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药研发产业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制药企业;新药研发;研发模式
中图分类号:F407.7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036-03
引言
医药产业的发展关乎人类生命健康,是各国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受到各国政府的关注和重视。新药研发是医药产业技术进步的核心,是新世纪各国科技、经济竞争的战略制高点[1]。中国医药市场居世界第5位,预计到2013年,将上升为第3位。未来5年里,中国的药品销售额有望增加400亿美元,占全世界药品销售增长总额的1/3。然而,国内制药企业新药研发投入少、自主创新能力弱,以仿制药品生产为主,制约国内医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本文对比分析美、欧、日制药市场新药研发的特点和模式,以促进中国医药产业的科学发展。
一、美国制药企业新药研发模式及分析
经过多年的发展,美国医药产业占据了世界医药市场最大份额,其新药研发技术也是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新药研发能力和数据管理能力居世界前列。2007年,美国医药产业总收入达3 150亿美元,占全球市场份额超过40%,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在全球生物技术药物市场828亿美元的销售额中,美国制药企业更是占据60%以上的市场份额[3]。2011年全球制药企业前10名中,美国企业占5位。
美国医药市场参与的主体包括医药企业、学研机构、政府、风险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其中,医药企业是美国制药市场新药研发的创新主体。各参与主体在医药产业巨额回报及政府良好政策环境的双重动力推动下,形成了制药市场新药研发的良性循环(见图1)。
1.医药企业是美国制药市场中新药研发的创新主体,是美国医药产业创新的主力军。美国医药企业主要分为两类:制药企业(Pharmaceutical)和生物技术企业(Biotech)。制药企业是以化学合成、发酵等传统制药工艺为主,生产药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根据主要产品的不同,生物技术企业分为生物工程制药企业和生物试剂企业两类。随着医药产业的发展和生物技术的不断创新,制药企业和生物技术企业彼此融合,彼此界限逐渐模糊。
据统计,2010年全球10大研发国际领先医药企业共计投入研发资金602.4亿美元,合人民币3 845.30亿元。前10大研发医药企业,美国占据5位,分别是辉瑞、默沙东、强生、礼来、雅培,其新药研究开发费用占处方药销售收入比重均在16%以上,其中默沙东高达27.64%。由此可以看出,美国医药企业对新药研发的重视程度。高投入的研发成本,能够为新一轮的药物研究和开发提供足够的保证。
2.政府为医药基础性研究提供支持。基础性研究多为实现国家的发展战略,成功的基础性研究需要基于对技术发展趋势的分析及对国家发展战略的理解[4]。基础性研究带有公共物品的性质,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因此,政府应当在医药基础性研究中发挥积极的作用。美国国立卫生院(NIH)是美国联邦政府的医学研究中心,同时又是医学研究经费的管理中心。NIH为美国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医疗机构等的基础性医学研究提供资助。美国政府除对医药领域提供直接资助外,还通过间接方式对医药研究与开发进行刺激,例如,设立科研基金、风险投资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
3.健全的融资渠道为新药研发提供了金融保障。美国医药研发的高投入来源于企业自有资金、政府资助及金融市场的融资(风险投资、股票融资、债务融资等等)。美国医药研发的巨额回报,使新药研发成为金融市场资金追逐的目标。然后,较为成熟的产学研结合体系成为新药研发的助推剂。美国是产学研合作的发祥地,拥有多种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例如科技园区、企业-大学合作研究中心、孵化器等。作为新药研发主体的医药企业,其获利能力为产学研合作模式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着重于基础性研究,其前期的研究成果通过技术转让的方式交由医药企业进行产业化,由具备获利能力的医药企业承担产业化所需的巨额费用。因此,较高的获利能力使医药企业承担了风险大、费用高的一个环节,才最终构成了美国产学研合作完善的持续发展体系。
4.相对完善与快捷的评审体系促进了美国新药的产业化。经过数百年的发展,美国医药市场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完善的药品管理、评价及审核体系[5]。新药品评审决定其是否能够进入市场。美国一个普通的新化合物从最初的发现到申请上市,大约需要经过10余年的时间,其中,用于评审的时间大约为6—12个月。
2004年3月,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进一步提高新药评审的效率,发表《创新/停滞:新医疗产品的关键路径上的挑战与机遇》白皮书,提出“关键路径计划”,主要内容是通过全国的努力推进新药、新生物制品及新医疗器械在研发上的关键环节。该计划有利于推动药物的研发,提高新药上市的速度。
关键词 医药产业现状 分析政策 建议
一、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现状
参见《江苏省医药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I》。
二、存在问题
(一)缺少核心技术,科研能力还需加强
目前,江苏省医药产业在新药研发投入上还是以跟随战略为主,多为仿制,没有研发出完整知识产权的药物。97%的化学药是仿制药,生物药整体产业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中药天然药物停留在原有基础上。从研发投入上看,江苏省内医药制造企业平均科研支出仅占销售额的3%,即使是研发导向型的生物医药公司研发投入最高也只有销售额的5%~8%。[1]总的来看,研发多为政府直接投资,民间资本由于风险承担能力弱,投入严重不足。[2]而国外跨国医药巨头在研发上的投入达到了15%,印度药企也占到了8%~10%。[3]
(二)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政策是影响医药产业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需要给予积极的产业扶持。如上海市政府为促进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制定了《关于促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针对相关扶持政策的具体细节都做了详细的规定。[4]山东作为医药大省,也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从融资、补贴、奖励、土地等多方面开展政策扶持,促进了行业的发展。虽然江苏省各区域都认识到了生物技术和医药产业的重要性,并将资源投入其中,但和上海、山东等地相比,相关扶持政策力度不足。
(三)人才外流
虽然南京市医药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喜人态势,但是南京高等院校的医药类优秀毕业生大量外流。以中国药科大学为例,2016年毕业的博士离开南京的占毕业总人数的47.54%、硕士60.57%、本科生58.32%,作为全国医药类人才培养的中心,却出现大量高素质人才的流失,导致本地企业在人才的选用上捉襟见肘,这个问题需要得到重视。[5]
(四)产、学、研脱节现象严重,导致技术创新链条断裂
江苏省的医药产业在产、学、研结合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不足,目前南京市已经形成了完整的产学研链条,但是在产学研交接的部分却做的不是很到位。特别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制药企业间存在着各自为政、重复劳动、合作交流少的问题。产学研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如果不能紧密结合在一起就不能发挥交叉的优势。高等院校主要是将科研的精力放在知识创新上,科研机构则侧重将已有的知识转化为可供实际应用的技术,而企业是研发成果的需求者,企业的任务是将可行的技术成熟化、工业化,做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并进入市场中销售。
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科研大多偏向于理论,缺少对于市场的关注。企业从成本效益多方位考虑,又不可能维持同高校、科研机构一样的理论研究能力,三者的脱节往往就会导致科研成果和实际应用的脱节。长此以往,缺少市场的检验,科研就失去了动力。[6]
三、对策建议
(一)切实加强政府引导,科学组织医药产业发展
医药产业是永恒的朝阳产业,无论在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我国,都是优先发展产业。但是,正因为其重要性使得各地的众多高新医药产业园纷纷建立,造成了许多不必要的重复建设,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因此,加强医药产业的政府引导,提高产业的组织程度是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十二五”期间,江苏医药产业有发展规划、重点市有医药园区,但政府统筹认真抓规划落实不太到位,有的规划实施无人问津,制定的优惠政策很原则而不能落实,致使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状况严重,已经与山东、上海等省市有明显差距。建议省政府协调好医药产业重点产区的市政府,共同统筹安排医药产业建设与发展中的各项重大议题。[7]
(二)加大对医药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为江苏医药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医药产业是个特殊的民生产业,政府必须给予积极地扶持。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对民用经济产业发展政府干预很少,但对制药产业却制定了完备的法规政策。如美国、欧盟、日本等医药大国对医药产业规划、资金支持、税收减免、人才培养等均有明确的规定。
我国各省市对医药产业的发展都制定了许多扶持政策,其中上海的政策措施比较完善和更具操作性。上海市委市政府印发的《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4-2017年)》,市发改委、市科委印发的《关于促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规定》,对上海医药产业优化发展环境、增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医药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国际化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如上海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化资助基金,给出了补贴、减税、免税、奖励、优先纳入医保目录等各种各样的优惠扶持政策。
积极推进江苏医药产业的发展,应当认真借鉴上海等国内外医药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已有的医药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和配套措施展开改进。建议省委省政府及省有关部门结合江苏的实际情况,拓宽政策支持面、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江苏医药产业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如在土地资源利用、银行信贷、科技资金投入等方面明确优惠政策措施,加快培育一批重点医药产业群和成长性中小医药企业。[8]
(三)加快转变医药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江苏医药的可持续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事关医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事关医药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也是经济领域的又一场深刻变革,是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医药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注意提高经济增长的效益和质量,改变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实现产品转型。为此,一是要加快传统产业的现代化改造,例如江苏在中医药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优势,加快中药现代化步伐是保持优势乃至扩大优势的必由之径。二是要加大节能减排措施,走低碳经济发展之路。医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应当权衡医药国际市场的分工,在加大节能减排环境治理的同时,大力推进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将原料药生产控制在一定的份额内,彻底改变“产品出口,污染留下”的落后状况。三是要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链。要在加强研发、制造环节的同时,注重流通、使用环节的开发完善。
(四)加强创新研发,把江苏t药做大做强
医药创新对江苏医药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是由于医药开发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的工程,目前医药研发不足,致使医药产业长期以仿为主,成为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必须突破这个障碍;另一方面,当今江苏医药产业正处在一个发展的成熟期,需要通过提升产业的生命周期曲线,从而跳跃到一个新的更高的发展层面。
加快江苏医药创新研发,一要建设好、发挥好南京“药谷”及医药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新药研发的主力军作用,完善新药研发、检测的全省性公共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药谷”新药研发的核心带头作用。二要重点扶持泰州、苏州、无锡、连云港等四大研发板块的(下转第页)(上接第页)作用,合理规划各个板块的研发重点和产品结构。三要加强和改善新药研发的下游服务,提高新药临床试验的服务水平,完善药物评价服务体系,加强新药研发的基础性建设。四要积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提高医药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和新药研发的主体地位,加快医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五要加强医药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他们创造条件,特别要充分吸引和组织海归医药人才队伍,在研发保障和政治、生活等多方面接纳人才,充分发挥领军人才的优势和作用。
(五)提高医药产业集中度,提升江苏医药的竞争力
规模经济在医药产业中占有重要优势,特别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产业集中度是医药产业做大做强的必要条件,而且高度聚集的产业具有超长的生命力,可以延缓产业衰退。提高产业集中度,必须全力培植带动产业集群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龙头企业从形成到壮大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由之径,同时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产业链才能不断延伸和快速膨胀。因此,要进一步推进医药企业的联合、重组和兼并,改变医药企业多、小、散、乱的状况,发展大公司、大集团、大医药,促进优势资源向龙头企业集中。医药骨干龙头企业的培育发展,需要政府加强对辖区企业的综合服务,出台等各方面的扶持政策,设立产业发展规划,积极鼓励以龙头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发展。[9]
(作者单位为中国药科大学)
[作者简介:沃田,男,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医药产业。通讯作者:陈磊,中国药科大学讲师。]
参考文献
[1] 吴哲明.我国制药企业创新药物研发战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
[2] 石斌.南京市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互动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3] 曾铮.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概况及其趋势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4(32):4-38.
