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会计的核算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转型
1当前财务会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1臃肿的财务核算队伍占据了企业大量的成本
尽管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帮助企业增加价值,或者说是股东财富最大化,但财会部门在企业常常被当作成本中心。虽然基本上所有企业都实现了会计电算化,但是日常核算仍然占用了会计人员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某网站进行的职业规划调查中,大部分从事会计行业的人员不赞成大学生选择会计专业。会计核算队伍的成本体现在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的成本是从事核算工作会计人员的薪酬和办公经费等。隐性的成本则是会计人员即便在其主业—核算工作中,有时连最起码的与业务部门数据核对一致都做不到,这一点在相当多企业都成为一种常态。
1.2财务会计工作重事后轻事前、事中
长期以来,国内企业财务部门的主要职能就是会计核算,重视报表的产生,重视对事后结果的计量与记录反映工作,而没有更多的发挥其财务管理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的职能。这种重算账,轻分析,重事后结果,轻事前预测规划、事中控制调整的问题造成了早期的财务软件主要是为适应会计核算需求而设计,并没有涉到及管理会计子系统的预测、决策、规划和分析,企业经济活动与效益的评估,内部责任会计和业绩评价等功能。
1.3财务会计人员重报告、轻分析
信息和大数据对企业的影响来自于企业内部和外部,不仅仅是财务信息,还有非财务信息。如何在对会计信息系统的数据进行报告的同时,还对这些数据进行充分的分析,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有利于各种决策就显示十分重要了,就目前来看,会计信息系统仅是实现了较低层次的比较分析、比率分析、趋势分析,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财务人员重报告轻分析的格局必须有所转变。因而如何更好的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如何从大量的数据中经过深层次分析,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传统会计信息系统的突出问题。当然,这也依赖于高素质的财务分析人才。
1.4财务与业务难以实现一体化
财务部门与企业内部所有部门都有业务联系,但是据作者本人的工作经历和了解,财务数据与业务数据无法实现同源和一致,业务部门倾向于采用自身数据作为决策依据,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更是把脱离业务的会计逼到墙角,也就是说财务会计及其从业人员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从现实来看,企业的会计人员的类型大多是财务会计核算背景出身,过多的财务会计人员埋头苦干满足于外部监管方对于报表的需求,而忽视了真正对于企业管理的参与。虽然从事了一些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评价的工作,但从财务会计资源以及人员素质的角度来看,明显不足。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尤其是多元化集团公司的成立,财务会计核算人员分布大江南北。
2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路径分析
2.1科学界定管理会计边界
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界限看起来容易划分,其实财务会计在很多方面体现出管理会计的特征,管理会计的不少方法也可以用于财务会计核算(例如作业成本法),二者的划分不像教材中所说的那样清晰。管理会计是会计的重要分支,但是管理会计的范围在当前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甚至于很多企业把会计领域里边不属于财务会计核算的通通都划归到管理会计当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成本会计、运营管理等具有多方面交叉,但作者认为管理会计的边界不能无限制扩大,首先要把管理会计划归到会计范围之内解决问题,侧重于成本管理、预算管理和绩效评价,否则对管理会计在企业发挥作用是有害的。在这个基础上,作者认为财务会计不能仅仅以出具财务报告作为目标,为内部管理提供信息支持,为管理会计提供信息来源,这样才是财务会计。
2.2财务会计人员转型路径始于共享服务
应该看到,当前财务会计人员向管理会计转型的最主要的障碍是无法摆脱眼前大量的简单重复性的会计报表核算工作。这些工作占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源。更为糟糕的是,许多单位的财务部门甚至还认为自身人力资源缺乏。这个问题的背后暴露了财务核算工作的效率低下,信息化水平不高。为此财政部会计司在今年推出的《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中鼓励企业采取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促进财会部门的职能从侧重核算向管理决策导向转变。这恰恰是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起点。管理会计的转型要求必须先要解放财务会计人员,并为管理会计真正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些都是实施管理会计的基础性工作。
2.3推进管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管理会计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更高,要想使管理会计得到推广应用,需加大对会计人员素质教育和培养的力度。当前来看,我国现有的会计人才评价体系还是过多局限于财务会计领域。向管理会计的转型需要管理会计的专业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推动在问卷调查基础上建立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作者认为,管理会计人才能力框架的问卷等调查工作,不能仅仅面向会计人员,更应该面向高管和业务部门发放问卷,因为会计发挥作用需要通过管理和运营才能实现,管理会计发挥作用的程度必须以是否满足管理和运营的需要为判断标准。根据作者对当前已经进行的管理会计问卷调查方法来看,研究者还都是站在会计人员自身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仅仅对会计相关人员发放问卷,那么管理会计工作是否能满足管理和运营的需要就可能片面,也就不能解决目前会计人员和管理以及运营部门的矛盾,即便从组织上突出管理会计,最终还会保持“孤芳自赏”的状态。
参考文献:
[1]崔锡斌.从管理会计的特性看管理会计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王利方.管理会计在中小型制造企业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
[3]曹洁.管理会计边界问题研究[D].安徽工业大学,2012.
【关键词】管理会计 财务会计 关系
在经济管理中会计工作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会计工作能够正常的运行能够促进经济工作的依法有序。社会经济在不断的发展,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在我们国家也在逐步建立和完善。我们首先要从理论的角度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二者之间的深层关系进行探讨,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共同来源于现代化会计的两个分支,在职能和本质方面又存在着联系,在一些细节上必定也存在着区别。本文主要从联系和区别方面对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二者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二者的联系
(一)二者的历史背景相同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阶段,市场上的竞争也已经越来越激烈,这是对内会计也就是管理会计的历史背景。在这种背景之下,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注重提高企业生产和工作的效率,尽量减少浪费,控制生产的成本。为企业的内部管理人员提供他们所需的管理会计,管理会计被传统的会计分离出去,慢慢发展成比较独立的会计学。
对外会计即是财务会计,是新时代下被分离出去通过不断发展,慢慢形成了现在的财务会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资本经营权和所有权开始分离,为了避免管理人员提供财务信息时肆意的做假账,损害企业的权益,于是就形成了被会计准则所控制的公认的财务会计。因此二者的背景是相同的。
(二)二者共同来源于一个母体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使用的核算资料从基本上说是来源于一个母体,财务会计改革和发展要考虑管理会计的需求,而管理会计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会受到相应的财务会计的约束,财务会计的工作质量会约束到管理会计工作。管理会计被传统会计分离出来之后,一些日常的会计核算和对外进行报告的内容被称为财务会计,它的概念是和管理会计的概念是相对应的。随着管理会计的不断发展,二者共同组成了企业会计两个比较大的分支。但是从财务的信息方面来看,二者的核算资料在很大程度上是同源的。
(三)信息质量的要求和职能的目标相同
管理会计的最主要职能目标是制定正确的决策,能够方便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决策,能够对日常的投资和放款等活动产生影响,能够为经营服务提供一些有效的组织。而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目标就是给企业的外部环境,比如外部环境下的投资人、相关政府部门和债权人对企业的经营成果进行掌握,为财务的状况能够提供充分的服务咨询。因此二者职能的目标和信息的质量要求是一致的,均是要求所提供信息的资料具有可验证性和客观性。
(四)二者的服务对象类同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因为处的环境是相同的,所以二者服务的对象也是类同的,最终能够达到工作目标的一致。从管理的职能上来说,虽然二者在一些比较细微的细节上不同,但是二者在发展中也得到了细微的整合。管理会计在对内会计的同时能够为企业的内部进行服务。财务会计所提供的利润、成本和资金等指标对企业管理者编制计划、制定决策和实施制度是不可缺少的资料。
二、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二者的区别
(一)进行核算时二者的工作重心是不同的
