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认识范文

经济学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学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学的认识

第1篇:经济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人事经济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 F 文献标识码: A

一、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两位伟大的经济学家从个体的一系列严格的公理化理性偏好假定出发,运用逻辑和数学工具,提出了冯・纽曼―――摩根斯坦效用函数。阿罗和德布鲁将其纳入到瓦尔拉斯均衡的分析中,作为人们处理不确定情形下的决策问题的范式,这也就是后边我们所说的期望效用论。而以阿罗―德布鲁模型为代表的公理化体系,为经济学的进一步数学化打下了基础。由于数学方法高度的精确性和抽象性,使得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数学所代表的理性方法是能体现经济学科学性的唯一方法。高深的数学表达和精巧的模型已经成为经济学界的一种时尚,经济学也越来越走向模式化。

然而,行为经济学家们后来发现了很多传统经济学难以解释的问题,比如“阿莱斯悖论”、“羊群效应”、“期权微笑”,“偏好反转”、“股权风险溢价难题”等。(P167)传统经济学在处理现实经济问题的日渐乏力使得经济学的发展陷入了危机,现实经济的复杂性使得单纯使用数学理性方法的经济学家们显得力不从心,对于数理方法的推崇正在使经济学一步步变为著名制度经济学家科斯所说的“黑板经济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给予了行为经济学的兴起一个合适的契机。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一些经济学家们开始认识到人类行为本身的重要性,认知心理学的概念和方法被引入经济分析,他们开始修补经典理论,尝试修改主流经济学关于人的理性、自利、完全信息、效用最大化及偏好一致基本假设的不足。而卡尼曼和特维斯基是其中的佼佼者,1979年他们二人合作完成的论文《前景理论:风险条件下的决策分析》被誉为行为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论文之一。行为经济学开始逐步走上经济学的前台,许多行为经济学家的诸多重大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塞勒提出了“心理账户”这一重要概念,为人们的许多非理性消费行为进行了合理的解释,他还据此研究成果提出了行为生命周期假说,对于政府制定储蓄补贴等经济政策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拉宾对传统经济学中的稳态、不随时间变化的偏好进行了质疑,他发现了人们普遍存在的“自我约束问题”,并据此对经典的“贴现效用模型”加入了行为变量进行改进,从而更好地解释了现实中人们出现的一些非理。西勒弗将行为经济学的研究成果运用于金融市场,在他发表的在金融经济学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的论文《金融市场中的噪声交易者风险》中,他构造了一个结合“噪音交易者”和“套利限制”的双因素的资产定价模型,并将这个理论模型运用于“封闭式基金之谜”的解释中去,极大地推动了行为金融学的发展。此外,阿克罗夫在宏观行为经济学以及奚恺元在幸福学领域的研究也极大地丰富了行为经济学的内容,使得行为经济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

2002年是行为经济学兴起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年。这一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卡尼曼教授以及史密斯教授。其中卡尼曼教授为将心理学的前沿研究成果引入到经济学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研究成果奠定了行为经济学的基础,行为经济学也真正地开始被主流经济学界所接受。此后的数十年间,行为经济学的诸多研究成果被广泛运用于宏观和微观经济的各个领域。行为经济学目前已经成为经济学最重要的分支之一。

二、行为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比较

行为经济学的核心观点是:经济现象来自当事人的行为,人在大多数时候进行着理性决策,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人们在做判断时往往并不遵循“贝叶斯定理”进行信息处理,人们会受到新信息的影响而忽视先验概率的大小。由于行为人在面临决策时只存在有限理性,因此整个决策过程中诸如决策情景、他人评价等因素都会对行为人的心理产生影响从而改变决策的结果。个体决策结果的变化导致总量结果的变化,而由于决策的偏差以及演变路径的随机性,异常行为就此产生,这更加剧了经济现象的复杂性。在行为经济学当中,决策心理特征、行为模式和决策结果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存在许多决策反馈机制,一旦考虑到这一点,传统经济学关于偏好稳定的基本假定也就不再成立了。偏好在互动过程中产生并在环境变化中进行演化,构成了当事人偏好演化的学习过程,这使得行为经济学主要是动态分析,而非传统经济学的静态和比较静态分析。尽管行为经济学坚持主观价值论,坚持理性假定,但通过对理性经济人本身的挑战,利用心理学构造自己的行为基础,导致行为经济学逐渐成为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中一个独立的派别。我们可以把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二者进行对比,参见表1。

表1行为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比较

在传统经济学的理论中,存在着支撑整个经济学思想理论体系的前提性假设―――“经济人”假设。它认为人是利己的,是在从事经济活动中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的完全自私的理性人。行为经济学彻底改变了传统经济学中理想化的理性经济人模型,取而代之的是有限理性的现实当事人模型。传统经济学中效用理论中有一条极为重要的假设,即行为人拥有完整而内在一致的偏好体系,然而普遍的“偏好反转”现象证明了人们的偏好并不总是稳定的,这进一步表明了传统经济学理性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性及其对于人类理性的理想化。

不仅在理论假设上,行为经济学在其他很多方面都与传统经济学存在着差异。在理论模式上,传统经济学是规范型的,它更多地是在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去做。而行为经济学主要是描述型的,它主要是在描述人们事实上在怎么做。传统经济学主要关注于人类社会的各种经济活动以及经济关系,行为经济学则更侧重于研究人及其行为。在方法论上,传统经济学是以数理逻辑推导的演绎理性方法为主流,较多地使用数学化的论证来描述经济问题。行为经济学主要运用观察法、调查法以及行为实验的方法进行理论研究。传统经济学认为经济学是一门现场观察性学科,包括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都认为经济学是不可实验的。而行为经济学所用的行为实验方法则表明经济学的实验是完全可以在现实中进行的。行为实验,也就是让实验对象在设计好的可控环境中行动,借以分析和总结人的行为模式,验证和修改经济学的各种基本假定和理论。这些方法都显著区别于传统的经济模型构建方法,这也成为行为经济学研究中最大的亮点。

三、行为经济学中的个体偏离标准模型对人事经济学的应用

1、非标准偏好

在非标准偏好中,把它分为三种类型的偏好:时间、风险、社会偏好,这三种偏好不只在行为经济学中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并且在人事经济学范畴也有恰当的影响。行为经济学标明时间偏好并不老是共同的,如泰勒发现被试者答复15元的奖券在一个月后、一年后和10年后的收入时,答复效果分别为20元、50元和100元,这意味着一个月的年折现率是345%,一年的是120%,10年的是19%,即被试验者明显表现出时间偏好的不共同,这个效果被后来的许多试验研究所证实。

