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国教育制度范文

中国教育制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国教育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国教育制度

第1篇:中国教育制度范文

1、中国现行的教育是以高考为代表的应试教育。这种教育的最大特征就是教育资源相对紧缺,学生家长学校以及整个和教育相关的产业链都围绕着教育机会进行竞争的教育体制。

2、学生接受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知识,而是获得更好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

3、导致了教育走向两面性的极端一面。一切围绕着分数做文章,使得学生学到的知识死板,学习缺乏兴趣。学校盲目的追求升学率,甚至不择手段破坏。

4、整个社会围绕高考产生了大量不公正的现象,严重的破坏了社会道德秩序,也导致教育资源分配的严重两极分化。 教育本来是社会公益性活动,是有利于整个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甚至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活动。

第2篇:中国教育制度范文

而搞好初中到职高英语教学的过渡的前提是学生心理的调节,搞好初中到职高英语教学过渡的关键是选择科学的教法、改进教学手段,过渡的保证是评价制度的改革。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材编写组在2008年的教材“修订说明”中指出:“根据当前中职学生英语的实际水平、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兴趣和能力,来制定大纲的宗旨与目标,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能力培养作为英语课程的核心,以能力和学生发展为本设定课程目标。从学生发展及未来职业生涯需求出发,在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发展的同时,提倡加强学习策略与共通能力的培养,如自主学习、沟通能力、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资源运用的能力等,逐步提高学生在职业和生活场景下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中职英语教学提出了比初中教学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和学生自我认识上的偏差,使大部分进入职业学校的学生产生自卑、学习无明确目标、缺乏动力等现象。要在这样一个形势下进行中职英语教学,我们不得不意识到注意引导学生由初中阶段正确向中职阶段逐步过渡的重要性。对此,我也进行了一些思考与尝试,现分述如下:

一、学生心理的调节

时下在社会上有这样一种看法:学习差、读不了高中的学生才去读职高;读职高就是学技术,将来充其量也只能做一名普通的技术工人,最多也是到合资企业里做一个操作工人。并且,从文化课角度,好多职高生最基本的文化基础都没有,尤其是英语,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历年的学生的中考成绩来看英语成绩是最差的。与此同时,由于职高学生大多是从超负荷运转的应试教育中产生的亚失败者,缺乏正确的认识和足够的心理准备;他们面对英语成绩不理想,往往归结为自己的智力水平低,英语基础差,对学好英语缺乏足够的勇气和信心,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他们有自立愿望,但依赖心理严重,容易冲动成偏激,并且在英语课上常常以“听不懂”为理由而在课上睡觉,甚至逃课,造成了恶性循环。因此要引导学生由初中阶段正确向职高阶段逐步过渡,以一个良好的状态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显得十分重要了。那么过渡的前提就是调适学生的不良心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应该正确认识他们、研究他们、爱护他们。

1.以“爱心”抚慰他们的心灵。真诚的爱是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以强烈的责任感去爱每一个学生,教师对他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应饱含热情,每一个眼神都应表达对他们的尊重,每一个动作都应能给他们以鼓励,教师尽量地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尽量地多表扬学生,加强情感教学,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长此以往,定会受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以“诚心”博得他们的信任。职高生由于受歧视、遭冷落,一般都很心虚,对外界极敏感,对他人心有戒备,但在内心深处仍渴盼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理解与信任。因此,老师对他们要心平气和、以诚相待,切忌动辄粗暴训斥、讽刺、挖苦甚至公开体罚或变相体罚。

3.以“耐心”期待他们的转化。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对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转化是“一项长期的、耐心的工作”,“可能一百节课看起来都是毫无结果的,只有到了一百零一节课,你才能看到他们眼里放出第一颗火星”。因此,我们要有极大的耐心,用“铁杵磨成针”的工作态度,教会他们学习,教会他们做人,让他们重新找到自我,获得克服缺点和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二、选择科学的教法,改进教学手段

1.转变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使教学重点最终过渡到专业英语交际能力与英语自学能力的培养上来。杰斯帕森曾指出“教好外语的首要条件是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和使用外语。学外语就像学习游泳一样,学生必须潜入水中,并感到得其所在;这样,他最后才能像一个熟练的游泳者那样乐在其中。”专业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注重实用性,这就要求我们职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应充当“指挥”或“导演”,让学生扮演主角,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体会到主动学习带来的快乐。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应采用“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教学步骤,根据教材内容,设计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变换自己讲课的形式,从学生感兴趣的方法导入新课,引起学生注意,一开始就把学生注意力集中到教学中,对整个教学产生良好的效果。

2.改进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运用于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中。多媒体教学软件充分发挥了交互式学习和个别化学习的特点,为“因材施教”创造了很好的条件,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软件集文字、声音、图像于一体,具有形象化、多样化、生动化的特点,有利于语言教学的多方位立体输入,易于营造较好的语言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课件中提供的大量信息,可以弥补教师教学资料的不足,其超级链接式结构,还可以方便地进行各个文本之间的转换,教师因而减少了大量板书时间,更加有利于“精讲多练”。

3.创造氛围,鼓励学生开口。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的最大障碍就在于:中国学生性格内向,腼腆,爱面子,讲英语时信心不足,怕出错,怕被人笑话。因此作为英语教师应特别要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宽松的交际环境,消除他们的紧张心理。这样学生才敢开口讲英语。对一些基础较差或胆小的学生,老师应付出更多的关爱和鼓励,要多鼓励,少批评。在课堂上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要慎重处理,在交际中不要过于纠缠一些细小的语法错误,以免打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要多赞扬学生取得的进步,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使他们不断获得成就感,从而产生进一步学好英语的动力,也为以后在工作中使用英语口语奠定基础,为他们锻炼英语口语提供一个平台。

4.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要想把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真正落实到实处还要靠大量的口语活动,在此老师要像导演一样为学生创设大量的口语活动形式,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通过交流和合作,锻炼听说交际能力。每一个学生都喜欢学说话,也喜欢玩耍,每一个学生都有说话的本能愿望,老师应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话题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角色表演、英语沙龙等等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三、评价制度改革

