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临床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西安医学院专业名单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
临床医学(儿科方向)
麻醉学
口腔医学
医学影像学
预防医学
精神医学
药学
中药学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检验技术
眼视光学
劳动与社会保障
康复治疗学
助产学
护理学
市场营销
公共事业管理
关键词:生命科学馆;临床医学;实践教学;信息技术
临床医学是培养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关键学科,是医学基础教育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的桥梁,在将医学生培养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生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临床医学实践性、技术性以及专业性很强,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操作不可分割独立,必须二者结合共同进行。然而,由于当今医学院校扩招、医疗纠纷的增多、患者不能充分配合教学等因素,导致临床教学资源非常紧张,其教学面临巨大挑战。因此亟需多元化的教学途径来为临床医学的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和基础。湖北医药学院生命科学馆展览面积约500m2,馆藏丰富并拥有先进技术支撑,其中人体标本1000余件(套),不仅有实体标本、塑化标本、铸型标本、断层标本,还有大量数码切片标本,并融合先进高科技信息技术,如虚拟讲解员、全息成像、虚拟现实/增强现实(VR/AR)、3D投影等现代化先进的数字信息技术,将传统实体标本与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了虚实结合的交互学习平台[1]。临床医学的教学是以基础医学形态学为基础,充分利用生命科学馆种类齐全的大体标本、显微标本、数字标本以及VR/AR数字化信息技术,不仅让学生观察到人体结构的正常与病理形态的对比差异,并能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本文对生命科学馆在外科学、妇产科、医学影像学教学中作用进行总结,探索将生命科学馆与临床医学教学结合的新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虚实结合仿真医学情境中获得临床专业知识和提高临床实践专业技能。
1生命科学馆在外科学教学中的作用
外科学教学内容多而复杂,与内科学相比,外科学主要研究如何用手术疗法治疗为患者去除病痛。手术操作是外科学最为重要的内容,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危险性,操作过程中手术的技巧与方法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与患者的后期恢复,任何失误都可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痛苦[2]。外科学的教学不仅需要学生充分掌握人体器官结构的正常结构,还需要有充足的动手实践检查及手术操作机会。然而,由于近年来医患矛盾、医学院扩招医学生数量激增等社会问题,在医学生实训期间临床实践过程中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明显减少。同时,在外科学实践教学中,每一个器官结构的手术操作的讲解,必须以正常人体结构为对照,且要求操作者必须十分清晰准确的了解手术部位其血管分布、神经支配、器官毗邻等,内容繁琐复杂,枯燥晦涩,仅仅依靠书本、多媒体图片展示的传统教学方式,学生并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联系起来,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生命科学馆中的实体标本、铸型标本、塑化标本可清晰展示器官结构在人体的位置、神经支配、血管分布及周围器官的毗邻,且学习者通过佩戴VR眼镜、耳机等切身感受真实的操作环境,对人体结构准确清晰的认识,并通过调动各种感知器官,帮助学习者加深记忆,提高学习效率。如在心脏手术过程,心脏不仅有大血管出入,且与食管、肺、膈、迷走神经等重要结构相邻,任何处理不当,均可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外科实习学生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往往感到十分困难,且无法重复练习。然而在生命科学馆,可通过完整纵膈的胸部标本、心脏标本等从整体到局部的清晰观察心脏位置、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分布等结构,并通过VR/AR数字人虚拟人体,仿真手术操作现场,可使学生多次重复的训练,提高操作熟练度,为心脏部分的手术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生命科学馆在妇产科教学中的作用
妇产科学是临床教学中主干课程之一,主要研究女性生殖系统及与妊娠相关的生理和病理过程,不仅包括基础理论知识学习、临床诊断,手术学部分的临床实习阶段也是妇产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3]。妇产科学内容繁多、涉及面广、整体性强,加之妇产科检查涉及对患者隐私的保护,其临床教学的现场操作示范与讲授部分与其他临床学科相比要更难以实施,这极大的影响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4]。而充分利用生命科学馆的女性生殖系统实体标本、铸型标本以及塑化人标本、各系统多媒体交互平台及VR/AR数字人等配合理论教学,使学生了解女性生殖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正常与病变之间的差异,了解人类的与卵子结合及受精卵着床与发育过程,并通过虚拟的3D胎儿的发育,了解不同时期胎儿的发育状态及胎儿的分娩机制,来辅助妇产科学的教学。如在教学过程中阴道分泌物取材、双合诊、三合诊及直肠-腹部诊等,传统教学主要通过展示图片、视频或仿真模型等方式,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不能得到很好的培养和提高,生命科学馆的多媒体交互平台及VR/AR数字人技术能使学生身临其境,获得更为真实体验感,逼真、形象、生动、直观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妇产科学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3生命科学馆在医学影像学教学中的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成像高新科技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特别是医学影像学技术,在临床诊断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因此对临床医学生的培养,不仅需要培养其临床思维及技能,影像学基本功培养也是对临床医学生重点培养的项目之一[5]。医学影像学的基础是解剖学和病理学,无论是X光片,还是CT、MR图像的阅读,均需要医者结合解剖学(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断层解剖学)及病理学知识,对所拍摄器官的位置、结构、大小、毗邻等有十分清晰明确的了解[6]。而在医学生的培养过程中,需要轮转多个科室,在医学影像科室的学习时间有限,如何在短的时间内培训指导学生高效的掌握医学影像学知识,提高其阅片技能是医学影像学教学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关键难题。传统教学过程,主要是理论教学,辅助胶片指认,然而影像科室储存的胶片在经幻灯投影之后结构清晰度有限,且单纯的胶片学习,学生无法与实际结构相联系,导致内容难以理解。而结合生命科学馆大量的正常及病理实体标本、铸型标本、数码标本以及专门的断层标本,在学习任何器官结构的影像学知识时,及时与实体标本或多媒体联动系统结合,并结合VR/AR数字人的交互式学习,通过触摸选择人体不同部位,显示该部位的不同切面的结构、毗邻,帮助学生搭建影像学图片上结构与人体真实结构的关联,便于学生迅速地理解和掌握影像学的基础内容。
