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华孝道歌词范文

中华孝道歌词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华孝道歌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华孝道歌词

第1篇:中华孝道歌词范文

关键词:语用预设;语境;关联;孝道;和谐社会

在中央电视台1999年春节联欢文艺晚会上,一首优美动听的歌曲《常回家看看》引起无数人的关注,瞬间传遍大街小巷,风靡大江南北。它以最朴素的语言倾诉着人间至纯至真的情感,寄托着普天下所有父母和儿女的心愿。它使用日常生活化的语言,营造出一幅温馨甜美的日常生活画面:天伦之乐、全家团圆、满屋平安。但这一简单朴实的歌曲,却一时风靡大江南北,争相传唱于大街小巷。它之所以能如此打动人心并迅速传播开来,是由于虽然素朴,却能直击人心,从而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本文尝试运用语用预设、语境和关联原则等语用学理论,来揭示阐发这首歌为何在新时期给人的心灵的带来巨大感召力。

一、语用预设理论

预设问题的出现为语言学增加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预设也成为语言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预设可分为语义预设和语用预设。本文主要研究歌曲中的语用预设。对于什么是语用预设,归纳起来有三种主要的说法:第一种理解认为语用预设指的是说话人对言语的语境所作的设想。从这种观点出发,每当说话人在一定语境中使用一句话语进行交际时,他对语境总是持有某些设想;第二种理解把语用预设看作是实施一个言语行为所需要满足的恰当条件或是使一句话具有必要的社会合适性所必须满足的条件。Jackendoff 认为语用预设是用以表示说话人和听话人所共有的句中的知识。简单来说,语用预设是指那些对于语境敏感的,与说话人(有时包括说话对象)的信念、态度、意图有关的前提关系(何自然,1997)。

在歌曲《常回家看看》中,歌名就包含很多语用预设,比如,谁要回家?回家去干什么?什么时间回家?怎样回家?为什么要回家?等等这一系列问题。在歌词中,这些问题并没有得到清晰明确的解释,但作为听众,特别是中国听众,能够很容易得到以上问题的答案,这就主要归功于歌词和听众之间拥有共同的背景知识,也就是两者之间建立了共同的语用预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家在每个中国人心中占据了无上的地位,它是人们得以慰藉心灵的精神家园。在当代,每当春节,就会有无数游子踏上回家的路途,春运的巨大压力从侧面也说明了家、回家和亲人团圆对中国人来说是多么重要。哪怕在火车站等上一周也磨灭不了他们回家的念想,因为他们知道,亲人在等着自己的归来。与此同时,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的了巨大发展,但是,越来越多的人迫于生活压力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外地去打工。在计划生育政策下出生的80后年轻人也加入打工者的队伍,由于他们独生子女的身份,长辈们更是疼爱有加,更是希望孩子能在传统节日回到自己身边,陪着自己,和自己聊聊天,排遣内心孤独。同时,离家在外的艰辛生活也使得这些游子们内心深处荡起回家寻求精神蕴藉的需求。

根据这些语用预设,我们不难理解对于上文提及的几个问题。歌曲希望子女能够经常回家看看自己的父母,不仅要在物质的上供养父母,更要关心父母的精神需求。乌鸦尚有反哺之举,何况人乎?有了这一共同预设,我们就会对歌词有更深刻的认识,更能体会父母盼望子女回家的热切愿望,也能够明白为何会有那么多老年人听完此曲会热眶盈泪,为什么子女们在过年过节听到此曲会心神不安,产生强烈的回家欲望。

二、语境理论

语言的生命在于运用,人们使用语言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中,即拥有语境。语境是由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来的,并区分了两类语境,一是“文化语境”( context of culture ),指说话者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文化;二是“情景语境”(context of situation ),指言语行为发生时的具体情况。语境因素包括时间、空间、上下文、情景、对象和话语前提等,这些因素和语词的使用有关。

表面上看,语境主要通过文字和语词来发挥作用,但实际意图的表达和蕴含的传递都贯穿在生活世界的文化、社会以及个性结构之中。“任何话语机制都要依附于非话语机制才能得以运转,才能发生效果。”首先,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语境对话语的选择及使用具有约束作用并渗透到语言使用的各个方面。在语言交际中,选择恰当的语言成分和表达方式是理往的重要表现。语境判断决定说话者对措词和结构的选择。说话者遣词造句都是依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语言结构。其次,语境有解释话语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语境能将字句、话语与主观世界、客观世界,过去、现在、将来各个方面联系起来,使话语处在一个紧密联系的状态,从而使话语可以被理解。最后,从文化积淀的视角来看,语境可以吸收主体之间交涉和互动中,根据特定的主客观条件而逐步产生的,对可能生活的预期和塑造具有引导或约束作用的要素,从而促成新的价值和行为规范的形成。

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孝敬父母已经深入人心,并已形成强烈的社会舆论。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人,对孝道甚是看重。至圣先师孔子总结古圣先贤之经验,发掘人性的真善美。他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事情。他讲孝之内容,主要有三条:一是养,二是敬,三是谏诤。养,就是让父母吃饱穿暖,衣食住无忧。敬,就是在人格上要尊敬父母,如果只养而不敬,孔子说:“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鸟鸦知反哺,羔羊有跪乳,人不孝其亲,不如禽和兽。谏诤,在孝经第十五章中明确指出,只要有不义之事,就应该谏净。“亲有过,谏使更”,“谏不入,悦复谏”,孔子不赞成愚忠愚孝。孟夫子在孔子提出的养、敬、谏诤的基础上,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把对父母的爱延续到对其他老年人的爱敬。正是因为此,《常回家看看》才能在中国人脑海里营造出一幅温馨甜美的日常生活画面:天伦之乐、全家团圆、满屋平安。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语境,我们才能更好的去理解上文提及的语用预设,深刻去体会“看看”的含义。