实践证明中职英语教学必须紧紧围绕“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为手段,开发与自己学生基础相适应的校本课程,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综合评价方式。例如,我们在专业的英语课程教学中,针对学生基础差的实际,简化《基础英语》的教学内容,适当增加学生专业需要的知识,建造学生有特色的英语专业表达能力的练习的能力。在英语课的教学设计时,教师应把英语教学与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把英语教学与学生将来的就业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并以此为重心进行教学活动,进行考核评价。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是指导教学的一种有效办法。初中英语教学由于升学的压力,主要采用终结性评价,以一考定一生,以笔试为主进行教学检测。如职高再重蹈覆辙,将不利于职业英语能力的培养。因此要根据专业培养的目标,改革评价制度,在采用终结性评价的同时,更应注重采用形成性评价,使英语教学顺利地由初中向职高过渡。在考试的方法上,要坚持口试与笔试相结;在考核的范围上,要坚持学习过程与学习结果相结合;在考核的内容上,也要不断变化创新,可就基础知识的单项检测、读写综合能力的检测、朗读、听力和会话等内容进行评价,形成新的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应主要依据新课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分项确定一系列的量化指标,进行等级评定,然后将每项的等级转化为“绩点”,采用“绩点制”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最终评价。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并尊重学生的情感、自尊和个性的差异。同时,既要对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进行评价,也要对学生通过学习和活动所培养的能力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进行评价。在评价的过程中,既要有测试性评价,也要有非测试性评价,使评价更为全面。

总之,搞好初中到职高英语教学的过渡是中职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中职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的发展、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策略的改进等方面都十分重要。我们只有真正地从我们的教学实际出发,对我们的教学评价工作进行改革,才能真正地中职学生的专业服务,为他们的择业和就业服务。

【参考文献】

[1]浅议职高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教学研究,2005(4).

第3篇:中国教育制度范文

【关键词】 :货币局制度货币发行准备汇率

中图分类号:[F0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货币发行准备制度

货币发行准备制度是为约束货币发行规模维护货币信用而制定的,要求货币发行者在发行货币时必须以某种金属或资产作为发行准备的规定,从而使货币的发行量与某种贵金属或者其他资产的数量建立起联系和制约的关系。货币发行的准备制度对于货币币值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现代信用货币制度下,各国货币发行准备制度的内容比较复杂,一般包括现金准备和证券准备两大类。但中国大陆却一直没有清晰的货币发行准备,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央人民银行法》《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制度》等都没有对人民币的发行准备制度做出一个明确的定义。计划经济时期,央行可以通过国家计划货币的发行和商品的供应,但当今我国正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商品作为货币发行保证已经不能保证货币持有者以不变价格来获得商品,不利于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易导致通货膨胀,可以认为中国大陆是无准备金状态。

二、人民币与港币发行制度的比较

(一)人民币与港币发行制度立法比较

《中央人民银行法》《人民币管理条例》《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制度》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一直都没有对人民币的发行准备制度做出一个明确的法律规定。《人民银行法》里面只规定了“人民银行负责人民币的货币发行”,至于怎么发、发多少、什么时候发,没有法律文件的明确规定。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于1993年4月1日由外汇基金管理局与银行业监理处合并而成。金管局的主要职能由《外汇基金条例》和《银行业条例》规定,并向财政司司长负责,其法例规定发钞银行发钞时,需按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向金管局提交等值美元,并记入外汇基金的帐目,以购买负债证明书,作为所发钞纸币的支持。相反,回收港元纸币时,金管局会赎回负债证明书,银行则自外汇基金收回等值美元。

(二)发行原则的比较

我国人民币发行遵循计划发行原则,根据国民经济的信贷计划和现金计划从而确定计划发行额,但是由于人民币目前基本无准备状态,无法确定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即使央行精确地计划人民币的发行,也容易造成货币供求的不平衡,这也就是在市场经济建设中,我国通货膨胀率波动非常大的主要原因。港币的发行原则是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的,正如上文的立法比较中发钞银行发钞时,需按7.80港元兑1美元的汇率向金管局提交等值美元作为发钞纸币的支持,也就是必须承诺本币与某一确定的外国货币之间可以以固定比率进行无限制兑换,并要求货币当局确保这一兑换义务的实现,由于实行百分之百的发钞准备制度这一原则使联汇制本身具有抑制通货膨胀的效应。

(三)货币发行灵活性上的比较

香港的货币局制度下,货币发行完全受货币局的外汇储备限制,当国际收支出现持续逆差时,当局发行货币的外汇储备就会减少,港币供应量也将随之减少,利率也会偏高,因为维系港元平稳的基本条件是:港元利率尽可能与美元保持稳定的利差水平,否则套利活动将迫使港币利率回到美元利率水平。港币与美元挂钩,则使港元市场利率容易受到美元利率水平的制约。而在大陆的中央银行制度下,政府和商业银行都可通过向中央银行借款发放货币,因此货币的发行不会受外汇储备太大的限制。因此,可以说中央银行在制定货币信贷政策方面,自由度要比货币局大得多,如中央银行可以控制本国利率,可以充当"最后贷款人"的角色向政府提供贷款,而货币局却没有这些功能。

(四)货币发行与汇率制度之间的联系之比较

香港的汇率制度是联系汇率制,其本质是货币局制度,即固定汇率制的一种。正因为如此,香港货币发行制度和汇率制度是融为一体的,货币制度的核心是稳定港元的汇率,而将二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的是外汇基金,外汇基金是由香港特别行政区管理和支配的,用以控制港币发行,调节和稳定港元汇率的政府基金,因此香港维持汇率的稳定很大程度上是出于货币发行的考虑,根据汇率的利率决定理论,利率会影响汇率的变化,这也就使得实行联系汇率制度香港的利率和货币供应受制于美国的利率政策和货币政策,从而严重削弱了这两个经济杠杆的调节能力。另外,近年来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持续小幅升值,这也就使得港币兑人民币形成持续贬值的趋势,而香港绝大部分的日常用品(据统计有70%)都来自大陆,从而会造成香港一定的输入型通货膨胀,这也是联系汇率制的一个后果。2005年7月中国大陆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大陆维护人民币汇率稳定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保持物价稳定,对外保持国际收支平衡。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在现行外汇管理体制下,增持外汇储备事实上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一种渠道,这就使得人民币基础货币的投放呈被动、僵硬的特点,极大地损害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因此大陆和香港在货币政策上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美元,只是形式不同而已,但从程度上来说,中国大陆的货币政策相对香港来说要稍微灵活一些。

