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技术的地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内容;方法;模式;作用
时至今日,多媒体网络技术已经遍布在人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悄无声息改变着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式。尤其是在现今的教学中,信息技术已引起传统教育教学方式,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教师摆脱了传统“传道授业解惑”的空洞说教,取而代之的是全方位新型授课,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更加快捷丰富、广泛而有效的学习内容和环境,确保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所以,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依然成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完善学科教学内容
1.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一方面,当前使用的教学版本内容最大的弊端就是更新换代慢,再加上时空、地域等多方面的影响,很多内容与学生当前所处时代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性和滞后性,距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另一方面,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与教材的接触始终隔着教师的说教,学生获得的都是教师“咀嚼”过的,没有什么味道。而通过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帮助学生实现现实生活与教材的紧密联系,而且还可以实现学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自主学习交流活动。信息技术教学的交互性非常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动手,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拉近教材与学生的距离,真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利用信息技术能够有效完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传统教学中教师更加注重知识的传授导致学生多数都是被动、机械地学习,无论是新课改理念中的“以人为本”,还是新教材每个章节中设置的活动案例,都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提上了新高度,更加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度。然而,在实践教学中,教材中提供的活动材料很难完全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时就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大容量接纳,存储信息的优势,跨越时空界限,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学习资料,帮助完善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丰富更宽广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二、利用信息技术,改进学科教学方法
1.利用信息技术,创设教学情境,活跃学科学习氛围。传统单一的说教式教学方式决定了无论教学方法如何转变,都很难吸引那些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小学生。而信息技术集声音、图像、文本、动画于一体,内容丰富,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化抽象为具体,在学科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能更直观、更形象、更有效地再现或者虚拟教学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不仅能有效活跃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还能在特定的环境和氛围中激发并培养学生联想、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2.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实效课件,突出学科教学重点。教学中的课件制作是以完成教学任务,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为目的,因此在制作学科课件时,既要考虑教学大纲和教材任务的要求,围绕重点设计,而且还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只有在这样的课件指导下,课堂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小学语文学科中,很多情境是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很难接触的,这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播放视频,录像等,让学生进行真实的感受,从而加深理解,领悟课文中心;再如,很多的数学公式学生都死记硬背,而利用信息技术展示公式的演变过程,既能让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和记忆,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创造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带来理想的环境,同时,学生的学习方法也会随着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的变化而发生转变。信息技术的出现,为学科教学的课堂提供了全新展示交流的平台。在课堂上,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师生之间零互动的尴尬局面,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信息技术改变了教材对于师生认知范围的局限性,实现了相关资料的随时调阅和浏览,拓展并丰富了课堂的容量;同样,信息技术也打破了课堂时间的局限性,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可存储性和网络资源的交流共享,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展示的平台,在这里学生不仅能够对课堂知识进行课后查漏补缺,巩固吸收,而且还能和其他同学一起交流互动,优势互补。
参考文献:
0.引言
马克思技术哲学主要是以批判主义与工程主义为主,批判主义则是以生态主义方式、工具主义方式以及决定论方式实现。在马克思技术哲学当中,社会技术是技术哲学当中的主要内容,是社会科学的催化剂,是现行知识体系,与自然技术有着本质的相同,并且也存在一定的差别,对此,有效的分析社会技术在马克思技术哲学当中的地位,能够实现实质上的共存、互动、共生。
1.社会技术存在的理由
1.1社会技术是人类进步的一大创新
从某个角度分析,我国的革命主要是依靠社会技术而实现[1]。尧舜所实行的“禅让制”,商周针对夏朝灭亡所制定的“修政德行、天下咸欢、殷道复兴”,秦国废除“世亲世禄”实行“农耕纺织”等等。这些都是人类改革史上的进步阶段,这也充分说明社会技术能够有效的创新人类历史。
1.2社会技术存在的逻辑证明
社会技术在社会活动当中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以及重要性,这是毋庸置疑的[2]。随着社会的进步,社会技术显得更加复杂,并且也更加重要。从逻辑上分析,认识社会的活动成果,形成社会科学,改造社会的手段也就是社会技术。为什么结构复杂、形式多样化的社会活动一定要呈现为协调的状态?其中的答案便是人们的社会活动必须是有目的性的,不能够是随心所欲、盲目而行的,必须是有一定的主观愿望,有章可循,而且是依据预先所指定的规章制度、政法法治以及社会规范而设计的。由此可见,如果没有社会技术,那么社会将会陷入混乱无章的现象。
2.社会技术是社会当中主要的“技术”
2.1社会科学与社会技术
社会技术主要是社会科学从衍生到实现作用的中间环节,是社会科学的重要实现途径。换而言之,社会科学的使用,实际上就是社会科学转向社会技术 [3]。社会科学也就是社会在运行过程中的陈述与反应,而社会技术又是个人、团体或组织的某个行为过程中所出现的控制与创造,社会科学的发展目标主要是以群众的利益、国家的经济、政治最大化为目标,例如法学主要是社会科学,而法律便是社会科学当中的社会技术;政策学是社会科学,而实际的政策、方案便是社会科学;理论学是社会科学,而其中的群众道德行为规范、军人或特殊群体的道德规范便是社会技术等等。由此可见,社会技术在各个社会科学当中均有相应的身影,并且应用在每一个行业、领域当中,是社会科学向更全面方向发展的必经途径。