[4]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制订的《关于促进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2014版)》的通知[J].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报,2014(18):29-31.
[5] 中国药科大学2016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EB/OL].中国药科大学,http:
///s/1/t/96/7e/a0/info32416.
htm,2017-01-11.
[6] .坚持产学研一体化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J].求是,2006(09):39-41.
[7] 贾晓梨,王贵辉.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对策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07(10):12-13.
[关键词] 浙江;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对策
[中图分类号] F124.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3)03(a)-0157-04
医药制造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浙江已经发展成为国内最具有竞争力的医药产业基地之一。在国内外大环境下,增强我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医药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促进浙江从医药大省向医药强省转变,是当前刻不容缓的大课题。本文试图在客观分析我省医药制造业现状和国内外医药产业环境的基础上,梳理我省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思路和关键环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1 产业转型升级是浙江医药制造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1.1 浙江医药制造业发展现状
1.1.1 产业整体发展全国领先 近年来,浙江医药制造业工业总产值、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基本居全国前三位,产业出货值多年来稳居全国第一。2010年,浙江共有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544家,完成工业总产值769.72亿元,实现利润92.50亿元,产值、利润分别较2000年增长407%和609%。从业人员从2000年的5.97万人增长到2010年的12.36万人,人员规模增长了1倍多。
1.1.2 化学药品制造特别是原料药制造业优势明显 据浙江省第二次经济普查数据显示,2008年,全省医药制造业一半以上为化学原药制造,产值和利润分别为313.5亿元和38.33亿元,分别占整个产业的50.9%和57.6%。其次为化学制剂、生物生化药品和中成药产业(含中药饮片加工及中成药制造)。涌现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原料药制造企业和产品。如海正药业的蒽环类抗生素抗肿瘤药、华海药业的卡托普利心血管药、浙江医药的维生素E等五大原料药产品生产规模均为国内最大,占国际市场30%以上的份额,普利类药物产量居全球第一,化学原料药产业优势明显。
1.1.3 技术创新活动日趋活跃 具体表现在:创新投入不断加大。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R&D经费投入为18.29亿元,较2006年的10.07亿元增幅81.63%。R&D投入占销售收入比重总体逐步提高,至2010年已达2.73%。R&D活动人员占从业人员比重从2006年的6.09%增长到7.95%。
科技创新产出显著。2010年,全省规模以上制药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715件,较2006年的223件增长3倍多,年均增幅达33.8%。而据《中国药学年鉴》数据统计,2007~2009年共获新药证书59件,占全国9%。
1.2 浙江医药制造业存在的问题
1.2.1 产业发展速度趋缓,领先优势逐步减小 近年来,浙江医药制造产业发展趋缓有所放缓。据统计,2006~2010年期间,浙江医药制造业的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占主营业务比重及利润比重等经济指标增长缓慢,在全国比重排名逐步下滑[2]。而与此相对应的是,江苏、山东等兄弟省份医药制造业发展迅速。浙江省医药制造产业规模、利润等指标虽在全国仍居于前列,但领先优势逐步减小。
1.2.2 制药企业总体规模偏小,缺乏龙头骨干企业支撑 虽然目前浙江医药制造业已形成了一批行业骨干企业,但真正能引领和带动行业发展的全国排头兵企业还相对缺乏。2010年,浙江规模以上制药企业平均产值仅为1.41亿元,低于山东和江苏2.26和2.05亿元水平。2009年,浙江大中型医药制造企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5.2亿元,仅有2家制药企业年产值超30亿元,还尚未有一家企业进入全国十强。
1.2.3 产业技术水平亟待提升,转型升级要求迫切 由于浙江省制药企业大部分为中小型企业,多数企业研发投入相对不足,研发投入仅占销售额比重普遍在1%~3%。研发投入的不足,制约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而一些制药企业主打产品长期以来以仿制为主,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涌现,企业间同质化竞争严重。此外,产业结构以技术附加值较低、能耗及环境污染较高的化学中间体和原料药为主,在技术附加值较高的生物生化药品、基因工程药品、新型制剂领域,产业规模及核心竞争力还尚未形成,在高端市场占有份额仍然较低。
1.3 浙江医药制造业发展迎来全球仿制药市场和制药产业转移的大好形势
1.3.1 大量药品失去专利,仿制药大亨分享盛宴 2009~2014年,全球仿制药市场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将有2350亿美元的专利药失去专利保护,这些药品涉及抗肿瘤、心血管、消化系统、血管及造血系统、神经系统等各大类用药,销售额占企业药品总体销售收入10%以上,包括立普妥、波立维、舒利迭等重磅炸弹[3]。随着专利到期药品规模加大,FDA接受通用名药申请和审批通过的数量都呈上升趋势,这也从一个角度说明药品专利到期给仿制药企业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仿制药进入快速发展期。
1.3.2 全球仿制药市场蓬勃发展和全球制药产业转移 首先,近年来全球医药产业持续快速增长,据IMS2010年的报告预测,2014年,全球医药市场年增速将达到5%~8%左右,市场规模将达到1.1万亿美元。其次,全球制药产业从原料药到研发和制剂全面大规模的转移,而中国和印度是最受欢迎的选择地。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成为全球高增长的“新兴医药市场”之一,预计到2013年,中国的药品年销售收入将增加400多亿美元[4]。浙江医药制造业将迎来大好的发展机遇。
2 浙江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
目前浙江医药制造业依然以化学原料药生产为主,还处于产业发展路径的起步阶段。学习和借鉴印度从“大宗原料药、医药中间体——特色原料药——专利仿制药(不规范市场)——通用名药物(规范市场)——创新药物”[5]的医药制造产业发展路径,未来浙江制药产业升级的方向是进入通用名药产业,思路是“巩固优势、先仿后创、差异发展”。
2.1 发展思路
2.1.1 从传统大宗原料药向发展特色原料药转型 原料药制造在今后一段时间还将是我省大多数医药制造业企业的主攻方向。要继续鼓励省内医药制造企业通过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提升,推动全省特色原料药制造水平与国际接轨,尤其是引导省内制药企业加快国际化认证步伐,积极申请美国DMF、欧洲COS等发达国家的原料药国际认证。逐步培育浙江特色原料药向规范市场的出口优势;此外,认真分析当前即将到期的专利药市场潜在需求,提前引进和部署一批市场需求大、技术附加值高、环境污染小的特色原料药的研发和产业化。逐步引导全省原料药产业格局由原来的“大、笨、重”向“小、轻、优”的产业格局发展[6]。
2.1.2 从单一的原料药生产向逐步向建立产业链垂直一体化转型 制剂的生产与研发是体现医药制造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指标。浙江医药制造业应在抓好特色原料药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向制剂生产、新药研发等领域拓展,逐步建立从原料药研发、生产、制剂到市场营销的产业链垂直一体化。目前省内如华海药业、海正药业为代表的一批已具备较好技术基础和研发实力的制药企业,已初步实现了从原料药向制剂出口的产品结构提升,成为我省制药企业转型升级的典范。在向国际制剂企业转型的同时,利用自身优势产品致力于国内制剂销售,进一步提升盈利稳定性。
2.1.3 持续研发投入,向基因药物和创新药物进军 重点发展重组药物、新型疫苗、海洋生物医药产品、疾病诊断及防疫用PCR、生物芯片等体外生物检测新产品。集中力量开发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疫苗、生化试剂和基因药物,并加快推动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大力发展生物仿制药,不断壮大其市场份额。支持运用基因技术、细胞技术、控制技术进行医药发酵的工业菌种改良和工艺流程优化,提高产出率,减少能耗,降低成本,增加效益。重点突破高密度发酵、大规模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和蛋白质纯化等关键技术。发展大型分离柱的在线检测装置、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专用分离设备、高效分离介质、生物反应器和自控系统及配套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提升下游产业技术水平。发展细胞治疗、个性化治疗的相关技术和产品。
2.1.4 秉承传统优势产品,加快中药现代化 组织实施一批疗效安全可靠、质量可控的中药创新药物的研发,以及传统优势品种的二次开发。探索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及中药特色的质量检测方法和质量控制体系,进一步提升中药材及中药产品的质量水平。深入推进中药材良好农业规范(GAP)基地建设,重点实施“浙八味”振兴计划。大力发展铁皮石斛、金银花、厚朴等浙产道地药材的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加大药材深加工产品的开发力度。大力发展中成药和中药保健产品,加快发展植物提取药物产业。
2.2 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
