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春酒阅读答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点评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5-0022-03
一、课堂点评的涵义及价值
课堂点评指教师通过“点”和“评”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的点拨和评价。教师要在学生学习思路受阻时给予“点”,在学生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后给予“评”。课堂点评是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评价的最直接、最快捷、使用频率最高、影响最大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珍视学生独特的体验和理解”,充分体现了课堂点评的激励功能、引导作用。有效的课堂点评应简洁准确,得当到位,是对事实的肯定,对精神的唤醒,对行动的鼓舞,也是对含混的廓清,对偏差的纠正,对错误的否定。
二、目前课堂点评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教学中,由于教师对课堂点评认识不够,时机和尺度把握不准,方法欠缺多样性和智慧性,常常出现以下情况。
1.不点评。轻视学生的思考成果,漠视学生的思维过程,一声“坐下”敷衍了事。
2.小题大做,随意赞赏。对十分简单、思考价值不是很高的问题,教师却为赞而赞。
3.一味肯定。忽视学生出现的偏差,对学生回答中的错误不加辨析和更正。
4.轻易否定。发现不了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对不符合标准的答案,一律否定。
三、语文教师课堂点评的基本策略
在确保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同时,如何切实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才能使课堂点评不流于形式,体现出点评在课堂教学中应有的价值和意义呢?现结合语文课堂实例,谈谈有效课堂点评的基本策略。
策略1:真诚热情,表扬激励
评价不是简单、机械地罗列成绩、揭摆问题,更不是一味惩罚、指责。评价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宗旨在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成就感、荣誉感,激发学生的进取心。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可见,每个学生都需要教师的激励,激励性的评价就像的劲风,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示例1:一位普通话讲得不太好的学生朗读课文时,非常尽力地使用普通话,结果南腔北调,引得同学哄堂大笑,教师点评道:“笑什么,这位同学朗读得很棒呀,简直是赵忠祥第二!”同学们笑得更加疯狂,这位同学以后再也不愿意用普通话朗读课文了。
点评:赏识和鼓励,每个人都期望,都需要。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客观地肯定和表扬,但教师“廉价”的和随意的表扬是不科学的,甚至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示例2:《春》师:“说得真好!你对春天的人和自然有自己独特的体验。”“你充满想象力的语言也把我们带人了那个美丽而神秘的境界之中,感谢你!”“太好了!你是用心在全方位地感受春天,感受作品。”“听了你的回答,连老师都对那春天的草地无限向往了!”“说得真是太好了,充满想象和联想,老师相信,像你这样用心的孩子一定不会辜负春天。”“你真是独具慧眼!竟然发现了这么美丽的一处!的确,疏密结合,动能结合,给画面平添了许多魅力。”
点评:教师用欣赏的眼光,与学生真诚交流,全身心地关注学生的价值倾向,调动学生的内在潜能,领会学生的情感意图,随时捕捉学生思维活动的信息。通过师生间真诚的沟通和交流,贴近学生的心理,打动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明是非辨善恶”。
策略2:明辨是非,指导纠正
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授的前提是实事求是、严谨科学。对学生知识、思维上出现的偏差或错误,绝不可简单否决,更不能一味迁就。该肯定的肯定,该引导的引导,该否定的也要否定。当然,教师在指出学生错误时必须适时适度,讲究方法。让课堂教学真正实现思想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
示例:《春》一个学生给春雨中的人命名为“雨中的静默”,显然这个答案是错误的。师:“春雨中的人是静默的吗?”生:“好像只有房屋是静默的。”师:“对,春雨中的房屋是静默的,春雨中的人是忙碌的!我们叫‘雨夜春忙’。大家觉得可好?”
点评:这种点评,教师特别注重纠误纠偏,拨正航向,既肯定了学生的敢想敢说,又大胆巧妙地说“不”,进而引导学生会想会说。那种学生说什么都对,说什么都好,动辄鼓掌喝彩的做法,不但不能给学生积极的鼓励,继续下去,反而会给学生带来消极负面的影响。
策略3:顺水推舟,方法引领
教师点评,要点之有法。“点”在要害,“评“在关键。看似随意,却能一语点醒梦中人。
示例:师:“古人喝春酒,半酣千日醉。”作者笔下的人物是否也因这春酒而沉醉呢?请大家勾画句子,品析人物。
生:“其实我没等她说完,早已偷偷地把手指头伸在杯子里好几回,已经不知舔了多少个指甲缝的八宝酒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我”对春酒的喜爱。
师:如果把“偷偷地”、“指甲缝”去掉,好不好?