2.2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
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的基本理论有所不同,社会技术的基本理念是社会科学,而自然技术的基本理论则是自然科学。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所对应的主体也有所不同,社会技术创造的主体主要是政府或执政党,而自然技术创造者主要是个人等非团体形式[4]。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使用者与接受者也有所不同,社会技术主要的使用者与接受者主要是每一个社会成员或者社会政治经济管理的部门,而自然技术使用者和接受者均为个人、技术工人或工程师等;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的发明以及技术本身的社会制约条件也有所不同。社会技术在各个类型的民族、地区以及国家,甚至在不同的政治体制当中的使用、创造都会因为不同的类型而遭受影响,而在自然技术当中,发明以及自然技术本身不会受到任何的利益影响,不会受任何形式社会政治集团主导;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与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也有所不同。社会技术主要是以社会科学作为知识的依据,而自然技术则无法独立于任何历史文化,必须倚靠制度或其他形式的框架而实现;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两者之间既有相互作用也有相互渗透。在某个角度上看,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渗透来源于社会的推动、改革,也能够帮助社会实现推进、改革。
3.社会技术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项根本问题
3.1社会技术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项根本问题,这是逻辑合理的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也就是自然,人们的社会主要是由人的活动、人活动所产生的产物以及人所组成的[5]。人们的社会当中,人是自然与社会共存的存在物,在一定的角度上分析,应当归纳在“第一自然”当中,其次,“人活动所产生的产物”属于“第二自然”。人的活动则是处于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之间,由一、二自然有机构成的。对此,哪怕是技术哲学应当是研究自然技术的,也需要将其归纳到“社会技术”当中。在根本上,人的社会就应当属于自然界,也应当生存在自然界,社会现象根本上就是一个类型的高等级自然现象。对此,社会与自然所构成的技术是一种框架性、系统性的社会技术,这也能够直接说明,社会技术在逻辑上应当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项根本问题。
3.2社会技术是技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这是自然系统、社会系统特点所决定的
自然与社会之间有着不可分开的联系,是一个关联性的系统。在空间中,人们是自然界当中的一个参与者,一小部分;在时间中,人们是自然界成长的一个阶段。自然界与人共同组合便成为社会,只要有社会与自然,便会有人存在,相反,也只有人存在,才能够有社会与自然。所谓的“人类化自然”主要是指被人们所作用过、占有过或改造过的自然界,是归纳到人类社会活动当中的一个自然界。而“自然界人类化”的过程又正好是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制造的。简单说就是自然界在人为化的过程,社会的发展过程,人本身的本质形成、繁衍与验证,这三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关联,相生相应。人类的进步与成长必然会改造社会,而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人与自然便形成一个更全面、更新颖的系统。由此可见,社会技术在技术哲学当中是一个基础问题这一理论决定于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的特点。
3.3社会技术是技术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因为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同样重要而实现
哲学社会科学的分析进度与结果能够充分展现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改造以及创新社会的过程中,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性相同,既然两者之间的重要性相同,那么自然技术与社会技术重要性便也相同。社会技术是改造自然与认识自然的有力工具之一,改造社会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社会进步与历史革命的主要观念与力量。在实际上,社会技术在技术哲学当中对自然与社会进行改造时,必须遵循互动、共生与共存的原则。
4.总结
综上所述,社会技术在马克思技术哲学当中是一项根本问题,并且也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人与自然”等理念所繁衍出的必然结论。但是,在马克思哲学当中,还具备许多的同等地位理念,例如“人自身的产生”、“人与人”等等理念,这也说明这一技术理念的根本条件是社会性。
关键词: 小学低年级数学 课堂学习氛围 创设策略
一、什么是课堂学习氛围
课堂学习氛围是课堂学习环境的一种,它对课堂教学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要提高小学低年级教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应该努力建设融洽、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如和谐的师生关系,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课堂教学情境设置,等等。要改善课堂学习氛围,教师首先需要了解学生课堂学习氛围的现状。
二、课堂学习氛围中存在的问题
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以接受式的教学方法为主。这类教学方法因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学生获得大量的知识而在教学方法中占据主要地位,但是在接受式的教学方法下学生比较被动,获得的知识容易被遗忘。长期如此,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严重打击,创新思维被压抑,学习兴趣急剧下降。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忽视了人的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忽视了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行为特征,忽视了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多种需要和潜在能力,忽视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发挥的作用,使得教师和学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没能有效发挥和体现,甚至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厌学情绪蔓延,使得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任务――学科知识的认知目标不能完全有效地实现。
三、课堂学习氛围的创设策略
