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各民族的民俗文化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各民族的民俗文化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各民族的民俗文化

第1篇: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壮族;英语民族;婚俗文化

婚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制度之一,是男女双方以共同生活为目的的两性的结合,是家庭成立的标志。婚俗文化是各民族在其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形成的,壮英民族的婚俗文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通过分析壮英婚俗文化的具体表现,探讨形成的原因,使我们对壮英文化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一、壮英婚俗文化的具体表现

(一)壮族的婚俗文化

壮族人素来爱唱山歌。据记载,壮族从原始社会开始,就出现了“歌圩”这一壮族特有的民族风俗。而“歌圩”是壮族人展示个人才能的一个重要场所,青年男女通过对歌,在你问我答中了解对方,披露心声,达到交友、择偶的目的。壮族《嘹歌》所处的年代大约在公元758至1911年间,在此时期,壮族盛行的是自由婚配的择偶方式。壮族人自主择偶后,经过媒人的“问亲”后,如双方家长对孩子满意,则进入订婚环节。订婚当天,男方家庭择黄道吉日,送鸡、鸭、肉、糖、或染成红色的糯米饭等聘礼到女方家。送礼的数量颇为讲究,在此之前,男方要了解清楚女方家族中亲戚的数量,要确保每户亲戚都有礼品,如果礼品少了,有的亲戚没有得到,男方往往被认为是没有诚意或小气,婚事因此而告吹,所以,男方送的礼品宜多不宜少。当天,女方请自家亲戚来共进晚餐,并送给男方自己亲手制作的一套衣服或一双鞋子作为回礼。

壮族人一般选择在秋收过后举行婚礼,此时物资丰富,气候冷暖适合。新娘在举行婚礼的前一天,就开始“哭嫁”,这也是壮族特有的风俗习惯。因古时壮族地区交通不便,来回须翻山越岭,女子出嫁后,回一趟娘家不易,故女子出嫁前,必诉说自己对娘家的不舍,表达对爹娘养育的感激之情。婚礼当天,男方一行人抬着花轿,挑着聘礼来到新娘家里。新娘则在道师、伴娘(由2至10人组成,必须是双数,年纪要与新娘相当或小几岁,而且必须是未婚的)等人的陪同下,身着红衣,坐着花轿,与男方迎亲队伍一起,一行人抬着新娘的嫁妆,吹着唢呐,一路鸣放爆竹,热热闹闹地来到男方家。来到男家后,新娘新郎祭拜祖先,为长辈敬酒敬茶后,新娘在姐妹们的陪同下进入婚房。男方设酒席宴请亲朋好友,席间,参加婚礼的亲朋好友举杯畅饮,场面热闹非凡。

由于壮族浓厚的“母权”传统文化的影响及其历史原因,古壮族有不落夫家的婚俗,即婚后生育前不住在夫家。壮族人举行婚礼当天夫妻并不立即同居,新娘当晚跟女伴一起睡,第二天天不亮就返回娘家居住了。到了节日或农忙时节,才到夫家过节或干农活,一两天后,女子便又回到娘家,直到怀孕生育才到夫家长住。壮族人婚后一般与父母兄弟同住,共同劳动,父母亲作为家长,有权分配家庭财产。共同生活2至3年后,才视情况分家,组成新的小家庭,但如果兄弟妯娌之间相处很融洽,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在壮族地区也很常见。

(二)英语民族的婚俗文化

英国在由封建制度向近代资本主义制度的转型过程中,出现了与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新的社会婚姻状况。主要表现为青年男女追求爱情,渴望能够自由选择配偶,在择偶时看重的是男女双方心灵的沟通。从英国的谚语“Love cannot be forced.”(爱情不能强求)、“Love is above price.”(爱情无价)可窥见英语民族对爱情的态度。他们经常在集市、小酒店、节庆活动地、跳舞场、家庭舞会等社交场所聚会,经过互相了解,找到自己的伴侣。双方确立恋爱关系,在征得双方父母同意后,由女方家庭选择日子,举行订婚仪式。男方要在订婚仪式中,送给女方订婚戒指。戒指作为爱情的信物,象征着忠诚,从此,两人的关系就可以昭示天下,已是“名花有主”。

英语民族的婚礼一般在宁静、祥和的教堂举行。新娘着白色婚纱,挽着父亲的手在花童的引领下步入教堂,父亲郑重地把新娘的手交到新郎手中,在牧师的见证下许下爱的誓言。牧师询问一对新人是否愿意做对方的妻子或丈夫、能否相互尊重、白头偕老,两人当众宣誓,交换戒指,接吻,意为双方愿意共同遵守这神圣的、相守终生的合约,婚礼场面神圣肃穆。婚宴在教堂的结婚典礼结束之后举行,开支由新娘家庭支付。婚宴中通常伴随着舞会,参加宴会的亲朋好友互相敬酒,载歌载舞,充满喜庆。

英语民族中的很多人将“先成家后立业”当成自己的座右铭,慎重选择配偶,他们认为结婚是男女双方的事情,婚后,大多组成新的家庭,家庭关系和谐、和睦、平等。谚语“Where love is,there is faith.”(爱心在,信任在)体现了他们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共同经营爱情、婚姻、家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二、壮英婚俗文化成因分析

(一)传统婚姻观念

“倚歌择配”的婚俗在壮族地区长期存在。明代桑悦在《僮俗》中有“男女分行戏打球”,“清歌互答自成亲。”的记载,其描写的正是壮族青年男女通过抛绣球、唱山歌择偶结缘的情景。《粤西丛载》曰:“宾州罗奉岭,去城七里,春秋二社日,土女星集,女未嫁者,以歌相应和,自择配偶。”“倚歌择配”的婚俗的形成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其一,在嘹歌盛行的时期,封建统治及其正统观念在壮族地区相对薄弱,壮族地区社会变革不大,人民过着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心理较为稳定;其二,由于壮族素来善唱山歌,他们居住在丘陵山区,人们在生产劳作中,对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有感而发,以歌言志;其三,壮族人把能歌善唱作为评判一个人聪明才智的标准,故壮族“倚歌择配”之婚俗经久不衰。

英国在7世纪后期已基本完成了基督教化的过程,宗教活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思想观念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英语民族中多数人信奉基督教,“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基督教成为他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文化修养”。英国社会经历了从封建农业社会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变革,实现了自由、民主和依法治国,也造就了英语民族具有较强的维护自身利益的法律意识,以独立、自由、平等为处世原则。人们渴望享受到美满的、合法的、幸福的婚姻,在婚姻中体现出男女地位相对平等的价值观。著名的“绿村私奔风”就是一则鲜明的例子。苏格兰的“绿村”(源为“格莱特纳·格林村”)是著名的私奔胜地,它地处英国婚姻法律权限之外,只要男女双方逃至该地,即可注册完婚。

(二)婚神信仰

在壮族民间神话传说中,创世女神姆六甲创造了人类。传说女神姆六甲由花中长出,她看到大地毫无生气,便用湿泥捏成人形,后繁衍成了人类。在壮族创世神话中,世界、人类是神辛辛苦苦创造出来的,人与自然是可亲近的。自古以来,作为稻作民族,壮民族在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上,辛勤劳动,繁衍生息。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下,中央政权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统一管辖,以及大批移民的迁入,在长期的民族大融合中,壮民族强大的包容性,使壮族文化深受汉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安土地、尊祖先、崇人伦、尚道德的价值观对壮族人影响很大。壮民族对农业的重视和对土地的信赖,发展成为了重农、敬天、信奉祖先、祭拜祖先的观念,通过祭拜,体现了他们对土地、对自然的依赖,对先人的崇敬和依恋。

在西方,基督教把上帝颂为万能的神。《圣经》中记载了人类的起源,即神用六天创造世界,天地万物都造齐后,第七天就安息了。在神话中,神具有无上的威力,是神用自己的神力创造了自然界和万物。上帝掌控着世界和人类,人类如果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带来的只有雷电、洪水等自然灾害,“大自然和自然现象则是神表现自身威力的工具,是神惩罚人类的工具。”人类对神充满了敬畏,只能服从上帝,恭顺上帝。英语民族大部分信奉基督教,为得到神的庇护,英语民族的婚礼一般在教堂举行,并由神父主持,祈求神的保佑和祝福。

