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司风险控制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为了更好地对私募投资公司的风险管理机制进行剖析,本文以固定收益产品为视角,首先对当前私募投资公司风险管理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对私募投资公司中的固定收益产品投资中的风险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基于以上两点,对如何完善私募投资公司风险管理控制、规避投资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一、私募投资公司风险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私募投资风险管理控制防范机制虽然已经初步建立,但是面对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以及金融资本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私募投资公司风险管理控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互联网金融的迅猛发展导致私募投资公司投资风险不断增加。由于互联网金融的数字化、多元化以及普惠性的特点,互联网金融风险不断增加。主要体现在:由于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尚未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导致整个互联网金融行业中的企业资质参差不齐,大大加大了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性问题的严重性;由于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尚未建立健全的监管机制,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准入门槛没有具体的界定和要求,对金融监管机构对一些违规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不能做到全面的监管,大大增加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私募投资公司的风险将大大增加[3]。
(二)私募投资公司风险管理控制防范模式不健全。当前,募投资公司风险管理控制防范大多针对的是传统金融市场上容易出现的问题。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实体经济的转型,我国的金融市场交易频繁的同时其市场结构也发生了转变,金融机构业务交叉不断增多,这种情况下,单一的风险监管防范模式便不能更完善的对金融风险进行监督预警,缺失必要的私募投资公司风险处置机制[4]。
(三)私募投资公司风险管理控制监管体系不完善。有效防范投资风险的发生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系统完善的私募投资公司风险监管体系,而私募投资公司相关监管部门的工作有效性是投资风险防范的必然要求。但是,由于私募投资公司的风险管控的相关政策法规对于目前的投资风险的管理和识别存在一定的监管盲区,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投资风险,不利于私募投资公司规避风险的发生。
二、固定收益产品风险的影响因素
固定收益产品主要是指一种为了规避由于经济发展不稳定和其他宏观因素对资本投资带来风险的一种理财产品。私募投资公司进行固定收益产品主要是为了规避由于随着宏观环境变动而造成的利率、汇率的变动,从而实现超额收益的一种投资行为。但是,由于目前国内外宏观环境的变动以及国际贸易形势的变动,固定产品风险主要受以下两方面的因素影响:
(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带来的汇率波动将有可能导致固定收益产品投资的风险发生。一方面,由于我国国内经济发展态势一直良好的同时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却呈现出衰退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全方位推进,有可能会提升国内外投资者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有可能引起国内外资本市场的流动,投机性的投资增多,引发金融危机,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导致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当人民币升值区间没有达到投资者的预期时,将有可能导致国外投资者、投资企业抛售人民币资产,引起人民币汇率的不规则变动,对我国的国际贸易活动以及国内实体经济的发展产生影响,造成系统性的金融危机[5]。
(二)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带来的利率波动将有可能导致固定收益产品投资的风险发生。为进一步促进我国金融行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要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进程成为维持我国经济平稳增长以及金融市场稳健发展的关键举措。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直接带来信贷风险溢价、竞争激烈等一系列问题。利率的变动对固定收益产品的收益产生巨大的影响,如果由于利率波动导致固定产品的收益率低于商业银行同一时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时将会导致其固定产品的价格下降,增加了私募投资公司对固定收益产品投资的收益[6]。
【关键词】商业担保公司 风险管理 控制分析
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给商业担保公司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无疑也增加了商业担保公司运行的风险。商业担保公司只有采取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加强对风险的管理,才能够取得更加长远的进步。众所周知,担保行业的风险性与利益性并存,能否有效的规避风险决定着行业的盈利与成败。所以,商业担保公司如果想取得更大限度的进步,就必须学会正视运营中的风险,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一、商业担保公司运营中的风险综述
商业担保公司就是针对风险而设置的,它运营内容主要针对的是风险,所要控制的还是风险。对风险进行有序的操控与管理就是商业担保公司存在的最大意义。在商业担保公司中所谓的担保风险就是指商业担保业务运行中受多方面因素制约而有可能承受的损失。无论是公司内部还是外部环境都会对商业担保公司运行造成一定的影响,增加其风险性,所以相对于其他行业,商业担保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
(一)商业担保公司主要的风险类型
1.市场风险
任何公司在运营中都会受到市场经济的影响,像货币利率,国内通货情况、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货币流通情况等对商业担保公司的运行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这些因素的变化过大,那么商业担保公司所承受的风险将进一步加大。在我们所熟知的案例中,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严重的威胁了我国的商业担保企业,甚至导致大批曾经影响力很大的商业担保企业崩盘、倒闭。
2.代偿风险
代偿风险主要是指当被担保的企业、公司发展状况不尽人意而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履约偿还银行贷款时,商业担保公司只得代替被担保的企业、公司偿还银行的借贷,造成较大的经济亏损。代偿风险主要取决于被担保单位的营运状况是否良好和履约意愿是否强烈。
3.声誉风险和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如,公司的成立时间、组织建构、业务人员技术等在商业银行实际运行中所出现的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这主要来自于企业的内部风险,企业一点不能承接住这些风险就容易导致破产。声誉对于公司的运营来说至关重要。担保公司的声誉高相关的投保单位和金融企业就会对该商业担保公司产生信任感。信誉风险可以说是商业担保公司内外风险的一个综合体现。
4.其他风险
商业担保公司在实际的运营中所承担的风险类型众多。除了上述风险外还有:由于对行业发展现状和外部环境认识不到位而造成错误决策,从而导致的战略性风险。或者由于法律制度不尽完善,风险机制尚不健全造成的法律风险。或者由于商业担保公司资金的流动状况不良,加之其他资金无问题长期积累造成的资本风险。
(二)商业担保公司风险的主要特点
商业担保公司由于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所承受的风险往往要明显的高于其他的行业。其风险主要呈现以下特征:
