多的怨言,招呼的热情是发自内心而不做作的。四季的分明,冬季的漫长与严寒,促就了东北人豪爽与耐忍的性格特征,造就了东北男人和女人的性格差别并不明显。如果说江南人的性格是婉约派的话,那么东北人的就是豪放派的。所以在东北题材影视创作中的女性享有与男性同等的社会地位,谢大脚冲破束缚的无所顾忌、敢爱敢恨,是东北人性格显著特征。
其二,异域融汇而成的个性特征
地域的偏安于最东北,使东北远离中原主流文化,按此看闭塞保守应是东北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俗话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地域的偏安,同时也为东北地域发展带来了机遇。东北物产的丰富,促就了闯关东精神的生成。《闯关东》以“史”的形式,展现了面对困境东北人及之后融入东北社会生活的新生东北人,勇于承担开拓进取的精神。地域战略的重要,使日俄等洋文化因素融入到东北人文精神中。因文化的多元性,促就了东北人虽保守执拗但却易于变通的性格特征。《女人进城》中面对因男人进城打工赚钱而抖起的威风,王红艳带领妇女离开固守的土地进城追寻人生价值。《女人的村庄》中面对留守妇女身份,张西凤带领大家在坚守与坚持中实现增收致富。《女人当官》中作为新任村主任的杨桂花,排除万难带领全村致富。这些人物面对环境的改变,没有一味地顺从,而是以“闯”的精神,迎难而上在转变中寻求生存、在生存中实现人生价值,彰显东北地域人文精神内质。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乡土中国[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3]薛富兴.文化转型与当代审美[J].文艺研究,2001(3).
[4]栾凡.东北传统民俗的生态特征及其启示[J].东北史地,2009(6).
关键词:程抱一;小说;中国文化
2002年6月14日,程抱一先生入选法兰西学院,成为40名被誉为“不朽者”终身院士之一。自1635年法兰西学院建立以来,程抱一是唯一一位亚裔院士。这不仅仅是因为程抱一先生在美学和文学领域做出的巨大成就,同样还是一份对程抱一先生为促进中法两国文化交流做出的卓越贡献的褒奖。然而,直至今日,程抱一先生在小说领域也只有《天一言》和《此情可待》两部小说。作为诗人和美学大师的程抱一先生之所以投入到小说领域,显然是因为小说所能承载的信息更大,所涉及的领域也更为广泛。因此,在程抱一先生的小说中容纳了其诗歌和美学评论中无法展现的中国民间风俗。做为中法文化摆渡人的程抱一先生通过其小说创作不仅更大范围地把中国美学介绍到法国,同时也让西方领略到了中国民俗文化的无限魅力。
一、小说中的中国民间艺术
做为美学家的程抱一先生首先是以民间艺术的角度来描写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的。例如小说中就多次描写了中国传统戏剧的表演。“中秋节时,一个京戏班子……‘林冲夜奔’。我生平第一次看戏,发现演员用多么自由的方式表现不同的时空!……总之,并没有真正存在的时空,有的只是一个在舞台上活动的人,时空因他而生。”i以上可以明显发现,在程抱一先生的小说中,对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描写往往是为进一步地发掘其内在的美学理论而做铺垫的。小说中还多次提到一些传统的民间隐士或艺人,如“道士”、“隐居老画家”等等。作者对这些民间艺人的聚焦并没有放在人物的外貌描写和行为上,而是借助主人公在与这些人物的对话,展现在某一领域中的艺术理论上。例如在与“隐居老画家”重逢之时,作者直接省略了与老画家的日常相处的时间,也省略了对老画家的外貌及性格描写,而是用了大量的笔墨来纪录老画家与主人公天一的对话,如小说中老画家所说的“我唯一能教你的是中国悠久的传统。”ii通过老画家之口,作者详细阐述了中国传统绘画思想。作者绕开对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的描写,而是上升到精神层面,强调中国绘画虚空、元气及宇宙之间的关系。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中国民间艺术的描写显然是对其美学作品的补充,而与理论化的美学作品相比,小说的受众无疑更加广泛,也更加有利于实现作者做中法文化桥梁的理想。
二、小说中的中国民间风俗信息
除了民间艺术之外,程抱一先生小说中还大量描写了中国传统民俗风情,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小说展现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民俗习惯。例如《天一言》中的叫魂,与土霸王鲍老爷喝酒,茶馆喝茶等场景形象生动地把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展现给了法国读者。以茶馆喝茶一节为例,作者分别描写各种茶客的形象,有演丑角的演员,高雅的茶客,还有头发花白的老戏迷,把听戏前在茶馆喝茶的习俗通过各类人物的表现生动地刻画出来了。
第二,小说中大量中国民俗物品,为法国的读者再现了中国人的传统生活,而且用语并无理论书籍的单调。实物方面的主要有官府衙门、古庙寺院、后花园、闺阁等意象;日常行为上有祝寿、把脉、算命、烧香拜佛等意象;传统节日有包粽子、赛龙舟、七夕鹊桥相会、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等。我们选择一段服饰描写来看,“通常,和所有人一样,他穿着一件道袍。那一天,为了赶路,他穿了一身短身衣服:紧身上衣,长裤,身上挂了一条宽布带,里面缝了个钱袋,外面挂着个铁碗。”“只带了些衣服和日用品,针灸用的银针,草药,还有几本道学的书,整个用个棉布一包,外面还裹着层防水的油纸”iii,这样的描写并无堆积的术语,简单的语言为法国读者直观地描写出了一个远游道士的形象,让他们更加接近道家哲学思想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第三,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读者还不时地能读到许多闪烁着民众智慧的中国民俗语言。诸如,“Faire ce que l’humain peut, laisser le Ciel faire le reste?”(尽人事知天命);“ce qui ne doit pas venir ne viendra pas, et ce qui doit venir viendra”(不该来的不会来,该来的一定会来);“ses paroles lui passent par les oreilles comme du vent”(她的话对他来说就是耳边风);“quand on survit à une calamité, on conna tra le bonheur plus tard”(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良药苦口”,“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佛陀烛光不怕风”,“老天有眼”等等。虽然对于中国读者,这些句子不过是生活中的平常用语,可是在法国文学却是首次亮相,对法国读者而言,充满了无穷的吸引力,可以说,通过这些生活气息十足的俗语,中国人的普通生活观念也开始与法国读者的生活观开始碰撞和交流,对于加深法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了解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同时这些句子也必将丰富法国自身的语言、文化和民族智慧。
