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的种植技术范文

科学的种植技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的种植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的种植技术

第1篇:科学的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微积分、销售预测、连续复利公式、边际分析、弹性分析、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经济数学是经济科学中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是学习经济科学知识的必备工具,是经济科学体系的有机体(经济数学主要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统计三大模块)。经济科学知识的许多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是建立在经济数学的基础之上。例如:产品价格预测、边际分析、弹性概念、造价问题、保险精算、金融风险分析和预测、市场营销策略的制订等都高度依赖经济数学知识。这些经济问题,仅仅靠经验是难以理解、难以掌握,也难以运用,只有运用经济数学知识才能加以阐述、研究、分析,才能形成完整的经济科学知识。下面举几个例子加以阐述。

产品销售预测问题

例如:一种新的电子游戏光盘上市,它的销售趋势将如何呢?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新产品上市,在短期内销售量会迅速增加,然后逐步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如何理解?

这需要运用数学知识来加以解释:建立销售量是时间的函数关系(数学模型),从这个函数关系中知,产品的销售量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当时间不断增长时产品销售量不断减少。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利用函数及其极限知识来加以理解、分析的。

连续复利计算问题

在投资经营活动中,经常按连续复利的方法来计算利息。连续复利能比较全面地反映资金的时间价值。如何计算呢?

例如:假设本金是A,年利率是r,如果一年分为m期结算。计息期m∞时,那么t年后的本利和为

在日常经济往来中无不关联极限知识。特别是极限思想,充满了深刻地辩证法,体现了诸如量变与质变、有限与无限、绝对与相对、近似与精确等对立统一规律,它使人们有可能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因而在生活、生产实践中,在各个学科各个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最小成本与最大收益

在经济活动中通常我们追求最小成本与最大收益。

例如:某公司每年需要消耗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对原材料的采购成本,涉及到每次进货费用,原材料价格,保管费用等,可以建立总费用是批量的函数关系,利用导数知识分析计算最优定购批量,使公司采购总费用最小。

在工程造价问题上,如修建一条横截面为等腰梯形的引水渠,在保持一定流量的情况下,怎样选择两边的倾角及高度,才能使湿周最小,因为湿周越小,所用的砌衬材料和工作量就越省,利用函数的极值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很好方法。

利润是衡量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主要指标。在一定的设备条件下,如何安排生产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科学问题。同样商品广告对企业生产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得到社会的承认和人们的重视,商品广告确实是调整商品销售量的强有力手段,怎样决策理想的广告费用,使企业获得最大利润。利用函数的极值可以很好解决这类问题。

弹性分析问题

弹性分析也是经济分析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主要用于对生产、供给、需求等问题的决策,用来定量描述经济变量间相互依赖变化的问题,通俗地说,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百分之一会使另一个经济变量变动百分之几。

例如:如何合理制定商品在市场上的销售价格。

这是需求弹性问题,需求弹性是弹性分析中的一种,在商贸事务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它研究的是当商品价格下降(或提高)百分之一时,其需求量将产生多少个百分点的增减。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对商品地需求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商品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

根据需求弹性值,当=1时,称为单位弹性,即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基本相等;当>1时,称为富有弹性,即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大于价格的相对变化,此时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大,适当降价会使需求量较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收入;当<1时,称为缺乏弹性,即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小于价格的相对变化,此时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此时,无论微小降价或涨价,虽然需求量也有增加或减少,由于量甚微,总的销售收入不会有太大增减。

这对分析需求量和价格的关系、合理制定商品价格有着重要意义。其关键是确定商品的需求弹性,而需求弹性的确定就是利用经济数学中的函数变化率的有关知识。

随着金融市场和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建立,经济数学知识与经济科学越来越密不可分,成功地运用经济数学知识解决经济问题地例子举不胜举,如经济订货量模型、经济生产量模型、敏感分析等等都是应用经济数学分解决经济问题的一些典范。

由此可见,经济数学在经济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在经济活动、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并且越来越多的渗透到了会计、审计、财务管理、金融、市场分析等经济领域。正如马克思说“一门学科成功地应用数学工具的程度,是衡量其发展阶段的标志。”

