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药化工行业前景范文

医药化工行业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药化工行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药化工行业前景

第1篇:医药化工行业前景范文

从全球及国内形势分析,自金融危机以来化工行业发展放缓,但仍有一批新项目上马,从而创造出一定的就业岗位,同时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也逐步上升,这就意味着给化工专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据悉北京化工大学的毕业生就业率能达到90%以上,部分好的专业甚至能达到100%。能有如此高的就业率不得不归功于化工行业人才的专业特点:其一,专业口径宽、覆盖面广,研究领域涉及有机化工、无机化工、精细化工、日用化工、材料化工、等诸多领域,技术成果可直接应用于化学工业,服务对象遍及化工、石油、医药、能源、轻工等各部门。其二,工程特色显著、知识的可迁移性强,本专业以化学工程与化学工艺为知识结构的支撑点,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化学工程主要研究化工过程及设备的开发、设计、优化和管理,化学工艺则研究以石油、煤、天然气、矿物、动植物等自然资源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和分离加工技术制取各种化工产品,这些工程技术、系统优化技术和产品开发技术,不仅在化工领域,而且在医药、材料、食品等众多相关领域均大有用武之地,因而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工程能力和工作适应性。

根据天津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以及内蒙古相关高校提供的就业信息统计,目前化工行业人才就业方向大致归为技术与销售两大类。从人才需求领域来看,应用化学、工程化学、化工机械的人才需求最大。从中国化工招聘网近期招聘形势分析,企业需求最大的是化学工程与工艺、精细化工和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三个专业的相关人才,分别占到需求总数的10%、8.5%和6%。同时化工产品销售人员也是各化工企业及其需要的,从招聘情况看,化工行业销售人员必须具备化工方面的专业背景,对产品的生产工艺、原材料和配方要非常熟悉。化工销售人员属于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有化工领域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必要的销售技巧,该岗位对人才的知识、个性、能力等方面要求都相对较高。

从对人才的要求来看,懂技术、懂管理,能充分运用专业知识和生产经验,将实验室成果转化为产品并推广到市场的人才,是企业最需要的复合人才。普遍来讲,化工行业突出的特点就是行业内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创新越来越重要,“专业化”越来越突出,整个行业创新体现在专业技术创新上。化工行业对专业要求严格,是因为化工业技术含量较高,且门类繁多,不同产品的工艺、配方,国家标准各不相同,导致人才很难通用,也就是说对于化工人才,专业是否对口很重要。

2.化工企业用人基本标准

市场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化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在企业招聘中,我们发现过硬的专业技能往往被各类人才看作是在市场竞争中的重要砝码,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招聘过程中却把对企业的忠诚度放在第一位。忠诚度是任何企业都强调的一项素质,化工企业尤其如此。因为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涉及许多研究成果和核心技术,如果招聘的人员对企业的忠诚度不高,他们在掌握这些之后一旦不辞而别,对化工企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是非常巨大的。因此,相当多的化工企业在评价人才的价值时,都将忠诚度置于专业技能之上。

3.化工行业发展预测及相关人才就业形势分析

化工是一个周期性的行业,每当有新项目大量投产时,开工率就会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加上经济的增长,开工率将会回升。化工行业接下来一两年的开工率会相对较低,但经济复苏后开工率等指标都会有所好转。此外,像上世纪80年代初一样,一些旧的产能项目正在关停,部分效率较低、成本较高的老设备将会彻底关闭。

化工产品需求增长的根本推动力是GDP的增长。通过长年对市场供求关系进行的分析发现,无论是全球还是各个地区,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的需求增长都与GDP增长有着明确的关联,即聚烯烃的需求增长速度大概比GDP增长高2~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在预期未来全球GDP将以每年3%左右速度增长的情况下,全球对聚烯烃的需求增长将在5%~6%。化工行业能够继续保持强劲增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不断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据预测,地球人口2030年将增至80亿左右,其中大部分增长来自发展中国家;同时,全球经济规模预计将翻一番,达到70万亿美元左右,而化工产品的形式是多样且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全球经济环境的改善,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进步,将大大推动能源和化工产品的使用率上升,使化工产品渗透到终端产品市场,如汽车、包装、建筑、健康和个人护理。

第2篇:医药化工行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化工污染;污染物;防治对策

1前言

传统工业是建立在掠夺自然、统治自然、征服自然的基础上,造成了人类和自然日益激化的矛盾,导致了两极分化、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锐减等严重的全球危机。尤其是传统化工行业,一度被称为最大的污染源。而我国化工行业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尤其严重,不仅面广、量大,而且极其复杂的组成导致治理过程中难度非常大,远远超出其他产业。一项2000年的统计资料显示,化工行业产生的废水是全国总量的20-23%;废气占5-7%;废渣占8-10%。不仅如此,化工废水中数量较多的铅、砷、铬、镉、汞等重金属;还有严重危害生态环境的有机毒物,包括:硫化物、医药中间体、PCB、POPs、挥发酚等;还有很多废弃物不能被环境亲和,包括:粘胶、树脂、塑料等,导致资源生产能力的严重破坏。

化工行业起步较晚,但是在解决社会劳动力以及财政方面都做了非常大的贡献。自从改革开放,经济建设进一步扩展,化工行业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张。但是,随着化工行业的快速发展,环境受到了极大的影响,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化的发展导致不合理利用资源、增加污染物排放的问题给城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为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推进建设生态城市。为了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必须整治环境污染问题,降低污染物排放量、加大治理污染的力度、加强监管环境问题发生、完善管理体系、建设生态城市。这有这有才能真正使化工行业处于健康快速的发展状况,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的发展,确保化工行业稳步前进。本文针对化工行业造成的污染问题,分析污染现状、成因以及环境的主要问题等,并根据所发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整治措施。

2污染物的来源、种类、特点

在化工行业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到使用的过程,原料成为产品的过程,所有的阶段都有造成环境污染的可能,因此,生产和使用共同作用下导致了化工污染物的产生,换句话说,不仅生产化工产品能够导致化工污染,使用化工产品也是造成环境污染的原因。但是,通常所说的化工污染,多指生产过程中导致的环境污染。

生产化工产品的过程中,很多途径都能导致污染物的产生,例如:冷却过程产生的冷却废水、管道和设备的泄露、燃烧所排放的废气、发生副反应的生成物、不完全反应导致出现的废料等等,如果没有妥善处理这些物质也没有进行回收,这将有可能造成环境的污染。使用化工产品导致的环境污染主要因为不恰当使用化工产品,或使用过度。现阶段,人们已经重视生产化工产品的过程可能导致的污染,但是使用化工产品中可能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

人类能够生存的基本物质是土壤、水、空气,这三种基本物质都受到了化工生产的极大影响,其中,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水通常都具有高温、油覆盖性、富营养性、酸碱性、耗氧性、有害性,这对地表水和地下水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危及到人类和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生存和生活;化工生产过程排放的废气则具有含尘、腐蚀性、刺激性、有毒性、易燃易爆性等特点,严重威胁到工农生产以及人类的健康;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渣虽然不像废水、废气那样造成明显的环境污染,但是很多资料表明工业废料很难在土壤中降解,其积累性和三致作用都严重危害这生态系统和人类的安全健康。所以说,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三废”严重影响着环境和人类的健康,这种影响具有立体性、全面性,必须认真对待,认真治理。同时,在治理化工污染时要注意标本兼治。

3化工污染防治对策

防治化学污染最原始的方法是治理化工生产过程中导致的污染,世界各国的政府及相关机构、企业等都投入数量巨大的人力物力研究治理环境污染的技术和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研发了很多治理噪声污染的技术、处理固体废弃物的技术、治理大气污染技术和污水处理技术等用来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对保护生态环境功绩显著。但是,人类社会发展速度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治理环境污染的速度已经不能跟上造成环境污染的速度,同时,用来治理污染的费用急剧上升。所以,传统的“先生产后治理”的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通过布局的合理规划以及生产技术推广清洁化,同时运用一些经济手段,在市场机制中引入化工污染治理的方法才能更好的治理环境污染、减少环境污染。

3.1合理规划布局

合理规划化工行业和化工区域的布局,并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在宏观决策中提前引入环境保护方案,改变过去消极的、事后补救的方法,采用积极的、事前预防的方法。经调查发现,过去很多环境问题都是由于布局不合理所积累而成的。目前,我国正面对着经济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化工行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行业,合理规划化工行业和化工区域的布局能够在根本上预防并治理化工污染问题。