(三)地理位置和经济状况

壮族生活在东亚内陆的岭南丘陵山区,属亚热带季风区,气候温热湿润,适合发展稻作农业,是典型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由于壮族的生产水平落后,经济状况欠发达,其母系社会解体较晚。在母系社会时期,夫妻生活在母系家族公社里,属于“从妻居”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为了保证男子的亲生子女能继承其所创造的财富,壮族的婚姻家庭形式变为了“从夫居”,即“男娶女嫁”,由对偶婚过渡成为了一夫一妻制。壮族不落夫家的婚俗一方面体现了壮族社会“母权”与“父权”相互矛盾的结果,是妇女为维护本身的权力地位的反抗,也是男子对女子妥协的表现;其次,由于壮族历史上盛行早婚,不落夫家的婚俗对年轻姑娘的生长发育具有保护作用;再次,与当时的生产水平落后,劳动生产需要更多人手,女子在娘家帮助劳动,学到更多的生产、生活方面的知识,为以后的婚姻生活做好准备有关。

英国在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变革中,其社会婚姻状况与资本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适应。英国四面环海,其在社会发展中,“海”的性格占据了主导地位。英民族主张征服自然,强调人是世界的核心与主宰。他们大多自信,感情热情奔放,表达爱意直接、大胆。男女双方追求的是两个人心灵的沟通,婚后两人建立小家庭,独立生活。

第2篇: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投资,保护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fe, travel has become the people's life is a kind of important way, folk culture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rough to the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commercial significance and protect importance analysis research to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of business investment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specific, hop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lk tourism to bring inspiration.

Keywords: folk culture, tourism, development, investment and protect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民俗,指的是一个地区所具有的独特的民俗风情,具有历史的传承性。而民俗文化则指创造于民间,在民间被认可并且得到广泛流传的风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我国幅员广阔、民族众多,56个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风俗习惯,尤其是在服饰、饮食、建筑物等方面各具特色,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对民俗文化商业旅游开发的意义

由于民俗文化以其独特性、历史性,越来越受到现代人的青睐。所以把民俗文化同商业旅游相结合,对民俗文化进行商业旅游开发,发展民俗旅游就有了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发展民俗旅游有利于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当地的产业结构。对于民俗旅游的开发,将会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除了旅游项目本身投资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之外,更重要的是游客在当地的消费,以及随之而来的招商引资等经济效益。由于我国民族分布及经济发展等原因,造成我国民俗旅游资源分布的不均衡,大部分的民俗旅游资源分布在中西部较贫穷落后的地区,所以发展民俗旅游对于这些地区就有了更加重要的经济意义。

其次,发展民俗旅游有利于弘扬和保护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大都是经过历史的洗礼,历经沧桑而遗留下来的,代表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见证。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很多传统的民俗文化受到了来自现代文明的冲击。并且随着经济的发展,民俗文化所面临的形势将更加严峻。我们通过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使人们更多的去了解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从而去认可它、保护它。并且当地居民通过发展民俗旅游而获得经济利益,也会促使当地居民去弘扬保护民俗文化。

另外,发展民俗旅游能满足旅游者的新需求,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发展民俗旅游将更能满足人们的这种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

二、民俗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我国各民族所形成的民俗文化大都是经过历史的洗礼,历经沧桑而遗留下来的,代表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见证。我国的民俗文化不仅是我国也是人类重要的人文社会资源。民俗文化表现为该地域的人口、饮食、种族、信仰、歌舞、服饰、建筑物等所具有的特色,它的存在和发展受到当地的原生自然环境、教育、交通、经济发展等诸多因素的制约,民俗文化对整个社会环境具有较大的影响。保护民俗文化能带来明显的社会效益,因为民俗文化资源往往是不可再生的,受到破坏后,就很难恢复原貌,有些甚至无法恢复。它具有历史的传承性,是一个时代的代表,受到破坏后,我们就再也无法领略到那个时代的人文环境、经济状况、社会风气等。保护民俗文化,通过对区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抢救和利用,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能促进人们道德、审美、知识等方面的发展,更多的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团结。

另外,民俗文化还是发展民俗旅游所必不可少的资源,它对民俗旅游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民俗文化的保护有利于完善民俗旅游产品的内涵,提高民俗旅游的服质量。如果一个民族丧失了其所独有的风俗习惯,本民族的饮食文化、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禁忌信仰都受到了破坏,其民俗文化也就失去了其特色性,民俗旅游也就失去了其载体。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文明的冲击,一些孕育民俗文化的地缘因素正在逐步消失。任何民俗文化的形成总是和一定的地缘因素有关。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全球化的影响,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日渐趋同,对民俗文化的冲击也是非常之大。现在很多具有明显特色和浓郁地方民风俗的地区,在现代文明冲击下,原有的民俗文化氛围逐渐淡化,现代气息增强,地方性文化或民族文化被逐渐抛弃,已很难在原有的地域内生存和发展,某些民俗文化甚至有消亡的可能。

三、对民俗文化投资开发的控制

对民俗文化进行商业旅游开发,首先要立足于市场,结合本地民俗文化资源的情况,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适度的投资开发。通过对旅游项目投资的前期评估包括投资效益分析、投资环境分析,然后对其进行市场定位,来对民俗文化商业旅游化的投资进行控制。下面以广西民俗旅游项目投资为例进行研究。

(一)广西民俗旅游项目投资的评估

1、投资环境

我们从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首先,从国家政策层面上来说,广西民俗旅游项目的建设符合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要求,特别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已经把旅游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有这些政策倾斜,使得发展旅游产业会得到国家及地方政府更多的支持。通过发展广西民俗旅游业,可以促进广西第三产业的发展,优化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产业结构。

其次广西壮族自治区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民俗特色浓厚,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一、广西的酒文化丰富多彩,彝族的“秆秆酒”、苗族的过寨酒、瑶族的糯米甜酒等,这些酒文化更代表了广西人民热情与好客。二、广西壮族和各民族的服饰风格各异,广西是一个具有多民族的自治区,广西壮族的绣球和壮乡服饰各具魅力,独具内涵,是当地的一道独特的风景,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三、广西的民谣山歌历史悠久,各少数民族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民歌,就连人们的日常劳作、婚丧嫁娶、过年、收割等,都伴随有脍炙人口的歌谣,最具代表性的的当属有“歌仙”之称的刘三姐。另外,广西各民族建筑物的建筑风格也是独树一帜,壮族的布洛陀的十二图腾雕像、民族歌圩广场、朝拜石、风水桥,侗族的风雨桥、鼓楼和苗族的吊脚楼都展现了各族人们的生活习俗以及其聪明才智。

2、投资效益的分析

对任何一个项目进行投资,都必须考虑其效益。对广西民俗文化商业旅游化项目的投资不但具有很强的经济效益,还兼具社会效益。首先投资民俗旅游项目,可以极大的促进地方的经济发展。民俗旅游可以增加地方旅游特色,更有利于吸引旅客,带动客源增长,促进经贸、金融、农产品、工艺、交通、保险、邮电、饮食等各业的发展。其次广西民俗旅游项目的投资,还有利于抢救、挖掘、保护民俗文化资源,有效的保护传统文化。通过对区域民俗文化进行挖掘、抢救和利用,创造一个良好的民俗文化环境,对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另外还能促进人们道德、审美、知识等方面的发展,更多的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民族的自豪感,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团结。民俗文化所代表的优秀的道德观、文化价值观、审美观、生活观不但是民族凝聚力的纽带,还是民族地区精神文明、思想道德、美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在市场调研的之上寻找到主要潜在的机会市场。其主要内容是要去开拓潜在的机会市场,准确的定位是市场开发工作顺利和成功进行的保证。对广西旅游业来说,在充分发展国内市场的同时还要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就目前来说东盟各国是其主要的国际目标客源市场,欧洲可以作为潜在客源市场,南美洲、非洲是则可以作为机会客源市场,这些市场都是需要开发和巩固的。

就目前的形势来说,日本以及港澳台的市场是否能够保持稳定,会直接影响广西国际旅游能否成功。广西的风景风俗人情对韩国、日本、东南亚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而正好这些国家的发展增加了他们与欧盟的合作又会使之更多的了解中国和广西。此时,再借机降低成本和价格加之良好的宣传促销活动有利于尽快抢占欧美和亚洲市场。