三、认知语境下的交际关联原则

关联理论是 1986 年由 Sperber 和 Wilson 从认知交际的角度提出的。关联原则是由两个笼统的原则组成: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从认知原则来看,人类的认知常常与最大关联性相吻合,即听者在理解话语时,以尽可能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从关联原则来看,任何一个明示的交际行为都应设想其为本身具有最佳关联,即听者在理解话语时付出一定的努力之后就能获得足够的语境效果。由于话语本身具有关联性,这种关联性使听者对说话者的交际意图作出合理的推理,从而达到对话语的正确理解与反应。关联理论之所以可以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因为它可以使人们综合现存的所有假设而积极地进行猜测和推理,因此如果出现不恰当或多余的联系,就会使听者或读者觉得奇怪,而这种看起来无法理解的奇怪感觉却可能表达了说话者希望听者可以超越原本的语言表层,从正常的逻辑思维单去体会其背后的隐含之意。Sperber 和 Wilson 认为,关联的程度取决于话语所具有的语境效果和处理话语时所付出的努力这两个因素。在言语交际中,交际双方对世界的假设以概念表征(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的形式储存在人脑中,构成用来处理信息的认知语境。说话者的目的是通过自己的明示话语激活听者头脑中相关的语境假设,正确理解他的会话含义,实现其交际意图。因此,在以寻求关联为取向的言语交际中,说话者总是首先对听者的认知能力和语境资源作出某种假设或判断,然后选择合适的语言,以恰当的方式把自己要传递的信息呈现给听者,以便听者能用最小的努力获得最大的语境效果,达到最佳关联的理解。

当今社会,成年子女远离父母的情况非常普遍,“孩子常回家看看”,是空巢父母们的殷切期盼,然而由于诸多现实问题,有些子女即便想“经常回家”也很难做到,比如工作忙,没时间,比如因交通原因出行困难或经济困顿难以成行等等,致使父母缺乏亲情抚慰,寂寞孤独。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草案,对居家养老的“空巢”老人权益给予了关注,强调“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要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人”。该条款已正式成为法律,今后子女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可以,法院会立案审理。赡养老人成为一种伦理义务,老人得到儿女的亲情看望就是一种伦理权利。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常回家看看”应是子女基于血缘亲情、不附带任何功利目的的行为,如今却要用法律来保障,这不禁令人汗颜。

“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是人世间一种高尚的、纯净纯善的情感。它的本质就是爱,就是慈悲。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人伦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是一颗永远闪耀着人伦道德之光的璀璨明珠,是维系中华民族经久不息的珍宝。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影响教育了六百多年的中国人,宣传广泛,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当今社会中也有行孝敬老的感人故事,但缺乏总结和宣传。党和国家应充分利用当代先进媒体,大力倡导孝文化的宣传,让人们明白孝亲敬老是一种高尚品德。正是因为传统孝道,才能使人在听到《常回家看看》时,反思自己是否对父母尽了赡养职责,是否在精神上给予父母更多的关心。也是这一舆论,使得一些子女认识到并改正自己的失误,从而给家庭带来无数的笑语欢颜。

四、结语

语用预设、语境和关联理论是哲学家、语义学家、语用学家共同热衷的研究问题,也是流行音乐深受大众喜爱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以歌曲《常回家看看》为例,运用语用预设和语境理论探讨了流行歌曲深受欢迎的原因。尽管此曲用词平淡,但它却可以达到特殊的语用效果,及时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及时化解或缓冲社会矛盾,增强歌曲的感染力。

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每个家庭也会面临—些新的矛盾和选择。此时,我们需要积极采取措施,及时疏导化解,避免此类问题形成广泛的社会问题。构建和谐社会,除了发挥政府必要的职能外,流行歌曲作为大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一种文艺形式,也应及时其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及时化解或缓冲社会矛盾,为构建和谐社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尊敬老人,照顾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我们多关心一下老人,让他们不再孤单。

[参考文献]

[1]Grice, H. P. 1975. Logic and Conversation.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2]Jackendoff. R. 1972. Semantic Interpretation in Generative Grammar [M]. Mass: The MIT Press.

[3]Levinson, S. 1983. Pragmat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Yan Huang. 2007. Pragmatics. London: Oxford Press.

