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

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

第1篇: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优化 行政管理学 教学效果

行政管理学作为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基础学科,在其用途与地位上市不可取代的。它意在培养具有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和具有创新能力的行政管理方面的人才。由于其在管理科学方面的重要性,所以对于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方法与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而行政管理学恰恰又是一门充满实践性、思辨性和研究性的课程,那么探究出优化《行政管理学》教学效果的方法就是刻不容缓的了。本文就根据教学实践,对此问题进行探究。

一、完善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为讲授式教学,即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进行的理论的讲授。行政管理作为公共管理学科的基础学科,扎实学生基础知识的重要性是不容怀疑的。只有学生能够准确的学习和掌握行政管理学的理论的知识,稳扎稳打,才有助于以后将知识更好、更灵活的运用于实践之中。如果行政管理学生连基本的行政知识都不够了解,那么面对实际问题,就不能有一个很好的而定位与把握,从而束手无策。所谈到的传统教学方法就是对学生基本理论知识的加强与学习。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我们就要从如何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的角度出发。而在如今这个教育体制与方法正在逐渐改革的背景下,许多人提出了对传统教学方法的质疑,他们认为传统的方法只注重教师的讲授和理论而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但这里必须指出的是,任何专业人士或者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不能否认理论知识在实践当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没有理论就没有实践的应用。

实践虽高于理论,却基于理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是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更利于学生理解的方法讲授给学生,这样更便于学生的理解,并且由于教师的传授,学生可以在很短的时间内对知识有一个更为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强调了传统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后就要提到此方法的完善与优化。在进行讲授的过程中我们也要敢于创新,不断提高教学效果。这里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能够更为形象、生动的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同时善于把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把理性的东西感性化。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

行政管理学的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不仅会接受,还要学会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自主学习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长时间的自主学习更会使学生会学习、会分析、会探究,最后会处理、会实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药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并且在此过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避免有些学生思维的盲目性和放任型。对于自主学习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布置学生阅读相关文件而后总结收获的方式,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学教材部门内容并进行谈论学习的方法。与此同时,我们更是可以大胆的采用让学生自学后担当老师的角色为其他学生讲授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有效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也可以在教师授课之后,让同学们进行激烈的讨论,使大家都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再共同进行探究。此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也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当然,适当的让学生共同做课题研究也是非常好的方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也会引发学生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且加深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把握。只有学生掌握了自主学习的方法,学生才能自己教自己学习。

三、实施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是近年来正在发展的教学方法。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实际是对完善传统教学方法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两种教学方法之后的升华和提升。此方法注重了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让学生增加了实践分析的机会,能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准确的把握案例的实质与背景,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尽快的解决问题是每个行政管理人员必须具有的素质。而案例教学实际就是给学生了一个逼真的练兵场,通过给学生提供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仿佛真正进入了一个解决问题的情景,通过同学们对案例的分析和把握,可有效的激发学生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案例教学也具有自主性的特点,在案例分析过程中,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变成了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面对和解决。同时,也会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沟通,在互动的过程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接触不同的案例也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企业面临的情况和问题,使学生尽早的融入社会这个大环境。

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教师的职责,更是一种社会责任。提高行政管理学的教学质量,就要求我们应用有效的方法来优化教学效果。经过教学经验和总结,完善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习惯、实施案例教学方法能够对教学产生积极的影响。新型的教学方法还需要更多地人去探索和事件,优化《行政管理学》教学效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和重要的社会任务。对于行政人才的精英培养将从优质的教学效果开始。

(河北省衡水科技学校)

参考文献:

[1]胡兰英,管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报2000,(2)

第2篇: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

刁振嘉 通化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工商管理专业属于软科学范畴,是专门对赢利性组织经营活动进行研究,并探讨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以及技巧的一门学

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只不过它实质上更加强调的是对于实践技能的培养,这是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满足的。然而随着社

会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这就为工商管理类专业开展实验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

关键词:工商管理;实验教学

目前,发达国家对于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模式向来都比较重

视,工商管理学科教学模式的重大变革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

之后,主要发生在以哈佛商学院为代表的美欧大学商学院,在改

革中,他们将案例教学和实验教学两种教学方式结合起来,这与

我国一直强调的案例教学有很大的不同和创新。在更早的时候,

国外许多院校都已经对管理学科的实验教学给予了充分的重视,

并且在那时就已经开始管理学科实验室的建立,发展到现在已经

有相当的规模,此类院校主要以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

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密西根大学等院校,他们在一系列管理专

业的实验中对学生进行案例教学,使学生在学校就能够对未来工

作环境中的实际需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还能在实验和案例学习

中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自己的实际操作技

术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这就为他们毕业之后在社会上进行工

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此可见,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在

