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平面设计本科课程范文

平面设计本科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平面设计本科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平面设计本科课程

第1篇:平面设计本科课程范文

关键词:发酵工厂设计;三维软件;计算机仿真技术;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1-0137-02

时下,发酵工业已发展成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发酵产业产品总量已居世界首位,但多数仍局限在低水平和重复建设上,在核心技术装备及设计建设等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这就对现在高校《发酵工厂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手段和理念提出了新挑战。

《发酵工厂设计》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型课程,是整个生物工程专业课程规划中最具工程化和创造性的课程[1]。要求学生掌握发酵工程、微生物学、生物工程设备、工程制图等多门课程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使用绘图软件的能力。完成工程师的综合性基本训练,使学生了解工厂设计的工作程序、内容、步骤,掌握发酵工艺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有关设计规范,能胜任工厂技术改造或工艺设计的工作[2]。然而《发酵工厂设计》课程的教学效果整体出现下滑。成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教学方法手段单调,缺乏创新。学生学习难度大,感到枯燥费力。目前我国《发酵工厂设计》课程的课堂教学大都是传统的“粉笔黑板模式”,或用简单的多媒体课件,学生在听课过程中对课件所表现的静态的、复杂的、枯燥的和平面的工艺流程、设备及车间布局等图形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3],认识深度有限,不容易理解设备的结构与功能,更难理解其操作,对工艺和车间布置一知半解,直接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第二,工厂实践教学几乎没有,即使有也是走马观花。导致学生不能对厂址选择依据、工厂总平面设计、工艺流程设计、设备设计与选型、车间布置设计、管道设计与布置、辅助部门设计与布置及废水控制和处理方法等具体细节有详细认知,不能详细了解整个工厂的物料平衡、能量平衡、水平衡等信息。

我们依托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对《发酵工厂设计》的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将三维软件技术作为《发酵工厂设计》课堂教学的手段之一,同时以计算机仿真技术和工厂实习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实践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一、三维软件AutoCAD Plant 3D在《发酵工厂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AutoCAD Plant 3D是由美国的欧特克公司开发的一款新兴工厂三维系统设计软件。它包含工艺流程设计(P&ID)、设备O计、管道设计、钢结构、电缆敷设、管线应力分析、管网流体分析等部分。自身带有欧美标准和中国国标开发的钢结构、设备、管道、法兰、阀门等三维元件库。它能够“建造”一个虚拟的、三维的发酵工厂,不仅能完美地呈现工厂的总体布局、管道布置等情况,又能够微观地表现设备详细结构,能够在建厂前预先了解工厂的情况,及时纠正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情况。所以该软件大大提高了工厂设计效率,并且能够优化设计方案,减轻设计人员的劳动强度,节约设计成本,加强设计工作的前瞻性等。将AutoCAD Plant 3D应用于《发酵工厂设计》课堂教学中,可以将发酵工艺中的设备,如发酵罐、离心机、换热器、泵等,由传统课件中的静态、平面表现模式,转化为三维立体模式呈现给学生,可以让学生从各个角度、由内而外全面观察设备,对设备的结构、运行原理有直观了解。同时,利用软件将原本工程图纸教学中静态的、二维的工厂工艺设计成动态模型,让学生有更加感性的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目前,《发酵工厂设计》课程涉及的工厂设计绝大多数是通过二维AutoCAD完成。这种方法不能精准、直观地反映工厂的总平面设计、设备结构、车间和管道布置等情况,而且设计工作效率不高,容易出错,所以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工厂的设计要求(直观、高效、精准和简捷),而三维工厂设计软件的出现显然克服了这些问题。在众多的三维工厂设计软件(PDS、PDMS、Autoplant 3D、AutoCAD Plant 3D等)中,AutoCAD Plant 3D在中小型工厂设计中发展最为迅猛,所以得到越来越多的设计院和工厂的青睐。由于三维工厂设计软件在中国的发展相对于国内是比较滞后的,能够熟练使用的设计人才相对比较稀少。对于这样的人才,设计院和企业的需求量较大,并且愿意支付更高的薪酬,提供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一旦学生掌握了这种能力,能够获得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就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此外,由于AutoCAD Plant 3D的计算机运行环境不高,一般的PC机即可运行,并且具有等级驱动技术和现代化的界面,使得建模和管道、设备、结构支架的编辑可以直接在工作空间中以三维形式进行,其他管件也比较简单易用。所以,学生一般具备使用该软件的条件,并且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使用的难度,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动力。三维软件AutoCAD Plant 3D在《发酵工厂设计》课程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强化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二、计算机仿真技术与工厂实习相结合开展实践教学

