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阅读学习方法范文

阅读学习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阅读学习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阅读学习方法

第1篇:阅读学习方法范文

阅读文在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数量,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中,经常出现两 种倾向:一种是放任自读,不给必要的提示检查,缺乏明确的训练目标;一种是与讲读文等同起来,不分轻重 缓急,削弱自读能力,影响学习效果。阅读文与讲读文是有着严格区别的。讲读文是语文训练的重要材料,需要教师启发点拨揭示规律,重点处要做必要的讲解,目的在于给学生新鲜准确的知识。而阅读文则是讲读知识 的迁移,是讲读知识的补充训练,使单元知识得到练习。由此观之,阅读文能使讲读文的学习信息得以反馈, 因此,探索改革阅读文的教学方法,是摆在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速读与精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

阅读文在一般情况下,安排的课时少,通常是一节课或不安排课时,要想在短时间内捕捉所学信息,必须 加强速读能力的训练。速读就是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只摄取主要信息,对次要信息有所忽视。只要能抓住揭 示主题的文字与段落,快速了解文章全貌,如主要事件、人物、观点等,学生就能快速而准确地完成学习任务。

在速读的基础上再进行精读,精读时需要理清文章层次,弄清重点段落,紧扣重点段进行分析和揣摩。运 用讲读课得到的学习方法去体会文章重点,概括知识点,揣摩阅读规律,注意理解关键句子和词语的深层次含 义以及写作上的独到之点。这样速读与精读结合,不但能快速完成自读任务,而且也能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

(二)梳理归纳法。

完成阅读文教学任务,必须要有讲读的基础。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认为,教学的任务,不仅应使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知识,还应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他指出:“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 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所谓基本结构应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规律性。如在讲读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 语文课本的基本内容是通过不同的文学样式反映客观事物这一规律,之后又让学生基本了解反映客观事物的主 要方式有:记叙、说明、论说。就记叙文而言又包括:记人、记事、写景、状物。这样就能理清课本内容形式 的体系。在此基础上,发挥单元教学的优势,使学生理清单元课文的一般规律,根据单元内容列出知识点,梳 理单元内的相似系统与类别,通过学几篇文章梳理出同类文的共性。如记叙文中无论记人、写景、状物都要抓特征。通过找一类文的规律特点来体会本篇课文与同类文的方法规律特点。如:第二册里的第六单元的五篇课 文(《猫》《斑羚飞渡》两课是讲读课文,《华南虎》与《马》是阅读课文,),在表现手法上都是运用托物抒情方法,在写作目的上,都是通过对小动物的叙述揭示一个哲理,教育学生关注动物,与自然和谐相处,教师讲读前两课时,由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梳理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 ,学生自读其余课文时有了自学入门的钥匙,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很容易自学成功。

(三)比较阅读法

在学生梳理归纳的基础上,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相似课文作详细的解剖分析、比较。如《蜘蛛》、《春 蚕到死丝方尽》、《巍巍中山陵》、《海光》都同属第三册第二单元,其相同点都是抓住事物特征来说明事物 道理的,都用了平实说明和生动说明的方法,但说明顺序不同。《蜘蛛》是从多方面说明事物特征的,《春蚕 到死丝方尽》是按蚕生长过程说明的,这两课都是对生物习性的说明,而《巍巍中山陵》是按空间顺序说明的 ,是对静态建筑物的说明。《海光》是对动态事物并以小标题形式按逻辑顺序来进行说明的。在梳理归纳基础 上进行比较阅读,就能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会鉴别,在鉴别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能力,发展思维能力。

(四)目标阅读法

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B·F斯金纳提出的“小步子”的原则,他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教学内容分解成前 后联系的一连串的小问题,并要使相邻的每两个问题之间的坡度不陡,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困难就不大,如同 迈了一个“小步”,容易掌握。教师把学期教学内容分成几个单元,在每个单元里再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再 划分识记、理解、简单运用、综合应用和灵活应用等不同程度的具体目标,可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下达各自能 达到的目标,让学生在“阅读文”中进行达标阅读,这样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

(五)边读边思法

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十分重视发展学生智力。他认为“智育的主要目标是发展智 力”,“学生的主要智慧努力不应该为用在记忆上,而应当用在思考上”。很多学生读书只“读”不“思”, 不会边读边思,多读多思。课堂上往往是教师自己的思维、好学生的思维代替了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因此,在 自读文中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要训练学生以自学提示和学习重点为指导,以课 后练习为思读线索,在边思边读中,逐渐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2篇:阅读学习方法范文