其教学工作和教学设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能够为学生

提供感性材料,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

一起,加深对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理解和掌握,加强对学生单

独处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

独当一面,同时还能够从整体上将同类管理学科课程的教学水平

有一个很大的进步。

一、构建六大商务技巧开发训练系统

实验教学在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中有比较

广泛的应用,商务技巧是商务人士在职场中进行各类商务活动时

应用的谈判技巧,它主要包括有商务沟通和人际关系拓展两个方

面的内容。实用型的沟通技巧,新颖的人际关系拓展方法,能够

使沟通者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立于不败之地。根据实验教学和案

例教学相结合的特点,我们可以建立六大实验教学系统:一是建

立商务谈判与推销技巧场景的模拟演练系统。在不同的环境下,

商务谈判具有不同的特点,推销技巧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实

验教学中,教师设立不同环境下个体谈判与团体谈判的模拟演

练,使学生对两种形式的商务谈判特点进行学习和分析,使他们

在个体谈判中能够独当一面,而在团体谈判中也能够合理、灵活

的运用团体之间的写作能力圆满完成谈判活动,锻炼他们驾驭谈

判过程的能力。另外,可以加强在这种场景下某种产品或者服务

推销的模拟训练,使学生能够更加接近真实中的推销过程,并充

分认识到时间与空间、方法与技能还有个人的情绪和态度等方面

对推销成功率的影响,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他们在工作中的自信

心、独立性以及灵活性;二是建立决策过程与策略规划能力训练

系统。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的模仿性,在学习中学生通过各类决

策者角色的扮演,对不同决策环境下的决策特点、决策方法以及

对决策产生影响的因素进行了解和掌握,培养和锻炼学生各类管

理决策方面的能力,为学生未来走向管理层奠定基础;三是建立

人际沟通与冲突训练系统。沟通情境主要可以分为正式沟通情境

和非正式沟通情境两种,其中通过正式沟通情境的模拟,使学生

对沟通中信息传递的渠道以及规范进行熟悉和了解,掌握高效沟

通的方法,而在非正式沟通情境模拟中,学生可以对明示和暗示

的信息进行熟悉和掌握,并充分认识时间和空间距离在沟通中的

重要性,掌握沟通的诀窍。另外在沟通中冲突问题的训练也非常

重要。通过对人际冲突、组织冲突以及团体冲突等冲突问题的模

拟,使学生对冲突发生的原因以及表现形式有一定的把握,能够

思考出解决各类冲突的方法以及技巧;四是建立公关交际礼仪与

形态语言训练系统。公关在商务技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公

关技巧主要表现在对不同时间、不同场合、不同交往目的下的言

行举止以及仪表形态的正确把握,通过各种公关专项活动的模拟

演练,使学生掌握公关的技巧并锻炼组织技能;五是建立会议模

拟系统。商务会议分为很多种,主要包括研讨会议、决策会议、

磋商会议以及执行会议等,让学生在实验教学中通过对这些会议

场景的模拟演练,掌握各类会议的基本知识,正确把握和利用会

议的组织者、参与者双方之间的关系;六是建立创新意识激发系

统。创新意识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因素,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和发

展。通过在模拟情境下的训练,锻炼学生各种公关、营销以及创

造技术的应用,提高学生在产品的市场开拓、危机管理以及公关

等各类经营管理活动中的创新能力。

二、构建企业以及市场运作模拟系统

企业的运行与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是不可分割的整

体。在企业运作模拟系统中,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培训内容,一方

面是通过对企业营销管理、物料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

以及技术管理等方面的模拟,使学生对于企业的实际运作模式有

一个大致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若干个决策环境,

让他们在实验中扮演不同的决策角色,通过对企业运作决策系统

的模拟,培养学生对满意决策制定的能力。而在市场运作模拟系

统中,主要是通过市场需求、供给以及价格机制的变化方面的调

控,使学生对于市场的运作有一个直观形象的了解和认识。在市

场决策系统的模拟中,通过对多个竞争主体以及一系列决策变量

的模拟,训练学生在市场的综合决策中通过决策对经营绩效进行

控制的能力。

总的来说,实验教学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中具

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其引入到工商管理学科的教学工作中,通

过对各种商务技巧开发训练系统以及企业和市场运作系统的模

拟,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效的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结合起

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中的不足之处,

对于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李季鹏.如何在《工商管理学》课程教学中运用实践性教学

法[J].教研教改,2007,(7):112.

第3篇: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

您好!首先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阅读我学生XX的推荐信!这对一个即将迈出校门的学子而言,将是一份莫大的鼓励。这是一份简单而又普通的推荐信,也许它的普通没深深地吸住您的眼光,但它却蕴涵着一颗真诚的心。

他叫__,是XX工学院行政管理专业即将毕业的一名学生,怀着一颗赤诚的心和对事业的执著追求,真诚地向您推荐该生。

作为一个农民的儿子,血管里流着的是泥土的芳醇和农民的憨厚,也教导和孕育着坚忍不拔的处事准则和方法;家庭的贫困、父母的期望、社会的竞争是学习的动力。对于需要奋斗的学子,十分珍惜大学四年的学习。在校的四年里并没有虚度,他学习了管理学、社会学概论、社会心理学、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教程、经济法、现代行政领导学、行政管理学、社会保障概论、社会政策概论、民法、企业管理、电子政务概论、管理心理学、大型活动项目管理等课程,能熟悉统计学的方法与会计的原则,掌握管理学基本原理、企业管理的知识和策划活动的工作流程,并非常熟练操作win2011/XP平台操作系统,Office2011办公软件(Word、Excel、FrontPage等)。

他的特长是人际沟通和协调。在校时,为了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在学好课程的同时,努力进取、进入到学生会,配合老师和领导为同学们服务,期间丰富了社会经验、锻炼了人际交往和沟通协调能力;参与“大型圣诞迎春”晚会的策划与组织,了解到人际沟通的重要性与活动组织的困难性,也能更好的把握活动组织的每个流程与人事分配。并参加过班委会,作为班委会的一员,与同学们积极的交流,做好每一件事,相互学习。

一名即将从象牙塔出来的大学生,他的经验不足或让您犹豫不决,但请您相信他的干劲与努力将弥补这暂时的不足,他也许不是最好的,但绝对是最努力的。他相信:用心一定能赢得精彩!

