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范文

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

第1篇: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范文

一、我供电所对2012年度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要求

1、健全以所长负责,由有关管理人员组成的供电可靠性管理体系。

2、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管理部门颁发的有关供电可靠性管理的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制度等。

3、做好供电可靠性管理工作的统计、分析和总结工作,在主管领导审核后,按要求及时、准确、完整地报出,对不能确定的事件责任原因,必须报主管部门裁定。

4、加强对员工的供电可靠性业务知识培训和技术交流工作,提高全体职工对可靠性管理工作的认识程度。总结和推广新技术、新成果和新经验,不断提高供电可靠性管理水平。

5、实行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目标管理。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供电可靠性指标,对本年度的供电可靠性指标进行测算并分解,制定出本单位的保障措施,并将指标按月或季度合理分解至各个生产部门,岗位,进行考核。

6、建立供电可靠性分析制度。定期召开供电可靠性分析会,及时掌握本企业供电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提交详细的分析报告,用于指导生产管理。

二、2012年度为提高供电可靠率,计划采取的方式、手段

1、加强电网建设,改善电网结构,为提高供电可靠性提供硬件支撑。

2、强化运行管理,大力提高农网在装设备的可用水平。

(1)、狠抓对运行设备的巡视和预防性试验,提前发现缺陷并及时处理,避免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2)、做好主变压器和配电变压器的负荷监测工作,确保主干线路安全运行;

(3)、强化日常生产管理,督促基层单位堵塞安全生产管理上本文 来源 于贵 州学习 网 gzu521.com 的漏洞,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4)、统筹安排设备计划停运,最大限度减少停运时间。

3、推广使用新设备、新技术,提高农网现代化管理水平。

4、建章立制,健全网络,使可靠性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

三、2012年度主要工作计划

1、为了做到有章可循,具有可操作性,计划于年初制定我局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详细规定各相关单位的责任、权限、奖惩办法及动作方法。

2、严格执行计划停电制度,压缩停电次数和时间;

3、严格执行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正确使用相关程序软件。认真开展农网的供电可靠性统计和评价工作,做好供电可靠性数据的采集、存储、核实、汇总、上报、分析和反馈。

4、计划在年初完善基础资料、数据的基础上,正确填写各种停电记录,准确、及时、完整地报送各类供电可靠性数据和报表。

5、开展供电可靠性数据指标的分析工作,每月对供电可靠性指标进行分析,分析内容包括:

(1)、本月指标完成情况;

(2)、影响本月指标的因素;

(3)、管理工作及电网和设备的薄弱点分析;

第2篇: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变电站可靠性提高措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用户的可靠供电是电力企业保证其自身经济发展的支柱。供电可靠性是创建社会主义一流供电企业必须达到的主要技术指标之一,是企业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也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

在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工作中,变电运行是可靠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几年来,我们根据不同类型变电所的特点,从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基本措施出发,摸索出加强变电运行,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部分管理办法,其具体做法如下:

1完善管理体系,措施的落实和考核

可靠性指标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它反映了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我局变电工区制定了下列措施和考核办法。

(1)制定技术指标考核管理措施: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开展可靠性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的资料、档案;使可靠性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

(3)将供电可靠性承包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所:根据年计划工作量和每年变电所实际工作情况,将局下达的总承包时间分解至各所,各变电站值班人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掘潜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项工作。

(4)各变电站每月认真及时、准确地进行可靠性统计工作,按要求上报。

(5)工区定期检查分析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并按季由专责人写出可靠性分析总结,及时向上级反映和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无原因超时限者上报实行相应处罚。

2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降低故障率

(1)采用新产品,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

采用高质量免维护的六氟化硫和真空断路器、微机保护等优良产品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近几年来,110kV及以上线路继电保护装置全部更换为微机保护装置,部分10~35kV线路和配电出线,也更换为微机保护装置;事实证明,采用优质的设备大大减少了停电机会,减少了因设备原因而造成的停电次数,有效地提高了运行可靠性。

(2)认真做好运行维护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

电力系统的各种电气设备,输配电线路以及保护和自动装置,都有可能因发生故障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对用户的正常供电。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做好预防工作和事故预想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减少设备故障的有效方法。运行人员加强巡视维护质量,可以及时发现或消除设备隐患,提高供电可靠性。

(3)全方位配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

根据省局开展设备状态检修,逐步取消定期检修制的规定,运行人员积极配合状态检修工作,合理调整了对设备的检点和范围,利用绝缘在线监测、带电测试和红外线热像仪监测发热点等措施,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工作。又如,2006年负荷高峰和天气炎热时期,我们利用红外线热像仪对设备进行了测量,共发现设备过热点15处之多,均及时得到了处理,减少了设备因过热而导致的事故,减少了设备停电的次数和供电量的损失。一旦需要停电处理配电线路,也利用发电车、负荷转移车等措施实现对用户的连续供电。

3从组织技术管理措施上减少对用户的停电

围绕供电可靠性目标,我局充分发掘潜力,从生产计划、设备运行方式、计划停电制度上按最佳方案控制对用户的停电时数,按照能带电干的,决不停电;能倒运行方式少停电的,决不多停和坚持对停电计划实行"先算后报"、"先算后停"、"先算后干"的原则,从组织技术管理措施上来减少对用户的停电。对不能倒负荷的,就研究采取临时供电的技术措施。

4缩短停电时间,提前做好设备停送电准备工作

根据供电可靠性承包方案,停电期间的工作票准备和停送电操作所占用的时间,为变电所值班人员的承包时间。对计划内或非计划内的停送电工作,运行人员积极与施工部门配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减少由于操作或办理工作票所占用的时间。

(1)加强两票准备工作:

为缩短填写操作票时间和保证在操作完成后10min内办理完许可工作手续,变电所在停电工作前一天接到调度下达停电工作计划命令后,所长或当值值班长在18:00以前要与施工单位调度联系,由签发人签发好第二天的工作票,前一天晚上当班运行人员必须准备好第二天停、送电全部操作票及许可工作票。保证设备停电以后10min内,具备工作许可的条件。每一次操作前30min,当班要将安全工具、标示牌等放置在准备使用的地点,以备待用。当调度下令后即可立刻执行操作任务,这样既加快了速度,也缩短了许可工作时间。

(2)及时了解现场工作进度:

值班人员应随时了解现场工作进度,提前做好送电准备工作,一旦现场工作提前结束,应做到随时能恢复送电操作。工作票、操作票处理工作除交接班时间以外,能在本班完成的尽量完成,不能无故推延到下一班。接班人员接班后根据接班情况,及时安排本班的工作任务,发现问题要以现场工作为主,及时解决,不得推逶。

(3)实行双监护制,安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为保证既能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又能保证安全,对各变电站实行"所长或值长与监护人双监护制"。即操作时,所长或值长与操作监护人(正值)共同监督其操作,操作结束后,站长或值长与监护人分工布置现场安全措施和向调度报告。采用这种管理办法后,有效地压缩了操作时间,也缩短了工作票许可时间。

第3篇: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10kV配网供电; 可靠性; 技术措施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10 kV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distribution network fault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power of the common causes of power, and combined with actual situation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the power supply bureau, proposed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According to these factors and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actical work, and puts forward the improving regional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of specific technical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To improve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as a measure of service quality and promote the enterprise brand image of the important index, from equipment, personnel,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ring-spuntechnique improve the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increase inpu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urban distribution network to improve gradually.

