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社会属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社会秩序 自私 慷慨 公共利益 人的价值
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要目标是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学生的自身素质。但是在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化的新挑战,“自由主义、自我膨胀、自私泛滥”等不断冲击大学生的“三观”教育,为了把好“总开关”,笔者认为可以从休谟政治哲学中关于人性论的预设中得到一些启示。
一、“爱他人”与“爱自己”
休谟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由于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使个人无法维持长久生存,并且很难满足对物质的无限欲望,因此人类只有依赖社会,依靠协作、分工和互助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政治社会,建立规则制度共同遵守,以维持正义,保证大家的利益安全。在这里,“爱他人”就等于“爱自己”,但这完全是出于“自身需求”。传统教材中关于人的价值的阐述,也是在“爱自己”和“爱他人”的辩证关系中探讨的。哲学在科学地揭示出人的本质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人的价值的内部关系,全面阐述了人的价值、权利及其实现的条件。人的价值指的是具体的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人的自我价值是离不开社会环境和客观条件的,是具体的和社会的,脱离社会的纯粹的自我价值是不存在的。人的自我价值(“爱自己”)是个人作为主体通过创造性的劳动对个人自我需求的满足。自我需求主要包括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其实现途径其一是个人的自我努力;其二是社会应能提供保证个人尊严、满足个人需要的物质和精神的条件和手段。人的社会价值(“爱他人”)是个人作为客体通过实践满足他人、社会的需要,其实质是个人通过创造性劳动,为社会、为他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所作出的贡献。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辩证统一的,他们是互为前提、相互促进、互相转化的。一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互为前提,表现在社会价值以自我价值为前提,社会应尽可能地创造条件,使人的个人价值得到保证,即为满足个人发展自己的个性和才能需要,提供必要的物质和精神条件;同时自我价值以社会价值为前提,也就是说个人必须努力对社会尽责,尽可能地奉献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为人类造福,得到社会的认可。另一方面,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通过实践相互转化和相互促进的,我们主张在实现社会价值的过程中实现人的自我价值。也就是说,在社会实践中,个人不断地为社会、为他人奉献的过程,也就是个人自我价值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在这里“爱他人”就是“爱自己”。
二、人性论预设的反思
休谟的政治哲学是注重人性自私的,但同时“又有有限的同情和慷慨”,此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在这里他做了基本预设:在有关人性的基本看法上看整个社会政治。他将追求人性地位放在最前面。
在休谟看来,人性的自私使得市民政府有了存在的前提,人的自私非正义行为造成的后果都会由政府“买单”,促进市民社会的建立。人本着自己的利益而“爱”他人,但“人爱自己胜于爱他人”,否则便不利于社会政治的建立。“我们虽然必须承认人性中具有慷慨这一样美德,可是我们同时仍然可以说,那样一种高贵的感情,不但不能使人适合于广大社会,反而和最狭隘的自然一样,使他们几乎与社会相抵触”。人性论真正的出发点是人性自私和有限的慷慨,因为,自然资源的相对匮乏,又赋予人无限的欲望,但个人满足这些欲望的自然能力又是很弱的,所以人互相慷慨的同时,既损害了自身利益,又使组织社会的力量弱化了,最终导致市民社会的解体。
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似乎只承认人性中“爱”,不承认“自私”。似乎觉得“自私”只有反面没有正面,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自私”是对立的,所以早已拒之千里之外。但这样才是真正脱离了“实事求是”的。我们承认人性中的自私,才能让学生看到真实的自己、社会,才可以让学生理解竞争的正当性和合理性、现实性,可以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承认“我”与“私”的正当性,并不是要否定“爱”。休谟认为因为自私,社会才有了秩序,有了市民社会、市民政府,“社会秩序才能规范、有效”。在此过程中,协作、互助、慷慨就成了一种可靠的“爱”,这种“爱”就成为约束“自我膨胀”和“自私泛滥”的有效手段。我们研判休谟人性论预设,承认人性的“自私”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使我们能实事求是地探讨人性,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更具实效性提供思路。
三、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性阐述的“多”的建议
(一)大学生思想教育理论研究多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我们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武器”多,这个武器指的就是理论。教育工作者要学识渊博,理论功底深厚,意识超前,如休谟、霍尔姆次、康德、尼采等,他们的思想理论本身可供借鉴,但关键是要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思想武装得更强,要能在这个经济全球化时代抵御不良思想文化的冲击,把好大学生“三观”教育的总开关。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合理途径多
思想政治理论课如果只限于课堂,加之其教学理论思维的线性式、教育内容的平面式、教育关系的单向式等,则必然导致学生厌学。所以,我们要根据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比如:实践教学可以采取现实实践和虚拟实践相结合;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全方位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一所好的学校连墙壁也会说话。”注重宣传、善于烘托,弘扬时代精神,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大学生思想高地,不拘一格,全方位、多层次、多样性、多元化,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渗透到大学生思想建设的各个领域。
参考文献:
[1]休谟.人性论(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
关键词:食品加工行业 因子分析 业绩评价
中图分类号:F2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025-03
2012年1—9月,在全国工业增速下滑的情况下,食品工业仍取得21.6%的增长,实现工业总产值6.44万亿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支柱产业。但是,我国食品加工行业的发展良莠不齐,各企业经营状况不同,客观、合理地评价食品加工行业的经营业绩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关注的重点。而目前,对于食品加工行业进行绩效评价的文献较少,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食品加工行业上市公司进行财务分析,客观评价食品加工行业上市公司的经营状况,为投资者投资决策和企业财务分析工作提供依据。因子分析法可以较为客观地基于多个指标变量进行综合评价,其重要思想是降低变量的数量,并根据指标间的相关性的大小将原始变量分组,每一组变量作为一个因子,每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是综合评分函数的权重系数,从而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
一、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二、实证分析
三、结论
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食品加工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具有较高可行性,并且SPSS软件操作简单,通过标准化、系统分析能够直观地显现数据之间是否相关。综合得分可以看出各个企业的财务状况中的优势和不足,为企业的经营水平提高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但是,本文所选取的数据均来自各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基于财务报表披露信息准确、公允的基础上,因此,财务报表数据信息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分析的结果,这也是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徐国祥.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及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00(9)
2.张涛,文新兰.企业绩效评价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
3.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4.刘安兵.创业板市场与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创新的关联性分析[J].宏观经济研究,2010(3)
5.陈晶璞,刘南南.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上市煤炭企业财务风险评价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2)
6.许如荔.基于因子分析法的创业板上市公司绩效评价[J].财会月刊,2011(9)
〔关键词〕国家基金;电子政务;文献计量
DOI:10.3969/j.issn.1008-0821.2011.12.041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821(2011)12-0147-05
Review and Prospect on E-government Research Programs
Sponsored by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Zhou Wen
(College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E-government is a hot issue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y.It does some research on E-government research programs sponsored by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from 2002 to 2011 by bibliometric analysis.All the projects which have been sponsored by the national fund will be analyzed from several respects to review and prospect the development of E-government research,including the numbers of sponsored programs,the unit and region distribution of researchers,and key researchers.several interesting findings will be concluded.The numbers of sponsored programs and unit have been reduction trend.Information collectionand analysis of E-government,Sharing and operation mode of government information resources,Information security and risk control,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government and Public satisfaction are the hot topics.
〔Key words〕national foundation;E-government;bibliometric analysis
电子政务作为电子信息技术与管理的有机结合,是政府部门和机构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和网络技术,实现高效、透明、规范的电子化内部办公,协同办公和对外服务的程序、系统、过程或界面。与传统政府的公共服务相比,电子政务不仅具有公共物品的广泛性、公开性、非排他性等本质属性外,还具有直接性、便捷性、低成本性以及更好的平等性等特征。我国政府机关对“政府上网”工程的正式启动标志国家层面对电子政务的高度重视和支持。而随后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系列性规范电子政务发展的通知以及由历任总理牵头成立的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都极大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实践的需要带动理论的研究,电子政务这10年来也一直是学界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基于此,笔者试图通过文献计量法对2002-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电子政务研究的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细致描绘国内电子政务研究的概况并勾勒其发展脉络。
当前国内采用文献计量法对国内电子政务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的学者并不多,主要有赵国洪[1-2]、王亚军[3]、张可[4]等以及曾润喜[5]等。不过他们的研究主要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基本以CNKI或是CSSC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的论文作为研究样本,并没有学者将国家基金数据库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第二,将政府网站建设作为文献计量的主题,而政府网站建设仅是电子政务研究的新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以政府网站建设为主题进行计量不能反映国内电子政务发展的全貌。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作为国内社会科学立项研究的最高级别,其研究成果能够反映学科研究问题发展的基本规律,对社会科学基础理论建设具有重要的奠基价值。为此,国家社科基金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既是衡量社会科学特定研究领域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准,也是评价各单位研究实力和作者研究水准的重要指标。因此,通过对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数据库电子政务的立项情况进行研究可以更加准确地反映我国电子政务研究的现状。
1 研究设计和数据来源
本研究样本数据来自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查询系统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综合查询系统,以“电子政务”为课题名称的关键词进行搜索,第1个基金项目是在2002年得到立项的,因此本文将检索起点定在2002年,2002-2011年共得到46条数,由于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情况尚未上传到数据库,因此笔者将这46条数据组成研究样本。尽管以“电子政务”作为搜索关键词会有一部分遗漏,我们可以当做抽样调查,分析的结果是可以反映该领域发展情况的。本文的分析将基于这46个样本进行,运用EXCEL 2003对数据进行整理并运用SPSS 17.0进行描述分析,在研究主题社会网络图的构建部分将运用由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沈阳开发的ROSTNAT软件进行。并试图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分析:(1)立项数量有何变化?(2)立项类别有何变化?(3)单位分布如何?(4)学科类别情况?(5)研究方向和研究主题有何变化学科分布情况?
