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学课程设计概述范文

教学课程设计概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学课程设计概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学课程设计概述

第1篇:教学课程设计概述范文

一、素描及设计素描概念的讲解

该课程应从素描的概念讲起,介绍传统意义上的素描及其创新和发展,结合大量的图片展示,使学生对传统素描有所认识,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绘画素描、什么是设计素描,二者有何区别,二者的关系是什么,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学生学习设计素描的意义何在等,认识到学习设计素描的重要性,知道要学什么、该如何学。要通过大量优秀设计素描作品的赏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会用设计的眼光去审视素描作品,培养其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其创作灵感;要通过大量实践,使学生掌握设计素描的创作方法,提高创作意识和创作水平。

二、线条训练

线条是素描中塑造对象的重要手段,设计素描实践环节教学就要从最基本的线条训练开始,使学生掌握长线条、短线条的绘制方法和线条的排列原则,了解各种素描工具的特性、选用原则和使用方法,能够灵活运用铅笔的中锋、侧峰、平峰来绘制粗细、疏密、长短不一的线条。点、线、面是素描造型中的基本元素。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设计素描要打破传统设计素描中点线面使用的条条框框,追求创新应用,进行肌理绘画。肌理绘画是一种没有固定形式的绘画,它强调整体效果,强调给人一种平衡感,要求每一笔都考虑整体关系,以保持画面的平衡﹙见图1﹚。肌理绘画符合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的特点,适合该专业学生学习。

三、透视学原理介绍

《场景设计》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设计素描》的后续课程。动画场景设计以透视学原理为依托。“透视”是一种绘画术语,一种专业绘画技法理论。它来源于物理学中的光学原理、数学原理。画家们将投影几何的原理运用到绘画中来,创造出“透视”这一技法﹙见图2﹚。运用透视技法,可以在平面的画纸上准确地表现出富有立体感、空间感的艺术场景,描绘出生动的艺术形象,创作出鲜活的艺术作品﹙见图3﹚。学生们平时可能会从日常生活实践中得到一些透视知识,譬如:近大远小;正圆的杯口在画面上要呈椭圆形,正方形的桌面在画面中要呈斜方形,等等。但是,这一点初步的感性认识对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来说是远远不够的。譬如:近者要画大,但大到什么程度?要把正方形画成斜方形,究竟什么斜法才算正确?深入仔细地分析起来就不那么简单了。我们所要表现的物体如此之多,形象如此复杂,空间如此之大,只凭借“近大远小”这样的口诀是不能解决透视中所有问题的,需要系统的理论作支撑。因此,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设计素描》课程教学应重点介绍透视原理,讲解透视的变化规律,传授平行、成角、倾斜、曲线的透视画法﹙重点讲解曲线透视画法中圆柱、多层多向圆、重叠圆弧的画法等﹚以及结构素描画法。学生们只有掌握了透视原理并能够熟练运用,才能够分析物体结构,才能够绘制出生动逼真的动画场景。

四、人体结构讲解

《人物造型》也是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设计素描》的后续课程。人物造型须以人体结构为依托,因此教学中要讲授人体骨骼、肌肉知识。动漫角色设计要求采用三视图的形式﹙见图4﹚,所以教学中还应要求学生临摹及默画人体骨骼和肌肉的正、侧、背三视图﹙见图5、图6﹚。只有熟记人体骨骼、肌肉的名称,熟知其形状和生长点,掌握肌肉拉伸与收缩的特征,才能够准确生动地塑造角色,才能够进行合理的角色夸张和变形。该课程应以临摹为主,辅以写生训练,还可加入少量的风景写生,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程教学内容[3]。

五、结语

第2篇:教学课程设计概述范文

关键词:示范;教学形式;改革;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尤其是民办高校的迅速成长壮大,为我国的全民高等教育事业提供了必要的辅助力量,提升了国民整体素质。2017年,民办高校在校学生总数超过4000万,办学数量接近全国高校的30%。民办高校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成了教育改革向深层次发展的重要对象。同时,民办高校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我们对于其存在的深刻意义、发展脉络及创新特点的把握并不十分明确。经过多年的发展,艺术设计教育已初具成效。根据近几年民办学院课堂教学跟踪调研情况分析,我们发现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所出现的问题已经对专业教学的培养诉求形成了阻碍。国内民办学院专业教改的研究成果众多,但艺术设计专业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既科学又高效的专业教学改革模式。教学过程中,教师亲自示范教学的程度不高,学生的专业技能认知和把握程度有限,导致目前民办学院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设计专业水平整体较低。

一、设计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形式存在的问题

1.以旧教学法教授新教材

部分教师在具体的专业课教学中,忽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对于新形势下的专业发展趋势把握不明确,没有深入分析专业前沿的动态,继续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导致新教材的目标与实际教学效果存在差距,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意识没有得到有效培养。