一、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习内驱力被极大地激发起来,产生极强的学习动机。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表现出超常的勇气、毅力和智慧,学生的学习劲头就足,教学就会收到好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法很多,诸如创设情境、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等等。但是,小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不持久的,还需要教师注意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一是当学生认为对课文内容理解得差不多,没有什么可想的时候,就追问一个可以加深理解的问题。二是当学生思考遇到困难时,就提出有点拨作用,能使学生豁然开朗的问题。三是当学生的思维处于抑制状态,不愿意思考问题时,就提出可能引起争论的问题,以激发他们探讨的兴趣。四是当学生满足于自己能从一个角度提出问题时,就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他们没有想到的问题,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能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良好的阅读习惯对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效率,顺利地达到目的有着重要的作用。这种阅读,既在主动、愉悦的气氛中进行,又能在遇到问题时,排除困难,坚持达到阅读的目标。良好的阅读习惯一旦养成,便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生受用。教师要十分重视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比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一是学生对不太熟悉;二是人们自发地聚集到长安街送别总理的感人场面学生没有亲自经历,这对他们理解课文内容有一定难度。我校一位老师在讲读课之前,让学生从报刊上收集有关的资料和图片,并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这些材料,课上得非常成功。学生有了这种习惯,对于学习其他课文,就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学好课文,也为将来收集、整理信息打下基础。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传授阅读方法,制定阅读计划,进行阅读交流等手段,对学生进行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三、培养质疑解疑的能力

培养小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好的学生是那些充满了无穷无尽问题的学生。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那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

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位教师在讲《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课文用蝙蝠‘撞’而不用‘碰’呢?”“既然蝙蝠的眼睛没有用,它还长眼睛干什么呢”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很好地吊起学生的胃口,激发其强烈的探索意识和行动。

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重要的是教师不要直接给他答案,而让学生去自己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孔子说过,独学而无友,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四、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

由于家庭环境不同、经历不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等方面存在差异。在阅读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因材施教。教学目标要适度灵活,课堂提问要分出层次,练习设计要难易有别,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反馈评价等等。对阅读能力强的学生,就要发挥其榜样的带动作用,或者让其介绍自己的好经验让学生分享,或者让他当小先生,带领学生阅读。对那些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要多给他指点,教给他方法,让他在阅读上较快发展,从而推动全班学生整体阅读能力和水平的提高。

五、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营造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上的精神负担,使学生在教师的热爱、尊重和期待中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促使学生积极地学,主动地去探索。

教师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倾听同学们的意见,使学生在课上敢说爱说,甚至提出不同想法。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才能积极地参与。有位年轻教师在讲完《麻雀》一课后进行小结时,她说:“读了这篇课文,从老麻雀奋不顾身抢救小麻雀的记叙中,我们感到了那种伟大的母爱”。话音刚落,一位男同学立刻举起手,大声而认真地说:“老师,我不同意说是母爱,因为课文从头到尾都没有写老麻雀是公还是母的!”老师听后,马上笑着说:“你读得真认真,想得也好。老师的概括,看来不准确,那么怎么说才确切呢?”课堂又一次活跃了。同学们总结出:这篇课文表现了一种亲子之情。

第3篇:阅读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英语 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课堂模式

    对于将英语作为外语的中国人来说,英语阅读不仅是英语学习的目的,而且是英语学习的主要手段和途径。英语阅读技能不仅是最重要的语言技能之一,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学习技能之一。英语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基本技能之一。阅读能力是英语学习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近些年来,阅读题也是中考分值比重最大的一种题型,然而阅读能力的提高始终使大多数英语学习者倍感困惑。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平时的阅读课上要充分利用教材所给的材料,用科学的方法给英语学习者以点拨,使英语学习者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运用,不断提高英语学习者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阅读能力训练中存在的误区

    阅读之所以困惑着大部分英语学习者,是因为英语学习者在阅读方法和习惯中存在着一些误区。

    1.阅读速度慢。很多英语学习者在阅读时细嚼慢咽,逐词逐句阅读,读不懂时回头再看一遍,有些同学甚至用手、笔、直尺指着逐词逐句地看。其实这种不良的阅读习惯导致读了上句忘了下句,结果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读完以后除了知道几个句子和单词外,不知文章所云。这样既耽误了阅读速度,又影响了对文章的整体掌握和理解,也就无从做好阅读理解。

