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游子思乡的诗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二) 思念是一种病,因为有了爱,有了另一半,才有了人世间最美妙的滋味——思念!
(三) 君子相交,随方就圆,无处不自在。
(四) 铅笔,勾勒不出思念你的心情。橡皮,抹擦不去想念你的情绪。
(五) 你的手真好看,不过好像缺少了,一件东西,嗯嗯,就是我的求婚钻戒啦。
(六) 人生难得遇到知己,你的言语,眼神,一举一动,都会带来无尽的温馨。漫漫人生路从此,不惧严寒,不太孤独。
(七) 原来合适的人,不是你拼命去追赶的人,而是在你累的时候,愿意拉着你一起走的人。
(八) 我们总是不停的走着走着,一路上难免遇到坎坎坷坷,有时候我们会失望,会不相信未来
(九) 对不起,我还是很想你,你早已远去,我却还待在原地。对不起,我还是好想你,怎能说放就忘,我没那么勇敢。
(十) 那些没说出口旳思念,都变成了黑眼圈。。
(十一) 世上好花为你开,世上好景为你在,你是上天的宠儿,怕你在人间孤单寂寞,命令我来陪你过完这一生。
(十二) 不经意的思念是那么痛,痛到回忆根本不敢触碰。
(十三) 我害怕,我拼了命的珍惜后,却还是什么都没留住。
(十四) 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块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
(十五) 朝朝暮暮,生死相继,有多少人可以不离不弃。
(十六) 再美好的曾经,在分手那一瞬间,都会变成爱情的陪葬品。
(十七) 无法诠释对你思念,想你、并不只是在寂寞流年。
(十九) 如果有一个愿望可以成真,我愿所有美好的事,降临在你的身上,除此,我可以什么都不要。
(二十)人群中那张熟悉的面孔,用一个微笑就代替了我一直对你的思念。
(二十一) 虽然不能陪你一起长大,但我可以陪你慢慢变老,于我而言,这便是最悠长的幸福。
(二十二) 想你,看那黑夜里散落的几颗冰冷的星,看那街角孤灯拖得极长的背影,是你,正无息无声中温柔的等我,一阵风吹过那影子你序然成一地碎片。
(二十三) 你的晚安,像是兴奋剂,也像是安神药。足够让我疯狂,也足够让我心安。
(二十四) 始终如一追随你,天涯海角不在意;心头梦里都想你,心心相印没距离;真情真意有默契,热情高涨见到你;好愿望陪伴你,有你身边多甜蜜!
(二十五) 青春的花开花谢,只是我思念的日历没有首页,没有尾页。
(二十六) 早晨我吃不下饭,因为我想你;中午我吃不下饭,因为我更加想你;晚上我吃不下饭,因为我疯狂想你;夜里我睡不着,因为我饿。
(二十七) 梦里出现的那个人,是因为你很想见他,夜深人静的时候,独自一人在角落里哭泣。
(二十八) 山外青山楼外楼,哥哥身体壮如牛,春风吹得哥哥醉,只把恐龙当靓妹。亲爱的,情人节快乐。
人们对古典诗词的这种热情是可以理解的。在现代都市生活中日益变得功利和浮躁的人们,需要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和熏陶,而古典诗词正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早在世界上许多民族尚处于蒙昧时期的2000多年前,我国就已经编纂了《诗经》这样完备的诗歌总集,拥有了屈原这样伟大的诗人。2000多年来,我们积累了足可引以为自豪的诗歌遗产,而唐诗宋词——尤其是那些经过千百年时间淘洗而传诵至今的名篇佳什,更是诗歌遗产中的“极品”,说它们“字字珠玑”,绝对不是夸张。作为现代人的中国青少年,如果不会欣赏唐诗宋词的美,实在是一件无法弥补的憾事。
当然,现在的青少年升学压力重,课外作业多,没有充裕的时间和悠闲的心情去阅读与考试无关的书籍。但我想,诗词篇幅短小,课余读一些,所花时间不多;再则,在紧张学习的间隙,伸一伸懒腰,慢声吟诵一两首优美的小诗,正好可以松弛一下紧绷的神经,调剂一下疲惫的身心,也是十分惬意的。我看,关键还在于培养读诗的兴趣。只要有了兴趣,时间总是挤得出来的。
要培养对诗的兴趣,首先是用心灵去接近它、解读它。那些千古传诵的诗词佳作,它们所蕴含的古代诗人的情感体验,往往具有超越时空的普遍性,纵然有时代隔阂,也不致成为我们欣赏的障碍。再说,那些真正的好诗,大多明白如话,虽然是一千多年前的语言,对今天的读者却依然充满了魅力。比如下面这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全诗没有一个冷僻的字,不用任何典故,朴素得比如今的很多新诗和流行歌曲的歌词更晓畅易懂。它真挚的感情全从肺腑中流出,即使从未有过远离亲人、作客他乡的生活经历的人,也不能不为之动情,不能不为之从内心升起对母爱的深深眷恋;更不用说有过这种生活经历的人了。记得我在十五六岁的时候,离开乡下到上海求学,虽然路不算远,但少小离家,总有一种游子思乡的心情。不幸又在初中毕业之前忽遭丧母之痛,悲痛中反复地读这首诗,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心灵震撼,不太会写诗的我居然也写出这样的诗句:“密缝针线今犹在,不忍开箱检旧衣。”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至今仍然能够清晰地回忆起当时这首《游子吟》给予我的巨大的冲击力。
诗词都是有韵律、有节奏的,在古代,诗词都能合着乐唱。当时的唱法现在虽然已经失传,但读诗词如果不懂它的韵律和节奏,就很难品出它特有的韵味。三味书屋里的寿老先生读书时那种悠长摇曳的声调和如醉如痴的神态,人们也许觉得很可笑,其实,读诗词时需要的正是这种对诗词韵味的体验和充分的感情投入。人们把读诗叫做“吟诗”,吟,就是一种拉长了声调有节奏的诵读。我无意于提倡吟,但我想,如果我们真的想把读诗变成一种精神享受,那就至少应该学会用普通话朗诵。我听过孙道临朗诵诗词,虽然不是吟,但同样读出了诗词的韵味。学习这种朗诵,除了体会诗意外,关键在于处理好诗句的节奏,具体说,就是要注意诗句中的停顿和某些字音的拖长。一般说,一句中逢双的字如果是平声(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阴平声和阳平声),读的时候都要把这个字的音调拖长些(押韵的字如果是平声,也要拖长),从而形成一种长短相同、抑扬顿挫的节律。
【关键词】主题;意象;鉴赏教学