2.2.1 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 要达到国际通用名药生产商标准,必须提高生产技术和工艺流程。由于生产工艺专利到期一般晚于化合物专利,因此向通用名药生产商转型必须要有强大的反工艺技术,保证生产工艺不侵犯专利。同时要加强质量控制体系,不断改进工艺以生产出质优的产品。浙江医药制造产业通过多年的发展,制剂产品越来越接近国际水准,尤其是在青蒿素、VC、VE等维生素制剂方面已具备一定的质量优势。在原料药方面,具备较强的合成工艺技术和发酵能力。如抗感染类、维生素类等大宗原料药和他汀类等特色原料药在国际医药市场上占有相当的市场份额和地位。这些原料药如果转换成制剂,质量应该能得到保证。
2.2.2 制剂出口规范市场认证 包括两方面:一是加强原料药认证,美国的DMF认证,欧盟的COS认证及EDMF认证。二是加强制剂认证。美国是ANDA申请,欧盟是集中审批程序、互认可程序以及成员国程序三类[7]。原料药和制剂通过认证的前提是生产车间通过认证。原料药生产车间通过认证相对比较容易,但制剂生产车间通过认证相对困难,目前同国内通过认证的制剂生产车间屈指可数,浙江目前仅有华海药业的固体制剂生产车间和浙江日升昌的软膏制剂生产车间等少数车间通过了FDA认证。华海药业正在建设符合美国FDA认证的富阳生产基地。制剂生产车间通过规范市场认证将是制药企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里程碑。
2.2.3 国际合同研发外包基地 研发外包是制药企业参与新药创新链条的重要机遇。目前,我国研发外包市场发展迅速,2010年规模达50亿元左右,并以年均100%的速度增长。浙江医药研发外包产业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培育了以泰格医药为龙头的一批医药研发外包企业[7]。2011年,泰格医药营业收入达到1.92亿元,累计参与了25个新化学单体和10个新生物制品的临床试验,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承接国际外包业务的本土医药研发外包企业之一。积极打造国际合同研发外包基地,积累新药研发技术和经验,着力培养新药研发人才,将是后期推动浙江制药业结构调整的一条重要捷径。
2.2.4 销售渠道 原料药生产商面对的客户大多是国际、国内的制药企业,当转型为制剂生产商时,必须面对消费者、医院等,其销售方法和消费习惯与制药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必须解决销售渠道这个环节。通过合作和并购当地企业,借助合作方的技术、政府关系、销售网络等各种资源,是当前阶段浙江制药企业拓展销售渠道的最好选择。
3 浙江省医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政策建议
3.1 完善规划引导和政策扶持
密切关注国内外行业运行发展的新动向和新趋势,及时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协调解决行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引导指导医药行业转型发展。积极协调医药产业特有政策措施,抓好医药制剂重点品种的认定和培育工作,完善优化医药储备管理等工作。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扶持力度,对高标准制剂生产线建设、新药及新剂型开发、制剂国际认证、医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重大技术与学术活动等给予重点资助。研究建立面向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风险投资、创投基金。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支持建立以资金、资产、技术等参股的法人实体,形成紧密型产学研战略联盟,充分发挥各类研发资源、装备的效能,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3.2 实行重点领域重点突破
积极推进原料药生产技术装备水平的提升,加快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装备。培育和发展一批医药制剂主导产品,对医药制剂提升改造项目优先给予财政支持。通过实施医药制剂产品进口替代战略,加快原料药产业向制剂深加工方向转型发展,争取更多的国内制剂市场份额。积极拓展制剂海外市场,并加强我国新版GMP与国际认证的有效对接,提高省内制剂产品海外注册的效率,促进“制剂出海”。加强对中药和医疗器械特色优势产业的培育,努力形成集聚优势。重点推动创新药物研发、大品种技术改造、技术平台建设、新药孵化基地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以及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积极鼓励支持医药企业申报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
3.3 引导制药企业“引进来,走出去”
大力开展制药企业国内外科技合作,引导国内外先进制药技术向浙江转移,推动浙江制药企业与国际接轨。建立医药制造业区域合作机制,充分利用江苏、上海、山东等地的医药人才、信息和技术优势,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鼓励省内制药企业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建立长期紧密的合作关系,支持有实力的制药企业和研究院所到国外创办研发机构,进行技术研发、产品设计和市场拓展。积极引进国外医药研发机构在浙江建立合作研发机构,培养浙江医药产业人才,提高全省医药产业技术水平[8]。
[参考文献]
[1] 浙江省科学技术厅,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科技统计年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133-179.
[2] 国家统计局.浙江省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22-56.
[3] 陈佳贵,黄群惠,吕铁,等.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1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3-56.
[4] 刘国恩.中国医药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71-74.
[5] 倪钎,江滨,鄢尤奇,等.当前印度制药产业探析[J].中国医药技术经济与管理,2007,(2):17-23.
[6] 张俊样,左晓利,武治印,等.对加强我国新药创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12-14.
[7] 李明珍.印度医药制造业的发展路径、特点及其启示[J].科技管理研究,2011,(17):34-37.
2010年生物医药板块又喜上眉梢。10月份生物产业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让生物医药板块憧憬更美好的未来。
截至12月22日,生物医药板块以34.51%的涨幅摘得申万行业分类涨幅的“探花”。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仅为1.61%。
生物制品最受益
10月18日,国务院公布了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并指出在生物产业方面,“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
爱建证券分析师林兴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生物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受益的是生物制品这个行业。
根据申银万围行业分类,生物医药板块分为化学制药、生物制品、医疗器械、医药商业、中药、医疗服务这六个子行业。
在生物医药板块中,截至12月22日生物制品今年涨幅最低,仅为17.58%,远远落后于医疗器械(93.09%)、医疗服务(80.63%)。2010年生物制品行业涨幅最小,今年业绩增速最快,估值也较为合理。
疫苗是生物制品中的一个重要类别。据了解,全球疫苗市场2008年是192亿美元,2009年是221亿美元,2012年预计会增长到340亿美元,疫苗市场的增速远高于整个医药行业,并且我国是最大的生产国和消费国,总体来说,我国疫苗存在巨大的增长空间。上市公司可以关注华兰生物和天坛生物。
诊断试剂、基因检测方面的上市公司前景也、止人“心驰神往”。“新医改提倡‘治未病’,注重前期的预防,而不是后期的治疗,给生物制品企业(诊断试剂、基因检测、疫苗)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说。
化学药提高附加值
在化学制药方面,林兴秋关注恒瑞医药和海正药业。海正药业已到海外寻求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认证,并在往毛利率更高的制剂出口方面发展。
化学制药相对于生物制品而言技术含量并不高。维生素就属于化学制药,我国是维生素产量最大的国家,VC和VE产量占到全球70%以上,但技术含量比较低,大部分都出口。东北制药、浙江医药华北制药都是生产化学药的大企业。
中科院院士张礼和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我国很多原料药的出口,实际上是按化工原料出口的,但印度在很早前就把原料药生产基地按美国FDA的要求来论证其工艺过程,所以可按药物出口,比我国附加值高很多。
现代中药方面,郭凡礼建议可关注云南白药、同仁堂、康美药业、东阿阿胶等。
中银国际报告称,看好鱼跃医疗在中低端医疗器械市场的快速扩张,并看好九安医疗、阳普医疗、乐普医疗在中档医疗设备材料方面的出口和进口替代进程。
林兴秋认为,2011年还可关注药品入选国家基本药物但有单独定价权的卜市公司,比如云南向药、马应龙。
研发能力是关键
研发能力是上市公司未来能否发力的利刃。“企业要具备新药方面的研发能力,总体要有一定的新药储备,若完全没有,未来发展空间受限。”林兴秋说。
生物医药企业新药研发流程一般是,先在实验室阶段研制出药物,然后进入临床前的毒性疗效试验(在小白鼠或者其他动物身上),再把相关数据上报到国家药监局,拿到临床批件之后再在健康人或者病人身上进行临床试验,疗效确定后在监管部门的许可下药物才能生产并上市流通。临床试验要做三期。
“产业链很长,从一开始研发到上市一般需要10年甚至更久,仿制药时间会短一些。”郫凡礼称,国内的大企业投入资金还是比较少的,国外的生物医药公司,把年销售额的15%~20%拿出来做研发基金,国内能拿出1%资金的公司都很少。
郭凡礼进一步表示,很多大企业有资金实力,但不愿意做研发;小企业虽然真的想创新,但没资金实力和研发实力,因此就陷入了“大企业不愿做,小企业做不了”这样的怪圈,与国外差距越来越大了。
【关键词】 江苏省;医药产业;联合创新;发展策略
一、引言
联合创新作为产学研合作方式的新型产物,在生物医药领域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并相继诞生了众多生物医药产学研联盟。联合创新,又称“产学研合作创新”或称“产业联盟创新”,它是一种以产业联盟为纽带的“抱团创新”模式,以产业联盟的形式汇聚“产学研”各方力量,通过联盟协调创新资源形成合力。这种一体化的合作创新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企业在把握市场需求,开发新品,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创新原动力,以及高校、研究院所在科学研究与原始创新上的技术优势[1]。
二、江苏省医药产业联合创新发展现状
1、发展现状