人事经济学中类似的案例有Bessey与Backes-Gellner(2007)对学徒辍学进行的剖析,以及Backes-Gellner(2004)关于职工躲避持续参与职业培训的比如。关于危险偏好,行动经济学中大量的试验定论标明效用函数依据于一个参阅点,即过去的经历会改动对现有决议的评价,例如保险业(DellaVigna,2007)。在人事经济学布景下,这种(referencedependence)参阅依靠也很重要。Hedinger(2008)对个别绩效评价的参阅点进行试验研究,标明个别的尽力水平依靠于评价成果的改变。假如评价比前几年的更消极,个别将会中止尽力,即便评价以绝对值核算时很达观。此外,试验成果还证明自己具有更强的社会偏好,更加重视其他人们的付出。社会偏好主要有希望互惠(reciprocity)、不平等躲避(inequityaver-sion)和利他倾向等。其中署理两边对成果分配是不是公正的偏好,对公司合约鼓励规划与施行的影响尤为杰出。这种公正偏好具体表现为:人们一般讨厌不平等,不只在意利他不平等,并且也尽量躲避利己不平等(Fehr等,2000)。利他不平等会使职工产生妒忌感,利己不平等会使职工发生同情心。关于公司鼓励实习而言,署理人的这种公正偏好会对根据署理理论的鼓励合约施行功率发生重要影响。Grund和Sciwka(2005)研究标明假如薪酬构造是内生的,那么署理人的不平等讨厌会致使锦标赛鼓励机制不能实现投入的效益最大化。Bandiera(2005)等人对英国某生果农场工人采摘量的实地研究,也证明了这一定论。以上定论标明非标准偏好不只对行动经济学发生影响,在人事经济学中的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因而,在公司中只有分清这些不一样的偏好对职工的影响,采纳针对性的措施,才能激起职工的尽力水平,进步公司全体的效益。所以,关于公司不一样类型的项目应当别离选用不一样类型决策者的评价计划,或许同一项目选用多人评价然后综合评判的办法做出最后决定。

2、非标准理念

行为经济学中许多关于非标准理念的试验成果,标明人们在做事情时通常体现的过度自傲,DellaVigna(2007)运用这一定论对公司许多管理行为进行解说剖析。Gneezy(2003)等人初次在序列锦标赛中进行性别区别的试验研讨,试验设计是有六个小组来处理电脑迷宫疑问。被试者在试验中挑选真实的努力水平,奖金根据产出而定。第一个类型是简单的计件工资,参加者的奖金根据各自的产出而定(例如处理迷宫的数量)。在这种待遇下,女人和男性之间的产出没有很大的区别,即他们都具有一样的才能来处理迷宫问题。另一种待遇是锦标赛,有三个男性,三个女人构成一组,只要取胜者才可以获得与产出成份额的付出,与计件工资方案比较,男性取胜的份额很大。相反,在只要女人组合的六人小组中,女人的产出比计件工资情况下还要多许多,这标明女人的才能很强,仅仅不喜欢与男性进行竞赛。定论标明女人与男性进行竞赛时,女人对自个的才能缺乏自傲。Niederle与Vesterlund(2007)经过进行两个数相加的试验,研讨男性与女人在进行自我挑选时的体现。这次试验分为三个期间,首先在计件的情况下,其次是在锦标赛的情况下,最终是被试者在计件和锦标赛之间进行挑选。试验成果:在前两种情况下男性被试与女人被试的绩效没有很明显的不一样。在第三种情况下,挑选锦标赛的男性被试是女人被试的两倍,男性为73%,而女人只要35%,体现很好的女人参加锦标赛的倾向还不如体现欠安的男性,试验定论也说明男性比女人愈加自傲。这些定论解说了为什么在社会中女人高层管理者的人数少于男性的疑问,公司应当运用这一理论,合理安排女人的职位,加强她们的工作联系,激发她们的潜力,添加女人职工的自傲度,使她们的才能发挥到最大,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效益。

3、非标准市场

Tversky与Kahneman(1974)的实验结果表明个别往往会运用个人启发式的方法来处理最复杂的问题,行为经济学也显现了社会压力对个别发生的影响,人事经济学范畴中一个典型的使用即是对于职工的工作态度是如何被搭档所影响的研讨。Kandel与Lazear(1991)剖析了搭档压力对产出的影响,Encunosa、Gaynor和Rebitzer(1997)检测了医药行业中搭档压力和赢利共享,Lazear(1999)用Safelite数据证明了搭档压力的存在。此外,Ellingsen与Johannesson(2007)发现个别也简单被豪情所影响,在工作中希望被他人敬重,这些对产出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这些研讨定论都为人事经济学的开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新的见地,为了更详细地论述人事经济学从行为经济学中学到啥和现已学到了什么,我们从人力资源管理使用的一个中心范畴―――薪酬,来研讨行为经济学发挥的效果。

结束语

行为经济学被称为“心理学的经济学”,是在心理学的基础上研究决策行为和经济现象的新兴交叉性经济学分支学科。随着信息及其相关领域的发展,现在可以通过调查、网上搜索等途径获取大量的数据来进行实证研究,使人事经济学中的一些问题更加明确。数据的补充不仅为人事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开阔的视野,也使人事经济学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参考文献

[1]孙天琦.金融消费者保护:行为经济学的理论解析与政策建议[J].西部金融,2014,05:4-17.

[2]莫志宏,申良平.从理性人到行为人:评行为经济学对新古典正统理论的挑战[J].南方经济,2014,07:73-87.

第2篇:经济学的认识范文

一、人力资源问题认识

当前,我们所倡导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站在系统和全局的角度来处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在人资工作中将范围进行了一定的扩展,从而使其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股力量。这项工作必须要以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愿景为基础,充分的结合企业自身的文化,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短时间内就提升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水平,从而更好的去推动企业的建设和发展,此外在企业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和其他的管理工作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每一个部分都能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所以企业在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予以建设的时候就必须要保证其和其他的系统充分的保证协调性和和一致性。企业的人资部门通常就是通过一个平台来对其他系统予以调整和控制。所以人力资源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一个科学合理的制度,这样才能让其他系统正常的运转。企业的人资部门在工作中主要就是对其他系统和部门进行一定的监督,从而更好的实现人资管理的效果,确保企业当中的每一个部门都能得到最公正的待遇。

二、以经济师经济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问题分析

1.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相比尤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充分的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建设当中对这一点都不是非常的重视。很多企业在物质条件上并不是很好,所以企业无法留住优秀的人才。还有一部分企业在薪酬结构上不是非常的合理,这样也就使得员工的薪酬和绩效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员工的积极性受损,所以很多员工纷纷跳槽。

2.缺乏良好的竞争与考核措施

当前,很多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没有建立起一个科学的竞争和考核机制,在考核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员工自身的政治素质,但是在技术水平上并不是非常的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使得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的建设不吻合,此外,在人资监督的过程中,没有非常好的监督机制,这都严重的影响到了人资的建设和发展。

3.理念落后

我国企业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管理理念上已经不能充分的满足当今的市场需要,人力资源建设的过程中粗放式较多,随意性非常强。很多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企业人力资源都不能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中并不能用合理的方式去对企业的人力资源实行管理,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原有的约束和管理方式来对其予以引导,这样一来也就使得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无法发挥,此外还影响到了企业的健康发展。

三、以经济师经济学指导人力资源实践

1.树立发展新理念,增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人力资源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所以人们也将注意力放在了高新技术人才的任用上,所以,以经济是经济学的原理来建设企业的人力资源对企业而言是非常关键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此外还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的应用新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竞争优势。

2.重视市场全新概念,培育核心竞争力

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此外还要对技术予以创新,如果一个企业要想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就必须要对核心技术予以创新和完善,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企业的经营水平,让企业真正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此外企业文化的建设也是一个企业经营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企业文化对企业自身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更加科学合理的建立制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制度保障。

