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细节描写的作文范文

细节描写的作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细节描写的作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细节描写的作文

第1篇:细节描写的作文范文

通过细节描写内容的讲解、感受和写作实践,使学生的作文改变过去那种像一潭死水的局面。

知识与能力:

1、了解细节描写的重要作用。

2、如何进行细节描写。

3、通过学习细节描写,学生能写出具体生动的作文

过程与方法:

1、讲解细节描写的有关知识。

2、用具体典型的细节描写事例,让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作用。

3、通过具体的写作实践,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重点:在写作中如何运用细节描写。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你们是否有这种感觉,作文总是写得干巴巴的,没有活气,这是什么原因呢?

在生活中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其实写作也是如此。作文中不能缺乏细节描写,细节描写让你的作文活起来。

二、内容讲解

1、细节描写的定义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渗透在对人物、景物的描写之中。细节指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现对象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

2、细节描写的作用

写人,细节描写能使人物性格鲜明,活灵活现;写物,能使景物具体生动,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它是场面描写中一个个点,没有它就构不成场面;它还是情节描写中的一粒粒珠子,没有它情节就不会连贯。可以说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艺术,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没有细节就没有生活。

3、细节描写的分类

细节描写按照所写的内容和对象划分,一般可分为:语言细节描写、服饰细节描写,动作细节描写,场面细节描写,心理细节描写,神态细节描写等。

4、感受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有很多类,下面请同学们从教材中举几类我们一起感受一下:

①学生回顾课文;

②教师补充。

动作细节描写

(1)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吴敬梓《范进中举》)。

(2)屠户和邻居跟在后面。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头替他扯了几十回。(同上)

(1)句中一个“横”字,一个“腆”字把胡屠户在女婿考中秀才时骄横托大、粗鲁鄙俗的嘴脸活脱脱地画了出来。(2)句通过胡屠户在女婿考中举人后给他扯衣服的细节,影射出了胡屠户趋炎附势的心态。

心理细节描写

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魏巍《我的老师》)

上句通过心理的细节描写,写出了作者对老师至今仍怀有的思念和崇敬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一个学生对老师的感情到了极点。

此外,教材中还有很多经典的细节,望同学们下去多加体会。

5、如何写好细节描写

首先,要细致观察事物,做一个热爱生活的有心人。

要使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的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即“五官开放”),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对人来说,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说话做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个性。对物来说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观察然后把它积累起来,作为写作的素材。

其次要选用细节典型。

细节描写在文章中不是越多越好,要能抓住典型细节,应选择具有代表性,概括性,能反映中心的细节。这样才更具有广泛性,有利于突出主题。

再次细节描写要服从表现中心的需要。

细节描写是一种以小见大的写法。细节的分量虽轻,容量却大,在我们选择细节的时候要从细微处着手,大处着眼,小中见大,让小的细节反映人的思想状况,社会风貌。

最后细节描写必须真实。

所谓真实,是指细节描写能够精确而又惟妙惟肖地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人事的特征。如朱自清在《背影》中对父亲爬月台时吃力样子的动作的描写,突出了父亲对孩子无私的爱,让每个读者感动不已。他的成功之处在于对父亲动作的细致观察和准确的表达。

三、写作实践

1、现在请同学们以“考试”为题写一片断作文。要求:写出同学们在考场上的表现细节,并体会从细节中体现出来的意义。

2、请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其他同学点评交流,教师指导。

第2篇:细节描写的作文范文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端阳节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有有趣的划龙舟比赛呢!奶奶在家已经煮好了香喷喷的粽子,打开锅盖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闻得口水直流个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箭向前飞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终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啊!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你去找呢!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端午节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这就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春秋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个大夫叫屈原,他不但是一个治理国家的优秀人才,还是一个伟大的诗人。当时,秦国把楚怀王抓走了,屈原建议楚怀王的儿子楚顷襄王把大王救回来,但楚顷襄王怕打不过秦国,犹豫不决。有一个坏人不想让屈原受宠,就在楚顷襄王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楚顷襄王信了那个人的话,就把屈原的封地没收了,把他流放到汩罗江那里了。终于,楚国被秦国灭掉了。因为屈原是一个很爱国的诗人,他心如刀割,就写了一首《天问》的诗,决心和国家共存亡,就抱着一块石头跳进了汩罗江,结束了他悲壮的一生。当时,许多人为了救屈原,就驾着船,向江里投饭团和肉丸,并向江里倒雄黄酒,防止鱼虾咬伤屈原的身体。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屈原,就把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并在这天,举行赛龙舟活动,并包粽子、喝雄黄酒。

