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范文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地理校本课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地理校本课程

第1篇: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立目标;立教学;立活动;校本课程;民俗文化;教育资源

2011年3月,《基于地域民俗文化的初中美术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课题有幸成为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之一。几年来,我们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认真、全面地开展了该课题的研究活动,从三方位立足,挖掘和探讨地域民俗文化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开发。

一、立目标,不断落实阶段研究的更大开发

生活是艺术创作的源泉,也是美术课堂的外延。校外的历史文物、文化自然景观,社区、地域和民俗文化活动项目等与美术有关的环境,活动和氛围都可以归属为地域民俗文化。明确了研究的方向和目标,确定了实施的计划和步骤,我们课题组,根据学校和社区的实际特点,尽力在不同的研究阶段,实施课题多重角度的开发和利用。

1.开发和建立“体验学习式”活动基地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及周边环境资源,结合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我们课题组一直努力探索适合我校的生活体验教学模式,以活动体验为中心,以主动探究为特征,以课堂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有机整合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初中生的综合素质为核心的系统化、立体化的利用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的教学模式,而建立了多个以自然、社会和生活相联接的“体验学习民俗文化活动基地”。

体验学习民俗文化活动基地,把初中生美术学习活动课程资源的开发根植在了现实生活背景中,融亲近自然、爱护文物、热爱家乡之情于课堂,融“体验式学习”课堂于自然。

2.开发和建构“文化探寻式”审美特性

美术作为一种以审美与活动相结合的基础性社会学科,具有很强的文化特性,可以在传授知识技能、培养创新精神的同时,更宽广、更丰富地结合民俗等地域各种资源的文化、历史、政治、经济等背景,挖掘相互之间的关系,养成尊重不同社区或国际多元化的态度和价值取向。

一方面,课题组合理分工,各司其职,搭建和创设社区资源研究各阶段的不同目标和任务。我们组织多种类型的座谈、交流会议,小结报告等方式,参与到对有关文献、材料、活动的收寻、整理、挑选和设计中,以问卷、访问、编演活动、作品创作的形式,穿插到课题阶段活动的设计中,诱导学生关注美术的形式与活动,关注活动背后“文化性”的进一步探究,以能不断促进课题阶段性工作的质量和深度。

另一方面,活动组以学生组长为头,带领小组人员,分工安排,团结协作,主动和积极参与到课题组创设的平台中。如:参与奔牛镇书法、摄影艺术协会的比赛活动、《奔牛镇志》编写组的探讨和学习等等社会活动,在诸多涉及美术的活动中,不断养成收集、思考、探究、汇总的思维习惯,不断重视“文化性”探究的学习模式,不断培养全面、合理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以能更好地参与到社区地域文化资源的学习、理解和再创作中。

3.开发和建设“乡土文化式”校本课程

奔牛是个有着2100余年历史的古镇,古运河畔,碑树遗址,才子佳人,演绎了多少可歌可泣的史实故事;水陆要津,琳琅商铺,物宝天华,历经了多少发愤图强的沧桑奋斗。积储的文化遗产,绚丽多彩,光前裕后,是一部部鲜活的爱国、爱乡的本土化教材,探之、辩之、思之、美之,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创造力,使学生明兴衰、明得失、明事理、明荣辱,积聚更高的审美素养。

一年多来,在摸索和提高中,我们课题组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基础和社区文化资源的整合设计,发挥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编设了以“乡土文化”式的校本课程和相关的辅助课程。《家乡奔牛》《金牛的故事》《奔牛掌故知识读本》几类校本,图文精美,气贯长虹,都以“奔牛来由”的典故为线索,以奔牛文化为底蕴,追古论今,散发着奔牛独具而浓烈的乡土文化气息和韵味,体现着奔牛独有而浓厚的乡土文明和形态。

我校初一学生人手一册,经常翻阅,我们有的放矢地借用或选择其中的内容和题材进行整合编排,以反映“乡土文化和精神”为主题的形式,以速写、动漫、书法、绘画、摄影、儿童画、剪纸、展板、板报为手段的表现,在校园的橱窗、校园艺术节或乡镇的艺术活动中定期呈现“乡土”的景观古迹、社会发展,家庭校园等,以能更好地激发全校师生接受、发展和推广校本课程的实效和地域民俗文化艺术资源的“乡土性”。

二、立教学,不断利用社区资源的更多渠道

民俗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展,依然可以立足回归课堂的现有平台,做实做足做好,则更给力、更有效。

结合美术教学大纲的标准和要求,我们尝试教学过程中巧妙介入社区、地域文化资源的探究,多渠道地利用和发挥了两个结合:

1.静态与动态结合的尝试

美术课堂不仅仅是教材的材料和资源的“静态”取用,更是“动态”天马行空的左右逢源,以致静与动能相互流动和渗透。

《自然与生活的定格》的课堂里,我们可一起定格奔牛风景,街道、河流、古宅的清丽婉约;《体积与空间的生命》的课堂里,我们可一起验证奔牛精神,家谱、壁画、雕像的长远永恒……多次常态课堂和研究,多回课题组公开课和论文的组织研究,都能在相对的静态中探寻到更生动、更活跃的立体结合。

2.个性与全面结合的尝试

美术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面向的是美术和教育的双重功能。美术教育应是个性与全面的结合体。

事实上,我们的美术教材编制也由欣赏・评述、造型・表现、设计・应用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和学段构成,但不同的美术课堂、不

同的章节、不同的内容之间却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的系统和整体,既独立又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面对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的课堂教学,同样不是单一、孤立的说教和练习,在每个独立的课程里,奔牛独有的地区文化,各类资源都能现卖现炒,灵活运用,都可在绘画、摄影、手工等形式的作品里赋予更深、更全面的意义和内涵,都可在体验乡土文化性的学习和感受里,更全面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思想情感,积累丰富、完善、积极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