4总结
生命科学馆融合临床医学的多个学科的实体、铸型、塑化、数码等各类标本,并结合先进的人体全息成像系统、VR/AR数字人等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完美融合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优势,更加直观、清晰、逼真的展示了人体各系统、器官的功能与毗邻关系,不仅有更充足的实体标本资源供观察学习,更利用虚拟仿真的医疗环境进行实地操作,可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临床医学的操作实践技术。在外科学方面,生命科学馆不仅通过各类标本从整体到局部的清晰展示手术器官的毗邻、重要的血管神经分布等结构,并通过VR/AR数字人虚拟人体,仿真手术操作现场,使医学生有机会多次重复的练习,以切实提高操作熟练度,从而帮助学生将难以理解记忆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在妇产科学教学方面,通过生命科学馆女性生殖系统各类标本、虚拟的3D胎儿的发育、VR/AR数字人虚拟人体等结合,更好的讲解、示范女性生殖系统的生理病理以及妇产科学的基本技能,从而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在医学影像学教学方面,不再单纯依靠胶片,而是充分利用多种实体、铸型、数码标本,解决了传统教学典型结构胶片不足、存放困难等问题,同时结合现代化数字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学生能从不同切面和断面观察某一器官结构,加深理解。总之,生命科学馆不仅有更充足的实体标本资源供观察学习,更利用虚拟仿真的医疗环境进行实地操作,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学生更加主动的融入到临床应用学习中,同时也可以提高临床医学的教学效率,使临床医学的教学发生质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睿,姚淞元,王配军,等.生命科学馆在医学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医学信息,2019,32(18):1-2.
[2]耿磊,邓俊芳,胡晨,等.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手术教学和技能培训实践的探讨[J].中国毕业后医学教育,2018,2(4):11-13,27.
[3]崔树娜.基于VR/AR技术的情景教学在中西医结合妇产科教学应用的SWOT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5):133-135.
[4]徐琼芳,李祖祥,欧阳平中.4G实景课堂在高职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8,11(25):166-167.
AbstractTo analysis current situation on medical imaging teaching for clinical speciality undergraduates,and to explore the ideas and measures for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Medical imaging;Teaching
随着影像医学的快速发展,影像检查已成为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临床医疗对影像检查的依赖性越来越强,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必须具备扎实的综合影像学和比较影像学知识,熟悉各种影像成像技术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优势与局限,实现对各种检查技术的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可以说,对于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来讲,掌握一定的影像医学诊断知识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全面发展的临床医生所必需的条件[1]。基于此,大多院校均为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设了《医学影像学》课程。但就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医学影像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和教学效果并不能令人满意,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试图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革新教学模式的解决方案。
现状和问题
内容多而课时少: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使用的教材《医学影像学》涉及X线、CT、MRI、超声、介入放射学等各种影像技术,内容多而复杂,教学任务十分繁重。但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来讲,该课程非主流课程,安排的课时仅有64个学时,具体到每种影像技术,课时量非常少。比如,有关MRI的内容,仅有4个课时,很难安排教学内容,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内容设置不合理:随着学科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学》课程早已由单一的X线诊断学发展为集X线、CT、MRI、超声诊断和介入放射学等诸多内容为一体的综合影像学体系,然而,受制于各影像技术岗位分科设置和临床影像学专业分科管理的现状,目前课堂上主要推行的仍然是以检查技术为主线的传统教学,各部分的教学任务往往由不同科室的不同医生或教师承担,常常导致教学内容一方面时有重复,另一方面互相割裂,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疾病的整体认识,对不同影像手段诊断某种疾病的优缺点也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2],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和实践学习的效果。