近几年,伴随着江苏省医药产业的迅猛发展,其自主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高。江苏省政府对医药产业联合创新的投入不断加大,并取得喜人成果。2012年,江苏省对产学研联合创新基金、产学研成果转化专项资金、产学研科技支撑等科技计划,共投入经费3. 3亿元,在疫苗、抗体、高端医疗器械、药品研发和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开展了一批重大项目,有望投入市场后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江苏省先后共承担了165项新药创制项目,被给予经费超1亿元,项目数和经费数均居全国省份第一。江苏2012年申报新药455个,占全国21.1%,获得临床试验批件98个,占全国18.4%,获批上市新药数19个,占全国11. 6%,均居全国首位,新药创制能力大大提升。医药企业意识到联合创新的重要性,不断深入与高校的合作。如江苏省著名的扬子江药业,与全国50多所高等院校的科研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都有一批新药投入生产,其新型药物制剂实验室被批准为首批企业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还有济川医药集团,目前已与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院校达成合作协议,加强在心血管药、儿科中药、妇科等专利产品的研发,目前已申报专利5个,获批1个,有8个新产品在国家FDA待批,近20个品种正在研发试验中。
2、存在问题
(1)联合创新合作层次低。目前联合创新的组织机构都是自发形成的,在大的层面上缺乏统一的宏观指导,组织形式过于松散,难以形成合力,从而阻碍项目的进行。联合创新以短平快项目居多,高层次战略性合作少,对药品的研发依赖仿制,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在利益的驱动下,低水平的重复生产现象屡见不鲜。如此低层次的联合创新无法体现国家战略目标,也无法满足产业发展需求。
(2)风险承担与利益保障机制不完善。联合创新的基本动力是利益的分配,只有公平的分配与合理的权益保护,才能保证联合创新各方的积极性和新结构的稳定。政府、企业、科研单位对技术价值的认识不一,导致各方权益不能协调,企业希望政府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科研单位希望企业加大资金投入和更多的承担风险,政府需完善利益保障和风险承担机制[2]。
(3)联合创新管理体系不健全。联合创新各方的主管部门不同,运行机制不同,运行过程中容易产生分歧。产学研各方分属经贸委、科技局、教育局等系统管理,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机构,推动联合创新的管理制度、政策、运行机制等都还不够完善。我国迄今尚未制定颁布有关联合创新的法律法规,对产学研联盟的法人地位、性质和作用缺乏明确的法律支持和保障。
(4) 企业自身研发能力薄弱。江苏医药企业自身研发水平薄弱,技术创新过分依赖对外引进,并难以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从而在产学研联盟领域也处处受限,难以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形成有效对接。技术层面无法突破固有套式,继而无法形成新的技术增长点,科技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也无法体现,使得江苏医药企业在生产、销售、二次研发等环节上处于被动位置。
(5)联合创新的信息沟通不畅。大多数企业存在与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取得联系困难的问题,而大多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也存在与企业的联系缺乏、不知道企业的需求、对市场不了解的问题,导致科研成果不具备较高的市场价值、已取得的创新开发成果信息难于传递出去。如何实现双方的信息沟通,使其保持畅通的联系是江苏省医药产业联合创新亟待解决的问题。
(6)政府在联合创新中发挥的引导作用不够。联合创新的实践涌现出了一些新的组织模式,政府的宏观管理方式要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完善引导联合创新的政策环境。服务于联合创新的信息渠道分散,信息网络不畅通,政府应健全促进联合创新的公共技术平台和服务体系。对政府重点支持的联合创新形式缺乏导向性的审核标准,支持的条件不明确,政府资源配置对联合创新的引导作用有待加强。
(7)联合创新缺乏系统稳定的金融支持。医药产业联合创新项目具有高风险、高投入等特点,决定了需要比其他行业更多的融资。目前,江苏医药产业联合创新的资金来源以企业自筹和政府支持为主,由于金融机构风险防范的要求高,医药产业缺乏金融工具的支持,导致医药产业联合创新项目的每个环节都缺乏资金,融资渠道不够顺畅,制约了联合创新项目的发展[3]。
三、江苏省医药产业联合创新运行机制分析
1、动力机制
政府的支持和推动是医药产业联合创新的重要动力来源。政府政策的配套措施能为医药产业联合创新提供良好的环境土壤。以政府为主导,利用其强大的信息网络优势,完善医药产业联合创新的网络环境,加强行业技术中心、医药研究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成果分享中心的建设,促进创新在各个环节的合理分工与联合,以加快网络化、社会化、高速化技术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的建立,以加快联合创新过程中的信息传递,提高医药产业联合创新的效率。
2、模式选择
政府在医药产业联合创新中居于主导地位,可以调动各种科技创新资源,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对接,洽谈创造机会,从而形成创新合力,整合现有资源,突破科技资源不足的瓶颈约束。通过一对多、多对多的全方位、深层次合作,来满足合作的多向性目的,达到培养人才,提升创新能力,获取经济效益等多重目的。同时应注重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医药产业联合创新合作,实现以市场为导向,以联盟为方式,以利益机制为纽带的合作,最终形成互利共赢的新型产学研合作模式。
3、伙伴选择
江苏省从事医药制造领域研究与开发的高校与科研院所众多,科技实力雄厚,像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等医药科技实力均居全国领先地位,应当首先鼓励强强联合,具有研发优势的企业和研究实力较强的高校与科研院所联合形成产业核心,并进行产业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逐步衍生出一系列与之合作,进行上下游研发合作的各种类型企业和不同产业之间的技术关联与产品配套的规模化联合创新。
4、分工机制
企业要积极参与医药研发基础研究。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是密切相连的,企业在获得基础研究后方能为商业应用打下基础。对于想提高自身原始创新能力的企业而言,参与基础研究可以拓宽研究视野、发现产品的新应用领域,可以促进产业整体创新能力,从而为加大研发力度提供可能。因此应当在合作分工中明确企业要参与该领域的基础研究,光靠科研机构单方面的研发会导致研发的产品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与实际脱轨等问题。
四、江苏省医药产业联合创新发展策略
1、理顺联合创新成员间的关系,促进实质性高层次合作
江苏省医药产业联合创新成员间应选举成立董事会、专家委员会和秘书处等部门,定期召开例会,规划联合创新的发展战略,充分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深度合作机制,改革高校科研人员评价与奖惩制度,杜绝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从而为提升江苏医药技术创新综合能力、打造超大型民族医药企业提供保障。
2、建立利益和风险共担的医药产业联合创新机制
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高风险性与高收益性同在的特点。可以采用技术入股、提成、技术持股、年终分红等利益挂钩的分配方式,把合作各方应得的报酬与医药研发市场化成果,企业的经济效益,项目的产业化成功率挂钩。让高校和科研机构充分加入到医药生产领域和市场化阶段,反之也要让医药企业充分融入到药品研发过程中,通力合作,促进风险多方承担,利益各方共享的分配机制的建立。
3、建立促进联合创新的平台
加大力度整合药物研发中心、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资源,通过建立联合创新信息网建立共享平台,为企业和校内部门提供便捷服务。在科技项目申报、科技项目研发、科技成果转化、联合实验室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建设、信息资源共享等方面提供广泛合作机会。建立人才流动机制,促进高校和企业的人才互动。
4、创新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信息沟通
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应强化行业协会、协调机构、各类学会等行业组织的作用,充分发挥它们在信息沟通、产学研运行、市场需求把握、技术引进、培训评估和举办大型行业性会议方面的优势,完善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体系和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发展的法律法规建设,规范其市场行为,促进资源的有效整合。其中,对于权威咨询机构应重点培育扶持,支持科技中介模式创新,并鼓励科研机构组织成立中介服务机构。
5、加强医药产业高技术与高附加值产品研发
目前江苏省的医药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原创产品少,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不高。高校、科研院所在医药学科上具有优势,企业要加强医药领域联合创新建设,加强产业内关键核心技术的研究,再通过整合其他外来的高新技术,提高医药领域内产品研发、医药推广、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综合配套能力,从而提升医药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
6、增加医药产业技术创新与合作投入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与产品的技术含量需要大量资金来作保证。企业通过开辟新融资渠道,发展风险投资基金,获得更多资金用于研发与合作投入,此外,高校、科研院所通过积极与企业联合申报项目,寻求各级财政资金支持。各联合方通过共同努力,发挥各自优势,促进江苏省医药产业的技术创新投入,提升产业整体技术创新能力。
五、结语
医药研发产业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长周期、高技术、高风险、重效率等特征,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已逐步成为全球新一轮发展竞争的焦点。江苏省医药产业起步较其他省市略晚,发展形式基本属于规模扩张型的粗放式发展,技术创新乏力,企业、政府和科研机构要通力合作,打造高层次联合创新战略合作平台,实现产学研联盟向战略联盟的升级,从而进一步提升江苏医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宋健,陈士俊.国外产学研政策的经验及启示[J].现代管理科学,2008(7)36-38.
[2] 赵丹萍.广东省部产学研合作与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1-4.