[5]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年版。

[6]何自然,陈新仁. 《当代语用学》,北京:外语与教学研究出版社,2004 年版。

[7]何玲梅,《试论预设现象的语用特征》,《求索》, 2004年第 8 期。

第2篇:中华孝道歌词范文

与过去有所不同,《婆》是以2009年入选“感动中国候选人”、“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的漯河农村妇女王淑贞为原型而创作的。早在20世纪70年代,王淑贞的前夫因病去世,她带着孩子与双目失明的婆婆改嫁,侍奉婆婆到98岁。这是一个孝亲典型,也是一个传奇,接手创作这样一部广播剧,我们既感到压力,也充满信心地迎接挑战。我们深入王淑贞所在的农村老家空冢郭乡赵岗村进行采访。遗憾的是,此时的她已成为“名人”,心理发生了变化,完全不能像过去那样一五一十地含泪讲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可我们从交流中对人物的语言、性格有了立体感。我们只有在艺术的真实中对人物原型的意境进行拓展。

在《婆》剧动笔之前,大家对创作题材进行了反复磋商,提出了不同意见和认识:

一、该广播剧以“孝道”为主题并不过时。创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孝道,对于中华民族来说,孝道是永恒的美德,并且我们的社会正在回归对孝道文化的信仰,孝道正在与当代的感恩教育接轨。

二、对素材要作精心的选择、提炼和艺术加工。

三、按照“精品”的要求,剧本不能只有好听的故事,更要有思想性、艺术性及审美价值。

四、谨防把人物形象塑造成高、大、全,不要猎奇。广播剧的主人公本身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人物的苦和累及奉献精神要写得合情合理。要写出人物的智慧、能力及思想境界。

五、对根据真人真事创作的广播剧,谨防完全拘泥于真事,不能写成新闻报道及先进事迹材料,更不能用好人好事去堆砌,但发挥要合情合理。

写该剧前,我们曾向文艺前辈熊生民老师请教,他说了这样一段话:“由真人真事上升成为一部广播剧作品,是一个从始至终都充满痛苦、挑战及喜悦的过程。它的真正成功是严格区分了生活中的人物形象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诚然,后者源于前者,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等同。广播剧的作品图解化,还原原始状态的功能应该结束了,否则,广播剧的审美、可听的魅力将丧失殆尽。”

专家的指导与大家的共识为创作这部广播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真正要把这些零散状态的素材整合为有机统一、血肉丰满的生活整体,能够让这浅层和繁杂的众多感受凝聚为深层的、独特的思维成果和强烈情感,还要靠我们在创作广播剧中主、客观的融合和驾驭题材的能力。从艺术性来讲,《婆》剧从语言、人物细节刻画、戏剧冲突、性格塑造、音响元素等各个方面均表现出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语言本色质朴,揭示人物性格,突出主题

语言是广播剧的骨骼,语言的鲜明与生动,对揭示全剧主题、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精神、激发听众情绪,都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在本剧的开头,作者运用老年英子和孙子的对话作为引子:

孙子:奶奶,你也能活到太奶奶那么大吗?

英子:乖孙子,只要你孝顺奶奶,奶奶肯定也能活那么大!

孙子:奶奶,我一定孝顺你,老师还教我们背《弟子规》呢!

剧情开头就用奶奶和孙子拉家常的方式引出了本剧的主题“孝道”,并且孝道正在代代相传。又如,英子在创建全省文明村现场报告会上的发言:

今天让俺来作报告,其实俺也没啥说的,俺就是侍候俺的婆婆,这都是俺分内的事。说实话,俺婆婆双目失明,伺候她到98岁,俺确实吃了不少苦,可俺觉着良心不逃愧,俺觉着活得光荣。(掌声)俺累的时候也烦过,也打过退堂鼓,可俺良心上过不去呀。养儿养女都一样,都想老了有个依靠,婆婆把自己的孩儿给咱,也就是把后半生的依靠给了咱,靠住靠不住,就看咱做媳妇的咋样。婆婆也是妈呀!……

这些本真、质朴的语言把英子善良、宽容、坚忍又简单纯朴的性格表露无遗。

感人至深的细节,人物形象生动丰满

细节决定成败,成功的人物形象离不开细节的描写。细节的生动描写最能打动听众,最能让听众难以忘怀。《婆》剧中有多处成功的细节,如英子带婆婆在城里治好病回到家中。

宝刚:(高兴地)英子,你回来了,几天没见,俺可想你了,娘好了吧?

英子:好多了。

英子:宝刚,这次进城俺给娘买了几样东西,你看看。

宝刚:这是啥?

英子:傻瓜,这是手炉,娘老了怕冷,好咳嗽,冬天可以暖手,放到那胸口上还可以暖心。

宝刚:这是收音机!(出收音机的声音)得多少钱呢?

英子:不贵,娘眼睛看不成电视,有这东西呀,她一个人就不闷了。

宝刚:啥都是娘的,心里就没有俺。

英子:你看这块料子咋样,这是目前最流行的。

宝刚:(生气)俺不看,也不是给俺买的。

英子:(笑)这就是给你买的,倔巴头,这块料子可不便宜。

宝刚:(傻笑)英子,你心里有俺就中,花那钱干啥。(兴奋地)英子,俺去给娘做饭去。(家庭用具碰撞声……)

这段描写细腻生动,既表达出了英子对婆婆的孝心和夫妻之间的恩爱,同时也表达了宝刚憨厚、单纯的性格。对于广播剧来说,人物形象的细节描写无疑是靠语言、音响来实现的,这段对白中的语言并不多,但简洁、生动,准确地表现了人物性格和人物心理,且有丰富的情感含量和较强的艺术魅力。

音效意蕴丰富深厚,象征性和表现性较强

直接把一部广播剧展示给听众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音效。在《婆》剧中,英子失去丈夫,婆婆难受、孩子哭闹,风雨同时又吹坏屋顶的声音给听众增添了无穷的情感张力,给作品增添了很大生机。梅花的泼辣无赖,英子新婚夜突然发现婆婆失踪上吊后的惊恐,悲痛声嘶力竭的长嚎等,在剧中展现得淋漓尽致,令听众无不动容。此外,剧中人物在音质、音量等方面都有较鲜明的差别,而且往往以对比的方式来表现,使全剧中的声音显得丰富鲜明。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剧中的主题歌曲,歌词真切质朴、生动感人,旋律明快流畅,同时融入了河南地方戏曲的元素,非常符合农村题材的剧情。