教学设施较落后:目前,《医学影像学》课的课堂教学普遍采用大班授课形式,平均每班的学生数量多达百余名,教师难以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实验课程和阅片课程更是难以开展。在PACS广泛用于临床的今天,充分运用PACS开展影像学实验教学已成必然的趋势,将极大地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但由于经费问题,大部分院校没有配备能够满足教学需求的PACS教学实验室。多数院校的主流教学形式仍然是借助PPT课件讲授理论,选择性地开展影像学读片、实验阅片等教学实践活动。
实习教学效果差:《医学影像学》课程的实践性特色非常突出,但很多学生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和表现。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部分学生认为将来不做影像科医生,因而对该课程不够重视,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为了考研而干脆不下科实习;另一方面,带教老师多为临床一线的医生,每天都有繁杂的工作,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去加强带教工作。结果就是,学生实习只是走过场,学到的知识很有限。
思路和措施
做好课程规划:从长远来看,要想真正提高《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质量,院校必须树立“学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做好该课程的宏观规划。软件建设方面,要选配医学理论扎实和临床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一线教学任务,适当增加理论课时量,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开展影像学案例式教学、专题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观摩和研讨活动,努力开设系列专题讲座课,完善考试考核方法和内容。硬件建设方面,要努力改善教学条件,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建设新型影像综合教学实验室,开辟网络教学新途径,与相关院校探索合作开展远程教学的新思路。
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中应强调“大影像学”的概念,与国际医学影像学教学实践接轨,将各种影像学检查技术的知识整合为一体,进而调整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在遵循知识传授规律的基础上,可突出课程内容重点,整合相关教学内容,压缩疾病相关临床特点、病理基础及解剖表现等与其他课程重复的内容,使教学过程更加精练、系统。具体来说,可将课程内容整合为三大块。一是总论部分,主要介绍X线、CT、MRI、超声、介入等各种影像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优势。二是分论部分,可划分中枢神经系统、头颈、胸、腹、盆腔及骨关节共6个模块,以具体疾病为线索,融多种检查技术为一体,整合各种影像手段,重点讲授各个系统常见病、多发病的影像表现,加强比较影像学知识的教学,在病例教学中通过实例解释不同影像学检查的优势和缺陷。而罕见病的影像表现及常见病非常用检查技术(如支气管碘油造影)的影像表现可简单讲授或由学生自学。讲授具体疾病时,可采取的方法是:先向学生提供并描述典型图片,让学生先有感性认识,再从病理出发解释影像学所见,最后结合临床情况简要讨论诊断和鉴别诊断,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三是拓展部分,简要介绍当前医学影像学的热点或前沿知识,如64排CT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MRI扩散加权成像在急性期脑梗塞诊断上的应用等,使课程教学能紧跟影像学的发展步伐,体现教学内容的前沿性。
建立病例库:授课教师要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广泛搜集有明确诊断的典型病例,整理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各种影像学检查图像、手术记录、病理结果及随诊复查等各项资料,将影像图像与临床资料按照6大模块进行汇总存档,建立信息完备的病例库。同时,要重视搜集常见病典型影像学征象和易混淆征象资料,依据影像学表现,结合临床资料,列出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并收集鉴别诊断疾病的相关影像资料,以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病例库的内容。此外,要紧跟影像技术的发展和新技术的临床应用,及时更新充实病例库。建立病例库,可以为课堂教学及实习教学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料,如以具体病例为线索开展案例式随访教学,学用相长,提升影像医学思维能力和诊断水平。
重视实习教育:影像医学是一门专业性和实用性极强的学科,教学过程必须始终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影像思维能力和实践诊断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而言,到影像科室工作场所进行形象化的直观教学最有利于知识的吸收和掌握,因此,带教老师要狠抓实习环节,注重师生沟通,强化管理,达到帮助学生即学即用、活学活用的目的。首先,带教老师要指导学生养成“对照解剖认影像,分析影像找病变,依病理分析病变,结合临床作诊断”的临床诊断习惯[3],利用病例库中的典型病例让学生熟悉常见疾病的影像表现,了解“同病异影、异病同征”的各种表象,鼓励学生开展讨论,教会学生基本的读片方法和分析思路。其次,带教老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临床读片讨论、病例追踪回顾等实践活动,教学相长,分析影像诊断正确与错误的形成原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职业精神,树立必要的自信心;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各种影像检查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学会如何科学地选择检查方法。
综上所述,对影像医学知识的广泛了解、熟练掌握及综合应用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而目前《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广泛存在的内容多而课时少、内容设置不合理、教学设施较落后、实习教学效果差等诸多问题必须引起各个院校、各个任课老师的高度重视。如果能在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完善教学模式,加大教学投入,强化实践锻炼,通过做好课程规划、优化教学内容、建立病例库、重视实习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医学影像学》课程教学一定能结出硕果,在培养全面过硬医学人才的历史使命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 李凯.关于临床医学学生的影像诊断实习教学的几点体会[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1:121-122.