生:不好。去掉“偷偷地”不能表现小孩子调皮,“多少个指甲缝”更能表明出“我”到底喝了多少的酒。
师:再想想。
生:这里还和前面母亲说的“只能舔一指甲缝”照应,生动地写出我偷喝春酒时的情态,也说明我的顽皮天真以及对春酒的喜爱。
师:原来,我们赏析句子可以抓修饰语,还要注意上下文的街接。
点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优秀作品的魅力很大程度体现在语言文字中,正所谓“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只有引导学生真正阅读文本,才能领悟作品的深层内涵。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教师运用删除法,引导学生关注“偷偷地”“指甲缝”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修饰词;通过“再想想”这样的等待,引领学生再次回归文本,找寻上下文的联系,发现文章情趣。这种课堂点评,点之有法;这种语言学习,不浮夸在文字表面。从学生的回答中,我们惊喜地发现他们的成长。
策略4:水到渠成,拓展思维
在新课程背景下,构建开放式的语文课堂非常必要。在开放式的语文课堂上,智慧高效的教师点评可以打破原有教材或教学参考用书的封闭性以及唯一性,为形成趣味性的语文课堂补充“源头活水”,拓宽学生视野,进而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满足学生的求知、求新的期待心理,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示例:《斑羚飞渡》通过分析关键句子,体会斑羚的内在品质。
师:大家的发言让我深深惊叹于老斑羚们在最危急的时刻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折服于老斑羚在危难中表现出的勇气和智慧。有一段感动人物颁奖词:“不是骨肉,却都是她的孩子,她展开羽翼,撑起了他们的天空。风霜饥寒,全都挡住,清贫劳累,一肩担起。在她的家里,水浓于血,善良超越亲情。泉水最清,母爱最真。”大家可否也给“最感动自己的斑羚”写一段颁奖词?
一、 活跃课堂是建立在教师对文本深入解读的基础上
“上好语文课,解读文本是第一步”。因为只有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真正把握该教什么,该重点教什么;学生该学什么,又该重点学什么。可见文本的解读是首要的。正确、准确地解读文本,这是教师在执教每篇课文时应该确保的底线,是提高教材施教水平的前提条件。就当前阅读课现状而言,这第一步迈的不尽如人意,经常会出现教师对文本把握不准确的现象。
前一段时间笔者所在学校邀请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经瑞华老师到校指导青年教师上课,一青年教师执教沈从文先生的作品《云南的歌会》,第一课时重点是朗读,概括文章的三个场景内容。老师先是安排学生集体朗读,学生朗读完,教师点评:“嗯,读得不错。”然后进入文章三个场景内容的概括,老师要求学生用几个字概括陈述。教师打出投影,显示有三个部分。学生概括三个部分:野外赛歌、山路放歌、村寨传歌。老师不满意学生的答案,还在引导,学生一直不知道老师需要的正确答案是什么,所以一直疑惑地看着课文,直到最后老师询问学生无果后自己投影答案:山野对歌;山路漫歌;金满斗会。学生埋头记下。本环节耗时将近10分钟。依笔者的理解,学生的答案很好,能这样简练地概括出来,又是在这么短的时间里,真应该好好表扬,可惜老师却不认可这种与教参不同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对文本深入研读后,我们明确了本文的教学目标。学习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朗读、揣摩、品味文章语言,感受文章浓郁的乡土气息;探寻并领略民族风情,热爱民俗文化。课堂上,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读课文、找答案,学生的思维被固化,学生的劳动成果被丢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遏制。课堂的氛围沉闷自然是意料之中了。
教参,只是教学参考,是教材编订者的一家之言,决不是文本的最终解释,唯一答案。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解读文本的过程是倒置的,他们不是先阅读文本,而是先阅读教学参考和各种数据,甚至根本不阅读文本(尤其是自己以为熟悉的课文)。过分依赖与信赖教参,缺乏独立钻研教材的习惯,久而久之也就丧失了解读文本的能力。课堂上教师没有自己的东西,讲的都是教参上的,学生听不听无所谓,因为他们可以在参考里找到答案。学生的参与意识不浓,活跃的课堂氛围营造谈何容易。相反如果教师备课的时候多钻研教材,多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怎么写的?写得怎么样?初二的学生应当从中学些什么?课堂的重点就会被引到学习作者精彩的描写上来,揣摩、品味语言上来,感受乡土气息、领略民族风情上来。课堂上老师就会多安排这些精美的语言的朗读,多安排学生说出自己的阅读感受,就会依据教学目标来指导学生的朗读,引导学生读出美感来。
二、 活跃课堂离不开精彩的课堂导入
