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标准农田等级划分范文

高标准农田等级划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标准农田等级划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标准农田等级划分

第1篇:高标准农田等级划分范文

关键词 耕地质量;建设;保护;现状;对策;江苏连云港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2-0289-0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为此,连云港市各级农业部门把耕地质量建设作为发展优势农产品产业、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关键措施来抓,认真贯彻耕地保护与建设的相关政策法规,按照当前与长远相结合的原则,建立连云港市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投入引导、规划指导等长效机制。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重大项目实施和先进技术推广,耕地质量得以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1 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回顾

1.1 建立健全耕地质量建设管理的长效机制

1.1.1 建立耕地质量管理联席会议制度。连云港市农委组织成立耕地质量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建立健全耕地质量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会商、解决耕地质量方面的重大问题,并通过各种形式落实任务和责任,推动工作落实。

1.1.2 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形成耕地质量建设的良好氛围。近年来,连云港市各级涉农部门切实加强领导,利用多种形式,宣传落实《连云港市耕地质量管理办法》《连云港市县区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等法律法规,形成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的良好氛围。

1.2 积极开展耕地质量保护和建设工作

1.2.1 组织实施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工作。按照江苏省农委开展耕地等级划分、中低产田类型调查等相关要求,及时组织召开全市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工作会议,组织有关专家深入调查,根据基础地力、耕作条件、基础设施、主要作物生产能力等开展耕地质量调查与评价,进行科学的等级划分,制定合理的耕地质量建设规划。

1.2.2 初步建立区域性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根据连云港市不同农区生态环境、土壤类型、耕地制度等,选择最具有代表性的地块,分层次建立农作物土壤肥力、农田环境质量等耕地质量定位动态监测点20个,主要分布在水稻土、潮土、滨海盐土、砂姜黑土、棕壤5种耕作土壤上,基本覆盖连云港市主要土壤类型。在耕地质量监测中严格按照《江苏省耕地质量监测方案》要求,规范操作,严格试验、逐项分析,确保土壤肥力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为全市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提供可信的基础数据。并分年度撰写连云港市耕地质量监测报告,为连云港市基本农田保护、耕地质量建设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及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可信的基础资料。

1.2.3 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连云港市政府出台关于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意见,将部分土地出让金用于耕地质量建设的政策,体现了“取之于土,用之于土”的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农业部门切实履行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职能提供了有力保障。

1.2.4 整体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自2005年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以来,全市按照“试点启动、区域调查、全面开展”的步骤,开展新一轮土壤普查与质量评价工作。根据调查结果,四县先后建立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主要作物施肥指标体系,有效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和粮食产量的增加,推动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截至2010年底,国家、省先后下拨项目资金1570万元。通过多种形式培训830多次。累计参加人数5.162万人次;发放施肥建议卡逾273.919万份;采集土壤样品38602个,植株样品5616个,检测土壤有机质、全氮等19个项目,累计分析化验大、中、微量元素等46.59万项次;在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上开展“3414”等各类试验示范2568个;建设万亩示范区29个、干亩示范片136个、百亩示范方288个,发展示范大户1320多户。累计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面积153.75万hm2,研制并推广主体配方28个,推广专用配方肥29.64万t,应用面积47.04万hm2。氮肥利用率提高4.89%,磷肥利用率提高2.32%,钾肥利用率提高2.55%,减施肥料总量为82790.208t,累计节本增效14.8亿元。土壤肥力得到较大的提升,与1982年相比,连云港市土壤全氮含量上升0.211g/kg昏有机质含量上升927g/kg。

1.2.5 大力推广土肥新技术。根据不同土壤的主导障碍因素,按照灌溉改良型、盐碱耕地型、障碍层次型、瘠薄培肥型中低产田类型,采取农艺、生物、工程相结合的措施进行改造,不断提高中低产田肥力水平,实现中产变高产、低产变中产的目标,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先后实施“百日增肥”、“补钾工程”等重大项目,推广精确施肥、有机质提升、保护性耕作和秸秆还田,化肥深施等耕地质量保养综合技术,年推广秸秆腐熟还田1200hm2,微量元素叶面肥逾120t。促进耕地用养平衡,遏制农田土壤退化、地力下降趋势。

1.2.6 扩大有机肥推广应用范围。截至2010年底,累计推广商品有机肥8.4万t,在粮食蔬菜等经济作物上应用面积为4万hm2,节约纯N63.00kg/hm2,P2O524.30kg/hm2,K2O 29.25kg/hm2;粮食作物平均增产12.8%以上。蔬菜作物增产24.3%以上,平均增产增收1473元/hm2,累计增加效益5892万元。同时全市积极积造有机肥,年均积造优质有机肥600万t以上。

1.2.7 高点定位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连云港市农委以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统筹规划,精心组织,集聚合力,整体推进,强化考核,集中力量建设永久性的高标准农田。一是各项目标任务层层分解,步步落实;二是因地制宜,高点定位,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制定具体方案;三是将项目完成情况作为年终综合考评的重要依据;四是整合测土配方施肥、商品有机肥推广等项目资金集中连片建设,确保项目资金整合最优化、使用最大化、效用最高化;五是严格对照标准,确保项目实施一片、优质一片、成功一片,达到“项目建设集中连片、粮食为主经作示范、提高标准强本固基”的建设特色。截至2010年底,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14万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6.24%。

2 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存在的问题

2.1 科技服务能力无法满足耕地质置建设需耍

由于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长效机制尚未完善,导致耕地质量管理与技术推广服务功能不足,科技服务能力下降。主要表现:一是第二次土壤普查距今已有20年时间,由于土壤利用强度增加和外源物质的大量投入,使土壤质量变化剧烈,原有的土壤理化性状数据普遍过时。不能代表现今的土壤质量现状;二是全市耕地质量信息处理与管理系统尚未建立,不能满足对耕地质量宏观监管和分类指导的要求,难以做到对耕地质量进行预报预警和对耕地质量实行有效监管;三是耕地质量监测投入过低,监测点过少。连云港市耕地质量监测点仅有20个,与省农委按1:2:3比例要求的100个相差甚远,无法满足耕地监测的需要。

2.2 部分地区耕地重用轻养造成质量退化

一是补划与占用的基本农田质量不相当,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大量占用基本农田,而补划的基本农田及复垦的土地质量普遍不高,以劣补优、以次充好现象严重,综合等级落差在1-2个等级;二是西部丘陵岗地植被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较重;三是耕地土壤缓冲性能下降,造成部分耕地质量下降或隐性下降。由于长期实行少免耕制度,土壤物理性状普遍变差,耕层厚度日益变浅,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减少。耕层变浅,影响土壤耐旱、蓄水、降溃等抗逆性能,土传病害增多,土壤抗御自然灾害的缓冲性能明显下降,水资源和肥料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农本居高不下。四是土壤养分非均衡化。由于对农田的有机肥投入不足、重氮轻磷少钾的现象依然存在,中、微量元素入不敷出,导致耕地养分不平衡性增大,土壤保肥供肥能力下降。五是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日趋突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工业“三废”的排放及生活垃圾日益增多;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过量施肥、盲目用药的现象严重,农药、化肥、农膜等化学投入品在土壤中的积累也日益增多,有毒有害物质残留问题日趋突出,耕地土壤污染面积不断扩大。导致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恶化,土传病害和生理病害增多,不仅增加防病治虫的成本,也对土壤环境和农产品质量造成影响。据调查,受重金属、农药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的面积已达10%以上,接近警戒线面积的12%。

2.3 农业投入不足。制约高标准粮田建设进度

对耕地质量建设投入不足,仅靠少量项目资金难以维持,致使田间基础设施普遍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沟渠林田路不配套,灌溉排水效能低下,有的甚至完全丧失功能,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影响高标准粮田建设速度。截至2010年底,全市高标准农田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36.24%,低于全省39个百分点。特别是农业措施方面的投入过低,例如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项目,投资标准仅为7500元/hm2,与高标准农田要求的投入18000元/hm2相差甚远。

2.4 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低限制土地贡献率

现代农业先进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必须以农机作业为手段,通过技术与装备的有效集成,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的贡献潜能。目前,连云港市农业装备以小型机械为主,动力不足。配套水平低,主要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低,难以支撑农业科技贡献水平的不断提升,不能适应现代农业新技术推广普及的发展需要。例如:积造施用有机肥仍以传统的人工措施为主,劳动生产率低;化肥施用也以撒施为主,缺乏深施器械,氮肥利用率长期徘徊在30%;缺少深耕机械,难以改善土壤通透性能和协调水、肥、气、热功能;缺少反转灭茬、粉碎秸秆等高效还田机械,造成秸秆焚烧现象屡禁不止,不仅污染环境,对交通安全和人民财产构成威胁,而且也浪费大量的有机肥资源。

3 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的对策

3.1 建立耕地质量建设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耕地质量监管机制。加快制订耕地质量建设规划和具体管理措施,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制度化、法制化,完善耕地质量的责任追究制度、定期检查制度、质量跟踪制度、占补平衡质量验收制度和耕地质量建设奖惩制度等各项制度。各级农业部门相应成立耕地质量保护与建设的专项机构,确保农业部门职责履行到位。加强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从根本上改变对补充耕地质量建设不重视、质量管理不到位的状况。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听取农业部门对耕地质量建设的指导意见,在项目验收时把补充耕地质量评定意见作为重要的验收依据。二是建立耕地质量建设的投入机制。尽快研究落实土地出让金用于耕地质量建设的专项资金。三是建立耕地质量护养机制。贯彻“全面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防止污染、综合治理、高效监管”的方针,强化耕地净化与地力培肥工作。根据不同的污染物源、不同的污染程度分别采取生物修复、植物修复和物理化学修复等措施,使其达到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要求标准,恢复和改善其优质、高产、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发展能力。依法严厉查办假肥料、假农药等农业投入品。确保农业用上“安全药”、“安全肥”;防止和减少工业点源、农业面源及生活垃圾、污水等对农田的污染;开展一系列耕地质量保护与改良方面的可行性研究,引进、推广先进施肥技术,引导农民合理施用肥料、农药、农膜等农业投入品,合理运筹施肥比例,科学配置肥料资源,全面提高科学施肥技术的到位率,提高肥料利用率,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以达到节本增效、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目的。

3.2 构建全市耕地质量信息管理系统

结合连云港市实际,积极争取土地出让金中的部分资金用于地力监测,实现耕地质量保护“四个能力”的较大提高,即尽快提高耕地质量预警预报能力、全面提高耕地质量保护科技服务能力、稳步提高基本农田粮食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基本农田抗灾减灾能力。进一步扩大市、县2级配套监测点规模,实行常年定位监测,确保省、市、县耕地质量监测点比例达到1:2:3,构建全市耕地质量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对全市耕地质量进行实时、动态、长效、有效监管目。动态掌握全市耕地质量变化趋势,实现对耕地质量变化的预警预报;建设市、县2级耕地质量监测预警区域站每个监测站含若干个监测点;建立县级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处理中心。负责县域范围内监测数据的处理、存储、传输及县级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数据更新;建立1个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综合监测站;改造市级土壤肥料化验室。更新和完善监测仪器设备。提高其对耕地土壤微量元素和环境质量指标的分析化验能力;建立市级耕地质量监测数据处理中心。负责市级范围内监测数据计算、存储、传输、汇总和区域耕地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数据更新。提高耕地质量预警预报能力,形成网络健全、层次分明、手段先进、功能齐备、管理规范、与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农业发展相适应的耕地质量监管体系。查清全市耕地质量状况,调查全市主要耕地污染的类型、程度、范围以及耕地质量退化的类型、面积和程度,对主要耕地质量分等定级和土宜性评价,为农业结构调整、优势产业的发展