在小说创作中,作者无法忘记文化媒介的身份。也正因此,程抱一先生在小说中自觉地载入了许多中国文化信息,有些地方甚至是刻意为之。比如小说中的人物名称都是用汉语的读音,这是因为,在中国,名字的意义在于用语音包含了取名者的理想,在两本小说中,男主角“Tianyi”名字包含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理想,“Daosheng”也暗含了“道生万物”的中国宇宙论的思想。女主角“Yumei”“Lanyin”(玉梅、兰英)名字中的意象在中国文化中都是善与美的化身。而这一切文化内涵是无法直接译成法语的,即使直译也必然会损害意义。因此,作者宁可给读者带来阅读上的陌生和阻碍,也丝毫不愿破坏其中的中国文化精髓。从这一取舍中,我们也能看出作者在法语中再创造中国文化的理想和使命感。
综上所述,程抱一先生正是借助于小说这样一个以叙事为核心的文体,从更为广阔的角度把中国民俗文化介绍给了更多的法国读者,实现了其作为中法文化摆渡人的理想。作品中无论是中国民间艺术还是风俗人情,作者都能从更为深层的美学和哲学角度进行解读,使得这两本小说与作者其他的美学和诗歌作品一起成为了法国读者了解中国文化重要渠道,在更广泛的领域促进了中法两国文化的交流。(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注解:
文化创造是人类对真善美的追求,而民族精神则是区域民族在追求真善美的文化创造中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性格。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和生存的根基。如何用绘画去表现和再现,这需要艺术家从思想层面去表现和深挖。绘画语言不同于其它形式的艺术,它是通过直观的视觉再现来表现艺术的内涵,而直观视觉要表现出精神高度的思想,这需要我们如何用技术表现手法去呈现这种视觉冲击力度。现代艺术流派众多,我们有许多艺术家在从事民俗绘画的探索路上摸索,更多的是通过表现而去表现,或者是记载似的表达,这种形式的表现从思想层面上缺乏民俗文化的深度,没有站在更高精神层面上去表现和感悟,从而流于表象的语言视觉传达。而精神和民族性格的表现是需要我们走进这个区域,通过学习、认知、田野和实践生活的感悟,我们才有可能去理解,从思想深度去领悟而转变成表现思想。无论选择什么流派和技法去表现,表象和思想的结合才是我们要面对的问题。
现在土家民俗文化随社会的发展而遂渐消失,而更多本土文化现象在许多老人身上还有较深的印记,笔者曾田野接触过许多乡野老人,切身体会到老人身上展现出的自信,真诚,淳朴和善良的面貌。在生活中勤劳善良,且能歌善舞。田间劳作,吊脚楼中的人影大多是老人的影子,笔者曾参加过一土家老人的丧葬,在土家特有的丧葬舞中多为老人的身影。年轻人多外出务工,被现代文明同化,我曾经询问许多外出务工和学习的土家年轻人他们对土家文化的了解,几乎都是一脸茫然。我们应该重视这个问题,民俗文化是我们生活的一部份,它是我们民族共同的精神支柱和传承,它是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在绘画语言中,现实主义绘画提倡客观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现实生活的本来面貌,真实地表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再现生活,从而推动历史前进。我们在表现土家民俗文化时,往往需要呈现生活中最直观的映像,而现实主义绘画就能满足这一条件。
用现实主义油画创作土家民俗题材,具体如何表现,用什么样的手法表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用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土家民俗文化, 首先必须从田野开始, 掌握第一手资料, 了解地域地貌特色、民俗文化内容, 运用理论知识来研究总结, 探究民族精神的内涵。而要真正探究土家民族精神深层文化形态, 我们还要重视土家民族传统心理结构因素的表现, 表现土家民族心理结构的精神内涵是展示土家民族油画的关键。深入研究土家民族精神就是用油画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民族精神, 因此, 用现实主义油画来刻画土家民族精神, 首先应该从土家人民长期自然流露出来的精神面貌入手, 在现实主义原则上逐步构建油画民族化的精神及心理模式, 在创作过程中能够从心理层面上自觉地融入土家文化,从而能够自然深刻地表现民族精神, 用现实主义油画的形式发展自己的风格, 既传承又发展形成自己的风格,为油画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土家族是湘、鄂、渝、黔毗连地带的一支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东端余脉的大娄山、武陵山及大巴山麓的10 万余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在历史上该地域属于偏僻险境之地,而土家人是由巴人及多民族同化演变而来的,在历史的抗争中为躲避战乱和压迫转入深山老林,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的文化体系,而地域的险峻造就了土家人坚韧、不屈、勤劳的性格,所以,地域形态铸就了土家人特有的文化、精神及性格特征。深厚的地域特征总是能够承载着一种艺术形式的形成,而地域形态造就的土家人文精神我认为是油画表现的重点。地域形态只是表态,而生活在这里的土家人才是油画表现的主角。地域造就的土家人所体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油画内容的支柱和真正内涵。我在创作中注重土家人在险峻地域形态中形成的土家民族精神风貌的表现。而淡化地貌的陈述,这将是我研究创作的重点。
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是基于用现实主义原则进行写生创造。这需要我们深入生活,体验生活,捕捉生活中的细小讯号和素材,运用现实主义真实性和典型性原则进行艺术创作。真实性就是要求创作素材反映现实特征,典型性原则要求我们抓住共性,去捕捉表现生活状态的共同特征,通过提炼、再现出来。
关键词:新农村规划;乡村旅游;乡村文化