学生每天在校除了上课就是上课,疲劳自不必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还需要一个很好的导入。语文课上我们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某某文章。”这样的导入生硬而直白,缺少吸引力。导入应当力求“简洁、新颖、关联度高”。导语的“新”指的是脱离老一套,出其不意,又在情理之中。如在执教《春酒》时,可以这样导入:“久居他乡的游子一次次泪洒衣襟,耳畔总是传来那熟悉的乡音,眼前时刻浮现久违的的面容。究竟是什么让她如此依恋、日夜思想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琦君的《春酒》,一同感悟其中别样的情怀。”
导语的“简洁”,即指导语不能夸夸其谈,漫无边际,让学生不知道老师说这话的目的是什么。一位教师在执教《曹刿论战》时,开头导入从当时的历史背景说起,接着说到古代的几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又讲到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军事家,滔滔不绝,15分钟。实际上这些都没有必要说,这些知识可以引导学生课后上网查阅、积累。
“关联度高”要求教师的导语设计一定要目的明确,切合文本的内容。如上面提到的《曹刿论战》的导入,古代的几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历史上一些著名的军事家等等都与本文的教学关联不大,说多了反而冲淡了课堂的重点。
三、 教学内容的兼顾性是课堂活跃的重要保障
一节语文课45分钟,能解决不少问题,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饱满一些。一个班有学生40多人,水平各层次都有,农村中学学生语文素养普遍不高,这样的课堂应该怎样营造良好氛围,从而达到高效?教学内容设置的兼顾性很重要。也就是说一节课不管是学生互动还是问题的设置都应当照顾到不同语文水平的同学,让他们可以参与到课堂中来,让他们有事可做。听课时常看到这样的情况:老师一个问题提出来或老师布置讨论,马上就有一部分学生动了起来,可还有一部分水平较差的同学无所事事,甚至搞破坏。课堂的氛围变得很怪,一半活跃,一半沉闷。根据我的问卷调查得知:有82%的上课无所事事的学生是因为老师布置的任务或提出的问题他们无力解决,才把自己从课堂中分离出来的。他们当中有50%以上的同学有过小组活动中因为解决不了老师布置的任务而被同学“抛弃”。这样的活跃课堂只属于一部分人,不能算真正的活跃课堂。
四、 课堂教学环节设计的流畅同样重要
近年来听了许多语文课,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上课教师精彩导入,吊足了学生的胃口,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就在大家期待着进入正文时,老师却来了一句:“下面我们来检测一下字词预习情况。”很是败人胃口,听课的教师没劲,学生更是顿时松了下来,刚才的精彩导入功效也化为了乌有。学生懒洋洋地打开练习,核对字词。7、8分钟的样子,字词检查完了,老师开始带大家进入文本,学生的注意力已经大不如上课初始,老师又费力地组织课堂教学。当然这里笔者并不是反对字词积累,相反字词积累很有必要。但应当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如果老师精彩导入后就进入文章内容的解读,学生的好奇、激情满满,对文本的理解会更加顺利些。
也看过有的老师在字词讲完以后,按部就班地介绍作者。也不管这节课需不需要,反正就是讲,细细地讲。字词与文学常识之间又缺乏关联,一节课就被大卸成几块。为什么就不能想一想每个内容有一个合适的位置?比如,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插入写作背景、作者创作风格等的介绍,就变得水到渠成、一气呵成了。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跟着老师渐入佳境了。
五、 活跃氛围的营造还需教师自身充满激情
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经瑞华老师在笔者学校上了一节《古诗词赏析》复习课。全校众多教师现场观摩。课后所有老师共同的感受除了经老师考点扣得紧、指导到位外,还有就是经老师课堂上充满激情。用经老师自己的话是:“我一进到课堂就兴奋。”这实际上是经老师对课堂、对语文教学的热爱。
魏书生先生说:“你把学生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里,你把学生看作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里。”这里我想套用一下:“如果你把上课当作享受,你就徜徉在快乐里;如果你把上课当作差使,你就深陷在痛苦里。”一个满脸严肃的教师,一个进了课堂就想尽快下课的教师,他的课堂注定毫无生气,活跃的氛围就更谈不上了。其结果必然是老师累,学生厌。
关键词:语文素养 情感体验 自觉