国家基金项目电子政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2 立项基本情况分析
2.1 立项数量分布
自2002年受到第1个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至今,电子政务研究共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达到46项,立项数量的总体呈现波动趋势,具体见图1。由图1可以发现,2003年电子政务获得国家基金的立项数量大幅增长,主要原因在于2003年国家推行“政府上网工程”的继续深入,而当年也被称为电子政务年。2004-2006年趋于平稳,相较于2003略有减少,2007-2008年达到新的高峰,这与我国在2006年开始大面积推广电子政务建设息息相关。总的来说国家基金立项数量与国家的政策是密不可分的。2009年国家基金立项数量急速下降,只有1项获得支持,2010-2011年虽然有所增长,但也处于曲线图的较低端。趋于稳定。值得思考的是,2009年立项数量的急剧下降说明自2007年和2008年后电子政务的研究是趋于成熟还是研究者的流失。而事实上电子政务仍有许多理论问题有待解决,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因此电子政务研究国家基金项目的回落可以从两个层面解释即国家层面对电子政务研究的投入后劲不足以及由此带来电子政务研究人才的流失。图1 2002-2011年国家基金项目电子政务研究立项课题数量走势图
2.2 立项类别分布
立项类别划分主要依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查询系统中的项目类别进行,其中将一般自选项目归于一般项目,青年自选项目归于青年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的面上项目归于一般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归为青年项目,由此立项类别分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以及自筹项目,各类项2002-2011年立项分布具体见表1。从表1我们可以发现,电子政务研究的首项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为一般项目,根据数据库查询系统可知是由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电子政务研究中心主任杨凤春副教授领导主持的“中国政府电子政务的模式与应用”。在此项目的支持下,以杨凤春主任为首研究的中国电子政务的应用为其他学者研究电子政务打下基础。这也充分体现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对学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具体来看,2002-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电子政务研究立项课题中重点课题有8项,一般项目25项,青年项目12项,它们是立项项目中的主体;自筹项目为1项。值得注意的是,在2007年电子政务研究迎来新的同时,青年学者也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这过程中,不少青年学者成为电子政务研究领域的新星,如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陈涛和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徐博艺。
2.3 项目所在单位和地区分布
课题负责人的单位和地区分布,是对研究队伍现状和项目布局合理性分析的基础素材[6]。根据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立项查询系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查询系统对单位的划分,将项目所在单位分为高校、各级党校、各级党政机关、军队和省市社会科学院。由图2我们可以看出,课题负责人所在单位系统相对集中,高校是电子政务研究的主力军。具体来说,国家基金项目对电子政务研究的46个立项中,有36项由高校获得,1项由省市社会科学院获得,各级党校和军队分别获得2项,各级党政机关获得5项。根据笔者整理的统计数据可以发现,高校中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分别得到5项和3项立项,位于前列,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得到2项立项,占机关总项目的40%。因此,与高校相比,省市社会科学院在获得项目资助上虽有较大的差距。据此我们可以从基金的单位分布得出上海交通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以及中国科学技术研究所是电子政务研究的重要力量。总体上来说,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共涉及16个省市,遍及东部、中部和西部,充分说明电子政务研究不断有新鲜血液加入,其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具体来看,北京以9项项目位居榜首,上海、江苏和湖北分别以8项、5项和5项项目位居前列(见图3)。
2.4 所涉学科分布
学科交叉是现代学术研究的重要特征。电子政务研究作为以社会科学研究内容交叉点很多为主要特点的边缘研究领域,它与多种社会科学研究有着广泛和密切的联系。2002-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与国际自然科学基金电子政务研究项目的学科分布便是最好地证明,具体见图4。宏观上来看,电子政务研究项目的立项涵盖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自动化等5个学科。从微观上考察,立项项目主要集中在管理学和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两个学科,分别为19项和20项。其中管理学立项项目占总数的41%、图书馆与文献学占43%。对电子政务的各项研究宗旨都是推动政府信息化,提高政府管理水平,有助于政府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因此,来自管理学界的学者成为研究电子政务的主要力量,管理学科也成为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电子政务研究最多的学科之一。图4 2002-2011年国家基金项目电子政务研究立项课题所涉学科分布
3 研究方向和研究主题
研究主题的分析可以知悉近年来电子政务研究的热点问题。课题题目是研究内容的精炼概括,基于此,笔者将运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沈阳教授开发的ROSTNAT软件对立项项目的题目进行分析并构建社会网络图。沈阳教授开发的系列软件已被学者广泛运用在学术研究当中,如喻国明[7]。ROSTNAT软件是专门的新闻分析工具,可以根据关键词或者研究题目自动构建社会网络图,从而得到所研究对象的关系图谱并发现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具体使用步骤如下:(1)将立项项目的研究题目集中于文本文档中;(2)并用ROST NAT软件对其进行一般性行处理得到研究样本;(3)选择社会网络与语义网络分析栏目,将研究样本导入ROSTNAT软件,点击快速分析得到2002-2011年间46个项目研究主题的社会网络图,从而能够深入探讨电子政务研究的热点。由图5可以看出,“信息资源”、“系统外包”、“资源共享”、“风险控制”、“流程再造”和“绩效评价”等是社会网络图中的主要关键节点。具体来说近年来电子政务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积极发展信息资源共享,使得技术、数据处理与政策、管理、组织、制度、政府治理等交叉、渗透,以提高政府管理水平与透明度。相关主题的研究17项,占到立项总量的40%。第二,致力于创新公共管理的理念、政策、制度、方法和手段等,重构公共管理与服务的价值观和能力体系,实现政府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流程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等的转型[8]。例如:近期立项的“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流程再造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电子政务跨组织业务流程模型与柔性控制方法研究”。第三,随着政府职能由“管制型”转向“服务型”,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公民的民利以及公众的参与等都成了新的研究热点,为实现电子政府的公共服务导向、让民众获得更好的政府服务等提供条件。第四,随着科技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系统风险控制”、“服务外包”、“移动政务”等也成为学者研究的新主题,如华中科技大学的青年学者陈涛等。
4 讨论与展望
4.1 电子政务的研究趋于回落
从立项数量趋势图可以发现电子政务的研究呈下降趋势。具体原因可能是国家层面对电子政务研究支持的下降。不过深入来看,由于基金项目需要研究者申请才有可能立项。基于此,我们认为国内学者对电子政务的研究没有足够的持续性,现阶段我国电子政务领域并未形成一支数量适中而又稳定的研究人员。大多数研究者对电子政务的深入度和专注度不足,对电子政务的研究仅是偶尔涉足。如在电子政务研究热时期部分学者即使没有相关理论基础也投入到电子政务的研究中,以期依据时期热点而使得其成果更容易发表。而这种回落趋势也与其他学者的研究的到相互印证。如赵国洪以核心期刊数据库为样本研究电子政务的学科发展也发现近年我国电子政务的研究呈下降的趋势[2]。图5 2002-2011年国家基金项目电子政务研究主题社会网络图
4.2 国家基金需要加大对电子政务研究的支持力度
自2002年到现在为止,国家基金项目对电子政务研究的立项支持仅为46项。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在美国学者对电子政务研究保持高涨热情和美国政府对电子政务理论拥有巨大需求时期,也即1998-2005年,其资助电子政府研究项目总数超过600个,资助金额超过4 000万美元(约合3亿元人民币),且资助项目数和额度逐年增加。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国家基金项目对电子政务研究缺乏力度的支持不仅与学术界对电子政务研究的研究热情极不相称,也使得理论研究远远不能支持电子政务实践的发展,很多在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未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因此,国家层面必须加大对学者研究的支持,充分挖掘学者研究电子政务的积极性和持续性,进而为电子政务的实践提供深厚的理论支持。因此,国家基金项目应该加大对电子政务研究的支持力度。
4.3 电子政务的研究仍将体现时代性和现实需求性
从对基金研究主题和研究方向的分析可以得知,国内学者对电子政务的研究既体现时代性又紧跟现实需求。研究不仅仅集中在“电子”方面,即如何利用技术优化电子政务系统,而且“政务”方面也受到学者的重视。如在立项的国家基金中有学者探讨如何通过技术化和信息化的手段实现信息资源共享以再造政府业务流程进而方便公众办事;也有学者研究政府如何通过外包手段降低运行成本和提高服务效率。此外,学者对电子政务的研究也不断与时俱进,如对移动政务的研究便是电子政务与新技术结合的产物。
参考文献
[1]赵国洪.我国电子政务研究趋势探究――一项基于期刊数据的分析[J].中国行政管理,2007,(2):55-56.
