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创业风险分析与对策范文

创业风险分析与对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创业风险分析与对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创业风险分析与对策

第1篇:创业风险分析与对策范文

【关键词】土建专业,风险分析对策研究

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研究,多倾向于校企合作机制建设,集团化办学模式改革等方向,这对搞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这些研究重在更新观念,指导实践,需要在实践应用中因地制宜的具体化,标准化,规范化,从理论转化为实践需要较长过程,缺少实际操作性,难以直接嫁接应用,不具有普遍适用意义。

此外,针对土建类具体专业毕业生就业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可供参考的文献较少,可供借鉴的模板较少。目前对该领域仅有的研究还集中于学生初次就业保障上,缺少对学生职业规划的指导,缺少对学生就业风险的分析。开展“高职院校土建专业毕业生就业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有助于从全局高度调整专业设置,加强就业指导,促进经济发展。

在前期初步调查中,笔者对近几年来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在98%以上高初次就业率的背景下,隐藏着多种风险。

一是盲目就业的风险。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全国性问题。迫于严峻就业形势,“能就业、有班上”已经成为多数学生的首要考虑,“先就业、后择业”“骑驴找马”是学生退而求其次的“万全之策”“保底之举”。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准,对发展动力不够,对前景信心不足。在初次就业时,对岗位缺少认知,对单位缺少了解,对行业缺少分析,凭主观印象找工作,就业后发现工作难开展,能力难发挥,个人难发展,进而重新找工作,错过了就业黄金期,经验积累期,事业发展期。

二是二次择业的风险。

近几年来,国家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其中08年共批准投入约一万亿元用于开发。在强大市场需求带动下,土建类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调整,以及房地产市场准入门槛的提高,一些资质低、规模小的家族式、拼凑式、跟风式、合伙式小型房地产公司纷纷退出市场,相关岗位人员重新分流。在这个过程中,专业技能较低,能力素质偏弱,不能顺应市场经济发展需求的学生被淘汰出局,不得不进行二次就业。但此时限于趋于饱和的市场需求,仍然从事本行业存在较大困难。

三是能力不足的风险。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土建类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国际知名公司的涌入,给该行业从业人员的能力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限于培养层次,与本科生、研究生相比,在发展后劲上存在先天不足。从初步掌握的情况看,河北省某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近三年来岗位分布主要集中在“五大员”上,即施工员、预算员、质检员、安全员、材料员。而这些基础性工作岗位竞争激烈,供应大于需求,属于典型的买方市场。

基于以上原因,笔者紧跟河北省经济发展形势,紧贴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特点,拟构建一种风险预警模型,搭设一种资源共享平台,探索一种循环培养模式,建立一种预先协调机制,并对实现方法和途径进行研究,这也是本课题的重点和难点。

一是构建一种风险预警模型。

初步考虑以宏观经济学中边缘效应为骨干方程,将国家宏观调控、行业发展规模、国际国内形势、单位发展前景、专业技能等级等16个影响学生就业的因素,按照所占比重进行加权运算,以数据结果的形式确定就业风险强度。同时以近十年来河北省高职院校土建类专业毕业生就业数据为采集点,制定风险等级评定表。将通过模型分析出来的数据与风险等级评定表进行自动对照,并借助数据库技术进行自动风险诊断,确定当前就业风险等级。当风险等级较高时,自动通过有线、无线、网络通信方式,向数据终端发出预警信号,提醒毕业生谨慎从业,从源头解决毕业学生“入错行”的问题。

二是搭设一种资源共享平台。

当前,土建类毕业生就业信息主要源于学校招聘会、学校就业指导以及朋友介绍,主渠道过窄,影响了人力资源在河北省大区域范围内的科学配置,致使有的地方“有业不就”,有的地方则“无业可就”。而通过建立学校主导,政府支撑,企业配合,资源共享,机制保障的专业就业平台,可有效解决当前问题。

三是探索一种循环培养模式。

当前高职院校土建类毕业生就业指导持续时间为学生毕业至当年12月份,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改进,社会竞争的不断加大,院校所学难以维系较长时间,而不断充电,不断学习,不断实践才是克服困难的有效方法。本课题拟探索一种循环培养模式,发挥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召开座谈会,针对往届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建立“回炉”“复训”机制,将广大毕业生“扶上马”,而后“送一程”,提高毕业生综合竞争力。

四是建立一种预先协调机制。

第2篇:创业风险分析与对策范文

[关键词]生命周期理论;创业企业;风险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3-0037-03

1 引 言

进入21世纪,世界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创业时代,创业已成为全球性的话题,并日益受到各国和地区的重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相继提出了“以创业带动就业”等政策,促使我国的创业活动日益呈现出活跃的状态,大量创业企业应运而生。但事实表明每年都有大量的创业企业诞生,却又有大量抗风险能力较差的创业企业退出市场。造成我国创业企业成活率低和经营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创业企业在其成长、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风险缺乏有效地识别、分析与控制。纵观目前国内外的学术领域,相对于如火如荼的创业活动而言,对创业企业风险管理理论研究却明显滞后于创业实践。

2 创业企业生命周期

创业企业作为一个动态概念,它是相对于成熟企业而言的,是指处于由孕育期向稳定期逐渐发展和转型的企业,其规模及赢利能力较小,成长潜力与风险并存。创业企业的成长和发展也是一个具有若干阶段的连续过程。本文以爱迪思的企业生命周期阶段论为基础,结合我国创业企业的特点和前人的研究,将创业企业成长划分为孕育期、求生期、扩张期、稳定前期四个阶段。①孕育期。即从捕捉创业机会到创业企业创立的阶段,创业企业实体的成立则标志着孕育期的结束。②求生期。求生期指从产品研发到产品试销的过程,是将创业设想转化为一系列创业活动的过程,是组织结构、运行机制等逐渐成型的过程。③扩张期。该时期是由产品试生产和试销向产品规模化生产并日益被市场接受的过程。④稳定前期。这是企业的核心产品生产能力、销售业绩和管理水平都逐步趋于稳定,其市场地位也趋于稳固的过程,因此,该阶段也是创业企业向成熟企业过渡前的关键时期。可见,上述四个阶段正是创业企业积累资源、增加实力、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发展演进过程。

3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我国创业企业风险分析

创业企业在不同的生命周期中面临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内部环境状况都存在一定的差异,其生产经营活动也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因此不同生命周期所面临的风险类型也将各不相同。

3.1 资金风险

资金风险主要分为筹资风险和用资风险。

(1)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是创业企业在创业初期遇到的首要风险和核心风险,随着企业的发展,创业企业将陆续获得现金流入,规模和影响力都将不断扩大,则其筹资风险会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产生的原因为:第一,创业企业作为一项全新的事业,缺少参照系和经验,导致企业的筹资计划和融资策略制定缺乏一定的准确度和科学性,进而造成创业企业的筹资风险;第二,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不完善和二板市场的不成熟是我国创业企业融资难的主要因素。

(2)用资风险。创业企业的用资风险通常突出表现在求生期和扩张期,该时期的创业企业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产品的研发、生产和营销,如果资金使用分配不当将引发资金风险并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营。一方面由于资金结构和资金分配不合理可能导致用资风险。另一方面,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道德素质不高也将致使创业企业承担一定的用资风险。

3.2 技术风险

创业企业技术风险具体可以表现为技术研发风险、技术应用风险和技术再创新风险三方面风险。三种风险虽同属技术风险,但其中技术风险出现的时间段不同,且不同时间阶段所造成的影响也各不相同。

(1)技术研发风险。技术研发风险突出表现在创业企业孕育期和求生期,此时期创业企业缺乏足够的研发资金和技术开发经验,导致技术的研发能否成功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一方面,由于研发经验不足,创业企业经常遇到因设计方案不合理而造成后期研究工作离既定目标越来越远,最终造成技术研发工作无法继续的现象。另一方面,我国很多创业企业在技术研发工作前通常疏于技术检索,当研发工作进行到一半或结束后,才发现研究成果早已经申请专利或上市,造成了企业资源的浪费。

(2)技术应用风险。当创业企业的研发工作取得一定的进展后,技术研发风险逐渐降低,但技术应用风险则应时而生,具体表现在:①技术适用性风险。如技术使用环境、资源等条件较苛刻,操作复杂,功能过剩或不足,与相关技术不兼容等,都会使技术因适用性较差而面临被淘汰的风险;②技术可靠性风险。技术的不可靠将导致产品在性能、质量和安全性等方面的不稳定,如产品技术性能不过关或次品率过高,造成创业企业因产品无法满足相关技术标准或不被消费者接受而面临危机;③技术流失和替代风险。由于缺乏技术保护意识,创业企业通常面临技术外泄或被模仿的风险。

(3)技术再创新风险。当创业企业逐步在技术和管理上逐步趋于成熟时,技术再创新风险将可能随之产生。在稳定前期,创业企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此时企业容易陷入安于现状而疏于在技术广度和深度的再创新或不愿进行新技术的开发的状态,不能以动态的目光和思维进行技术创新管理,最终造成产品失去市场竞争力,危及企业的长足发展。

3.3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通常在创业企业的求生期就已产生,在扩张期达到最大。随着创业企业的发展,市场准入与预测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和市场潜力成长风险依次凸显。

(1)市场准入与预测风险。在创业企业求生期,产品研发结束后,需要将所生产的产品投放市场,但由于创业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缺少市场知名度等特点,其产品在进入市场并试图让市场所接受的过程中将会遇到更大的困难或付出更大的代价,甚至进一步演变成市场准入风险。同时,由于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市场开拓经验的欠缺性,创业企业还要受到因市场预测的不准确而产生的影响。

(2)市场竞争风险。随着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和生产能力的加强,扩张期的创业企业需要不断扩大市场份额来获得更大的利润,但由于消费者认知程度较低、市场地位不高、竞争能力较差,创业企业在此时就需要承担更大的市场竞争风险。市场竞争风险一方面体现在产品本身的竞争,产品质量、性能等指标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决定了创业企业市场竞争风险的大小。另一方面,创业企业要面临现存的成熟企业和新的竞争者出现所带来的竞争风险。

(3)市场成长风险。市场具有潜在性与待成长性,创业企业要想获得更长远的发展和快速扩张,就得不断地发掘市场潜力或开发新的市场。与技术再创业新风险一样,当创业企业发展到稳定前期时,往往由于资金、市场开拓能力的限制或惰性的产生,使得创业企业无法继续进行新的潜在市场的开发,也就无法获得更多的利润,从而导致创业企业缺乏足够的现金流量用于企业的发展,如此恶性循环,创业企业的成长速度与生产水平将无法适应市场的成长速度,将导致创业企业面临严峻的市场成长风险。

3.4 人力资源风险

由于创业企业的高风险性和发展的不确定性等特征决定了创业企业在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方面都不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也导致创业企业一直面临着较大的人力资源风险,主要表现在人才获得风险和人才流失风险。

(1)人才获得风险。相对于成熟企业,面对人才竞争激烈的市场和人才成本日益增加的情况,创业企业在招聘各类人才时会面临难以满足自身需要的压力,招人难度加大,使得创业企业在运营上要承担人力资源不足和人力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