3.更新人事观念,把人力变成资源

首先,要做好管理者角色的转型工作。对一个企业来说,如何让员工在知识冲击和经验逐渐贬值的情况下,不断跟上时代、增强竞争力,是现代企业管理层以及人力资源部的一大考验。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薪酬体系。增加员工的福利制度和保障制度,逐步加大员工的持股比例。再次,要注重处事方法和工作能力。通常来说,文凭也许在应征工作的时候用得上,但此后,人的思想、处事方式以及工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最后,要以人为本。要在机制创新上把企业目标确定在多层次的市场主体中,建立以年薪为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干部施行竞争上岗制,建立起一套良好的用人机制。全面实行岗薪工资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第3篇:经济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一、自然的概念

人与自然界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被称为自然观。其中主要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与自然的关系,自然界的构成,自然界的生成与演变等等。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论是贯穿于自然观中的主线。人类对自然有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的理解。广义的自然是指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由各种物质运动形式和存在形式构成的宇宙世界。狭义的自然是指人类栖息的地球,它是自然生态状况以及维持地球生存与发展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对自然的理解“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活动的自然条件的总和,是人类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是人类物质生产中的要素。”这种狭义的自然界在范围上小于广义的自然界,并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深入,其范围会逐渐变大,只有与人类的实践活动相关的自然界,对人才有意义。

二、人与自然关系的探析

十八世纪的工业革命,使人类获得了机器生产力,开创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新阶段。从此人类告别以手工劳动为主的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在这一时期,人类以大规模破坏自己生存的自然环境来换取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这是人类错误认识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果。这种错误认识直接导致了人类对自然界无节制的掠夺和破坏,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和谐。我们应该懂得生产力不但包括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更应该包括人类协调和保护自然的能力,真正的生产力应该是这两方面的统一。

(一)经济发展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十七世纪中叶,政治经济学逐渐形成一门独立的科学,并发展成为专门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规律的理论科学。最初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如何使财富增长以及生产和分配的规律。后来的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是人口和财富的比例和人们物质福利问题。以上这些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所关注的重点是受阶级和时代局限的,而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才科学地确立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与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

在任何社会生产中,生产关系都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互作用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发展经济,就要从生产关系入手,而处理好生产关系的本质就是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的生存发展依赖于自然,同时也影响着自然本身结构、功能的演化。人与自然的关系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类对自然的影响与作用,包括从自然界索取资源,同时享受自然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的便利,与此同时将生活生产出的废物向自然排放,影响并改变自然的原本状态;另一方面是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与反作用,包括资源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制约,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对人类生存的负面影响。当人类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就将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

(二)政治经济学视野下人与自然的关系

马克思在自然观的基础上建立的政治经济学理论每处都有自然优先的思想,而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政治经济学中最重要的问题。在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中人、自然、社会三者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马克思认为:人要依赖自然界才能生活,同时也要依赖社会才能生活。这是人在生产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两种关系:既包括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又包括人与社会关系。这两重关系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而人与社会的关系本质还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就成为了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要坚持在热爱和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中人与自然关系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使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可持续发展。这都是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精髓,也是政治经济学视野下人与自然的真正关系。

三、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现实意义

二十世纪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等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不仅增强了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使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在发生重大变化,使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随之加深。

在这种大背景下,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离不开自然环境,也离不开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给人类生产提供原料和能源,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物质基础。人类在开发利用资源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以各种自然资源为劳动对象的农业、林业、渔业和矿业。它们构成了社会第一级生产,是其他社会生产的基础。同时各种自然能源、资源又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现在,我们意识到人类无节制行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理论来维护人类世界。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的是自然与经济的协调发展,追求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其核心就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与发展构成危害。这种可持续的发展观与政治经学关于人与自然发展的理论一脉相承。只有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才能真正消除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危机,促进人类的繁荣,对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

第4篇:经济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经济学基础;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1-0-01

《经济学基础》是教育部高职高专经济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规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专科学生必修核心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分析方法, 科学认识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系统、扎实的经济理论功底和应用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经济学基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应用型人才培养观念比较谈薄,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应该明确“应用型”在培养人才当中的重要地位。但是,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仍沿袭“重理论,轻实践”传统教育模式,使得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的实践教学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处于理论教学的“从属”地位,成为理论教学的“附属品”。

2.学生基础薄弱。高职院校大学生基础比较薄弱,主要表现在生源质量和本科院校相差甚远,高职高专的录取分数线比较低,在招生录取中处在录取的最后阶段,而且大部分学生数学基础比较弱,其接受能力与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有比较大的距离。《经济学基础》课程理论知识多而抽象,公式图表曲线难且杂,使多数学生感觉课程难学、难理解、难记忆,对《经济学基础》课程心存畏难。同时,高职院校普遍在低年级就给学生开设了《经济学基础》课程,加上部分学生急功近利思想较重,也使得学生在学习当中感到困难所在,进一步影响到课程的学习效果。

二、明确《经济学基础》教学目标,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

教学目标规定了通过教学应当使学生达到掌握一定知识、技能和发展一定能力、品质的要求,因而教学目标是评价学生学业成绩优劣的唯一质量标准。所以,任课教师首先要明确《经济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在每一个单元、每一节课将目标要求具体化,这样才能在课堂中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实施教学。《经济学基础》课程难度比较大、理论性比较强,需要广大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积极转变教育观念, 确立实践教学的中心地位,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分析问题的机会和动力,让学生在资料搜集、问题分析和观点陈述与批判中,发展经济思维能力。

三、教学模式的运用

中国古代的学者强调:“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无法之法,乃为至法。”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能够结合高职教育特点,遵循“理论够用,注重实践”的尺度,把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目标落实到实处,关键是在《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中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选择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关键。笔者结合了课程的特点和高职学生学习的情况,认为《经济学基础》课程可以采取这样的教学模式进行:引进来——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这几个方面依赖于几种教学方法共同来完成。

1.利用案例教学法将理论知识知识生动有趣的呈现,把学生“引”进来

高职高专的学生基础比较薄弱,而经济学理论深奥、抽象、枯燥,学生有畏难情绪,就需要教师“化难为易,化繁为简”。案例教学法一种理论联系实际、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将抽象的经济学理论以生动有趣形式展开,它是利用典型事例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能通过对事例的分析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案例,课内认真组织实施,对教师教学要求比较高。教学案例的选择应是多样化的,可以是实时经济热点问题,也可以是其他热点问题背后所反映的经济学理论的运用;可以是学校所处地方性的案例,也可以是学生身边的案例。比如课堂学习成本、寝室生活等,这些案例通俗易懂,学生关心,更容易理解,有利于引导学生用经济学理论进行分析,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2.利用启发式教学法加强师生的课堂互动,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启发式教学法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提问的形式,加之引导及解释,让学生独立思考、钻研,去完成问题的解答,促使学生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充分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设问解疑,诱导学生发现主要问题,激发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使学生在教师的讲解过程中,边听边思考探究,以此来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应做到有的放矢、难易适中、切中要害。这种一问一答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

3.倡导自主学习法,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将知识“存”起来并能灵活运用,做学习的主人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完成教学任务。但如果学生没有把学习转化成为自己的一种自觉行为,那再好的教学方法都是无效的。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要远远比教会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更为重要。学习无止境,活到老学到老。

四、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模式的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高职院校《经济学基础》课程理论性比较强,课时较少,而经济学的图表、公式较多,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恰当的运用教学辅助课件、教学视频或相关经济网站来提高教学内容的生动性、形象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这就对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首先是课件制作要图文精美,图形图像配以精彩的动画与音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是注意课件内容与形式的更新要及时,课件设计富有启发性,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再次是选取的教学视频和经济网站有一定的代表性,能与讲授内容很好的结合在一起,方便学生理解深化。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电子邮件、建立班级QQ群、微博等方式,为学生答疑解难、传输和共享教学资源、上传下发作业等,与学生在网络里展开讨论交流,增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有利于教学质量提高。

参考文献:

[1]王道俊,郭文安.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5.