[3] 庄晋财,吴碧波.全球价值链背景下产业集群租金及其经济效应分析[J].人文杂志,2000.
【作者简介】
吴松强(1975-)男,湖北汉川人,南京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南京大学管理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企业组织理论与创新管理,科技政策评价与管理.
吴 勇(1971-)安徽马鞍山人,南京晓庄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科技创新.
关键词:网络组织;产业集群;张江高科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7-0003-02
0 前言
医药产业是21世纪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在世界各地呈现集群式发展。产业集群之所以称为集群,而非简单空间上的集聚,本质在于集群内部的企业有着紧密的网络联系。产业集群内各种联系的密度、质量和类型是解释集群内企业从集群中获得经济利益的关键。上海张江高科技园于1992年挂牌,1999年上海市政府实施“聚焦张江”战略至今,园区医药产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集聚效应不断增强,形成了初具规模的医药产业集群,目前在全国科技园区发展中保持了领先的水平。本文将从网络组织角度考察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医药产业集群。
1 产业集群网络组织的经济学分析
威廉姆森(1975)提出了最接近网络概念的中间组织,认为它是比市场有效、比企业灵活的协调方式,其后续研究更进一步认为,介于企业和市场中间混合型规制结构大量存在,而且是相对稳定的。威廉姆森认为,从企业的外部市场交易行为到企业内部的等级控制体系,是一个连续渐变的组织结构演化谱线,谱线的一端是完全自由竞争的市场,另一端是完全受权威控制的企业内部管理等级结构,企业制度化的交易行为必定处于这个从市场到等级的渐变的谱线上的某一点,在该点上该企业的市场交易成本与内部管理控制成本之间达到平衡,所有这些处于市场与等级之间的组织形态。威廉姆森统称为网络。
威廉姆森的网络概念局限在企业间的贸易关系上,格兰诺维特(Granovettor,1985)引入根植性(embeddedness)概念来描述那些交易行为偏离利润最大化目标的非经济因素的影响,认为经济行为是根植于网络与制度之中的。通过企业在本地的扎根和结网所形成的地方集聚,可以使企业构筑起交流和合作的系统,从而增强技术创新的能力和竞争力。
企业的经营行为既受到威廉姆森分析的基于生产贸易关系的联系,又受到格兰诺维特分析的非贸易社会关系影响。企业在空间地理上的集聚,不仅仅意味着产业相关性、制度与组织的协调,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的接近,使经济本地化与社会化联系交织在一起。企业集群的网络组织是一种增值网,网络中的大企业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和抗风险能力,但是灵活性不足;规模小的企业可以保持一定的灵活性,但是缺少规模经济。企业集群网络将大企业的优势和小企业的灵活性结合起来在竞争与合作中求得平衡。
企业的集群之间既合作又竞争的这种准市场网络组织,一方面提高了在一个区域内众多企业之间的组织化程度,克服了纯市场形式时高昂的外部交易成本,同时也克服了纯企业科层制时的内部组织成本,网络组织中的成员企业较为稳定的合作关系,协作竞争,优势互补,提高了集群的竞争力。下表给出了企业、市场、企业间网络组织的一系列比较,说明了企业网络组织性质和特点。
表1 企业、市场、企业间网络组织的比较
市场企业间网络组织(产业集群)企业
配置资源方式价格机制价格机制和科层组织混合调节科层组织调节
调节参考点价值契约和隐合同权威
调节力量来源供求谈判、博弈计划
主要的相对成本交易成本交易成本、组织成本内部组织成本
交易成本比较大适中小
组织成本对比小适中大
稳定性对比小较强强
业务关联性无较强强
合作性差强最强
竞争性强较强弱
2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医药产业集群网络组织分析
2.1 产业集群网络组成
根据角度的不同,我们将产业集群的网络分成三个组成部分,即网络中的企业网络、资源网络和创新网络。企业网络是核心和基础,资源网路连接集群内各主体交流的纽带,创新网络是集群保持长久竞争力的唯一源泉。三个子网络只是从不同的侧面对内部网络的认识,它们的存在是相互包含、互为基础的,是不可分割的主体。
2.2 上海张江生物高科技园企业网络分析
园区内的医药企业大致可分为五个领域:医药研发外包、生物制药、医疗器械、中药、化学药。其中,医药研发企业提供包括化合物筛选、药理、安全性评价、临床研究等方面的外包服务。生物制药企业主要经营范围在抗体药物、重组蛋白药物和基因工程等方面。医疗器械企业在心血管医疗器械、诊断试剂两个领域形成了一定的技术和规模优势。中药企业多为现代中药创新和生产企业,在中药提取和创新中药研发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化学药企业多把研究中心放在园区内,生产基地在周边省份。
相比国内其他医药产业集群内的产业链不同的是,张江高科技园区的产业链主要是体现在生物医药创新链上。以31家国家、市级应用性药物研发机构为核心,形成了“疾病和药物作用机制-先导化合物-候选药物-临床试验-新药审批”的新药创新链。
在疾病和药物作用机制-先导化合物方面,主要有睿智化学、开拓者化学、桑迪亚、美迪西等企业和研究机构。在候选药物、临床前试验阶段,主要中医药大学、新药安全评价中心等研究机构,以及查士睿华、美迪西等企业。在临床试验阶段,主要有精鼎医药、维欧医药科技、科文斯、药源药物化学等企业。在新药上市后监测方面,主要有睿星基因等公司。园区内的一些CRO企业在发展迅速、技术含量高,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图1 张江高科技园区医药产业链
资料来源:上海张江高科技园网站。
2.3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资源网络分析
张江高科技园的优势资源可归为三个: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优越的融资环境以及海内外人才的吸纳。
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张江高科于1992年挂牌,1996年8月2日,由科技部、卫生部、中科院、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上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设在张江高科技园区。1999年8月26日,上海市委、市政府针对高新园区过于分散,各种资源零落,在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中难以形成合力等问题,决定采用“聚焦”张江的方式,整合资源,集聚力量,发挥优势,集成突破,加速发展。数据统计,在“聚焦”的两年内,张江各项经济指标超过开园8年的总和。
优越的融资环境。园区融资环境的优越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政府扶持和引导资金。从2001年到2007年,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从9250万元已上升至50200万元,扩容5倍多,其中70%投在张江;2006年底,浦东新区在全国推出首个由地方政府设立的政策性扶持资金――浦东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2007年,首期投资规模为10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张江世纪创投基金”正式启动。二是金融服务产品的创新。张江集团、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住房置业担保等共同设立的张江企业易贷通,仅仅1年,授信或放贷额9850万元。作为上海小额贷款公司试点之一,十方股东共同投资1亿元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2008年底开业以来已支持71家中小企业。三是上海是我国的金融中心,为张江的融资提供了良好的融资环境。20世纪90年代初,上海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到经济总量的比重不到30%。在政府强势主导的浦东开发带动下,证券、期货、产权、黄金等重要资本市场集聚上海。时至今日,其占经济总量的比重已达50%。
海内外人才的吸纳。从1992年挂牌以来,园区从业人员已经突破12万,超过半数有本科以上学历,其中两院院士22名,博士3414名,硕士19093名,海外留学人员6000多人。园区大力引进国家级、市级科研机构,积极建设张江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2.4 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创新网络分析
医药企业创新网络的主要特点是技术驱动,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创新合作交流比较频繁,这和电子信息产业不同,后者与客户的创新合作交流十分紧密。张江医药企业创新网络有以下特征:
母公司(跨国公司)是企业重要创新信息来源。外资企业是园区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跨国公司的纷纷投资入驻是带动医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国内其他地区的医药企业相比,张江的医药企业比较积极参与到全球医药产业网络中,利用各种方式与著名的跨国公司如与美国施贵宝、强生、德国西门子等建立联系,在与跨国公司结网过程中,利用跨国公司的全球创新网络,形成海内外联动的产业体系。研发和产品生产仍以海外国家和地区为主,而本地的医药企业主要在全球产业链中对其中某个产品进行修饰等辅助作用。在这样的产业链结构下,母公司的创新信息就十分重要,企业主要从母公司那里获得创新信息,与母公司保持着较强的联系。
产学研创新合作网络已有良好开始,合作网络逐步建立起来。越来越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进入园区,园区也与芬兰Teknia园区、欧洲药谷、美国圣地亚哥地区等建立了广泛联系,中药创新中心和美国合作建立了药物信息库,加强了中药、基因、生命科学方面的交流,从而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目前,张江高科技园汇集了以中医药大学和中科院药物所为代表的药物研究机构,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中国生物工程开发中心等数10家单位共同组建的,是高校、研究机构、政府资助、民间资本和风险投资的结晶。罗氏与这些机构合作进行精神分裂相关疾病药物的研究表明,跨国公司也采取和国内研究机构、企业共同研发的方式,构建产学研合作的网络。
3 张江高科技园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网络存在的问题分析
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实现取决于产业集群内企业网络和资源网络的具体性质,以及这些为学习和创新而组织的网络形式。尽管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但与国际上高科技产业集群相比,如硅谷的知识型企业集群,还有一定的差距。自上而下方式创立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存在以下问题:
3.1 企业网络中,分工协作处于不平等地位
跨国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弱,本地企业在国际合作中仍处于不平等地位。拥有核心技术的跨国企业更多地与母公司的入驻会带来相应的资金和技术、人才,但技术壁垒使得本地企业难以进入跨国公司的技术领地。从我们的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中发现,由于彼此间不信任、交流障碍和文化冲突、研发成果与产业脱节等原因,仍有许多园区内的企业,和园区内其他的企业脱节,游离园区产业链之外,仅享受政府一些补政策,所有的商业往来皆在园区之外。
3.2 资源网络中,投融资体系尚未健全
园区内医药企业建立时间不长,自有资金实力有限,对风险资本需求大。企业资金来源渠道不多,主要通过政府资助、企业自筹和投资机构来融资。虽然,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对张江医药企业的资助额度逐年增加,政府无偿资助促进了企业发展,受到企业好评。但单一企业资助并不能满足医药研发项目对巨额资金长久发展的需求。民间风险投资极少,加上产权交易和生物技术价值评估等体系缺失,风险投资体系尚待建立,很多公司资金来源渠道非常窄,股东资金、商业贷款、个人借贷、国外借贷是企业主要资金来源。浦东政府投资集中于基础研究,对中、后期研发的风险投资不足,导致张江许多研发成果无法顺利进入产业化阶段。
3.3 创新网络中,产学研结合还不紧密
张江科研机构密集,但知识溢出效应不明显。临近研发中心是医药企业获取智力资源和技术来源的重要途径。研究机构密切合作,集群的技术创新能力得到提升。园区内已形成了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为核心、以上海中医药大学为基础,以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等30家研究中心和美国礼来、罗氏制药、安利、诺华、和记黄埔等10余个跨国企业研发中心为主体的研发创新网络。但这些科研机构并没有和企业形成“天然的”联系。许多企业仍然处于与本地的高校、科研机构相“隔离”的状态,合作网络尚未形成,园区的产学研联合开发的体制尚未完善。
4 结语
和国外自发形成的医药产业集群不同,张江高科技园医药产业集群是自上而下的。在国外,政府将大量资金投入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中,科学家们拿着研究成果与风险资本家合作创办企业,“知识外溢”效应十分明显。研究成果快速转化成生产力,迅速推向市场,实现市场价值。张江高科是政府通过投入资金以及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一大批高科技医药企业入驻,形成产业的集聚。张江这种形成模式使得园区内的企业网络、资源网络和创新网络体系较松散,集群外部经济性不明显。可喜的是,张江高科这些年来着力建设园区各种网络的建立。如张江生物医药科研设备共享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设备共享网络等,这些平台和共享网络促进了园区内企业的交流,促进了园区内网络的加强和加固。
参考文献
[1]玛丽亚,樊鸿伟.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究,开发研究[J].2008,(3):99-102.