3.2绿色化学和清洁生产技术

根据化学原理从根本上消除污染的产生就是绿色化学的核心,即综合利用计算机、环境、材料、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的技术和理论,实现无废物排放,同时不适用催化剂、有害原料等,生产绿色产品。绿色化学的目的就是对生态环境不影响、不污染。清洁生产包括生产过程的清洁、产品的清洁以及能源的清洁利用等。其中有效的措施有以下几种:开发替代原料、开发替代溶剂、开发新型催化剂、开发新工艺等。化工行业应该以清洁生产为目的,推进绿色化工生产战略,实现生态、人类、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防治化工污染的市场和经济手段

传统的管制手段不能解决现代复杂的环境问题,缺乏降低污染的动力,在环境污染的控制过程中表现的能力不足,这种种局限性催发了排污权交易的方法控制环境污染。不同于依靠命令进行控制,排污权交易是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手段,能够提高费用的有效性,降低管理成本,刺激开发新技术,使资源配置优化,同时有利于宏观调控和实施总量控制。在环境的治理过程中,排污权交易制度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是未来治理环境问题的方向。

第3篇:医药化工行业前景范文

医药行业:医改势在必行 抗通胀特性明显

在现阶段通胀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医药板块具有极强的抵御通胀风险的能力,是投资的最佳选择。江海证券分析师梁冬冬认为,首先医药行业属弱周期行业,受宏观经济走势影响较弱,且药品属于刚性需求,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其次,医改将增加人们对药品的需求。这将极大的刺激人们对药品需求,直接增加医药市场的容量,从而使行业维持高景气度。

此外,梁冬冬还指出,从政府对医药行业实施的一系列整顿上面也可以看到,政府对医药行业扶持的意图也非常明显。从06年底开始,国家对医药行业进行了集中整顿,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其基本思想是鼓励具有创新能力的公司加速发展,同时淘汰一批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的小工厂。在未来的医药市场中,只有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型企业才有持续发展的动力,主要依靠低水平仿制为主的企业必然会退出市场。最后,梁冬冬从不同子行业中选取一些研发能力突出、估值合理的公司,建议投资者在股价回调时买入。

1.化学制药子行业:化学制药子行业分为化学原料药和化学制剂两个部分,化学原料药受生产规模和供求关系影响较大,进入门槛相对较低,且部分原料药价格已处于高位运行,波动幅度越来越大,不建议配置。化学制剂子行业对公司研发能力要求较高,必须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才能获得有竞争力的产品,继而获得高额利润。高额的利润再支撑大量的研发投入,形成良性循环。目前,国内上市公司中恒瑞医药、海正药业、华海药业、双鹤药业是研发积极性较高的公司。

2.中药制剂子行业:中药制剂子行业分为品牌中药和现代中药两个部分。其中品牌中药企业大多为老牌国企,这些企业营销队伍老化,科研投入较少,产品虽然认同度高,但已尽饱和,后续增长乏力,在大盘系统性风险较高的环境下,不建议投资者进行重点配置。现代中药方面,国家对中药的态度是大力扶持中药现代化企业,未来会出台一系列配套措施,因此,现代中药企业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在已上市的公司中,建议重点关注的有康缘药业、天士力、亚宝药业、益佰制药。

3.生物制药子行业:《生物行业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重点发展新型疫苗、诊断试剂、创新药物,卫生部《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实施方案》也已出台,该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巨大。现阶段国内上市公司中质地优良的有双鹭药业、华兰生物、科华生物等,但估值普遍偏高,且华兰生物、科华生物主业单一,受国家政策调控影响较大,在大盘系统性风险较高的情况下,不建议进行配置。

双鹭药业是国内少有的生物类创新型研发企业,品种储备极为丰富。其主打产品贝科能毛利率高达60%,且经过公司多年运作已经进入高速增长期,目前股价估值合理,建议投资者把握阶段性投资机会。

通信行业:景气确定 3G投资加快释放

2008年上半年,国内通信行业固定资产投资达1136.4亿元,同比增长9.06%,而2007年全年行业投资仅增长2%,行业投资明显回暖。随着重组的开展,市场人士纷纷预测,我国下半年新电信及新联通投资将继续增长。

7月28日,中国电信与联通公告,签署CDMA网络出售协议。中国电信同时公布了未来三年CDMA网络建设的投资额,总计超过800亿元,其中第一阶段投资279亿元。目标是在城市将无线网升级到CDMA1X水平、扩充核心网带宽以及实现2亿的用户容量,目前C网用户容量约为1.2亿左右,也即中国电信未来三年将对C网扩容70%左右。

中国电信动作较快,在CDMA网络尚未接手的情况下就开始了前期的准备以及终端招标工作,因此下半年电信CDMA网络投资应该开始铺开。来自中国移动的信息也表明TD二期建设将在奥运会后开展,目前已报送发改委审批。此次主要在省会城市及直辖市拓展网络,总数在30个城市左右。由于一期8个城市的TD网络耗资150亿元左右,预计二期投资将超过400亿元,将在奥运会后至2009年这段时间释放。

由于中国电信投资步伐远较预期为大,而新联通获得充裕现金后也将加大网络覆盖力度。因此,民族证券的陈炜上调了未来三年移动网络投资预测。为此,陈炜建议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中国联通、中兴通讯、武汉凡谷、中天科技等个股。

软件行业:发展稳健 潜力巨大

数据显示,2008年1-6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6579.6亿元,同比增长21.9%。其中,制造业23122.9亿元,同比增长20.7%,软件业3456.7亿元,同比增长30.4%。软件出口及服务外包发展较好,完成出口额49.5亿美元,同比增长45%;完成软件服务外包4.5亿美元,同比增长68.3%;增速与1-5月基本持平。因此,国泰君安行业分析师魏兴耘等认为认为软件业08年整体增速将高于去年。

值得关注的是,ChinaVenture研究报告也指出,软件行业整体投资呈平稳增长态势,预计2008年全年投资金额将达到3.3亿美元,投资案例数将达到28个。而未来3年至5年里,软件行业投资金额都将保持30%以上同比增长率。日前管理软件厂商久其软件通过发审会审核,如无意外将成为首个从中关村股份报价转让系统成功转入交易所的公司,显示软件行业受到资本的认可。报告认为,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以及传统企业互联网化的大趋势下,SaaS(软件即服务)将成为软件行业新一轮的投资热点所在。

目前,中国的中小企业信息化程度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无论从宏观政策环境、中小企业所在的市场环境还是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要求来看,信息化建设仍将保持快速发展。IDC认为在未来的3-5年里将迎来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因此,国泰君安行业分析师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在专业领域具有品牌优势的IT企业如,石基信

息、航天信息、青岛软控、广电运通等。

煤化工行业:受益能源涨价 发展前景广阔

所谓煤化工就是指经化学方法将煤炭转换为气体、液体和固体产品或半产品,而后进一步加工成化工、能源产品的工业。主要包括煤的气化、液化、干馏,以及焦油加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煤化工产业链的延伸主要有三条:传统的焦化和电石乙炔化工、煤气化和煤液化。通过这几条产业链,煤炭可以在石化产品、燃料油等多个领域替代石油和天然气。三条产业链中煤化油技术壁垒最高、而煤气化应用最广泛,几乎是所有煤化工产业的基础。

油价的飙升促进了煤化工的发展,目前来看煤炭仍然是相对便宜的资源。煤化工产品较石油化工产品有相对的成本优势。按目前已探明的石油储量和开采速度来计算,全球石油的平稳供应只能维持40多年,天然气60多年。煤炭是世界上储量最大的矿物能源,可供人类开采400多年。

我国是个贫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家。从储量方面来看,我国2007年底煤炭储量1145亿吨,占我国能源总储量的94.6%,远高于全球60.12%的水平。我国目前原油进口依存度高达47%左右,而且未来还将不断上升。如此高的依存度已经威胁到了国家的能源安全。煤化工的发展对我国有着重要的意义。

2006年底我国焦炭产量29768.31万吨,电石产量1177.05万吨,合成氨产量4936.81万吨,甲醇产量874.7万吨均居世界前列。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高涨,煤炭对原油等其他能源的替代效应日益明显,发展煤化工、减少原油进口依存度,正日益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我国正逐步发展以煤炭为主要原材料的煤化工产业,生产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