[2]赵国洪.我国电子政务的研究范式与学科发展――基于核心期刊数据的分析[J].情报杂志 电子政务,2009,(2):93-102.
[3]王亚军.近十年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状况与发展趋势[J].图书情报工作,2009,(15):133-137.
[4]张可,张毅,钱岳芳.国内移动政务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J].现代情报,2011,(5):98-102.
[5]曾润喜,崔薇,曾忠平.我国电子政务的研究主题及其发展――基于2001-2009年CSSCI期刊论文的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1):118-121.
[6]田雨普,张文静.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体育科学,2006,(4):9-13.
关键词 高等学校 信息公开 理论基础
分类号 G258.6
随着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以及全社会对高校办学公平透明需求的不断增长,作为政府信息公开重要组成部分的高校信息公开,日益成为学术界和相关行业关注的焦点问题,有关高校信息公开的研究成果和行业关键事件均呈现出快速增长和多发的态势。然而,关于高校信息公开的理论研究、原理探索的文献尚十分匮乏,理论根基尚不扎实。本文研究的目标即在于分析并归纳高校信息公开的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试图推进我国高校信息公开理论体系的建设。我们认为,高校信息公开涉及到信息管理学、法学、教育学、政治学、政策学、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相关学科知识可以从不同角度为高校信息公开研究提供充实的理论基础。
1 高校信息公开的政治学理论基础
高校信息公开是实现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途径,需要依赖一定的政策、法律和制度的手段来实现,人民理论和政策工具理论为高校信息公开研究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学理论基础。
1.1 人民理论
人民观念最早萌芽于14世纪的意大利。根据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国家是根据人们订立的契约建立的,大家必须服从公意,公意即为最高权力,即,应当属于人民。我国也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宪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宪法学家列文斯丹教授把对人民和自由的保障定义为对政治权力的一种垂直制衡机制。美国《信息自由法》序言这样写道:“如果要实现民有、民治、民享,那么人民就必须能够详细地了解相关信息。”因为没有任何事物比秘密更能损害民主[1]。
人民是的享有者。依照人民理论,政府机构既然从事的是公务活动,就负有向国家权力的主人公开其掌握的公共信息的义务,政府及相关公共企事业单位必须及时公开政府及事务信息,自觉、自愿接受授权者的监督。信息公开是为了保障公民的权益,增进公民的利益,接受人民的监督;信息公开能够有效地消除行政权力扩张所带来的危险性,有助于体现对人的自由尊重,从而使得国家和人民在信息的获取与利用上达到利益的均衡。那么,作为政府信息公开的必要组成部分,高校在各类活动中必须将所获得的信息采取最低成本、最为便捷的方法,确认无误地公开给大众,维护公民权益。
1.2 政策工具理论
政策工具目前已经成为公共管理和政策科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界,在公共行政学还是政策科学领域,政策工具理论都以其强大的解释力和广泛的应用性获得了普遍关注[2],政策工具研究的核心就是“如何将政策意图转变为管理行为,将政策理想转变为政策现实”[3]。基于政策工具层次的宽泛性,政策工具有时候与政策本身难以泾渭分明:特定的政策工具从某一层面上看是一项政策,但从更高层面看又只是上层政策的一个工具;从另一角度看,政策(政府)工具既指政府用于改善内部流程和管理方式的机制,又包括政府提供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机制。对于高校信息公开而言,政策工具理论的引入一方面使高校内部体制改革的理念和战略能够落实到操作层面,另一方面使得高校管理与服务的多元化机制得以实现。
2 高校信息公开的法学理论基础
高校信息公开的法学理论基础涉及到公民受教育权、知情权、信息获取权等等。
2.1 公民受教育权
高校不同于政府,高等教育具有社会公益性和个人权利性的双重属性。为保障高等教育公益目的和个人权利的全面实现,世界各国无论教育体制如何,均确认高等教育系具有公共性质的事业。高校资金来源渠道之一是公共财政投入,从国家资源和社会资源投入者的角度看,国民作为纳税人,享有公共信息的知情权。随着教育的普及,每个公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加了,但是公民高等教育权受保护的程度却存在降低的危险。从受教育者角度说,充分的信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受教育权。高等教育服务具有无形性、非标准性、消费服务与参与生产的同时性等特点,消费者不仅对信息的真实性和服务质量难以进行判断,还要由自己承担服务质量的风险责任[4]。要保证大学生现实及潜在的受教育权益顺利、充分地得以实现,教育信息的自由流通是先决条件。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在政府的宏观领导下,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高校信息公开有利于厘清政校关系,强化政府法律监督,保障师生和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激发其参与权和表达权,优化大学内部治理结构,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学校运行效能,是推动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制度[5]。高校依据法律、法规授权行使相应办学自和行政管理权,其性质为公权力,它直接关系到教育法律关系另一方主体――学生受教育权的实现。建立高校信息公开机制,是铲除高校公权力异化现象的当务之急,更是保障学生受教育权的充分实现及依法治校的根本需要。在现代法治社会,高校信息公开制度被很多发达国家视为保障学生受教育权实现的有效方式[6]。
2.2 公民知情权
知情权,又称为知悉权、了解权,由美国新闻编辑肯特・库泊(Kent Copper)在1945年1月的演讲中首次提出来的,其基本含义是社会公众有权知道他所应该知道的事情,保障公民获取信息的权利[7]。194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第五十九号决议,知情权被列为最基本人权之一。随后,1948年的《世界人权宣言》明确阐述了知情权,其中第十九条规定:人人都有权享有发表意见的自由,包括持有主张并且不受干涉的自由,不论国界寻求、接受和传递信息的自由[8]。“知情自由”与“知情权利”是知情权的两个组成部分。知情自由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法人及其他团体不受妨害地获得信息的自由;知情权利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向国家机关、公共机构,以及其他公民、组织请求公开信息的权利。
从性质上分析,知情权一般被认为是一种民事权利和政治权利、社会权利的综合体,但更多地体现为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方面。作为民事权利,它主要体现在公民对个人信息的知情权方面,这是民事主体人格权的一部分。作为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主要体现在公民和政府关于信息公开的权利分配方面,这里不仅仅是公民单方的个体,而且重要的是作为公共权力主体的政府,他们之间的权利和权力的分配,已经带有了政治属性[9]。知情权还是公民的生存权、发展权的题中应有之意。公民个人需要足够多的信息增长知识、形成和发展人格。尤其在现代社会中,信息如同空气和水一样对人们时刻不可或缺,已成为人们活动的基础和动力,每个人都需要大量信息来判断自身的处境并做出选择。同时,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大量与个人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诸如自然环境、社会治安、政府决策等,直接影响甚至威胁着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只有充分了解这些信息,公民才能采取各种手段予以应对[10]。
我们可以看出,知情权的实现不但要靠自己主动获取信息,还要依靠相关部门公开信息,这关系着知情权的顺利实现。高校信息关乎学生、家长、教师、公众等诸多相关主体的利益取得及生存发展空间拓展,高等学校主动公开信息以及提供依申请公开信息,目标就是为了保证利益相关者的知情权得以充分实现。
2.3 公众信息获取权
信息获取权是知情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公开是知情权的基本保障,没有信息公开,知情权就流于形式和空谈,参与权和监督权更无从谈起。信息公开的根本目的是保障公民的信息获取权利。只有承认公民的信息获取权利,并以此为立法基础,信息公开才有其实质性的意义[11]。英国《信息公开法》(2002年第36章)第一部分的开篇语是“信息的权利”,第一条款名称为“获取公共当局拥有信息的一般权利”。加拿大的信息公开法名为《信息获取法》,该法直接提及“获取信息的权利”:“本法的目的是要扩大目前加拿大法律,以提供获取在政府机构控制下的已记录的信息的权利。”克罗地亚的信息公开法的法律名称中包含了“获取权利”一词,名为《信息获取权利法》。该法指出“获取信息的权利,对于执行和保护公众知情的利益与权利、确保一个自由和民主的社会、确保政府制度的透明和公开的目的是必要的”。公众对高校信息公开知情权的落实,更实质地体现在信息获取权的实施,因而高校信息公开政策与制度设计的核心,应当是保障利益相关者的信息获取权。
3 高校信息公开的管理学理论基础
高校信息公开的管理学理论基础包括企业管理理论中的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理论、信息管理理论中的信息资源共享理论等等。
3.1 利益相关者参与治理理论