良禽择木而栖,士不知已者而搏。愿您的慧眼,开启他人生的旅程。本人愿意推荐XX同学到贵单位工作,同时,我也相信他能胜任以后的工作岗位,建议贵单位给予任用的机会!

第4篇: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高职 管理学 教学 思考

高职教育就是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求理论上 “必需、够用”,注重技能培养。对于高职的工科类专业和课程而言,这一点相对容易做到,也利于操作;对于就业面广,技能宽泛笼统的经管类专业及其课程而言就相对困难。管理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在教学当中如何体现高职特色值得探讨。

一、《管理学》这门课的特点

1.一般性特点。管理学是从一般原理、一般情况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和管理规律进行研究,不涉及管理分支学科的业务与方法的研究;管理学是研究所有管理活动中的共性原理的基础理论科学,管理学是各种应用型管理课程的基础。

2.综合性特点。从管理内容上看,管理学涉及的领域十分广阔,它需要从不同类型的管理实践中抽象概括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思想、管理原理和管理方法;从影响管理活动的各种因素上看,除了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这些基本因素外,还有自然因素、社会因素等;从管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相关性上看,它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都有密切关系,是一门非常综合的学科。

3.实践性特点。基础应用性这是本课程遵循的首要原则。管理大师德鲁克说:学习管理学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管理中学习管理。管理学所提供的理论与方法都是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提炼,同时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又必须为实践服务,才能显示出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强大生命力。

二、《管理学》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缺乏合适的高职教材。管理学教材很多但适合高职教育“必需、够用”的教材就非常有限。存在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许多教材在内容取舍上不适合高职教育。许多教材虽然在难度和篇幅上都进行了较大调整,但整体上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模式,追求内容的系统性而缺乏针对性。比如,有的教材把属于领导职能范畴内容之一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知识就篇幅过大;在讲述计划、决策、控制等职能的方法时,许多教材选用的内容过于“专业化”,既难以理解学习,又不实用。二是案例选取不当较为突出。这方面主要的问题是案例选用生产企业的偏多或枯燥乏味,学生对案例里涉及的行业和企业生产方面的知识不太懂,对案例既不感兴趣也很难准确进行分析或对别人的分析也难以判断。这样就失去了案例教学的目的。

2.实践性教学的难点。各高职院校及其教师们关于如何进行实践性教学做了许多有益的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可是许多实践环节往往难以落实。在中国这个人情味很浓的文化环境当中,影响管理者决策和管理效果的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人际关系。管理学中强调:管理者必须拥有三种基本技能,其中两种技能是随管理者层次高低不同而不同,只有一种技能是永远不变的,那就是人际技能。不把学生直接放入实际复杂的具体环境当中体会管理,而空谈管理的设想是否正确是没有意义的,更难理解管理学理论的重要价值。

3.参与式教学的困难与尴尬。首先,上好一堂好的参与式教学课,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做非常充分的准备,但是在工作量普遍较大的情况下,一般老师是很难有精力备好这样的课;其次,班级太大不便于开展参与式教学。参与式教学一般20-30为宜,但我们现在的班普遍过大,学生不能有效参与教学,影响参与的积极性;再次,学生长期缺乏参与的习惯使参与式教学有些尴尬。在长期应试教育体制和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下,学生整体参与的主动性很差,只是面狭窄,缺乏独立思考。不是几个学生垄断发言,就是全部成为点名式发言,发言的形式沉闷。这都使参与式教学走了样,反而引起学生的负面情绪。

三、《管理学》教学中的几点启示

1.明确和强化管理学课程的技能。高职强调“以就业为导向” 但不是每门课都直接和具体岗位挂钩,把管理学和企业管理、生产管理三门课的任务混为一谈是管理学教材和教学经常犯的错误。忽视了管理学的特点和任务。管理学就是通过学习管理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管理素质,提高学生对管理重要性的意识,为学生后续专项管理课程的学习和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它不是告诉学生具体能管理什么事情。

2.案例教学要贴近生活。管理学的一般性决定了管理理论适用于所有组织,不应太多的选择学生很陌生的企业案例,而应选择大家比较熟悉的班级、学校、家庭、社会等方面的案例。管理本身的实践性决定了管理学这门课的学习更需要直接参与实践。选择恰当的案例非常关键,案例的有趣性、可读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案例选择上应贴近身边,贴近生活。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兴趣,体现管理的实践性,加深对管理的理解,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比如在学习组织职能时,就可以用本班班委的职位设置、职位责权、任职条件等方面作为案例。

3.教学要贴近专业。不同的专业对管理学知识的要求侧重会有所不同,管理学教学内容也要相应进行调整。比如,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侧重领导职能及其有关的激励、决策、沟通等方面的内容;对市场营销专业应侧重计划和沟通方面的内容;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内容应该少讲,甚至不讲,因为该专业开设了人力资源管理这门课程。不同的专业对学生综合素质要求也不一样,在管理学教学当中应注重综合素质培养上的不同。比如,对市场营销专业要注重学生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诚信意识的培养;对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应注重对领导能力培养。