参考文献:云连英 付艳茹 陶正娟 微积分应用基础 2006年6月第1版

第2篇:科学的种植技术范文

摘 要:面对中职数学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本文针对中职数学教学的特点,结合作者的中职数学教学实践经验,就如何在中职数学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3-0072-02

中职教育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既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工具,应着重于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掌握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但是,目前中职类学校所招收的学生知识基础参差不齐,特别是在数学方面,多数学生基础较差,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这种情况下,中职数学教师,如果不注意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只会使学生离数学更远。笔者结合中职数学教学的特点,针对中职数学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谈谈看法。

一、运用生活实例,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任何数学知识,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它的模型。”生活中的问题是学生最感兴趣的,教师只要抓住学生这个心理,在授课中多举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必随之大增。笔者在对新生的第一节数学课都会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商场搞“买满100元送40元现金券”的促销活动,声称是“六折”销售,你认为商家说法正确吗?大部分学生表示认同商家的说法,笔者加以分析:“你一共得到了价值140元的东西,付款100元,所以折头应是100140≈0.7143,而不是商家所称的‘六折’。”这样一说,学生豁然开朗,为以后的授课开了好头,还让学生体会到了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的应用无处不在,增加了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展示数学之美,增添学生兴趣

数学是美的,怀特海曾指出:数学是真善美的统一。人的爱美天性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尤其突出,作为数学教师理应抓住这个最佳时期,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揭示数学之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前后比较,归纳总结,揭示内在规律,形成有序结构体系,教给学生归纳整理的方法,让学生体会融贯数学之美,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能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师带领学生把圆柱内接于圆锥、圆锥内接于球、球内切于圆柱、球内切于正方体、球和正方体的所有棱相切等常见的多面体与旋转体的相“接”、相“切”问题,画出图形,分析比较,区别异同,根据相关的定义和性质,归纳总结各种情况下“接”与“切”的空间位置和各个元素之间的数量关系,寻找关键截面,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进行解决。这些优美对称的图形使学生看到美的形象,领略到美的神韵。

三、整合专业课程授课,为就业打好基础

中职数学新大纲提出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指导思想,十分明确地要求数学课要结合专业课程的学习,为专业综合能力的养成服务,并通过和专业课程的结合落实相应的数学能力。专业学习是职业教育的特征,数学要发挥其工具性的功能,遵循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所以,在教学工作中,笔者十分注意联系专业课教师,了解不同的专业对数学的不同需求,如会计专业与函数中的最值问题、排列组合及概率、初步统计等数学内容密切相关,机械专业对立体几何、三角函数要求多一些。在此基础上,笔者在授课中做到有的放矢,笔者在数控班上课时,尤其强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如在《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授课中,笔者就要求学生按步骤认真画两个以上直观图才算过关;又如笔者给会计班学生讲解数列知识时,举了这一个例:某企业有一张带息商业汇票,面值一万元,票面年利率为8%,按单利计算:(1)从第一年到第五年,各年年末的终值分别是多少元?(2)从第一年到第五年,各年年末的终值数据排成一数列,有什么特点?(3)从以上五个数据的规律,你能知道第n年年末的终值是多少元吗?通过此例题,让学生在理解数学中的等差数列概念的同时,又掌握《财务管理》中单利终值的计算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能立足于本专业而学数学,从而使他们的学习更有动力、更具目的。

第3篇:科学的种植技术范文

中职数学课程是在初中数学基础上,使学生学好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继续学习所必需的代数、三角、几何和概率统计的基础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基本计算工具使用能力、空间想像能力、数形结合能力、思维能力和简单实际应用能力。通过中职数学的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所以教学时一方面要贯彻课程理念,而另一方面对数学课程的理解肤浅,课堂“教学就是讲述”的现象时有发生,于是我们提出课堂教学按深备、精讲、引导、巧练四个环节实施,那么备课怎样备?笔者提出如下思考。

一、备教材的编写意图

数学教学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教材,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必须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