    2.遇到生词难句就望而却步。在阅读过程中,生词、难句在所难免,如果一碰到生词、难句就追根刨底,孤立地思考,甚至还想把它译成汉语才罢休。其结果不但影响阅读速度,而又不能弄清意义。

    3.出声阅读。有些英语学习者在阅读时,常喜欢读出声来。实践证明声读比默读慢得多,声读还有可能分散大脑注意力,势必会影响阅读理解的广度和深度,不利阅读效率的提高。

    4.过分依赖词典。不可否认,学习语言离不开一本好词典,但在阅读过程中如果过分依赖词典,势必会打断对文章的整体理解。

    二、阅读能力提高策略

    阅读作为一种最基本的语言技能不是孤立的,它与其他的技能,如听、说、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个人的整体语言水平,如词汇、语法甚至听、说等方面的知识都会对阅读能力造成影响。而听、说、读、写,特别是阅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于英语教学来讲,仍要在课堂教学这一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和主阵地中来实现。因此,课堂教学中的导与练就显得尤为重要。

    1.备课。

    着名的英国语言教学大师韦斯特(Micheal west)早就指出:“外语是学会而不是教会的。”所以“学”比“教”更重要,但没有合适合理的“教”也就谈不上有利有益的“学”。其关键在于教师不仅要授之英语学习者以鱼,而且要授之英语学习者渔。鉴于此,备课的主导思想就应确定为:重学法指导,以培养英语学习者的基本技能和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为要务,教师要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英语学习者,确定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的每个环节,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实现“导演”,让“导演”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实现其“学”的目的。

    2.课堂导读。

    (1)导入。导入新课时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如果导入科学得法,则会最大程度地激发英语学习者的阅读兴趣,使其产生强烈的阅读欲,轻松愉快地进行下一环节——阅读,做到水到渠成,瓜熟蒂落,效果甚佳。课堂导入方法多种多样,如背景介绍、话题讨论、故事启发、以旧引新、设置悬念等等。教师应根据不同教材内容,用不同方法。例如在讲授No Boundareis,教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有关中外科学家的一些图片,然后提问: Do you know any famous scientist?Do you know Stephen Hawking?紧接着再展示有关霍金的一些工作及生活片段。问:Is he healthy? Why?等。英语学习者会在这些画面及问题的激发下产生了急于了解Stephen Hawking的欲望,会带着激情投入阅读。

    (2)阅读。阅读课的主旋律是阅读。教师应从语篇整体出发,不仅要培养英语学习者获取信息、掌握结构的能力,还要培养英语学习者理解文章内涵、了解文化背景、推测作者的态度和意图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会阅读方法,训练阅读技巧,提高阅读速度。一般分三步:速读、细读、和朗读。①速读。英语学习者的阅读欲被激发之后,急于了解文章内容,这时安排这种速读活动,正好能满足他们的要求。教师应设计一些表层问题,如寻找主题句,让英语学习者有目标地阅读。在教No Boundareis,一课时,提出下列问题:Why did Hawking need a PHD?When did Hawking become famous?让英语学习者通过Skanning的阅读方法,迅速找到答案,并由此了解课文大意。这一做法,有助于培养英语学习者提高阅读速度的能力。②细读。这一步骤是阅读实践的重心。英语学习者通过有目标(教师给出深层次的细节理解题)的阅读,加大信息量的输入,掌握全文的结构脉络,理解全文的细节及深层次的内容。教师指导英语学习者归纳、总结全文深次含义,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等。如No Boundareis一课的细节理解题是:What’s Hawking life like? What kind of student was Stephen Hawking when he was in university?这些题目的设计,可以帮助英语学习者更好地完成“细读”环节的任务,同时也是在培养英语学习者猜词悟意及正确理解句子结构的能力。③朗读。教师引导英语学习者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文章,可以达到培养语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对课文深层次理解的目的。

    (3)听。英语学习者通过视觉了解课文的信息后,合上书,通过听觉再次强化信息的输入,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与记忆。可配上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影片。同时英语学习者可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纠正错误读音,为“述”提供充分条件。

    3.课后复习

    根据不同内容,让英语学习者对课文进行缩写、扩写或相关内容的仿写,这样英语学习者有章可循,有话可说、有句式可模仿,避免写出中国式的英语,从而提高英文写作能力。在教No Boundareis一课后,给出英语学习者张海迪的有关资料,让英语学习者仿写,收效满意。