[2]黄建红.高职财经类专业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6):69,78.

[3]黄建红.高职财经类专业经济学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69-70,78.

第5篇:经济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经济法;工学结合;教学目标;分层次教学;案例教学;实训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092-0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遵从职业教育规律、凝炼发展特色、提升办学水平、增强育人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的必由之路,也是全世界高职教育发展的共同取向。《经济法》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的必修课,由于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覆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知识点众多,且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学科,又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逻辑概括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因此,对尚未投身社会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是较大的。如何切实增强《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使高职学生真正达到能懂会用的目的,确需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探讨,改革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程序设计以及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在此,笔者就如何契合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对高职经贸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一、高职经贸类专业《经济法》课程开设的现状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并提出了“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这不仅符合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适应我国全面推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基本方略的客观需要。与此相适应,高职院校在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人才过程中,在大多数专业的培养计划中,经济法都是被作为必修课或者选修课安排的。特别是在会计、金融、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贸易等经贸类专业中,基于其人才培养目标为适应经贸部门或企业经营管理第一线需要、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定位,其在知识的结构中,就必然要包括企业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竞争法律制度、劳动用工制度等法律在内的非常广泛的市场经济的法律知识,通过加强对我国以及主要贸易国经济领域的法律制度的认识和理解,以培养学生预防经济纠纷发生的能力为重点,使其在将来的实际工作中具有初步掌握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符合现代企业对员工的基本素质要求。因此,经济法课程已成为各类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培养既懂经贸知识、又懂法律知识的高素质经贸人才的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

二、高职经贸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内容未能突出重点,不利于学生学习目标的确定

《经济法》课程由于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因此,对于非法学专业的高职经贸类学生而言,在学习中不仅会处处遇到抽象、专业的法学专有术语的问题,还经常感到知识点太多,难以掌握,从而容易滋生畏难情绪,影响了对学科学习兴趣的产生。此外,经济法属于法学体系中的内容涉猎很广,覆盖了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学生既需要掌握法学专业知识,又需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的知识。因此,如采取传统的教学方法,只是根据经济法学科的结构体例逐章讲解,而不是根据课程开设要达到的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必备的法律实务技能,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最终形成处理职业中的法律事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实务能力,成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技能人才的目的来安排教学,突出实用性技能方面内容的教学重点,必然使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经济法》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最终使该课程开设的目的不能达到。

(二)以理论知识讲授为主,理论联系实践不够

法律课程由于涉及到众多的法律概念和具体的法律条文,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注重概念的解释,特别是对于非法律专业的经贸类学生,为便于学生理解陌生的法律专业术语,老师理论知识的讲授时间一般较多。但这种传统的以法律概念、特征、作用为主要知识点的理论讲授模式,使学生每节课都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讲授的大量概念,不仅在知识消化上存在一定难度,使学生作为一个初学者在接触新概念、新知识时可能产生种种错误和不解;而且由于不能将抽象的法律概念、法律条文与具体的实践生活、社会现象相联系,结果往往使学生不能理解法律的抽象与社会生活的具体之间的联系,从而使学习者在学习经济法过程中对经济法知识性的了解和掌握与经济法的实际运用存在着一定差距,理论联系实践不够,法律的适用性、操作性不强,导致课堂讲授的知识缺乏说服力。

(三)教学手段单一,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传统的教学手段往往是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老师一本教材、学生一本课一本笔记本,由教师向学生灌输教材内容,且偏重于理论部分,学生采用的是“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应试学习方法,处于一种盲目跟从的地位,缺乏自主思维和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偏少,最终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知识面窄,综合素质较低。由于《经济法》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而单纯的法律条文又十分枯燥,如果单靠老师一味地说教来讲解,学生就永远只是课堂的配角和被动的接受者,这样,既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不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其结果往往使教学效果事倍功半。所以在讲授《经济法》课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用大量的案例作为辅助来帮助学生理解法律条文,调动其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还应该积极探索其他新的教学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缺少实训内容,未能体现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来看,高职院校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是其重点,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根据课程的特点,结合课程开设的目标,将实训内容引入到课堂当中,通过“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务应用能力。但从目前各高职院校《经济法》课程的讲授情况来看,由于相当部分授课教师本身缺乏具体从事经济法实务工作的经验,甚至由欠缺法学背景的授课者来担当授课教师,由于授课者本身欠缺实际的经济法规训练,往往把经济法教授成单纯的法律条文解释学,更谈不上指导学生结合实际具体运用相关法律知识。无论有多么科学的教学大纲、适合的教材、先进的教育技术,如果在教学模式中未能加强对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的训练,尤其是那些动手实践性很强的一些专业技能,单靠以教师讲授、理论为主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的话,学生应用能力和实务技能的培养都只能是一句空话。

三、改革高职经贸类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模式的对策和建议

(一)要明确课程性质,确定教学目标

《经济法》课程的开设,是旨在通过经济领域主要法律制度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未来在企业中工作时需掌握的法律知识和法律技巧,最终形成处理职业中的法律事务、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实务能力。因此,在课程开始讲授之前,就必须向学生明确课程的性质,即该课程是属于应用型的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开动脑筋、勤思考,多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掌握各种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而且逐步提高应用具体法律规定解决实务问题的能力,能够学以致用,为参与实际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课程开始讲授之前,我就首先明确,经济法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法律学科,死记硬背没有用,最终,还是要通过掌握法律知识解决实务问题。由于课程的性质、特点以及作用等问题明确,教学目标清晰,学生比较全面地了解了课程的基本体系与结构,明确了课程在整个专业教育中的地位,并特别注意与其他紧密相关课程的衔接与配合,这就为切实增强《经济法》课程的教学效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要抓住教学重点,采用分层次教学

由于《经济法》课程包括了公司法律制度、合伙企业法律制度、个人独资企业法律制度、合同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产品质量法律制度、反不正当竞争法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对外贸易法律制度、劳动法律制度等,因此,所包含的内容是相当广泛的,对初学者来说,往往因课程的内容广泛而在学习中易于混淆,影响了教学的实际效果。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笔者采用了“抓住重点,分层教学”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根据《经济法》课程的内容特点,将课程内容和要求学生所应掌握的学习内容分为“了解”、“掌握”以及“能用”三个层次。对于经济法的一般原理、概念和功能,要求学生达到“了解”;对于简单而较次要的法律知识,只要求学生达到“掌握”;而对于学生今后工作、生活中要运用到的重要的法律知识,则要求学生达到“能用”。例如,在讲授合同法律制度时,基于商事主体参与经济活动基本是通过合同的方式进行,因此,合同法律制度作为重点讲授的章节,在教学时,我就对教学内容划分了不同的层次,如合同法概述、合同法的基本原则等内容即属于“了解”层次;合同的成立、合同的效力等属于“掌握”层次;而合同的内容、违约的补救方法等则属于“能用”层次,是课程的教学重点。