2010年以来,我校使用的中职数学教材是由李广全、李尚志两位专家主编的教材,体现了基础性,降低了难度,学生接受起来容易;职业性,与职业岗位的实际应用相结合,体现了数学知识在职业中的应用;普及性,从学生学过的知识中,提出问题,通过引申,拓展来讲解新知识;体现了分层教学的思想,内容上安排了带有*的例题及A、B两类习题,适应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体现时代特征结合学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符合中职学校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教材依据实例观察问题问题知识回顾实验新知识知识巩固知识应用想一想试一试计算器使用软件链接实际操作等板块组织教学内容,同时在边白中增加了“小资料”“小知识”“小提示”“名人名言”的附加板块,增加了教材的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每章后面设置了阅读与思考等栏目,介绍数学科学史,知识案例等内容,拓宽视野,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个教材比前面使用的教材更加体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如教师能够融会贯通、心领神会,将会把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二、备学生实际

中职学生入学不讲门槛,基本上想读就可以读,甚至是不想读也动员进来读,所以绝大部分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差,学不进去,听不进去,所以备课过程就要考虑到如何调动这大部分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要以学生的实际出发,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特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学习信心的坚持与增强,鼓励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包括思维参与和行为参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根据不同的数学知识内容,结合实际地充分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进行多种教学方法探索和试验。在面向全体的同时,也要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每一节课都学有所得,例如,笔者所担任的15春电子商务班,这个班中有相当多学生,他们数学活动积极投入,思维活动也很活跃,如笔者在教等比数列中有一道例题,是已知a5=-1a8=-18,求a13时,书本例题的教学是将a5与a8建立方程组先求出公比来,但这些学生提出了不同书本的解法,他们把a5的结果-1乘以q3等于a8的结果,即-1*q3=-18(a8结果)去求公比q,这种解法就比较直接简便了,所以中职学生当中也有些学生是比较突出的,备课时就要注意教学方法、内容,不断满足他们的求知欲,以此带动更多同学进步。

三、备知识的生成过程

数学知识经过了多次锤炼,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种“冷酷”的美,如何把这种“冷酷”的美转变为火热的美,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即知识的生成过程;要讲道理,摈弃重结果的现象

案例:平面向量内积公式的产生的引例:水平地面上有一辆车,某人用100N的力,朝着与水平线成30°角的方向拉小车,使小车沿水平方向前进了100m,那么这个人做了多少功?

生成教学:初中物理已学过功是力的大小与力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备课时,笔者考虑到由于学生本身基础不好,根据垂直方向没产生位移就没产生功,于是没有计算垂直方向的力了,所以笔者引导学生计算出水平方向的力,只按水平方向的力与位移的积求出了这个人所做的功,从而产生了向量的内积的公式,省略了书本中垂直方向的力的求法,这样学生接受起来容易理解,心情自然愉快,效果就更好了。

四、备知识的内在结构

华罗庚先生倡导“既要把书读厚,又要把书读薄”。读厚,就是把每一逻辑关系,每一细节搞清楚、想明白。读薄,就是抓住课程的主线和基本脉络,抓住课程的内在联系,形成整体认识。例如:教学了等差数列的概念时,由于等比数列与等差数列类似,笔者就把等比数列的概念拉上来进行教学、对比异同点,这样就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所以把同类的知识一起进行教学,科学地进行教学法加工,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就使难度降低,学生学起来轻忪。

五、备例题、习题的教学功能

课本习题是为巩固所学知识安排的,是经过专家认真研究选取的。它分练习题、习题、复习题。教师对练习题的处理基本上是课堂解决或学生课堂处理,习题是一节内容的巩固所用,教师基本上作为布置作业所用。复习题是为学习了整章内容设计的,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在处理上也会作为课后作业,如不重视就不能发挥这些复习题的价值。数学习题的价值体现在可以引入新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等方面,备数学课,要怎样重视习题的功能呢?

