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阶段脱贫标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当前,贵州正处于奋发赶超、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刻。“对贵州来讲,贫困落后是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根本任务。”从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现阶段发展特征出发,省委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为首要任务,把大扶贫作为第一战略行动。按照“为党和人民的事业选干部”干部任用核心要义,努力成为党和人民信赖的好干部,脱贫攻坚是一块“试金石”。
脱贫攻坚能检验领导干部是否是政治的明白人。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既是战略性问题,也是政治性问题。党的十对人民、对历史作出庄严承诺,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清晰具体的目标界定,强调“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不让一个地区、一个民族掉队”的全面小康,是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越性的重要标志。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贵州的小康关乎到全国。有志气、有信心、有行动,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贵州的干部政治头脑清醒、政治立场坚定、能够担当大任、肩负重托的具体体现。
脱贫攻坚能检验领导干部是否是发展的开路人。贫困既是社会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发展是最大的扶贫。能够用足用好中央扶贫政策,把扶贫基础设施建设和扶贫产业打造成新的经济增长点;能够以贫困群众需求为导向,大幅增加扶贫投入,推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增长;能够破除思想贫困、在创建全国“扶贫开发示范区”战略使命中探索和积累经验;能够带领干部群众谋事创业,让“沉睡”资源加快唤醒,让老百姓生活越来越好的,才算得上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发展开路人。
关键词:农村;社会保障;中国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9-0066-03
农村社会保障作为中国整体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思路与发展模式与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比较起来,既有共同之处,也有明显的自身特色。因此,中国在逐步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既要借鉴国内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与国外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成功经验,也要结合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的整体思路与具体措施,充分发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减压阀”与“稳定器”作用,为中国新农村建设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发展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原则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需要考虑的因素极多,因此,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必须首先明确指导思想,从宏观层面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理清脉络,确定思路。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要遵循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六大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探索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试点工作,发展农村社会福利、社会救济、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等农村社会保障事业[1]。
具体说来,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与发展需要遵循以下原则与思路。
(一)必须坚持“低标准、广覆盖、深层次、可持续”的原则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还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虽然历经几十年的资本积累之后,中国的综合经济实力大为增强,但是由于农村人口数量巨大,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历史遗留漏洞及欠债问题很多,所以相对来说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资金缺口依旧比较大,短时间内投入的一次性专项资金也就不可能太多。因此,中国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不可能追求过高的保障标准,而只能确保保障范围的扩大,尽最大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也就是常说的“低标准、广覆盖”。另外,在建设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过程中要注意保障体系和内容设计的科学合理,做到层次分明,结构合理,既符合中国农村当前的实际情况,使农村社会保障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又能满足未来农村更高保障项目的发展需要,同时具备经济性与可持续发展性,达到“深层次、可持续”的发展目标。
(二)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内容安排上要循序渐进,依次提高
正是由于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需要遵循“低标准、广覆盖、深层次、可持续”的发展方针,因此,在农村社会保障项目和内容的选择上面必须先后有序,不可能齐头并进。针对中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应当先将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作为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因为计划生育国策的长期实行,农村核心家庭规模的日益缩小,传统的以子女为依靠的农村家庭养老模式正在逐步瓦解,另外由于农村产权制度与经济体制的改革,农村集体经济很多时候也是名存实亡,集体经济对农民养老的帮扶作用也是日渐微弱,新时期农民的养老问题只有通过市场化的途径来解决。其次,很多农民由于长期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以及营养不良等诸多因素,造成农民在到达一定年龄阶段,尤其是年老之后往往疾病缠身,不仅丧失劳动能力,而且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甚至会使已经脱贫的农村家庭再次返贫,因此,医疗保险对农民的重要性也就显得尤为重要。最后,对比城市低收入者来说,农村的低收入群体由于客观环境与自身因素的限制,通常缺乏增收创收的途径,人数也相对较多,并且往往处于绝对贫困的状态,所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维持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以及维护农村社会的稳定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中国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必须以农村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大内容为核心,因为这三大部分是现阶段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里面最欠缺的,也是农民最迫切需求的,集中资金和精力重点主攻这三大领域就是“好钢用到刀刃上”,会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
至于社会福利等较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内容,需要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逐步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范畴。一方面,高层次的社会保障内容往往需要大笔的资金投入,是一个“烧钱”的领域,如前所述,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历史欠债问题很多,所以在很长一段时期之内中国对农村社会保障领域的资金投入是一种弥补性的“还债”,因此现阶段中国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净投入”依旧比较少,只能提供最重要、最急需的保障内容。另一方面,高层次的社会保障项目不仅花钱较多,而且对保障项目的综合管理水平要求也比较高,而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还处在探索和试验阶段,如果所有的保障项目齐头并进,不仅会降低政府的宏观社会保障管理水平,而且会承担较大的风险。因此,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保障项目的选择上是要有明显的先后顺序的,必须依据“前简单,后复杂;先低级,再高级”的发展路径,这样做不仅能保证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能提高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实际效果。
