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想政治的含义范文

思想政治的含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想政治的含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思想政治的含义

第1篇:思想政治的含义范文

一、旗帜鲜明地讲政治

曾几何时,日常生活中一旦提及政治这个词语,似乎就有了一种高于日常生活的含义。这显然是不恰当的,强调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倒不是因为自己是政治教师而有一种学科优越感,而是因为政治其实是与每个个体息息相关的,每个人都是生活在政治当中的。

从日常所说的衣食住行中的“住”,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其中固然有最基本的生活需要,也有知识分子的美丽向往,其实也有政治的意涵。因为在今天的社会里,曾经作为支柱产业的房地产,对人们乃至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也因此地产与政治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在这样的视角下去观察其中的经适房,可以为学生理解房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寻找到一个有效的切入点。譬如,经适房的提出背景是什么?经适房是否可以影响房价?经适房有没有成功的经验?经适房有没有可能成为社会与经济的稳定器?经适房作为他国的一个经验引入我国,需要研究其哪些适切性?

这些问题的思考与回答,可以在学生的思维中找到一个由具体的载体切入政治的良好切入点,也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政治并非离社会个体很远的抽象概念,而是一个可以影响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与学习的具体环境。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应当是现代公民社会中每一个公民的必备素质。

二、毫不犹豫地爱思想

爱思想也应当是高中学生的特征之一,在海量信息的现代社会中,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笔者在教学中注意跟学生“打”成一片,因而在网络中自然也成了学生的好朋友。其中一个现象常常让笔者注意且多有思考,那就是学生在转发其他好友的信息时,常常有一种不假思索的冲动,而所转发的信息中与政治相关的数量不少。这种转发固然是一种学习之余的消遣,但其中也一定存在着缺乏思考的表现。事实上,人们早就称今天的信息社会是一个自媒体社会,任何一种观点都有可能在网络的作用下得到放大,而这些信息由于契合了人们的某种期望因而被大量转发,而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往往又是得不到保证的,甚至有时一眼便能看出是虚假的。很显然,缺乏思想成为随手转发的真正原因。

用自己的思想去引领学生的思想是高中政治教师的必修业余课。之所以说是业余的,是因此其不在政治课堂之内,说其必修是因为思想政治的教学对学生的真正影响并不体现在试卷上,而是体现在生活中。经济、生活、文化、哲学等,最终对学生的影响之一就在于学生对于信息的判断。真正爱思想、会思想的学生一定有一种自我判断的意识,可能有一种自我判断的结果,在这种意识与结果的作用下,学生会理性地判断某一信息是否有转发的价值。于是,判断与否实际上就是思想与否,也因此用自己的思想去引导学生思想便有了存在的必要,笔者在其中跟学生说得最多的就是:思考一下其是否具有转发的价值?转发意味着认可,你认可吗?……通过这些问题去激发学生思想的意识,然后可以结合学生的回答在政治课堂之上去教会学生思想的能力。

当学生习惯了“毫不犹豫”地爱思想时,意味着学生的思想意识已经形成,意味着思想能力的形成成为可能。在笔者看来,爱思想的意识优于会思想的能力,因为意识总是先于行为的,意识也是会影响行为的,高中阶段是思想意识扎根与思想能力形成的最为重要的阶段,因此应当教会学生毫不犹豫地爱思想。

三、关于政治的思想

第2篇:思想政治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价值 实现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含义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作为价值主体的大学生的需要满足、引导和提升的效应关系。所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实际效应,产生积极影响。价值实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目的和归宿,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要通过价值的实现程度来体现。

二、影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困境

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含义模糊。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顺利实现,首先必须要科学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主要存在三种偏见:“万能论”推演出思想政治教育是万能的,认定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解决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切问题。 “无用论”则是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和忧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无用的。“代替论”是人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并不是一定要有的,是可以用其它的手段代替的。 以上这些看法都停留在表面现象的归纳上,从而把思想政治教育已有的某些相对负价值绝对化,错误地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绝对负价值,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应该全面科学的分析,深入本性的分析。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忽视了主体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落后性表现在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没有充分丰富和发展主体需要,没有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和理念,过于局限于思想性的理论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将会导致受教育者并不能真正的认同,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达到真正的效果。再如很多高校教育者就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就是上政治课,完全忽视了实际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陷入僵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好的效果,应当以人为本,而且还要将这种精神灌输到日常的教育活动中。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单一性。很多高校实施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主要采用硬性的课堂灌输法,这样也显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单一,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价值也不能充分实现。单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缺乏了内化动力与调节,不能在学生思想深处扎根,在市场经济的某些负面影响的冲击下便显得苍白无力,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性必须得到改善。