例题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教材中每学一段知识后,都附有适当的例题,教师要使例题起到学生理解知识、掌握解法的示范作用,所以要有完整的讲解,完整的板书,真正起到示范的作用,可以对例题的单一讲解改为探究方式,从而既能体现知识的运用,又能展现思维过程。

通过数学习题的演练,使学生系统掌握和运用数学知识,形成能力。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多少,与能解多少数学习题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备课时就要根据学生实际、教学要求,精心选好习题。教材中的许多例题、习题,教师只有在“深入备课”的基础上,发掘例、习题的教学功能,真正实现美国著名的教育学家G?波利亚所说的“一个专心的认真备课教师能够提出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题目,去帮助学生发掘问题的各个方面,使得通过这道题,就好像通过一道门户,把学生引入一个完整的理论领域”。

六、备数学思想的渗透过程

数学思想隐含在具体的知识当中,备课时要善于识别知识所隐含的数学思想。如“指数函数及其性质”一节的教学中,就包含了许多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对实际例子的研究归纳出指数函数,渗透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通过函数图像来研究函数的性质――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具体对数函数的性质,归纳出一般对数函数的性质――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思想;区分a>1,a

第4篇:科学的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中职美术 素描教学

一、培养学生的素描整体感

在素描作品中,形成事物的整体感是产生美感的首要条件,它是将各种有机关系连接起来的关键,因此在进行素描教学时,学生的整体感的培养是相当重要的,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还要引导学生将整体感运用到素描绘画中来。

1、引导学生进行整体观察。教师在素描教学中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绘画者首先要看事物的全貌,然后看各个组成部分,其次才是观察事物的局部细节问题,观察细节时始终不能脱离事物的整体。在进行整体观察时,观察者的视线不能始终定在一个地方,要在省略掉事物细节的基础上观察事物前后的大小比例,学生只有通过整体性观察才能将看到的事物以一个有机的整体展现在画纸上。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由简入繁的方式,从石膏几何体、静物的写生开始,逐渐过渡到石膏头像、真人头像、真人半身的绘画,以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构建成一个科学的教学体系。在教学前期,教师要着重进行比例、结构、明暗、剖析、透视、运动等基本规律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事物整体的基本认知力;在素描写生的教学中,静止不动的石膏像或者静物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好工具;在学生动笔前,教师需要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观察事物的表象特征,使学生能够做到心中有数。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长久的过程,学生需要多看、多分析,将理论知识消化得更加透彻。

2、培养整体美感。在培养了学生整体观察能力的同时,整体美感的培养也是相当重要的,美感的强化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美感的培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比较照顾全局,一般来说,作画分为四个步骤,即打形体结构与轮廓、上大体明暗层次、深入刻画和调整完成。素描其实就是比较、比较、再比较的过程,通过比较绘制出来的物象才是事物最真实的一面。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学生全局性审美感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里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是明是暗、是强是弱、是虚是实。二是针对细节刻画,细部刻画是继整体构图之后的一个重要过程,通过细部刻画描绘出来的物象将更加的形象生动。细部刻画是把握绘画全局明暗的关键。

二、素描可分为铅笔素描和木炭素描

1、铅笔素描。铅笔素描常是素描练习的开始,不论是精细素描或是速写,都可以由易于修改的铅笔开始。并练习运用不同标志的铅笔,铅笔标志B表示黑度,也就是笔芯里炭黑的含量,前面标志的数字越大,颜色越黑,铅芯的质感也越软,疏松。可用来画较暗的部分。H表示硬度,前面标志的数字越大,质地越硬,可用来画较光的部分。铅笔素描的画纸可选用纸面较粗的画纸,如150磅或200磅的模造纸,以软质橡皮为佳。常见的素描习作可以静物写生、风景写生来作练习。初学者最好不要碳铅结合,因为碳笔亚光,而铅笔带有油性。

2、木炭素描。木炭素描的炭条通常是用柳条烧制而成,画纸可选用150磅或200磅的模造纸,可用软橡皮、馒头、面包等作擦拭修改。木炭素描常以石膏像作为练习的对象,因为石膏像为纯化的物体,无色泽,无强烈的纹理变化,经由光线照射后,可产生清楚的明暗对比,初学者常由头像入手。

三、科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艺术领域,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美术教育就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手段之一,教师就需要努力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意识。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每天都重复同一种活动难免会丧失兴趣,在教学中采用合理、科学、灵活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素描基本技能训练时,教师可以通过改变光源的方向、静物的摆放位置、写生的角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全方位观察能力,开拓学生原有的思维空间,达到学生对物象由外到内全方位的认知与理解。在这种自由式的学习氛围中,学生的创造能力能够得以很好的发挥,学生也能够保持学习素描的兴趣。

