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商管理从业方向范文

工商管理从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商管理从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商管理从业方向

第1篇:工商管理从业方向范文

1.专业人才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从业人员的主要来源是高校的定向培养。而高校一直以来的教育模式都是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缺乏实践教育,学年制的教育制度、程式化的课程设计和统一的教学模式,并没有针对性地对某个学生的某方面特长进行特定培育,这样并不能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而是灌输了统一固定的学识内容。高校教学材料更新慢,完全跟不上当下的经济发展态势,而且很多教学内容并不是很科学,套路化的内容居多,这就导致了培养出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只具备很强的理论知识,而缺乏的是自主创新精神,在真正面对工商管理工作的时候显得力不从心。近年来,也有一些定向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培训机构不断崛起,然而,由于培训时间短、培训费用高昂,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其只能成为一个进修培训场所,并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和价值。我国经济在不断的发展壮大过程中,为了适应国际和国内的新形势,早已形成了新的经济发展模式,这就要求工商管理从业人员有更高的专业素养和强烈的竞争意识的同时,还要有面对不同挑战时的积极的工作态度和认真执着的心。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时候,不能只注重专业知识的考核,更重要的是在实际工作安排中所表现的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2.工商管理工作执行难度大。工商管理部门在执行工作的时候都是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来处理各项事务的,而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并不是很强,讲究的还是人情世故,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给工商管理的监管工作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工商管理部门职权相对分离,行政处罚权和行政强制执行权是不能同时行使的,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商管理部门的执行力度,工作过程中有了局限性,执法方式被虚化,减弱了工商管理部门执法的威慑性。我国现在以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各地方也是如此,他们认为工商管理部门的监察会抑制地方经济的发展。在工商管理部门开展工作的时候,地方政府设置重重障碍,阻挠工商管理部门对地方企业和个体经营者进行排查和处罚,这更加大了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难度。工商管理部门原本是监管我国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违背市场经济,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政执法部门,一切工作都本着遵法、守法、护法的原则行使其职责,出发点就是为社会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障市场经济的稳步向前发展。事实上,工商管理部门在种种阻碍面前,并没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职能,我国的法律体系还不健全,关于经济方面的法律条文还存在很大的漏洞,使得个别企业和个人投机取巧,做一些危害国家经济发展利益的举动,而工商管理部门却苦于没有更强的法律说服力去制服这些投机者,从而使工商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权形同虚设,起不到实质性作用。3.工商管理部门内部体制存在问题。工商管理部门在社会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严格按照制度行使其职能,推动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但是,在发挥工商管理部门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不能降低其内部体制的监管监察力度,忽视其内部体制上存在的问题。工商管理部门作为重要的行政执法部门,其内部体系相当庞大,拥有多个职能部门,人员配备自然也多,这就需要国家每年支出更多的财力、物力、人力,以维持其工作的正常运行。但是,其中一些工商管理部门并没有合理地应用这些资源,造成很大的浪费,给国家财政增加很多不必要的负担。而这些问题的一个最主要原因就是,工商管理部门内部财务体系的不完善,没有制定合理的财务制度。审计制度在我国的工商管理部门内部履行效果也不是很理想,审计制度作为对工商管理部门的监察和管理,其作用是非常大的,完善审计制度,加强审计部门建设很有必要,如果审计部门的执行力度薄弱,工商管理部门很难开展独立的经济活动,制约工商管理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顺应新形势工商管理的整改方向

1.培养专业人才的创新意识。经济不断向前发展的同时,工商管理的工作指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对工商管理人员也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要求工商管理从业人员具备更高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才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工商管理的行政执法能力,为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多做贡献。这就要求我们在专业人才的培养方面,不能只局限于传统高校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更应该着重于培养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我国的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主要还是依靠高校的定向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在很多高校设立已有多年,依靠教科书和教师在课堂进行专业知识的灌输,早已形成了自己固有的教育模式。但是,这种教育模式已经不能顺应时展,培养出的学生也不能满足新经济形势下的用人需求。所以,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深入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需要高校跟随时展脚步,改革教育方式,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保证为工商管理部门输送更多更专业的人才。2.规范工商管理部门的行政执法行为。工商管理部门作为规范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秩序的重要职能部门,在其执法过程中对所面对的困境要做出工作方针的调整。在执法方面,针对现在的关于工商管理执法的相关法律已经跟不上现在的经济发展脚步,相对落后的法律条款已经不能保障工商管理部门在工作中的执法行为和执法力度,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有关法律条文,才能让工商管理部门的执法更具有说服力,不被投机分子乘机钻了法律的空子。同时,也要对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加强法律意识的教育,将各种法律条文铭记于心,在开展工作的时候才能更顺利、更便捷,才能为工商管理部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帮助。3.加强对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结构调整。对于工商管理部门的内部工作人员而言,要效仿企业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创新,切不可散漫懈怠,这就需要在工商管理部门建立健全内部考核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多做思想教育工作,提高工作人员对待工作的主动意识。工商管理部门的审计部门是其内部一个重要的职能部门,对其内部定期进行财务审查有一定的必要性,既可以保证国家资源的充分有效的利用,也可以适当遏制工商管理部门出现浪费国有财产的不良风气;既做到了对国有资产的有效保护,也推动了党风廉政建设的教育使命。为了增强工商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制定强制有效的定向考核制度也是重中之重,应该指定专门的人员,认真负责、公平公正地对内部工作人员进行综合的测评和考量。工商管理部门的高层管理人员在设定考核制度之初,就应该制定完善的考核体系和考核内容,规范到每一个条文条款的细节,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切不可形式主义,要将绩效考核制度落到实处,激励内部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工商管理部门内部的调整势在必行,也要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改进和发展。完善的财务审计制度可以在保证工商管理工作正常运行的同时,还能在最大程度上节约国家资产,做到国有资产的利用价值最大化。合理健全的绩效考核制度可以对先进的集体和个人的工作成果予以肯定,也可以激励所有工作人员面对工作时的积极态度,更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下,工商管理部门作为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监管部门,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对其执法方式和执法力度做出有力的调整,整改其内部结构,完善管理体制,为我国社会经济更高、更快、更稳的向前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作者:曹馨予 单位: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参考文献:

[1]工商总局.促销不得先涨价再打折[J].企业研究,2017,(2):6.