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诗歌作为最古老的语言艺术,一直和人类生活中最美的追求联系在一起,展示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民族文化。从泽被后世的《诗经》、到李白的浪漫诗篇、杜甫的忧国之作,再到东坡的豪放词赋、以及清代诗歌的复兴,无数流传千古的优秀诗篇,哺育了一代代人茁壮成长。这些优秀文化遗产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道德理想和人文修养起着极其重要的的作用。这也符合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本文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着重谈谈古代诗歌的教学。
一、初中教材中古典诗歌的现状
古典诗歌按内容来分,大致上有以下几类:叙事诗、咏怀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悼亡诗、讽喻诗。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共有古代诗歌60余首,这么多诗歌,由于学生的年龄有限、经历有限以及古今生活环境的巨大差异,学生拿到手后,往往不能深刻理解诗人的情感。各种资料虽然对单独的一首诗歌的赏析比较全面、透彻,但没有这类诗歌的集中讲解;教师在讲述这些诗歌的时候,也往往一诗一讲,缺乏理论的概括和系统的总结,对于这类诗歌学生心中没有明晰的概念,就不能从深层次上理解它们。
二、教学过程探索
1.引导学生把握诗歌主题
要解决上述问题,首先要让学生对诗歌背景以及古代士人的生活有一定把握,真正理解诗歌主题。
以表现思乡诗歌为例。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是一个人最朴素美好的感情。多愁善感的文人在异地他乡,看到周遭的景物,总会想起那个养育自己的地方,更会在魂牵梦萦中品味浓浓的感伤。《天净沙・秋思》中,作者在荒郊野外看到安适的人家,引出“日暮乡关何处是”的愁绪是理所当然的。人皆有家,唯我独无。这份苍凉,怎不令人思之断肠!然而这还是在和平年代,只是由于羁旅行役路途不便耽搁在外。战争年代,国将不国,又与亲人音书阻绝,连家乡的情况、家人的生死都不得而知,只有作者孤独的一个人,他的满腹惆怅更是可想而知。
了解了作者写作的背景,才能更好的把握诗歌的主题。
2.了解特定意象,领会作者意图
理解主题之后,还要让学生读懂诗歌中的意象。意象即文学作品中表达主观情感的客观外物,是沟通艺术家的主观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桥梁。在古诗中,很多“物”往往用来表现特定的感情。在古典诗歌的教学中,只有让学生弄清楚意象的寓意,才能较好地深入到诗歌和作者之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进行较高水平的鉴赏。下面笔者对初中所学的羁旅思乡诗中出现较多的两个意象“月”和“雁”做简单论述。
(1)月: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意义十分丰富。因月亮本身具有安宁静谧的情韵,她可以创造出静与美的审美意境;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
月,有表现思乡念亲之意,能暗寓羁旅情怀、寂寞孤独。旧梦重温的情思,月亮成为诗人乡愁最无言的见证,诗人怀念家园、思念亲人的情思,常寄托于明月,如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思故乡”是由“望明月”引起的联想,是人们共通的心理体验。“举头望明月”能使千里外的他乡游子产生 “望乡之情”,因为此时的月亮正成为游子与故乡亲人之间的中介,大家的视线都在月亮上相交,月亮在人们的心理上缩短了地理上的距离,犹如来自故乡的人给游子亲切之感一样。
(2)雁:中国文学中孤雁意象常被使用来渲染强调人的悲凉身世和孤寂心境,如杜甫的《孤雁》:“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鸿雁传书的故事很早就开始流传,雁这个意象蕴涵更多的是思乡的情绪。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一句,“归雁”这一意象就承袭了传统的寓意。“归雁”引起了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了解了这一点,我们对于诗中所流露的浓重的乡愁就易于理解了。
古诗中的意象何其多也!就是蕴涵思乡之情的,也绝不止“月”、“雁”两个。可以让学生课下搜寻,以更好地理解这种类型的诗歌,从中汲取更多营养。
3.读中悟情,读中审美,在美读中提升自己
在理解诗歌、领会作者意图的基础上才能把颂读欣赏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美读。理解了古典诗歌的主题之后,要重视朗读,把握诗中流露出的感情,重视诗歌的节奏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中国上古时代诗歌、音乐、舞蹈原是三位一体的,诗歌与音乐有一种难解难分的特殊的亲缘关系,音乐美应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古诗词的每一首诗歌几乎都可以用来歌唱,如岳飞的《满江红》、苏轼的《水调歌头》、杜牧的《泊秦淮》等,均可长啸短吟。通过歌唱的方法,可让学生充分领悟诗歌的音乐美,了解韵律规律,激发学生自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当然,每一首诗歌都采用歌唱教学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加强朗读教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的指导作用也不可忽视,应当让学生明确读诗除了要感情充沛外,还要注意诗歌语言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节奏、押韵、音调等几个方面并将其朗读到位。中国古典诗歌节奏是依据汉语的特点建立的,由“顿”来体现:如四言诗每句两顿(“蒹葭/苍苍,白露/为霜”)、五言三顿(“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等。这是一般情况,当然也有例外;押韵则是使相关的诗句末尾的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以形成了声音的回环往复,产生复沓美;而声调的平仄搭配,以及双声、叠韵、叠字、叠句的恰当使用,也能求得音调的和谐。此外,字音读错要纠正,句子读破要指点,在指导学生进行朗读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握住诗歌的内在节奏(所谓的内在节奏,就是情绪的统一和抑扬顿挫),几相结合,才能真正领悟诗歌的妙处,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三、小结