4.在教学过程要体现管理的实践。管理学综合性的特点决定了管理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在课堂控制、课堂管理和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处处运用管理理论,体现优秀管理的魅力,进而增强对管理价值的认识。

(1)让学生走上讲台,参与课堂考勤。要求考勤的学生必须站在讲台上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习惯于在公众瞩目下的“动口”能力;轮流考勤目的在于让学生的名字相互被叫过和听过,以在细微中强化学生之间的情感;要求考勤时必须看着对方的眼睛以体现尊重,理解管理中的非语言沟通,同时也可发挥管理的控制职能,防止“替答到”的出现。

(2)让学生参与提供案例或宣读小案例,培养了他们查找、筛选资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也为他们提供表达的锻炼机会;让学生针对现有案例发言,锻炼了他们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平时成绩的评价中体现管理。对于学生干部缺课要比普通学生缺课扣分要重;对于公假前后学生的缺课要比平时缺课扣分要大;对于学生课堂积极发言要加分。根据对于不同班级的,不同专业的特点要在平时成绩分值分配上要有所不同,鼓励积极的方面,限制消极的行为。

参考文献:

[1] 杨守康 《浅议高职经济管理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三大件”》,科学咨询,2009年,第28期。

第5篇: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

一、增加教学内容

翻开管理类教材,其最大的特点是章节多、理论多、学术化、例子少、图案少,学生一拿到书本便头疼,对这样的课程有畏惧心理。为了使学生有兴趣听这门课程,教师一定要勤奋工作,加强学习,不断增加教学内容。

1.增加最新的例子

在讲授“企业营销原理”这一章节时,特别强调企业依法经营、诚信经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可以列举令全国震惊和愤怒的“毒胶囊事件”等。笔者还特地复印张帮俊的文章《桥品如人品》,让学生们认真阅读,领会深意。文章举了三个发人深省的例子:一是赵州桥兴建至今已1400年,依然巍然屹立;二是茅以升先生设计的钱塘江大桥,74年来任凭风吹浪打,至今岿然不动;三是宁波奉化江上灵桥,75年前由德国公司设计完工,75年后灵桥管理处收到了一封从德国寄来的文件,文件提醒灵桥管理处要及时对灵桥进行维修,确保车辆和行人安全。结合这三例反观当代一座又一座的“桥脆脆”,的确令人汗颜和反思。在讲述“沟通”这一章节时,引用《人民日报》2012年4月15日刊载的最新例子:因航班延误,广州、上海部分旅客跑道“维权”,危害公共安全。在这一事件中,民航公司与旅客的沟通存在诸多问题,缺乏理性的旅客也有过激行为,而相关部门没有采取有力的执法手段加以制止和打击,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在一个法治的国家里,公民的遵纪守法、冷静处事是至关重要的。让最新的例子出现在课堂上,教师讲得轻松,学生听得有味,课堂效果良好。

2.增加图案和数据

多收集一些与管理学相关的漫画、动漫、图案、数据等,制成课件在课堂上演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

时代在前进,技术在进步,观念在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与创新,以适应时代的

需求。

1.进行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分析、综合、概括、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团队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研讨式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它要求教师在课前下功夫、费心思钻研教材,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心设计课堂上需要研讨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争论。在教学过程中还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归纳整理、评价、表彰,使得课堂气氛始终保持活跃。

2.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多媒体技术的推广和应用,给传统教学课堂带来了便利。其生动形象、富于变化的特点,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兴趣,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然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不断熟悉和钻研多媒体技术,熟练使用各种软件。其次教师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搜集各种例子,如动漫、漫画、图案、视频、音乐、歌曲、企业宣传片、公益广告等等。对一些平面媒体的文章,教师还要制成课件进行演示,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震惊全国的富士康集团员工相继跳楼事件、广东南海“小悦悦”事件等,笔者都及时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应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播放,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做人,学会相处,关心国家大事,了解社会民生,在更为广阔的视野中了解和认识管理学的含义,在更为宏大的空间中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来。

教师特别是管理学教师,教书育人是天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和思考习惯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管理学课堂教学的广度和深度大为增加,对学生更有吸引力。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教学艺术的不断提高、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管理学教师只有不断努力,不断探索,才能不断进步,取得更大的

第6篇: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

(一)人才培养的定位比较模糊

现如今,国内很多高校在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中普遍出现了定位较模糊、不准确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旅游事业的稳定健康发展。因为旅游业本身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与可操作性特征,若要从根本上做到对旅游企业的有效管控,就应当熟悉旅游企业本身的工作内容及工作性质等。事实上,因高校的定位不精确,造成培养的旅游管理学科人才大部分不愿从事实践性更强、层次较低的基层服务工作。如此一来,便会令有关专业人才停滞在梦想和空谈中。总体而言,国内的旅游管理人才教育培训机构几乎均是依据传统形式展开教学设计,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太过单调,从而使培养出的人才个性特点不强,同时缺乏足够的竞争力。