[2]杜晓明.工商管理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4):221-222.

第2篇:工商管理从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工商管理;职业核心能力;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046-03

所谓职业核心能力(core competencies)是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必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性的能力,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可以让人自信和成功地展示自己,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随着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发展,工商管理专业的毕业生为了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仅仅掌握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具备职业核心能力成为其职场成功的重要保证。如何面对新的要求,培养具备职业核心能力的高素质的工商管理人才,成为高校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角度来探讨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开发和建构问题。

一、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现存问题

1.忽视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从目前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计来看,重视专业技能(某一专业的业务知识与能力)的教育,忽视人文素质(主要体现在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人文精神四方面)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缺乏人文素质教育,导致学生缺乏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缺乏平衡事务的能力,缺乏受挫能力,缺乏变通能力,影响了人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缺乏创新教育,导致学生的创新意识得不到强化,环境适应性差,在实际管理工作中缺乏变通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2.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各高校来看,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偏重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所占比例过低。以我校为例,工商管理专业的实践学时仅占课程结构的5%。这种课程结构的设置导致学生缺乏对实践问题的了解和把握,不能很快的适应企业岗位需求,与就职的企业单位需求形成差距;教学内容陈旧,教材老化,教学方法和手段老套,更新慢,跟不上现实的步伐。出现这种局面的原因在于教师资源的匮乏,大多数教师是学院派老师,缺乏一线的企业实践经历,也缺乏企业实训的经历,不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问题,导致所授知识与企业现实严重脱节,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导致学生学习效果的下降。

3.教学方法单一。目前采用最多的教学方法还是以老师讲授为主来组织课堂教学,教学手段主要用PPT来进行教学,一般是老师在台上讲,而学生在下面各行其事。如今,学生的注意力越来越分散,如何吸引学生,将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转移到课堂已成为一个难题,教师就必须要思考新的教学手段,采用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单一也是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下降的一个途径。

4.学生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学生缺乏端正的学习态度,主要表现在学生不爱学习专业课程,主要表现在旷课,上课不听讲,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学生不会特别关心课程的进度和授课效果,更多的同学关心考试前老师是否会划范围,考试后老师是否会抓人。个别老师关心的也是学生的成绩如何,成绩的考核是否符合正态分布,而不是关注本门课程能够提供给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这直接导致了教学的无效性。

二、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对当前的课程体系进行变革,构建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将职业核心能力的思想融入整个工商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便于本专业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和素质的提高。众所周知,工商管理专业是个很宽泛的专业,毕业生可选择的岗位很多,例如可以从事营销类、财务类、运营类、人力资源类、物流类、行政管理及其他,也可以在任何行业就职,因为管理是无所不在的,要清楚基本的岗位所要求的知识、素质和能力,还要明确核心能力的作用,如何在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贯穿职业核心能力的思想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改革思路如下。

1.对初入职学生的能力要求。对于刚刚步入社会求职的学生,可以从职业核心能力及岗位作业能力两方面来做分析。经调研可知,企业更看重的不是专业技能所体现的岗位作业能力,而是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素质和品德,诸如诚信的品质、团队合作精神、吃苦耐劳精神等核心能力层面的要求;至于岗位作业能力方面因其工作性质不同,岗位不同,层级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初入职学生所从事的工作一般涉及到企业基层管理工作,其能力要胜任基本岗位要求。例如,营销类岗位看学生是否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及公关能力;财务类岗位看学生是否具有成本费用控制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及风险控制能力;运营类岗位看学生是否具有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力、成本分析能力及流程控制能力;人力资源类岗位看学生是否具有人才培训、人才招聘及职业规划能力;物流类岗位看学生是否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行政管理类岗位看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办公室事务管理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及信息与档案管理能力。

2.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路径和方法。首先要清楚工商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能力要求,这依托对该专业所从事工作领域的把握和分析。为了传播核心能力思想,需要向学生介绍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和测评体系,鼓励学生参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的测评考试,获取职业核心能力相关证书,提升就业实力;在教师中宣传和普及核心能力的概念,明确核心能力的构建对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的意义和关键作用,鼓励教师参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师资的培训,参加测评师的考试,取得核心能力授课资格,开设核心能力的通识和选修课程,同时将核心能力的思想融入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基于核心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基础,以开展教学研究为切入点,通过校际交流与学习,循序渐进地逐步完成改革。

三、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的开发

为了提高学生在职场的竞争力,充分把握职业核心能力的作用和培养途径,要开发基于职业核心能力的课程体系。通过本课程体系的学习,学生既具备了职业核心能力,又具备了本专业所需要的从业技能,课程体系的开发着眼于两大课程体系、三方面能力来进行。即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实训体系两大体系,专业基础能力,岗位核心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三大能力。

1.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分析。课程体系将进行以下内容的分析与设计:一要分析课程在工商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在调查和分析相关企业管理职能部门的职能以及社会相关职业群的基础上,明确从业者应具备的主要知识、技能和能力;最后根据上述要求,设置理论课程体系教学和实践实训体系,其中理论课程体系突出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要着眼职业核心能力的培训;实践实训教学体系应体现以从业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性特点,要着眼岗位技能的培训。

2.理论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分析。理论课程体系着眼于以下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专业基础能力:专业基础能力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和形成良好的人文素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掌握不同学科的基础知识,学会归纳、推理、分析等科学的方法。主要开设思想品德修养、哲学、法律基础、高等数学、外语、计算机、体育为必修课,其他如自然科学、信息技术、美术等课程,设立公共选修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选择。岗位核心能力:岗位核心能力的训练是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满足用人单位对人员的最基本的规格要求,也是工商管理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特色课程。围绕着不同岗位开设不同的课程。财务方向,有成本会计、财务会计、财务报表分析、审计、税法等;营销方向,有市场调查与预测、营销渠道、消费者行为学、广告学、服务营销等课程。职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融入每门专业课中,每门课程都要按照职业核心能力的要求来组织教学,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中体验核心能力的作用。