参考文献

[1]《广西通志•民俗志》广西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7月

[2]《广西年鉴:2010》广西区人民政府主办,广西年鉴社编辑出版2010年

[3](美)罗伯特•麦金托什、夏希肯特•格波特《旅游学要素•实践•基本原理》上海文化出版社2009年

第3篇: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茶马古道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茶马古道分南北两条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滇藏道起至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川藏道则由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首先进入康定,从康定起又分南北两条支线,北线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南线从康定经雅安、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再由昌都至卫藏。茶马古道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与吐蕃交往时期,茶叶也正是这一时期从祖国内地传入吐蕃。但藏汉间的茶马交易与茶马古道的大规模开通与兴起是在宋代,即吐蕃王朝崩溃的分裂时期。北宋官府用川茶交换藏区马匹每年达两万以上,南宋达1万匹以上。两宋期间四川产茶3000 万斤中有一半以上销往藏区。明代是茶马交易的极盛期,茶是明朝廷牵制、笼络藏区僧俗首领和对其优予贡利的主要物品,当时茶叶不仅是汉藏之间重要的经济纽带,也是重要的政治和文化纽带。至清代,茶叶输藏规模及汉藏茶道的开拓又有长足发展,由此带动汉藏贸易的全面发展。虽然民国时期军阀战乱、川藏纷争,但民间茶叶贸易依然活跃,并一直沿续到民国末。

随着现代交通的兴起,这条自古以来延续一千多年并在汉藏之间发挥过作用的古道已丧失了昔日的地位和功能,但其特点和文化历史内涵则十分丰富:茶马古道是青藏高原上一条异常古老的文明古道;是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通行难度最大的高原文明古道;是汉藏民族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象征和纽带;是迄今我国西部文化原生形态保留最好、最多姿多彩的一条民族文化走廊。

文章认为开发茶马古道至少有三个意义:1、茶马古道可以成为发展藏区旅游的一个黄金品牌和黄金路线;2、茶马古道的开发对弘扬藏族文化、提升昌都和川滇藏区的知名度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3、对茶马古道的宣传和开发利用将有利于增进汉藏民族的团结和维护藏区的稳定。

民俗文化论

民俗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内容和特有的高原风采深受世人关注。陈立明发表在《民族学院学报》2002年第四期上的文章研究了的民俗文化。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和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制,文化是指人类的生活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类的活动方式。民俗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物质民俗指人们的日常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习俗礼仪;社会民俗包含家族村舍、婚丧嫁娶及人生礼仪等相关内容;精神民俗则以信仰、节日、民间文学游艺为其代表。的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和各民族文化的交流,的民俗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民俗文化自成体系,源远流长具有鲜明的特征。地域性特征是区别于其他民俗文化的最显著特点之一。地理环境的差异决定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并导致民俗文化地域性特征的形成。此外青藏高原内部又有许多小的地理单元,不同地区的地域色彩,构成民俗多姿多彩的风貌。第二是民族性特征。藏族民俗文化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藏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民族,而门巴族、珞巴族、 人、夏尔巴人也都生活在这片高地南坡的广大地域,由各民族创造的民俗文化,是多元整一而又斑斓多彩的。第三是互融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兼收并蓄,改造融合,区域内各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宗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的互融等多方面。第四是时代特征。民俗文化是历史的创造物,既有历史的传承性,又因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变化,呈现出时代的文化风貌,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婚丧嫁娶、节日游艺,无不表现出时代变迁和历史进步。风情民俗是民族的标识和徽记。民俗文化最能体现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情趣。的民俗文化,表现了我国各族人民坚忍不拔的奋进精神、刚毅顽强的民族性格和诚信无私的道德原则,折射和展示出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论藏药浴的学术内涵及其发展

藏药浴是藏医药浴疗法的一种简称,是藏医外治方法之一。黄福开发表在《中国藏学》2002年第二期上的文章对当前方兴未艾的藏药浴进行了研究。文章说,传统藏医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一般疗法归纳为四大类:食、行、药、外治。食,即饮食,指符合健康和治病要求的饮食选择;行,则指起居,包括身语意三业门所做的一切活动;药指药物治疗;外治,包括器械治疗、油涂、按摩、针灸、放血、药浴等方法。

第4篇: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文化自觉;民族文化;传承;重要性

“文化自觉”是老先生于1997年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人类学高级研讨班上提出的。文化自觉,意思是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①这一概念可以从小见大,从人口较少的民族看到中华民族以至全人类的共同问题。在中国10万一下的“人口较少民族”就有22个,而作为以多民族著称的云南就有这7个,在社会的大变动中他们如何长期生存下去?特别是跨入信息社会的今天,文化变得那么快,他们就发生了自身文化如何保存下去的问题。同时民俗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这些人口数较少的民族影响更为直接,特别是对那些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民族影响则更为严重。例如,云南玉溪新平、元江两县的傣族中的一员“花腰傣”,其人数虽不足10万人,居住在近500平方公里的哀牢山下、红河谷地,长期封闭的区域。却以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引人瞩目,让各位专家、学者、游客止足关注,这与民俗旅游的开展是密不可分的。“文化自觉”对其文化传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先生长期对少数民族地区考察、调研,看到民族地区发展的问题后,提出的“文化自觉”这一概念。而很多民族地区的发展则又以旅游作为自己的支柱产业,作为旅游大省、民族文化大省的云南尤为突出,面临的民族文化传承问题更为严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拓本土文化资源,展示民族风情为主题的民俗旅游业,在中国各地发展势头很快。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活动,由于其投资少、内容多、接触面广、影响力大、经济效益高、创汇收入多等特点,越来越受各级地方政府及旅游决策部门的青睐,把发展民俗文化旅游业作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1999年国家旅游局推出了“’99生态环境旅游年”,也是’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召开的一年。新平县旅游局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机制,全面进行新平县旅游资源的规划,确保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强化旅游业对现代服务流通业的龙头启动作用。利用’99昆明全国旅游交易会在昆明召开之契机,推出了独特的旅游品牌――花腰傣民俗旅游和哀牢山的原始生态景点旅游。“花腰傣”一经推出就以其炫丽的服饰、独特的文化引起各界人士的关注,吸引着国内外无数专家、学者及传播媒体前往探寻、揭秘。一时间关于“花腰傣”的论文、反映“花腰傣”风情的摄影、摄像作品,如落英缤纷,撒在中华大地,乃至飘向日本、东南亚、欧美等。同时也吸引了很多国内外游客参观、游览络绎不绝。有的学者为了揭开“花腰傣”文化神秘的面纱,常年居住在“花腰傣”家中,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品味“花腰傣”文化,并写出无数的文章,让这个千百年来深藏于哀牢山下红河谷地的傣民族群体许许多多的文化之迷公诸于世。

“花腰傣”是人们对居住在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两县的傣族(傣雅、傣洒、傣卡、傣仲)的一种称谓。因其服饰古朴典雅、雍容华贵,特别是服饰的腰部彩带层层束腰,挑刺绚丽斑斓的精美图案,挂满艳丽闪亮的樱穗、银泡、银铃而名之为“花腰傣”。分为傣雅、傣洒、傣卡、傣仲、傣泐、傣章六种自称。傣雅、傣洒、傣卡分别居住于新平的漠沙、腰街、戛洒、水塘四镇,傣仲、傣泐、傣章则居于元江的大水平、甘庄、东峨、等地。“花腰傣”不仅在服饰文化上与滇南的傣泐、滇西的傣那显著不同,而且这里的傣族不信佛教,没有文字,不过泼水节,保留着中国傣族在未接受印度佛教文化影响之前原有的文化状况,如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其中又以原始农耕民族祭龙(求雨)和封建领主制时代的春耕礼最为典型。新平花腰傣自称是古代傣族南迁的落伍者,是滇王室的后裔。花腰傣独特的地域文化,成为研究中国傣族起源迁徙及在南亚泰、老、掸、岱等社会传统文化习俗对比研究等问题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新平县政府和有关部门也做了相关工作,新平县旅游局利用’99世界园艺博览会在昆明召开的时机,推出了“花腰傣”民俗旅游,利用“花腰傣”独特的文化特征打造新平县的民俗文化旅游品牌,吸引了国内外游客前去参观、游览络绎不绝,打破了这块神秘土地千百年来的沉寂,让淹没在哀牢山下、红河谷中的“花腰傣”民俗文化展示在世人面前,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同时也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关注,前来探寻、研究,揭开这古老傣族群体神秘的面纱,让更多的人了解“花腰傣”独特的文化。同时让更多人参与进来,让“花腰傣”传统文化得到挖掘、得以保护、传承下去。