1.高风险性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商业担保公司实际是起到的是桥梁的作用。它一方面连接着的是被担保企业,另一方面又与银行等金融机构相接。他要承受由被担保公司经营不善而造成的代偿风险,又要承接外界环境造成的其他诸多风险。且一旦利益主体发生变故,都有可能使商业担保公司的风险扩大化。它还不同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直接的选择那些信誉较好的企业进行商业担保,因此,它又承受了被担保企业更大的经济波动风险。而且担保公司所承受风险的大部分,银行只承担很少部分的风险,所以,商业担保公司所承受的风险又具备双重性和波动性的特征。
2.风险的渗透性与自担性
商业担保公司在其运行中,不但受其自身风险的影响,而且金融企业以及财政部门的风险也会渗透进商业担保公司的运营风险中去,一旦这两方面有所变故,商业担保企业的风险就会随之上升,所以,一旦这三者的某一方出现较大的问题,剩下的两方都会受到影响。商业担保公司的风险是自负盈亏的,它是通过风险的承担、风险的分散 实现盈利的,一旦无力再承担风险就只能以倒闭而告终。
3.风险收益的不对称性
商业担保公司在进行担保业务时,并不都是理想状态下的担保高风险取得高收益,承担小风险自然就带来小收益,由于受外界经济环境,例如:货币政策、银行利率等方面的影响,多多少少会受到一些政策制度的制约,呈现风险收益的不对称的特性。加之,商业担保公司在进行风险担保的过程中并不能够极尽的接触到那些经济效益好的大企业,采取高的收费标准。而是主要面对那些中小企业,这样的企业经济运营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经济风险,经济运营状况具有不确定性和波动性,更加的加重了商业担保公司风险收益的不对称性。
二、影响商业担保公司运营中的风险的主要因素
能够对商业担保行业构成影响的因素实在是比较多,尤其是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各行各业竞争不断加强,而经济的波动又较大的情况下,商业担保行业所承担的风险与日俱增,如果不能对商业担保行业运营中主要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那么商业担保行业就很难在整个经济社会中站稳脚跟,抓住更大的机遇,迎接更为激烈的挑战。能够影响商业担保公司运营风险的主要因素有:
(一)经济政策环境
经济政策大环境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有较大的影响,同样,对商业担保行业的影响之大也不在话下。一旦经济大环境有所变动或者政策指向发生变化,对于商业担保单位而言,不稳定性增强,波动性上升,风险指数飙高。加之,我国的法律保障体系还不是很健全,还没有专门的、针对性和限制性较强的法律对该行业的发展进行恰当有力的规范,即便是有一些地方性的保护文件,但是立法层次普遍不高,甚至有的相关律文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就不能从本质上降低商业担保公司运营的风险。另外,我国市场经济中,诚信观念缺失,社会的信用环境较差,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信用状况普遍不高,这也增加了商业担保公司运营的风险性。
(二)制度建设和风险管理能力
商业担保公司是通过对风险的承接和操控实现盈利的。因此,商业担保公司内在的制度建设对于整个公司的运营而言就显得十分必要。严格的内在制度能够及时的对风险进行掌控和调解,以做到及时的分散风险。为了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多数商业担保公司在风险管理控制制度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就贸然承接较大的贷款担保业务,造成了经营风险只高不低。加上,本身对于风险的管理能力就不足够,管理技能和水平始终得不到切实的提高,我国许多的商业担保公司给自己埋下了很大的风险隐患,使经济损失增大,阻碍了其进一步的发展和进步。
(三)担保公司状况
担保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影响其运营状况的重要影响因素。当担保公司的财务状况良好时,它就越有能力吸引更多的、更大的担保单,这就是一个累积作用,当它吸引的担保单越多的时候,它的财务运行状况也就越好,抵御风险的能力也就越强。另外,商业担保公司的人员素质水平对于公司的运行也有着直接的影响。拥有专业技能和道德素养较高的业务人员,就能提高业务水平,确保公司业务运行有序,避免在经营运行中现象,保证运行正常。在商业担保公司运营中能否进行正规、专业的业务操作,减少由于操作不规范而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和无谓风险,另外如果对被担保公司了解的不透彻,从而做出错误的决策更加的增加了公司运营的风险。
(四)与银行之间的关系
商业担保公司与银行之间还未形成足够牢固的、能够长期合作的协作关系。商业担保公司虽然与银行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和密切的关系,然而,在合作地位上却存在较大的差异,商业担保公司要承担绝大部分的风险,银行对于风险的承担却极少,这种权利义务分配极端不平等的现象增加了商业担保公司运行的风险。另外担保的合同如果不极尽规范、标准,存在一些漏洞和缺陷,加之有的合同需要担保人承担全部的风险,这就又增加了商业担保公司运营的风险性,为其长远运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三、影响商业担保公司风险管理与控制的主要措施
商业担保公司在面对如此大的风险的情况下,唯有及时的采取有效的管理手顿和控制措施,才能保证顺利运营,在激烈的商场竞争下仍能够具有活力和竞争力,将损失和风险降到最低。这就要求做到:
(一)完善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
风险的内部控制机制是商业担保公司为了减轻在担保过程中的一系列风险,从被担保公司求担保开始就加强对该公司整体条件的审核,包括公司的实际规模、运营情况、信用额度以及偿还能力等通过一系列条件的限制合理的选择受保单位。然后通过有效的评估制度对担保的项目进行风险的综合评估,降低整体的运营风险。另外,对整个担保的流程要进行审查和控制,确保从事前到事后都能够对风险进行有效的预估和动态的监管,从而将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二)建立风险的损失补偿机制
风险的损失补偿机制对于商业担保公司的继续运营来说意义重大。在进行商业担保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代偿现象,替被担保单位向银行支付足额的贷款,这样一来,商业担保公司将造成莫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减小代偿带来的损失,可以通过法律诉讼追回损失或者通过相关的法律条文先提取50%的责任准备金或者1%的风险准备金。另外,通过注册时所存入银行的保证金或者是担保责任保险也能够对商业担保公司的风险进行一定的缓解。
(三)建立风险分散转移机制
对于商业担保公司来说,风险是不可能完全消除的,只能是尽量的降低和分散,因此,建立风险的分散转移机制对于商业银行的正常运营来说意义重大。一方面要通过比例担保制度与银行共担风险。或者是通过反担保制度,在企业、单位向商业银行申请担保时,要求该单位提供其他的担保物资进行反担保,以提升被担保单位的风险意识和偿还意愿。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就行业间的合作,促使双方共赢,在进行担保时商业担保公司还要对担保的业务进行选择和创新,如:将担保业务与典当业务结合,不但拓宽了业务途道也有效的分散了风险。
(四)从战略层面降低风险
商业担保公司要想及时的应对风险就要具有远大目光,对国家的政策法律以及从业环境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及时的制定风险抵御机制。另外更要加强专业队伍建设,促使员工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和风险管理意识,从而在整个公司内都形成较强的风险防控意识。还要及时的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以及内部均衡机制,能够降低决策风险,实现“审保分离”,消除潜在的风险隐患。
四、结束语
商业担保行业是风险与利益并行的行业,在它的整个运行过程中,风险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对风险进行有效的研究,通过行之有效的手段及时的降低风险,商业担保公司在其发展中将面临重重困难,甚至是举步维艰最终面临破产危机。因此,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就要求,商业担保公司能够及时的对自身建设进行完善,建立健全风险的规避制度,对外界环境进行有效的预测,从而把风险降低到最小,实现有效的发展,获得较高的利益。
参考文献
[1] 周刚.关于构建中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分析与思考[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2] 李宜.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状况研究——来自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2009(02).