古诗词蕴含着深厚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人类文化之无尽宝藏。古诗词体现的主题或爱国爱民,或戍边报国,或惜时劝学,或讲求道德修养,或抒发远大志向,或感悟人生哲理,不一而足。对诗篇的教学,终极目的就是要让学生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感受乡土亲、骨肉情、民族魂,从而陶冶情操,立下报效家乡、报效国家的远大志向。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文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秋节有意思的对联】
袁宏泛渚;
庾亮登楼。
上下联所用典故都出自《世说新语》。上联故事出自此书的《文学》篇。袁宏少时贫困,为人江上运租。某秋夜清风朗月,镇西将军谢尚坐船过江,听闻江渚客船之上有诵诗声,觉其诗情优文美,又非前人旧作,赞叹不已。遣人询问,知为袁宏咏其作,遂相交焉。袁宏之名,于是大扬。下联故事出自前书之《容止》篇。庾亮镇守武昌,某秋夜气佳景清,遂遣名士殷浩、王胡之等人登楼咏诗。不久,庾氏飞屐而来。诸人欲避之,庾氏徐徐答云:“诸君少住,老子于此处兴复不浅。”或则因月夜吟诗而名闻于世,或则人虽暮年而登楼秋咏之兴致不减,秋夜赏月吟诗看来确实是一件赏心乐事。
中天一轮满;
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上联首字“中”,下联首字“秋”,点明时节。联中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中秋联颇多以“月”为题材者。如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其处对联曰: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此联也属“鹤顶格”,“虎”“溪”二字指明地点。
一天秋似水;
满地月如霜。
此联形容秋色用一“水”字,形容月色用一“霜”字,中秋月色,宛然可见,意境清幽,使人气定神闲。从形式上讲,简洁凝练,对仗工整,属小类工对。
二仪含皎洁;
四海尽澄清。
二仪,指天地。天地之所以皎洁,端在于月光之皎洁。四海之所以澄清,缘于月光如水。此联的妙处在于其含蓄,未尝一字及月而月在其中。至于以“二仪”对“四海”,“皎洁”对“澄清”,颇为工整。
天上一轮满;
人间万家明。
同为咏月,遣词不同,意境遂异,有此“明”字,心胸便起畅亮之感。若套用佛家“体”、“用”二字,上联为“体”,仅指名为圆月;下联则为“用”,月之光满玉宇,灼然可见。流水对写到此境界上,着实有意思。
半夜二更半;
中秋八月中。
此联为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所撰。据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考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史称“生题死对”。上联两用“半”,下联以“中”对之,又有“二”、“八”之对,十字之中六者为数,且皆合于情理。若无才情者,难以成此对联。
春秋多佳日;
山水有清音。
上联为陶渊明《移居二首》的诗句:“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下联为左思《招隐诗》的诗句:“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集句成联,工稳妥贴;处士情怀,悠然可见。
绿窗明月在;
青史古人无。
李白《把酒问月》诗有句曰:“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想来明月犹在,古人已逝,今之视昔,正如后之视今,怎能不唏嘘感慨!此联意境正如李白诗,不同者在于,白诗豪情奔放,此联简约含蓄。然感叹明月长存、人生苦短的意绪,并无二致。从形式上讲,“青史”对“绿窗”,“在”对“无”,工稳且灵活,平仄上也无问题,乃佳对。
泛渚怀袁子;
登楼学庾公。
袁子,指袁宏,庾公,指庾亮,其事迹前已言之。正如重阳节联中屡用陶渊明与孟嘉,中秋节对联中也用袁宏与庾亮之事,以显得更具人文气息。不过相较而言,袁庾二人之于中秋,比起陶孟之于重阳,其重要性要略逊一筹。
清光同会合;
秋色正平分。
清光,一方面指月光,另一方面则指政治清明,所以说“同会合”。中秋乃秋季之中,所以说“秋色正平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此联为杜甫五律《月夜忆舍弟》诗句。白露为二十四节气之一,为农历八月节。杜甫化节气名以形容物候,得其本意之外,也添了清幽的意境。中秋本为家人团聚之时,故睹月思乡之念颇重。是以杜甫此句借为中秋联,分外合适。
月静池塘桐叶影;
风摇庭幕桂花香。
上联中池塘月静,实为静;桐叶落而影动,是为动。下联风吹帘幕,实为动;桂花飘香,则从视觉转而为嗅觉。此联对辞工稳,静中有动,意境优美,幽而不伤。
占得清秋一半好;
算来明月十分圆。
中秋乃三秋之中,自可称为三秋之半。上联据此“望文生义”,以为所谓“中秋”者,即是说此日拥有秋季一半的美好。下联“明月十分圆”前贯“算来”二字,将人仰头仔细察看月亮的行为,还有颇为奥妙的心绪,全写了出来。富于才情,于此可见。此联颇为流行。与此相似者,如“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如“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也都写得清新可读。
叶脱疏桐秋正半;
花开丛桂树齐香。
落者自落,开者自开,物有常则,不必悲秋。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常圆。
上联为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的名句,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宋代诗人石延年(曼卿)对以下联,可谓天衣无缝。释道皆以为人之所以有衰病,主要因为其有“情”,至如无情之物,自不会衰老,是以李贺所撰之句,深于理义,欲对孰非易事。石曼卿所对之句,恰好另明一意,以为“月”乃有情之物,若无情必无或圆或缺之态。对仗工整之外,意思相反相成,良佳良佳!