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感到学习的快乐,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课堂教学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学生就能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激起主观能动的学习追求,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没有任何兴趣和仅靠强迫维持的学习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学习是不会维持长久的。”英国教育理论家斯宾塞也明确指出:“快乐学习,能使学生自学不辍,并得到精神的满足。”由此可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使学生快乐地投入学习,直接关系着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这对有意注意时间有限、喜玩好动、自控能力较弱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近年来我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对创设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愉快地参与学习方面,作了一定研究、探索,这里我结合教学实践,试谈几点浅见。
1.运用激励措施,激发乐学欲望。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已证明:愉快、欢乐、适度平稳的情绪能使中枢神经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保证体内各系统的协调一致,充分发挥机体的潜能。良好的乐学欲望,是学好新课的前提和关键。学生有了积极追求的欲望,才有积极追求的行为。新课的导入,把握好良好欲望的激发,使学生开始就产生良好的乐学心理,直接关系着一堂课教学活动的展开和效率。所以,在新课导入阶段,我注意针对低年级学生好强好胜、喜爱激励的心理,运用不同激励措施进行有效的激发。一句激励的话语、一颗奖励的五角星、一面鼓励的小红旗,对大人来说可能不足为奇,但对七八岁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却有着无穷的吸引力和推动力,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乐学的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7的认识”一课时,课前,我准备了八颗红五星和一幅聪明的一休图。上课时,我拿出一休图,对面露好奇之色的学生说:“小朋友们,你们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谁?”学生纷纷说:“是聪明的一休!”我说:“对了,聪明的一休。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八颗红五星(边说边出示),今天老师要看看我们班小朋友谁像一休一样聪明,谁学得最好,谁就得到红星奖。”听完我的话,学生们一个个兴趣盎然,跃跃欲试。从学生一双双求知的目光中,我看出了学生良好的乐学心理和追求欲望。这时我便抓住时机,将话题引入新课的教学中。
2.用好教具、学具,增强乐学情趣。
在素质教育的教学理念下,我们教师要以全新的观念对待学生,形成现代学生观:学生是独立的个体,用动态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要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新课教学是引导学习乐学的核心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良好氛围的创设,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一环。为此,我在坚持教学方法、结构改革,运用多种教学技能技巧的过程中,针对低年级学生抽象思维不发达,特别喜爱观看动态演示、特别喜爱动手等特点,新课教学时特别注意有机地、尽可能地通过教具、学具和多媒体,将教材中抽象的叙述化为直观的演示,将静态的图文化为动态的画面,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之愉快地参与学习,增强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在教学“9+4”一课时,书中提供的插图是静止的,无法显示出“9+4”的计算过程,不能使学生很好地理解,也不能很好地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为使学生学得更好、更有趣,我精心将书中的静态图设计成多媒体课件,清晰地显示出4的分成和9的凑十过程。学生看了“9+4”凑十过程的动态演示后,既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又很好地掌握了这一知识点,收到了最佳教学效果。此外根据苏教版小数教材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的重要特点,我在充分注意运用教具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乐学的同时,还十分注意充分发挥学生学具的作用,在教学中坚持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运用学具,按一定的要求进行操作演示,用移一移、摆一摆、拼一拼、分一分、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动眼,增强学习乐趣,调动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有关知识,做到以动促学、以乐促学。
3.创设教学情境,浓郁乐学氛围。
教育家赞科夫认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育任务。”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丰富多彩的学习背景、情境已经被编入教材,足以体现课堂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而这正是在为课堂创设一种心理化环境,认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般说来,低年级学生由于有意注意时间有限,在新授环节后,大脑皮层比较疲劳,不易控制自己。这时如不及明采取方法进行调节,就不利于下面巩固练习的进行。如何继续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保持他们高昂的学习情绪呢?实践使我认识到,创设一定的情境和浓郁的学习氛围,是激发学生进一步认真学习的有效措施。为此,我根据低年级学生年龄和心理特点,常常注意通过童话故事、儿歌、游戏、竞赛等多种形式或制做多媒体课件,创设一定教学情境,浓郁学习氛围,做到寓教于乐,以乐促学,增强巩固新课的教学效果。如:在教学“11―20”各数的认识时,我以童话故事《小熊请客》为题,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了一连串的练习。第一步我生动讲述:一天,小熊请小鹿、小猴、小狗、小羊等几种小动物到它家做客,小动物们都很高兴。小熊说:“你们到我家做客,我很欢迎,但每人要解答一道题目,你们愿不愿意?”小动物们都很愿意。于是小熊出了几道题目,小动物们由于肯动脑筋,都解答得很好,都被小熊请去做客了。你们想知道小动物们做的什么题目吗?你们都想,让老师也看看你们能不能像小动物们那样爱动脑筋。第二步引导练习:小鹿做的一道题目是读出三张卡片上的数字(出示分别写有13、15、19三个数字的卡片),你们谁会读呢?学生读后用同样方法分别出示小猴、小狗解答的两道题目:你们能像小猴那样从11数到15吗?你们能像小狗那样在“”里填上“>”、“
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采用多种形式,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不失为改进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提高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种行之有些有效的方法,今后我将在教学中作进一步探索、实践,以取得更加优化的效应。
参考文献:
[1]陈清容,吕世虎.小学数学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顾明远.教育大词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关键词:小学数学;二年级;学生主体;师生角色;激发兴趣
数学学习是一个动态的生成过程,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的学习需要,他们对数学学科的认识也直接影响着他们的学习态度。二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度过了幼儿到小学的过渡期,那么,如何发挥他们的学习能动性,便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下面,笔者从转变师生角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的探究为主三个方面,讨论在小学二年级的数学课堂中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具体策略。
一、转变师生角色