三、立活动,不断深化文化资源的更高推进

地域民俗文化资源相对课堂教学资源,更为宽广和丰富。设立和参与了更多类、更多元的艺术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利用,有助于课题的更高推进。

1.活动的多元化

创作活动与欣赏活动一样,是美术课程最主要的活动形式。对于初中生来说,实践“地域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研究”的常态美术活动形式,可涉及和掌握得较多。稚拙的笔画、线条和色彩,在出游、写生、摄影、书画、动漫设计、剪纸等艺术实践形式里,是亮丽和独特的,他们用自己的眼光、心灵点缀和再加工。

如2010年4月和9月,我们组织部分学生,以感受奔牛古镇社区民俗文化资源为由,探寻了南观古银杏、万古桥的景点。现场,学生们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和热情,他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感受并记录了整个活动过程。在整理相关文档资料之后,我们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了写作、绘画、摄影的比赛,让学生把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通过文字和画面表达得一览无余,得到了全校师生的赞许。其中,茹梦迪同学的摄影作品《老房子》还获得了奔牛镇摄影协会组织的“润源杯”书画摄影比赛一等奖。

2.活动的创造性

未来的社会,需要具备探究和创作能力的人才。课题活动的设立,同样要具备更多的创造性。学生在更广泛的社会和文化的情境中,学生能领悟到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和共通相异性,理解到美术对社会生活与经济、文化发展的独特作用。

过程和结果便是课程活动的检验,备课组的创意,可以贯穿于活动和课程的每一个过程或导致结果的环节里。我们在课题的立意、媒体的选择、材料的利用、思维的角度、组合的方式等方面都斟酌推敲,力争变化和多样、力争兴致和持久,让课程与学科手拉手,让独立与联系手拉手,让个性与特质手拉手,让教师与学生手拉手,让知识与能力手拉手,从而在横向和纵向中双发展,达到推进和深化社区文化资源的目的。

第2篇: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与革新,校本课程开发成为新课改的一个焦点。由于我国校本课程的研究起步比较晚,体系还不够成熟,在很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完善,因此,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每一位在编教师的责任。在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以学生发展为原则,贯彻新课标的教育理念,选择适合学生的课题进行研究。本文就初中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注重物理学科与生活经验的联系

古人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喜剧演员赵本山说他的二人转都来源于生活,可见生活里到处都有学问。物理学科中有很多实验解释的都是生活现象,例如“光的色散、折射和反射”、“凸透镜成像”、“水的浮力”、“水的沸腾、升华和凝固”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由此可见,物理学科与生活有很大的联系。因此,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点将课本中的知识生活化,选用贴近生活的案例,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例如,在讲授《压强和浮力》时,教师将校园内的人工湖或池塘作为教学地点,先让学生看现象,在给学生讲原理,这样讲授让学生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同时,“物理王国”搭建非常重要,初中是学习物理的初级阶段,从生活入手,能帮助学生打好物理基础,建立学生的自信心,为以后的学习做准备。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生活的习惯,让他们从大自然学到更多学问。

二、注重物理学科与科技发展的联系

科技在发展,教育在进步。当今世界是一个科技引领潮流的时代,科技的发展离不开教育,教育的进步离不开科技,两者相辅相成。很多的科研成果及科技产品都运用在教育当中,例如电子白板、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使用,还有正在研究当中的“智慧教室”,科技为教学带来了很多方便。在上物理课时,教师可以把科技引入课堂,例如嫦娥三号成功登月,神舟十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我国研发出的世界第一个半浮栅晶体管,和谐号磁悬浮铁上线,等等,教师在上课时可以引入这些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让学生感受到科技的重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科技类型的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科研成果。

三、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

目前我国中小学生对教材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这一方面有待提高,很多学生没有把书本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意识,缺乏动手能力。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理念非常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多多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物理校本课程的开发要始终贯彻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思想。例如,在学习《电流和电路》这一章时,教师在讲授完理论知识以后,可以开展合作学习,给每一个小组分发实验器材,让每一个小组完成电路的并联合串联。在学习《摩擦力》时,可以在物理实验室让每一位学生都动手做小车运动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还培养学生做实验的设计思想,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

四、注重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目前有教育学者根据学科之间的联系提出小学无分科教学。这种教学理念还没有实践到教学实际中,但不可否认,学科之间确实存在很大的联系。我国部分省市如浙江温州已使用新教材《科学》,《科学》在内地城市还没有普及,《科学》学科的内容相当于内地学校的物理、化学、地理和生物,其实,这就是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整合。学科之间有很多交叉,如物理与化学都会讲到分子,地理和生物都会讲到物种多样性,化学与生物都会讲到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糖类、油脂、蛋白质。教师在研究物理校本课程是可以多多建立这种学科之间的联系,让学生从多个方面来学习知识。

五、结语

总之,校本课程新课改背景下的一个热点,也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崇的教学模式,顺应时代的发展与潮流。开发物理校本课程能在传统物理教学的基础上优化教学结构,完善教学目标,充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还能满足学生的认知需求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的内在兴趣,让学生享受学习。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给广大的师生一点启发,进而更好地投身于初中物理的教学事业之中!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J].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第3篇: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校本课程;以人为本;动态生成

所谓“校本课程”就是指学校根据教学目标所需而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后,并在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区的特点和需要。而《历史与社会》是一门进行公民教育的综合文科课程,其价值在于整合历史、人文地理以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培养现代公民应具有的人文素质和社会责任感,从其学科特点看更具有校本课程开发的资源优势。本校所属区域为著名的湘湖风景区域范围,有着丰富的人物古迹资源和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成为开展校本课程实践研究的主要依托资源和寻求开发的主要依据。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

1.明确理念,形成开发意识

理念的确立有助于确定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凝聚教育合力,形成学校特色。学校在达到国家对于学校培养目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要充分考虑到本校独特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而确立的总的发展方向。没有明确的教育哲学观、办学宗旨与教育目标的学校是不可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此研究旨在通过课程开发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探究能力,使他们树立社会责任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