由于学生对整个课程的教学层次有清晰的了解,在学习重点和分配学习精力上就能有较好的把握,能注意区分重点与非重点,合理分配和使用力量,从而取得了以点带面、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

(三)要以实务为主线,进行案例教学

法学课程,可以说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基于法学课程的特性,在《经济法》课程的讲授中,要以实务应用为主线,以学生未来在企业中工作的实际需要为重点,抛弃以往法学教学单纯罗列法条,深奥、枯燥的理论知识较多的教学方式,采用案例教学的教学方法,通过循序渐进、由浅渐深的案例教学,不仅使课堂教学气氛生动,师生交流活跃,也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合同法律制度的教学中,为了使缺乏合同实务知识的学生能掌握好这一以后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法律知识,从合同的订立程序、合同的内容、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违约救济这一整个合同业务流程的法律讲解中,笔者共运用了30多个案例进行案例教学,基本上每一个重要的知识点都相应配备了一个案例。使学生通过从每一知识点的导入案例的思考,到带着问题听知识点讲授,到开动思维代入角色分析个案、解决个案,起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边学边积累实务经验的作用。

(四)“工学结合”,加强学生实训演练

有人认为高职院校“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只适合工科类的课程,其实是一种误解。不管是的工科类的课程还是文科类的课程,不管是基础理论课还是专业课,课程的教学目标都应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最终达到不断提高实务能力,学以致用的目标。因此,在《经济法》课程的教学中,也应贯穿“工学结合”,学以致用的教学目标,为此,可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及课程的特点,开发了一些与教学同步的实训练习。例如在教授“合同的基本条款”内容时,本人开发的实训内容是:拟签订一份农产品出口合同,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后,各组书面提交一份具体的农产品出口合同。在讲授“邀约与邀约邀请的区别”内容时,开发的实训内容是:提供“服装购销案”的基本素材,由学生分组,分别代表商场和服装厂,对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分别以书面形式提交法律意见书。在讲授“合同的成立与效力”内容时,开发的实训内容是:提供“C514产品出口案”基本素材,由学生分组,分别代表中方和美方公司,对案件的诉讼提交相应的书面材料、证据清单,并分别以书面形式提交意见。由于实训是以学生为中心,内容与学生今后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法律纠纷密切相关,从而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实训积极性很高,达到了融“教、学、做”为一体,有效提高学生岗位实务能力的预期教学目的。二是加强与商务公司、律师事务所等进行校企合作,进行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加强与法院、仲裁机构的联系与沟通,通过参观、顶岗实习、模拟法庭等实习、见习活动,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理解以及对实务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第6篇:经济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C语言程序设计;虚拟现实;认知学徒制

作者简介:陈暄(1979-),男,安徽祁门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课程设计改革、算法设计。

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认知学徒制的虚拟学习情境的设计与实践”(编号:2016SCG245),主持人:陈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6-0072-04

认知学徒制就是一种将传统学徒制与学校教育相互结合,引导学生完全浸润在专家实践环境中的方式;虚拟学习情境主要是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来构造逼真的学习情境,创造吸引学生的崭新的学习环境[1]。认知学徒制与虚拟学习情境进行结合,一方面发挥认知学徒制的优势,另一方面构建有利于教学的环境因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一、认知学徒制的虚拟情境设计的基本理论

(一)认知学徒制

认知学徒制是在情境认知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一种可以满足不同类型的课堂和师生环境的学习方法[2],它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包含内容、方法、序列和社会性四个部分组成。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实际的操作工具,学生通过对这些实际工具的应用来获得相应的知识,避免传统课堂在教学过程中的枯燥,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虚拟现实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所谓虚拟现实教育是将虚拟技术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教师与学生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构造学习情境从而完成交互学习的一种观念。它与传统的学习理念具有以下的区别:

1.学习目的改变。学习的目的都是为了能够使得学生获得知识。在传统的学习中,学习者主要学习理论知识,对于实践性的知识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无法进行实践,而在基于虚拟现实的学习情境中,将实践知识的学习放置在重要的位置,引导学生通过理论学习之后,在虚拟情境中完成对实践知识的学习。

2.学习方式的改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要采用面对面的方式进行授课,大部分学生通过记忆的背景下来获得知识,这种方式无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会让学生产生只要在备考的时候多背诵就能通过考试的感觉,因此学生对于学习知识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虚拟现实技术将知识由记忆型变换为生动型,通过虚拟化的场景引导学生改变对学习方式的看法,它从周围的环境出发,将学生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求知欲望。同时它还不断挖掘教学内容,将书本中的理论变换成虚拟化的实际场景,使得学生的学习行为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与他人共同研究问题,吸取其他学生的学习经验,改进自己的学习方式。

3.学习空间的转变。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每一节堂课来为学生传授知识,传授的地点,传授的时间相对固定,在传授中,学生可以向教师求解问题,也可以与其他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当教师与学生不在同一个时间或者同一地点的时候,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学生就无法方便的获得,学生之间的的交流就更是无法得知。虚拟技术的采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依托虚拟系统提供交互方式,能够满足学生和教师在课上甚至课后的学习和交流,使得学习的空间发生了改变。

4.学习观念的转变。在目前大部分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内容都是理论性较强的内容,特别是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这样的类似的程序类的课程,课程的知识是非常枯燥,而且学习的模式基本上首先进行理论学习,然后再进行上机实践,这种学习方式无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针对目前的学习状况,虚拟现实技术要求学生不但通过理论知识获得技能和方法,更加强调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技能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必须重视技能的掌握同时也需要加强理论学习的正确价值观。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积极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观。

二、虚拟学习情境教学设计的要素分析

虚拟学习情境是一种建立在认知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的学习模式[3],它不但符合认知学徒制的相关四个方面的内容,而且还加入了体现真实学习的虚拟活动。

(一)内容

学习的内容在虚拟学习情境称为专家知识,包括专业知识和策略知识两个部分。前者主要描述专业领域内容中的概念和事实,往往存在课本知识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后者主要是指如何应用上述的事实去解决真实问题。在虚拟学习情境中,学生在情境的交互中通过观察等方式来获得知识,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不断的操作、思考、实践等反复步骤,从而明确学习的内容。

(二)方法

学习的方法主要是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发现问题并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解决问题。在设计教学方法的时候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参与到具体情境中的实践内容,引导学生发现所学的真实知识和概念知识相匹配,并启发学生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解决问题。在虚拟学习情境的教学方法设计中分为三个步骤:首先通过示范和指导一个实际的C语言程序的开发,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和指导来获得一些技能;然后对这个程序进行反思,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解决问题的思路,并结合自己解决这个程序的方法而反思自己的想法;最后是不断地鼓励学生自觉地解决问题。

