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人事管理调研问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本文总结前人研究,结合现实情况,采取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决策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影响人力资源外包决策的动因;二是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时所倾向选择的内容;三是企业选择外包商时所考虑的因素。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发现影响中小企业决策是否进行人力资源外包最为明显的因素是成本因素和技术因素。同时在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中小企业中,大多数选择将例行性工作进行外包,其中尤为偏向于人员招聘、福利、人才测评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内容。另外,外包商的价格、信誉水平等因素是影响中小企业决策是否选择该外包商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决策分析
一、引言
根据参阅文献,借鉴浙江大学的人力资源外包模式问卷以及湖南大学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及实证分析问卷,我们就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基本情况、影响中小型企业是否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因素、中小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中小型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商的标准、中小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难点及风险等五个方面内容进行了模型设立及问卷调研,欲给我国中小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决策以及外包商开展业务工作提供参考。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企业问卷150份,回收127份,回收率84.67%。剔除填答不完整者,实际有效问卷119份,有效率93.70%。
二、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基本情况
图1 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现状
本文将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现状划分为5种:A.正在使用、B.曾使用,但暂时不使用、C.未使用,正在考虑、D.未使用,没有考虑。在119份有效问卷中,我们发现:中小型企业中,有使用人力资源外包的有45家,占总数的37.82%,其中33家正在使用,占总数的27.73%。而没有使用过人力资源外包服务的中小型企业有74家,所占总数比例高达62.18%。更为吃惊的是,有近半数的中小型企业至今仍未考虑过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共57家,占总数的47.90%。
图2 企业是否有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
再对现在未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86家企业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只有35家企业在内部设有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占总数的40.69%。而内部未设立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的企业有51家,占总数的59.31%。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中小型企业较少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原因,并非在于自身已具备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而是在意识上不大肯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表1 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的认识
本文又对被调查的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的认识进行了调查。我们将认识的五种不同程度分别设定为数值.即:非常不同意=1、不太同意=2、一般=3、同意=4、非常同意=5,求得均值和方差。可以看出企业对人力资源外包的认识的倾向性和一致性。企业对于人力资源外包可以帮助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效率和管理的认识倾向性不明显,几乎是均匀分布。而对于人力资源外包会使管理更加复杂化的认识的倾向性比较明显,接近50%的企业认为外包会影响内部沟通。
由此也验证了我们推测。
最后,我们对填写者进行了抽样访谈。抽样进行的访谈结果与数据结果一致。在访谈中发现:一、公司各级管理层对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中小企业领导层对人力资源管理意识薄弱,有的老板简单地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不过是缺人时找人、上岗前简单培训、发工资前进行考核和计算三部曲;而这简单的三部曲可以由各部门主管与公司财务进行,不需要大费周章建立人力资源部;二、无法协调好人力资源部门和各部门的关系,人力资源部发挥不了其作为支持部门的作用,形同虚构;三、缺少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人才,人力资源管理还是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层面,内部管理一直处于累积经验不断改善的状态;四、企业规模较小,没有这个必要。
三、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决策的动因
(1)外部影响因素分析
图3 外部影响因素对中小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决策的影响程度
本文将外部环境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并在发放问卷时就这两个环境的定义对被调查企业进行了解释。我们将影响的程度划分为4种:A.非常影响、B.一般影响、C.不太影响、D.不太影响。在119份有效问卷中,觉得宏观环境对其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有影响的有112家,占总数的94%,其中,觉得不太影响的有49家,占总数的41%,觉得一般影响的有61家,占总数的51%,觉得非常影响的很少,只有2家,约占总数的2%。觉得微观环境对其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有影响的有116家,占总数的97%,其中,大部分认为有一般影响,共63家,占总数的53%,觉得非常影响的较宏观环境多,有10家,占总数的8%,觉得不太影响的叫宏观环境的少,有43家,占总数的36%。
由此可见,外部环境对中小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有一定的影响,且微观环境的影响程度较宏观环境的要大。
(2)内部影响因素分析
图4 中小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内部因素
本文将中小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内部因素划分为5大类:A.战略需要、B.成本原因、C.风险考虑、D.技术要求、E、社会因素。在119份有效问卷中,战略需要的有17家,占总数的14.29%。成本原因的有62家,占总数的52.10%。风险考虑的有9家,占总数的7.56%。技术要求的有29家,占总数的24.37%。社会因素的有2家,占总数的1.68%。
由此可见,中小型企业在进行人力资源外包决策时,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成本因素,其次是技术因素,再者依次为战略因素、风险因素和社会因素。
四、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
图5 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及程度
由调查结果可知,企业外更愿意外包人员招聘、福利、人才测评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内容,但不同类型的企业对这些项目的外包程度是大有不同的。我们对问卷中的外包程度进行赋值,整体外包赋值为4,依此类推,大部分外包、小部分外包和没有外包分别为3、2和1。赋值后处理数据得到下表:
表2 不同类型企业的人力资源外包内容和程度
上表中平均数越大,说明企业该项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外包的程度越高。根据上表,不难发现外资企业人力资源外包程度在各类型企业中是最高的。其中福利和人员招聘是外资企业最愿意,且外包程度最高的两项外包内容,其平均数分别为2.89和2.67。虽然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也是比较倾向把自己的福利管理和人员招聘外包出去的,其平均数达到2.4和2.2,但明显它们这两个项目的外包程度较外资企业要小。而民营企业和私营企业则更愿意将其人才测评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外包出去,且这两项外包内容的外包程度都比较高,其平均数分别为2.18和2.63。
由于赋值时,我们以1代表没有进行外包的内容,2代表进行小部分外包的内容,所以我们以2为分界线,只要某一项外包内容,对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其外包程度平均值都少于2,我们就认为它不适合进行外包。从上表中,我们发现员工培训、薪酬管理和企业文化等内容一般都是由企业内部完成,而不会被外包出去。