引言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和灵魂。以乡村文化为切入点,构建由乡村旅游主题、乡村旅游产品和乡村意象为一体的乡村旅游规划模式,对维护乡村旅游的乡村性,促进乡村旅游的深度发展、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袁家村以创新理念大力挖掘自身的地域特质和丰厚的关中文化,开发和规划“关中印象体验地”项目,成为十个中国最有魅力有限乡村之一,其规划对以文化体验为导向的乡村旅游有十分重要的启示。
1 乡村旅游的涵义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类型。它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凭借城市周边地带的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乡村旅游是加强城乡居民感情沟通、体验乡村劳作、了解风土民俗、领略田园风光和回归自然的最佳方式之一,迎合了新世纪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大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 乡村旅游的文化性
从乡村旅游资源的角度来看, 我国作为古老的农业大国,经过几千年的自然适应,形成了相对成熟的、各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文化。在旅游产品方面,由这些蕴含了较高的文化内涵的旅游资源转化的旅游产品必然具有突出的文化特性。而从旅游市场消费的角度来看,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乡村旅游的出现及蓬勃发展,实质是异质文化群的相互吸引,是从城市文化角度对乡村文化的考察与欣赏,是城市居民对乡村又一价值的发现与承认。
3以民俗文化旅游为导向的新农村规划研究-以礼泉袁家村规划为例
3.1袁家村概况
袁家村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的咸阳市礼泉县烟霞镇,距唐太宗昭陵约10公里,西安市约60公里,全村由60户住户,268人口组成。周边文物古迹26处,旅游景点5处。2007年开始开发关中印象体验地,现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陕西乡村旅游示范村。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貌分为南部台塬和北部丘陵沟壑区两大类,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3.2袁家村规划设计分析
旅游休闲村落的规划设计对象,主要包含了村落空间设计和村落区域环境景观设计。袁家村根据其所处的地理区位优势,确定了以昭陵旅游景点为辐射圈,以关中民俗休闲体验为楔入点,以关中民俗聚落生活文化特色为主题的乡村意象。在旅游项目上延展为体现关中生产生活方式的作坊参与性活动,体现关中饮食文化的食街商贸活动、集休闲度假饮食为一体的仿古乡村院落农家乐、展现田园风光的果园采摘等;在景观规划设计上根据旅游项目延展为承载关中生产作坊及饮食商贸的具有关中地域特色的古民居建筑及街市、具有古民居特色的农家聚落及乡土特色的活动场所。
3.2.1空间区域划分
袁家村规划以道路为界限分割的几个休闲区域。以关中印象体验区为核心,娱乐区块半围合式外延地块发展方式,布局结构明了,村容井然有序。
3.2.2空间景观解读
场所空间是反应地方特色人居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村落的场所空间景观主要涵盖了民居建筑、道路、导视系统、植物、景观小品等。在规划设计时,应围绕目标主题思想进行分析设计,才能达到良好的空间效果。
(1)民居建筑景观设计
袁家村的民居建筑景观集中分布在关中印象体验区、正街农家乐区和关中四合院区。其中关中印象体验区为了复原明清时期兴盛的民间作坊和贸易文化的原始街市及建筑形态,利用古民居的建筑原材料和建筑构件重新复原修造,整合关中民居聚落形制,营造关中民居聚落氛围及民俗文化氛围。村容村貌整齐划一,是典型的现代化居民住宅形质。
(2)道路规划设计
袁家村的道路规划相对较为完善,线路设计简单明了。关中印象体验区的步行街由一条4米宽游览步道贯穿始终。游览步道为青石铺设处理在材质纹理和质感上切合度良好,风格相得益彰,体现出古朴的聚落道路特质。
(3)植物景观设计
旅游休闲村落因其开放性,对于环境的生态性要求更高。合理的选用植物,即可以调节改善空气质量,又可以给村落带来生机。袁家村在树种上主要选用的是柿子树,体现了很强的地域性和乡土性。在总配置上采用乔木、灌木及藤本植物相协的方式,垂直藤本植物的应用为袁家村创造了一副动人的乡村画面。
(4)景观小品设计
景观小品是环境景观中的点睛之笔,对空间起点缀作用。小品既有实用功能,又有审美功能,还能表达空间主题。袁家村用于丰富空间的景观小品,主要有关中传统的农耕的工具,还有拴马桩、石槽、石碾等,用农村自然素材替代现代人工痕迹过重的景观素材,自然而然提升主题印象,增加乡土民俗文化意境。
4以民俗文化旅游为导向的新农村规划的几点意见
4.1乡村旅游主题的确定
主题是旅游地规划与规划的核心概念与中心内容,对旅游产品的规划开发起到了提纲挈领的定位作用。其主要目的是形成或强化旅游地的鲜明形象和特色,增强旅游地竞争优势和吸引力,满足市场的需求。
4.2乡村旅游产品的规划
乡村文化资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性三个层次由于其表现形式和显隐性层度的不同,决定了其对旅游需求的满足,对旅游行为的支持、对旅游产品类型的不同表达是有差异的,但是它们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种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往往都糅合了这三个层次的文化资源,它们从整体上决定和影响着游客对乡村旅游地的整体感知, 及其对旅游消费的满意度。
4.3乡村意象的营造
乡村意象是乡村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人们头脑里所形成的共同的心理图像, 主要表现为乡村景观意象和乡村文化意象,是表达和维护乡村旅游主题的重要载体, 是乡村旅游活动开展的背景。它是由乡村景观、乡村文化等层次相互揉合,共同在人们头脑里形成的对乡村的整体感觉和印象。其中乡村景观主要由乡村聚落形态、乡村建筑和乡村环境所构成,是基于乡村物质文化资源的一种表层性认识。而乡村文化意象是乡村意象的深层次内涵,是基于乡村物质文化资源和乡村制度文化资源,对乡村精神文化资源的一种深层感知。乡村意象所反映出的乡村与城市巨大的景观差异和文化差异,是吸引、满足旅客参与旅游活动的根本,因此乡村旅游的规划开发必须以乡村意象这种整体氛围为基调,与乡村旅游开发主题相呼应,任何旅游活动的规划开发一方面都必须服从和维护乡村意象这个整体;另一方面,必须通过各种手段维护和强化这种乡村意象, 增强乡村旅游地整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5结语