师生角色是最基本的教学因素,整个教学活动需要师生双方的共同参与,缺一不可。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担任的角色是“传道者”,他们是知识的重要传承人,承担着传播知识的重任。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已经不再拘泥于课堂之上,再加上现代社会对一个人的能力、个性、创新等要求较高,素质教育也越来越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的综合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将学生看作是学习的主体,将自己放置于参与者、指导者的角色之中,决不可越俎代庖,取代学生的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民主、平等的交流,了解小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需求,使整个教学活动以学生的需要为主。同时,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参与到课堂之中,帮助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参与中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尤其是二年级小学生的心智l育还不完善,他们对事物的认知与看法往往取决于自己的直观反映,显而易见,他们是否会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兴趣。因此,为了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主动学数学、快乐学数学。为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数学课堂变得生动、多样。比如,教师可以使用情境教学法,为小学生创设具体的学习情境,如利用多媒体导入课堂、利用生活实物或情境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利用问题引发学生的主动思考等,使小学生享受多元化的数学教学内容。另外,教师还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的小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小学生量身定做具体的学习计划,保证每个小学生都能够在数学课堂中学有所得,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享受成功的快乐。
三、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
直到现在,还有很多教师为了按时或者提前完成教学任务,将数学课堂变得程序化、固定化,即整个教学活动都是按照预先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的。在这种理念的引导下,教师的教学重点便放在了知识的传授上,小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即可。尤其是在二年级的课堂上,很多教师认为低年级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下,不具备探究能力,所以自然忽视了他们的探究活动。显而易见,这样只能渐渐消磨掉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他们置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不利于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之中,教师必须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以学生的“学”代替教师的“教”,实现“先学后教”,让小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探究能力等,从而充分发挥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决定探究的形式应该是以学生的个人探究还是以合作探究为主。如果难度过大,教师便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保证每个小组内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探究,在小组内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促进数学教学的高效进行。
总而言之,“以学生为本”是现代教育的最基本特征,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数学课堂内突出小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教师必须要转变师生关系,建立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中敢于思考、敢于质疑;教师必须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使其自愿参与数学教学活动的前提与基础;教师必须要以小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实现数学课堂的开放性、探究性、创新性,为他们展现自己的魅力提供平台。
参考文献:
“提供开放型的探索材料,拓展学生的探索思维”是实施新课程标准一个重要的方面,作为数学教师,如何把这一理念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去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做到以下两个方面。一、加大学生在选择材料上的自由度
在教学“小数减法”一课时,我给学生提供了以下的探索材料:商店里的圆珠笔每枝3.05元,书包每个20.40元,钢笔每枝12.40元,小刀每把0.65元,文具盒每个8.45元。如果给你带上50元、10元、5元、5角、5分的人民币各一张(或一枚),而每次只能买一种物品,请你决定买什么物品,应拿多少钱,求应找回多少钱?列出算式进行计算。这样学生在参与购买物品的实践活动中自由度加大,他们不知不觉中运用了已有的生活经验来解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购买方案,让学生把典型的算式抄到黑板上,再引导学生观察矫正,从而掌握小数减法。在这种开放型的教学过程中,充满了生活的活力与和谐的气氛,让学生感到学习是自己的事,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能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参与思考,从而实现师生参与,相互合作的教学环境,以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二、加强学生在问题思考过程中的开放度
在教“比多(少)求和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教材中的例题是:果园里有苹果树1350棵,梨树比苹果树少285棵。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我在教学时没有直接引入例题,而是让学生自己来编出多个以最后“求和”为基本数量关系的应用题。教学过程是:
第一步,给出一个问题:苹果树和梨树一共有多少棵?问学生:“你们看到这个问题想到了什么?”让学生补上苹果树和梨树各有多少棵。
第二步,要求学生改编其中一个条件,使它成为两步计算应用题,分组讨论到底有几种改编方法,并分别列出算式解答。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究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掌握相应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会估计商的大致范围,增强估算能力。
3.在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养成细心计算、认真检验的学习习惯。
重点:掌握除数是整十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难点:理解商的首位写在十位上的算理。
知识点
三位数除以整十数的笔算除法
问题(1)导入
可以分给多少个班,还剩多少根?(教材9页例2)
过程讲解
1.观图、读题,理解题意并列式
学校新买来380根跳绳,每班分30根,求可以分给多少个班,就是求380里面有几个30,用除法计算,列式为38÷30。
2.估计商的范围
30×(10)=300
380>300商比10大。
30×(20)=600
380>600商比20小。
由此可知,商应该在10到20之间,即380根跳绳,每班分30根,分给10个班够,分给20个班不够,也就是说所分的班级个数在10到20之间。
3.探究380÷30的笔算方法
(1)确定试商的顺序。
与商是一位数的除法的试商方法一样。因为除数30是两位数,所以先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2)计算过程.