    三、结束语

    阅读能力的培养在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只要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掌握了英语学习者学习英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相应的提高策略,就一定能在完整有序的训练中提高中英语学习者的英语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贾文贵。阅读教学模式。学英语。

    2.李莉。阅读习惯与方法。英语周报。

第4篇:阅读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阅读教学;自主学习;探究精神

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强的主动探究精神,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他们发现问题,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关键。所以,让学生勇于质疑,通过自我参与,体验学习的乐趣。

一、尊重学生的阅读自

1.自主选择阅读内容:学生有自己的文化尺度,大胆让他们用此价值尺度来取舍阅读内容。

2.自主选择阅读方法:学生是阅读学习的主体,鼓励其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

3.自主交流阅读的感受: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允许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鼓励学生用不同形式呈现阅读体验。

二、立足课堂、分层教学、自主探究

1.采用切实可行的组织形式,将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师生合作引进课堂。

2.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动眼看一看、动手演一演、动脑想一想、动口说一说。

3.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留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思考。

4.构建开放的课堂格局,立足课内,打好基础;立足课外,求得发展。

三、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具体实施

(一)围绕课程标准,优化阅读指导

1.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进行训练,以体现阅读方法的指导时段性。

2.渗透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以体现阅读方法的指导经常性。

3.与教材的教学内容同步进行,以体现阅读方法的指导层

次性。

(二)整体入手,步步迁移,强化阅读方法的指导

第一:教给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1.选择性学习:目标自主确定;学习内容自行选择;学习方法自主运用。

2.交互性学习:师生互动,教师加入到学生合作学习小组中,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生生互动,小组合作学习。

3.开放性学习:课前开放,在课前进行信息的搜集和整理;课堂开放,到教室外,边看边讲,边观察边体会;课后开放,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语文实践活动中,把课堂与社会融为一体。

第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1.激发兴趣――自主探究学习的源泉:以激趣为手段,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呈现教学内容。

2.鼓励发现――自主探究学习的动力:抓住课题中的重点词培养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再发现”,点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火花。

3.交流合作――探究学习的重要途径:以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补充、影响实现对学生内容的探究。

第5篇:阅读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 英语阅读

从语言学习这个角度来看,阅读理解是一个认识和言语交际的过程,是作者与读者双方参加的一种激动人心的潜在对话,是作者与读者之间进行的无声交际。学习任何语言的目的都是为了交际,学习英语也不例外。在今天改革开发的中国,学习和掌握外语,特别是英语,具有重要意义。“Being able to operate a computer, having basic knowledge of English and being able to drive a car”已成为高中生所追求的3种基本技能。学英语离不开听、说、读、写,这“四会”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手段和目的。就语言学习来说,读是主要的输入方式。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新课程理念已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并认可。根据现代英语教学理论,英语阅读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帮助学生获得独立阅读能力,即能直接阅读非专业性文章,能阅读一般报纸和杂志。

一、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对大多数人来说,多数情况下主要还是通过阅读来了解外部信息的。阅读是获取信息的最基本的渠道,据调查人们95%的新信息是通过阅读获得的。可以说,没有阅读的发展,就不可能全面、牢固地掌握英语;不通过阅读,就完全无法了解来自外部的信息。正因如此,中学的大纲明确规定把提高阅读能力作为第一目标。著名英语专家许国璋教授曾这样说过:“我可以用一个比较野蛮的说法:口头交流是个封闭式交流,环境和任务决定这种交流只能是有限的交流。我要说,读是完全不同的一种经验……只有通过读,你才能获得最大的实践量,才能享受到学习外语的真正的甜头。读,给你带来一个崭新的世界。”

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培养阅读能力,训练阅读技巧的主要渠道阅读理解一直是历年高考英语卷中的重头戏,可以说,阅读理解水平高是在英语考试中致胜的关键。因此,高中英语教学应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新课改下高中生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培养与提高的策略

(一)攻下词汇关,为阅读训练扫清心理障碍

词汇能力在基础教学阶段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它为阅读训练提供了先决条件。研究表明,只有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词汇量,才能从对词语辨认等基本技巧过渡到对抽象概念形成思维等高级阶段,才能利用相应的背景知识和必要的上下文提供的线索来最后实现意义的构建。

