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历史活动课教学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Abstract: Experiment is a kind of inquiry activities. Activately carrying out the exploratory teaching based on it has significance to cultivate the science quality of students. The article took the philosophy of basic education innovation and new course reform as the basemen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urrent junior physics teaching as the target, made concrete and comprehensive teaching design on extracurricular inquiry activities, as well as the teaching reform practices.
关键词: 课外实验;探究性教学
Key words: extracurricular experiment;inquiry teaching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279-02
1探究性实验活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的重要意义
探究性教学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地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与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有关联的问题或项目,用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教学活动[1]。探究性教学有别于传统的以知识教育为中心的教学方式,更加强调通过是学生亲历科学探索的过程,激活学生的认知情感和主体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运用知识的综合能力。将探究性教学引入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当中,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加快推进物理教学素质教育改革的进程。在2001年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强调:重视科学探究的教学科学探究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它应该贯穿于物理教学的各个环节[2]。实验是物理学习中获取信息,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能力的主要渠道。实验既是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过程,又是从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复杂的思维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识过程。因此实验是物理探究性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
2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多年的初中教学实践,以及对兄弟院校数十位初中物理同行进行针对性的访谈,深感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中存在一些相似性的问题。
2.1 学校方面首先,学校对于课外活动指导工作量化缺乏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激励措施。其次,目前学校实验室仅仅满足课堂实验活动的需要,服务于课堂之外的意识比较欠缺。
2.2 家庭方面某些家长由于工作繁忙无时间指导学生的课外活动,或受文化水平所限缺乏指导能力。有的家长只是给孩子钱,让孩子自己看着办。缺少对学校教育的配合,使所学知识和方法无法得到应有的强化和延伸。
2.3 社会方面给予的关注度和便捷度不够。有些课外实验或社会调查需要和有关部门协调,而学生协调能力有限,这就要学校、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形成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机构实现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
2.4 学科方面教学内容固定、课时紧,加之班额太大,演示实验无法充分实现学生自主探究,即使安排分组实验,每个学生的动手实验的机会也各不相同,实现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具体指导也不现实。学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无法随时发现纠正导致实验失败,从而导致学生实验探究的兴趣受挫。
2.5 教师方面首先,陈旧的实验教学理念导致教师、学生的物理实验意识比较淡薄,致使实验教学不能自觉开展。广大一线中学教师常规教学任务重,从而无暇顾及对学生的课外活动的指导。其次,由于是课外活动,老师的指导更多的是体现在活动之前,对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遇到的困难,老师不能及时提供帮助,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外活动的效果。
2.6 学生自身方面有的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参与物理课外活动。另外缺乏自制力和主动性也是导致物理课外活动开展不顺利的重要原因。
3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设计与实践的基本原则
3.1 兴趣性原则教师应从从日常教学和生活实际中结合学生和教材实际探索出更具价值和可行性的题材的活动,提供多形式和多层次实验,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满足各类学生的要求。
3.2 自主性原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从选题、确定方案、查阅资料、收集证据、实验、撰写报告、汇报等方面逐步增大开放的程度。
3.3 实际性原则联系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关注科学技术和社会热点课题。如噪声污染、粉尘污染的调查和模拟研究实验等。
3.4 合作性原则关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合作学习。在学生之间营造互相尊重、相互信任的气氛,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讨论,多采用小组探究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小组工作,发挥各自所长,在汇报中鼓励学生运用口头、书面、绘画、图表、演示、模型等各种方式进行交流,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3.5 技术性原则关注学生信息技术意识和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可以在探究活动中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包括计算机网络)收集与课题有关的信息资料,鼓励帮助学生在汇报中运用多媒体技术。[5]