利益相关者本是经济学和企业管理中的概念,随着现代大学治理理念的发展而延伸至高等教育领域。利益相关者理论了传统公司法理论中以股东利益为中心的观点,认为公司是一种集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于一身的组织,如股东、员工、客户、消费者、分销商等,因而公司应当考虑这些主体参与公司治理及利益实现的途径。大学也是如此,大学治理涉及到众多利益主体,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心是完善大学与社会的联系环节,建立有效的社会参与大学管理机制[12];因而应通过信息公开等机制,实现这些利益主体的利益。美国学者罗索夫斯基在其出版的《美国校园文化――学生、教授、管理》一书中列举出大学的四类群体,即大学利益相关者,并按照重要程度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教师、行政主管和学生,为大学最重要的群体;第二层次是董事、校友和捐赠者,为大学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第三层次是政府等“部分拥有者”的利益相关者;第四层次是大学利益相关者中的边缘部分,即市民、社区、媒体,是可以纳入次要层次的利益相关者[13]。不论这种划分的科学性如何,反映的本质是现代大学治理已经不仅是大学自己的事情,诸多利益相关者都参与着大学的治理并影响着大学的政策、规划、愿景及实施手段。高等教育作为一个领域,涉及学生和教职工等直接利益群体;高等教育作为一项公共事业,又具有很强的效用外溢性,涉及整个社会[14]。利益相关者只有掌握必要的信息才能介入大学治理,为此高校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信息沟通机制,让利益相关者及时地获取学校的教育管理与社会服务信息,彰显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特征[15]。制定并实施信息公开政策、构建信息公开制度、导入社会参与机制并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逻辑下的共同治理模式,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精髓。
3.2 信息资源共享理论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信息公开不仅具有民主价值,同时还具有信息资源共享从而降低获得信息成本的经济价值,为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管理方面的保障。信息公开工作的开展涉及各个职能部门,有利于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垄断,其运作实践需要建立部门之间协调工作,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在传统模式下,信息垄断是普遍现象,各部门极力维护自己对信息的独占权,一是信息意味着权力和利益,二是信息也意味着业绩,因此各个部门都不愿意将作为业绩的信息进行共享。只有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才能推进信息的有效利用,产生更大的信息价值;利用信息利用服从于收益递增规律(increasing return),即信息被利用得越充分,其产生的收益就越大[16]。信息公开是信息共享的基础,而信息共享是信息公开的结果与目的,高校信息公开本身就是要实现最大范围的信息共享,因而高校信息公开运作机制设计中,应当重点关切信息共享的实现方式和途径。
4 高校信息公开的经济学理论基础
高校信息公开的经济学理论基础是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博弈论。
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信息不对称概念来源于微观信息经济学,同时广泛地存在于社会政治、法律、管理等领域之中,是指决策所依赖的信息在其相对应的组织、个体之间呈现不对称、不均匀的分布状态,即一方占有的信息的数量和质量优于另一方[17]。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是假设市场交易双方具有对称的信息,即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拥有做出正确决策所需要的信息。但是,在实际交易过程中,双方所掌握的信息往往是不对称的,这必然影响市场交换、经营及决策,当这种负面作用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导致市场混乱。交易双方在交易前后分别发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将进一步降低市场运行效率。据此,Michael Spence设计出“信号传递模型”,提出在市场中具有信息优势的个体可以将“信号”准确无误地公开给处于信息劣势的个体,以有效克服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18]。
在信息不对称的背景下,如何在制度上进行适当的设计,减少拥有信息优势的人利用信息优势损害公共利益,就非常必要,信息不对称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于信息的公开机制[19]。高校信息具有较强的公共性,需要建立公开机制,打破高校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降低信息交易的成本。如果高校信息公开不完善,社会公众就难以获得高校活动的完全信息,无法有效地观测和监督高校的信息行为,从而导致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解决高校信息不对称问题的根本方法就是高校信息公开,高校是信息公开过程中的核心环节,是拥有信息优势的行为主体,其实行面向利用相关者的有效信息公开,有利于信息流以高校为核心顺畅地辐射到政府、社会、个人信息受体,促进信息资源的扩散与有效利用。
4.2 信息交易及其成本理论
在经济学中,信息不只是对交易的一种支持(对经济交换的外部支持),而且信息本身也可作为交易(经济交换)的对象,信息在交易中实现其价值,而交易又构成了信息创造和信息应用的推动力。由高等学校记录保存的高校信息,也需要传播、需要交易,它只有在与利益相关者的分享之中才能体现其价值、发挥其功效;在这种交易关系中,高校居于信息优势地位,是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传送者,而利益相关者从高校获得信息,基于信息做出工作、学习、生活的安排,高校和公民都可从这种信息交易中获得合法的交易好处。另一方面,由信息革命带来的新技术增加了政府处理和传送数据的认知能力,极大地降低了处理信息资源、进行信息交易的成本,但由于信息的提供总会存在着成本问题,因而信息的收集、处理和传递是需要成本的;当然,在高校信息公开的实践中,如果利益相关者获取信息的过程过于繁琐,也会无形中增加获取高校信息的成本,这种情况实则是一种变相的信息不公开[20]。高校信息公开中的收费机制设计,需要考虑这种信息交易过程及其成本核算。
5 高校信息公开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在当代,大学已走进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中心位置,更多的生产主体和消费主体参与了争夺高等教育价值取向主导权的博弈[21],大学的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了更加复杂的价值关系。现代大学治理理论即是伴随着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而兴起发展,并在这种不断演化的利益博弈中日趋成熟的现代教育学思想,它为高校信息公开理论构建与实践运行奠定了重要的教育学理论基础。
5.1 完善的大学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
大学治理可以理解为大学中包括两个体系,即基于法律权威的行政体系与基于专业权威的教师体系,大学治理就是为实现两个体系的微妙平衡而设计的结构和过程。完善的大学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信息公开则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的内在规定性。大学治理实际是为实现大学目标而设计的一套制度安排,它给出大学各利益相关者的关系框架,为大学的目标、原则、决策方式、权力的分配确定规则,主要内容是设计效率实现的机制,通过大学各利益相关方追求自身目标的活动而实现整体的效率[22]。因此,大学作为重要的社会公共部门,应以其独特的学术性本质发挥重要的社会功能,通过适应、服务、引领社会获得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其中,通过强化社会监督完善大学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质性地扩大高校信息公开度,高校只有充分保障公众对于高校发展状况的知情权,才能更好地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监督,这也是现代大学制度构建中高校应以承担的重要社会义务。
5.2 社会责任与公信力是现代大学治理理念的外在体现
1生物医学模式的历史贡献及其缺陷
以生物学为基础的生物医学模式反映病因、宿主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变化规律以及对健康和疾病问题的一种认识,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指导下,人们以生物学观点对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对疾病发生的机理、治疗和预防进行了有成效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并控制了烈性传染病,大大提高了人类与疾病作斗争的能力,为医学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日益显露,表现在基础医学研究中,脱离人体整体性进行分割或孤立的研究,忽视人体的整体性;在临床医学中过于强调生物因素的作用,忽视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影响,妨碍了对疾病发生受多因素影响的全面认识;重医疗轻预防等[1]。现代疾病谱已发生了变化,现代慢性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新理论、新成果不断带入医学领域,医学整体化、综合化发展趋势明显增强;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对健康需求日益提高等这一系列重大变化,表明,现代医学模式取代生物医学模式正成为一种必然发展趋势。
2现代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的指导作用
医学模式的转变最根本的是思维结构和医学观的转变,现代医学模式对医学问题认识的思维结构和医学观反映了医学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的趋势,对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2.1完善临床思维结构,提高诊疗水平
长期以来,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的临床医学,以单一生物因素进行临床思维和观察,立足于确定疾病的生物或理化的特定原因,在疾病观察上重器官、组织或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治疗上寻找消除生物病原或理化因素的手段。这种单一生物因素的临床思维结构和方式,限制了它对疾病观察的视野,对现代慢性病的诊治,生物医学模式是无法解释其病因和疾病过程的复杂变化。现代医学模式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都受到了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的综合影响,临床医学应在生物医学基础上,把观察健康和疾病的视野向心理和社会领域拓展,不断完善临床思维的结构,根据病人的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特征进行疾病诊断、治疗,提高医疗水平。
2.2更新医学观念
医学模式的核心是医学观,现代医学模式要求临床医学更新医学观念,以适应卫生保健事业发展的需要。
2.2.1更新医学是纯自然科学的观念