以及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提地土壤环境质量基础资料。

3.3 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力度。建设基本农田建设示范区

加大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质量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进一步加强全市《耕地保护目标责任考核办法》《耕地质量管理办法》的宣传、贯彻和落实力度,确保农业部门的职责履行到位,全面推进全市耕地质量管理工作向良性方向发展。通过进一步改善基本农田田间基础设施,推行节水灌溉措施,调节土壤水肥气热功能,示范区田块整理及灌溉设施符合“挡得住、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能控制、排灌分开”的要求,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产风险在8%以下。旱作地区土壤的保墒能力进一步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水网地区农田排涝降渍能力显著增强。示范区基本农田地力水平提高0.5-1.0个等级,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以上,速效磷、速效钾含量达到标准粮田下限标准。粮食平均单产在现有基础上提高750-1500kg/hm2。建设障碍型耕地土壤改良工程示范基地。复垦型耕地土壤熟化工程示范基地,污染型耕地土壤修复工程示范基地,绿肥良种繁育基地,尽快出台有关秸秆还田鼓励政策,对完成秸秆还田指标的给予物质奖励,对焚烧秸秆的给予经济处罚,确保大量秸秆回归农田。

3.4 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步伐

以粮食核心产区为重点。集中力量建设永久性的高标准农田。提高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达到“挡得住:灌得上、排得出、降得下、能控制、排灌分开”的要求,增强水网地区农田排涝降渍和旱作地区土壤的保墒能力,农田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0%,中等旱灾年份粮食减产风险在8%以下。全面实施“增、提、改、防”等综合措施,重点推广平衡施肥、保护性耕作等先进保养技术,用地养地相结合,提高耕地肥力水平;制定有机肥积造施用、秸秆还田、绿肥种植、精制有机肥推广、城肥下乡等一系列激励措施和扶持政策。建设土壤改良、熟化、修复等示范基地,利用生物、物理、化学等措施,有针对性地对污染性土壤进行修复、对障碍性土壤进行改良、对脊薄土壤进行培肥。同时扩大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比重,对低洼易涝地、低坡旱田和灌区末梢等区域。加大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逐步压缩旱作面积,扩大早改水实施面积,“十二五”期间全市旱改水面积2.67万hm2。

3.5 加大整建制推进力度,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贡献率

加大粮、蔬、果、茶等农业生产核心区为重点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力度,实行整建制推进,并建立相应的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全面提高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贡献率。通过精确施肥参数采集体系、精确施肥高新技术试验示范体系、科学施肥指导体系三大体系建设,构建全市主要土壤养分丰缺指标和施肥指标体系。重点搞好全市肥料信息网络、施肥科技入户培训工程及新型农化服务联合体建设,加大新型肥料的推广力度,确保肥料利用率提高5个百分点,化学氮肥用量削减40%以上,以降低施肥成本,节约资源,减少施肥农业面源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第2篇:高标准农田等级划分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规划,存在的问题,注意的事项

1、水利工程规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在以往的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部分地域的基础设施较少,难以满足当地的实际水力资源需求。同时存在着随意建设,边建设边规划的现象,很难将分布的工程统一起来进行利用。目前,我国水利工程规划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1初期规划方案论证不足

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是协调设计方案和工程技术及经济要素的重要步骤。合理的工程规划方案应该包括工程选址、工程建筑物结构设计、工程的总体布置情况等内容,并从经济效益、环境影响、工程施工工期、工程总投资、竣工运行条件等诸多角度和量化指标对各个工程建设整体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出最佳方案。现阶段,水利工程规划方案,没有注重量化的数据分析,常以经验进行选择,论证工作进行得不够深入。对于工程建设与区域经济的结合程度、工程客体结构质量需求等要求的考察不够具体,很难避免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投资过大超预算、结构设计存在缺陷等问题。

1.2工程规划评价标准模糊

当前建设的大中型水利工程,由于其工程规模和整体投入较大,所谓更加强调工程规划中的评价标准。然而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一些规划设计人员认为这些工程规模很小,只要保证其建设过程中的安全和竣工后的质量即可,进行高标准的经济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是多此一举,所以忽略了评价工作的深度,制定的标准也较为模糊。其实工程建设不分大小,水利工程的规划也要进行全面的评价,在综合环境、经济、技术等多方面考虑的基础上,明确工程的可行性,并将最终结果在水利工程中进行汇总。

1.3工程规模划分缺乏科学合理性

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依据,水利工程等级划分尤为重要,其决定了工程实际规模和工程投资情况,对于规划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不进行科学的等级划分很难保证规划工作的合理可行,从而出现因为水利工程等级划分过高造成了工程建设人力物力超标准投入,这些投入超出了水利工程的实际需要,造成不必要的浪费,或者是因为工程等级划分过低导致水利工程质量无法承担实际使用需求。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的过程中,需要引入水文资料、预期目标、预期效益等参考标准,依据抗洪等级、工程级别等等要求进行工程的规划。表l为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划分表。

表1水利工程项目规模划分表

1.4工程设计图纸缺乏严谨性

地形图与实际不符。部分项目设计为节省开支,不进行勘测,没有实测地形图或在以往几年前的地形图上设计,造成与实际情况不符,致使工期拖延或投资超预算。图纸不全,尺寸标注不完整。有些设计细部图不全,一些特征点无剖面图或尺寸标注不完整,给工程量计算和施工都造成困难。图纸与文字说明不符。部分设计因制图人与报告编制人不同又缺乏必要的沟通,造成图纸与报告中的表格或说明不符的现象。之后无法达到预期的设计目标。

2、水利工程在规划和设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2.1水利工程引水流量规划

水利工程的规模小,分布又不集中,而且相关的资料少之又少。这些都对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造成了一定的障碍。因此有必要在规划和设计时引进引水流量设计。引水流量设计Q的公式是:

2.2水利工程供水能力规划

作为水利工程的规划的重要指标,供水能力和当地的自然条件息息相关。供水能力水平的确定应该同当地水资源拥有率相关,也和当地农业生产、作物特征相关。比如:小麦的地下水位一般在1.0~1.5m。大豆一般在地下0.3m左右。地下水位的确定不仅和作物的种类有关,更和作物拔节前后、开花前后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因地制宜,从实际情况出发。

2.3根据实际环境进行规划

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规划时,对当地地形以及村庄布置格局进行分析,科学设计规划可能涉及的当地渠、田、林、桥涵、路等原有区域设施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在进行农田区域明渠自流灌溉的规划时,引水渠的位置越高,灌溉的面积越大,因此尽量将引水渠设置在高处。梁道则要避开农田,并采取经济性更高的土渠。对少数影响农业生产较大的排水沟,可以采取浆砌石渠,并且建立跌水和陡坡避免渠底受到冲刷,减少两侧岸塌掉现象的产生。另外,进行防护林规划时,要依据排渠沟进行布设。

3、结语

作为我国城乡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水利工程的建设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作为整个水利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水利工程在县乡地区的农田耕地灌溉等方面的作用极为显著。作为决定工程建设质量和使用功能的重要决定因素,水利工程的规划问题是当前行业内普遍关注的要点问题。在工业园区规划建设过程中,尤其更要重视水资源、水环境论证工作,应该妥善处理有限水资源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实现可持续发展与可持续利用的双赢,同时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因此,对于以往这些规划工作中的问题要尽早发现,有针对性地及时处理,进一步发挥这些水利工程的实效,促进地区经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第3篇:高标准农田等级划分范文

关键词:耕地;质量提升;区域优选

一、引言

总理谈到"坚持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不动摇。"国家强行规定18亿亩的耕地红线不能突破,是因为作为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人均耕地仅为0.37公顷,粮食的安全问题非常迫切。耕地具有其他资源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世界各国纷纷从粮食安全、生态环保的战略高度来看待耕地保护问题, 也提出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和方法。耕地保护一方面要保证一定的耕地数量,另一方面也要保证耕地的质量。耕地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地上农作物的品质,影响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业、甚至是全国的经济发展大局。国土资源部在《提升耕地保护水平全面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通知中强调要加强对城镇周边集中连片优质耕地的保护,探索建立高标准基本农田日常管护制度,努力实现耕地增量、提质、增效。提升耕地质量就显得十分重要,如何在耕地现状的基础及充分挖掘耕地潜力,通过科学的手段提升耕地的质量就成为了研究的重点。

本文在分析萧山现有耕地质量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结合在萧山各乡镇街道的实地调查,充分利用农用地分等的成果,主要阐述对萧山区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的选择,为萧山耕地质量提成和划定工作提供实际的参考,为萧山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建设助力。

二、基本概念及研究思路

首先针对相关概念进行集中的阐释,方便下文区域选择时的阐释:

农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包括耕地、园地、林地、牧草地及其他农用地。

农用地分等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平均土地利用条件、平均土地经济条件下,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从而划分出农用地等别的工作。

农用地自然等别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下划分出农用地等别。

农用地利用等别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下、平均土地利用条件,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划分出农用地等别。

农用地等别是指在全国范围内按照标准耕作制度,在自然质量条件、平均土地利用条件、平均土地经济条件下,根据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的农用地质量综合评定,划分出的农用地等别。

农用地利用等别是耕地利用状况,后期开发的一个体现,而农用地自然等别则是耕地自然属性,天然禀赋等的表现,将提升潜力指数定义为自然等别/利用等别,表示耕地质量提升的潜力,比值越大,说明该地区耕地质量提升的潜力就越大。因为自然等别高体现耕地的天然条件优越,利用等别低说明耕地的开发利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若投入相同的资金和时间,投入到潜力较大的土地区片中所得到的质量提升会大于投入到潜力较小的土地区片,所以选择潜力大的区片进行有针对性的耕地潜力提升是经济效益较高的体现。

利用第二次土地调查和农用地分等的成果,利用ARCGIS、excel等软件工具,计算出各村的潜力指数,再依据区位论、数据挖掘相关理论,用耕地潜力测算的方法确定潜力值大小的分界线,并划分出一定的潜力级别,初步得出存在较大未释放潜力的耕地区块,将有较大潜力的区块进行重点的实地调查和深度研究。

三、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片的优选

1、萧山耕地基本情况

根据2010年的调查显示,萧山耕地总量为81.8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682亩,耕地资源极其匮乏。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杭州市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获得省政府批准后,将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贯穿落实到土地利用、管理、调控和制度改革的各个环节中。萧山依照《规划》对未来10年土地管理与利用作出了重要战略部署,在耕地保护、建设用地控制和集约用地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对全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到2020年,耕地保有量为51813.33公顷,确保42587.67公顷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2、耕地质量提升重点区域的优选

目前我国农用地整理中常见的潜力分级方法主要有增加耕地系数单指标法和增加耕地系数、增加耕地面积双指标法。这些指标和方法都比较看重耕地面积,而没有从耕地潜力指数这个角度着手来考虑等级的划分。

本文以村为最基础的研究单元,利用农用地分等的基础图层和数据,将每个村中所有图斑的自然等和利用等分别作算术平均,得出每个行政村的平均自然等和平均利用等,按照定义的潜力指数=自然等/利用等,分别计算出每个村的平均潜力指数。

萧山所有村的潜力指数在区间[1.095,1.4375]内,1.26635为萧山耕地的潜力中间值。萧山区有包括荣庄村、明星村、宁牧村、朱家村、联华社区、高田社区、严家埭社区、宁安社区、6860农场等共153个村(社区),耕地提升潜力在中间值之上;有包括团结村、平阳村、山北村、八里桥村、琴山下社区、临东社区、湖头陈社区、东湘社区等共340个村(社区),耕地提升潜力在中价值以下。

在潜力指数在中间值之上的区块进行投资,耕地质量的提升效果会高于在其他区域上相同投资的效果。利用这一结论,可以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在相应的区域进行对应的投资,方便投资收益的预期,降低了投资的风险。

四、结论与不足

提高耕地质量可以有效的提高耕地生产力,从而增加粮食产量,这样有利于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本文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引入潜力指数这一代表耕地开发潜力大小的指标,总体来说,萧山还是具有一定的耕地质量潜力的空间。后期,可以在上述153个村中进行进行更加详尽的实地调查,可以进一步划分,找出耕地质量提升的潜力大区,集中进行大规模的投资,将这些区域发展成为萧山的优质耕地区,集中耕作,机械化操作,利用规模效应对高质量耕地进行充分利用,实现土地的集约高效利用。

耕地质量提升的重点区片选择之后,就需要考虑如何从萧山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具体实际出发,结合耕地提升的目标,依据萧山区当地的实际,制定出投入少、提升效果明显的最佳耕地质量提升方案。尽量大的挖掘农用地的利用潜能,达到有限土地的最大化集约利用。为萧山基本农田提升工作给出实施意见,同时也能为新农村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出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切实提升萧山的经济水平、人民的生活质量。

本研究若能够在对每个图斑计算潜力指数,并在每个村中按照图斑的面积大小进行加权平均得出每个村的潜力指数,在进行划分和优选则会更加细致和完善。

如果能够按图斑、按村、按镇(街道)分别加权平均得出相应的潜力指数,然后进行对比分析,将会更加全面。

参考文献:

[1]赖红松,吴次芳.基于粗糙集和支持向量机的标准农田地力等级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1,(12).