乡村文化代表着乡村地区自然、历史的沉淀,乡村旅游开发应深入发掘乡村文化的底蕴, 通过相应的旅游活动、旅游产品呈现给游客,从而使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具备其特有的识别性,使不同地区的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根基和旺盛的持续发展能力。同时也要反对因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迎合猎奇心理而出现伪地方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过度舞台化倾向, 减少乡村文化的流失、防止旅游者的行为污染和非乡村文化的渗透,为旅游者提供一个自然、地道和原生态的乡村生活体验。
参考文献:
[1]孔洋.民俗村景观设计与文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05:01.20.
[2]郑鑫,邸. 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J].新西部.2010.07:24.
关键词:民俗特色 旅游文化 资源开发
旅游的文化性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有吃、穿、住的物质需求,同时还有多元化的精神需求。特别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类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进行旅游活动已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我国人民随着改革开放、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把旅游活动作为度假和休闲的重要内容,甚至是主要内容,每年黄金周假期繁华的旅游市场就证明了这一点。特别是经过了一段主要旅游景点和传统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后,人们已不满足过去那种单纯看景、拍照、购物的“老三段”旅游模式,对旅游的内容和形式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旅游活动赋予丰富的文化内容,由传统的行、吃、住、游、购、娱变成感知、了解、体验、品味、探索由山川、河流、冰川、瀑布、峡谷等自然景观,由建筑、历史、宗教、民俗以及历史名城、历史遗迹等人文景观所构成的各种不同的旅游文化,达到“求奇、求知、求新、求特、求乐”的文化旅游目的。
之所以出现旅游者对旅游文化的需求,其原因是旅游活动从本质上讲就是一种文化活动。无论是旅游消费活动还是旅游经营活动都具有强烈的文化性。只有挖掘出深刻的文化内涵,它才会具备吸引旅游者的魅力。只有真正加强一个城市或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的旅游文化建设,这个城市、地区或者是国家才能发掘和充分利用旅游资源,成为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才能使旅游业成为这个城市、地区甚至是国家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经济发展支柱。旅游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是经济―文化产业,在发展的成熟期是文化―经济产业。此言透彻的阐明了旅游与文化关系的密切程度。
文化是旅游的内涵和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表现形式。旅游文化是人类社会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旅游文化在旅游活动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它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旅游业不可缺少的底蕴和灵魂。在那些不同线路、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旅游活动中,人们不仅观赏黄山云海、漓江风光那些大自然造就的奇山异水,更喜爱那些伴随着山水的历史和传说;不仅观赏那些巧夺天工的万里长城、秦代兵马俑、东方明珠塔及北京的鸟巢、水立方等著名人文景观,更关注那些建筑的历史和伴随而生的经典艺术;不仅观赏那些各地民族的服饰、饮食、节日和生活方式,更愿意亲身体验那些民族的习俗和特有的文化;不仅观赏那些高耸入云和叹为观止的教堂、寺庙,更倾心了解不同宗教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事实上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所接触的所有内容都有特定的文化内涵,那些巧夺天工的壮美山水所包含的自然景色文化,具有极强的观赏性;那些巍峨的教堂、壮观的寺庙所体现的宗教文化,具有极强的神秘性;那些世界各地不同区域,不同历史构成的民族习俗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性;那些涵盖历史精品大全的博物馆文化,具有极强的知识性;那些金碧辉煌的宫殿、陵墓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具有极强的艺术性;那些水上漂流、草原驰骋以及农家乐和体验民族生活的原生态文化,具有极强的参与性;那些最高建筑、最美喷泉、最具特色剧院和体育场馆等体现的现代文化,具有极强的时代性;还有那些记载中国人民解放斗争历史和建设历史而设立的红色旅游项目所强调的精神文化,具有极强的教化性。所有这些都告诉我们,旅游离不开文化,人们在所有的旅游活动中,在休闲、娱乐、怡情的过程中,都自觉不自觉的增进知识,感受文化,提高品味,陶冶情趣。
民俗旅游的文化魅力