2.教师业务素质不高,创新理念不足

在具体的专业教学中,部分教师疏于对专业课程的深入研究,专业视域不够开阔,专业知识较为匮乏。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提高学生综合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的课程,需要从教者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灵活的教学方法及勇于创新的治学态度。

3.专业教学改革的构架与发展差异性不对称

部分民办高校的专业建设水平相对较低,一部分因为受师资力量的构成因素的限制,另一部分由于革新理念和执行机制尚未完善。针对这种独特的办学体制,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过程自然而然地受到一定的影响和制约。由此,寻求创新性教学改革的解决方案,构建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示范教学改革体系,就成了紧迫事宜。在示范教学中该如何融入素质教育,如何渗透创新意识,如何提高学生的设计实践能力,成了课题组成员首要面对的问题。笔者根据民办高等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示范教学的实际情况,以设计表达、公共空间室内设计等核心专业课程为例,研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解决关键问题的改革研究准则

第一,强化民办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的知识传授与示范教学的有机结合。核心专业课程的课程体系要求、知识把握能力标准和示范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十分关键。第二,加强民办学院的素质教育,拓宽专业视野,构建起充分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示范教学改革架构。从民办学院的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师的专业素质、专业教学水平层次划分情况分析,以及教师现代教育理念研究。第三,通过教师示范教学,增强学生独立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将素质教育渗透于专业教育。全方位了解学生在专业示范教学过程中的心理诉求,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条件。第四,提高教师的专业示范能力、专业素质、创新能力和创业实践能力。第五,针对示范教学,寻找到联系教与学关键的、科学合理的纽带,探索示范教学的改革方式与教学创新流程。培养专业性强、具备开拓创新特色的人才,提升其综合素质和社会竞争能力。

三、示范性教学与指导

通过学年的教学示范改革的研究,课题组成员有针对性地在手绘表现技法、居住空间室内设计、办公空间室内设计等核心专业课程中开展示范性教学,针对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不同阶段,主要在平面图的绘制、天花图的绘制、立面图的绘制以及对应主要效果图的绘制四个阶段,对学生进行示范性的教学和指导,使学生通过示范性教学更容易地掌握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1.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特点和实际教学条件,增加有效的示范性教学环节

强化环境设计、公共空间设计、设计表达等专业课堂教学的专业性,展现教师示范教学的直观性、真实性、高效性,并且贯穿于教学过程。立足于教学改革的主旨,寻找教学互动的关键纽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起点,自然地融入新型的示范性授课方法和教学手段,形成师生互相学习的良好课堂氛围。

2.选择适当的主要专业课程,分阶段进行示范性教学

根据学生的理论基础和实际能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主动性创造教学,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专业性。教师在讲授过程中要灵活地把握专业知识的分段式深入,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修养为前提,锻炼学生手、眼、脑结合的能力,充分开发其创造力,塑造其能学、好学、乐学的新型学习态度。

3.通过示范性的教学,启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扩展学生的思维范围,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通过手绘表达设计想法。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师生感知、体验、互动,提升专业教学水平,强化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师突破程式化、概念化和一般化的习惯教学模式,纳入新鲜、生动的示范授课机制;采用更深层次思维方式,从不同的角度深入诠释示范教学的重要意义。通过多种途径丰富教学框架,把专业教学特定的观念与知识转化为视觉语言和教师亲自示范教学的观摩体验。

4.研究组定期组织会议,总结示范性教学的实际效果

通过会议讨论,不断提高课程需要的理论知识,并及时做好记录。在整体的改革过程中,自上而下要深知专业示范性教学的重要性,并把其作为民办高校求创新、求发展的重要依托。集合师资力量,积极总结阶段性成果,群策群力,发挥教师的业务力量,根据实际的教学效果反馈调整、完善教学模式,直至达到理想的运行状态。

四、模式研究与实践措施

教学模式改革应该体现人文关怀,分层次、分阶段地有的放矢,力求示范性教学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1.核心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

第一,初步带入:在初入学习基础课的阶段,教师要创造一个宽领域的专业范畴,构建专业入门的导入型框架,使学生意识到所学专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从观察生活中的艺术现象出发,继而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了解艺术创造的普遍性和对社会活动的影响,激发学习兴趣,理顺求学的开端和专业学习的过程。第二,渐续过渡:教师在掌握专业教学宗旨的前提下,通过交流、讨论等多样方法挖掘学生的疑问;教师通过实际案例进行通俗易懂的讲解,并融入亲身实践的专业经验,辅助专业知识的渐入性引导。第三,乐于求知:教师以系统的专业基础锻炼使学生集中关注专业领域的相关知识和业务技能,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领域,促进其专业学习的广博性。