3.实践实训课程体系的设计与分析。实践实训课程体系包含如下三部分内容。素质拓展训练:素质拓展训练的目的是希望学生在情境中实践,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以体验式的情境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的爱心和处事之道。主要包括户外拓展训练、心灵之旅等项目。专业实习训练:知识需要在实践中深化,能力需要在实践中磨砺,素质需要在实践中提升。专业实习训练设计了专业实习、创业训练、ERP沙盘模拟、毕业实习等环节,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为将来走向社会奠定实践基础。职业核心能力训练:职业核心能力的训练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核心能力,主要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实训、与人交往能力实训这两部分的内容。自主学习能力实训是希望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人交往能力实训是希望提高学生的情商,这两项训练可以让学生在实训活动中体验职业社会能力(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解决问题能力),职业方法能力(自我学习、信息处理、数字应用等)的具体应用。

综上所述,希望本文所建立的课程体系有助于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及专业技能的培养,提升其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沈爱花,张兵.对工商管理类专业课程概念体系改革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01,(4):149-150.

[2]韩凤晶.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的探讨[J].经济师,2011,(01):156-157.

[3]周萍.从课程体系建设看工商管理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8,(01).

第3篇:工商管理从业方向范文

1.1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行业特征及现状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是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各项知识和能力的人才,因此具有就业口径宽、就业范围广的特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能在各类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生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营销策划、市场分析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各项工作,所以需求行业没有限定,涉及社会各层次各行业。在本次调查中,用人单位所属行业遍布制造业、房产建筑业、金融投资、消费零售、外贸、政府机构、广告媒体等行业,比例最高为消费零售业(21.2%)、其次为房产建筑业(15%)、第三为制造业(12.4%)。在这些单位中,12.4%的用人单位表示上年度没有对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其余87.6%的用人单位对本专业人才都有需求。从单位性质上来看,民营企业占了绝对数量,为调查样本的57.5%;其次为合资企业,占21.5%;其他单位性质包括了国企(4.4%)、外资(4.6%)、政府机关(3.5%)、事业单位(2.7%)等。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行业泛化,需求状况比较乐观。1.2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数量及趋势从总体需求数量及趋势来看,虽然历年来对本专业的需求绝对量依然很大,但近年来工商管理岗位需求略显不足、且呈一定的下滑态势。以人社部委托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进行的2013年第一季度全国部分人才供求情况调查数据结果为例:用人单位专业需求情况排名工商管理专业高居第三位,但相比2012年第四季度,需求减少了3.2%,是所有职位中需求下降最多的。本次调查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有需求的99家用人单位中,本专业需求占单位人才需求总量比重以1%~10%为主,占49.8%;此外,1%以下的占了21.3%,10%~20%的占18.6%,20%~50%的占了10.3%。在这些平均单位规模约200人(对单位规模的调查显示:20人以下的占23.5%、20~99人的占28.6%、100~499人的占28.5%、500~999人的占8%、1000人以上的占11.4%)的单位中,最近一次招收工商管理专业人才225人,平均每家单位招收2.3人,可见目前需求数量不大。另外,在需求趋势表现上,主要体现为“稳中有升”(占34.5%),其次为“平稳”(占32.7%),此外还有7.1%表现为“急剧上升”、5.3%表现为“稳中有降”、“急剧下降”的仅为0.9%,可见从具体样本调查而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趋势还是较为乐观的,这可能与调查对象主要分布于青岛地区及周边,与全国整体需求情况略有不同所致。1.3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本次调查选取了专业知识、外语水平、沟通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抗压能力等九个维度,调查用人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在以上素质能力方面的要求。调查结果显示,87家单位都选择了“沟通能力”,占77%;其次为“团队协作能力”,有67家单位选择,占59.3%;另外有56家选择了“适应能力”、52家选择了“专业知识”、49家选择了“学习能力”。在对以上因素进行重要性排序的调查中,得分最高的(排序第一位得5分、第二位得3分、第三位得1分)为“沟通能力”(284分)、其次为“团队协作能力”(133分)、第三为“专业知识”(93分)、第四为“适应能力”(88分)。由此可见,用人单位最注重本专业人才在沟通、协作、适应方面的素质能力,同时对专业知识的要求也很高,整体质量需求体现为高素质、全面化。

2青岛地区整体人才供给情况

2.1青岛地区各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数量工商管理专业作为多年来的热门专业,几乎所有综合类高校都设立了该专业。在青岛地区23所驻青高校中,包括青岛工学院在内的本科层次10所(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农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青岛滨海学院等),全部设立了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规模较大。2.2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层次及模式情况从各高校对本专业人才培养层次来看,重点本科院校如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等着重培养的是工商管理高级专业人才,注重理论知识素养的培养,毕业生有相当一部分选择继续就读研究生及进入机关、事业单位等;其他普通本科院校,包括青岛工学院在内的各民办高校,偏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着重培养本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毕业生胜任用人单位的岗位工作要求速度快、可塑性强。目前两个层次的人才供给情况大致相当。2.3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质量的满意度本次调查中,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满意度评价显示为:“比较满意”占比重最大,为43.9%;其次为“一般”,为41.0%;选择“非常满意”的占13.3%;另外仅有1.8%表示“不太满意”、“非常不满”的为0。由此可见,需求单位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供给质量的满意度整体较高,但差强人意的现象也较普遍,应该引起重视。2.4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在素质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在本次对工商管理专业不足之处的调查中,需求单位反映最多的为“心浮气躁、不扎实”,占51.3%;其次为“缺乏吃苦耐劳精神”,占47.8%;第三位为“动手能力不强”,占45.1%;另外,“缺乏责任意识”(37.2%)、“抗压能力较弱”(35.4%)、“团队观念较差”(26.5%)也是反映较多的问题。这与案头调研中得到的目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总体呈现出的不足较为接近(实际操作能力弱、知识匮乏、安于享乐缺乏吃苦耐劳精神、缺乏良好工作态度)。在需求单位提出的对本专业学生培养建议方面,很多单位提出了加强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方面的要求,可见,该方面素质培养的重要性及迫切程度。