旅游为民俗资料的收集、传承做出了贡献。“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我国文人学者的优良传统。他们借助到全国各地的游历,了解各地山川地貌、风土人情、神话传说,增广见识,结交学友。大量的游记文献就是他们不辞千辛万苦、跋山涉水、风餐露宿、采风问俗、旅游考察而写下的旅行记录。其中,就有大量的风俗资料。诸如徐霞客游记等记录了大量其所到之处的山川水色、风土人情。

还有现代旅游对民俗文化的传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除获得美的享受外,获得新的知识也是其主要目的。民俗文化资源之所以能成为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是因为它具有重要的知识性和艺术性。民俗旅游是现代旅游与传统民俗的融合,旅游借助民俗文化丰富其内容,满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愉悦身心的审美需要。民俗文化资源借助旅游不断丰富发展,广播四海,并且民俗文化资源还可通过旅游产业,变资源为资本,从而增强自身的实力。二者的结合相得益彰,共同实现民俗与旅游的双赢。现代旅游者多以体验异地文化为目的,接待地为满足旅游者需要,多方展示本地区民俗文化精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每一次旅游活动实际上就是一种文化传播。本地区的民俗文化,借助旅游,传遍世界各地。如20世纪80年代,元江县文工团参加全国乌兰牧骑文艺汇演,推出了“花腰傣”舞蹈节目《跳南嘎》,将“花腰傣”的形象以舞台形式展示在全国观众面前,让人们对“花腰傣”有了初步的感知,但由于当时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高,人们还停留在怎样解决温饱问上,还没有旅游这概念,更不用说形成气候,人们对“花腰傣”的认识也仅仅限于舞台、报刊杂志。旅游业的开展同样也会对民族文化的传承有着积极推动的一面,由于旅游业的开展,导致了本体民族即当地居民“花腰傣”自我意识加强,自信心增强,认为正是由于自己和外来人的不同,才是有利于自身民俗旅游的开展,这点在新平县戛洒镇“花腰傣”村寨漩涡村进行田野调查时在和当地居民的谈话中就得到印证,原戛洒镇卫生院杨副院长说曾过:“你们现在来看我们,正因为我们和你不同,也有别于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所以你们才会来旅游、了解、考察,要是都一样了,你们还会来吗?”这样一席既肯定又担忧的话语。值得欣慰的是目前还有一部分人在为自身民族的文化传承在思索、在担忧。

除民俗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对民族文化造成较为直接的影响外,跨入信息社会、经济日趋全球化的今天同样会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有识之士深刻地意识到,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全球化并不意味着民族特色的消亡和多元文化的同质化。在全球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各个民族要寻求进一步发展的路径,如何对待自己的文化是无法避免的时代课题。而通过大量的调查表明,经济全球化并没有造成世界文化的全球化,相反当人们真正意识到我群与他群不同的时候,自我意识也随之加强,同时其文化自觉性也得到增强。值得强调的人类社会也是发展变化的,其相应的人类文化也同样是发展变化的,不可能是一尘不变的。

文化是一个民族耳朵灵魂和标志,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是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的基础。了解、掌握、研究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国家、民族的发展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为此,提高各民族的实力,寻求各民族的和谐发展,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更应值得关注。没有离开民族依托的文化,也不存在没文化的民族,民族与文化是相生相伴的。

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说:“人类社会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明。这些文明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但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正是由于人类文明的这种多样性,我们这个有着近两百个国家,二千五百多个民族的星球,才如此丰富多彩。不同文明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开展对话和交流,彼此借鉴,取长补短,在发展和丰富自己的同时,推动人类文明走向新的繁荣。”②

民族文化的地域性,由于地域的不同,同一民族处于不同地域而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特征。云南由于其特殊的地理环境,民族文化的地域性显得更为突出。如居住在西双版纳、德宏的傣族就与新平、元江的傣族在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前者信仰小乘佛教,“花腰傣”信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正因为如此,民族文化传承中应中分考虑到其地域性的特点,“文化自觉”显得更为重要,因民族文化一旦离开了其自身生存的那块土壤,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鲜活生命力,基于这因素,云南大学在当地建立了南碱“花腰傣”民俗传习所,让其传统文化得到较为完整的保留和传承。

“文化自觉”意识的加强,还可以有效地防止在旅游经营过程中,旅游开发者为经济效益用“伪民俗”来满足旅游者“奇异”的眼光,“喜古猎奇”的心理,对民族文化的表述中带有“失真性”,追求“落后”与“原始”,改变原有的民俗风貌。因为民俗资源也和生态环境资源一样,被破坏了也是不可再生的,这些例子可以说是数不胜数,造成的损失无法弥补。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经济日趋全球化、信息社会化及民俗旅游迅猛发展的今天,“文化自觉”在民族文化传承中的显现出尤为突出的重要性。

注释:

①.《论文与文化自觉》,群言出版社,2007年1

月第二版 第386~391页

②.《沙特各界知名人士的演讲》,人民日报1999

年11月3日第一版

参考文献:

[1]周光大主编.现代民族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7

[2]王筑生主编.人类学与西南民族.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

[3]何明主编.云南十村.民族出版社,2009

第5篇: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题记

随着民俗旅游热的兴起,以“传统文化寻根”“文化体验”的民俗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当前,民俗旅游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①为开发民俗旅游资源,打造民俗旅游品牌,各种以民俗为主题的节会旅游应运而生,其形象策划设计、宣传推广日益受到重视。作为节会旅游形象识别系统的核心部分——徽标,不仅具有标志的提示功能,其创意和表现与旅游地本身的民俗性紧密相连,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所代表的是民俗文化的浓缩载体。

作为一种特殊的行业标志,节会旅游标志负载着旅游地的信息,总体表现旅游地精神、文化、性质等。②这种浓缩的信息元素,将所有的设计要素构成力量集中到一点,从而有力地切入信息世界。一般来说节会旅游标志图形应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一、民俗特色性与象征性

从民俗的一般形态而言,它是一个国家或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生活、文化形态和观点。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风土风物的物质层面。民俗文化的差异具有明显的地域和自然条件因素。“风土人情”具体就是指因山川、物产、气候和风俗习惯等差异而形成的“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地域特征。第二,风俗习惯的制度层面。因自然地理条件影响,社会生产的不同,以及历史遗留的人文制度的不同,而形成各民族特有的生产生活习惯。第三,宗教信仰等的精神文化层面。由于各民族的历史遭遇、战争创伤、民族压迫,以及自然灾害的深重苦难,这些都必然会在民俗信仰上打下深深的烙印。如岁时节令、民族的重大喜庆、纪念日,有不少反映出对战争的痛恨,对推翻压迫的信念,对英雄和杰出人物的缅怀、追念和崇敬,对人寿年丰、美好生活的向往等,各民俗信仰各具特色。

节会旅游的内容和主题非常明确,如傣族的泼水节、赛龙舟、赶庙会等这些都是具有传统特色的民俗节会。因此,在标志图形元素的提炼上,应从节会的主题理念入手,充分分析和调查当地民俗风情的自然地理特征、风俗习惯、文化信仰等,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整理出有代表性的,具有表现价值的图形元素,通过反复比较鉴别最终确定为标志图形的基本元素。比如,2003中国郴州(莽山)生态旅游节会徽(图1)。作为国家级原始森林,其独特的自然地理风貌是莽山最具典型性特征。因此,在会徽设计中综合了莽山原始森林最有代表性的山石形态,以及国家一级珍稀保护动物烙铁头蛇形元素,反映出莽山原始森林的苍劲原始古朴的自然风貌。2005中国郴州生态(温泉)旅游节会徽(图2),温泉的自然属性与世界各地的温泉都差不多,通过对当地人文属性的调查研究,笔者最终采用了当地著名的传说故事《柳毅传书》中的小龙女在温泉边沐浴梳洗的形象,因此具有典型的特征性。2006中国郴州生态(民俗民居)旅游节会徽(图3),以湘南民居特色的马头墙、人字拱、窗花、仙鹤为基本元素组成一幅湘南民居特色的画面,无论是视觉识别,还是地方特色表现都非常强烈。 转贴于