五、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商选择标准
当中小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并已确定外包内容时,如何在众多外包商中选择最佳外包商便成为其实施人力资源外包的一个瓶颈。选择合适的外包商是企业外包战略能否成功实施的关键,所以“怎样选、选择谁”对任何一位准备将其人力资源外包的企业管理者来说都是一个必须慎重对待的问题。
(1)中小型企业对外包商的选择方式
表3 中小型企业对外包商的选择方式
本文把中小型企业对外包商的选择方式分为5种:A.依照以前的合作经历、B.直接找外包商谈判、C.通过企业或他人的介绍、D.信息公开招标、E.其他。通过调研发现,企业最经常是根据以前的合作经历对外包商进行判断和决定是否进行合作,其次就是直接找外包商谈判和通过其他企业的介绍,信息公开招标的使用频率相对较少,这说明企业很大程度上会在对外包商的服务水平等有直接或间接的了解后,在信任的情况下进行选择,较少直接选择不了解或者了解不多的外包商,如公开信息招标使用较少。
(2)人力资源外包商的选择对象
我们针对企业“如何对人力资源外包商的选择进行决策”做了调查。结果显示,高达91%的企业选择专业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只有14%的企业选择普通的中介咨询机构,1%的企业选择高等院校,这说明企业对外包商的服务质量有很高要求,会优先选择具有专业服务水平的机构。
(3)中小型企业外包商的选择标准
表4 中小型企业外包商的选择标准
本文把中小型企业外包商的选择标准分为8种:A.服务水平、B.良好声誉、C.价格、D.经验、E.企业兼容性、F.经济实力、G.服务范围、H.其他。通过调研发现,绝大多数企业在选择外包商时会首先考虑其专业服务水平,并且其是否具有良好声誉,价格是否合理都是企业参考的重要标准;而外包商的经验占41%,经济实力和服务范围只占14%,这说明,企业的规模以及过去的外包经验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决策的影响相对来说重要性降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己不局限于规模较大、有外包经验的企业,更多的企业开始根据现时的需要来做出相关决策。
六、中小型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难点及风险
调查过程中也对“实施人力资源外包的难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多数企业认为是外包商的选择和管理,各占调查企业中的36%,另外合同谈判也是待需解决的难点;
而对“人力资源外包中的最大风险”这一问题,有68%的企业认为是外包服务质量低下,其次是难以管理外包人员,占27%,如下表所示:
表5 人力资源外包中的最大风险
这些信息充分说明,多数企业认为外包商的选择和管理这一难点同时也是成为他们实施外包的最大风险。因此,企业在人力资源外包决策之前,对外包服务商的选择和对企业内部的资源进行充分分析是尤为重要的,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将出现的风险。
七、结论与展望
(1)研究结论
关于影响人力资源外包决策的动因: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外包的动因包括外部影响因素(宏观环境因素、微观环境因素)和内部影响因素(战略因素、成本因素、风险因素、技术因素、社会因素)。但通过数据分析,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由于自身发展规模和经营资金的局限,没选择人力资源外包。而选择了人力资源外包的企业最为关注的是人力资源外包能减少它的管理成本,节约它的管理时间以及得到专业化服务可以专注于其核心业务。所以,对中小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影响最为明显的是成本因素和技术因素。
关于企业选择人力资源外包的内容:人力资源管理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福利、工资发放、人事管理、人员招聘、人才测评、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管理、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企业文化。而对于这些项目可以划分为例行性工作(福利、工资发放、人事管理、人员招聘、人才测评、绩效考核、员工培训、薪酬管理)和战略性工作(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企业文化)。大多数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外包内容主要是例行性工作,其中尤为偏向于外包人员招聘、福利、人才测评和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等内容。
关于影响企业对外包商选择的因素:选择外包商需要考虑的因素有服务水平、良好声誉、价格、经验、经济实力、服务范围、企业兼容性、网络。绝大多数企业在选择外包商时会首先考虑其专业服务水平,并且其是否具有良好声誉,价格是否合理都是企业参考的重要标准,所以外包商的价格,信誉和水平等因素都会对企业的选择造成较大的影响。
(2)给中小企业及外包商的建议
对中小企业的建议:
1、前文提及到我们所调查的外包企业只有37.82%使用过人力资源外包。也就是说大部分中小企业从来都没有进行过人力资源外包。这样对于提高企业专业化分工不利。企业不能完全集中优势的资源进行核心盈利业务。
2、对于一些重复性繁琐性的人力资源业务诸如:工资发放、人事管理、人员招聘、人才测评、绩效考核、员工培训等等交给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效果可能会更好。
对人力资源外包商的建议:
1、规范管理。中小企业在选择外包商的时候最关注的是服务水平这一标准。外包商更应该规范外包服务项目、每个服务项目流程和报价、方案所涉及的各种法律文本、服务质量监控参考指标、意外补救措施等。提高公司服务质量、专业技能、服务经验。
2.增加知名程度。我们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只有少部分中小企业从来没有想过要进行人力资源外包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同时中小企业在选择外包商的时候也十分关注外包商的良好声誉,所以外包商应该建立自身良好声誉,并且通过广告、自身网站等多种平台宣传自身。
一、改革前医院现状及改革的主要困难:
(一)现状:
本院在年前只是一个人员不足30人、年收入不足30万元、业务用房不足400平方米的小型医院。年与县卫职校、县眼病所合并后,购置原印刷厂办公楼开展业务,现有正式职工55人,临时职工20人,床位60张,6个临床科室及3个管理科室,年收入近200万元。
(二)改革的主要困难:
1.人员编制严重不足。我院现有编制75人,按现有床位计算更多,而现在实有职工才55人,竞岗的面太窄,人才可选择性太低。
2.起步晚,人员技术结构不合理。我院近半数人员来源于卫校和眼病所,而且由于原中医院条件限制,人员专业技术普遍较差,致使我院人才结构不合理,尤其是中医人才溃乏,难以形成中医特色。
3.人员年龄老化,思想守旧。我院40岁以上人员约占50%,部分人员业务基础差并且思想保守,阻力大。
4.由于所购房屋结构不符合医院要求,不利于科室的设置和业务的发展。
二、改革完成情况:
1.年5月底,完成了改革的宣传动员、岗位调研工作,完成《县县医院人事制度改革方案》、《县县医院人员聘用制度实施细则》、《县县医院搞活内部分配暂行规定》、《县县医院岗位设置、岗位说明及定员方案》等四个方案制度的制定、通过与审批工作,完成《县县医院竞聘应试说明》的编写等全部前期工作。
2.年6月完成了13个中层干部岗位、18个中高级职称岗位的竞聘工作。
3.年7月完成了全体职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工作,以及未聘人员的安置工作。
三、改革的结果:
1.中层干部岗:院内16人参与竞聘,有12人受聘,1个岗位空缺。
2.高级职称岗:有5人参与竞聘,4人受聘。
3.中级职称岗:有16人参与竞聘,14人受聘。
4.初级聘为中级职称的6人,中级聘为初级的1人;中级聘为高级职称的2人,高级聘为中级的1人;转岗聘用的有1人,待岗培训3人,提前退休4人,内部退养1人。
5.总空岗28个,因各种原因未能实现招考,现我院临聘职工27人。
四、改革的成果:
1.体现了“职务职称能上能下,工资福利可高可低”的指导思想。
2.体现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原则。
3.使一批年轻技术骨干能够脱颖而出。
4.增加了单位用人和分配的自,理顺了人事管理关系。
5.促进了职工工作积极性,改善了职工服务态度,增收节支。
五、经验总结:
本院的改革较为顺利,没有过激言行等不稳定因素出现。总的来说,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准备充分,宣传到位。我院召开了3次全院性宣传动员大会,十余次中层干部学习动员会,各科自行学习省州文件若干次,发放各种相关文件及调查问卷百余份,个别谈话十余人次,制度公示2次。
2.发扬民主,健全制度。医院根据医院管理学上的要求,发放岗位调查问卷七十份,再根据80%以上职工的意见,科学编制各岗位说明书,并分别制定了前述四个方案,经两次公示和修订后,全部以94%以上的赞成票在全院通过。
3.公平公开,坚持原则。改革全程都处于职工和人事、卫生、纪检的监督之下,真正做到了公平竞争、择优录取。
关键词:商务文秘;工作过程;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300-02
中山地处珠三角中南部,北连广州,毗邻港澳。改革开放以来,中山周边地区市场经济逐渐成熟,大量合资民营企业不断涌现迅速发展,各类人才需求激增。作为公司制最基本人员的秘书逐渐成为市场需求量最大的职位之一。根据中山服务业“十二五”规划,中山将实施“工业与服务业双轮驱动”经济发展战略,加快发展服务业。在大力发展服务业的形势下,秘书需求更加旺盛,要求也越来越高。综观中山周边地区各大中专院校存在培养方向单一、培养目标定位不准,培养目标方向与社会需求出现矛盾,课程设置存在盲目混乱随意的情况。导致毕业生专业知识技能不扎实,就业质量不高。笔者通过调研探讨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体系构建。
一、调研基本思路和调研方式