Keywords: 10 kV power supply distribution network; Reliability; Technica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电网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矛盾日益突出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近年来国外大停电事故的频发,社会各界对供电安全性的关注不断加大,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 电网运行安全性与经济性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满足电网可靠性的要求,部分地区不得不采取高低压电磁环网运行,造成高低压电网间存在环流,增加了电能损耗。

1. 10kV配网供电可靠率影响因素

1.1预安排停电

预安排停电是影响供电可靠率的原因之一。计划停电时的户数要占总停电时户数的60%,余下的40%则为故障停电所致。计划停电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主要原因。预安排停电影响原因所占比例排序为:配网计划施工(56%)、用户工程( 25% )、配网计划检修(12% )、市政建设工程(7%)。

1.2故障停电

(1)外力破坏

这一部分包括不可抗力的灾害性气候破坏、另外也包括某些施工单位野蛮施工破坏和交通车辆破坏。

(2)设备原因

变压器的故障分为电路的故障和磁路的故障。电路的故障主要是线环和引线引起的故障等,一般有:线圈绝缘层的老化、空气潮湿、切换器的接触不良,使用的材料质量和材料制造工艺的不良,过电压冲击及二次系统短路引起的故障等。配电变压器常见故障主要有铁芯局部短路或烧毁,绝缘损坏;线圈间短路、断线,对地击穿;分接开关触头灼伤或有放电;套管对地击穿或放电。开闭所和配电室部分主要故障设施是电缆进、出线,大都发生在电缆中间接头及电缆端头短路等故障。电压互感器故障有铁磁谐振、受潮短路、绝缘劣化、局放或击穿。电流互感器故障有二次开路,如引线接头松、端子坏等;受潮绝缘下降而击穿;过热绝缘老化、腐蚀而造成电晕放电或局部放电。

1.3配电线路网架还不够灵活和完善,造成供电可靠性低

用户专变的维护检修不当影响 线路运行状况的稳定性。某些企业环境污染物较多且管理不善,造成电器设备的表面污物量大,不及时清理维护容易发生污闪事故,致使 10kV配电线路停电;同时污物可能造成电器设备的腐蚀损坏,造成停电事故。另外一些用电户不常生产,或为季节性生产,或开工不足,时停时开,变压器也时停时用。设备数量过多,造成供电可靠性较低。有些配电线路特别是涉及农村地区的线路带有好几十个用户的变压器,每次10kV配电线路停电就造成大量用电客户停电。同时一条线路上的各用电设备相互影响大,难以保障电能质量,由于不同的用电客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差别较大,对电能质量要求较高的用电客户就会反应强烈。

2. 供电可靠性分析

2.1 供电可靠性现状

2011年,龙华供电所辖区供电可靠率为99.9762%,用户平均停电时间达到2.09小时/户。故障停电共影响4706时户数,计划停电共影响3504时户数。可见龙华供电所辖区内主要停电影响为故障停电,占停电时户数的57.32%。

综合2011年的各类停电情况来看,龙华供电所供电可靠性逐年提高,但辖区内的配电网网架结构和运行管理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些都制约着供电可靠率的进一步提高。

2.2 供电可靠性的原因存在的问题

(1)设备老化

因设备老化导致的故障合计69次,共影响3309时户数,占2011年龙华供电所故障停电时户数的70.31%。

(2)外力破坏

外力破坏也是10kV线路故障的主要原因。因外力因素导致的故障合计22次,共影响587时户数,占2011年龙华供电所占停电时户数的11.43%。其中,以外部施工影响和盗窃为主。

(3)施工安装原因

部分设备施工时的安装工艺不合格,导致运行一段时间后发生故障,其中,尤其以电缆头故障居多。施工安装工艺不良,导致线路重复停电,对供电可靠性指标的提高有一定的影响。

(4)用户设备

用户设备的选型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也十分显著。2011年,龙华供电所因用户设备故障导致线路故障24次,共影响538时户数,占2011年龙华供电所故障停电时户数的12.47%。

大部分用户移交给供电局代管的设备均选用价格低廉的设备,例如环网柜选用XGN15-12。产品质量不高,运行一段时间后就会发生故障。

2.3改进建议

(1)加强带电作业管理,将带电作业工作范围、内容规范化,提高带电作业在配网检修、抢修、消缺、增容等工作中的应用程度。

(2)加强预安排停电的管理,统筹安排停电检修计划。加强上下级之间、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加强停电申请管理“,先算后停”,严格控制停电“时户数”,以减少重复停电、低效率停电,实现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精细化控制。

(3)为了快速切除用户设备故障,建议加强对用户线路的技术管理。对新增高压用户装设分段器,对老用户提出治理整改措施的通知,并要求加装分段器,以提高配网切除故障用户的能力,减少对主线路的影响。

(4)加强故障频发线路的巡视,对薄弱点进行分析,完善事故处理预案,同时结合各种电网事故和异常情况,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并做出详细的分析报告。

(5)针对部分老化设备,加强设备的运行巡视管理,采用红外测温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及早发现设备存在的隐患,平时积极申报改造项目,及时消除可能存在的缺陷。

3 提高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要想供电可靠性持续稳步逐年上升。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

3.1 技术措施

(1)做好电网规划。通过规划使配网形成电源布局合理,网络互供能力强,电能质量有保证的一个合理优化的网络。

(2)网改结束后,所有的变电站都必须满足“N-1”准则,1lOkV配电网宜采用多回路辐射或环网接线供电。

(3)对于新增电源和新架线路,全部采用可靠率高的新设备,采用负荷转移能力为100%的手拉手方式供电。如果配合实施配网自动化,实现故障线路自动判断、隔离,自动制定转带决策,将非故障段负荷转带,供电可靠性就有了保证。

(4)对老配电线路的改造,尤其是负荷集中、影响较大的重要旧线段,若不能进行大规模线路更新,应该采用双电源供电。

此改造方案对设备要求相对降低,综合投资不会增加太多,且在没有大规模停电的前提下进行施工,可避免可靠性的大幅度滑坡。

(5)为将lOkV配电网逐步改造为联络性强的环网结构,实现线路手拉手,必须增加线路分支开关及联络开关,将长线路分段,减少每段线路户数,缩小故障停电范围。

(6)在化工、污秽、树线矛盾突出及城市居民密集地区将架空线路改为绝缘导线;在繁华地段、重要地段、主要道路、高层建筑以及城市规划和市容景观有特殊要求的地段要采用电缆敷设;在居民小区和工矿企业使用箱式变。