2.核心专业课程的教学模式

第一,主观能动:经过专业基础的良性导入,学生能够依照专业教学的学习任务,积极主动地搜寻与专业课相关的专业资料,汇总预习的疑惑,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做好前期的必要准备。第二,分组协作:学生根据每门专业课程的具体安排,以小组形式展开设计项目的合作交流。组内成员各自分工,形成单独的设计团队,各组自荐代表并陈述设计项目的详细内容,由此形成竞赛的模式,营造热烈、欢快的群体讨论、研习的课堂氛围。教师适当引导并给予必要的建议,通过分析各组的优势、劣势,帮助其自我改进、趋于完善。第三,自省悟学:专业课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学生掌握专业重点、难点之后,能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自我领悟。学生通过鉴赏大师的经典设计作品,获得深刻的艺术体验,逐渐形成个性化的设计思维。

3.核心选修课程的教学模式

第一,横向展开:选修课程是专业学习的拓展。艺术设计是一门交叉学科,其包含的知识极为丰富,涉及众多领域。教师在授课时应该注重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其指明学习方向;增强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综合性,使其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艺术行为、艺术活动及表现方式,以设计表达自身情感。第二,纵向延伸:教师的专业示范能够使学生集中学习重点内容,并依据思维轴线串联专业知识。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能够带领学生走进更深入的专业研究领域,直至学生熟练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第三,多维汇结:思维意识的多重交叉性源于设计目标涵盖元素的多样性。学生学习选修课程,通过思维训练掌握相关的专业知识,总结学习、工作的主体部分。学生在经历多种思维训练之后,能够直接抓住专业学习的首要目标,继而顺利解决设计任务的重点问题。民办学院的艺术设计核心课程教学形式改革研究与实践,是基于国内现阶段民办院校的教学状况进行的新尝试。我们在借鉴相关先进教学模式的前提下,秉承“寓教于乐,善教于用”理论基础,大胆地进行一系列创新性的改革。只有不断提升艺术设计专业教师的素质,增强教师队伍的团队力量和求索精神,才能构建科学、合理、高效的师资力量。教师要时刻不忘初心,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积累阅历,通过切合实际的教育理论培养新时代艺术设计类专门人才,为专业领域的人才梯队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专职人才储备。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工作的中心,应该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的办学宗旨,积极、稳步、渐进地推进改革。在整体的教学改革环节中,通过师师互助、师生互动、生生互竞,构建博学求真、锐意进取的专业教学新模式,使师生在专业教学改革的氛围中经历求新、务实、善学、致用的专业成长,从而探索民办高校核心课程教学改革的新思路,形成一条良性循环且持续创新的教学路径。

参考文献:

[1](意)布鲁诺•赛维.建筑空间论.张似赞,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2](日)卢原义信.外部空间设计.尹培桐,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5.

第3篇:教学课程设计概述范文

艺术设计类基础课程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学生不能认识到自己所学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之间的关系。选择学习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数是在高中阶段学习过素描、色彩、速写的,当他们带着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进入大学校园时,他们是兴奋的,但是当他们在接触到基础课程时他们心里是带着问题的――为什么还要画,我们不是学设计的吗。学生普遍认为自己经过了高考,应该在大学学点新鲜的知识,如果教师不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认识到基础课程对设计课程的重要性,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学生厌倦基础课的学习,就不能够达到我们教学的要求。2、学生在设计课程中无法运用基础课程中所学到的知识来进行设计活动。大多数学生在开展设计活动时,不能够很好的利用基础课程中所学知识来开展设计活动,总是抛开美学的观念和构成的规律来进行创造,无法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学生支撑设计的理念较薄弱、创作源泉干涩。

艺术设计类基础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1、教学内容以“必须、够用、适用”为原则,将相关教学内容进行整合。高职类大专学院基础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一方面要贯彻“必须、够用、适用”的原则,即为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和终生学习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要突出艺术设计专业方向的主题,即培养学生的岗位素质能力,实现高职高专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整合教学内容。由于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所安排的课程和教学要求也不同,要本着必须、够用、适用的原则,以核心课程元素为引领主线,向下游课程延伸,进行课程的重新组合,减少基础课程中的重复内容,把有关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如:修改传统的素描、色彩表现方式,在教学内容的组织过程中注重专业知识的选取,注重课程模块之间的联系性,尤其是基础课程与专业设计课程之间联系性。

完善设计所必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增加基本设计方法和实践性内容,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紧密结合艺术设计创意、表现的方法,是培养设计能力的根本保证,也是实施终身教育、发展和创造的基础。

目前一些高校在设计素描这门课程时,安排的教学内容为创意设计素描、结构素描等几大部分,创意设计素描其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意能力;结构素描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透视,认识透视的原理,并能够运用透视表现自己的创意,在教学中就可以根据不同的专业选取不同的教学内容,如:动漫专业可以选取场景素描、人物素描等内容来进行教学;工业设计可以选取产品结构素描为题材来进行教学,这样能够更贴切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课程内容选取要具有目的性;写实素描往往被认为是“真实再现”,和创意素描分开来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这两部门的内容来进行教学。《设计构成》是综合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部分所提炼出来的课程。根据课程之间的联系性来选取教学内容,教师在讲授课程时,可以根据实际运用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可以用精炼的理论要点结合实际的运用,让学生更能够理解构成实际用途,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国内外最新得构成基础与设计实践图像及艺术类学生优秀作品作为教学资料。利用图形,图样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设计构成所提到的概念。