以职业活动和工作任务为导向,通过职业能力和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确立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采用文献参考、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电话访谈、当面访谈。针对中山下辖6区18个镇的企事业进行调研,有格兰仕、长虹电器、TCL(空调器)、诺尔达铜管、高泰电器、广兴纺织印染公司、协诚金属制品公司、骏诚人才公司、腾龙塑胶制品公司、国贸酒店、先行广告制品等多家不同规模性质不同行业的企业,分别向企业领导、部门经理、部门秘书及大中专院校毕业生不同层次人员发放《秘书应具备的能力调查问卷》、《秘书岗位和工作任务调查问卷》;通过走访调研了解秘书岗位、工作任务、秘书能力素质要求;以《中山国际人才网》、《智海人才网》、《中山人才网》等网站及人才市场招聘信息为文献信息来源,关注市场对秘书职业需求动态,了解市场对秘书工作岗位要求新方向;通过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访谈和发放《毕业生跟踪调查问卷》、《秘书岗位和工作任务调查问卷》,了解秘书岗位组成,工作任务分析描述、课程开设实用情况、秘书能力培养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38张,回收有效问卷289张,电话访谈75人次,面话访谈46次。网络调查30次。网络查询78次。
二、商务文秘专业岗位分析
岗位分析调查是对专业职业类和岗位群的调查,分析职业组成情况和主要职业岗位组成及对岗位知识技能的基本要求。通过调查可以看出,企业经营组织规模性质不同,就业岗位也不相同。在中山秘书就业岗位主要有生产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
生产型企业主要为电子信息、电气机械、化学工业、纺织服装、金属制品各类制造业,此类企业部门众多,人员庞大,岗位群体可分为三大类:管理者、行政服务人员、操作工人。秘书属于行政服务人员。这类企业秘书岗位较复杂,主要有前台、办公室文员、人事行政总务后勤部门文员以及分布在生产部、业务部、采购部、技术部、企划部等各部门的行政服务人员及各类助理专员。主要从事辅办公室常规工作、行政人事工作、文书文件处理工作及企业日常管理事务。
服务型企业有商贸、旅店饮食、物流仓储、广告媒体、会展服务、旅游咨询等企业。此类企业规模不大,部门较少,人员相对较少。岗位群体包括管理者、业务人员、行政服务人员。岗位主要为前台秘书、部门经理助理、接待客服专员、资料文员等,岗位类别较单一。综上所述秘书岗位主要有文员助理、专员、专业秘书三大类。
三、商务文秘专业岗位工作任务分析
通过调查了解文秘专业岗位组成及工作任务分析表如下。
四、商务文秘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方向调整建议
从上面调查结果看:中山大部分中小型民营企业秘书分工不是太细,往往集秘书工作、行政人事管理、生产后勤质量管理、宣传活动管理、数据统计、法律事务、营销财务多种工作于一身,秘书除了须具备文秘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掌握与秘书工作相关联的知识技能。大型民营企业秘书多数在不同部门从事秘书工作中部分专职工作。由此可见综合秘书和专门秘书是中山民营企业秘书需求的主要类型。针对秘书具备能力调查得出的数据如下。
可以看出秘书岗位对人才能力多元化或多面手要求越来越高。过去培养目标过于单一,培养方向过窄,大大制约了秘书人才培养。商务文秘专业培养目标可调整为培养适应当地经济发展建设需要,具备良好文秘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较好人际交往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书面口头表达能力、办公设备使用能力、计算机信息处理能力、执行能力和合作能力等基本技能;能在企事业社会团体从事办公事务、接待、文档资料管理、会议管理、文书撰写、行政人事后勤管理、数据管理、生产质量管理、公关商务宣传活动管理等工作的文员助理、专员秘书等中高级文秘专业技能人才。
五、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问题及新课程体系构建
通过对课程与工作关联性、实践性课程开设等问题调查,了解到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文化基础课过多,过分强调理论课程,不注重理论与实践教学的合理安排;部分专业类课程难度大实用性差,教学内容陈旧,教学设计编排不能体现工作过程。课程设置滞后实际需要,和就业实际需要存在较大差距,课程设置未结合当地产业背景,企业管理课程及办公软件应用课程过少。建议以工作岗位分类及工作任务分析为依据,将课程设置调整为职业公共能力课程、职业通用能力课程、职业特定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能力课程。
六、文秘专业课程设置建议
第一,职业公共能力课程设置以够用实用为主。删除文化基础课,开设人际沟通、口语表达、应用文写作、英语口语与函电、职业生涯规划、求职面视指导、团队合作、统计方法等实用性强的课程;也可开设插花、茶艺、品酒、交际舞、音乐欣赏、形体、职业形象设计、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等人文素养课程。第二,减少理论性过强过难课程,加强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力度。文档管理、会议事务、商务礼仪、综合事务、接待事务等课程可提取校外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案例为教学资源素材,以一体化课程形式授课。安排学生参与校内活动组织策划,以礼仪队和学校管理机构为依托,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以技能节专业竞赛促进实践教学开展;也可走出校园定期组织参观,协助企业整理文档或承办企业活动;举办企业专家讲座、邀请企业兼职教师承担教学,校企合办校中公司等形式活化职业通用能力课程学习。第三,强化职业特定能力课程,增加企业管理课程。如生产管理、人事后勤管理、销售管理、客户管理、跟单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客服管理、数据管理、企业活动管理、商务管理课程。第四,适度增加职业拓展能力课程。一是加大与秘书工作相关办公软件课程比重。秘书工作与计算机操作密切相关,适度增加EXCEL在行政人事生产管理中的应用、Office高级应用、Powerpoint文档演示应用、CAD图文管理应用、Photoshop企业宣传应用、网站建设应用、网络办公等计算机软件高级应用课程,同时增加上机课,强化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是加强企业管理软件课程学习。秘书工作涉及各种企业管理软件使用,如OA办公系统、ERP、SAP企业管理软件,这类课程可增进学生对企业运行管理的了解,训练学生使用企业管理软件进行企业管理的能力,提高学生信息处理能力。三是适当增加行业背景课程。调查得知80%以上公司都要求秘书最好具有相关行业背景知识,可增加中山当地特色经济和五大支柱行业知识背景课程,当地经济发展概况和当地人文地理等综合性课程四是职业拓展能力包括会计管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企业分析策划宣传营销能力、法律事务处理、电子商务管理等能力。课程设置要有所体现。可开设会计出纳实务、企业法律、企业文化宣传管理、品牌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商务谈判、组织行为学、社会心理学等适量选修课程。
参考文献: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分析;岗位说明书
1岗位分析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1.1岗位分析的概念:所谓“岗位分析”,又叫职位分析、职务分析或工作分析,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核心基础职能。主要是指通过系统地收搜集获取组织目标岗位有关的信息,对目标职位的工作性质、任务、职责、相互关系以及任职工作人员的知识、技能、条件进行系统调查和研究分析,并加以科学系统的描述,做出规范化记录的过程。
1.2岗位分析的意义主要在于:
(1)使组织内各岗位的工作职责更加明确,角色分工更加清晰
(2)可以优化组织的机构和职位设置,强化组织职能;
(3)有助于确定人力资源开发需求。
(4)为制定考核标准及方法提供依据。有利于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薪酬分配制度;
(5)岗位分析对胜任每一个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技能、素质能力等作了明确规定,在分析比较岗位要求与现有员工差距的基础上制定培训计划,分层分类对员工培训,充分挖掘现有人力资源存量的价值,以提高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
(6)明确各岗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岗位分析涉及岗位的横向、纵向变动空间,即每一个岗位可以转换到哪个岗位,这个岗位可以晋升到哪个岗位,从而为单位内部人才的合理流动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奠定基础。
(7)获得有关工作于环境的实际情况,有利于发现导致职工不满、工作效率下降的原因。
1.3通过岗位分析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为人员的合理配置奠定基础;
(2)为绩效考核奠定基础;
(3)提高价值创造能力和满足业务需求能力;
(4)明确各级人员的横向和纵向的关系;
(5)明确个人之间的工作接口;
(6)出现问题能够追溯到唯一的责任人。
2岗位分析的流程和工作内容
2.1岗位分析流程:岗位的分析流程一般包括计划准备、信息收集、分析确认、汇总反馈、应用维护等几个主要步骤。
2.2岗位分析工作内容
2.2.1计划准备阶段工作内容:
(1)建立岗位分析项目小组:明确岗位分析的目标、目的和任务,取得单位领导的支持。建立岗位分析小组,制定方案,明确分析活动的流程、方法及安排,以保证分析活动的协调和顺利完成。
(2)了解组织战略目标、工作流程:岗位分析及岗位说明书的编写源于组织战略发展目标、业务流程、管理流程及单位设计,最终把实施战略的责任分解落实到员工个人。因此,需要对上述内容有很好的理解。
(3)选择被分析部门及岗位,并进行岗位任职人员的必要培训:为了保证分析结果,选择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部门及岗位。在进行信息收集之前,对员工介绍岗位分析意义、目的及过程,介绍将要使用的调研方法,希望他们提供怎样的配合。
(4)选择信息来源:在收集整理信息时应注意:不同来源的信息差别;应从不同角度收集,不要有事先抱有偏见;应结合实际,不可照抄照搬。
2.2.2信息收集阶段工作内容:信息收集是岗位分析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根据本所目前的岗位和工作流程搜集现有资料,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信息:
(1)岗位基本信息:如岗位名称、职衔等级是什么?