(7)为了缩短架空线路发生故障后寻找故障区段的时间,宜在线路分段开关处和线路分支处装设机械架空线路故障指示器。在电缆的环网柜内宜装电缆故障传感器,故障信号经电缆将动作信号传到远方的监控系统,可判明故障发生的区段。

(8)加强事故抢修效率。与110联网成立报修中心,负责用户配网事故的调度,实行24h值班,配备较强的人力、物力,保证报修的及时性。

(9)推行状态检修。检修及维护部门根据设备实际状态进行针对性检修,提高检修质量,真正实现“应修必修,修必修好”,提高供电可靠性。

(10)加强带电作业的培训工作。已开展带电作业的单位要在原有基础上,以点带面,不断开发新项目。架空配电线路的建设与改造要从设计(横担长度、排列方式等)、施工(如杆上配电设备的安装)等方面为实施带电作业创造条件。

3.2 管理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将可靠性列入日常的生产管理工作中,使生产管理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水平和保证对用户可靠供电为主要目标,并将可靠性管理贯穿生产管理的全过程,使可靠性管理工作有保障。

(2)健全机构,完善规章制度。对供电所层面,成立以所长为组长,分管副所长工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领导组成的可靠性领导小组,实行由主管所长,配电部门,各单位可靠性专责组成的管理网络。完善各类规章制度,包括《可靠性管理办法》,《停电检修管理办法》,《考核细则》等,为提高供电可靠性做到有章可循。

(3)加强指标的管理工作,加强可靠性分析。对指标完成过程中发现的难点和疑点问题,及时制定相应对策,提出整改措施。

(4)加强计划停电管理,减少临时停电,杜绝重复停电。各部门的申请停电计划统一汇总,统筹安排,使变电、线路、施工及用户工作尽可能结合起来,实行“一停多用”。同时抓好停送电联系和倒闸操作的各个环节,在保证安全的基础上尽量缩短停电时间,做到三个“零时差”:运行部门停复电“零时差”(准时停电,准时复电),检修部门工作“零时差”(准时开工,准时竣工),实际停电与公告停电的“零时差”。遇到春检等大型停电更要精心安排,合理协调,将停电的时间和次数降低到最低限度。

(5)加强基础培训工作,提高可靠性管理水平,提高各级管理人员对可靠性概念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专责人的业务素质。

(6)考核管理要进一步完善。要将供电可靠性的考核纳入正规的企业承包考核之中,将可靠性完成指标的高低与全员工资直接挂钩,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第4篇: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变电运行 安全管理 安全性 管理制度

前言

安全,是电力生产永恒的主题,要从事电力生产,就得将安全摆在第一位。 变电运行人员要让安全思想渗透到心灵,变成内在的信念,且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真正建立起“安全第一”的思想,才能在工作中避免失误不出事故。

一、制度化管理是提高变电运行安全性的关键

要贯彻电力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就必须坚持运用危险点分析预控理论和安全性评价等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应用安风体系建设成果,开展四大风险评估,树立预控理念,在现场安全管理上,我们要树立风险预控措施,要在严格执行“两票三制”的基础上,以安全工作票为载体,利用危险点分析理论,制定落实各种作业项目的标准化作业程序及预防控制措施、并进行必要的作业风险评估。每天工作前的班前会,由班组长宣读安全工作票,结合当天工作任务,向全体工作人员交待作业危险点及预防控制措施,讲解安全注意事项,达到“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目的。

二、抓好班组管理是提高变电运行安全性的基础

供电企业绝大多数员工在班组,所有变电设备由班组进行管理维护,班组是有效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因此,保证变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就必须从班组抓起。班组长是本班组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起关键作用的是班组长。抓好班组安全管理,首先就要严把班组长任用关,挑选那些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本职工作,有丰富生产经验的职工担任班组长, 通过细化岗位职责、开展能力评定、加强班组长培训、完善考核激励、优化薪酬待遇和规划职业发展等六方面的工作,把班组长培养成为业务精、懂技术、会管理的基层管理者。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和保证变电设备安全运行的工作真正落实到班组,这样的基础才会牢固。

三、做好技术分析工作是提高变电运行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对于设备运行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认真分析,积极探索,发挥广大职工的聪明才智,找到可行办法。针对因110KV电压并列装置空气开关误跳闸引起的110KV线路备自投误动情况,通过认真检查分析,最后分析原因是因并列装置重动继电器没有自保持功能,当并列装置失电情况下,线路低负载条件下,备自投会发生误动作。通过对电压并列装置重动继电器改造,改为具备重动功能,杜绝在系统极端条件下发生备自投误动的概率,为确保变电设备安全运行和提高电网可靠性做出了较大贡献。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是提高变电运行安全性的保证

在当前这个急剧变化的时代,技术生命周期不断缩短,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每个人、每个企业都必须不断学习,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并重新塑造自己。通过全员持证上岗、一体化手册推广、优化班组绩效考核和开展准军事化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工作,把班组培养成技能达标、作业规范、执行有力、凝聚力强的生产员工。“兵不在多而在精”,没有一支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就无法应对当前日益竞争激烈的发展形势。提高职工素质的关键途径是教育培训。

在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工作中,变电运行是可靠性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几年来,我们根据不同电压等级变电所的特点,从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基本措施出发,摸索出加强变电运行,提高供电安全性的部分管理办法,其具体做法如下:

五、完善管理体系,措施的落实和考核

可靠性指标是一项综合性指标,它反映了供电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供电企业变电专业制定了下列措施和考核办法。

(1)制定技术指标考核管理措施: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开展可靠性管理工作。(2)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的资料、档案;使可靠性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3)将供电可靠性承包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所:根据年计划工作量和每年变电所实际工作情况,将局下达的总承包时间分解至各所,各变电所值班人员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发掘潜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项工作。(4)各变电所每月认真及时、准确地进行可靠性统计工作,按要求上报。(5)供电局定期检查分析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并按季由专责人写出可靠性分析总结,及时向上级反映和研究存在的问题。对无原因超时限者上报实行相应处罚。

(一)提高设备健康水平,降低故障率

(1)采用新产品,提高设备的运行可靠性:采用高质量免维护的六氟化硫和真空断路器、微机保护等优良产品来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近几年来,所有线路及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装置全部更换为微机保护装置,事实证明,采用优质的设备大大减少了故障停电机会,减少了因设备原因而造成的停电次数,有效地提高了运行可靠性。