80除以30,商2,商2应该写在商的个位上,表示2个一
30
3
个位上的0落下来继续除
8
6
除数要小于余数
2
4.
解决问题
380
÷
30
=
12(个)……20(根)
除数是两位数,就要看被除数的前两位,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商就是两位数,商的最高位是十位。
30
方法提示
3
8
6
2
答:可以分给12个班,还剩20根。
问题(2)导入
算一算
比一比。
30
50
过程讲解
被除数的前两位42>30,十位够商1,商1写在商的十位上。
30
125除以30,个位够商4,商4写在商的个位上。
3
1
2
5
1
2
5
被除数的前两位4250,个位够商8,商8写在商的个位上。
50
4
5
2.比较商是一位数和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算法的异同
相同点:
(1)试商的顺序相同。
(2)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3)每次除后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不同点:
商是一位数-一被除数的前两位不够除。
商是两位数一被除数的前两位够除。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体育学院,广东 佛山 528200)
摘要:以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为例,从确定拟建特色专业、确定专业特色、创新专业建设理念三方面探索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规划。并从制定与优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课程建设、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与专业方向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4个方面介绍了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教育实践。
关键词:社会体育专业;专业特色;地方院校;健身保健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68X(2015)01-0082-04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in Local Colleges
WANG Gangjun
(Sport Dept., Foshan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llege, Foshan 528200, China)
Abstract: Using establishment of social sports major of Foshan Scientific Technology College as the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strategic pla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featured major, major features and creative major establishment. The paper also introduces the educational practice of perfec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 alloc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design of talent development mode, improvement of curricular construction, establishment of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and talented teachers oriented to major.
Key words: social sports major; major feature; local college; keeping health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在高等院校设置了社会体育专业,开始培养本科社会体育专业人才。经过近20年的发展,我国有216所高等院校招收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成为5个体育本科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然而,规模的迅速扩大,也带来了人才培养质量的各种问题,专业设置雷同,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需求脱节,课程内容趋同于体育教育专业,致使社会体育专业特色不明显,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持续稳定地向前发展。而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经过专业结构调整,选择了健身保健方向为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的突破口,形成了对社会体育专业特色建设的思路和建设路径,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特色专业建设的战略规划
1.1确定拟建特色专业
地方院校确定拟建特色专业的依据来自院校自身实际与社会需求两个方面。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自身来看,学校的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的实际规定了特色专业的选择范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是一所综合性本科院校,地处珠三角腹地,全校有13个二级学院,包括理、工、农、医、文、经济、师范、体育等54个专业。学校的办学定位是立足佛山,为珠三角地区培养社会经济所需的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社会体育专业于2004年开始招生,初始只有现代安保专业方向,后来增加了社会体育营销与管理方向和体育教育方向。
然而,从社会需求来看,当时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与全国其他社会体育专业办学院校一样遇到毕业生就业难、在校生学习目的迷茫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地阻碍了社会体育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在经过阵痛期之后的2007年,本课题组通过“珠三角社会体育专业人才需求的市场调查”课题立项,根据国务院颁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依托广佛同城化下的经济社会发展,认为体育健身娱乐业将成为珠三角在新一轮改革发展中体育产业的主导产业。
与此同时,通过调查发现,当时珠三角人均GDP已超过10000美元大关,超过中上等国家收入水平标准,提前进入小康经济社会,为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由于大众健身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健身房新开店面积快速增长,健身企业为了提高增值服务而向客户提供“一对一”的私人教练课程,需要受过健身专业训练、技术精湛并具有良好服务意识和教育背景的私人教练员。
大量调查研究证明,社会体育产业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健身技术指导和保健养生服务的技术人才。学院领导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确定,将培养健身与保健技术指导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作为社会体育专业建设的特色专业。
1.2确定专业特色
首先要在专业方向细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方向选择。专业方向选择要根据人才市场需求现状和发展趋势,以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比较优势、能够有效利用外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机遇为原则,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还要充分掌握相关院校专业建设情况,寻找差异点,然后根据自己的办学实际,确定专业特色。
从佛山和珠三角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对社会体育的影响来看,人们对体育健身的消费意识和需求与日俱增,健身教练、健康管理师、康复训练师、按摩师这些新生职业以其精湛的技术和良好的服务被人们接纳,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再从自身的教学资源来看,早在1993年,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已经是广东省首批将“健身健美”选项课列入大学体育课程的高校,并组建大学生健美队分别参加了广州和佛山的健身健美锦标赛,均取得优异的成绩。专业教师方面拥有健身健美、保健养生、推拿按摩和临床医学的师资力量,如果通过优化组合,可以组建成一支健身与保健相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