管理会计的工作重心主要侧重于对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会遇到的一些特定问题进行分析,为企业管理人员能够提供财务在信息方面的一些服务,能够更方便企业的一些在高层上的管理者能够根据管理会计的相关报告进行及时性的操作。财务会计主要负责企业凭证的装订、填写报表的附注等,报表的资料如果是由财务会计形成的,那么报表资料就是公开的、主要面向外部环境的。所以,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提供资料方面虽然都是提供财务方面的资料,但是还是要分是对内还是对外两个功能。
(二)二者在标准和原则上不同
财务会计是一个很精细的工作,能够对企业的运行直接进行反映出来,财务会计会受到道德标准和职业标注的束缚,主要是为了防止一些人会对企业形成各方面的危害。管理会计就不会受到一些绝对的限制和约束,管理会计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会计师能够灵活应用现代化的管理理论,为管理工作做好指导。
(三)二者在进行核算时的程序和方法不同
管理会计核算时采用的是大量较为现代化的计算方法,例如最常用的控制论、统计学。然而财务会计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运用的是相对简单的计算方法,财务会计在形式方面不是太复杂。管理会计核算程序还是比较灵活的,能够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进行自由的选择,报表要求方面没有统一规定的格式,能够根据管理者的需求来进行自行的设计。然而财务会计核算程序还是比较比较固定的,工作人员不能够对工作顺序和工作内容进行随意的变更,对报表的格式有强制性的规定。因此,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在进行核算时的程序和方法是不同的。
(四)二者的核算时间和法律效益不同
管理会计的核算不是定期进行的,可随时进行核算。但是财务会计必须进行定期的核算。管理会计因为报告不实公开发表的,只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不是一种正式的报告,所以是不具备法律效益的。但是财务会计是必须要公开的,因此是一种正式文件,有法律效应。
三、结束语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在经济管理中,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担任着不同的职能使命,二者相辅相成,是不可分离的。企业正确认识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这二者的关系,才能够发挥各自的有效职能,能够改善企业的整体经济管理水平,最终能够让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经济成本
[DOI]10.13939/ki.zgsc.2016.22.161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又具体的核算监督,向管理者提供会计信息。会计分为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税务会计、审计学、会计系统、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会计系统中的两大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的本质相同,最终目标相同,虽有不同但在一些方面可以相互弥补,完善向管理层提供的信息,所以两者的融合是形势所趋,是会计发展的必然结果。
1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
1.1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内涵不同
管理会计,是企业为了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以科学管理为基础,运用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帮助企业管理人员能据此报告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帮助决策者利用此报告做出各种重要决策的企业内部会计。
财务会计是对企业已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运用专门的方法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并以财务会计报告为主要形式,定期向各经济利益相关者提供会计信息的企业外部会计。
1.2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核算时间和方法不同
管理会计利用信息技术、统计学、控制论等方法,结合自身企业特点与 需求采用产品生命周期法、成本动因分析和价值链分析等方法,进行战略变革和业绩评估。在核算期间上,管理会计没有严格的要求,可以在企业所需的任何时间进行核算分析,不定期进行。管理会计分析产生的会计报告结果是供内部使用,不具有法律效力。
财务会计的会计核算方法主要有设置会计科目及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等几种方法。这些方法是有严格的规定,运用会受到法律法规的监督,因此运用这些方法产生的会计报表是具有法律效力,有关人员会承担法律责任的。
1.3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核算对象不同
管理会计核算对象是企业内部各单位之间的关系联合,综合考虑生产、经营、市场、政策和竞争对手等因素,制定最优战略搭配确保企业资源有效利用,来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和市场的综合控制和管理。管理会计侧重将生产经营活动划分成一个个作业,在成本控制、增加利润方面,通过提升小单位作业质量从而使整个企业得到更高利润,更加具有针对性。
财务会计核算对象是企业整体生产经营活动,通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使信息使用者看到企业整体运营情况。财务会计会通过凭证、账簿记录生产经营活动,最后整合在报表中反映,会计报表使用者可以看到企业各个单位的经济信息。财务会计核算对象更加详细,具有整体性。
2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
2.1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职能类似
财务会计的会计职能是核算和监督,对于企业发生的经营活动真实记录汇总,监督企业运作是否合法合规。管理会计分析过去财务信息,通过一系列管理方法控制检查企业现行经营状态,提出需要做出的修正,同时预测未来发展情况及做长远战略规划,参与企业经济决策。财务会计为管理会计提供基础会计信息,运用科学严谨的会计指标可以真实地评价会计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都是使财务数字具有信息价值,管理企业资金,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的。
2.2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服务对象和目的一致
管理会计又称对内会计,主要为企业各层管理者管理提供会计信息;而财务会计虽被称为对外会计,主要服务于投资者、债权人,并由财政机关、税务机关监督检查,但也服务于企业管理者。对于企业来说这些独立于企业之外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和企业发展也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如税务部门根据会计报表征收税款,这与企业交税有关;投资者会根据企业对外公布的财务报表分析是否要投资,这与企业吸收投资有关。因此,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最终服务对象都是会计主体,服务目的都是为了本企业发展。
2.3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基本信息来源一致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所使用的基本数据都是来源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财务会计以货币为计量单位记录计量经济活动,数据信息详细、分类明确,例如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分别反映了不同的会计要素的信息,信息使用者在总账和明细账中找出具体某笔业务的信息。而管理会计正是使用这些基础信息,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整合,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非货币性信息。归根结底两者基本信息来源一致,财务会计更基础、数字化,管理会计将信息整合,更加细节化、具有指导性。
3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融合的价值
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的需求,会计不仅仅用于核算经营活动数据,更多的用来管理、帮助做出经济决策,这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奠定了基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一致,各自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几乎相同,这又是两者融合的另一个基础。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是会计使用者和会计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3.1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提高企业竞争力
近些年,经济全球化使得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想要扩大市场占有率,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提高管理效率。通过财务会计对企业资产负债组成进行分析和说明,管理会计在此基础上灵活分配资金,使资金的利用率最大化、有效化。财务会计注重物质核算,而管理会计注重整合信息和企业内外环境变化对企业发展的影响,两者相互补充,为企业管理提供更全面、系统的信息。
3.2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使企业经营成本降低
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所使用的基本会计信息是一致的,两者的融合可以实现信息共享,减少会计信息处理成本。对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二者融合后可以获得更加完整的信息,同时降低了获得信息成本,更有助于预测和分析企业发展。在传统公司中,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通常是两个不同的部门,二者融合可以合并部门,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减少财务支出。
参考文献:
[1]杨瑞青.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及发展趋势[J].企业研究,2012(16).
[2]雷永平.分析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关系[J].时代金融,2012(33).