端午节的习俗作文:端午习俗端午节有许多的习俗,如吃棕子、赛龙舟等。在我妈妈的故乡——三明就有一种“插茱萸”的习俗。

茱萸是一种草,它细细长长的,又是绿油油的。每到端午节,当地的老人们就会在自家的每一个门的两旁都插上一秼茱萸,以求神灵保佑平安。

有一次端午节,我们一家人回到了三明。那天,我第一次看到外公、外婆插茱萸。只见外公搬来一节长梯,在门的旁边(门框前)架好,然后小心翼翼地拿出一秼茱萸草,拜了拜天,口里念念有词,然后慢慢地爬上梯子。最后,外公仔细找这门边的裂缝,等到找到了裂缝之后,再把那一秼茱萸草插上去,然后下来。

我们和外公在远处得意洋洋望着大大小小的门上被我们用心插上的茱萸。微风徐徐吹过,门旁的茱萸在微风中轻轻摇摆着身体,好像笑这对我们说“放心吧!我一定回保佑大家平安的!”

第3篇:细节描写的作文范文

初中阶段,由于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尚处于不成熟期,所以作文训练应以记叙文为主,重在规范学生的作文写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写作思维,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但在学生的写作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致命之处———内容空洞。究其原因,和现代学生生活单调、自我意识强化,鲜少关注别人等原因不无关系。如何规避这种通病,需要教师用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学生鲜活的思想与情感引导到写作的轨道上。综观古今中外,指导写作的著作、文章不胜枚举,甚至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科,各位大家著书立说,将写作这件事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剖析个透彻。可对于学生来说,那比自己写的文章长了不知多少倍的写作指导不仅难以让人拜读下去,更对自己的写作缺少立竿见影的指导效果。学生迫切需要一种指导,让他们立马豁然开朗,柳暗花明,一步跨进写作的天地。这就是具体化、细节化。何为作文具体化?

简单来说,那就是作文一定要写具体的事。比如写以“青春”为话题的作文,许多学生在文字里雾里看花地写了许多青春的迷茫和感慨,看后让人不知所云,没留下什么印象,究其原因,就是在文章中没写体现青春特点的事,所以,教育学生面对任何作文题目时先别慌,不要乱了自己的阵脚,要搜索自己的人生经历,找到与作文题目相吻合的事,我们称之为化大为小法、由面及点法或聚焦法。可以指导学生把“青春”这个大话题聚焦到一件具体的和青春有关的事展开写作,事件要明确。不然,学生只能毫无意义地堆砌词藻,压榨情感。所以,写具体的事是写作的第一要务。初中阶段写事和小学阶段又不同,小学写的事比较简单,表达的情感也单一,无非是写一件高兴的事,或一件懊恼的事,或一件幸福的事,情感线条呈直线状。一般来说,在整个事件中,高兴就一直高兴,伤心就一直伤心。到了初中,学生的思想情感进一步成熟,能体味到复杂细腻的情感变化,所以,初中生写的事多体现较复杂的情感变化,情感线条呈曲线状,从事情的发展变化中能清晰看到自己的心路历程:高兴并不是贯穿始终,而是随着事件的发展,思想情感的累积,最终有所顿悟而产生高兴的情感,甚至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一种情感,只是成长的某个阶段的特定情感。比如写“青春”这一话题时,有人会写自己考试失败后陷入迷茫,而天上一片云的涌动带给了自己希望,让自己抖擞精神继续前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初中生写的事由小学的直线式发展为曲线式,更加真实动人了。