用好听的故事动人的情节吸引听众

广播剧是一门听觉艺术,是通过声音调动起听众的想象。除了语言、音效、音乐等重要元素之外,好听的故事、起伏的情节更是吸引听众的关键。《婆》剧在这些方面做得十分成功。

主人公英子的丈夫因病奄奄一息,他迟迟不能瞑目是害怕双目失明的老母亲无人照料。悲痛万分的英子,为了让丈夫能够安心地闭上眼睛,她承诺:“有我一口吃的,就有咱娘一口吃的。”该剧从英子的丈夫去世,面临生活压力、台胞提亲、拒绝改嫁、再嫁宝刚、舌战梅花,生活中风波时起,中间或侧面或映衬地穿插着反面人物梅花虐待并最终逼死自己婆婆的事情作为对比,最后以梅花受到应有的惩罚,英子尽心尽力侍奉婆婆终老晚年,英子的精神影响并温暖着身边所有人而结束。剧情丝丝入扣,快速地演绎变化着矛盾冲突,催人泪下的情节一步步地把故事推向。

在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塑造鲜明的人物形象

矛盾冲突是戏剧不可缺少的元素,人物的塑造需要在冲突中完成。剧中丈夫离世后,英子与村里30多岁的“光棍”宝刚结为夫妻。婚礼之时,宝刚的姐姐梅花大闹婚礼现场:

赵梅花:宝刚,你的脑子叫驴踢了,你个傻蛋,跟她结婚!王英子,你个坏良心的,叫我弟弟给你填坑,就不怕天打雷劈!

英子:梅花姐,今天是我和宝刚的喜日,你有啥气以后再说,来,进屋喝茶。

赵梅花:呸,你们的喜日?带着婆婆改嫁?既然想立牌坊,就别再当!宝刚,今天你要不把她从这屋里撵出去,我就在这儿吆喝没完!……

这是一幕有声有情有景的感人戏。在这场激烈的矛盾冲突中,主人公英子的形象凸显,人物个性、语言风格都很好地展示出来,听众可以感受到戏中的英子人穷志不短,与婆婆相依为命的决心,不由得对英子的坚强、不服输的个性产生敬佩之情。

《婆婆也是妈》无论是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来讲都是一部十分优秀的作品,它境在音中,情在声外。该剧的播出在听众中引起很大反响,促使人们怀着一颗满满的爱心主动去化解家庭生活中的矛盾,带着宽容与感恩,去对待我们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朋友,乃至陌生人。

第3篇:中华孝道歌词范文

1琼瑶小说的社会与人生价值

1.1作品中的社会学内涵

1.1.1传统文化观念的显现与影响

20世纪60年代的台湾社会环境是十分封闭的。琼瑶既是从中国内地迁往台湾的作家一员,其作品必然会打上中华传统文化的深深烙印,中华主流文化中的儒家文化其思想核心为: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种影响也时时在其小说中得以再现:如父为子纲、注重孝道以及对女子观念的重视。以《失火的天堂》这部作品为例,作品中充满了幻灭之感。少女洁舲想象中的天堂是透明的,当她试图走近这个透明的天堂时,天堂失火了,她也因此而幻灭。她曾经是饱经磨难的豌豆花,命运多舛,美丽而纯洁善良,是一位落难的公主。在遭遇了魔鬼继父的蹂躏与虐待后,幸得医生秦非和护士宝鹃的救助,成长为一个美丽、飘逸而纤尘不染的女子,并且有了一个全新的名字洁舲,即一艘美丽的小船。然而,她的内心是如此的脆弱与不安,面对失身的痛楚,她不敢恋爱,传统文化对于女性观的影响让她觉得自身不完美,不配得到真正的幸福。她对于爱情处处躲闪,在下定决心接受爱情之后,却未曾想过往不堪的身世秘密被揭穿,爱她的男人以及他的父母不愿家族蒙羞,即使他们知道洁舲也是受害者,也无法摆脱世俗的观念。等到爱她的男人终于醒悟,洁舲已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并留下了调侃的诗句:我终于知道天堂的颜色了,它既非纯白,也非透明,而是火焰般的红,神仙们都忙着救火去了,至于人间那些庸庸碌碌的小人物,他们实在管不着了[1]。

1.1.2美国文化的融入与渗透

“从50年代起,台湾在接受美国政府的政治护佑以及经济援助的同时,通过教育体制的美国化改革和西方文化的渗透,使得台湾的思想文化日益出现强烈的西方色彩”[2]。而在琼瑶的相关作品里,与时俱进地书写了美国文化的融入以及对于台湾人民生活的影响:如在《烟雨濛濛》(即后来改编成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一书中,作品中的人物时常见面的地点便是在陆依萍驻唱的舞厅,依萍也会唱一些由美国歌曲填词改编的歌曲。在《我是一片云》里,女主角段宛露的男友顾友岚是个留美工程师,而段宛露与作品中的两位男性也常在咖啡厅与西餐厅里见面约会。在《梦的衣裳》里也有这样的情节,女主角陆雅晴为了赌气,在台北一家名叫“花树”的豪华西餐厅里,“她狠狠的点了牛尾汤、生菜沙拉、菲力牛排、咖啡、奶油蛋糕,和一大杯冰淇淋”。而牛作为农业社会里重要的图腾与象征,以前的台湾人民是少吃牛肉的。故此可以说在人们的经济、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里都能够显露出美国文化对于台湾社会的影响。我们更可以在琼瑶的作品里看到台湾社会经济的变迁,西方文化的涌入,以及东西方文化的交织与碰撞、矛盾与融合。琼瑶的小说创作与时俱进地展现了这些文化的碰撞与转化,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社会学的内涵。