2.注重意象能力的培养。一幅画即使和实物一模一样,如果缺少了绘制者独到的思想见解,它就称不上是一幅优秀的作品。在素描教学中,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将设计意识融入素描造型中,不需要刻意追求实物的再现,而是把学习重点归纳于理性的表达。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感受的表达赋予作品独特的精神理念。

四、阐述素描工具的种类及其运用

素描的工具种类很多,如石笔、炭笔、铁笔、粉笔、毛笔、铅笔和钢笔等;也有用钻子和金钢石作画的。工具的不同关系着素描的性质和构图,工具也能影响画家的情绪和技巧。工具的选用取决于画家所想要达到的艺术效果。

第5篇:科学的种植技术范文

一、为什么需要教学机智

1.数学课堂的三维目标需要教学机智

课前教师以学生的角度来解读数学教材,用自身教学机智对所教内容进行重新组织,以适合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课堂教学从过去的灌输式教学发展为动态生成性教学,教师要在动态的过程中承担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指引。这意味着对教师主动性和灵活性方面要求的提高,这需要教师要有灵活的教育艺术来迎接变化的课堂,即教学机智的价值得到充分的发挥。

2.师生关系的变化需要教学机智

教师由学生学习的管理者变为合作者,为学生学习提供支援和服务。教师不再把课堂视为自己的课堂,而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与学生融为一体,在一个平台上互动探究。在这里更显示出教学机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3.高中生多元化的理解需要教学机智

高中生精力充沛,善于思考,无论在体力上还是智力上都处于蓬勃发展时期。高中生普遍有自己的想法,学生个体生活经验,知识结构情感等因素差异的存在,会让学生对数学教材的理解呈现多元化,增加了课堂中质疑的可能。这种多元化的理解要求教师同样有多元化的视野,教师要能够以机智的教学艺术对待这些理解,并做出适当的引导。

因此,具有一定的教学机智就成为教师业务素质、教学能力的一个标志,也是教师在教学上是否成熟的一个标志。

二、如何才能具备较好的教学机智

1.充分备课,熟悉学生情况

备课实际上是课前研究教材和学生,既要把讲课的内容、方法、步骤仔细推敲、揣摩,又要在头脑中始终装着学生,形成一个在脑海中上课的过程。在备课过程中多从学生方面考虑,会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应变能力。

2.研究学生的认知规律

我们很难预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将会提出哪一个具体问题,但是我们可以研究学生在学习某一数学内容时,反映出来的一般的认知过程。如,在学习余弦定理时,从原有的认知结构出发,学生在学习余弦定理的公式推导时,我们可以考虑这样几个方面:

(1)用类比的思想,学生会用向量法推导余弦定理的公式。

(2)教材中作垂直于一条边的向量是怎样想出来的?

(3)向量的夹角概念学生是否清晰,要表示的角与向量的夹角有何数量关系?

(4)初中学过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通过构造几个直角三角形来推导余弦定理的公式也是很自然的想法。

这样我们在对余弦定理这一段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注意到上述学生的思维方向,就会对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性问题,有一个良好的应变准备。

3.熟悉学生在不同年龄段的心理特征

利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的理念,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迅速掌握学生此时此境的心理状态,随后采取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的应变措施。

三、如何运用教学机智

1.明知错误,因势利导,为我所用

如果教师一开始就察觉出“突发性信息”的错误,并意识到该错误的典型性,不要立即做出否定的评价,而是让学生充分展示他的思维过程,顺着他的错误思路,推出互相矛盾的结果,从而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性质的理解。

2.充分利用学生的智慧

表达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原则上都应给予鼓励,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态度。这要求教师要有顺应教学环境变化的意识,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学。