作文写具体的事并不意味着文章成为事件的堆砌,全文成为一个个事件的累积,这样只能造成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现象,没有了重点,平分笔墨不仅重点不突出,而且学生情感难以抒发,会让读者明显感到文字中的虚情假意。一件事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也就是在作文写作中只写一件事,当然即使是一件事,也要有一个发展轨迹。比如写和妈妈吵架,会经历一个争吵、恼怒、反思、冰释的过程,这也体现中学生的思想日渐成熟,写作内容愈发丰富具体,不浮躁。文章内容做到了具体化后,细节化会让作文如同画龙点睛,大放异彩。文章内容的细节化就是在写事的过程中,将和中心关系密切的细节加以详细描写。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细节在作文写作中尤为重要,仅限于表面的通篇叙述和枯燥乏味的议论,不仅让读者读不下去,就连学生自己也越写越没劲,没了写作的兴趣。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写作前设计出细节描写之处,进行有意识的细节描写。可进行细节描写的地方有很多,如景物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描写等。对于尚且不能灵活驾驭文字的学生来说,越复杂越会让学生有挫败感,不如将细节描写简单分为描写眼看的,比如景物、对方的动作和神态。因为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引导学生浓墨重彩的描写眼神,如果觉得语言贫乏,可使用“像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加以描写。

对于这样的句式,“像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样”,比如说“她的眼睛像一片海”,写到这就停止了,不向前延伸,就不算成功的细节描写,可以接着写下去,描写海的特点神韵,其实就是描写人物的眼睛。另一种细节描写就是写心感,即描写自己的内心感受,也就是心理活动,也可以使用“像什么,怎么样”的句式加以描写。学生虽然自我意识增强,但却在作文中很少关注内心的自我,所以许多学生的文章中缺少自我心理描写,真情实感明显不够,常常会出现长篇大论的内心独白,或者直白地表述心声。引导学生描写心理,最初可要求他们背诵文章中出现的心理描写片段,也可配合相应的片段仿写,让学生较直观地知道什么样的文字是细节描写。待他们的写作思维成熟后,就可以灵活运用细节描写了。作文教学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以上两个方面只是作文教学的冰山一角,但是既简单又有效,能在短时间将学生领进写作的殿堂,降低写作的门槛,各位语文教师不妨试一试。

作者:逊克县 单位:第二中学崔晶姜晓丽

第4篇:细节描写的作文范文

(江苏省张家港市第二中学,215500)

没有细节不成文,这是记叙文写作的一条铁律。成功的细节描写,能让文章细腻深刻、含蓄生动,极富真实感和表现力。因此,在平时的写作教学中,如何指导学生关注细节、注重细节的刻画、提高细节捕捉描写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现用关于细节描写写作指导课的不同教学课例来进行分析,主要就三堂细节描写写作指导课的思路及特征略作概述,以便在比较中探求更为有效的写作指导方法。

一、细节写作指导的3个课例

(一)课例1:2011年听的一堂随堂作文课

教学流程及教学内容如表1。

该课例中,教师着重讲解了细节描写的相关知识:什么是细节描写,常见细节描写的类型,写好细节描写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等。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就是讲解知识,并引导学生分析点评。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听教师讲解以及在教师引导下进行分析。

(二)课例2:2012年听的一堂作文教学公开课

教学流程及教学内容见表2。

课例2中,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课文中的相关情节,从课内到课外,既忠于教材,又不局限于教材。且能运用学生原作,通过比较辨别领悟如何进行细节描写。整堂课按照认知、理解、运用、提高、拓展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教学过程中基本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参与。

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巧妙设计、精心引导,努力使学生把写作知识和学生实际写作水平结合起来进行指导。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积极参与、主动交流,口头描述、独立写作和相互评改相结合。

(三)课例3:2013年听的一堂作文教学评比课

教学流程及教学内容见表3。

从表3中不难发现,该课例的教学内容是从学生生活经历出发,解决写作素材(即“写什么”)的问题——交流写作素材,用方法激活素材,最后朗读交流、提升修改。教师的主要教学方式,是引导学生打开写作思路、探究表达方法,现场指导写作方法。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是寻找写作内容,主动探究写作方法,当场进行个性化写作,并在交流修改中提升。