1.2社会审美价值

琼瑶小说的主要创作在集中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她的小说之所以拥有广大的读者群,并历久弥新,影响至老、中、青三代,与之出现的时机恰当不无关系。其时的中国内地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传统、守旧的观念仍然占据上风,压抑着、禁锢着人们的思想与心灵,而人们对于真实情感与美好爱情、生活的渴望与期盼是不曾磨灭的,被压抑良久的精神需求也需要得到适时的排解与释放。这时琼瑶小说便如一剂甘露,滋润了人们干涸的内心,极大地满足了身处情感沙漠之中的人们的心灵需求。这种在妇女思想解放的基础上,对于爱情与情感意识的个人化追求,不难说具有人性化的启蒙和先导的意义。甚至有人这样说,鲁迅和琼瑶的小说都是时代与人生经历相结合的产物。他们对于人性与生命都有着深层次的思考与关怀。只是鲁迅小说关注国民思想、精神和意志,代表的是民族中的大多数,他常常通过小说创作揭示出人性与社会的黑暗面,以此来激发人们的思考和讨论[3],而琼瑶小说却是从审美的另一面将人生中美好的爱情、亲情、友情进行一一展现,甚至构筑了现实中难以寻觅到的梦幻纯爱给人慰藉,令人想往和陶醉。当然,琼瑶小说的内涵与深度是无法与鲁迅小说相比拟的,但其小说对于美好情感与生活的祈盼却是真挚的,其小说的适时出现也满足了人们被压抑的精神需求,尤其是满足了青年人的心理取向和内心真实的价值追求、审美诉求,从而体现了时展与演进的必然要求。

1.3对生命与人性的关怀意识

具有女性、母亲身份的琼瑶,以女性特有的关爱情怀表达了自己对于生命、人性乃至整个人类的关怀。

1.3.1关注普通人的情感意识以及相关社会问题

琼瑶小说虽以爱情为主题,但其中不乏对于一些社会问题的关注,如涉及青年一代的成长教育问题、传统一代的婚姻价值观问题以及大学生的迷失彷徨、人类的道德责任感等问题。她对于女性在人生中可能遇到的相关敏感社会问题诸如同居、外遇、、被虐等也进行了书写,并在同时向这些女性显示了强大的人文关怀和怜爱。譬如自传体小说《窗外》向人们展示了青少年在成长教育方面的问题,青少年需要父母的尊重及认同,而并非简单粗暴的管理,这样只会适得其反。琼瑶在作品中塑造的母亲形象也是两极分化的,一种是如《窗外》、《一帘幽梦》中简单粗暴式处理问题,不懂得关怀与尊重儿女内心隐私与自的母亲;一种是宽宏有量、开明大方的慈母形象,如《月朦胧、鸟朦胧》中刘灵珊的母亲。还有一部《匆匆,太匆匆》,这部作品是在真实故事背景的基础上艺术加工而成,感人至深,讲述了年轻大学生的爱情迷惘与责任感问题;《碧云天》谴责的主题是现代社会借腹生子的不道德行为;《烟锁重楼》中表现了旧式的“三纲五常”观念对女性幸福的扼杀;等等。这些作品中的故事情节与人物形象都寄寓了作者对于生命和人性的关怀意识。

1.3.2对生命韧性意识的赞美与宣扬

琼瑶认为人应该具有坚强的生命力,在面对人生的困难与问题时,应以强大的精神与意志力与之抗争。可以说,琼瑶小说中的不少女性虽然纤弱,有的还饱经命运的折磨,但她们的内心是坚强而独立的,是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女性典范与代表。她们敢于争取,敢于反抗命运的不公,敢于向世俗挑战,并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可能地改变自己的命运。《菟丝花》中,忆湄和她的母亲,她们是生活的强者,可以主宰自身的命运,有勇气与能量面对并克服生活中的困难与阻碍,还能成为弱者的救赎者。而相对照的人物皑皑及其母亲,她们充满无助感,没有生命力,只会将自己柔弱的灵魂依附在强者身上,永远期待别人的救助,而无法依靠自身力量对抗或改变命运。她们的这种依附不仅会给别人带来不幸和灾难,同时,也将导致自身的不幸或毁灭。琼瑶通过这样的对比来启迪读者:女性,在生活中应该做个强者!不要做弱者!其他女性人物如《烟雨濛濛》中的陆依萍,对待生活是如此地不屈不挠、不卑不亢,还有像《船》中的女主人公唐可欣,她是一个勇敢、坚毅而独立的好舵手,正确地把握了人生的航向。她相信自己的选择、坚持自己的选择,而且忠贞不渝,她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终有一天会获得圆满的爱情。她虽然爱一个人,却不会迷失自我,不像作品中另一女性湘怡只会对自己的爱人一味的放纵,而最终导致自身与爱人的毁灭。由以上分析可知,琼瑶是一位具有高度责任感的女性作家,她在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对人类的仁爱关怀以及对于生命、道德与责任感的理性思考必然会引起读者对人性、命运等相关问题的探究与思索。由此,我们认为她的小说具有了更加广阔的社会意义与人生意义。