楼高但任云飞过;
池小能将月送来。
这是上海豫园得月楼联。此联蕴含哲理:“楼”虽“高”,犹有飞过之物;“池”虽“小”,却能送来美景。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也。
满地花阴风弄影;
一亭山色月窥人。
这是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风”“月”之对,“满地”与“一亭”之对,“花阴”与“山色”之匹,皆十分工稳。 “弄”与“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韵味无穷。宋人张先,人称“张三影”,其得名之因,其一就由于撰佳句“云破月来花弄影”。著一“弄”字,显得原本无情之物活泼不已。下联“窥”字,将月色形容成羞涩少女,分外可爱。
鱼戏平湖穿远岫;
雁鸣秋月写长天。
此联暗用比喻,译释如下:湖映远山,鱼戏其中,似在山中穿梭; 秋至雁飞,鸣声入耳,举头观之,雁群排序屡变,似作书于长天之上。语词优美,设喻巧妙,视野开阔,皆此联之长处。
叫月杜鹃喉舌冷;
宿花蝴蝶梦魂香。
上联意境凄迷,几近残厉,正与秦少游名句“杜鹃声里夕阳暮”同。下联着色稍变,迷濛之中略有暖意。相对工稳,用辞美赡,然而意境终究显得幽冷,令人心魂怅然。
轮影渐移花树下;
镜光如挂玉楼头。
“轮”与“镜”皆指月亮,一写月影,一写月光,前者落地下,后者照高空,从不同角度描写月亮。中秋夜中专门咏月,且如此雕琢工稳,既华美瑰丽又紧切题旨,着实漂亮。
桂子自金蟾而细落;
涛声逐白马以齐来。
金蟾,指月亮。上联令人联想起白居易《忆江南》词句“山寺月中寻桂子”。传说月中有桂树,至中秋则桂子飘落而下。上联与白词同用此典。下联指钱塘江潮。传说伍子胥死后,魂魄常驾白马素车来往于钱塘江中,至中秋后一二日,江潮涌动,气势吞天。下联盖本此。此联妙在两个字:“细”与“齐”,上联意境之静美,下联之意境雄浑,尽在这两个字。
庾亮登楼,平分秋色;
袁宏泛渚,遍洗寰瀛。
平分秋色,意指中秋。遍洗瀛寰,乃云月光如水。唐刘禹锡之诗《八月十五夜玩月》有句曰:“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平分”与“遍洗”之对,最为醒目。
天开清旷域,人在大明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素风。
清旷域,指月照天地,处处清亮。大明宫,一般指唐代宫名。唐贞观八年,建永安宫,九年改名大明宫。高宗龙朔二年增建,改名蓬莱宫,长安元年复称大明宫。此处不过借古典而另明新意,盖谓天地间皆光亮,世间宛如“大明”之宫殿耳。
素风,秋风。此联化唐张九龄《望月怀远》诗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八月中秋月近人;
朱雀桥边桂花香。
上联化孟浩然《宿建德江》诗句:“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下联化刘禹锡《乌衣巷》诗句:“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银汉流光,水天一色;
金商应律,风月双清。
这是一副描写中秋节之夜景物的对联,极切题旨。“银汉”,银河,天河。北宋苏轼《阳关词·中秋月》:“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元声转玉盘。”“流光”,特指如水一般流泻的星光、月光。三国魏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水天一色”,水光与天光相接的辽阔景象。语本唐代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莺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用于描写秋景,非常合适。“金商”,指秋令,秋声。秋季于五行为金,于五音为商;商为金音,其音凄厉,于时为秋。唐代白居易《洛川晴望赋》:“金商应律,玉斗西建。”“银”与“金”之对,“水天”与“风月”之对及“一”与“双”的数字之对,都极工稳。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本为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常惹起游子思乡之情,自然觉得在外种种不易,居家种种美好。上联所谓之“地月缺”,正缘于下联之游子在外,所以显得十分紧密。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2007年高考试卷结构经过调整,加大了区分度,其中表达能力的考查更为突出。古诗鉴赏作为必考的主观题型,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分析判断、鉴赏评价等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形象鉴赏是古诗思想内容鉴赏的重要一块,古诗形象包括两方面:一、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及抒情主人公,二、更多的指诗中的自然景象或意象,也就是诗中所描绘的景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麻、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等等,它们往往是诗人情感的载体。
【备考攻略】
鉴赏古诗形象就是要把握古诗刻画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它们所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社会意义。掌握这种题型的答题策略,能有效地提高诗歌鉴赏得分率。
一、重分析
在对抒情主体形象认知理解时,在整体感知诗歌基础上,要重视分析。方法上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入手:分析人物的言行、情态;关注人物的心情情感;把握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等;感悟诗别事物的含义。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问:诗人的形象是如何通过诗句展现的?