2、教学方法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设计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原则。在教学方法上将传统的教师课堂讲授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即教师课堂讲授、学生实际操作、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易于接受和理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应以训练学生动手能力为主,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艺术设计也是如此,教师如一味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不要求实际绘制练习, 对于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课程内容是很空洞的。整个教学过程以技能操作为导向,边教、边学、边做来完成教学过程,创设积极的、富有营养的、具有交互作用的学习环境,持续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课程, 不仅要重视理论,更要注重实践。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训练, 可以使手工制作能力、实践能力得到提高, 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在教学过程中, 要做到不只是停留在对美的认识与欣赏方面, 更要使学生对美的认识升华到创新的层面上来, 进而运用到今后的设计中去。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尊重学生个性,挖掘个人潜能,强调艺术学习的个性化是以面向全体学生,以培养创意思维能力为本。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整合应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背景。挖掘学生的特性,充分调动他们的主观意识,为他们提供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积极实践的条件,鼓励他们在基本设计原则不变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思维创想,帮助他们形成较高的审美趣味。

做为未来的设计师,人际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重视师生间及学生间的互动,使学生能够很好地与周围的人进行互动――方案的讨论。当今的高职学生, 思想活跃,但文化知识较差, 如果课堂上还是弥漫着沉闷的教学气氛, 学生是不会欢迎的。为了活跃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注重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愉快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充分利用教学资料中的愉快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利用现有的实物、模型、成功案例等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培养双师型教师并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培养双师型专业教师是提高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技能操作训练的主要教学方法以现场四阶段教学法(即教学准备、教师讲解与操作示范,学生操作与教师巡回指导、质量检查与总结等四个阶段)为主。由于设计基础课程在学习过程中的操作性和理论指导性比较强,因此,根据实际需求应该精心设计在哪一个环节合理穿插安排学习哪一些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是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法和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穿插理论学习时,应结合实际操作和学生的情况,灵活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如问题法、直观法、对比法、任务驱动法、案例分析法等),充分体现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指导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觉学习,促使学生在理论学习过程中体会理论与实际操作间的内在联系,寻找和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4篇:教学课程设计概述范文

【关键词】整体设计;实践;创意

中图分类号:TS8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2-0241-01

一、书籍装帧课程的学科重要性

《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方向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集实践与应用结合紧密的学科专业课。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书籍装帧设计的方法与技能,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和技能,系统地设计书籍并不断改进设计创新和设计水准,同时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此课程的鉴赏能力和基础理论研究能力,并对书籍装帧的工艺制作与生产流程有全面了解。实践教学在设计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其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提高会对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人才培养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二、书籍装帧课程的实践教学重点: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的放矢,把实践作为重点,但不能忽略基础知识,在讲授中主要让学生掌握书籍装帧的起源与发展、书籍设计的基本方法、书籍的形态设计、书籍装帧设计的材料应用、书籍装帧设计印刷工艺、概念书设计等。通过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把握书籍装帧设计的前沿性和未来发展趋势。

我们在该课程的教学中不难发现,设计工艺制作方面的难点是书籍装帧设计的核心问题所在,通过案例教学与项目教学相结合的做法,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起来。例如,在讲“书籍整体设计”、“概念书籍设计”、“书籍材料”时,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国内外优秀的书籍设计作品进行赏析,激发学生的设计潜能,浓厚的兴趣是“创意”、“创新”的基础。开拓学生的视野和设计意识、理念,启迪学生的形象思S,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印刷厂和纸张材料市场,结合案例和市场进行讲解,用直观形象的感受,汲取不同的设计营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为了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我们可以设置“课程设计”实训教学环节,使学生通过设计实践来学习设计原理,艺术修养的提高、视野的开阔,创作设计实践经验的积累很重要。为了扩大学生视野,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如指导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到院图书馆和本课程图书资料室阅览,平时注意观察、收集相关资料,组织参观展览等。工艺和制作方面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习难点,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采取现场“一对一”教学方法。具体来说,就是把课堂教学搬到校内相关实训中心或印刷厂进行,在现场请印刷厂的师傅结合具体的书籍印刷、制作和材料应用进行讲解,学生就能理解书籍设计要通过印刷和制作的环节来完成,明白书籍设计过程中如何设置印刷模式。通过一系列现场学习,使学生掌握书籍装帧设计工艺和制作流程。