同时考虑到我国多煤少油的自然禀赋条件,发展煤化工、减少原油进口依存度,正日益成为我国的战略选择。我国正逐步发展以煤炭为主要原材料的煤化工产业,生产高附加值的煤化工产品。06年底我国《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称,2006年至2020年,中国煤化工总计投资1万多亿元,其中装备费用占50%,技术费用占10%。因此,煤化工行业在我国有巨大的发展潜力。为此,渤海证券重点推荐广汇股份。

广汇股份:公司“能源产业”的布局适应了全球能源稀缺的大环境考虑到LNG主要用于调峰、工业用途等,而国家鼓励建设调峰设施,这将有利于公司LNG使用区域的扩大;未来工业用天然气将更加紧张,对LNG的依赖将会加强,公司将获得更大的LNG价格话语权,这些都将给公司带来更大的利润空间。通过08年上半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公司LNG业务已经开始获得大丰收,未来也将持续带来高盈利。

公司未来将通过120万吨甲醇/86万吨二甲醚项目,天然气制烯烃项目来实现其在能源产业的布局。公司的价值发展路径适应了全球能源稀缺的大环境,未来将享受到能源稀缺带来的高利润空间。特别是公司即将定向增发进行的120万吨甲醇/86万吨二甲醚煤化工项目,可以利用新疆当地丰富而又廉价的煤炭资源,成本很低。在目前油价高位运行的背景下,煤制甲醇/二甲醚项目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盈利空间也很巨大。平安证券分析师付云峰等维持对广汇股份“强烈推荐”的投资评级。

铁路基建行业:紧缩政策下的首选

数据显示:08年上半年建筑业收入同增25.9%、利润同增42.2%,利润率2.36%;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同增20.1%。第2季度收入同增25.0%、利润同增35.1%、利润率2.59%。由此可见,当前建筑行业的上半年业绩依然可观。

但是上半年细分行业投资也开始明显分化:一方面,铁路基本建设投资依然呈上升趋势;铁建、中铁、中材、隧道所处行业仍是最景气、相对最抗紧缩的行业。

在下半年货币紧缩、积极财政政策背景下,铁路、轨道等基础设施类投资都将加速,这种自上而下的逻辑将使得该类行业更具相对价值。但从微观层面讲,在今年收入为前两年低成本合同确认背景下,今年材料人工费用上涨对毛利率将产生重大压力。铁建、中铁占收入比20-30%公路投资减速对铁路加速构成对冲,对毛利率提升和管理费用率下降幅度过高期望并不现实。出于财务费用降低等中期业绩仍可期待。高估值和大盘不稳制约提升空间。为此,可以优先考虑铁路设备行业,如中国南车、晋西车轴、中国铁建、中国中铁等。

节能减排成投资主题

我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了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

不过,国家统计局公报显示,2006、2007年我国单位GDP能耗同比分别只下降了1.23%、3.27%,尤其是2006年距离当年预定目标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4%相差较大,因此要完成“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的目标,08年开始之后的三年任务艰巨。温总理也在08年3月的工作报告指出,08年是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的关键一年,务必增强紧迫感,加大攻坚力度,力求取得更大成效。

因此可以预见今后三年政府必然会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工作力度,相关的行业和公司的投资价值也将凸显。

1.电气设备:电力节能减排的关键举措是电力生产和耗用设备的改造和更新,那么为节能设备改造和升级生产配套产品的电气设备企业无疑将从中受益,而且贯穿于发电输配电用电全部三个环节。值得关注的相关有:东方电气、天威保变、特变电工、思源电气、哈空调等。

2.化工行业:化工行业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液和废渣,给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按照国资委要求,2009年石油石化行业主要产品单耗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节能减排问题的提出,不仅是环境保护的要求,也是化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优势企业可以积极利用环保门槛提高的机会,扩大竞争优势,进一步巩固行业龙头地位。重点关注的公司有:新安股份、浙江龙盛等。

第4篇:医药化工行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精细化工;电子化学品;专用化学品

0.引言

精细化工是当今化学工业中最具活力的新兴领域之一,是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精细化工产品种类多、附加值高、用途广、产业关联度大,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的诸多行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各个领域。大力发展精细化工己成为世界各国调整化学工业结构、提升一化学工业产业能级和扩大经济效益的战略重点。精细化工率(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总产值的比例)的高低己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化学工业发达程度和化工科技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1.国内产业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1.1国内外精细化工的现状

精细化工,即为生产精细化学品工业的总称。国际上精细化工已有40~50个门类,10万多个品种。精细化工生产过程是由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中分离、提取)、制剂加工和商品化等3个部分组成。大多是灵活性强、功能性全的生产装置和在间歇或半间歇方式进行小批量生产。西方发达国家的精细化工发展现状。目前,国外化学工业结构中精细化工的比重(精细化率)上升的速度非常迅速,到20世纪90年代末精细化工在发达国家中的比重已达55%~60%。美国20世纪70年代是40%,20世纪加世纪80年代上升为45%,20世纪90年代已达55%左右;日本也由20世纪70年代的35%上升到目前的50%以上;德国由20世纪70年代39%上升到目前65%左右。我国的精细化工发展现状。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几十年来化学工业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吃穿问题,大力发化肥、农药、农膜、灌溉用橡塑管带原材料合成和橡胶加工;大力发展合成纤维(单体)和合成橡胶以及合成树脂,其数量仍有相当大的差距,石油化工产品仍有近50%的缺口。我国的精细化工就总量而言,已成为世界上主要的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国之一:染料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农药居第二位,涂料居第四位,总体的化工精细化工率约为35%,左右。截至1999年底止,我国有精细化工企业5000余家,可生产2万多种产品,年产值逾1000亿元。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长,我国的精细化工将处于和石油化工及其他重化工同步发展的状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精细化工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科技所占比例很低,在许多领域如信息化学品磁记录材料、功能树脂等方面还有很大空白,在许多有相对优势的领域也未能形成经济优热(如某些高科技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急待产业化或迅速扩大生产),大部分传统产品也缺乏国际竞争力;二是创新能力弱,人才资源不足,特别是阻碍精细化工发展的体制性因素仍较突出;三是环境污染已成为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1]。

1.2精细化产业分析

(1)吡啶、氯代吡啶和吡啶硫酮(PT)、吡啶硫酮钠(NPT)、吡啶硫酮铜(CuPT)和吡啶硫酮锌(ZPT)。是重要的医药和农药中间体,主要原料是甲醛、液氨、液氯和乙醛等,与临港工业区石化产业紧密相连。

(2)塑料加工产品。泡沫塑料、EPS。主要原料为聚苯乙烯,国内外市场采购。

(3)酚醛树脂、呋喃树脂、聚氨酯树脂、PS、ABS、SM、丙烯酸乳液。主要原料是甲醛、苯酚、聚醚多元醇、丙烯酸及酯、苯、乙烯、丁二烯、异氰酸酯等。甲醛、苯、乙烯、丁二烯和聚醚多元醇等原料可由临港工业区和大港工业区提供,其他原料可市场采购。

(4)碳黑。主要原料是乙烯焦油和煤焦油。乙烯焦油可由大港工业区的乙烯项目提供,煤焦油外购。

(5)聚合物添加剂,包括抗氧剂、增塑剂等。主要原料来源于大港石化工业区、临港工业区和外购。

(6)农药、染料和有机中间体。主要原料可由临港工业区和大港工业区提供,部分原料需外购[2]。

(7)其他产品。

1.3 精细化工的发展趋势特点向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

精细化工不仅仅是作为传统化工的精细化,要依托重化工才能发展,而已经成为引领整个化学工业向前发展的火车头,左右着化学工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在某些领域甚至已经完全取代了传统化工的地位在重化工市场相对饱和以后,精细化工已经成为化学工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和经济增长点。发达国家精细化工的比重已经超过了传统化工、美国、西欧多数发达国精细化率已达55%左右,日本,德国等在60%左右,在瑞士,甚至高达95%以上。国际跨国公司的实力日益壮大,单一产品的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这意味着随着精细化工业的垄斯性不断增强,未来国内精细化工企业面临的竞争除了在技术上,还将体现在资金实力上[3]。国内中有精细化工企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环境,只有精用更加灵活的发展策略才能占有一席之地。精细化工正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方向深化,基因工程、纳米技术等尖端科细化工业已经初具规模,构建了一个较好的发展基础,且精细化工所占的比重在逐年提高,科学家预言,21世纪最有可能取得重要突破的3个领域是:纳米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新能源的发现。精细化工特有的技术前沿性决定了其对尖上仍处于一个刚刚起步阶段。纳米技术的发展将对精细化工的工艺产品性能及新产品、新领域的开发产生深远的影响。环保的要求及昂贵的劳动力将迫使一些发达国家将现有生产能力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世界精细化工业面临着又一次重新布局。随着全世界对环保要求的逐步提高,一些的化工(精细化工)跨国公司纷纷将生产基地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一些国际大公司已经开始在中国设立研究中心中方共同开发新技术及开发新市场本地化,这对国内精细化工业将是一个严峻的竞争[3]。