三、政策建议

我们必须承认, 世上或许没有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货币发行制度,各种货币发行制度都各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我们可以在选择适应我们国情的货币发行制度的同时对相关制度加以完善,以使货币发行制度能更好的促进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

(一)对中国大陆的政策建议

1.在货币发行方面做出明确的法律规定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这种政策应该贯彻到国民经济的没一个方面,因此,我认为,大陆应该向香港一样,在货币的发行上要明确的法律规定,做到有法可依,依法发行货币。

2.建立人民币发行准备制度

明确的发行准备制度有利于维护币值的稳定,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促进经济的增长。中国应该汲取有益的经验,采用现金发行准备和证券发行准备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国情规定发行准备的比例,适应现阶段国家的发展。只有一个适宜的发行准备制度,才能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减少通货膨胀的发生,使中国经济稳定快速长期地运行。

3.建立更灵活的货币政策

在当今世界的这种经济格局下,增持外汇储备事实上成为中国人民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一种渠道,极大地损害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活性,我认为要想实现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及灵活性,就必须尽快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使人民币成为世界性的货币。

(二)对中国香港的建议

香港因联系汇率制度获得了汇率稳定性和资本自由流动性的同时,也某种程度上令其货币政策陷入被动。在此制度下,香港金管局不能推行独立的货币政策,而很大程度上只能受制于美国货币政策。这种弊端正随着人民币兑美元的渐进升值而越发严重。在联系汇率制度下,一个国家或地区可能和某一个特定国家的货币挂钩。若只和一种货币挂钩,有时会存在风险及变量,为减少风险起见,我认为香港可以效仿大陆采取与一篮子货币挂钩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或许是一个好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香港金融管理局网站

[2]香港的联系汇率制度(第二版)

[3] 马兹晖.港元联的演变及反危机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 2005.12

[4] 孙书章.香港货币制度系汇率制度利弊析[J]. 经济经纬1999.11.10

第4篇:中国教育制度范文

一、摘要 ┉┉┉┉┉┉┉┉┉┉┉┉┉┉┉┉┉┉┉┉┉┉┉┉┉┉┉1

二、正文 ┉┉┉┉┉┉┉┉┉┉┉┉┉┉┉┉┉┉┉┉┉┉┉┉┉┉┉2

收养的程序 ┉┉┉┉┉┉┉┉┉┉┉┉┉┉┉┉┉┉┉┉┉┉┉┉┉┉3

收养的实质要件 ┉┉┉┉┉┉┉┉┉┉┉┉┉┉┉┉┉┉┉┉┉┉┉┉5

收养的无效与撤消 ┉┉┉┉┉┉┉┉┉┉┉┉┉┉┉┉┉┉┉┉┉┉┉6

收养的效力 ┉┉┉┉┉┉┉┉┉┉┉┉┉┉┉┉┉┉┉┉┉┉┉┉┉┉8

收养的解除 ┉┉┉┉┉┉┉┉┉┉┉┉┉┉┉┉┉┉┉┉┉┉┉┉┉┉9

三、 ┉┉┉┉┉┉┉┉┉┉┉┉┉┉┉┉┉┉┉┉┉┉┉┉┉12

摘要:

随着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回归祖国怀抱,我国成为了一个“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典型的多元法制国家,不同制度的存在会势必出现区际法律。收养是根据法定的条件和程序领养他人子女为自己子女的民事法律行为。收养行为是一种设定和变更民事权利、义务的重要法律行为,它涉及对未成年人的抚养、对老年人的赡养扶助以及财产继承等一系列民事法律关系,不仅涉及当事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利益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收养制度作为家庭关系产生一种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收养制度作为一项古老的社会制度,是亲属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收养制度作为亲属制度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必然受、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内地与香港、澳门等地区由于各自的传统、现实社会、经济生活需要和思维观念的不同,四法域的收养制度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很大的差异。文章拟通过对我国四法域中收养制度的收养的程序、收养的实质要件、收养的无效与撤消、收养的效力以及收养的终止等五个方面进行比较,综合,全面阐释其利弊优略,以期为完善我国大陆的收养制度,加快我国的法制化建设进程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法域 完全收养 收养的撤消 不完全收养 国家监督

中国的区际(大陆与、香港、澳门),大陆有中华法系、社会主义法系的传统,台湾地区和澳门地区有大陆法系的传统,香港地区有着英美法系的传统。近年来,随着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相继回归祖国怀抱,我国已经成为了一个“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典型的多元法制国家。在我国这样一个“一国两制三法系四法域”的典型的多元法制国家内部,不同法律制度的存在会势必出现一系列在单一法制国家不会产生的法律问题,也就是区际法律问题。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由于各自的历史传统、现实社会、经济生活需要和思维观念的不同,四法域的收养制度在许多方面都呈现出很大的差异。

收养制度作为一项古老的社会制度,是亲属制度不可或缺的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的上层建筑之一,必然受经济、政治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作为法律意义上的收养(adoption)是指公民按照法律规定领养原来出生于某于家庭或家族的人为自己子女的要式民事法律行为,使本无父母子女关系的人之间产生法律拟制的父母子女关系,而与他原出生家庭或家族的关系则部分或全部终止。收养制度自其产生以来,便因其独特的社会功能而相继被各个历史时期所沿用。在当今的中国,收养制度对社会的稳定和以及社会福利的分担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随着人类社会形态的更替,特别是家庭观念、家庭模式的转变,收养制度也完成了其社会功能的变迁,从而为社会继续接受,并得到进一步发展完善。《法国民法典》开启了现代收养制度育幼功能之先河。一战造成大量家庭离散或父母双亡,大批流浪孤儿的出现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各国不得不修改相应的立法,其目的“仅在于对无子女的人予以父母的权利,对无父母或父母无养育能力的人予以父母的保护。[1]二战后,这一功能得到进—步的强化。现代世界各国都将“有利于子女”原则置于收养制度首位。如瑞士民法典第264条“…收养人对养子女最少已抚育两年,并且可推定建立子女关系有利于养子女,…”[2]德国民法典第1741条第1款“收养有利于子女的最佳利益…”[3]联合国1989年《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凡承认或(和)许可收养制度的国家就确保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首要考虑…”这是现代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当然我国也不例外,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使得出现了四个法域,而随着越来越多涉外事件(我国将大陆与港澳台事件按涉外事件处理)的增多,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冲突。作为国际社会中的热门话题,并且随着国内收养子女和跨国收养子女的现象越来越普遍,收养制度研究越来越来显示出其重要意义,从客观上要求比较研究我国不同法域收养法的立法及学说,弄清它们收养法的具体规定,消除或避免收养法的冲突,健全和完善我国收养制度,保证我国收养的顺利进行。