1.1河南省医学院校医学类专业设置现状
2013年,河南省招收医学类专业的院校共81所,其中13所本科院校招生专业20个,30所大专院校招生专业26个,38所中专卫校招生专业26个。临床医学专业为国家控制专业,以本科层次招生为主,5所医学专科学校招收专科层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其他专科学校招生以相关医学类专业为主。在本科、大专、中专三个层次学校的招生中,专业设置差别不大,如护理专业开设率为100.00%,药学专业开设率为59.03%,检验专业开设率为44.51%,医学影像专业开设率为33.54%,康复治疗专业开设率为28.04%,口腔医学专业开设率为27.34%。
1.2河南省各层次医学类主要专业招生情况
护理专业招生数量最多,其次是临床医学专业,药学专业位居第三。其他专业招生人数均在5.00%以下。在招生层次比例中,大专比例最高,其次是中专。
1.3河南省卫生技术队伍需求调查
笔者对河南省3986所医疗机构(省级21所,市级174所,县级1444所,乡级2292所,村卫生室55所)的卫生技术队伍需求情况进行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省81%的医疗机构,其中2013年~2015年各级医疗机构卫生人才的需求情况,是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和各级医疗单位工作需要,结合单位人事编制数量,填报各单位拟于2013年~2015年招聘人才的实际数量,虽然目前该数据有一定滞后,但从中仍可以反映出医疗机构对人才需求的情况。各级医疗机构对人才需求仍以护理学和临床医学专业为主,其次是药学、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专业。对学历要求以本科层次为主,其次是大专,对中专层次的需求数量很小。
2河南省医学教育现状与卫生人力需求适应性对比分析
2.1河南省医学专业设置“趋同性”现象严重,不同层次院校专业设置差别不大
目前,医学类院校专业特色不明显,千校一面的现象比较突出。河南省医学专业设置趋同性现象严重,护理专业是82所学校招生专业中趋同性最高的专业,各层次学校布点率均达到100%。其次是药学、检验、康复治疗、医学影像等。这种趋同性将会与卫生服务需求多元化和人才需求多元化发生冲突。
2.2医学类专业招生数量与人才需求失衡,短线专业人才告急
医学类专业招生数量与人才需求失衡,护理专业存在严重的培养过剩现象。护理专业设置存在严重的趋同现象,是直接导致河南省护理专业人才过剩、护士就业难的主要原因。2014年河南省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现象十分突出,部分医院招聘呈现“百里挑一”的局面。临床医学专业供需矛盾突出,部分短线专业如麻醉、康复治疗、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专业需求均大于招生数。在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现场调查中了解到,目前临床缺乏的除临床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层次的人才外,医学影像、临床药学、康复治疗、超声技术、麻醉及医院管理等专业也亟需补充新生力量。严重的人才缺乏,导致某些县医院、乡镇卫生院虽然购置了影像、超声、康复设备,但缺乏使用设备的人才,造成了资源浪费和卫生服务的缺陷。
2.3医学类专业招生层次与人才需求对学历层次的要求有明显差距
河南省医学专业招生层次偏低,与临床人才需求对学历层次的要求有明显差距。本科以上层次需求远远大于招生总数,而大专、中专层次培养明显过剩。尤其是中专层次招生比例大而需求小。2.4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缺乏,县乡医院需求医学专业本科生临床医学专业供需矛盾突出,招生数量不能满足卫生机构需求,尤其是本科以上层次人才缺乏。据原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统计:2011年全国医学类本科招生21.7万人,平均每万人口年均招收医学类学生1.6人。而河南省同期医学类本科招生平均每万人口只有1.2人,与全国相比有较大差距。
3对策
以上分析显示,河南省医学教育现状和卫生行业需求有一定差距,医学教育必须调整结构,构建适合当地需求的医学教育新体系。
3.1调整层次结构
国家卫生计生委等七部门已联合下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以“5+3”的培养模式,即完成5年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的毕业生在培训基地接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探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与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指临床、口腔、中医)研究生教育有机衔接的办法。河南省第一批培训基地已启动,通过这种举措,可扩大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数量,为临床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建立了稳定的长效机制。目前河南省独立设置的本科医学院校只有2所,从区域卫生规划考虑,应从现有医学高等大专学校中升格一批独立设置的本科院校,扩大医学类本科层次的招生。在目前不可能短期升格的情况下,可以尝试选拔部分办学条件好,教学质量高的大专学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办学,培养临床医学专业的本科生,教育、卫生行政部门加强管理和质量控制,是目前加快临床医学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应急措施。
3.2调整专业结构
鉴于河南省医学院校专业设置明显的趋同性现象,原河南省卫生厅(现河南省卫生计生委)于2013年下发了《河南省高等院校医药卫生类专业设置审核评估办法》,对医学类专业设置提出下述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行业需要、规模适度,坚持标准、从严掌握,支持特色、防止趋同。以省辖市为区域统筹规划单元,区域范围内已设置有能够满足需求的医药卫生类专业,原则上不再新增相同专业,从源头上遏制专业趋同化的状况继续发展。在专业设置评审中,按区域规划合理布局,优先审批人才短缺专业。
3.3整合医学教育资源,促进人才培养层次的合理化
全省现有各种类型中等医学教育办学机构38所,中专层次占招生总数的32.14%。而目前中专层次的毕业生已不能满足医疗卫生机构的需要,目前河南省中专卫校正在进行医学教育资源的调整整合,独立设置的中专卫校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调整:
(1)在政策允许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升格为大专学校;
(2)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并入当地高等院校,目前河南省已经有5所中专卫校整体并入当地高校;
(3)在政府支持下并入当地医院,转型为医学在职培训。社会力量办学机构可根据市场需求,举办相关资格考试的短期培训和适应市场需要的特色人才,如养老护理员、妇幼保健员(月嫂)、健康管理员等。
4结语
关键词: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方法;流程