3.难度过大,变换角度

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太大,必须随机应变,适当变换角度或适当补充铺垫,绕道迂回,放缓思考的坡度,化难为易;如果原来设计的问题过于浅易,要追加问题,以调节难度,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如,我在讲指数函数的值域时,曾讲过这样一道题:求f(x)=(■)■的值域。当时我认为这道题并不难,只要先求出x2-2x的范围,进而就可以求出f(x)的范围。我通过提问部分学生得知,他们不理解为什么要求x2-2x的范围,还有部分学生虽然求出了x2-2x范围,但最后求范围时不等号方向搞反了。针对这次教学上的问题我马上进行了重新设计,在讲解这道题之前先补充讲这样一个问题:已知f(x)=(■)x,当x分别在下列范围内时求值域:(1)x∈[-1,1];(2)x∈(-∞,2];(3)x∈(1,+∞)。有了这个问题做铺垫学生对方法的理解深刻多了,原问题解决就显得简单多了。

4.延时评价,实事求是

对于有的突发性信息,教师经过短暂的思考,判断出自己没有把握立即在课堂教学上予以解决,或者分析了若干步骤以后,对进一步的发展仍处于没有把握的状态时,则可以应用延时评价的方法来进行处理,即可以放到课外去讨论、研究和解决。如果有些偶发事件是教师在讲课中的失误造成的,这时教师不能文过饰非,应当实事求是,师生共同找出错误之处,使学生认识更深刻。

第6篇:科学的种植技术范文

我作为一名职业高中的数学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一、有强烈的责任感,重视学生心理,注重情感教育

正确对待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克服数学高不可攀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只要努力,一定能学好数学――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大部分的职高生在初中阶段都是令老师头疼的学生,也是容易被教师忽视的一族,结果造成这些学生破罐子破摔,自我放纵。在他们心中自卑心理尤其严重。但是,他们也有理想,也渴求上进,而且比一般的同学更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教师如果忽视这样的心理,而只注重把数学课上的完美,却没有抓住学生真正想要的东西,那后果就是教师累死,学生仍然感到疲乏寡味。

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尽可能多的发现学生的优点,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当着所有学生的面表扬他们,让其认识到自己也是有潜力的。教师真挚的爱和热情的期待,可以成为信息的媒介传递给学生,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激发起学生潜在力量,调动起他们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一个赞许的点头,一束鼓励的目光,一个会意的微笑,都会渗入学生心头,给予巨大的精神力量。

二、将问题故事情境化,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育家杜威曾说:“教师的首要任务在于唤起学生理智的兴趣,激发对探究的热情”。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将问题故事情境化则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例如:在讲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时,整节内容用国际象棋趣事贯穿,加上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一方面能使学生把课听的津津有味,另一方面把数学知识不知不觉地渗入到学生的脑海里,达到事半功倍、省时高效的目的。

三、职业高中数学的教学要考虑到专业课的需求

第7篇:科学的种植技术范文

一、中职院校数学教学现状

中职院校多数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尤其是数学等理科科目基础尤为薄弱。加之其理解能力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得在后面的数学学习中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许多学生不懂得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到专业知识中,因此就会产生学习数学没有用的想法。多数中职院校的课程设置比较侧重职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因此专业课程和社会实践类课程占据较大比重,而数学等理论课程所占比例就相对较小。

二、中职数学课程应用信息技术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可以促使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在数学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教学等信息技术可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学形象直观,可以活跃课堂氛围,降低知识的理解难度。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可以促使学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喜欢的领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数学课程内容本身较为枯燥单一,运用PPT等信息技术,其简单的形式,多变的色彩,图文结合,可以增强视觉效果,尤其在进行总复习时,能够帮助学生理清思路,对知识有个整体的认识,提高复习效率。数学课时虽少,但教师的工作量却很大,备课任务繁重。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教师可以收集更丰富更优秀的课件、教案、试题作为参考,大大缩短备课时间,并且用于教学的资料更为丰富,资源能够得到整合和充分利用。

三、信息技术与中职数学课程有机整合策略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认识到信息技术相比传统课堂有很大优势,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中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数学课程和学生的特点,将信息技术和数学课程有机整合起来,充分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间。

1.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信息技术融合了数字、文字、图像、表格、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元素,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耳口等感官参与到学习当中,尤其是当把数学知识放在生动的生活情境中时,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中职数学课堂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的特点,可以创设不同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