【关键词】风险管理;内部控制;风险承担能力分析;风险偏好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比较分析
(一)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理论基础
风险管理又名危机管理,是指生产过程中,风险管理部门对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分析、评估,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的安全保障的过程(风险管理是一个过程,由风险的识别、量化、评价、控制、监督等过程组成)。
内部控制是以专业管理制度为基础,以防范风险、有效监管为目的,通过全方位建立过程控制体系、描述关键控制点和以流程形式直观表达生产经营业务过程而形成的管理规范。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等五个相互联系的要素。
(二)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
1.风险管理包含与内部控制中
内部控制主要是在企业内部实施的一种管理,风险管理有些可以通过内部控制来规避,有些则是客观不可控的。目前在我国,风险管理还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内部控制则是从外部控制的角度去考虑的,相比风险管理更加精确。梳理内部控制发展的脉络有四个阶段,即内部牵制、内部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内部控制及风险管理。可以说,风险管理是在内部控制的平台上产生的,有了内部控制才有风险管理。如果企业在不考虑内部控制的情况下谈论风险管理,那么风险管理就失去了意义,也很难找到有效避免风险的着力点和切入点。因此,在内部控制的框架下去谈风险管理、进而增强企业识别、防范风险的能力,能促使企业更好地发挥风险管理的能动性。
2.内部控制是实施风险管理的基础
企业内部控制实际上就是实施风险管理前的环境净化器。实施内部控制时,一定要将“控”做到极致,左右摇摆,兼顾太多的内部控制很难达到环境净化器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内部控制建设就像是企业实施风险管理的一座桥梁,如果没有这座桥,盲目开展风险管理,会使企业慢慢迷失前进的方向。
二、公司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管理缺陷
目前,内部控制在中国实施的时间还不长,很多企业都是“依葫芦画瓢”,还没有真正领悟到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真谛。
(一)内部控制制度不规范
企业是一系列(不完全)契约(合同)的有机组合,是人们之间交易产权的一种方式。由于现实世界的复杂性、经济人的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的影响,这组契约通常又是不完备的,使人们之间交易产权存在较大风险。虽然我国绝大多数上市公司都建立了内部控制体系,但其操作规范流程都较为粗放缺乏统一的、详尽的、具有很强操作性的岗位操作流程。出现问题后常常是互相推卸责任,致使无法追究责任。而有些公司即使有内部控制制度,却不落实、不执行制度,使其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制约、监督作用。
(二)风险评估不及时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风险评估从最初的风险分析、发展到包括目标设定、风险识别和风险应对。风险评估中新元素的增加,是对风险分析的拓展和深化,将风险评估上升到风险管理的高度,体现了将风险作为控制的核心理念,充分运用了管理学中的目标管理的思想,以目标为导向的企业风险管理更容易明确方向,控制企业的整体发展。风险评估必须是动态的跟踪评估,有些风险因素是短时的甚至是瞬间的,需要立刻做出化解风险的决策,其时效性是至关重要的。目前多数上市公司仍处于阶段性的定期评估状态,有失对风险的及时主动控制,滞后控制往往成效甚微。
(三)内部控制监督不力
内部审计不但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更对其他相应环节发挥着重要的规范和约束力。目前我国很大一部分上市公司对内部控制监督不够重视,内部审计地位严重弱化。一方面,由于我国的内审人员一般向经理层负责,使内审机构及其人员工作独立性不强,其全局性、前瞻性不够,不能客观、真实、深入地开展工作,很难做出正确合理的审计处理决定;另一方面,较多企业轻视内部审计的作用,甚至由企业会计人员兼任内部审计人员,或由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不高的人员担当职务,从而使内部审计呈现可有可无、时有时无的状态,这就使得企业内部审计无法真正发挥作用。
三、通过风险承担能力分析加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
使用风险承担能力分析,公司可以在风险偏好和风险管理能力之间取得平衡,既不会太谨小慎微,也不会过于横冲直撞。他们既能够调险承受能力,又能够调整对风险的偏好,从而做出成功的投资决定。这种新的风险管理办法能够帮助公司找到适合他们的道路,帮助他们在风险偏好和风险承担能力之间取得平衡。
风险承担能力是多层面的,至少包含5个要素:财力、管理能力、动态竞争、操作灵活性以及风险管理体系。有效的风险承担能力分析能够帮助企业在战略和运营规划之间建立紧密联系,帮助他们优化资本配置,找到可以用来抓住机遇的额外资源,量身打造出更准确、更强有力的绩效标准。
好公司也会碰到倒霉的事,不过其中有些事情会比另一些事情更易预测。有效的风险承担管理能力能够让公司更有效地应对以下两种类型的不利事件。
第一种事件的发生有那么一点规律可循,对公司影响也有限,比如输入价格的波动性、劳工问题或是外汇的波动性。这些事件很少突如其来,而且大多数管理团队都有经验处理此类事务。它们对公司财务的影响通常可以通过调整产品销售价格或者现金储备的水平来弱化。
第二种是发生概率很低但是后果很严重的事件,包括丧失主要生产设施、自然灾害,或是主要供货商出现问题。这些事件都是企业的噩梦,它们可能导致公司运营戛然而止,甚或使公司完全脱离正轨。
当企业的风险承担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达到有效平衡时,就具备了获利的可观潜力。如果想充分开发风险承担能力,企业需要对风险有更为动态的认识,即发现机遇而不只是关注潜在的负面影响。提高辨识机遇增长的能力,这正是风险承担能力可以帮助企业超越其他竞争对手之处。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协会.2010公司战略和风险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
财务公司是企业集团基于集中管理资金需要的产物,在行政管理上隶属于企业集团。许多企业集团并未将财务公司视作独立的企业法人,而是仅仅将其看做是企业集团的内部组织机构,在财务公司的决策和运营管理上诸多干预,影响财务公司的正常运营。不少财务公司的董事会成员或者经理层大多数由企业集团管理层兼任,财务公司陷入“内部人控制”,缺乏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企业经营管理风险无法通过健全的内部组织机制宣泄,很有可能因为权力的过度集中而不断累积。因此,财务公司必须从改善企业治理结构入手,夯实企业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组织基础。可以适当引入外部投资人进入,推进财务公司股权结构的多元化,同时应对董事会成员结构进行优化,控制企业集团董事会成员比例,引进外部专业人才加入管理团队。并适当提高独立董事的数量和比例,健全董事会和监事会组织机构。
2.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扎好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藩篱
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是抵御企业经营和财务风险的有效屏障。财务公司应找准自身角色定位,对自身经营发展战略和职能进行科学分析和研判,根据企业治理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规范,强化对财务公司管理行为的约束和规范。财务公司应建立起等级严格、责任清晰的授权体系,完善各级管理机构的岗位责任体系。财务公司应完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对业务风险点的侦测、管理和分析,建立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财务公司应定期开展内部压力测试和应急演练,加强内部风险排查和预警机制。密切关注业务风险点的风险活动状况,做好情报分析和预判。企业集团和财务公司应制定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体系,加强对财务公司的绩效管理,通过加强稽查和内部审计,定期对财务公司进行账务稽核,及时排除风险隐患,规避和减少经营损失。此外,财务公司还应加强人员素质建设,从优化人才结构和员工素质培养出发,建设优质高效的管理团队和员工队伍,确保财务公司人才资源供应充足。
3.加强外部机构合作,学习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的经验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应加强同外部金融机构尤其是银行的合作和交流,学习银行等相对成熟金融体的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经验。同时,财务公司同银行之间开展合作交流,也有利于财务公司建立起外部统一支付结算体系,实现同银行金融业务的无缝对接。财务公司应学习银行的风控管理系统,加强银行等金融机构管理先进经验的移植和推广应用。借鉴银行的客户管理系统和信用评级模型,加强对内部客户的关系管理和信用管理。同时,应借助信息化建设推动财务公司财务信息平台与银行平台的业务对接。财务公司可以谋求在资金集中管理上同银行的合作,通过银行合作完成对企业资金池的管理,以及跨境的账户管理、查询、结算等一体化功能集成。部分对外发行债券的财务公司,也可以通过同金融机构的合作来完成担保发行等债券发行管理工作,提高企业融资效率。
4.结论
关键词:财务风险;风险控制;内部控制
一、风险及财务风险介绍
(一)风险及财务风险的含义
1、风险的内涵及特征
企业经营总是有风险的,现代企业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组织生产经营活动要承受各种各样的风险。一般说来,风险是指一定条件下和一定时期内可能发生的各种结果的变动程度。
风险的特征包括风险存在的客观性、风险存在的普遍性、具体风险发生的偶然性、大量风险发生的必然性。
第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风险就伴随着人类的一切活动,但又是独立于人类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不以人的意志而转移。人们在风险面前,只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风险的存在和发生的条件,降低风险发生的频率和损失程度,而不能根治、消除风险。
第二,风险存在的普遍性指风险无时不在,无处不有。