[2]王婉晶,黄贤金.基于MAPGIS的农用地整理潜力测算与分级方法研究[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

[3]张蕾娜,郧文聚,苏强,王国强,王洪波,赵玉领.基于农用地分等成果的产能核算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8,(8).

[4]张彪,刁承泰.基于农用地分等理论的耕地生产潜力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2,(4).

第4篇:高标准农田等级划分范文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时序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加快,耕地被大量占用,土地供需矛盾日益尖锐,这严重威胁着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合理有序的开发耕地后备资源是保持耕地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为例进行开发时序的研究,以期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二、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概况

神木县位于黄河中游,长城沿线,陕西省北端,全县农用地所占比重大,但南北部地区土地利用差异较大,北部风沙区平缓地多,适宜耕种;南部丘陵区平地少,可开垦为耕地的后备资源较少。2014年全国开展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工作,在本轮工作中,经调查评价,确定神木县宜耕后备资源图斑共1241块,面积14776.90公顷,占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图斑总面积的42.63%。

三、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评价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1、评价单元的确定

本文以神木县宜耕后备资源图斑作为开发时序评价单元。

2、指标的选取及解释

本文结合相关研究资料和神木县实际情况,从自然优势度、开发可行度和开发迫切度三个方面选取8个评价指标来构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1)。

(1)自然优势度

①土壤质地

根据神木县的具体情况分等如下:壤土是较理想的土壤,其耕性优良,应分为一等,赋值为100;粘土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含量较高,并且保肥性能力好,分为二等,赋值为90;砂土抗旱能力弱,易漏水漏肥,土壤养分少,缺少粘粒和有机质,分为三等赋值为70。

②土层厚度

土层厚度影响土壤的储水能力,土层越厚储水能力越强。根据神木县的具体情况分等如下:土层厚度大于150cm分为一等,赋值100;土层厚度在100cm-150cm之间分为二等,赋值90;土层厚度在60cm-100cm之间分为三等赋值70。

③地形坡度

坡度影响水土流失,坡度越大,越容易发生水土流失。根据神木县的具体情况分等如下:坡度≤2°较适宜农业生产,应分为一等,赋值为100;坡度在2°-6°的地区,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也较适用于农业生产,分为二等,赋值为90;坡度在6°-15°的地区,若用于农业生产,需加强水土保持,分为三等,赋值为70。

④连片性

连片性是指同一质量范围即同一等级或等级区间地块的相连程度。连片程度越高,越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提高农用地价值,该值可通过ArcGIS缓冲分析得到。根据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具体分布情况,设定当图斑连片面积大于100hm2时,连片性高;当图斑连片面积大于10hm2小于100hm2,连片性较高。当图斑连片面积小于10hm2时,连片性低。连片度通过经验公式法进行计算(详见公式3-1)。

L=11-0.9(100-A)0.1/90A>10010

其中,L为各区片的集中连片度值;A为各区片连片面积,面积单位为hm2。

(2)开发可行度

①乡镇生产总值

乡镇生产总值影响着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经济可行度,反映了乡镇的经济实力,决定着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实施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能顺利进行。

②非农人口比重

非农人口比重是指区域非农人口数量与区域总人口数量之比。非农人口比重越小,说明该区域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越大,越容易推动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

③交通便利度

交通越便利,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成本越小,同时有助于对农用设施及农产品的运输,开拓农产品市场。该值可通过ArcGIS缓冲分析得到。根据神木县的具体情况分等如下:宜耕后备资源图斑距主要道路≤0.5km,应分为一等,赋值为100;宜耕后备资源图斑距主要道路0.5km-1km分为二等,赋值为90;宜耕后备资源图斑距主要道路1km-2km,分为三等,赋值为80。宜耕后备资源图斑距主要道路>2km,分为四等,赋值为70。

④开发迫切度

a乡镇固定资产投资

乡镇固定资产投资反映建设用地的现实需求,乡镇固定资产投资越大,表明对建设用地的需求量越高,从而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越迫切。

b人均耕地面积

人均耕地面积的大小反映着粮食安全问题。人均耕地面积越小,粮食安全问题越严重,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也就越迫切。

3、指标值的量化

本文采取极值标准化的方法对各指标进行处理,指标标准化采取公式如下:

4、指标权重的确定

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本文确定的指标权重见表31。经一致性检验CR=CIRI=0.0517

5、计算综合评价值

利用标准化的指标值和指标权重,通过加权求和计算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评价的综合指数:

(二)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的确定

将自然优势度、开发可行度、开发迫切度三大方面8个评价指标,通过加权求和即可得到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评价的综合分值,利用ArcGIS平台,将所得出的计算结果,按照自然断点法进行划分,便可得出全县1241个评价单元从综合角度出发的近、中、远三期时序安排,见图1。

根据自然优势度、开发可行度和开发迫切度三个方面8个指标评价后,近期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8.15%;中期开发的后备资源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72.94%;远期开发的后备资源占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的18.91%。

四、结果分析

从图1来看,神木县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时序在空间上应该由北向南推进。近期和中期开发的耕地后备资源大多位于北部地区,该地区耕地后备资源数量多、连片性好,适合规模开发,可将该区域作为耕地后备资源开发的重点区域。中部和南部耕地后备资源相对较少,应选取质量较高的后备资源进行开发。

从自然优势度来看,神木县县境北部地势平坦、太阳辐射指数较高、水源充足,较齐整的耕地后备资源地块主要分布在北部,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规模化经营;县境中部梁多峁少、太阳辐射相对较弱、仅适合耐旱作物生长;县境南部山大沟深、地势起伏较大、石多土薄、水土流失严重,对于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难度较大。从开发可行度来看,资源型乡镇大多位于县境北部,少量位于县境中部,富裕程度在空间上由北向南递减;从开发迫切度来看,县境北部自然条件较优,北部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多于中、南部,所以农户开发意愿较强烈。综合来看,宜耕后备资源开发时序安排在空间上应该由北向南推进。(作者单位:长安大学)

参考文献:

[1] 周春芳.北京市后备土地资源宜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

[2] 刘名冲.县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研究-以河北省卢龙县为例[D].河北农业大学,2013.

[3] 董秀茹,尤明英,王秋兵.基于土地评价的基本农田划定方法[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26(3):60-62.

[4] 张舰.后备耕地资源调查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

[5] 王莉莉.黄河三角洲耕地后备资源评价与开发利用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

[6] 严长清,袁林旺,李满春.江苏省耕地后备资源的空间分异及开发时序模型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5,21(2):58-61.

第5篇:高标准农田等级划分范文

【关键词】城乡规划;生态建设;环境保护规划;孟州市

将区域自然—经济—社会所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以自然环境特征和资源条件为基础,充分尊重经济社会发展的地域性差异,依据复合生态系统结构特征与动力学原理,对区域生态功能进行分区。在满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的前提下,有效保护区域生命支撑系统,促使区域经济、社会与自然系统朝着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和关系协调的方向发展,各功能区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为把城乡建成自然环境优美、人居环境适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宜居区奠定基础。

一、生态功能分区

(一)自然生态功能保护区

为保护区域生命支撑系统,除已经建立的古城湖风景区、蟒河公园、锁蟒湖风景区、黄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外,将水源地及分布在市域内的重要丘陵划定为自然生态功能保护区,以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留地形式加以保护和恢复建设,进一步提高全市自然保护区和自然保留地的面积率。具体范围包括: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孟州市区正南,通过移民大道与207国道相联,距小浪底水库18公里,距洛阳40公里。面积约16万余亩,其中湿地自然保护区面积4万余亩。保护范围:核心区为大坝以南;过渡区为大坝以北,吉祥路以南;实验区为吉祥路以北至大堤以南。

锁蟒湖风景区:位于孟州市西北部赵和镇境内,位于孟州、沁阳、济源三市交界处的蟒河中游,因地势宽阔低洼,形成天然湖泊。保护范围:核心区为芦苇滩,向外依次为过渡区和实验区,并沿锁蟒湖向外200米。

自然保留地:把境内的西部丘陵地区坡度大于25°的地区和黄河湿地滩区,总面积约105.6km2,划定为自然保留地。控制开发建设活动,强化实施封山育林工程和维护原生态的湿地景观,使地带性山地植被类型和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充分保护,为子孙后代留下宝贵的生态脉络。

水源保护区:把分布在境内的主要水库,列为全市水源保护区和备用水源地,禁止设置排污口。在水库周围设立缓冲带,实施高标准绿化,禁止一切开发建设活动。

(二)景观生态建设区

为保持区域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将市域内的西部丘陵、交通道路、河流水库等划定为景观生态建设区,作为生态廊道分等级实施绿化工程,提升全市生态资产的保有量,美化孟州大地景观。

西部丘陵育林绿化带:沿着市域内西北部地区,恢复建设集生态防护、旅游观光、生产生活于一体的立体生态景观,构成基干林带、果林、观赏风景林等综合绿化林体系。

交通网络绿色廊道:将市域内交通网络按等级进行绿色廊道建设,绿带宽度和种类配置与交通功能相适应,力求与道路沿线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相协调,起到联系区域景观生态斑块的功能。

地表水系景观带:境内拥有的老蟒河、新蟒河10余条溪流及大小水库构成区域地表水系生态景观,保护水系水质,建设滨水绿带,增添区域生命气息,完善区域生态系统的血液循环功能。

(三)人文遗迹保护区

孟州历史悠久、人文遗迹众多。为有效保护境内历史文化遗迹,延续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丰富城市历史文化内涵,将韩愈陵园、段西文化遗址、古城湖、马桥、快活林、十字坡和古县衙等人文遗迹,岳云宫、观音堂、金山寺、城隍庙、宋家祠堂、冯异冢等宗教、宗室地区,连同周围的缓冲区一起划定为人文遗迹保护区。

韩愈陵园:国家AAA级景区,位于孟州市城区西北6公里处的韩庄村,座北朝南,洛常公路北侧,紫金山之阳山半隅。重点保护范围:自大门向南扩180米,向北扩100米,向东扩100米至耕地,向西扩140米至沟边。一般保护范围:自重点保护区边界向南扩100米,向北扩140米,向东西各扩50米。