一、 园岭山村基本情况
郧阳区青山镇园岭山村是科学技术局联系的精准扶贫村,有4 个村民小组,338 户1156 人,劳动力778人,外出务工620人,60岁以上留守老人98人,无留守儿童,单生男性22人,版图面积11.3平方公里,山场10563.5亩,耕地2051.8亩,其中:水田480亩,旱地1571.8亩。该村是青山镇的重点贫困村,处于二高山地,典型的高海拔山区贫困村,自然环境恶劣,山高路远、缺水少雨,土地薄弱,传统农业经济作物不适宜该区域种植,群众增收渠道匮乏,村民依靠传统种植业、畜牧业脱贫致富难度较大,当地青壮年村民普遍进城务工,村内劳动力短缺。
调查组看到,园岭山村的变化交脱贫攻坚之前有巨大的飞跃,特别是2017年变化最大,市科技局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整合项目经费,共协调扶贫产业项目资金105万元。着力加强道路、饮水、医疗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对村民服务保障能力。通过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促进村容村貌和民生环境改善,让群众享受到国家的政策红利。一是做好劳动力转移,组织开展技能培训,帮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对口输出就业,获得更高层次的工作、更高水平收入。二是科学筹划产业发展项目,论证确立香菇、蔬菜、水果、养殖等主导产业,明确发展方向。三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整合项目经费,支持一批民生项目建设。四是通过积极向上争取经费,横向协调相关部门,动员系统内的力量,多方筹集整合项目经费,帮助推进青山镇园岭山村脱贫攻坚和产业发展。支持园岭山村发展香菇产业、林果种植和林下养鸡产业,五是协助村两委组织实施好其他扶贫项目,通过每亩交20元押金、补贴800斤尿素和有机肥,签订保护价收购合同,已经推广种植100亩三叶菜项目。六是建成150平米标准村卫生室,配套8万元医疗卫生设施投入使用,保证健康扶贫落实到人,解决群众看病难的问题。七是在村级环境建设方面,科技局通过节省办公经费等办法在科技局系统内筹集20万元,在异地搬迁集中居住地和村级4km主干道上统一安装40柱电杆和节能路灯,该工程于9月13日竣工验收。八是 2017年筹集65万元修建完成农村饮水工程,覆盖全村70%人口,完成易地搬迁安置点五个和两个新水源工程(配套主水管6000M)。计划和逐步实施涉及公路路灯、基地建设、电网改造,电信宽带、饮水工程等11个项目,计划467万元,实际到位324万元。群众们正真享受到国家的温暖,发自内心的感谢党,感谢政府。
二、目前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园岭山村精准脱贫、扶贫工作开展扎实有效,但通过调研发现,现阶段扶贫攻坚组织推进工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贫困户脱贫困难。
1.医疗保障水平偏低。走访中发现缺技术、缺资金是贫困的主要原因,85.1%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是“缺技术、缺资金致贫”;8.25%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是“无劳动力”;6.3%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因病、因残致贫”。受访贫困户家庭因家庭成员患有大病,花费较大,虽然合作医疗报销了部分,但对于贫困户来讲仍需支付一大笔钱,收不抵支。调查显示,“医疗救助”是受访者最迫切需要政府帮扶的措施,呼声最高、占比为71.1%;其次是“低保保障”,占比50.7%。
2.扶贫资金投入较少。脱贫扶贫主要问题还是缺乏资金。尽管村有集体经济,但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土地租赁承包,收入并不高,用于扶贫资金的投入也不高。
3.社会统筹合力不足。目前扶贫资金的主要来源是财政支持,社会资本投入较少。企业参与扶贫主动性不高、参与度较低,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扶贫基本还停留在慰问和善施层次,资金整合利用难度较大,进展缓慢,合力作用还没有真正发挥。
三、政策建议
[关键词]中国农村;小额借贷;若干问题;思考
[DOI]10.13939/ki.zgsc.2016.51.243
自改革开放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较为快速的发展。然而,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仍然存在一些贫困县和贫困乡。对此,我国采取多元化的扶贫方式对这些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进行扶助。对扶贫解困、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就农村小额信贷发展情况来看,仍然未获得实质性的进展,影响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下面针对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现状和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根据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问题探讨其发展方案,促进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1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现状及特点
现阶段,中国小额信贷项目主要包括三种类型,分别为以民间或半民间机构为主体的小额贷款项目、政策性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以及农村小额联保贷款与农村小额信用贷款项目。其中以民间或半民间机构为主体的小额贷款项目主要是依靠国际援助或软贷款作为资金支持,政策性小额信贷扶贫项目主要依靠财政资金和扶贫贴息贷款作为资金支持,并且依赖于政府和金融组织扶持和管理。而农户小额联保贷款与小额信用贷款项目主要依赖于农村信用社存款与中国人民银行再贷款而得以实施[1]。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其一,与商业贷款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实施的主要目的是帮助贫困区域或贫困户建设经济、加大生产、摆脱贫困,实现脱贫致富。其二,农村小额信贷额度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其发展水平与信贷额度成正比。其三,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办理程序更为方便、快捷。其四,农村小额信贷从中国人民银行获得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2]。
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推动了中国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促进小额信贷组织在财务与经济方面得到可持续发展,不仅促进贷款的还本付息率得到显著提升,还促使信贷组织的成本成功转移。其二,由于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办理目的是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所以农村小额信贷业务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使信贷资金入户率显著提升,基本实现了所有农户都参与到小额贷款业务中。其三,农村小额信贷制度的落实推动了中小型项目的开发和经营,促进农村人力资源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使其使用率大大提高。其四,农村小额信贷业务办理程序较为方便、快捷,节省了业务办理的成本。其五,农村小额信贷惠农政策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农户的信贷理念得到转变,使其信贷观念向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同时,农村小额信贷惠农政策的实施促使金融机构的信用体系得到优化和改善。其六,农村小额信贷政策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为“三农”政策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
相较于国内农村小额信贷市场,国外小额信贷制度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由于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各国小额信贷发展模式也不尽相同。以印度尼西亚、孟加拉、玻利维亚等国为例,印度尼西亚采用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是由正规金融组织负责办理的小额信贷业务。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主要特点是在保留资源存款的基础上,运用商业利率促使农村中低收入户获得小额信贷的机会。而玻利维亚采用阳光银行模式,有别于其他两种,孟加拉采用乡村银行模式,当然还有社区合作银行模式以及村银行模式。除了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乡村信贷部模式以外,其他模式都依靠非政府机构负责管理的小额信贷组织运行和实施。其中玻利维亚阳光银行模式运行的主要目的是扩大就业范围,促进中小企业投资,运用连带小额信贷方式。而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主要是为乡村贫困户,尤其是当地的贫困妇女提供贷款和强制存储服务。我国的农村小额信贷模式主要通过参考、借鉴孟加拉乡村银行模式创建而成。相较于上述模式,社区合作银行模式以及村镇银行模式最具有灵活性,其运行方式为自主式,并且主要由特定群体或组织进行管理。同时,社区合作银行模式能够有效地处理由于地理分散和人口密度低等情况引起的小额信贷制度不能落实的问题。总的来说,小额信贷制度逐步在世界各国向着更加正规的方向发展。
2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小额信贷市场机制存在漏洞
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机制存在漏洞,不够健全和完善,尤其是在农村较为贫困的区域,其小额信贷市场机制的构建存在较为明显的问题。然而,为了促进健全小额信贷制度得到有效建立和发展,就需要先建立^为完善的小额信贷市场机制。所以可以看出,对于缺乏市场机制调节的贫困地区来说,小额信贷制度的建立和落实存在一定难度,难以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4]。