怎样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大量扩充词汇呢?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应该从培养学生词汇处理能力抓起。主要体现在:①按拼读规则读单词,并根据构词法的知识来判断和记忆派生词及合成词的词义和词性。②不断提醒学生“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词汇学习原则,使他们学会根据前后文来处理英语中一词多义、熟词生义等种种常见的现象。③可通过写黑板、填词卡、词语过滤法引导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把考试大纲中规定的词汇分层次记下来,并从实际出发,对话题关键词进行重点突破。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注意一些与阅读理解相关联的词汇及其基本功能。比如,替代词、衔接词、语法连接词、逻辑连接词等等。

(二)教给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学会读

在阅读方法指导中,有些阅读方法必须由教师做出示范,才能使学生逐步由模仿效法,到掌握运用。教师在教学中以自己丰富的学识,熟练的教学技能对学生进行某种学习方法的展现,从而激发学生探求某种学习方法的强烈愿望。对课文声情并茂地朗读,给学生从读音的准确流畅,节奏的快慢,语调的高低及表情的显露等方面做出示范,让学生感知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为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可让学生掌握不同方式阅读,既可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更全面、更深刻,同时又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语境中领会词句的感情和用法,一个好的英语教师,应注重传授学生各种阅读方法,如预习中的读,可指导学生在初读课文中扫清障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并根据课后问题,找出课文的重点,难点和不易理解的句子。课堂上多读,每读一遍应有不同的任务和要求。

(三)强调阅读速度,抓住阅读重点

在考试中要求在有限的时间读完大量难易不等的阅读材料,这就要求学生能够抓住阅读的重点,提高阅读的速度。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通过大量系统的训练,提高阅读技巧,加快阅读速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做阅读理解时,不管是考试还是练习,学生们都应带着问题快速浏览从中寻找答案。如果阅读文章时,阅读速度太慢,就会出现看了下句忘了上句,对文章没有整体把握,结果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而且不要一遇到生就查词典,要学会猜词。如果一遇到生词就查词典,这样会影响阅读速度。另一方面,一个单词往往会有许多意思,有时不联系文章特定的情景,很难确定生词的确切含义。学生们可以根据上下文和构词法等规则去大胆地猜这个生词在文中可能是什么意思。如能猜中词意,那么学生会对阅读英文文章兴趣倍增,会有成就感。为了更好地理解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文章的标题,通过题目猜想正文内容;注意每段文字开头的引入句和每篇文章的最后一段。为了更进一步地理解文章就需要找出主题句。主题句一般位于句首,有时会出现在句中或句末,把握好主题句能更好地理解全文。主题句是每段的关键内容,如能正确把握,对中学生提高英语阅读理解能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长时间的工程,需要教师坚持不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英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办到的事情。一个人的阅读方式是种习惯,而习惯是不容易改变的。此外,阅读作为一项最基本的语言技能,它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其他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例如,词汇量、语法基础,甚至听、说等方面的能力都会影响阅读能力。只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将以上各种有效途径交互使用,让学生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并持之以恒,才会有明显的收效。

参考文献:

[1]冯爱群.高中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6月

第6篇:阅读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英语课堂;英语阅读语感;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2-0188-01

一、阅读的重要性

英语阅读能力是发展其他语言技能的基础和前提,具体来说,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可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语感。《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其中强烈敏锐的语感是理解一切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逐步通向作者心灵的桥梁。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语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使学生跨越语法困难的障碍做出正确的判断。这也是有许多学生能够把题目做的准确,但是却不能说出原因,这当然就是语感在发挥作用了。

2.阅读可以扩大词汇量。众所周知,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如果离开了英语词汇,那么英语怎么能学好呢?所以说词汇是我们英语学习的基础。只有在掌握了一定词汇量的前提上,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才会有所培养。在高中阶段,背诵单词是学生们最头痛的事情。实际上,记忆英语单词,根本不需要死记硬背, 还有许多方法。比如多次重复法、按音节记单词、逻辑组记、对比记单词、情景记单词、以及联系生活记单词等方法。还有一种有效的方法就是在阅读中掌握单词,结合上下文来记忆单词,这样使得单词更便于被识记、理解和掌握。

3.阅读能有效提高英语写作水平。中文中有这样的俗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等,我们的英文同样如此,平时通过大量的阅读,既可以使我们可以积累大量优美的词句、英语固定表达、习惯用语等,可以在平时写作文中得以运用; 同时也可以模仿作者写作思路和谋片布局的相关的技能。