与此同时,在专业方向的选择方面,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决定与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其他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进行错位发展。因此,从自身具备的办学条件,如场地、实验室、教学设施和专业教师队伍,到外部环境的市场需求,在可行性论证的基础上,于2008年在学校进行专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确定了“健身保健方向”作为社会体育专业特色来建设,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面向商业健身房的健身私人教练和保健养生与康复中心的保健按摩师和康复训练师。
1.3创新专业建设理念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办学定位是立足佛山、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建设,那么,社会体育专业建设就必须依托佛山地区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主动对接地方经济,尤其是社会体育产业的发展方式而进行专业结构调整,以健康服务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着力培养适应健身和保健行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并通过制定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计划,真正做到“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为内涵的专业教育和以“创业创新,成人成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按照2009年7月教育部颁布的《全国高等学校社会体育本科专业指导性专业规范》和广东省构建现代体育产业体系的要求,针对社会体育专业健身保健方向培养健身私人教练、保健按摩师和康复训练师职业岗位的专门人才,使学生成为会讲、会示范、会经营、懂管理的社会体育现代化“应用型”复合人才。
2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2.1制定与优化特色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健身保健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健身和保健行业对职业岗位人才需求为依据,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在健身私人教练、保健按摩师和康复训练师“三位一体”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方案。专业特色体现在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方法上,针对健身和保健行业职业岗位提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一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营销能力和增肌、减肥的技能能力,开设了健身房管理与会籍营销、健身运动处方、运动营养学、健身健美专项训练等实践课程;二是为了培养学生保健养生临场技术运用中的养生调理、推拿按摩、健康管理实践操作能力,而开设了体育保健养生技法、人体测量与评价、保健推拿专项训练以及各种实验实践课程。在课程考核方面,注重学生对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运用掌握程度的评价,尤其着重对其专业技术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考核。
与此同时,在培养方式方法上,根据人才培养规格,将健身企业的职业能力培训方法通过改革后引入课堂,运用“一对一”情景模拟、“案例”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潜能。运用参加专业性的竞赛机制,引导学生建立自觉性的自我体格修塑目标,并在专项训练过程中,从自身身体训练中掌握增肌、减肥的专业技能。
2.2加强课程建设
专业是课程的有机结合,因此,以健身健美和保健养生构成的课程体系建设是健身保健专业特色建设的基础与关键。建立了课程调节机制,通过课程的优化组合淡化专业控制、突出健身保健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根据健身私教、康复训练师、按摩师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实际需要,依据社会体育产业发展和健身行业、保健养生行业的职业岗位能力标准所包涵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要求,组合专业课课程教学进程计划(不包括学科基础课程)(见表1、2)。
2.3构建实践教学体系
构建与人才培养规格相适应的实践教学体系,大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了“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实训+竞赛”一体化、“专业兼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等5个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
(1)“课内外+校内外”一体化。实践教学着重在于培养学生行业所需的专业技能能力,如健身健美动作技术的讲解示范能力,推拿按摩技法、健身运动处方的临场操作能力等,通过课内教师演示、学生模仿练习,再到课外由学生在校内实验室、健身房进行自我训练与操练掌握基本技术,然后通过每学期2~4周到健身企业、体测中心、功夫推拿等场馆的实训见习,递进式循序渐进地熟练掌握健身和养生保健的基本技术。
(2)“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从第1学期第10周开始,学生必须采用导师制进行课余训练,实行师生双向选择,每周训练3次,每次2小时,每生每学期计3学分,实施时间为第2~6学期。
(3)“实训+竞赛”一体化。在校外完成实践教学,通过“院馆合作”协同育人平台和参加专业竞赛激励机制,培养学生职业岗位需要的专业能力。实训是教学计划中安排每学期2~4周,3人一组,利用课外下午4点半~晚上9点半或周六、日到健身俱乐部针对私教指导、运动处方、会籍营销、健身房管理等专题,在企业导师指导下的临场训练。
竞赛则是通过选拔进入学院代表队参加健身健美、排舞、舞狮比赛。目前,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健美队是华南地区唯一一支可以常年参加健身健美专业比赛的大学生队伍。
龙狮队于2013年9月参加了“广东省传统南狮大赛”,取得1项银奖和2项铜奖。健身操队于2013年10月参加“广东省千万人群广场健身排舞大赛”,取得二等奖、优秀组织奖和体育道德风尚奖。
(4)“专业兼职”。是学生为了提早进入实习锻炼,在第三学年开始,利用课外下午4点半至晚上9点半和周六、日时间到健身房从事兼职私教工作,可以一边在学校学习专业基础知识,一边在校外健身企业进行有偿实践学习,这类学生往往学习目的明确,社会同行对其评价较高。
(5)“3+1”人才培养模式。即前3年在校学习,最后1年在健身俱乐部或保健养生中心顶岗实习的教学实践。这一年,学生在职业岗位上进行实习再过渡到入职,期间需要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此阶段是在行业企业导师指导下进行临场对客技术服务,是对口入职岗前培训的适应过渡期。“3+1”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是加强了对口职业的实践教育,近年来被许多院校广泛采用。
2.4建设与专业方向相适应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课程特色决定了专业特色,而开设的特色课程必须由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来完成。目前我国高校已经设置社会体育专业的院校普遍缺乏与社会体育相适应的师资力量,尤其缺乏社会体育和健康服务产业领域技能型、操作型师资,这也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重点放在体育教育专业方面,忽略了社会体育专业师资的培养。尽管社会体育专业在我国发展了近20年,但目前大部分的社会体育专业师资、尤其是术科教师原来是从事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工作,缺少对新生健身项目的了解。而近年来充实到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师资的新生力量又大多是理论课教师,了解当今社会新生健身项目的教师则极少。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健身保健方向的教师团队建设,主要是由健身健美和保健养生两类师资组成,按行业的人才规格要求先设置课程后配备教师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完善师资队伍建设规划,积极引进人才与外出进修相结合,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打造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特色专业教学团队。推进教学名师建设,推动高职称、高学历、教学与科研水平突出的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发挥引领、带动、示范作用。着力建设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突出健身健美和保健养生技术紧跟行业岗位规范,鼓励专业教师各尽所长担任社会职务,这有利于教师的教学工作更好地与社会需求相适应。在人才引进和配备上向特色专业倾斜,努力促进教师理论与实践素质的提升,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院与企业协同创新育人平台的“院馆合作”,共同开展教师业务培训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少斌.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44-146.