2.精细化工行业发展的因素

2.1 行业发展有利因素

2.1.1产业政策的支持

我国政府目前高度重视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根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精细化工新材料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而专用精细化工新材料生产也属于国家鼓励产业。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国务院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该文件指出,“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其中,节能环保产业包括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提供技术、装备和服务保障的产业,聚羧酸减水剂能极大提高混凝土耐久性,不仅自身绿色环保,同时可以使混凝土减少水泥用量,增加粉煤灰等废弃物的使用,对推动建材行业加快绿色环保步伐具有重要的作用[3]。此外,工信部《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高性能外加剂列入重点发展的产品。现阶段,铁路、核电站、水电站、海工工程、输水工程等类型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制定混凝土技术标准的方式强制要求在其混凝土工程中使用聚羧酸减水剂,而公路建设、桥梁、机场等涉及大量混凝土工程的项目也在积极推广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3]。

《国务院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同时将太阳能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产业的组成部分,提出加快太阳能热利用技术推广应用。太阳能晶硅切割液行业作为光伏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1.2巨大的市场潜力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精细化工行业的发展速度已经明显快于整个化工行业的发展速度[4]。目前,精细螺旋钢带保护套化工新材料和专用化学品的年均增长率约为5%-6%,高于化学工业2-3个百分点;精细化学品生产能力接近1,350万吨/年,每年总产量将近970万吨,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目前我国精细化工率已达到45%左右,国外化工企业纷纷在我国精细化工行业投资,涉及精细化工原料和中间体、电子化学品等诸多领域,虽然会对国内相关的化工企业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但一些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的精细化工新材料生产也将会随之转移。

我国,有助于国内精细化工行业的进一步发展。聚羧酸减水剂作为第三代减水剂,目前呈现出逐步取代萘系等第二代减水剂的发展趋势[4]。我国现阶段处于基础设施及城市化建设高峰期,巨大的混凝土产量及需求量为聚羧酸减水剂创造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近年来,出于环境保护、开发新能源的考虑,全球太阳能光伏产业在各国政策倾斜下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太阳能晶硅电池产量屡创新高,大大扩大了光伏产业链上游行业太阳能晶硅切割液的市场容量。

2.1.3上游环氧乙烷竞争格局日渐形成

由于大量企业涉足环氧乙烷生产领域,传统两大石化企业垄断国内环氧乙烷市场的局面已经发生改变,环氧乙烷的价格在进一步稳定的同时,由于产能大量释放,上游环氧乙烷的竞争格局已经日渐形成[5]。

2.2 行业发展不利因素

2.2.1总体技术处于较低水平

与环氧乙烷衍生精细化工无锡30crMO圆钢新材料行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总体技术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产品种类尤其是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种类偏少,科研和产品开发能力相对较差。本公司及其他一些企业通过近年来的积累和持续努力,虽已在部分领域取得一定成就,但是行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的现状对环氧乙烷精细化工新材料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6]。

2.2.2国外企业本土化使得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我国高速发展的环氧乙烷精细化工新材料行业也引起了国际知名厂商的关注。近年来,包括德国巴斯夫公司在内的部分国际环氧乙烷精细化工新材料生产企业逐步进入国内市场,国内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国际厂商的规模优势、资金优势和技术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对国内企业的快速发展构成了威胁。

2.2.3原材料供应限制导致区域发展不均衡

受环氧乙烷供应产地限制,环氧乙烷精细化工新材料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辽宁、吉林、江苏、上海、北京等地。由于环氧乙烷运输费用较高、风险较大,无法满足较远地区的大量生产,影响了我国环氧乙烷精细化工新材料行业在各地区的均衡发展。

3.未来我国精细化工应重点主攻的行业染颜料

今后的发展趋势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高档染料如分散染料、活性染料、酸性/金属络台染料等的比例。重点发展含重金属的媒介染料与金属络台染料;活性染料低盐工艺;大力开发天然染料等。医药。需要发展的医药及中间体有,半合成抗生素与全合成抗菌剂及喹诺酮类药物,维生素类,非甾体抗炎药,心血管用药及手性药物生产与提纯工艺等。[6]饲料添加剂。目前我国配合饲料产量已达5600万t,饲料添加刺的总产量已超过100万t/a。生产品种约160多个,除极少数品种外,我国均能生产,但许多品种无论是产量还是质量、规格还不能适应饲料工业发展的需求,现需进一步开发与生产的品种有,氨基酸类,尽快引进第二套蛋氨酸。食品添加剂。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应大力发展的品种有:防腐抗氧剂类,大力发旋富马酸甲酯、山梨酸、异维生素C钠、丙酸钠、丙酸钙等,营养强化剂类。水处理剂。我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占有水量只有世界人均水量的1/4,加上降雨量在季节和地域的分布不均,水源污染,更加剧了供水的尖锐矛盾,因此我国节水任务相当严重,水处理剂的发展潜力巨大。水处理剂生产与发展关键是生产水处理剂的原料及中间体,目前国内尚未生产或少量生产,工艺落后,不能满足国内需求[7]。农药。今后我国农药工业主要任务是,调整产品结构和开发新产品,提高除草剂的比例,重点发展拟虫菊酯类杀虫剂、三唑类和麦角甾醇类杀菌剂、磺酰脲类和咪唑类除草剂。塑料助剂。随着近几年中国塑料上业发展较快,加之今后几年化学建造工业的推广应用,我国的塑料助剂的消费量将会育较大的增长发展重点是在抗冲击改性剂和加工改良剂方面,主要发展ACR、CPE、MBS等。造纸化学品。但由于我国造纸用木浆短缺。而草浆造纸和废纸回用纸的质量不高,三废污染极其严重,急需配套发展造纸专用精细化学品。其中,用于补强、助留、助滤、脱墨、施胶、涂布、消泡等领域的各类造纸专用化学品的年需求量将达16万t以上。表面活性剂。21世纪,我国表面活性剂的年需求量预计会超过160万t。荆沙市和抚顺市等表面活性荆生产基地将与表面活性剂原料生产企业紧密结合。按分子设计的思路加强起始剂、活性物和复配物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使阴离子、阳离子、两性离子、非离子和特种表面活性荆按市场需求的比例协调发展,以体现其“工业味精”的作用。

4.结论

精细化工是石油和化学工业的深加工产业,技术与资金密集,同时对人才、技术、资金和配套下游产品市场等要求较高,已成为石化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石油化工和基础化工利润空间的萎缩,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及大型石化公司将其核心产业向精细化工方向进行转移,并打算以领先的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占领未来制高点。

【参考文献】

[1]孙昌民.李育佳试论21世纪我国精细化工发展趋势[J].化工时刊,2001.

[2]刘炎.在福建省精细化工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J].福建化工,2001.

[3]汪新华,邝生鲁.对“十五”期间我国精细化工发展的思考[J].化工技术经济,2001.

[4]梁诚.浅析氯碱工业的精细化工发展对策:几种氯系化工中间体的生产与发展[J].化工科技市场,2000.

[5]加入WTO对我国精细化工发展的影响[J].试剂与精细化学品,2000.

第5篇:医药化工行业前景范文

当前,我国以重化工业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集群日益放缓,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代表的新兴主导产业集群快速成长。这种分化符合追赶型经济体类似发展阶段的一般经验。

下一个十年,我国处于增长阶段转换的关键期,产业结构内部将会发生哪些具有长期趋势性的迹象和苗头?要维持中速增长,我们需要培育哪些新的产业集群和企业盈利模式?

哪些行业最赚钱?