古城湖:位于孟州市西北13公里处的槐树乡桑洼村古城。保护范围:古城墙(省级文物保物区),沿顺涧湖区向外100米。开发利用情况:正投资修复。目前,北门楼、天王望都阁、古官道、临水榭、东周文化苑、狩猎园已经修复和建成。

(四)生态农业区

将分布在境内的乡村及农、林、园、牧、渔等农作区,划定为农村与农业生产区。其主要生态功能为城镇之间的隔离带,保持城市开放空间,建设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居住地。对已经划定的基本农田保护区严格遵守保护政策,切实保护农业用地和各类生态用地。对农业生产实施反哺,建立优质水产、无公害蔬菜、观赏花卉、园艺休闲观光等现代化特色农业生产基地。

二、环境功能分区

(一)地表水环境功能分区

II类水环境功能区:市域内的白墙水库、顺涧水库,划定为II类水环境功能区,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类水质标准。

III类水环境功能区:市域内的其他小型水库,作为农业灌溉和备用水源,全部划定为III类水质功能,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II类水质标准。

IV类水环境功能区:除划定为V类功能区外,境内其他河流包括老蟒河、新蟒河、涝河和猪龙河流域等划定为IV类水环境功能,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IV类水质标准。

V类水环境功能区:市域内的污水排放沟渠划定为V类水质功能,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V类水质标准。

(二)空气环境功能分区

一级环境功能区:包括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和旅游度假区,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一级标准。

二级环境功能区:包括市域内所有城镇建成区和乡村地区,执行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96)中的二级标准。

(三)声环境功能分区

1、类功能区:包括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和旅游度假区,执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1类区标准。

2、类混合区:包括市域内所有城镇建成区和乡村地区,执行国家《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中的2类混合区标准。

交通干线:市域交通干道、城区大定路、黄河大街等主要道路两侧,执行国家《交通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88-93)中的标准限值。

三、生态保护与控制区策略与措施

(一)市域可开发区域

1、市域可开发区域分四类:一般城镇建设区(即城镇建设用地),一般集镇建设范围,中心村建设范围,超低强度建设范围。

2、在超低强度开发范围中,容积率不得大于0.2,建筑密度不得大于15%,建筑高度不高于2层,檐口高度不超过8米,绿地率不得小于65%。

(二)生态保护区与生态控制区

1、生态保护区域包括所有的库区水面和黄河湿地(西部丘陵地区),除超低强度开发范围以外的环水库、湿地500米范围,以及现有的和规划的林地(包括苗圃)。

2、生态控制区域为镇域范围内河渠水体、农田、果园等规划的非可开发用地,以及沿水库、湿地的超低强度开发范围。

3、在生态保护区域内,禁止任何新的开发建设项目,除市政设施以外的已有生产、生活、服务设施应该逐步迁出。

4、在生态控制区域内,除正常的村镇建设活动以外,禁止新的开发项目,特殊项目需严格审定。

(三)环水库自然景观控制区

1、为环绕白墙水库、顺涧水库,除划定的超低强度建设区和现有的农村居民点外的200米范围内地区。

2、环水库自然景观控制区内禁止任何新的开发和建设项目。

(四)黄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控制区

1、为环绕黄河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除划定的超低强度建设区和现有的农村居民点外的200米范围内地区。

2、湿地自然保护控制区内禁止任何新的开发和建设项目。

四、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一)积极发展生态型社区,结合社区居民点改造,加大改水、改厕力度,推行生活垃圾集中堆放,生活污水定点排放,改善社区居住卫生环境;大力发展庭院绿化,美化新型农村社区居住环境。

(二)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积极推广低残留、高效、低毒农药,禁止使用有机磷农药,尽可能减少施用化学农药;对生态农业的废弃物可进行无害化处理:粪便类有机废物经收集后送至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利用发酵产生的沼气做炊事燃料,沼渣作为有机肥料供应农田替代化肥使用;农业生产的秸秆除一部分,如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直接还田外,其余可部分制作青贮饲料以饲养动物,部分用于覆盖温室大棚,起增温节能作用。

第6篇:高标准农田等级划分范文

赵拴波,1981.4 ,男,硕士研究生,规划师,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050021

【摘要】:在城市区域保持和控制必要数量、特定布局的生态用地,发挥其生态功能,是优化城市格局、提高城市生态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阐述了城市生态隔离地区规划与控制的意义,进而以生态基础设施研究为切入点,探讨了组团隔离地区的控规指标体系,最后对生态隔离地区的控制要求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ABSTRACT】:It is necessary to control the ecological space of necessary number and special layout in urban areas, and playing its ecological functions are the only way to optimize the urban pattern, improve the urban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promote sustainable urban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it illustrat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planning and control about city group isolated areas. Moreover, with the study of 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as a starting point, this paper studied the content of control planning system about group isolated areas and their patterns of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finally this paper analyzed and thought about the control requirements of group isolated areas.

【关键词】:生态基础设施 城市生态隔离地区 控规指标

中图分类号:Q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前言】

目前,我国正处于快速城镇化时期,伴随的是城市在地域空间的快速扩展。在城市发展中往往只注重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建设,而忽视关乎城市生态安全、控制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的非建设用地。对于保持必要数量、特定布局的生态用地,发挥其生态功能,是提高城市生态安全、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探讨城市生态隔离地区的非建设用地规划,制定相应的控制指标,合理控制、引导城市建设用地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1 城市生态隔离地区规划与控制的意义

1.1城市生态隔离地区规划与控制有助于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维护城市与自然的生态格局。在各城市组团或周边之间安排一定距离的非城市建设用地,可控制各个组团相互粘连发展,维系组团城市形态。同时,生态隔离地区还发挥着基础设施承载功能的作用,可以在其中布置大型市政基础设施管线走廊、重要防洪设施等。通过布局部分城市设施,可以优化城市用地结构,保证城市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

1.2城市生态隔离地区规划与控制有利于维护城市生态安全。组团隔离地区的非建设用地承担着城区生态功能,对构建完善的景观生态格局,维护城市生态安全,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城市生态隔离地区的建设还具有防灾减灾功能。是城市重要的公共开敞空间和防灾避难场所,对维护城市公共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1.3城市生态隔离地区规划与控制有助于开展都市农业和休闲旅游业。在生态保育和特色种植业的基础上,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化经营,发展都市型设施农业。同时充分利用山地、林地、郊野公园、新型农村社区等自然景观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发展适度的为城市服务的生态休闲产业。

2 生态基础设施(EI)概念界定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以下简称EI)本质上讲就是城市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健康的关键性空间格局,是城市和居民获得持续自然服务的基本保障。它不仅包括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而且更广泛的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并进一步可以扩展到以自然为背景的文化遗产网络。

本文中EI主要是指为了维护城市良好生态环境,限制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从而构建的为城市提供生态服务的一切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和农业系统,是城市扩张不可触犯的刚性限制。

3 基于EI的城市生态隔离地区控规体系构建

3.1明确组团隔离地区的弹性空间和EI保护的刚性框架

3.1.1明确城市向各方向发展的弹性空间和EI刚性框架

生态基础设施也是一个弹性框架,在维护自身底线基础上,并不限制城市发展的灵活性。通过EI与城市发展的博弈,一方面能够确定城市发展空间极限,另一方面也确定了相应的EI刚性框架,为实现真正战略性的规划控制、指导城郊土地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基础。

3.1.2 EI框架下城市发展预测途径

城市未来发展单因子模拟:以影响城市发展的几个重要外部因素和远景城市用地规模为基础,分别模拟城市在单因素作用下,向不同方向扩展的“极限状态”,从而确定各方向发展的空间极限、发展模式和相应的EI底线。城市空间管制规划将各发展方向的极限状态叠加,得到城市总体的EI刚性框架和弹性发展空间。

3.2 划分组团隔离地区的控制单元。确定各控制单元的功能、用地界定范围、用地类型。

组团隔离地区在确定EI框限下刚性框架和弹性发展空间的前提下,以主要规划道路、铁路、河渠、防洪堤等自然地貌为边界,进行各个功能分区的划分,落实组团隔离地区内的发展空间和保护空间,以实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景观的多层次性。由于各个功能分区具有功能较为单一、规模适宜的特点,为规划管理方便,控制单元和功能分区采用相同名称和划分界线。

3.3 确定各控制单元的控制指标体系。

根据生态隔离地区用地特征和保护要求,选取功能分区、控制单元名称、土地类型、建设用地控制面积、植被覆盖率、水域面积率、控制等级、控制要求等几项指标来控制。

3.3.1 土地使用控制。是对土地上的覆盖内容、位置、面积和边界范围等属性做出规定,其具体控制内容包括用地性质、用地边界和用地面积等,其中用地性质分类是控制的核心。

3.3.2 环境容量控制。指为了保证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对规划用地能够容纳的生态要素量、人口聚集量、建设用地量做出的合理规定。其控制指标一般包括:植被覆盖率、郁闭度、水面面积率、廊道密度、动植物容量、人口容量、水深、空地率、建设用地控制面积等。

3.3.3 生态系统维系控制。组团隔离地区的用地保护不仅要保护培育维系生态用地系统的空间、结构等自身属性特征,而且要控制各种人文活动对用地的干扰规模、频率、强度,避免用地过度破碎化。生态系统维系控制的目的在于对地块是生态系统结构特征、生态元素的服务功能、生物交流通道等状况提出要求或作出规定,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地块上。

3.3.4 生态保育要求。生态用地是指具有生态服务功能的各类用地,更加强调空间结构的完整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的综合性。它承担生态系统的各种服务功能,包括旱涝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休憩与审美启智以及遗产保护等。主要包括:规划范围内的生态廊道和绿地、水源保护区、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森林及郊野公园;主干河流、大型渠道、水库及湿地;维护生态完整性的生态廊道和绿地等;其他需要进行基本生态控制的区域。

3.3.5 行为活动控制。规划用地行为活动控制的目的在于明确限定地块上的建设活动、农业活动、交通活动、污染物及噪声等。建设活动控制主要分为两个方面:规划用地内已有的村庄建设用地,规划提出规划建设用地的控制面积。农业活动控制主要是确定土地利用类型。污染物及噪声的控制则是限定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有毒有害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震动、电磁波辐射等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危害的污染物排放量最高标准。

3.3.6景观设计引导。为了创造安全、稳定、美好的生态景观环境,依照空间艺术处理和美学原则,从生态景观空间环境对生态元素单体和生态群落之间的空间关系提出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结合规划区具体特征,提出了本区的景观设计应体现田园风光、渔林塘基、渔果塘基等乡村景观设计引导原则。

3.3.7 管护设施配置

对于水源保护区、森林及郊野公园,主干河流、大型渠道、水库及湿地,其管护设施一般是指用于该区保护、管理、科研、监测、宣传教育的基础设施,包括标庄、标牌、道路、其他基础设施;对于集中成片的基本农田保护区,其管护设施主要指农田水利设施。本规划区内用地的管护设施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3.4 生态隔离地区主要控制指标和控制导引

3.4.1 功能分区。

根据规划确定的城市生态隔离范围,功能单元划分按照生态功能相对一致性的原则,以规划范围内的行政区界限、道路、铁路或者河流等自然地貌为边界,进行非建设用地管理单元划分。

3.4.2总量控制指标

从维护地块生态服务功能的角度出发,结合土地利用规划,提出各功能分区的总占地面积、建设用地控制总量、土地类型、植被面积、植被覆盖率、水域面积、水域面积率、建筑高度、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市政交通设施等。

3.4.2控制等级。按照城市用地在整个非建设用地中的生态重要性,对其进行分级控制。一级控制区是指在整个城市非建设用地系统空间结构中的具有很重要生态性的用地,二级控制区是指在整个城市非建设用地系统结构中的具有重要生态性的用地,三级控制区是指在整个城市非建设用地系统结构中的具有比较重要生态性的用地。