把握具体环境“寒雨连江夜入吴”:迷蒙的烟雨笼罩着吴地江天,织成了无边无际的愁网,夜雨增添了萧瑟的秋意,也渲染出离别的暗淡气氛,那寒意不仅弥漫在满江烟雨中,更沁透在离人的心头,可谓“烟雨助离愁”。
分析周围景物“楚山孤”:清晨诗人遥望江北的远山,想到友人不久将隐没在楚山之外,孤寂之情油然而生。王昌龄将离情凝注在矗立于苍莽平原的楚山之上,因为友人回到洛阳即可与亲友团聚,而留在吴地的诗人,却只能像孤零零的楚山一样,伫立在江畔空望着流水逝去,可谓“景孤人更孤”。
分析语言、感悟特别事物含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六朝诗人鲍照就用“清如玉壶冰”来比喻高洁清白的品格,盛唐诗人王维、崔颢、李白都曾以冰壶自勉,推崇光明磊落、表里澄澈的品格。了解此物的含义,我们就知道王昌龄托辛渐给洛阳亲友捎去的口信不是平常的竹报平安,而是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联系王昌龄的经历,几度被贬,正处于众毁的恶劣环境中,因此这里同样是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品格。综上所述,本诗那苍茫的烟雨和孤峙的楚山,不仅烘托出一个送别时孤寂凄清伤感的诗人,更展现了他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为官清白,心地纯洁。
二、抓意象
诗歌的形象除了人物形象外,更多的指自然景象或意象,如写景诗中的景,咏物诗中的物,边塞诗中的边塞风光等。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蕴藉。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的最大特点是主客观的结合,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因此解读诗歌时,只有抓住意象才能深入领会诗歌的情感。如: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上片意象“淡酒、急风、过雁”写出了词人在乍暖还寒、晚风侵袭时,借酒消愁的情形。北雁南飞,引起词人的伤感,却是“旧时相识”,旧时在哪里相识?在北方未曾沦陷的家乡。下片意象“憔悴的黄花”,渲染出凋零的肃杀秋景,“梧桐、细雨”更写出了词人凄凉悲伤的情感,正所谓“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因国破家亡而引发的深沉愁情感伤。
三、多品味,厚积累
当然找准意象后还要结合诗情多品味多涵咏意象身上所凝聚的诗人的主观情感。
2007年浙江卷考查“王谢燕”意象蕴含的情感,许多考生或不明其意,或张冠李戴。由于“王谢燕”的寓意又影响了第二问的思考,所以得分普遍较低。究其原因,是不知道古典诗词的意象有着特别的含义和特别的情感。如“王谢燕”寓有兴亡之感、吊古伤今之意。这就启发我们在古诗鉴赏备考复习中,有必要掌握积累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和情感。
如古诗中用月亮烘托情思是常用笔法,古诗中“月亮”是思乡、思念的代名词。李白有《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有《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建有《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虽不能与国色天香的牡丹相媲美,也不能与身价百倍的幽兰并论,但作为傲霜之花,它一直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所以往往成为诗人傲立人格和精神品质的寄托。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以饮露餐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纯洁;元稹以“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对高洁坚贞品格的追求。郑思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范成大“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都借寄寓精神品质,成为一种人格写照。梅花凌寒独放,然后引起烂漫百花散发芬芳,因此梅与菊一样,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赏,成为敢为人先及高洁品质的象征。陈亮“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王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意深。“莲”因与“怜”同音,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之以表达爱情。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谐音双关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写雾气露珠隐去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谐音双关写出了一个女子隐约感到男子爱恋着自己。梧桐叶落飘零是典型的深秋季候景象,古人云:“一叶落而知天下秋。”因此梧桐叶落成为诗人悲秋情感的触媒,梧桐意象往往也寓含凄凉悲伤之情。王昌龄《长信秋词》:“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写出了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寂寞凄凉的深宫里,形单影只卧听宫漏的情景,井边叶黄的梧桐渲染了一个萧瑟冷寂的氛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写尽了愁思。因此,认识典型意象,积累典型意象包蕴的含义和情感,对解读古诗大有裨益。这就要求我们做学习的有心人,在学习过程中注重不断总结归纳,积累知识。