销售利润率指标,可以从流量角度反映行业的盈利能力和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由于统计原因,我们主要分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销售利润率变动情况。

从趋势上看,近年销售利润率大幅下滑,主要是重化工行业,包括煤炭、铁矿石、化工、钢铁、有色等行业。

在2002-2007年的上一轮繁荣周期,这些行业的销售利润率大幅上升,但近年盈利能力大幅下滑,生产经营困难,未来面临深度调整。从国际经验和长期趋势看,这些行业的需求历史峰值临近。由于2008年大规模刺激计划,这些行业需求峰值到来时点比国际经验提前了2-3年。

而销售利润率基本稳定的,主要是传统优势产业,包括纺织、服装、皮革制品、家具、金属制品、家电等行业。这些行业的需求历史峰值,在上世纪90年代已经出现,随后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设备升级等调整,行业集中度适中、核心竞争力具备,利润率长期保持稳定,接近工业企业平均水平。

销售利润率有上升趋势或保持较高水平,主要是高端制造业,包括医药、仪器仪表、运输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这些行业的未来需求空间较大,技术含量较高,进口替代或增加出口能力较强。这些行业有可能成长为新的主导产业集群。

从横向比较看,2013年1-11月份销售利润率较低的行业主要是重化工业,包括石化、钢铁、有色、化纤、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农副食品加工、文体娱乐制品制造、化工等,明显低于工业企业平均销售利润率。由于全球化分工和垂直专门化,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在我国很大程度上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所获得附加值较低,利润较薄。

销售利润率适中的行业主要是传统优势产业,包括电气、金属制品、纺织、纺织服装、家具、皮革制品、木材加工制品、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

销售利润率较高的行业,主要是采掘业和高端制造业,包括石油天然气开采、烟草、酒饮料茶、有色采选、铁矿石采选、医药、燃气生产供应、食品制造、水生产工业、仪器仪表。

总体看,近年重化工业销售利润率较低,且明显下滑;传统优势产业销售利润率适中,且基本稳定;高端制造业销售利润率较高,且有上升趋势或保持较高水平。

哪些行业风险高?

资产负债率是评价企业债务水平的一项综合指标,过高的资产负债率便意味着企业的财务压力和风险。同时,如果负债比例过小,说明企业畏缩不前,对前途信心不足。

因此,观察资产负债率,可以反映行业生产经营的可持续性。从趋势上看,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近年资产负债率大幅上升,主要是重化工行业,包括煤炭、铁矿石、石化、钢铁、有色、电力等行业。主要原因是企业需求萎缩、产能过剩、利润下滑等。

第二类近年资产负债率基本稳定,主要是传统优势产业,包括纺织、服装公司、电气、金属制品、家具、化工等行业。

第三类近年资产负债率大幅下降或保持较低水平,主要是高端制造业,包括医药、仪器仪表、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等行业。

从横向比较看,2013年1-11月份资产负债率较高的行业主要是重化工业,依次为:钢铁、石化、电力、运输设备制造、废弃资源利用、有色、化纤、煤炭等,明显高于工业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

资产负债率适中的行业主要是传统优势产业,包括电气、造纸、化工、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燃气、水、纺织等。

资产负债率较低的行业主要是垄断行业、采掘行业和高端制造业,依次为:烟草、其他采矿、油气开采、医药、木材加工、酒饮料茶、仪器仪表、食品制造、印刷和记录媒介复制等。

总体看,近年重化工业资产负债率较高,且明显上升;传统优势产业资产负债率适中,且基本稳定;高端制造业资产负债率较低,且有下降趋势或保持较低水平。

哪些行业在快速成长

投资表明行业的产能扩张或收缩,主要受利润前景驱使,并受资产负债情况约束。从趋势上看,也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近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主要是重化工行业,包括煤炭、铁矿石、化工、钢铁、有色、电力等。主要原因包括需求萎缩、产能过剩、利润下滑、负债率高企等。

第二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基本稳定,主要是传统优势制造行业和传统居民服务业,包括纺织、服装、皮革制品、家具、金属制品、家电、住宿餐饮等行业。

第三类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上升趋势或保持较高水平,主要是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包括医药、环保、文化体育、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公共设施管理等。

从横向比较看,2013年1-11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低的主要是重化工业和传统居民服务业,依次为: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建筑、煤炭、钢铁、电气、水上运输、金融、仪器仪表、铁路运输、铁矿石开采、居民服务、电力等,增速在15%以下,明显低于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适中的行业主要是传统优势制造行业、传统居民服务业、房地产等,包括金属制品、食品制造、印刷业和记录媒介复制、造纸、专用设备、科研技术、教育、卫生、石化、木材加工、房地产、纺织、烟草、通信电子、有色、住宿餐饮等,能够保持15-25%左右的增速。

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高的行业主要是高端制造业、生产业和社会服务业,依次为循环经济、燃气、饮料、航空运输、医药、环保、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农林牧渔、公共设施管理、农副食品价格、文教体育用品、水利、文体娱乐等,近年能够达到30%左右的增速。

总体看,近年重化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低,且明显下滑;传统优势制造行业、传统居民服务业和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适中,且较为稳定;高端制造业、生产业和社会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较高,且保持较快水平。

重点产业发展趋势预测

根据典型工业化国家的一般规律和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趋势,可以预测未来十年期间我国各工业行业比重变化趋势。

纺织缝纫皮革工业、造纸,以及文教用品工业、食品工业、森林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延续了回落态势,这些行业在工业化早期就已经达到了行业比重的峰值。

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建材,以及其他非金属矿制造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等,重化工业所占比重将在2015年前后,即人均GDP达到11000国际元左右时出现峰值,之后逐步回落。从回落的幅度看,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建材工业等行业所占比重回落的幅度要大于石油工业和化学工业。

金属制品工业、机械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行业所占比重继续上升,大约在2020年前后,即人均GDP达到15000国际元左右时趋于稳定。

第6篇:医药化工行业前景范文

论文摘要:充满生机的二十一世纪,以知识经济为主旋律和推动力正引发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节省资源、合理利用能源、净化生存环境是这场工业革命的核心,纳米技术在生产方式和工作方式的变革中正发挥重要作用,它对化工行业产生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这里主要介绍纳米材料在化工领域中的几种应用。

纳米材料(又称超细微粒、超细粉末)是处在原子簇和宏观物体交界过渡区域的一种典型系统,其结构既不同于体块材料,也不同于单个的原子。其特殊的结构层次使它具有表面效应、体积效应、量子尺寸效应等,拥有一系列新颖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众多领域特别是在光、电、磁、催化等方面具有非常重大的应用价值。

纳米材料在结构、光电和化学性质等方面的诱人特征,引起物理学家、材料学家和化学家的浓厚兴趣。80年代初期纳米材料这一概念形成以后,世界各国对这种材料给予极大关注。它所具有的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人们意识到它的发展可能给物理、化学、材料、生物、医药等学科的研究带来新的机遇。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近年来,它在化工生产领域也得到了一定的应用,并显示出它的独特魅力。

一、纳米材料的特殊性质

(一)力学性质

高韧、高硬、高强是结构材料开发应用的经典主题。具有纳米结构的材料强度与粒径成反比。纳米材料的位错密度很低,位错滑移和增殖符合Frank-Reed模型,其临界位错圈的直径比纳米晶粒粒径还要大,增殖后位错塞积的平均间距一般比晶粒大,所以纳迷材料中位错滑移和增殖不会发生,这就是纳米晶强化效应。

(二)磁学性质

当代计算机硬盘系统的磁记录密度超过1.55Gb/cm2,在这情况下,感应法读出磁头和普通坡莫合金磁电阻磁头的磁致电阻效应为3%,已不能满足需要,而纳米多层膜系统的巨磁电阻效应高达50%,可以用于信息存储的磁电阻读出磁头,具有相当高的灵敏度和低噪音。

(三)电学性质

由于晶界面上原子体积分数增大,纳米材料的电阻高于同类粗晶材料,甚至发生尺寸诱导金属——绝缘体转变(SIMIT)。利用纳米粒子的隧道量子效应和库仑堵塞效应制成的纳米电子器件具有超高速、超容量、超微型低能耗的特点,有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全面取代目前的常规半导体器件。

(四)热学性质

纳米材料的比热和热膨胀系数都大于同类粗晶材料和非晶体材料的值,这是由于界面原子排列较为混乱、原子密度低、界面原子耦合作用变弱的结果。因此在储热材料、纳米复合材料的机械耦合性能应用方面有其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纳米材料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一)在催化方面的应用