(二)师资力量薄弱限制了人才培养水平的提升

因为旅游管理学科地位及跨学科的特点,一方面,现阶段我国绝大多数旅游管理专业分别下设于工商管理、地理学、生态学等下,旅游管理专业的师资仅能根据有关的学科理论体系做出考核,使跨学科特点显著的旅游管理专业师资难以获得公平待遇,从而大大影响了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导致优质人才流失。另一方面,仍旧作为二级学科的旅游管理被严重歧视,使此专业人才培养的难度加大,水平提高缓慢。

(三)学科边界狭窄导致人才供给不平衡

现阶段,旅游管理学科把培养目标定为饭店管理、旅行社等微观领域的人才,严重忽视了旅游公共服务管理、会展管理、休闲运动管理等众多新兴领域,与我国着力促进多产业融合,达到整合发展状态的需求严重背离,导致旅游管理类人才培养结构性的不平衡,无法从根本上满足国家的战略需求。从当前市场的产业需求出发,在旅游管理学科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应当重新审视并合理设置有关的教学课程。

二、结合产业需求探究旅游管理人才培养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准确定位旅游管理学科人才

因为不少旅游管理人才的教育培训机构具有方向目标不明确、定位模糊的问题,使得这部分人才成为了牺牲品。各旅游管理人才培训机构应当秉承对人员高度负责的态度,严谨踏实地展开市场调研等迎合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的举措。除此之外,还应当立足于自身的特色,合理把握区域环境与评估师资水平,尽可能打造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机制,这一点也是当前市场竞争中增强竞争力的重中之重。与此同时,教学者需要深入旅游业一线,展开多种形式、多种路径的沟通,全面掌握旅游业发展的新动向和新需求,进一步为自身教学方向的调整与转变提供参照。此外,人才培养机构应当准确把握旅游管理人才未来的定向,使旅游管理学科人才的培养工作更加顺利、有保障。

(二)不断提升师资力量

众所周知,教学者整体素养情况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水平具有决定性的影响。所以,不断增强师资力量是提升旅游管理人才竞争力的重要环节。我们应继续激励教学者们进行深造,以巩固他们的专业理论与实践操作能力,不妨借助集中培训、留学深造、外出访问、继续教育等各类方法,对旅游管理学科的教学人员展开有效培训,使其更好、更快地掌握有关的业务理论与即时动态,进一步增强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当然,我们也可以通过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人员展开讨论、讲座、专题报告等各种渠道,提升教学者的专业理论技能与实践水平。另外,考虑到旅游管理专业对实践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教学者应拥有足够的实践操作技能,从而使此学科人才的培养工作有一个质的飞跃。

(三)更加合理地设置教学课程

旅游管理学科具备较强的实践性、可操作性等特质。现阶段,国内不少旅游管理学科人才培养单位在相关课程的设置方面,除了继续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重要性,还提倡将专业理论同实践操作两者融合在一起,彰显了实践能力的重要性。然而,由于形势的持续变幻,旅游管理课程的设置早已无法满足国内旅游产业全面、快速发展的基本需求。另外,从现阶段国内旅游产业的基本情况而言,大部分旅游管理人才集中于酒店、饭店,而旅行社及景区等较少。这对综合性、实践性、可操作性极强的旅游业而言,显得非常狭窄。所以,我们应当在有关课程的设置方面进行调整和转变,多听取旅游管理人才的反馈意见。

第7篇: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

一、旅游管理的概念

旅游管理是指为发展旅游事业而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调节和监督的活动。旅游管理活动,具有多层次、多结构、多方面的内容,它贯彻于旅行游览管理事业的全过程之中,从旅游管理的过程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确立旅游管理目标的活动,建立旅游事业信息系统的活动,进行旅游事业开展预测和决策的活动,制定旅行游览事业发展计划的活动,以及对旅游事业发展的监督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内容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人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物质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财力资源管理活动,旅游科学技术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业务经营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旅游资源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活动等。旅游资源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风景名胜管理,旅游文物管理,旅游建设成就管理活动,旅游设施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交通包括民航、铁路、公路、水路管理,旅游宾馆、饭店、餐厅、游乐场所管理活动旅游服务管理,又可以分为旅游客房服务、餐饮服务、导游服务、司机服务、引导购物服务管理活动,等等。

从旅游管理的方法手段看,旅游管理活动包括用行政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经济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法律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思想政治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用科学技术办法管理旅游事业的活动,等等。

二、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

旅游是由那些出于和平目的、不是为了定居与就业的人,离开其常住地外出旅行与逗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旅游资源、旅游者与旅游业是旅游活动产生与发展的三个基本组成要素。所以,广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应包括对这三者的管理。由于旅游者的旅游动机激励、活动导向及其在旅途中的组织管理在很大程度上要受旅游企事业单位的影响与制约,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工作主要也由当地的旅游企事业单位负责。因此,狭义上的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指的是对旅游业的管理。>

三、旅游管理学的学科性质

旅游管理学究竟是一门科学,还是一种学科?或者只不过是管理学底下的一个研究领域?学术界曾为此争论不休。一门科学,它必须要有明显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一整套从实践、大量的研究成果中总结出来、并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科学原理。旅游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尽管与其他科学或学科的研究对象有明显的不同,但考察国内外大量的研究成果,人们所沿用的研究方法绝大多数是其他一些科学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管理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其完整、独立、清晰的理论体系架构也尚未建立起来。如果把它定位为管理学或是其属下某个分支的一个研究领域,又明显地让人感到忽视了它的特殊性,低估了它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的地位与重要性。事实上,如果人们认真思考一下它的学科原理基本命题,回顾旅游管理研究所走过的漫长历程,就容易明白,旅游管理学的根基在管理科学中,管理学的理论与基本原理对旅游管理实践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旅游管理学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应用学科。