关键词:财务管理;会计管理;路径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效益的不断增长,国内的各个企业,尤其是大型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都在努力将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因为管理会计不但能像财务会计一样对数据进行计算处理,而且能对过去、现在、未来进行分析管理和预测。实现对企业投资的风险预测。
一、财务会计所面临的问题
1.财务会计核算队伍占据大量的成本
一个企业要想持续运转就得使公司在经营时获得一定的利益,这就要求财务会计相关部门要精准地把握财政支出经费这方面的一个度。可是虽然绝大部分企业的会计财政运算都是电算化,但是这些电算化一般都运用在月结或年结等大段时间内的财政计算。而平日里的财政核算,一般就会让财务会计进行计算。这样就会特别消耗财务会计人员的时间,使他们在工作上几乎就是在不听的做数据的核算,其他的更重要的财务事务就根本就没时间去做,有一点大材小用之感。所以在从事这方面行业的人员一般都不建议大学生从事这个表面上感觉很好的会计专业,这也导致现在会计专业的高精尖的人才的减少。由于“大材小用”致使财务核算的队伍消耗了大量企业的成本。一是因为财务会计人员的工资和在数据核算过程中消耗的费用;二是在数据核算过程存在的隐患导致企业的财政损失,就是财务会计人员在数据核对的时候不够专业、不够认真负责,而造成的核算失误、数据计算错误。
2.财务会计过分注重事后而轻视事前、事中
我国企业的财务会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过分注重在财务管理的事后的分析总结处理上。虽然事后善于总结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能够让人不断进步。但是像财务部门那样只是过分注重事后的总结,而不在事前进行预测分析规划,就会使公司损失大笔资金。因为一个良好的事前的预测就可以使公司开发的新产品在设计方面达到一个更好的程度,为后期的整改节约成本。古人云:凡事过程重于结果。我们的不断进步也是从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如今财务部门的做法不仅造成了新产品的设计不走心,根本没有一个好的开头而且不注重过程、过分依赖后期的整改总结,也使后期的总结变得更加形式化,本末倒置,失去了原有的意义。这样一循环发展下去非常不利于企业的经营,不但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业内口碑都会下降,企业的发展前景也会“乌云一片”。
3.财务会计人员重视报告轻视分析决策
财务会计人员更多的是将精力放在写事后报告,而不是更多地将精力放在分析决策方面上。在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企业受到各方面挑战,在财务方面铺天盖地的数据信息更使企业受到很大的影响。在这之中财务部门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对数据信息进行整合,之后在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充分利用其中的有效信息,来使企业达到利益的最大化。而现在的财务会计更多地注重于形式——重视报告忽视分析,这样就会使数据信息仅仅局限于后期总结,失去了信息本身的价值,所以财务会计必须要改变这个现状。但是要想完全改变现在的局面就要求在企业招收更多的高精尖的会计技术人才,尤其是在信息分析、决策方面的人才或者进行管理。
4.财务会计与业务会计难以实现一致
财务部门是一个企业中相对比较重要的部门,与各个部门都有一定的联系,可是财务会计和业务会计在上数据上却无法保持完全一致。财务会计与业务会计的工作人员为了符合上级的要求,更多地注重于形式,而忽视了自身的潜力,很少参与企业的预算、分析和决策。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1.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主体不同。从名称中我们就能看出其中主体是不同的。财务会计主要是对数据信息进行核对计算,一企业为主体:管理会计是对信息进行管理分析同时也会数据信息进行核,算整个企业为主体。所以说管理会计要比财务会计约束性小。2.基本职能不同。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能就是为企业提供信息,并拥有固定的方法流程来为企业服务能。管理会计是一个在企业会计财务方面中占管理地位的部门。它的主要职能是服务于企业的内部管理,不单单像财务会计一样只是对数据进行核算,也会对数据信息进行预测、分析、规划以及决策,控制着企业的导向。管理会计不像财务会计那样注重结果,管理会计更多是关注过程。3.信息特征不同。财务会计过分注重事后,这就导致财政会计所有的信息几乎都是过去的。而管理会计所运用的信息时间状态非常丰富,同时信息的载体形式也不限。财政会计的信息载体则一般是中规中矩的财政报表。4.思维方式不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思维方式不同。比如说财务会计更多地停留在对过去的信息的总结。而管理会计则是更关注于“未来”——着重于预测。又如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从对比中来进行总结。财务会计主要是与发生过的事进行对比,来获得结论,进行总结。管理会计是要先定好目标,再将实际情况与目标进行对比总结,让企业在下次出新品时能获得更好的业绩与经济效益。而且财务会计只是对数据信息核算的成本;管理会计则会考虑更多,管理会计不仅要考虑数据核算的基本成本,还要对可能获得的机会进行评估预测,看看是否能有机会赢得更大利益。所以由此看来它们之间的思维方式很是不同,要及时进行转换。5.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更综合,管理会计提供的信息更。注重细节财务会计由于职能的原因更适合为企业提供综合性强一点的信息;而管理会计根据职能方面要进行预测分析,所以给企业公司提供的信息会更加详细具体。6.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主要特点是准确,管理会计则主要具有相关性由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职能不同。财务会计要求信息核算具有很高的准确性,而管理会计则更多在进行预测分析决策,要求对整个信息进行控制管理,所以管理会计人员更注重信息的相关性。对于一个企业来说,选择财务会计更准确的信息还是管理会计更具有相关性的信息是一个较大的难题。
三、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路径分析
1.科学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进行划分。通过第二小节我们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进行深刻区分,大家一定就会觉得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有着明显的界限,其实不是这样的。相反地,由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都是会计下面的一个分支,导致区分的不易。因为财务会计的工作人员在某些工作上有着管理会计的影子;而在有些情况管理会计工作人员有时也会进行核算,这时候用到的核算方法一般与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大体相同。所以造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界限模糊。而这样模糊的界限是十分不利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方面进行转型的。因为管理会计的侧重点是管理控制而不是对大数据进行精细核算,这样由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界限不清,就会造成管理会计职能扩大,管理会计的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加大,工作效率下降,无法发挥出管理会计的优势进行分析决策。同时财务会计也不单单要进行数据的核算和报告总结,还要进行为管理会计部门的服务,为他们提供准确有利的信息。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要相互支持、友好共进。2.财务会计人员转型路径始于共享服务。如今,许多企业都致力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转型的一个重要的点就是共享服务。当前的财务会计工作人员依然主要还在忙碌于冗杂的数据核算和总结报告上,导致工作人员工作效率非常低下,也凸现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不强,经验不足。所以转型的进行是非常急迫的。财务部门要使财务会计工作人员更多地从数据、报表、总结报告中脱离出来,进行对信息的整理加工并提交给管理会计部门,使这些信息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也就是所谓的共享服务,将信息资源共享。并以此为切入点,开启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之路。3.积极对管理会计人才进行收编成队。面对财务会计的转型巨大背景之下,企业更应该加强对专业性会计的招收。因为没有高精尖的会计人员,要谈何转型。所以在招进新的会计人员时,一定要对其多方面进行考察。品质要好,诚信有责任,而且要有经验。并经常性地对他们进行培训。
根据上述分析,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是必须进行的,也是对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起到重要作用的一大重要影响。
作者:欧阳真 单位:南昌市第一中等专业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会计网校./kuaijishiwu/cwgl-ni12195335.shtml
[2]会计网.《这就是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关键词:管理会计 企业应用 问题 建议
一、引言
(一)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也十分迅猛,内外部环境变化迅速,使得企业的压力十分巨大,不仅面对着国内的市场,还有国外的市场。这些压力主要来源于竞争。面对竞争压力,企业必须提高绩效,来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对于企业的会计来讲,其必须对新的环境有极好的适应能力,对经营成果可以客观地体现出来。