二、3个课例的比较分析

3个课例,教学目标均指向明晰:引导学生进一步厘清细节及细节描写的基本写作知识,感受细节带来的审美力量,掌握丰富细节的实用方法。教学重点也比较突出,均采用了层进式结构来运思课堂:教学过程由“说细节”、“赏细节”、“写细节”三部分构成。其中,“说细节”引导学生熟悉“细节”,是认知;“赏细节”引导学生理解“细节”写法,是体悟;“写细节”引导学生掌握“细节”,是能力。

具体的教学处理,3个课例则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1)关于“写什么”。课例1几乎不涉及写作内容,只用例文呈现;课例2有较多的写作内容,配合单项技能的训练;课例3则打开学生的生活积累素材,在写作练习中重视学生的心灵启迪。3堂课都有理性感悟也有感性操作,但与课例3相比,课例1、课例2的课堂理性感悟相对较多、感性操作相对较少,“说细节”、“赏细节”所用时间偏多,“写细节”所花时间较少——作为写作课,这样的安排不尽合理。(2)关于“怎么写”。课例1呈现的是概念讲授;课例2以单项技能训练为主;课例3有技法的探究,也有精要的指导。从中也可以发现,课例1、课例2中,学生对写作知识的把握大多处于认知阶段,体验不够——这也是不少教师容易犯的错误,从说、到悟、到运用,表面看起来好像符合知识向能力转化的规律,但实际上,这样的教学并不合理。课例3中,在学生遇到表达方式的困惑时,教师引导学生探究运用怎样的表达方式来写作——当学生通过探究明白“怎么写”时,其写作状态应该是愉悦的、心神合一的。(3)关于“写作能力”。课例1、课例2中,学生作为听客的多、进行展示的少,如在“评析”环节,多教师主讲,少师生对话,而这个环节对提升学生的写作素养最为关键,因为它是方法转化为能力的重要节点。课例3中,教师引导学生用方法整合写作内容进行整文写作,如此,在写作中反思,在反思中写作,最终促成能力的形成。先写,再交流反思,形成方法和策略;再写,通过交流再提升——始终围绕一个“写”字,这才像是写作教学。

三、几点感想

著名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作文教学中,要重视对细节描写的品析和运用。

第一,要在“写什么”上引导。课例2中,教师选取课文《孔乙己》中的一段细节描写,故意隐去几处细节描写的文字,再通过还原文字进行比较,让学生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一处是“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一处是“穿着一件破夹袄”)。这样的写作指导,让学生对细节描写“写什么”有了初步的感知。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生活即素材,作文指导课要让学生积淀的静态素材,成为动态的、活跃的、积极的写作素材。

第5篇:细节描写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锤炼词语 突出特征 巧用修辞 运用五觉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的“写作目标”中要求学生“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在作文中,为了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文章更加生动真实,就应该学会巧妙运用细节描写。怎样才能让学生写出生动逼真的细节来呢?

一、注重作文中的细节描写

1.锤炼词语,突出特征

以教材《背影》中父亲过铁道买橘子一段为例,来分析。

教师:对于现实生活中这一平凡普通的小事,同学们能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较为具体,但是这样的表述,难以打动人心,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下面我们来欣赏朱自清先生对这一情景的描写。

师问:“你从中有了怎样的发现?说说令你感动的语句。”

学生1:“作者写了父亲的身材肥胖和衣着穿戴,表明他过月台的不容易,表明对儿子的疼爱,这里让我感动。”

学生2:“这里运用恰当的动词,如‘走’、‘探身’、‘攀’、‘缩’、‘微倾’,把当时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去买橘子的动作写得具体细致。”

学生3:“令人如临其境,感受到这位父亲对儿子的照顾真可谓无微不至,令人回味无穷。”

学生4:“文中还写了父亲买橘子回来时的情形,这样有去有回,显得很完整。”

教师:“同学们都有一双火眼金睛,有一颗敏感的心,对文中的细节描写分析的很到位,也正是由于细致入微的细节描写,所以读者的泪会随着作者一起流下来。那么如何让你自己的文章也生动细致感人至深呢?”