二、喜庆吉祥

喜庆吉祥是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审美精神之一,是人们千百年来所形成的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所有的民俗文化中,所表达的中心理念就是“吉祥”,这是一个延绵千万年的永恒性主题。古时以祭祀为“吉事”,祭祀之礼为“吉礼”,称善者贤人为“吉人”,帝王卜居之地为“吉土”,好日子为“吉日”“吉月”等。某些动物、植物以及图样被约定俗成地作为美好意义的象征或符号,于是这些纹样便包含了相应的吉祥观念。吉祥观念主要包括:纳福迎祥、驱邪避恶、多子长寿、升官发财及喜庆如意等。中国传统中的吉祥之物繁多,有各种龟、鹤、鹿、象、龙、凤之类的吉祥动物;有松、竹、梅、桂、石榴、合欢、茱萸之类的吉祥植物;还有如意、银锭、寿石、礼器之类的器物。作为具有民俗特性的节会旅游标志图形,应充分体现喜庆吉祥的宗旨。当然,这种气氛的烘托来源于民间图案中的各种吉祥图形,也有赖于对传统图案色彩的借鉴和运用。比如(图2)以小龙女的仙姿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富贵的黄色系列渲染郴州温泉旅游地的神奇浪漫;(图3)所运用的马头墙、人字拱、回纹窗花、仙鹤元素无不体现了湘南民居中的吉祥如意。

三、浓厚的文化沉淀

民俗文化是经过历年历代的沉积而形成的活的历史,如同一幅历史画卷,它给人的感觉是沉甸甸、有分量的。反映在标志图形上应着重体现民俗文化的文脉特性。不同的民俗风情的延续有不尽相同的文脉,记录着这个地域不同时期特有的风貌,刻画各个时代人们在此留下的足迹。民俗文脉在传承文明、延续历史的同时,也体现出民俗形象的精髓,是民俗文化过去和现在的浓缩,是物质实体和历史文化的提炼。此外,民俗文化资源还是民俗旅游开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是各地民俗风情之间相互区别的最本质因素。因此,节会旅游标志设计的构思与表现离不开旅游地历史文化的底蕴,离不开多层面文化内涵的衬托。

表现民俗文化的文脉特性可以从民俗艺术的表现形式、装饰风格入手。我国的民间艺术丰富多彩,如各个地域的剪纸、木雕、泥塑、年画、服饰等各具特色。这些都是民俗文化凝聚在民间艺术的基因密码,使得民俗标志图形有着丰富的语言形式和内涵,同时,传统的中国画、书法艺术也能增强民俗标志的表现力和历史文化气息。云南江川首届“开渔节”会徽(图4),采用的是民间剪纸的装饰风格,结合红、绿、蓝三种民间色,使整个标志图形具有浓厚的民间艺术特色和强烈的视觉效果,给人以欢快热烈的视觉感受。2005中国(抚顺)满族风情国际旅游节会徽(图5),以清朝满族女性服饰的帽子以及传统吉祥图案莲花,鸽子为造型元素,以传统黑、红、黄为基本色,通过剪影的装饰手法,使整个标志图形富有鲜明的满族风情特色,简洁明了,透露出富贵吉祥和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2006中国·商丘国际华商文化节会徽(图6),主体元素采用我国战国时期赵国的钱币——铲币,结合中国传统书法——篆刻,将商字和铲币形融为一体,以碑刻的形式展现了商文化的古老、宏大,历史苍劲感迎面扑来。

四、传统与时代感相结合

传统与现代的互动问题是当今设计界探索的课题之一。日本工业设计师协会会长黑川雅之说:“人们仿佛只活在今天。事实上人生活在从过去到现在的一个完整的时间里,漫长的人类历史把种种记忆和信息注入人类基因,同时也勾画了人类未来的梦想和愿望。”③传统文化的表现必须以现代人的独特感受和理解为前提,节会旅游标志图形也不例外。随着现代经济市场化竞争的加剧,各种标志应用更为广泛,客观上削弱了旅游标志的视觉印象。因此,这种特殊的旅游标志设计在强调民俗特色的构思和表现的同时,更应以洗练的表现手法,简洁明快的表现形式,使之具有独特性、识别性、适用性和时代性,使其具有使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并符合民族性和世界性的双重要求。

从以上四个层面的含义出发,我们不难看出,从民俗文化中发展起来的民俗旅游标志作为标志符号,反映着时代、民族、国家、地域等不同的特征。④节会旅游标志设计要求设计师必须了解各民族的不同民俗文化基因,并在标志设计中加以应用,才能有助于人们对之所理解和接受。在民俗基因传承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设计理念,达到民俗旅游形象的广为传播,铭人心田的目的,从而引起广大受众的认可。

注释:

①范智军.我国民俗旅游现状与开发策略初探[J].集团经济研究,2006(16).

②顾明辉.现代中国标志设计中的民俗观念[J].装饰,2003(8).

第6篇: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民族;民俗文物;保护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遗留下来的民族文化遗存、遗物,即民族文物十分丰富,分布广泛,尤其是民族地区,更是民族文物的汇聚之地,这些民族文物都是说明民族历史发展变化的实物资料,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比如认识上的原因,历史上民族歧视、民族压迫造成的不少少数民族不敢承认自己的民族成分,认为少数民族比汉族矮人一等,以及人们在重古轻今的支配下,认为文物越是古老的越重要,越是近现代的越无用越是少数民族的越不值得收藏,甚至还有人认为少数民族没有历史,没有文物等,即使在古代文物中有一部分本属民族名俗文物的东西,不少也只知道它们是文物或历史文物,不知道它们同时还是民族民俗文物,有的人自己所从事的是民族民俗文物工作,都对自己的工作意义知之甚少,不了解民族民俗文物工作的意义所在,因此,当前对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显得十分重要,那么如何才能有效的保护好我们的民族民俗文物呢?

一 加大宣传、提高保护民族民俗文物的意识

要提高民族民俗文物在博物馆中的地位,使其成为博物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应该加强民族民俗文物的宣传工作,通过对民族民俗文物,民族政策、民族理论、民族知识的广泛宣传和教育,使博物馆自身对民族民俗工作有一个深刻的认识,认识到民族民俗文物是其理应从事的本职工之一,非搞不可,而且还要引起行政主管部门及其领导对这一工作产生足够的兴趣和重视,让他们认识到民族民俗文物对研究我们历史上的民族民俗文物及现实中解决和处理民族问题,发展民族经济,增强博物馆的活动等方面所具有特殊作用,进而从多方面帮助和支持这一工作的开展,从而有效地保护和抢救好民族民俗文物,充分开发和利用其价值,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2003年国家文物局了《近现代文物征集参考范围》和《近现代一级文物藏品鉴定标准(试行)》,将“反映中国近现代各民族的生产活动、生活习俗、文化艺术和等方面的文物”纳入征集范围。此外,有典型意义的民族民俗文物也可以确定为一级文物,其征集范围包括年画、剪纸、风筝、皮影、雕刻、漆器、壁画、蜡染、服饰、头饰、刺绣、地毯等。这从根本上肯定了民族民俗文物的价值与地位,有利于通过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更加全面地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二 将民俗充分运用到陈列展览中

在陈列展览中,能将这些民族民俗文物自身的民俗性充分考虑进去,从展厅内陈列的每一个细节,从内容设计到形式设计的方方面面,都能用民俗的眼光,从民俗的视角出发,处处将民俗的因素考虑进去,复原出当时历史的真实面貌和人们的风俗习惯,以再现当时历史的全貌,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必给陈列添色增辉,使展览更加生动,现象和赋有活力。比如在展览中将部分展品进行复原,让观众亲自参与,模拟当时的生产、生活,并配以相关的音乐曲调,观众好象置身于那个时代的生活,真正使参观者得到教育,娱乐和休闲,从而充分发挥和利用好民族民俗文物,提高广大群众对民族民俗文物的保护意识。这类陈列展览在我们国家的一些博物馆里已有尝试的先例。如,北京故宫、云南、贵州等地的一些博物馆极其陈列展览,都是将博物馆与传统民族民俗和现代民俗气息有机结合起来而产生了交好的展览效果。如,法国乔治?莲皮杜文化中心的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里,在其中展出的一幅艺术作品旁边,用西红柿汁和洗衣粉的盒子及煤炉子的烟囱钉在画面上,而吸引着众多观众,从而使这个中心在开业仅仅一年的时间里,就迎来了600多万观众。

三 提高民族民俗文物工作人员的队伍建设

要搞好博物馆的民族民俗文物工作,需要一批思想素质和身体素质都过硬的人才队伍,民族民俗文物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历史性、艺术性都很强的工作,涉及的学问很多,包括历史学、考古学、经济学、文学、艺术等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就目前博物馆的现状而言,真正懂得民族民俗文物的人并不多,我们必须花大力气加强对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和建设,包括在职进修或短时间参加国家文物局培训中心举办的业务进修学习,参加学术活动,培养一批具有教高业务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