(三)序列

认知学徒制主要是为了培养学习者的技能,这就要求课程授课教师需要在不同阶段改变学习技能内容,要求设计者按照一定的设计规则,了解和掌握各个阶段的技能培养目标。因此如何合理的安排活动的顺序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认知学徒制的虚拟学习情境具备的原则有三个方面:其一是复杂性原则,主要是帮助学习者在完成学习的任务过程中运用教师提出的技能,这里的复杂性是指将任务从容易到难进行排序,逐步控制任务的复杂性。其二是多样性原则,当学习某种技能的过程中,需要引入多样化的技能任务,这样可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将掌握的技能应用到更加多样化的问题,这样可以引导学生解决不熟悉或者新的问题。其三是全局优于局部原则,学生在初学的时候,应该对当前所需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印象,然后再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进行了解,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让帮助学生树立先从宏观角度去看待问题,然后从微观的角度去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看待事物的能力。

(四)社会性

虚拟情境中的社会性主要是指专家对学生的鼓励使得学生产生积极学习的信念,特别是鼓励的内容对于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的自信以及学生面对困难的决心起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虚拟学习情境中,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依靠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帮助他们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讨论和共同学习。

通过构建虚拟情境的设计,将认知学徒制的四大要素与虚拟活动相结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通过虚拟化的场景来进行学习情境的互动。

三、虚拟学习情境教学设计――以《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为例

本文中以《C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函数设计”知识点为例,描述基于认知学徒制的虚拟学习情境的教学设计过程。

(一)授课对象分析

本文选择的是刚刚进入大一的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学生们的思维方式还停留在高中的阶段,缺乏从整体上对一件事情的抽象性的看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只是依靠PPT等工具演示上课的内容,无疑限制了学生的求知欲,因为该阶段的学生对于程序设计课程具有一定的好奇性,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能够吸引学生的虚拟学习环节显得非常重要。

(二)学习目标分析

“函数设计”教学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函数并使用函数。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学习:认识、了解函数的组成部分,对函数的结构和应用进行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到函数在平时的很多诸如生活中的电子产品的开发中使用;掌握虚拟学习情境的应用方法,运用网络引擎去搜寻相关的知识。

(三)学习过程分析

1.准备过程。教师向学生讲解有关虚拟情境的设计的构建思想以及目的,然后向学生讲述如何进入情境学习的方法,紧接着向学生提出清晰的学习目标,同时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和解决方法。

2.提出问题。在使用虚拟情境学习系统中,系统向学生展示本次学习的目的,其次在具体实践案例中提出大致的问题:第一,函数的组成有几部分组成?分别是什么?第二,如何使用该函数,并打算解决什么问题?第三,设计几个函数完成各自的功能。

3.专家指导。在虚拟学习情境中,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帮助和指导,提醒学生在学习任务的时候容易遇到不解的地方以及容易忽视的问题,以便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获得知识。通过虚拟情境学习的在线功能,可以帮助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同时方便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

4.自主学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虚拟学习系统进行相关的学习,并在系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函数知识的掌握,在系统提供的案例中,学生主要完成:通过观看视频教学后完成对函数的调用和使用;通过互联网来搜索有关函数的课程的后续的学习,了解函数更多的使用情况。

5.完成作业。在前几个阶段完成后,学生需要完成几个函数的作业,学生可以依靠互联网对需要解答的函数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进行搜索,然后完成作业,但是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作业的内容可以在互联网上能够寻找到答案,因此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需要准备PPT,代码解释清单等东西,并通过虚拟学习系统将作业上传给教师,让教师进行评价。

6.阶段反馈。在进行完一个阶段的学习之后,需要进行阶段性总结,教师引导学生对学习问题(比如函数的学习)进行思考,针对出现的不足进行及时的纠正,同时对问题之外的知识点进行延伸和分析,帮助学生能够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独立性。

(四)评价认知学徒制虚拟学习情境

1.内容方面实现的评价。以“函数设计”的虚拟情境为例,为了能够体现学生对于知识点学习,首先应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其次,关注学习内容的描述是否能够让学生容易理解。在虚拟学习情境的系统中,学生通过系统中的注释了解到函数结构的相关知识,在熟悉基本结构之后;学生依靠虚拟操作使用难度逐渐增大的函数进行学习,从中丰富自己的知识。

2.学习方法方面的评价。教师向学生提供学习视频,进行相关的示范讲解;教师与学生依靠虚拟情境系统中的在线交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相关内容的搜索,方便学生采用正确的方式学习;教师要求学生完成几个关于函数的作业,来促进学生的清晰表达能力;学生和教师的相互思考,学生需要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思考,以及对操作的过程进行思考,并把这些思考写入到反馈中;同时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自己的引导方法,引导模式进行思考,并在与学生的在线交流中反馈自己的思考,并通过日志的方式展示在虚拟情境系统中。

3.序列方面实现的评价。当学生通过虚拟情境熟悉函数的各个部分组成的时候,系统会相应的弹出相关的解释说明,对函数的各个部分进行描述,然后通过演示函数在某个系统中的过程,体现了学习序列的不断增加的复杂性原则。在“函数设计”的学习中,需要依靠视频,网络和在线交流平台进行完成,这说明学生在完成学习活动的多样性。在学习“函数设计”的过程中,首先明确了“函数”具有的作用,帮助学生明白“函数”学习的目的,然后有步骤的学习有关函数的使用的功能以及在相关程序中的使用情况,这样体现了先宏观看待问题再微观解决问题的方法。

4.社会性方面实现的评价主要是通过系统的交流平台,可以帮助学生与教师进行交流,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鼓励,而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之间的交流,共同的学习,共同的鼓励。

5.虚拟活动方面实现的评价是在进行“函数设计”学习的过程中,从函数的入门学习到函数应用在程序中都使用了虚拟化的表现手法,这种表现方法有别于传统的采用PPT能静态讲解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五)学生反馈调查

为了考察学生对于该种学习方式的兴趣。本文还对计算机专业的三个专业三个班级共126名学生进行调查,从整体印象、实用性、难易性、学习效果几个方面进行调查。

1.整体印象。在内容为“您是否对虚拟的学习情境感兴趣吗?”调查中,选择非常感兴趣有48人,一般兴趣为68人,没有兴趣的有10人,因此感兴趣一共有116人,占总人数比例的92.06%;在内容为“您是否接受通过这种虚拟手段教学方式?”中,选择非常愿意接受的为32人,一般接受的为78人,不愿意接受的为16人,因此愿意接受的为90人,占总人数比例的87.3%。这说明学生对于这种虚拟情境教学方式整体印象不错,乐于接受。

2.实用性。在内容为“虚拟的环境中的函数构造与真实的系统中的函数构造相近吗?”调查中,选择非常相近的有43人,比较相近的有63人,不相近的有20人,其中相近的人数有109人,占送人数比例的86.5%;在内容为“类似这样的函数就存在你身边的很多系统里面?”调查中,选择是的有114人,选择否的有12人,因此,选择是的人占总人数的比例的90.47%,这说明虚拟对象具有很好的实用性。

3.难易性。在内容为“在函数讲解和应用的过程中,你觉得困难吗?”的调查中,其中选择非常容易理解有46人,比较容易理解的为56人,非常难理解的有24人.因此,容易理解为92人,占送人数比例的80.95%。这说明学生对于通过虚拟情境学习的可以降低理解的难度持肯定的态度。

4.学习效果在内容为“通过该系统的使用,你是否会主动学习?”的调查中,选择肯定的为104人,选择否定的为22人,选择主动学习的占总人数比例的82.53%;在内容为“该系统是否能够改进您的学习方式?”调查中,选择肯定的为106人,选择否定为20人,选择能够改进学习方式占总人数比例的84.12%。这说明学习的效果是让学生满意的。

通过以上反馈调查,表明了学生采用此方法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效果,因此该学习方法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学习观念,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针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应用,将认知学徒制和虚拟现实技术进行了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还存在很多的不足需要进一步研究。例如高职的课程随着专业不同课程内容不同,如何能够针对每一门课程应用虚拟情境系统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目前基于图形图像的很多技术都在日新月异,如何改善虚拟情境系统是下一步不断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肖飞.基于虚拟情境的教学资源在高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通讯世界,2015(16):207-208.