在众多的旅游文化项目中,旅游者更关注、更青睐、更痴迷的是那些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历史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因为这些项目通过历史遗迹和馆藏文物使旅游者能深刻了解这些民族的发展历程,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性;通过民族习俗和传统文化展示使旅游者能亲身参与民俗活动,具有一定的风情体验性;通过对民族服饰、餐饮、用具以及各种历史文物的观赏及选购,使旅游者能深入了解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文化鉴赏性。因此注重开发旅游文化资源,特别是结合当地的历史和民族特色,开发具有民俗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这是目前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态势,也是每个旅游工作者关注的热点。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约有2000个民族,仅中国就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历史、习俗、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这些历史、习俗、文化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人类社会的灿烂文化,成为人类社会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旅游活动中人们不仅要观赏那些美丽的自然风光,游览那些令人流连忘返的人文景观,同时更愿意对那些异于本民族的民俗风情,历史文化进行探索、探寻、探奇甚至探究,这也是旅游的魅力所在。因此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民俗文化旅游,使游客在旅游活动中对各民族的吃、穿、住、行、服饰、风情民俗、传统节日、婚丧嫁娶、宗教仪式、建筑风格、民间歌舞等进行了解和体验,进而选购自己所喜爱的具有民族特点的纪念品和相关商品作为收藏,甚至作为自己生活的用品和饰品,对于提升旅游景点的影响力、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新疆利用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13个少数民族聚集区资源,开发以维吾尔族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服饰观赏和采购游览,以手抓肉为代表的少数民族饮食习俗体验旅游,以体验民族风情的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民俗节日旅游,以品尝、体验和选购哈密瓜、楼兰红枣、吐鲁番葡萄干、肉馕和各种具有新疆少数民族特色的服饰和家庭挂饰、摆饰等体验旅游,令游人视新疆旅游为首选的旅游体验度假项目。
云南开发的民俗特色旅游可以说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云南境内26个民族的各种民俗节日,如傣族泼水节、彝族火把节、景颇族“目脑纵歌”节、傈僳族刀杆节、白族三月街会等就有30多个。景洪地区给人最强烈的印象是民族风情浓郁,富有世界样的傣族妇女衣着打扮,男女青年“丢包”、赶摆、拴线仪式等风俗,令人津津乐道的泼水节等等。傣族的聚居区至今仍保留着自己独特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建筑特色、等。其他如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源地和常年被人们朝圣的“灵洞”所在地香格里拉,著名电影《五朵金花》描述的白族大理三月街会,每年农历12月初的哈尼族长街宴,以及云南的纳西族茶文化、茶山人民族婚姻、傈僳族婚礼与跺脚舞、摩梭人的风情和形形的庙会,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充分体现了特有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而这些民俗体验式的旅游项目不仅给游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同时也对宣传地区文化、民族文化,开发本地区其他旅游资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我国台湾地区的高山族民俗文化旅游也是非常有特点的。触景生情,即兴演唱,具有抒情寄意的高山族音乐歌舞具有丰富多彩的风格。喜爱喝酒和打猎,把猎狗看做生命一部分的生活习俗,保留着母系社会遗风的女权地位,槟榔情趣和“笼子”幽会的恋爱婚嫁习俗,类似毛利人的点鼻待客礼,以及每年最重要的播种节和丰收节节日盛会,是台湾高山族人主要的民族风俗。这些旅游项目给凡是到宝岛旅游的客人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世界各国也都非常重视民族风俗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新西兰开发的毛利人文化习俗旅游项目,让游客从罗沱路亚的毛利音乐表演,类似夏威夷草裙舞的毛利歌舞,独木舟上、城塞村入口处以及集会场所前面及周围的雕刻,颇具民族特色的碰鼻礼、纹面等等,深深体验毛利人的历史、风俗和具有特色的文化。印度专门设置的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印度特有的传统服饰和女人专属服装,具备各种奇异功能的花样草药,包括出生、普迦、婚礼、葬礼四大仪式,印度教的灯节、十胜节、除十节等特色节日,以及以修行为目的的乞讨活动,都使游客对印度这个国度和民族有了较深的了解,留下难忘的回忆。北美地区反映印第安人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旅游项目,南美地区以巴西人为代表的忘情桑巴舞,欧洲地区西班牙的斗牛士,俄罗斯的民族歌舞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套娃,以及遍及欧洲的宗教习俗,非洲人特有的饮食、婚嫁和礼仪习俗。这都是人们在世界各地游览时所接触到的民俗旅游文化,都是根据所在国和所在地的民俗特色和资源进行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如何将这些旅游资源在提升文化品味和游客体验等方面进一步开发,从而提升地方旅游文化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同时促进地方旅游景点建设和旅游环境建设,这是当前世界旅游业发展的重点和重心。
作为满族和清朝发祥地的辽宁,同其他省市及世界旅游业的发展同步,针对辽宁所具有丰富的鲜明和浓烈的满族民俗特色旅游资源,正在开发结合以沈阳为核心的中部七城市群所特有的满族民俗文化,进行民俗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针对清朝兴京―东京―盛京―北京建都历程,即从努尔哈赤开始在赫图阿拉老城(旧称兴京)起事,到辽阳建立后金国都(东京),发展壮大移都沈阳(盛京),挺进中原入关北京建立大清帝国的清朝发迹史,设计和开发“清朝发迹史四京游”旅游项目;针对辽宁满族人口众多,满族历史和民俗特点鲜明的情况,设计和开发包括“满族风味美食一条街”、“满族民俗商品一条街”、“满族民俗文化一条街”等内容的“满清民俗文化体验游”旅游项目;针对沈阳作为清朝发祥地所完好保存的清故宫和新建的关东影视城等资源,设计和开发体现清代宫廷文化、历史文化、礼仪文化,展示清朝十二帝功绩、清代珠宝、清代宫廷用品、清代名家书画和文学作品、清代服饰以及包括“清代一条街”等内容的“清代特色文化体验游”旅游项目。