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我常常发现学生的兴趣很淡,参与课堂阅读的积极性不高,以至于一些课堂气氛不活跃,有点沉闷。学生表现出无精打采的情绪,使阅读教学的课堂陷入了尴尬的境界。原因何在?我在和学生交流中发现:他们缺少相应的情感体验,不能全身心投入文本中,更别说来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了。鉴于此,我认为,语文的阅读教学要不断加强学生的阅读体验,积极创设条件,在听、说、读、写的教学活动中,循序渐进地加强学生学习内容的整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一、用生活的积累,引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共鸣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及时地引导学生用现实生活的范例,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引导和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地喜欢上阅读,进而把自己生活的体验融入阅读中,把自己真实的情感投入到阅读中去。陆游在教儿子写诗时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其实,陆游强调的就是生活的积累。作家写作时依靠的是积累,是生活的积累,是情感的积累,是知识的积累。同理,学生对自己的生活世界、生活环境认识体验越深、越丰富,那么他们对文学作品的感悟就越深刻、越丰富。正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再塑生命》中,“沙莉文老师把我的一只手放在喷水口下,一股清凉的水在我手上流过。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时……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知道了‘水’这个字就是在我手上流过的这种清凉而奇妙的东西。”是沙莉文老师用特有的教育方式唤醒了海伦・凯勒的心灵,同时也调动了她的文学因素,并唤醒了她生命的灵性以及给予了她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沙莉文老师独特的教育方式,是借助于生活的积累,让学生多一些真实的情感体验,才能让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慢慢地把学生的体验过程拉长,让其与作品中的情绪发生共鸣、沟通,从而才能大大拓展学生的精神领域,潜移默化地滋润着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走”进文本,唤醒阅读的真正主体。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怎样才能有效调动他们积极主动性,使他们把文本“读”起来,让他们“走”进文本中呢?这就要求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积极地给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课堂环境,使他们在轻松愉快中交流对文本浅层次的看法。然后,教师要及时地进行鼓励和引导他们进入更深层次的发现,让他们从文本中去发现有价值的东西,同时交流着彼此的看法和思想感情,使学生在有感受的体验下,对文字、对文学、对文化进行品味和赏析,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发现的收获。这样,学生才更容易地“走”近文本,沉浸文本中,与作者进行有效的对话。每个人的体验不同,对文本的解读也就不同,他们对文本的“期待视野”也就不同。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因为这本身就是一种阅读的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某些学生为了展现自我,对参考答案进行再复述的回答,那只是一种不动脑的翻版和复制。同时,教师也要提醒学生不要被标准的答案所束缚。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发挥课堂的主导者的作用,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发现、去创造有意义的知识点。
二、有的放矢,培养学生阅读的自觉性
在课堂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不失时机地传授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借助这些方法多些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并以此来增加他们阅读的自觉性。第一,教师要让学生重视对阅读文本的整体感知,虽然是逐字逐句地阅读作品,但不是孤立地理解一个词、一句话,从而使学生明白在文本中始终追求着一种整体倾向,作者是通过作品作为一个整体倾向来表达自己思想的。第二,学生在阅读中要善于抓住文章的文眼来阅读。作者往往通过文章的文眼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倾向的。例如,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中《春酒》一课中“一句话提醒了我,究竟不是道地家乡味啊。