(2)工作关系:包括工作的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内部关系涉及上下级关系,即该岗位的直接上级和直接下级是谁?与单位内部哪些部门或哪些岗位有合作关系。外部关系是指该岗位与哪些政府部门或其他组织有联系。
(3)工作职责:包括员工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什么,该岗位最关键的职责,该岗位独有的职责,该岗位任职者需要负责并被考核的具体工作成果是什么,该岗位任职者有怎样的权限?如何检查该岗位员工的工作。
(4)岗位发展路线:分为员工发展和自我发展两种。自我发展针对每一位员工,他们为了做好本职工作及本身的发展需要接受哪些培训。员工发展针对管理人员岗位,管理人员需要对其下属作出什么样的培训安排。
(5)工作条件与环境:工作条件包括该岗位完成工作任务需要哪些工具、仪器和设备等。药检人员的工作环境根据其特殊性包括:工作地点、有无有毒药品试剂及有害气体、室内温度等。
(6)岗位对任职人员的要求:包括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培训种类、身体条件、心理素质、性格、特殊技能等。
2.2.3分析资料阶段工作内容:对获得的资料进行汇总、整理、分类、总结,并进行必要的判断,从而得出对岗位的全面、准确和有条理性的认识。主要从四个方面分析:岗位名称分析、工作职责分析、任职资格分析、工作环境分析。
2.2.4汇总反馈阶段工作内容:岗位分析小组成员整理形成岗位说明书初稿,并向上级反馈,经确认和补充最终完成岗位说明书。
2.2.5应用维护阶段工作内容:将岗位分析的成果运用到全所的岗位管理、绩效考核、薪酬管理、招聘培训等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并在职位或组织发生变动时及时更新岗位分析。
岗位分析将人和事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匹配,将绩效管理体系、岗位评价体系、薪酬体系、职业生涯管理与升迁异动制度、培训开发体系、竞聘上岗制度等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及制度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传统人事管理所带来的弊端迎刃而解,进而为药检所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利的支持。
3岗位分析的路径和调研方法
3.1分析路径: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从单位和流程入手进行分析;二是从现在岗位入手分析。
3.2调研的方法
3.2.1工作实践法:工作实践是指岗位分析人员实际从事该项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掌握有关工作的第一手资料。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了解工作的实际任务以及在体力、环境、社会方面的要求。
3.2.2观察法:通过对特定对象的观察,把有关工作各部分的内容、原因、方法、程序、目的等信息记录下来,最后把取得的岗位信息归纳整理为适合的文字资料。
这种方法取得的信息比较广泛、客观、正确,但要求观察者有足够的实际操作经验且使用结构性问题清单。
3.2.3问卷法:通过结构化问卷来收集并整理信息的方法,具体包括:问卷调查表法、核对法。该类方法要求本单位有较好的人力资源管理基础。
问卷调查表法即根据岗位分析的目的、内容等编写结构性问卷调查表,由岗位任职者填写后回收整理,提取出岗位信息。
3.2.4访谈法:通过岗位分析人员与任职人员面对面的谈话来收集信息资料,包括单独面谈和团体面谈。
此法需要岗位分析人员掌握较好的面谈技巧。
3.2.5工作日志法:根据岗位任职者按时间顺序记录的工作内容和过程,经过归纳提炼,取得所需工作信息。
在本次岗位分析工作中,我们主要综合运用了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参考工作日志内容。个别关键岗位和专业性技术岗位采用观察法和工作日志法,具体做法如下:
(1)对于通用性岗位,我们主要采用访谈法,我们通过与任职者进行个别访谈,挖掘更多的事实依据,以确认岗位分析所需相关材料是否完整、客观、准确。
(2)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岗位:我们一方面通过问卷调查岗位信息,另一方面,通过与任职者本人及其直接上级的访谈,确认岗位的具体信息。
4岗位分析的产品——岗位说明书
岗位分析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形成岗位说明书,它是岗位分析的产品。许多事业单位开展岗位分析,大多参照企业单位的经验与模式,但由于事业单位工作专业跨度大,流程复杂,事务性的工作任务很多,难于简单模仿。即使是药检所的药品检验工作任务其流程也相当复杂。许多任务的量与质缺乏明确的量化指标,因此药检所只有根据自身的行业特征与专业特点,明确目标,遵循“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与“分工和协作统一”的原则,才能编制出一套详略得当,具有深远指导意义和最大使用价值的岗位说明书。
要编制一套科学的且具有指导意义的岗位说明书,不仅要得到各方面的理解支持,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在编制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取得高层领导的支持和认可。人事部部门必须与高层领导进行沟通,得到领导的重视和认可,使他们认识到科学编制岗位说明书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以及事业未来发展的作用和意义,并在人力、物力的得到支持,使编制岗位说明书更具操作和实施的可能。
(2)加强宣传,取得职工的理解。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任何个人或部门都很难独立完成获得岗位说明书所需信息这项工作,必须通过科学的方法并发动职工积极参与。
(3)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岗位分析方法来搜集信息。不同的单位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当前的管理水平、员工素质和岗位工作性质等差别决定采取哪种岗位分析方法。
(4)应注意岗位说明书的整体性和客观公正性。一套好的岗位说明书应是一个相互关联的体系,而不是一个孤立的单元。岗位说明书的各个岗位之间必须衔接才能保证整体工作的协调配合。对一些相关联的职位,一定要明确彼此的职责、权限与任务,要使相关的职位之间相互对照,既要各成一个体系,又要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保证岗位说明书的整体性。
5结论和建议
5.1结论:对于一个组织来说,岗位是其中最基本的细胞,是根据组织目标而设置的具体单元。岗位上的“事”是由“人”来做的,“识事”和“知人”成为组织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础。岗位分析,既为建立科学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奠定了基础。又明确了组织内各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职责、任职资格、工作环境等内容。实施岗位分析,使员工对自己的岗位有了新的认识,树立了“无功就是过”“落后就要被淘汰”的新观念。岗位是组织为员工搭建的展示才华的舞台,岗位分析指明了员工竞争进取的方向,有效地激发了员工的上进心。有效地克服了吃大锅饭、不愿多出力、不愿承担风险的弊端,有能力、有贡献、专业素质高的员工价值得到认可。工作积极性和主人翁责任感明显增强,每一名员工都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特点,在不同的岗位上实现自己的职业追求,逐步成长为优秀人才。
5.2建议:
(1)准确把握岗位分析的时机。岗位分析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进行的。当组织出现以下几种情况时,对岗位分析的需要尤为迫切。当组织环境发生变化需要对组织结构进行调整、组织内部高层管理人员发生变化需要对工作进行调整、组织业务工作发生变化工作流程改变、大规模招聘需要、制定绩效考核标准需要、制定培训员工培训计划需要等等。准确把握实施岗位分析的时机,可以获得管理层对岗位分析工作的支持,减少员工对岗位分析所带来的增大工作量的误解,使岗位分析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2)岗位分析经常化、战略化和超前化。产生于科学管理时代、以工业经济为背景的岗位分析制度,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日益完善和普及,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任何事情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组织的工作内容更加丰富,工作要求相应提高,这就要求岗位分析以组织的战略目标为指导,既满足组织的现实需要,又充分预测组织的未来需要,实现岗位分析的经常化、战略化和超前化,以增强组织应对外界变化的适应能力。
(3)正确选择岗位分析方法。岗位分析方法的选择关系开展岗位分析的许多企业进行岗位分析时,由于没有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导致分析工作成本太高或分析结果误差过大,不够科学而失去应用价值,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因此选择一种或几种符合组织实际情况的岗位分析方法,是保证岗位分析取得成效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姚若松,苗群鹰编著.工作岗位分析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
[2]孟风莲,高景宏.岗位价值分析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化工管理,2008年03期
成绩方面:
一、部门内部管理:今年我院对机关工作继续进行目标管理,并且加大了考核力度。我们以此为契机,重新明确了科室的分工,并完善了岗位责任制,保证了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而且还有明确的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我们按照院班子和院党委的指示精神,通过开会和谈心等形式,在科室内部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教育大家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危机意识和主动工作的意识。在肯定初级的同时,指出不足,并提出明确要求和努力方向。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科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工作的主动性也大为增强。
二、行政管理工作:综合办每天都要面对车辆调配、证照发放、印信使用、来访接待、资质年检等等大量的繁琐的日常工作,工作量很大,头绪也很多,科室同志在认真完成好这些琐碎工作基础上,仍然拿出了大量的精力考虑如何改进提高,我们在3、4月间对往年漏检的证书执照十余项进行了集中清理,每天多要频繁往返于各个主管单位之间,目前我院的各类资质年检和变更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另外,我们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隐患进行了补充完善,比如建立了严格的证照使用审批手续,重新修订了印信管理制度、会务管理制度等等。
三、劳动人事管理:在工资管理方面,我们今年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了工资审核的严密性,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流程,差错率明显减少,上半年没有产生工资的错、漏问题。在人事管理方面,我们狠抓制度落实,做到制度目前人人平等,并针对新的形势,对原有的部分管理制度进行了补充完善,如考勤管理规定等等,使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杜绝了工作的随意性,因此没有产生新的劳动人事纠纷问题。另外我们今年还与临时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特岗提前退休工作也完成了实际操作,并且解决了部分历史遗留的劳动人事纠纷问题。今年上半年,我们还对我院多年积压的干部人事档案进行了集中的归档整理工作,通过努力,目前归档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另外,在推动我院人才工程建设方面,我们在总工办同志的密切配合下,对“2135”人才战略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适合我院今后发展的需要。
四、工会工作: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们注重发挥职代会作用,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年初召开了八届二次职代会,每月还举行工会委员的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审议我院的各项管理制定,较好的发挥了纽带桥梁的作用,使职工的参政议政的权力得到切实保障,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进程更加深入。上半年我们还组织职工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三八”妇女节期间我们组织了小型的女工趣味运动会和女职工保龄球比赛,并夺得局系统保龄球比赛的团体冠军,5月份,我们还组织职工参加了局系统羽毛球比赛。另外我们在6月份开放了职工阅览室和乒乓球室,从而大大活跃了职工业余生活的气氛。在保障职工福利方面,我们制定了带薪休假制度,组织职工进行体检,为困难职工发放困难补助,并多次到工地慰问一线职工。年初,我们还成立了职工技协,经过我们与有关科室共同努力,职工技协的工作已经开展起来。总之,工会组织在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也大大加强了。
五、党团工作:年初,我们严格按照组织程序进行了全院范围的中层干部民主评议工作,通过评议,肯定了干部工作的成绩,找出了不足,使广大干部明确了目标,坚定了改革发展信心,也使广大职工对院党委和领导班子更加信任和支持,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凝聚力。在干部管理上,我们还加强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后组织中层干部学习观看了多位知名学者的讲座光盘,累计授课时间达到十几个小时,开阔了视野和思路,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今年,我们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多次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并在全院职工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工作,同时还完成了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体系等三个课题的调研工作,编制了企业文化专刊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宣传工作上,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定期更换橱窗和发行内部刊物,宣传当前形势和先进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在敬业标兵和优秀青年评比活动,我们组织候选人进行演讲,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体职工。我们还对主楼楼道进行了统一的布置,宣传我院的实力和业绩,增强了职工荣誉感和归属感。另外,我们上半年还分别组织了团员青年和离退休干部旅游活动。
六、其它工作:在年初,我们还配合其它部门完成了年度经济指标测算、签约和工资分配政策调整工作。在推动机关目标考核管理方面,我们和有关科室人员积极配合,使考核工作更加完善。在行政后勤工作方面,我们对全院的办公用房进行了多次调整,取消了女浴室同时给女职工发放洗理费补贴,还修建了9间平房,缓解了房屋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办公条件。我们还与测绘院积极协商,加强了门卫和自行车棚的管理。另外,我们对院容院貌进行了逐步改造,使我院的整体环境更加整洁美观。
通过上述成绩方面的总结,我们体会到各项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化进行运作,制度要公开、透明。通过上半年的努力,综合办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效率明显提高,工作质量大大改善。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不断改进。根据我们在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不足以及全院总体工作的要求。我们在下半年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医药卫生人才建设是卫生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生力军。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化,县级公立医院普遍得到改、扩、建,但医药卫生人才队伍不稳定问题依然普遍存在,特别是近些年来,随着地级以上城市大型医院的拓展,医药卫生人才流动出现了“虹吸现象”。为此,中国医院协会从2013年5月~2014年2月,先后开展了县医院人才流动情况调查和县医院人才流失情况调查,主要了解2008~2012年间的人员流动流失情况。两次调研,共针对县级公立医院发放问卷500份(县医院人才流动情况调研300份、县医院人才流失情况调研200份),覆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6家县级公立医院。还召开了多次专题座谈会,并深入江西、贵州、陕西、河南等地进行实地调研,对百余名卫生管理干部、县医院院长和卫生技术人员作了深度访谈。
人才流失遏制县医院发展速度
床位超编 专业人员难以满足需求
调查显示,2008~2012年,县级公立医院医疗服务量呈逐年递增趋势,且增长速度呈加快趋势。平均年门急诊人次数从2008年的20.1万人次,增长至2012年的31.8万人次;平均住院人次数从2008年的1.6万人次,增长至2012年的2.6万人次(见图1)。
不少县级公立医院通过改建、扩建,逐步发展壮大,可提供的医疗服务也不断增多,如每年提供门诊服务在50万人次以上的医院比例在逐年提升,到2012年这一比例(17.1%)是2008年(2.4%)的7倍。每年提供住院服务在3万人次以上的医院比例也在逐年提升,到2012年这一比例(30.5%)达到了2008年(3.7%)的8.2倍(见图2)。
县级公立医院中大部分实际开放床位数超过其编制床位数, 2008年,床位超编比例为14.6%,2011年该比例提高到22.9%,2012年略降至 16.5%。
样本县医院人员规模500~800人,超过八成的医院人员总数超过其编制人员数,总体人员超编幅度达34.8%。平均人员总数与平均编制数均逐年增加,2010~2012年人员总数年均增长均超过8.2%,人员编制数年均增长率约为6.5%,可见,前者增长速度快于后者。
在样本县医院中,无职称人员约占15.4%,初级职称人员最多,约占48.2%,中级职称人员不足30%,高级职称人员不足10%。从总体来看,学历层次呈逐年提高趋势,大专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逐年提升,硕士、博士人员占比,2012年(2.2%)是2008年(0.8%)的2.8倍。相对而言,中专及以下学历的人员占比逐年降低。