如:杨柳――惜别。
松――正直、坚贞。
春风――飞扬得意。
流水――叹息。
落叶――失意低落。
鹧鸪――旅人、游子的离愁。
大海――开阔。
古迹――怀古、怀旧。
寒蝉――悲凉、凄切、哀伤。
杜鹃(子规)――哀怨、凄切或思归。
鸿雁――代指书信或游子思乡怀人的羁旅伤感。
一、教材分析
纵观新教材诗歌30首,诗歌内容、习题的安排都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由浅入深提出了要求。我认为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点:
1、强调诵读,读出节奏,读出轻重,读出韵味。
2、体会诗歌感情。
3、品味字句,体会诗歌语言精妙。
4、体会诗的意境、情趣,要有一定自读和初步赏析诗歌的能力。
二、学生分析
初一学生仍以形象思维为主,基础较差、文学底子薄,各方面能力相对低下。没有学习诗歌的意识和方法,教学目标制定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三、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情况,我定出了以下教学目标:
1、体会诗歌情感性。
2、学习阅读诗歌的方法并初步赏析诗歌。
3、培养学生想像能力,朗读能力及初步赏析能力。
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重要性,培养阅读诗词兴趣。
目标2是对方法理解,为重点。难点是目标3,由学生自身弱点和学生对教材适应情况决定的。
四、教法学法
新的语文教材更为注重学生想像能力培养,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在发现理论中认为:“应可能的让学生参与到探索知识过程中去。”叶圣陶也有理论:“教材无非是一个例子。”
初一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活跃好动,再加上诗歌教学一定的难度性。必然采用灵活多样、形象直观的方法突破难点。方法定为:
1、情境法(直观画面,音乐)
2、诵读法(反复诵读)
3、讨论法(交流体验)
4、竞赛法(提高兴趣)
五、教学过程(穿插媒体分析)
(一)预习
预习要求:①熟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②了解诗人及创作背景
通过课前预习对新课有一个感性认识,为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作准备,并且可以培养学生读书习惯。提高释词识字能力。
(二)学习诗歌,授之以渔
1、第一步,导入新课。
导语:
“‘同学们,伴着优美的旋律,在碧绿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在‘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的诗句中我们走进春的世界”。
由学生熟悉的诗句引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流动的春景为课堂创设情境。随着柳枝摇曳,伴着春花竞放,他们会很快走进万物复苏、争奇斗艳的春天里。把学生思维引入了正轨,激发了兴趣。
2、介绍诗歌方法,授以新知。
读诗
想诗
解诗
赏诗
悟诗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一方法符合初中学生心理、生理特点,并且遵循了循序渐进的规律。
3、用方法学习本诗。
“读诗”——
利用多媒体声、像具备的特点,展开诗句所对应的图景。学生跟着读可读出节奏、读出轻重音。在朗朗书声里,在生动的画面中学生快乐的学习着。
“解诗”——
①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②说说诗大意。
③找出诗中所绘景物并且寻求游踪。
这一步由学生讨论完成,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解诗是解作者、解诗意,对初中学生而言通过这一步骤可以拓展知识面,同时为后几步的学习贮备力量。它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悟诗”——
①景中有情吗?将你感触到的说给同桌听。
②自由诵读,融入诗情(配乐)。
王国维曾在《人间词话》中指出“一切景语皆情语”,可见景产生于情,情是作品的灵魂。悟也就是悟诗情。以情为桥梁与诗人交流容易产生共鸣,体会到了情才会看到诗词的精妙。这一步我仍然让学生各抒己见,同时将诵读作为手段来让学生悟情。这样学生口、脑并用,在热热闹闹的课堂里大胆的发挥。
“赏诗”——
①点击赏诗办法
A、抓字眼(抓关键字,美词美句)
B、品诗情(如游子思乡情、忧国忧民情、热爱自然之情等
C、现画面(找出隐藏着的图画)
D、品诗韵(如平仄和谐、末字押韵,对仗、对偶等)
②赏析诗歌(写、画)
教师点击赏诗方法目的在于发挥其主导作用。初中生三年下来不会阅读、赏析诗歌是屡见不鲜的事情。在这里提供方法在于为他们终身阅读和赏析诗歌奠定基础。
叶圣陶曾说:“文学鉴赏犹如采矿,你不动手,自然一无所获,只要你动手,就会采到晶莹的矿石。”让学生将体会到的用笔写下来,或者鼓励他们用画笔将脑海中已有的图画勾勒出来,这样,他们是会有所收获的。在他们寻找美的过程中,表达与创造已经和谐统一。
“想诗”——
请一位“小导游”将游者带到钱塘湖游览。游者可以闭上双眼,在“导游”描绘的春景中插上想像翅膀飞翔观光。伴着跳动的旋律,学生心儿也会随之跳动。这时候他们获得的不再仅仅是呆板的挂图,而是着有情感的活生生钱塘湖春景。
“读诗”——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用竞赛形式让学生进行诵读。这一读不仅把前几个环节有机衔接了起来,在书声里,诗情、诗意、诗韵综合感受。同时,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是最后一步,也是总结性一步。