2.2 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途径较为单一
随着金融风暴席卷全球,我国经济发展也受到了一定影响,致使农民工返乡创业态势向着欣欣向荣的方向发展。在这样的形势下,农民生产资金需求逐渐增大,农村本地的存款总额也会降低[5]。总的来说,农村小额信贷需求还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而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途径较为单一,导致二者之间的矛盾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愈演愈烈。
2.3 小额信贷风险防范能力较弱
现阶段,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实施过程中不具备责任制度、信贷还款保障制度以及信贷风险补偿制度。同时,当前信贷管理模式发展难以适应小额信贷的快速发展需求,使得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对信贷风险的防范能力较为薄弱。
2.4 小额信贷利率设置缺乏合理性
就当前情况来看,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管理方式通常采用上下限的方式,并且在一定标准内,其贷款利率可以向上浮动2.3倍,向下浮动0.9倍[6]。而农村小额信贷利率的设置对信贷资金的投入与使用存在直接联系,对小额信贷政策的推广和实施效果产生直接影响。若是小额信贷利率较高,那么将影响希望获得小额信贷农户的入户积极性,促使其对小额信贷业务望而却步。若是小额信贷利率较低,那么将影响小额信贷产生的经济效益,使其所获收入难以覆盖资金投入与风险成本的消耗,从而影响小额信贷的发展和经营。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利率设置缺乏合理性。
2.5 小额信贷市场缺乏有效竞争机制
从中国农村小额信贷金融结构来看,村镇银行、小额贷款企业、农村资金互助机构、邮政储蓄银行以及农村信用社共同组成了中国农村小额信贷组织机构主体。实际上,仅仅只有邮政储蓄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将小额信贷业务范围扩展到国内多数农村,而其他组织机构并没有将农村纳入到小额信贷业务范围内。这种情况导致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市场缺乏有效的竞争机制,使得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受到消极影响。
3 中国农村小额信贷进一步发展的有效策略
3.1 完善小额信贷市场机制
针对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机制存在漏洞的问题,国家应当完善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机制,并且将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机制覆盖在全国范围内的所有农村区域,使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在农村小额信贷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下能够促进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7]。
3.2 拓展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途径
对于农村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途径较为单一的问题,国家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拓展农村小额信贷资金来源途径,进而达到丰富农村小额信贷资金来源的效果。对此,可以适当地调节小额信贷市场准入标准,允许满足条件的民间或半民间机构进入小额信贷市场。同时,国家还应当建立专门的扶贫银行,促进农村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实施条件。另外,中国人民银行还应当加强对农村区域银行的资金投入,促使小额信贷资金来源得到丰富。
3.3 建立较为完善的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机制
在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小额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方面,一方面,应当健全小额信贷责任制度,促使审贷分离制度与分级审批制度得到有效确立;另一方面,应当建立健全回款保障制度和信贷风险补偿制度,加强借贷人员信用登记制度、借贷人员信用评价制度、信用风险防范制度的构建[8]。
3.4 科学、合理设置小额信贷利率
农村小额信贷政策的实施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然而,现阶段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利率普遍较低,资金来源成本与信贷业务管理成本相对较高,整体存在入不敷出的情况。对此,农村小额信贷政策实施过程中可以采取三个步骤来保证农村小额信贷利率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第一,应当给予具有申请农村小额信贷意愿的农户一定的优惠政策,鼓励其积极参与信贷。第二,在农村地区加强小额信贷政策的推广和宣传,促使广大农民明确小额信贷的重要作用,并基于此,依据国家相关规定适当上调利率。第三,根据农村对资金的需求,促使小额信贷利率向市场利率过渡。
3.5 加强小额信贷市场运作
地方政府对小额信贷业务办理的过多干涉使得中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对此,地方政府应当适当地做到权力下放,善于利用市场运作促进农村小额信贷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地方政府应当放弃运用行政手段实现扶贫的方式,而是应采用税收政策、激励方式来对农村小额信J业务办理进行监督和管理[9]。
4 结 论
综上所述,农村小额信贷在供给、需求等方面存在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国应当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促使农村小额信贷组织结构得到健康、稳定发展。同时,还应当强化农村小额信贷业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其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进而提升农村信贷入户率。国家还应当完善其资金供给机制,促使信贷资金途径得到充分扩展。另外,还应当完善农户信用制度和农业保险制度,保障农民的个人利益。
参考文献:
[1]倪珉.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5):3153-3154.
[2]慈斌.农村小额信贷发展的困境与战略重构[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528-19529,19532.
[3]张权辉.农村小额信贷存在的风险、问题及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3(2):132-134.
[4]谢地,孟勐.培育新型农村小额信贷机构的思路[J].经济纵横,2013(8):85-87.
[5]张晓锋.农村小额信贷组织创新研究[J].开发研究,2012(3):101-103.
[6]孙志娟.我国农村小额信贷发展困境及路径选择[J].学术交流,2013(5):130-133.
关键词:学生;资助工作;感恩教育
当前,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高度重视少贫困家庭学生的资助工作,形成了以国家资助为主、社会救助为辅的资助体系;形成了奖、贷、助、补、减为主体的立体化资助模式,搭建了学生健康成长的平台。尤其是国家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以来,资助工作作为推进贫困家庭脱贫的重要手段,重要性更加凸显。“五个一批”中提出要通过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湘西自治州结合州情实际,提出要大力实施教育脱贫工程,要求构建覆盖贫困村和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发展帮扶机制,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适龄儿童少年全部实行学前至高中阶段15年免费教育和生活资助。由此可见,各级政府对贫困家庭学生的重视程度将进一步提高,学生资助工作覆盖面将进一步增大,受资助学生人数也会更多。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在现行资助制度下萌芽出来的感恩教育缺乏问题也将进一步突显。
一、受助群体感恩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
当前,学生资助、社会救助等确实为困难学生解决了实际问题,大多数学生对国家和社会提供的资助怀有感恩之心,总体情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受助不感恩的不良现象,令人堪忧。
一是思想存在误区。现阶段,学生资助工作的对象主要是精准脱贫对象家庭中的贫困学生和其他发生特殊致贫事故的学生,因此,存在部分困难学生把贫困作为资本,不思进取,坐等其成,出现等、靠、要的消极思想。
二是界定有待加强。贫困生作为一个具有隐性特征的群体,在实际操作中,贫困生的界定难以形成统一标准。尤其是作为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贫困生数量多、资助工作力量薄弱,贫困生界定更加困难。现阶段,虽然从中央到地方,均把精准扶贫对象户中的学生纳入资助工作范畴。但在实施精准扶贫之前由于识别标准不统一,个别一直享受资助政策的家庭因为不符合精准扶贫政策,导致资助被取消,部分家长和学生表现出不理解,甚至出现到教育部门上访的事件。
二、受助群体感恩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目前,随着受助群体的扩大,单纯的资助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必须与育人相结合,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笔者认为,受助群体感恩意识缺失有以下原因:
(一)社会环境因素的负面影响。市场经济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功利主义也日益渗透到了人们的思想中,片面追求利益的同时,使部分人的道德出现滑坡。一些社会资助和个人资助因为过于注重经济的资助,忽略了受助者的心理需求,使受助者产生一种理所当然、受之无恩的心理。同时由于价值取向的多元化,使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服从于追求利益的最大化,更多地人们关注自身发展,这些不良社会风气也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思维判断,导致其价值观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发生畸形,造成学生在意识上产生失恩现象。
(二)学校教育中的功利色彩影响。多年来,中小学教育更多是在关注升学率,教学成绩主宰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在学生进入中学以后,学校又将重心放在考试知识的掌握上,关心最多是升学问题,这就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对学生的感恩教育。虽然一直提倡学校教育,德育为先,实际上,普遍还是对学生的知识和智能方面的教育,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传授,采取灌输式、注入式的教育方法,没有真正把学生视为有思想、有感情、有需求、有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人并充分尊重他们,从而导致学生的能动性丧失。
(三)家庭教育中的消极因素影响。再穷不能穷孩子,是中国父母的传统心态。当前90后、00后学生居于主体地位,家长对独生子女的要求更多的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往往忽略了对子女的三观教育,弱化了对子女感恩意识的培育。个别单亲家庭和孤儿家庭,因为缺乏父爱或者母爱,家庭教育缺失,学生在道德教育方面有更大的差距。
三、加强资助工作中感恩教育的对策
在资助工作中进行感恩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感恩教育体系的形成与完备更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有利于提高受助学生人文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有利于受助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有利于提高德育实效实现德育目标,同时对经济资助的长效运行有推进作用。
(一)引导受助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感恩观。学校是德育教育的主渠道,有责任有义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育学生的感恩意识,促进正确感恩观的形成。感恩不单单是传统美德的要求,更是健全人格中一个重要的基本要素。感恩教育需要遵循由知到情再到行的一个过程,利用对学生的经济资助进行感恩教育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把握受助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提高育人效果。感恩品质的形成大致包括三个阶段,即认知层面、情感层面和实践层面。认知层面是指认识和了解自身所获得的恩德,正确分析施恩方的目的和意义,产生心理的认可;情感层面,是基于认知产生的情感共鸣,产生心理上的愉悦与幸福感,近而形成自觉的感恩意识,并伴随回报恩情的冲动;实践层次,是将感恩意识转化为报恩或施恩的具体行为,升华成自主的习惯行为,形成回报恩情、乐善好施、甘于奉献的良好品行。学校要加强感恩教育,教育学生知荣明耻、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会,培养学生感恩意识,教育学生在对待家庭贫困和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时,要逐步引导他们用辩证的方法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端正自己的心态,坦然从容地面对问题和挫折。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育人;全方位脱贫
一、前言
2016年是国家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契机。我国高等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十三五”规划中提出“完善资助方式,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同时更指出要把“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贯彻到教育全过程。这就要求高校在学生资助工作过程中更要重视育人功能,做到学生全方位“脱贫”。但“高校对贫困生的‘资助’不等于‘补助’,资助工作也不是‘慈善行为’,现阶段我国高校帮困工作的关键是在资助的同时加强育人功能。”
教育作为一项公益事业,一直以来,国家都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公民的教育机会均等。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接受教育成本的增加,同时受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影响,全国各大高校都出现了不同比例的贫困生群体。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家庭的实际困难,确保贫困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我国经过了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经过了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最终在高等教育阶段建立起了以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和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配合其他资助体系的奖、贷、助、补、减的多元资助体系,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荒废学业。但是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往往主要集中在对贫困大学生的经济资助方面,在如何发挥育人功能方面不尽如人意。因此,探究在资助工作中如何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高校资助工作中育人功能缺失的原因
1.贫困生认定过程中,认定机制有效性不足
目前,贫困生认定过程中主要查看有当地民政部门盖章的《家庭情况调查表》,参考辅导员或班主任老师及评议小组的评议结果,学生日常表现及申请答辩等环节。但是,评定过程中依然存在认定漏洞,很多高校都存在着认定标准模糊不清、认定考核不严、认定程序不完善、认定信息不对称等情况。比如,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的真实性、可靠性无法断定;评定贫困金额没有与时俱进,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出现虚假信息的填报;申请对象由于自尊心问题,对辅导员或班主任以及同学隐瞒了真实的家庭情况等。认定机制的不足及资助宣传不到位,导致学生没有认识到国家设置贫困资助的意义,不能真正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2.注重经济资助,忽视发展性成长
高校对受助学生的资助往往是直接的、无偿的,导致部分贫困学生对国家资助政策缺乏全面认识,存在 “等、靠、要”等不劳而获的思想。部分贫困学生认为获得各项无偿资助是理所应当的,缺乏责任意识与社会担当意识。另外,贫困生个人信息不恰当地公开、隐私未被合理保护,造成贫困生自卑、焦虑等不良心理。贫困生除了需要基本的经济资助,还需要学业指导、能力拓展、就业实习帮扶等相关方面的支持和帮助。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往往重经济保障而忽视学生的发展性成长。贫困学生往往没有更多的机会提升自身能力素质,这无疑弱化了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
三、发挥资助育人功能,保障学生全方位脱贫
1.更新资助理念,优化资金分配
创新资助理念,注重宣传引导,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国家的奖助学金是用来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激励学生积极进取、刻苦学习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公正。因此,评选奖助学金时,学校要通过各个宣传渠道宣传国家的资助政策,宣扬先进学生优秀事迹,发挥榜样力量,营造良好学习风气。建立学校与地方资助中心联网制度,学校要派专人实地走访、调研贫困生的情况,确保专项资金用到实处。增强学校资助资金灵活性和自主性,引入民间资助力量,优化资助资金分配,真正让贫困学生得到应有的资助。
2.加强人文关怀,全方面提升能力
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不仅要注重对贫困生经济上的帮扶,更要注重对学生的精神解困和情感教育。要增加有偿资助,即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资助;注重学生的自助和他助,挖掘资助资源,提供勤工俭学岗位和实习实训岗位,强化资助工作的育人功能。加强人文关怀,给予学生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借助主题团日、优秀事迹宣讲、志愿服务等活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诚信教育、感恩教育和榜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要加强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动学生的思想积极性,保证贫困生思想不掉队。同时,针对部分贫困生的自卑、消极心理,要充分利用团体辅导、广场咨询等活动引导贫困生正确面对困难,客观认识现实,摆脱心理困扰。
高校进行学生资助工作时,要结合学校和地区实际,恰当地给予学生经济上、学习上、心理上、就业上的教育指导,做到全方位资助育人,使贫困生成为积极进取、自立自强、心理健康、奋发有为的学生。
参考文献:
[1]高丽芝.中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的历史与现状研究[J].思想战线,2015(41):62-65.