调查结果显示,现有的医疗技术人员数量尚不能满足当地的医疗服务需求,60.5%的医院表示医疗服务需求无法得到满足,38.3%的医院认为现有医疗技术人员数量可满足医疗服务需求,仅1.2%的医院表示可完全满足需求。
业务骨干流失 薪酬低居首位原因
本次调研的86家县级公立医院中,2008~2012年共有9392名医务人员流出,平均每家医院每年流出20-30人。中层及以上流出人员以临床医生为主流出的中层或中级及以上人员,从2008年的226人,逐年递增至2011年的333人,2012年略减为317人。每年流出的人员中,临床医生占40%~50%,护理人员占34.3%,药剂人员最少,检验技师专业人员占19.2%(见图3)。
大部分县级医院流出人员流向了上级医院或经济发达地区。流向上级医院或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同级医院的比例达85.7%。从人才流向地区分布来看,流向地级城市的较多,占53.9%,有23.7%的人才流向了省会城市、7.9%的人才流向了直辖市,还有14.5%的人才跳槽单位仍在县或县级市。从流向行业来看,绝大多数人才依旧在医院工作,仅2.6%流向了政府部门。
县级公立医院流失的人才以中青年医务人员为主,40岁以下的青年人才各年龄段流失量高达45%以上,31岁~35岁的人才流失量达62.3%,41岁~45岁的卫生人才也达到了31.2%。相对而言,46岁及以上的人才流失较少。流失的人才以中级职称人才为主,占76.6%,其次是副高级职称人才,占36.4%(见图4)。
调查显示,“薪酬待遇水平不高”(60.5%)是人才流失首要影响因素,而“个人因素”(53.9%)对人才就业选择的影响仅次于薪酬待遇问题。另外,“大医院招聘”(52.6%)也是县级公立医院人才选择离职的主要因素之一,可见医院之间人才竞争非常激烈。此外,县级公立医院“人事制度僵化,编制内外有别”、“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不佳”、“晋升职称难”、“学科建设落后或硬件设备不足”、“工作环境不理想”等因素也分别入选。
环境影响人才选择。经济较为发达地区,靠近地市或更大城市的县级公立医院,其人才流动与流失的情况(被虹吸)更为突出,而偏远地区或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公立医院,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人才匮乏,医务人员整体水平不高,很难被其他医院聘用。
在影响人员流失的环境因素中,不得不提的是执业环境恶化导致人才流失。据中国医院协会另一项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研表明,19.1%的医务人员表示计划转行,15.9%的医务人员明确表示“坚决不同意子女从医或学医。”
人力重置成本加大 影响医院绩效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94.8%的医院都认为人才流失对其有影响,而其中认为影响比较大的医院占到了44.2%,仅5.2%的医院认为对其没有影响。与问卷收集的数据不同的是,调研中召开的多次座谈研讨会上,所有医院管理者均认为人才流失对本医院工作的影响大或非常大。 首先是增加了医院人力重置成本,对工作绩效造成影响。其次是影响了医院工作的连续性和工作质量(65.8%),还影响了在职员工的稳定性和忠诚度(42.1%)。
由此可见,优秀人才缺乏,综合服务能力不强,医疗服务供需矛盾突出,已经成为影响县级公立医院进一步发展与改革的瓶颈。医院某些工作因人才流失无奈中断,不仅无法保证该项工作的连续性,还可能会影响其他医疗项目的开展,影响整个医院的工作质量,进而招致患者不满并影响社会对医院的评价。
解决人才荒需从步入手
面对较高的卫生人才流失率,87.5%的县级公立医院采取了相关留人措施。中国医院协会认为从薪酬、人事、制度等多方面给出药方。
中国医院协会的调研报告显示,79.7%的医院提高了薪酬待遇,72.5%的县级公立医院着力“加强医院文化建设”,72.5%的医院“加强学科建设”,69.6%的医院“建立带薪学习和培训制度”,68.1%的医院“优化医院工作环境”,65.2%的医院“引进或更新专业所需硬件设备”,53.6%的医院“建立人才考核和激励制度”,并想方设法“增加编制数量”。中国医院协会《县医院人才(流动)流失情况调研报告》提出了解决县医院人才荒的对策和建议。
薪酬待遇要突破“天花板”
无论在调研中,还是在座谈会上,大家都认为,城乡差别造成的收入待遇落差是县级公立医院难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关键所在。据了解,上海城市医生的平均年收入是26万元,广州是26万元,北京是18万元,而北京市密云县人民医院是11万元,湖南省宁乡县人民医院是7万元,最多的相差3倍多。调研报告提出,提高县医院医务人员待遇,是留住人才的关键措施。
据了解,医务人员的薪酬制度有明确规定,2009年,国家规定医务人员工资不超过同级事业单位水平,也就是说医生收入不能比老师高,这就是一个“天花板”,“天花板”能否突破,这是政策层面的问题,不是医院可以解决的。财政对医疗的投入是逐年增加的,培训经费、人才项目也不少,人员工资上主要投入基本人头费,因为受政策限制,绩效工资被压低了。既然是改革,医务人员工资待遇不能超过同级事业单位水平的规定能不能突破?
把人事自下放到医院
北京密云县人民医院副院长吴瑞森在座谈会上介绍,该院的前身是卫生院,1955年升格为县医院。现有正式职工968人,合同制职工300多人,其中一半是护理人员,开放床位560张。2013年门急诊量115万人次,日均门急诊近4000人次,年出院患者1.7万人次。无论是门诊量还是住院数量,都在快速增长。3年前,北京市政府批复了该院建新院的项目,占地14万平方米,开放940张床位,今年下半年就要开业。医院全部编制888个,实际占有编制989个,已经超了101个编制。过去,医院通过县卫生局协调,借用卫生院编制进人,但现在卫生院的编制也没有了,借不来了。医院是事业单位编制,必须凡进必考,医院的进人权在县里,由县卫生局和人保局组织公开招考。
用人单位没有进人权,医院急需的人才很难招进来,招来的人又往往用不上。湖南省宁乡县人民医院院长刘明说,招人时求职者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有没有编制?有编制可以考虑参加考试,没有编制直接免谈。他呼吁,尽快把人事管理自还给医院。
为了解决入口问题,调研报告建议各地卫生部门应加强与编办、人事、财政等部门的协调,建立医药卫生人才工作协调机制,改进人才引进办法。目前,县级公立医院人才队伍较为薄弱,高级职称者较少,高学历人员不多,学科带头人或技术骨干缺口很大。应考虑开通特设岗位人才的引进通道,对学科带头人或技术骨干,特别是中青年、高学历、中高级职称的高层次人才,可特设岗位引进,并切实解决其住房、子女教育、配偶工作安置等需求。
尽快推行分级诊疗模式
《县医院人才(流动)流失情况调研报告》提出,近几年,公立医院改革将县级医院作为优先发展的对象,而要提高县级医院的服务能力,需要大量优秀的人才。若不同时控制大医院的无序扩张,县级卫生人员必然会被上级大医院“挖”走一部分。建议通过制定和完善区域卫生规划,合理配置医疗卫生资源,改进医疗服务模式,实行分级诊疗,有助于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的提高,推进医疗资源的公平性和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定向培养和人才引进并举
调研报告提出,定向培养人才,是县医院解决人才荒的一个重要手段。为了保证定向培养生源,对于其中的优秀者,可委托医学院校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定点培养,经考核合格,颁发硕士学位证书和/或研究生毕业证书。为了防止定向培养的人才流失,在晋升、待遇方面可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定向培养有助于保障县医院建立合理的人才梯队,也是改变目前县医院人才结构不合理,低学历人员比重过高的办法。
【关键词】餐饮业 人力资源 嘉兴市
近些年来,餐饮企业在嘉兴如雨后春笋般生长壮大起来,据不完全统计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末,嘉兴市共有餐饮法人单位数415家,从业人员1.17万人;餐饮个体经营户1.2万余家,从业人员超5万人。“人是企业的第一要素”,面对从此庞大的餐饮从业人员队伍,餐饮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深入了解嘉兴市当前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现状,在嘉兴市区范围内选取规模不等的10家餐饮企业开展问卷调查,并与部分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主管进行了面对面的访谈,形成以下调研报告。
一、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问卷调查的样本说明
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15份,收回有效问卷197 份,回收率91.6 %。
(一)餐饮业发展现状
调查发现,我市餐饮市场经过前几年的高速发展,基本形成了正餐服务为主,快餐、饮料及冷饮服务和其他餐饮服务为辅的市场格局,据《嘉兴市第三次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统计,截止2013年末,嘉兴市共有餐饮企业(不含个体经营户)415家,从业人员1.17万人,资产总计36.47亿元。纵观餐饮业发展历程,在经历过去十多年快速发展壮大的“黄金期”后,现阶段特别是近两三年已经出现了明显放缓的趋势。究其原因,一方面有高成本、低利润的现实压力,尤其是近年来食品原材料、劳动力、水电气、房租等经营成本持续快速上涨,以及同质化竞争严重,?盈利空间不断被挤压;另一方面有中央“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的深入推进、食品安全日益重视等政策环境对消费需求产生影响,使得餐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
(二)从业人员基本情况
1、年龄结构。调查发现,餐饮业从业人员年龄普遍较轻,18-25岁年龄段的从业人员占55.7%,25-30岁年龄段从业人员占25.9%,因此,18-30岁年龄段的从业人员是餐饮业的生力军。
2、学历结构。调查发现,初中及以下学历占总人数的48.1%,高中及以下学历占总人数的41.2 %,大专及以上学历占总人数的10.7%。