(2)人才流失风险。人才流失风险是我国创业企业整个生命周期中常见的风险,尤其在企业求生期表现更为突出。首先,良好的组织结构关系可能因为核心人才的流失而遭到破坏,执行中的任务也将被迫中断,企业经营效率大大降低;其次,企业花费大量成本吸收和培养的人才一旦流失,将导致创业企业在资金和资源上的浪费;再次,掌握核心技术或客户等资源的人才流失,可能造成技术开发延迟或技术外泄,甚至使创业企业因人才流失风险而遭受巨大损失和致命打击。

3.5 管理风险

管理风险是贯穿于创业企业始终的主要风险之一,它是指由于创业企业管理不善而导致创业失败的可能性。创业企业的管理风险主要由因创业者和管理团队能力不足而导致的能力风险和由组织结构不合理所导致的组织风险两部分组成。

(1)能力风险。创业者和管理者是创业企业的关键人物,其能力的高低和经验水平直接关系着创业企业管理效果的好坏和管理风险的大小,尤其在创业企业发展初期,管理者能力有限,相应的能力风险则较大。能力风险在创业企业中具体表现为决策能力风险、业务能力风险和协调与整合能力风险。

(2)组织风险。创业企业的组织结构在成立之初通常伴随着结构的不合理性和效率的不稳定性,由此产生的组织风险将对创业企业实施高效管理造成很大的障碍。在创业之初的孕育期,创业企业通常缺少专业的管理团队,组织的层级结构也相对较为模糊,经常出现多头领导或责任不清的现象且组织的灵活性较差,这将导致企业管理效率低下,造成管理上的风险。随着企业的发展,管理组织趋于稳定,但当创业企业发展到扩张期时,企业规模和产能都将迅速扩大,其组织结构将面临无法满足企业扩张和发展需要的风险。

4 结 论

本文基于企业的生命周期理论,划分了我国创业企业的生命周期,并针对不同生命周期中风险类型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并得出如下结论:①创业企业是一个动态概念,其成长和发展也是一个具有若干阶段的连续过程,以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可将创业企业的成长划分为孕育期、求生期、扩张期、稳定前期四个阶段。②创业企业在整个生命周期中主要面临着资金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人力资源风险和管理风险,且各种风险在不同生命周期中呈现不同影响和变动趋势。因此,在进行风险控制时也应以创业企业发展的生命周期为基础,有针对性地、有重点地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手段对各种风险进行有效地管理。

参考文献:

[1]王艳茹.中国创业型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3):88-93.

[2]成春,贺立龙.创业企业的成长动力探析[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36-140.

[3]宫雅卓.论创业企业的分段风险投资策略[J].科技创业,2003(9):63-64.

[4]谢胜强.创业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和技术创新能力培育方法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8(26)(增刊):230-233.

[5]高新技术创业企业风险的系统分析:辨识与规避[J].科技管理研究,2008(10):132-135.

[6]周荃,徐健.高科技企业的典型风险及其防范[J].科技创业,2006(9):41-44.

[7]张云.创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2009(1):106-107.

[8]陈春燕.科技型中小企业风险评价[J].民营科技,2009(2):42-43.

[9]Bobo,Jack.The Business Life Cycle,Life Health and Financial Service.IMI.2001(5):23-28.

第3篇:创业风险分析与对策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防范

一、大学生创业法律风险不容忽视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为280万人,2014年为727万人,在这十年期间高校应届毕业生增加了400多万。可见,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当严峻。在这种形势下,国家积极推动“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通过政策鼓励、典型示范、搭建平台,激发大学生的创业热情,以创业带动就业。不少大学生在这个背景下走上了自主创业之路。但创业企业在建立、运行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并错综复杂的风险,而法律风险就是其中不可被忽视的一种。

不少大学生创业者认为在法律风险防范方面的支出是可有可无的,是为创业组织“节流”的部分。然而,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区。“创业事实上就是一个法律行为”,从创业实体设立伊始,就创设了法律关系,并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与责任,为法律行为接受法律后果,维护自身法律权益。现实生活中,高发案率、高败诉率、低执行率是企业诉讼的真实写照,一场官司葬送一家企业和打赢了官司执行不了赔偿的现象并不少见。法律风险一旦发生,给企业带来的将是颠覆性的灾难。作为创业主体的大学生因缺乏社会经验、缺乏法律意识,不少创业者被卷入到法律纠纷当中,甚至使创业企业面临毁灭性打击。在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随处都隐匿着契约、人事、侵权、税务等数不胜数的法律风险,所以,加强大学生创业者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是一个很紧迫的理论与实践课题。

二、大学生创业中的典型法律风险

创业法律风险主要是指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因为创业环境、创业活动本身的复杂性和创业者法律知识、能力方面的有限性,最终导致创业活动逐步脱离创业目标的可能性。笔者主要对大学生创业过程中常见的几种典型法律风险进行简要分析。

(一)创业初期法律风险分析

1. 创业组织形式法律风险分析

在大学生创业中,比较常见的组织形式有:普通合伙企业、个体户和有限责任公司等。依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每种组织形式投资者所承担的责任是不相等的。就合伙企业来说,合伙协议无论是否有无约定,对外债务的承担比例,企业的债权人都有权利要求任意合伙人承担所有的债务,也就是说任意合伙人都有责任以自己的全部财产偿还企业的全额债务。合伙人在承担了超过自己应负的债务后有权向其他合伙人追偿,协议有规定债务承担比例或出资比例的,各合伙人按协议承担责任,未约定的按盈余分配比例承担债务,但对造成企业亏损有过错的合伙人,应按其过错程度相应的多承担责任。所以合伙企业中,合伙人对外债务承担的是无限连带责任。在个体工商户的组织形式中户主承担的也是无限责任,即创业者以自己的全额财产对债务承担责任。在有限责任公司中,公司以全部财产承担无限责任,股东以出资额为限对外承担有限责任。不同的组织形式意味着不同的创业风险,创业者应当了解各种组织形式的风险责任,再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组织形式。

2. 场地租赁中的法律风险分析

场地是创业活动开展的载体,找一个地段好、租金适中的场地对刚刚起步创业的大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在场地租赁方面我们主要讨论三个问题:第一个即出租人非所有人的情形,在这种情况下与创业者(承租人)签订租赁合同的出租方并非房屋的所有权人,我国《物权法》并没有对该种情况做具体的规定。但如果出租人事前取得了事实处分权或者事后得到了所有权人的许可,承租人的租赁权可以类推适用所有权人为出租方的相关法律规定,否则承租权的法律保障将会大打折扣。第二种是先租后卖的情况,房屋先租后卖的案例在实务界常有发生,对于缺乏法律常识的创业者来说,遇到这种情况会让其处于非常被动的状态。然而立法者早在修订《合同法》时,就对作为经济弱势群体的承租人进行了特殊保护。《合同法》第229条规定:“租赁物在租赁期间发生物权变动的,不影响租赁合同的效力”即承租人能够以租赁合同来对抗房屋的所有权人。所以作为承租人的创业者在租赁期遇到先租后卖的情形时完全不必惊慌,应当寻求法律救济,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第三是租金上涨问题,第一种情况是出租方在续订租赁契约时要求调高租金,毫无疑问这是合理、合法的,同时也是承租方和出租方自由协商的结果。第二种情况是出租方在租赁期间内要求上涨租金,对于这种情况只要契约约定的租金没有严重的偏离市场行情,承租方都有充足的理由拒绝出租方的请求,并要求双方按照租赁契约继续履行。为了避免因场地的租赁而陷入不必要的纠纷,在此给予创业者们几条建议:第一、签订租赁契约时要求出租方出示房屋的所有权证以及土地的使用权证,确保出租方是房屋的所有权人。第二、契约内应当详细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要约定有详细的违约责任,并要求出租方提供符合契约目的的标的物。

(二)创业组织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问题分析

任何商业主体在运营过程中,契约都是不可避免的,契约在带来利益的同时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商业组织在经营过程中主要涉及的契约应为两大类:商务契约和劳动契约。下面先来讨论商务契约的潜在风险,商务契约带来风险主要是包括对方违约给创业者带来损失和创业者因契约不能履行而承担违约责任。契约风险的规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看契约双方是否为合法的主体资格。如果对方是法人应当主要审查对方是否依法成立、有无必要的财产来独立承担相应的契约责任、有无自己的名称和场所,而这些信息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执照上都大致有注明。如果对方是自然人,则主要审查对方是否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如果对方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避免与其签订合同或取得其法定监护人的追认。还有种常见的契约主体就是人,在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很大部分的商务契约都是和某一产品或某一名牌的人签订。在签订代订合同时应当着重审查人的身份和资格,即是否有被人签发的授权委托书,其行为是否超越了授权范围和权限。其次看契约的内容是否合法,这要求创业者在订立契约之前应当进行相关的调查和情况了解,确定契约内容是合法有效的。最常见的契约内容风险主要是因为已方或相对方丧失履行合同的能力而导致违约的出现。对于初出创业的大学生来讲一个能够为自己带来巨大收益的商务契约可谓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欣喜之余更应当谨慎审查己方的契约履行能力和对方的契约履行能力,避免最后因履行不能给自己带来无法挽回的损失。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签订契约时应极力避免口头契约,因为一旦发生纠纷,都会因为缺乏证据而使自己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在此建议大学生创业者使用书面形式订立契约。

随着企业的发展,业务能力的扩大,企业必定会招聘员工入职。而劳动契约的签订是员工入职的必经程序,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利益,我国《劳动法》已对劳动契约的签订时间、形式和内容都进行了详尽的规定。企业应当与劳动者签订符合法律规定的劳动契约。另外的提醒创业者注意的是,在劳动契约中最好明确劳动者的职责,以及劳动者在失职时应当负的责任,并确立一套可行的考勤制度。从而确保能够在劳动纠纷发生时,最大限度的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当然,个人觉得企业在夺得法律和道德制高点时,对企业员工不应过于苛刻,否则很容易陷于尴尬的境地。

除了上述的契约风险外,知识产权侵权行为的法律风险也应当得到大学生创业者的重视。知识产权是指创作人对其智力劳动成果依法所享有的专有的权利。主要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知识产权可以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力所在。大学生创业主体因不懂得知识产权法的规定而侵犯别人知识产权的大有人在。比较典型的一个案例发生在2009年,温州大学的几名大学生投资创办了一家电影网站,却不料被杭州一家影视公司“版权侵权”,并要求赔偿60万元。遇到这种诉讼危机,对任何大学生创业者来说都是一致命的打击。所以大学生创业者有必要去了解知识产权方面的知识,在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的同时又避免去侵犯别人的知识产权。

(三)创业组织终止的法律风险分析

创业组织终止是指创业组织彻底结束营业活动和市场主体资格的彻底消灭。在创业组织终止活动中潜在的风险主要包括创业组织名称没有进行依法注销登记,且被他人恶意盗用的风险。以及在本文开头所讨论过的选择不同组织形式所遗留下来的问题。如果创业者选择以个体工商户或者合伙企业作为创业组织形式,那么创业组织在终止后创业者还应当对创业组织在存续期间所负的债务承担无限责任。如果创业者选择以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创业组织形式,创业者则可以通过破产清算程序使自己免于承担创业组织所不能的部分债务。

三、大学生创业防范法律风险的主要对策

既然创业中有如此多潜在的法律风险,大学生创业者又应如何提升自身风险规避能力呢?