第三,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这是由于任何风险的发生都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每一因素的作用时间、方向、强度以及各种因素的作用顺序等必须都达到一定的条件才能引发风险。而这些因素在风险发生之前,相互却无任何联系,许多因素出现的本身就是偶然的。就个别风险来看,其发生是偶然的、无序的、杂乱无章的,然而,对大量发生的同一风险进行观测,明显地呈现出一定的规律,可以利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准确的描述,从而使人们能准确把握大量相互独立的风险运行规律。
2、财务风险的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的经济风险,是企业财务活动未来实际结果偏离预期结果的可能性。一个企业财务活动的组织和管理业绩如何,必然会体现在该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状况和结果上,表现为财务状况的好坏和财务成果的大小。因此,企业财务风险包括财务成果的风险和财务状况的风险。财务成果即收益;财务状况即企业的偿债、营运、获利等能力。从偏离的趋势看,出现偏差的结果只有两种,即财务成果的增加或减少,财务状况的变好或变坏。
(二)财务风险的分类及特征
1、财务风险的分类
从企业财务活动各个环节来看,企业财务风险可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使用过程的风险、资金收回的风险、资金成本的风险及利润分配的风险。
从企业财务风险能否分散考察其外延,财务风险可分为不可分散风险和可分散风险。
从企业财务风险的可控性,可以分为可控财务风险和不可控财务风险。
2、财务风险的特征
第一,客观性。风险的客观性对财务风险的研究是重要的,我们研究财务风险,目的是控制财务风险,减少财务损失,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完全消除财务风险是不可能的。
第二,不确定性。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从风险的不确定性可以得出风险的可控制性,由于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受有限因素的影响,如果对具体风险的相关因素充分了解并有效控制,则可以控制具体风险的发生和程度。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因素总的来说是有限的,虽然其中部分因素(如企业外部因素)难以控制,但另一部分因素(如企业内部因素)对于企业来说是可能控制的。
第三,损失性。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条件限制,财务风险影响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企业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威胁企业的收益。
第四,系统性。财务风险贯穿于企业财务活动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各种财务关系上,是财务系统各种矛盾的整体反映。
第五,进步性。风险与竞争是一对孪生兄弟。各个生产和经营者在市场竞争中,为交换而生产的商品必须转化为货币,并通过购、产、销不断的生产和再生产,然而,在竞争中,商品转化为货币的过程是不平坦的。各个生产经营者除了要到处争取市场,还要改进生产技术、加强经营管理、财务风险管理,否则就可能被市场淘汰。承认和承担财务风险把企业推向背水一战的境地,必然使企业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尽力改善财务风险管理,增强竞争能力。
二、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一)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现状分析
根据湖北联通公司近几年的财务报表特别是2005年的年报资料,从基本的财务比例和现金流量两个方面对湖北联通公司的2005度财务状况进行分析。
1、湖北联通公司财务比率分析
财务报表中有大量的数据,可以根据需要计算出很多有意义的比例,这些比率涉及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本文主要选偿债能力和流动性进行分析。
(1)偿债能力指标
偿债能力的财务比率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股东权益比、流动负债率和负债权益比。湖北联通公司近期偿债能力指标如表1:
年度2006.32005.122005.92005.62005.3
流动比率0.960.951.021.021.06
速动比率0.600.580.680.720.70
现金流动比率3.5610.9815.196.884.68
股东权益比24.6124.6725.8425.9829.74
流动负债比99.0498.9594.7594.1790.64
负债权益比295.07293.37276.56274.09228.00
资料来源:湖北联通公司公司年报
第一,流动比率分析。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企业能否偿还短期债务,要看有多少短期债务,以及有多少可变现偿债的流动资产。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偿债能力越强。如果用流动资产偿还全部流动负债,企业剩余的是营运资金,营运资金越多,说明不能偿还短期债务的风险越小。
一般认为,企业合理的最低流动比率是2。这是因为流动资产中变现能力最差的存货金额约占流动资产总额的一半,剩下的流动性较大的流动资产至少要等于流动负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才会有保证。2005年年报显示,ABC的流动比率为0.95<2,偏低。
第二,速动比率分析。企业在不希望用变卖存货的办法还债,把存货从流动资产总额中减去而计算出的速动比率反映的短期偿债能力更可信。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速动比率为0.58<1,偏低。
第三,现金流动负债比(%)分析。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现金流动负债比为10.98%,同行业平均现金流动负债比为84.23%,湖北联通公司明显偏低。
第四,股东权益比(%)分析。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股东权益比为24.67%,可看出该比率偏低。
第五,流动负债率(%)。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流动负债率为98.95%,可看出该比率严重偏高。
第六,负债权益比(%)。2005年年报显示,湖北联通公司的负债权益比为293.37%,可看出该比率严重偏高。
(2)流动性分析
第一,流入结构分析。流入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入结构和三项活动(经营、投资、筹资)流入的内部结构分析。湖北联通公司的总流入中经营流入占62.57%,是其主要来源;筹资流入占37.06%,占有重要地位;投资流入占0.37%,明显偏低。经营活动流入中销售收入占了94.47%,比较正常;收到的税费返还也占到了5.44%。投资活动的流入中,股利占67.85%,比较正常;投资收回和处置固定资产占32.15%。
第二,流出结构分析。流出结构分析分为总流出结构和三项活动流出的内部结构分析。湖北联通公司的总流初中经营流出占57.89%,投资流出占3.72%,筹资流出占38.36%。可以看出公司现金流出中偿还债务很大的比重。
经营活动流出中,购买商品和劳务占84.42%,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占5.67%,税费及其他9.91%。投资活动的流出中,构建固定资产占90.17%,权益性投资所制服的现金占9.83%。筹资活动中偿还债务占97.35%,支付利息占2.65%。
第三,流入流出比分析。经营活动流入流出比为1.1,表明企业1元的流出可换回1.1元现金。此比值越大越好。
投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1,表明公司处在扩张时期。发展时期此比值小,而衰退或缺少投资机会时该比值大。
筹资活动流入流出比为0.98,表明企业基本处于借新债还旧债的平衡时期。
(二)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中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系统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
湖北联通公司财务管理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的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例如漫游费的下调使得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管理的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会给企业带来某种机会,也可能使企业面临更大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的理财带来困难。湖北联通公司目前建立的财务管理体系,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完善等原因,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由此产生财务风险。
2、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
财务风险是客观存在的,只要有财务活动,就必然存在着财务风险。在现实工作中,湖北联通公司的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理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3、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财务决策失误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重要原因。避免财务决策失误的前提是财务决策的科学性。目前,湖北联通公司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产生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4、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欠清晰
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是湖北联通公司产生财务风险的又一原因,企业与内部各部门之间及内部各公司之间,在资金管理及使用、利益分配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管理混乱的现象、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流失严重,资金的安全性、完整性无法得到保障。