例如可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程,以“两个计数原理”的导入为例,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下情境:以生活中常见的双色球彩票摇奖为例,播放音乐,幻灯片展示摇奖画面,请同学们思考从1~33号乒乓球中取出6个,有多少种可能。采用双色球彩票的事例,是因为它和实际生活非常贴近,利用多媒体进行现场摇奖的展示,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讨论和学习中,顺利导入新课。

2.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中以填鸭式教学为主,学生学习缺乏兴趣,缺乏主动性。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强调设计丰富的教学活动,以学生自主学习为出发点,学生和老师的角色都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知识,积极构建自身的知识大厦;教师由知识的搬运者、灌输者变为引导者和监督者。目前常用的多媒体软件有PPT、Flash、Excel、FrontPage和几何画板等,这些软件有些适合教师用,如PPT、Flash,有些教师和学生都可以用,如Excel、几何画板。合理利用这些软件可以制作出非常实用易懂的教案,增添课堂魅力,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3.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现教学过程,化静为动

数学是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学科,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培养学生这两方面的思维能力。

通过过程的演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在教学“圆锥曲线”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动态演示,加强学生对圆锥曲线的感性认识,并提取知识点中最关键的问题来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用足球运动员射门时足球的飞行轨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从而锻炼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利用信息技术,将静态的概念转化为动态的图形,更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的本质。

4.教师提高个人素质,建立专业辅导网站

中职数学教学课时少,满足不了教学需求,而教学班级多,任务繁重,此时教师就更加需要借助信息技术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多媒体软件的运用,做到熟练操作。同时,教师可以建立博客或辅导网站,将教学内容,学习资料等资源放上去,共享给学生,学生能够根据这些资料预习、复习,以弥补课时不足造成的影响。

第8篇:科学的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 改革 措施

《电子技术基础》的特点之一就是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机密结合,这一点和当今新型的电子商务专业相类似,如果仅仅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而不进行实践操作是完全不行的,又或者直接进行实践操作不先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也行不通。《电子技术基础》不仅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子电工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点专业基础课程。《电子技术基础》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学生必须完全掌握,才能进行后续更深入的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学习半导体二极管、三极管及数字信号和数字逻辑门电路,能够识别基本放大电路并制作直流稳压电源。综上所述,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记性改革,极为重要。

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现在存在的问题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知识更新很快,同时也是一门比较完善的学科,全国很多的中职学校都开设了该课程。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对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认识不清楚。从现在我国每年举办的各类全国范围的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中就可以了解到,现在行业需要的是操作性人才,学生通过参加比赛,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操作,对知识进行充分的掌握,在实践操作中遇到的不懂得地方,自己会用动力主动进行学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实际中,该课程的老师不没有把精力放在这类比赛上,只是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对学生操作操作能力的培养。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之二就是学生能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少,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缺乏训练显然是不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之三是教学设备跟不上时代的进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之四是过于注重卷面成绩,考核形式单一。

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必要性

1.跟上时代步伐,培养符合行业和用人单位要求的人才。根据调查显示,学校对电子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行业与用人单位要求的岗位人员所掌握的技术、知识并不相符,换言之学校对电子专业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很大程度上偏离了行业与用人单位的要求。

2.贯彻国家创新精神,积极进行教W模式的改革创新。积极进行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培养专业性的人才。现在教育部每年都举办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教学大赛。课程老师参加这些比赛可以进行自我提高,学生参加此类比赛,可以把理论知识赋以实践,在比赛中遇到的困难,不懂的地方,学生通常会积极主动的进行学习,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3.《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人只有自己主动愿意做一件事才有可能做好,如果是被人逼迫去做,永远都不会成功。学习更是如此,学生如果只是为了通过期末考试,顺利毕业,拿到学历,就不可能真正的掌握知识。要想达到好的教学效果,不光在于老师的教学方法,还有看学生是否积极地配合,主动与老师互动,真正进行跟随老师的引导,进行学习。

三.《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案

1.师资力量的建设。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虽然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但优秀老师对学生的引导极为重要。不光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老师,很多老师都是从研究生或本科毕业后就直接进入到工作岗位,缺乏实践经验。让老师通过参加培训,参加比赛或到企业进行参观等方式提高自我,进行实践操作。