[2]李璐.浅谈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认定管理和人格教育的欠缺[J].华夏教师,2013(11):86-87.
【关键词】精准扶贫 内涵 问题 对策
一、现阶段精准扶贫政策的内涵
精准扶贫是通过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精准识别、帮扶,对扶贫工作实施精准管理及考核,从而实现扶贫资源的优化配置,确保各项扶贫政策落实到位。我国现阶段的精准扶贫政策源于广东扶贫“双到”的经验,即资金到村到户,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形成切实可行的扶贫策略。精准扶贫不同于一般扶贫工作,它具有针对性,是对不同贫困区域、不同贫困对象运用合规有效的扶贫措施,最终达到治贫的目的。目前,有关数据显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八千万人之多,这给贫困对象的识别、致贫原因的分析,以及扶贫机制的构建等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提高扶贫精准度,不仅要求我们在扶贫资金的精准到户上下功夫,还要从根源上解决农村的贫困问题。通过精准化的产业扶持、贫困人口再教育等方式,使扶贫资源真正用到贫困人群身上,促使扶贫开发工作逐步向“精确滴灌”转变。
二、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特点
精准扶贫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精准扶贫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持续、稳步地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过程虽然曲折,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就却举世瞩目。针对以前扶贫工作“粗放漫灌”的方式,现阶段的精准扶贫就是要继续深化扶贫管理,精准把握和全面理解扶贫的含义,创新扶贫方式。二是精准扶贫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阶段性目标就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精准扶贫则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保障。尽管从经济总量和人均情况看,我国已实现小康社会,但离“全面实现”还有一定差距,这一短板不得不补。三是精准扶贫是实现民族共同繁荣的重要举措。要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就不能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这也体现了精准扶贫的带动力和重要影响力。作为促进共同繁荣的要点和支点,精准扶贫需要落在实处,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三、实施精准扶贫的难点分析
(一)科技兴农与精准扶贫的联动发展缓慢
近年来,科技扶贫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精准扶贫上力度仍然不够。对于特殊贫困地区而言,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利、信息传递速度慢、科技投入严重不足,这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其科技发展基础本就薄弱,这为后期科技的推广增加了难度,这也导致新技术引进困难,科技成果转化速度慢,难以在短期内使贫困人群受益。此外,贫困人群对科技兴农缺乏基本的认识,对精准扶贫的认识还停留在钱和物的帮扶上,不利于科技力量与精准扶贫的有效结合。
(二)学前教育落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
贫困地区学前教育普遍落后,到龄儿童入园率过低,缺少幼儿园或是其办学条件差,专职幼教严重缺乏且水平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从义务教育情况看,贫困地区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农村学校教学设施简陋、教学条件差,尤其是远离乡镇地区的学生很难就近入学,受教育程度难以保障。从高中教育情况看,贫困地区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学校绝对数量较少,更不用说优质资源。此外,贫困地区高中同质化问题严重,办学目的简单、模式单一,教学质量较差。
(三)精准扶贫在贫困对象的识别上困难重重
精准扶贫在贫困对象的识别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贫困人群底数不清,详细情况不明,扶贫项目和资金指向不够精准,导致扶贫效果不佳。二是贫困人群参与精准识别的积极性不高。一些村民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时不够重视,没有认真对待,填写信息不准确,他们片面地认为谁是真贫困都是村领导定的,对扶贫政策不够关心。三是精准识别成本较高。R别需要大量驻村干部,而他们的本职工作不允许其将太多精力放在识别任务上,识别过程中也可能使贫困群体产生内部矛盾。
(四)扶贫制度仍不够完善,社会组织参与度不高
精准扶贫制度不够完善,扶贫效果未能吸引更多的社会组织参与其中。精准扶贫的初衷是为了实现精准帮扶和脱贫,真正帮助贫困人群,可是从实际情况看效果还不够明显。尽管相关部门强调要精准识别、分类施策,但许多制度、措施还停留在表面上,实际执行过程中困难重重,针对性不强。究其原因,一是精准扶贫工作人员观念未及时转变,政策执行力度不够;二是政策的制定与实践脱轨,扶贫措施执行效果不佳;三是现有扶贫政策未能引导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其中。
四、提高精准扶贫效果的对策建议
(一)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很大程度上要依靠科技创新的力量。因此,必须深刻认识到科技兴农与精准扶贫的内在联系,充分发挥科技为民的作用,这也是农村扶贫事业发展的大趋势。一方面,要加大科技扶持力度,增强贫困地区特色农业竞争力。要挖掘贫困地区特色农业,通过科技力量治理生态环境,深化特色农产品深加工,提高特色农产品的储藏保险能力,逐步创建特色农业品牌。另一方面,要培育贫困地区龙头企业,提高农牧业产品附加值,拉动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率和贫困人群收入。针对不同贫困地区的特色农牧业,要充分利用科技力量,加大宣传力度,形成高效的产品营销网络。
(二)提高贫困地区教学质量,优化教育资源配置
实施精准扶贫就要关注贫困地区教学质量,在贫困地区普及学前教育、逐步改善办学条件,推动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城乡均衡发展。首先,要尽可能推进学前教育资源向贫困地区延伸,使农村适龄儿童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还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确保幼儿在合适的年龄接受适当的教育。其次,保障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基本办学条件,提高专职教师教学水平。精准扶贫要把精力放在改善贫困地区教育薄弱学校办学条件上,完善教育资源一体化配置政策,逐步建设一批高标准、高质量的寄宿制学校。最后,要改变观念,依托职业教育,帮助贫困人群掌握致富本领,实现精准脱贫。
(三)本着三公原则对待精准扶贫对象的识别工作
在精准扶贫对象的识别上,要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各级乡镇干部不得干预,确保识别信息真实、完整,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要改变村民们的传统观念,就要从实际工作入手,让村民看到“三公”的执行力,在驻村干部的选择上,要安排专职人员,将国家扶贫政策和贫困认定标准如实传达给村民,提高村民主动参与识别的积极性。要建立识别信息确认和追责制度,使村民本人确认上报信息的准确性,同时使其与驻村干部共同承担信息失真的连带责任,避免行为。此外,精准扶贫结果一定要公开,给村民足够的相互监督和反馈时间,确保扶贫政策落实到位。
(四)完善精准扶贫制度,吸引社会组织参与扶贫事业
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要将扶贫部门、扶贫人员和贫困对象捆绑在一起,并对扶贫效果予以评价,以此作为扶贫工作绩效考核的标准之一。具体而言,要在制度中明确扶贫相关责任以及惩处措施,保证贫困人群的监督权,畅通其投诉、举报渠道,避免出现扶贫干部以公谋私或是消极怠工等问题。要在制度中明确“三公”细节和具体措施,确保精准扶贫的透明管理,实行扶贫对象的绝对公示制度。还要在制度中明确规定扶贫资金流向的公示制度,保证每一分扶贫资金都在阳光下运行。通过创建社会扶贫信息平台,使更多的社会扶贫资源精准定位。
参考文献
[1]杜志雄,詹琳.实施精准扶贫新战略的难题和破解之道[J].中国发展观察.2015,(08).