收养制度作为家庭关系产生一种方式,在我国的社会发展的进程和现实生活中越来越发挥出积极的作用。,由于我国经济尚不够发达,社会福利机构相对有限,因此,公民间的收养行为,可以使那些没有子女或丧失子女的人,在感情上得到慰藉,心理上得到满足,使养父母在晚年时老有所养,充分享受天伦之乐。同时,公民之间的收养行为,可以减轻国家的经济负担,使社会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通过收养,可以宏扬社会成员间相互扶助的道德风尚,实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完善家庭关系,对促进社会主义的安定团结和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1、可以使丧失父母的孤儿、因特殊原因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的子女,在养父母的培养教育之下,享受家庭的温暖,得到健康的成长。

因此,笔者拟从收养的程序、收养的实质要件、收养的无效与撤消、收养的效力以及收养的终止等五个方面对我国四法域的收养制度进行比较,以期为完善我国大陆的收养制度,为加快我国的法制化建设进程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考,提供一些参考。

一、收养的程序

收养的程序即收养的形式要件。收养行为成立,不仅要求当事人符合收养法规定的实质要件,同时,还必须履行一定的收养程序。在我国,成立收养的法定必经程序是收养登记,而收养协议与收养公证是当事人可以自愿选择的程序,是对收养登记的必要补充。

我国在1992年4月1日前无收养法可依,自1992年4月1日起才开始施行第一部收养法,1999年4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收养法。有收养法之后,收养行为只有符合法定的条件并履行了法定的程序才能够有效。

根据我国大陆《收养法》第15条规定:“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订立收养协议的,可以订立收养协议。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可见,收养登记是收养关系成立的必经程序。我国收养法将凡收养一律以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为形式要件。而以登记为前置条件,将收养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要求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作为其补充。这较之1998年以前修改的收养法有进步。收养法修改前收养关系的成立有两种形式:除向民政部门登记外,对被收养人有生父母或监护人的收养,只需收养人与送养人以及征得10周岁以上被收养人的同意并订立书面收养协议即可。如果一方或双方要求公证的应办理收养公证。而修改后的收养法规定只能向民政部门登记,强化了国家监督作用。香港以法院专门颁发的有固定格式的《领养令》作为收养关系的形式要件,其具体程序包括:(1)收养人向社会福利署提出收养申请并进行试收养;(2)向地院申请批准颁发收养令。澳门地区的收养关系只能通过司法途径设立,需要法院判决并且须附一项社会报告。在澳门以申请状的提呈作为启动收养程序的前提,并且在申请中申请人不仅要说明其收养理由及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并写明事实理由,而且在申请的同时要与被收养人居住地的有关社会机构联系并说明收养意向。以法官指示组成的专案调查开始对收养人以及待被收养人的人格及健康状况,收养人抚养及教育待被收养人之能力,收养之家庭及经济状况以及收养人的申请理由等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形成书面报告,以便法官全面了解收养人和待被收养人的基本情况及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并进一步听取收养人和同意收养的人的意见,进而作出裁定。而在台湾需有法院的认可。经1985年修正后的台湾民法典第1079条规定“收养子女应申请法院认可…”因此法院认可是其收养关系得以成立的必备要件,这与修正前的民法不同,诚如史尚宽先生所言:“凡收养均应声请法院认可,仅有自幼抚养之事实,已不能认有合法之收养。”[4]由上可见,我国大陆与港澳台地区都有强化国家公权力之特点,尤以港澳地区最彰显其国家监督主义色彩,这也是世界各国在收养立法中的发展趋势之一。德国民法典第1752条第1款规定“经收养人申请由监护法院宣告收养”,乃至于收养的废弃也须国家公权力的介入。英国也确立了收养的成立由高等法院或郡法院或治安法院在接到收养人申请后进行审查,通过收养命令的颁发方可确定收养的成立。《瑞士民法典》第268条第1款规定“收养应由养父母住所所在地的州的主管官厅宣告”。尽管收养关系的成立离不开收养人与被收养人就该收养问题达成一致的意思表示,但国家公权力的介入无疑最能为在收养行为中相对处于弱势地位的被收养人一方提供必要的保护和帮助。从我国实际情况看采取行政手段来强化国家监督作用是合理的。

第5篇:中国教育制度范文

中国是一个大国,不能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行动口号,而忽视对学生的教育。但也不能说中国不重视教育。

现实是很残酷的,学校老师和家长喜爱的不过的是一些所谓的“好学生”——成绩很高的一类学生,却恰恰忽视了其他的学生。而好学生在一所学校中的总人数占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

每个学生都是祖国的花朵,这句话不应成为空话。我认为:每个学生都需要老师同样的关爱。

每个老师都会说:我爱每个学生是一样的。可真正做到样的老师却少之又少。对于那些所谓的“好学生”,老师总是眉开眼笑,不停地“开小灶”;而对于那些所谓的“差生”,老师不是横眉冷对,就是熟视无睹。

亚里士多德说过:学生本来就有一切知识,学校的教育并不是知识的来源,学校的作用只是将学生已经具备的天才激发出来。

第6篇:中国教育制度范文

项目名称:职场化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完成单位: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完成人员:徐建明、丁文利、董传民、杨慧慧、李源强、张宗宝、葛玉珍、沈文玲、周先景

该成果在2010年山东科技职业学院鉴定通过的教改项目《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基础上,经4年教学改革与实践检验,形成了系统性成果,对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了重大成效。