2.群体参与,凝聚开发合力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更多地表现为教师,教师应勇敢地承担起课程开发的重任。学校给予教师课程开发的自和自由度,即放手让教师去做、去选择,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同时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社会人士广泛参与,只有群体参与校本课程开发,我们的校本课程开发才能步入一个更高境界。本研究对课程开发内容进行了探讨,集思广益,达成共识,并征求了学校、社区和部分家长的意见,得到了他们的支持。

3.需求分析,坚持以人为本

始终坚持以“人”为中心,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原则。在校本课程开发前首先必须对学生的需求进行分析。对学生需求的分析,有利于“因材开发”,也会使校本课程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所以,在开展研究前,我们对七年级新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当地自然资源和人文古迹历史知之甚少,但同时大部分学生对了解本地的地理历史有着浓厚的兴趣。我们一方面为学生对家乡的关心了解甚少而感到痛心,另一方面又感到开发校本课程的重要意义,不能不说也是我们课程开发的契机。

4.寻求资源,动态生成课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所以学校在选择校本课程资源时,应因地制宜(当地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条件)、因校制宜(学校的传统与优势)、因人制宜(学生的爱好、家长的希望),要充分考虑学校的资源条件,以决定开发的程度。校本课程绝不是在事先拟好的图表中填充相应的案例,而是在开发的过程中不断涌现资源,灵性迸发,也就是说可能是随时发现、随时选择、随时使用的一个动态生成的学习历程。只有坚持“动态生成”的观点,才会使我们不断地发现诸多有价值的课程资源,才会不断地调整我们的开发进度,不断地把握良好的教育契机,不断地提供鲜活的育人素材,更适合于《历史与社会》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

1.发动教师、学生和家长,探寻当地的自然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概况,树立为家乡建设作贡献的责任感。本校地处石岩地块,学区有湖山、金西、赵家墩、老屋、路平、华汇、史家桥、沿山、湖东、前章等十个行政村,人口众多,山川广布,文物古迹颇多,境内存有明朝永乐年间任南京吏部尚书等职的魏骥墓遗址;明朝兵部尚书严嵩的干儿子黄祝等集资建造的“甲科齐美”石牌坊和明代嘉靖年间黄九皋所建的五孔平行石板桥,这些均为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初建于宋代的先照寺、初建于明嘉靖十年的一览亭,有史家桥贺知章的出生地(此地现更名为知章村),还有古湘湖的遗迹等。风景名胜也不少:有览亭眺远、先照晨曦、古桥夕照等石岩八景,在湘湖风景旅游区的开发中,石岩秋望将成为一大景区。还有当地的土特产(有茶叶、蜜梨、杨梅等),我们都进行了实地考察。

2.探古访今,开发当地的人文资源,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弘扬传统文化,查找资料、调查访问,探寻石岩的历史沿革、本校的变迁、黄闻等姓氏的家族渊源、村文化建设、本地的民间故事、历史人物(贺知章、魏骥、黄九皋)等。现今的名人也不少,我们去采访了亚太集团董事长黄连兴、知名人士黄枢等,他们的成长经历对学生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3.调查研究,探讨当地的经济发展,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家乡的建设献计献策。近几年,石岩工业有了长足发展,现今企业众多,其中浙江省亚太机电集团公司最为突出,被评为浙江省“五个一”高科技重点骨干企业和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其发展历程与经验教训值得我们探究。本地农业发展已形成“城郊型、规模型、效益型”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先后注册“湘湖”牌茶叶、“湖山”牌蜜梨和“览亭”牌花木等商标,我们可以对湖山苗木经济的发展进行探讨。

4.学会生活、实践生活、融入生活,结合学科特点,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体验生活,热爱生活。运用所学地图知识,小组合作绘制所在自然村的社区图,最后汇制成石岩区块的区划图;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收集农家菜制作方法,最后汇制成农家菜谱,推出每周一菜,实践生活;调查所居住地的人口状况、居住状况、环境状况,最后汇编成本地的生存环境报告;环保从我入手,绿化环境,培植苗木,获取经验;依靠本地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开发旅游资源,自主策划旅游路线,推出石岩一日游、二日游等。

5.根据师生共同努力的成果,并根据学科特点和课程的编排,结合学校和区域的实际,根据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确定了以“话说蜀山”为主题的校本课程纲要,大致分为十二讲,安排每月一讲(根据实际需求和动态生成的原则可适时添加或删并)。

第一讲:蜀山概述(地理位置、行政区划、地形气候、河流道路)

第二讲:校园变迁看蜀山变化

第三讲:知章故里和知章村

第四讲:“甲科济美”和29位举人

第五讲:魏骥墓址和湖山村

第六讲:先照寺和一览亭

第七讲:古桥风韵(思家桥、黄家大桥等)

第八讲:亚太集团和当地企业

第九讲:苗木经济和农土特产(茶叶、蜜梨、杨梅等)

第十讲:石岩八景与湘湖旧景(览亭眺远、先照晨曦、古桥夕照等)

第十一讲:寻访我们的校友

第十二讲:我是家乡小主人

根据每月确定的课程纲要主题,采用教师引领、学生探究,展示交流,动态生成课程的方式进行教学。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体会与反思

1.引领开发,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作为课程的开发者介入课程开发及学习的过程,教师在开发校本课程的过程中不断的思考与学习,发挥了自身的工作学习主动性,同时也迫使自己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教师的教育观念得到不断更新,专业的自主意识得以强化,能力得到了培养、锻炼和提高。

2.合作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课程学习,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合作的意识和能力。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各合作小组对每一个主题探究活动都进行了分工,并且每个主题组员的分工都不同,促进了学生能力平衡发展和合作能力的培养,当然动手能力也提高了。通过查找资料、调查访问、材料分析、展示交流,提高了学生信息处理的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如不少学生对家乡建设、旅游开发等提出很多创新性建议。