4.阅读可以使学生了解西方风俗文化,开阔眼界。语言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美国语言学家Lado曾指出,“如果没有很好的掌握一种文化的背景,就不能很好的学习这门语言。”如果我们要熟悉英语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学,宗教和科技等等,就必须通过阅读来了解。通过阅读,不仅可以使我们增长了英语文化知识,还可以开拓视野, 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英语学习兴趣,同时也会提高阅读能力。

二、制约学生阅读能力的因素

1.主要因素:词汇量。词汇量小,不仅会影响学生阅读速度, 还会增加阅读理解难度,因此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要善于积累词汇。

2.语法是影响阅读理解的重要因素。在阅读材料中往往会包含许多语法结构,只有扫除当中的语法障碍,才可以保证阅读的顺利进行,才能提高阅读速度。

3.缺乏阅读背景知识。平时我们做的阅读材料理解材料,材料选择来源丰富,可以是叙述一个小故事,也可以是原版的电影,小说。这会涉及到历史事件、科学知识、人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如果缺乏背景知识,必然会影响到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三、高中英语阅读提高的初步探索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会”,而且还要教学生“会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还应给予学生学习方法上的指导,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1.有效地抓好课堂阅读教学。说到课文教学这一环节,教师必须要充分利用教科书中课文这一语言载体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要对课文的材料进行进一步地深入挖掘,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读。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对课文中的长句、难句进行解剖分析。结合语法教学,通过分析句子结构来解除学生阅读的障碍。

2.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高中英语大纲明确指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果仅仅依靠我们课本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必须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一定数量的课外读物。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泛读,读的多了,看的多了,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也会随之升高。

(1)英语电影。让学生结合自己喜欢的外国电影明星,还有自己所读的英语小说,去搜集相关的影像资料,然后选出同学们感兴趣的电影。笔者也推荐了一些原版电影,通过共同欣赏一部英文经典电影,让他们用英语来讲述电影的主要情节,同时也要深入引导对电影的理解,人物性格的分析。

(2)英语新闻。组织学生们集中收看央视九套的英语新闻,或者收听有关BBC英语新闻节目,让他们关注时事,扩展学生的视野,尤其是热点新闻。看了之后,笔者组织同学们在课堂上利用5分钟进行交流,尽可能运用新闻中所出现的一些单词、短语和术语。这样可以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训练了听力,最终可以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3.外国小说简写本。高一时,笔者要求学生每人买一本英文小说简写本(英汉对照),可以是书虫系列。让学生利用周末或者课余的时间进行阅读,可以和班上同学进行交换,每人每学期至少读4本,读后必须要用英语写出读后感,也可以利用演讲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展示。一个学期下来,笔者发现班上大部分学生在英语表达方面有所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也相应的得到提高。

第7篇:阅读学习方法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25-197-01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它具备听、说、读、写训练的综合性,既是识字的重要途径,又是写作的必备前提。只要抓住阅读教学这个重要环节,就能占领语文教学的主要阵地。阅读教学法是培养学生具有一定判断和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也是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直接影响着学生语文水平的高低。由于有大部分家庭没有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缺乏对孩子的阅读督促。另外,有些学校藏书有限,或形同虚设,造成学生阅读面窄。那么,如何在新课标下指导孩子进行阅读教学并养成习惯呢?下面就此浅谈本人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不竭动力,是学习成功的秘诀。德国教育学家第多斯惠曾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特点,抓住学习思维活动的热点和焦点,通过各种途径创设与教学有关的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教学情境,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如《找春天》、《秋天的雨》此类涉及山川日月、花鸟鱼虫等的教学内容,如有条件,可带领学生到大自然中体验认识,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趣。又如我在教《浅水洼里的小鱼》一文时,充分地发挥了电教手段的优势,创设了小鱼在美丽的大海中游着,小鱼后面藏着一些词语,让学生认读,接着海上刮起了风暴,小鱼被困在浅水洼里的情境,巧妙的引出了下面要学习的内容,并用话语和音乐为辅助手段,做到意境交融,情真意切,使人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并为学生的理解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二、重视范读,感染学生,激发阅读兴趣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的最有效的方法是范读。只有教师自己进入了角色、动了感情,才可能使学生领会“文美”,才可能把学生引入意境,激发阅读兴趣。范读时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边看边画,细心、正确听出教师的语速、轻重缓急等,让学生进入文章意境,从而营造了气氛,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例如在我教《第一场雪》一课时,通过有感情范读描写下雪后的句子,作者写雪景时运用了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写法,即(静态描写):“好大的雪啊!山川、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动态描写):“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地摇晃,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突出了雪大和雪美的特点,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为理解课了铺垫。整个过程使学生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感受到语言的美,便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三、培养学生质疑解疑的能力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教师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有那些地方不明白,难点在什么地方,便于有针对性地教学,减少无效劳动。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激活学生思维及养成求知兴趣的作用等等。教师要教给学生在何处质疑。一般来说,应在难点处、困惑处、关键处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一位教师在讲《蝙蝠和雷达》一课时,学生提出了“为什么课文用蝙蝠‘撞’而不用‘碰’呢?”“既然蝙蝠的眼睛没有用,它还长眼睛干什么呢”等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谁来解疑呢?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带着这些问题去读书, 去思考,想办法解决。同时要注意发动学生互助解疑,着力培养学生解疑能力才是最重要的。