民俗特色旅游的特点
这些地区民俗特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都具有共同的特点。一是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所开发的旅游文化项目,都有自己鲜明的异于其他地区和其他民族的独有的文化特征;二是民俗文化特色突出,所提供的民俗旅游项目,给游客提供具有绝不类同于其他民族和其他地区的特殊体验;三是民族历史文化特色突出,所设计的旅游项目,不论是从旅游线路的设计还是旅游内容的安排,都体现出民族的发展历程。特别是辽宁省旅游工作者设计的“清朝发迹史四京游”旅游项目,让游客随着旅游路线漫游,穿越历史隧道,品味那些物是人非,体悟那些沧海桑田,充分了解大清王朝300年的兴衰史,体验曾在世界历史上独树一帜、大放异彩的清代文化。更特别的是这些民俗旅游项目文化特色突出,凡是开发民俗文化旅游项目的地区,都一改以往旅游那种走马观花,看景、拍照、购物的“老三段”模式,而是让游客直接参与那些具有民族、民俗、历史特点和特色的旅游项目,让人们在旅游过程中深刻体验特有的民族文化。甚至根据游客自身需求参加那些量身制作的特色旅游项目。如旅游活动由过去的局外观看演变为旅游者成为旅游活剧的主要角色,每一位游客都是这部活剧的演员,而导游从解说者化身为导演。
开发民俗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的出发点是增加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影响力,落脚点是提升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所在城市的影响力和城市竞争力。开发这些旅游资源也实实在在的促进了这些城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繁荣,所有开发民族特色旅游资源的城市都在不同层次上推进了城市的基础建设和文化建设,真正促进了城市综合实力的提升,这是不争的事实。
综上所述,由于中国各省市都具有不同的民族特色,都具有开发民俗特色旅游文化资源的基础条件,都应该把开发民俗特色旅游文化资源作为旅游事业发展的主要内容,通过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建设,提升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的吸引力、影响力,提升地区的旅游经济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黄桂秋.民俗资源与民俗旅游文化产业开发[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12,1
2.徐晶.民族旅游文化包装创新[J].包装工程,2013,4
【关键词】湖南花鼓戏;民俗用词;翻译策略
在信息化时代,高科技发展迅猛,随着多媒体、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现代人生活的空间日益缩小,“地球村”这个概念广泛受到传播和认可,全球意识不断加强。世界各地经济、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各种新事物、新观念以及新的价值观在全球范围内高速流转。人们普遍渴望了解这些外来文化,认识其民俗内涵,但不同文化的交融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文化冲击,其中,由于文化的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概念、词汇的空缺成为阻挠人们对新文化的理解的最主要的原因。因此,在这种形势下,建立起跨文化之间的民俗用词翻译和概念转换变得急迫而重大。
一、民俗文化翻译的现状和民俗用词翻译的欠缺
民俗文化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和传承的民间文化,是在共同地域、共同历史作用下形成的积久成习的文化传统。由此而产生的民俗文化词语大都经过长时间的运用和提炼,其内涵丰富,特征明确且具有较强的民族语言特色。”[1]关于民俗用词,一般都具有以下两个特点:关于物质生活意义上的词汇不对应;在文化意义上的词汇空白。“关于词汇空缺的定义,目前有以下三种:一指各自文化有的词汇;二指原语中存在某种为异族文化接受者所不明白、莫名其妙的、易于误解的东西,造成异族文化的空白”[2];三指含有特殊文化色彩的词和表达方式。民俗文化翻译中的词汇空缺现象是指在汉语里能用单个词语明确标记的东西,在英语里却要兜圈子才能表达出来,即在英语里找不到现成的对应词语。[3]
二、湖南花鼓戏文中民俗用词和翻译的关系
湖南花鼓戏文的文学特点有三:一是在戏剧的人物表现冲突上重情趣轻情节;二是在人物的形象塑造上,就事论人、集中刻画;三是在语言风格上,花鼓戏语言简练、生动,戏文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因此,翻译湖南花鼓戏文中民俗用词的关键点就在于对其中民俗用词的词汇理解程度上,即将湖南花鼓戏中体现出的独特的民俗色彩通过翻译的形式表达出来,用以促成文化间的相互转化。要翻译好湖南花鼓戏,就必须翻译好其中的民俗用词,这就要求译者在具备英汉双语互译的能力之外,还必须熟悉双语双方文化甚至是多种文化,唯有这样,才能通过译者的翻译体现出翻译作品之有的民族色彩,易于双方读者理解。
三、花鼓戏文中民俗文化词语的翻译策略及方法
在英汉互译中,民俗文化的理解是互译过程中最基础的部分,在翻译花鼓戏文时,必须把握好一个大概方向:寻找之间的对应点和双方文化移植。在英译过程中,不仅要翻译出这些民俗用词的基本语义,还要译出加载在这些词语之上的民族和地域色彩,把握翻译的原滋原味,保留跨文化交际的最佳程度。
(一)声像媒体传译理解法
声像媒体传译理解法是指用声音和图像的方式将花鼓戏文中的民俗现象真实的展示出来,并配合一定的文字来进行诠释的翻译方法。这种翻译方法生动而形象,是现在很流行的翻译民俗的方法。
湖南花鼓戏本身就是以其丰富的表现力闻名,这种翻译方法在翻译其中的民俗用词是最适合不过了,若在翻译过程中,辅以具有具体表现的动作和器物图片,能够很快的使目的语(英语)得到体现,读者和听者自然很快就能理解湖南民俗的独特之处。比如,如有外国客人对湖南花鼓戏很感兴趣,想知道花鼓戏中的民俗故事是什么,这时候,如果条件具备,不妨带着客人去戏院看一场花鼓戏,或者用多媒体图片、声像技术来展放一段花鼓戏,通过戏者身体力行的表演来再现民间风俗,译者在观影的过程中只需向客人指出戏文有的那些民俗用词是哪段对应的表演即可。
(二)原语保留模仿法