针对高职产学研合作育人难以深入的问题,项目组从育人理念、培养模式、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遵循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提出“职场化育人”理念,系统设计职场化教育模式,形成产学研合作育人新途径。项目建设了由教学系、企业、研究所组成的教产园区,使教学环境与职场环境双向融合,形成新型高职校园形态;以学院为主导,产学研三方通过组建教产园区职教联盟,建立人员互通、资源共享、文化互融的协同育人机制,引入ISO建立质量保障体系;专业教师以跨界产教双向任职,建设“三重职能、三重角色”双师型教学团队;同时利用职场环境资源,各专业实践以职场化教学为主导的育人模式改革,来培养与市场相匹配的职业人才。

职场化育人是指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职业人才,利用职场环境和资源,按职场要求,产教共同设计实施人才培养的新型产学研合作育人模式。该模式以面向职场需求为导向,以职场化育人环境为基础,以实施职场化教学为核心,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是重点,创新合作体制机制是关键,提升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根本。

该成果首先通过探索实践职场化育人,有效地解决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培养规格与职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职场化育人按职场要求确定培养目标,依据职业标准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载体来自企业真实项目,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职场文化、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培养贯穿全过程,按职业化模式实施教学评价。

其次建设校企所共栖、产学研一体的教产园区,构建协同育人体制机制,有效解决了校企融合不够、致使职场环境和资源无法满足育人模式改革需求的问题。专业群、企业、研究所共同组成教产园区,形成资源共享、文化互融、人员互通的共栖关系。成立教产园区职教联盟,协调促进产学研融合,理事会为执行机构,内设专业产业发展委员会。建立协同育人机制,明确三方责任权利,实施人才培养流程再造,引入ISO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再次整体设计“三重职能、三重角色”教学团队建设,有效解决了双师型教师匮乏、双师素质不能持续提升,致使师资队伍不能适应育人模式改革要求的问题。专业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生产实践、技术服务三重职能,具有教师、工程师和项目经理三重角色。园区内专业教师与技术人员“混编”,双向任职、双向考核。教师晋升职称须有横向科研且企业实践考核合格。

最后开发校本活页教材,有效解决了传统教材内容滞后于技术发展、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不适应的问题。将企业真实项目、产品、情景作为教材案例,整体设计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材编写,建立常态调研机制,及时融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每年更新15%以上。

该项目成果在推广应用过程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推动了山东科技职业学院育人模式的转型,显著提高了育人质量。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项目团队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名称: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项目团队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完成单位:武汉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安都服饰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温振华、孔莉、任泉竹、全建业、高菁、王宝根、徐亮、周继业、余红平

2006年,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开始了“现代学徒制的项目团队式教学模式”的探索。2008年,在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的基础上,该项目对服装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全方位、系统的改革,使服装设计、服装工程、服装营销等3个专业的教学质量持续提高,社会声誉不断增强。

该成果针对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与企业实践内容的无缝对接,学生专业技术与职业素养的综合培养,师生、师徒之间技术的传授与道德素质的传承,以及项目的过程管理与学生的考核等问题,通过“五个融合”的方式,构建了“能力递进式培养”的课程体系,形成了“企业设计师与校内教师双融合”的项目团队和“教学生产无缝对接”的实训体系,建立了“植入产品质量标准的过程管理办法”和“多元考核”的评价模式,最终形成了“基于现代学徒制的项目团队式教学模式”,磨练了教师队伍,提升了学生在校期间实际专业工作经验的积累,充实了企业研发力量,创造了社会和经济价值。

(1)将项目与教学内容融合。企业项目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以工作过程的各个环节来构成多个技能训练的模块,从命题项目到企业实际项目,从虚做到跟做再到实做,由易到难,将传统的学校封闭式教学变为面向生产实际的开放式教学。

(2)将教学与研发团队融合。学校与企业共同组建教学与研发团队,一方面企业的技术专家作为课程的授课教师,完成理论授课和实践教学指导任务;另一方面学校专业参与企业产品研发,为企业提供服务,解决企业问题,同时也不断提升专业教师实践能力。

(3)将师生与师徒关系融合。创建融合了师生与师徒关系的现代学徒制,既有统一授课引导学习的形式,又有师傅带数名徒弟完成任务的形式,通过师徒解决技术传授层面问题,通过师生解决道德素质层面的问题。

(4)将学生的专业技术与职业素养培养融合。学生以团队模式参与项目,专业技术的学习和职业素养的养成并重。一方面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理解的综合职业素养,使学生获得专业能力和工作经验。

(5)将产品的市场检验与学习效果考核融合。用产品的质量标准来管理项目教学的过程,考核学生学习的效果。整个流程为“设定好每个工作任务环节的质量标准完成并达到质量标准后再进入下一个工作任务逐步达标、逐渐推进完成成品召开产品会”,最后以项目团队给出的个人贡献力评价及企业对成品的评价作为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

高职纺织类实训教学资源共享及运行机制研究

项目名称:高职纺织类实训教学资源共享及运行机制研究

完成单位: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完成人员:严瑛、王化冰、王显方

该研究项目以培养高职纺织类学生综合实践技能为出发点,通过开展教学资源库建设、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探索“教、学、做”一体化、“教、赛、证”三结合、产学研相融合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改革实训教学资源共享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实训基地建设中师资、教材(项目)、学生技能培养等问题。在工学结合培养高质量、高技能人才,产学结合创新实训基地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大量实践,积累了可贵的经验。

(1)引进“6S”先进模式,实现标准化管理,建成了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省级重点实验室、针织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数字纺纱系统等一批规范化管理的重点实验室,为资源共享打下基础。项目组引进6S管理,明确实训室的功能、设备现状、人员现状和空间格局;在贯彻执行高校实验室有关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实训室工作实施细则”、“仪器设备管理细则”等管理制度;按照知识、技能、素质三位一体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训实训管理人员。

(2)建成了内容丰富的纺织实训教学资源库,与行业企业合作制定了纺织实训教学资源库的技术规范,设置了专业资源库、课程资源库等,实现了设备、信息、场地、师资共享,为教学提供了良好平台。其中专业资源库主要包括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团队、实训实验条件、行业职业资格认证标准、行业资源等。课程资源库包括实训课程标准、实训设计、实训课件、教学任务、实做训练题、考核评价标准等资源。