[2] 王爱丰,王正伦,王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2):31-32.
[3] 庹权.以职业为导向的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J].体育学刊,2010(7):32-35.
[4] 蒋钢强.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能力培养初探[J].体育与科学,2009(4):103-106.
[5] 于文谦,任兵.中国社会体育现状及其对策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1(5):12-14.
[6] 周莹,申萍.高校体育社会化的特点及其途径[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2):28-29.
目前来看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现状存在不少问题,其中包括,管理层面没有多结构多角度,并且管理人员都是由普通员工组成,很多技术人员和管理层面的距离比较遥远等等,这些现状就表现出,我国现代企业的管理方面对企业的科技发展和创新有着不利的影响。
二、科学技术进步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加快,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发展的也越来越快这也导致现代企业在市场中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竞争力,作为现代企业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一定要把科学技术的创新作为企业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并且在不断探索的基础上,开发和采用新的科学技术,把科学技术当成第一生产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只有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才能够保证现代企业在竞争中保证取得优势的位置,才能为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作保证,所以说科学技术对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现代企业很多在发展中把企业发展利用的科学技术和创新概念巧妙的融合到一起,这是企业发展的一个过程,并且在众多企业竞争中,基本上可以把企业优势划分成两类,其中一类是利用低成本来提高竞争力,还有一类就是利用与其他企业不同的差异化提高竞争力,但是这两者又都存在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只要企业竞争就离不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技水平的创新,一旦离开这两点,就无法保证企业在竞争中的有利地位。以此可见,企业各个部门只有在工作的每个环节中互相结合,理想化发展,紧密围绕科技发展和创新的角度展开,才能够保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3.现代企业的管理对于科技的进步和创新具有一定的依赖性,这一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讲。其一:现代企业具有自主创新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在不断提升,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对于现代企业发展和生存来讲,是所需众多因素中的一个,所以就现代企业发展而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是提升企业发展自主能力,更新企业发展现状的主要因素,并且能够为现代企业的良好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其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是改变企业的投入和支出,因此一个企业想要在创新的条件下达到利润最大化,就需要减少投入,这样才能增加经济收入。在投入方面来讲,需要在产品投入中合理的降低资源的使用率,在产品生产中,需要增加产品的种类的同时,提高产品的质量,这样二者结合才能够使企业达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相结合的发展趋势。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能够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科学发展观是一个企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所谓的科学发展也就是指可持续发展,所以现在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不能急于求成,要在发展过程中关注民生,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并且在与社会发展相结合的情况下,保证企业的利益达到最大化。还有就是企业不能够只是想要经济收益,还需要对社会负责,在社会上发生重大灾难的时候,企业要在公益事业中做出自己的形象,提升自己的对外形象,给群众留下比较深刻的良好印象,这也是促进企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另一种手段。
2.现代企业想要发展,就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创新,并且还需要在创新中总结出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到的经验和体会,一个现代企业想要实现科学的发展和创新,最主要的就是企业中人员、经济、产品,如果这些能够合理分配,合理利用,最终就能降低成本,才能够有效地提高企业的综合国力还有竞争能力。当然现代企业在引进新的科学技术时需要注意企业内在本身的规律,只有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企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的认识,才能够把相关的管理问题融入到科技中,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使现代企业达到最佳的管理状态。
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影响
1.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进程也在不断加速,因此现代企业的发展,只有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才能够保证自身的有利地位,并且要在实践中创新,不断发展新的生产力,用科学的技术和手段保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回报。
2.现代的企业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观,才能保证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并且一定要保证一个长远的发展模式,使得经济不断增长。企业想要在发展过程中保证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就要在发展的同时肩负起对社会的责任,保证能够在社会需要的时候积极响应。这也是科学技术的一种表现形式。
3.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不论是国有经济还是死人经济,生产力都是决定竞争实力的第一要素,也是所有要素中最主要的一项。这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动力,也是基础,所以个体经济想要提高社会生产力,就必须在发展过程中掌握先进的生产技术,这样劳动时间就会相对缩短,生产资料就会发挥出其最大的作用,这样才能够在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我国大部分企业在科学技术创新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在国际上占有非常高的竞争地位和优势,比如我国研制的有研硅股,它就是我国最大的半导体材料基地,甚至在国际上都拥有一定的地位。也是国内唯一拥有自主产权的生产企业,因此只有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才能够保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的跨越式飞速发展,保证它在国际中的领先地位。