3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

3.1招生年限及毕业生人数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自2005年建校伊始开始招生,目前已有5届共996名毕业生。目前招生数量较为平稳,每年均稳定在250人左右。3.2就业率及就业去向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近年来就业率始终较高:2013年总体就业率75.56%(其中正式就业率46.67%);2012年总体就业率82.27%(其中正式就业率68.64%);2011年总体就业率95.74%(其中正式就业率75.53%)。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方面,根据2013年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性质方面,64.5%的毕业生在私营企业工作,23.4%的毕业生在国有、集体和机关事业单位工作,另有10.4%的毕业生在外资、独资、合资企业工作;在用人单位规模方面,50%毕业生在50人以下和50~100人的小型企业工作,在100~1000人规模企业工作的占24%,另有7%的毕业生工作单位规模超过1000人;而用人单位所属行业方面,则是和问卷调查结果相近,毕业生就业行业不固定,遍布国民经济各行业领域。3.3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及反馈从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评价及反馈来看,主要还是对前述实际操作能力欠缺的反映较大;另外毕业生流动性较大、不够扎实、不能安于现状也是反映较多的一个问题;还有专业知识掌握不够系统全面、将理论知识灵活用于实践的能力不强等。当然,用人单位对青岛工学院工商管理专业学生能吃苦、团队协作能力较强、思维活跃、有一定创新意识、社会经验较丰富等方面也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及肯定。

4基于社会用人单位的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改革思路

第4篇:工商管理从业方向范文

目前,我国工商管理的工作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服务社会经济。工商管理部门没有单独的资金、项目等方面的内容,它主要实行维护市场秩序的基本职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

2.监管手段多。我国的工商管理主要采取行政处罚与行政指导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舆论、调节等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工商管理部门执行的法律法规高达498部,几乎占到国家法律法规的一半。要加强执法力度,依法对市场上的违法犯罪行为制裁,辅以柔性举措,维护市场秩序。

3.监管范围广。工商管理监管范围包括有形的市场和无形的市场,包括市场经济主体的入市、交易、合作、竞争、淘汰等各方面。

4.与消费者联系密切。工商管理的基本职能就是监管市场经济秩序。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工商管理的许多职能与民生、市场经济秩序、消费者权益挂钩。工商部门要在履行市场监管职能的同时,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二、工商管理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十六大以来,工商管理部门就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这十六个字作为其基本职能。加强工商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对经济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1.促进经济的全局发展和持续发展。

工商管理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有着直接的促进作用。工商管理部门要努力提高自身的职能水平,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促进我国经济的全局发展和持续发展。主要完善和改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加强多方协作,促进经济的全局发展。

工商管理部门要协调好执法部门与企业间的关系,使其成为一种良性的合作关系。同时,不断的完善行政管理机制,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工商管理部门实行服务式监管,对企业在入市、经营、出市等环节开展全程多样的服务;取消年检收费,实施网上年检;通过严格执法,规范行业管理,创造一个公平的良性竞争环境,同时也要辅以行政指导,对轻微违法企业给以警告,并给与一定的指导意见。

1.2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工商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能是监管市场,管理部门要深入市场,积极参与到企业经济管理与运行中去,了解市场经济发展趋势和动态,有效的稳定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工商管理部门实行职能转变升级,以更好的促进经济的发展。比如对个体工商户的扶持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和引导下,个体工商得到迅速发展,到2011年上半年,全国个体工商户达到3601.13万,登记资金数额达到1.5万亿,从业人员达到7333.95万。个体工商业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增加就业上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个体工商的发展,国家于2011年出台了《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办法》(国家工商总局令第号)。在起草《办法》过程中,国家工商总局深入市场,与个体工商户进行交流沟通,听取其意见和建议,依法对个体工商户进行登记,优化登记流程,以更好的为个体工商户服务。

1.3依法执行,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

工商管理部门在执法过程中,要以经济发展方向和节奏为导向,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执法必严,具有强制力,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稳定有序发展。2013年4月工商部门加强对食品安全的管理,对未办理食品流通许可证和营业执照、现场食物制作中过多食用添加剂、质量不合格的食品或假冒伪劣食品等进行严格处理,有利于净化食品安全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

2.促进经济流通体制的改革。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吸引了一大批外商在我国进行投资,同时也使国内企业大力发展。从发展现状来看,国内企业集团采取的是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等的一种运营方式,具有自愿组合、自由交流的特点。这种自愿自乐的形式具有三个方面的优势:一是更容易促进企业利益从地区、部门利益中抽离出来,形成一个超出地方企业集团之外的模式。二是使原本没有交际的企业开始联系、结合或合并,通力合作,促进企业的共同发展。三是将企业从传统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打破传统“各自为政”的经营模式,加强了交流学习和合作。加强工商管理,深化经济流通体制改革,是势在必行的。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中,经济流通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政企分离。在我国,多数企业是独立的,不属于任何一个行政部门,政府机构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经营,只能对企业的经营活动给予一定的支持和指导帮助。开展为企业“送法律、送服务”活动,给企业发展一些服务性的帮助。这种政企分离的手段大大降低了企业对政府的依赖,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优胜劣汰,提高企业整体的质量和积极性,促进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3.促进企业的改革和有机协作。