将企业管理会计细化,主要包括人员支出、日常公用支出、购买固定资产等,这些部分都需要对其进行管理会计。由此可见,会计的核算对于企业是十分有必要的。企业生产产品和进行各种活动的过程中所消耗的劳动价值就是企业的管理会计,企业的经营成果就体现在企业的管理会计中,这一数据可以客观地表现出此企业的经营情况。然而在我国的企业中,会计的核算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企业管理会计的必要性、重要性的分析,提出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有助于强化企业的管理会计工作。
(二)研究重要性
管理会计对于企业来讲是一种方式,甚至是一种手段,企业可以通过对会计的核算来发现自身的问题和优势所在,以进行发挥或是改进。所以,企业都必须通过会计的核算来增强自身实力,以便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况且企业进行管理会计也受到市场竞争和优胜劣汰的趋势的影响。
企业管理会计的原因也不仅仅是因为市场的竞争,更加重要的是要加强自律建设。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自身管理的重要性是不可小觑的。一个单位若是连自身都管理不佳,又谈何与其他单位竞争呢?所以,作为一个企业必须加强自身管理,做到在人们心中有最好的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在今天这种人们选择企业的情境下立得住脚,并争取更多地机会和发展空间。
当然,管理会计也不仅仅只是以上的作用,对于企业来讲,其需要长久发展,需要对自身的发展作出规划和预算,这些都依靠管理会计来辅助完成,否则所有的规划和预算都不能保证其可行性,反而会延误单位的发展。同时,我国按劳分配的收入分配制度也影响着企业,若是不进行管理会计就无法进行分配。
(三)研究意义
现阶段,提高管理会计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企业进行内部管理会计工作,非常有利于促进企业的改革工作向更深的方向发展。其次,企业财务核算的价值规律,还要求企业全面进行管理会计工作。那么国内企业需要在这样的市场竞争中长远发展以及立足于不败之地,就一定要利用好价值规律加强财务管理,不断地进行内部资源配置,从而能够有效地提高财务运行效率,节约企业会计,更好地积累社会财富。最后,企业在进行管理会计的同时,还非常有利于推动两个效益,也就是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共同提高。
二、企业管理会计的现状及现存问题
(一)管理会计在企业的现状及关键意义
国内多数企业的自身运行效率非常低下、组织结构并不合理,同时企业内部的财务状况更是严重缺乏明晰、合理、科学的运行机制。这些都是导致目前国内企业的内部经费预算以及运行会计过高的关键原因。然而随着国内政治与经济体制的不断创新改革,企业也首当其冲,内部管理会计工作对于企业内部财务状况也具有着尤为关键的影响。因为国家历史与传统方面的原因,国内众多的企业财务管理会计还总是停留于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全额财政拨款的层面上,那么对于我国财政拨款的依赖性也就非常强,从而对于内部管理会计、降低财务费用欠缺意识。
(二)企业管理会计的现存问题
1.企业管理会计的意识不强
现阶段我国很多的企业通常会忽视对于内部会计的核算工作,那么管理会计也逐渐成为了单位内部领导的亲信,其根本原因就是因为企业的传统性质或者是历史传统原因所决定的。各个企业更是对于自身单纯的政治业绩非常情有独钟,企业政治业绩一直都是内部考核企业领导以及各级人员绩效成绩最核心的指标。因此,我国当前的企业为了更好地获得政治业绩,就会增加更大的投入,因此不顾惜自身的条件而盲目上马项目,盲目盖大楼,盲目买高级轿车,这种搞“面子工程”的现象非常频繁,最终导致多数企业的自身经济效益不断地下降,同时加上长期以往于计划经济体制之下的国内企业中并没有形成合理、科学的核算管理机制,这样就使得企业内部的会计久居不下。
2.企业管理会计制度不健全
企业内部的财务核算管理模式相对单一,同时财务管理会计人员的意识相对淡薄,因此内部财务会计费用的分摊任意性比较大,财务内部会计的核算工作归属不够规范,其中存在的人为因素也相对过多,严重缺乏着科学性以及系统性,这些将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会计的不实性、虚假性盈亏、不准确性、超前分配或者过度分配在一些企业中广泛地存在,从而将会严重影响着企业的战略性发展。国内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会计方法根本无法做到首先对自身的经营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从而还非常不利于企业自身的会计控制。
3.无法客观全面地反映资产情况
企业提供信息是通过采用收付实现制,其主要针对年度内的现金流量、对跨期的资本性支出等,不能够全面地反映出资产情况和负债情况,使得经常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不能区分,导致整个数据的真实性有待确定。
4.不能客观反映绩效和预算
由于收付实现制的影响,主要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资金来源等,这种体制并不能真正反映企业的绩效,使得这一点成为局限管理会计的重要原因。
三、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的方法及有效解决措施
(一)会计内部核算的方法
现阶段,实行内部财务管理会计的企业之中,其自身会计项目的确定以及计算分配会计的实际方法,必须要做到在一定的时期之内的统一性以及完整性,其财务会计的费用开支项目还一定要按照企业自身的支出科目进行衔接。
企业内部的核算方法分成了单设会计账户法以及不单设会计账户法这两种。这其中,企业的单设会计账户核算方法:有关于财务会计的支出经分配需要直接或者间接地计入到财务会计账户中,然后再将企业自身会计按照要求的支出种类,详细分解列示于企业自身的收入支出表中。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方面,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的费用一级明细科目还能够参照企业自身财务制度设计为相应的直接财务费用、制造项目费用、内部管理费用、财务管理费用等,同时还可以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适当的简化与合并;与此同时,企业内部的二级明细科目可以依照事业项目支出的“目”级科目进行细分和设计。这样一来,既能够更好的满足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的需求,同时又能够和国家统一规定的企业支出科目进行衔接,那么有关于财务会计费用也就能够还原至国家的统一规定和标准,不单设为企业财务的会计账户,与此同时有关于企业财务支出也要直接计入到相应的支出账户中,而另以财务会计计算表计算相关产品的费用会计。
(二)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的有效解决措施
1.对全会计进行核算
假如真想要做到对企业内部全会计的核算工作,那么就一定要在各个方面均具有着全面的规划。这其中主要包括,需要提高企业内部所有人的思想意识,并且全部的支出费用都需要有与之有关制度的规定。针对各种不同的企业项目支出,还应该使用各种不同的核算方式进行财务核算工作。假如是对于货物本身的购买或者是发出,那么最好就采用先进而后出的核算方法方式。对于企业产品的管理会计,那么可以采用计划会计的计算方式或者是定额方法来有效地控制好会计,节约企业内部资源。同样的道理,对于企业的每一事项,都要使用最为合适的财务核算方式来进行操作,根据上述这样的方式来核算会计,还将会使得在根本不影响单位自身运行的前提下节约企业的会计,促进企业发展。与此同时,企业自身也需要充分调动起内部员工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为单位管理会计工作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2.对会计进行分摊
对于企业内部会计进行分摊的核算方式,也叫会计的分摊核算法,同时又叫会计系数法,这种核算方法则是指按照系数将企业内部产品会计进行的分配核算方式。上述这样的管理会计方式,其根本就是将一种企业产品的数量作为主要标杆,来衡量自身其他方面产品数量的方法。作为会计费用标杆的这种产品也需要具有销量比较大并且销售价格比较稳定的特点,由此才能够更好地保证会计标杆的稳定性。系数的最终确定,也是需要根据企业内部其他品种和其具体情况作出比较而得出的。上述这种管理会计方式具有非常明显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因此十分适用在企业对于自身的管理会计中。
3.处理好会计与质量的关系
企业的会计和质量之间关系的处理,最终对于单位自身会计的核算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对于我国多数企业来说,降低企业自身的会计是一个方面的问题,但是不能够通过降低企业自身产品的质量来确保降低会计,这样的手段是根本不够理智的,有的可能还会造成企业的口碑下降等一系列严重问题,这些都不利于企业的有效发展。那么最好的解决方式是需要做到企业会计和质量成正比。假如是真想要降低企业的会计,那么就需要找到一个管理会计的折中点,最终使得在不损伤公司自身利益的基础上降低核算会计,与此同时还可以确保满足广大服务者的基本要求,那么这就要求企业需要将会计和质量之间的关系处理好。
4.按照正确的企业实行内部管理会计步骤进行
(1)将和企业自身产品生产相关的会计费用要进行归集处理;(2)企业内部需要在产品验收入库之时,按照相应的会计价转入到“产成品”账户中;(3)企业内部的销售产品,需要按照已销的产品具体会计,计入到企业的“产成品”账户中去;(4)将企业归集的财务管理费用、财务消费费用等项目话费转入到“经营支出”中,待到年终之时,将企业本期的“项目经营收入”、“项目经营支出”、“项目销售税金”再转入到经营账户中去。企业的“经营结余”账户自身贷方余额是实现的经营结余,那么借方余额也就是经营亏损;(5)将企业内部实现的经营结余全数转入到“结余分配”账户中去,假如为亏损的话则不发生结转。
会计是内部管理会计制度核算,归集产品或商品受实际会计的执行情况。会计占到设置,既民族团结事业支出占的规定相连接,同时也满足了管理会计的要求,便于归集的会计分布。费用产生机构的业务活动或业务流程,借记账户,贷记“材料”,“银行存款”等有关账户中去;当存储产品验收,借记“完成”科目,贷记“会计”科目。从事各种商业活动的机构发生的支出应该是正确的集合,不能直接归集,标准和规定的比例应在一个合理的原因支出分摊和运营支出。