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知识更新落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引起了物质生产发生了以下变化:一是生产物质财富的条件发生了变化。二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了。知识经济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与挑战,如知识的更新快、现代化工具的运用等,也给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载体、教育环境等都需要及时的改进。

三、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途径

1.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是指作为价值客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作为价值主体的大学生的需要满足、引导和提升的效应关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人和社会的发展产生实际效应,产生积极影响。这就是探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产生的实际效应,这个定义从本质上是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程度,因此,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顺利的实现,首先要科学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2.丰富受教育者主体需要。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过程中,面对的是动态的社会和复杂的学生,要充公尊重思想政治受教育的主体性,尽最大努力来丰富和发挥主体需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彰显学生的主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树立以学生主体性的理念,重视学生的思想变化,根据学生的思想变化来进行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不同于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具有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

3.坚持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要以高度的热情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扎实而又有人情味的工作,为大学生成人成才起到领航员的作用。如何使大学生能够实现自我教育,这不仅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而且也是我们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心愿。自我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实现的内在驱动力,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实现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3篇:思想政治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高中生;思想政治;举措

在近几年中,因为各种问题发生极端事件的不在少数,为何文明知礼的高中生会有这种举动,发生人命的问题,这也是很多人所困惑的一个问题,为何会出现这样的事情?政治是一门育人的学科,是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思想品德的课程,而很多学校都没有加强这方面的教育,从而让这种不良的现象不断

扩大。

一、加强沟通技巧,引导学生合理解决问题

把高中生要看作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些个体每时每刻要与别的个体碰撞,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同样如此,那么这就显示出了政治中沟通的重要性,可以说沟通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行动力,这个前提必须要把握好。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各种情况下的应对活动,例如,在发生争执时,以对对方的了解为前提,先采用对方爱听的话进行劝解,等对方心情平静下来,再进行下一步的沟通,如果不顾一切的大吵大闹,那么沟通就没有了存在的意义,有可能一个小小的争执就导致严重的后果,对我们来说,我们能用语言将所想的表达出来,就要好好利用这项技能,在沟通中,发生矛盾可以先说一声对不起,很快问题就会被解决,尊重他人就是尊重自己,想要主导沟通的方向,就要组织好自己的言语,对待不同的人要有不同的说话方式,不同的事情也要有不同的说话水平,从而把握好沟通的

技巧。

二、从生活入手,让学生付诸行动

高中生所需要的是关怀,在这个事事以竞争为主的社会很多家长与教师忽略了这一点,缺少了对学生的关爱,所以思想政治的教育达不到很好的效果。如今政治教育下降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家庭的问题,所以,教师也要经常与学生的父母进行沟通,例如,在学习“走向自立人生”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在家都帮助父母干过什么,自己的事情是不是都由自己做,接着总结出最多学生会自己干的事情,接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你觉得哪些事应该是你自己干的?抛出问题后要让学生明白自立自强的思想,最后还需要和家长沟通,希望家长能在家尽量教导学生自立,可以由简单的事情开始让学生试着做

一做。

三、以情景实例入手,引导学生端正品行

在思想政治的教育中,很多学生懂得这些道理,但是真的在实际情况中的时候却不会真的行动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一味地说道理,实践的重要性已经在以往的教学经验中凸显出来,要给学生展现出一幅鲜活的动态画卷,也就是从情景入手,提出真实的例子来说明让学生了解道理的含义。例如,现在父母都面临失业,家里遭受了重大打击,你不能再来上学,你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这样一点点的诱导,让学生明白该如何去做,教师只能引导,不能介入学生的选择。高中生的思维相对来说较为活跃,看待问题也不再是一知半解,但同样也激化矛盾的燃点,沟通得当,才能让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友好,保护了学院的安全性,提升了学校总体的水平。