(一)树立大学生创业者的法律意识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浪潮下,我国的法制逐步完善,虽然创业者的法律意识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是确实还是存在很大一部分创业者的法律风险意识过于淡薄,无法满足创业活动对法律知识的需求。在进行创业活动的过程中总是忽视法律风险的存在,从而导致自身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正当的维护。严重的更是直接导致企业逐步走向衰退直至企业倒闭,所以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背景下建立一套有效的企业风险防范机制,来规避企业所面临的风险是很有必要的。大学生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更是应当注重培养自身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二)了解和熟悉相关创业法律知识

大学生创业者应当了解创业与法律的关系,部分大学生创业者片面的认为创业就是创建新的企业,创业与法律毫无牵扯。显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创业是把机遇、资源、技术、创新进行有机整合的一项高难度活动。这种高难度活动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法律环境,创业者可能会寸步难行、处处碰壁。而法律不仅能够为创业活动保驾护航,同时也能够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契机,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欲望。所以加强对创业者的法律知识培训,提升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很有必要。在此也呼吁各高校在强化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应该开设相关的法律课程,让法律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让大学生创业者认识到法律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性。在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后,大学生创业者应当了解和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提升自身的法律知识。特别要了解和学习民法、商法、经济法的相关知识。

(三)依法进行创业活动

在创业初期,创业组织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差,而依法创业是规避市场风险、财务风险和人力资源风险的有效手段。同时法律风险也是市场风险的集中体现。所以,大学生创业者更应当依法开展创业活动,对创业组织进行依法经营和依法管理,并且学会利用法律手段,如:协商、调解、仲裁、诉讼来解决纠纷,维护自身的正当利益。做到依法成立、守法运营、合法终止。无可否认,任何企业都不愿陷入诉讼纠纷,但往往有些风险创业者自己是无法预测和避免的。鉴于此,有条件的企业应当聘请法律顾问,当然法律顾问的最大目的不是企业的诉讼案件而是为企业规避法律风险,为企业的正常运行保驾护航,最大限度的把法律风险扼杀在摇篮里。相信在法律的翅膀下大学生创业能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四)配备法律专业团队

迫于成功的大学生,最普遍的是约上几位亲朋好友一起想轰轰烈烈的干出一番事业,共创美好未来。这种想法是值得我们学习推广的,但是在选择合伙人的同时面临的风险也是很大的。在创业组织形式中不论是哪种,人合性都是自始至终的影响着创业的进程,合伙人选对了成功就在眼前,合伙人不合适面临的除了创业失败之外还有可能与亲朋反目成仇。所以在选择合伙人时务必谨慎,首先合伙人之间的理念应当一致,合伙人之间的性格也不应当有太多的不合,更重要的一点是合伙人之间能够进行很好的沟通理解,志趣相同。只有合伙人在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条件下创业才能够争取最大可能性的成功。再者,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思想的影响,合伙人在达成合伙意向时,各方看到的更多的是创业成功的辉煌,对创业背后的风险却很少去审视,也不愿作更多的关于合伙人权利义务、违约、散伙的约定。以至于一旦陷入困境合伙人之间相互推责,各自都想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合伙人之间的利益矛盾就不可避免了。创业作为一种商事活动,风险是与生俱来的,我们要做的不是去逃避而是规避风险,所以在此建议起步创业的大学生在创业初期一定要与合伙人就合伙期间的权利义务、利益分配方式、违约责任、散伙等与我们传统观念相悖的情形,作出详细的约定,至少要保证“买卖不在情谊在”。

参考文献:

[1]叶虹.大学生创业法律实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2]高兴.大学生办网站遭60 万索赔[N].温州商报,2009-11-20.

第4篇:创业风险分析与对策范文

关键词:商业银行 中小企业 风险预警 解决策略

伴随国内外宏观经济下行,自2011年4季度以来,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体,受到市场需求下滑、产品价格下跌甚至倒挂、原材料及人力成本上升、融资难度加大、涉及担保代偿、民间借贷等问题,纷纷陷入经营困境,信贷资产质量持续恶化。面对现状,商业银行如何做好中小企业风险管理,切实提高复杂环境下风险管理的水平,特别是如何采取有力措施识别和计量客户风险,做出及时、有效风险预警,为主动采取风险控制及缓释赢得宝贵时间,已成为确保中小企业客户信贷资产平稳运行的关键问题。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风险预警的必要性

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中小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生产经营过程中容易积聚风险隐患,当遇到宏观形势不景气、行业低迷等不利条件时,其风险开始暴露,且呈现快速上升、群体爆发等特点。具体来说,一是中小企业财务制度大多不健全,部分中小企业编凑财务报表现象也屡见不鲜,信息透明度差导致商业银行难以从财务数据上有效把握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二是多数中小企业缺乏长期稳健的发展规划,利益最大化驱使下,不分析市场实际需求,盲目追求规模膨胀、经营多元化或投资房地产开发、民间借贷等高风险领域;三是部分中小企业仍采用家族式管理模式,虽然在创业之初能凭借企业家个人开创精神获得成功,但在没有专业系统化人才及管理的支持下,企业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四是部分中小企业信用观念不强,当企业出现生产经营显著下滑、资不抵债、高利贷缠身等严重问题时,企业主躲避债务的情况屡屡发生。中小企业自身存在的上述弊端,导致对中小企业的资产质量控制已演变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中一项突出难题。

然而任何风险的产生、积聚、爆发都有一个过程,在中小企业的风险管理中,如果能实现对问题资产的早发现、早处置,就能有效化解风险或将化解成本降至越低。而在过程控制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授信后的实时监控,尽早发现潜在风险并及时进行预警提示,为最终化解风险赢得宝贵时间,最大限度地避免潜在风险向现实风险的转化,最大程度地减少资产损失。在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过程中,风险预警就是在贷后检查的基础上,通过对风险高、敞口风险大的业务,进行细分分析,设立量化风险预警指标,收集风险信息,进行严格监测,并针对存在风险隐患的客户提出处置预案,即提出在假定风险发生时的应对方案,对存在风险隐患的客户做到“心中有数”、“措施到位”。在贷前调查、授信审查审批、授信执行、授信后管理、不良贷款清收几个环节组成的整个信贷流程中,风险预警处在授信后管理阶段,处在信用风险由潜在风险向现实风险转化过程中的“拐点”,做好风险预警工作,可以实现风险的早发现、早处置,促进银行资产的良性循环,否则,银行资产的安全就会受到威胁,甚至造成重大损失。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风险预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已建立起了各自的风险预警机制,但一般来说,风险预警流程可大致划分为以下几个步骤:信息采集、调查评估、预警、风险处置。广义的风险预警还涉及到风险揭示后的处置及跟踪监测,即按照预警客户的生产经营情况、现金流情况、还款能力和意愿、抵质押物权属及价值变动、担保企业代偿能力及意愿等,及时制定应对方案并组织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持续开展跟踪监测,直至风险被有效化解或风险已充分暴露需启动不良资产清收程序。受限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弱点,针对中小企业的风险预警管理实践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中小企业风险信息采集对于判断中小企业的风险状况指导意义不大

受中小企业财务数据不全面、失真程度高影响,中小企业风险信息采集,对于判断中小企业真实的风险状况指导意义不大。一般来讲,客户经理通过对授信客户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回访和贷后检查,收集客户经营管理、财务、产品市场、企业信用等方面的风险信息,并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外部媒体,收集与授信客户相关的外部信息。但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媒体关注度不高导致其外部信息来源有限,公众媒体报道经常有一定时滞,披露时也基本形成了现实风险,这样银行会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处于被动。此外,与一些真实程度不高的财务数据相比,客户经理只能更多依靠对企业生产经营变化、信用状况变化、银企关系变化的主观印象,来判断企业还款能力、还款意愿。

(二)缺乏对于中小企业自动预警的有效手段

受限于数据源的有效性,一些依托财务数据设计的自动化风险预警模型对于中小企业客户不适用。在具体实践中,是否应该发起风险预警一般仍依靠一线客户经理或贷后检查人员的主观判断。此外,中小企业关联关系错综复杂,风险易沿着法人关联关系、股东关联关系、供应链上下游关系、担保互保关系等进行传递,对中小企业资产质量危害较大,而很多关联关系具有隐蔽性,如何有效挖掘关联客户是商业银行资产质量控制普遍面临的难题。

(三)复杂的外部形势催化下风险预警及时性明显下降

在经济上升期,中小企业市场需求旺盛、生产经营正常、资金流通顺畅,问题客户较少,基本能在风险暴露前及时发出预警,为化解风险或问题处置赢得时间。但在经济下行期,由于缺乏自动化的风险预警手段,在人员配备维持在原有水平的条件下,问题客户的大量上升让贷后检查人员顾此失彼,风险预警的及时性大大降低,很多授信客户风险已经明显暴露后才对其发出预警,导致预警已经失去了警示作用。

(四)客户经理及贷后管理人员对风险预警认识不足

客户经理及基层贷后管理人员对风险预警的认识仍受到传统观念束缚,认为风险预警多则表示资产质量不高。在发现授信客户风险后,特别问题客户数量较多时,分支机构多会选择不向上级机构报送,试图自己收回、自己解决,而只有当事态发展到难以控制的程度时才选择报送。在资本运作频繁,关联交易不断、企业间互保成为惯例的经济环境中,风险信息往往具有全局性的价值。某一客户的风险信息,可能会揭示出一系列关联公司的潜在风险,在系统内可能波及多个客户。分支机构的隐瞒迟报,严重拖后了风险预警的时效性,也让很多风险信息不能在全行范围共享,造成的潜在影响不可估量。

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风险预警问题解决路径

(一)根据中小企业授信特点,建立全方位的风险预警体系

宏观经济政策变化、突发性经济扰动因素(如汇率突然升值、国际贸易争端、原油价格上涨等)、行业周期性波动、区域风险上升等,会在授信行业、授信区域等方面系统性地影响银行资产质量,特别是抗风险能力较弱的中小企业客户群体更容易出现系统性风险。这就要求商业银行从行业、区域、产品、客户等不同维度,建立全面的中小企业风险预警体系,适度调整资产组合,及时防范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快速采取处置措施,有效化解授信客户的潜在风险。

(二)完善中小企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提高风险预警数据采集准确性

构建包括客户关键财务指标、客户行为指标两部分的中小企业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具体来说,一是结合行业、区域特征,提炼有针对性、区分度的财务指标,并在采集数据时通过查核真实凭证等途径判断财务指标真实性并做出相应调整;二是建立细化的客户行为分析预警指标体系,加强对非财务风险信息的采集以及与财务信息的交叉验证。同时,由于媒体公开信息资源的利用价值有限,而半公开或不公开的信息往往有较高的价值,因此要注重非公开渠道风险信息的收集,以实现对企业风险信息的全面掌握。

(三)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丰富风险预警手段

可以借助数据挖掘技术,构建中小企业风险预警模型,辅助客户经理及贷后管理人员对客户风险进行判断。一方面,可以借助数据挖掘聚类算法,特别是网络聚类算法,利用客户间零散的关联关系构建关系网络,并基于该网络挖掘密集的关联客户群。另一方面,运用数据挖掘中适用的分类算法,结合中小企业的客户财务表现、客户行为表现,以及关联客户群中关联客户的风险变化,构建全面的中小企业客户风险预警模型,实现对风险信息的自动分析,提高风险预警效率,弥补人为判断风险的主观性及片面性。