5.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对于企业,若是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来规定管理会计的具体操作方式,将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资金分配的随意化等,这将直接导致资金的过度分配和管理会计不准,更影响着企业的发展。所以,要尽快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使得管理会计的模式不要过于单一,并且严格落实。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企业内部的管理会计对于企业自身而言,是一个非常关键而重要的方面。我国各个企业应当及早地重视起来,看清楚企业实行管理会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单位管理会计中发现目前自身的问题并且加以有效地改善,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1]陈瑾.企业管理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济,2006(14).
[2]林杰.企业转制中管理会计的几个问题[J].财会通讯,2004(11).
[3]叶胜春,杨梅芳.论企业管理会计及创新[J].市场论坛,2006(11).
[4]张永杰,徐明亮.对企业会计制度相关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6(8).
[5]黄长春.行政企业管理会计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其对策[J].现代企业教育,2006(19).
[6]倪晓红.试论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执行[J].上海房地,2006(10).
[7]董淑芹.现行体制下企业会计的管理[J].科技资讯,2007(20).
一、管理会计的核心是责任制,主线是预算管理
管理会计就是目标管理责任制,它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以随意拆解。
(一)管理会计的事前管理是以预算编制为重心。事前管理内容包括预测、决策和预算三部分,但管理会计是以预算为重心。为了保证决策确定的目标得以实现,必须通过编制总预算将确定的目标具体化,并通过量化形式将经营目标落实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这便是利用了营销学中的细分市场概念中的确定目标市场即确定目标范围,根据管理控制服务的需要形成总预算统驭下的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预算等,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提供标准,为经营管理的事后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
(二)管理会计的事中管理是以预算执行中的差异分析与控制为重点。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在年度内进行监控,以期企业的经营运转按照预算量化的目标推进。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等预算,一般情况下是按月监控的,预算数与实际核算出来的结果之间会有差异,而差异又有有益差异与有害差异之分。对差异进行分析,确定是有益差异还是有害差异,进而制定调控措施,干预和调控有害差异向有益差异转化,保证企业的经营朝着预算确定的方向运行。
(三)管理会计的事后管理是以业绩考核为要点。管理会计事后管理的内容就是对企业一年来执行预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完成或未完成预算目标的主客观原因,评价业绩,确定考核的奖惩方案,并与薪酬挂钩。
(四)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管理会计以责任管理为核心,通过责任主体的落实,确定每一责任主体的预算管理目标,并通过对责任主体预算执行情况的如实核算,实施预算控制,最后对责任主体的业绩进行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为基础的考核。
综上可见,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责任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管理机制,而不是一项管理技术。
二、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和分货币管理等多方位按需管理
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管理都是一项管理体制下的具体运用,其管理的循环框架均由确定责任主体、制定预算、核算、差异分析与实时调控、分析评价与考核五部分组成。但是不同类别的管理,其内容是有别的,现简要探讨如下:
(一)分级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按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不同级次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管理级次确定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级次的经营管理目标、按级次进行核算和预算控制以及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级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级次机构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级次机构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二)分部门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在同一级次的机构内部,对各经营和管理的所有部门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部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部门确定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部门的经营或管理目标、按部门进行核算和预算控制以及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部门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部门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部门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部门员工的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三)分产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金融产品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产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营销每种产品的人群确定责任主体、按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种产品的经营管理目标、按产品进行核算和预算控制及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产品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产品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产品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每一产品盈利能力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四)分客户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的重点客户进行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客户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客户经理确定责任主体,按重点客户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重点客户的经营管理目标,按重点客户进行核算和预算控制及分析,并对客户经理(个人、科组或处室)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对重点客户的营销及客户对银行贡献率的大小与该客户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客户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和进一步开发重点客户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五)分货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货币币种进行的预算管理工作。分货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银行经营管理的币种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币种的经营目标,按币种进行核算和预算控制及分析,并进行经营决策的管理体制。分货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分析评价每一经营货币的盈利能力,二是为进行由于货币之间的不匹配所带来的缺口损益和缺口风险进行管理和提供数据。
(六)分级、分部门、分客户、分产品、分货币等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它们的起点都依据预算目标确定的,都是总预算的分解预算;相互之间是互动的,任一预算项下的项目金额变动,都会影响总预算和其他分预算金额的变动;并与综合管理相互影响和相互映衬的。另一方面,它们是有差别的,各管理侧重点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确定的分解目标和管理方法不同,责任主体不同,核算计量方法也是有差别的。
(七)还应研究分渠道管理问题。