与其他部门、行业的研究或者说管理对象相比,旅游管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一)旅游活动的异地性: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总与旅游者的外出旅行与逗留分不开;接待同一对象通常必须由不同地方的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共同协作来完成。(二)旅游产品的

文化性:旅游产品表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物化在旅游消费品上、有针对性的旅游服务。无论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旅游产品它都必须蕴涵着较强的文化性,这是因为旅游者在要求旅途中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的同时,他们的精神需要也需要得到满足。(三)旅游消费的综合性:旅游者的消费需求通常是综合性的,虽然他们绝大多数都有比较单一的旅游动机,但在旅途中的食、住、行、游、娱、购六个方面的消费一般都会有。而且,近年来旅游消费需求还在向其他服务领域内延伸。(四)旅游服务的社会性:旅游服务离不开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直接接触,供需双方的沟通与情感、思想交流,不仅有可能影响到彼此原有的意识倾向与价值观念,而且还可能从中缔造出一种新的公共或人际关系。(五)旅游经济活动的普遍性:在当今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发展旅游业,首先是为了创汇、创收。旅游业在许多国家里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的重点产业甚至支柱产业。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以就业人数比例、所创造的利税等社会经济指标来衡量,旅游业已超过汽车、石油和化工等行业,成为全球第一大产业。(六)旅游资源的二重性:凡是能造就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既可以是自然的,也可以是人文的;既可以是历史的,也可以是现代的;既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无形的;有些在空间上是不可以移动的,而且一旦遭到破坏就难以修复,如名胜古迹;另有一些则是可以移动的,而且是可以不断地充实与更新的,如体育赛事、文娱节目表演、节日喜庆活动等等。 四、旅游管理学的研究方向与研究方法

第8篇: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公共管理学》;问题;研究型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0-0259-02

中国公共管理学科起步较晚,在学科建设中,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甚至哲学等多学科的交叉、西方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给公共管理学的教学工作带来了空前的挑战。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快速发展要求公共管理专业不断改革现有的教学模式,适应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要求公共管理教师必须实现从传统的灌输式到现代的启发式,从传授者到研讨者,从主导者到合作者,从授业者到督导者,从执行者到参与者,从说教者到心理疏导者的转轨[1]。因此,如何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质,已成为高等院校《公共管理学》课程教学的一个核心问题了。要改变学而不会用的现象,就要借鉴国外知名大学经验,实现由传授式教学模式向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变。

一、引导学生感知问题

研究型教学的基本观点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在本质上是一致的,教师应激励、引导学生去主动开展基于问题的学习,并从中获取基础技能、专业技能和综合技能,尤其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能力[2]。这种教学理念强调学习自由和教学自由两大核心理念,强调师生的互动和共同发展,将学习与研究融为一体。研究型教学模式的难点在于教师对学生思维方向和思维方式的把握。《公共管理学》涉及范围广,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现势性和实践性。目前采用案例教学手段比较普遍,进行研究型教学尚处教学改革的初期,教师可以按照学科体系,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参照典型案例设置不同形式的问题以引导学生的学习,通过问题让学生的思路围绕教学大纲主线伸展、震荡,从而引导教学方向。在探讨案例的过程中往往跳脱出案例本身,而引发连锁问题,重视探究理论根源,层层深入,潜移默化的引导学生课外查阅资料,寻求新知识,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扩大视野,而且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及探究精神,这对于提升《公共管理学》教学效果不无裨益。

二、指导学生确定问题

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是建构主义教学理念的核心。把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让学生自己去感知、记忆、思维和建构[3~4]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力的重要路径。在《公共管理学》教学设计中,教会学生如何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剥离出具体待研究的社会问题,即确定问题,是这个环节的关键。首先,按照贯穿始终的主线,将不同类型的问题串联起来,前后呼应,不能将各个章节孤立化。其次,在设计上要注意先学知识的积累以及在后续案例分析中的应用,让学生明白专业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做到能够学以致用。再次,根据《公共管理学》涵盖面广的特点,将问题设计得细致些、具体些,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洞察力,指导学生抓住诸多问题中的关键。最后,指导学生发现现象问题背后的理论问题,并与所学理论相结合,也可以拓展至相关课程如《政治学》、《行政学》、《行政管理学》、《公共经济学》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拓宽学生思路。如在讲授“公共管理基础理论”这一章,案例分析是播放动画片“三个和尚的故事”,请学生根据所学理论分析和解释整个故事,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学生们不仅较好的达到了运用公共治理相关理论分析问题的目的,还进一步涉猎到博弈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的运用。这样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梳理了学生的理论体系,而且教学效果的正外部性被无形扩大了,学生深刻领悟到公共管理学科知识的关联性与应用性,让他们明白生活中的现实问题,只要用心观察、善于发现、认真思考就能够将所学理论运用于解释现实问题之中,从而对现实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三、鼓励学生自组织分析问题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是学习习惯的巨大飞跃。适当的激励手段和惩罚措施也是必要的,如表扬和加分;批评和减分等体现在教学过程和课程考核过程中。但是这些都仅仅是辅助条件,最重要的是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兴趣,鼓励他们自己组织讨论,利用“头脑风暴法”,进行观点交锋,产生思想碰撞。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一个规则制定者和指导者,并不直接参与组织学生讨论。但是为了讨论能够有效展开,教师需要完成以下先期准备工作:(1)请学生自愿分组,推举组长。在这个过程中要规定各组人数上下限,便于组长分配任务、展开讨论及均衡学生上讲台进行公开报告的机会。(2)评分权力下放。规定期末总成绩中的平时成绩由几个部分组成,其中小组讨论得分为总分10分,由各小组长组织评分,最后由组长将评分结果上交。这样既避免了教师评分的主观性,同时也调动了各组开展讨论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们从最初为了分数参加讨论到最后有兴趣、主动参加讨论转变。(3)提供评分细则。为了克服有个别学生“搭便车”问题,教师可以建议各组采取自评和互评及组长评分的办法,按照每个人在小组讨论中的贡献率进行综合测评。制作评分表,量化任务,激励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勇于承担、乐于承担,至于学生具体采用哪些考量项目、怎样组织讨论和评分,可以完全由他们组内协商决定。(4)鼓励学生相互协作、良性竞争。教师要求学生在每次报告的PPT上展示小组成员间的分工,在评价学生报告的过程中要注意表扬集体的同时也兼顾个人,这样既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也强调集体协作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凝聚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四、采用多种互动方式沟通