(四)加强银行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建立预警客户的快速处置通道

应加强银行内部资产监控、授信评审、资产保全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密切合作,建立预警客户的快速处置通道。对于预警客户中风险较大、拟退出的客户,应及时移交资产保全部门进行专业清收,并在移交之前尽可能查找客户的财产线索,为日后的查封、保全奠定基础。对于未来发展潜力不大,风险有可能逐渐加重的预警客户,在企业风险没有全面爆发之前,通过调整授信方案,有选择地渐进退出,可有效避免运用法律手段强制清收的负面影响,节约成本,并维持银企关系。充分发挥各部门协同作战以及总分支三级联动的优势,使风险能以最低的成本、最小的影响被化解。

(五)加强相关人员观念教育及业务培训,并给予考核激励

加强对客户经理及贷后管理人员的观念教育及业务培训,并结合激励、考核措施,切实提高风险预警的及时性。一是要将当前经济形势变化、所在区域风险变化特征、敏感行业市场现状及趋势等分析进行深度培训,并定期组织一线人员开展经验交流会,提升他们对中小企业授信客户风险变化的敏感度。二是要从根本上扭转预警多与资产质量差相关联的传统观念,让风控人员及各级分支行机构真正认识到预警工作代表着风险控制的主动程度、谨慎程度。三是切实推行配套的激励及考核措施,加强对出现预警外逾期、不良的惩罚力度,敦促及时主动风险预警理念的全面贯彻。

(六)重视局部风险信号的价值,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建立总行与分支行、分支行之间对中小企业贷款的行业风险及客户风险信息的实时互通共享机制。商业银行应充分重视局部风险信号的全局性价值,保证风险信号在系统内能够及时快速传递。一方面,建立重大风险每日监测机制,对媒体披露的重大风险事件、敏感行业风险信息等重要外部信息在全行各级机构之间开展共享。然而由于信息量大、聚焦性弱等问题,外部信息共享对于风险预警来说是必要但不充分的。因此,还需加强内部信息共享,当授信客户显露风险信息,或出现临时欠息、表外业务垫款等风险信号时,监测机构应及时将这些细节信息向相关机构发送风险提示。此外,如果能够开发出上述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风险预警工具,当一个客户出现风险时,系统可以将其上下游企业、担保企业、同一控制人企业等关联企业,以及工具识别出的一些潜在关联企业,对所在的分支机构自动发出提示,对于提早发现及防范中小企业信贷资产风险将发挥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传岩,王涛.中小企业信贷风险分析与防范对策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1(2)

2.郭小波,王婉婷,周欣.我国中小企业信贷风险识别因子的有效性分析—基于北京地区中小企业的信贷数据[J].国际金融研究,2011(4)

3.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预警与缓释研究[M].湖南人民出版社,2010

第5篇:创业风险分析与对策范文

关键词:民营企业;投资风险;对策

1浙江民营企业投资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缺乏完善的公司治理机构

在生活中,我们所说的通常意义上的民营企业其实是指“民有”企业。而所谓“民有”企业,整个企业运作的过程中,最高指挥者即领导者,便是企业家本人。作为民营企业家,农民和很多专业知识不强的创业者占了很大比例。企业家个人缺乏长远展望的能力,不懂得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构。这些企业家们在管理公司时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一人”独断,“中央”集权。这种情况使得公司并没有系统、全面的治理机构,仅仅依靠领导一人的个人判断便妄下决策。没有专业、完善的公司治理机构来帮助决策,作出合理、合情、有力、有利的判断,公司就极易在投资活动中受到制度、企业特有的风险以及市场的制度的影响,从而导致投资风险管理的问题滋生。

1.2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企业内部控制必须要以专业管理的制度为基础,以风险规避、有效监管和控制以及直观表述出生产经营业务过程形成严格的管理规范。内部控制想要形成体系,必不可少的就是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以及内部监督。想要满足形成有效内部控制体系的必要条件,就必须从各方面着手。企业的内部控制是最有效的控制投资风险的方式之一。如果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会导致企业会计信息失真、经营活动效率性得不到保障,并且难以保证妥善的避免投资经营活动中出现的巨大风险。民营企业要更加关心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并且完善,比较经济利益而言更重要的是企业的长足发展。企业投资失败、资金运转困难、破产都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缺乏来自企业内部的监管力量和正确导向。

1.3浙江民营企业家自身素质问题阻碍了企业风险投资的发展

浙江民营企业家只在自己所处的行业不断探索,却对同类行业的发展变化毫不在意,在针对冒险求收益的问题上,一直抱有的便是“不求利益仅求稳”的心理。一方面的原因是他们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甚少,没有十足的把握去涉猎自己完全或者基本不了解的行业进行投资相关的活动;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浙江民营企业一直以来的发展经营方式便是家庭式的管理方式,并不具备真正的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的破釜沉舟式的气魄和立场,缺乏承担风险的意识和责任心。企业家自身在创业过程中也是经历了万分艰难,这样的经历使得他们更加谨慎、小心,不愿意再冒险进行二次创业,仅仅守着已有的产业进行着画地为牢式的发展。正因为整个浙江民营企业中大多数的企业都是这样的心理,所以浙江民营企业的风险投资并没有发展多少。

1.4浙江民营企业缺少从事风险投资的人才

高质量的人才输入才能带动一个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浙江民营企业在参与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的时候需要各项行业中的高、精、尖的人才。既懂得风险投资的管理,又懂企业技术的人才更是被迫切的需要。但以我国近几年的形势来看,人才就业和企业的用人永远是有所差距的。目前浙江民营企业的普遍状况是:风险投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一方面是因为市场中原本就缺乏复合型风险投资方面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是因为浙江民营企业在薪金、保险、住房、医疗等政策上的短缺以及求职者对在民营企业就业有着观念上的错误认知,使得人才不愿选择民营企业进行就业,造成了当下风险投资方面专业人才短缺的局面。上述这些因素不仅提升了浙江民营企业的投资风险,而且很不利于企业管理在投资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风险,无形中增加了企业的损失。总的来看,浙江民营企业由于自身规模不大、抗风险能力不高、缺乏相关人才。

1.5浙江民营企业自身创新不足,违背风险投资的初衷

浙江民营企业即便拥有剩余资金也不敢进行风险投资的原因就是:民营企业不求创新,不搞原创,技术发展优秀的也是因为借鉴和模仿了国营企业;风险投资是一种高风险与高收益同步的投资方式,民营企业对比其他类型的企业来看风险投资的资本并不算雄厚,民营企业都有着因为牵扯到知识产权的模糊不清或者产品相似带来市场竞争的担心,害怕影响到企业下一步的发展,或者引起企业经营的不稳定。根据调查浙江省温州市民营企业的资料,切实的证明了这个问题普遍存在。通过对浙江民营企业的调查,我们发现目前大量的浙江民营企业都是依靠克隆技术创业,科技核心缺失,民营企业家对科学技术产权的认识不足。浙江一家民营电子设备企业,企业老板在对顾客介绍产品的时候说:顾客能够看到我们的电子设备的科技含量,我们所运用的科学技术与国营企业的技术是相同的。能看出这些民营企业都与国营企业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通过与国营企业的信息交流也拥有了相当众多的营销网络。民营企业家们关心的并不是产品的内在升值,而是如何建立和拓展下一条营销线路。

2浙江民营企业投资风险管理问题的对策

2.1建立投资计划的编制、审批制度

因为投资活动举行存在着巨大风险,在投资活动进行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需要编制相关的投资计划,并且详细说明投资活动的对象、进行投资活动的理由、投资活动涉及的金额、投资活动的期限以及投资组合方案、影响投资获利的因素等。投资计划真正实施前务必通过严谨的审批制度。一般情况下,企业需要根据投资活动的性质和投资活动的金额建立相关的授权审批制度。

2.2建立财务分析制度

因为投资的特点是高收益、高风险,所以民营企业应该有效的设立财务分析制度,将投资项目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分析并出具报告,全面掌握到投资项目的运行状态,及时的采取相应对策,合理规避投资风险,尽量在最佳的投资对象和投资时机进行投资活动。

2.3培养风险管理的高水平人才

一方面,浙江民营企业家需要继续培养自身素质,加强对自身文化素质的修养,努力提高自身企业产品的科学技术含量,不断进取,锐意开拓,寻求有效的方法来合理规避投资活动中发生的风险。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家个人素质的提升,也有利于民营企业整体投资风险管理水平提升。此外,民营企业要加大对人才战略的投入,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可以直接将海归的高级人才引进,让先进员工带动普通员工、让管理人员带动工作人员;经济实力不强的企业可以进行人才的自我培养,对企业员工定期进行专业培训。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作为企业决策的参与者更加有义务提高知识素养,这是不可忽视的。浙江民营企业只有努力配合国家培养企业人才的力度,才能确保在国家不断出台对民营企业投资风险管理的先进理论时能够有效的掌握并引导浙江民营企业投资风险管理走上其该走的发展道路。

2.4提高浙江民营企业自身素质,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交流

正确的评价民营企业家的素质并且树立对高素质的主流导向。目前,民营企业家素质不高的问题无法解决的原因就是:缺乏对民营企业家素质的正确评价,因为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所以无从判断评价的正确性;市场中经常会有通过不诚信方式短暂获利并受到表彰的民营企业家,这些反面例子不利于培养企业家正面、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提高企业家的素质。从各方面来讲建立有效且正规的民营企业家绩效评价机制,合理评价民营企业家的素质与经营业绩是非常有必要的。对民营企业家不光要开展专业培训,更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和方针,虽然企业家个人的素质对企业发展起着不小的作用,但这并不是全部的决定因素。民营企业家所接受的专业培训既包括了经济学、管理学的内容,也包括了理念的更新、专业技术以及人际关系管理等内容,对员工的管理也是企业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环。

2.5加强浙江民营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交流

首先,浙江民营企业之间要形成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要在建立经济交流的基础上,加大技术合作交流。进行互惠互利的技术切磋、交流。进一步促进浙江民营企业之间进行科技创新的交流。其次,需要浙江民营企业大力引进外部先进技术和先进人才,并乐于分享研究成果,在一种利益大家的情况下达到整体的进步。进而使得浙江民营企业能够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真真正正的成为我国民营企业中的领头羊,带领全国的民营企业走上正规化、科技化、整体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郭仲伟.风险分析与决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第6篇:创业风险分析与对策范文

风险投资从广义上是对一切有意义的开拓性、创业性经济活动的资金投放;狭义上则是一种主要对尚处于创业期且具有高成长性的新兴企业的长期投资以期待所投资企业的资本增值来实现投资回报的投资方式。

一、我国风险投资的现状分析

(一)风险投资的融资渠道狭窄资金流量单一有限,导致风险投资职能很弱,风险投资行为也不规范。我国的法律法规禁止商业银行资金、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等进入风险资本市场,目前风险投资主体主要是政府,来源主要是政府财政拨款。虽然在发展初期由政府资助扶持发展是完全必要的,但随着风险企业向纵深发展,开辟多渠道的融资体制更具长远意义。目前我国居民储蓄规模庞大,但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进入风险资本市场,同时由政府行为来代替市场的风险投资行为是非理性投资行为,往往掩盖了风险投资潜在的高收益率的投机价值。