教师要以实际出发,加强思想政治的教育,要以身作则,贴近学生,如此不仅能更好地教学,还促进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利于两者之间的交流,这样双赢的局面可见举措的正确性。这也是教育事业的一个历史性的跨越,让学生在校期间真正地学会怎样与人沟通的技巧和怎样做人。

参考文献:

第4篇:思想政治的含义范文

1.从思想上正视美育教育。美学教育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次数不多,并常备忽略。但是,美学教育在促进学生形成健全、健康的思想政治上有着无可厚非的作用。因此,如何让美学教育深入人心,必须从本质上解决问题。思想观念,正是美学教育的地位得不到提高的主要原因。所以,正视美育,是教学任务的关键。如:教师可以从美育的理论着手,理论是一切实践活动的基础,让学生接受美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对其审美修养有一定的积极因素。为此,开展与美学相关的课程,促进学生全新的认识美学,是引导学生将美学理论与思想政治相结合的一大重要举措。

2.从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深化美育的教学内容。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在此过程中难免要讲述一些颇为空泛的政治理论、政治概念等,其含义都比较抽象,学生往往觉得难以学透并认为思想政治费时、费力、费解。因此,将美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之中,将古板乏味的知识点艺术化,从抽象转变成感知,让学生在认识美、体验美、欣赏美的过程中学习思想政治,让思想政治知识变得具体和形象。以影视作品为线索,逐渐探索出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感受中国成长过程的思想政治变化,也让学生跟上时代的发展,要让他们知道,中国未来的思想政治,有他们参与的一部分。

3.以美育的反面教材来讲述正确的思想政治内容。在社会生活中有不少事例去折射出一些消极的、低俗的、恐怖的事件,为此,教师应重视起来,以美育的反面教材来向学生介绍和讲述正确的思想政治内容,发展需要正确的、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报复社会等消极因素,要给予法律的惩罚、道德上的谴责。以美育的发面教材一步步反推思想政治的学习内容,让课堂内容更具生动、形象,这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有莫大的积极影响。

4.将思想政治教学返璞归真。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强调于社会、时事政策,而常常被忽略的是自然。自然,是社会发展的起源,自然之美才是审美的起步点。社会上种种善与恶,在自然的面前都显得如此的单薄无力,自然是促进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因素,有利于净化学生的心灵美。基于这个理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参加课外的实践活动,去领略自然风光的美感,从而学习到更多。每个人的感受不同,美的欣赏也不同,这种视觉、嗅觉、听觉三合一的学习过程,是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手段,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陶冶情操。自然美,其作用的特性在于潜移默化,而这种潜移默化正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的优秀传统。

二、结语

第5篇:思想政治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 中学政治生活化 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实践

政治是一门与生活有着密切联系的社会性学科。生活是具体而真实的,因此政治教学活动一定要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实际,要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时事政治、民族习俗和风土人情有机结合。所以,所谓的生活化课堂其实就是使课堂更加地贴近生活,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自然地参与到教育活动中,从而轻松、透彻地获得必要的知识。政治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了政治的保障,我们才有安定的生活,对于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来说,更应该运用这种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政治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这种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政治知识。

一、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及教学目标

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中学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以往的生活背景角度出发,以“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理念作为指导,把政治课堂教学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此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让学生学会用政治、哲学、经济和文化的思维方式分析现实的社会,解决现实生活里的问题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课堂就在我们的身边,体会到政治课的趣味性和魅力。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之下,政治教师一般都是以提高学生的成绩作为教学目标进行教学,这违背了思想政治的教学目的。因此,中学政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将政治教学目标生活化,把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灵活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加深学生对于政治课本的理解,进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的意义

首先,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如今,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教学需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构建生活化课堂不仅可以实现对教学的多元化的处理,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生活化课堂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而且可以活跃政治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不断汲取政治知识,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