学生1:描写人物时要运用恰当的动词和形容词。

学生2:要有自己的心理感受。

学生3:要把人物的动作用“慢镜头”的形式来写,这样可以把事情的过程写得很详细,很感人。

教师:通过对一些精彩动词和形容词的锤炼,可以对描写的内容加以修饰和限制,让文章更生动,达到一字传神的效果。

学生质疑:描写人物可以运用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等方法,使人物丰富,那么在作文中如何描写景物呢?是否也有好的方法让我们去学习呢?

教师:你的问题非常有针对性,这也正是老师想要让学生思考的。有关如何描写景物,我们同样可以从经典作品中加以借鉴。

2.巧用修辞,运用五觉

教师问:在我们所学过的课文中,你对哪些景物印象最深?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1:朱自清的《春》,如“桃花、杏花、梨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学生2:鲁迅的“百草园”,如“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

学生3:鲁迅的《社戏》,如“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教师:同学们找得很好,这些都是名家名篇,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在这些景物描写中,我们就可以从大家身上借鉴一些写法和技巧。开动你的脑力和智慧,你能找出蕴含在其中的方法吗?

学生1:在描写景物时要运用的修辞,如:比喻、拟人、排比等。如朱自清先生的《春》。

教师: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当然还要有丰富的想象力。还有同学要评述吗?

学生2:在描写景物时要多角度观察,多层次多方面来写,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教师:他们对这两篇文章的景物写法分析得很准确,你们还有谁要补充吗?

学生3:还可以调动人的多种感觉器官来描写,如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

学生4:还可以从不同的时令季节来描写景物。

学生5:还可以从不同时间段来描写景物,如白天与夜晚时的不同景色,这样描写的内容就丰富多彩了。

二、赏析范文,领会作用,感悟方法

缺乏细节描写的文章片段: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接电话的是母亲,我说,妈妈我想你,妈妈说她也想我……这几句话只见概述不见描写,更不见细节,语言枯燥,人物形象模糊,感情平淡。

有细节描写的片段:初一刚住校,我是那么的不适应,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陌生的同学,陌生的教师,陌生的教室,陌生的学习内容,连自来水里流出来的水都是陌生的,晚上醒来,想起妈妈的笑脸,爸爸的大手,奶奶的唠叨,爷爷的叮咛,泪水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师点评:增添了心理细节、肖像细节描写。“我”的思家之情表现得更真更切,排比修辞使语势强烈。

学生2:初一刚住校,我很想家,就打电话回家,“叮……叮……”电话通了,我仿佛看见妈妈正在洗衣,听到铃声,她立即放下衣服,跌跌撞撞地奔向电话,嘴里还不停地说:“别着急,我来了!”她哪里知道我根本听不到!“喂?秀,是你吗?”是妈妈的声音!我的眼泪一下子流了出来。“妈,我想你!我……”我说不下去。“我也想……想你!”我感受到妈妈的颤抖,她一定是一边笑着,一边流着泪……

师点评:增添了心理、语言细节描写。“我”与母亲相思之情表现得更真实、更生动、更浓烈,语言生动。

师小结:细节描写的作用――使文章从枯燥走向生动,从模糊走向真实,从平淡走向深刻;细节描写的要求:真实、典型、细微、生动、新颖。

三、文海拾贝,采撷精品

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一处景物、一番感受,这些内容往往都是突出中心的重点,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们忽略了或是在描写能力上的欠缺,这些精彩部分从我们笔间溜走了。所以,我们要把细节写细。让画面具体可感知使之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要使细节描写生动形象,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仔细的观察;细节描写要抓住典型细节,来突出文章的中心,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细节描写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词语;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方法,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使无形变有形。使读者通过阅读文字,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画面。让具体的画面成为打动读者的动情点。

写好细节的技巧:认真观察,选择经典细节;准确用词,串联情境细节;运用修辞,特写传神细节;想象联想,生成魅力细节。

第6篇:细节描写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材料积累 提高技巧 思维启发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较难的一个环节,教师难教,学生难学,这使作文教学陷入一个尴尬的境地。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是教师把语文教学中的讲读教学和作文教学完全割裂开来。讲读教学只研究文本,忽视文本中对作文教学的影响;而在作文教学中单调地讲理论,完全不联系讲读课的示范实际。鉴于此,我在“材料积累、技巧提高、思维启发”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在语文教学中,努力把讲读课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在学习中积累材料