原语保留模仿法,是指对花鼓戏文中的民俗用词用英语中对应的文化信息进行模仿翻译并且辅以一定的补译、释译来进行翻译的形式,即在翻译中,使用目的语对原语的文化信息进行复制或移植。这种翻译方法将人体的各种通感运用起来,将原文的形象和情感原滋原味的以民俗文化的本身面目再现在读者面前。但由于双方的文化感知和由于文化不对称造成的文化理解误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仅只是简单的保留原语的发音,还需要对译出一些补充和解释。
比如花鼓戏《张先生讨学钱》“……路过城隍庙,过了千渡桥,我弯腰作揖把躬鞠……”。在一般的民俗用词介绍中,“城隍庙”一般被翻译为“Chenghuang Temple",这一译法保留了中国文化在目的语中的形象和趣味,能够吸引目的语读者对这特殊意向进行了解和探究,能够很好的促进特色文化的传播和扩散。这时候,若是在其保留原语的基础上,马上加补上目的语读者需要了解的信息,这种翻译方法就可以做到它能发挥的最大用处了。城隍,“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在中国封建社会,人民普遍都会在一个城的周围建造高高的城墙、城楼、城门及壕城、护城河,用以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他们笃信,一切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有关联的事物,都会有神的保护,因此,城和隍皆被神化成了城市的保护神。因此这样的民俗用词,应该在用音译法保留其原生态,吸引目的语读者注意而去进一步探究的同时,可以在Chenghuang Temple这一译文后补充对城和隍文化意义的阐释: Cheng and Huang both are the Town Gods who protect the city in Chinese culture.类似于此类的文化用语在花鼓戏中还有很多,因其所独有的文化模式,我们无法在英语中找到对应的词语,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将这些词汇都用直译的方法,亦可称为模仿(mimesis),将“城隍庙”中的“庙”译为temple,这样使之直接表达该民族的。
(三)换词意译法
换词意译法即“易词而译”,也即意译。其翻译过程中体现出的文化适应性以及翻译中语境对译者的影响决定了这种翻译法的可行性。
这种翻译方法在翻译湖南花鼓戏戏文中的民俗文化用词体现的尤为典型。如《张先生讨学钱》“……三月里是清明,家家户户挂祖坟,大爆竹三眼铳,鞭子放发是这样冲,莫道儿孙不孝顺,只怪坟山不做功,我堂堂的秀才落了第,如今是个陌生人,如今是个陌生人……”。此句中,一般将清明节归化为西方文化中的All Soul’s Day (万灵节)——天主教中为纪念已故朋友和亲人的节日(11月2日),而清明节(阳历4月4日或5日)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同时也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这两种节日虽然有不少共通之处,但在文化上的意义却大不相同,两者在时间上也大有迥异,所以两者意义并不完全对等。这个时候,运用换词意译,将“清明”英译为Tomb-sweeping Day(Falling on the 4th or 5th of April,Tomb-sweeping Day is a time to pay respects to one’s ancestors and to tidy their gravesites. It is also one of the 24 Solar Terms meaning clear and bright,and it marks the start of spring ploughings),这样的译法就保留了其对两种文化兼顾并得的优势。
(四)淡化法
淡化法指语际转换中文化意义的淡化或消除,形象比喻丧失,比喻(隐喻)变成淡而无味的一般陈述,即原文中有些词在译文中不译出来,因为译文中虽无其词已有其意,或者在译文中是不言而喻的。为达到中外语言交际的目的,在一些民俗用语翻译中,可略掉那些因为文化缺省而造成理解困难的词汇,这就是淡化法。
如:湖南花鼓戏《补锅》中:“……小聪啊,你补锅是光荣的,但是,细妹子那后生伢子补锅,那就要不得啦,要真是找了那么一个补锅的后生,我怎么去向他爹那祖宗说,我连上坟烧纸都没得脸去啊……”,“上坟烧纸”是东方人祭祀亡灵的典型方式,反映东方民族的一个特殊文化习俗。“烧纸”这一词汇表现的情景看似是十分具体的,但是其深层处所表达出的意义却十分模糊和抽象。若是先摒弃其原来表象的具体意义,采用淡化法,译作“they go to sacrifice at one of the graves there”。虽然,其导致了这一词汇在表象的具体化方面的缺失,但是,在意义上则满足了两种文化中意义上的对称。西方英语国家意义上的sacrifice与中国民间俗称的“烧纸”在实际意义上相差无几,表达是很恰当的。在使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表达好其本身在湖南民俗中的用法和本身含义,抓住这个重点去进行翻译,才能把握好其内在的意义,使淡化法运用得当。
四、结论
湖南花鼓戏文中的民俗文化词汇含有丰富的湖南本土文化内涵,但是汉英两语种词汇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语义冲突、语义空缺现象,尤其是要翻译如湖南花鼓戏这样的纯民族文化单元,要想找到恰当的翻译方法并不容易。而且,没有固定的翻译模式可以参照,这就要求译者在十分熟悉两种语言及其文化的背景下,去分析两种语境下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揣度其真正的意义,采用灵活变通的翻译方法去把此类民俗词汇中的文化要素表达出来。译者只有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中,始终站在时展的前沿,充分了解湖南花鼓戏文中浓厚的民俗文化,才能使自己的翻译作品经得起检验,才能更充分地发挥语言在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互相交流与渗透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树德.关于民俗名称的英译[J].中国翻译,1995.
[2]王秉钦.文化翻译学-文化翻译理论与实践[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3:87.
关键词: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群众文化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作为国家与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详细、充分地显示出地区历史文化遗产的特征和种类,还可以生动、深刻地体现出地区与社会人文精神及景观。除此之外,通过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群众文化内容与形式,可以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使地区内外的人们通过这个层面进一步了解地区人文精神与风俗文化,有助于促进地区内外的人们更好地交流,甚至实现融合。