(2)认真做好运行维护工作,提高设备健康水平:电力系统的各种电气设备,输配电线路以及保护和自动装置,都有可能因发生故障而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对用户的正常供电。提高设备的健康水平,做好预防工作和事故预想是保证设备安全运行,减少设备故障的有效方法。运行人员加强巡视维护质量,可以及时发现或消除设备隐患,提高供电可靠性,保证供电的连续性。

(3)全方位配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根据我局开展设备状态检修,逐步取消定期检修制的规定,运行人员积极配合状态检修工作,合理调整了对设备的检点和范围,利用绝缘在线监测、带电测试和红外线热像仪监测发热点等措施,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工作。

(二)从组织技术管理措施上减少对用户的停电

围绕供电可靠性目标,我局充分发掘潜力,从生产计划、设备运行方式、计划停电制度上按最佳方案控制对用户的停电时数,按照能带电干的,决不停电;能倒运行方式少停电的,决不多停和坚持对停电计划实行“先算后报”、“先算后停”、“先算后干”的原则,从组织技术管理措施上来减少对用户的停电。对不能倒负荷的,就研究采取临时供电的技术措施。

(三)缩短停电时间,提前做好设备停送电准备工作

根据供电可靠性承包方案,停电期间的工作票准备和停送电操作所占用的时间,为变电所值班人员的承包时间。对计划内或非计划内的停送电工作,运行人员积极与施工部门配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减少由于操作或办理工作票所占用的时间。

(1)加强两票准备工作:为缩短填写操作票时间和保证在操作完成后10min内办理完许可工作手续,变电所在停电工作前一天接到调度下达停电工作计划命令后,所长或当值值班长在18:00以前要与检修单位联系,由签发人签发好第二天的工作票,前一天晚上当班运行人员必须准备好第二天停、送电全部操作票及许可工作票。保证设备停电后10min内,具备工作许可的条件。每一次操作前30min,当班要将安全工具、标示牌等放置在准备使用的地点,以备待用。当调度下令后即可立刻执行操作任务,这样即加快了速度,也缩短了许可工作时间。

(2)及时了解现场工作进度:值班人员应随时了解现场工作进度,提前做好送电准备工作,一旦现场工作提前结束,应做到随时能恢复送电操作。工作票、操作票处理工作除交接班时间以外,能在本班完成的尽量完成,不能无故推延到下一班。接班人员接班后根据接班情况,及时安排本班的工作任务,发现问题要以现场工作为主,及时解决,不得推诿。

(3)实行双监护制,安全、按时完成工作任务:为保证既能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工作任务又能保证安全,对各变电所实行“主管领导、专工或所长与监护人双监护制”。即操作时,主管领导、专工或所长与操作监护人共同监督其操作,操作结束后,主管领导、专工或所长与监护人分工布置现场安全措施和调度报告。采用这种管理办法后,有效地压缩了操作时间,也缩短了工作票许可时间。

(4)实行联合施工,提高工作效率:为了减少用户停电时间,必须充分利用停电时间,对于没有互相干扰的工作,加强协调,联合施工,提高效率,对于相互干扰的工作,要做好工作时间安排,做到无缝连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

[参考文献]

[1]黄玉龙,张勇军,凌毅.变电运行操作新模式探讨[J].电气应用,2009,(2).

第5篇: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范文

2012年,新密市电业局的综合供电可靠率指标RS3完成了99.9351%,基本与去年同期持平,在较好地为客户提供连续可靠电能,得到用户认可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圆满地完成了上级下达的指标任务。

虽然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供电可靠率管理工作无懈可击,相反地,我们在总结好的做法的同时,更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受农网工程、临时故障停电、线路供电半径长、高峰负荷时的卡脖子等问题的影响,我们的供电可靠率还有待提升,我们的工作中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必须加以改进,达到持续提高的目的。

供电可靠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影响供电可靠率的主要因素有:电网建设水平、输、变、配电设施、设备的健康水平、企业和员工的管理水平、自然因素和外力破坏等。

科技方面。虽然我局科技发展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面对日新月异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我们在科技管理方面主要存在着技术力量差、科技资金投入不足、配电网薄弱等方面的问题。

由于管理人员没有经过全面、系统的培训,开创性学习能力不足,专业知识相对不够,造成技术力量不高。

科技资金投入不够,由于企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种种问题,比如近几年来的政策性亏损,受电价的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可用来投入高科技技术的资金不足,部分供电线路还处于卡脖子状态。

电网网架不够坚强,特别是建设年代已久的低压配电网,遇到异常天气和自然灾害,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管理方法方面。管理方式相对粗放,供电可靠率管理网络人员只做单一的统计指标工作,既不能做到事前控制,也不能做到事后分析。

施工单位与线路管辖部门之间有交叉,两者分摊比例难以界定。10千伏线路管辖权属农电总站,但除了供电所有权在10千伏线路上工作外,其他施工单位、检修单位也有权在此线路上工作。这就造成10千伏线路月度停电户时数难以确定,即使确定了总停电户时数,但供电所和施工检修单位之间的停电户时数比例也难以分摊,造成操作性不强。

指标管理方面。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及省市公司的有关要求,有针对性的建立了较为全面的指标考核体系,但是在指标管理上仍然无法摆脱绝大多数供电企业的通病,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供电可靠率指标管理僵化,“一刀切”的单一指标核定情况比较突出。但随着指标的不断上升,当达到一定程度后,提高供电可靠率难度加大,工作量也不断增加,管理人员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抵触情绪。

供电可靠率管理创新途径分析。要明确各相关部门及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强化全过程管理,及时修订可靠性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实行定期的月度分析会或指标计划平衡会,实施以指标目标控制为基本特征的全过程管理,特别是加强对停电环节的管理。完善制度,制定出台电网工程管理办法,明确工作流程、时间节点和工作标准,加强工程质量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检查监督,满足“安全、质量、进度、工期”的要求,确保工程质量经得起验收。每年年初由职能部门进行指标测算、分析,将本年度和各季度的计划指标分解下达到各生产部门,使各生产单位明确自己管辖的设备有多少可停时户数,根据分到的时户数来安排各类停电,完成了用事前的计划控制代替事后的统计分析这一转变。

加强计划管理,减少停电次数。凡涉及供电可靠率指标的停电工作,必须由施工单位统一申报年、月停电计划,确保停电时间可控、在控,以保证供电可靠率的稳步提升。及时下达年度供电可靠性考核指标,注重指标考核管理;严把生产管理各个环节,及时分析供电可靠性变化动态,做好输变电设备缺陷登记及检修计划的收集、归纳整理工作,严格执行生产MIS办理停电计划,缩短停电申请、审核、审批等流程的时间,同时还细化了停电计划;每周定时召开生产例会,对各生产单位提出的设备检修计划、报装接火等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坚持重点客户及城区配网的检修工作实行“零点”工程;加大改造力度,保证可靠供电。加大中低压电网建设改造力度,增加导线截面,同时加强中低压设备检修维护,进一步提高城乡中低压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通过可靠性指标的层层分解落实,进一步减少盲目和低效率的停电。特别在涉及到大工程、大项目时,各部门、各班组之间自觉做到密切协作,将停电时间减少到最低。