(二)风险投资机构组织形式及动作障碍由于我国缺乏相关法律基础,目前风险投资机构都采用公司制组织形式。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公司制不适应风险投资快速发展的制度缺陷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第一,公司制下投资者可以通过董事会掌控公司投资战略和决策,造成公司决策层次的增加和决策效率的降低,甚至在决策过程中可能出现大股东通过董事会操纵投资行为,导致“外行”干预“内行”的结果;第二,股东有权要求公司尽快创造利润回报分红,而并非着眼于公司在整个存续期内获得最大回报,这过高的短期回报压力,从而诱发经理层系列短期行为的发生;第三,激励机制弱化。经理人仅是公司的雇员,不能从收益中获得高额分成,这使其拥有的特殊投资与管理才能的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第四,董事会难以对经理人实行合理有效的约束。约束过度,则限制了经理人的积极性;约束不够,则难以防范经理人的不良行为;第五,公司制下风险投资公司表现为规模小、数量少、资金弱,达不到产业规模,因而难以在高技术产业化方面起到主导作用。一些风险投资公司资本较少,只能支持一些投资少、风险低的短平快项目。因其规模限制,无法通过组合投资来分散风险,缺乏抗风险能力,资金难以快速地滚动发展。风险资本不足是风险投资事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三)风险投资机构运作法律障碍《公司法》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统一的实收资本金制度,公司的注册资本必须在设立时全额缴纳,不允许分期缴付,这与风险投资的分阶段注资的特征相冲突。分阶段注资是处理投资者、风险投资家和风@-k业家这三者之间的特殊委托关系的重要机制,而严格的实收资本金制度有悖于这一机制,从而不能有效解决风险投资中的委托关系。目前《公司法》承认的出资入股的方式有货币出资、实物出资、工业产权出资、非专利技术出资和土地使用权出资,而不允许管理作为股权,这就无法将企业的长远利益与创业者和经理人的个人利益相结合,降低了对经理人的激励。

(四)政府角色定位障碍我国目前的风险投资公司大多由各级政府出资组建,按照国有企业的模式运作,这种模式成为阻碍我国风险投资业发展的致命缺陷。其弊端主要表现为:第一,在这种模式下,风险投资公司很难摆脱计划经济的痕迹和行政干预,无法按市场化运作;第二,政府作为风险投资主体,产权难以明晰,无论设计何种监督人方案,还是难以解决所有者虚设,更无法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和高效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风险投资的低效率、低效益状况难以避免,同时也不利于培养风险投资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和经营管理技能的职业风险投资家;第三,条块分割严重。各地政府为了振兴地方经济设立的风险投资基金,一般不会支持风险资本投向外地。如果本地区缺少对人才的吸引力、技术选择面过窄、商业环境不佳,这种“条块”基金就很难发挥作用。

(五)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及资金市场化程度脆弱高科技企业的优势在于其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因此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的大小直接关系到风险投资的成功与失败。而知识产权制度不完善及资金市场化程度的脆弱,使我国风险企业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加剧。一方面我国国内的高技术市场大部分被国外产品占领,这使得我国的风险投资企业面临着巨大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我国资金市场化程度不高,投机者可以利用经济转型期出现的漏洞,用较低的风险便可获得较高的收益。我国现行知识产权保护制度覆盖面比较狭窄,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损害了一些进行高技术创新活动的科技人员的利益,使其高投资不能获得很高的收益。

(六)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不畅风险投资的活力在于风险资本的循环流动,其核心机制就是退出机制。而我国的风险投资缺乏有效的退出渠道,使部分潜在的投资者因惧风险不敢对其投资。我国股票市场虽然经过了一定时期的发展,但适宜高科技企业上市的二板市场还刚起步,因此风险投资公司很难将成功的风险企业辅助上市;不少高科技公司、企业产生于高校、研究机构,与原单位的产权关系模糊,加上我国产权评估机构和产权产易市场不发达,使得我国高科技企业不能很自由地转换产权,这又阻碍了转让股份的道路;这种状况造成风险投资公司进人容易退出难,无论风险企业发展好坏都得继续提供管理和融资,因而不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

(七)人力资源缺乏及中介机构障碍风险投资家不仅要对风险企业的技术水平、发展前景、人员配置、机构运转等方面做周密合理的考察论证,而且应当参与风险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在企业的战略规划、投资决策、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我国缺乏此类人才。由于风险投资的特殊性,客观上要求中介机构将风险投资的各个环节紧密联系在一起,但目前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各类中介机构不完善,风险投资公司与风险企业由于无法在价值评估方面形成一致意见而不能达成投资协议;另一方面,由于缺乏足够的约束机制,使现有中介机构的可信度、可利用度大打折扣,严重阻碍了风险投资业的快速发展。

二、国外风险投资的实践经验

(一)确定结构比例,采用“私下”募集因国情的不同风险资本的结构差别也很大。欧洲风险资本的来源构成大体是:养老保险金25%、人寿保险金15%、投资银行25%、增值再投资20%、政府资金2%、其他10%;美国风险资本则大部分来自退休基金,约占总数的23%,此外还有来自大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资金以及少量政府风险基金。尽管各国资金结构比例不一,但共同的特点是,风险资金绝大多数是通过私募而不是公募方式筹集,这是由于公募方式必然会将投资者范围扩展到并不富有、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普通民众,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社会风险,各国对此都持十分谨慎的态度。

(二)建立较为完善的风险资本退出机制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第一,补偿风险资本承担的风险。

由于风险投资的失败率很高,如果成功的项目没有很高的回报率,投资者损失的资金将无法得到补偿,风险投资活动也将难以继续。第二,准确评价创业资产和风险投资活动的价值。对创业资产不仅要评估其即期价值,更要评估其成长性带来的未来价值。第三,吸引社会资本加入风险投资行列,促进风险资本的有效循环。风险资本一般由职业风险投资家从社会募集而来,而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则是风险投资成功的基本保障。如果没有可行的资本退出方案,投资者不会将资金投入,风险投资活动将因难以筹集到社会资本而无法进行,“投入-退出-再投入”的风险资本有效循环也就无从建立。风险资本退出通常采用公开上市、企业兼并、出售和清算四种方式进行。

(三)政府支持,促使投资风险产业发展根据美国风险投资协会的调查,在被调查的风险企业中,绝大多数企业创建时仅依靠风险资本作为创业资本。澳大利亚被调查的风险企业中,有40%的企业认为若没有风险资本的支持企业早已消亡,47%的企业若没有这一支持将发展缓慢。除了对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外,风险投资家还主动参与经营,以其特有的经验和人际网络帮助企业成功,这就使得由风险资本支持而发展起来的企业的成长速度远高于同类企业。在风险投资的支持下,一大批包括英特尔、微软等在内的名牌高技术企业迅速成长起来,带动了整个行业的增长甚至造就了新的产业。

(四)建立完善的风险投资法律制度框架国外风险投资法律制度框架概括为:风险投资基本法;有限合伙法律制度;养老基金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知识产权法律制度;政府信用担保法律制度;风险投资退出机制法律制度等。

三、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信息披露制度 要保证风险资本能够安全有效地被利用,提高其收益应保证投资者可以通过有效途径获得所需信息。而对投资者有引导意义的信息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与未来资源和市场条件发展变化有关的信息,包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总需求与总供给信息,国家产业政策变化信息、产业发展和调整信息、行业的需求和供给信息、地区市场发展和变化的信息、国际市场发展和变化的信息、产品的价格走向以及各种对投资者建成项目的效益可能产生影响的信息;另一类是产品技术信息,包括新技术、新产品在产业中的应用前景和对市场的影响、国外同类技术应用效果情况、国内同行对技术的看法和采用计划、产品更新换代的时间周期等。为了做好投资需求和市场信息的工作,国家和各级政府还应建立项目开工和投产登记制度,这是掌握建设项目信息的情况的主要途径。

(二)大力开拓融资渠道,建立多层次的风险投资主体 为了降低企业风险,应充分利用企业外部的风险投资,形成多元化的风险投资主体实现风险分散,以减少每个投资者和经营者所承担的风险。风险投资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一般都实现了风险资本来源的多元化。风险投资机构可以通过公开上市、走向募集、发行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我国目前应鼓励部分工商企业、银行、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社会保障基金、投资基金等参股组建风险投资公司,以法律手段保障其合法权益。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我国居民储蓄,这部分沉淀资金可以被充分利用。

(三)通过合作与引进发展风险投资 合作是指企业之间发挥各自优势,联合研究开发,共同生产销售。合作是提高开发效率、减少技术创新风险的有效途径,其特点是合作的各方共担风险共享成果,合作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引进则是积极引进国际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高收益和高风险并存,如果能够适当调整政策与环境,对风险投资放宽限制,吸引部分风险资本入境,使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可以做到内资外资交叉运作,从而对加快我国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

(四)提高风险投资管理水平建立风险投资管理机制主要包括:一是风险识别。是指对风险投资全过程的风险加以判断、归类和性质鉴定。二是风险度量。风险度量是指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上对所收集的详细损失资料加以分析,运用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方法使风险分析定量化,将风险管理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并为选择最佳风险管理方法提供较可靠的依据。三是风险评价。风险评价是根据一定的安全指标和处理风险的费用支出,衡量风险的程度并确定风险是否需要处理和处理的程度。四是选择并实施风险管理方法。是根据风险洋价的结果,选择适当的风险管理方法并加以实施,以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五是风险管理效果评价。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是指对风险管理方法的适用性及其收益情况进行检查、分析与评估,以便使风险管理能够适应各种条件的变化,取得最佳效果。

(五)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建立良好的风险投资环境风险投资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实际上当政府参与风险投资时,即政府为某风险企业或风险项目提供资金时,往往要求相应的私人资本也参与其中,这种匹配的资本投资不仅可以调动各方资金,而且由于风险共担增加了承担者的责任心,提高了创新的成功率。同时应加紧考虑并制定一系列风险投资法规,调险投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和义务关系,并对风险投资主体、运行机制、退出机制等做出详细规定,旨在保护风险投资入的正当权益,鼓励和支持风险投资。

(六)加快我国资本市场建设,发展建立可行的退出机制建立风险资本市场的关键是建立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没有退出机制就无法获得高增长阶段的高利润,无法补偿失败项目的损失。让风险投资进入常规企业,风险投资的功能就丧失了。所以发展我国的风险投资应从建立风险投资的退出场所人手。建立可行的退出机制就要建立并完善二板市场,同时发展兼并收购市场也是风险投资的重要退出途径。这样才能使风险投资形成资金外的良性循环,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风险投资,使更多、更大规模的风险投资投向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七)加强和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吸引和保护风险投资者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风险投资的重要性有别于其它产业,这是由风险投资“研发费用高,生产成本低”的特点决定的。如果缺少对知识产权的有效保护,将直接威胁到风险投资的生命线。风险投资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其运行规则与传统经济有重大差异,而我国现有法律体系是建立在传统经济体制基础之上的,基本上是对传统经济的法律调整。由于两种经济的运行方式和运行机制的差异,因此,应调查评估现行的知识产权保护法以及相关的法律对高新技术保护的能力,探讨既符合我国高新技术发展实际需要,又与国际水平一致的保护模式。调整和完善现行的知识产权法的相关内容,完善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体系,既保护知识产权所有者的利益,也保护风险投资入的利益。