对于学习《发酵工厂设计》的学生来说,获得工厂设计能力的前提是不仅要具有计算、绘图、表达等基本功,了解工厂设计的工作程序、内容、步骤,掌握工艺设计的理论、方法和有关设计规范,还要对相关工厂总平面布局、工艺流程、工艺计算、设备选型、车间布置、管道布置、公用工程等有直观深入的了解。通过实践教学,巩固和加深课堂理论教学中所学的专业知识,加深对设计概念的理解。同时需要发掘工厂设计中的精髓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实践教学的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企业。企业要求具有典型性、时代性和指导性[4],具体表现在:(1)企业具备行业代表性,比如以酒精生产为代表的酵母厌氧发酵企业,以柠檬酸生产为代表的霉菌好氧发酵企业,以谷氨酸生产为代表的细菌好氧发酵企业等;(2)生产技术先进,比如采用连续发酵的酒精企业,采用温敏型菌株的谷氨酸企业,采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技术的啤酒生产企业等;(3)具有时代特征,且表现的事实材料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这是由于学生对工厂环境陌生,需要时间适应,影响了实习的效率。所以可制造一套与实际生产相似的仿真系统,让学生在计算机上就可以模拟操作。

在进入企业前,教师要充分了解发酵工厂设计和建设的过程,熟悉工厂现场,详细掌握生产经营状况;做好学生实习的动员工作,大体讲解工厂的实际情况,讲清实习的目标,分配实习任务,对实习方法加以指导,并提出实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实习中,将整个实习分为工厂厂址选择和工厂总平面设计、工厂工艺设计和工厂公用工程设计两大主题开展。对于第一个主题,要求学生向企业相关人员了解工厂所在位置的自然条件、技术经济条件和总平面布置图等信息,依据课堂中所学的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原则,对该工厂的厂址选择、总平面设计的合理性进行评价,给出评价报告。对于工厂工艺设计和公用工程设计这个主题,要求学生进入生产车间,进行现场观察并在操作人员的指导下亲自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详细了解生产工艺流程,了解专业设备、通用设备和非标设备的功能、结构、操作方法,了解车间布置、管道的选择与布置以及给排水、供热、供冷、仪表、自动控制等公用工程。通过物料平衡和能量平衡计算,并参照工艺设计理论、方法和有关设计规范,评价工艺设计和公用工程设计,思考其设计的优缺点,并提出对于设计不足处的改造方案。在实习过程中,教师定期组织讨论活动,引导学生就实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解答学生的疑问,做到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实习结束后,学生要按照发酵工厂设计规范,依据实习工厂的实际情况,完成对应工厂的整体设计任务。该任务的完成将有利于学生锻炼自身的际设计能力,进一步掌握课程内容,也有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对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优化。

三、结束语

《发酵工厂设计》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对实现本专业培养目标具有重要的作用。它又是一门综合性与实践性很强、学习难度较大的应用型课程。笔者针对近年来《发酵工厂设计》课程教学质量整体下滑的问题,剖析了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教学方式,通过在课堂教学中引入三维软件技术以及开展计算机仿真技术和工厂实习相结合的实践教学,增强了学生对理论设计知识的感性认识,激发了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了学习效率,强化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参考文献:

[1]丁健,槐强强.基于自动化和计算流体力学技术的发酵工厂设计课程教学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6,(17).