(三)延伸性阅读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用捕鱼方法捕鱼是教学最终目的。这一阶段是知识的巩固运用性阶段,同时也是能力深化培养的阶段。用本课所授方法自学此词可以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和自学能力。
六、总结
关键词:诗歌鉴赏;意象;形象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3-0173-01
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题往往存在畏难情绪,常感到只可意会,难以言传,这主要是学生不能准确把握意象造成的。一般来说,诗像不像诗,有无诗味,主要看意象;诗美不美,有无意蕴,主要则看意境。由诗味到诗美,实际上就是由意象到意境的挖掘过程。离开了意象,就无以谈意境。因此,掌握鉴赏古典诗词中的意象,是提高学生对古诗词鉴赏能力的重要环节。
一、善解意象
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情感的流露。意象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意旨,寄托着复杂的情感,暗示着深刻的哲理,承载着诗人强烈的主观色彩,其客观之“象”与主观之“意”共同构成了富于美感的形象。我们理解诗歌形象,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捕捉“意”、“象”的能力是诗歌鉴赏中居于核心地位的艺术感受能力。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一连叠用九个意象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土的彷徨悲苦的情怀,那枯藤、老树、昏鸦、古道、瘦马等意象,都传递着作者的羁旅愁思。“杨柳岸晓风残月”三个意象勾画出杨柳依依,晓风吹拂,残月微明的情景,这些最能触动人离愁的意象交融在一起,构成了凄凉难耐的意境,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作者感伤离别的悲哀。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人的怅惘心境正是由“缺月”、“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意象来表达的。王维《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由“竹林”、“孤琴”、“长啸”、“明月”等构成了清幽绝俗的意境。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再如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通过“杨柳”、“晓风”、“残月”等意象,就能知道所传达出来的是伤别情怀。
二、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
诗歌中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代表了民族和人类共同的情感体验,因而,这些意象有较为固定的意义。熟悉意象的传统色彩,有助于我们对诗歌形象的理解。如“梅”,由于古代诗人反复的运用,这一意象已经固定地带上清高芳洁,傲雪凌霜的意趣。“鸟”的意象往往和男女恋情及婚嫁有关。日落、夕阳、秋天、流水等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暂,时光的流逝等。月能思乡,星可传恨,水喻愁多;松喻坚贞,荷、兰喻高洁,菊喻隐逸,竹多劲健;松傲雪斗霜、有凌云之志,梧桐是凄凉、悲伤的象征;桃花象征美人,杨花多有离散、漂泊之意;柳有柔情之意,又显轻薄,更表惜别怀远之意,鸿鹄、骏马、大鹏喻志向远大的人,鸾鸟、凤凰喻忠诚的贤士,杜鹃鸟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表达归家之念,鹧鸪、寒蝉能引起人的离愁别绪、羁旅伤感,鸿雁借指书信,也表思乡之情;灞桥易水多与送别有关;夕阳、西风、残照既表示个人沉浮的身世命运,又代表历史的沧桑变化,秋风往往表思归之意,《阳关三叠》多写故人友谊,《关山月》、《梅花落》与乡思乡愁有关;杜康是酒的代称,贾生、屈原多指怀才不遇之人,陶朱多指富商;琴瑟喻夫妇感情和谐,也喻兄弟朋友的情谊等。
三、分析意象的个性色彩
众所周知,诗歌的创作十分讲究含蓄、凝练。诗人的抒情往往不是情感的直接流露,也不是思想的直接灌输,而是言在此意在彼,写景则借景抒情,咏物则托物言志。这里的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诗人的聪明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这和诗人要表达的感情有关,也和诗人的风格有关。同一个意象,不同的诗人也会寄寓不同的情感,具有不同的含义,要注意结合诗句辨析。
诗歌大都借助“意象”表达情思。“意象”是我们鉴赏诗歌的一把钥匙。何谓“意象”?“意”是作者表达的中心,寄托的思想、情感;“象”是具象、具体可感的事物。“意象”就是寓“意”之“象”,是寄托着作者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是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与具体物象的融合。
意象归类
二、典例解析
1、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溪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芽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诗人运用了哪些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来表现其情感?