[2]吴晓隽,高汝熹,杨舟.美国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的模式、特点及启示[J].中国科技论坛,2008,(1).
[3]肖勤.上海浦东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关键词:医药产业;外资进入;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7000302
1 引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本世纪之后,大量外资纷纷进入我国医药市场。全球最大的20家外资企业纷纷进入我国医药市场,争先恐后地建立了合资以及独资企业,全球性的跨国药企对我国医药产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且更关键的问题是,它们也是推动医药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基于此种背景以及我国各产业都面临外资进入的挑战,我们应该抓住历史机遇,利用好外资,发展壮大我国本土的医药产业。在进入本世纪以来的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大潮中,跨国医药企业也一直在积极推进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行业资产的重组和研发生产制造销售业务的大量转移。在当前的历史形势下,抓住机遇,积极地利用外商投资推动我国的本土医药产业的发展,并且提高我国的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是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经济的重要途径。
从总体情况来看,外资最主要的作用首先是弥补了我国医药产业资本的不足,在原始积累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医药引入外资,不仅扩大医药产业的资本总量,也提高了资本质量。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对本土的医药产业的发展还是有很大的裨益的。
2 外资对我国医药产业的积极影响
2.1 外资促进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更新
技术进步是一个国家高新科技产业最核心也是最直接的竞争力的体现。而新药创新是中国医药产业竞争力提升的最根本也是最重要的途径。行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等可以通过不同的渠道随资本流动跨国界流动。跨国医药公司生产研发新产品的研发投入远远超出我国医药产业的投入,是世界医药产业的新技术的研发创新者。它们不仅拥有巨大资本,也拥有中国企业缺乏的高新技术。
作为东道国,各行业积极引进外资,不仅仅是为了引进资金,更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得到自己不具备的先进技术,趁机产业升级,并借此提高本国产业的创新研发能力,从而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大大提升国际竞争力。
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劳动要素资本要素等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国的产业经济的发展,更重要也更加根本的是技术要素。跨国医药集团公司作为医药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对本土医药产业的技术进步的作用就更加明显了。这些跨国医药公司主要通过两种渠道来影响我国的医药产业技术发展,进而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一是通过技术转移的途径,直接影响技术进步;二是通过技术扩散和技术溢出效应,间接影响产业的技术进步。
直接的重复生产投资并不是我国医药产业长远发展的思路。创新研发这才是是药企发展最好的的源动力。然而,我国本土的医药产业由于历史原因,底子薄,基础弱。投入的R&D费用仅仅才占到销售收入的1%左右,这连跨国企业的十分之一都不及。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我国的医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根据有关资料统计,全世界最大的跨国公司R&D的费用将近要占到全球R&D费用的70%甚至以上。平均每个企业的技术开发的费用几乎要占到产品销售额的十分之一。随着人们对新医药产品需求不断加大,新药开发的费用需要投入更多才能占领市场份额。由此可见,发达国家的跨国企业对比我国本土的药企来说,在资金规模和新药研发创新方面都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
因此,我国不仅要积极引进外资,利用外资,更要最大程度地利用外资带来的技术效应,吸收先进技术,提升自己的技术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
2.2 外资促进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全球化和国际化
在全世界的医药产业的国际分工过程中,来自发达国家的药企一般以研发新药为主,依靠各方面的优势和政府的政策优势,长期占据国际分工的高端位置,获取了利润的大部分。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药企主要依靠生产仿制药,生产原料药和中间体等,这在医药产业链中明显处于较为低端的位置。而且跨国制药巨头们纷纷通过兼并重组并购等方式大大地提高了对市场的垄断程度之后,将大量的资金投向了更新的生物工程以及天然药物等新方向,愈发的注重开发新药为主的高端制药业务发展。在此过程中,它们逐步把技术含量低的业务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种国际形势有助于我国医药产业更好地参与到全世界医药产业的国际分工中去。
在经济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纷纷调整产业结构的大背景下,许多跨国药企改变策略,将生产制造中心设立到其他发展中国家去,尤其是某些成本较低而市场又较为广阔的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和印度等国家。
由于种种现实利益和法律政策的影响,制药巨头们将生产原料药中间体的低端生产基地设立在了发展中国家,但是它们却在国内主要进行新药研发的关键流程。跨国公司通过合资或者并购和合作的形式,在中国、印度等国家设立医药企业,生产它们所需的原料药,但是却非常注重保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多年激烈竞争的结果是,世界医药市场形成了以美国欧洲、日本为首的三足鼎立,而多个新兴国家奋起直追的局面。大量外资流入其实是有助于我国医药产业逐步打破发达国家垄断的局面的。
2.3 外资促进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对外贸易和交流
总体上看,我国医药产业大多数时候是出口大于进口,暂时处于竞争的优势状态。利用外资对我国医药产业的贸易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帮助我国医药企业开拓了国际市场,赚取了大量外汇,也帮助我国企业优化了结构,这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产生了较明显的正向作用。
市场占有率是表现一个国家医药产业的竞争力最直接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指标,某国家的产品如果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率高,说明产业竞争力强。国际市场的占有率衡量了产业的相对竞争力,该指标表明了某产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的相对实力。而我国虽然占有市场比率不高,但是却在逐年进步和增长,外资间接地对我国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有较强的正向作用。
3 利用外资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就我国医药市场的情况而言,极为巨大的国内市场这一天然优势是世界上的任何国家不能与之相比的。现实情况是,巨大的国内市场不仅是培育我国本土的医药产业的沃土,也是我国吸引众多外资的因素之一。以市场换技术这种策略不失为提高我国医药产业创新技术水平的实际又简单可行的好方法。
当前我国还没有把市场出让与转让技术作为引进外资的对等条件加以规定。要想充分发挥外资提升我国医药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我们就要在利用外资的过程中加以注意:作为我国医药产业的主管部门,比如卫生部以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等有关部门应尽快地转变职能,进行宏观调控,注重监管的同时要确保医药产业的发展政策的统一性和透明度,积极营造和谐开放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3.1 积极鼓励国内的医药企业联合重组并购整合资源,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医药市场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医药产业,是具有高投入高技术高风险特征的高薪行业。少数发达国家和跨国药企几乎垄断了世界医药市场。全世界前100家的大型医药企业供应了几乎接近80%的医药产品,而前25家医药企业则控制了几乎50%的医药市场。我国的医药产业存在规模小,产业集中度很低的现实情况,面对严峻竞争形势,我们必须要鼓励国内医药企业通过生产要素的变革,如重组并购等方式,全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在有可能的情况下,支持大型医药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并且尽早地实现专业化的生产和规模经营方式,增强自身实力,提高国内医药企业的集约化水平。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现经营机制的转换,全面提高国际化程度。
3.2 合理引入利用外资,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技术引进以及技术外溢提供政策支持和便利
在外资进入的背景下,开放的市场和先进技术的引进为中国本土的医药企业去学习先进科学技术提供了百年不遇的机会。可是跨国医药公司为了保持竞争的实力和它们对市场的垄断地位,也会采取措施避免技术外溢效应的发生。对此我们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充分贯彻用市场换技术的规则,还有培养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也是促进新技术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为了提高医药产业的综合竞争力,引进技术的确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后续工作,即引进技术后加强对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利用。许多因素,包括企业研发能力以及R&D投入等诸多因素都容易影响医药产业的技术吸收能力。对此,政府要采取财政补贴和税收杠杆以及贷款优惠等金融政策,积极鼓励医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这样才能增强吸收能力。
就市场经验而言,技术引进不等同于技术进步。技术引进仅仅才提供了学习机会,只有对引进的新技术进行消化和吸收并能够转化成实际生产力和市场占有率,才能够达到利用外资来提高我国医药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的目的。我国的企业要在开放条件下,在积极利用外资的基础上,鼓励研发投入,坚持自主创新,从各方面充实提高,这才是提高我国医药产业的竞争力的正确选择。
4 我国医药企业应该积极融入全球市场,利用历史机遇发展壮大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扩大,有许多跨国医药公司在中国投资后,扩大了对华采购活动。这种情况为我国医药企业进入全球市场提供了良好契机。而跨国公司在华采购为我国医药企业提供了一个开拓国际市场、带动企业产品出口、建立稳定销售渠道的重大机遇。可以使我国有竞争力的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在竞争中提高自己的实力。使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引进外资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自己,超越对方。我国医药企业要想学习和超越对方,就必须加强市场意识,自主创新,在更高层次上开展国际合作,更好的发展我国的医药产业。
参考文献
[1]徐涛.引进FDI与中国技术进步[J].世界经济,2003,(10).