目前,初中语文教材其入选范文,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章的经典,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这就为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初中作文,特别是七、八年级作文,以记叙文为主。记叙文离不开写人与记事。写人主要是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记事则要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此外还要注意详略得当。学生在写记叙文时,往往觉得没有内容可写。这除了缺乏生活经历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知识贫乏,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根据这种情况,在讲读课中,我特别注重将范文中的细节描写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譬如,《童年的朋友》中作者对外祖母头发、眼睛的描写;《背影》中父亲给我买橘子途中攀爬月台时动作的描写;《一面》中“我”心理活动的描写……这些细节描写都是很好的范例。我在讲课时非常注重对这些段落的赏析,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提示。让他们自己感受课文中语句的合理性、科学性,再结合自己作文中的人物描写,找出改进的方法,这样我把作文教学融入到平时教学中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学生在叙事时最大的毛病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重点,更没有起伏。而课文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如《枣核》中写与老友相见只是一笔带过,而对于朋友叙述家中的布置,诸如“垂柳”、“假山”、“荷花”等则着墨很多;《最后一课》中对于“小弗朗士”上学路上的描写较为简略,而对于“韩麦尔先生”最后一课上的表现则描写详细;以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雪后捕鸟动作的浓墨重染……所有这些我都让学生细细的品味,把这些方法用到实际写作中去。

二.在欣赏中提高技巧

在讲读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是从鉴赏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作品的写作特色。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却听得如处云里雾中。在学生的眼里,他们总觉得课文中的那些写作技巧是与自己的写作实际无缘的、用不上的“阳春白雪”,导致学生对教师们津津有味地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不感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教师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例如,《春》、《我们家的男子汉》、《月迹》、《柳叶儿》、《背影》等课文中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就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

我在讲解作品的那些写作特色时,密切联系“学生描写人物时往往只满足于人物动作的笼统抽象的描写而不能给人以具体且细微的形象”这个实际,在启发学生体会课文中关于细节描写的内容时,我明确地告诉学生,细节描写成功的关键,一是用好动词,二是抓好动词修饰语的运用。这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作品中细节描写的艺术特色的理解,而且初步掌握了一些描写人物细节的实际本领。这样,由于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中优化了课文与作文的结合,作文教学的效果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在讲评中启发思维

第7篇:细节描写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读写;有效结合

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旨在将课文作为语言载体,结合其内容,设计与之相应的“写”的内容,使学生能力得到有效培养。而在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语文教材编写的主要思想在于将读写有机的结合,具体体现在语文新教材的四大板块,即口语交际、写作、阅读和综合性学习均围绕本单元的“阅读”共性来安排内容。由此可见,在语文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全面落实整合读写的教育工作,从而使教学效果得到全面提升。

一、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选择教学素材环节

写作素材是需要学生从大量的阅读中积累的。目前,初中生的写作往往不能够体验出生活气息感,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指导学生对自身的真实情感进行表达,使学生能够具备将生活的大小事情提炼成写作素材的能力。同时,任课教师要尽可能的使学生的读写范围得到科学的拓展,使学生的视野得到合理的开拓,继而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新课程标准倡导综合性学习的思想,强调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包括提升其探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团结合作意识等。初中语文教学的读写结合,不再受到传统教学听、说、读、写分开训练的局面,通过教学环节的有效整合,使学生感受到写作的魅力,并整体训练了学生的各项能力。

二、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布局

写作结构环节绝大多数学生在写作落笔时往往无从下手,又或者在文章结尾处很容易发现作文已经偏题。笔者对出现该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发现这是由于学生不能深度的思考所致,在这种没有深入研究写作的逻辑顺序情况下,使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主旨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忽视,那么学生便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写作问题。为此,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任课教师要深入剖析文章结构,对写作内容的合理表达加以指导。例如,在《背影》这篇文章中,作者朱自清首先将文章主题设为血浓于水的父子深情,在文章写作之处就布局了买橘子这一叙事片段,通过描写作者的心理活动,从而使感情得到适当的抒发,本文对父亲的背影进行了重点突出,即儿时父亲高大的形象已经随着时光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行动上的缓慢和苍老的背影,突出了父爱的伟大,使文章的思想感情得到升华。通过对《背影》这篇文章的指导,学生能够意识到写作过程中逻辑结构的重要性,学生要理清整体到部分的划分写作思路,避免写作中的重复性叙述,使文章的整体性得以有效彰显。另外,在写作过程中,布局的处理要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在初中语文的读写教学中,这些写作能力均需要任课教师的进一步引导。