1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存在的关联
1.1传承为发展指明方向
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以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为发展群众文化指明了方向。站在概念层面来分析,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在政治观念和经济发展上形成的,是人类社会日益发展的重要经验。从历史发展历程可知,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诞生于本民族先祖时期,传承状况虽然比不上社会的更新,但是因为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因此这是对社会发展的最佳纪实。这和发展群众文化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更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所以,可以将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视为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群众文化,如唐诗、宋词及元曲等内容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诸多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慢慢消散在历史长河中,也有一些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时俱进,在内容与形式上获得了全新的发展。[1]黑格尔说“存在即合理”,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都在无形中受到那些与时俱进的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影响,即使是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这些文化也对群众文化发展产生了影响。所以,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为发展群众文化指明了方向。
1.2发展是传承的途径
群众文化的发展有了传承的前提与累积,就成了传承和发扬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关键,也是最有效的方式和途径。也可以说,因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获得了人们的理解与认可,同时通过有效融合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经历了漫长历史的沉淀和考验,不会因为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而磨损或消散。发展群众文化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稳扎在群众层面,通过众多普通群众的一传十、十传百和专业教育中获得了传承发展,并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发展和繁荣而进一步拓展、延伸了其影响力。[2]
2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方式
2.1依靠民俗文化资源,联系地区特点与时代特征,造就地方文化品牌
民俗文化中蕴含着大量的传统文化,这是传统精神的一种体现。但是因为时代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这些民俗文化要想获得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与时俱进,进行适度创新。特别是近些年来,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这使得一些民间民俗文化艺术难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在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的同时,还需要人们不断创新,融合现代工艺和技术,让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适应时展趋势,与时代接轨,从而获得更好的传承与发展。例如,可以发展民俗工艺品、民俗旅游以及通过网络环境来传承和发展民间民俗文化及群众文化。除此之外,民间民俗文化是发展群众文化的一笔宝贵的财富,需要人们充分利用民间民俗文化资源来开展群众文化工作,以此造就地方文化品牌。[1,2]
2.2通过旅游业发展民间民俗文化艺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喜爱的休闲娱乐,相对人特别是城市居民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高。许多人喜欢旅游的主要原因是因为通过旅游可以看见其他城市的不同景观,这为传播民族民间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所以,一些民间民俗文化艺术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可以通过旅游业来传播发展这种文化。但是,在此过程中应避免这种文化旅游过于商业化,从而在为当地居民带来收入的同时,有效推进该地区民俗文化产业的发展。[1]
2.3适度整理加工及规范,取其精华
在传承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和发展群众文化时,需要采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两者,不仅要看到民间民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精髓,合理挖掘和传承,也应看到两者的不足之处,做好整理和转换工作。在民间民俗文化中挑选出符合社会发展的优质部分,进一步挖掘利用,相反,针对不适合社会发展、劣质部分就应推陈出新。[2]民间民俗文化应与群众文化有机整合,促进民俗文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