3.6 协调性原则学校、家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协调支持学生的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全方位加大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为学生创设完整系统的探究环境,对学生自主探究提供最佳条件。
4初中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具体内容
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包括:课外小实验、小制作,开放实验室的探究性实验,研究性实验课题等类型。
4.1 课外小实验和课外小制作课外小实验、小制作是课堂物理实验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形式,对一些需要用时间较长的观察实验,或不能在课堂完成的实验非常有用。在某种意义上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课外小实验目录应提前公布,学生对其中感兴趣的实验可以申请在课堂上进行独立或合作演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收集实验器材,并进行反复操作,从而保证了课堂演示的成功率。学生自信心和成就感在探究经历中均得到很大增强。对其余同学也能起到极好的激励作用。
课外小制作适宜以自制学具为主。自制学具存在一定的难度,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仿制阶段,即在现有的实验器材的基础上进行改装。改造阶段,在认真分析现有仪器的优缺点的基础上对现有仪器作出的一些改进。自己设计制作阶段。迫使学生深入思考:什么样的实验,什么样的实验仪器才能正确完成有效的教学。
自制仪器应符合科学、有效、简明、廉价、有趣的原则。“有效”是指使学生意识到自制学具不同于自制玩具,重在实际效果而非观赏性。“科学” 是指强调实验原理的正确性。“简明”就是努力使学具做到构造简单,易于制作、易于操作、易于观察。“廉价”要求一般所需原材料尽可能使用废旧物,只有少数原材料由学校出资购买。“有趣”是指要突出学具的新颖性,能够更好的吸引观摩者的注意力。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可以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科学的真实性,感受到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通过体验小制作成功完成的喜悦,可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实验操作、实验设计和实验创新能力。
4.2 开放实验室的探究性实验定期、不定期地开放物理实验室,并一改以往教师为学生提供好器材的做法,而是让学生自己选择所需的仪器。学生感到这种做法很新奇,有趣。他们必须解决遇到的问题如:取弹簧秤选大量程的好还是小量程的合适都得动动脑筋。
培养学生使用仪器和操作能力。实验中学生都采用教师准备好的配套仪器,缺乏对仪器的结构原理、性能和参数的了解,不会正确使用仪器,特别是一些是贵重仪器更是望而生畏,产生消极心理。学生自己挑选器材后,自己组装,自己操作。教师为他们提供工具,不准装错、漏装、不准损坏仪器,组装好后必须认真地检查才许使用。这些工作也难倒不少学生。
培养学生处理故障的能力。为确保实验的成功进行,教师必须熟悉仪器的原理、构造、性能等。教师应增加实验仪器知识的传授,不仅让学生会使用仪器,而且还会巧用仪器。当在实验中一旦仪器出现故障才能迅速排除,在学生实验中故意设置一定的障碍让他们排除,有利于学生养成在使用仪器前认真研究仪器的习惯。
4.3 研究性试验课题结合初中物理教学实际可设计社会调查、查阅资料、参观访问或实地测量等研究性试验课题。
组织学生或让家长带领学生参观科技展览馆。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传播科学精神、思想和知识,满足了学生亲身体验和主动学习科学技术的需要,增强学生的探索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每学年计划安排2-4次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需将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每次活动在课内要安排一定课时,要求学生将自己的调查过程和探究过程报告给大家。活动内容既可以是物理知识的应用,也可以是与物理相关的问题,学生可以在教师提供的参考课题中自选,也可以根据自己日常生活中发现有趣事物另选课题。活动要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延伸物理知识。
在社会调查活动中,学生可以利用教材中学到的理论知识,结合实际去解决生活和生产中的具体问题,如在学生学习了水循环后,分小组考察学校或社区附近水域的污染情况,完成报告,报告项目包括考察目标,地点,时间,水域情况,周边情况,总体印象,给相关部门的建议等。实践中,我们提供给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的项目有:①考察校园受噪声污染的情况②考察家庭所在社区附近水域的污染情况③家庭所在社区的光污染的调查④废干电池的污染调查⑤调查电磁波在现代社会中广泛应用⑤调查你家或学校的电路中有无违反安全用电之处。⑥调查并对比自家和亲朋家10年前和现在,用电器的数量。
5结语
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将教学重点放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上。能够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及物理学的学科特点。一方面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特别是通过用脑思考,动手操作,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一方面学生通过物理课外探究性实验活动的广阔题材,锻炼了他们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诸如独立思考、文字表达能力、创造能力等。
学生通过进行形式多样的课外物理实验探究,体验科学家探究的经历,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学生对物理学习兴趣有很大提高,学生实验意识增强,动手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对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和创造才能都有很大帮助。教师和学生的实验探究意识和能力都得到大幅度地提高。
参考文献:
[1]郝志军.论探究性教学方式的变革[J].教育科学研究,2005,(9):37-40.
[2]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
[3]靳玉乐,艾兴.对探究性学习的再认识[J].教育科学研究,2003,(1):27-29.
[4]沈善良,郭海芳,张迎春.对探究教学的探讨[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32(9):205-208.