[2]吴思方.发酵工厂工艺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3]戴清源,朱秀灵,陈涛.三维虚拟仿真技术在发酵工厂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优势[J].科教文汇,2011,(3).

Exploration of the Teaching Model with Practice for the Fermentation Factory Design Course

WANG Ke,ZHANG Hong-jian

(School of Biotechnology,Jiangnan University,Wuxi,Jiangsu 214122,China)

第2篇:平面设计本科课程范文

关键词:”专升本” 数字媒体艺术 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2)12(b)-0-02

高职专升本是选拔优秀专科学生进入本科学习一项构建纵向衔接、横向沟通的人才成长“立交桥”的重要举措[1]。高职专升本教育适应了我国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了人们渴求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教育的需要;同时有利于发挥普通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优势,有利于优化人力资源,提高劳动者素质,缓解就业压力和维护社会稳定[2]。全国各高等院校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3],实践表明:做好高职专升本在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及实践教学内容上的改革,是高职专升本教育取得成功的关键。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作为一个宽口径,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新专业,具有高科技、跨媒体、多学科、新文化、强传播的特征,培养的是具有技术和艺术两个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其知识体系涵盖计算机通信、艺术设计两个学科领域。计算机通信知识体系包括信息管理、数字信号处理、人机交互、计算机网络、程序设计基础、图形学与可视化计算等,但其知识单元情况与计算机等专业需有所不同;艺术设计知识领域包括艺术基础、视觉传达和影视动画。

1 高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存在问题:

福建省高职数字媒体艺术专升本的入学考试是归类在计算机信息类而不是艺术设计方向,因此,生源都是跨专业方向录取的,存在专业背景多样化和基础薄弱问题。据统计,福建省2010―2011年生源的专业来源很多,比较复杂,大部分来自web程序开发、软件工程、数据库管理等计算机方面专业,占了60%多;小部分学生来自图形图像、多媒体技术等数字媒体艺术相关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是应用现代数字技术手段,从事艺术创作的新兴专业,涉及的领域包括影视制作、动画创作、平面设计、虚拟互动、图形图像编程等技术与艺术相关专业,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新兴学科。高职“专升本”的学制是两年,在短时间内完成上述知识框架体系的基础和专业课程是不现实的,因此在教学内容上必须有所取舍,有所侧重。

高职专升本生源的专科基础多偏重于软件类相关课程,与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科课程存在衔接问题。

因此,针对专升本教育面临的这些问题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殊情况,在加强学生思想文化建设的同时着力解决专升本教育培养目标的确定和课程体系结构的建设,并加强实践

教学环节,这是专升本教育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笔者根据这几年的经验浅谈高职专升本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建设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

2 正确定位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将最终决定人才的专业技能水平,制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一定要按照产业发展对企业员工理论、技能的最高要求进行专业规划和建设,要将“就业岗位需要什么,专业就教授什么”作为高职专升本人才培养的最高行动纲领[4]。高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本专业培养能满足信息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艺术修养,熟悉数字媒体艺术作品的创作规律和较强的制作能力或具有较强的图形图象、手机游戏、互动游戏等编程能力,具备将科学技术思维和文化艺术思维相融合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人才,除具有必需素质和职业道德以外,学生通过学习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艺术修养,知识面宽广、富有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即具有熟练的软件操作能力,又具有丰富的专业设计实际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性复合人才。