医学不是纯自然科学,而是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科学,医学研究和服务对象是人,人是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2]。长期以来,由于受生物医学的影响,临床医生认为医学是纯自然科学,在实践中,仅从生物学角度去认识和考察疾病,这是片面的。现代医学模式认为人类的健康和疾病都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尤其是现代社会中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紧张心理和环境污染是现代慢性病的重要病因。当代科学迅速发展,医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交叉、渗透,产生一批具有明显社会科学特征如《社会医学》、《卫生管理学》、《医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综合学科”,表明21世纪的医学除向微观的分子生物学方向发展外,还向着宏观的整体化、综合化方向发展。临床医学要更新医学是纯自然科学的观念,从医学的双重属性出发,全面、正确认识健康和疾病的本质,才能有效地解决当代卫生保健中出现的问题,推动临床医学向前发展。
2.2.2更新生物因素是唯一致病因素的观念
生物医学模式把生物因素作为唯一致病因素,因而限制了它观察疾病的视野,是它的重要缺陷。现代慢性病病因复杂,绝非由单一生物因素所致。据调查,我国现代疾病谱和死因谱中的前10位疾病顺位是心脏病、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呼吸系疾病、消化系病、传染病、泌尿系病、神经精神病、内分泌病,这10类疾病死亡的4个主要因素是生活方式和行为因素占37.3%、人类生物学因素占31.43%、环境因素占20.04%、保健服务制度因素占10.80%[3],美国的情况类似[6]。这表明现代慢性病,由生物、心理和社会多方面综合因素所致,其发生与表现形式已由单因单果向多因单果和多因多果形式发展。现代社会生活中,如竞争激烈、婚姻失败、家庭暴力、丧偶、亲密家庭成员死亡、过于疲劳等,造成紧张和恐惧心理,若不及时进行心理和精神调节,容易引起心理和精神疾病。据报导,118例神经精神患者中发病前有过工作紧迫繁重占21.2%,意外事件惊恐占12.7%[3]。紧张心理易导致身心疾病已引起社会关注。所以临床医学要更新生;20物因素是唯一致病因素的观念,从生物、心理和社会因素来综合认识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在防治上要兼顾病人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需求,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2.2.3树立“三维”健康观
健康观就是以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去认识健康,采取什么方法去维护和促进健康。不同的医学模式有不同的健康观。生物医学模式从单一生物因素去认识健康,认为患了病就失去健康,当疾病被治愈又重新获得健康,所谓“无病即健康”,这个健康观是片面的,消极的。现代医学模式认为健康受到生物、心理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是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病或虚弱”,健康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的概念,即“三维”健康观,从生物角度看人的健康是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正常;从心理、精神观察人的健康是能正确对待外界影响,有自我控制能力并保持心理平衡状态;从社会学角度衡量人的健康,是对社会环境,人际关系有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应对各种意外事件的能力[4],这就是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现代医学模式的健康观扩大了人们认识健康的视野,对卫生保健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社会学;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分析
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是国家人才培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从教育部2013公布的招生计划来看:2013年社会学专业的社会学专业研究生(包括博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达到0.98万人。本科开设社会学专业的高校共有97所,每年招生总人数近3万人。截至2017年7月,应届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将达到3.9万人。2017年应届生数量795万,而社会学专业毕业生仅占5‰。千分之五的毕业生又面临着怎样的就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一、现阶段我国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社会学专业培养角度分析,多数专业知识的培养对求职没有直接影响,它表现为一种“隐性”的影响:培养健全的人格,增强社会适应性。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与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理论作为一种“显性”的求职技能在求职工程中提高成功率。社会学专业培养计划于职场需求相分离,应用型人才短缺。社会学毕业生的就业稳定度低:60%以上的毕业生工作变动至少一次;“体制热”仍然逐年上升:政府部门就业比例近三分之一。从专业职业属性弱关联性、价值理性为主、社会知名度和认同度低方面界定了社会学专业的“冷门”。其次,从社会学专业认同角度入手,通过统计分析调查离析社会学专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探究提升社会学专业认同度的有效方法,即政策支持作为社会学发展推手、制度化证书认可增强业界认同、校企强强联合拓宽就业新路、因材施教传授打造多种人才。社会学社会认同的提升主要体现在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上,通过就业质量的测评,学校致力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企业善于利用社会学人才拓宽市场、社会学人才扎根群众为政府分忧。提高就业质量测评才是提高社会学社会影响力的首要任务。最后,从社会学专业学生视角切入,社会学培养的学生具有社会学的想象力,对事物的探究也有别具一格的切入角度。用科尔曼的理论和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论支撑,刻画出社会学毕业生的求职心态,即功利心态驱使、情感因素牵绊、传统思想固化。这不仅是对社会学毕业生群体就职心理的概括,而且也是社会学毕业生的一种自我反思。综上三种角度的探究,事实上并不能对现阶段我国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全面的、准确的展现。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没有对社会学毕业生就业追踪测评,就业率统计标准未统一,就业率呈现“虚高”。第二,不同层次社会学毕业生就业稳定度和影响因素是不同的,不能将其混为一谈。第三,缺少横向比较分析,例如与美国的对比。对比的目的是为社会学职业化道路拓展新的思路,结合中国社会自身的就业市场特点,探求中国特色的社会学职业化的道路。
二、从就业率“窥探”我国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教育部要求高校每年编制和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这是对高校人才培养的自我检测,同时也是高校在人才职业化过程中不断改革、学科不断完善的客观依据。求学网研究院2014年“高校就业质量年度报告”评价排名报告,对7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就业报告的内容完备性、公信力及信息公开化等做出评价。多数高校未达标,其中包含北大、清华、浙大这样的老牌名校。通过查阅P大学2014年就业质量年报,了解社会学专业毕业生毕业去向相关数据:P大学社会学系毕业生共156人,签订就业协议的人数为74人,灵活就业者26人,待业者6人。若将升学、出国人数算作就业的话,P大学社会学系总体就业率为96.15%(本科生91.53%、研究生98.75%、博士生100%)。从数据上看,P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的就业状况不佳,净就业率仅为20.34%。社会学系研究生毕业就业贡献率达48.07%,而整个P大学社会学专业的净就业率为64.1%。高校就业率的虚高,掩盖了专业培养与社会职业需求脱节的现象。高校力图夸大宣传培养质量,吸引优质生源,实则陷入无尽的恶性循环。就业率的“虚高”反应的是就业质量评估体系的不完善:高校就业质量年报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三方评测机构的公信力尚未形成、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评估体系尚未完善。现阶段,我国高校教育领域的第三方评测机构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由于第三方评测机构在市场中存在行业竞争,评测报告结果良莠不齐,甚至打起了价格战。这致使很多高校对第三方测评持有观望态度。高校内部对就业部门的扶持力度不够,资金疲软,部分高校就业率的测评仅是统计数据的罗列,未形成专业的评估体系。高校就业率的追踪测评成本较高(时间成本、人力成本),招生就业部门不可能顾此失彼。