商业银行营销产品、服务客户都是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完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商业银行的营销渠道从传统的单一营销渠道向多样化营销渠道发展,客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如与客户面对面营销渠道、ATM机营销渠道、电话银行营销渠道、手机银行营销渠道、网上银行营销渠道等。同样,分营销渠道管理对商业银行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预算控制考核都很重要,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设置了专门的部门管理营销渠道,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同理,分渠道管理与综合管理、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关系既是相互关联又有差别的。
三、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发展到多维核算
会计核算已从传统的一维发展到多维,核算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会计科目的实质,就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类。会计是对经营活动的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分类为基础的。会计科目并不仅仅限于按传统经济内容标准来分类,随着核算手段的现代化,可按产品、客户、货币、区域、行业、期限、风险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只要管理需要,我们可以实现同源数据下的各种分类标准进行会计核算,将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已失去了实践意义,将会计分类为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达到多维核算的飞跃。
(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核算的意义仅仅是为推行管理会计提供基础。
在某一管理体制的内在逻辑中,核算仅仅是基础,核算为管理体制服务,在确定了预算模式、控制方式和考核内容后,才能确立核算体系,确保核算体系为管理体制服务。当然,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核算不是管理会计,它们是推行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属于事后核算的范畴,不能把建立与推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核算简单化为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和处理上的简单化,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实际上是有害的。
四、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能否建立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关键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成本信息对于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建立起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等成本核算体系,预算管理体系就不可能搭建起来。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对部门的、产品的、客户的、货币的、营销渠道的效益进行分析和研判。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从部门、产品、客户、货币和营销渠道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更谈不上控制与绩效考核工作了。
1 管理会计的含义、职能、模式和作用
1.1 管理会计的含义。管理会计是科学地运用会计统计和数学方法,进行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据以作出衡量、评价和预测,并传达信息的一门会计科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工具,适应于企业内部规划、决策、控制、考核的需要。医院要引进管理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发挥管理会计的作用,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1.2 管理会计的职能。管理会计是为了适应经济组织的经营管理需要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职能是提高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它的方法和手段视不同需要而设计,其模式视不同的经济性质、规模大小、经营管理方式而异。最重要的职能是为最优经营决策和最高经营效率提供各种有益的方案与资料。
1.3 管理会计的模式。医院的管理会计是建立在责任会计基础上的,它不同于以责任成本为主要内容的责任会计,也不同于以经济目标为主要内容的责任会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单纯建立以责任成本核算为主要内容或以目标经济为主要内容的责任会计,这是不实际和不完整的,也无法完成医院的全部经济管理任务。管理型责任会计是以实现收益目标为主要目的的,并能带动整个医院管理工作正常运行。
1.4 管理会计的作用。医院的财务会计在实际工作中,很少利用量本利分析、价值工程来计算医院综合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作为评价决策方案的依据。预测和决策是紧密相关的,借鉴西方管理会计理论与方法,使一些财务人员和管理者依据成本原理,结合机会成本和边际效益理论进行决策分析、选择方案,是医院经济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在建立健全会计核算信息系统下,管理会计完成计量记录和分类编报经济信息,还要有效地利用各项经济核算信息,通过预测和决策表现出来,从而直接履行经营管理的职能。管理会计预测为管理者决策提供依据和有利信息,为医院经营管理确定奋斗目标。
2 应用管理会计。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2.1 医院面临的形势要求应用管理会计,提高医院竞争能力。目前,我国的医院内部管理还带有明显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痕迹,普遍存在着管理效益不高、管理观念落后、资源浪费突出等问题。忽视成本和投入,正确的市场竞争观念、技术质量效益观念、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全面成本核算观念等适应现代医院需要的观念,还没有得到根本树立,这与市场经济和加入WTO形势的要求是不相符合的。
医院面临的严峻形势需要医院采取科学的管理手段,增加收入,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益。从会计方法和会计制度角度来讲,引入管理会计已是当务之急,它可以使医院更准确地分析和判断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状况,找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为制定和调整内部管理方法,为实施管理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提高医院对医疗服务市场变化的信息反馈速度和在医疗服务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2.2 医院经营的目标要求应用管理会计,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医院经营的目标是追求医疗服务效益最大化,其内涵是社会效益最大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两个方面。经济效益是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不损害社会效益的前提下,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医院经营追求的首要目标,而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目标是运用现代化管理的科学理论和手段,实行成本管理,强化以责任会计为主体的内部管理会计核算体系。医院现行的财务管理主要依靠财务会计,已不能完全适应当今形势发展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的要求,有必要引进管理会计。
应用管理会计,能在完成财务会计各项职能的基础上,核算出衡量经济效益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经济指标,如固定资产收益率、平均床位周转率、医疗设备收益率等,为准确判断医院医疗服务效益,尤其是经济效益提供数据,为医院领导合理调配卫生资源,制定和实施管理措施提供信息与依据。从这个角度讲,管理会计是医院经济核算和经营管理的重要工具,切不可忽视。
2.3 医院的内部改革要求应用管理会计,提高医院整体管理水平。加快和深化医院内部运行机制改革,是加入WTO与国际接轨、适应市场经济、全面引入竞争机制的需要,是促进医院自我完善、自主管理、自我发展的重要保证。面临医疗服务市场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各医院都在积极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营造适应竞争形势需要的内部环境。
一、问题
1.技术手段低
因为会计集中核算有很多不同的工作模式,所以对系统运行和数据处理的技术会有更高的要求。为确保集中核算工作顺利地进行,满足企业的业务工作日益增长和财务管理日益细化的要求,企业应推进会计电算化的进程,研发新技术,完善信息技术。集中核算工作需要进一步的发展与推进,但现有的技术软件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个要求,在一定程度上,技术手段制约了会计集中核算的实施效果。
2.管理能力不足
首先,管理能力不足。管理能力与个人的思想观念、工作经验、学习能力相关,传统的核算制度与集中核算制度在工作的内容、范围和对象上都有所不同,这是对企业管理人员的一次挑战。但是目前,并不是每一个企业的管理人员都有很强的管理能力,所以这就加大了实施集中核算制度的难度。其次,管理意识不足。目前,有很多的企业很重视核算工作,但却忽视了财务管理工作,这种管理意识薄弱的现象,使企业在经济体制改革中逐渐落后,没有满足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需求。
3.监督机制薄弱