其次,可以促进学生政治思维进一步发展。传统政治教学方式只注重讲解、传递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不能满足学生学习政治的需求,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和枯燥的学习心理。并且,在传统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略生活资源的运用。因此,在中学政治教学过程中采用生活化课堂的教学方法,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政治的需求,促进学生政治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能够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达到学习、吸纳知识的目的,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社会和自然。同时,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学习思路,增强学生了解社会的欲望。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不断感悟、学习政治知识,不断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政治知识的印象;不断提高学生认识、理解政治知识的能力;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达到政治教育的教学目的,并且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三、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策略

首先,导入新课的生活化。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于所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探求欲,就会积极主动地深入研究学习的内容,这样会使教学事半功倍。那么什么样的内容会使学生产生兴趣呢?答案是和学生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因为和学生实际生活相关,所以会让学生觉得更加真实。因此,在中学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运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进行新课导入,引出新的政治课的主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爱上学习,在学习中得到快乐,在学习中受益。

其次,教学内容的生活化。“教材给予我们的只是一个话题,生活才是学生的真实世界”。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要求教师不拘泥于课本,大胆地将教学材料进行必要的充实和改造,将现实生活引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增强启智明理的教育效果。比如,学习“合理消费”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提出“怎样的消费是合理的消费”这个问题,让学生自由回答在日常生活中的消费行为,再由其他学生评定这些消费行为中哪些是合理的消费哪些是不合理的消费,为什么?问题来自课本,但学生的答案则来自真实的生活体验。

最后,教学过程的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就是指把现实生活的过程搬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愉悦、自主和平等的环境中自主地追求真理,在情境教学中达到教学目的,把课本知识和学生的活动及经验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成长。比如,在中学政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聊天”这个日常生活的交流方式和学生进行交流,教师和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进行双向交流。这样可以放松学生紧张的情绪,从而畅所欲言,表达出内心真实的想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构建中学政治生活化课堂体现出了新课改的理念。生活化课堂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和兴趣,有助于学生了解社会、了解自然;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中学政治教师可以运用导入新课生活化、教学内容生活化和教学过程生活化等策略构建生活化课堂。

参考文献:

第6篇:思想政治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现状;原因探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进步,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已经正式走向“行动”和“现实”领域,但“缺少课程资源”依旧是制约课程改革的最大障碍,积极开发合理利用校内外的课程资源成为当前最为重要的工作。

1、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原因

我国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虽然相较以前已有进步,但仍存在诸多问题,受到各方面的局限,具体表现如下:

(一)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存在较大主体局限性

(1)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单一,学术性很强,不符合实际所需。

(2)教师课程资源意识薄弱,开发能力欠缺,保守着单一的课程管理体制管理教学课堂。

(3)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忽视,开发的课程资源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和主动研究。

(4)课程开发设置的环节没有和家长交流沟通,忽略了家长的主体地位和引导作用。

(5)社会的校外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研究学习等公共资源未充分发挥作用,也未被开发利用。

(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在客体上存在缺陷性

(1)从课程素材、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空间分布和对课程资源的把握、利用程度来看,课程资源的教学结构都较为单一,符合当地的人文风情、地域资源未融入其中。

(2)应试教育的思维模式根深蒂固,各种生动复杂的思想政治教学活动未被重视,反而仅仅局限在固定的应试资源框架中。

(3)中学思想政治把教材当成主要的课程资源,内容长久不变,有用性不高,教学单调乏味。

(4)大量具有教育意义的思想政治课程资源闲置、浪费,其教育功能和意义在已开发的课程资源中没有具体体现。

(三)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不合理

(1)在教材的编写,资源的利用上缺乏创新和改造,没有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教学条件进行删减,增添创新型内容。

(2)教学课程注重应试教育中要求的掌握和记忆,轻视学生自主创造、发现和探究的思想。

(3)课程资源多而杂乱,没有进行合理的编排,调整。

(4)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持续性,也少与其他学科课程资源融合、重组。

2、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探析

为全面达成思想政治目标和学生发展基础,为新一轮思想政治课程改革赋予更为丰富的文化内涵,笔者结合上述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原因,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分类、形式、途径等角度来分析,我们可以看见未来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一)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分类

(1)从课程资源的功能特点看,课程资源可以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种。

(2)从课程资源的空间分布看,课程资源被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

(3)从存在方式上看,课程资源分为显形课程资源和隐形课程资源。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