第7篇:经济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任务情境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学 计算机教学模式 操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6-0117-01

一、创建任务情境教学模式的意义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知识来源于动作”,也就是说,只有学生自己自发地主动地参与活动,才能获得真实的知识,这就强调了“实践体验”的重要性。任务型教学课堂是具有“变化性互动”的课堂,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相互作用,相互启迪。而任务型情景教学,能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合作地学习,让学生在课堂“变化性互动”的实践中体验成功,感受学习的快乐,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积极地、快乐地、主动地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群体学习习惯与自主学习意识。

目前, 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普遍低下。从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都只是通过上网聊天、打游戏等手段了解计算机的简单使用,对于计算机的知识和相关术语一知半解或完全歪解,对于计算机上应用软件的使用更是无人知晓。并且,在他们看来,计算机就是打游戏和聊天的高级玩具,面对电脑,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被游戏吸引,严重影响了计算机课程的教学质量。计算机应用能力一般包括windows基础知识,office办公软件的应用,网络基础知识。能力较强的学生对于windows基础知识和网络有些了解,但对于office办公软件就闻所未闻了。此外,大多数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和学习自觉性, 并缺少正确的自我评价,以及自我控制能力等,存在着学习兴趣不浓,学习策略不优,学习动力不足的现象。为此笔者提出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运用任务情境教学理论来优化教学策略,使学生学习化消极被动为积极主动、化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化教条古板为灵活创新,从而使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有所提高,使学生学习能力和智力得到更充分地发展。

二、任务情境教学的基本原理

任务情境教学是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不可分割,互为补充。任务教学加强了情境教学的目的性和挑战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锻炼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困难的能力,情境教学增加了任务教学的真实性和可操作性,使学生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任务情境的计算机教学操作策略

创设情境,营造学习氛围。我们的教学活动通常与课堂教学紧密相关。在上某个内容时,为了克服课本上提供的信息不足,我们可以从生活细节入手,利用身边的人和事或者通过营造环境氛围进行情境的创设,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氛围,这样,很容易让学生从“让我学”进入到“我要学”的状态。

导入任务,让学生快乐循序渐进地学习。有了好的学习气氛和兴趣后,就更加容易让学生接受我们的教学任务,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的“任务”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同时,教师应细心、精心地准备课堂任务和情境的创设,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以便实时的调整,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另外,在创设情境时,要估测与预计任务情境对教学可能产生的效果,我们不能仅仅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不分主次、不分轻重地随意安排和创设任务情境,而应以促进教学效果为目标,以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发展为目标进行创设。同时,教师应细心、精心地准备课堂任务和情境的创设,注意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以便实时地调整,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四、抓住“任务情境”根本,提高教学质量

在情境学习中,环境的性质决定了学生的感知及其对自身知识结构的改变。知识是依赖于具体情境的,不可能同学习的情境割裂开来。基于任务情境的计算机教学的出发点是情境的创设,但它的基本着眼点却是学生身心的发展。“任务情境”,实质上是优化了的教学环境,使学生能主动地活动于其中。通过创设符合学生多方面发展需要的环境、氛围,使优化的环境与学生的情感、心理产生共鸣,促使学生在现实环境和主体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由于任务情境的创设立足于学生学习的活动需要,具有主题明确、情感伴随等特点,因而它极易使学生全身心地沉浸其中,通过自身的感悟、操作、体验等使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素质都得到提高。

总之,在计算机课堂教学中应用“任务情境”这一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全面提高计算机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2]陈苏勇.浅谈计算机任务教学模式.电脑知识与技术,2005-04-27.

第8篇:经济学的认识范文

1.1走出困境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路径专业教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把对专业理论的理解运用于真实旅游企业经营,使学生掌握所学专业理论与市场实际相结合的思维方法,进而获得分析问题和灵活运用专业理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能力。

1.2走出教学困境是教师的职责教师的基本职责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对所教科目的理解不够深入,就不可能充分起到教师的作用。如果教师不改善教学材料的局限性,旅游市场营销教学就是在机械化地复制毫无现代营销意识的平庸营销服务员;如果教师本身没有相关的从业经验,教出来的学生只能成为脱离实际的“纯粹学院派”。

2教师在摆脱教学困境中的责任

2.1改进教学方面的责任

2.1.1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教师必须掌握国内外相关的大量信息,精读国外经典教材,如被誉为旅游市场营销领域最经典的由美国学者PhilipKotler所著的《marketingforhospitalityandtourism》等教材;须批判吸收百篇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的思想和观点,精读至少十本相关的专业经典著作。在以上基础上,不断优化教学内容:首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增强旅游市场营销的应用性。市场调研、市场细分和营销技能组合的能力是旅游市场营销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主体能力。教师在对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筛选和安排时,要以这三大主体能力的培养为基本目标。其次,教学内容要充分体现旅游市场营销的特色。教师在选择教学材料时要具有批判性思维,使旅游市场营销摆脱传统营销的桎梏。旅游市场营销是一门综合性强、涉及面广的课程,需要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理论和工具来对这门课程进行有效的解读和创新。所以教学内容应在本学科基础理论知识的指引下,广泛吸收市场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使教学内容得以充实和丰富,以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再次,秉承时代性原则是筛选旅游市场营销教学内容的重要考量标准。只有充分吸收旅游市场营销的新趋势、新理论,才能彰显出其旺盛的生命力和时代性,才能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有效地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2.1.2积极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旅游专业教师必须具备相当的科学研究素质、业界实践经验及一定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对教学内容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知其“未来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树立发展与战略意识,重点培养学生的宏观分析能力和市场洞察能力。如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之媒介的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理论教学的单一性和不足之处。在理论讲授之余,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领域内的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学生到实践中对业界案例进行调研,激发其将问题深究下去的积极性和动力。

2.2自我提升层面的责任

2.2.1深化多层面理论知识旅游市场营销这门课程是在广泛吸收管理学、经济学、市场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内容的基础上而形成的,需要教师对旅游市场、旅游企业进行宏观的思索。教师要具有相关学科的知识和理论素养,具有从事旅游市场营销工作所必备的人文精神和情怀。

2.2.2扩展视野与充实实践知识第一,赴酒店、旅行社、景区等旅游企业进行挂职锻炼或从事企业兼职工作,了解旅游行业前沿发展动态,熟悉新的营销方式与管理模式。第二,参与校内锻炼与培训。可以向学校申请组建学校旅行社、开办学校酒店。在专家的指导下,教师和学生都参与到经营管理中,增加师生的实际企业运作能力。第三,勤于出游。教师应深入到景区、旅游地,多欣赏、多研究、多体会、多反思,开拓视野,积累相关的教学素材。

第9篇:经济学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经济学 人力资源 管理

Abstrac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of the enterprise is a kind of investment behavior, for enterprise development provide specialized talented person, because it is a long-term and system engineering, must according to the enterprise development strategy determine the good person talent management plan.