会计集中核算虽然使各个部门不用再自己单独进行资金管理,提高了资金管理的效率,但仅进行报账、出纳工作,降低了企业内部的财务牵制和监督能力,容易发生的现象。虽然会计核算实施了记账制度,从而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但是工作人员不可能每一次都能做好提前的把关工作,也不可能全面了解企业内部的经济状况,所以监督的力度还是不够。
4.职能划分不科学
第一,员工与部门之间都缺乏沟通,会计集中核算将财务管理划分了会计管理和财务管理两大部门,但这两个部门之间没有足够的沟通,导致资金支出受到了困扰。第二,会计集中核算的方式对财务职责的划分有了更高的标准,对会计能力的要求也有了相对的提高。但是,初步实施阶段的现状,导致了核算人员一人身兼多职,分管了几个部门的核算任务,分散了员工的精力,甚至会与企业脱节,最终会导致会计职能被削落。第三,会计集中核算使所有的财务核算工作都落在核算部门的身上,所以部分企业会裁员,但由于部门人员较少,所以会难以完成企业过多的核算任务。
5.工作积极性低
目前,仍有一部分企业领导或工作人员不同意会计集中核算,因为这种制度要求企业所有的资金都要经过集体账户的审核,使资金不能再随意地使用,这样领导就认为自己的权力被架空了,所以会对这种方式产生抵触心理。企业领导的这种思想会阻碍企业的发展,增加集中核算制度实施的难度,影响自己和员工对工作的积极性。首先,使管理人员降低了对财务管理的积极性和理财意识。其次,会计集中核算方式容易滋生腐败,根据票据对资金进行分配,使有些部门或个人投机取巧开假发票来套取资金,使企业资金流失,但是却没有相应的监督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虽然会计集中核算方式可以监督资金,但是却无法具体掌握其具体活动。
6.工作落实不足
由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仍处于初步实施阶段,所以相关制度还没有健全,具体实施过程中仍有许多不足之处和漏洞出现。首先,由于核算单位和核算中心沟通不足、互不干扰,从而降低了信息的精确度和全面性,导致企业财务工作缺乏真实性。其次,会计职能和核算的管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散到相应的单位中,所以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受到阻力、遇到意外,从而降低了核算工作的落实效率。
二、措施
1.改善技术手段
在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中,拥有先进的技术是十分必要的,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就别揽瓷器活”,只有有先进的技术手段,才能使会计集中核算工作顺利地开展。首先,应当不断提高系统运行的速度、提升数据处理速度,从而做到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其次,要不断加强对电子查询系统、电子台账系统、核算网络系统等技术平台的完善;然后,企业要通过开发新软件,从而使管理水平和核算水平不断提高;最后,要加强工作人员的软件运用能力和计算机技能。
2.提高员工能力
从事会计工作的员工,其业务能力和熟练程度直接影响着核算工作的质量,是会计集中核算工作顺利实施的保障。企业应当通过学习教育和岗前培训等方式,提高员工的职业素质和技能;通过激励机制的完善提高员工的工作热情;通过宣传教育和部门交流提高员工的沟通意识和合作能力,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会计集中核算方式。
3.加强内部沟通
目前,由于会计集中核算方式加大了部门与人员之间的配合与沟通难度,所以使得一些问题得不到及时的解决。所以企业应当建立沟通机制,加强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从而可以获取更全面的信息,使各部门间可以更好地配合,最终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核算部门应当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管理部门应该遵守相关的企业财务制度,积极配合核算部门的工作。两部门之间应当在沟通的基础上相互了解和理解,从而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
4.科学划分职能
财务会计工作是一个系统性的、复杂的工作,有很多企业的工作量很多但专业人员却很少,处于“量多人少”的状态。这就导致了财务工作没有办法顺利、有效的完成。所以企业应当重视人员与岗位合理配置的问题。传统的岗位是一个人负责一个职位,这样的形式容易导致制证和报表的职位相分离的现象发生,使获取的信息产生差异,会导致报表失真和不能及时上交的问题出现。所以,为确保会计工作的信息真实、连续,使专人负责制作核算单位、报表、和记账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
5.调
动员工的工作热情 企业应当通过考核、监督和激励机制全面提高部门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第一,应当明确奖惩方法,应该根据员工完成工作指标的质量和效率,对他们进行评分,并建立相应的奖励标准,按照标准对优秀员工施以奖励,对落后员工予以批评和惩罚;第二,健全激励机制,将工作效率与工作人员的利益挂钩,明确职责与分工,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第三,核算部门要遵循制度办事,减少不必要和不合理的资金支出,对个人贪污和公款消费现象要严厉地杜绝;第四,核算部门要加强审核的力度,只有合格后才能给各部门提供资金;第五,每个部门可以使用资金的同时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应当明确各项资金的责任人。
6.健全法制建设
由于集中核算制度处于初步阶段,各企业仍在摸索其具体的实施方法,容易受到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给集中核算制度的实施增添阻力。所以,企业应通过不断地健全法制建设,确保集中核算制度能够落实,使核算部门和管理部门能够有法可依、有规可循,加强集中核算制度的法制化。企业还应该以各种法律规章制度为基础,下达相应的文件,对规章制度有一个相应的解释,提高工作人员对集中核算制度的理解与认识,从而使集中核算制度可以真正地落实。
三、结语
综上所述,本篇论文对企业财务会计的集中核算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措施做了分析与研究。总之,虽然通过会计集中核算可以使企业的核算工作更加的法制化与规范化,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但其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可忽视,希望本篇论文提出的解决集中核算问题的措施能够对企业有所帮助。企业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
财务会计大专毕业论文范文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探析
从当前各大商业贸易公司会计系统的现实情况来看,管理会计对财务会计的依赖性在增强。而另一方面,管理会计能够使财务会计的核算更准确、监督更方便。从客观现实的发展情况来看,这两者正日益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因此,笔者就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含义
管理会计,往往又称之为内部报告会计,它是指公司的经营管理者通过财务会计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资料,根据相关的处理方法,对这些信息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和报告,确保公司的各级管理者有效的处理各种经济活动,并协助公司的高级管理者做出科学、合理决策的一个部门。而财务会计,则是指通过核算和监管公司的资金运转情况,使与公司有经济利益关系的投资者或政府部门,能了解和掌握公司的相关财务情况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在进行财务会计的经济管理活动时,一定要确保信息资料的准确性和真实度,以便监管机构进行核实和验证。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和区别
1.两者的联系。
1.1两者都属于公司的管理活动。从两者的定义可知,无论是财务会计还是管理会计,它们都是处理公司的资金运转情况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在管理会计中,是借助于财务会计部门提供的数据资料,来处理相关的经济活动的。公司的所有者对管理会计往往比较重视,因为它涉及到公司所作出的各项规划、决策是否合理,从而直接影响到公司的经济效益。所以,很多公司为了使管理会计能良好运转,往往注重财务会计的管理活动,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管理会计的经济活动更加科学、有效。
1.2两者都具有审核、控制的功能。管理会计的审核和控制功能体现在,对公司的各种预算的控制管理上,包括公司各项支出的成本费,公司的经济效益等等。而财务会计的审核和控制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对各种信息数据资料的核算和监督上,其目的是确保公司的管理人员所掌握的数据真实可靠。
2.两者的区别。
2.1两者的重点不相同。管理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帮助管理人员分析和研究公司的现实状况,从而更好的规划公司的发展前景。也就是说,管理会计着眼于公司的未来。但是,财务会计则注重其所统计的各种数据资料的可靠性,使公司的决策人员不致因数据失真而做出错误的规划、安排。从这里看以看出,财务会计着眼于公司的现在。
2.2两者对数据信息的要求不完全相同。一般来说,财务会计对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要求较高,而且,这也是国家对财务会计部门的基本要求。但是,管理会计要求信息真实、准确的同时,在特殊情况下,它也要求信息及时和全面。因为只有真实、准确、及时和全面的信息,才能最大限度的确保管理人员决策的科学性,从而提高公司的利润。
三、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融合现状分析
1.两者的规范不相同。
在当前的各大商业贸易公司中,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规范仍有很大不同,这对公司的发展极为不利。从客观需要来看,公司应该严格规范管理会计,因为它对公司的发展会产生较大的影响。科学、高效的决策可以壮大公司的经济实力,反之,错误、低效的决策则可能使公司破产、倒闭。但从很多商业贸易公司的管理会计状况来看,公司并没有严格要求管理会计部门的各项工作流程。这种规范、制度上的漏洞,如果不能及时补救,往往会引发公司的财务风险,引起公司员工的恐慌。不过,公司对财务会计则规范的比较严格,在部分公司中,甚至规定了财务会计的每一个操作步骤。因此,财务会计部门很少出现重大问题。不过,财务会计的规范在严格的基础上,应该朝着科学性的方向发展,以确保财务会计部门提供的数据信息,能有效的与管理会计部门的各项规划、决策平稳的衔接、融合。