三、完善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控制与财务管理制度健全的建议
(一)建立健全湖北联通公司内部财务控制制度
健全的财务控制制度本身就消除了一部分财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它一般来说包括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财务信息报告制度、财务结算中心和财务总监委派制度。
第一,建立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湖北联通公司的预算考核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一是预算编报质量和上报的及时性,对预算编报不合格,上报不及时的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罚;二是严格考核预算执行过程,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各项支出都必须纳入预算管理,对先办事后预算等违反预算管理规定的行为,要对有关企业和责任人进行必要的批评和处罚;三是将预算执行结果与考核兑现挂钩;四是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考核,对完成预算好的企业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和奖励,对完不成预算的企业和个人提出批评和处罚意见。
全面预算管理采用事先预算、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方法,实现了总部对分支机构及子公司整个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态管理,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第二,完善财务信息报告制度。湖北联通公司在建立财务信息报告制度,应当从信息报告质量评价入手,并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套控制严格、高质量、高效率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系统。在财务信息质量上应根据各子公司自身情况,并结合财务信息的有用性和重要性这两个墓本特征,制定出各自的财务信息、质量标准。同时,公司应本着既能满足对财务信息质量监控的需要,又能节约管理成本,提高效率的宗旨,对核心主导业务财务信息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即内容翔实,而且有详尽的因果分析和前瞻性影响预期;对相关非主导业务财务信息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与限制性报告标准相结合的方式,即仅仅对一些重要的财务信息项目采用绝对性报告标准,其余的则采用限制性报告标准,即遵循成本效益原则,只需达到规定的重要水平即可;对于相关业务财务信息,基本上采用限制性报告标准。
第三,建立与完善财务结算中心。财务管理的核心是管理资金的整个运动过程。湖北联通公司涉及业务范围、投资数额大、接触金融机构多。资金管理的集中、统一高效是企业追求的目标。财务结算中心在公司的发展中可起到如下重要作用:①通过财务结算中心的有效运作,可实现公司内部资金的有效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降低公司的资金成本;②由于财务结算中心将公司内分散的资金结算业务集中起来,可以有效地增强公司在银行的融资能力,同时还可以降低融资成本和费用。③通过财务结算中心、公司可以对子公司的资金营运和业务进行适当的监控和管理。
企业财务结算中心使各子公司的资金收付都通过该结算中心办理,该结算中心对各子公司进出资金的合规性、安全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对资金的流量与流向、使用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可以根据结算中心章程加以审查与核对,从而使各子公司的资金运作完全置于监控之下。
(二)建立湖北联通公司内部业绩考评和奖励制度
在企业内部建立奖励制度,其基本目的是将子公司管理者的个人报酬与企业目标成果联系起来。传统上,企业往往使用从财务会计系统中获得的指标,如将子公司利润为衡量子公司业绩和奖励子公司管理者的基本依据。这样的考评与奖励制度有助于刺激子公司为总部贡献更多的利润,但是,由于利润通常反映短期的经营成果,子公司管理者极可能为获得更多的短期利润而牺牲公司长期业绩,以便得到更多的奖励。为了克服这一缺陷,建议湖北联通公司设法依据综合业绩指标对子公司当期业绩进行奖励,或者使子公司管理者所获的奖励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期权。
另外,在建立内部奖励制度时,还有一个问题需要考虑,即确定报酬究竟应以个人业绩还是以集体业绩为基础?以个人行为基础的报酬制度很明显不会促进集体行为的形成和完善。但另一方面,如果以集体业绩为荃础,则个人行为对集体报酬的影响又不易识别,因而会削弱奖励的效果。根据湖北联通公司目前情况,建议将集体报酬建立在集体业绩的基础之上,同时根据个人在实现其业绩[1标中的贡献确定其在集体报酬中应占的份额,应该是一种有效的办法。
(三)加强湖北联通公司财务风险的管理
1、筹资风险的管理
企业在向银行举债时,应制定合理的还款规划,在保证按合同要求按时还款的前提下,保证资金不出现过分紧张的情况。湖北联通公司可根据自身资金使用的实际情况,在借款合同中写明是采用到期一次偿还,还是定期偿还相等份额的本金或是分批偿还的还款方式,并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计提一定数量的风险基金,以降低筹资风险。
目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股份制企业将会越来越多,股票筹资将会越来越广泛。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股票筹资风险较小。这是因为,不管企业经背情况如何,企业都不担心投资者抽回资本,另一方面,企业终止与清算时,如果无剩余财产,可依法不分给股东财产。因此,从以上意义来说,湖北联通公司在未来筹资时,应充分利用股票来筹资,以减少公司的整体筹资风险。
另外,湖北联通公司大量的闲置设备等资产,可以考虑采用融资租赁这一筹资方式,这样既盘活了存量资产,又获得了一定的资金。
2、投资风险的管理
湖北联通公司首先应对利用技术改造盘活存量资产,尤其是非经营性资产,以收回以往的投资资金,降低公司整体的投资风险。与此同时,湖北联通公司集中资金投入到符合市场需求,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项目上,如航运企业目前可以投资市场看好的集装箱、滚装、海运船舶,重点发展这些高附加值运输,还可以进行运输产业物流化及产业升级的投资。以上这些方面的投资收益高,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公司的整体投资风险。
3、经营风险的管理
应收帐款管理属于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一个内容,能否有效调控应收帐款,直接关系到企业产品销售和营运资金的周转。经调查,湖北联通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主要是山各子公司收入科和总公司风险处共同管理,尽管机构设立表明公司对应收帐款管理较为重视,但其管理成效并不显著,因而,湖北联通公司要加强应收帐款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建立与完善应收帐款控制制度
第一,强化财务部门的管理与监控职能。按照财务管理内部牵制原则,在总公司的财务部下设立财务监察小组,由财务总监领导,配置专职会计人员,负责对有关业务往来的核算与监控,对每一笔应收帐款都进行分析和核算,保证应收帐款帐帐相符。同时规范各经营环节要求和操作程序,使经营活动系统化规范化。
第二,改进内部核算方法,科学划分帐龄段。目前,我国部分湖北联通公司将应收帐款的帐龄划分为四段:即1年以内、1年至2年、2年至3年和3年以L。这样划分,一是忽视了应收帐款帐龄的特点,即帐龄越长,回收的可能性就越小:二是忽视了应收帐款的性质,即应收帐款是流动资产而不是长期资产。因而,随着应收帐款帐龄的增加,可参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将1年内的应收帐款细分为30天以内,30—120天,120—360天三段。
第三,严格按公司的有关规定区分“未收款”、“拖欠款”和“呆坏帐”。未收款的处理:当月应收帐款未能于规定期限内收回者,财务监察小组应将明细列表交各子公司的收入科核准,再由收入科交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负责催收。拖欠款的处理:未收款未能如期收回而转为拖欠款者,业务部门相关负责人应在未收款转为拖欠款后几日内将未能收回的原因及对策,以书面形式提交给收入科核示:应收帐款列为拖欠款后,营销部门应于30日内监督有关部门解决,并将执行情况向财务监察小组汇报。呆坏帐的处理:呆坏帐的处理主要由财务监察小组负责,对需要采取法律程序处理的由公司另以专案研究处理。
第四,对应收帐款实行终身负责制和第一负责制。谁经手的业务发生坏帐,无论负责人是否调离本公司,都要追究有关责任,同时对相关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界定,并作为业绩总结考评依据。
第五,定期对主要子公司营销网点进行巡视,检察和内部审计,同时不定期对应收帐款数额较大,问题较多的子公司进行审查,防范因管理不严而出现的挪用、贪污及资金体外循环等问题,降低风险。
(2)对往来客户资信程度进行科学的内部评估
湖北联通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建立有关档案管理系统。主要选择重点客户、长期往来客户作为内部评估对象,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和确定客户的信用等级,然后决定是否向客户提供商业信用及赊销限额。公司在评估客户资信程度时应包括如下资料:客户的品质、商业信誉、经营作风及与本公司业务往来历史;客户的资本实力、资金运转情况尤其是流动资金周转情况;客户的经营性质、规模、营销能力、经济效益等。在进行内部资信评估时,通常以预期的坏帐损失率作为信用判别标准。
结束语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湖北联通公司要想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先从企业内部开始,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是重中之重。但改善财务风险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企业在未来中不断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张延波.企业集团财务战略与财务政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2]荆新、王化成.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彭韶兵.财务风险与控制分析[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1.