催化剂在许多化学化工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控制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和反应速度。大多数传统的催化剂不仅催化效率低,而且其制备是凭经验进行,不仅造成生产原料的巨大浪费,使经济效益难以提高,而且对环境也造成污染。纳米粒子表面活性中心多,为它作催化剂提供了必要条件。纳米粒于作催化剂,可大大提高反应效率,控制反应速度,甚至使原来不能进行的反应也能进行。纳米微粒作催化剂比一般催化剂的反应速度提高10~15倍。

纳米微粒作为催化剂应用较多的是半导体光催化剂,特别是在有机物制备方面。分散在溶液中的每一个半导体颗粒,可近似地看成是一个短路的微型电池,用能量大于半导体能隙的光照射半导体分散系时,半导体纳米粒子吸收光产生电子——空穴对。在电场作用下,电子与空穴分离,分别迁移到粒子表面的不同位置,与溶液中相似的组分进行氧化和还原反应。

(二)在涂料方面的应用

纳米材料由于其表面和结构的特殊性,具有一般材料难以获得的优异性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表面涂层技术也是当今世界关注的热点。纳米材料为表面涂层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使得材料的功能化具有极大的可能。借助于传统的涂层技术,添加纳米材料,可获得纳米复合体系涂层,实现功能的飞跃,使得传统涂层功能改性。涂层按其用途可分为结构涂层和功能涂层。结构涂层是指涂层提高基体的某些性质和改性;功能涂层是赋予基体所不具备的性能,从而获得传统涂层没有的功能。结构涂层有超硬、耐磨涂层,抗氧化、耐热、阻燃涂层,耐腐蚀、装饰涂层等;功能涂层有消光、光反射、光选择吸收的光学涂层,导电、绝缘、半导体特性的电学涂层,氧敏、湿敏、气敏的敏感特性涂层等。在涂料中加入纳米材料,可进一步提高其防护能力,实现防紫外线照射、耐大气侵害和抗降解、变色等,在卫生用品上应用可起到杀菌保洁作用。在标牌上使用纳米材料涂层,可利用其光学特性,达到储存太阳能、节约能源的目的。在建材产品如玻璃、涂料中加入适宜的纳米材料,可以达到减少光的透射和热传递效果,产生隔热、阻燃等效果。日本松下公司已研制出具有良好静电屏蔽的纳米涂料,所应用的纳米微粒有氧化铁、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等。这些具有半导体特性的纳米氧化物粒子,在室温下具有比常规的氧化物高的导电特性,因而能起到静电屏蔽作用,而且氧化物纳米微粒的颜色不同,这样还可以通过复合控制静电屏蔽涂料的颜色,克服炭黑静电屏蔽涂料只有单一颜色的单调性。纳米材料的颜色不仅随粒径而变,还具有随角变色效应。在汽车的装饰喷涂业中,将纳米TiO2添加在汽车、轿车的金属闪光面漆中,能使涂层产生丰富而神秘的色彩效果,从而使传统汽车面漆旧貌换新颜。纳米SiO2是一种抗紫外线辐射材料。在涂料中加入纳米SiO2,可使涂料的抗老化性能、光洁度及强度成倍地增加。纳米涂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将为涂层技术带来一场新的技术革命,也将推动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与应用。

(三)在精细化工方面的应用

精细化工是一个巨大的工业领域,产品数量繁多,用途广泛,并且影响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纳米材料的优越性无疑也会给精细化工带来福音,并显示它的独特畦力。在橡胶、塑料、涂料等精细化工领域,纳米材料都能发挥重要作用。如在橡胶中加入纳米SiO2,可以提高橡胶的抗紫外辐射和红外反射能力。纳米Al2O3,和SiO2,加入到普通橡胶中,可以提高橡胶的耐磨性和介电特性,而且弹性也明显优于用白炭黑作填料的橡胶。塑料中添加一定的纳米材料,可以提高塑料的强度和韧性,而且致密性和防水性也相应提高。

纳米科学是一门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集于一体的新兴科学,主要包括纳米电子学、纳米材料学和纳米生物学等。21世纪将是纳米技术的时代,为此,国家科委、中科院将纳米技术定位为“21世纪最重要、最前沿的科学”。纳米材料的应用涉及到各个领域,在机械、电子、光学、磁学、化学和生物学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纳米科学技术的诞生,将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并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人类面临的许多问题,特别是能源、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

参考文献

[1]张立德,牟季美,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科学出版社,2001.

[2]严东生,冯端,材料新星?纳米材料科学,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年.

第7篇:医药化工行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两化;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2-0-02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并行发展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十之后,国务院又下发了《关于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关于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可见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具有战略意义,信息化、工业化并行发展是必然趋势。其本质是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和社会各领域广泛应用信息设备、信息产品、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信息化的作用,做到既使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又使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两者又好又快发展,进而促使经济社会良性发展,这就要求两者要并重前行。

二、青海省特色产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现状

(一)化工行业

青海省具有丰富的盐湖化工和油化工,2552家化工企业中设有信息技术机构的占90.4%,抽样调查的重点企业2012年在信息化方面投入达2亿元,行业OA系统应用率达100%,其中10%的企业为自主研发,75%以上企业大多外聘国内技术研发,25%的企业正在建设ERP系统,其余企业还未应用。在生产过程自动化方面,100%的企业都使用了DCS系统,目前还没有企业使用更先进的APC系统和MES系统。由于化工企业各类生产设备数量较多,而且大部分企业都是跨区域生产,生产设备管理难度大,目前约25%的企业计划使用EAM系统。在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方面,化工行业重点加a强了信息化在节能减排、安全环保方面的应用,以信息化手段持续改进生产工艺、承担起企业应尽的社会责任,调研中82.3%的企业部署了信息自动采集、监控、预警系统,20%的企业建立有应急联动处置平台。

(二)冶金行业

冶金行业是我省重要的支柱产业,包括钢铁冶金,有色冶金,钛合金等企业。根据抽样调查,2012年信息化投入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有所上升,被调查的近60%的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在1-2%以内,将近15%的被调查的企业投入达到了3%-4%,极少数的大型企业达到5%-6%。企业100人中个人电脑的数量为8.5台,平均拥有服务器0.18台。90%以上的企业使用了WINDOWS操作系统,而在服务器端,只有不到0.1%的企业同时使用UNIX、Linux等操作系统,50%以上的企业使用了数据库软件。

(三)新能源行业

通过对格尔木光伏电站等高纯多晶硅原材料生产、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生产企业的抽样调研,85%的企业有高效集成的信息系统,能够对销售和供应链进行支撑,对接单、采购、生产、发运、售后服务等过程进行全程管理;40%的企业信息化已达到较高的水平,具有集成的管理平台,能借助高效的系统平台进行各地域间的资源共享和协调,31.4%的光伏企业在生产中引用了生产运营管理系统。

(四)轻工纺织行业

本省轻工纺织产业主要以农畜产品加工及民族用品生产为主体,包括藏毯绒纺产业、民族特色服装服饰业、民族特需品产业和特色旅游商品产业。在服装、针织、印染和纺织机械企业,广泛使用CAD/CAM、CAPD、PDM等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化纤、印染企业、应用自动化技术对生产过程实现自动化监测和控制,生产过程控制中应用了PLC、数控加工流水线、数控设备等。企业信息综合管理中采用MIS、MRPII、ERP、SCM和CRM、B2B、B2C等。

(五)生物医药行业

生物医药行业是本省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从事乳制品、牛羊肉、沙棘、枸杞、研发、藏药的研发、生产及销售。通过抽样调研,企业在办公管理层面的信息化应用率超过100%,建立了企业门户网站,均为光纤接入外网,并有专人负责运行和维护。20%的企业购置安装了“行健动力客户管理系统”,5%的企业与中国特产网合作,依托成熟的电子商务平台,计划2014年进入“淘宝商城”。