3.4.3 保护类别。按照非建设用地现状生态环境状况对城市非建设用地进行分类保护。一类保护区是指现状生态环境状况很好,具有很强的生态服务,目前处于未开发状态的非建设用地,二类保护区是指现状生态环境状况良好,有一定的生态服务,但已有一定的利用的非建设用地,三类保护区是指现状生态环境状况较好,但已有相当的开发利用的非建设用地。

3.4.4控制要求.根据各功能分区的保护等级和保护类别,将其控制要求按照开发许可和开发强度两项控制。根据城市未来各个方向空间拓展的可能,开发许可中区分了长期强制控制、长期控制、行政规划许可、技术条件许可等。根据生态安全格局和用地条件,开发强度中规定了禁止一切开发建设、禁止大规模开发建设、按规划条件开发三项要求。

3.4.5 控制导引

按照非建设用地分区管制、分类保护、分级控制的要求,针对生态环境保护、开发行为控制、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地下空间利用、景观设计等提出规划指引。

4 、城市生态隔离地区保护与利用模式探索

城市生态隔离地区是城市宝贵的公共资源,该地区的保护与利用模式是为了为城市创造更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4.1合理划定EI刚性保护范围,并制定对应保护措施。

为创造城市周边地区植被覆盖率比较高、生物多样性的生态良好区域,对于组团隔离地区的生态保育控制,采取了明确保护区域的界线,并制定相应的分区管理与控制。对于组团隔离地区内部中重要的自然资源或自然特征进行分类专项保护,如风景林、饮用水源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等。

4.2注重多种利益目标的协调统一,强调土地利用的多样性。

从社会角度看,生态隔离地区的发展应立足于城市的公共利益,在严格保护的同时,应突出生态隔离地区土地利用方式的多样性,从而达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与统一。

4.2.1 价值挖掘。挖掘生态隔离地区核心价值、促进隔离地区“价值化”。该地区作为城市公共资源,应当在整个城市建设中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通过政府调控作用,加强投入以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为主的组团隔离地区,同时通过发展相适应的产业,保持适当的经济平衡。比如建立和完善动植物公园、森林公园、郊野公园等设施,适度开发旅游项目,建立城市近郊的旅游休闲基地。

4.2.2 功能提升。生态隔离地区处于城市建设边缘地带,是建设和管理的边缘区,但是它是城市多条生态廊道的汇集点,承担重要的城市特色功能。利用隔离地区的生态环境优势引入一些高端产业,比如园艺博览、体育休闲等项目,形成城市新的重要功能区。

4.2.3 空间整合。强调土地利用的多样性,确保生态隔离地区的绿色本质。在保护性建设的同时防止隔离地区“变色”。同时增加生态隔离地区的空间通达性,强调空间景观特色的多样性。

5、结语与不足

城市生态隔离地区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建设用地相互依存、共生共融,构成了城市的整体。作为城市宝贵的生态资源,能保持并强化隔离地区在调节气候、缓解热岛效应、水源涵养、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具有重要生态功能。作为城市的生态资本,能提升生态隔离地区价值。重点发展生态旅游、体育休闲、园艺博览、休养度假及商务娱乐等城市功能。

文中基于生态基础设施重点划定了组团隔离地区的控规单元,构建了控规指标体系,并探索了综合利用模式。但针对具体控规单元没有提出空间管制措施,是本文中欠缺的一部分,需要结合实际规划具体要求做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俞孔坚,《反规划途径》,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俞孔坚,李迪华,潮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规划师,2001,17(6)

3、俞孔坚李迪华,城乡生态基础设施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建设事业技术政策纲要,2004

4、俞孔坚 李迪华 刘海龙 程进,基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城市规划,2005(9)

5、刘敏,城镇化进程中非建设用地控制性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6、高芙蓉,城市非建设用地规划的景观生态学例,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第7篇:高标准农田等级划分范文

关键词:食品安全;政府规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20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2005302

1 我国食品安全规制的现存问题

1.1 食品安全规制机构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规制主体主要包括食品安全委员会、卫生部、农业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根据《食品安全法》规定,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以加强对各规制部门的协调、指导,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改由卫生部管理,明确卫生部将承担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的责任。纵观我国食品安全政府规制主体的现实状况,食品安全规制机构设置存在多头规制与规制缺位并存的问题。一方面,现实的经济活动呈现出多样性,并非按照“规制环节”来设计,有些经济活动同时涉及多个“规制环节”,而有些却可能呈现模糊性,很难把其归为某一“规制环节”。另一方面,对食品安全规制的同一方面存在不同的规制部门。这种规制主体与规制对象在理论与现实上的错位,使政府部门按照职责划分都必须管,或是当该问题一时很难明确属于哪一个规制环节时,各个政府规制部门都可以不管。这种规制体制的设置,在运行中暴露出条块分割、多头管理的弊病,使相关部门在行使其规制职责时多头规制和规制缺位同时存在,从而造成了政府资源浪费和规制低效。

1.2 食品安全规制对象管理有失规范

食品安全的规制对象是指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涉及到的所有生产经营者及其行为。作为食品市场的供给体,其提供的食品安全与否直接影响到食品市场的秩序。目前,我国食品业尚处于粗放发展阶段,从事农产品和食品经营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特点,这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市场主体发育不健全,地位、功能不明确,交易方式落后等问题。因此,食品企业实现规范管理以及产品交易时质量等级化、重量标准化和包装规格化的难度增大。据调查显示,30多万家食品经营企业60%左右不具备基本安全生产经营条件,约70%没有食品检验能力。这不仅给消费者的经济利益造成了损失,而且对消费者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1.3 食品安全规制立法有待健全

目前,我国制定和出台了许多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制立法,基本形成了以《食品安全法》为主导、由数部单行法律法规构成的集合法群形态,为我国食品安全规制工作奠定了必要的法律基础。尽管我国在食品安全规制方面的立法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其完整性、系统性及严密性仍有所欠缺。我国食品安全规制立法中,一些法律法规内容单薄,对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导致的食品安全新情况、新问题大多尚未涉及。而且,现已颁布的法律法规大多对食品安全仅做了一些概要性规定,法律法规条文过于笼统,缺乏清晰明确的定义和限制。由于大多为分段立法,法律法规条文相对分散,并且在法律法规制定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导致某些法律法规不协调。

2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政府规制的经验借鉴

2.1 建立高效的食品安全规制机构

建立高效的食品安全规制机构是发达国家食品安全规制的一个显著特征。美国的食品安全程度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高的,主要是由于联邦政府负责食品安全的部门与地方政府的相应部门一起构成了相互制约、综合有效的食品安全规制体系,实现了对食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实行严格的规制。其最高主体机构是1998年成立的“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该委员会成员由农业部、商业部、卫生部、管理与预算办公室、环境保护局、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等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委员会主席由农业部长、卫生部长、科学与技术政策办公室主任共同承担,直接向总统汇报工作。美国负责食品安全的主要规制机构有设置在美国农业部(USDA)下的食品安全检验署(FSIS)、设置在卫生部(DHHS)下的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动植物卫生检验署(APHIS)及美国环境保护(EPA)等几个部门。在总统食品安全委员会的统一协调下,各个部门主要按食品类别进行分工规制,做到了“分工明确、权责并重、疏而不漏”地保障食品安全,从而保护消费者的生命健康。

2.2 重视食品安全规制立法体系建设

健全的食品安全规制立法体系是有效开展规制活动的基本前提。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大多建立了涵盖所有食品类别和食品链各环节的规制立法体系,为保障食品安全,维护消费者健康权益提供了保障。日本的食品安全规制立法体系由基本法律和一系列专业、专门法律法规组成。《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安全基本法》是两大基本法律。《食品卫生法》于1948年颁布并经过多次修订,其宗旨是保护人们远离由于饮食导致的健康危险,改善和促进公众健康,适用于国内产品和进口产品。《食品安全基本法》于2003年颁布,该法规定了消费者至上、基于科学的风险评估、从农田到餐桌全程规制等原则。在日本,涉及食品安全的专业、专门法律法规很多,包括食品质量卫生、农产品质量、投入品质量、动物防疫和植物保护等五个方面较为健全的农产品质量立法体系。此外,日本还大幅度修订了食品安全各环节和各品种的规制法,推动了食品安全规制立法体系更臻完善。

2.3 注重“从农田到餐桌”的全程控制

美国的食品安全政府规制强调从农田到餐桌整个过程的有效控制,规制环节包括养殖、种植、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规制对象包括化肥、农药、包装材料、运输工具和食品标签等。通过全程规制,对不安全食品预先加以防范,避免重要环节的缺失,并以此为基础建立食品的追溯机制。

美国非常重视HACCP制的实施,并以此作为制定食品安全系统政策的基础。HACCP制是一种以科学为基础,对食品生产经营的整个过程进行危害分析,确定容易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环节和关键性的控制点,建立相应地预防措施消除隐患,以避免不安全食品流入市场,其目标在于有效预防和控制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美国的食品召回制也相当完善,而且程序严格、可操作性强。食品召回制具体是指食品企业在获悉食品存在可能危害消费者健康、安全的缺陷时,依法向政府部门报告,及时通知消费者,并从市场中收回问题产品,积极予以更换、赔偿的有效补救措施,其目的就是及时收回缺陷食品,避免流入市场的缺陷食品对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危害或扩大,维护消费者的利益。

3 完善我国食品安全政府规制的对策

3.1 明确规制机构的权力和责任

完善统一协调、权责明晰的食品安全规制机构是政府有效规制的前提条件。2009年2月通过的《食品安全法》已将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划归为卫生部管理,由此强化明确了卫生部在食品安全规制中的责任主体地位。在现有分段规制体制的基础上,国务院设立食品安全委员会,将有利于加强对各有关规制机构的协调、指导。因此,应赋予更多的规制权力和职责给卫生部和食品安全委员会,增强其责任意识,整合有效资源,统筹协调行动。卫生部应统一负责食品安全规制工作,承担食品安全协调职责,这样将有利于改变机构权力各自为政的局面,避免多部门规制造成工作漏洞和资源浪费以及部门之间互相推诿、扯皮等问题,解决规制部门职能交叉、多头规制与规制缺位并存的现状,促进规制工作高效有力地进行。在现有食品安全政府规制体制下,进一步明确各个规制机构的职责。对当前存在职能交叉、多头规制和规制缺位的领域进行清理,对各规制机构所承担的权力和责任进行明确界定,形成一个相互制约的食品安全规制体系。应就规制方面存在交叉和重复之处重新进行明确分工,一个规制职能只能由一个机构专门负责,其他机构退出。在制定分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各规制机构的实力,做到优势互补,实力弱的退出或充实到新的负责机构。

3.2 建立规范化的企业自律机制

建立企业自律机制,实现规范化发展不仅是政府的责任,更是食品企业的责任。食品企业在制定管理规范的过程中,既要切合实际,又要保证企业管理规范的内容全面,包括企业标准、企业定位、企业形象等。完善企业管理规范的核心就是加强制定食品质量安全标准。特别是要加强有关食品标识、相关物流标准,以为规范食品流通领域的正常秩序和保护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创造条件。尽快建立食品安全检测数据库,为食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提供基础性条件。大力开展危险性评估等科学方法在制定和修订食品标准过程中进行应用的研究,以提高标准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高食品标准的整体水平,提高我国食品行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应强化以法律法规、政策为主导,食品企业制定管理规范为主体的形式,促使食品企业形成有效的自律机制以增强信守本行业规范的观念与意识。充分发挥企业自身的积极性,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纳入规范、健康的轨道,改善企业的公众形象。

3.3 健全食品安全规制立法体系

健全食品安全规制立法在世界各国都被当作一件战略性任务和基础性工作给予高度重视,除了由立法委员会制定法律来对食品安全规制做出较为原则的规定外,大量法律条文的细化和技术性规定都授权行政机关以法令和条例的形势做出。目前,主要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一般通过制定多部法律法规来进行食品安全规制,食品安全规制立法体系已经比较完善。根据我国食品安全分段规制的现状,应从食品安全规制的实际需要出发,进一步制定更多的水平性和垂直性的法律法规,以形成《食品安全法》为总领,与其他法律法规相配套的规制立法体系。同时应加强食品安全规制立法的系统性,在制订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全程规制的理念,抓住食品链中的关键要素和制约环节,逐一加以规范、规定和细化。另外,在立法规定的总体框架下,对食品安全规制部门进行必要的授权。各部门可以根据食品安全的现实需要迅速采取行动,、修改或废止相关的法规和标准,特别是对于那些立法环境不成熟、近期不宜立法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可以制定过渡性的暂行规定以解当时之需。

参考文献

[1]贾敬敦,陈春明.中国食品安全态势分析[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2003.