针对医学影像,利用全网服务器向患者提供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有效解决了大规模数据网络传递等重难点技术问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便捷。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在临床会诊中心、手术室、内外科中广泛应用,使得医学影像技术更好地服务于诊疗工作,进一步提升了医疗技术水平。
1 医学影像的简介
医学影像技术是当代医学主要的构成部分,而且是当前医学技术中发展最迅速的技术之一。其主要由医学影像分析处理技术、医学成像显示技术和医学图像压缩传输技术构 成[1]。传统医学成像技术是以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和物理学技术为理论指导,以成像机理将其划分为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射线成像、放射性核素、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红外线成像及放射性核素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成熟,利用三息摄影为基础的三维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医学诊断技术的准确度和清晰度。
2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处理方法及流程介绍
在临床疾病诊断过程中,不管是采用功能影像技术还是结构影像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在临床医学诊断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医学影像后怎样开展后处理,这是医学科研人员和临床工作人员重点思考的课题之一。
2.1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处理方法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是在影像学检查结束后,为了对患者病情进行更加全面、准确的分析,应该对影像进行后续处理与加工的技术。后处理技术主要是全面分析、识别、分割、分类及解释医学影像技术呈现出的结果。该技术的额目的在于更好地分析患者病情,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准确的影像识别。
医学影像后续处理方法主要分为两类,①直接处理技术,这一技术在患者影像学检查完成后,在影像设备上采用软件技术直接进行处理,例如在MRI和CT设备上直接生成血管成像等。但是这一处理方法的缺点在于无法改变影像,只有检查人员基于自身多年处理经验对病理学进行处理。②脱机应用工作站处理,该处理方法是在工作站或把胶片通过扫描仪对已经生成的医学影像进行数字化处理后,再对其进行影像后处理。例如多维影像(以MRI/PET/CT,SPECT)进行融合,同时采用专门软件自动识别、分割影像图。这种影像后处理方法的优势在于处理后的结果对于医护人员而言可靠性、准确性较高。
2.2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处理 对于医学影像技术而言,其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医学图像分析处理和图像压缩传递环节中,这一关系表现得更加密切。医学图像分析处理的流程示意图,见图1。
图1 医学图像分析处理的基本流程
3 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具体介绍
善于利用计算机软件处理医学影像,其目的在于为临床医学提供更加精确、可靠的判断依据,从而才能更加深入分析患者病情。按照医学影像特点和后处理的目的,医学影像的常见方法包括影像增强、影像分割、影像配准与融合、影像可视化、影像数据压缩等。
3.1医学影像增强 通过相关设备获取的医学影像主要分为CT片、X线片、MRI、B超等,然而这些医学影像成像普遍都是灰度图像。对于临床专业技能强、经验丰富的专家而言,便能够从图像中总结分析出患者准确的病情情况。然而,由于成像设备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医学影像质量的降低;即便是获得了高品质医学影像资料,但是对于临床技能和经验不足的医护人员而言,便难以从中分析出患者具体病情。所以,应该利用t学影像增强技术。医学影像增强主要是开展信噪比增强操作,对感兴趣对象区域或边缘予以突出,从而为患者病情分析和相关计算提供依据。
3.2医学影像分割 在医学临床实践和研究过程中,为了获取患者组织的功能或病理相关信息,一般需要准确测量人体某一种器官和组织的截面面积、边界、形状及体积等方面。医学影像分割操作过程中需要考虑到不同人体解剖结构不同,且采用设备获得的医学影像具有不均匀和模糊特征。基于此,采取分割技术重点突出医学影像中能够体现出患者病理的重要信息,从而有助于医护人员按照医学影像分析患者病理状况。
3.3医学影像配准与融合 医学影像成像模式较多,不同成像模式的影响包含了不同的病理、生理、解剖学或功能等方面的信息[2]。为了增强诊断可行性和效率,采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方法对包括不同信息的医学影像进行人工综合方法,这就是医学影像配准和融合。
将具有不同信息来源的影像通过配准后融合在一起,便形成了多模式图像,便可以获得更多的信息,从而为医护人员在临床诊疗、治疗方案设计、外科手术和疗效评价方面更加准确、全面。例如,把密度分辨率最高、显示钙化和骨质结构最佳的CT同软组织对比分辨率最高的MRI,或者把解剖结构显示清晰的CT或MRI与显示功能和代谢改变的SPECT或PET影像进行融合,形成一种新的图像,增加了更多有价值的诊断信息,更加准确定位了病灶,或者更加直观地显示了形态结构,使得医务人员能够从代谢功能和心态学两方面全面判断患者的病灶。
3.4医学影像可视化及压缩 对于医学影像处理技术而言,医学影像可视化是一种价值较大的模块[3]。医学影像可视化的过程便是把CT、MRI等数字化成像技术获得人体信息在计算机上以三维模式呈现出来,利用三维模拟表现出传统手段难以获取的结构信息是该技术的最终目的。医学影像可视化是一种有效的辅助方法,能够有效弥补影像成像设备在成像方面的缺陷,在辅助医务人员诊断、引导治疗和手术仿真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价值。
当前,多排螺旋CT的广泛应用,CT/MRI在临床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尤其是在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在三维世界中实现可视化的影像成为可能。为了适应CT/MRI技术的改革浪潮,作为临床医生和放射科医务人员必须深入了解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并灵活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是医学影像有效的补充,将其同传统影像诊断技术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
参考文献:
[1]宁春玉.医学影像后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其在X线影像优化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11.