三、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中的突出问题

(一)普遍性问题

我国两化融合存在一些普遍性问题:第一,从政府层面来看,两化融合任务艰巨,推进和发展的手段不多。政府是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可以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示范带动等方式推动融合进程。尤其是政策引导与资金扶持具有明显效果,可以引导企业主动开展信息化建设,但目前信息化建设能够争取到的资金十分有限,因此政府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推动作用并不明显。第二,从企业自身层面来看,多数企业处于两化融合的初级阶段,推进融合的难度很大。企业是两化融合的主体,本应引领各方力量积极开展企业信息化建设,然而多数企业的管理层对信息化的涵义不明或不够重视,尚未真正明白两化融合的重要意义与作用,因此很多企业不愿意专注信息化工作、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导致真正的两化融合成绩很少。第三,从信息技术发展的层面来看,相对其它行业的企业,工业企业的价值链最为复杂,因此工业企业的信息化应用也十分复杂,并且具有很强的个性。因此,目前,全球还没有一家信息化厂商可以为工业企业提供完整的信息化、自动化解决方案。第四,从两化融合软环境层面来看,信息化发展软环境不完善,信息化推进的长效机制有待制定。受城市发展水平、居民收入水平、企业发展理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信息化专业人才往往多在北、上、广等大城市。如果企业自己培训这些人才,则成本太高、周期太长,也不合适。因此,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成为制约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制约。

(二)地域、行业差异导致的特殊问题

行业的特点不同导致各个行业在两化融合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特殊的困难与问题。如冶金行业中有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行业涉及采掘、冶炼、加工等流程,生产线长、过程也非常复杂,加上大多数企业身处偏远山区,信息蔽塞、交通不便,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低、推进阻力很大,信息化实施难度要远远大于其他传统行业。又如化工行业,众所周知石油和化学工业是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其能源年消费量占我国年消费总量的约15%,三废排放也位于各行业前列,且与国际水平相比差距很大。另外部分行业如机械制造、钢铁等,过程性强、离散型强,在信息化应用的初步阶段信息资源比较分散,基本上各自为战,信息孤岛、信息鸿沟的现象比较明显,与在工业生产中实现管控衔接、产销一体、“业财无缝”仍有较大差距。

地域的差异也使两化融合面临不同的问题,具有不同的发展优势。青藏高原地区的两化融合有自己的特殊性和复杂性,青海省信息化建设相比于内地省份有其特有的难度,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主观方面,由于地理上的特殊性,科技文化的发展相对封闭,现代教育发展起步晚,教育基础薄弱,不仅仅是在信息化技术方面缺乏高端人才,普通百姓的信息化意识以及信息化技能都普遍欠缺;客观方面,地广人稀以及农牧区城镇化建设滞后造成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成本高、使用密度低的矛盾,信息化基础设施资源很难得到充分利用,导致经济效益低下。

四、两化融合的前景分析与展望

当前本省工业基础还比较薄弱,体系不完备,配套能力欠缺,这既是发展的难点,又是发展新型工业的优势,可以借机高起点规划,在引进工业项目时注重对两化的考核和评估,优先发展新型产业。

未来两化深度融合,需要在一些关键的领域进行深化和提升。

第一,关注两化融合集成深挖。目前我国两化融合建设正处于系统的集成应用阶段,正向信息资源的综合利用阶段发展。深度融合更加关注信息化条件下的战略转型,比如信息资源的价值,信息平台等等。

第二,关注两化融合的创新发展。科技进步和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度融合是信息技术和产业本身创新的动力源泉,涉及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知识创新、管理创新、理念创新和模式创新等多方面。

第三,关注智能化扩展。智能化发展是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和新趋势,是对已有两化融合成果的全面应用和提升,也是两化融合发展面临的新机遇。

第四,关注绿色发展。节能减排不仅需要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也需要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更需要工业技术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形成更为有效、更为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取得更多更广的节能减排效果。

第五,关注产业业发展。在深度融合的过程中,物流信息化和电子商务作为当前生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将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发挥更重要的作用,通过物流信息化实现精益生产和精益物流,优化供应链管理。

第六,关注面向产业集群的信息化应用。随着专业化分工的细化和标准化,在产品制造过程中,某一个环节分离出去形成专业化的独立企业,演进形成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特色产业为支柱、区域集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例如,块状经济、工业园区、特色经济等。

参考文献:

[1].西部信息相关产业发展研究[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第8篇:医药化工行业前景范文

1 合成气制乙二醇技术

技术简介:乙二醇(EG)是重要的合成材料聚脂的主要合成原料之一,也用于冷冻剂、化妆品等的制备。目前乙二醇(EG)主要生产路线是石油路线,即石油裂解得到乙烯,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EG)。我国是一个缺油贫气,煤炭相对丰富的国家。目前国内煤气化技术已经较成熟,煤制气可以经草酸二甲脂加氢合成乙二醇(EO)。1000吨/年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各项指标达到国家优级品标准。

2 MTBE裂解制高纯异丁烯生产技术

异丁烯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原判,可用于生产丁基橡胶、聚异丁烯、甲基丙烯酸、抗氧剂、医药和农药中间体等产品。在用于合成这些化工产品时,对其纯度的要求相当高,需要大量复杂的分离或酸萃取、吸附分离得以实现。由于异丁烯的下游产品很多在中国市场需求很大,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主要来自蒸汽裂解和催化裂化产品中的碳四馏分,目前国内生产异丁烯的传统工艺有硫酸抽提、分子筛吸附、叔丁醇脱水等。

甲基叔丁基醚(MTBE)裂解生产异丁烯技术是一种技术先进和经济上可行的一种新工艺,与传统工艺比较,具有无污染、无腐蚀、产品纯度高、单程转化率高、装置独立性强等特点。该技术反应温度低,裂解过程中不需要添加水蒸汽等惰性气体,能耗低,转化率高,催化剂寿命超过8000小时。该项目已建成55000吨/年工业化装置。

3 香料微胶囊技术及系列产品

成果介绍及用途:微胶囊就是对香精进行胶囊化处理,使香气缓释,达到延长保香期的目的,将香料胶囊加入化妆品、科洗涤剂、厨房和厕所卫生用品中,能使香味持久;加入食品和药物中,可改进和提高其品质和档次。欧美近年来十分流行添加香料的生产和使用。

技术原理与工艺:香料微胶囊以天然高分子为主要胶囊壁材料,以各种香料为胶囊心原料,通过分散、乳化、交联、成囊、固化等工艺制备而成。

应用领域:香料微胶囊在化妆品、洗涤品、卫生用品、服装、装饰品、工艺品、纸张、食品、药物等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技术转化条件:乳化机、搅拌机、配料桶、贮存器等。

4 木糠醇精制结晶新技术与设备

成果与项目的背景及主要用途:目前木糠醇结晶技术与装置水平低下,操作周期长(约40小时),出料困难,产品粒度不均匀,晶形差,流动性差,与国外产品有一定差距。天津大学成功开发出了木糠醇精制结晶新技术与设备,并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出的木糠醇产品晶形完美,粒度大且分布集中,产品流动性好,采用新工艺和新装置后,一次性结晶收率达到60%以上。

技术原理:木糠醇氢化液经浓缩后进入新型结晶器,通过计算机辅助控制的制冷结晶工艺,由80度降温到37度,生产出高质量的晶体产品,结晶操作时间在10小时之内。

该工艺使产品的粒度和流动性改善,产品符合国外产品使用规范和习惯,有利于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和效益。

5 2万吨/年多聚甲醛生产工艺

项目背景和用途: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但是由于沸点低、性质活泼,工业包装要求高,储存稳定性差,运输困难,使用不便等问题。因此,多聚甲醛是工业甲醛的极好代用品,高质量的多聚甲醛具有纯度高,水溶性好,解聚完全,产品疏松,颗粒均匀等特点,被称之为纯甲醛源。目前我国现有多聚甲醛生产厂年产量约6000吨,规模小,消耗高,产品质量差,难与国外产品竞争,因此每年要从国外进口大量高质量的多聚甲醛,目前进口量约在6.9万吨以上。

根据这一需求,天津大学开发了2万吨/年多聚甲醛工艺,采用两级降膜浓缩、喷射造粒和连续干燥工艺,使该产品各项质量和消耗指标均达到了国外先进水平。

建设年产2万吨多聚甲醛装置,投资为5000万元,占地面积约1万平方米。

6 基于分子管理的石脑油资源优化利用技术

石油资源的优化利用技术是国内外长期以来非常关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石脑油馏分管理是一种宝贵经验。但由于催化重整反应和蒸汽裂解反应对原料族组成明显存在不同要求,因此馏分配置石脑油存在着宜芳构化分子却被低效转化为烯烃,宜烯烃化分子却被低效芳构化的不合状况,即明显存在原料分子错位配置。