2琼瑶小说的古典诗意美和传统文化韵味

琼瑶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她的父亲是一位典型的书生,其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以及那份传统儒家的美德,让她深深尊敬;而母亲在中国诗词歌赋艺术方面的造诣,也令她十分羡慕[4]。在父母的熏陶下,历史、古典诗词、绘画等方面的学识与修养被琼瑶在其日后的作品中酣畅淋漓地运用,她作品中的古雅与传统韵味也使其在同类言情文学作家之中更显清新脱俗。

2.1书名与标题的古典诗意美

中国的古典诗词有着独特的魅力,古诗的魅力就在于“隔”,在于“隐”,在于含而不露,却又蕴藉隽永。琼瑶对于古典诗词有着很高的驾驭能力,她对于古诗的巧妙化用正是借他山之石来攻玉,从而使其作品有着更加深广的情感内涵和韵味。比如,琼瑶在其小说的书名中就融入了中国的古今诗歌,使人过目不忘,印象深刻,同时其作品又与诗歌的意境相配合,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如欧阳修的一首《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数重。”三个“深”字展现出古老庭院的寂寞、幽深,赋予“含烟山庄”神秘的色彩和氛围,使整部小说具有引人入胜的魅力。《菟丝花》这部作品的名称来源于李白的一首诗作《古意》:“君为女萝草,妾作菟丝花,轻条不自引,为逐春风斜。”菟丝花作为一种藤蔓植物,靠吸收它所缠绕的大树的养料才能生存,这与作品中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必须依靠对他人的依附才能生存,没有自身独立的品格相呼应,从而更具有了某种象征意味。

2.2作品中人名具有诗意美,人物性格具有传统文化内涵

琼瑶作品中的人物,都是才思敏捷、出口成章,善工诗词歌赋的俊才秀女,女子们都被琼瑶赋予了很美丽的命名,如含烟、梦竹、宛露、紫薇、雅筑、碧菡等等,人如其名,美丽纤弱而楚楚动人,富有才气,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她们忠贞不渝、温柔体贴,敢于为情生、为情死,为了爱情宁愿牺牲自我,或者忍辱负重,身心俱损。像《新月格格》里的新月格格、《梅花烙》里的白吟霜、《船》里的湘怡等,含着泪忍受一切的痛苦与哀怨,只为了她所爱的人。在这些女性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与审美标准。琼瑶小说虽然让男女主人公在爱情面前受尽了折磨与考验,但作者笔下的爱情往往是“发乎情,而止乎礼义”。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真挚感人,作者在浓墨渲染“情”的同时,表现出对于“性”的消解。作品中的人物即使有超越礼俗之处,也仅止于精神层面。于此意义上而言,琼瑶更倾向于是一个传统化的人物。琼瑶曾坦率地说:在我的身体和思想里一直有两个不同的我,一个充满传统,保守矜持、尊重礼教;另一个充满叛逆,热情奔放、浪漫有加。我把这两种相反的性格安在了《还珠格格》里的两个女孩身上,即叛逆的“小燕子”和传统的“紫薇”,其实这就是拆分开来的具有双重性格的我。因此,在浓重的民族传统观念支配下,琼瑶小说笔下的人物性格及其小说的许多情节内容便囿于传统文化的范围之内。

2.3歌词创作中的古典诗意美

琼瑶不仅引用了大量的唐诗宋词来构建书名,总领全篇的意境,她还善于借鉴唐诗宋词的养料,这些其实都表现出作者对于中国古典诗词的驾驭能力。首先,琼瑶创作的歌词具有唐诗宋词抒情模式中含蓄隽永的特点。唐诗宋词虽廖廖数字,却能够微言大义,经久不衰,就是因其当中却蕴含着深刻的情意,能够引发读者内心深处的共鸣。影视剧《一帘幽梦》里有一首同名主题曲《一帘幽梦》,歌词便是琼瑶创作的:“我有一帘幽梦,不知与谁能共,多少秘密在其中,欲诉无人能懂,窗外更深露重,今夜落花成冢,春来春去俱无踪,徒留一帘幽梦”[5]。透过歌词,我们可以想像有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子,渴望知音来欣赏她的才情,与之分享她生命中的一帘幽梦。这里面其实化用了“苏门四学士”之一的北宋著名词人秦观所作《八六子》中的一句: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琼瑶在进行歌词创作时就善于运用唐诗宋词中一些常见的意象,以此来营造符合主题的意境。如《我心已许》(《梅花三弄》第三部《水云间》的主题曲)这首歌词中的“犹记小桥初见面,柳丝正长,桃花正艳;你我相知情无限,云也淡淡,风也倦倦;执手相看两不厌,山也无言,水也无言;万种柔情都传遍,在你眼底,在我眉尖。”歌词不仅幻化与融合了柳永《雨霖铃》中的“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一句,而且所使用的“桥”、“柳”、“花”、“云”、“风”、“山”、“水”、“眉”等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出现的机率颇高。琼瑶对这些意象进行巧妙组合,便营造出一幅美丽的男女主人公相会的美景图。