08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指出要加强对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管理,依法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基础信息、商标注册信息等,为企业发展提供信息服务和指导。工商管理部门在行使其职权时,在不伤害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在工作中促进企业的改革和有机协作,促进企业稳定健康发展。工商管理部门要从实际出发,制定相应的措施,积极指导企业进行改革,引导企业制定短期目标和长期发展战略,以长远利益为主要发展方向,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从经济流通体制改革中得知政企分离是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手段。通过政企分离,企业没有政府行政部门的干预和束缚,自主地联合不同的企业进行合作,共同促进经济的发展。比如,工商管理在对农业、电信、教育等基础产业进行引导的同时,要加强对生产落后、资金匮乏的企业的引导,指引企业进行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改革,在市场竞争中存活下来并盈利。同时,工商管理部门也要加强对个体工商户的管理,让其向多元化发展,引导中小企业向服务业和劳务性产业转变,比如餐饮业、旅游业、工艺品加工等,使风险分散,在其他的行业寻找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4.促进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各级人们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联合其他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各司其职,加强合作,采取相关措施,共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可见,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是行政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首先,工商管理部门要积极行使自己的职权,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对消费者的举报和投诉要及时地解决,对违法的商业活动进行严惩,从而减少消费者上当受骗,维护其权益。其次,要加大法律知识宣传的力度,鼓励消费者利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最后,要加强对生产者的监督,同时鼓励受企业压迫的生产商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通过这些方法,让假冒伪劣产品无法在市场上流通,维护市场秩序,从而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比如对食品的管理,食品与消费者身体健康安全直接挂钩。《国务院关于机构设置的通知》中,指出要加强食品在流通环节的安全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合法经营者权益,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结语

第5篇:工商管理从业方向范文

当前许多大学的工商管理专业高度重视理论教学,专业理论课的开设越来越多,而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环节严重不足,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普遍没有开齐开足。其结果是,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越来越差。由于大学扩招,特别是一些地方高等学校,实验实践条件比较差,但招生多,工商企业实习接受能力有限,客观上形成了工商管理大学生实践实习经验严重不足。同时由于资金短缺,工商管理专业模拟教学软件配套不足,学生缺乏必要的模拟训练,所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应用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形式单一,社会实践活动创新意识不强,部分高校对社会实践创新认识不够、思想观念落后、实践教学流于形式,严重制约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大学生应用技能比较差。部分高校,特别是新建高等学校缺乏社会实践创新,组织管理缺位,实践工作开展不到位,教学计划安排的社会实践形式单一,实践实训不全面,不能完成实践实训任务,同时学生对实践缺乏认识,重视不够,不能全面完成实践工作,学校缺乏必要的评价机制,因此大学生的实践经验缺乏,实践技能比较差,就业竞争力不足。

二、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路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改革,以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构建工商管理专业新课程体系,形成新理念,将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的新理念贯穿于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全过程,使大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大学生的应用能力、职业素质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根据工商管理专业就业宽泛性特点,根据营销类、财务类、运营类、人力资源类、物流类、行政管理等企事业单位的就业岗位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就业岗位所要求的理论知识、职业道德素质、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其提高途径如下。

(一)创新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分析入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形成应用技术型培养模式,主要构建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素质、管理工作技能、复合管理能力、实践体验和个性特征五种能力。为提高学生的五种能力,构建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科知识教育模式,主要包括提高学生的学科基础素质教育模式、专业基础知识素质提高模式和专业方向知识素质提高模式;构建了提高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的应用技能模式,主要包括应用文写作模式,形象礼仪教育、ERP沙盘课程与实践,到工商企业体验等;构建了提高管理人才复合能力的培养培训模式,主要构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问题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根据教育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要求,构建了提高工商管理人才必需的英语素质、计算机素质、普通话素质等的教育教学模式;通过实验和实践,让学生进行管理体验,构建提高应用型技术型管理人才的经历、经验模式。从学生的个性出发,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形成学生的鲜明特色,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鲜明特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比较低,特别是职业素质比较低,不能适应现代企业的要求。从企业对大学生就业要求的调研中可以看出,企业在招聘大学生时,最看重的不是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应用能力,而是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品德,特别是工商管理专业相关工作岗位的职业道德素质,如在管理中体现的诚信的道德品质、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持久的吃苦耐劳精神等核心竞争能力的职业要求。

(三)全面提高学生的岗位管理能力。工商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就业岗位具有多样性,主要从事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财务管理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工作。这些工作因其工作性质不同,岗位要求不同,层级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大学生应根据岗位要求提高自己的就业能力。例如,营销类岗位看学生是否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谈判能力及公关能力;财务类岗位看学生是否具有成本费用控制能力、财务分析能力及风险控制能力;运营类岗位看学生是否具有质量管理与控制能力、成本分析能力及流程控制能力;人力资源类岗位看学生是否具有人才培训、人才招聘及职业规划能力;物流类岗位看学生是否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行政管理类岗位看学生是否有良好的办公室事务管理能力、文字处理能力及信息与档案管理能力,这些能力的体现必须建立在学生爱岗敬业的基础上,因此,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前提。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应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入手,在大学生入学教育中通过实验教学和到实践基地参观体验,体验职业要求及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促进学生爱岗敬业,在课程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把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贯穿在大学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能力。要深入调查研究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核心能力的构成,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培训和考评方式,要求学生必须参加工商管理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考试和考评,获取从业资格证书,提升就业核心竞争力;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要形成提高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理念,在全体教师中形成提高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共同愿景,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形成合力,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同时,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师要积极参加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组织的工商管理专业从业资格证书测评师的培训,参加测评师的考试,取得核心能力授课资格,开设核心能力的通识和选修课程,同时将核心能力的思想融入各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以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基于核心能力的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师业务素质为基础,提高学生的获证率。

(五)增强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工商管理岗位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职业,而当前的毕业生又比较缺乏实践经历,针对大学生缺少实践体验和实践经验的特点,高等学校工商管理专业要加强学生的实验、实践教学活动,加大学生的实习、实践力度,在实习过程中增强体验和增强工作经验,形成校企联合培养模式,让学生在实习和实践中增强体验和实践经历,通过聘请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为特聘教授,指导学生参与工商管理专业的相关工作;将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和发现实际工商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建立专业实习或实践基地,为大学生提供固定的寒暑假实习岗位或机会。