(3)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相对独立的模块、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按专业大类将实训的内容分为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和创新能力训练等3个大的模块,然后根据这些模块的要求,确定实训的课程,并制定每门实训课程的实训教学大纲,再根据课程或专业的要求,将每门课程的实训内容分成若干个可独立进行的实训项目。依据纺织教学能力培养体系,实践教学学时占教学计划总学时比重超过50%。通过基本教学专用周、项目教学、企业实践形成三级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发挥校内外实习基地作用,大力推进学生企业实践,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4)建设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工程训练中心及高水平现代化的实训基地。工程训练中心负责运行的校内实训基地涵盖了纺织专业主要的工艺环节,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工程训练中心在组织运行过程中注意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质量意识、安全意识、协作精神,以及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实施“产学研一体”的实训基地运行机制,推进“教、学、做”一体化,兼顾“教学、培训、科研、生产”功能,实行“教学实训”与“生产服务”双线并行。实训教学中,尽可能以工程实践性课题作为项目教学的主要内容,创造真实的企业环境让学生“学中干、干中学”,通过将相关知识点分解到实际项目中,讲练结合、学做合一,使学生在项目实践中掌握相关知识点,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以真实课题训练促进学生技术应用能力提升,以企业的考核标准评定学生实践教学学分。

第7篇:中国教育制度范文

按照21世纪中国的“三步走”构想,目前及未来一段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实现全面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过程中,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全面支撑和先导。而作为一种历史范畴,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价值主要是通过其与当下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互动呈现出来的。因此,职业教育必须通过自身的全面现代化为我国经济社会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

实现现代化是各国教育发展追求的共同目标。欧盟从教育普及、公平、质量、贡献度、终身学习等维度构建了教育现代化的基本框架,并从此出发提出了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变量:工作本位学习――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关键就业能力――实现长期就业,继续职业教育与培训――全民获得高质量培训机会,高质量教学――为职业教育设立质量保障机制及培养高素质师资。我国有学者提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维度包括:长期稳定的培养规模、法制基础上的完善治理、与经济发展高度匹配、持续有力的财政保障、始终提升的教育质量、对经济和人全面发展的高贡献率(于志晶,2016)。总体来看,这些都是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在这些目标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找到实现这些目标的路径。

追根溯源,所谓现代化,是指以科学和技术革命为契机的一种社会的全面进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的整体实力和社会公众的福利与自由都能获得极大提高。影响现代化进程的直接动因是科学技术,根本动因是制度,制度作为科学技术进而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因对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起着决定性作用(汪洪涛,2009)。因此,要实现现代化,首先基础是明确社会结构中,影响或阻碍现代化进程的要素,并通过制度改革或创新消除这些障碍因素,这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路径。这对于职业教育现代化同样如此。实现全面现代化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目标,而制度改革和创新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路径。制度创新与改革必须以现有的制度为基础,这就决定了我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进程,任何国外的经验都是不可重复的。虽然国际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发展愿景具有很多共同元素,但现代化的路径必然体现深刻的中国国情和现实背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制度改革和创新。首先,实现创新性的政府治理,创新型政府是制度改革创新的基础,从我国实际来说,目前关键是加强不同类型和层次职业教育管理机构的统筹协调,改变政府治理中的各自为政局面,同时改革政府的工作方式,提高其工作效率,建立创新性制度产生发展的基础。其次,建立一系列完善的保障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及公民更加自由获得职业教育机会的定型制度。长期以来,我国是一个以政府政策为中心展开运转的社会,这不可避免造成了职业教育发展的短期性和功利性。未来的关键是在现有政策的基础上,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现代化建设实践及个人全面发展的需求的角度,建立并有力落实保障和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创新性制度,如产教融合制度、体系融通制度、终身培训制度、双师型教师准入制度、严格的质量保障制度、资格框架制度等等,最终实现公众对职业教育选择路径的拓宽及认可度的提高,并从根本上提升职业教育对于经济社会现代化的贡献度。

第8篇:中国教育制度范文

关键词: 终身教育;现代大学制度;回归教育

目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正导致一场新的教育和学习革命,终身教育成为各国教育发展的主题。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传统学历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对国家来说,终身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投资;对个人来说,学习是贯穿一生的生存方式。大学作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制度建设如何适应终身教育需要是当今大学面临的重要现实问题。

大学在国家实施终身教育中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在帮助实施终身学习方面具有特殊优势,为终身教育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组织框架和现实条件。”[1] 作为教育与市场直接链接的机构,大学不仅每年为市场输送大量毕业生,而且还承担大量在职人员回归大学继续接受教育的重任。伴随终身教育的发展,成人回到大学继续接受教育的比重增大,大学在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性愈发明显。终身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需要资源共享和为人们随时接受教育提供条件,而大学除了为社会输送人才以外,其众多教育资源也需要向民众开放,以此推动全民终身学习。显然,知识的有效性日趋成为人们选取知识的标准,大学不再只是容纳特定适龄青年的场所,许多国家的大学中非传统学生的比例增大,如美国大学生中年龄超过24岁的学生比例已达50% 。[2] 有学者将这种现象称为高等教育“后大众化”阶段,并认为大众化高等教育会转变为终身学习社会。[3] “高等教育今后10年的主要任务是从大众阶段迈向普及阶段,不再是人数和规模的扩张,而是共享机制的加入,即社会全体成年人的‘回归式教育’”。这表明高等教育普及化与高等教育走向终身学习社会并不矛盾,相反,它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先决条件,高等教育不再是终结性教育,而是终身教育链条中的一环。

终身教育视阈下的现代大学制度实践分析

1.大学的“开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张,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逐年增大,但还不能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我们知道,学龄人口变化对高等教育发展规模有直接影响。据预测,我国高等教育适龄人口预计会由2009年的12,250万人减少到2020年的8,375万人。[4]为适龄青年提供受教育机会是大学的主要使命,但受终身教育发展的影响,大学发展的新趋势对其开放性提出了新要求,其教育对象不应只限于适龄青年,而应是社会公众,即大学也要向成人开放。