关键词:创新;自主学习;历史;角色
在基础教育改革大潮中,以“学科”和“活动”为主要特征的历史活动课程逐渐走入中学历史教学。活动课程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是历史学科实施素质教育渗透文化底蕴的一个突破口。新颖多样的活动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自然融入教学过程,在最大程度上体现“乐学乐教”;历史知识的融入、相应技能的实践,使学生个性和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从而培养“审美、立美”的能力。历史活动课程教学能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挖掘自身的潜能,创造“乐美陶冶,相生相长,人人成功”的生态学习生活方式,最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整体素养。笔者拟以我校参与的全国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课题《促进优质学校教育发展策略的研究》的子课题《优质教育与“乐美”学校文化的研究》为平台,结合山区中学历史活动课程的实际情况,谈谈对教师角色转型的几点看法。
1 “乐美”历史活动课程课型特点
第一:活动形式新颖形象。历史活动课程强调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得到生动、鲜活的体验。那么首先教师组织设计的“活动”就必须具有吸引力。因此,“活动”必须形式新颖且十分形象,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才能引人入胜,达到“乐”的效果。
第二:知识能力与活动相结合。在学科教学中,没有完全脱离“学科”的活动课程。中学历史活动课程是建立在历史学科知识与能力基础之上的活动课程。脱离历史知识与能力,活动课程将空洞苍白,失去其学科价值。因此,在教学中,要将活动内容涉及贴近历史知识,以活动的形式开发和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达到“美”的境界。
第三: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与多元评价相结合。在历史活动课程中,学生无疑是课程教学的主体。课本知识和结论的生成并非单一说教就能取得效果。活动课程作为课程教学的补充,重点体现在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历史素养的养成上。历史活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开放的视野来思考问题,在思维碰撞的情况下,自我收集资料、自我思考的活动训练促进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学会学习,最终获得“成功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能力评价与知识评价相结合,多在细节上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成功”感。
2 “乐美”历史活动课程教师角色转型
(一)、教育观念转型
“观念是行动的灵魂。”《历史课程标准》中更是明确提出:“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的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励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为符合活动课程要求,历史教师应及时调整应试教育观念,培养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学思想和能力,根据教学的特点和教学的内容,开创性的选择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将教育观念统一到新课程的方向上来。
(二)、教学地位转型
历史学习是一个以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新课标明确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开发者。因此,教师要有合作意识,要以“平等”形象出现;要相信学生,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发表意见,尊重学生意见;要勇于分享个人观点激发学生的思维等。中学历史活动课程类型多样,内容具有综合性、开放性特点,因此教学方法和形式的弹性加大,为教师开阔了广泛的空间,教师应该更为大胆地开拓思路,合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创新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在探索中开创别具山区特色的历史活动课程。
(三)、教学内容转型
“重结论,轻过程”是传统课堂教学中十分突出的问题。《历史课程标准》要求:“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用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3]新课标在教学总体目标界定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努力克服课程教学中的以“教”代“学”的现象,把重点放在方法引导上,放在探寻知识形成规律上,让学生通过感知――概况――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真理,掌握规律,实现史为今用。
(四)、教学技能的转型
单一的教学模式、教学技能不能满足多元化的学生和社会需求,反而产生出视觉和心理上疲劳,无法引领教学双方生成求知共鸣。因此,学习一些新教学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而达到“乐美”教学效果。如: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发课程资源的能力、学科整合能力、多媒体与历史教学整合的能力、组织主持历史活动的能力、平等沟通交流的能力等等。
(五)、教学评价转型
“历史教学评价应以学生为中心,要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学生了解《标准》的要求以及评价方法与过程,并引导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以便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4]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促进功能,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在活动课程中,更多关注学生的独到见解,应更多地侧重过程评价、情感评价,让所有有潜能的学生得到老师的赏识,使每个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有效的发挥。评价结果也可采用多种方式呈现给学生,如评语、等级评分等。
(六)师生关系转型
传统师生关系中,教师居高临下,师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地位和心理距离,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能力的发挥和潜能的开发。历史活动课程就是要营造一种师生共同学习、探索的环境,建立对话式、交互式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成学生学习活动的参与者,与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互动互学,与学生共同探究,共同交流,彼此之间成为学业合作伙伴,学习的共同体。只有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下,活动课才能变成一种动态的、发展的、富有个性的创造性过程,才能有利于“创造性教育合力”的开发。
历史活动课程是历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历史教师在初步明确历史活动课的基本理论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明确角色的正确定位,才能促使活动课程的运行更加顺利和完善,实现“乐美陶冶,相生相长,人人成功”的生态学习生活方式,真正达到“以活动促发展”的素质教育要求。
参考文献
[1] 杨凤辉. 中学历史活动课的现状和实践研究[D]. 湖南师范大学 2011
[9] 时湘云. 中学历史活动课设计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8] 张莹. 高中历史教学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D]. 东北师范大学 2007
[10] 史艳金. 初中历史活动课的现状与实施策略[D]. 东北师范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