第6篇:工商管理从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数学;应用能力培养;教学研究

一、引言

经济数学是高等数学的一类,是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经济和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经济数学开展最主要的目的是在强化学生的数学理论基础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于经济理论基础知识的了解,以便确保学生能够在金融证券、投资等相关经济部门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对于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而言,经济数学属于必修类课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数学作为一门逻辑性较强的科目,对于许多学生来说学习起来的难度较大,长此以往,学生对于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削弱,这成为了限制学科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除此之外,在工商管理类专业当中所学习的经济数学科目,并非只是普通的数学理论研究,还包括实质性的应用,这在无形当中增加了这门科目开展的难度。如何强化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数学应用能力培养教学水平成为了许多教育工作者所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强化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数学应用能力的实质作用

我们这里所说的数学应用能力指的是利用所学习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能力,对于工商管理类本科生而言,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日常生活当中。同时也可能出现在其未来的工作和发展过程中。近几年,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使得各行各业的发展途径都得到了一定的改变,在对于数学内容进行研究时,数学建模成为了一种新的方式,对于推进经济数学的长远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随之而来的,研究再逐步深入,相应的教学方法也应当有所更新,之所以要强化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的经济数学应用能力,具备着以下几个方面积极的作用。其一,经济数学在推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经济数学的实际应用。加之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为经济数学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工商管理类专业的本科学生不同于其他数学研究类专业的学生,他们所学习到的知识并非单一的用于进行持续深入的研究,而是需求将经济数学知识融入到其未来工作的领域当中,在为自己谋求更为长远的发展的同时,带动工商管理领域的不断进步。其二,经济数学较常规的数学学科更具应用性意义。近几年,经济数学学科已经得到了显著的完善,尽管这门学科仍然具备着一定的抽象性和枯燥性,但这门学科已经从理论学科正式转为了技术学科。在工商管理行业当中,往往面临着许多通过基础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此时就需要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来寻求更为有效的应对方法。其三,强化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的经济数学应用能力可以强化学生的创新性和逻辑性,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科目学习的兴趣,强化其总体学习水平。经济数学并非只能解决单一的数学问题,通过构建起相应的数学模型可以用于解决管理过程中面临的实质问题,强化学生的经济数学应用能力,其本质就是强化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四,具备经济数学实践能力的人才更能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所提出的要求。近几年,人们重视教育的作用,高等院校在招生总量上也在逐步增加,这使得行业竞争逐步加剧,而行业与经济发展对于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想要获得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掌握足够的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具备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与生活中的能力。

三、强化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方法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培养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数学应用能力具备着长远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强化工商管理类本科生经济数学能力的有效方法。

(一)在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目前在许多的高校当中都存在着一个共性的问题,那就是重视理论知识课程的教授,却忽视了学生实践水平的应用。对于工商管理类的本科学生而言,只掌握经济数学理论知识对于其长远发展而言并不会带来具备积极作用的影响,与其为了应付考试而花费药多的时间学习无用的理论内容,倒不如给予学生更多的实际应用空间。具体来说,我们建议高校能够给予工商管理类本科生不够的实践空间,定期开展实训工作,帮助学生能够及时将所学到的与经济数学相关的内容应用到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来,真正强化经济数学的实践型作用。

(二)丰富现有的课程体系,强化学生的认知能力

想要切实强化工商管理类本科学生的经济数学应用能力,首先,我们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面临同一问题时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在面对同样的知识时也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接受能力,此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能力。举例来说,以经济数学中的线性代数为例,在进行这一方面的教学时,可以先讲解线性方程组这类为简单的问题,然后再逐步深入,给予学生逐步认知的过程。采取这类递进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目标,另一方面也与学生的认知能力更为契合,使得学生更能够应召不同的层次结构对于所学内容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其次,还应当完善高校那现有的课程体系。许多人认为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将某一专业学生所需要学习的科目进行整合,但实际上课程体系的安排为学生构建起了有序的知识结构。为此我们建议高校应当立足于学校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完善现有的课程体系,以便更能满足数学学科教学的课程目标。

(三)重点开展数学建模教学,强化学生进行数学建模的能力

如果说,数学学科是与实际生活关系较远的一门抽象性学科,那么,数学建模则是将这门抽象学科融入现实生活中的一个有效途径。为此,高校应当重视培养工商管理类本科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和能力,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定期开展实践和实训活动,给予学生接触现实问题的机会,并帮助学生将所面临的问题转换为专业性问题进行实际的研究,获取到具备实际使用价值的重要信息。然后再根据信息中所体现的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起与之匹配的数学表达式,运用所学习到的经济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的分析,得出结果。接下来,再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对于所得结果进行检验。对于刚刚接触数学建模的学生而言,想要具体发挥数学建模的实际作用需要经历较为复杂的研究过程,我们一再强调要培养起学生的数学建模意识,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数学建模是一种能够帮助学生解决其在实际生活与工作中面临问题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各大高校面向工商管理类本科生开展经济数学课程教学的实际过程当中,除了讲解教材内规定的内容之外,还应当引用适当的实际应用案例,切实的将经济数学的应用实践融入到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以便使学生提前适应,通过数学建模的方式来解决未来工作和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类问题。

(四)不断完善现有的经济数学教学内容,适当应用情境教学法

工商管理类本科学生不同于只是学习单一的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工商管理类中选择诸如工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等不同分支。而对于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学习到与其未来从业方向相关的基础知识内容。为此,我们提倡能够不断完善现有的经济数学教学内容,打破传统教学内容的束缚,立足于当前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构建起新型的经济数学教学模式,学生能够获取到基础性和理论性相融合的知识内容。除此之外,我们还建议从事经济数学教学内容的教师能够适当的引入情境教学法,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给予学生更为真实的学习体验,使其在潜移默化的学习生活中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便强化学生对于经济数学教学内容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为主动的投入到这一学科的学习过程当中来。除此之外,教师必须认识到,无论是在开展哪一学科教学的过程当中,都应当尽可能的避免填鸭式教育方式的出现,而是应当通过正确的引导,强化教育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以便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效。