三、实践教学的设计效果

书籍装帧设计的实践意义在于在设计实际中的应用,其应用面涉及印刷、电子媒体等,所以实践领域广泛。同时其效果也会直接涉及到文化、政治、经济信息的传播。安排适当的时间进行市场调研,进行参观学习,让学生了解材料、印刷工艺、制作流程等,同时让学生与著作者沟通。通过市场调查、交流等实践环节,学生具备了应用设计原理与方法解决一系列设计课题的能力,同时对出版、印刷有基本了解,增强了设计的适用性,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时,辅以课外科研训练,加强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参与意识。积极组织学生参与省级及全国大学生设计竞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总之,理论讲授与设计实践相结合,按需求使学生提高应用能力;采用案例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分析国内外著名设计师的优秀作品,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课堂讨论法,针对理论讲授和课题展开讨论,探讨设计方案,推行师生讨论互动式的教学方式;“一对一”的单独辅导,了解学生创作思路,解决学生个性的问题,发挥个体特点形成创作差异。

四、书籍装帧的创新设计

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设计题目,模拟设计系列书籍一套、概念书籍一本、书籍招贴一份。可以结合部分真实的书籍设计课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涉及到具体制作书籍的过程,明确书籍设计的整体概念及构成原理,学会从原稿处理到书籍出版的编辑设计的方法。通过实践创新教学,我们从整体上让学生理解书籍设计教学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了解历史和现状,仔细研究实践个案,并在教学实践中得到验证。

参考文献:

[1]杉浦康平.亚洲的书籍、文字与设计[M].北京:三联书店,2006.

[2](德)维尔堡.发展中的书籍艺术[M]..余秉楠译.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

[3]毛德宝.装帧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丘陵.书籍装帧艺术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1990.

第5篇:教学课程设计概述范文

关键词:艺术设计;素描课程;教学改革

素描在艺术设计专业中是必修课程,对于学习本专业的学生来说,这门基础课程是不可缺的,因此,素描课程基础教学中的很多弊端就必须进行解决完善。

1艺术设计中素描课程教学现状

在我国多数学校的素描教学中,基本教学方式就是老师在课堂上对基本知识进行统一的讲解,让学生了解技法,教室对学生讲解绘画经验,然后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训练。这就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中国的教育比较传统,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老师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尽管这种方式能够让教学过程更加有序统一,但是存在很严重的问题,一是整个教学过程缺乏针对性,基础造型训练模式不能根据具体专业进行调整,二是教学在形式上比较单一,学生在学习中不能够发挥自身的独创能力,并且传统教学会让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三是在教学不能很好的和后续专业衔接导致教学效果不能达到理想状态,学生在课后很多基础性问题还是不能解决。

2对素描课程基础教学进行改革的目标及意义

2.1改革目标

在现代化设计中,强调的就是能够将艺术和技术有机的进行结合,素描作为艺术设计的基础,在对素描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时,应该将艺术和设计进行结合,将两者的共同性联系起来,让整个素描教学过程能够更加体现现代艺术,素描人才可以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国家培养出更加合格的应用型人才。

2.2改革的意义

素描课程长久以来基本是以表现写实主义风格为主要内容,对精神层面上审美功能的艺术价值进行追求,素描对于艺术设计来说就是为其服务的,在本质上更应该体现实用性。对素描课程的基本教学进行改革,一方面可以让教学内容更具新颖性、让设计素描更具实用性,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对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对学生的学习也更加有益。

3艺术设计素描课程基础教学改革的思路

为了给国家培养出更加优秀更加适应社会的复合型人才,那么在教学中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手段进行改革就是必要的。对于艺术设计素描课程基础教学的改革,应该抓住重点,从多方面入手。

3.1将宏观与微观结合起来

在改革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考虑到国家艺术设计发展的背景,并且也要结合各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以学生为主,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制定教学模式对教学进行改革。

3.2理论联合实际

现下,我们对于教学的主要目标就是让理论和实际能够有机的结合,开创一个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能够用于生活。

4艺术设计素描课程基础教学改革的方法

要想对素描课程基础教学进行改革,不仅要从教师教学模式上入手,对于学生来说也应该强化其观念。

4.1使用多元素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多元素描,顾名思义就是教师在遵循因材施教原则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学生的不同专业方向,在教学中采取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其进行引导,让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更加多元化。例如在服装艺术设计这门专业中,素描课教学的内容更应该偏向于对人体以及着衣人物,以求能够在工作中能够更好的发挥素描学习的作用。

4.2更新学生观念,提升学生的创作创新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学生的观念进行引导,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明确自己的目标,让课程的精髓能够贯彻到学生的方方面面。设计素描不仅仅强调技术,更加强调的是情感知觉等在图画上的表达。因此,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想法,积极鼓励引导学生创作,这样能够有更好的教学效果。

艺术设计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因此,为了培养更多的人才,应该对素描课程基础教学进行改革,促进艺术设计的发展。

作者:张园园 单位:湖南农业大学

第6篇:教学课程设计概述范文

一、创新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据研究表明,小学生的年龄是人生中学习知识的最佳时期,同时也是接受新事物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对于孩子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个性兴趣的形成是非常关键的。所以,要加强小学生的教育,为他们在以后的学习道路上打下良好基础。小学生对美术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美术可以提供他们最基础的审美观念,提高其欣赏水平和道德情操,但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授美术课程时太过于保守,只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教授而不是以学生为重点的学习,这就会导致学生对美术课程失去兴趣、厌学等现象。