(八)完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法律制度确立严格的准入制度。风险资本市场高度的信息不完全与信息不对称性决定了风险投资投资人进行决策时,对客观、公正、权威的信息渠道的依赖,因而必须制定严格的准入制度。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设立较高的进人标准来规范风险投资中介市场;尽快制定关于高新科技标准认证机构的规定、风险投资咨询服务机构的规定和风险投资融资担保机构的规定等;加强对中介机构控制力度,使相关的法律控制能够确实促进风险投资有序良性发展。

作者简介:

杨鹃(1963-),女,浙江杭州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

参考文献:

[1]王宁:《现代风险资本》,中图金融出版社出版。

[2]黄印:《风险投资――理论、政策、实务》,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

[3]刘小玄:《中国转轨过程中的企业行为和市场均衡》,《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第3期。

第7篇:创业风险分析与对策范文

关键词:风险规避 经济发展 安全发展 方案措施

小企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重要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会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造成直接的影响[1]。在我国当前的小企业经营状况来看,资金不足是小企业发展道路上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需要加强小企业信贷风险规避,使得金融银行更好的发展。我国有关部门制定了不少的有利政策用以推动小企业的经营生产和经济发展,同时金融银行以及小企业信贷单位也采取各类方法支持小企业发展[2]。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使得小企业发展具备一个安全稳步的金融环境。然而,小企业的发展还需要金融银行的风险规避作为安全的保障。

一、分析小企业信贷经营发展的主要特点

通过分析小企业信贷经营发展的主要特点,能够有针对性的进行信贷风险规避。下面笔者从客户构成特点和产品构成特点两个方面论述小企业信贷经营发展特点。

(一)客户构成特点

就我国当前的金融银行里的小企业客户构成而言,客户群体能够概括成以下三种:其一,于该银行中开设重点结算户头的小企业客户群体;其二,中小企业信贷承担单位所举荐的客户群体;其三,该金融银行的部分稳定客户所举荐的客户群体。在以上三种客户类型中,第一种客户是小企业信贷的主要构成,同时就金融银行的整体贡献程度以及了解程度等角度来讲,其属于客户价值高的一类。不仅如此,第一种类的客户群体的资料掌握较多,具备较低的信贷风险,金融银行的对其所展开的贷前了解与贷后管理等工作操作都很方便。第二种类与第三种类的客户属于金融银行客户构成的少部分,对于财务管理资料和经营资料了解不够,具备风险较高,经过信贷支持后能够把这两类型客户信贷风险降低,进而发展这部分客户群体的潜在收益。

(二)产品构成特点

经过对中小企业信贷产品市场调查发现,大部分的中小企业倾向于低于20万、无需抵押的信贷产品,只有少部分的客户办理超过10万的信贷产品。然而金融银行信贷经营中的低于20万、无需抵押的信贷产品总数不多,无法满足市场的大量需求。就金融银行的经营产品方面而言,更多的是提供高于50万的抵押种类授信产品,所以这一种类的产品所经营给的客户资金足够。管理符合标准,拥有价值相对高的抵押物,所存在的信贷风险也就低。

二、小企业信贷业务存在风险分析

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较多,这些风险因素都会对金融银行的安全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金融银行在进行小企业的信贷办理中,要进行风险的全面分析,降低信贷安全风险。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小企业信贷风险。

(一)资料不对应的风险

在信贷业务经营中,一个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与企业的资料可得性是相辅相成的,一个企业经营发展越好,相应的企业资料的可得性就会增加,同理,一个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不好,企业的资料可得性也就会降低。 正所谓小企业,其经营发展规模就不大,大部分的小企业并未向银行提供企业的真实资料,这就导致金融银行难以获得企业实际状况,最终让资料不对应风险增加。

(二)抵押物缺乏的风险

抵押物缺乏是潜在小企业信贷安全中的重点风险。当前,金融银行对于中小企业信贷经营的资料不对应问题,采取价值物品抵制的调整方式,把资产、股权、牌子等价值物品作为抵押物质列入贷款中。然而中小企业是属于资金缺乏类型的发展企业,而且我国大部分的中小企业还在创业开始的阶段,能够抵押的重要价值物品少之又少。相应的企业牌子与名誉还没建立,资产累积不足,这些因素都是中小企业抵押物缺乏的风险所在。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金融银行信贷风险增加。

(三)企业主要管理者缺乏经验

企业的主要经营管理者缺乏业务经营的经验,会造成小企业信贷安全威胁。大部分的大型企业是在长期的生产经营中积累 了有效的管理以及生产经验,在企业中建立相应的职务部门以及管理部分,并具备符合企业发展的机制和操作规范,企业的管理者所发挥的作用对企业整天经营发展的影响也就相对较小。但是小型的企业通常是创业者一个人在管理整个企业的生产经验和操作,企业的所有生产决策都是通过一个人决定,其企业的信誉也就是主要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表现,所以小型企业的经营状况、管理技能以及未来发展状况等方面都是通过一个主要管理者来决定,企业的信贷也就由主要的管理者来承担,金融银行会根据主要管理者的信誉进行信贷风险评估。但是小企业的主要经营者创业以及业务经营经验不足就使得小企业信贷风险增加。

三、加强小企业信贷风险规避的措施

加强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规避能够很大程度上推动金融银行的安全发展,不仅有利于小企业的生产经营,也有利于我国整体的社会经济发展。下面笔者提出几点有效的加强小企业风险规避措施。

(一)加强贷前调查工作

对要办理信贷业务的小企业进行全面的贷前调查是提高金融银行信贷安全水平的首要工作。首先,客户的相关资料以及客户所经营的企业状况是贷前调查的重要内容,所以相应的银行客户经理要进行企业的现场调查,进行风险评估,了解企业的实际生产经营状况和规划,重要掌握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尽量获得更多实际性的客户资料。其次,优化客户信贷机制。金融银行应当构建合理的信贷资格标准,在客户信贷申请的挑选上,要严格安全资格标准规范挑选操作,对客户们进行信用评估,并对幸运的企业发展进行预测评估,尽可能挑选信誉高、资料完整及发展风险较小的客户。最后,挑选好信贷客户之后要进行多层次审批和定期观察,在各方面的风险评估和指导工作完成后再进行信贷的业务办理。

(二)优化小企业客户信誉评估机制

金融银行可以通过调整优化小企业客户信誉评估机制的方式进行信贷风险规避操作,结合小企业生产经营特征,构建科学的信誉评估机制,同时将企业信贷规模程度、资金流转等问题纳入评估机制的建立中。对于客户的信誉评价,不但是要评价其财务状况,还要评价客户的相关经验和有关的信誉历史,在调整好企业和客户的信誉评估机制后,金融企业才能开展有效的授信操作,进行正确的风险评估。

(三)改善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

一方面,要改善小企业信贷担保制度就要整合金融银行的当前条件状况,要全面掌握信贷担保单位信息,实行监管的办法有效掌握担保单位的操作,尽可能规范担保单位工作,从而化解小企业不容易找到担保的不良现状。另一方面,金融银行应可以通过同可靠的信贷担保单位合作的方式,为企业客户提供安全的信贷保障,尽可能分解信贷风险,长期下来,拓展小企业的银行信贷业务[3]。

(四)贷后管理制度的构建

小企业的贷后管理制度的建立能够加强金融企业在这一方面的业务经营和管理。首先,信贷经理或者其它管理者可以隔段时间去现场了解信贷客户经营记录状况,收集其经营资料和财务状况,掌握企业的资产与物资流动,对于经营或者资金方面出现的问题及时提醒;其次,定期调整信贷客户的相关信息和信誉评估,不但要向客户取得企业经营的有关财务审计和报表,还要及时掌握客户信贷方面的资料变化;最后,对于抵押物进行定期价值重估,了解抵押物市场价值变化,尽可能减低抵押物方面的信贷风险[4]。

四、总结

综上所述,加强小企业的信贷风险规避要从各个信贷办理环节以及评估环节下手,这就要求金融银行的客户经理严格进行信贷业务的实际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通过各方面工作的认真和完善,推动企业的安全发展,同时还能推动小企业的生产发展,进而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邱兆祥,刘远亮.宏观经济不确定性与银行资产组合行为:1995~2009[J].金融研究,2010,(11):34-44.

[2]赵保国.关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思考[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01):45-48.

第8篇:创业风险分析与对策范文

Abstract: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can greatly decline the level of risk in the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promote the success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ree dimension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nd constructs intergrated risk management in th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process. Moreover, it discusses the evaluation of integrated management level of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aking use of Fuzzy-AHP method.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time dimension accord with risk dimension on the risk management function in the process of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The Enterprise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completely analyzes risk factors in different stages and provides constructive suggestion on improving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Keywords: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Integrated risk management;Fuzzy-AHP;Estimated mode

0 引言

互?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技术迅猛发展带来新技术经济范式,深入地影响着传统的经营理念,为了获取持续竞争优势和实现利润的增长,企业之间的竞争方式逐渐由产品服务竞争转向商业模式创新,促使企业进行商业模式的创新[1, 2]。商业模式创新也获得了政府的政策支持,国家已明确提出:“积极推进商业模式创新,破除限制新商业模式发展的不合理障碍”。创新商业模式成为国家创新战略实施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有效推动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3]。与此同时,由于商业模式创新环境的复杂性、企业自身资源能力局限性与企业价值网络中利益相关者关联的多元性,使得在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客户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价值获取等环节都面临不同的风险,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功与否面临极大的不确定性。如何平衡商业模式创新和风险之间的矛盾,对商业模式创新风险进行有效管理,正成为学术界与企业界关注的重点。

通过分析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因素,有效地辨识商业模式创新环节中的各种风险及其组成,从集成的视角构建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化管理模型,提出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风险管控对策。既可丰富商业模式创新的风险管理研究,也可对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提供科学、可操作的建议,有助于降低企业创新风险,促进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

1 集成管理视角下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三维”研究框架

1.1 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研究综述

从企业经营的逻辑角度来认识商业模式,主要涉及顾客价值主张、创造价值和传递/获取价值三个基本方面,并将其看成是一个商业模式概念化模型[4]、商业模式构成的三个基本要素[5]和商业模式创新基本步骤[6]。由此,构成企业经营的价值三角形[7]:① 价值主张不仅要与目标顾客的期望相符,还必须得到价值创造伙伴的认同;② 价值创造是企业通过建立和协调与商业伙伴之间的关系,把各方资源转化为顾客价值的过程。③ 价值传递/获取是企业通过某种方式或渠道将企业创造价值传递给客户,并从创造出的经济价值中取得一定份额的过程。三者间相互关联且彼此影响,价值主张对价值创造、传递与获取的产生重要的影响,价值创造与价值传递、获取高度相关,企业只有为客户创造了价值才有可能获取价值。