近年来,高校在扩大开放性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如对学生录取原则开始转变,高校利用通信技术为主体的远程教育扩大服务面。按照终身教育要求,大学要实现开放性必须解决好两个问题:第一,缺乏教育机会。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仍有许多适龄青年以及成人无法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第二,教育机会不均等。研究表明:大学入学率与家庭背景等有密切联系,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高龄学生上大学机会不多。

2.大学的“衔接与沟通”

目前,我国大学间沟通:一是教育资源共享,如高校间图书馆馆际互借、大学城的建立等都是资源共享的良好典范。二是合作办学。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的许多大学根据自身需要建立合作,截至2010年,教育部批准的本科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就有400多家,合作内容涉及学生交流、课程共享等。三是学历衔接。高职生想继续深造可参加专升本考试,但目前各地专升本招生规模基本控制在当年高职应届毕业生的5%以内。优质教育资源难以共建共享、合作多为“强强联合”、本专科院校间的课程难以转换等是高等教育有待进一步解决的深层次问题。

3.大学的“教育与学习”

长久以来,高校教师教学“照本宣科”的现象比比皆是,有研究表明:“大学生退学多发生在二、三年级,尤以二年级居多,退学原因主要是学生在一年级时不适应大学学习造成的。[5]同时,“985工程”高校有67.4%的学生对“上课时,我很难有机会和老师交流”表示“同意”,53.3%的学生对“老师很少对我们的作业作出反馈”表示“基本同意”,54.3%的学生对“老师经常让我们进行小组讨论”表示“基本不同意”。另外,课程设置种类不足。目前,中国研究型大学能向学生提供大约两千到四千多门课程,而美国大学则能向学生提供五六千门乃至上万门课程。我国大学课程种类不足,既有资金投入等制约的原因,也有课程资源不能共享而造成相对不足的原因。

尽管我国大学进行了许多改革和探索,但在诸多方面还不适应终身教育要求。理论上将大学纳入终身教育实践并不意味着终身教育理念已经真正在大学落实,这成为制约大学实现终身教育思想的重要因素。

终身教育视阈下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路径选择

大学理念蕴含了“应该是什么”和“应该做什么”的价值定位,大学制度革新蕴含着对不同教育理念的选择,事实上也是人们对不同价值观的抉择。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离不开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应选择何种途径需要明确考虑。纵观中外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大学制度建设一是移植,二是革新,这是促进大学发展的根本路径。例如:“康奈尔计划”、大学选课与学分制的完善和美国大学终身教授制度的创立,都是美国高等教育自主进行制度创新的典型案例。我国要构建终身教育体系进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也必须自主创新。因为从外部环境看,我国高等教育全球化、终身化成为发展的新趋势;从内部环境看,我国经济制度及实施终身教育与其他国家不同,不能盲目照搬。新的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必须以合理的实践依据为前提,如果缺乏实践与本土化的教育分析,即使再好的制度建设也只是无源之水。

事实上,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来看,大学的发展实质上就是大学制度不断变迁的过程。“不同时期大学制度所呈现的重点与主题,取决于这一时期社会发展所提供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环境”,[6]但同时也深受教育理念影响。大学教育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讲,超然于大学制度之上。现代大学制度的设计需要现代大学理念的引导,每一项具体的制度设计都反映着深层次的理念基础。然而,目前我国大学制度缺乏合理的教育理念指导,终身教育理念作为20世纪初产生的新兴教育思潮,为当今大学制度的重新建构提供了全新的指导思想,终身教育理念的落实与否直接影响到所有教育改革的创新。因此,大学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态度、能力,以满足更多学习者接受所需的教育机会。要实现终身教育这个目标,需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深切保障。

1.大学的开放入学制

高等教育类型上的差异,既有学术性为主的大学,也有职业应用型院校。高职和普通高校在课程内容、培养方式方面各不相同。因此,不应用统一高考标准选拔人才,这样既不利于人才培养也容易造成“千校一面”的趋同化趋势。随着终身教育理念的深化,越来越多的成人进入大学,大学的教育目标及组织架构都在不断调整。入学方式方面,理应建立适合不同类型学习者的入学准入制度和多元录取方式。当然,这只是大学在招生制度上适应终身教育要求的一种阶段性改革,更为深层次的问题是要转变录取取向。招生以选拔性为主还是从适应性为主的两种取向蕴含着不同的教育价值观。在终身教育理念下,未来高考招生制的取向应由选拔性向适应性转变,为保持学生个性发展提供机会,为满足社会多样化人才需求目标铺好道路。当前“终身教育发展遇到的一个严重障碍就是选拔问题,在教育各阶段都进行着筛选和淘汰;在教育结束阶段,在合格者和不合格者之间,在教育制度‘得宠者’和‘失意者’之间,这种筛选和淘汰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优劣成败便以一种通常是无可改变和挽回的方式被制度化了”。[7]

2.大学的弹性学分制

学分制是一种弹性的教学计划,是在选课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选课制于18世纪末首创于德国,后被美国引入并不断得到改革与发展。学分制的创建是世界教育教学管理制度的一大创新,成为目前许多国家的主要教学管理制度。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实行所谓学分制的同时基本上都规定了学生修业年限,即使是弹性学制、放宽修业年限的大学,真正能提前或延后毕业的学生也只是少数。真正意义上的学分制一般是指完全学分制,学分制并非单纯以学分计算,也不是以课程学分单独存在,而是以选课制和弹性学制作为根基,以扩大学生自作为表现,环环相扣的教学管理制度。因此,其真正意义在于人才培养的独特性,只有理解了这一点,学分制改革才能实现真正质的飞跃。终身教育时代,高校的学习对象比例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成人大学生的比重不断增加。我们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变化,从制度调整上来适应学生群体变化带来的需求变化。另外,成人大学生所需的教学方式跟传统大学生也会有所差异,部分成人无需完成某专业的所有课程,而只是学习自己所需的课程。完全学分制以学分为单元在学制上可以弹性化,它可以参考学历教育所要求的基本年限,但不受年限限制,学生修满学分即可毕业,只有这样的弹性化才可以适应学习者终身学习的实际需求。