2.教学内容和手段的改革。《电子技术基础》 课程知识点分散,有很多的专业术语、理论知识。通常老师会因为课时有限,实验室设备落后,而只能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电子技术基础本就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方法、手段,不仅使学生无法真正学会,还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老师在进行讲解的时候要多媒体和黑板想结合,对于PPT上学生不懂的,在黑板上再次进行讲解。对于过于抽象的东西,借助PPT进行讲解。老师要理论课和实践课相结合,在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后,进行实践操作,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

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改革,解决现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结合现状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何忠悦.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2,(18):129-130.

[2]张海彬.浅谈中职学校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J].学园教育科研,2012,(10):181.

第9篇:科学的种植技术范文

关键词: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技术;教学

当前,大多数中职学校都开设了计算机网络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必修课程。为适应国家对职业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具体要求,如何办出中职教育的特色,如何设计课程及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是目前中职学校面临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1、《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分析

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科学的一门重要分支,而计算机网络技术是计算机网络的技术分支。《计算机网络技术》是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骨干课程,集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网络规划与组建、网络安全与管理、网络建设等理论与技术于一体。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最终落实到实际应用上,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

传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课堂教学大都是采用先在教室集中讲理论,然后到机房去做实践。由于课程本身理论性较强,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不能与操作相结合,无法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加之中职学生自身基础薄弱,是学生在学习理论时产生厌烦和排斥情绪,最终导致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效果较差。为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对原有教学方式进行改进。

2.1 利用多媒体技术,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中有大量的知识比较抽象,大多数学生在刚接触时,缺乏必要的基础认知,易产生畏难情绪。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有趣的课件,把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是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在课堂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软件或制作教学课件,充分利用投影、视频、实物等教学辅助用具,通过动漫演示、实物展示、实验操作等方式,帮助学生强化理论知识的学习,消除学生心理压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2 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某些理论知识即使有生动的课件有时学生也难以理解,因此为保证学生的动手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学设置应坚持“适度理论、强化实践”的教学方针,在教学上增加实践课时,是理论与实践课时达到1:1甚至1:2。《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的实验操作主要从安装、管理维护和故障排除几个方面入手,利用机房、实训室、仿真设备等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或在理论教学中穿插演示、或集中一个阶段强化训练。总之,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教师都要把握教学知识点的连贯和完整,做到有计划、有目的、实践结束后,要有报告、归纳和总结。使学生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的几点建议

3.1 理论教学中的课件制作应更生动有趣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大量的理论知识传授个学生,长期以来,教师在制作课件是只注重对课程重点的提取,多采用文字性的描述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理论教学中应尽量减少文字性的描述,多采用生动、有趣性的图形、图像、动漫等多种媒体,通过色彩变化突出重、难点,采用交互方式,激发学生学生兴趣和主动性。

3.2 不断完善教学基础设施

在实践操作环节,重要的是实验实训设备,要想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必须子教学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应建立健全校园网、投资建设专业的网络实验室,购买路由器、交换机、仿真器等网络实训设备,让学生能亲自动手操作,在专业的实训场所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完成真实的网络工程项目,让学生进行实战演练。

3.3 加强教师实践能力的锻炼

教育教学水平的高低主要还是取决于教师队伍的基本素质,现代中职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更应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受学校条件的限制,很多教师的动手能力需要不断的提高,这就需要学校让网络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不同等级的培训,加强教师动手能力的培养。

3.4 加强校企合作,给学生提供实战的平台

校内教学与实践总是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加之计算机技术不断飞速的发展,要使学生能学以致用,立足于社会,真正为社会所接受并具备竞争力,就必须让学生走出校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定期聘请专业人员走进学校,登上讲台,传授新技术,同时也可以安排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实践,让学生补充新知识,巩固所学,为今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中职教育面临诸多困难,任重而道远,挑战与机遇并存。教育教学也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可以借鉴,只能靠有志之士共同探讨,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紧贴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开展教学,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培养更多的优秀技术人才。(作者单位:湖北省宜昌市三峡中等专业学校)

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