[2]刘鹏飞.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产业结构影响分析[J].兰州学刊,2006,(9).
[3]陈飞翔,胡靖.利用外资与技术转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4]祝年贵.利用外资与中国的产业安全[J].财经科学,2003,(5).
[5]唐玲,邱家学.对跨国药企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思考[J].上海医药,2005,(06).
【关键词】医药企业;医药研发;创新;专利策略
【中图分类号】R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09)12-0043-02
从世界范围看,发达国家医药企业长久以来就把研发创新作为企业最重要的发展战略,而我国医药企业研发长期以来以仿制为主,只能生产通用名药物和低端产品。随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医药企业成长方式的转变,国家鼓励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医药企业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迅速提高,我国正逐步由仿制药大国向创新药强国转变。发达国家具有相当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律体系,在医药领域,其成功的专利战略为医药产业在竞争中带来了巨大的优势。随着我国知识产权立法的不断完善,我们应积极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药品专利策略。
1我国医药研发的类型分析
医药研发的类型可以归纳为模仿、模仿创新和全面创新三类,不同研发类型反映产品不同的技术含量和创新程度,也反映了对创新产品或创新技术的专利保护力度。
1.1模仿或仿制是目前我国中小型医药企业产品研发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和途径。仿制药的研发主要是运用一些公认、成熟的理论和技术,以及已有的装备和材料等,研发出“价廉质优”的他人已有产品。仿制研发中也有自主创新的成分,主要是通过制备工艺的创新,包括发明绕开现有工艺专利的新工艺,突破某些关键技术,以及集成现有的技术、装备和材料,获得制备成本低、产品质量优和环境好的新工艺路线。[1]在不侵犯他人专利权的前提下,对新的成功的突破性新药进行较大的分子改造,寻找作用机制相同或相似,并在治疗上具有某些优点的新化学实体。[2]
1.2模仿创新是比模仿更进一步的研发新药的重要途径,体现了模仿与改进创新的有机结合,与模仿研发相比,其创新程度大大提高。模仿创新研发的关键是如何运用公知、成熟的理论和技术,规避已有的专利保护领域,发明比母体新药更具治疗优势的新药物,从而形成专利新药。[1]这类创新要针对已知药物的缺陷与不足,对其进行结构改造,创造出疗效更好、安全性更大、稳定性更高的新药。这类新药研发成本相对较低,而且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1.3全面创新是医药企业新药研发的最高手段和途径,其主要特征有二:一是以广泛的基础药学领域研究成果为基础,如发现新的病因学机制,建立新的新药筛选模型和抗体的靶向治疗,发现现有药物的新适应证等。这类新药投资大、耗时长,研发风险也相对较大。二是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应用已有的筛选模型发明全新结构的新药或先导化合物,如海洋药物等。[1]目前,植物原料已成为世界原料药市场的新宠,中草药研发及产业化已成为热点,世界性植物原料开发逐渐涌现。[3]与化学药物和生物技术药物相比,以现代科技手段开发中草药具有成功率高、周期短、成本低的特点,已成为世界各国新药研发的重要途径。
2我国医药企业创新途径的选择
目前,我国制药企业大部分为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偏小,创新研发能力低。同时,我国是仿制药大国和世界最大的天然药物药生产国,所生产药品绝大部分为仿制药和同质化程度高、竞争力差的中成药,缺乏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所以,我国医药企业应选择有效的研发途径,加快技术创新步伐。
①目前,我国新药研发的基础和能力较弱,医药企业研发投入少,创新能力较差,整个制药工业水平较低,而相关市场需求很大。由于该类市场长期被国外同类产品所垄断,需要我们在产品成本和质量上有所突破。因此,模仿研发途径仍是目前大部分企业所必须的新药研发途径,具有相当大的潜力。②医药企业应高度重视对引进外国的先进专利技术加以更新、改造,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相对于全面创新来说,模仿创新获得创新药物的成功率比较高,而且这类新药比其母体药物具有更好的疗效,因此应该成为目前我国新药研发的主要途径。③全面创新研发是我国医药企业发展的必然途径,因此必须加快全面创新药物研发的步伐。医药企业应充分应用现代技术,加强作用机制新、疗效好、毒副作用小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药物的研制。随着创新药物研发的加快,不仅有望诞生更多的基于资源优势的全面创新类新药,而且随着基础研究投入的增加,还有望发现新的病因学机制和新的新药作用靶点,建立新的新药筛选模型,最终获得基于新作用靶点的全面创新类新药。[1]此外,我国具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基于中药研发的成本较低、投资不大、开发周期短、不良反应和耐药性少的特点,从中药材中提取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从而获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研新药,应是我国医药企业努力的方向。中药产业应成为我国医药产业中最具特色、最易获得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先发展领域。
3我国医药企业创新的专利策略
3.1建立和完善企业专利策略体系专利实际上是对企业经营运行机制中投资、市场销售、获益、再投资这种循环的一种保障。目前,我国医药企业普遍缺乏规范系统的专利策略体系。我国新药研发主要由高校和科研单位承担,而制药企业研发队伍力量薄弱,医药企业应主动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协作,组建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实现产学研结合。医药企业应建立研究开发、专利、生产经营相结合的专利策略体系,在选定研究开发目标时,将重点放在商业价值大、可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领域。专利文献信息是医药企业创制新药的重要来源,在选定课题时,应充分利用国内外专利信息的导向作用,利用专利文献了解药品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的动态,决定应采取的具体策略措施。当研究开发成功后,即着手实施专利保护,以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同时,将专利保护策略与生产经营战略紧密结合起来,重视专利保护下新产品的生产经营。同时,应设立专利管理部门,制定严格的专利管理制度,切实加强专利的内部管理。总之,要将专利策略渗透到企业整体发展战略中去。
3.2重视模仿创新策略的运用医药企业应加强研发创新的制度保障建设,鼓励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进行创新,通过对引进外国的先进专利技术加以更新、改进,从而围绕外国的基本专利衍生出许多带有创新性的从属专利。在消化吸收外国专利技术的基础上进行模仿性创新,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产品,实现新药研制从纯粹仿制到仿制为主逐步向以创新为主、仿创结合的机制发展。
3.3有效实行“专利网”策略医药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应高度重视“专利网”策略。在仿制药研发方面,充分利用国外专利信息,设法绕开国外现有专利以避免侵权纠纷,同时围绕国外的专利不断开发技术,并及时申请专利获得法律保护,从而迫使竞争对手为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成本而购买这些专利或形成交叉许可的局面。
3.4开拓国际市场应贯彻“专利先行”原则医药企业应重视培养和树立国际专利意识。在国外申请专利,是开辟国际市场、保护自己产品和技术免遭他人侵权的法律盾牌。在向国外输出产品或投资时,专利先行是国际市场竞争的惯用策略。我国有很大优势的中药领域正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挑战,随着国际市场上对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愈加重视,为了让医药企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我国传统医药技术和产品在国外的竞争力,我国医药企业必须尽快着手策划国际专利策略,积极申请国外和国际专利,实行国际市场专利先行策略,以便在国际医药市场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3.5强化专利实施机制,提高药品专利的实效专利实施是促进专利技术商品化的关键。医药专利实施主要应依靠自身力量,也可进行有偿转让或交叉许可,及时取得经济效益。同时,积极发展知识产权质押、租赁融资和创业投资等方式,促进药品专利技术的实施,加快药品专利技术商品化进程。此外,应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进行企业国际合作创新试点,鼓励企业设立境外研发机构,共建高水平的技术研发机构和人才培养机构。政府应积极承接跨国公司研发中心转移,相关部门制定有关专利实施的优惠政策,定期公布专利技术信息,召开专利展览会、博览会,为缺乏技术交易经验或条件的专利权人,提供专利交易平台和机会。
4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医药产业作为最具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已经成为21世纪世界各国竞相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专利作为保护市场竞争的强有力法律手段之一,在医药经济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实施专利策略是我国制药企业提高国内、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医药产业在竞争中长期占据优势的重要保障。我国医药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发展,制订并实施有效的药品专利策略。
参考文献
[1]白毅.我国新药研发如何选择适合的创新活动[N].中国医药报,2009-03-03:B5.