2.会计从业者能力、职业素养不达标。
自从高校扩招之后,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的数量有了很大的增长,但人员的质量还无法保证。这主要表现为,很多会计从业人员处理实际业务的能力低下。虽然这部分人的会计理论水平很高,对会计的相关知识比较熟悉,但是他们很少能够将其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处理实际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少数会计工作人员连基本的会计理论知识都不熟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在处理相关的会计信息时,就不会或不能
根据所掌握的财务知识,去分析和解决财务中的各种问题,更谈不上将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融合在一起。 四、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策略
1.健全相关的会计制度。
为了使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的规范能够基本一致,应健全公司的会计制度。在这个问题上,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首先应有清醒的认识。也就是说,管理人员应根据客观现实的需要,来规范管理会计部门的工作,确保管理人员做出的决策能使公司的经济效益最大化。同时,在财务会计制度上,应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保证信息的灵活性。所谓灵活性,是指财务会计部门应使信息及时、全面的传递的给管理会计部门。不过,为了使两者能较好的融合,还应精简两大部门中冗余的一些规则条例,使每个条例都有具体、可操作的内容。那么,在健全了相关的会计制度的前提下,公司的两大部门就有实现融合的现实基础了。
2.培训会计从业者。
为了提高会计从业者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公司可对会计从业者进行短期的培训工作。在培训工作中,应注重工作人员实践操作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因为这是提高他们能力和职业素养的直接的体现。如果一个会计工作者对所学理论背得滚瓜烂熟,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这是不符合会计从业标准的。公司对于此类人员,应坚决不予录用。在培训工作中,还需注意对工作人员职业态度的培养。因为工作态度的端正与否,直接关系到工作效果的好坏。所以,公司在提升会计人员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同时,还需培养他们的良好工作态度。这样就为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融合打下了人才基础。
3.在融合的基础上再巩固。
在以上两个融合策略的指导下,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基本能实现融合。但这是不够的,还必须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巩固。只有巩固了所融合的新部门,才能真正的实现两者的融合;否则,这种融合就不能经受现实的考验。具体来看,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首先,明确部门内各大岗位的工作职责。会计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只需完成自己所应完成的任务即可。这样可以保证工作流程的系统性,提高工作效率。其次,精简工作人员。对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不够的会计人员,进行转岗处理。少而精的会计人员反而能保证新机构的高效运转,使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牢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两者完美的融合。
(一)管理会计的职能与任务是财务会计职能与任务的延伸与发展 管理会计在企业中是经过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而形成的。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发生了分离,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企业为了使内部管理更加健全完善,从而制定出了一套管理会计的方法,以此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地位,增加其竞争优势。企业在实施预算管理过程中,不仅要制定全面预算机制,而且还应制定企业各个部门的责任预算机制。企业全面预算与各部门的责任预算在企业内部都是作为经济活动的预算,主要是确定企业各方面所要实现的目标,建立责任中心体系,还要对其进行全面的控制、分析、考查、核实以及评价,最终实现预期效果。从理论上讲,企业内部的全面预算与责任预算都是在管理会计的职能范围内,主要是由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进行贯彻实行的。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具有控制与考核的职能 管理会计主要是指在当前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使其最终达到最佳的效益,从而实现对企业经济活动预算的控制、企业成本费用控制以及对企业人员职务进行考核评价。在这一点上,其与财务会计的监督分析职能本质上是一致的。财务会计的监督与分析其实质就是对企业实践经营活动过程中的成本进行考核、检查,主要是考核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与所制定的目标、成本预算是否相符,如果两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就要找出原因,并想出有效的办法进行解决。为了完善传统财务会计与新型管理会计的考核职能,就要对二者进行有效地监督管理,企业内部管理会计的目标主要是以建立各级责任中心,在企业贯彻与落实责任会计制度;财务会计则主要是通过对核算单位进行细分,贯彻落实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财务会计报表包含管理会计相关内容 财务会计报表会把原本属于管理会计内部的报表纳入到对企业外部公开的报表范围之中。如,我国已经把原本只属于企业内部管理所需要的、用于解释及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整体财务状况的变动表列入到对外公开财务报表中。但我国目前还没有制定关于管理会计方面的报表。因此,企业财务部门通常要根据实际需求,运用不同的财务管理方法解决企业在实际经营管理中的问题,对企业财务进行综合分析、整理,给企业提供更加准确有效的财务信息。
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
(一)依据的规范不同 管理会计遵照企业管理人员的需要,受企业价值规律、经济理论以及数学公式的约束。如,其能够将企业成本费用根据其具有的特性按照不同类别重新进行结合,分别制定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并利用变动成本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成本预算,主要考虑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及为达到该目标的战略与策略。因此,会计准则对其要求并不很严格,与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的结构组成不集中,工作范围更大。财务会计则依据会计法和会计准则,我国明确规定了财务会计在实际工作中必须遵照会计法的规定以及新企业会计准则;在实际生产经营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工作的相关规定执行。另外,必须按照企业经济业务的内容与经济管理的要求,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制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财务情况与经营成果、对企业实际过程中各种费用的信息进行处理、费用支出情况以及对各种财产物资进行实物盘点、评价,按照相关规定对企业资产损失情况进行产权注销等。并要求在对会计凭证、账簿到报表等相关资料进行综合时,必须按照企业所制定的会计业务的先后秩序实际运行操作。因此,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比,其结构较为严密且稳定。
(二)工作重点与时限不同 管理会计注重现在与将来,特别注重企业未来的发展情况,并对企业今后的经济状况进行预测。针对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与研究,从而为企业内部各部门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预测决策以及控制考核所需要的信息材料,其主要目的是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因此也称作内部会计。财务会计则对企业过去所发生的经济活动进行反映与监督,根据平时的业务记录、登记账簿以及有关财务方面的报表,向与企业有着密切联系的部门反映其财务情况以及经营成果,其主要目的是为企业的外界服务,因此也被称作外部会计。
(三)核算程序与报表格式不同 传统的财务会计经过长期实践经验的积累,形成了一套固定的核算程序,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如企业需要向上级领导递交相关资料,对于这些资料的搜集、整理都是有一定的规定的,不像管理会计那样可以自由的选择核算程序。另外,财务会计持有的凭证、账簿以及报表的格式也都是固定的。而新型的管理会计在核算程序与各种报表的格式设计上没有统一的形式,灵活多变,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不同需求,对报表进行不同格式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