论文摘要:本文主要论迷了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时医院影像学科管理模式变革的决定性意义和作用,大型综合性医院通过组建医学影像中心在专业化、标准化、综合性基础上充分发挥全院医学影像科室的整体优势。
医院的医学技术装备建设是医疗、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升医院整体经济技术实力的重要前提和基本条件。医学影像学科体系是现代医院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医院中,医学图像信息量占医疗信息总量的70%左右,医院影像科室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设备配置、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以及与临床的分工协作问题对全院影像技术功能的发挥、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提高、科技实力的增强以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结构决定功能,效益取决于管理。对大型综合性医院来说,通过组建疗影像中心,从人才、设备、技术标准和管理效能等方面加强医学影像科室建设,在专业化、标准化、综合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整体优势,逐渐成为主流趋势。
1.成立影像中心是现代医学影像技术飞速发展对影像科室管理模式的必然要求
技术决定战术,现代医学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影像科室的管理模式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二十年来,伴随着影像技术的数字化、计算机化、网络化趋势和介人医学的兴起,医学影像学已经由传统的形态学检查发展成为组织、器官代谢和功能诊断及治疗为一体的,包括超声、放射性核素影像、常规X线机、PEI,一CI’, CT, MRI, DSA,CR, DR以及PACS、电子内镜等多种技术组成的现代影像学科体系,成为与外科手术、内科药物治疗并列的现代医学第三大治疗手段。医学影像学科已经是现代化医院的支柱之一,影像学设备占医院固定资产三分之一以上。医学影像技术的革命性变化必将改变医院对影像科室的管理模式,促进影像学科的发展。
1.1影像学科医技人员的专业化和临床实践的标准化将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成为学科发展的立足之本。随着数字化、计算机化、网络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技术和设备进步的新形势下,影像学科的发展需要理、工、医的紧密结合,影像科医技人员按系统分专业将进一步强化,并且逐步向纵深专科领域扩展,影像科人员的工作模式也必须随之改变,向着人员专业化和临床实践标准化方向不断发展、完善、提高。这种专业化、标准化构成了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与管理的基础,也是影像学科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1.2随着影像学科医技人员的专业化进程,影像学科的亚专业与各临床学科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临床与影像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使彼此界限逐渐模糊,工作配合得更好,效率更高,使由于设立临床、影像科室和划分不同专业而引起彼此工作和知识脱节的问题得到解决。一方面影像学科医生的临床专业知识更加深人,另一方面临床学科医生对医学影像学知识的了解更好,或一人具有两个学科的行医资格,可以身兼两职。同时,影像学科亚专业各科在理论与实践上出现了许多交汇点,在诊断与治疗上相互借鉴、互相支持、密切配合,在一个新的、高层次上协作共进。
1.3数字化成像、存储、传输的实现,PADS系统的建立,使各种影像技术手段得以优势互补、扬长避短、资源共享,使诊断综合化的目标得以实现。
PACS,医学影像存储与通讯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LS)是医学影像技术与数字化图像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通讯设备对医学影像资料进行采集、存储、处理、传输和管理的综合性系统。它使得影像设备不再是孤立的一台设备,而是PACS网上的一个节点。科室间数据流的屏障被解除,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医院内数据流的无缝连接。
诊断的综合化是影像学料发展的一个方向,即在诊断台上比较多种诊断设备的图像,发挥各种设备的综合优势,进而可以用工作站将不同检查设备的图像进行“图像融合”,大幅度提高诊断准确率。随着诊断综合化的实现,在影像学科内部管理模式上,必将改变目前以诊断设备为主的“分工”分组,转向以人体器官/系统为主的专业化分组,充分发挥影像技术人员和装备的系统性、整体性优势,进一步提高技术一经济效益。 与技术进步相适应,在管理模式上影像科室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专科化发展阶段~专科协作发展阶段~系统专业化发展阶段。
当前,国内外医院PACS的规模有四种类型:
1.4成立医学影像中心是优化医院诊疗工作流程,提高效率,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根本保证。在传统的影像科室管理模式下,医学影像信息在医院各影像输出科室之间以及影像输出与输人科室之间传输、存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流程环节多、周期长、通道狭窄、手工作业化程度高,经常发生诊疗工作的延误和堵塞,影像信息的丢失和误差率也居高不下(有关资料表明:即使一个管理制度十分完善的医院,由于借出、会诊等,X光片丢失率也会在10%一20%之间)。通过对全院医学影像(输出)科室的服务与管理模式调整与改革,组建全院医学影像中心后,就可以通过PACS网络改造和优化医院诊疗工作的作业流程,简化医学影像流通环节、提高效率,为临床一线提供快捷、优良的医学影像信息服务,可以有效地缩短平均住院日、手术待诊时间、提高住院病人的三日确诊率,降低病人的诊疗费用,“把时间还给医生、护士,把医生、护士还给病人”成为现实,力争实现以病人为中心、努力争取最佳诊疗效果、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目标。以先进的技术包装陈旧的医院影像科室管理模式是行不通的。
1.5组建医学影像中心可以大幅度提升医院的学术水平和整体实力,通过组建全院医学影像中心,实现“强强联合”,使医院影像学科体系更加完备、科学、合理,影像学科体系和影像技术装备体系良性互动、相得益彰,人才培养、科研实力和学术水平有大幅度的提升。医院医学影像(输出)学科实力的增强也将带动全院学科建设的发展,从整体上提高医院的医、教、研能力。
2医院组建医学影像中心要总体规划、分布实施、掌握标准、注重实效
【关键词】 医学影像学; 教学效果;教学策略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种成像技术和诊断知识的专业课程,其显示各类组织、器官的生理或病理形态图像。而医学影像学又是在生物医学工程学科中技术更新最快的领域之一。而作为介于基础与临床之间的桥梁课程,要适应新世纪现代医学发展和社会需求,培养出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理论知识扎实、专业素质达标、能力强的医学人才就必须进行影响学教育的改革。而高质量的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扎实基础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判断的能力,就需要教师对影响学教学策略在实践中不断探究,积极改进。