[2]甄连花.医药专利文献信息在创制新药中的作用[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242.
一、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人力资源现状分析
本课题在研究过程中,首先对“产业基地”重点企业作了实地考察和调查,并与石家庄工业经济联合会的工作人员进行了座谈;其次设计调查表,委托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石家庄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产业基地”十二家重点企业发放人力资源情况调查表,进行第一手资料的采集和了解,并对“产业基地”人力资源现状展开多方调查,获得较翔实的有关信息。
(一)人力资源总量
人力资源总量是指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组织所拥有的人力资源总和实力。研究人力资源总量,有利于把握经济发展与人力资源之间的比例关系,从而更好地为“产业基地”发展提供人力资源需求方面的指导。根据查阅整理《石家庄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2003—2010年,石家庄市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力资源总量及科研人员情况如表1所示。通过表1可以看出,石家庄市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的从业人员总量逐年平稳上升,由于2003年“非典”发生,当年从业人员总量出现了突然增大的情况,达到了5.1003万人,2004年从业人员总量又回落到4.7343万人,2005年又出现小规模的上升,2006年从业人员总量出现下降。此后从业人员总量持续上升,但增长幅度不稳定,年增长率分别为4.41%、0.89%、7.89%、5.08%。2010年石家庄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总量已达到5.7039万人。
(二)人力资源结构
人力资源结构是对现有人力资源所进行的分层分类。这种分类分析,可以深入具体把握人力资源的状况和特点,从而有针对性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和管理,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利用。科研人员及管理人员是高科技产业的核心人才。本文主要对科研人员总量、所占比重,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学历、年龄等结构指标进行了数据采集和分析。
1.科研人员。从表1可以看出,石家庄市医药制造业人力资源中科技活动人员的数量从2003年开始是持续增长的,2005年的年增长比例达到了34.39%,比上一年增长了1/3,这与2005年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建设有一定关系。但近几年增长幅度不均,规律性不明显。研发人员的数量从2003年开始,总体上亦呈增长趋势。在2006年出现大幅增员的情况下,2007年的年增长比例出现了负值,说明在2006年和2007年研发人员的流动性比较大,反映出研发人员队伍的稳定性相对较差。但总体增长情况还是比较稳定、有序的。2008—2010年,研发人员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增长。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2003年为5.83%,从2005年开始年增长比例保持在8%~10%之间,保持着高速稳定的增长。从表1可以看出,“产业基地”内科技活动人员和研发人员占全部从业人员比重偏低,这是导致“产业基地”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以传统的生产仿制药品为主,缺乏新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的主要原因。
2.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情况。为能够对“产业基地”人力资源结构进行研究,本课题采用了统计调查的方式,设计调查表,选取2009年医药工业领域主营业务收入排名进入全国前100名的五家石家庄市医药制造企业近三年的人力资源情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的具体结构作统计分析①。通过对五家企业人力资源调查表的整理,五家企业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数量是:2007年为948人,2008年967人,2009年1019人,分别占从业人员总数的2.39%、2.35%、2.38%。“产业基地”五家重点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学历结构数据统计,如表2所示:近三年拥有学士学位的人员占70%左右;拥有硕士学位人员的比例不到10%,每年仅有不到1%的上升;拥有博士学位人员的比例仅占全部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1%左右;大专及以下人员占到20%。统计数据反映出管理人员的学历普遍偏低,高学历管理人员短缺是目前“产业基地”企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在医药制造这类高技术产业中,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对企业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产业基地”五家企业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年龄结构,如表3所示。近三年数据显示,管理人员中30岁及以下人员所占比例最大,占总量的40%以上;50岁及以上人员数量最少,在10%左右。年龄结构近似呈现三角形结构,中层及以上管理人员队伍30岁以下人员偏多说明整体上是一支年轻的队伍,可塑性和发展潜力十足,但31~40岁的管理人员偏少,应谨慎对待,以免出现断层。
(三)人力资源效益
人力资源效益主要用来反映企业人力资源队伍的产出情况,其中主要有专利指标、人力资源价值系数[1](P81—129)。
1.拥有发明专利。根据《石家庄统计年鉴》,石家庄医药制造业2003—2008年拥有发明专利数分别为5、42、71、61、53、163项。专利拥有数逐年增加,增长幅度很快,尤其在2008年拥有专利数目达到了163项。2.人均主营业务收入。通过对2004—2010年《石家庄统计年鉴》中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2003—2010年,石家庄市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从业人员的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348.17、295.17、336.06、350.37、437.22、525.58、532.39、712.42千元。由于2003年“非典”特殊情况,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偏高,2004年收入又有所恢复。2004—2010年,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则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到2010年达到712.42千元,较2004年增长近2.5倍。这说明,石家庄市医药制造业从业人员的主营业务收入提高速度很快。
二、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现有人力资源存在问题分析
(一)人力资源信息管理不完善,缺乏人力资源档案
在调查中发现,调查反馈回的数据较欠缺,很多企业只有近两年的数据,长时间的数据根本没有,有的企业甚至没有人力资源数据的统计,人员数据的分门别类更是无从谈起。在调查的十二家企业中,只有本文所指的五家企业信息可采用,而且只是近三年的数据比较齐全。人力资源信息不完善,也就无从做好人力资源的管理,所以做好人力资源的信息管理工作,是“产业基地”发展的一项紧迫工作。
(二)科技活动人员和研发人员所占比重偏小
通过对有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有论者认为,从医药制造业如今的发展模式考虑,未来该产业的人力资源比例结构大概是50%的研发人员,25%的商务、金融、管理人员,25%的制造人员[2]。目前,“产业基地”科技活动人员和研发人员所占从业人员总量的比重均小于10%,远远小于研发人员占50%比例的要求。科技活动人员和研发人员短缺会导致“产业基地”整体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与产品开发能力低下,市场竞争力薄弱,不利于“产业基地”发展战略的实施。
(三)管理人员学历水平偏低
虽然管理人员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学历只是其中的一个方面,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企业管理者的要求不断增加,他们需要不断学习法律、财务、现代企业运营与管理等知识,所以管理者自身的学习能力会对其自身和企业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四)人均主营业务收入过低
2004年,世界排名前列的制药企业的人均主营业务收入均在30~45万美元的水平,是石家庄市2004年人均主营业务收入的6—8倍。例如,美国辉瑞制药有限公司2004年人均主营业务收入高达45.65万美元,2008年人均销售收入高达60万美元[3]。由此可以看出,石家庄市医药制造业从业人员人均主营业务收入,与世界排名前列的制药企业之间还是存在很大差距。
这说明,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劳动生产率比较低下,虽然导致劳动生产率低下的原因有很多,但人力资源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五)人力资源政策法规的建设缓慢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政策环境,良好的政策环境又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发展。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集群化发展必然会带来人员的竞争、共享与变动,这就需要从基地整体发展的角度充分考虑人力资源的战略需求,尤其是对各类专门核心人才的需求,制定科学完善的基地人力资源政策和法规,以有利于人才的聚集。但目前“产业基地”现有的人力资源政策很不完善,不利于实现产业聚集带来的人才优势,不利于“产业基地”科学均衡发展。
三、对策与建议
(一)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
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只有充分掌握现有人力资源的详细情况,才能进行有效管理。特别是“产业基地”这样的产业聚集地,建立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就更为重要。“产业基地”的特点是以产业集群式发展为主要模式,所以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不仅要考虑各企业的组织状况、人力资源状况,还要考虑到“产业基地”整体的组织结构、发展战略和高新技术企业特有的人力资源特点。在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和选择的时候,要对“产业基地”整体和个体分别进行全面调查与分析,以确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建立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二)建立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
“产业基地”大部分企业类型相似,产品类型比较集中,企业间具有很多交集,在人力资源需求上也同样具有交集。同时,基地又具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所以为实现基地整体资源配置的合理有效,可以考虑建立基地人力资源服务中心。该中心的主要职能是为基地企业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服务,如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制定合理的薪酬方案、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系统服务、提供人力资源方面的咨询以及人力资源相关信息等服务。从而节约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并使人才均得到合理配置和使用。
(三)制定针对不同领域核心人才的开发战略
由于“产业基地”内企业各具特色,所需核心人才也不尽相同,因此,应分领域制定相应的核心人才开发战略。化学制药领域,注重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完善人才的考核和激励机制,塑造良好的人才成长环境;采取多种方式吸引国内外优秀的生物、医药产业的研究人员到石家庄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工作。现代中药领域,首先要发挥好现有中药研发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作用,同时注重引进、培养和培训新人才;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加强对中医药质量和定量方面的深入研究。生物医药领域,对研发能力要求高,对实验环境要求苛刻,并需投入大笔资金和引进高端人才,同时加强研发团队建设,包括校企、院企人才的合作与成果共享。医药物流领域,应注重培养医药物流人才的基本业务素质,加强对医药物流管理人员“物流师”职业资格的认证。
(四)提高科研人员比重,加强对中高层管理人员培养
在本地人才培养方面,一是将人才置于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在实践中使其得到锻炼和能力提升;二是选拔具有较大发展潜力和较强可塑性的优秀人才,通过培训、进修和交流等多种方式提高其能力及知识水平。在以企业自主培养为主的同时,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有选择、有重点地引进急需的紧缺人才和高素质人才,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提升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在坚持传统的“待遇留人,感情留人”的基础上,强调“环境留人”和“事业留人”。通过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竞争环境、生活环境以及人才快速创业的发展环境,增强人才依恋感,最终留住优秀人才并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形成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稳定的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