[2]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世界卫生组织.保障食品的安全和质量:强化国家安食品控制体系指南[M].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出版,2003.

[3]彭亚拉.中外食品安全监管的比较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鲍长生.食品安全管理的政府规制创新探讨[J].工作研究,2008,(5).

[5]林闽钢,许金梁.中国转型期食品安全问题的政府规制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8,(10).

第8篇:高标准农田等级划分范文

一、税费改革推动了我省农村公共财政建设

农村税费改革前,公共财政在农村的覆盖程度较低,广大农民群众要承担大量本应由公共财政负担的支出。农村税费改革开启了在农村全面建设公共财政的序幕,我省农民迅速从公共资源的提供者变成公共财政的受益者。近4年来,我省通过加大公共财政建设的力度,并且通过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农村倾斜,使得农村的公共财政建设迈出了新步伐。

1.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我省先后组织实施了“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乡村康庄工程”等,优先解决农村公共产品供需中的突出矛盾。据统计,2004年全省“欠发达乡镇奔小康工程”用于公益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的资金达1.34亿元;至2005年,全省累计完成建设示范村480个、整治村5060个;“乡村康庄工程”2005年完成18465公里,实现了全省“乡乡通公路、乡乡路硬化”的目标,全省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83%、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76%,分别比2004年提高10个百分点。

2.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大大改善。近5年来,全省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400多亿元,新建沿海标准海塘1280公里、钱塘江江堤1070公里,完成1580多座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杭嘉湖、太湖治理等一批骨干枢纽工程基本建成并发挥效益,60座县以上城市完成城市防洪工程,大大改善了我省的水利条件与防汛抗灾能力。2005年,全省已建成标准农田1000多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稳定在垦地面积的80%和70%左右。同时,省财政建立了生态公益林建设专项资金,重点扶持钱塘江等8大水系上游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和高标准平原绿化。2005年,省财政共安排生态公益林建设资金1.07亿元。

3.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保持全国领先。经过多年努力,我省农民平均期望寿命已达74.97岁,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孕产妇死亡率为14.44/10万,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8.76个十万分点;婴儿死亡率为10.63‰,比全国低18.57个千分点;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和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75.90%和87.10%,为全国的农村改水先进省。2005年,我省各级财政新增投入17亿元以上,按农村常住人口每人每年15元以上的标准,设立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专项资金,专款用于补贴三大类12项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支出,其中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超过5亿元。此外,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4.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减少。四年来,省、市、县三级财政预算每年安排10亿多的财政专项转移支付资金。2003年全省农村义务教育支出达105.54亿元,占全省教育经费总支出的26.7%,比改革前的2000年增长了34.75亿元,年均增幅为49%,大大高于同期全省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农村税费改革后,我省建立了省财政向下财力转移支付制度,主要包括工资性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补助、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农业税停征补助等,2004年补助额分别达8.68亿元、7.21亿元、2.50亿元和1.17亿元。2004年全省投入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的资金达54.09亿元,基本消灭了中小学危房。2005年,全省(不含宁波)共资助义务教育阶段经济困难学生50万人,受资助比例为6.3%,资助总额达2.5亿元,生均资助水平500元/年;全省15多万贫困生免费吃上了营养餐,受资助比例为2.8%,资助总额1500万元。

5.社会保障体系稳步向农村延伸。目前,我省已初步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及医疗救助制度、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入学等“新五保”制度。据统计,2005年末,我省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数60.98万人,其中城镇8.83万人,农村52.15万人;全省各地均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已有180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保障范围,全省已有86个县(市、区)共计2460万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分别达90.9%和97.3%。

6.取消了对农民的不合理负担。目前,除建立在村民自愿基础上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外,全省不再有面向农民征收的税、政府性收费、集资、摊派和“两工”等农民负担项目。据统计,2004年全省乡级以上政府及部门收取的由农民直接负担的税费为0.36亿元,比改革前的2000年减少26.89亿元;村级收取的村公益事业资金4.42亿元,比2000年减少2.57亿元;农民负担合计减少29.46亿元。人均负担从2000年的92元减少到2005年的7.78元,减幅为91.5%,仅占当年农民人均收入6660元的0.11%。

7.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加强。在农村税费改革主体政策顺利实施的同时,我省的乡镇机构改革、乡村扩并、乡镇财政体制调整、涉农收费清理、农村价格监督网络建设等一系列配套或相关的改革也同步实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05年,我省乡镇街道1308个,比2000年减少262个;乡镇财政供养人口12.24万人,比2000年减少0.78万人;行政村31624个,比2000年减少4710个。全省还普遍推行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使村级管理基本做到了规范化和制度化。到目前为止,全省实行村务公开的村达到99.9%,其中比较规范的村达87.6%;实行财务公开的达99.1%。

二、我省农村公共财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农村公共财政建设是指财政如何满足农村公共需要,为农村提供公共产品。从农村发展的现实情况看,由公共财政提供的公共产品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纯公共产品,包括农村基层政府行政管理、社会治安、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农村公共卫生、农村扶贫开发等。另一类是准公共产品,即农村医疗救助、农村社会保障、农村科技文化等。

我省农村公共财政建设虽然已取得不少成绩,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事业的发展,但由于受财力限制,加上长期以来财政工作的着力点在城市,与城市相比,农村公共财政建设滞后,城乡二元结构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1.乡村债务重,财政风险加大。目前我省乡镇财政面临的乡村负债问题尤为突出。截至2003年底,全省共有1166个乡镇负债,负债总额67.82亿元,平均每个乡镇负债581万元;全省共有37372个村负债,负债总额76.68亿元,平均每个村负债20.52万元。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乡村债务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历史累积形成。二是乡镇个数多、规模小,行政成本高。三是财权与事权不统一。乡镇政府承担着与其财权极不相称的大量事权。四是上级部门的扶持政策“诱使”乡镇债务增大。五是乡镇财政缺乏预算监督,导致乡镇政府债务扩大。

2.发展农村公益事业缺乏资金来源。长期以来,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包括计划生育、济贫助困、农田水利、公路铺设等,主要由乡村两级通过提留、统筹和农村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等办法来实现。税费改革后,取消了这一系列不合理负担,从制度上规范了农民的税赋。但目前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的转移支付仅能保证基层政权的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需要,发展农村公益事业则缺乏相应的资金来源。

3.义务教育尚未彻底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向农民收取的教育费附加和农村教育集资,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加重了农村教育发展难度。据统计,2000年我省向农民征收农村教育费附加10.47亿元,农村教育集资1.17亿元,合计11.64亿元。此项收入相当于财政安排给农村中小学预算内教育经费的40%,成为农村教育仅次于财政预算内拨款的第二主要稳定的经费来源。农村税费改革后减少的11.64亿元,除由省级财政安排教育转移支付3.9亿元外,其余需由各县(市、区)财政通过增收和调整支出结构自行消化。此外,各地在农村中小学校的校舍建设、布局调整、危房改造、设备购置等资金的安排上,仍存在很大的困难。尤其是按照省里的要求,到2007年完成“万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建设经费缺口更大。

4.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我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农村低保制度,2003年又开始探索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这仅仅是起步,还很不完善。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例,虽然这一新的制度在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方面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筹资水平仅为年人均58元左右,还远不及城镇职工医保的月筹资水平,由此决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仍然是处于很低的水平。难度更大的,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从统计数据看,2004年浙江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也有13.1%的覆盖率,其中多为政府硬性规定必须参加养老保险的失地农民和在本地企业就业的人员,而一般农村劳动力者大多未参加社会养老保险。

三、加快农村公共财政建设的政策建议

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推进农村公共财政建设,必须合理配置城乡之间的公共财政资源,有利于我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持续推进;必须促进农村人口的相应集中和居住乡村的适当合并,有效节约建立农村公共财政的成本;改善农村公共服务,也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区分轻重缓急,统筹兼顾,突出解决主要矛盾,不能不切实际地强求农村道路、饮水、学校、文体、路灯、垃圾站等公共事务达到与城市一样的标准。同时,还要承认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区别对待,分类、合理设计和制定各地区农村公共服务建设目标、标准等指标。

1.转变观念,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投入力度。按照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要求,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向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转变,加大各方面的支农力度,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二是要调整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格局,积极推行财政支出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并向农村倾斜,实现城乡的均衡发展。财政支出结构的调整,需要在存量和增量上做文章,重点是增量调整,逐步加大解决“三农”问题的投入力度。

2.调整完善转移支付体系和县乡财政体制。鉴于目前我省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过大和省级财政财力较为有限等现实约束条件的存在,现阶段我省转移支付体系的规范与完善只能采取分类实施、分步实现的现实优化途径。所谓的分类实施,就是把政府各项公共产品与服务,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轻重缓急分别设定一个初步实现均等化的先后顺序;所谓分步实现,则是把各类公共产品与服务的均等化发展过程,从初级到高级划分为若干阶段,确定一个由低向高、逐步实现最高目标的发展规划。当前,应首先确保农村基层政权运转与农村义务教育这一最低标准与要求的实现。在此基础上,再不断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水平,不断缩小其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同时,调整完善县乡财政体制。继续将农村“五项事业支出”纳入县乡财政,打足预算,不留缺口。对全省乡镇财政体制分三种类型进行指导:由乡镇改为街道办事处的,在财政管理上视为县(区、市)级政府派出机构,不再设立一级财政;经济发达、财政收支规模较大,或者具有明显集聚辐射作用的中心镇,要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和规范财政管理,赋予更多的责权利,更好地发挥中心镇的作用;对经济欠发达、收支规模较小的乡镇,可积极实施“乡财县管”的办法,由县级财政进行规范管理。

3.以市场化手段,拓宽新的融资渠道。对于关系农民生产生活的准公共产品,应当通过明晰产权的方式引入多种供给方式。由于准公共产品同时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与私人产品性质,对其私人产品性质,可以通过收费来弥补其成本。该类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以采用公退民进、民办公助的方式,由政府通过补贴等方式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公共产品供给。要保证私人资本的产权收益及居民合法的私产以激励私人投入。大量的实证研究也表明:引入产权主体多元化后,农村准公共产品供给已经发生了诱致性制度变迁,大大缓解了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减轻了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是一个三方(政府、农民、民间资本所有者)皆赢的举措。

4.推进基层民主建设,建立“自下而上”的公共产品决策和需求表达机制。我国农民是一个特殊群体,组织化程度低,流动性大,且不同地区的公共产品供给现状千差万别,采取同一标准,或统一提供标准的农村公共产品,忽视农民对公共产品不同的需求,必然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如何准确地掌握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阶段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真实需求就显得尤为重要。实践证明,通过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及采取抽样调查、“一事一议”等方法,建立一套“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需求表达机制,鼓励农民参与农村公共产品的决策制定与执行,形成政府与农民共同决策模式,是保证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的重要措施。