Key words: economics 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投资与收益比例的关系问题。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投资是为了获得利益的最大化,但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投资时将面对一系列的风险,这就使得企业必须最大限度的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风险评估和回报预测,然后采取相应措施降低风险,以期达到利润的最大化。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风险

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投资,既然是一种投资就必然会有一系列的风险。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对人才的依赖更大,就更需要重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风险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对于企业而言是一种投资,既然是一种投资就必然会有一系列的风险。

(一)核心员工流失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出现的最大的风险后果就是核心员工、骨干员工的流失。这部分员工的离职至少带来三大方面的负面影响:一是带走了企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与技术,特别是企业高级管理人员的离职往往伴随着一个精英团队地流失,造成一定时间段内的岗位人才空缺,影响到企业生产与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二是会对士气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使得产效率降低,导致员工不配合企业后续的人力资源安排;三是对于一些掌握了企业技术、客户资料的核心员工,他们的流失将对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带来严重威胁。

(二)管理低效或无效

人力资源管理的目的是实现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所相匹配的员工,是一个企业与员工双赢的过程。员工的知识与技能未能得到提高,或者是员工未能将其获得的知识与技能服务于企业,从而导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实现预期目标,但可以从实行人力资源管理前后员工的工作态度、工作效率及其他企业生产经营指标的变化间接的反映出来。

二、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成因

(一)外部环境的风险

由于人力资源管理周期较长,而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快速变化的,且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企业在制定及实施人力资源管理方案过程中,始终会面临着政策的规范与管理、知识与技术的更新变革、行业的变化调整、人才的竞争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如果企业没有认真研究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就会导致管理滞后乃至管理不对路,造成重大损失。

(二)零管理的风险

零管理是指企业对员工的职业培训和管理不做任何投入的做法。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许多企业只是对员工进行相应的岗前培训,而不考虑员工上岗后的培训和管理。一些企业家往往将管理成本转嫁给社会和员工个人更多的是倾向于从外部人才市场聘请,对员工进行一种掠夺性的使用,仅仅支付其劳动报酬,而不考虑员工的职业发展、人员的结构优化,这就造成一方面员工的岗位技能未能得到提高,相应的工作效率直接受到影响;另一方面员工的职业危机感加强、对企业的认同感减弱,形成了不稳定的因素。这种零管理观念指导的管理行为很难为企业提供相应的人力资源保障。

(三)人力资源规划不当

人才管理规划中存在的一个最普遍问题是盲目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对实际工作没有实际指导意义。目前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着重培训轻管理、重眼前轻长远的问题。所谓的重培训轻管理是指企业管理手段单一,缺乏整体的管理部署,导致员工的职业方向不够明晰;在选择管理项目时,希望通过一两次的管理项目就能获得一支精英队伍,能够一劳永逸;在做规划时既没有考虑企业实际发展阶段的需要、也没有考虑管理对象的具体情况等因素,管理目标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完全由管理者一厢情愿的强制推行。这些做法的最终结果就是使员工面临较大的压力,且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产生的效果也不会很理想。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执行不力

在管理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困难影响到项目的落实,如工作时间、个人时间与管理时间的矛盾,管理创新与抵制变革之间的冲突,其它环境和条件的变化等。同时,由于执行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规划与执行之间的协调与控制不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执行人员的工作态度、专业技能等方面未达到相关要求。

(五)缺乏内部成长通道

人力资源管理除了提高员工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明晰员工的职业发展目标,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激发员工自我超越的潜能。管理知识与技能得以提高,员工会自觉主动地向更专、更精的领域去学习与探索,或者是员工意志消沉丧失了追求个人理想的执着,丧失了对工作的热情,使前期的管理效果归于零。这样的结果亦会对其他员工产生一个示范效应,使他们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持怀疑态度,对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产生不满,后期的管理工作会更难开展。

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制定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一个好的规划应该目标明确、系统完整,可以动态调整。目标明确是指要明确企业战略发展的方向,为企业的发展预先储备专业人员;系统完整则要考虑管理内容、时间上的要求,从内容上来说是要根据企业发展规划的需要有计划地进行职业技能管理,从时间上来说是对一名员工的培养要结合他本人的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长期的管理,在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项目;动态调控控,意味着管理者要密切注意企业经营环境、技术环境、人才供求、管理对象等主要因素的变化情况,对管理项目的目标、内容、步骤、对象等方面进行调整,保证管理效果。

(二)签订保证企业权益人力资源管理合同

确定好管理对象后,企业要与之签订管理合同。合同条款一般包括管理内容、形式、时间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等。为防止员工专业技能提高后另谋高就,如果在员工的聘任合同中未进行有关规定,则在管理合同中,一定要和掌握了商业秘密的核心员工签订竞业禁止的内容以保障企业的权益,在发生核心员工离职、侵犯到企业的商业秘密时可通过法律手段进行保护。

(三)注重人才储备

管理者要提前做好人才储备的工作,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出现因员工流失后岗位空缺而导致工作混乱的局面。在企业内部组建工作团队,避免出现个人控制某个工作项目的状况,工作就不会因为个人的离开而出现中断;在实际工作,建立员工AB岗位制度,每个职位都设AB岗,在A岗位人员离开时,B岗位的可以及时补充上去,避免出现断档现象;同时还应加强人才的梯队建设,以师徒的“传、帮、带”方式形成同一岗位的储备人才,当第一梯队人员离开时,后续梯队的人员能够迅速补充上来,保证工作能够顺利进行。管理者要注意更新用人观念,处理好人才为我所用与为我所有的关系,积极探索各种灵活的用人机制,建立人才信息库,在需要时可迅速与相关人员取得联系,通过聘请兼职员工、短期工,解决企业在不同情况下出现的人员缺口。

(四)加强企业文化和管理制度的建设

通过加强企业文化的建设,并进行配套的制度建设,以形成企业倡导的价值体系,从精神层面上给予激励,增强企业凝聚力,引导员工的行为方式,降低流失率。在国有企业中,如何实现这种方式呢?在管理人员选拔任用过程中,公司采取面向社会公开选拔招聘等方法,变“缺位竞争”为“全员竞争”,变“伯乐相马”为“赛场选马”,进一步拓宽选人视野,为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开辟了“绿色通道”。对于考核过程中反映问题或投诉事件,各级管理者须强化快速反应意识,做好疏导、沟通、解释工作,尽量把矛盾、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避免升级并引起连锁反应。在制定干部KPI考核时,也将员工满意度、投诉事件作为对单位领导的考核软性指标.

(五)提高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的专业性是企业有效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技术保障。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的业务水平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规划制定是否合理、相关制度执行是否规范、管理项目能否有效落实等问题,这就决定了,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进行有效、及时的更新和提高,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