因此,美术课程的教学改革刻不容缓,注重美术教学中活动的设计,设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创新教学思想,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有兴趣,学习什么课程都是手到擒来、行云流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前的思想,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老师只不过是学生漫长学习路上的引路人,可以让他们的走的道路更顺利、平坦些,而不能取代学生,着重的把教育思想放在如何教会学生上,还要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进而可把以前被动式的学习转换为主动的求学,学生才能在改革的教学模式中受益无穷。例如在进行“贺卡”教学时,老师要注重学生对贺卡的理解,在设计贺卡教学活动时,一定要以学生为主进行设计,激发学生对贺卡方面知识的学习,可以在以后的生活中亲自制作贺卡。

二、转变方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学习方法的好坏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对于学生的学习也不例外,会应用方法、技巧学习要远远优于死记硬背式的学习,同样的老师教学方法的好坏严重关系着同学们学习知识的难易程度,老师在教学中讲究方法、技巧,那么学生在学习中自然也会照葫芦画瓢,也就在无形中学会了学习的技巧、方法,从而可以对知识进行理解性的学习。显然,美术被纳入小学教学课程,其目的只是在为学生以后的教育打基础,为他们在审美能力方面打基础,所以我们要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并提高学生关于审美方面的能力,让他们拥有高尚的节操和自己的道德思想,审美方面要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和观点。

要远离以前在课堂中只有老师的独角戏表演,努力使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老师在美术教学中,进行美术活动设计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对一副美术作品进行赏析,然后将自己的观点、见解在课堂上发表出来,学生处理事情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独特的视角,当然对于学生欠缺的部分老师要进行补充,并告诉学生考虑东西要全面、细心,这样对于学生以后在美术方面的学习会大有帮助,同时学生通过对美术作品进行赏析,自身的审美水平也会相应提高。在“诱人的瓜果”讲授时,老师要让学生把自己心目中的瓜果的形象表达出来,对于瓜果的形状、大小、外貌等进行描述或者实际绘画,学生心目中瓜果的样子也是学生对美的一种诠释,也是学生审美能的一种体现。

三、创设情境,增强学生创新能力

在学习中情境的设计非常重要,它会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创设的情境之中,可以激发学生更多创作方面的灵感,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也是很有效的方法。在美术课程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意美术活动的设计,在改革的教学方法之上,对美术活动设计进行关注,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带给学生一种新的感觉,进而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例如在“瓜果的想象”这节课程中,利用这节课来检验学生的对美的诠释是再恰当不过的,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并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教学中进行美术活动设计时,主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通过“你画我猜”活动进行设计,希望通过对瓜果的各种想象以及各种情境的创设,达到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结束语

第7篇:教学课程设计概述范文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网站建设技术越来越成为计算机等相关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同时其他专业的学生对网站建设技术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望。针对这种情况,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网站建设方面的课程。本课程以Dreamweaver 8为开发环境,以一个完整站点的建设为主线,全面系统地介绍了基于Dreamweaver 8+ASP+Access模式的中小型数据库的开发及维护过程,内容包括了网站的规划设计,前台制作、后台设计的常用技术以及网站推广和安全维护技术等,还给出了一个综合范例。本课程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部分介绍了网站开发必须掌握或了解的基础知识;实践部分通过一个完整的网上书店实例全面介绍了动态网站开发的全过程,注重并提高案例教学的比重,突出培养人才的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网站建设技术应该是一门设计性比较强的课程,它不是完全考虑逻辑思维,而是应该在实际应用中不断改进。然而由于教学计划的安排,目前大部分课时用于课堂教学,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听课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让学生熟练掌握这门技术课是值得我们教师研究的一个课题。

1 “实践+讨论”的教学模式

“实践+讨论”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就是转变教学理念,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达到和谐统一。首先,是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入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其次,老师把主要任务放到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编程的思想上来,把重点放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上;三是使学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到做学习的主人上来;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是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把课堂教学与上机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编写简单的动态网页。

2 “实践+讨论”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

2.1 学生参与教学和讨论

网站建设技术这门课程内容分两部分,前几章讲静态页面设计,主要内容是以Dreamweaver 8为开发环境,讲解网页布局、表格、表单等页面元素如何设计,因此如果学生只是上课听讲不实际动手操作的话,会觉得非常枯燥,课堂效果也很差。如果这部分内容老师能够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动手。比如学生可以分组,每组设定一个主题进行首页布局,要求每组必须有现在比较流行的网页特效。学生可以搜集网络素材,可以一起讨论设计方案,可以分工协作,然后派一名组长在课堂上将自己组的作品讲给其他同学听,最后大家一起评判作品的质量,并作为平时成绩的考核依据。经过课堂实践,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高,上课老师讲的那些基本操作学生在做作业的同时自己摸索,效率高而且更加熟练掌握。另外,因为每组都有一些最新的网页特效和其他同学分享,所以学生除了熟悉自己的作品之外还学习了更多的网页制作技巧,收获很大,信息量比纯粹的老师教学要大很多。因此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