随着上海海洋大学E-CLASS(易班)的良好运作,教师与学生课后沟通的手段在一般常用的办公室谈话、电话、短信、E-MAIL、QQ、MSN等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更为便捷的公共交流平台。教师可以在E-CLASS上实现作业收发和批改、案例分析布置、学生疑惑的解答、课外辅导、备课、更新课件、提供新的参考文献等工作。学生也可以在其上展开广泛的讨论,分配任务,提出建议,发表感想等。目前,上海海洋大学是市教卫党委委托的“易班”项目试点,“易班”项目的目的就是要建设成方便学生、便利工作、促进师生交流的有特色的网站。“易班”的开发和运用突破了师生交流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扩大了交流的范围,提高了教学效果。

五、拓展学习与知识更新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章节的内容,教师按照教授的先后顺序选择性的推荐一些有代表性的阅读书目,数量不需多,过重的阅读负担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一章课程推荐一二本为宜。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也会因有了一定的基础知识积累而对优秀书目产生共鸣,增加阅读兴趣。同时,可以充分利用校园图书馆网络平台,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境内外资源库链接等指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作为课外阅读的补充。这些文献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扣,鼓励学生学习和了解最新的研究动态,引导学生学习前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论,提高学生查找资料、阅读专业文献以及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度。

六、组织学生社会实践

《公共管理学》是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的,学生在象牙塔中学习的理论知识还需要在社会实践中得以印证和运用。充分利用学生专业实习的机会,让他们带着问题去现实社会中寻找答案。组织学生深入党政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事业单位基层,解读机构架构、了解日常工作、遇到的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及效果等。使书本上的一维文字变成每天实实在在多维立体生活和工作,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参与其中。专业实习不仅提供了一个让学生接触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更提供了一个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舞台。

七、评价教学效果

在《公共管理学》研究型教学实践当中,以主线――“问题”贯穿始终是一大特色,就学生反馈和教师感受上来讲,整体教学效果较前有了一定的提高。学生们虽然承受了一定的学习压力,但是大多数都能按照要求认真准备资料,积极参与讨论、主动请缨作报告等,各组组长等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大多数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PPT制作能力等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无形中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从与学生交流的反馈意见来看,大多数学生认为研究型教学形式好,气氛活跃,能够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公共管理学》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并且乐于参与讨论;一部分学生从最初因为分数原因被迫参与讨论变为乐于主动参与讨论了。

可见,研究型教学方式在《公共管理学》教学中的运用是适合且有效的,但是由于目前尚处于转型阶段,仍存在较多问题。下一步的改进策略重点要在教学内容、教学气氛等方面下工夫,目标是将被动学习和没有学习兴趣的学生转变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1]宋斌,邓大松,等.论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理念及其模式创新[J].中国行政管理,2005,(11):57-59.

[2]高虹.从美国理工科本科教学改革看研究型教学[J].物理与工程,2004,(2):12-14.

第9篇:管理学沟通的重要性范文

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基地和摇篮,是经济发展的强大后盾,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在高校的众多学科中,管理相对于其他专业而言,具有鲜明的特征。工商管理是一门实用性和操作性极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环境变迁和组织改革,其不断进行各种形式的理论实践创新,这就要求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的创新能力非常强。工商管理类专业学生毕业之后要直接进入企业经营一线,面对变幻莫测的组织环境,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管理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各项管理实践的挑战。

近年来,创新教育和教育创新在国内开始受到高度重视,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在一次中美两国经济管理类教育现状的调研中发现,美国学生的创新性指标明显高于中国学生,主要原因是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对培养学生创造性和学生对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不同。在我国传统的管理教育培养模式下,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被忽视,整个培养过程仍以应试教育为主体,表现为课程内容设置单一,教学重理论轻实践;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标准,通常是以基础知识为中心,不重视创新能力的塑造。大多数高校仍采用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学制、统一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操作模式中,个体之间的差异容易被忽视,个体的创造热情也极易被窒息。大学对于教师的管理客观上是一种让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模式,再加上当前教师劳动仍是一种谋生手段,因此高校教师也很难有动力和热情进行教学的革新。