三、我国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2010年成都理工大学对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的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毕业生在半年内至少变动了1次工作,考公务员、到学校就业、自主创业的比例逐步提高。数据表明,社会学专业的职业变动率较高超过60%,就业稳定性较低。在法学一级学科就业率不断走低的背景下,社会学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千分之五的社会学毕业生,可利用的社会资本十分有限,人力资本在就业市场中也不占优势。除了性别和年龄问题,还会在地域限制、社会认可度低、岗位设置少等方面遇到困难。这样的社会背景,对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稳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从求职心理出发,功利心态驱使、情感因素牵绊、传统思想固化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个人的职业生涯是指求职者从进入劳动力市场到退出劳动力市场的过程中,由职业发展计划、职业策略、职业进入、职业变动和职业位置等一系列变量构成的职业愿景。社会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是以培养研究型人才为主的,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存在欠缺。很多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并未形成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对职业发展是迷茫的。部分毕业生会选择升学、出国,而不是进入劳动力市场,这与他们的迷茫心理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其他的毕业生主要分为三类:就业、备考、待业。备考者又分为职业考试备考生、升学考试备考生、资质考试备考生。相比于就业者和待业者,备考者的心理是执拗的,对长期的职业规划并不确定。对职业生涯的迷茫,是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稳定性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年龄因素、家庭压力、自我认知等因素考虑,就业是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主要选择。在其就职后,影响其就业稳定性的因素主要是在职业策略、职业满足方面,他们会考虑职业的晋升空间、报酬的满意度,通过跳槽等方式来获得更高的职业认同感。相比于社会学专业的博士,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的职业选择要更多。社会学博士的就业选择较为单一,其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偏向于科研环境、经济环境、家庭环境。由此可见,社会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环境是一个“橄榄形”的,本科生的职业选择较少、研究生是职业化道路的中坚力量、博士生是专业化道路的践行者,每一个阶段影响其就业稳定性的因素都不相同。
四、与美国比较分析我国社会学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状况
【关键词】人本管理;学院管理
众所周知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进一步深入,政府提出建设和谐社会,而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教育管理应首先体现人本管理。现有的多种管理方式之中,人本主义的管理方式因其重视人的存在与发展,近年来受到广泛的关注与运用。正所谓“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一、人本主义管理的内涵
每个理论的产生,都有其必然性。理论历史沿革。按照一般管理学论述,当代西方管理理论与管理学派的发展,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古典管理理论阶段,形成于20世纪初,其代表人物是美国泰罗等人。泰罗提倡的科学管理,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目标,在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比如操作规程、职能分工、工作定额、管理原则等,开创了科学管理的新时代。但他对人的认知是有不足的,一是把人看成经济人,拿钱做事,钱是万能的;二是把人看成是生产流水线的一部分,即和机器一样的生产工具。第二,行为科学理论阶段,开始于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行为科学侧重研究人的需求、行为的动机、人际关系、激励理论等,倡导通过多种方式激励人的积极性。但仍把对人的激励当做是管理手段,而不是目的。第三,管理科学学派阶段,是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后出现的。这一阶段,以广泛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为特征,涌现出许多新的管理技术,提高了管理工作精确化、科学化的水平。但实践表明,尽管现代管理技术是有效的,却不能代替管理思想现代化和人员的现代化。第四,管理思想发展新阶段,是人类管理理念从物本管理向前推进发展为“以人为中心”的一个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主张人是最重要的资源、最宝贵的财富,并提出了个性需求和精神健康的理论,提出了更多依靠人的自我指导、自我控制以及顺应人性的管理等一系列新观点、新思想等,并在实践中积极推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是本阶段的重要特征之一。有人曾预想,大量应用新技术和现代管理方法,那么人在经济活动中的作用将有可能下降。但竞争的现实使人逐渐认识到,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生产产品和提供服务的人以及使用产品和享用服务的人。
所谓人本管理,就是把员工作为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根据员工的兴趣、能力、身心素质等综合性情况来合理地安排最适当的工作,且充分地考虑员工的成长和价值,使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全面的人力资源开发计划和企业文化建设,在工作中充分地调动和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增加工作业绩,为达成企业发展目标做出最大的贡献。简而言之,其实质就是尊重人———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人的智慧和才能全部发挥出来,从而使管理效益趋于最大化。
二、我院实施“人本主义管理”的必然性
(1)学院的人本管理是对科学管理的继承和发展。因为有科学管理对劳动生产率的高效追求,所以才有组织行为学更深入的研究;因为有组织管理对组织机构、岗位职责的科层设置,所以才有人本管理所主张的扁平化组织。可以说,人本管理的蓬勃发展是建立在科学管理奠定的坚实基础之上。学院管理是以学院作为管理对象的活动,其指导思想应具备时代的前瞻性,组织机构设置具有科层性,其活动内容、方式都要要与我们所处的社会大环境以及学院本身所具有的功能相匹配。因此学院管理者必须意识到提倡人本管理不是简单的否定科学管理,而是对科学管理的继承和发展。(2)人本管理的本质属性决定了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是必由之路。人本管理倡导根据组织的发展需要,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实际需要,依据组织和组织的发展而谈人的发展,激励员工在实现个人发展的同时实现组织目标,其最终目的就是按照人性的发展规律进行管理。学院是教师的平台,教师是学院最重要的资源;只有在学院的平台上合理的利用资源,才能构建更大的发展空间与平台。因此学院提倡人本管理必须坚持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的发展。(3)学院发展历程与管理自身特点呼唤人本管理。纵观国外著名高校,其人本管理广泛运用且产生积极的效果。而我院目前仍处于发展的中期,正处在走向逐步完善各级管理制度的重要时期,当前发展中的众多问题,都要求我院管理必须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走从科学管理到人本管理之路,这也是学院管理特点的内在需求。学院管理的自身特点有:首先教师具有双重性,既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因为作为学院管理的核心要素的教师,他既是学院管理的对象,同时又是引导、管理学生的主体。其次培养对象是人。学院管理的目的是塑造人、发展人,提高人的思想,提升人的素质。可以说人是学院管理的第一要素,因此学院发展历程与管理自身特点呼唤人本管理。
三、我院实施人本主义管理的措施
(1)尊重。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因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水平的教学质量;没有高素质的教师就没有高素质的学生;没有高素质的教师也就没有高层次的学院,所以要尊重教师,尊重教师的人格,尊重教师在学院中的地位,尊重教师的创造精神,尊重教师自我完善的要求。(2)宽容。首先是“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在人际关系中,特别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要有一颗宽容之心。海纳百川,其容乃大。只有宽才能容,才能够创设一种宽松的环境,才能形成民主的气氛,学院才有生气、有活力。其次对人不能求全责备,孔子曾说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总是会有缺点和错误的,所以要允许人家有缺点和错误,要鼓励老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不怕犯错误。只要能够及时改正错误,就能在错误中取得经验和教训,取得更大的进步。所以能包容人、才能最大限度地团结人,队伍才能兴旺、事业才能发达。(3)激励。人需要激励。人的需要既有物质方面的也有精神方面的,因此激励也有物质的激励与精神的激励区别。对于学院教师来说,只要物质待遇得到了基本保障,精神激励就是最重要的。一是树立教师的地位。通过榜样,指明老师努力的方向,如通过表扬、荣誉、职称等方式使做出成绩的教职工得到受人尊敬应有的地位。二是用好人。按照学院工作岗位的需要,尽量做到“任人唯贤、唯才”,一要放手;二要支持;三要关心。如对年轻老师不仅要关注其业务水平的提高,还应在政治上、生活上关心,解决教职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问题。三是充分肯定大家的工作。要善于挖掘每个人的潜力,尤其是要通过多种的方式肯定大家的工作成绩。(4)参与和认同。学院发动教师参预学院的管理,使他们与集体目标取得认同,让教师产生一种归属感和认同感,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一是有助于建立教师的归属感。要让教师认同实现管理目标不仅是领导的事,更重要的是自己的事,那么在制定学院管理目标必须有教师的参与。例如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绩效工资的改革方案让广大教师参与,广泛征求广大教师的意见与建议,有助于教师主人翁精神的形成,有助于学院管理者与群众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二是有助于建立教师的情感认同。参与学院的民主管理为教师实现自我需求、社会性需求提供了机会和环境。因此情感上的认同会使教师更加努力的工作,把学院的事业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满足自己自我实现的需求。
总之,学院管理者一定要根据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变化,以人为本认真分析与研究,在学院管理中始终以人为本,注意挖掘人的潜能即是学院管理者的主要工作也是学院管理者成熟的标志。
参 考 文 献
[1]李益.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学校人本管理研究[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
[2]刘龙海.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实现人本管理[J].中国高教研究.