3.辐射效应,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通过学生的调查访问,使村民们也开始关注历史古迹的保护、周边环境的治理等问题。一些行政村已开始着手对本地的文物古迹进行研究,采取修缮保护措施。如知章村专门请专家对知章故地和“甲科济美”牌坊进行了研究和保护,一些自然村也加强了对周边的环境的治理,加大对一些污染企业的监督力度。

4.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根据课程特点和当地资源情况,不宜求快求大求全,应根据实际情况,寻求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最佳切入点,不能盲目跟从。特别是农村学校,时间、精力、财力都是很有限的,要考虑学生实际,只要找到了切入点,哪怕只有一个点,也是好的。学生应循序渐进,逐步积累,动态生成,最终形成一定的体系。

5.需要学校和领导的大力扶持,家长和社区的大力配合。首先领导必须重视。然后给予教师一定的自由时间和空间,提供可用的教育资源方面的信息,以及课程理论与技术方面的指导等。适时的鼓励与奖励会极大调动教师校本课程开发的积极性。教师和学校要尽最大可能与家长、社区进行沟通,以期得到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这样才能使校本课程在师生的实践活动中动态生成。

总之,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一个复杂持久的工程,我们不可能一蹴而就,更多的校本课程资源等待着我们去开发利用,这是一个不断实践、创新、完善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2.《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版)

3.《初中历史与社会培训资料》 浙江教育厅教研室编(2003年)

4.《萧山区初中乡土教材》萧山教研室编(2001年)

5.《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指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6.《萧山古迹钩沉》李维松主编(2004年4月)

第4篇: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武隆乡土地理 教学实践及反思

武隆地处渝东南片区,是世界喀斯特旅游景区,是中国五A级国家森林公园,也是南方最大的山地草原和世界最大的天坑群。乡土地理特别是自然地理素材遍布武隆各地,如何合理运用这些地理素材是地理教学中的一个重难点。我们武隆中学全体地理组成员共同研究探讨,制定和实施了武隆乡土地理的教学计划,并不断的总结反思,达到充分而合理的运用乡土素材完成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

一、乡土教学的校本课程开发

乡土教学的目的就是要增进学生认识自己生长或居住的环境与文化,使学生产生认同、热爱,愿意把所学回馈给自己的乡土,愿意为自己故乡的进步尽最大的努力,从而能带动社会的发展,也间接促进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要开展乡土教学必须做好乡土地理的校本课程开发。进行乡土地理教学,首先应明确乡土地理的区域范围。乡土地理作为区域地理学中的一个特定的科学概念。因其是从“乡土”一词延伸发展而来的,其所指的区域范围,尚有不同的解释。如《辞海》中解释为省区以下较小地区,而《地理学词典》则解释为“可以一省、市或地区为单位,也可以一个县、区和乡为单位”。考虑到初中阶段开设过《重庆地理》,而且我们虽处重庆地区,但是学生活动范围仍以武隆为主,为了避免重复以及更好的贴近实际,所以乡土地理教学的范围确定为武隆县境内。

其次必须明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与价值:①提高课程的适应性,促进学生的个性成长;②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③实现学校的课程创新,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基于以上3点认识,地理组开发编写了两本校本教材,分别是《武隆喀斯特旅游教材》、《走出课堂走进武隆》。两本均是以武隆县作为乡土地理的研究范围,并以系列教材的形式展现,和其他几个教研组的校本课程构成一个系列。《武隆喀斯特旅游教材》围绕武隆的喀斯特旅游景点一一展开。《走出课堂走进武隆》则是侧重于将学生带出教室,结合实地案例讲解自然地理。

二、乡土教学的实施过程

校本课程开发完成好后,接下来就是具体的实施了。前期让学生自主选课时,他们选修这几门课程的热情都很高,选修人数居于前列。这也反映出学生对乡土教材的认可、对乡土教学的热爱。这同时也说明乡土教学的目的已经成功了大半。在上这几门课程时,我们的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既有丰富的实景图片、视频展示以加深感性认识,也有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在讲授某地名胜古迹、旅游景点时,先让家在附近的学生介绍自己所了解的趣闻轶事,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所在的乡镇。学习期间还有组织学生参观课堂中所介绍的武隆景观。学生回来后的观后感都有着强烈的自豪感,纷纷赞美、歌颂家乡;还有的小组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展示武隆的美好风光。

乡土教学除了有校本教材的开发,还必须有课外活动的实践。结合地理学科的特点,我们确定了如下几个每一学年都开展的活动:武隆旅游地理,武隆地质植被研究。这两项课外活动也和我们必修课本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活动的开展能够更好的帮助学生加深对必修课本的难点知识的理解。

三、乡土教学的反思

第5篇: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范文

一、校本特色课程的目标定位

进行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首先校本特色课程的目标定位要准确,从根本上认清方向原则,才能确保少走弯路、做无用功或适得其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要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这首先指明校本特色课程是为学生开设的。为此,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要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独特的教育需求,重视学生学习发展的差异性,精心考虑课程对学生发展不同阶段的适切性,为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成长和多样化发展服务。

其次,校本课程是学校领导根据学生、教师、学校的发展需要而倡导,依据本地资源,由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感悟、积累、创作而成。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能使教师的爱好特长、责任心、教育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和科研意识得到激发,因此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另一重要目标是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育创新能力、课程建设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

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就能顺势发展。特别是普通中学,国家政策要求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校本特色课程建设不但完善学校的课程结构,充实教育的内容,而且可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突显学校人才培养的个性,是特色学校建设的支点和切入点,没有校本特色课程的支撑,学校的特色教育将无法深层进展,当然也就建不成特色学校。

可见,校本特色课程的建设是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促进学校特色生成的重大举措。

二、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措施

校本特色课程的目标定位决定了其建设措施,包括校本特色课程的内涵内容、方式方法,由谁来开发、怎样开发等。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以学生为本,立足校园文化,围绕本土情怀,才能体现校本特色课程的本质,课程的建设才能接地气,为学生所喜欢,课程改革才能在学校转变成教育教学的成果,以达到设定的课程目标。因此,我们确定校本特色课程的开发措施是依托本土资源建设校本特色课程。