四 根据地方特色、多建立一些民族民俗博物馆

民俗文物所具有的“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特别引人注目。民俗文物的一大特点是,既有历史传统又有现实传承;既体现物质文化又体现非物质文化。因此,民俗博物馆,既是展示传统文化的场所,又是展示现代文明的场所;既是展示物质文化的场所,又是展示非物质文化的场所,这是传统博物馆所不可比拟的。用活民族文物,办活民俗博物馆,既有需要又有可能。比如,我馆展出的《科尔沁历史珍宝》、《科尔沁历史长卷》、《蒙古族文物精品》、《辽陈国公主与驸马墓文物展》等基本陈列展览,我馆馆藏文物6300余件(组),以历代北方少数民族文物为主、历代中原文物为辅助。珍品有夏商时期的双鹿纹玉雕、魏晋时期的金瑞兽牌饰、辽代三彩摩蝎壶、元代青花玉壶春瓶、清代固龙雍穆长公主墓庙宇形银质骨灰盒等。其中民俗文物有:游牧时期的男女服饰、居住的蒙古包、游牧时期的饮水井、饮食等

由于具有很高的文化观赏价值,其经济效益自然不错。大大地开发了民俗文物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第7篇: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关键词:东土默特地区;民俗文化;文化变迁;

中图分类号:K8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2

一、多民族的迁入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多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瑰丽的中华文化。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论大小,所在地区,各民族文化在不断渗透不断交融的过程中,为中华民族文化增添了自己的力量。

和其他民俗文化一样,清代以来东土默特地区的民俗随着历史的发展,传承的进程,同样发生着变异。清早期,土默特地区的主要民俗是蒙古族的游牧民俗,接下来,汉族的农耕民俗逐渐融入其中,满族的民俗,回族的民俗也随之加入移民的行列,新鲜的血液总会带动新的变化,各种民俗在碰撞中互相转化,结果就是土默特地区的民俗文化具有渗透性,渐进性,多样性等特点。

阜新蒙古自治县在1958年正式成立,早在1637年蒙古人建立过土默特左旗扎萨克。更早的是,在这美丽的地方曾经居住过古老的民族,在医巫闾山之北,库昆河之南,伊柯翁格勒大山之东,绕阳河之西,历史上被称为“蒙郭勒津”的地方,东土默特左翼人民以畜牧为主,世代居住。后来“蒙郭勒津”从一个部落的名字变成了地名,近代人民称它为“蒙古贞”。

清代初期,东土默特地区逐渐有汉族,满族和回族移民迁入进来。汉民族主要是农耕需要和逃难;满族是随王公贵族陪嫁的随从或平民;而回民主要是经商来到了这里。随着各民族的迁入,该地区的民俗也发生了变化。

二、各种民俗的变化

(一)饮食习俗的变化:“民以食为天”,饮食对于任何一个人,一个社会来说都是头等大事。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因自然环境,历史继承,等因素的差异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色的饮食习俗,而这种习俗又随着民族自身的发展及外部因素的影响而变化。

明末,土默特地区居民的饮食仍以肉类及奶类为主,少数食用汉族移民带来的小麦,玉米,豆等粮食作物。清中叶以后,田野尽辟,土默特居民完全以农为业,其饮食逐渐与汉人相同。土默特地区蒙古族逐渐以汉族移民带来的粮食作物为主,与汉人饮食相同,但传统的饮食也有保留。阜新土默特地区处于海拔1000一2300米之间,气候基本为大陆性的半干旱型。另外长期食用肉食品,极为油腻,使得人们体内的热量很多,营养的汲取也极不平衡。茶里含有多种维生素,还含有钠,钾,铁,铜,磷,氟等28种矿物质,茶是该地区生活必需品。

(二)居住习俗的变化:居住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从原始社会的山洞到现代社会的高楼大厦无一不是这种需要的反映,从房屋及其变化上我们可以发现一定历史时期一定区域的许多信息,如自然环境的作用,建筑材料的变化,民族之间的影响等。

明末,土默特地区的板升出现了,但还是以居住穹庐为主。到了清代,东土默特地区民众的居住开始发生了变化。清初,据张鹏翩的《奉使俄罗斯行程录》记载:“此二日所见蒙古皆有土屋”。另外居住形式多种多样。比如满族的住宅“皆为官建,官兵所居,均为瓦屋,无土房。还有窑洞,窑洞多出现在大青山以南的黄土高原上,那里土层深厚坚硬且纯净,适宜挖窑而居。近山住户多凿崖为窑居住,像清水河县环境皆山,乡村皆依山挖洞,居住窑房。

还有房屋设计构造也多种多样。蒙古族虽然多数住在平房,但富者或官宦在西北方均有佛堂或家庙。汉族平房设计其墙壁多用土坯垒成,屋顶专用泥土抹,盖其形式则前低后高,一面出水,其格局以北为正房,东西为厢房,或四盖房为四合院,但房内必有土炕通连。满族平房屋顶呈马鞍形,为两出水的小瓦房,“一户两间半,一明两暗,中间隔扇,里屋为倒炕。院有小门楼,进门有影壁,旁立索罗杆。”

(三)服饰习俗的变化:服饰被称为人的第二层皮肤,也是一个民族的包装和标志。如同饮食和居住一样,也是人类的基本需求之一,同时又是社会生活中较突出,较敏感的部分。

清代以前,东土默特地区居民以游牧业为主业,加之塞北地区气候恶劣,因此衣着服饰设计均要考虑骑乘和御寒的需求。清朝土默特王公贵族等上层人士,服饰都是满化的。封爵任官的男人们都需要穿清朝的的官服,补服,马褂,红缨帽等,女人们穿旗袍。

随着农耕化的推进,长至脚踝的蒙古袍显然已不适合田间的耕作劳动,为了劳动耕作方便,逐渐改穿汉族短装,服饰是汉化的。清代土默特居民衣服材质的种类更多了。以前以家畜皮,野兽皮为主,得到一些丝,帛就很是荣耀。清代羊皮虽然是衣服主要用料,但各县的民众多为农民,服饰极为简朴,衣服原料,都以土布为主。 清代土默特居民的帽子,鞋种类增多。

(四)婚姻习俗的变化:婚礼,是人生仪礼中的一大礼,它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化。具体到东土默特地区亦是,有以下几点:

第一,清初土默特部订婚是不需要媒约。只要两家满意,男女相亲见面后,双方父母都同意,就可以由男方向女方家下聘礼。“夷中嫁娶,惟以两姓相欢,男女年相若者,遂尔配合,乌睹所谓媒约哉”。

第8篇: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一、冰雪文化的发展历程

自然形成、应用发展、独立活动、全民参与是冰雪文化发展的四个主要阶段。

(一)冰雪文化的自然生成阶段在新疆阿勒泰地区,中国考古学家发现一组距今1.2万年人类滑雪姿态的岩画,正式通过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确认,中国为人类滑雪文化的发祥地。这次发现,追溯了冰雪文化的源头,奠定了中国在冰雪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地位。

(二)冰雪文化的应用发展阶段很多与冰雪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惯以及生产方式都是通过中国北方生活的人们在长期寒冷环境生活中摸索出的经验总结而形成的,包括了最初的生产、生活需要,主要生产方式有冬捕、冬狩、冬伐等,主要的交通方式为狗、马拉爬犁、滑雪交通运输工具等,这些是冰雪文化发展的最初形态。

(三)冰雪文化的独立活动阶段冰雪民俗文化度过“以实用为目的,逐步演化为娱乐竞技活动,随之升华为艺术,直至成为重要的经济形式”的发展历程之后,升级为冰雪文化,有着丰富的形式,如:抽冰猴、单脚驴、冰滑子、滑爬犁。

二、冰雪文化的传承

(一)冰雪文化传统的渗透与融合不同地域和民族的人们在冰雪体育文化中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各阶段冰雪文化体系的形成。群众参与和民俗情感是传统冰雪文化的侧重点,但是现阶段则是以科学实践和个性发展为重点。所以我们要做到相互借鉴、有机结合,这样能够推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