四、正确引导学生阅读,促进思考,领悟内涵

教师首先要明确: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首要部分。不要只是表面上摆个教学的形式出现在课堂上,那样会很难使学生走进文本,品词析句,体会情感,揣摩表达,想象意境及读出韵味。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充分地、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地阅读、思考、亲身体验学习的过程。只有充分给予学生阅读的自由和思考空间,允许学生有自己的独立见解,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各抒已见。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阅读,保护学生的个性,学生才会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才会闪现出思想的火花。他们才会在阅读《一夜的工作》时质疑:那么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为什么室内陈设那么简单?在读《我的战友》时就会发问:为什么能耐得住烈火烧身呢?在读《狱中联欢》时才会纳闷:“革命者们为什么敢在敌人的监狱中载歌载舞,而又不会遭到敌人的射杀?这样的读,才能真正让农村学生逐步活跃于阅读教学中,提高阅读水平。

五、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

第8篇:阅读学习方法范文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对小学生心灵的一种培育,积极有效的阅读可以对小学生的文学素养起到极大的提升,而且还会激发出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小学语文教师近年来对小学生实施了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式,这种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小学生的个性化和自主化的学习要求,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师长期的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许多问题也开始呈现出来。具体而言,这些问题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

首先,小学语文在进行个性化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偏离了语文自身的属性,而将语文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了思想和科学等其他的方面。语文教师在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一般会先由教师自己找出需要阅读的部分由学生阅读,然后再进行讲述,这就使得小学生在某种程度上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而教师则会为了调动小学生学习课文的积极性,而对教学内容实施其他方面的一些链接,这些链接则通常会成为一种喧宾夺主的存在。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述《落花生》这篇文章时,为了使小学生了解文章的内蕴,而将教学的重点放到了小学生应当怎样去学习落花生的品德,对于文章的文学方面的语言文字的描写等则被忽略掉了。

再者,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的个性化阅读教学时,还肤浅地将不同的学科内容做了结合,对语文教学内容实施了空泛地拓展。比如《春》这篇文章,教师在引导学生读完文章之后就开始让学生针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小学生有人喜欢春天放风筝这件事,有人喜欢唱与春天相关的歌、跳和春天有联系的舞蹈等。课堂活跃度提高了,而语文教学课堂也不是语文课堂而是活动课了。再如讲述《五彩池》这篇文章时,语文教师匆忙讲完文章就让学生为五彩池写广告词,而没有给小学生留出必要的时间,小学生没有时间进行细致地思考,写的广告词就成为了文章的复刻,这种延伸不仅没有起到作用还浪费了教学的时间。

二、推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实施的对策

个性化阅读对于小学生而言,是一种极好的教学方式,它能够在尊重小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极大地调动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对于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但是,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却使得这种教学方式偏离了教学的理念,从而阻碍了其作用的发挥。本文接下来谈论几点推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顺利实施的对策。

1、尊重小学生的阅读的主体性。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时,必须充分地尊重小学生的阅读主体性,为小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及阅读兴趣实施阅读创造机会。语文教师要努力感受学生喜欢某段文章的原因,以一颗孩子的心去衡量孩子进行阅读的效果,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语文教师还要做好对于学生的适时引导。比如在讲述《海上日出》这篇文章时,大多数的学生通过阅读都提出了对于海上日出景象的美好的感悟,而有的学生则认为云出现的时候的日出则像学习过程中遇到挫折时的学习一样。老师必须学会尊重孩子的想法,并对其想法进行一定的鼓励以拓展其思维,但是在学生的思维出现严重的偏离时,教师则要通过与他们交流达到对于他们的引导。