3、本单位工作年限及跳槽次数。调查显示,本单位工作年限1年以下的从业人员占54.2%,1-5年工作年限的从业人员占34.4%,5-10年工作年限的从业人员占11.4%,尚未发现一名员工在同一家企业工作10年以上。81%的餐饮从业人员有1-4次的跳槽经历,且跳槽次数与薪资水平、文化程度、技术水平等因素正相关。
4、薪资水平。占餐饮从业人员比重最大的服务员的工资水平较低,73.5%服务员的工资处于2千-3千元区间,行政人员以及中层管理人员的工资相对较高,在3千-5千元区间。
二、餐饮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几个问题
(一)从业人员人员结构不合理,整体文化素质偏低。调查显示,餐饮业从业人员老中青比例为1:4:21。年轻人(年龄低于30岁)比例过高,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另一方面年轻人工作经验不足、不稳定、随意性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效应。调查也显示餐饮从业人员整体学历偏低,大部分是初高中学历,而拥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基本上都在管理层。
(二)从业人员流动性大,薪酬普遍较低。调查显示,薪资福利、劳动强度、工作环境、工作稳定性等成为餐饮业员工跳槽的主要影响因素,最重要的因素是薪酬水平。当前餐饮行业薪酬普遍较低,最底层的从业人员基本是拿当地的最低工资。尽管企业也都建立了相应的工资增长机制,但绝大多数都是基于政府每年一次的最低工资标准和社会平均工资这2个指标的公布而被动进行调整,缺乏企业内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
(三)人力资源管理技术落后,建设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些中小餐饮企业员工招聘、培训、薪资之类的管理工作,通常是老板亲自进行;一部分企业的财务(或者会计)往往又承担着招聘等人力资源工作,实行“双肩挑”。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职业素养缺乏,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和技能的落后,使得餐饮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能力、培训开发能力、薪酬设计能力、绩效管理能力、人员配置能力、制度建设能力、劳动关系管理等一系列建设能力不足。
三、餐饮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研究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餐饮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的竞争,餐饮企业要走出传统的人事管理的误区,必须转变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同时,要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进而影响到企业的对外形象和整体竞争力。
(二)完善分层管理的培训机制。餐饮企业用工一直存在着“梭子现象”。一方面是服务员、厨师等基层从业人员入职门槛低,员工流动性大;另一方面是高层管理者,尤其是富有运营经验的管理者稀缺,存在“用工荒”。因此,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将人的劳动能力作为一种资本投资,针对基层服务员、生产技术人员、中高层管理人员等三大类完善不同分层培训机制。
成绩方面:
一、部门内部管理:今年我院对机关工作继续进行目标管理,并且加大了考核力度。我们以此为契机,重新明确了科室的分工,并完善了岗位责任制,保证了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而且还有明确的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我们按照院班子和院党委的指示精神,通过开会和谈心等形式,在科室内部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教育大家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危机意识和主动工作的意识。在肯定初级的同时,指出不足,并提出明确要求和努力方向。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科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工作的主动性也大为增强。
二、行政管理工作:综合办每天都要面对车辆调配、证照发放、印信使用、来访接待、资质年检等等大量的繁琐的日常工作,工作量很大,头绪也很多,科室同志在认真完成好这些琐碎工作基础上,仍然拿出了大量的精力考虑如何改进提高,我们在3、4月间对往年漏检的证书执照十余项进行了集中清理,每天多要频繁往返于各个主管单位之间,目前我院的各类资质年检和变更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另外,我们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隐患进行了补充完善,比如建立了严格的证照使用审批手续,重新修订了印信管理制度、会务管理制度等等。
三、劳动人事管理:在工资管理方面,我们今年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了工资审核的严密性,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流程,差错率明显减少,上半年没有产生工资的错、漏问题。在人事管理方面,我们狠抓制度落实,做到制度目前人人平等,并针对新的形势,对原有的部分管理制度进行了补充完善,如考勤管理规定等等,使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杜绝了工作的随意性,因此没有产生新的劳动人事纠纷问题。另外我们今年还与临时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特岗提前退休工作也完成了实际操作,并且解决了部分历史遗留的劳动人事纠纷问题。今年上半年,我们还对我院多年积压的干部人事档案进行了集中的归档整理工作,通过努力,目前归档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另外,在推动我院人才工程建设方面,我们在总工办同志的密切配合下,对“2135”人才战略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适合我院今后发展的需要。
四、工会工作: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们注重发挥职代会作用,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年初召开了八届二次职代会,每月还举行工会委员的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审议我院的各项管理制定,较好的发挥了纽带桥梁的作用,使职工的参政议政的权力得到切实保障,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进程更加深入。上半年我们还组织职工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三八”妇女节期间我们组织了小型的女工趣味运动会和女职工保龄球比赛,并夺得局系统保龄球比赛的团体冠军,5月份,我们还组织职工参加了局系统羽毛球比赛。另外我们在6月份开放了职工阅览室和乒乓球室,从而大大活跃了职工业余生活的气氛。在保障职工福利方面,我们制定了带薪休假制度,组织职工进行体检,为困难职工发放困难补助,并多次到工地慰问一线职工。年初,我们还成立了职工技协,经过我们与有关科室共同努力,职工技协的工作已经开展起来。总之,工会组织在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也大大加强了。
五、党团工作:年初,我们严格按照组织程序进行了全院范围的中层干部民主评议工作,通过评议,肯定了干部工作的成绩,找出了不足,使广大干部明确了目标,坚定了改革发展信心,也使广大职工对院党委和领导班子更加信任和支持,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凝聚力。在干部管理上,我们还加强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后组织中层干部学习观看了多位知名学者的讲座光盘,累计授课时间达到十几个小时,开阔了视野和思路,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今年,我们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多次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并在全院职工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工作,同时还完成了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体系等三个课题的调研工作,编制了企业文化专刊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宣传工作上,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定期更换橱窗和发行内部刊物,宣传当前形势和先进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在敬业标兵和优秀青年评比活动,我们组织候选人进行演讲,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体职工。我们还对主楼楼道进行了统一的布置,宣传我院的实力和业绩,增强了职工荣誉感和归属感。另外,我们上半年还分别组织了团员青年和离退休干部旅游活动。