2.4典型环境所具有的诗意与情感内涵

第4篇:中华孝道歌词范文

[关键词] 木兰 权力话语 翻译 裂变

1、引言

Mulan是迪斯尼推出的第36部年度动画巨片,其一流的工艺、宏大的场面、华丽的音效、奇特的景象、波澜的情节以及丰满的人物形象赋予该片强烈的艺术震撼力和感染力。之后,国内先后出现了两个配音翻译版。它们对Mulan在国内的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仔细对比电影Mulan英汉版本就会发现,木兰形象在两个版本中并非相同。在译者对人物语言不断改写和操纵之下,洋化的木兰形象逐渐裂变,趋向“中国化”。因此本文拟以许晴、成龙、陈配斯等配音的大陆版《木兰》为基础,从权力话语的角度出发,对裂变之路予以探讨。

2、电影Mulan之中的权力话语

法国后结构主义思想家、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权力”并非是禁止或阻止人们做某种事情的力量。而是由一切支配力和控制力构成的关系网。它既包括政治机构、国家法律等有形的权利,也包含意识形态、宗教伦理、文化传统等隐形的权力。而“话语”并非简单的“言语”,它从本质上讲是一种隐匿在人们意识之下的深层逻辑,暗中支配着各个不同群体的言语表达、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它不仅是知识传播和施展权力的工具,同时也是掌握权力的关键。因为在任何一个社会里,“话语”一经产生,就立刻受到若干权力形式的控制、筛选、组织和再分配。电影Mulan的拍摄及木兰形象的洋化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花木兰本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传奇女子形象,其“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壮举以及她身上所承载的“忠”、“孝”、“勇”、“烈”等品质使其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形象之一。人们赞美木兰、歌颂木兰是因为她迎合了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伦理观。体现了儒家思想的价值判断取向。可以说,木兰形象本身就是中国权力话语对世人的“言说”。但是当迪斯尼将木兰拍摄电影之后,情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迪斯尼塑造的木兰虽以“木兰替父从军”的民间故事为原型,但在经过西方诗学及文化的过滤之后,已不是在国人熟知的木兰,而成为西方语境下的中国故事。洋化的木兰“言说”的是西方的权力话语。片中的木兰不再是“百善孝为先”的中国传统形象,而是追求自我实现、光耀门庭的美国新女性。她不拘小节,勇敢聪慧,敢做敢为:皇上招兵服役之际,她劝阻父亲;全家用餐之时又大声抗议;之后连夜替父从军,有勇有谋对抗单于;胜利之后,拒绝宰相之职,她还不避“男女有别”,竟然“触犯龙体”,与皇上热情拥抱等等。木兰形象所承载的不再是“忠”、“孝”之道,而是“美国主流文化的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正如花木兰副导演托尼,班克弗特所说的那样:“我们当尽可能尊重原著。但我们清楚,我们不会把它拍成一部中国片子,因为我们不是中国人。我们有不同的感情和不同的叙事风格。”正是在迪斯尼文化工业机器的“叙述”之下,花木兰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形象逐渐被“洋化”,成为美国文化的代言人。

3、电影Mulan的配音翻译—冲国权力话语的言说

当洋化的木兰形象经迪斯尼的商业运作回归中国之后,译者所面临最大的困难是如何应付暗含在木兰形象话语之下的中西权力话语的挑战。因为在现代语境下的翻译已经不是简单的文字转化,而是权力之间的斗争,是征服与被征服之间的较量。长期以来,东方一直是作为西方的“他者”而存在的。在东西方的文化交流过程中,西方总以征服者的姿态对东方的文化肆意涂抹,将东方的文本纳入西方诗学体系。在这一过程中,翻译以其“归化”的策略起到了共谋的作用。为抵制西方新的文化霸权主义,译者们总是以杂和的文本形式、“异化”的翻译策略对其解构。但是在处理洋化的木兰形象时,译者所面临的情况和常规似乎大相迥异。因为他们所要处理的文本原型并非是纯正的西方素材,而是被西方“掠夺”改变之后的花木兰形象。而且译者所面对的是中国文化系统以及民族意识不断增强的中国观众。若以“异化”的方式处理,则是加剧了美国文化对中国木兰形象的改写,自己将成为暴力的“帮凶”。仔细观看国语配音的《木兰》就会发现,译者已经超越了配音翻译常用的技巧,以中国文化为基点,不断对剧中人物语言进行改写,使之符合中国诗学和文化的要求。

3.1 增加儒家思想,适应中国传统价值观

中国是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度,木兰形象之所以被世人喜爱是同我们的民族文化认同和传统文化价值观息息相关的。孟子曾曰:“孝之至,莫大于尊亲。”出于保家的尊父孝道和卫国的忠君之心,花木兰才能够不顾女儿身投身军戎。可以说,无儒家思想的烘托也就无经典的木兰形象。因此任何作者或译者想在中国语境下叙述木兰故事,其言说必然带有儒家色彩,否则那就不是中国的木兰。这也驱使译者在面对洋化木兰形象和其他角色时添加大量反映儒家思想的字眼。例如:

(1)Matchmaker:….Recite the finaladmonition

三从四德的四德你会背吗?

Mulan:Fulfill your duties calmly andrespectfully

妇德指的是卑顺

Reflect before you snack act.

妇言是少说话:妇容要端庄,还有

This shall bring you honor and glory

妇功,会干活,一定为家里争光

(2)Chifu:High treason!大逆不道!

Mulan:I didn’t mean for it tO go thisfar.