在科技方面,主要是开展带电作业,推行状态检修和实施配网自动化。对于业扩工程、基建工程、大修技改工程和设备消缺工作,凡是具备带电作业条件的,原则上实施带电作业。通过在线检测、红外测温、盐密指导清扫、油务高压试验监督等手段,逐步推行变电设备和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

努力建成短半径、多分支(段)、互供能力强的环形网络。目前,随着110千伏长乐智能变电站的投运,城区环网供电能力不断增强,通过增设分段开关和线路重合器,城区10千伏线路形成了“手拉手”供电。110千伏观音堂变电站异地新建工程也已经投入运行,涉及的7条35千伏线路、13条6-10千伏线路负荷已全部转移到位。自筹资金3150万元,积极实施城乡电网改造续建、迎峰度夏(度冬)、新型城镇化电力设施移位工程,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45.47千米、400伏线路30.25千米,新增配变87台,有效解决了新密市城乡电网的低电压问题。其中:完成观音堂异地新建电网升压线路改建工程15项,建成超化、宋楼两座开关站,完成密新北路、溱水路线路入地项目,完成新密市新型城镇化道路拓宽、新农村社区基建电力设施移位和配套线路工程共计26项,完成了实验高中等配变增容、基建变压器建设工程4项。

从管理“软件”上提高供电可靠率。分别从综合停电、转供电、配网运行等方面加强管理。通过分解指标,“倒算”停电时间,分解各片、各线当年可用停电时户数,做好目标管理和过程控制,使供电可靠率可控、在控。严管重复停电、临时停电和延时停、送电,为大客户和重要客户提供供电可靠性增值服务,帮助客户实现可靠性经济效益最大化。

第6篇: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字】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P6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变电运行供电的可靠性直决定着变电站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实现,同时也对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社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一、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意义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变电运行系统的可靠性越来越重要。一般而言,该系统处在整个电力系统末端,与用户直接相连,肩负着向用户供电与分配电能的重任。由于变电运行系统多采用辐射式的网状结构,因此对独立的故障非常敏感。研究表明,变电运行供电网络将占到整个电力系统总投资的百分之六十以上,占运行成本的百分之二十左右,同时对需用电客户的电力供应可靠性的影响也是最大的,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对变电运行供电系统的可靠性进行研究是供用电质量的保证,同时也是实现电力工业现代化发展的有力抓手,对完善和改进我国电力工业技术与管理,提高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以及进行电力运行网络建设和改造意义重大而深远。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对需用电客户供电的可靠性是电力生产企业保证自身经济发展的基础,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是电力企业必须实现的技术指标,它是电力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2 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措施;

2.1 建立可靠性管理制度

可靠性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工作,纵向在上需要领导的重视,在下需要员工的关心;横向需要各部门之问的分工、配合。为此,供电企业应成立供电可靠性管理小组,编制供电可靠性管理制度,实行供电可靠性的目标管理,层层分配和细化指标。形成供电可靠性分析制度,每个季度对运行数据进行可靠性分析,并形成报告,作为下季度工作的指导;做好预停电计划,合理安排停电开关,最大限度的采用综合停电模式,可大大减少非故障停电的次数。完善管理体系,严格制度措施的落实和考核可靠性指标为综合性指标,按照上级下达的变电站停电时数指标和考核制度(变电工区全年承包时间为70 h),制定了下列措施的考核办法。制定技术指标考核管理措施: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开展可靠性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可靠性管理的资料、档案;使可靠性管理规范化和标准化。将供电可靠性承包指标层层分解责任到站: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分解总承包时间至各站,各变电站值班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每项工作。各变电站每月及时、准确上报可靠性统计。工区定期检查分析可靠性指标完成情况,奖惩相关人员。按季由专人写出上报可靠性分析总结。

2.2加强设备检修,减少停电次数 

变电运行系统的管理重点在于安全运行,因此认真落实班组安全管理产责任制、坚持“预防为主”的生产方针、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是电力系统的实践检验。既然是应用设备和系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因此加强设备的检修非常重要。对于电力生产企业而言,应当全方位地进行设备检修,打破传统的定期检修制度,积极地进行状态检修是保证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的重要保障。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可采用高质量、免维护的真空断路器或者六氟化硫等来提高变电运行设备的可靠性。从实践来看,采用优质的电力供应设备可以大大减少停电的几率,也可以有效地减少因设备故障造成的停电次数,从而有效地提高变电运行供电的可靠性。实践证明,供电系统中的各个电气设备、输配电线以及自动保护装置等,都可能因出现了运行故障影响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也会对需用电客户产生影响。此外,提高电力供应设备的功能性与健康水平、做好安全事故预防工作也是保证变电运行设备安全性、可靠性的有效方法。对于电力运行系统的管理人员而言,每天都应全面掌握电力运行设备的工况,加强巡检,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予以解决;对于那些非常棘手的问题,实在处理不了,应当及时上报,通过分析和研究最终做出评价和处理,这样可减少隐患,提高变电运行供电的可靠性。 

2.3 全方位配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

变电站运行管理的重点就是安全运行。认认真真落实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坚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电力生产方针,大力开展反习惯性违章和安全生产的宣传与教育,严格执行"两票三制"这些,都是电力系统长期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经验,在变电站必须认真贯彻。近些年来,由于变电站设备的不断增加和技术的更新,所以应及时修订变电站的现场运行规程,自查并完善各种记录,利用计算机自动化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把好自己的关口,以确保变电站的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全方位配合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展设备状态检修,逐步取消定期检修制的规定,运行人员积极配合状态检修工作,合理调整了对设备的检点和范围,利用绝缘在线监测、带电测试和红外线热像仪监测发热点等措施,加强对设备的监测工作。 抓好安全检查质量是决定检查成功与否的关健所在,在检查安全生产的过程中,做到对事不对人,认真查找问题,理清症结根源,拿出解决方案,决不放过任何一处安全隐患,实现企业的安全长久运行,只有这样安全检查的质量才能得到保证。

2.4 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常态机制

增强变电应急能力 建立应急管理体系,完善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应急备品备件和工器具的储备,通过演练使每名职工熟知能详,提高员工快速反应和正确应对能力,做到响应迅速,组织得力,处置有效,最大限度地减少大面积停电事故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抓实隐患排查治理 要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常态机制,针对人员、电网、设备等方面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定期开展“五查”活动,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做好提示化管理,使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现常态化;加大变电站外部环境的清理整治力度,解决变电站周边历史遗留问题,确保电力设备安全和电网运行安全;针对个别变电站存在防汛隐患等问题,提前做好预控,群策群力,保护设备及电网安全。运行值班人员通过控制找出存在的危险点,可以增强对工作中存在的危险点的认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主动、及时地对工作的重点进行调整,防止违章作业以及由于技术、业务不精、作业流程不熟悉而引发的事故,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2.5 减少对用户的停电