3.大学的跨区域互动制

搭建区域各级各类教育沟通的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中明确提出: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互认和衔接,为人们提供多种学习机会。其中,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长久以来由于受传统“重学轻术”的影响,职业教育与大学互动较少。随着社会对技术人才要求上移,高职应当建立完整的包括专、本、研究生各层次在内的教育体系。另外,大学与其他类型教育的衔接,包括学分互认,即在学分制管理模式下学生学分可在合作高校间换算,学生不仅可以通过学习本校课程来获得相应学分,也可以通过制度约定获得其他院校提供的相关课程的学分,以此扩大学生选课权。目前,我国部分大学之间,如“211工程”或“985工程”等研究型大学之间已实现学分互认,但不同层次大学间学分互认比例很低。以区域为单位,扩大高校间学分互认并打破区域限制建立区域范围内大学的学分互认,实现不同层次大学的学分互认以实施学生学习的多元认证。终身学习理念下,建立多元学习成效认证,把自我学习、学习经验等学习成就通过合理的评价方式认证,以此实现大学与其他(包括社会教育等在内)的非正规教育机构之间的衔接。

4.大学的回归教育

随着终身教育思想的深化,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将有机会接受“回归教育”。大学“回归教育”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备受发达国家重视,将其作为推动终身学习的重要途径。1973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出版的《回归教育―终身学习的策略》中,强调教育应开放且保持弹性,使成人在需要时随时回归参与学习。欧美国家推行“带薪教育假”制度,使每个人在某些阶段有权享有若干时间的“回归教育”;斯坦福大学为成人提供学分课和各种进修机会;英国开放大学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向成人提供教育机会。“回归教育”在我国虽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较快,终身教育理念下,人们接受大学“回归教育”的价值观已发生变化,由单纯求学历向提高个人生活品质价值取向转变。大学需要从思想源头上牢固树立为每个人接受大学“回归教育”提供机会和条件的“服务性教育理念”。接受“回归教育”的大都是成人,因此他们的入学方式和入学标准应有别于传统大学生,采用多渠道和多标准入学的灵活方式。

参考文献 :

[1][2]纳普尔・克罗普利.高等教育与终身学习[M].徐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6,67.

[3]潘懋元.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与政策[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4.

[4]郝克明.跨进学习社会―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52.

[5]史秋衡,林秀莲.中国大学本科生学习过程规律研究-以厦门大学为个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4):62-67.

[6]张俊宗.大学制度:范畴与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13-16.

第9篇:中国教育制度范文

关键词:政治教学;过渡语;给力用法

“过渡语”是课堂教学中教师从上一教学环节进入下一教学环节时所采用的教学语言。教学过程是由一个个教学活动组成的,教学活动好比是颗颗珍珠,而各活动环节的“过渡语”则是串联珍珠的丝线,缺少这条线,再好的珍珠也成不了美丽的项链;政治课是一门让学生明理的课程,缺少了“过渡语”这条丝线,政治课教学就会坠入枯燥、乏味、说教的深渊。

一、“过渡语”在政治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过渡语”的科学设计与合理运用可以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上一个教学环节引入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实现政治课教学环节的天衣无缝,达到环节的结构美。下面我们通过比较新课的两个课例来证明。

课例一:(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的第一框“造福人民的经济制度”,“我国的经济制度”是怎样表述的呢?请大家回顾一下。

(生)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学生回答有气无力)

(师)好的,今天我们把课本翻到第二框,学习与此相适应的“我国的分配制度”。

课例二:(师)你知道“蛋糕”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学生好奇,提起了兴趣)我说的可是“国民经济的大蛋糕”,在做这个“蛋糕”时谁的贡献最大呢?同时也缺不了谁的参与呢?

(生)公有制经济最大,也缺不了非公有制经济的参与。(一起回顾)我国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师)第一步国民经济这个“大蛋糕”已做出来了,那第二步该干什么呢?

(生)分这个“大蛋糕”吃。

(师)好的,今天我们来学习怎么分这个“蛋糕”,即“我国的分配制度”。

反思:课例一是教师在课堂上常用的语言,这样的过渡显得很生硬,大多数同学还没进入状态,教师已开始由上一个半熟的知识点进入到一个新知识点的讲解,增加了学生理解知识点及其内部联系的难度,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感觉教师的脚步遥不可及。

课例二的过渡语不仅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而且思路清晰,过渡自然,使学生易于接受,能起到承上启下、衔接组合的作用。

不难看出,“过渡语”在政治课教学中对教学内容、老师、学生都非常重要。对教学内容来说,它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前后所讲内容上下连贯,紧紧衔接,形成一个知识体系,便于理解和

掌握。

二、给力“过渡语”的设计原则

1.简明概括

一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过渡所用的时间应尽可能少。通过情趣盎然的表述,鞭辟入里的分析,入木三分的概括,恰到好处的点拨,教师要能让学生明白:我将学什么?该怎么学?明确的学习目标将学生带进瑰丽的知识殿堂,开启心智,陶冶情操。

2.富有感染力

教师可以用情感真挚的语言把学生带到课堂的情境中,用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去拨动学生的心弦,调控整个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此外,不妨来点幽默,轻松一下,缓解紧张的情绪,活跃一下课堂学习的气氛,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状态。

3.善于变化

呆板的语言容易让听者倦怠,教师的过渡语和过渡方式要丰富且富有变化,应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时

缓时急,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给课堂教学增加美感,使学生听起来舒服悦耳,精神饱满,兴趣盎然。

4.相信赞美的力量

为了使学生能积极地投入到课堂中,过渡语中包括一些赞美和评价性语言能极大地渲染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若老师吝啬赞美之词,总限于“好”“很好”等字词,缺乏针对性,学生容易审美疲劳,不妨多使用一些“某某同学讲得非常好”“某某同学的表现精彩极了”“你很聪明”等语句,使学生有较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过渡语”是否给力,是衡量老师教学效果和综合实力的标准之一。各种给力“过渡语”的统筹使用,才可以发挥给力的教学效果。但“过渡语”绝不是政治课教学内容的主体,教学实践中还应注意:一是“过渡语”不要太长,以致配角抢占镜头,影响授课内容和进程;二是“过渡语”与授课内容两张皮,虽然“过渡语”很给力,很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但与前面的授课内容无关,这就得不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