(二)冰雪文化遗产的挖掘与保护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多民族的地区,在北方地区有人口数量较少的民族,如鄂伦春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赫哲族,他们的语言以及冰雪民俗文化活动濒临灭绝,所以我们要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三)冰雪文化精华的继承与发扬后人对前人创造的民俗体育文化成果的吸收借鉴主要表现为冰雪文化的传承,它是垂直式的民俗体育文化。在历史中,体育文化成果以及物化形式、符号都作为后辈进行体育文化活动的条件而遗留下来。正因如此,我们更要打破传统文化的地区封闭性,推动冰雪文化走出去,积极交流,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精华。

三、冰雪民俗文化传承与发展

(一)冰雪民俗文化的产生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生活中,一个民族或者一个群体形成并不断流传的就是民间文化,也可以称为民俗文化。存在于一个民族范围内的一定形态的体育文化有着各不相同的特征,涉及的内容广泛,与生活的每个方面都有关系,其中包括了饮食、生产、接力、精神、语言、服饰、居住、交通、礼仪、宗教、文学艺术等。作为一种区域性文化,冰雪民俗文化是人们在冰雪环境中从事生产生活活动,以环境为基础创造出来的具有冰雪符号的生活方式。

(二)冰雪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与内容冰雪文化活动以强身健体为目的,是一种具有表扬性、娱乐性的,有着广泛民众基础的活动。

第9篇:各民族的民俗文化范文

民俗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历史的进程民俗文化面临着生存环境逐渐缩小,它的持续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制定公共政策引导其可持续发展不仅是新时期我国建设小康社会,促进文化繁荣的要求,也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传承人类文明,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文化的期待。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能够正确认识到民俗文化历史的发展轨迹,定位及其现状,了解民俗文化的渊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2.能够在探索中不断检验公共文化改革对民俗文化的引导的科学性,有效性,全面性,增强我们实践中制定文化政策的能力。

3.能够增强我们的民俗文化保护意识和树立促进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为制定引导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政策打好思想基础。

三、研究现状

在对公共政策如何引导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方面,目前还没有较完备的专门的政策体系,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文化书刊类关于民俗文化的专著都较少的给予深入研究,大多数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去论述民俗文化的意义,都是一些零散的言论,缺乏系统性,本文在参考多数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整合这些方面的理论资源,并提出了个人的观点,看法,为进一步在民俗文化研究方面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

系统综合,比较分析,列举事例。

(正文)

一、民俗文化的概念和范围

民俗文化是人类在不同的生态文化环境和心理背景下创造出来的并在独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累,传递,演变成为不同类型和模式的文化。它不仅构筑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心理而且还构成了各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 19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的民族学家和民族心理学家对此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产生了一系列极有价值的论着,从而给人们提供了研究不同民族文化发展与心理特点形成不同的视野和角度,也提供了认识不同民族心理及其独特发展规律的可能性它是人类文化意识的原型。在人类文化意识形态“宝塔”中民俗文化处在低层,如同未提炼的矿石①是一种综合性的原生态意识团在人类文化意识的长河中,民俗以原生态的文化意识团为核心构成了人类文化意识与心理的意想原型。

民俗文化的范围大致包括以下三个大的方面:物质民俗文化:以生产、交换、交通、服饰、饮食、居住等为主要内容:社会民俗文化:家庭、亲族、村镇、社会结构、生活礼仪等都是重点:精神民俗文化;宗教信仰、各种禁忌、伦理道德、民间口头文学、游艺竞技等,此外还有心理民俗是指民俗对某一民族心理素质的影响。

中国各民族在其顺乎自然,征服自然,发展自己的社会活动中,以及移民迁徙、地域变迁、民族融合进程中,逐渐形成了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民族事象和民俗行为,以及独特的民俗艺术。例如,心意民俗中,凤凰非梧桐不栖,大鹏展翅九万里的远大抱负,精卫衔石填东海的悲壮举动及夸父逐日的勇敢坚韧,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自我牺牲,梁山伯与祝英台不畏权势金钱的生死恋情等等。②中国民俗文化以文化和风俗为主体包括了生产与生活习俗、娱乐竞技习俗、岁时节令习俗、礼仪制习俗、民间文艺等。内容非常庞杂丰富。

二、我国民俗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民俗文化理论研究的落后

由于学术的偏见和学科自身研究的不足,不够深入,民俗文化被误解为没落文化遗留,是农民、陋民、落后人群的专利,认为民俗文化对现实和现代化进程没有意义。于是在人们的思想意识方面对民俗文化没有好的感觉。不会在认识方面给予其过多的探讨与关注,人们在对其的学术研究领域步入了死角,导致学识理念的落伍与滞后,遏制了民俗文化前进的步伐,于是便出现了对民俗文化如精卫填海、女娲补天、夸父逐日的批判与否定,认为那是愚蠢之行。这些以神话构筑的民俗成为不少现代人攻击的对象。

事实上这种对待民俗文化的态度和立场正是现实中学术偏见的结果,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的确有相当多的民俗文化用今天的眼光看是落后的,腐朽的、倒退的,同时这也是有原因的,因为,“一般而言,民俗作为人类社会群体,固有的,传承性的文化生活现象,在社会现实中展现出来,就是民众生活里那些没有明文约定的规矩,或是指那些在民众群体中自行传承或是流传程序化的不成问的规定。任何民族中每个人都无法脱离一定的民俗圈而生活。在他们身上都打上这样或是那样的烙印,以科学思维的尺度衡量,难免看出某个民俗事象形成中的无知,愚昧和荒谬,可是它并不是个体的失误,也不是现代人全盘否定的依据。”③又如由于民族融合而形成的典型的东北民俗文化--二人转也遭到了相当多的批判,对这种民俗文化的认知在学术界也是批判多于赞扬,骂声多于掌声,批判它“低级,庸俗,丑恶”,骂它“黄的不能再黄”强烈批判它的庸俗化和难登大雅之堂。

显然这种论断有失对民俗文化的全面性了解,这种思想意识领域对民俗文化的极端性的做法,首先将民俗文化置于遗弃的状态。因此在大众化的思想领域里,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被遗弃的考验。

(二)民俗文化的遗失与没落现象严重

在中国民族文化的发展进程中,伴随着民族战争﹑民族迁徙﹑民族融合﹑灾难﹑时间与空间交替﹑沧海桑田,不断变化,同时也随着现代化、城镇化和全球化步伐的前进,民间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越来越虚弱了,原本强势的地位已变得极其脆弱了,其中大量的民族文化被遗失和伴随时代的变化而没落,比如在贵州有三万多个自然村寨,生活着苗、瑶、布依、侗、水、仡佬、土家、彝族等17种少数民族他们完好地保存下来的民俗文化只占30%而70%的者湮没在历史的记忆里其中包括大量优秀的民俗文化。而黄河流域可谓是整个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其中河南省是中原文明的一个有代表性的省份,据《河南民俗志》记载有近八成以上的有如各种历史上出现过的如神话故事,节日,歌舞,民俗礼仪风尚等没有流传到今天而只能成为历史的记忆。④

(三)现实的羁绊束缚了民俗文化的发展

1.长期以来,民俗文化领域由于受到计划体制的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趋向,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工作思路以及运作方式,仍具有明显的计划经济色彩导致文化单位较多的强调民俗文化意识形态的功能,重视民俗文化事业属性忽视民俗文化的产业属性。对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心存疑虑放不开手脚。

2.从文化消费的角度来看,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国家办什么,老百姓就无偿地欣赏”什么的被动接受状态,文化消费的结构单一消费促生产的氛围始终没有形成,导致民俗文化发展缓慢。

3.有利于民俗文化发展的有关政策不配套,在税收,土地,政府补贴,社会融资及建立多元投入机制等方面还没有完善的配套政策。

4.整个文化体制的不到位机制不顺畅﹒而作为文化子目的民俗文化必然受到影响。因而,缺乏强有力的发展民俗文化的驱动力。

5.资金投入不足,经营人才缺乏。在民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的投入上,民营资本投资民俗文化建设的数量仍显不足,特别是缺少大手笔的项目。另外,民俗文化的产生需要经济,文化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严重缺乏。民俗文化领域的人才还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

三、发展思路及对策

公共文化政策的制订应依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建设小康社会,文化更加繁荣的要求。在正确对待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以发展民俗文化产业的高度来引导其可持续发展,充分挖掘资源优势,拓展民俗文化的产业领域,不断丰富产业样式,努力提高民俗文化产业效能。