本土课程资源广义上指学校及所在社区的自然生态、文化生态方面的资源,包括乡土地理、民风民俗、生产产业、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和学生生活经验等等。从本土课程资源到校本特色课程还需科学方法的指引和严格的实践提升程序。

1. 本土课程资源的挖掘。学校领导班子向各科组发出倡导,务必使教师们认识开发校本特色课程的教育形势、对学生发展的作用和自己肩负的责任;认清挖掘本土资源与校本特色课程建设的内在关系。鼓励科组长组织本科组教师或教师组织所带学生对本土课程资源进行调查研究。

2. 校本特色课程的形成。有了原始、充足的本土课程资源并不等于校本课程、特色课程的形成,也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有发展成课程的必要。校本课程是依据学校自身优势资源、学校周边优质资源而开发出的适合学校实际和学生需要的课程,学校教育和课程应该适合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从学生、社会需求的角度开发课程,可以让学生将来较好地适应社会、服务社会。校本课程必须积极吸收本地优良传统,使学生了解本地的社会习俗、生活方式、历史传统,增强适应环境和自我生存与发展的能力。

同时,开发课程还要考虑教师的课程建设能力。我们从学校现有的师资情况出发,了解教师具有什么样的素质,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志趣爱好和教育风格给与某些教师课程开发的方向定位。教师拿到挖掘的课程资源,还要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寻找灵感,获得启发,提取精华,依据教学目标、结构,才能整理成完整的校本课程。如美术科组万文伶老师依据当地春节发“红包”的风俗习惯,从春节“红包”中挖掘美术课程资源,“红包”内外包装蕴涵的图形文字美化,形式功能设计,绘画、摄影、建筑、雕刻、印刷、剪纸等许多美术及相关人文、历史、地理知识,从精心设计一个教学案例再到创编《利是封》课题教材,通过“实践中的研究”和“研究中的实践”,不断发掘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利是封》课程。

每个学校都有不可复制的地域文化和办学传统,我们有与众不同的特色项目和教研成果,这些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是形成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特色课程建设的重要依据。我们提出结合社区环境、资源情况、师生状况及学校传统等因素,设计和编制校本特色课程计划,形成面向全体学生、层次递进的特色课程体系。

三、校本特色课程的实施保障

对开发的校本特色课程,我们给予一定的学习课时,例如利用第八节活动课、班会课、早读做一些专题学习,更多地要求教师们将开发的校本特色课程教育融入教学,与学校所有课程有所联系。只有将校本特色课程与教师日常的教学实践紧密联系,才能确保校本特色课程的有效实施,才不会使校本特色课程成为悬置课程或应付督导评估的课程。

第6篇: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范文

  满分680分,6月20日—22日考文化课

  2018年,十堰市中考考试科目不变,分为统一考试科目和考核科目。

  统一考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含听力测试)、理综(物理、化学、生物)、文综(思想品德、历史、地理)、体育。

  考核科目为:实验操作与信息技术、音乐、美术、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综合素质评价。

第7篇: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范文

一 加大布局结构调整力度,提高规模办学效益

“十一五”初,我县有小学67所、初中30所、高中6所。80%的学校分布在川山区,规模均偏小,规模办学效益低;相当一部分教师跨学科兼课,学科教师少,难以按学科科学合理地配置师资;教师互助的校本教研难以开展。加大资源整合力度,是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首要问题。

“十一五”期间,我县按照“撤并村小,初中出山,高中进城,三教统筹”的基本思路,对全县基础教育空间布局进行了调整,撤并学校38所,教育布局和结构进一步优化;按照“总体稳定、局部调整 、中学宜撤则撤、小学宜留则留”的基本思路,在对家长、教师、学生进行深入细致调研及广泛征求乡镇政府及村级组织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延庆县“十二五”时期基础教育资源整合实施方案》,聘请专家充分论证,并上报县委县政府批准,确定了以“一城五镇”(延庆城区、永宁镇、千家店镇、康庄镇、旧县镇、张山营镇)为重点的整合工作目标,继续加大优质教育资源整合力度,撤并学校12所,整合后的学校办学条件达到了北京市均衡验收标准,学科教师配置更加科学。

通过布局结构的不断调整,优质教育资源布局更加合理,规模办学效益大幅提升,为深化课程改革,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 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建设,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精神需求

课程是实施学校教育的载体和有效途径,它解决的是学生学什么,培养学生什么素质的问题,是学校教育的核心。不断完善三级课程体系建设,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是培养学生诸方面素质全面、均衡、特色发展的需要,是课程改革的中心。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升学教育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关系存在认识上的偏颇,表现为重国家级课程,轻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重中高考考试学科课程,轻非考试学科课程;重地方和校本教材的开发,轻地方和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不断推进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建设。

国家级课程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体现国家的教育意志,是专门为未来公民接受基础教育后所要达到的共同素质而开发的课程。我县把全面贯彻执行国家级课程设置标准纳入学校评价,规范国家课程开设,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多开应考科目课时,少开甚至不开非考科目课程,从而保障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地方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2002年起,我县规范落实北京市地方课程设置要求,依据我县具体情况,开发了《妫川文化》地方课程,经过修改完善,2011年,被北京市审定通过为北京市地方教材,《妫川文化》分旅游篇、地理篇、历史篇,分别在小学六年级和初中七、八年级开设,全年开设13~16课时;开发了《延庆县生态教育读本》作为延庆县地方实验教材,分为小学册和中学册,分别安排在小学四~六年级和初中三个年级开设,每年级一个单元,每学年8课时。上述课程可由品德与社会、自然、科学及地理、历史、生物教师担任课程,与学科融合在一起教学,有效保证了地方课程按标准实施。