关键词:休闲农业;民族地区;精准脱贫
2017年1月,在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数民族发展规划》中指出,突出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的战略位置,对于补齐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短板,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历史、自然区位和地理交通等原因,民族地区发展速度较慢,脱贫任务仍任重道远。因此,如何转变固有思维方式,创新新型发展理念,补齐民族地区发展短板,是目前推动民族地区快速精准脱贫的重要课题。从国内外民族地区发展经验来看,发展休闲农业是民族地区解决经济社会发展滞后,推进供给侧改革,实现新旧发展动能转换,提升产业发展层次水平,补齐基础设施建设短板,助力民族地区解决贫困问题的一种新思路、新产业、新业态。
1民族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条件分析
1.1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脱贫工作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地区脱贫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结合各地区、各民族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积极推进地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对民族地区发展提供专项财政预算和资金支持,采取减税、免税等政策,对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生产建设提供资金贷款等措施,扶持少数民族发展。
1.2民族地区主动脱贫意识强烈
近年来,民族地区积极构建“穷则思变”的反贫困文化,并重点培养致富带头人,宣传致富典型,极大地激发了民族地区脱贫致富的意愿。民族地区不甘落后,积极进取,强烈渴望新知识、新技术,积极接受新的发展思维和创新理念,增强自身发展能力,迫切希望摆脱贫困现状,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1.3生态环境优越自然景观多奇
民族地区主要位于中国西南云贵川藏地区及西北地区,多处于远离大城市、受工业污染影响较轻的山区及河谷等区域,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浓度低,空气质量指数基本上以优为主,拥有较好的环境基础。特殊的气候条件衍生出复杂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山清水秀,森林茂密,蕴藏着大熊猫、藏羚羊、金丝猴、羚牛以及珙桐、金花茶、水杉等种类繁多、组成复杂的动植物资源,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为发展休闲农业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民族地区拥有云贵高原及滇南谷地的喀斯特地貌、青海柴达木盆地和新疆罗布泊周围的雅丹地貌、陕北、宁夏的流水地貌等众多独特的地质地貌以及水系水生动植物等生态系统的奇特景观,许多区域具备申报世界自然遗产的条件,更是发展休闲农业不可或缺的基础条件。
1.4民族文化丰富多彩
由于历史原因,山区地貌的分隔和交通不便导致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聚居的各村镇发展水平不一,许多少数民族习俗得以保留。民族地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内涵丰富,蕴藏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历史文化遗存丰富,土家族吊脚楼、、侗族村寨等具有独具特色的建筑,彝剧、侗戏、布依戏等浓厚地方特色的戏剧,花鼓舞、丝弦舞、孔雀舞、象脚鼓舞等民间歌舞,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花山节等各民族的节会等传统节日,独具一格的民族服饰,银饰、蜡染、玻璃吹画等格调独特的民族手工艺品等,每一种文化都独具韵味,展现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2民族地区发展休闲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基础设施落后
现阶段,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已经成为制约民族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方面,由于民族地区地形复杂多变以及经济发展长期滞后等原因,民族地区交通运输系统建设严重落后,民族地区休闲农业项目无法与城市客源建立方便快捷的交通联系,也无法充分发挥民族地区原有风景名胜对周边休闲农业项目的辐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现有休闲农业项目的水、电、网等公共基础设施仍有待完善,餐饮、住宿、卫生和安全设施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标准规范,使得民族地区休闲农业项目服务质量难以保证。
2.2缺少政策引领
目前,多数民族地区没有出台发展休闲农业相关规划,仅有少数地区出台了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相关指导性意见,在休闲农业专项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方面仍缺少可操作、可落地的措施。在休闲农业的管理方面,缺乏统一协调指导,各相关部门的政策缺少协调性,基本上是各行其道,尚未形成合力,对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效果有待提高。此外,休闲农业经营者自有资产积累和留存收益不足,各级政府对休闲农业的扶持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受到资金缺乏的限制,民族地区开展休闲农业项目规划及深度开发面临困难。
2.3产业形式单一
一方面,民族地区现有休闲农业经营主体产业形式单一,文化消费项目较少,对农耕文化和民族民俗传统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对田园风光和人文环境关注不够,使休闲农业所承载的乡村旅游难具特色,难以发展形成品牌。另一方面,缺少以休闲农业为核心的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式,产品业态比较单一,难以打通上下产业链,形成产业规模,阻碍致富增收。
2.4发展理念较为落后
一些民族地区安贫守旧思想严重,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具有一定的排他性。扶贫返贫现象严重,个别贫困户缺乏主动脱贫意识,缺少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民族地区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人口整体文化素质不高。休闲农业从业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偏低,缺少技术专长。休闲农业项目经营者和从业者均未接受过正规的环境保护培训,环保意识匮乏,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不能切实将环境保护的要求落实到项目开发活动中,一些项目开发导致污水和垃圾得不到有效处理,严重制约了民族地区休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3促进民族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的对策
3.1加强政策支持,科学规划引导
应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尽快完善和细化当地休闲农业发展经营主体的行业标准和规范,形成规范化的管理和标准化的服务。将休闲农业发展纳入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加强对休闲农业的指导。加大建设资金投入,完善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休闲农业项目予以适当的税收优惠。做好民族地区休闲农业项目的宣传推广工作,搭建电子商务平台。落实休闲农业用地政策,科学规划,加强地区休闲农业优势项目发展。民族地区发展休闲农业要摒弃粗放发展方式,结合当地自然资源、人文风情、交通和产业状况,因地制宜,一事一议,一地一特色,一地一规划,特色引领。要深度挖掘本民族文化内涵,丰富产品类型,提高服务质量,加强民族地区休闲农业个性化发展。着重打造特色品牌,建造示范基地,特为先,力求精品。要注重休闲农业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加强“一、二、三产业融合”,形成区域联合发展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产业优势,提高产业融合综合效益。在政府构建的平台下,以企业为主体,加强市场化运作,解决资金和技术难题。
3.2强化科普教育,夯实人才资源基础
民族地区要加大技术和人才引进力度。实施精准脱贫,要人才智力和本地相结合,加大教育投入,改“输血”为“造血”,强化培训活动,推进当地民族大学产学研相结合推广,借助当地高等院校、学会和产业基地等资源,对休闲农业管理者和服务人员开展自上而下的分层次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管理服务水平。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贫困户子女技能培训帮扶力度,落实贫困家庭学生就业促进计划。结合民族地区生产经营状况,开展“定向订单”式培训。建设农业科技馆,使民族地区青少年能获得更多参与科普活动的机会,尽早接受科技教育。培养科普带头人,增强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农业专业技术协会,提高少数民族科技致富能力,助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扶贫行动。大力推进校园优秀少数民族文化教育,充分利用现有的社会实践和产学研旅游示范基地加强对民族地区学生的国情乡情以及民族文化教育。