三、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指导写作细节描写环节

文章的精髓与灵魂的表达在于其细节的把握。写作时,对描写细节的环节进行重视,能够使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初中阶段的作文细节描写环节,任课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对人物细节的描写,包括动作、神态、心理等。针对于不同的语言环境,细节描写的作用各不相同,其能够有效彰显出作者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另外,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任课教师也要强调课文中的细节描写部分。例如,在《孔乙己》授课过程中,通过“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这部分,对孔乙己的外型和语言等细节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使人物的形象得以描述,通过作者的描述,学生能够对孔乙己的性格特征进行一个到位的了解。这也能够凸显出孔乙己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讽刺了封建社会的科举制度。通过这种对文中细致描写的把握,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感悟到语言的魅力,继而使其观察分析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那么,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就可以借鉴这一写作手法,重视细节的刻画与描写,实现提升其读写能力的目的。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读写的有效结合势在必行。它能够使学生更快的掌握初中语文知识,使初中生能够充分感受到语言的魅力。此外,读写的有效结合也能够使初中语文教学具有一定的教学特色,丰富教学资源,使教学素材的选择更加科学,从而实现系统化的初中语文教学。而通过读写的结合可以使初中语文的教学效率得到一定程度的强化,从根本上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了优化,并全面提升了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刘海霞.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一体化的探究[J].新课程•上旬,2014,(6):200-200.

第8篇:细节描写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积累;观察;阅读;选材;细节描写;鼓励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我长期在教学一线,深深感受到作文教学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是一大难题:教师怕教,学生怕写。教师怕教,是因为作文教学本身就是一个很庞杂而长期性的活动。学生怕写,写的都是一些陈芝麻烂黄豆的事情。写的相对好点的学生凤毛麟角。那么,如何解决这些稍显棘手的问题,我结合个人教学实际,谈一下针对目前学生作文现状的解决路径。

一、积累写作素材,使作文言之有物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苦于没内容可写,而一些写好者为什么有写不完的话呢?究其原因,人家有丰富的素材积累。因此,学生作文只要有素材可写,也就不“苦”了,而写作素材的来源主要靠积累。积累素材的途径有两种:

1、通过细心观察生活,勤于日记或周记。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东西,诸如花鸟虫鱼、自然风光、人情风俗、社会文化,还有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审美和创新时的思想火花,所有这些,只要你以发现的眼光去观察、理解、提炼,何愁写作时无米之炊?积累素材的最好办法是写日记。叶圣陶先生说:“应该随时动笔,写日记,写自己种种要写的,这才可以使自己的写作能力越来越强。”

2、从阅读中积累。广泛阅读能开阔眼界、充实思想、丰富学识。阅读要“于切要处下心力”。潜心思考,深入理解,书本知识就可以逐步化为自己笔下的写作材料。散文作家秦牧的作品旁征博引,知识面广,趣味性强,就得益于他丰厚的学识积累。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还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多阅读一些有益的读物,如一些名著、报刊杂志等,在阅读时要求其做好摘抄。

二、表达真情实感,使作文以情感人

文章的好坏不在于语言的华美,而在于有没有真情实感。如初中语文课本上的一些课文:朱自清的《背影》、都德的《最后一课》、鲁迅的《藤野先生》等,这些文章为什么语言很朴实但却能深深地打动读者?就在于情感真挚。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一定要求其写真人真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1、选材要真。现在的孩子,学习资料大都比较丰富。一遇到写作文,很多就想到“信手拈来”,从作文书上或者把以前写过多次的素材又照搬过来。能静下心来,从自己的“积累库”中细心选材的为数并不太多。因此,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经常要求并鼓励学生写自己耳闻目睹或亲身经历过的真人真事。只有选材做到真,表情达意才可能真。