可是叫我到哪儿去寻找真正的家醅呢”这一句是这一课的文眼,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作者在表达对故乡、对母亲、对童年的一种深深的思念。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作者的情绪,才能更好地服务于阅读。第三,培养学生对留白艺术的探究。在文本中,作者为了突出关键的部分,必须有意舍弃一些东西。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不断去挖掘作者有意舍弃的这一部分东西,挖掘他们所说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教师还应在课下不断拓展学生的阅读知识面,精心安排好课外阅读,及时做好“授”后服务。教师应不失时机地引导、鼓励、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让他们的阅读延续下去,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此外,教师还应不断举行一些阅读活动,让学生在阅读比较中展现自己的课外阅读量,表达自己的阅读感悟,畅谈自己的人生体会。教师还应有的放矢地对学生的阅读进行训练,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表达思想,传达情感,彰显魅力。这难道不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吗?我们应让语文归“语”,加深学生的个性体验。在语文的教学中,往往有一些教师,照搬别人的一些教学模式,然后在教学中按照某些模式生搬硬套,使语文的课堂走向了公式化。这种方式往往导致了阅读教学中人文资源的流失,致使一些学生失掉了自己独特的个性体验。因为不同的知识积累,不同的人生体验对文本的理解也会不同。如果按照某些模式化的方式去引导学生的课堂阅读,那么无疑是对学生体验的埋没和流失。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多次强调阅读的重要作用,既要注重情感体验,又要引导学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因为这是一切理解文本、探究文本的基础。语,就是语言文字。语文就是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人文倾向。我们也要借助于语言文字来解读作者的这些思想、情感、人文倾向,甚至是超越文本的作者思想的精神。所以,我们要让语文的课堂回归到学生对语言文字的个性化阅读中,个性化理解中,个性化听、说、读、写中,在他们钻研文本、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感悟和思考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成尚荣教授曾说过:要用散文的方式教散文,用小说的方式教小说等。这就是用语文的方式教语文,用语文的方式学语文,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听、多说、多读、多写,使语文的课堂既要有“朗朗书声”的可喜场面,又要有“鸦雀无声”的静心体验。“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只有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积累,在积累中沉淀,在沉淀中升华,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的语文素养,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进入游刃有余的境地。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方智范.语文教育与文学素养[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
关键词:追问 何处追问 追问作用 文本解读
一、掀起你的盖头来,让我看看你的脸――何为“追问”
《教学方法与艺术全书》解释为:“追问,是对某一内容或某一问题,为了使学生弄懂弄通,往往在一问之后又再次提问,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汉语词典上解释为:“追根究底地问。”
“追问”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学生阅读感悟或质疑基础上生成的,以追根究底地问为形式,以引领学生加深对文章理解感悟从而习得语文能力为目的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和方法。
它是以深入为方向,以思维走向为路线,发挥老师的主导性,调动学生主体性的过程。不是形式上“一问之后再次提问”的连续发问,目的也不是“直到学生能正确解答为止”。在动态的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答问、讨论等学习活动的情况,对学生思维行为作即时的疏导、点拨,适时“追问”,可以对主体学习过程进行有效控制,在不断的对话与探究中理解问题的本质。