从组织技术管理措施上减少对用户的停电,围绕供电可靠性目标充分发掘潜力,从生产计划、设备运行方式、计划停电制度上按最佳方案执行用户停电时数,优先执行带电作业和倒运行少停电方式,停电计划实行“先算后报”、“先算后停”、“先算后作”的原则。不能倒负荷时采取临时供电的技术措施。变电站设备的日常巡视周期由变电站运行部门根据设备状态评价的结果,经综合分析确定,一般要求不少于每站每月一次,可每年进行调整。根据供电可靠性承包方案,停电期间的工作票准备和停送电操作所占用的时间,为变电所值班人员的承包时间。对计划内或非计划内的停送电工作,运行人员积极与施工部门配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值班人员应随时了解现场工作进度,提前做好送电准备工作,一旦现场工作提前结束,应做到随时能恢复送电操作。

3 结束语

变电运行供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可靠性将直接影响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搞好变电安全运行工作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靠供电有着深远的意义,不仅是用户的需求,也是供电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提高变电运行供电可靠性,不但可以减少停电损失,避免因停电,引起的经济纠纷,还可以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参考文献:

[1]程红丽,唐开成,刘健. 配电自动化条件下配电系统供电可靠性评估[J]高电压技术, 2007,(07)

[2]张豪夫. 变电运行中影响安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J]硅谷, 2010,(22)

第7篇: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范文

中国经济水平的综合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同步发展对我国的电力系统配网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规范化要求。因为供电配网直接面对用户,因此输电形式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是电力部门所留意的要点与重点,要维护供电体系的安全、高效运转,一定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操作技能与准确地配网标准。它对社会的生产保障提供强有力的后盾,具备重大意义。

关键词:

配网电力工程;可靠性;探讨

引言

电力体系是由发电厂、输电和配电网、有关用户为主要的整体构造。配网体系的重点是向相关需求用户输送电能,是所有电力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所以,只有具备较高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配网电力工程技术,才可以有效防止发生跳闸等各类电力故障,确保整个电力体系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所以,我们一定要使用有效的措施提升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保证电力体系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使人们的用电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改善。

1配网可靠性管理

(1)随着社会发展的科学,也随之提高了配电的科学技术与管理,配电网要求工作人员要有更高的思想素质和技能。作为配电网络工作人员,要了解设计、规划、运行和检验维修,更要熟悉自动化运行的配电网、维护与应用计算机。因此一定要从学习配电网人员的培训内容、培训形式与力度入手,使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与思想素质提高。

(2)停电管理。在应用电力的经过中,突发性停电的状况常常会发生,这就需要有关的电力工作管理人员把停电管理工作及时的做好,现在,中国的通电形式关键分为:计划性停电形式、临时性停电形式和夜间停电形式3种:a.计划性停电形式,这形式关键是依据企业的现实生产状况对当月的用电状况实施一定的规划,停电计划在月底的时候向有关部门申请。b.临时性停电计划,这形式的停电形式关键是电力工作人员在解决用电故障的时候发生的状况,属于临时向相关部门申请的停电计划。c.夜间停电形式,这形式产生的状况大部分属于工作量相对小,在保证安全施工的前提条件下,在夜间实施的临时性检验修理,尽管这种停电形式对在供电可靠性方面的作用相对小,但是可以使电量损失有效的减小,得到相对高的经济效率。

(3)综合停电。关键有2种状况。首先为各部门之间的调度所依据各部门的停电申请实施调整,安排在同一天实施各部门的工作。此外,调度所依据某部门的停电申请来告知别的部门是不是有工作。其次为本部门各班组之间的,统一报停电申请由本部门自行调整。这样能够防止反复停电达到可靠性提高的目的。

2提高配网电力工程可靠性的技术措施

2.1完善配电网构造

对配网构造的优化与改造是提升配网可靠性的关键方法,现在中国关键使用的供电模式非常难满足电力资源的消耗,导致了供电效率广泛相对低的局面。对配网构造实施优化与改造,关键是为了完成“手拉手”模式的环网供电,同时对部分关键的用电户进行“双电源”的供电模式,经过对供电线路半径与负荷的精准控制,达到在出现电力故障时使停电区域最大限度地缩小。简化电压等级是确保配网运行可靠性的另一个方法,能够通过减少降压程序与为不一样用户选取合适的供电电压的形式,完成电压等级的最简化。

2.2使其可靠性提高

(1)配网系统的供电能力提高是提升配网电力项目可靠性的最直接办法,在现实工作中,技术人员不但要使其供电能力提高,还一定要使其停电的产生概率尽可能的缩小,就是在配电体系中,设置几个联络开关,防止由于某处发生故障而造成大区域停电,使停电的产生率减小。

(2)防止出现闪络事故。在配电体系运行经过中,假如由于各类因素而造成线路发生闪络事故,那么就会造成整个配电体系不够安全可靠,所以,技术人员异地要加以保护线路,线路表面的污秽要适时的清理,防止由于闪络事故而造成电力设备损坏,让整个体系达到安全可靠性的目的。

(3)电网系统可靠性高低的一大影响原因也是抗雷击能力,我们能够在落雷相对多的范围使用瓷横担取代针式瓷瓶等避雷方法,能够使电网的抗雷能力有效的提高,使配网体系的可靠性提高。

2.3增强配网电力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严密性

要了解所有机器都很难摆脱人类的控制,那么对于高配网电力项目技术的可靠性而言也许这样,一定要选取适合的配网电力项目技术管理人员。并且在选拔这些人员上,不单单要具有相对强的专业素质,还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部分常见的配网电力项目技术故障,能够做到及时地维修与管理;对于部分相对繁杂复杂的技术问题,能够做到熟悉地维修,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增强配网电力项目技术管理工作的严密性。除此以外,在实施管理工作分配的时候,必须要依照责任到人的管理办法,这样在责任的压力之下,管理人员就会把自己对电网设备的重视度提高,避免由于工作的粗心大意而导致不能挽回的损失。

2.4提高配电网络变电站的容载比

在配电网络体系中,会直接关系到供电可靠性的是变电站中配置的变压器的数量与容量。所以,在变电站的建设经过中变压器的数量与容量要依据所在范围的负荷和发展的趋势来确定。在这个经过中,反映配电网络系统的关键经济指标之一是变电站的容载比。变电站的容载比太大,说明电网的早期建设投资过高,导致了资源浪费;容载比太小,则代表电网不够好的适应性,安全性与稳定比较低。所以,在变电站的建设经过中,要从安全性与可靠性实施考虑。在城市建设发展的经过中,对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的要求愈来愈高。在建设的经过中,要对之前电力系统中单台配变的供电方式实施改革。针对目前愈来愈普遍的高层建筑,要配置2台以上的配变供电方式。在建设的经过中优化变电站分布网络,提升其运转能力,选取合理的变容载配比,提升配网电力工程供电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5对供电设备实施“状态检修”