3.3重视生态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民族地区发展休闲农业要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要坚持以农为本促进少数民族增收,要坚持“四化同步”、“五位一体”,坚持“农耕文化为魂,民族风情为韵,生态农业为基”的发展理念。要通过保护为主、适度打造民族特色景区的方式来规划休闲农业产业布局。要充分体现民族地区风貌和民族风情,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民族特色和自然景观来吸引游客,从而推动民族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改革,拓宽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民族地区休闲农业建设切忌大拆大建,要尊重自然、贴近自然、拥抱自然、爱护自然,回馈自然。要多方推动民族地区农村“污染零排放”,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有效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实现资源、能源及废物的循环利用。要通过民族地区农村生态景观的改善真正把绿水青山留给游客,把少数民族的生活放到大自然中。要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保障民族地区自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民族地区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3.4坚持科技引领,推动综合创新发展
民族地区要转变思维方式,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运用创新性发展理念,推动科学技术创新助力民族地区农民致富增收。要充分利用PPP模式、BOT模式、TOT模式、“互联网+”模式等新型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助力民族地区休闲农业项目建设。要通过互联网等新型渠道对本地区休闲农业精品项目进行宣传推广,扩大民族地区休闲农业的知名度和产业影响力。利用“互联网+休闲农业”,优化调整生产要素配置、构建新型业务体系和商业模式,完成休闲农业优化升级。民族地区要充分利用新型通信技术,打造互联网平台,加强互联网与休闲农业的产业深度融合,创造新的产业形态。民族地区要通过“互联网+市场”强化需求市场对接,利用互联网获取先进的技术信息,通过大数据掌握最新的农产品价格信息,决定农业生产重点。通过互联网电商交易平台减少农产品交易的中间环节,切实推动民族地区精准脱贫、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广礼,王军.休闲农业开发中的主要生态环保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中国发展,2014,14(5).
[2]何云,王军,刘娜,徐慧娟.基于生态文明理论的生态旅游业发展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6(1).
[3]张亮,周光明,倪颖,于红典.四川特色文化对当地休闲农业旅游发展的作用研究[J].中华文化论坛,2017(2):90-94.
[4]葛志军,张淑萍.西部民族地区休闲农业发展研究———以宁夏为例[J].生态经济,2015(9):132-136+155.
[5]王生华.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休闲农业的困境及策略[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0(8):98-100.
[关键词]开发式扶贫方针;参与式扶贫体系;完善与拓展
[作者简介]龚冰,广西外资扶贫项目管理中心经济师,广西南宁530021
[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11―0045―03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中期评估结果显示,纲要实施5年来,全国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927万减少到2365万,减少了562万;低收入贫困人口从6102万减少到4067万,减少了2035万。同时,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各项社会事业有了长足进步。2005年,时任世界银行行长保罗・沃尔福威茨在访问中国时说:“自1980年以来,中国的脱贫人口在发展中国家脱贫人口中占75%,这是一个惊人的事实,中国的减贫成就举世瞩目。”
与此同时,数据也显示,我国减少贫困人口的速度明显趋缓。20世纪80年代,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370万;90年代年均减少620万,进入2l世纪年均减少只有150万。于是,对如何解决剩下的2000多万绝对贫困人口的问题,有关讨论提出了多种解决办法,集中在两个方面:一种观点认为开发式扶贫为主的方针已不适应新阶段的扶贫形势,扶贫应以救济救助为主。目前农村有2000多万贫困人口,只要国家财政给每个贫困人口提供1000元生活保障,也就是每年拿出200多亿元,农村的贫困问题就可以彻底地解决。另一种观点认为,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消除农村贫困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简单地用低保的方式解决现有2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贫困问题,否定开发式扶贫方针,这种观点并不符合我国农村目前贫困问题的实际,也不符合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的基本方针,不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笔者在同意后一种观点的同时认为:国际经验与国内实践表明,开发式扶贫方针是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必须坚持。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开发式扶贫也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需要进行完善与拓展。
一、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必然性
回顾我国扶贫工作的历程,根据推动减贫的主要手段,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一是从建国至改革开放前(1949~1978年),我国基本采取传统的社会救济扶贫方针,政府通过一系列强制手段和制度变革实现城乡居民之间分配平均化,总体上避免了贫困程度的加深;二是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通过经济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增长实现大规模减缓贫困,这一阶段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三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全国范围内开始了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的扶贫开发,逐步形成了我国农村扶贫的基本方针,即开发式扶贫。
开发式扶贫是对过去传统的救济式扶贫的改革与调整。经多年的实践,已经发展成为我国政府农村扶贫政策的核心和基础。2001年我国政府公布的《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白皮书》指出,开发式扶贫的方针,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支持、鼓励贫困地区干部群众改善生产条件,开发当地资源,发展商品生产,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据此,开发式扶贫方针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1)倡导和鼓励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贫困农户中普遍存在的“等、靠、要”思想;(2)针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的实际情况,国家安排必要的以工代赈资金,鼓励、支持贫困农户投工投劳,开展农田、水利、公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3)国家安排优惠的扶贫专项贴息贷款,制定相关优惠政策,重点帮助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种植业、养殖业以及相应的加工业项目,促进增产增收;(4)开展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培训,提高贫困农户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自我发展能力;(5)扶贫开发与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生态建设相结合,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增强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发展后劲。
从国内外实践看,二十多年扶贫开发的巨大成就证明了这一扶贫方针的正确性。现阶段乃至一个更长的时期,我国扶贫工作仍然需要继续坚持开发式扶贫为主的方针。