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即是指它所依存的物化表现形式,主要包括生命载体和非生命载体两种形式。课程资源的生命载体泛指掌握课程素材的人,比如说:负责教育教学的教师、承担教育管理的专家、学者、和其他教育研究人员。而课程资源的非生命载体就是课程资源的载体的本体含义,是指素材性课程资源依存的非生命物化形式。

实施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

(1)进行课程改革,强化师资力量,完善教师结构,全面深入地进行课程资料的搜集整理。

(2)更新中学政治教师课程资源观,利用当前的新闻素材、时事热点、教材资源等最新信息改进教育方式,在动态的教学过程中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3)强调学生、教师、家长各自的重要作用,重视教育教学专家在课程开发利用中的导向价值。

(4)充分发挥校内课程标准,教材等课程资源的的效用,并进行资源的整合、开发、运用,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5)积极开发利用校外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加强社区社会与学校的交往融合,以及相关信息的交流表达,构建“社会即课堂”的课堂教学思想。

(6)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联系校内校外实现思想政治课程资源共享,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效率。

(7)增加经费投入,加强课程教材的完善程度,与教育行政部门、其他公共服务部门的交流合作。

(8)一定程度上加大思想政治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强化对课程资源的筛选、统计和管理,增设学校的监督、评价和反馈机制,使政治课程资源更加完善。

结束语:

课程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保证思想政治课程朝着全面合理的方向发展前进,在此过程中,必须要确定学生、教师、家长和社会内外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优势,有机结合课程教材、课程资源和学生学习的联系,就能有效达成中学思想政治的教学成果。

第7篇:思想政治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政治课;差异化教学法;拓展教学法

一、在差异化教学方法中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差异化教学方法的实质是以新课改提出的因材施教作为基础理论,突破性的把学生进行“分类”,“分类”的真正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分层次的开展教学。也就是说,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对政治知识了解的基础之上获得新的提高,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提高区”体验自己的成长,从而提高每个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比如,在讲“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时,教师首先要明确课堂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学生对公民义务和权利一致性的学习,让学生养成自觉履行义务的能力,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明确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制定出不同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应用哲理的形式感染学生、应用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深化学生对该课堂知识认识的深度等。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最终的教学目标只有一个,改变的只是学生对知识的获得的方式。

政治课程差异化的教学方式的基础得益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体现的是学生学习的“主角”位置,以及教师从“保姆型”到“自由型”角色的转变。自主学习倡导的是把更多的学习时间留个学生,把更多的发挥空间还给学生的教学的理念。

比如,我们提到的“公民的义务和权利”一课,在讲这一课前,学生肯定先要知道,公民的含义,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如果单纯的靠教师用抽象的文字去论述两者的定义,那么学生对两者的定义的理解变在无形中增加了约束成分。但是,最为政治教师要意识到,政治知识只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素材,高效的学习方法才是学生受益终生的关键所在。因此,教师不妨,把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掌握,让每个学生的不同的理解能力和不同的思维模式都能得到开发。最后,让学生自己去“说”对政治知识和观点的认识。这样一来,不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且还展示了学生对知识的驽驾能力,从而让学生在主动学子中,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为调动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此外,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也给教师下一步的教学的目标的确立提供第一手资料。

二、回归生活,让政治理论及时得到实践

政治知识学习的内在意义在于潜移默化中对学生综合素质、身心修养、价值观念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对自己人生的发展定位尚处在“雏形期”,因此,如何让政治知识发挥出特有的导向和基础作用,将对学生的成长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此,文章提出了让政治课堂回归生活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巧设生活场景,用生活化的思路去叩开学生的理解的闸门,从而培养学生对政治知识的发散性思维。

我们知道,每一个政治观点都是在事实中总结归纳出来的,如果,我们单纯的从知识的关键字眼的理解和讲解去开展教学,将会使学生对政治知识的理解变得抽象,反过来讲,我们用生活中的事实去验证观点,也就是运用不同的“数据”去倒推一个“数学等式”,那么这个政治观点将会变得真实,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也会更加深刻。