3 制定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主要由专业教学计划来体现,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蓝图,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是高职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合理、科学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前提。在制定数字媒体艺术人才培养方案时,对教学计划进行了重新的调整,增加部分专业实践课程的比重,注重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并相应调整了课时分配;对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则增设新课程,通过对教学内容的调整和充实,突出教学内容的灵活性、实用性;科学论证,对有关课程进行整合,课程开设顺序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目前的专业教学计划,将课程分为公共课程,专业理论课程、专业实践课程以及选修课程四大部分,实现了课程模块化,综合考虑了对学生的必须的专业基础知识,必须的专业理论及过硬的专业技能的培养要求,具有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全面素质教育的特点。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定位更准确,能顺应行业、企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保证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4 课程体系构建与建设

4.1 专业方向设置

针对生源专业背景的复杂情况,在培养方案中,把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分成影视动画方向和互动技术方向,第一学期安排两个方向公共的课程教学,包括艺术基础课程和互动技术基础课程,在第一个学期末让学生进行专业方向选择。调整后的课程体系更加完善,每个专业方向的课程结构合理。

4.2 艺术设计基础

改变以往艺术基础性课程如素描、色彩、形态构成的传统教学模式,把艺术类基础课程调整成《艺术设计基础》,包括设计素描和设计色彩两个部分内容。在专科已有的基础上,对艺术基础部分进行加深,实现专科与本科的课程衔接。

4.3 构建合理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影视动画向和互动技术两个方向分别设置专业课程组,例如:影视动画方向,课程组的设计主要包括摄影与摄像、影像与剪辑艺术、数字影视合成以及视觉设计基础、动画设计基础、三维造型艺术、网络动画、虚拟艺术、三维动画等课程,实现培养目标中熟悉数字媒体艺术作品创作的能力。互动技术方向,课程组的设计主要按照图形学软件编程的设计思路,结合艺术基础进行图形图像软件的程序设计,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Windows编程、网络编程、计算机图形学基础、3D程序设计基础、三维引擎及应用、互动游戏设计、手机游戏设计等课程,实现培养目标中具有较强的图形图象、手机游戏、互动游戏等编程能力,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

5 加强实践环节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发生了变化,高职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学的模式、实践课程的设计也因此发生变化。为了体现高职专升本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特色,提高办学效率,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必须长期深入的进行实践教学改革,探索产学结合的高职数字媒体艺术教学模式。根据市场需求以及企业的要求、动向,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在增设相关课程的同时,创建实训基地,进行校企合作。

本专业属于应用技术型专业,着重强调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掌握影视动画和计算机图形学的理论构架,能独立完成小规模(或协同完成大规模)游戏架构设计与策划、手机游戏开发、网络游戏等工作。在教学过程中,70%以上的课程都是在机房里面完成,每门课程的学习、考核基本都是以作品形式完成。同时安排大量的课程实践环节,并要求教师把真题始终贯穿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把企业的项目或参加竞赛的题目带到课堂中来,让学生真正得到锻炼。

除了常规性的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之外,还以增强项目实践小组的建设,采用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相关实践环节,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协同学习兴趣。由专业任课老师担任兴趣小组指导老师,指导老师以企业项目或参加竞赛的题目进行辅导。项目实践兴趣小组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1) 影视动画创作小组。参加该项目小组的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后,具备影视创作的能力后,鼓励其承接影视的制作以及参加各类比赛活动,增强实践机会。

2) 动画制作小组。主要学习Flas和三维动画的制作和设计,指导老师帮助学生解决作品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其兴趣,对学生作品进行指导,提高专业技术

水平。

3) 互动技术小组。主要学习数字媒体技术相关的知识,掌握在艺术基础上实现技术的融合,包括Flash编程、虚拟互动技术、手机游戏开发等内容。通过小组共同完成一个相关的项目,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开拓视野、拓宽知识面,还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6 结语

数字媒体艺术行业前景广阔,社会诸多行业都需要大量的从业工作者。加强教育规律研究和专业学科的理论学习,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结构建设及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与实践为培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以及就业起到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杜小红.对我国”普通专升本”教育20年的回顾与思考[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30(10):116-117.

[2] 王莉平.高职专升本未来发展走向探头[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26(6):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