商业模式创新是一种组织层面的系统变革,将涉及对原有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内容以及架构进行局部或者大范围的调整和更改[8]。据以上分析,商业模式创新则是对企业价值主张重新定位、价值创造过程优化、价值传递有效性和价值获取能力提升的全面塑造,是一种企业生产经营的新模式。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具有创新性、积极性与承受风险性的特点,风险性是商业模式创新的基本特性[9]。国外关于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研究主要分为两类[10]:一类是针对商业模式创新的体系结构、驱动要素等方面的风险分析。对创新体系结构面临的风险进行探究[11];从商业模式组成要素来评价商业模式创新风险[12];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子要素进行的风险分析[13]。另一类是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实施过程和效果的风险评价。如从价值链角度对新商业模式中的制造和销售过程的风险进行了测评[14];从经济计量角度提出年度损失预期的商业模式风险分析法[15]。国内已有的研究中,以当前经济发展为背景,对企业技术创新风险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研究较多,对于商业模式创新风险,有为数不多的研究,有以互联网经济为背景,结合某个行业的商业模式创新提出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的一般性研究[10,21],也有从多个方面对创新效果评估和结合商业模式的协同、创新、风险等特征对设计出的商业模式进行预评[16]。而对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研究相对较少,仅有少数从某个角度或层面进行分析。从集成视角对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的研究更显得不足,进行测评的定量分析方法的文献还不多见。

1.2 集成视角下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三维结构

集成是指为了更大程度地提高整体功能,将2个及以上的单元(要素、子系统)集合成一个有机整体系统的过程[17]。风险集成管理是对面临各种风险进行综合分析,运用风险处理的技术,有效整合各类投入风险管理的资源,实现以最小的风险管理成本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目标。集成理念下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实质上是将集成思想应用于商业模式创新的风险管理活动中。1969年,美国人霍尔提出了系统工程的三维结构,论述系统工程问题的三个维度:时间(阶段)、逻辑(步骤)及所需专业(知识),时间维表示系统工程活动的时间安排;逻辑维表示研究某个问题的步骤,专业维指解决一个系统工程问题,所需要的相应专业知识[18]。本文借鉴霍尔的三维结构和集成管理思想,结合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特性,构建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的三维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该结构涵盖了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过程维、对象(风险源)维和风险管理功能维:

①理论界普遍认同商业模式创新涉及洞察价值提出价值主张、运营模式创造价值、营销模式传递价值、盈利模式获取价值这四个环节[19]。商业模式创新的三个阶段即价值主张、价值创造、价值传递/获取会产生不同的风险,由此构成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时间域的三个维度;

②“客户、供应商、合作伙伴、政府等”构成了企业价值网络,在创造网络价值实现“共赢”同时也会产生风险,是风险的主要来源,结合企业自身共同构成了风险的对象域(风险源);

③功能域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基本逻辑思维,主要包括识别风险、估测风险和处理风险等。该模型既对商业模式创新风险整体水平把控,又对商业创新不同实施阶段的每种风险对象(类型)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u价和处理,使时间域、对象域与功能域实现充分耦合,提升商业模式创新的风险管理的整体效率。并以此作为构建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评价的理论框架。

2 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评价模型的构建

由于各类风险存在于在各个创新阶段中并由各种风险对象所致,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不同风险对象在创新不同阶段所面临的各类风险及其组成。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本质是利用系统管理的理论、方法对各阶段的各个风险对象、各类风险进行整合,实施集中管理的过程,即建立基于过程维和对象维集成的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层次模型。由于风险描述的模糊性和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复杂性,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的评价具有模糊性。本文以上述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的三维模型为理论框架,建立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层次评价模型,并提出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2.1 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风险组成

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因素均对商业模式创新活动带来冲击,商业模式创新风险应由内部及外部风险构成。内部风险指企业自身存在的风险;外部风险指由于市场或其它利益相关者变化而出现的产业环境风险和由政府政策变化引发的宏观环境风险[20]。三种风险按风险产生对象不同组成:①产业环境风险主要包括消费者风险、合作者风险、竞争者风险、供应商风险。消费者需求变化或支付意愿会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合作者风险控制能力弱或对新商业模式不认同而产生退出合作的风险;竞争者竞争力及模仿能力会促使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或削弱创新企业的竞争优势;供应商议价能力影响企业成本,导致利润水平波动或下降的风险。②外部宏观环境变化风险指政策风险,主要包括政府监管和支持力度,较大程度上会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成本和创新成功率。③企业内部风险包括企业自身的财务风险、技术风险、管理风险、人力资源风险等。其中,财务风险主要指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盈利能力,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是否成功。技术成熟度、技术选择水平等因素易造成企业的技术创新风险[21]。企业自组织能力和企业文化与领导者精神构成管理风险,管理水平与商业模式创新息息相关。管理者和技术人才队伍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首要资源,人力资源风险包括研发人员素质和管理人员管理水平[22]。具体如表1所示。

2.1.1 顾客价值主张阶段风险组成

价值主张是企业通过其产品和服务向消费者提供的价值,商业模式创新首先向目标顾客展示其新价值主张[23]。从产业环境分析,商业模式创新源于对顾客需求的洞察,企业需要洞察顾客需求的变化,通过发掘顾客潜在需求来吸引新顾客、创建新市场[24-26]。因此,商业模式创新的价值主张来源于不断变化和多样性的顾客需求,价值主张要体现充分满足顾客需求且为顾客创造需求。其次,促使企业实施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因素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27]。从宏观环境分析,政府对商业模式创新给予鼓励与保护是十分必要的,在商业模式创新实践领先的美国,政府通过授予专利等形式保护商业模式创新。目前,我国正在研究商业模式等新形态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办法。因此,企业价值主张的创新还需关注并积极运用相关政府政策,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来确定新客户价值主张。从企业自身来分析,企业家的洞察市场、挖掘顾客潜在需求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对价值主张创新尤其重要。埃森哲公司的Lindqr和Cantreu(2000)通过对来自不同行业的70家企业CEO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内部领导者是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主要推动力,企业家精神的本质就是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28]。同时,企业的创新文化也形成创新价值主张的良好氛围。企业融资能力高低会影响价值主张定位,融资能力强的企业相对而言,会对顾客带来更大的价值。

由以上可知,在客户价值主张阶段所面临的风险:宏观环境包括政策风险中的政府监管力度和支持力度;企业自身方面包括财务风险中的融资能力,企业管理风险中的企业文化与领导者因素;产业环境方面的消费者需求变动风险、竞争者的竞争强度风险。

2.1.2 价值创造阶段的风险组成

此阶段是顾客解决方案制定并实施,企业专注于如何以某种方式创造价值来实现客户价值主张,企业及其合作伙伴如何给顾客提供的解决问题或满足需求的产品或服务的过程。实现价值创造的基础和手段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具有的独特价值性和难于模仿性的关键资源,二是可持续管理和可重复活动特性的关键流程。在此阶段,通过建立独特的资源、资产或具有竞争优势的地位,协调与合作者的关系,运用关键流程转化为顾客价值传递给顾客。在实践中企业运用的新技术或企业投入资金自主研发,嵌入价值创造活动中,生产和提供高附加值的新产品和服务。另外,充分运用各类价值网络资源,强化供应链建设,提高合作者的风险控制水平等,密切关注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开展企业内部的各种职能活动如运营、营销、财务等,为客户创造价值。在此过程中,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还会面临外部宏观环境如政府颁布政策、法律法规出台等的影响,有些地方政府还发挥服务中心作用,更好地解决企业资金不足问题,这些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创造价值的效果。

由此可见,在价值创造阶段所面临的主要风险:企业自身会产生如技术风险、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和人力风险;产业环境因素如消费者、合作者和竞争者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价值创造。宏观因素如政府管制风险等。

2.1.3 价值传递/获取阶段风险组成

商业模式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获取更多利益。盈利模式是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价值传递和获取是实现这一目标关键环节。企业获取价值的关键:一是如何拓展收入来源,二是如何控制成本支出。企业通过产品组合重构改变和优化营销渠道等业务形式,增强客户体验,传递产品价值给顾客,提高其付费意愿,以合理的定价获取收入;成本结构包括商业模式运营所引发的所有成本的构成,主要有融资成本、原材料成本和运营管理成本等,融资成本仍是企业面临的主要成本。借助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企业逐步实现了供货、库存、销售等数据的融合,精准营销提高价值传递效率,企业的学习能力和协调能力全面提升,降低了运营成本。合作者的利益诉求和竞争者的定价水平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到企业赢利状况。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所包含的知识、信息产生的溢出效应,政府政策支持则会进行补偿,从而降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成本支出,且政府对所支持产业的产品服务的宣传,加速新商业模式价值传递,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由此可见,在这一阶段,企业内部会产生由于融资成本而产生的财务风险、管理风险则包括组织协调能力和学习能力所影响到的营销、库存成本,产业环境风险的消费者付费意愿程度、供应商成本高低、合作者利益诉求和竞争者价格策略等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价值获取。政府政策会影响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成本支出。

按照上述风险集成管理三维模型的思路,建立评价层次模型,如图2所示。风险集成管理评价模型从下至上,依次分为三级层次:第一层次,对商业模式创新实施不同过程的风险对象分别进行风险评价。首先,确定不同过程中不同风险对象可能导致的各种风险,再建立模糊评价矩阵,对风险进行识别和衡量。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类型一般分为六种,分别表示为:R1是政策风险,R2是企业技术应用和研发的风险,R3是财务风险,R4是管理风险,R5是人力资源风险,R6是消费者需求和供应的风险因素,R7是竞争强度风险因素,R8是合作者的风险因素,其中,R1是宏观环境风险,R2~R5是企业风险因素,R6~R8是产业环境风险。第二层次,对实施阶段分别进行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评价,即对不同实施阶段的风险对象进行集成。第三层次,对不同实施过程中的商业模式创新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建立基于过程-对象集成管理的总风险评价,评价的结果按计算的分值确定风险级别。不同层次的风险水平表示如图2所示。图中各层次中的元素用“H”标记出来。

2.2 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模糊综合评价[29,30]

2.2.1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各层次权重确定

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层次诸要素的权重,权重确定方法可表示为:构造判断矩阵,表示因素i相对j相对目标重要性),且具有以下性质: ;

; 。相对权重可表示为:

根据企业商业模式方面专家和企业管理人员的打分结果,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各层次的权重分别为:相对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整体水平,价值主张、创造和获取阶段的权重分别表示为,对于价值主张阶段的政府、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三个风险因素的权重分别为,同理,价值创造阶段的三个风险因素的权重分别表示为 ,价值获取阶段的风险因素权重分别为,对风险因素导致的风险事件的权重按风险因素的权重和风险事件的排列序号依次分别表示,如价值主??阶段的宏观因素所导致的风险1,分别表示为 ,依此类推。

2.2.2 模糊一致性判断矩阵构造

根据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状况,选择若干个评价级组成一个评价集,即:U={安全、较安全、一般、较危险、危险、很危险}。采用专家评分法进行,具体过程是:首先每位专家在综合考虑风险类型所包含的具体风险组成的基础上,对各具体风险组成指标数值实行标准化处理,保持指标同向性,为负向指标。运用已有的研究成果或层次分析法对风险类型包含的具体风险重要性进行确定,即明确各具体风险组成对相应风险类型的影响程度。其次,对不同类型风险程度从五个等级打分,打分范围在区间(0~1)之内,且打分总和为“1”。根据专家的打分,采用清晰集合构造模糊集合法分别确定各风险类型(最底层)的隶属度Rijk,表示第i个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第j个对象的K种风险类型隶属级别的模糊判断矩阵。运用清晰集合构造模糊集合确定隶属度,详细过程参照文献[16]。