2.2 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轻松入门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之前都没有网页制作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比如头脑里面根本就没有服务器和客户端的概念,也不知道动态网页的真正含义,都会把“动态”错误地理解为网页里面有能动的文字或图片。这个时候如果老师仅仅用抽象的理论来描述和解释上述问题,那么学生根本不可能听懂,而且还会加深他们的厌学情绪。老师在课上分别浏览这两个网站,对这两个网站中的新闻条目演示增、删、改、查的操作方法。同时具体讲解它们的运行机制和网站后期管理中的优缺点。通过这样的比较教学法讲解以上概念, 使学生能找到它们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便于培养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发散思维能力,既能让学生理解得透彻,又能调动学生对该门课的学习积极性。

2.3创设情景,分析问题

如何把学生的积极性发动起来,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都围绕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通过各种各样的探究活动,如观察、调查、收集资料等,亲自得出结论,参与并体验知识的获得过程;而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面对学生的疑惑,教师不要过早的解释,而是倾听大家的意见,最后综合大家的问题,组织学生合作探究,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第8篇:教学课程设计概述范文

1.教学方法陈旧,缺乏创新点和突破点

人体工程学课程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十分重要,当前多数高职院校均开设了这门专业基础课。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包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家居设计、产品设计等,这些设计的基础均是以人为本。人体工程学研究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因素,研究人、机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研究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健康、安全和舒适等问题。因此,一些教师把这门课程作为一门理论课来讲授是比较合理的。多数职业院校把这门课程安排在大学第一学期,但是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基础课往往会比较茫然,不明白学习这门课有什么作用,而一些教师的授课方式往往是列举很多人体尺寸和家具尺寸,学生只能生搬硬套、死记硬背。这种教学方式不但不能获得好的教学效果,还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其日后的专题设计课程学习不利。

2.教材内容更新慢,缺乏优秀的设计案例

人体工程学教材版本众多,但是仔细阅读就会发现部分教材的内容大致一样,一成不变的身体尺寸数据是全书重点,对于这种僵化的内容和乏味的图示,一些基础差的学生接受起来有一定难度。而且,一些教材中的数据没有与实际工作接轨。世界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新时期的很多优秀的设计却很少出现在教材里。学生对教材中的内容也只是熟悉一下而已,很难将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这违背了高职教育培养实践型人才的要求。

3.与实践教学环节脱轨

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线,合理制订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方案。高职院校的学生通过在校期间接受相关的培养,在其毕业后能够掌握基础理论、过硬的技术能力和足够的专业知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所以在教学计划中应大量增设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人体工程学是必修课,更是理论课,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学生几乎都在教室内完成,很难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设计中,因此,教师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人体工程学与实践应用的结合方法

1.转变教学观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教学方针

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今高职院校的教学重点,学校在制订课程教学大纲时应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灵活运用,把大量的教学时间放在实践上。教学时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应深浅合适,突出实践性。人体工程学课程在室内设计专业占据重要的地位,它无论是对后续课程还是学生日后的具体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后续设计课程必须以人体工程学为理论依托;另一方面,它能够指导工程设计方案的实施,体现方案的人性化和合理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讲解的同时加入实际工程知识,有针对性地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这样既讲授了基本的理论,又让学生结合了实际,学生对人体工程学课程中的一些概念、意义等才会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如,在讲解人体尺寸测量时,笔者让学生准备尺子,在教室中把桌椅排列成不同的空间组成形式,可以模拟卧室、客厅、广场和购物空间等,学生可以边布置边测量边思考。这样的教学形式比较直观、形象,学生通过亲身体会感受展示空间的通道尺寸、衣柜与床的高度等,亲身体会人体工程学的奥秘,从而能够把所学知识真正应用到实践中。

2.顺应新时期的设计发展潮流,更新教学内容

艺术设计行业是一个发展迅速、紧跟时代潮流的行业,新技术、新产品、新设计思潮层出不穷,教师也要把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带到人体工程学的课堂教学中。首先,在教材的选择上,要尽量选择一些实践性强且附带大量案例的教材,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删教学内容,把握重点。如,在实践环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设计椅子,学生根据题目进行设计创意,在设计的过程中就会主动了解椅子的尺寸、角度、适宜场所等。这就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教师的教学环节也出彩了不少。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设计初稿指导其修改,让学生逐步了解人体工程学的内涵和意义。其次,教师要及时为学生补充一些新的知识。艺术设计课程知识更新比较快,教师应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适当补充社会实践,让学生到家具市场、文具商店、菜市场、花鸟鱼市场、户外广场、大型商场等公共场所亲身体验人体工程学的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经常带学生到各种施工现场进行调研,参与设计实践项目,这样学生才能时刻关注设计界的新动态、新工艺,才能更好地把人体工程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