对于高校工商管理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诸多问题,社会各界都在进行反思,如何培养工商管理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也是当前高校讨论的热点问题。国内教育专家、工商管理类教师等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例如改进教育模式、校园文化、教学方法和方式等,这些意见和建议为工商管理类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提出了可以选择的方向。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管理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培养什么样的工商管理类创新性人才、怎样培养工商管理类创新性人才,需要倾听用人单位的诉求,需要倾听已经毕业学生的反馈,他们在实践一线,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要求,提出工商管理类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建议和要求。

华侨大学是一所开放的国务院侨办所属侨校,上级主管机构及学校历来非常重视创新性人才培养问题,将其作为学校的发展战略,并在切实执行,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也一直在探索人才培养模式。2010年11月是华侨大学50周年校庆,工商管理学院借助校庆校友返校这个时机,采用问卷的方式向校友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参加此次调研的校友来源比较广泛,他们代表各类用人单位提出工商管理类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建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其结论不仅对于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对于国内其他院校工商管理类专业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都具有借鉴意义。

二、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工商管理类人才

从调研结果看,按照李克特量表法,校友(代表社会一方)对工商管理专业人员的交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执行能力、创新能力、抗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非常看重,校友认为这些能力非常重要的比例超过了50%。让校友对各种能力的重要程度按照得票多少进行排序,结果是交际沟通能力、适应能力、专业知识、执行能力和创新能力。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基本一致,说明此次调研是有说服力的。有些结论不完全一致,例如,按照李克特量表法,有47.82%的校友认为专业知识非常重要,即认为非常重要的比重并不太高,处在中等,但按照排序法,它排在第三位。实际上这两种方法得出的结论也并不矛盾,原因在于认为专业知识重要的校友往往把它排在极高的位置。工商管理是实际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从此次调研也能看出这一点,校友所看重的交际沟通能力、适用能力以及执行能力都是应用性很强的能力。另外,创新能力也非常重要,校友认为创新能力重要和非常重要的比重为100%,也是最高比例。调研结果说明,如果将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结合,工商管理学院应该重点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如果将所有工商管理学院定位为培养理论型创新人才,确实要求太高,又有点不切实际;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比较切合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的实际情况。另外,校友认为工商管理学院在知识和能力培养上比较欠缺的是:抗压能力、创新性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动手能力和兴趣知识。这其中创新能力、抗压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又非常重要。这说明创新能力是一种社会需要的重要能力,同时也是工商管理学院目前培养上还比较欠缺的地方,应该重点发展。

三、培养方式的选择

从统计结果看,校友认为,培养方式重要程度的排序依次为:教师带队参加与企业的交流、教师讲授、学生专题讨论、参加创业等计划大赛、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从该结果看,教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同时也能看出,校友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培养方式也非常重视,例如,学生专题讨论、参加创业大赛、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等都是校友认为重要的培养方式。教师带队参加与企业的交流排在第一位,并且得分远远高于其他培养方式,这一方面说明了校友对培养实用性能力非常重视,都很看重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又选择了教师带队这种方式,说明在实践过程中,他们很看重学院专业教师的参加,这样会提高知识的接受速度,并且有教师指导,与企业交流中获得的知识更有针对性。

四、人才培养需要加强的方向

对于人才培养需要改进的项目上,按照急需的程度从高到低排名前五位的项目依次为:学生的实践锻炼、与企业的交流、创新性课程和实践的锻炼、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其中教师水平和学校的宣传力度,校友认为也有提升空间。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质量的建议上,归纳起来主要有:注重实践培养,包括培养实践性人才、实践培养要结合职业道德和科技发展、信息管理多上机操作;培养全面型才,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加强英文教学;增加与企业的交流;培养思维能力和适应能力。这说明,工商管理学院今后需要在与企业和社会的交流上增加力度,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方法、创新性课程和实践安排上进行必要的改革。

五、实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举措

1.根据社会的需要,增强实践教学,培养实用型创新人才

调研的四个部分都说明实用人才的培养是校友们所看重的。这次在调研问卷设计上,为了获得正确结论,我们并没有特别强调创新性人才培养问题,以防止问卷出现引导校友按照我们要求回答的现象。但从调研结果看,校友对创新性人才培养都很看重。就像前面提到的,如果将实用和创新结合,那么工商管理人才培养的发展重点应该是加强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培养的内容、培养的方式及今后的改革都要向这个方向迈进。从调研结果看,校友非常看重学生的社会实践锻炼,特别是与企业的交流。今后工商管理学院需要结合企业的要求、与企业进行沟通,同时将企业请进来,让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通过与企业实践的结合来加强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学校课外的实践中,创业、创新等竞赛活动也是培养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2.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要进行系统性思考

创新是大学的灵魂,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仅通过一次课程、几次讲座、一些活动很难实现目标。这种人才的培养要通盘考虑,既要在平时的教学中体现创新,也要在学校的各类活动中体现创新,还要在实践中体现创新,甚至要在日常生活中体现创新。因此,学院今后要从多方面加强实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