2.2.3求各层次的评价矩阵

逐层计算各层次的评价,首先建立同一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不同类型风险的单因素评价Bij=Wijk?Rikj,再分别建立商业模式创新同一生产过程中的风险因素的综合评价矩阵Bi=Wij?Rij,并进行归一化处理。

2.2.4建立目标矩阵

建立基于商业模式创新过程的风险集成目标矩阵B=(B1T,B2 T,…,BI T)T,其中“T”表示转置矩阵。

2.2.5 模糊综合评价

进行整体的模糊综合评价,得到模糊综合评价结果集,即权重向量W与模糊矩阵B的合成所得的模糊子集S为:S=W?B

由S=W?B得到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水平的评估值,从而可以确定该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水平值,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2.2.6 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集成水平评估分值

商业模式创新风险评估值可表示为:

在实际中根据评价结果,按隶属度最大原则,确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整体水平,且可进一步确定,在商业模式创新的三个环节中,每个环节的安全级别,从而由果溯因,从“企业、产业环境、宏观环境”风险对象角度分析,逐一确定,在商业模式创新环节中是哪种风险类型促使某个环节出现风险,形成创新风险的重要原因。根据形成创新风险的重要风险类型,对风险组成内容明确的来源及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因此,在实践中,企业应针对商业模式创新不同的阶段的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找准导致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的主要原因,整合企业现有的核心资源,有针对性地对重点风险类型进行管控,降低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提高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水平,为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提供保障。

3 结论

3.1 构建了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集成管理的“三维结构”模型

该结构涵盖了客户价值主张、价值创造和价值传递/获取过程所构成的时间域、“政府、企业、产业环境”三方所构成的对象域和风险管理程序的功能域三个维度,实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时间域和风险对象域在功能域上的充分耦合,实现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有效整合,有效地提高企业商业模式创新风险管理的效率。

第9篇:创业风险分析与对策范文

[关键词]民营中小企业内控环境风险 应对策略

一、涵义

1.内部控制的涵义和构成

内部控制是指为了确保企业目标而实施的程序和政策。内部控制系统包括两个因素,分别是控制环境和控制政策与程序。控制环境是指企业内对于内部控制的态度及内部控制意识,代表整个企业对于内部控制的价值观。控制政策及程序是指嵌入企业运营中的具体的内部控制。控制政策及程序必须能够根据企业面临的内外部风险而改变,并且应以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为重点,并对这些风险作出反应。2008年6月28日 ,财政部会同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制定并印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执行,同时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内控规范要求企业建立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它包括五个要素: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其中控制环境是其他内部控制因素的根基。内部环境主要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等。

2.民营企业定义及发展现状

我国《公司法》按照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来划分企业类型,而依据企业资本来源的所有制性质不同,又可将企业分为国营,公私合营,私营。从狭义角度来讲,不占国有经济成份的企业均可视为民营企业。民营中小企业在我国改革开放后逐步发展。其中相当一部分由个体户、夫妻店和家庭作坊发展而来。失业和再就业压力也使失业人员去寻求创业机会,加入了自主创业的行列。个人和家庭创业所形成的中小企业将会是中国长期而普遍的现象。全国工商联的2011年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形势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9月,全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已超过900万家,同比增长14.9%;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注册资金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户均注册资金逐年较大幅度增长,显示了民营经济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工信部2010年数据显示,中国中小企业总数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占全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提供了全国80%的城镇就业岗位,上缴的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在繁荣经济、推动创新、扩大出口、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上数据充分表明,没有量大面广的民营中小企业的平稳较快发展,就没有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较快发展。

二、分析民营中小企业内控环境中出现的问题及成因

抛开民营中小企业发展迅速的表象,我们也要看到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内在质量。据有关统计数据,中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不到三年,2011年出现的温州老板跑路,沿海中小企业倒闭等事件。说明我国民营企业虽然数量庞大,但质量堪忧。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民营中小企业缺乏内控意识,企业内控环境存在较大风险,不能对风险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民营中小企业大都采取创业型组织结构,即企业的所有者及管理者对若干下属直接直接控制,并由下属执行一系列财务及相关工作任务。这种组织结构的优点是结构简单,企业的所有者或管理对下属实施直接控制,权力明确,做决定容易和迅速。缺点是弹性较小,缺乏专业分工,成功取决于管理者个人的能力。往往经营者的素质就决定了管理的素质,民营中小企业主普遍对会计内控不重视,甚至不了解。或对《企业内控基本规范》执行不认真,随意性强。认为那是大企业的事,自己经营规模有限,且来回签字审批影响办事效率。现将当下民营中小企业会计内控环境普遍存在的风险分析如下:

1.企业治理结构

民营中小企业的企业治理机构设置通常较简单,企业的所有者身兼数职:出资方,管理者,经营者。是名副其实的企业“大家长“,权力高度集中,企业的经营决策都是领导者一人说了算。无法区分决策、执行、监督等方面的职责权限,不能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有些企业主根本不了解会计法规、财务制度,凭借着自己的“家长威信”指示会计人员做账。甚至要求只能做亏,不能盈利。久而久之会计机构形同虚设,失去了独立性,但凭老板安排,企业财务管理混乱。一旦遭遇税务机关稽查,企业被处于高额罚金,相关人员还将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2.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

很多民营中小企业都是企业管理核心人员来自于家族,非核心员工来自对外招聘,把一些优秀人才拒于管理层之外。在会计机构的设置上,为追求资金安全或节省人工,出纳往往是企业主指派的亲信或由办公室文员兼任,会计为外聘兼职人员。出纳只注重忠诚老实而不强调会计从业资格和工作能力。在资金的管理与使用上,企业资金与企业主资金混用,现金违规结算。兼职会计只在做账时去企业,对企业不甚了解。有些企业的出纳还负责保管企业全部印鉴。权责分配不合理,会计和出纳无法实现相互制约和监督,企业的资金安全存在隐患。

3.内部审计机制

民营中小企业因为经营规模限制,通常忽略或不重视内部审计。不设置内部审计机构,即使设置也相对简单。有些企业对会计和内部审计的职能认识不清,仅从成本考虑,将内审和会计部门合二为一或者由会计部门负责人兼任审计,自己做账自己审计,如此设置,实难发挥内部审计应有的功能。

4.人力资源政策

很多民营中小企业对人力资源政策不太重视,没有明确的聘用与辞退机制,不愿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购买社保,提供给员工的发展空间较小。会计人员由于薪酬待遇或企业发展前景等原因跳槽频繁,流动性大。办理工作交接时没有严格的交接手续,交接责任不清,容易产生会计资料丢失,利用交接缺乏监管擅自变更会计核算方法或趁机侵占企业资产等问题,账目历经几手,问题没有解决反而越来越大,最终成为一摊烂帐。

5.企业文化

民营中小企业普遍对企业文化不重视或者没有积极健康的企业文化。一是企业主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年终员工会餐,搞个福利,不注重诚信和道德观建设。有些民营中小企业主为通过工商年检,逃避纳税义务,从银行贷款等不同目的,指示会计部门设置多套账应对上述部门,不能如实反映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二是有些民营中小企业,管理层之间拉帮结派,对人员的录用和委派只强调各自的势力关系不注重工作能力。形成了企业 “内耗”严重,员工不屑于安心工作,而以溜须拍马依附于不同的势力派系为荣的不健康畸形企业文化。

三、改善民营中小企业内控环境的应对策略

1.提高民营中小企业人员的素质

企业负责人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实施的有效性负责。但内部控制不单是由企业负责人单独实施的,而是由企业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共同实施的。要使民营中小企业内控环境得到改善就要提高民营中小企业所有从业人员的内控意识。首先要对管理者进行内部控制知识的普及和教育。采取聘请专家讲课,进行专题培训,案例宣讲等方式使管理者明白内部控制对企业风险管理,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获得了管理者的理解和支持,内部控制才能在企业得到认真,有效的制定和实施。其次要加强对民营中小企业全体员工的内控教育,结合各自的岗位,广泛开展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对内控重要性的认识。组织会计从业人员集体培训,学习会计继续再教育等形式使从业人员树立内部控制的观念,知识获得及时更新,提高工作素质和能力。

2.国家针对中小企业的现状,制定出台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内控制度,指引民营中小企业营造健康的内控环境

《企业内部控制规范》适用范围是上市公司,并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没有考虑为数众多的民营中小企业的特点,民营中小企业如果完全照搬《内控规范》执行,具有一定难度,从成本效益角度出发也不现实。而二零零一年财政部制订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又过于简单,建议国家能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指定出台适合中小企业的内控规范,指导中小企业的内控有效开展。

3.民营企业自身建立健全内控的控制活动

⑴合理改善企业治理结构。民营中小企业应根据《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章程,建立规范的企业治理和议事规则,企业主要破除家长式和家族化管理,适当放权,实施科学化管理。引入职业经理人制,引进优秀人才和科学管理机制,合理分配权限,在决策、执行、监督方面明确管理层的职责,实行合理有效的制衡。民营中小企业业主对会计部门应给予应有的重视,制定各项财务制度并带头严格执行,支持配合会计部门依据《会计法》独立自主开展工作。

⑵合理设置机构并明确权责分配。民营中小企业应当结合自身特点和会计内部控制要求合理设置内部机构,明确权责分配。在机构和岗位的设置上,理顺会计部门的内部控制,实行不相容的职务分离控制和授权审批控制。出纳要求持证上岗,会计如果有条件应当实行专职。明确会计与出纳的岗位责任,实行科学制衡,相互监督和制约。严格企业资金结算管理,不能违规结算。企业资金与企业主资金不得混用。加强财务印鉴管理,不能交由一人保管。

⑶内部审计机制,民营中小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工作和人员设置的独立性,但如果受规模和条件限制,独立内部审计有难度,可建议委托社会中介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的缺陷和漏洞,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⑷制定和完善人力资源政策。人力资源政策的制定应当有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明确员工的聘用、培训、辞退与辞职;员工的薪酬、考核、晋升与奖惩;关键岗位员工的强制休假和定期轮岗制度;对掌握商业机密的员工离岗的限制规定等。要建立会计人员离职交接和监交制度,在交接前填制好交接清单及经会计机构负责人审核,在会计机构负责人的监督下进行交接。做到账实,账账,账证清楚。做好会计资料保管,加强交接前后的监督工作,确保财务平稳衔接。

⑸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民营中小企业应当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倡导诚实守信的道德观和社会责任感。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主和管理层应当起到带头示范作用。诚信经营,奉公守法,不指示会计部门设置账外账,如实反映企业经营情况。尽到企业尽有的责任和义务。在企业内部宣传爱岗敬业,开拓创新和团队协作精神,抵制消除营私结党,裙带关系等不良习气。倡导积极向上的价值观,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员工安心工作。

参考文献:

[1]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10.

[2]高级会计实务科目大纲[M] 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