3.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高职院校应当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实训室、工作室等,教师可以把教学从课堂上搬到工作室中,鼓励学生参与一些正在进行的工程项目,结合其他课程进行交叉学习。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分工,通过观摩、演示、实践等多种手法丰富课堂内容。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是在学习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在玩中学,知识掌握得会更直观、牢固。人体工程学其实不是一门枯燥的理论课,学生课上做笔记、课下背数据的时代已经过去,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收获更新、更直观的知识与理论。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市场,调研当下流行家具的样式、尺寸等,通过图片、数据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本课程需要掌握的知识。当然,教师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外,还要掌握学生性格特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愉悦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结语

第9篇:教学课程设计概述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的教育内容不同于普通的教学,应当是以实用性为主。因为对于中职学校的学生而言,更多的是想更快的进入社会。因此,实用性的教学应当成为中职学校的主要教学内容。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我国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中,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时更多的是以传统的教学方法来教授,内容也大多偏向于理论性,很难对中职学生做到关键性的帮助。尤其是对于中职学校的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大多数学生在选择专业之初是基于自己的兴趣使然,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兴趣,并为之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这样才使得中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更大的进步。因此,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教程的改革势在必行,对此笔者试做简单分析。

1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教师课程意识淡薄,缺乏开发能力与动力。从当前我国教育的客观事实来看,中职教育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地位,并没有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可和重视。很多人,包括中职学校的教师和学生自己都认为,中职教育是一种非常规的教学途径,并不能获得人们相应的认可。因而,我国的整体教育资源对于中职教育的倾斜也较少。这就导致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平时的教学任务压力较轻,缺少教学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缺少一定的主动性,能动性发挥不足而导致缺乏创造力与开发能力。对于学生们的兴趣特长无法做到更好的引导,教学手段单一,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教学上的恶性循环模式,对于中职学校的美术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造成极为不利的后果。忽视学生现状,教学方法单一。基于中职学校在我国的尴尬现状,导致在中职学校中普遍教学水平较低。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从主观上来看,中职学校的教师主观上认为学生的专业教学并不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方法,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教学安排,就会达到较为理想的教学目标。这是教师主管上忽视了学生的现状。另外,从客观上进行分析,美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大多有着自己的兴趣,有自己一定的基础,而中职学校并没有根据学生各自的特征安排合理的教学计划,而是依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方法,这不仅严重影响了学生们的专业知识学习的热情度,而且也严重限制了中职美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2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随着近年来中职学习美术设计专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育资源开始向中职教育开始倾斜,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极大的限制住了中职学校水平的整体提升。尤其是针对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而言,其改革已经成为了一种必然的趋势。中职学校不同于普通学校,不能粗暴的一味借鉴和模仿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当有自己的特色。中职教学应当依据学生各自的现状,制定出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建立一种教学上的良性循环。在此,针对中职学校的美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改革,本文浅谈几点建议。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与教研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更多的是将书本中的理论内容教授给学生,以达到学生学会的程度,以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但中职学校的美术设计专业不同于传统专业,更多的是讲求时效性。如果只是一味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进行美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无疑会极大消磨掉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职教学应当着重在以下两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教师课程资源开发意识。美术设计专业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其更多的来源于课外的知识冲击。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野外集体采风等活动来扩宽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应当加强教师的教研能力。教师应当在主观上避免麻痹大意的错误意识,提高自身的教研能力,开发新的教学资源,努力提升学生们的美术设计能力。注重职业教育的特点,开发教学综合探索领域。美术设计专业不同于普通的专业,有其自身的特点。中职学校应当将美术设计专业与职业教育的特点相结合,更加注重实用性。在教学过程中,努力避免以理论收获为主的错误的教学方式。应当注重美术设计专业的活泛性和灵活性,注重实际技能的培养,如速写技能。速写技能对于美术设计专业而言及其重要,不仅能够缩短学生美术设计的时间,而且还能提升学生美术设计的专业技能。因此,在平日的教学活动中,不能讲技能的培养仅仅停留在理论掌握的层次。另外,也应当开发综合探索领域。对于真正的美术设计大师而言,仅仅掌握美术设计的专业技能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掌握多种方面的知识,涉猎广泛,才能够创造出真正的大师级的作品。因为一个较高水平的作品,往往是美术设计专业与其他专业的结合,如工艺大师等。

3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中,对当前我国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教学做了简要概述,并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思考性的建议。虽然当前的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未来应当继续深化改革,以前全面提升中职学校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陈国成,王红霞.中职工艺美术类课程项目化改革探讨———以中山市沙溪理工学校室内设计专业教学改革为例[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01):18-21.

[2]朱岸静.中职学校美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J].中国轻工教育,2011,(04):87-89.

[3]孔祥平.中职美术专业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策略[D].四川师范大学,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