2、重细节,表真情。 在平时的写作练习中,有的学生也出现这样的问题:选材是真实的,可写起来却无话可说,三言两语就草草结尾。对于这种情况,显然是缺乏细致入微的描写。于是,我主要是指导其写作时要有细节描写,要充分运用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运用想象力把内容展开,要把自己选的素材栩栩如生地用语言再现出来,使读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这种语言再现并不是要用华丽的词藻,只需朴实的语言,用细腻的笔调娓娓道来即可。细节描写,是文章表达情感最重要的途径。

三、赏识成功,激发兴趣

第9篇:细节描写的作文范文

一、学习优美的语言,靓化作文语言

在课文学习中,可以对一些优美生动的词语和凝练的语句反复体味,并学会怎样将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句灵活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春》一文时,文章中对春风、春雨、春花、春草等景物作了细致描写,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领会作者分别写了哪些景物,是怎样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绘的,从触觉、嗅觉、味觉、听觉中哪些角度写的,又是怎样根据景物特点来遣词造句、组织语言的,如何选取动词、形容词、拟声词等词语,运用了比喻、拟人、夸张中的哪些修辞手法,在引导分析品味课文之后,能够弄明白作者这样写的作用有什么妙处,从景色的描写中,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对自己印象中春天的景物,结合自己的体会,进行仿词、仿句练习。由于季节相同,景物相似,在自己的训练中就能有这样的语句:“微微的吹拂着,小小的花朵迎风飘扬,跳着轻盈的舞蹈,散发出一阵阵幽雅的清香。使人陶醉,使人沉迷,使人流连忘返”。“春天来了,大地焕然一新,四野里到处开满了五彩缤纷的野花,有的能叫上名字,有的我连名字也叫不上。小草儿偷偷的从土里钻出了它们的小脑袋,春天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一场春雨过后,大自然中一切都显得生机盎然……”在这里,将刚学过的优美生动的语句灵活运用到了自己的文章中,而且还有了自己的感受,有了修辞手法的使用,读来使人耳目一新。既模仿了文章又都有所创新,达到了将别人的好的东西学到自己的头脑里,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并巧妙地做到了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二、学会选材立意,让生活走进作文

学习《一双手》时,目标定位在以小见大的写法上,可以抓住课文中的细节描写体会出其中的人物精神境界。学习中,找出文中描的精彩语句,体会手的特点,从而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在生活中注意细节,做生活的有心人。分析文中的细节描写的同时,联系作文写作时,作文选材中大而空的缺点,启发学生从小题材着手,不贪大,不空谈,言之有物,注重细节描写。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以“ 的手”为题练习片段写作,选取自己熟悉的人为写作对象,表现出人物的特点,可以写老师,可以写父母,可以写同学,也可以写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陌生人,虽然篇幅可以短小,但要人物鲜活,形象鲜明,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小切口的作文片段训练,积少成多,坚持下去,课文学习与作文训练定能双丰收。我想,如其参考课外的所谓范文写作,不如深挖课文,找到课文学习与作文训练的契合点,注意课内外的延伸,这样就能写出感动自己,打动读者的好文章。

三、创造性使用课文,拓展写作训练

续写是一种想象作文,可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续写课文故事不仅能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对课文故事的理解,同时也能有效地培养作文能力。在学习完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后,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文章结尾把故事续写下去。在文章中要大胆想象,既幽默又引人思考,想象力丰富,语言保持与原作一致,情节发展一线贯穿。这样多次练习后,对续写有了正确理解和认识,写出的文章符合续写的要求,同时也培养了多种能力。

编写课本剧,是对课文的内容学习理解的基础上的再创作。学习了《变色龙》后,学生对文中主人公奥楚蔑洛夫 “变色龙” 的形象有了深入的把握,课文的故事发生的地点在街道,学生根据矛盾冲突、人物形象,编写了《变色龙》的课本剧,重新编写了人物台词,既忠实于课文,又有自己的创作,更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写作剧本的乐趣。在编写剧本的过程中,有的同学写出了现实版的《变色龙新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