[4]寇日明、陈雨露、孙永译.风险管理实务[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5]郭元稀.资本经营[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
[6]张涛.内控制度与企业财务风险控制[J].贵州社会科学,2006,(6).
[7]张卉.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J].河南化工,2006,(11).
[8]房英.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探讨[J].工业审计与会计,2006,(5).
[9]郑成哲.科学进行财务管理控制企业财务风险[J].航空工业经济研究,2007,(6).
[10]陈健.试论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控制[J].云南科技管理,2007,(5).
[11]文慧娟.企业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控制研究[J].现代商业,2007,(24).
一、本次排查工作实施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经研究决定成立河XXX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由党支部书记XX同志任组长、其它领导班子成员任副组长,人力资源部、综合管理部、市政管理部、环卫管理部、园林绿化管理部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查工作领导小组。
(二)分段进行排查整改。一是自查时间从11月6日之日起至11月11日结束。自查工作责任部门有:人力资源部、综合管理部、市政管理部、环卫管理部、园林绿化管理部、灯饰照明管理部、隧道管理中心等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及各部门按照要求,坚持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主要领导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切实履行“一岗双责”,带头查找廉政风险,带头制定和落实防控措施,带头抓好自身和管辖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范管理。结合本单位、本部门、本岗位的实际,由上到下、由部门到个人,根据每个岗位的不同特点,采取“自己找、大家提,组织点、相互帮”的方式,认真查找风险点,克服避重就轻,敷衍了事的思想认识,认真填写《企业岗位廉洁风险评估表》,做到边查找边改进,通过查找在思想道德、岗位职责、业务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方面可能出现腐败行为的风险点、隐患,进一步完善制度措施,进行有效防控,切实追求每个工作环节的实效。
(三)以问题为导向进行排查。本次排查是以回归本源、防范风险为目标,为准绳,主要围绕的七种表现形式,排查整治本单位存在的突出问题,有什么排查什么,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在全面排查的基础上,逐一列出问题清单并建档立案,逐项对照整改,严格自查自纠。
二、下一步措施
一是健全机制,完善制度,全面构建点线面相结合的廉政风险动态防控体系。采取定期自查、重点抽查的方法,对出现的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监控措施。由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自查自纠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岗位职责对党员领导干部、部门负责人、财务人员实施重点监督,认真查找风险点。
二是与廉政教育相结合,深化干部职工对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的认识。提高参与意识、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并与岗位职责相结合,规范岗位职责,建立长效防范机制。
[关键词]鼎力电力集团 财务集中管理模式 财务风险控制
一、鼎力电力集团以往财务管理模式缺陷分析
以前,鼎力电力集团旗下的各个子公司和分公司,都作为一个财务主体,设立单独的会计账簿,进行核算。各子公司和分公司的会计需要向总公司财务部递交书面财务报表,财务部汇总得到整个公司集团的经营管理状况。这种财务管理模式已暴露出许多缺点:如会计信息难以快速传递、核算口径难以一致等等。同时总公司掌握的会计信息难以完整,子公司,分公司的独立性难以保证。
二、实施财务集中管理的必要性
1、强化资金控制,提高资金运转使用效率
通过财务集中管理,集团公司可达到稳固控制旗下公司的资金、达到资金使用效率之目的,从而实现集团资金使用率的最大化。
2、 统一集团公司各成员企业的财务目标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企业层次的增加,各子公司在企业文化上的差异加剧,集团公司下属各单位之间在管理上肯定带有其原有的惯性管理思维。财务集中管理不仅能确保集团内部财务结算方式的统一,而且能有效实施原定的管理措施和决策执行力,另外对上述问题也会有着较大的改善。
3、 强化集中管理,降低运营成本
集团公司财务系统反应不及时,或者不一致,则对经营规划和战略的实际实施存在着严重的影响。所以强化财务集中管理能让集团的经营战略得到彻底的执行,促进集团的统一管理,让各个子公司在独立经营的同时也能配合集团的战略规划,产生聚合效应,同时降低集团的运营成本。
4、 实施绩效管理,加强对子公司的控制
财务集中管理可以让最高管理层得到最真实的财务数据,而财务数据又是其他各项业务活动的综合体现,这样就能通过实施对各个子公司进行绩效管理,达到强化对子公司的控制目的。
三、鼎力集团财务集中后存在的风险
1、会计质量风险
在鼎力集团实行财务集中管理后,子公司需要将初始资料邮寄、送往集团公司,这样势必受到子公司与集团公司距离远,管理层多的影响,造成集团公司财务部业务室有可能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到各个公司的真实运营情况,进而使得财务初始资料在合法、合规和合理性等方面存在不足,导致会计质量风险。
2、 财务管理风险
集团公司预算管理,是依照管理层次依次向下传达的财务信息,并需要定时(月)对所属各公司开展财务运营分析,借此了解子公司的运营状况。一旦进行财务集中管理之后,则中心财务人员仅能了解、控制子公司的事中和事后的财务状况,不能了解子公司真实的经营情况,所以不能及时地实施财务管理、指导,在管理上也相对弱化了集团公司的财务职能,出现财务管理风险。
3、 资金管理风险
财务集中管理需要对子公司资金实施收支两条线管理,但是在目前资金管理环境下,资金的归集和汇划在时间上会拉长。资金链管理过长,短时间内可能冻结,出现支付风险,造成资金管理效率降低的风险。
4、 系统会计程序风险
会计质量是由会计流程的稳定、完善来决定的。首先,当财务系统软件升级或者系统数据整合的时候,机打凭证、帐薄和凭证重录需要花费太多时间,在时间不足的情况下,使得凭证录入的质量难以保证。其次,财务系统软件不稳定或者不完善,大量信息凭证需要修改、重录,工作量和运营风险都大大增加。其次,会计程序缺陷,使得财务对账、记账和明细审查等工作繁杂,不能提高财务处理效率,从而导致财务风险增加。
四、鼎力集团财务集中下的风险控制
1、建立统一控制平台