关键词:应用科技大学 模式 工业工程 专业建设
1 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模式
应用科技大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掌握科学方法、擅长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专门人才。它强调面向应用、面向实际、面向未来。应用科技大学的学制与传统本科教育模式一致,也为4年,但其内涵与传统本科教育模式有着本质上的不同。应用科技大学的学制包括一年在企业的实习期,三年在学校的理论学习,也称为“3+1”学制。在依法办学的条件下,通过法律保证一年的企业实习期,有力保证企业实习期的教学质量。
在为实现应用科技大学培养目标和满足企业对人才需求的前提下,按照“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学生就学什么”的思维,从实际教学效果出发,使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都面向实践和将来所从事的职业。基于应用科技大学的培养目标的现实性,学生毕业之后具备很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受到学生、家长和企业的广泛欢迎。
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的出现是企业需求驱动的结果。大学与企业密切联系,共同培养人才。企业是学校生存的依靠、发展的源泉;学校则是企业发展的人才库、技术革新的思想库。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依据企业需求设置专业,并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而进行调整。大学设置在企业周围,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训或者实际的生产岗位,为保证学生实践教学质量打下基础。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成功举办依赖于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该大学所聘请的所有教授都必须满足他们严格的要求,其规定所有的教授都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并且有超过五年的职业实践,其中在高等学校范围外进行的至少三年,还需要在有关的一些应用或科技开发方面取得特殊成就。如此一来,这些拥有着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有效的把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结合起来,从而进一步的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平。同时,师资队伍还承担着应用型科研与技术转让的重要任务和教学需要。因此,现在应用科技大学社会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就变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1-3]。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教育面向应用、面向实际。在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师资水映了它的成功经验。对发展我国应用技术本科教育有实际的借鉴意义。
2 工业工程专业
2.1 工业工程定义
工业工程(Industrial Engineering,简称IE),它是一门交叉型综合学科,它的实践性很强。如果是参照国际工业工程学会的标准来定义,工业工程是对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集成系统进行规划、设计、改进和实施的一门学科。它综合了很多方面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比如数学、物理学和社会科学等,结合工程分析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然后对系统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说明、预测和评价。
2.2 工业工程专业所属学科门类
在华中科技大学李培根院士等的建议下,工业工程由原先的管理科学与工程下的二级学科升级为管理学下的一级学科(见表1),地位的提升为工业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在已加入中国应用科技大学联盟的广东白云学院全力建设应用科技大学的背景下,建设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视为必然。
■
2.3 我国工业工程专业教育存在问题
2.3.1 定位不清。部分院校将工业工程专业放在机电学院,简单地以机械工程技术为背景增加管理知识。部分院校将工业工程专业放在管理学院以管理科学为背景增加机电基础知识。这两种培养模式,均使工业工程的定位变得模糊,使学生感觉工业工程专业像是“大杂烩”。这两种模式只是简单的机械加管理或者是管理加机械,不能够和其他的一些学科的专门知识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比如计算机、电子、材料、能源等,如果是这样,在这种形势下培养出来的人才是不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的,这样的人才也不能够算得上是真正的复合型人才。
专业教育中理论与实践差距大。工业工程类学科是实践性很强的一门学科。它所有的作业方法和标准时间的制定都是通过不断的进行试验,然后收集出各项实验数据,最后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制定出来的。实际教学中,理论与实践明显脱离,教师们照本宣科,缺乏结合实际的案例式、启发式、综合应用性教学。
2.3.2 对社会的宣传不够。在工业工程专业得到发展的近20年里,我国都只是注重在工业工程专业的建设上,对加强该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这一方面缺乏重视,导致社会上的很多用人单位甚至都不知道有这个专业,偶有耳闻的也不知道该专业是做什么的。这让该专业的毕业生的就业变得十分艰难,从而对IE教育产生负面的影响[4]。
3 应用科技大学背景下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建设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主体是各州政府,而各州政府办学校的目的就是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为地方经济的发展培养出更多的优秀的人才。所以办学的指导思想、专业设置是在人才培养上注重应用实践能力。
香港城市大学校长郭位[5]教授认为,要想使工业工程专业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工业工程专业自身必须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以解决工业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宗旨。工业工程专业是一门新学科,它是在原有基础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中产生的新学科,所以,工业工程专业所涉及的学科非常多,并且这些学科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这为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要求的人才提出更多的挑战。
应用科技大学和普通大学最大的区别就是更加的注重对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训,在进程上,会把更多的时间安排给专业课程和实践教学;在系统上,基础课程不要求系统,但要求体现出专业优先的原则;在实践中,必须要求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以实践促进理论的掌握,以理论保证实践的有效性。
在广东白云学院建设应用科技大学大背景的前提下,建设有特色的应用型工业工程本科专业。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3+1”学制。优化课程体系,学生前3年在学校学量的整合后的专业知识,包括生产系统现场工作研究、人机工程学、生产计划与控制、设施规划与物流、质量管理、计算机仿真等。采用“3+1”教学模式不会单纯的压缩课时,反而会增加课时。学生要在3年之内学完原来4年要学的内容,普遍感到学习任务紧张,适度的紧张会促进学生们提高学习的主动性。最后一年深入企业实践,从企业实践中发现问题,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使最后阶段的毕业设计做到“真题真做”。
4 基于应用科技大学模式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珠三角制造业的地方特色,围绕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如下应用型“3+1”工业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重基础,培养出的学生既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又坚实的掌握自然科学基础、深厚的技术基础和工程基础及扎实的专业基础;重综合,培养出的学生既掌握工程技术领域内的知识,又系统掌握管理等方面的知识,既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又掌握相邻学科知识,既掌握自然科学知识,又掌握一定的人文与社会科学知识等;重能力,所培养的学生既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又具备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随机出现的多种复杂问题的能力。重意识,培养出的学生具备工业工程意识,即成本和效率意识、问题和改革意识、工作简化和标准化意识、整体和全局意识、以人为本的意识、创新意识[6]。
4.1 优化课程体系与内容
确定该专业以机械工程和管理学为主干学科,以机械工程为背景。重点强化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通过工业工程相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工程技术教育,具备基本的工程与制造技术知识,掌握工业工程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建设应用型工业工程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有的放矢。
为实现应用型“3+1”工业工程人才培养目标,以生产服务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将课程体系分为五大模块:①工业工程核心模块,包括工业工程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如基础工业工程、人因工程、生产计划与控制、物流设施与规划;②生产制造类模块,包括生产服务业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如机械设计与制造基础、工程制图等;③经管类课程模块,包括管理学、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质量管理、市场营销学等;④数理类课程模块,包括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运筹学等。
精选教学内容,为避免相关课程内容重复,协同审核教学大纲,规定哪些内容在哪门课程中介绍,介绍到何种程度,后面的课程在内容上如何覆盖和加深等。通过课程体系的优化,使得整个课程体系融为一体。
4.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教师。多渠道提升教师的素质,构建学习型的教师队伍,创新教学思路,增加教师实践经验,引进具有实际工业工程工作经验的资深工程师担任教师。
4.3 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依据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性的特点,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多形式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和文字表达能力、综合应用能力。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向实体企业,参观学习企业生产现场的管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让学生体验到所学知识的价值和生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4.4 强化校内与校外实践教学
因为工业工程具有很明显的工程属性,所以,一个优秀的工业工程专业人才,既要掌握深厚的理论知识,也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合。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进行生产实践训练,操作技能、技巧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锻炼的重要环节。对工程技术人员来说,能力的表现是多方面的,既有学习的能力,也有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等等。实际上,这些能力的培养比传授知识更困难,更复杂,一些能力只能通过实践教学来培养和锻炼,在实践教学环节中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以融合[7]。
设计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并努力将校内和校外实践教学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校内实践主要包括课程设计、实验室操作、金工实习与电工实习等多种方式。校外实践需要深入到实际生产一线从基层做起,从操作工做起,通过轮岗了解整个产品的生产过程。
4.5 大量开发校外实践基地
应用科技大学模式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的培养,需要企业和学校的协同培养,学生们在完成理论学习之后走进企业进行实践,进入企业实践不是做企业的廉价劳动力,企业实践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教学的质量会影响到整个人才培养的质量。工业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进入不同类型的企业,同一专业的学生不能超过五位学生到同一个企业实践。这就要求校企合作部门开发大量的校外实践基地。
5 结语
在分析应用科技大学模式下,浅析现阶段工业工程专业教育存在的一些问题。就应用型工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及模式研究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和实践进行了探讨。“3+1”教学模式下的应用型工业工程人才培养刚刚开始,至于培养的效果如何,需要接受企业和社会的检验。
参考文献:
[1]姚寿广.德国两类技术型大学的比较与启示[J].中国大学教学,2011(03):92-95.
[2]王群珉,李康康,翁震华.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特色及其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07(35):41-44.
[3]董大奎,刘钢.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模式及其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07(07):41-44.
[4]陈世平,廖林清,侯智.国内外工业工程学科建设及专业教育比较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20):150-153.
[5]郭位,谭芙蓉译.前瞻工业工程的定位[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4(1):1-3.
[6]周跃进.建设有特色的工业工程专业[J].工业工程,2008(7): 140-143.
[7]黄丽,李泽蓉.工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6):98-100.