例如在讲“正确认识自我”一课时,教师可以把课堂模拟成一场综合性的拓展活动,比如可以播放“我相信”等带有激烈作用的歌曲等,来营造一种挑战自我的气氛,然后,教师可以出一些带有政治观点题目,让学生用自己实际生活的例子进行回答,教师对学生的回答加以评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学到了课堂的知识,而且还对自己平生生活中的表现做了比较准确的定位。可见通过教学过程中生活场景化生活片段的引入,增加了学生与课堂的粘着力,使课堂气氛一直处在活跃的状态,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政治知识点的迁移、拓展教学法

众所周知,政治知识是学生的思想支柱,是开展其他学科学习的基础之一。政治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教学法,是以政治知识的网络构建为基础,因此作为教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构建一个比较系统和全面的基础知识的结构框架,让学生具备知识点的迁移与拓展的结构脉络。然后采用关联发散思维的方式从新编排教学内容,从学生认知的发展模式出发,提出知识拓展的方向。

例如,在讲“正常情绪”一课时,教师可以发出这样的提问:“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当人产生情绪时,人的身体各部分将发生什么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这样,通过政治知识与生物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对政治知识的了解更加深刻,对生物知识也有了突破性的认识。

四、总结

在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本着“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层次教学,通过对学生差异化培养让学生一起进步,共同提高;要善于应用生活中的素材,深化政治知识,让学生懂得学习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方法;要给学生提供知识迁移与拓展的方向,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全面进步与发展。我们相信,只要不断地实践下去,学生一定会乐于上政治课,并在政治课上进行自我教育,作为教师也会在此过程中提高自身素质的。

参考文献:

[1]王玉芳.河北省召开初中思想政治课改革实验观摩会[J].思想政治课教学,1987年06期

[2]董欢.初中思想政治课接受有效性探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第8篇:思想政治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学;思想政治课;中职院校

中职学校是以培养实践技术性人才为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肩负着国民经济的使命。为适应社会、时展的需求,只有实行创新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所以,如何施行创新教学是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师的难题。

1创新教学法的含义

创新教学法是指将一切教学活动建立在创新的基础上,根据教材的内容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使学生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得到一定的启发,从而实现知识创新的过程[3]。创新教学法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为主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负责帮助学生提高独立思考问题及观察事物本质的能力。

2中职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

2.1教学观念陈旧

现在中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师普遍存在这样一种思想“思想政治课是以理论为导向[1]”,使得在授课过程中,对学生灌输硬性理论知识,并没有将思想政治课与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相结合,忽略了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未来的影响。

2.2教师水平不高

在中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属于文化基础课,无论是校方还是教师对课程重视和研究不够,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认识不到这门课程对于学生的素质和未来发展的影响,无法体现思想政治课的教育特色和重要性,学生的综合能力也无法得到提升,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很可能对未来学生的就业产生影响。2.3教学方法滞后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中职院校的思想政治课也呈现出单纯的以记录、背诵、考核为主的教学方法[2],让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参与到课堂中,使得课堂变得乏味无趣,学生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而且对于学生思想政治课的考核也主要是以笔试成绩加上平时的出勤率为基础,忽略了中职学校培育人才的要求。

3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法的实践

3.1课堂辩证法

教师在对教学内容进行认真的研读后,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能够引起学生出现争议的问题,安排辩论赛或是讨论赛等。教师及时收集学生在辩论过程中的观点和论据等,在双方陈述结束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对学生们提出的观点进行点评。还可以评出本场MVP,鼓励学生们积极发言。这样不但使学生自发地加入到思想政治的课堂中来,还提高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更主要的是学生将理论带入到实际中的能力。

3.2社会调查法

是指走出教室,将学习内容融入到社会中,在社会上进行实践调查的教学方法。教师给学生布置一个课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课题进行研究,学生可以自行安排研究方式。在进行调查研究后,教师组织学生将各组的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指出在调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拓宽视野,加强信息搜集和处理的能力。3.3角色体验法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安排学生的角色,让学生通过体验角色的感受从而帮助学生明白道理。例如,在进行对法律课程教学中,可以就某一案例,安排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是原告方、被告方和法官,建立模拟法庭辩论场,让学生体验各自的角色。通过这样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让学生明白法律的严肃性,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作风。