(一)发展民俗文化应遵循的原则

1.宽容性原则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公共文化政策制订过程中应当具有允许文化多样性与多元化的胸怀,以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指导思想,担负起保护民俗文化,发展民俗产业的责任,扮演民俗文化“守夜人”的角色。

2.选择性原则

不可否认民俗文化本身是一种有争议的文化理态,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是其特点。在比较优劣中筛选,对其精心鉴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真正的做到去粗取精,去芜存真的目的。

3.创新性原则

把高新技术引入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文化的科技含量以求以信息化推动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俗文化发展政策体系的完善

政府大力加强建立健全民俗文化产业扶植政策,确保民俗文化的健康发展。

1.重点引导和培养典型民俗文化政策

公共文化政策出台为一些典型的民俗文化“正名”给予其政策和机会,及公平的竞争环境。如东北二人转不应再认为它是“黄”不应再认为它是低俗,没落的代名词。要进一步放宽文化领域的市场准入,鼓励其以产业化竞争的姿态走向世界,以同等的文化身份参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正如二人转专家田子馥所认为的 “专业二人转演出的潜在市场很大,如果政府给予一定的扶持,帮助他们开辟一个市场,那么专业二人转演出市场将有一轰而起之势”。

由此可见二人转受到的“压抑”和它期待发展的渴望。事实上二人转这个东北的民俗文化已经彰显其潜在的产业优势,以长春和平大戏院为例,他们在长春市共有4个剧场,以观众1200人计,每天的票房收入可达27600元一年的票房收入就达上千万元。这便是一个显示民俗文化潜在经济价值的事例。与此同时公共文化部门更要注重对二人转的引导,如对二人转艺人实行资格准入制度对欲从艺者进行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实行持证上岗提高演员素质,对二人转艺人艺德试行年终评审制。坚决杜绝“脏口”,发展“绿色二人转”,以政策的推动确保这一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

2.优秀民俗文化发掘保护政策

联合教育 ,宣传部门搞好民俗文化的发掘,宣传,教育工作。在对待民俗文化的问题上,文化主管部门以政策待遇鼓励考古研究人员,认真发掘发现我们已经遗失或没落的优秀民俗文化,来重新评估他们的价值。

对优秀者加以继承和弘扬,协助好教育和宣传部门认真做好民俗文化的教育宣传和保护工作。

如在学校,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革命历史纪念馆等公益性事业单位进行民俗文化教育增强民俗文化意识,培养优秀民俗文化人才,提高受教育者的民俗文化素质。

3.税收优惠政策

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经费用于民俗文化发展的贷款贴息,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发展前景好的民俗文化产业的支持力度,拓展适合民俗文化产业机构特点的贷款融资方式和相关保险服务。

4.投资政策

建立规范有效的筹资机制,形成多渠道投入的体制。提倡事业型文化单位走国家投资和自我发展并重,向经营管理型转变的道路,鼓励适当开展有偿服务和多种经营,以弥补事业经费不足;支持文化事业单位和企业横向联合,争取企业长期稳定的投资;吸纳社会捐资赞助;允许文物,博物机构利用外资合作进行考古发掘,文物研究和保护;鼓励境外机构和个人投资兴办国家倡导的文化事业或公共文化设施。

5.人才培养政策

鼓励人才引进和培养政策。放宽政策、简化手续,有计划地引进国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各类高素质民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实行人事制,逐步推行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的自主择业。允许有特殊才能的民俗文化专业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以其拥有的民俗文化品牌、创作成果和科研技术成果等无形资产占有文化企业的股份,参与收益分配。鼓励民俗文化产业单位与高校联合,发展与民俗文化产业相关的高等教育如可尝试在各级学校教育中设立民俗文化相关专业,特别是在高等院校中培养民俗文化高级专门人才,为民俗文化事业持续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证。

如二人转进入中戏,长春师大等高校就是鲜明的例子,试想还可以设立民俗文化考古专业专门培养民俗文化的考古发掘人才,同样还有民俗戏曲,民俗舞蹈等等,总之在如何保持良好的民俗文化可持续发展方面,人才的培养是必需的要务。同时通过宣传教育工作,让民俗文化氛围在整个文化氛围中不再如以往的冷清与沉默。

重点培养一批熟悉民俗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业务并掌握有关国际规则的人才,以及民俗文化经纪人、主持人、艺术家和会展策划等专门人才。

6.扶植民营民俗文化产业政策

鼓励个人,企业社会,以各种形式创办国家政策许可的民俗文化产业,对其在规划建设,土地使用,税费政策,从业人员职称等方面与国有民俗文化单位同等对待。

(三)鼓励和支持文化交流政策

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某些变迁是符合历史潮流的,是不应阻挠也是无法阻挠的事实上任何民俗文化都会随着社会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任何一个民俗文化要充满活力就必须与其它文化相接触交流,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弘扬本民俗文化的同时去吸收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去借鉴国外先进民俗文化成果,然后在与这些异质文化的交流中不断实现民俗文化的发展创新促进它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四)民俗文化改革和发展并重的文化政策

文化部门制定政策引导民俗文化的根本目的是保持它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在认识到民俗文化尽管有或多或少的不健康的不科学的成分,我们当在认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同时尽量最大程度的反映真实的民俗文化。因为“如果一种民俗(如传说神化,民间故事,成年礼)等内容,与当前社会盛行的价值和态度偏离太远,他将会被遗忘而不会继续被流传下去,既然某一民俗能够流传至今,则其价值观必有于现代的价值观相通之处。”

所以说在坚持对传统民俗文化改革的时候要保持其原生态的一面。我们应当认清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失去自己民俗文化的特色,也基本失去了民俗文化的生命力,更无法实现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

同时在对民俗文化进行产业运做的时候应当首先考虑到我们这样做的初衷是为了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不能只是单纯的利用民俗文化追求经济利益,如果只顾赚钱使具有文化属性的传统民俗,因商业气息过浓而流于庸俗化,失去了民俗文化本身的真实与质朴,那么也就从根本上失去了它的吸引力而走向衰败。因此在实践中应当做到保护民俗文化的职责。

四、公共文化政策对民俗文化发展的意义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处在剧烈的变动之中,许多传统民俗文化濒临消亡,这是非常严酷的现实。面临着这种窘境,我们制定公共文化政策来引导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保护、研究、开发民俗文化能充分认识到民俗价值所在,“找到我们民族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根基、智能、灵感源泉和启动创造力的钥匙”,能揭示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的真谛,在很多方面都有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方面

我国56个民族的民风、民俗各具特色,多彩多姿,民俗文化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传统和人文性格,因此,尊重民俗,尊重民俗主体,促进民俗文化的持续发展,对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维系民族感情、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民族团结,促进新时期我国政治文明建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经济方面

民俗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历史积累,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是生产力,因此民俗文化资源可以作为产业经济去经营、可以作为文化资本去投入生产,“民俗文化是最有生命力的文化因子,一旦植入经济,必将发挥巨大作用”因而它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如当今兴起的民俗文化旅游业,就是把民俗文化作为经济资源与旅游业的紧密结合而且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经济效益。所以引导和保护民俗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 ,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因此,研究民俗文化要与振兴经济相结合,打造自己特有的品牌,扩大影响,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保护传统民俗文化对经济文化产业的开发也具有一定的意义。

(三)社会生活方面

对于传承统民俗文化来说,保护传统美德、传统歌舞、民族服饰、传统手工艺等优秀传统民俗是传统民俗能够在现代生活中传承发展的基础,民俗文化的发展也丰富了当地群众的精神生活,积极的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同时也有利于扩大人们的视野,丰富人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且使我们有一种文化上的归属感。

注释:

①陈勤建:19 89《中国民俗》中国民间出版社

②北京日报>>理论周刊 2004年9月20日本版语萃

2004年9月20日

③ [美]维特巴诺《心理人类学》P4212001版

参考文献

[1] 马华泉,王淑娟,《民俗文化旅游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1第19卷第5期

[2] 宋云飞 《现行民俗旅游开发的弊端及对策研究》 广西大学梧州分校学报2005第15卷第1期

[3]新华网吉林频道 二人转《学者艺术家艺人把脉二人转》

[4] 叶坦《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

[5] 陶立璠《现代化带来民俗文化的变迁》

[6] 林国良,周克立 《当代文化行政学》p332

[7] 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伦理学与经济学》(王宇等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8]厦门日报《呼唤民俗文化的价值回归》

[9]《中原民俗志》 HYPER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