我并非故意欺君妄上。

这类例子还可以在片中找到很多。值得注意的是,为了重塑儒家长幼尊卑的人伦秩序,译者在翻译对白时使用了一套带有强烈中国文化色彩的对白词汇和短语:列祖列宗(Honorable ancestors),苍天保佑(goodluck),启禀皇上(you r majesty),臣在(Chifu/Yes,your highness),谕旨(proclamation),百姓(people,cilizen),男丁(man)等等。正是在译者的努力之下,洋化的木兰才重新具有了儒家思想的韵味。

3.2 淡化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

美国式的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一直是影评者们批评洋化木兰形象的要点。例如刘慧敏认为“木兰是女性主义的代言人,迪斯尼演绎的是一个女人经过奋斗最终成功,并得到社会认可的励志故事”。周琳玉也认为木兰颠覆了被动等待的灰姑娘原型,挑战了传统的性别秩序。女性主义也好,个人主义也罢,它们都是对个人身份的一种求证。但在中国的语境之下人们推崇的是集体主义、团队协作精神。而中国的女性主义也比西方要柔和的多。因此,以归化为主要翻译方法的译者此时必须处理好二者之间的权力关系。但对于隐含在故事情节中的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受字幕翻译时间和空间特点的限制,译者无力加以改变。可在语言的处理上,却有较大的余地。纵贯整个对白,最能体现女性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的语言是木兰与媒婆相亲失败之后的真情独白。木兰在失败后深情唱道:

Look at me/1 wll J never pass for aperfect bride/or a perfect daughter/can itbe I’m not meant tO play this part?/NowI see that if l were to truly to be myself/lWOUld break my family’s heart/who is thatgirl l see/staring straight back at me?/Why is my reflection somehow I don’tknow?/Somehow I cannot hide/who I am/though I’ve tried/when willmy reflectionshow who I am inside?/when will myreflection show who I am inside?

(配音)看看我,不是爹娘身旁的乖女儿。难成温顺新娘。我不愿,为出嫁装模作样。可若是违背家族礼教,三从四德,定会使全家心伤。那是谁家姑娘,在凝眸将我望?为何我的影子是那么陌生,无论怎么装扮,无法将真心藏,何时才能见到我用真心歌唱?何时才能见到我用真心歌唱?

对比之后可以发现,英文版的木兰的确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和女性主义色彩,因为她在内心不断追问自我,寻找自我“who Iam”“truly to be myself。木兰之所以忧郁是因为自我的迷失、身份的模糊。但聆听配音就会发现木兰苦恼的却是不愿“为出嫁装模作样”,寻找的是“真心”和“真心歌唱”!对自我身份的追问竟然被译者淡化处理成了“真心歌唱”。而且在汉语歌词中还出现了反映儒家思想的“家族礼教,三从四德”。译者的巧妙处理加上叶蓓清新婉转的歌唱使得木兰身上的女性主义和个人主义色彩大大削减。正是在译者的努力之下,洋化的木兰形象开始慢慢裂变。

3.3 低调处理英语文化词汇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实际上是文化的载体。关于文化词语的翻译,就意义而言一般有五种常见模式:直入式、阻断式、诠释式、融合式和归化式。而且在“字幕翻译中对文化词的处理应该提倡直入式,尽量少用或不用归化模式、融合模式和诠释模式”。但是从《木兰》国语版的配音翻译来看,情形却非如此。例如:

1)For I have been sent by yourancestors to guide you through yourmasquerade.

你的祖先派我来保护你完成替父从军的愿望。

2)Since we’re all out of potpourri,maybe you wouldn’t mind bring up some.

我们这里胭脂用完了,你捎点来。

3)This is what you give me tO workwith?Well,honey,I’ve seen worse.We’regonna turn this SOW’s ear into a siIk purse.

这是我要打扮的姑娘?噢,你可真够脏。把你这只灰色麻雀变成金凤凰。

在例中masquerade变成了“替父从军”;具有浓烈清香兼驱虫作用的混杂物potpourri竟然变成了中国人熟悉的“胭脂”;由谚语one cannot make a silk purse out ofa SOW’s ear演变而来的turn this SOW’s earinto a sllk purse也被归化成了把“这只灰色麻雀变成金凤凰”。对英语文化负载词的处理也可以清晰看到译者的意图:消解英语文化词的影响,进而消解其话语霸权。

3.4 发挥译语优势,灵活使用口语、成语和四字结构

这不仅仅是译文的美化问题,而是话语权力的争夺。话语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的控制、选择和组织过程受到权利的制约。而译者用优美的汉语表达源语意义就是对西方话语霸权的消解。同时我们必须看到活泼的汉语口语本身带有中国文化味道,而成语和四字结构是人们长期习用、简洁精炼定型词组或短句,是人们生产生活经验的总结,带有强烈的中国文化色彩。在电影Mulan的翻译中,它也成为译者改写和操纵的有效手段之一。

1)The flower that blooms in adversityis the most rare and beautitul of all.

梅花香自苦寒来,历尽磨难方显秀丽本色。

2)Hey,let me say SOmethingAnybody who is foolish enough tO th reatenour family,vengeance will be mineHrrrrr…

听我说吧。要是哪个傻瓜活腻了,敢找我们家的麻烦,让我来收拾他。哇呀呀……

3)Just one chance is that too muchto ask?I mean,it’s not like it’II kill ya.

连个赎罪的机会都不给。一帮老不死的。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