鼎力集团的经营管理流程复杂多变,管理业务单据也非常丰富繁杂,而这些工作都可以利用信息管理系统技术的强大的功能有机地组合起来。基于信息平台的各种业务规则和功能,各项业务节点可完全独立地开发,各种业务流程也可以灵活进行调整。
2、建立数据集中的管理系统架构,实现实时监控
鼎力集团的管理需要建立合理的管理系统构架,这体现了财务集中管理的特点,即数据的集中管理。数据的集中管理可以帮助鼎力集团实现公司管理的某些具体工作的实时监控,包括资金走向、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方面以及会计的基础工作都在监控范围之内。
3、 统一管理会计科目
信息管理系统通过“科目体系方案管理”的功能实现企业统一管理。系统对各行业的会计科目进行分类整合后,根据公司级别进行分配管理,针对大部分公用的科目进行统一的编码;后者表现在,系统对各行业的特有的科目进行特殊分配,通过权限控制,由各个集团自行设置与分配不同的会计科目。
4、统一制订会计政策及档案管理
风控管理软件开发了参数设置平台,可以帮助实现企业通过软件应用完成针对会计政策进行统一的制订与控制。鼎力集团在对参数的设置上具有一定权限,该权限可以逐级分配,使得上级设置的某些重要参数被保护起来,下级无法修改,只能够使用。集团的档案可以自由建立与分配,下级单位可以针对各自的特点,对档案自行增加相应的数据。但是基础性档案是统一数据的前提,必须具有一定的权限保护,根据集权管理的程度设置保护的尺度、集团控制范围,与分配给下级单位使用的范围。
5、通过业务审批流,实施事中控制
风控系统为鼎力集团提供面了向工作流的管理,该管理方案符合实际工作的基本特征,符合集团对某些重点业务进行多层次的审批与控制的要求。首先,系统可以实现财务工作发生前(事前)与正在发生时(事中)的控制;同时,系统能够根据制定的审批流程与审批权限,明确各个岗位人员的责任与权限;系统还能够完成跨单位和跨层次的审批工作。
参考文献:
一、地质勘查公司经营特点分析
地质勘查公司,在经营业务范围方面,主要是地质矿产勘察、工程测量勘察、地质灾害防治、矿山施工、土石方及基础工程勘察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地质勘查公司的这些业务范围内容,决定了地质勘查公司的经营管理也有着独特的特点。一方面,地质勘查公司经营业务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在地质勘查公司经营业务的开展过程中,需要采用专业的地质勘察技术和勘察设备。由于大量高新技术以及设备的应用,要求地质勘查公司在业务开展方面的投入较高,为了确保地质勘查公司的效益收入,必须加强对地质勘查公司的风险控制管理。另一方面,地质勘查公司面临的外部市场环境方面,整个地质勘查行业市场更加开放,竞争更加激烈,保障地质勘查公司在市场上的稳定有序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对风险的控制管理。
二、地质勘查公司的主要风险及成因分析
在市场风险方面,导致风险问题的方面主要是地质勘查公司盈利模式以及盈利能力方面。在地质勘查行业领域,市场环境不断发展变化,要求地质勘查公司也应该积极的拓展新的业务领域,如果地质勘查公司经营管理水平不高,没有足够的专业能力和技术资格抢占大项目,地质勘查业务总量不足,则会对整个地质勘查公司经营带来严重经营风险。在战略风险方面,由于地质勘查公司经营发展需要大量的高新技术、设备以及高素质人才,需要地质勘察公司根据自身经营发展战略规划来制定经营发展策略。如果地质勘查公司的战略发展规划不当,很容易影响地质勘查公司在设备、技术、人员方面的投入规划,进而对整个业务造成影响。在运营风险方面,重点是在项目管理方面,风险产生的隐患主要是有的地质勘查公司在项目管理方面还存在着较多不规范的问题,无论是项目组织结构设置、项目财务管理、项目考核分配、业务结构还是资质合同管理等方面,还没有进行系统规范的管理,容易造成风险问题的发生。
三、地质勘查公司风险评估与控制
(1)完善地质勘查公司的风险评估流程。在地质勘查公司的风险评估方面,首先应该选取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现阶段应用较多的风险评估方法主要有风险辨识与评估流程图法、映射矩阵法、风险图谱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几种形式,在具体的风险评估方法选择上,应该根据地质勘查公司的实际情况等来选择风险评估方法。其次,在地质勘查公司的具体风险管理流程方面,应该进一步优化完善风险总体流程,按照地质勘查公司的实际业务情况,建立地质勘查公司风险事件库,并对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进行风险分类,对经营管理相关风险事件以及不确定因素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提高评估分析的准确性。(2)完善地质勘查公司的风险评估工作体系。在明确地质勘查公司的风险评估流程以后,还应该进一步健全完善地质勘查公司的风险评估工作体系。可以采取自下而上、纵横整合的评估方式,在风险评估范围上应该确保横向覆盖地质勘查公司的各个部门、各单位重点业务事项,纵向方面从政策、制度及执行、组织职责、人力资源、技术等各方面对风险进行分析,尤其是应该加强对地质勘查公司的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生产安全风险、人力资源风险、法律事务风险等的识别评估,并全面深入的查摆分析风险产生原因、风险发生后可能带来的影响,从制度建设、完善管控措施、强化监督执行等方面制定应对策略,在源头上加强风险评估管控。(3)完善地质勘查公司风险控制方案的制定。在地质勘查公司的风险控制管理方面,应该针对不同的风险类型制定不同的风险控制管理方案。对于地质勘查公司的战略规划风险,在风险控制方面,重点应该科学的整理分析有关的行业政策、动态信息,明确地质勘查公司的经营发展环境,妥善的制定战略发展规划,以战略目标导向引领地质勘查公司的发展。在项目风险管理方面,重点是完善地质勘查公司项目组织架构,加强风险的动态管理,重点对地质勘查公司实施过程中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项目合同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风险管理责任制度,加强对地质勘查公司项目的整体管控力度。在地质勘查公司的市场风险管控方面,一方面,应该注重根据地质勘查公司的实际情况等,进行地质勘查市场细分,并进一步明确市场定位,同时根据市场行情,妥善的制定地质勘查公司内部管理方面的资源分配、合同管理、资金管控、客户管理等,提高整体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在地质勘查公司的市场风险管理方面,还应该加强地质勘查公司的技术创新及应用力度,积极采用各种新的地质勘查技术及装备,增强地质勘查公司的市场核心竞争力,进而强化对风险的规避应对能力。
四、结语
对于地质勘查公司来说,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管理,应该重点完善地质勘查公司的战略规划管理,加强项目动态管理风险,并注重改进地质勘查公司的市场运营管理,全面地加强地质勘查公司的风向控制管理,以确保地质勘查公司经营发展的稳健和战略发展目标的实现。
作者:常培斌 单位: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八0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参考文献
[1]徐帅.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分析[J].硅谷,2015,(3):252.
[2]刘军.如何避免在矿产地质勘查中的风险及诱发风险的因素[J].世界有色金属,2017,(2):111-112.