第9篇:高标准农田等级划分范文

一、突出“五抓”,为烤烟收购奠定良好基础

(一)善始善终抓生产。烤烟生产工作要坚持善始善终,一股作气、一抓到底。在具体工作中,除加强田间常规管理以外,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尤其要加强冰雹灾害的预测和防范,确保不发生大面积的冰雹灾害。烤烟生产中后期最大的危害就是冰雹,今年在预测预报工作方面,通过先进手段得到了加强。防范冰雹灾害暨要准确预报,又要及时组织防雹作业,气象工作责任重大,希望气象部门进一步加大力度,切实做好烤烟生产过程中的预测预报和防雹减灾工作。

(二)抓成熟采摘。成熟采摘是提高烟叶收购质量、实现烤烟生产上水平的关键环节。各级各有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切实加强成熟标准宣传和采烤制度管理,抓好烟农成熟采收技术指导,采取简单、有效、实用的方法,提高烟农技术水平,使烟农从养好烟叶成熟度中得到实惠。

(三)抓分级扎把。混级别、混色组、混部位“三混”现象是烟厂怕、收购部门难处理的问题,一旦出现了“三混”,就保不住等级质量,就保不住税利。要在分级扎把工作上下功夫,进一步提高工作责任心,充分发挥“质管前移、入户预检”的作用,加强对入户预检员和烟农的分级扎把培训,扎扎实实抓好烟叶分级工作,保证烟叶把内纯度,切实解决好“三混”问题,提高烟叶交售等级合格率,实现优质优价,真正维护好各方面的利益。

(四)抓科学烘烤。近几年来,全市建成了一大批智能化烤房,为科学烘烤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烟农的生产水平也得到了提高,烘烤技术和经验对烤烟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小,可以控制住,但决不能因此而麻痹大意,要严格按照“烘烤指导到炉”的要求,加强科学烘烤技术的指导,为烟农增收作贡献。

(五)抓预约预检。分级扎把“三混”问题要靠预约预检来解决,只要预约预检工作抓好抓实了,后续收购环节就会加快。各级必须抓好预约预检工作的落实。

二、严把“三关”,扎实做好烟叶收购工作

(一)严把政策关。一是要宣传好烤烟收购政策。今年烟叶收购价格总体水平将提高10%以上,这在其他农副产品价格下降的情况下,烟叶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大幅上调,这对我市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宣传种烟的比较效益,增强烟农抓生产的积极性。二是严格按合同组织收购。要维护好合同的严肃性,对“计划种植、合同收购”要做好宣传,并在宣传中把握好、执行好收购政策。三是把握好烟叶等级标准。按照国家和省关于“上部烟叶不低于40%、中部烟叶不超过45%”的要求,这几年我市收购工作主要关注的是中上部烟尤其是上部烟比例,这种观念要改变。上部烟和中部烟客观上存在差别,但差别是相对的,随着收购价格政策的调整,中部烟叶和上部烟叶价格在逐步缩小,这就要求我们要跟着形势的变化转变观念和做法,注意把握好中部烟叶的收购。

(二)把好等级关。烟叶等级总体上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今年市烟草公司提出要把上等烟比例控制在50%左右,我认为这一提法是符合××实际的。五县区的种烟水平不一样,县区内部乡镇之间的水平也不一样,各地方的上等烟比例也就有差距,这是生产水平差异所决定的。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客观分析和看待中上等烟的比例问题,不要互相攀比,只要各项技术措施落实了,烟农把烟种好了,各级领导干部真正用心了,收购中就自然能反映出相应的生产水平。各县区领导要把握好这个度,既要考虑到未来的发展,又要考虑好当年的生产问题,具体如何把握值得大家认真思考。今年生产水平提高了,就要按照标准进行平稳收购,真正实现种好、收好。同时,希望各烟叶收购站点的定级员要在等级评定上狠下功夫,进入角色,准确定级;市县(区)烟草公司要认真做好定级员的收购前培训,根据生产情况做好分析。

(三)把好平稳关。“平稳”是收购工作的核心,是圆满完成收购任务的关键,市县乡都必须坚持平稳收购,切忌大起大落。一是要起好步,平稳推进。要做到平稳收购,起步非常重要,不能前松后紧,也不能前紧后松、忽高忽低。二是要统一眼光,平稳标准。要按照统一的收购眼光,把握“高纯度、中下限”标准,保持合理的收购价格,做到烟农、政府、市场、公司“四满意”。

三、加强领导,各方支持,确保收购任务圆满完成

(一)加强领导是确保烤烟生产和收购工作顺利有序推进的重要保证。各县区、乡镇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烤烟生产和收购工作的领导,确保各项工作按要求完成。

(二)在收购之前要认真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好经验,全面做好收购的各项准备工作。

(三)要合理调配人员力量,组织好两支队伍,一支队伍抓生产,搞好田间管理,确保每一片烟叶入炉烘烤;一支队伍抓好收购进程,维护好秩序,做到生产、收购两不误。

(四)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尤其是对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要讲究工作方式方法,学会说服、教育、引导群众,妥善化解好各种矛盾。

(五)要维护好纪律,不能侵犯群众利益,对各类等侵犯群众利益的行为,必须从速、从严、坚决查处。

总之,今年的收购工作就是要按照刘刚副市长、何伟经理的要求,做到群众满意、党委政府满意、企业满意、工业满意,以此推进我市现代烟草农业的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强化收购工作管理

努力实现全市烤烟生产新跨越

——在全市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场会议上的讲话

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2009年7月24日)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总结我市上半年烤烟生产工作,安排部署烟叶收购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等工作,市政府决定召开全市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场会议。市政府对这次会议高度重视,7月18日,李市长专门听取了我和烟草公司的专题汇报,并对会议的召开作出了重要指示,会上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要认真领会,在工作中切实抓好落实。刚才,何伟经理对全国、全省烟叶收购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现场会的精神作了传达,对当前的烤烟生产和烟叶收购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我完全赞同。下面,我讲三个方面的意见。

一、全市上半年烤烟生产情况回顾

今年以来,我市把烤烟生产作为应对金融危机、保障经济增长、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举措,紧紧围绕100万担的烤烟生产收购目标任务,认真贯彻“烟叶防过热”的工作方针,强化工作措施,突出抓好现代烟草农业及新烟区的建设发展,切实推进烤烟各项组织管理工作,总体发展态势良好,为顺利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主要呈现以下五个特点:

(一)政策措施明确,“烟叶防过热”方针有效落实

“双控”工作是烤烟生产的一项根本政策,也是全市烤烟产业取得稳步发展的根本保证。在今年的烤烟生产工作会上,认真贯彻落实了“严格控制,适度从紧”的工作方针,努力提高“双控”政策执行力,保持烟叶生产稳步发展,进一步统一了思想认识;市政府2009年的烤烟生产意见,对严格执行国家“双控”政策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在生产组织管理工作中,各级制定切实有效措施,加大政策宣传力度,严格计划合同管理,严肃纪律责任,层层分解计划,逐级抓好地块规划、种烟农户落实,围绕合同种植这一主线,切实把好合同签订、育苗、移栽等重点关口,全市共签订种植收购合同31986份,约定种植面积38.4万亩,实际移栽烟苗3.95亿株,较好地保持了移栽数量与合同签订数量的统一性,种植面积实,为贯彻执行“严格控制,适度从紧”的工作方针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二)突出区位特色,夏烟早植加快发展

夏烟早植生产是充分利用我市地热河谷区域的光热、土地、劳力等资源优势,推动冬季农业综合开发,增加烟农收入,促进地方财政增长的有力探索,通过近几年的实践,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今年我们紧紧围绕“稳定老烟区适度增长,建设新烟区规模发展”的思路,以现代烟草农业理念为统领,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措施,夏烟早植工作迈出较大步伐。全市共早植夏烟39872亩,比去年增加种植面积3万多亩,预计可收购烟叶84450担,比去年增加6万多担。

(三)管理机制创新,专业化服务水平提升

今年,全市建立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349个,覆盖了全市96%的烤烟种植面积。实践证明,烤烟生产专业合作社这一组织管理机制的创新,有效地调动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村、组干部抓烤烟生产从被动工作向积极主动工作的转变,烤烟种植区域连片集中程度提高。促进了育苗、预整地、植保等专业化服务的开展,实现了管理服务模式转变。专业化分工和社会化服务进程的推进,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促进了生产技术措施的落实到位。

(四)突出基地单元,新烟区建设扎实推进

隆阳区、腾冲县两个基地单元建设工作,围绕“一基四化”和“两头工场化、中间专业化”的目标,以水利为基础、农田为中心、烟农为主体、投入为保障,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新烟区建设与中低产田地改造有机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分类实施,连片推进。认真对烟水、密集烤房、机耕路、育苗基地、土地整治等项目进行整体规划、系统设计,建设完善“烟田、烟水、烟路、烘烤、育苗、信息化”六大工程,通过综合配套,建成了能排能灌,便于机械作业的高稳农田,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健全“植保、农机、烘烤收购、风险防范保障、烟农培训及科技服务、工商合作与基地建设”六大体系,完善“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四种专业化服务,体现出了现代烟草农业的发展方向,展现出了新烟区建设发展的优势,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较好地发挥了辐射示范作用。在大田生产期间,国家局姜成康局长、潘家华纪检组长、省政府曹副省长等领导到腾冲县基地单元调研后,对新烟区基地单元建设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五)工作力度加大,烤烟生产迈上新台阶

各县区紧紧围绕年度生产收购任务,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生产管理,认真组织适时播种、培育壮苗、烟用物资供应、农家肥堆捂等春耕备耕工作,大力推行机耕和机械起垄,全面落实预整地验收制度,严把预整地理墒质量关,及时组织烟农抢抓节令集中移栽,5月5日全面完成了大田移栽工作任务。针对大田初期持续干旱的气候实际,及时组织开展以抗旱保苗、追肥提苗、病虫害统防统治、揭膜培土、防灾减灾等工作,田间管理落实,在机械化作业、农家肥施用、移栽节令、规模化种植以及特色烟叶生产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全面进入中后期管理和成熟采烤关键阶段,烟株田间长势整齐,整体生产水平明显提高,如后期无大的自然灾害,有望全面完成今年烟叶生产目标任务,较好地保持平稳发展的态势。生产中有这么几个特点:一是机耕面积达26.7万亩,占计划种植面积的77%。二是集中连片规模化种植程度进一步提高,连片面积5000亩以上的1片,6300亩、1000—5000亩的14片、2.33万亩,500—1000亩的41片、2.87万亩,300—500亩的146片、5.42万亩,100—300亩的635片、9.55万亩,100亩以下连片的2896片、14万亩,地膜烟达95%。三是进一步调整优化品种结构,特色优质烟叶达到67%以上,其中,红大32万担、k32620万担、no29710万担,全等级出口4.5万担。

二、加强统筹协调,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步伐

建设现代烟草农业既是全市烤烟产业持续稳步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进步的重大举措,其重要意义和作用,超出了烟草产业的自身发展,体现了全局性、长远性的战略意义。全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工作,经过近两年的试点,取得了明显效果,根据国家局、省政府关于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要求,建设工作将从试点向全面推进转变,进入了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新阶段。各级要按照“总结经验、精心规划、全面推进、提升水平”的总体要求,以整县和单元推进相结合的方式,坚持重点突破,以点带面,以县为单位整体规划、综合配套、明确标准,以单元为单位系统设计、细化项目、认真实施,通过整合资源、有机集成,规范运作、有效结合,整体推进,加快全市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在全省烟叶收购会议上、省烟草公司宣布腾冲县将作为全省17个实施整县推进的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县之一。