在配电网络体系中,供电设备是不是正常运转跟供电的可靠性有着紧密的关系。在这之前,中国供电公司进行在一定时间内对设备实施检修的办法,来保证供电的稳定性。这种制度尽管也可以发现部分设备的故障,而且做到及时处理,对供电的可靠性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将随着电力体系持续的扩大,持续增加设备的数量,这种制度已经不可以再适应电网发展的需要。在持续探索的经过中,设备的“状态检修”愈来愈获得人们的认可与接受。所谓的“状态检修”是指不再以时间为基础对实施检修,而是在设备出现异常时对设备实施有针对性的检修,让检修真正做到目标清楚,透彻摆脱之前的盲目检修,使工作效率与工作质量提高。

3结束语

总体而言,可知对配电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实施研究特别重要的,配网电力项目的施工技术关系着配电网运行的质量,也关系着用户用电的安全性。配网电力项目技术的可靠性愈强,对我们的生活就愈方便。配网电力技术能够迅速的把故障找出,对于突发状况有着关键的作用。这就要求技术人员对于配电网络有着科学的设计,并对电路实施定时的检修,以使故障的产生减少。工作人员要有严谨用心的态度对待工作,为居民的生活带来方便。

参考文献:

[1]杨一男.浅析配网电力工程技术可靠性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31:137.

[2]武博,彭鹰.关于配网电力工程技术的可靠性分析[J].科技风,2013,06:124.

第8篇: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范文

【关键词】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提升;必要性

对于电力系统供电来讲,迅速判断配网故障,提高配网抢修的速度,同供电可靠性直接相关。传统配网抢修大多是从技术改进角度提高配网故障定位及隔离速度,从而使复电速度得到全面提升。但是在传统配网抢修中没有对配网抢修管理进行系统的研究,没有对抢修人员素质、物资配送方式还有人员值班模式等对抢修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为此我们针对抢修各个环节及抢修管理各个阶段制定出系统针对性提升配网抢修速度的策略,最大限度保障供电安全。

1.提升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研究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及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在我国得到普遍应用,国内现有配网抢修的管理模式同电网运行管理已经不相适应。为最大限度提高供电可靠性,满足广大用户的用电需求,必须对影响配网抢修效率的各个环节及因素进行详细分析,建立一套系统保障策略。对当前的自动调度系统、自动计量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还有生产管理系统,这些相关数据在互联网技术及云计算在抢修过程中进行实时监测,对数据进行分析,为抢修制定辅助决策。在这种技术下制定的策略可以显著提高供电企业管理的综合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确保供电安全可靠。

2.提升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的策略

配电网故障抢修效率提升涉及到多个专业,多个环节及单位的多种因素,任何环节因素制约都会对抢修效率造成影响,从这点讲,要提升配电网抢修效率必须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对抢修各个周期环节的阶段进行深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系统提升策略,在提高抢修人员素质基础上,做好抢修“流程”、“预案”、“联动机制”,对抢修进行全过程管理,最大限度缩短抢修的生命周期,做好配电网的抢修保障。为了有效提高电网故障抢修的效率,下面从多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2.1 提高抢修人员的技能水平。抢修人员专业技能水平高低是配电网抢修效率提升的一个重要基础,要提升配电网抢修效率,必须对抢修人员加强专业技能及技术水平的培训,最抢修人员进行技能考试,使抢修人员的业务水平获得大幅提高。对抢修人员应按照人员不同水平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案例学习及故障分析,在抢修人员不同素质水平下对抢修工作进行合理安排,对抢修人员工作质量进行有效评估,不断提升抢修人员服务质量。

2.2 缩短抢修生命周期。对于配电网故障抢修,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五个具体环节:到达现场、故障定位、故障隔离、物资到位、现场施工,针对这五个环节薄弱点制定针对性的改进提升策略。只要做好了这五个方面,就能一定程度上有效提高抢修效率。

(1)缩短抢修人员到场时间 在配电网抢修周期五个环节内,现场到达时间占30―40%,因此,缩短抢修人员到场时间对于提升配电网抢修效率意义至关重要。要做到这点,我们可以在“3S”技术下,将卫星定位导航、地理信息及遥感技术几者相结合,对故障现场环境信息迅速收集,以达到为抢修人员提供最快捷的路径,缩短抢修人员到场时间(2)对故障点快速准确定位 配电网运行发生故障时,需要对故障点进行快速准确定位,定位时间同抢修效率密切相关。要缩短故障查找时间,应做好下面措施:①对故障抢修人员进行定位技术技能培训,并对其配置电缆故障的定位设备及故障测试设备,提高配电线路故障定位效率;②在架空线路上安装故障定位的设备,利用分段器及重合器动作次数实现对架空线路故障的快速定位;③对配变计量的终端及负控终端电流、电压进行监控,利用电流、电压这些量值变化,对故障信息进行有效判定;④收集线路外力破坏点信息,为线路故障定位提供有效参考。(3)快速故障隔离,缩短停电时间对故障点进行快速、最小化隔离可以使停电范围有效缩小。要对故障点快速隔离,应从下列措施做起:①推广线路的带电合环技术,对拥有合环转电条件线路实行合环转电,使非故障区段复电时间得到有效减少;②加强对配电网刀闸及开关的维护,定期检查环网柜锈蚀及凝露情况,检查箱体蓄电池运行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③在重要住宅小区及客户内要预留出发电车的接入口,如果这些客户配电网转供电的能力不足,出现故障,需要利用应急发电车迅速恢复供电。(4)提升现场抢修效率 鉴于配电网故障性质、环境及天气等影响,故障现场施工耗时不确定性大,要提升现场抢修效率,应做好下列措施:①配置专门通讯设备,在抢修过程中在通讯设备帮助下最抢修进行统一指挥;②配置大型抢修施工机械,用于对工程量大故障的抢修;③配置故障抢修车,在车内配备好常见故障抢修的设备工具,提高抢修效率;④配置专业3G无线传输系统,对施工现场抢修进行有效监控,方便对施工抢修远程指挥控制。在这样的抢修策略下,可以使配电网各个阶段流程抢修时间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从整体上提升配电网抢修效率,减少停电时间,能够使配电网运行的可靠性显著提高。

2.3 完善组织机构

供电所建立电力故障抢修网络,组长由所长担任,

副组长由生产主责、计量主责、营业主责担任,成员由各值班人员担任。对值班人员的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合理搭配,每个值班班次均有带班领导,确保值班工作有人监督,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2.4 完善制度建设