第7篇:工商管理从业方向范文

近年来,随着高校扩招,高职生的就业压力大增,一方面要跟本科生争夺岗位,另一方面毕业生多不愿意去生产服务一线的普通岗位,与高技、中职生同一起跑线就业,尤其是文科类工商管理专业,就业范围太广,缺乏专业竞争力。虽然多数高职院校实行了“学历文凭+职业证书”的双证书制度,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大部分选择考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但考取难度较大,通过率不高。院系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上,偏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造成就业范围过窄,学生竞争压力极大。许多学生为了拓宽就业范围,去考取其他职业的资格证书,但选择的考证项目极其混乱和盲目,考取的证书与本专业的相关性不大,毕业后证书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为了提高竞争力,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可以设置秘书职业资格鉴定项目,与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相结合,引导学生考取秘书职业资格证书,并从事相关的岗位工作。

1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设置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项目的意义

(1)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项目的内容与工商管理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相关性大,形成互补的作用。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项目的内容包括办公环境管理、上司的管理、信息管理、会议管理等内容,实际上在工商管理专业开设的管理沟通、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学、商务礼仪等课程中都涉及到,学生在考取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同时,也在巩固和优化已学到的专业知识,同时提高行政办公领域的实践能力,进一步加强岗位的技能和知识的系统化,从而更快地适应企业的内部管理工作。

(2)有利于弥补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文书写作方面的不足。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上,有关写作技能的相关课程很少,学生得到锻炼的机会不多,对最简单的请假条都没有写好,更不用说到企业就能写通知、报告、会议纪要等文书。而在任何一家企业,一个合格的管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每天的基本工作都要跟文书打交道,通知、计划、总结等文种都必须熟悉和会撰写,否则无法上传下达。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项目的内容的重点之一是考核文书写作,行政公文、事务文书、商务文书是必须学习和掌握的项目,加强这方面的培训和学习,有利于弥补学生写作能力的不足,提高其综合素质和能力。

(3)有利于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提高学生的就业率。按照1998年5月,国家劳动部颁布的《秘书职业技能标准》一书,“秘书”的概念被定义为:专门从事办公室程序工作,协助领导处理财务及日常事务,并为领导决策及实施服务的人员[1]。目前我国秘书从业人员约达2300万人,分布在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单位中。在人才市场上,招聘办公室、文秘人才的日渐增多,尤其是高层次、高水平的秘书人员更是十分抢手,工资待遇比普通岗位优越很多。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参加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培训、考试,取得秘书职业资格证书,掌握秘书岗位知识和技能,加上本专业必须获得的专业证书,将极大的增加就业市场的竞争力,成为极其抢手的综合型高素质人才。

2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设置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项目的建议

(1)将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项目纳入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多数是定位在面向中小企业管理工作一线,包括业务人员、人力资源管理等岗位,同时也包括为企业各级领导服务的秘书、助理等岗位,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岗位群定位涵盖了秘书岗位,因此开设秘书职业资格证书考试项目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可以设置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项目的相关课程,如公文写作、秘书实务,以课程代替培训,学生上完相关课程后就组织考证,可以节省了学生的考证培训费用,特别是经济困难的学生,为他们的就业多增加一份机会。

(2)培养优秀的“双师型”教师培训队伍。这里“双师型”第一层含义是指“双证”教师,秘书职业资格鉴定项目的教学需要一批既精通管理又懂文秘的专职教师。秘书职业资格分初、中、高三个级别,工商专业的专职教师在获得本专业的中级以上证书之外,要开展秘书相关课程的教学,必须得先考取高级秘书职业资格证,懂得考证的重难点,熟悉考证的相关技能和技巧,才能具备培训学生考证的基本条件。第二层含义,“双师型”是指一方面专业教师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有较强的教学、科研能力;另一方面要有广博的专业知识,熟练应用本专业的各种操作技能,具有一定的实际生产经验和技术推广能力,能够积极参与和指导本专业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专业教师具备了“双师”素质,才能够在秘书职业资格鉴定项目教学上给学生作示范,辅导学生掌握各种行政秘书的各种技能,提高考证的通过率。

(3)开展校企合作,推动秘书职业资格鉴定的工作,提高证书的含金量。一方面,专业院系可以将教师送到合作企业参加实践锻炼,深入企业一线提高行政秘书管理技能水平;另一方面,可以聘用企业中既有理论经验又有实战水平的管理人员担任秘书考证实践性教学的兼职教师。院系还可以建立一批紧密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让企业为院校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提供更多的资源和信息,这种校企之间的良性互动,为高职院校的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工作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保障。高职院校应积极依靠行业的力量,不仅注重证书的权威性,而且注重提高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公信力,使秘书职业资格鉴定工作更加规范化、专业化和科学化。学校还可以推荐考取秘书职业资格证书的学生进行校外实习,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他们的实战能力,为就业开拓新的渠道。

3高职院校工商管理专业设置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项目应当注意的问题

(1)处理好学生报考的问题。秘书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项目并不是所有学生必考的项目,院系应该采取学生自愿的原则,在学生考取本专业的计划内考证之后,有目的地选择秘书职业资格考试;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工商管理专业学生都适合行政秘书岗位,在教学方面,应该教会学生进行自我分析,扬长避短,将自己的特长与秘书考证相结合。

第8篇:工商管理从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工商管理专业 阶段式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应当使学生掌握本专业必备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初步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高技能,在教学中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未来从事管理工作,但高职工商管理学生重点培养的方向是中、基层管理者。管理是一门艺术,年轻的学生经历太少,部分学生连基本的为人处事可能都有问题,而我们现在有很多高职教育一开始就给他讲如何做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其实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并不容易,我们在培养过程中应当分阶段进行,层层递进。下面我将分五个阶段来谈谈如何培养高职工商管理专业学生。

一、第一阶段(第一期),素质教育。

在这一阶段可以不涉及专业知识,重点从观念上让学生去改变,从行为上让学生去理解作为一名管理者最基本的是什么。该阶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培养。

1.演讲能力:作为一名管理者,他的说话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在毕业的时候在众人面前说话都不清,何谈管理。主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胆量,可开设演讲与技巧、演讲与主持、普通话等课程。实训演练:进行不同主题的演讲或主持人大赛。