校本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我们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发展的主体性、实践性;关注教师的主导性,注重教师的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得到拓展;关注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来形成学校特色,确保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在学校特色形成过程中的基础和保障地位。

中小学校依据新课程要求,对学校教师资源、学生需求、学校地域特点等进行认真分析,均开设了一门以上适合学校、教师、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有91.2%的小学自主研发校本教材并将其编辑成册,有64.7%的小学各年级都开设了校本课程,35.3%的小学只在部分年级开设校本课程,体现了因校制宜的特点;开设形式以学校自主开发为主的占70.6%,其他29.4%的学校以成果转化或引进教材为主。初中开发形成校本教材的学校占94.7%;19所初中校开发了72门学科拓展、文学素养、社科素养、艺术素养、兴趣素养、体育健康六大类校本课程。在课时安排上,小学、初中分别有88.2%和70.4%的学校每周安排1课时,其他学校安排每周2课时或0.5课时,课时安排相对灵活且科学合理。

在课程改革实践中,我们着力打造凸显区域特色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为不同的学生群体提供了精神食粮,促进了学生素质全面、均衡、个性发展。

三 深化开放式办学,优化教育资源

延庆县地域广阔,相对封闭,优质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影响着三级课程的有效实施,制约着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十一五”初,延庆县教委提出了开放式办学,把开放式办学作为深化课程改革,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十一五”期间,主要着眼于与县域外优质教育资源广泛对接和有效利用。建立了以北京教育学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为基础,以首都师范大学、西城教育研修学院为重点,以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新东方英语培训学校、美国、加拿大培训机构等为补充的干部、教师培训基地,形成了一支由专家、名师组成的较为固定的培训者队伍。通过国外、国内和县域内集中组办培训、与教学同步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建立县内研训基地、专家深入教育教学指导等方式,开展分层分类全员培训,县域内外组班200多个,聘请专家讲座指导2000多人次,提高了干部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县内各中小学与市区优质学校开展广泛的手拉手活动,“十一五”期间与市区129所优质学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围绕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教研科研开展广泛的干部、教师、学生双走进活动。

“十二五”初,县教委提出了进一步深化开放式办学,着眼于从全县和学校的实际需求出发,聚焦合作内容,形成合作项目,精选合作对象,采用项目合作的推进方式,以区域外优质教育资源为引领和指导,以县内干部教师为操作主体,以整体提升干部教师队伍的管理、教育、教学、研究水平,形成我县一定数量的干部教师个体和集体优质教育资源,逐步融入了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的目标。目前,形成了培训、管理、科研、教研、德育、教学、信息等方面的系列合作项目。

同时,我县强化区域内校际间的开放与合作。“十一五”期间,主要采用联片教研的形式,以解决川山区学校校本教研难以开展的问题。“十二五”初,在联片教研的基础上,开始进行“学区化管理”的实验探索。以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为根本目的,以“既求优质师资的均衡分布,更求优质师资的均衡使用”为手段,以“协作区”为载体,最大限度地实现县内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整体提升教育质量。根据我县中小学地理位置的分布、学校规模大小和城乡学校的层次差异等多种因素,分学段选择城、川、山若干个学校分别组成协作区,小学组成五个协作区,中学组成三个协作区;建立协作区领导小组和学科大教研组,围绕学校管理、教师培训、教师使用、教研科研、德育活动、信息资源等方面,努力实现软硬件资源的共享。

通过不断深化“开放式办学”,干部教师队伍的管理、教育、教学、研究水平整体提升,逐步实现融入市区优质教育资源发展的目标。

四 聚焦课堂,转变教学方式

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是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十一五”以来,我县教委把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作为课程改革的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把整体提升区域教育质量和缩小城乡教育质量差异作为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任务。着眼于以知识论为支撑的课堂教学向以学生主体论为支撑的课堂教学的转变,本着“研训教一体化”的原则,致力于体现学生主体的自主性、实践性、创新性等学习方式的实践探索。

按照现代课改要求,依据教育学关于主体实践的观点,把教学活动看成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学习工具、方式、方法,遵循一定的学习程序,作用于学习对象,并获得预期的学习目标,满足个体一定需要的主体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划分为主体(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主体意识等)、对象(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等)、目标(三维目标)、过程(教学环节和细节)、工具(肢体工具、物化工具和文本工具)、方式(课堂组织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方法(思维方法、学科方法、学习习惯)、反馈等基本要素,对学生学习实践活动的基本要素进行深入研究探索。着眼于学生知识及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强调教师对教材、课标、考试说明等的研究探索,提炼知识点、能力点,以落实“知识与能力”维度的目标;着眼于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和主体意识的培养,强调对知识的伦理价值和评价反馈方式的研究,以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着眼于学生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强调学习工具、方式、方法选择与运用的研究,以落实“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基于上述思路,我们制定了学期教学设计方案、章节教学设计方案、课堂教学设计方案,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教学设计研究》一书。

为了进一步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2010年开始,组织全县骨干教师分工合作,进行了专题课型的教学研究探索,依据学科特点把各学科的日常课堂教学分为不同专题课型,如概念课、实验课、推理证明课、阅读课、写作课、字词课,习题课、试卷讲评课等,探索不同学科基本课型的教学模式,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出版了5册《专题课型研究》。

通过教与学方式转变的实践探索,整体提升了区域课堂教学效率,逐步使课程改革落到了实处,缩小了校际之间的质量差异。

五 加强三个质量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区域教育质量

课程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推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为了引导学校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延庆县教育均衡、协调、可持续发展,我县以教学工作、德育工作、管理工作三个质量体系建设为基本框架,以实现学校评价工作导向的科学化、常态化为目的,制订了《延庆县中小学校发展评价方案》。方案的实施,促进了学校办学效益的提高,促进了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化,整体提升了区域教育质量,缩小了城乡校际之间差异。