(一)注重推进工作的整体性

按照全省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总体部署,我市腾冲被列为整县推进县,其余四县区要在坚持做好整县建设规划的基础上,以条件成熟的单元为试点进行推进;辐射带动实施条件暂不具备乡镇,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积极创造条件分步实施,明确工作进度,扎实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一是整体工作思路明确。按照现代烟草农业的要求,紧密结合本地实际,在规模连片种植前提下,对烟田基础设施、生产组织形式、专业服务方式和生产流通管理等进行整体设计。二是综合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烟田、烟水、烟路、农机具、育苗、烘烤、防灾减灾设施要达标配套,建立地理信息档案,基层工作站点要有效整合、整体加强,信息化手段要发挥实际作用。三是优化整合业务流程。根据生产组织形式、专业化服务方式的变化,调整标准化的业务管理流程、业务工作标准和运行规范。四是配套综合措施。要根据基本烟田片区规模、烟叶配套设施建设情况,引导发展覆盖全过程、适应生产实际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加大组织引导、教育培训力度,提升服务质量,挖掘烟农的内在动力。五是强化管理服务。积极探索,切实转变管理服务模式,按照规模化生产的需要,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

(二)注重规划设计的系统性

我市山区比例达92%,烤烟生产布局以山区为主,基础设施薄弱,特别需要加强。在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过程中,要结合山区特点,因地制宜做好基本烟田规划、烟田水利设施规划、烘烤工场和育苗工场规划、机耕路规划、烟草农业机械规划。要在整县规划的基础上,以单元为单位系统设计、组织实施,细化项目设计方案,科学安排机耕路、灌桩、育苗和烘烤工场、基层站等设施,以县区为单位高水平做好建设规划。一是保持基本烟田规划布局稳定。各县区、各种烟乡镇,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本烟田规划落实,建立以烟为主耕作制度,科学安排轮作,加强土壤改良,保证烟叶种植区域稳定。二是充分体现规划工作的全面性。要在规模连片种植的前提下,按照隔年轮作的要求,围绕烟田、烟水、烟路、农机具、基层站点、育苗设施、烘烤设施、防灾设施“八个配套”,重新审视近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高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水平。三是确保项目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坚持规划和设计相统一,以县或单元为单位进行整体设计,在一个单元内有机集成各种要素,统一规划图表,统一基本烟田布局,统一规划标识,确保规划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在不突破规定建设标准和补贴标准范围内,努力实现烟田基础设施和烟叶配套设施达标配套,有力推进烟叶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专业化分工、信息化管理,发挥整体功能作用。

(三)注重资源整合的综合性

县区、乡镇党委政府要把烟草农业融入大农业,以现代农业为背景,拓展工作思路,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形成了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整体合力。一是整合资金资源。积极整合农业、国土、交通、水利、农机等国家职能部门涉农资金,开展土地集中整理,配套建设烟叶生产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烟区生产生活条件。二是整合土地资源。完善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机制,开展土地集约经营。三是整合基础设施。按照普惠共享原则和长期得益的要求,加强已建成基础设施的管理,充分发挥基础设施作用,探索研究“以烟为主、多种经营”的经营思路。四是整合技术资源。提高烟站技术人员整合力度和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加强烟叶生产技术力量,努力做到一个单元有一套完整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实施队伍。

(四)注重建设体系的集成性

整体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要围绕按基地单元划分的新理念,以单元为单位对生产、流通、技术等要素进行有机集成。一是统筹配套建设。要从农业生产的全局出发,着力提升建设区域的道路、沟渠、水源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有效改善薄弱环节,有目标、有计划、高质量、高水平地实施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定位、高质量建设、高水平发展。二是完善组织体系。要充分利用专业合作社的新机制,发挥烟叶烘烤工场和密集烤房群对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推动作用,积极构建现代烟草农业的生产组织体系。三是健全专业化服务体系。围绕供种、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等重点环节,建立健全与生产组织方式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体系,综合配置人力资源的,加强服务队伍的技能培训,建立统一的作业流程,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提高作业效率。四是建立完整的标准化技术体系。要在种植品种、耕作制度、壮苗标准、移栽规格质量、田间管理操作、机械作业标准、测土施肥、统防统治、成熟采收、密集烘烤工艺、设施设备标准等方面,形成统一的生产技术框架。五是健全管护长效机制。要明确管护主体,保证管护资金,落实管护责任,确保工程项目持久发挥作用,确保烟农长期受益。

(五)注重工作方法的创新性

建设现代烟草农业,是生产方式、服务方式和管理模式全面变革的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在推进中探索、在探索中完善,在探索完善中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建设工作水平。一是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要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基本模式基础上,以运行机制、服务机制等管理创新为重点,提高精细化生产管理水平,真正实现烤烟生产的产业化、现代化。二是进一步加深对规模种植的理解和认识。要处理好基本烟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使用权合理转让相结合的问题,分类指导土地租赁经营和土地合作经营的健康发展,规范土地流转流程,有效解决分散种植、零星种植问题,推进规模连片种植。三是进一步增强生产主体的地位和作用。按照服务社会化、价格市场化的原则,提高烟叶生产主体和服务组织的自主性和自我发展能力,充分发挥烟农主体地位作用,真正使烟农愿意干、主动干、积极干,激发烟农生产活力。

三、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抓好烤烟生产收购工作

烤烟收购是一项重要工作。今年全市的烤烟收购工作将全面开始,由于总体生产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对整个烤烟收购组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县区要牢牢把握生产形势,准确理解政策,加强组织领导,突出工作重点,制定有力措施,严把好收购总量、上等烟比例、等级合格率“三条红线”,确保生产收购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统一思想,明确任务

今年全市烟叶收购的目标任务是:收购烟叶100万担,产值7.5亿元,烟叶税1.65亿元。全省收购会上明确,今年的收购工作一是要严格收购计划和合同管理,二是要严格执行上等烟收购比例,三是综合合格率不低于80%,四是收购价格调高10%(上等烟4.6%,上中等烟16.26%)。

总体看,今年的烤烟生产形势良好,特别是进入7月份以来,前期受旱情影响较重的种烟乡镇旱情得到全面解除,烟株进入旺长期,大田烟株长势良好,丰收在望。

目前,已进入烟叶收购的关键环节,烤烟收购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直接关系烟农利益,并影响来年的烤烟生产。各县区政府充分认识收购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加强对烤烟收购工作的领导,把收购工作作为当前经济工作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抓落实,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注重研究全局问题,重点解决突出矛盾,强化责任落实,统筹协调组织好烤烟收购工作。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抓好合同管理。要准确把握烤烟生产动态变化,牢牢掌握工作主动权,进一步强化计划观念,层层落实责任,细化服务措施,严格执行政策措施,切实把合同制这项根本性和基础性工作抓好落实,严格按计划、按合同组织烟叶收购,维护计划与合同的严肃性,确保“烟叶防过热”工作任务的落实。二是要着眼可持续发展,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烟草产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烟农、企业、政府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在收购工作中,要找准三者利益的平衡点,处理好烟农、企业、政府的利益关系。在工作中既不能有片面的群众观点,成为群众的尾巴,也不能有片面的业务观点,置烟农实际情况于不顾。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坚持长远发展的观点,在收购工作中体现各方的关注,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按李市长去年在收购工作会议的要求:成熟的领导就是要能够从业务中看到政治,从政治中把握业务,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使工作在上一年的基础上都有进步,尤其是要在抓当前工作的时候不仅要考虑到明年,还要考虑未来更长远的发展,这样,我们的工作才会卓有成效。

(二)强化措施、指导到位

今年全市烤烟生产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由于工作扎实,移栽节令提前,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烟叶长势好、质量高,但如何在收购环节上体现烟农效益,各县区要认真研究。好烟不是收出来的,而是种出来的,我们在生产环节上已经打下了一个好的基础,如果最后没有一个好的效益,我们就对不起广大烟农。因此,今年,一是要在分级扎把工作上有新的突破,烟草部门的技术员、辅导员一定要指导好烟农分级扎把,切实解决好“三混”问题,做到不混部位、不混色组、不混级别,把握好纯净度。二是预检预约工作要前移,预检预约是抓好分级扎把、解决“三混”问题、提高把内纯净度的前提和基础,要预检、预约、预定工作的有效开展,把“三混”问题解决在烟农家中,做到“有问题、不出门”,烟草部门要研究探索长效机制,切实抓好预检预约工作。

(三)坚持标准,平稳收购

在收购的整个过程中,一是要按照生产水平、符合客观实际,把握好收购等级质量的“度”,既不抬级抬价,又不压级压价,提高烟叶等级认定的科学性、准确性,严格控制在市烟草公司下达的上等烟比例内,确保烟叶等级质量。二是要统一标准,平稳收购。烤烟收购标准问题,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烟农很敏感,收购中可能出现的人为因素有很多,因此,要加强对验级人员的教育培训,做到统一标准,统一眼光,前后一致,坚持到底,既不能前紧后松,也不能前松后紧,更不能因人而异收人情烟。

(四)加强领导,抓好收购秩序

烤烟收购工作政策性强、工作要求高,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履行烟叶生产组织责任,明确职责,集中力量,以抓好烟叶成熟采收、科学烘烤、分级预检中后期管理工作的落实,促进烟叶质量的提高。切实加强对烟叶收购工作的领导,积极协调公、检、法、工商等部门组织力量,严厉打击倒烟贩烟等非法行为,维护好烟叶收购和流通正常秩序,确保烟叶收购平稳进行。市、县区烟草公司要完善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制,深入田间地头,确保技术服务到位;要推行质量管理责任制,规范烟叶收购工作流程,加强收购等级质量监督检查,严肃收购工作纪律,做到质量管理制度化,提高烟叶收购工作管理水平。

(五)加强中后期管理,突出抓好质量效益

对今年的烤烟生产,从目前的长势看,同志们都很乐观,但我要提醒大家,切忌盲目乐观,农业生产不确定的因素多,变数很大,大家一定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如果说中后期管理不到位,烤烟的产量和效益都会出问题,因此抓好烤烟中后期管理是提高烤烟田间质量的最后环节。“三分种,七分管”,切忌“重栽轻管”和“前紧后松”,必须一抓到底。如果此项工作跟不上,产量、质量和效益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今年入汛以来,我市降水较历年偏少,预计全年70%的降雨量集中在7、8、9三个月期间,这给烤烟中后期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因此,各县区、各种烟乡镇要引导烟农管好每一片烟、烤好每一片烟、交好每一片烟;要引导烟农向大田管理要质量,向烘烤管理要效益;要以防洪防雹防病虫害为重点,以适时封顶,彻底打杈,养好成熟度为中心,以科学烘烤为关键,以提高烟叶质量为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要注意防灾减灾。要加强田间理沟排涝和肥水管理,为提高烟叶内在质量奠定基础;要切实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工作,及时、有效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同时,要做好人工防雹工作。今年人工防雹点达到62个,高炮20门,火箭发射器76具,持证作业人员120人,投入经费350万元,准备各种炮弹6000多发,今年初,市政府投资100万元,新购置的数字天气雷达已投入运行,在技术上有坚强的保障。各县区要进一步重视防雹工作,特别是经费投入上,重点解决防雹点的建设。二是要切实做好打杈工作,在打杈方面要求在及时、彻底上下功夫。三是要养好成熟度,做好成熟采烤工作。要把养好成熟度、降低烟碱含量作为提高烟叶内在质量的重点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烟叶成熟采收技术指导工作,确保成熟采收,坚决杜绝采青抢烤现象的发生。

(六)超前谋划好明年的烤烟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