5.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现代企业要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情况下的过程中,适当调整企业自身的结构,并且需要在管理方面具有创新意识,保证企业的管理模式上拥有创新的概念,把企业中各个部门形成一个连带式的关系,这样就更加能够有效地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并且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要保证企业自身管理的经营模式。通过企业的不断学习来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并且每个企业之间互相交流其管理上的制度,做到取长补短,积累自身科技创新和的发展的宝贵经验。
6.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也要保证企业个人的发展情况,企业管理人员的知识储备量也是企业管理发展过程中所占比例比较大的一项,科学技术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只有在企业实现人才储备的时候,才能够达到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并且保证企业文化之间的互相融会贯通,保证企业发展中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与国际上各个企业中文化的交流,学习不同体质下的经济的发展情况。保证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优势地位。
五、结论
1使产品的生产商和使用客户可以直接交流,提高了产品的反馈效率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信息传播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在计算机信息网络覆盖的情况下,生产商和客户之间可以直接进行产品的交流与反馈,生产商可以在第一时间得知产品的使用情况,产品的优缺点,针对产品的优点加以发扬扩大,对产品的缺点加以有力的改进,也避免了由于生产商和客户之间由于信息交流的误会所产生的种种纠纷。同时,生产商与客户之间实现直接对话,将会避免很大一部分的资金的浪费,这样的沟通使企业可以更加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市场的需求,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在市场竞争中将会占据主导地位。除此之外,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会使相同行业或者不同行业之间的竞争更加剧烈,使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的复杂,为了在残酷的市场中继续生存下去,企业之间会更加努力地改进自己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努力获得最新的市场信息,这也会使企业的发展更加的迅速。
2计算机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商业活动的安全度
在传统的商业活动中,企业之间的交易契约大多是通过面谈或电话交流形式进行的,而在这种条件下,双方很难凭借第一印象判断对方的信誉,这就加大了商业风险,并且,传统的商业契约大多是通过书面或以实物形态来完成签订的,这种商业交流方式很容易泄露企业的隐私以及企业的商业机密,容易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而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在全世界各领域经济活动中的广泛应用,在目前所形成的网络经济条件下,电子商务已经获得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且存在着无法预测的发展潜力。计算机信息技术覆盖下的商业活动与传统的相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对信息的存储也更为方便和快捷。
3计算机科学技术能够使企业快速地增加自身的规模,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多方面的影响,而对信息处理的效率也逐渐成为现代企业展开竞争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越来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也逐渐演化为对信息掌握速度和数量的竞争,企业要想更好、更快地壮大自身的规模,就必须尽可能地利用现代的计算机科学技术来获取大量的商业信息,并在信息的应用中逐渐研究和探索能够适用于未来信息化发展趋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互相竞争的双方如果在信息的掌握上处于严重的不平衡的地位时,就需要花费大量的物力和人力来收集有利于自己的信息,以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导的位置。
计算机信息技术使企业获取信息的难度和获取成本大大降低,商家不再具有信息上的优势。企业可以通过计算机信息网络来进行信息的交流和互换,由于信息传递和复制的成本很低,信息传播范围又很广,不会产生由于信息传递成本所造成的重大影响,因此企业可以广泛采集客户数据,并根据收集的信息结合市场的发展情况来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营销策略。总之,网络可以减少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程度,提高社会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配置的优化程度,从而促进经济的有效发展。
4如何更好地发挥计算机技术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的各个方面,经济的发展也对计算机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网络经济的繁荣,一系列网络及计算机问题随之出现,这些都对当前经济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程度的阻碍,所以需要我们不断地推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企业要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需要建立自己的网络,并不断地开拓新的营销渠道。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用网络的企业越来越多,尤其是一些有实力的大公司都在开发内部网络系统。企业内部网络系统实际上是网中之网,既可独立成网,又可连接国际互联网络,优越性极大。
人才是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因素,作为一项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网络经济所涉及的人才包括各个层面,网络经济目标的确定、扩展、组织规划的实施都是在相应的技术环境、经济环境以及人文背景下由各方面的人共同确定的。所以,人才是推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要想在计算机技术领域占据领先的地位,就必须加强对计算机科学技术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变革,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而且也引发了一系列新的社会关系,带来了很多以往社会发展中从未出现的法律问题,传统的法律条文在解决新型的信息技术所带来的社会问题时具有较大的滞后性,所以,必须根据当前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中所存在的基本法律问题来完善相关的法律体系,增强对信息技术的法律保障力度。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