第8篇: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范文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素养;培养策略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我国初中化学教学也随之做出的相应的改革和完善,并且逐步将提高初中生化学实验素养提上了日程,为了更好地达成这一教学目标,笔者就将从自己在实践教学中积累的经验出发,从规范演示实验、进行合作实验、开设实验校本课程这三个方面着手,进行相应的分析探究。

1规范操作演示实验,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我国初中化学新教材一共设置了84个教师演示实验,10个学生必做的化学实验以及9个可选择开展的实验,另外,还有一些小型的家庭实验。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演示实验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占据着相当大的比例,演示实验的规范与完善,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能切实地将原本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变得形象化、具体化,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试验中提升自己的观察能力。在演示实验的这一教学环节,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学生看在眼中,教师所做的示范操作其实就是向学生进行化学知识的传授,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此,教师在进行实验示范的时候,就要加强对规范操作的关注度,努力做到有条不紊、熟练从容,为了更好的做到这些,教师在课前就要积极做好准备工作,最好是在课前就预先做几次实验,掌握做成实验的关键,找出注意事项,并将相关的实验仪器准备好。例如,在操作演示实验“电解水”的时候,教师就要明确其试验流程,并将注意事项标注出来,第一,电极不能够露出管底,也不能在管内插得太深。因为露出管底会让氧气和生成的氢气混合,插的太深又会使气体产生的速度变慢。第二,电解器内部的细钢丝除了与电极接触的部分可以外,其他的部分不能够露出来。

2组织化学合作实验,提升学生的合作力

演示实验所占的比例很大,但是其却存在一定的不足,即可见度不够或是实验现象和操作过程表现的不够明显,尤其是后两排的学生,距离教师的实验操作台较远,极易因为看不见、看不清而丧失倾听和观察的热情。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素养,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热情,在进行演示实验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学生自己上台来实施实地操作,并要求其他的学生仔细观看,找出台上进行实验操作学生的不足和问题。此外,教师还可以将一些演示操作的课程转变为合作操作的实验教学内容,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学生的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相较于观察,实际操作要更能让学生体验和感受到化学反应现象的魅力,从而促使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物质变化的状态和事实,掌握相关的化学性质。例如,在学习“氧气的性质”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做演示实验,将C、S、P和Fe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做给学生看,点出需要注意的地方,之后,为了加深学生的实验印象,教师就可以将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堂上亲自动手做实验。合作实验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像是小组合作、师生合作等都是行之有效的合作实验的办法。为了更好地组织化学合作实验,教师还要切实地把握住教学机会,在对的时间使用对的合作实验手段。

3开设实验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创新能力也是化学实验素养中的一种,可以说,要想提升学生的实验素养,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新教材中的家庭小实验有17个,选择的化学实验有9个,这些实验通常都简单易懂、容易操作、实验现象明显,不仅能提高学生进行化学实验操作的热情,让学生在简单操作中获取成就感,同时还能巩固学生课上所学的新知识,使学生即动了脑又动了手,提升了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但是,许多学生由于受家庭条件的限制,很难在自己家中完成相关的家庭化学小实验,为此,教师就进行灵活的处理。例如,以实验为基础,开展校本课程教学。有效创设校本课程教学的情境,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验操作,积极主动地进行试验探索。化学实验校本课程的内容丰富多彩,如,烧不坏的手帕、魔棒点灯等;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家庭小实验,如,自制简易的净水器、自制汽水、自制叶脉书签等;此外,也可以让学生进行一些自己设计的实验。像这样,为学生开设相关的实验校本课程,不仅可以给学生增加实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验动手中感悟化学的魅力,提升实验的兴趣,同时还能借此来解决学生提出的一些化学疑问,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化学实验素养以及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个性。总而言之,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对于提高学生化学实验素养、推进课程发展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的教育理念提倡综合发展,除了要教授学生相关的实验技巧和知识,教师还要积极重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和实验情感,强化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意识,也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切实地提高初中生的化学实验素养。

参考文献:

[1]赵洁.激发兴趣科学指导重视实践提高素养———如何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提高学生素养[A].《教育科学》编委会.2016年9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论文汇编[C].《教育科学》编委会,2016:1.

[2]许吉彤.浅议化学实验与初中生科学素质的提高[J].学周刊,2014,(36):180-181.

第9篇:初中地理校本课程范文

教师专业发展是以教师专业自主意识为动力,是以研究型的教师合作团队为基础,是以教师自主研究为主要途径,通过具体的研究活动促使教师的专业技能素质和信念系统不断完善、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从学校管理的层面上讲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要形成一个合作型的研究团队,这个团队应该是一个基于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的研究团队,是行动研究组织,同时也是学习型的合作组织。我校以“教师在教学行动中成长”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为了让老师们能参与到有意义、有价值的教学行动中去,我校通过“项目引领”的教师培养策略,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的快速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设计“研究性学习项目”,引领教师在理念转变中发展

从广义理解,研究性学习泛指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活动。它是一种学习的理念、策略方法,适用于学生对所有学科的学习。

从狭义看,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研究性学习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和途径,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进而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这种课程形态的核心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形态,和现有的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它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

本世纪初开始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让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让学生成为知识的自主建构者?教师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行为,学生需要改变学习方式。

要实现教师教学理念和行为的转变,需要让教师经历一个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的过程。我校借鉴上海一些学校“主题活动课程”的经验,聘请华东师范大学和省教科院专家组成“研究性学习项目”指导团队。以江苏省“十五”规划课题“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和地位探索”的课题研究为抓手,成立多个子课题研究小组,每个小组明确研究目标和实施策略,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实施中注意收集出现的疑难问题,通过定期召开教师、专家互动研讨活动,及时解决教师的困惑,明确下一步实施的策略。