制定电力故障抢修管理办法及绩效管理办法等适合供电所实际的考核办法。 通过建立优质服务工作责任制,严格优质服务考核;建立优质服务约束、激励机制,开展定期优质服务检查评比和不定期的暗访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提高服务质量;采取上门走访、电话回访、发放意见卡、设立投诉举报电话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电力服务的意见和建议,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2.5 普及安全用电知识

深入开展农村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进校、进村、进企“三进”活动,充分利用媒体、标语、板报、专题讲座及专题片等各种宣传手段,确保安全用电宣传全覆盖,使广大客户掌握一定的安全用电知识, 能够及时准确地传达电力故障信息, 配合电力抢修人员更快更好地进行电力抢修,从而提高故障抢修效率。

结语:

电力抢修工作长期以来作为电力企业营销优质服务的重要环节,是供电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直接体现,也是供电企业开展优质服务活动中重要的基础工作,而电力抢修工作中的安全关系到员工的生命、优质服务的成果、安全生产的基础。因此,只有进一步细化电力抢修工作的安全管理,始终强调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前提,最大限度地控制安全隐患,才能为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第9篇:供电可靠性管理办法范文

摘 要:本文通过对10kV配电网管理的部门、人员配置及职责划分,设备管理及改造更新,标准化作业,供电可靠性管理,配网自动化管理,配电网损耗组成及理论线损计算管理、绩效管理,备品备件管理等,共8个方面对县级供电企业10kV配电网管理提出具体的管理方法和重点要求。

关键词:配电网 县级 10kV 管理

引 言

随着国家第二次农网改造开始和国家电网公司三集五大管理体系的逐渐建立,以集约化、扁平化、专业化为方向,在保障配电网稳定运行的基础上,很多县级供电企业营配分离,成立专业部门如配电中心,进行10kV配电网的独立管理。对配电部门的管理职责,管理流程,管理制度、管理特点进行重点方面梳理,有利于解决部门县级供电企业目前配网存在的职责不清、管理不善的局面,并随着配电部门实践经验的积累,逐步提高。

一、管理部门、人员配置及职责划分

(一)管理部门

综合已开展营配分离的供电企业,主要是在公司层面成立配电中心,分区域成立配电所,并由农电副总经理主抓,有利于10kV和400V电网的管理协调,尤其是在初期开展工作,供电所与配电所由于权责范围细节问题,以及事故处理方面需要充分协商。

(二)人员配置

配电中心方面设主任1名,副主任级若干,专责五名左右,分别负责安全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无功及电压管理、供电可靠性管理。配电所方面设立所长1名(副主任级),副所长若干,安全员1名,线路办票负责人2人,资料员1-2名,仓库物资1名,杆上作业、电缆作业等专业小组成员若干并可相互交叉。

(三)职责划分

配电中心负责物资、缺陷等统计上报以及联合各配电所人员力量集中工作,配电所设备管理权限一般为变电站院墙外到10kV下火线的令克及令克上方,主要是因为供电所由于表计管理的需要,以及客户服务的需要。

二、设备及改造更新管理

(一)设备管理

一是始终坚持巡视检查制;二是始终坚持按期消缺制;三是始终坚持运行分析制;四是始终坚持设备定级制;五是始终坚持台账更新制;六是始终坚持专项监察制。

(二)改造更新

一是绝缘化线路。现在在城区以及一些树障、建筑障碍无法清除的地方,必须使用绝缘化线路保证避免触电伤害和落物短路;二是智能开关或真空开关。采用自动化装备,利用分支线路开关的保护跳闸功能,提高设备的故障判断能力和自动隔离故障,保证非故障线路的供电;三是杆塔改造。在临近河道以及跨越公路地区,采用加固地基的铁塔,避免使用水泥杆出现对距离不够,抗大风洪水能够力不强的情况;四是调压设备。分为无功优化补偿设备和SVR馈线自动调压装置。无功补偿装置要实现动态就地平衡,安装位置主要选取在分支线路集中区域。馈线自动调压装置采用在线路中段或2/3处安装的方法,调整线路末端电压;五是城区开关。尽量采用带接地闭锁和带电显示的开关。环网柜如果采用全封闭、全绝缘、插拔式电缆头,则必须安装接地刀闸,以用于环网柜或电缆线路检修时接地,以免为了挂地线而扩大停电范围。

三、标准化作业管理

(一)编制《10kV配电线路现场标准化作业应用手册》

这是为了贯彻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开展现场标准化作业的精神,积极推进10kV配电线路现场标准化作业,加强10kV配电线路现场作业安全和质量控制,提高10kV配电网生产管理水平而必须编制。主要包含了10kV配电线路现场标准化作业应用指南和各项10kV配电线路现场标准化作业范本,通过对作业模板的执行和学习,使其作业人员掌握方法、步骤、措施和标准,提高实际操作技能和专业技术水平。

(二)监督执行

配电中心安全专责和配电所安全员负责标准化作业的监督,并采用正激励措施、集中演示等方法发挥作用,并有一定的后期质量跟踪管理办法。

四、供电可靠性管理

(一)管理依据

根据影响可靠性的两大因素:配网预安排停电和配网故障,来制定管理、考核措施。可能时,开展配网带电作业。

(二)管理内容

一是做好指标分解工作;二是做好可靠性数据统计工作;三是按照“先算后停”和“输、变、配检修相结合”的原则,做好预安排停电管理工作;四是做好故障停电管理管理工作;五是做好供电可靠性课题分析工作,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改进措施;六是做好可靠性改进措施的组织实施工作,对制定的整改措施监督各配电所按期完成。

五、配网自动化管理

(一)配网自动化定义

配电自动化以馈线自动化和配电管理系统为重点,以通信技术为关键载体,使配电网达到设备自动化、信息化、互动化、高可靠性、操作维护简单、降低网损、环保的基本要求。

(二)基本条件

一是建立可靠、经济的配电网络。10kV线路供电半径以及分支线路的合理设置。线路开关、电容器、变压器、避雷器、绝缘支持物、杆塔、通讯设备等设备的安全运行;二是智能化隔离故障点或故障线路,并就地显示故障类型,并能远方通讯,远方进行操作恢复;三是采用专门的配电管理系统对配电网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反应配电网的各种异常状态,并进行辅助分析、判断,并下达分合命令;四是建立完善的需求侧管理系统。加强用户用电负荷的控制,避免应为用户主设备故障引起干线跳闸。对配电所管理产权分界点以下的变压器、避雷器、开关等,配电人员能够通过系统进行查阅台账和运行报表。

六、配电网损耗组成及理论线损计算管理

(一)配电网损耗组成

配电网中的电能损耗主要分为设备损耗和运行附加损耗,其中设备损耗主要是线路损耗,电容、电抗有功损耗,设备老化损耗。不合理的运行方式,如三相不平衡、运行电压不合理、谐波等因素会在配网中产生一定量的附加损耗。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