为提升石油资源高效利用的科技水平,华东理工大学基于分子管理的策略,开发了石脑油资源优化利用技术,变石脑油“馏分管理的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宜油则油”,“为分子水平管理的宜烯则烯,宜芳则芳、宜油则油”,通过将石脑油中的正、异构烃分离,富含正构烷烃的脱附油作为优质蒸汽裂解制乙烯原料,富含非正构烃的吸余油作为优质催化重整原料或辛烷值清洁汽油调合组分,与原料石脑油相比,裂解乙烯收率和重整芳烃收率均可提高约10个百分点,汽油研究法辛烷值可提高约15个单位,该技术在分子尺度上集成优化利用炼厂的石脑油资源,可以实现石脑油资源的分子水平管理和高效利用。该项目已经获得国有专利,在山东淄博完成了千吨级实验。目前在开展10万吨/年级以上工业实验。

第9篇:医药化工行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校企合作 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7C-0016-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化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提升。“十一五”期间,化工行业得到迅速发展,对化工类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如何培养适应区域经济高速发展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高职院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于2010年8月立项为国家级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获得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建设资金支持,开展建设工作。依托专业建设理事会搭建的平台,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赴各地开展调研工作,科学定位分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整合校企教学资源,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开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积极探索,积累经验。

一、 社会调研

(一)调研背景

1. 行业发展背景

《石油和化学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指出,我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已进入由大国向强国转变的新阶段。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促进行业节约安全清洁发展,实施“质量兴业”战略,实施质量品牌战略,建立健全“行业自律、企业主体、社会监督”的质量工作体系,建立行业产品质量监测预警网络平台,形成行业产品质量发展合力推进机制。这为我院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背景条件。

2. 人才需求情况

2010年,内蒙古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对全区32家化工企业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高素质高技能人才需求量约为化工类专业的30%。我专业每年的毕业生约为100人,为满足区域产业快速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工业分析与检验专门人才甚为紧迫。

3. 专业背景

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是自治区级品牌专业,工业分析核心课程教学团队是级教学团队。几年来,已经为化工行业培养输送了大量的化工人才,毕业生就业率持续上升,也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二)调研内容

内容包括:1.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调研。2.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毕业生就业的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调研。3.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的调研。4.关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

(三)调研的方式及调研对象

1. 调研方式

调研人员亲赴企业生产一线,走访企业管理人员、分析检验技术人员、分析车间班组长、分析操作工并发放关于企业对高职生素质要求调查问卷、关于企业员工的调查问卷、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毕业生的调查问卷、分析类岗位设置情况的调查问卷,收集整理并做数据分析。与企业人力资源部门领导、业务管理层和往届毕业生分别座谈。

2. 调研对象

深入化工企业与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质检中心主任、技术员等座谈和填写调查问卷;与已就业的毕业生座谈并填写调查问卷。

(四) 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调研

1.人才需求量调研

全区化工类企业约有12000家,我专业近3年毕业生仅有338人,所以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2.从业人员人才质量调研

根据调研数据统计,61.98%的从业人员具有职业资格证书,具有高级工证的仅占9.86%,说明从业人员中,高技能人才比例偏低,分析操作工的技能水平普遍偏低,有85.7%的用人单位“重视”或“比较重视”应聘学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对人才具有的职业能力有较高的诉求。

数据显示,12.68%的从业人员具有技术职称。从学历结构上看,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仅占15.03%,专科学历员工占员工总数的42.72%。从调研结果分析,高职院校毕业生作为专业毕业生,懂知识,有技术,已经成为工业分析与检验岗位的中坚力量。招聘员工中有42.25%具有高中学历,可以获知企业用工需求量很大。与需要进行培训的非专业员工相比,高职分析专业毕业生更具有竞争力,就业前景良好。

调查从业人员年龄组成,年龄大于40岁,占4.7 %;30~40岁占15.96%; 20~30岁占79.34 %。从统计数据看出:分析检验人员年龄偏小。这些企业发展迅猛,人才需求增长较快,企业需要的是已经具备专业核心能力、动手能力强、经过短期适应性培训就可以胜任岗位的分析测试人员,这也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3. 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职业岗位及能力需求调研

与企业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技术部门负责人、一线员工座谈,开展针对企业工业分析与检验岗位的设置和岗位能力需求的调研。

(1)工业分析与检验岗位设置调研

从工业分析与检验工作工种来分类有煤质分析、油品分析、水质分析和其他化学品分析。从岗位管理上主要分为中控分析、原材料分析、成品分析、溶液分析等。中控分析主要负责中间控制分析岗位日常工作,负责完成技术员布置的各项工作;原材料分析主要负责所有进厂原材料质量检验、溶液配制及小组日常管理;成品分析主要负责成品分析岗位日常工作;溶液分析主要负责溶液配制岗位的日常工作。

(2)职业岗位对专业能力要求调研

根据对行业企业调研和对分析检验职业岗位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准确定位分析专业学生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化工、煤炭、石油、医药、轻工、环保及其相关行业,从事分析检验工作和实验室(化验室)的组织管理工作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4. 关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情况的调研

高职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今后的定位应是知识型、技能型和实用型的一线员工。对一线员工的要求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驾驭设备的能力,同时还应注意拓展知识,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上手快、发展潜力大。企业要求学生从进厂学员学起,经过副操、主操、副班长、班长、技术员等阶段,通过企业内部的题库理论和实操考试逐步发展成“多能工”型人才。主要建议:(1)学校应加大实验实训教学的比例,强化操作基本功的训练。(2)建议学校改进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互穿插,分段式培养应该更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3)建议为在校学生提供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考试的平台,如分析工、化学检验工等,为其以后就业提供更多便利。

5. 关于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研

在调研过程中,凸显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高职毕业生离岗率较高。高离岗率导致企业在员工培训上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后往往得不到相应的效益。与此同时,频繁换岗影响了毕业生的成长发展。通过调研分析,毕业生离岗原因主要有工作枯燥、劳动强度大、工资报酬低。另外,行业发展较快,人才需求量大,在不同企业之间追求利益最大化也是员工离职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学校应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爱岗敬业、吃苦耐劳精神的培养,帮助其掌握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形成依法就业、竞争上岗等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

(一)坚持校企合作,人才共育

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重视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随时跟踪就业市场信息,以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最新要求,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使学校教学不断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二)以服务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分析专业人才培养除让学生有能力就业,还应让学生有能力发展。在教学中需要加强职业意识、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的素质教育,德育为先,能力为重,以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改革教学方法

开展教学改革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理论知识指导实践过程,实践过程反作用于理论的深入,科学设计,层层深入,逐渐加强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

1.以专业核心课程的项目化教学模式为核心

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分解成一般化的分析检测工作步骤,即溶液配制-实施检测-分析报告。结合工作过程和教育教学规律,设计项目化教学一般流程,通过项目布置-资料收集整理-制定检测方案-实施检测过程-提交检测报告-项目汇报―结果评价环节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的对接。

2.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一方面将行业规范、职业标准融入专业教学内容,重新整合、序化,强化了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另一方面密切追踪行业发展状况,将行业发展对职业标准及技能人才的新要求不断反馈,及时将标准纳入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环节,更新教学内容,贴近行业发展实际,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3.要加强实践教学

事实证明,实践教学对于学生检验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学生接触、了解社会实际,认识自身优势和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进一步加强学习和修养,以及缩短学生毕业后对社会的适应期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应该大力加强。要加强学校和社会有关部门、行业的联系,为实践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要增加学生实习的时间,并保证实习质量。

(四) 建立制度保障,拓宽校企合作领域

树立服务意识和合作意识,定期召开专业建设理事会会议,梳理合作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创新合作教学模式,逐渐提高专业建设过程中企业的参与度和融入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聘请企业、行业人士担任实训课程、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指导教师,邀请行业内专家作各种讲座、报告,定期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等,大力拓宽人才培养途径。

(五) 加快双师素质教师引进和培养,为学院进一步发展积累人才

教师要走出去,如经常下企业调研、学习,同时还要请进来,请企业的专家和能工巧匠来学校给老师和学生上课。双师素质教师,体现高职特色;双师教师的素质,决定高职院校的生存能力和发展空间。

三、结束语

以校企合作、专业共建为专业发展理念开展的企业调研,充分听取企业专家、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特别是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各种职业岗位设置、能力需求,是形成能反映专业特色并符合实际要求的课程,构建整体优化的课程体系,形成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联合行业企业的力量,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将会成为专业建设的新常态。我们将继续努力加强校企合作,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为区域经济的发展不断输送合格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