在专家的指导下,我校在国内首创了“师生共同启动”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模式,经过全校教师三年多的艰苦探索,得到了国家教育部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省教育厅在我校举办了“全省重点高中研究性学习培训班”,吸引了全省300余所重点高中的校长及各地市教育行政领导参加,会上我校领导、教师和学生为大会作了研究性学习的经验介绍和课题汇报,引起了极大的反响。省教育厅领导高度赞扬了我校的办学理念和成功经验,对我校的实践经验作出了“对相当多的一批学校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的评价。《成材导报》、《光明日报》和《上海教育发展研究》等刊物专题介绍了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情况,我校的经验受到了全国教育界包括港澳台教育同行的关注,有1200多所学校的3300多人次来我校学习交流,我校近30人次领导和教师应邀到全国各地乃至香港讲学,听讲者超过10000人次。由我校教师撰写的研究性学习丛书《让教师走进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由广西教育出版社几经再版发行全国,成为教育部推荐的教师继续教育畅销书之一,同时由我校教师撰写的近50篇论文在国家级和省市级发表获奖。

“师生共同启动”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模式的研究,不仅使我校教师取得了大量的科研成果,更重要的是我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重大变化,通过项目引领有效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

二、设计“校本课程开发项目”,引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展

20世纪70年代在英、美等发达国家,校本课程开始受到广泛重视。开发校本课程,其意义不仅在于改变自上而下的长周期课程开发模式,使课程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一种以学校教育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和受教育者(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按照现代课程分类理论来考察,校本课程并不是一种课程类型,而是属于课程管理方面的一个范畴,是正在形成之中的同我国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一个组成部分,即中小学新课程计划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的校本课程是在学校本土生成的,既能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学生的特别需要和本校的资源优势,又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紧密结合的一种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的课程。这一界定试图反映校本课程的三种基本属性,即关联性、校本性和可选择性。校本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使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个性化,即学校和教师通过选择、改编、整合、补充、拓展等方式,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再加工、再创造,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的特点和需要;二是学校设计开发新的课程,即学校在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并充分考虑当地社区和学校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校本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开发的、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课程。

为了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准备工作,学校组织以学科组为单位的前期评估小组,以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确定的培养目标为基础,研究、分析学校和社会的发展需求,评估可提供的教育资源,调查、分析学生的需求。在校情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对校本课程整体开发做出方案,通过学生、教师、开发领导小组三方共同努力,确定我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校本课程开发要有专家的引领,学校聘请课程专家对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培训,主要培训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目标和程序。使每一位参与开发的老师掌握如何确定校本课程,如何编写校本课程的纲要、教材,以及如何进行校本课程的教学评价等。

校本课程要充分体现教师的自主地位,学校要求教师根据校本课程的开发及实施原则,对校本课程按学科进行分解,针对我校学生实际,结合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与思考,由教师个人或小组申报课程计划。计划包括课程类型、名称、目标、涉及学科、课时数、考核方式、第一课时的讲稿等。学校组织同学科或相近学科的开发教师进行相互交流,由专家小组对计划提出修改意见,再由教师个人或小组进行修改,使每一个开发的校本课程都能达到较高的要求。 为了加强校本课程开发的动态管理,经专家组审定的校本课程,学校予以编号建档,颁发立项证书。组建由专家组成的开发领导组、学科协作组和教师开发组三级管理网络。每个教师开发组由课程立项人领导,并主持日常事务。在确保每位教师都能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提下,团队成员根据自身的特长和优势,明确分工,紧密协作,共同编写教学大纲,编纂教学材料,拟定实施方案等。同时专家组对每一个校本课程从课程内容、教学过程、课程成果、学情调查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以“教育性、启发性、实效性”为依据,分析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精心,教法是否得当,目标达成率等因素,并及时反馈给教师,使编写的校本课程具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和创新性的校本特色。

目前学校校本课程按学科开发的数量分别为:语文、数学、英语各10个,物理、化学各6个,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体育、艺术、技术各4个共70个,这样的开发数量使我校每一位教师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实施者和评价者。这样一个实践的过程也是教师自主反思的过程,也是实现学校、教师、学生三个层面发展的过程。

三、设计“教法研究项目”,引领教师在学科特色上发展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教材也呈现出多元化局面.无论是小学、初中还是高中,都有许多版本的教材。与以前全国只有统一的教材相比,教材的多元化促进了教育教学的百花齐放,也改变了人教版教材“一统天下”的格局,各种版本的教材并存形成了相互竞争的格局,每种版本的教材都在努力做好教材的相应配套工作,我校物理组设计的“教法研究项目”适应了新形势下教育发展的要求,也使我校物理组成为有特色的强势学科。

新课程的实施对一线教师来说是机会更是挑战,面对新课程的要求,我们需要去思考,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使用好教材,新课程的实施不仅需要我们转变理念,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升,更重要的是教法研究能给广大教师最直接的实践指导,同时也能提升研究教师的知名度,提高学科的影响力。从2006年起,我校物理组以“教法研究项目”为引领,组建研究团队参与教材开发与教法研究,主要完成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1.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选修3-2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人教版《高中物理》是全国最有影响的高中教材,全国所有的省份都使用这套教材,其教学参考资料是指导高中老师进行教学的最具权威的教参。高中物理《选修3-2》教学参考资料改变了原来由大学教师和教材编写者侧重于教材分析的写法,从教学的实践需要出发,侧重于实际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对一线教师的教学指导极具针对性,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该书对教材中每一节教学内容,提出了具体的目标、详细的建议、针对性的策略和发展学生能力的途径,是一本有助于推进新课程有效实施、有助于发展教师专业能力的优秀教学参考资料。

2. 组织和参与人教版物理全国的新课程培训工作。为了使广大教师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人教社组成了专家培训团,我校物理组“教法研究项目”研究团队在教师指导用书编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新课程理念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新课程与科学探究”“教材新增内容的分析及教学策略”等研究成果得到人教社专家的高度评价,先后有五人入选为培训团专家,这些成果做到了教学理念与教学实际的有效结合,有效帮助了教师解决在实施新课程教学时出现的一般问题,深受广大教师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