2、提供良好的个性化阅读平台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并不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而是一种情感的自由交流,语文教师在对小学生实施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构建一种良好的个性化阅读平台,使学生在自己与文章形成的独特的感情共鸣中,达到对于文章内涵的理解。语文教学的个性化阅读平台需要是自由民主的,每一个学生都可以阅读自己喜欢的文章,而且有权力就某一方面的文章内容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感悟,教师要做的只是一个优秀的倾听者和引导者,积极适当地对学生的看法提出呼应,并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思维的拓展化引导。比如教师在讲述古诗《赠汪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王伦以歌为李白送别这件事来进行自由讨论,帮助学生通过思考王伦送歌而不送酒的韵意来感受诗歌的情的含义。

3、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方式。小学生是一个较为活跃勇敢聪明的群体,他们在学习语文课程时,往往会有自己的阅读方式,可能他们会喜欢以夸张的语气来表现对于文章的理解,或者他们会喜欢抑扬顿挫的有感情的朗读,甚至还有的学生喜欢将一些哭和笑等情感表现直接加入到阅读中等。这些阅读方式只要不影响到学生真正的学习,语文教师都应该予以鼓励,引导学生使用他们独特的方式去感受文章中语言文字的美好,帮助他们展现自己的个性,这样势必会加深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

三、结语

小学语文教师在实施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个性化的适度以及自己与学生角色的定位,通过实施符合自己学生群体的教学方法,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阅读,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董一红. 从古诗《江雪》教例谈个性化阅读策略[J].

第9篇:阅读学习方法范文

新课程倡导“学生要做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阅读教学如何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快乐而有效的阅读呢?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激发、呵护并扶持学生的阅读兴趣,是保证阅读的关键。我在增强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等方面作了以下的实践与探索。

一、选择读书范围

我们常见的阅读是主张多读书。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令人神往。但是,在以知识经济为特色的新世纪,每年出版的书籍成千上万,学生面对茫茫书海真不只该何去何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阅读教学就应该帮助学生进行定向选择,找到适合学生阅读的作品。对学生有兴趣阅读的文质兼美的文章,要生动地向学生介绍作者及其作品,注意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特色,捕捉一份感动和美丽,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拓展读书空间

在精读课内作品的同时,教师应该抓住时机开展“我爱文学”读书周活动。当同学们陶醉于著名作家巴金、冰心的优美诗文,法国文豪雨果的动人小说时,建议学生读《巴金散文集》《繁星 春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作品,并以“我爱文学”为题,分组合作编辑一份“小小文学手抄报”,设计“我与文学”,“名家介绍”,“文学新星”等多样化的栏目。自然会拓展和延伸学生读书的空间,阅读兴趣也会随之增加。

三、创设读书环境

教师应该利用阅读课的时间带领学生到图书室、阅览室借阅图书,争取读书时间,不失为营造读书环境的一种方法。应具体指导学生如何挑选读物,教学生具体读什么书。要有“不求甚解”的精神,还要有披杀拣金的执著,让学生带着兴趣进入美妙的书中境界就容易处理好教材与课外读物的关系,使课内外读物相辅相成,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博学多识,又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业。如果能鼓励家长配合学校营造家庭读书学习气氛,支持学生多读书并定期检查,读书环境将更佳。

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一定要恰当地施以阅读的方法。

要引导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法着手:

1.抓语言,把握作品意境

马克思指出:“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所以只有通过语言才能认识事物,拥有世界,才能进入事物和世界的深处,窥其奥妙。语言本身就是人类思维的成果,民族传统的结晶。法国作家都德在《最后一课》中突出地强调了语言的作用。他借韩麦尔先生的口气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学会和理解本民族的语言不仅是掌握了一种交际工具而且是对民族传统、意识和精神的继承。

阅读教学要以语言为入口,因为语言不只是思想的外衣,而且藏着思想内核。理解语言形式与把握思想意义,这两者是同步的。我们进行阅读教学,就是要教学生与文本会面,以语言文字符号为媒介,进入文本世界。

2.抓体裁,把握作品特征

文章因结构形式、语言运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文体。鲁迅说:“分类有益于揣摩文章。”分类有助于界定文体之间的差异以及各自不同的结构、语言和表达方式。语文教材中的课文文体,虽非包罗万象,却也是古今中外皆有。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就应对文体的类别有一个整体认识,不至于相互发生混淆;对每一类、每一种文体能够做出具体分析,注意它们的细微差别;重视文体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驾驭文体的能力。

3.抓结构,把握作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