试题分析
题目是对诗歌形象鉴赏的考查,侧重诗歌意象的浅层理解,但浅题难答。解题的关键是找出能“反映时间变化的意象”,而非仅是“表现其情感”的意象,也就是说所找的意象是有明确限定的。我们应看到题干指向与所供答案之间存在的偏差,审题精准的考生不要认为答了“日暮”和“月初白”即大功告成。当然,如果严格依照题意,符合条件的只有“日暮”和“月初白”两个意象,表明由暮而夜的变化。而“落叶”“流萤”“孤灯”等都不具夜渐深沉的变化之意。其中“清秋”虽是时间,但无法与“日暮”和“月初白”相连而显其变化的脉络。
参考答案:清秋 日暮 月初白 落叶 流萤 孤灯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湖北卷)
丹阳送韦参军
严维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暮春泸水送别
韩琮
绿暗红稀出凤城,暮云楼阁古今情。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
[注]凤城:京城。
两首送别诗都写到了“水”,各有什么寓意?请作简要说明。
试题分析
对于意象的分析,首先看物象的特征,其次看诗人赋予它的情感,最后看诗人使用意象时所运用的手法。如“人生长恨水长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一种正向的比喻;“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是对比的衬托。
本题中的“水”是古典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这里要对两首诗中出现的“水”的意象进行比较分析。把“水”放入具体的诗句中,结合它的物象特征看它包含作者怎样的情感。水的物象特征是长流不尽,上一首诗就是用“水悠悠”象征离别的惆怅和友情的悠长。下一首借“宫前水”长流不尽而年光不长在来抒发对人生、历史以及社会沧桑变化的感慨。
3、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2006年高考浙江卷)
[正宫]叨叨令
无名氏
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
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
[注]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
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______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
试题分析
该题型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鉴赏内容。这里对元曲的前四句作了分析,说出某意象所包含的特征,要求考生从曲中选出它所对应的意象。前四句共写了小径、流水、青山、白云四个意象,对应题目中的分析,不难得出答案:流水、白云。
三、强化训练
1、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冲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扰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2、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这两首诗都写到了什么意象,共同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场景再现与身临其境能力
创新必须经过以下三个步骤:再现――探索――创新。再现是创新的第一个步,场景的再现是进行创新的必不可少的条件,身临其境是创新的动力,因而没有良好的场景再现能力与身临其境的感觉是不能很好创新的,所以对学生场景再现能力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语文教学尤其如此。我在进行教学时充分利用了语文学科特点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再现能力。比如:在教《孔乙己》时,让学生再现出“排出九文大钱”和“摸出四文铜钱”这两个不同的动作;在教《沁园春・雪》时,通过对诗歌的朗诵,让学生在脑中再现出美丽的北国风光;在教《天净沙・秋思》时,让学生通过对诗歌的理解,画出一幅《游子思乡图》来。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与想象能力
创新离不开思维与想象,可以说没有良好的思维与想象力就没有创新。思维与想象是创新最重要的一步,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与想象能力。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与想象能力方面,语文有其独特的学科优势,不少的课文,特别是一些文学作品很利于学生思维与想象能力的培养。我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充分利用了这一优势对学生进行想象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诗歌教学时,我就特别注意培养学生通过对诗歌精练语言的理解,体会其优美的意境,捕捉诗人强烈而含蓄的思想感情,“猜测”出诗歌背后的深层的意蕴,以此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在进行散文教学时,我注意培养学生通过对文中普普通通的人和事的描写,领会作者对人生或者自然的感悟,通过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提供机会,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培养学生创造想象的能力,如对有些充满活力诗情画意的诗文,就可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画一幅能够表达出诗意的图画。古诗的特点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往往就是一幅山水画,一幅田园风光图。因此,理解好诗句,就能在脑海中浮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然而,从文字到图象,需要有一个思维的加工过程。不同的学生,对画面会有不同的表现手法和不同的构图布局。让学生通过表现自己脑海中诗的画面,谋求一种与众不同的理解。鉴于学生的能力水平问题,在实际教学操作中,可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绘画过程中,边讨论、边思考:画什么,该怎么画?这样,学生在和谐、合作的气氛中自主学习,各抒己见,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古诗《天净沙・秋思》时,学生就如何在画中表现“小桥流水人家”一句的诗意展开了讨论,各执一词,争执不已。有的认为应该在房子旁边画一座桥,再画一条小溪绕屋而过,有的认为小溪不应绕屋而过……所有这些争议对诗句的理解似无关联,怎么画都无所谓。但可贵的是,它能引发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能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为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选进教材中的部分古诗有一定的故事内容,可表演性强。让学生把古诗编演成一个故事,学生则能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意,充实内容。例如,学生表演《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诗中诗人询问苍天的场面时,他们运用已有生活经验,充分展开想象,创造性地表演。学生对作者当时的神态、动作的设计想象不一样。有摸着后脑,一片茫然的,有仰天长叹的……学生种种表现,不正是创新的表现吗?求新、求异,就是创新精神的所在。在学生学习了古诗,对其形式、意境、构思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师再加以适当地点拨、诱导,触发学生的灵感,让他们学习诗中的写作手法,对古诗进行改写。例如,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的最后,教师进行这样的启发:诗中送别的场面是如此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遇到离别的场面,同学转学、亲人远行……在依依惜别之时,大家一定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让我们都来学学作者,把心里的话写成一首送别诗,赠给自己最不舍的人。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灵感得到激发,兴趣盎然,跃跃欲试,纷纷模仿古诗书写出自己的诗篇。我们不强求学生的诗作是否工整漂亮,但是,这样的学习过程,不正是他们一个自我超越、自我创新的过程吗?只要有这样的土壤,孩子们创新之花必定灿烂绽放、绚丽诱人。培养想象能力的另一个途径是作文教学。传统的作文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写前指导、写中指导、写后指导,这有其可取的一面,然而也会对学生形成束缚,尤其是写前指导和写中指导对学生的束缚更大,不利于学生的自由发挥。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很少进行这样的指导,而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放开胆子,大胆想象,写出优秀的作文来。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