2.写作能力,管理人员经常草拟相关文件,制作相关表格。培养学生的日常写作能力。开设课程有:应用文写作、办公自动化。

3.礼仪:管理者经常出席一些公众场合,懂得基本的礼仪是必要的。开设课程:公关礼仪。

4.团队协作能力:没有优秀的个人,只有优秀的团队。管理者在管理过程中调动每一个人的工作积极性是至关重要的。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相当重要。主要开设团队协作的相关培训课程。实训演练:团队游戏、集体活动、分组讨论等。

开设课程:团队精神培训

职业证书:考取普通话证书

二、第二阶段(第二期),员工教育。

没有做过员工,却要去管理员工,对毕业生来说太难了。要让学生意识到,只有首先成为一名优秀员工,才能做好管理,否则没有办法让下属员工信服。我们要在这一阶段培养学生“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员工”。该阶段强调执行力的问题。从这一阶段开始对管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主要开设一些基础型课程:管理理论与实务、市场营销操作技术、市场调研与预测、基础会计学、员工基本手册。实训操作:1.参观学、中型企业,写出调研报告。2.聘请企业优秀员工在校进行演说。3.小论文“如何做一名优秀的员工”。4.基本会计做账。5.校企业合作,到企业里去实习基层员工工作。

职业证书:可考取高级营销员证书(营销师四级)、会计从业资格证等。

三、第三阶段(第三、四期),中、基层管理者培养。

该阶段是我们培养学生最重要的阶段。高职工商管理学生大部分只能胜任中、基层管理工作,这也是高职院校境况的目标。主要培养学生的:1.简单计划的制定能力(小组计划、车间计划、月度计划、季度计划等);2.培训能力的训练(如何去培训下属员工);3.员工日常管理能力;(如:考勤管理、人事管理、基本工资的核算);4.基本制度的拟定能力(如:办公室管理制度、考勤制度、车间物品管理制度等)。

开设课程:计划制定与管控、培训演练、人力资源管理基础、员工管理、现场管理、物流与仓存管理、电子商务技术、管理心理与管理沟通、生产运作管理、企业文化建设。

实训操作:1.聘请企业优秀基层管理者在校进行演说。2.以某企业为例制作基层组织计划;3.制定相关基层管理制度及相关图表;4.企业模拟沙盘演练;5.校企业合作,到企业里实习中、基层管理流程。

职业证书:可考取人力资源师四级。

四、第四阶段(第五期),中、高层管理者培养。

重点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与领导意识。主要培养学生的:1.中、高层战略计划的制定能力;2.项目管理能力;3.人事管理与人事调动能力;4.市场开拓能力。

开设课程:企业经营战略管理、项目管理、人事管理与薪酬管理、营销策划、财务管理。

实训操作:1.聘请企业优秀中、高层管理者在校进行演说。2.以某企业为例制作企业战略计划;3.制定相关中、高层管理制度及相关图表;4.现场招聘演练;5.校企业合作,到企业里去实习。

五、第五阶段,顶岗实习。

阶段式人才培养模式简表

参考文献:

[1]姚奇富.基于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中国高教研究》.2010,(01).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3]蔡泽伟,姚奇富.高职教育要为现代制造业培训技能型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3-14.

[4]张芳向.技能型人才匮乏制约物流业发展[N].中国教育报,2006-06-01.

[5]姚正海.关于工商管理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杜会科学版),2005,7,(3).

第9篇:工商管理从业方向范文

两年以上工作经验 |女| 25岁(1986年3月23日)

居住地:上海

电 话:139********(手机)

E-mail:

最近工作 [ 2年1个月]

公 司:XX金融有限公司

行 业:金融/投资/证券

职 位:副总裁

最高学历

学 历:本科

专 业:工商管理

学 校:北京交通大学

自我评价

扎实、深厚、全面的管理理论知识,丰富、有效、高效的管理实践经验;具有多个部门的从业经验,了解不同部门的运作机制,善于协调公司内部关系,保持外部的沟通合作;具有较强的财务分析、预算控制和投资分析能力;工作严谨务实、踏实敬业,富有创作力,乐于接受挑战。

求职意向

到岗时间: 一周之内

工作性质: 全职

希望行业: 金融/投资/证券

目标地点: 上海

期望月薪: 面议/月

目标职能: 副总裁

工作经验

2010/4—至今:XX金融有限公司[ 2年1个月]

所属行业:金融/投资/证券

总经理办公室 副总裁

1、负责制定公司产品的市场定位和长期发展规划;

2、负责引导公司业务的发展方向;

3、负责审核公司采购计划以及财务报表的初步审核分析;

4、负责建立稳定、团结的市场营销团队以及制定和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5、挖掘、培养公司潜质人才,积极指导、建设高素质的中层管理团队,保证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

2009/3—2010/3:XX化妆品有限公司[ 1年]

所属行业:快速消费品(食品、饮料、化妆品)

总公司 总经理

1、负责规划组织实施市场年度计划;

2、带领集团管理层制定并实施各项目营销、运作与投资方案;

3、随时掌握公司经营的市场情况,协同管理层及时调整公司经营策略;

4、负责把控采购计划,审核采购价格,对供应商资质进行把控;

5、负责倡导企业文化、发扬企业精神、推行企业良性发展;

6、负责公司其他日常运作事宜。

---------------------------------------------------------------------

2008/7--2009 /2:XX院校 [ 8个月]

所属行业: 教育/培训/院校

管理层 首席运营官

1、参与公司重大战略决策与管理决策;

2、参与公司重大项目的组建、执行和监督;

3、负责公司主要管理团队的建设,保证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

4、负责制定公司运营流程和考核标准;

5、市场指导市场计划,协调企业内部资源;

6、负责组织管理层的培训、进修工作,提高公司人才储备量;

7、协助总裁制定公司年度指标。

教育经历

2004/9 --2008 /7 北京交通大学 工商管理 本科

证 书

2006/12 大学英语六级

2005 /12 大学英语四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