作为一种以经营诚信,控制风险为主旨的信用增级机构,担保机构不仅仅要承担着自身企业内部的各类风险,还要承担和把控担保对象的风险。客观上导致风险管理和控制较一般企业难度更大。特别是近几年金融环境相对紧张的情形下,中小型担保公司开始发展起来,对缓解困扰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担保公司在发挥相关区域服务功能的同时,风险管理能力明显滞后于业务发展,多数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工作尚未实质展开。因而在发展中面临一定的风险。本文试图就担保公司全面风险管理的设计从内容上提出一些初步的研究设想,并以A公司为例进行说明。
2 担保公司全面风险体系构成
担保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由四大系统和两大支持组成。四大系统即战略系统、运行系统、管理系统、目标系统。两大支持体系风险文化和信息系统支持。
四大系统:战略系统是总控系统,属于体系框架的核心层面;运行系统是操作系统,属于体系框架的基础层面;管理系统是中枢系统,服务于其他系统,属于体系框架的程序层面;目标系统是识别系统,属于体系框架的目标层面。在战略系统的总体控制下,管理系统、运行系统、目标系统发挥各自功能和作用,同时又促进战略系统的完善和发展。它们是整个体系框架的主体部分。
两大支持体系:风险文化属于体系框架的意识保障层面,信息系统属于体系框架的技术保障层面,这两者对体系框架的主体提供支持和保障。
四大系统和两大支持相互衔接、相互作用、相互配合,构建A担保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机整体,而持续的监督、评价和改进机制,使整个体系不断优化完善,保证担保公司全面风险管理总体目标的实现,促进公司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3 担保公司全面风险管理四大管理系统
3.1 战略系统——纲领与规划 战略系统的主要职能是:A担保公司董事会及管理层制定公司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原则、理念;制定业务风险偏好、承受度以及相应的风险管理政策,培育公司风险文化;识别面临的重大风险与特定事件,并制定管理原则。
战略系统是通过公司的业务组合管理、年度经营计划及绩效评估、中长期发展规划等,将风险管理理念和要求贯彻传达到公司各机构、各层级和各项工作之中,对公司经营和业务的稳定、持续发展起着方向性、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A担保公司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是以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产业信用担保公司发展愿景;以稳健经营、开拓创新、严控风险的经营理念,恪守为文化产业服务的宗旨,竭诚为区域内影视、演出、文化旅游、文化商贸等各类文化产业及相关类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公司顺应政府导向,围绕产业发展,进行企业化操作,达到商业化目标;助力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西部地址文化产业发展助推器,中小企业信用增级服务集成商;以信用担保为主业,做大做强,达到业务量该省第一、全国百强,营运管理水平全国一流的知名担保机构。
3.2 运行系统——决策与操作 运行系统是A担保公司经营管理与业务活动日常运作的操作平台,是公司风险管理工作的前端,是不同业务线、不同工作单元在操作与决策中风险管理理念与政策的贯彻执行,因此,运行系统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框架的工作基础。
A担保公司健全风险控制系统的组织机构包括决策机构和职能机构。其中,决策机构包括业务评审委员会和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能机构为风险管理部。各部门职责为:①A担保公司业务评审委员会是对公司业务进行综合评审的权力机构,决定是否对该笔业务进行担保。业务评审委员会通过业务评审会议或汇签实现其决策职能。②A担保公司风险管理委员会是对公司业务风险进行管理、决策的权力机构。风险分类、重大风险事件、风险预警、风险处理等事项由风险管理委员会决策并监督执行。③A担保公司风险管理部是风险日常执行的职能部门,负有风险评价、风险分类、风险预警、风险处理等执行职能,执行风险管理委员会的决定,组织召开风险会议。
3.3 管理系统——要素与内控 管理系统按照风险管理的要素和程序搭建,在内部风险管理政策的制定、风险管理防线的设置、风险管理标准与风险管理措施的选取等。
管理系统是A担保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管理中枢,以公司的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度为指导,通过人、组织、文化、沟通、报告等机制,按照风险管理要素和确定的风险管理流程进行有效风险管理。同时发挥着内部控制功能,以涉及的要素和流程进行监督、评价,促使整个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起到在动态环境中统筹兼顾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作用。
A担保公司风险管理主线是风险控制管理能力是公司核心竞争力和生命线,担保机构在未来的战略调整、市场竞争中生存并健康发展,致胜的法宝或利器就是不断提高风控管理能力。A担保公司管理理念是以人性化管理理论为基础,应用科学管理的手段。对员工以正向激励为主,以各项规章制度作为行为约束,确保公司的各项业务指标的完成,并使员工从精神、物质层面上都得到充分的满足。
A担保公司担保业务审批流程依据分级审批授权,按照以下三级审批。分别为:
①500万元(含500万元)以内担保业务和支付款保函业务审批:a受理:业务部门完成业务评价后,将整理的整套资料包括审批表、会签表交风险经理,风险经理撰写《担保风险报告》,并对业务进行合规合法性审查,出具《合规合法性审查报告》。b业务推荐:完成合规性审查后,进行业务推荐。由业务部门负责人、风险部门负责人、总经理会签,推荐审批。c外部专家审批:业务推荐会签完成后,由综合管理部安排外部专家进行业务审批。d风险管理委员会业务审批:外审完成后,综合管理部组织风险委员会业务审批会议,对业务进行公开讨论和表决。e会议纪要:综合管理部根据会议讨论和表决情况,以会议纪要形式对业务审批进行批复。f董事长备案:将会议纪要抄报公司董事长阅知,进行审批备案。g对审批通过的业务向外出具《担保意向书》。
②500-3000万元(含3000万元)担保业务审批:500万元-3000万元担保业务审批,在完成500万元以内审批1-5流程后,将业务评价报告及有关审批资料,及《提请董事长审批》一并报董事长,由董事长进行最终审批。对董事长审批通过的业务向外出具《担保意向书》。
③3000万元以上担保业务审批 3000万元以上业务在完成500万元以内审批1-5流程后,直接将业务资料和审批资料送董事会成员,以《董事会决议》形式进行审批。对董事会审批通过的业务向外出具《担保意向书》。
3.4 目标系统——评价与检验 目标系统包括对公司面临的重大风险和特定事件的管理。通过评价公司对重大风险和特定事件的管理效果与质量,检验战略系统、运行系统和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及时做出内部风险政策等调整建议,确保公司经营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针对特定事件和特定行业的管理,A担保公司为充分发挥区域的融资平台优势和政策扶持优势,争取到由政府制定的《文化类入区企业贷款担保扶持管理试行办法》优惠政策。这将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文化产业企业融资难的尴尬局面,尤其表现在担保及反担保措施的实施上,具体内容包括:由A担保公司为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提供担保,并由区域文化产业发展中心进行反担保。
4 担保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两大支持系统
4.1 两大支持之一:风险文化 风险文化包括四个层面:即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是培育和引领着全员的风险意识,明确风险责任和职业操守,对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形成了意识形态方面的有力支持。
全员高度风险意识是A担保公司风险文化的核心。风险文化是全面风险在公司企业文化层面的集中体现,风险文化是公司经营策略、战略发展思路、风险偏好、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策略及风险管理行为等要素的融合,蕴含在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体制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渗透于全体员工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之中。
4.2 两大支持之二:信息系统——报告与反馈 运用信息化手段对风险管理进行总体控制,是A担保公司全面风险管理信息系统体系建设与运行的技术支持和基本保障。同时,公司在机构经营和业务运行中进行信息处理和报告渠道,实现信息报送与反馈,提高风险控制能力和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狄娜.2009年度全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行业发展报告.中国担保,2010年(4):48-52.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等七部委公布的2010年第3号《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49-52.
[3]章彰.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蒹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50-52.
[4]朱荣恩,贺欣.内部控制框架的新发展——企业风险管理框架[J].审计研究,2003年(6):11-15.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