六、其它工作:在年初,我们还配合其它部门完成了年度经济指标测算、签约和工资分配政策调整工作。在推动机关目标考核管理方面,我们和有关科室人员积极配合,使考核工作更加完善。在行政后勤工作方面,我们对全院的办公用房进行了多次调整,取消了女浴室同时给女职工发放洗理费补贴,还修建了9间平房,缓解了房屋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办公条件。我们还与测绘院积极协商,加强了门卫和自行车棚的管理。另外,我们对院容院貌进行了逐步改造,使我院的整体环境更加整洁美观
通过上述成绩方面的总结,我们体会到各项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化进行运作,制度要公开、透明。通过上半年的努力,综合办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效率明显提高,工作质量大大改善。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不断改进。根据我们在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不足以及全院总体工作的要求。我们在下半年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继续完善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在日常行政管理和劳动人事管理方面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修订和完善奖惩规定、激励机制等制度。
2、加强各项管理的宏观控制,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单位的监管力度,使责任落实在基层。对基层公司的管理要注重政策控制和事先把关,过去是在制定了院级政策以后要求各公司遵守,然后依据公司对院有关政策的运行结果进行评判。更多的注重了结果控制,加强事前和过程中的控制。
3、劳动人事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方面仍有待加强,首先要制定一套相对完善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为实现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和干部年薪制打下基础。同时要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宏观分析,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特别使电子档案的管理,从单纯的事务性工作向人力资源的统筹管理过渡。
成绩方面:
一、部门内部管理:今年我院对机关工作继续进行目标管理,并且加大了考核力度。我们以此为契机,重新明确了科室的分工,并完善了岗位责任制,保证了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而且还有明确的工作标准和完成时间,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我们按照院班子和院党委的指示精神,通过开会和谈心等形式,在科室内部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教育大家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树立危机意识和主动工作的意识。在肯定初级的同时,指出不足,并提出明确要求和努力方向。通过加强内部管理,科室人员的工作质量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工作的主动性也大为增强。
二、行政管理工作:综合办每天都要面对车辆调配、证照发放、印信使用、来访接待、资质年检等等大量的繁琐的日常工作,工作量很大,头绪也很多,科室同志在认真完成好这些琐碎工作基础上,仍然拿出了大量的精力考虑如何改进提高,我们在3、4月间对往年漏检的证书执照十余项进行了集中清理,每天多要频繁往返于各个主管单位之间,目前我院的各类资质年检和变更工作已经基本完成。另外,我们对日常工作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和隐患进行了补充完善,比如建立了严格的证照使用审批手续,重新修订了印信管理制度、会务管理制度等等。
三、劳动人事管理:在工资管理方面,我们今年加强了部门之间的协调,加强了工资审核的严密性,进一步理顺了工作流程,差错率明显减少,上半年没有产生工资的错、漏问题。在人事管理方面,我们狠抓制度落实,做到制度目前人人平等,并针对新的形势,对原有的部分管理制度进行了补充完善,如考勤管理规定等等,使工作进一步规范化,杜绝了工作的随意性,因此没有产生新的劳动人事纠纷问题。另外我们今年还与临时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特岗提前退休工作也完成了实际操作,并且解决了部分历史遗留的劳动人事纠纷问题。今年上半年,我们还对我院多年积压的干部人事档案进行了集中的归档整理工作,通过努力,目前归档工作进展比较顺利。另外,在推动我院人才工程建设方面,我们在总工办同志的密切配合下,对“2135”人才战略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加适合我院今后发展的需要。
四、工会工作:在上半年的工作中,我们注重发挥职代会作用,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年初召开了八届二次职代会,每月还举行工会委员的工作会议,传达上级有关精神,审议我院的各项管理制定,较好的发挥了纽带桥梁的作用,使职工的参政议政的权力得到切实保障,企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进程更加深入。上半年我们还组织职工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三八”妇女节期间我们组织了小型的女工趣味运动会和女职工保龄球比赛,并夺得局系统保龄球比赛的团体冠军,5月份,我们还组织职工参加了局系统羽毛球比赛。另外我们在6月份开放了职工阅览室和乒乓球室,从而大大活跃了职工业余生活的气氛。在保障职工福利方面,我们制定了带薪休假制度,组织职工进行体检,为困难职工发放困难补助,并多次到工地慰问一线职工。年初,我们还成立了职工技协,经过我们与有关科室共同努力,职工技协的工作已经开展起来。总之,工会组织在上半年的各项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也大大加强了。
五、党团工作:年初,我们严格按照组织程序进行了全院范围的中层干部民主评议工作,通过评议,肯定了干部工作的成绩,找出了不足,使广大干部明确了目标,坚定了改革发展信心,也使广大职工对院党委和领导班子更加信任和支持,从而进一步密切了干群关系,增强了凝聚力。在干部管理上,我们还加强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先后组织中层干部学习观看了多位知名学者的讲座光盘,累计授课时间达到十几个小时,开阔了视野和思路,提高了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今年,我们在院党委的领导下,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多次召开研讨会、座谈会,宣传企业文化建设的意义,并在全院职工范围内进行了问卷调查工作,同时还完成了人力资源、激励机制和管理制度体系等三个课题的调研工作,编制了企业文化专刊等,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为下一步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宣传工作上,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定期更换橱窗和发行内部刊物,宣传当前形势和先进事迹,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在敬业标兵和优秀青年评比活动,我们组织候选人进行演讲,大张旗鼓地宣传先进典型,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全体职工。我们还对主楼楼道进行了统一的布置,宣传我院的实力和业绩,增强了职工荣誉感和归属感。另外,我们上半年还分别组织了团员青年和离退休干部旅游活动。
六、其它工作:在年初,我们还配合其它部门完成了年度经济指标测算、签约和工资分配政策调整工作。在推动机关目标考核管理方面,我们和有关科室人员积极配合,使考核工作更加完善。在行政后勤工作方面,我们对全院的办公用房进行了多次调整,取消了女浴室同时给女职工发放洗理费补贴,还修建了9间平房,缓解了房屋紧张的局面,改善了办公条件。我们还与测绘院积极协商,加强了门卫和自行车棚的管理。另外,我们对院容院貌进行了逐步改造,使我院的整体环境更加整洁美观
通过上述成绩方面的总结,我们体会到各项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规范化进行运作,制度要公开、透明。通过上半年的努力,综合办的各项工作更加规范,效率明显提高,工作质量大大改善。当然,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不断改进。根据我们在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不足以及全院总体工作的要求。我们在下半年主要应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继续完善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特别是在日常行政管理和劳动人事管理方面加大制度建设的力度。修订和完善奖惩规定、激励机制等制度。
2、加强各项管理的宏观控制,进一步加强对基层单位的监管力度,使责任落实在基层。对基层公司的管理要注重政策控制和事先把关,过去是在制定了院级政策以后要求各公司遵守,然后依据公司对院有关政策的运行结果进行评判。更多的注重了结果控制,加强事前和过程中的控制。
3、劳动人事管理工作实现规范化管理方面仍有待加强,首先要制定一套相对完善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岗位责任制,为实现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和干部年薪制打下基础。同时要提升管理水平,加强宏观分析,完善人事档案管理,特别使电子档案的管理,从单纯的事务性工作向人力资源的统筹管理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