一、明确医学影像学的重要性
一直以来,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工作中为辅助临床诊断的作用,将其与病人的临床表现、化验检查等其他相关资料相结合,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结论。而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影像学摆脱了单一的传统的放射诊断学,成为包括X线、CT、MRI及超声的现代医学影像诊断学和介入放射学形成的集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为一体的诊治并存的综合临床学科。因此,医学影像学在临床工作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迫使我们在要为临床培养出专业能力强的影像学人才,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积极提高教师和学生知识水平
医学影像学是一门涉及学科知识面较广的综合学科,早已从单一依靠形态变化进行诊断成为集形态、功能、代谢改变为一体的综合诊断体系。[1]知识面的广泛,要求任课教师就需要对各方面的知识都达到相应的水平,拓宽教师的知识面。基础医学、电子学基本理论、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的各项技术、计算机等技能都要求教师具备;对于放射防护的理论以及相关的伦理学都要求教师熟悉。教师应当对当前临床上影像学的动态变化做相应的了解,积极参加相关专业的学术会议,以便在教学过程中为同学们提出合理的学习建议。因此,教师需要进行不断的学习,以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在教学实践中进行高质量的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首先,教师应明确教学的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要让课堂时间充分得到利用,就应该明确教学的目标。在具体的教学章节中,明确具体应该掌握、熟悉、了解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出相应的教学调整,让学生主动的融入到学习中去,并能够学以致用。
其次,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学习特点,进行不断的改进。例如,学生在学习影响知识如CT、MRI等较难理解。[2]造成难易理解的原因有缺乏对相关知识的整理、归纳、总结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相应的知识进行整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对知识的总结、综合记忆和应用。而对于难以理解的知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应该对该部分的知识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引导,循序渐进的将复杂的知识拆分成容易理解的知识。
再者,在教学中,还可以改进教学方法。例如在课堂时间,可以将具体的案例穿插于教学过程中,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思考的动力。在适当的时机将之前学习过的基础学科一点带面的与影像学知识联系起来。
对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可以建议在学习期间阅读相关的书籍、做相关的习题练习。并要求学生在学习相关章节前进行影像学知识的预习和对将要涉及的基础知识的复习。例如在进行呼吸系统相关章节的学习时,就要求学生对组织学、病理学以及解剖学进行复习,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对相应的影像学图像有更深刻的印象。
三、完善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计划和大纲
医学影像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也在快速的发展,而面对这快速的变化,现有的教学计划和大纲几乎不能够适应。同样面临这一现实的还有这一学科技术人员的专业独立性,陈旧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让专业人员在临床的工作中要进行大量的学习。教学计划和大纲对该专业的学生在将来从事临床工作、融入临床工作有一定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未来影像科的发展。因此,教学计划和大纲的改革实在必行。医学影像学的培养主线应该是将学生培养成为有能力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以现代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调整和优化后,既遵循教学的规律又符合时代科技的发展。
四、更新教学手段,实现医学影像学专业教学的现代化
随着医疗界各项设备、技术的更新,影像学也出现了新技术,如心脏和脑的磁源成像等。再加上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普及,医疗设备也进入了数字化、网络化的阶段,但是医学影像学的教育却依然在传统滞后的阶段,已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数字化教学在影像学上有较为显著的优势,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数字化教学的出现,改变了教师在教学中的中心地位。数字化教学利用多媒体等进行教学,能够给予学生以直观的图像显示,形象生动、文字清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多媒体教学还有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进行引导教学,例如推荐相关的学习网站等,学生也能够利用多媒体进行资源的获取,拓宽知识面和视野。另外,数字化多媒体还可以以三维立体影像展现给学生,且能够储存,容量大、不易丢失,让学生进行反复的学习。
五、结语
综上所述,医学影像学随着科技的发展在临床上有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能够在疾病的诊断中起辅助作用,随着科技的更新也在疾病的治疗中大展身手。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又随着网络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将设备与之相联系,有了超越传统的功能。基于此,医学影像学的教育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不仅要随科技的发展不断更新教学的内容,更要在教学的方法、策略上进行改进,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医学影像学的课堂教学策略改革,可以提高医学影像学的教学效果,为社会培养出德才兼备的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 郁文明.提高医学影像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143.