关键词:市场营销策略;互联网;引爆点理论
市场营销的本质就是商业企业如何博取消费者人群更多的关注力以及关注力带来的购买潜力。关注力越多,消费者就会有更大概率去消费企业的产品。虽然目前已经进入了互联网的时代,市场营销渠道增多,但是很多商业企业依旧要面对严苛的市场营销问题,如何在互联网环境下吸引更多的关注力以及制造更多的消费就非常重要。
一、从完善产品策略角度研究市场营销策略
首先,要树立一种国际化市场营销的观念,要注重商业企业产品技术的研发以及市场消费者的偏好波动,这是商业企业市场营销策略中最重要的部分,商业企业要不断了解外部环境的变化、消费者偏好变化以及竞争对手的策略。产品是一家商业企业市场营销的根本,包括组合营销、定位、直接感官体验、系列产品的开发、品牌效应等,其中对消费者影响最大的三种策略为定位、感官和价格策略。
1.产品定位策略
社会的发展经过了工业时代,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工业时代的特征是产品极大化生产,工业时代产生了流水线作业,使得更多的消费者可以消费同等的商品。但是,随着这种趋势的加重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得消费者关注范围扩大,其关注范围内一种产品的定位是否过于普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想脱离普通的品味,进入特定品味范围,以便区别于大众产品。所以,商业企业要把自己的产品定位在一定的范围内,增加消费者关于产品的差异性观念,在保证产品的质量基础上在产品之上附加新的服务和产品个性属性,引导消费者形成产品讨论氛围,比如产品论坛、产品朋友圈等,将流动消费需求通过个性的属性和服务稳定下来,形成永久的消费人群。
2.产品感官策略
传统产品感官营销策略主要集中在视觉刺激上,传统的营销环境信息相对较少,繁复的传统视觉营销可以给消费者带来直接的视觉刺激,并且跟环境产生了强烈对比,所以传统视觉营销可以带来良好的广告效果,但是互联网时代改变了人们的环境,使得人们可以随时获取大量信息,信息数量已经不再能引起人们的强烈关注,人们转而投向营销信息质量上面。信息越多的产品感官刺激,反而会降低消费者的注意力,而信息质量高、信息表达直接的方式反而更容易获得消费者青睐,通过研究,很多互联网企业的网页产品展示特点变化独到,消费者开始逐渐关注精简的产品感官刺激,精简的市场营销广告可以使消费者更快把握产品的核心信息,比如小米彩虹电池精简包装。
3.产品价格策略
除了上述两种策略外,价格策略也是一种直接影响消费者是否购买的一大策略因素。关于价格策略,其与前两种策略相辅相成。价格策略的核心思想是最大化长期利润,这就使得商业企业的产品价格设定不能盲目比拼价格,保证质量前提下降低生产成本是必须的,但是降低产品的价格却不是必须的。经济学中,有一种商品叫吉芬商品,当价格上升时,需求量反而增加,而不是减少。最佳的价格策略就是让产品处于吉芬价格,吉芬商品的特点就是相对低档和必需。吉芬价格的产生需要产品定位、感官和质量等多重因素作为基础,在此基础上,适量让产品产生微量价格提升波动,可以刺激消费者产生一定的稀缺紧张度。
二、基于引爆点理论角度研究市场营销策略
随着互联网的大力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这就给商业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基于纯广告明星模型的营销手段所带来的冲击力已经逐渐让消费者麻木,同时,由于参与广告拍摄的明星并不保证广告产品的真实性,纯粹以打广告而制作的明星广告反而很容易被消费者打上“假”的标签,同类广告的数量对消费者产生的新鲜感刺激满足边际递减规律。所以互联网环境下诞生了新的市场营销策略。即事件参与型市场营销策略,商业企业的产品只是关注力的附带品,而商业企业本身作为主角参与了一个重大事件的整个演绎过程或者市场营销的氛围会对消费者有代入感,比如《跑男》中的RIO鸡尾酒和安慕希牛奶营销,相比传统明星广告的“硬植入”,消费者更容易接受故事类市场营销途径。故事类市场营销就涉及一种理论,即引爆点理论。引爆点方式是通过让消费者主动关注一个内部事件从而扩大事件的影响力,而不是让消费者被动接受营销信息。引爆点理论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引爆点》中所提到的一种观念,其表达的观念是,很多难以理解的潮流都符合固定模式,掌握了这个模式就很容易产生潮流和获取广泛关注力。通过结合引爆点模式和市场营销策略。传播者和传播渠道是打开营销市场非常重要的环节,传播者或者渠道的一个特点就是拥有广泛的影响力,同时传播者和专业圈之间拥有稳固的信任关系,专业圈产生的信息对传播者有足够影响力,传播者信任专业圈中的人、产品,同时产品足够引起传播者重视,传统电视媒体通过明星做广告也具有类似过程,但是明星广告本身具有商业属性,其是以推销产品为目的,而传播者并不参与商业营销,其出发点是因为产品的优异而推荐,而且这里的传播者和途径脱离了传统电视媒体和视频媒体的束缚,转而以微博、微信等纯文字和真实情绪表达,会给消费者更高可信度,而且很多情况下,传播者并不是主动推荐专业圈中的产品,而是消费者主动咨询,非被动接受广告传播,即图2中并不存在如虚线所示的单向通道,而是双向的,甚至只有向上单向通道。传播者本身不再局限于明星,传播者可以是任何具有互联网影响力的人,也就说明传播者可以是专业圈中的人本身,比如小米手机的市场营销。第三部分就是消费者,消费者跟传播者之间也没有严格的界限,消费者也可以是传播者,如微信朋友圈中的推荐,这里微信圈推荐不是微信圈广告,是非盈利的产品推荐。上述所讲是关于个别人对于市场营销的重要影响,其营销的效果依赖个人的性格特征及性格特征产生的影响力。
三、从消费者角度来研究市场营销策略
消费者角度是指消费者对于不同产品,其重点关注度不同。从消费者角度来研究就是站在消费者立场上,如何选择产品,消费者侧重点在哪里。每个消费者心里都有一套决策机制,用于选择最优的符合自己利益的产品,而消费者的选择决定了一个产品的市场营销是否成功。消费者决策机制满足的基本原则是,当消费环境安全时,消费者倾向短期即时效益的消费方式;而当消费环境危机时,消费者倾向选择长期保守的消费方式。这里的消费环境,不仅仅是指空间环境,还包括资金是否充足,一个行业是否令人信任等。消费环境的不同安全程度会让消费者产生不同的安全感。当消费环境安全时,消费欲望就会更加强烈,而产生短期消费;当消费环境较为恶化时,人们就会感觉到危机,而产生长期观察的行为,保留基本的消费习惯,这里消费环境安全与否跟消费者所有的接触渠道中起关键作用的信息有关,是消费者一种主观感受,当对消费者影响很大的渠道整体保持积极态度时,消费者会感觉环境安全,反之感觉危险,所以,这就验证了第二部分传播者的态度对于消费者的重要性。结合图3和图2,消费者会根据其最信任的传播渠道所展示的正面或者负面信息做出反应。当然,图2中消费者、传播者和传播渠道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稳定,如果消费者长期接收到质量低下的信息,那么消费者与传播者之间的渠道就会断裂。以2010年开始流传的广西迪卡玉米转基因事件为例,转基因食品在市场营销推广过程中遭遇了无法预料强烈抵制,原因就在于转基因食品让消费者产生了严重不信任感和危机感,导致人们消费欲望处于严重的低谷,甚至是强烈抵制。食品消费问题在一般情况下只会涉及食品本身色香味问题,但是由于转基因触及到消费者生命安全底线,所以引发强烈反弹。从消费者角度思考市场营销策略的时候,需要考虑马斯洛需求理论。在现代社会中,对于一般人来讲,生理需求如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安全的需求成为当前社会的最基本的而且是长期的需求,任何触及安全底线的产品都会被淘汰;当下层的基本需求满足后,处于更高等级的市场营销策略就更容易获得成功。
综上,商业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重点随着互联网时代到来,也逐渐以不同形式改变着,主要变化由传统媒体市场营销策略转变为互联网市场营销策略,只有定位明确,选择了合适的市场营销策略,才能使得以最小成本投入获取长期最大的企业收益。
参考文献:
[1]谭凌波,谢晋宇,陈扬.人力资源经理的议题营销过程及策略研究[J].管理世界,2013,(2):141-155.
[2]廖卫红.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互动营销策略对消费者行为影响实证研究[J].企业经济,2013,(3).
[3]杨会菊.新时期中小企业营销策略创新问题的研究[J].中国商贸,2012,(1):52-52.
[4]李子叶,沈灏,董维明.新产品如何打动市场———营销策略、组织关注与新产品采用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15,37(3):99-106.
[5]胡新平,李天丽,邓腾腾.质量和价格影响需求的双渠道供应链饥饿营销策略[J].系统管理学报,2015(3):436-443.
[6]格拉德威尔.引爆点[J].中国经济信息,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