适时的恰当的追问,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且追问的内容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也促使学生的思维向广阔性和深刻性、独立性和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发展。
因此,追问的基础是学生的阅读感悟或质疑,追问的过程既是思考的过程更是教师点拨的过程,追问的目的是深入阅读,从语言形式走向语言的内涵。
二、苔花如小米,亦学牡丹开――何处追问
1.在浅显处追问,挖掘问题的深度
文章就外在形式而言,有些篇章言简意赅,有些文章确文采斐然,有的语言浅显易懂,有的佶屈聱牙。许多文章却是看似浅显明白,如一杯白水,实际上却是陈年白干,醇香浓郁,值得品味。追问正是引导学生挖掘问题深度的有效途径。
汪曾祺是为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他曾经谈到自己在语言上的追求:平淡而有味,用适当的方言表现作品的地方特色,有淡淡的幽默。这一特点在《端午的鸭蛋》中,有非常鲜明的体现。如“对方就会肃然起敬:“‘哦!你们那里出咸鸭蛋!’”“肃然起敬”形容受到感动后流露出十分恭敬,钦佩的神情。因为鸭蛋而肃然起敬,令读者无不微笑。可见作者对自己家乡的鸭蛋是多么的“与有荣焉”。又如“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这句话非常的浅显易懂,没有任何的阅读障碍,作者怕被别人认为自己的家乡是穷地方,所以不高兴。实际上,汪曾祺用“”的方式,告诉读者的是,我爱我家乡,我骄傲,那里出鸭蛋。这样的地方很多,上课时,当学生的理解停留在表面上时,教师可用追问的方式,让学生深入品味语言,挖掘思想内涵。
语言浅显内涵深刻的文章在初中教材中有不少,比如,《皇帝的新装》《丑小鸭》《春酒》《老王》等篇目。教学时,都适用追问,让理解更深刻。
总之,课堂教学中适时的“追问”可以使学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去思考问题,把握深层次意蕴,从而体会语言的魅力。
2.在留白处追问,享受思考的快乐
留白,顾名思义,留白就是在作品中留下相应的空白,是中国画的一种布局与智慧。画如果过满过实,在构图上就失去了灵动与飘逸,显得死气沉沉;而有了留白,便给予观赏者以遐想和发挥的空间。同样文章如果话语过多,就失去了回味的价值和联想的空间。所以,许多作家,在关键之处往往采用留白之法。留白之处是阅读的难点,学生阅读时,可能发现不了这种用法,或者发现了却读不懂。用追问之法,填补留白,可以让学生享受思考的乐趣。
《老王》一文,杨绛坚持着她的文风“干净明晰的语言在杨绛笔下变得有巨大的表现力。沉静诙谐中有沉着老到、雍容优雅的气派,锋芒内敛后的不动声色,有种静穆超然的中和之美。”留白之处更是彰显了她强大的表现能力。比如,“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后来我坐着老王的车和他闲聊的时候,问起那里是不是他的家。他说,住那儿多年了。”老王没有回答说是他的家,杨绛就在此处留白,“老王为什么说是住了很多年,而不说那是他家”。如果我们追问,便会发现,老王的“可怜”在于他是那样的孤独,他缺少亲人的关怀和家的温暖。杨绛留白了,一切等读者去填补。又比如,老王去世了,他的老乡用了个词“早埋了”。杨绛有很多话说,她又留白,等着大家去联想。
留白在教材中多次出现,如《记承天诗夜游》《孔乙己》《我的叔叔于勒》《香菱学诗》《阿长与》《走一步,再走一步》等经典篇目中。留白之处,如陈年醇酒,需要反复的咀嚼品味。追问正是品味好文章、挖掘新深度的好途径、好技巧。上课时,学生没有发现留白,用追问的方式引导他们发现;发现了留白,用追问的方式引导他们深刻理解留白之美。
3.在矛盾处追问,碰撞出思想内涵
一般情况下,让人们的语言都要遵守语言法则,否则就不规范。但是,一些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下,往往不墨守语言法则,而是用违反常规的语言形式来表达某一情境下说话者的特殊思想感情,从而形成了巧妙的语言现象,收到了极好的表达效果。这就是教学中遇到的“矛盾”。矛盾之处,往往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情感和深刻的内涵。于矛盾处追问,在反复的思维碰撞中,理解思想内涵。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有一处明显的矛盾,多年后鲁迅回忆百草园如此感慨“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似乎”表示猜测、不肯定,“确凿”是表示肯定的语气词,按照语法常规,这两个词不应该用在同一个句子中,否则就造成了句子前后矛盾。但是鲁迅巧妙地运用了矛盾,用“似乎”一词表现了时隔多年记忆有些模糊的情景,用“确凿”表现了对百草园的记忆犹新的状态。从而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童年的追忆,对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的向往。
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用追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去品味语言,理解内涵。比如,可以这样追问:“似乎”与“确凿”这两个词分别是什么意思?它们能在一个句子中同时使用吗?“似乎”说明了鲁迅什么情况?“确凿”又说明了什么他怎样的状态?对过去很久的事物记忆犹新,说明了什么?