首先,开发式扶贫符合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实际构成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的分析研究,在目前农村2000多万尚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中,只有7%是丧失劳动能力需要救济救助的。而93%是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开发式扶贫脱贫致富的。同时,这2000多万人并不是一个固定的群体,其中87%在l亿多人的群体中波动出现。国务院扶贫办通过建档立卡,基本摸清各地扶贫工作对象的总量为10698.9万人。只有逐步提高这1亿多人的自我发展能力,才有可能稳定地解决贫困问题。
其次,开发式扶贫不仅是为了解决贫困农户的温饱问题,而且是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解决贫困问题,最根本的要靠发展。坚持用发展和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一贯坚持的方针。我们的目标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以救济救助为主,显然难以达到这个目标。而且,过于强调以救济救助为主,不利于贫困人群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最后,开发式扶贫已成为国际反贫困领域的共识。是采取救济救助的办法,还是实行开发式扶贫,在国际反贫困领域一直存在争论。现在,即使是实行普遍福利制度的西方国家,也在对过度的社会保障进行检讨,强调通过加强培训、促进就业等方式帮助有劳动能力的人摆脱贫困。经过几十年实践,美国经济学界和政府在扶贫问题上形成的主流认识是,必须以提高贫困群体的自我发展能力为主。2004年5月,世界银行在上海召开全球扶贫大会,就是肯定和推广我国政府主导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的经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我国共建中国国际扶贫中心,也是为了推广中国的扶贫模式。
国际经验进一步显示,无偿援助或补贴无益于穷人的发展和摆脱贫穷,反而会助长他们的依赖思想。应当使扶贫项目最终能促使穷人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其经济发展即使在外力援助撤出以后仍能持续进行(外力帮助在开始阶段不可缺少)。只有采取措施从以下方面建立和培养穷人的能力和素质,才有可能从根本上解决穷人的贫困问题,步入良性发展轨道。这些能力和素质包括:认识到摆脱贫穷主要靠自己,而不单靠外援;掌握实施发展项目的必要认识;挖掘自己的资源,如储蓄,从小规模项目开始,然后再利用外部资源;获得管理和技术技能,包括提高文化水平、掌握会计知识和有关生产技术等;建立能保证穷人有充分参
与机会的组织,发展横向和纵向联合,形成组织网络;学会使用政治手段,如争取实施法律赋予的权利,向政府争取新权利,与各种盘剥作斗争,让社会能耐心倾听穷人的要求等。这些是救济式扶贫方式无法达到的。
当然,应该看到的是,传统的开发式扶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未能覆盖全部贫困人口;相对注重生产性活动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对贫困群体的人力资源开发及能力培养关注不够;扶贫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全过程贫困人口参与不足;总体上扶贫效果可持续性不足等。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开发式扶贫的内容需要拓展和完善。
二、开发式扶贫的内容拓展与完善
(一)以人力资源开发为重点,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贫困人口的能力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因素是人。重视教育和教育设施投资,尤其是初等教育和技术培训,对贫困地区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是世界各国扶持贫困地区发展的普遍经验之一。研究表明,贫困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除了经济收入的差距以外,更显著的是人的思想观念和教育水平的差距,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文化、劳动、技术素质和创业精神的差距。因此,进行贫困地区的人力资源开发,从长远看是减轻贫困的根本性措施。马来西亚在20世纪70~80年代,发展经济和减轻贫困方面的成就举世瞩目,其中对教育的投资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从60年代中期起,马来西亚政府就开始增加教育投资。70年代初马来西亚实行新经济政策后,1972~1977年间,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占国家财政预算总额的22%,提高了国民教育水平。1987年全体国民平均受学校教育的时间,男子为7.5年,女子为6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从1970年的50%降至15%。教育对贫困的减轻产生了深远影响。其他国家或地区(如印度尼西亚、韩国、我国台湾、泰国等)的经验也都证明了教育投资对于经济发展和减轻贫困的重要作用。
根据新的扶贫任务,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人力资本开发主要包括:一是在继续从事自然资源开发的过程中通过实用技术的教育来增强开发的技术含量。这样既可以提高资源开发的效率,又可以更多地顺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二是增强农民适应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三是提高贫困人口流动与就业能力,这是今后人力资本开发的主要方向。
目前在扶贫工作中,能力建设的主要障碍,一是观念:扶贫规划长期以来是上级行政部门及技术支持部门操作和控制的过程,缺乏以农民为主体和中心的工作经验,对村级参与式规划还存有疑虑。目前,14.8万个重点扶持贫困村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规划,如何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和配合,需要统一认识。二是支持村级参与式规划及其实施的能力建设还是空白:一方面,扶贫系统领导部门能力与技能的建设亟须加强。很多扶贫领导部门的有关人士对村级参与式规划、实施等缺乏必要的认识和知识。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以往的扶贫方法上。另一方面,村民是村级扶贫规划与实施的主体,也是扶贫的主要对象。几乎所有的村民都不知道参与式,更不要说参与式的真正含义和具体操作方法。村民对参与式的理解就是投劳、投工参加到项目实施中。能力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给予重视,始终贯穿扶贫工作的每一个环节。
(二)构建参与式扶贫体系。促进贫困村自组织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
就贫困村而言,参与式扶贫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以行政村为基础,采用参与式的理念、原则和方法,组织、引导、发动群众制定、实施、管理贫困村扶贫开发规划,并监测、评价每一个项目的质量、效果和影响;二是以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为载体,培育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程度和能力。参与式扶贫体系建设的主要对策包括: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的质量;转变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方式与运行机制,充分发挥贫困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在参与式扶贫开发中的作用;为参与式村级扶贫开发规划实施管理小组和监测评价小组真正发挥作用提供制度支持;将培育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作为党政机关定点扶贫的重要工作内容;以参与式扶贫开发规划为载体,全面提高贫困村现有基层组织的参与和管理能力;围绕扶贫开发规划项目的实施管理、监测评价,以及其他经济社会发展活动开展有效的培训;加强贫困村基层组织参与扶贫开发的制度建设。
(三)注重建立和完善社会安全网
对于大多数贫困地区来说,开发式扶贫是最有效也是唯一可行的途径。但那些处于极端贫困状态的穷人,或没有劳动能力而又无人赡养的老人、儿童、残疾人等,并不能从开发式扶贫中直接受益。由政府直接向穷人发放救济食品或衣物,是解决这部分人温饱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对于全部或部分失去劳动能力的人口,应当主要依靠社会安全网的建立来进行减贫。社会安全网的建立和完善,主要措施应包括:以保障城乡居民的最低限度生存需求为宗旨,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来确定合理的保障标准;扩大保障面,争取将所有应保人口都纳入保障的范围;在城市地区,应以完善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为核心;在农村地区,采取措施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资金的筹集机制,增加上层政府(尤其是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力度,加强社会统筹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