4创新教学法取得效果

4.1陶冶了学生的道德情操

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通过创新教学法的实践,帮助学生提高了道德素质,形成了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正确法律意识,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实践能力,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对社会有用的实践性技术人才。

4.2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思想政治课本来就是一门理论性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很多的概念及逻辑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会导致课堂气氛变得单一乏味。要想激发起学生学习这门课的兴趣,首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性,通过创新教学法,利用灵活多变、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将枯燥的理论知识结合到实际运用中,让学生进行思考分析,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3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学生在生活中或是将来的职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4]。在进行创新教学中,让学生脱离书本,走出课堂,体验社会,通过与社会本行业和群体中的人和事物交流体验,提高了学生良好的自我认知能力,对毕业后未来规划和处理道德和经济问题时,能够准确的调整选择,在无形中帮助学生将知识和道德品格结合在一起,培养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结束语

创新教育法的实践,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自我完善和提高的过程,同时改变传统思想政治课上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激发了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创新能力,对学生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立业创业以及未来的人生规划起到极大的指导作用。

作者:周波 单位:辽宁省盘锦市经济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肖蓉.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创新[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2,(1):113-116.

[2]马海兰.论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创新[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2,(6):103-105.

第9篇:思想政治的含义范文

关键词:高二年级;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注重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主题的紧密结合,明确指出:“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生活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以下,笔者谨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尝试就高二年级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这一先进模式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生活化教学的内在含义

所谓“生活化”教学,即是指教师从实际情况出发,有意识地将具体的教学内容置之于学生所熟悉、所了解的真实生活背景之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生活化”教学的本质在于为学生营造一个他们所倍感亲切的学习氛围与环境,以此最大限度地诱发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的浓厚兴趣以及强烈愿望,真正达到“让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习中懂得如何更好地生活”这一教学目的。

二、高二思想政治践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帮助学生实现对于所学知识点的深刻认识与理解

相较于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的思想品德课程,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抽象性特征,特别是哲学部分,历来更是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之一。我个人认为,其原因在于教师单纯对概念或者原理做简单的解释,致使其讲解过程脱离了学生现实生活背景。

这就要求我们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将一些抽象、复杂的知识点放置于同学生社会生活密切联系的真实背景之中。例如,在教学“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这节内容时,我就为学生列举了如下的例子:我们班级里有很多学生,大家有相同的老师、相同的班级环境,接受的教育也相同,可是为什么有的学生进步很快,有的则进步较慢呢?

这其中,相同的老师、相同的班级环境以及相同的教育水平等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作用于自身的外部原因,它们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不能随意忽视。试想,假设没有了这些外因,学生又谈何接受到正常水平的教育,又谈何取得进步与发展呢?但,导致学生个体学习成绩差异的根本原因在于每个人不同的学习基础、学习目的、学习动机、方式方法以及主观努力程度等这些内在的原因。

由此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性原因,是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非根本性原因,是第二位原因;二者同时存在,缺一不可,但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实践能力

素质教育理念背景下,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标准之一不在于教师是否将教材上的理论知识点全都事无巨细地灌输给了学生,而在于学生是否真正能对这些学来的知识进行灵活的操作与实践运用。

而生活化教学模式的践行则有利于素质教育理念这一要求的更好贯彻与实现。如,在学习“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这节内容时,我从高中阶段学生已有的社会生活实际经验出发,向他们列举了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文化现象:

利用星座、扑克牌等在电脑上算命;

婚事、丧事讲排场、大操大办,挥霍性消费;

……

这些现象都是学生平时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他们本身对此有就有着独特的看法,将“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这一教学内容巧妙寓于这些现象之中既能帮助学生加深认识,明确优秀文化与腐朽文化的区别及相关影响;除此之外,更能让他们懂得一个重要道理:在众多文化之中,只有提高自身辨别落后文化与腐朽文化的水平,才能避免陷入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泥沼。

我们高二思想政治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应恰当地将哲学、政治、经济学的相关知识点以及原理融入高中学生现实生活的实际背景之中,这既有利于真正构建起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更有利于全面落实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