又如,《湖心亭看雪》,明明已经是清朝了却用“崇祯五年十二月”;明明有舟子相伴,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在亭子里见到了客人,“问其姓氏”,客人的回答却风马牛不相及,“是金陵人。”舟子无法理解明朝遗老的恨世情怀,学生也不理解。张岱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过着游山玩水的“风雅”生活。明朝亡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披发入山”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明亡后,专心著作。他对明朝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所以他要用崇祯皇帝的年号;客人不说自己的姓氏,却说“是金陵人”,金陵即南京,明朝最初定都南京。上述的矛盾无不体现了张岱的“故国之思”。同时,张岱也在此文中“反映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所以他无视舟子的存在而称“独往”。
教学时,教师要在矛盾处一问再问,直到真正理解张岱为止。
4.在错误处追问,引领回归正途
学生在个性解读文本时,难免会出现偏差、错误的情况。对此我们是盲从还是拒绝?答案是明显的,尊重学生不能变成盲从。但如何拒绝?直白否认、当面制止,会抑制学生开展进一步学习的积极性。用“追问”的语气、从“追问”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正确理解。
在上《皇帝的新装》的一个环节中,一个平时成绩比较突出的学生说:“我认为皇帝是一个知人善任的人。他知道老大臣有理智,谁也不及他称职,所以派他去看布料。说明皇帝在用人的时候不是毫无道理的。”
这个理解显然偏离正轨了,她没有正确理解作者描写大臣去看布料这一情节的真正意图。我接着她的话问:“从后来的举动中看,老大臣有没有辜负皇帝的期望?”学生纷纷找出理由,参与谈论。比如,他们找到了“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可怜的老大臣眼睛越睁越大”“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可以照样背出来”等语言。还有的学生从老大臣不断的叫天,可以看出他的心虚,因为他不是怀疑骗子行骗而是怀疑自己愚蠢,这样的老大臣在皇帝的眼中是诚实的,是称职的,这不是对皇帝极大的讽刺吗?
因为错误,让我有契机追问,使更多学生与文本有了深入的交流、沟通,赢得精彩的课堂。我有时甚至期待类似的错误出现,因为有错误才有了生成,因为有了生成才有智慧的光辉。追问,就是让错误变成美丽,让生成超越预设。
三、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追问意义
追问在语文教学特别是问题教学法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追问的作用也正像春雨一般悄悄地影响学生思考的力度和深度,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1.有效追问,走向深刻。在语文教学中,语言浅显处有效地追问,会让学生的理解变得深刻,从而正确把握文章的内涵。
2.适时追问,唤醒智慧。教学难点,如留白之处,需要学生思考体会。此时适时的追问,点拨到位,就能唤醒他们的智慧,读懂文章,体验思考的快乐。
3.巧妙追问,保护自尊。新课标要求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但这不是说盲从他们的回答。面对错误的解读,巧妙的追问可以隐藏矫正的咄咄逼人的锋芒,保护思考者的自尊和积极性。
4.恰当追问,激活课堂。课堂教学中教师恰当的追问,引导学生与文本深入的对话交流,激发他们的兴趣,唤醒他们的智慧,从而创造精彩的课堂。
四、小结
语文阅读的问题教学法,期待在阅读的教学中“受之鱼”更期待“授之以渔”,不仅希望学生能理解文章,更希望他们掌握的是阅读的方法,从而提升阅读能力,转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敦煌变文集・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课堂点拨就要努力入此境界,点前似“山重水复疑无路”,拨后则“柳暗花明又一村”。追问将对问题的点拨提升到更高的境界。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枝末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做出相应的变动。”总之,采用“追问教学法”,可以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营造出教师、学生、文本多方互动的教学氛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使课堂焕发出勃勃生机,不断呈现精彩。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红霞.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追问”.教学月刊,2006,(8).
[3]孙亮成.发问、追问和点拨.江苏教育研究,2009,(8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