根据省教育厅有关规定、赣南医学院《关于协助做好2016年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招生工作的函》(赣医字[2016]29号)文件的精神,经赣南医学院“专升本”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现将我校2016年“专升本”录取工作有关事项安排如下。
一、我校2016年“专升本”录取原则
1.统招入学的普通专科(高职)应届毕业生;
2. 在校期间没有考试舞弊或受到纪律处分等不良记录;
3.“专升本”考试成绩英语最低控制分数线:文理科类50分;
4.在“专升本”考试英语成绩上线的基础上,分专业按“专升本”考试三门成绩总分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若总分相同,则按英语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
5.身体健康;
6.学生自动放弃入选资格,按照上述原则在同专业从高分到低分顺延录取。
二、根据各专业报考学生的人数和考试情况,适当调整各专业招生计划。
专业
原招生计划数(人)
调整后招生计划数(人)
临床医学
75
75
麻醉学
5
5
护理学
10
10
药学
5
7
医学影像技术
5
6
医学检验技术
5
7
公共事业管理
5
总数
110
110
三、录取专业及其控制分数线:
专业
总成绩(分)
其中英语成绩不低于(分)
录取数(人)
临床医学
210
60
75
麻醉学
219
50
5
护理学
190.5
50
10
药学
190.5
50
7
医学影像技术
163
50
6
医学检验技术
190
50
7
四、录取程序
1.按照录取原则及各专业控制分数线确定预录取名单,并在我校校园网公布,考生可到校园网(gmu.cn)“2016年赣南医学院专升本考试”漂浮窗口进行查询。成绩显示为“预录取到某某专业”者为预入选考生。请该类考生详细核对预录通知书接收地址,若有误,请在“协议书”上重新登记,并寄至赣南医学院教务处。
2.预录考生必须在7月10日前通过银行向我校缴纳“专升本”第一学年学费。其他费用在开学报到时据实缴纳。
学费缴费方式:预录考生到当地建设银行或其他银行网点存(汇)入我校账户。请在存(汇)款单上必须注明学生本人姓名、缴交专升本学费字样,他人代交费用的也必须注明考生姓名、缴交专升本学费字样。
学费标准:临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专业4790元/学年。
我校账户信息为:
单位名称:赣南医学院
开 户 行:建行赣州市分行营业部
账 号:3600 1125 0000 5000 0716
3.预录考生到我校校园网“信息公告栏”下载、打印“专升本《协议书》”一式两份,无异议者,签订《协议书》并准确填写身份证号码和专科毕业证书编号,并将两份《协议书》、专科毕业证书复印件、缴交学费时的银行回单复印件,用特快专递于7月18日前寄至赣南医学院教务处[详细地址:江西省赣州市医学院路1号,邮编:341000,电话:0797-8269652]。否则,视为自动放弃入选资格。
4.我校根据签订《协议书》预录考生提供的地址邮寄《预入选通知》和《报到须知》。
5.预录考生凭《预入选通知》于2016年8月27-8月28日到我校报到、体检,凭缴交学费时的银行回单到计财处开具收费票据,并按规定办理入学、注册手续。
赣南医学院教务处
二0一六年六月二十七日
全国各地2016年专升本成绩查询时间及入口汇总
医学影像学是将现代放射学、微电子学、电子计算机、图像处理等最新科技成果用于诊断、治疗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现代医学成像技术飞速发展,无论是普通x线、核素、超声照旧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磁共振成像等技术,影像的密度分辨率与空间分辨率大大提高,使各种影像相互配合、相互增补、相互印证,可以更清晰地展示人体的器官结构,结合病史、身子骨儿检查、化验等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较着地提高了临床诊治水平。
目前学生已经通过了两年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医学影像学等系统的理论学习,进入到最后一年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阶段——毕业实习阶段。
在32周的毕业实习中,使学生对医学影像学各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操作及常见病、高发病的诊断能较全面较系统地掌握,更好地完成实习使命,为他们此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习目标
通过毕业实习,明确做为医学院影像专业医疗事务工笔者的责任,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掌握医学影像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自学和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后能在地区级及以下医院卫生机构从事医学院影像技术及诊断工作。具体要求是:
(一)影像技术
1.熟悉各种检查方法,正确引导病人就医。
2.独立完成暗室技术与管理的各项工作。
3.能熟练地掌握x线机的操作方法并进行常规检查部位的普通x线摄影及造影,拍摄出符合诊断要求的x线片。
4.熟悉x线特殊检查技术,包孕高仟伏摄影、软x线摄影、数字x线检查及超声检查。
5.知道ct、mri、介入放射检查的操作规程要领及基本步骤。
(二)影像诊断
1.能说出影像学科的常规工作制度;
2.规范地进行x线透视操作;
3.能精确辨认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骨骼系统、泌尿生殖系统、颅脑五官;
4.系统的没事了x线表现和常见病的典型x线征象;并对此中常见病出现典型征象者作出诊断及鉴别诊断;
5.具有正规书写x线透视、摄片、造影检查诊断报告的能力;
6.能说出ct、mri、dsa、介入放射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和诊断原则;
7.具有初步的ct和超声诊断能力;
8.对常见病能合理选用各种影像检查方法;
9.能对各种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优点与限度进行初步的评价。
三、实习内容及要求
(一)职责和医德方面
1.进一步明确医学影像学科的性子及其在现代医学中的重重地位,从而更加热爱专业。学习医院科室工作人员的好思惟、好作风,全心全意为人平易近服务。
2.熟悉放射科的社团机构及医技人员构成、工作范围划分及基本诊疗制度。
3.熟悉放射科各级医疗事务人员,各个工作岗位的职责及其没事了工作程序。
(二)影像技术
1.接诊
(1)诊室的漫衍及工作范围
(2)胶片规格及价格
(3)报告的登统及分发
(4)照片的存储和保管
2.x线照片冲洗技术
(1)暗室布局及常用器材设备
(2)胶片的开启、装片、卸片、冲洗及保管
(3)药液的配合制造和/或更换
(4)显影、中间处理、定影、水洗及干燥的过程与注意事项
(5)自动洗片机的施用与维护,自动冲洗技术的优缺点。
3.普通x线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