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草莓的栽植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地块选择
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疏松透气的壤土或沙壤土,前茬作物以蔬菜、小麦、玉米等为宜。为防止草莓土传病害的发生,园地还应无草莓种植史,老草莓产区、园地均有草莓种植史,前茬草莓种植至今应间隔10年以上,如间隔在10年以内,应进行土壤消毒,否则不能进行草莓栽培。
2 品种选择
草莓品种要有耐热、耐寒、高产、稳产、口感好的特性,还要比较耐贮藏和运输。乌鲁木齐县栽培的品种主要有达塞莱克特、全明星、印都卡、吐特拉、新世纪、哈尼等。
3 施肥整地
园地选好后,彻底清除杂草深翻园地。翻耕深度为20~30cm,结合翻耕施足底肥,可施入优质农家肥4000kg/667m2、三元素复合肥40~50kg/667m2。为防止地下害虫为害,翻耕前撒施辛硫磷3~4kg/667m2。翻耕后,耙平盖实,做到上虚下实、细碎平整。
4 做畦
做成沟畦,沟畦宽60cm,畦埂高20cm,畦宽30cm,畦长50m。在畦底施腐熟有机肥1000kg/667m2人工翻入地下。沟畦栽培的优点是节水、保墒性好、栽苗后成活率高,缺点是浇水后浸果、有烂果和泥水污染。
5 秧苗选择
为了保证草莓的生产丰收,栽植用苗应选择专用苗圃培育壮苗。标准是:3~5枚已展开的新叶,根茎粗0.8~1.2cm,苗重10g以上,叶柄短粗,根系多而粗的匍匐茎苗,要求草莓苗没有病虫害。
6 栽植时期
乌鲁木齐市一般在秋季栽植,此期栽后草莓有一段较长的生长时期,在低温短日照的条件下可形成饱满的花芽。第二年能获得可观的产量。一般在9月下旬定植为宜。
7 栽植方法
草莓苗栽在沟底两侧,采取浅栽苗的办法。首先,将苗放在沟穴内培土,然后将苗提到合适的深度再用手将土按实。栽植深度一定要严格。栽植过深,苗心易被土埋住,造成秧苗腐烂;栽植过浅,根茎外露,不易产生新根,易引起秧苗干枯死亡。栽植时,掌握合理的栽植密度,要求第二年丰产定植1-1.2万株/667m2为宜。要求多年采收定植0.3万株/667m2。为便于采收防止烂果,栽植时要求同一行植株的花序在同一行间的方向,栽植时草莓的弓背均朝向畦垄。
8 栽后管理
草莓栽后首先应浇稳苗水,并要浇透。在栽植面积较大时应边栽植边灌水,以后根据土壤墒情3~5天浇水一次,连续2~3次。草莓栽植成活后,在幼苗长出2~3片新叶并展开时,可剪除干枯的老叶、病虫叶等。同时,采用浅沟施或穴施一次三元素复合肥钾宝15~20kg/667m2。施肥后要浇水,以后土壤见干时再浇水。这次追肥时间,过早及施肥量过大会造成灼伤幼苗,过晚对前期促进作用小,对成花不利。对抽生的匍匐茎要及时摘除。对草莓栽植晚或缓苗时期长、长势弱的秧苗,为促进苗齐苗壮,可结合追肥进行叶面喷肥2-3次,喷肥时期可自叶片展开2-3片时喷施磷酸二氢钾,每隔7~10天一次,此期喷肥可结合喷药防治病虫同时进行。
9 越冬前的管理
深秋结合冬灌追一次草莓专用肥或三元素复合肥30~40kg/667m2,开沟施入,然后灌水一次。当土壤表层不再泥泞时,进行植株管理,清除老叶、病叶,每株保留3~4片,将淤心苗、深栽苗进行一次清理,并将园地整理干净,最后进行一次病虫防治工作。用40%氧化乐果2000倍、25%的功夫乳油与75%的草代合剂、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或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混合喷施,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有条件的,在地面结冻前沿沟畦插小拱棚杆。
10 春季管理
开春后,在2月底清除畦垄积雪,沿沟畦将做的拱杆上盖上棚膜,四周先用雪压实,随着积雪的融化,膜四周用泥土压实。棚内温度上升到25℃时,放开两头风口,外界最低温度稳定在10℃时撤去棚膜。开花随水施肥一次,花期严禁浇水。草莓大量坐果后,开沟追施一次草莓专用肥或钾肥10~15kg/667m2,追肥后灌小水一次。
【关键词】 草莓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2008年起,禄丰县经济作物工作站从省内外引进了十几个中早熟草莓新品种,在金山和广通镇进行推广栽培。近年来,通过对两个乡镇引进的4ha草莓新品种进行测产,平均每667m2产量达1186kg。早熟品种草莓1月下旬成熟上市,在春节期间销量好,给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现将引进的草莓新品种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1.草莓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1.1温度 草莓根系在2℃时开始活动,最适温度为16℃~18℃,30℃以上时根系加速老化。草莓植株较耐寒,在气温5℃时开始生长,适温是15℃~20℃,30℃以上高温和15℃以下低温,光合效率低。-1℃以下和35℃以上时可造成植株严重生理失调。6~8月天气炎热,日照强烈,会对草莓生长产生严重的抑制作用,因此,草莓生长开花期最适温度15℃~20℃。
1.2光照 草莓是喜光作物,但又较耐阴。光照充足时,植株生长旺盛,叶片浓绿,花芽发育良好,果实色泽深红,含糖量较高,甜香味浓,产量高。反之,叶色变淡,花朵小,果实着色和成熟慢,影响产量和品质。
1.3水分 草莓需水量较多,在正常生长期间土壤相对含水量不低于70%,果实生长和成熟期需水量最多,要达到80%。花芽分化期需水量少,以60%为宜。草莓既不抗旱也不耐涝,要求土壤既有充分的水分,又有良好的透气性。在雨季要注意田间排水。
1.4土壤 草莓根系浅,适宜在土壤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强、透水通气性好,质地疏松的砂壤土栽植。草莓喜微酸性土壤,以pH值5.5~6.0为宜。
2.引进推广栽培的草莓品种
早熟品种:早美光、春香、静宝、鬼怒甘、章姬;早中熟品种:丰香、弗杰尼亚、硕露、申旭1号;中熟品种:达斯莱克、春旭、梯旦、幸香、硕露。
3.草莓的栽培与管理
3.1一年一栽制 头年秋季定植,翌年收获一茬果实后,另选田块重新栽植秧苗。一年一栽制产量较高,果实较大,品质好,病虫害少。
3.2多年一栽制 栽植后经过几年才更新土地,适宜大面积栽植,节省劳力。但第一年产量不高,第二年后才可获较高的产量,不足之处是病虫害较多。
3.3栽植时期 禄丰县的草莓多数采用一年一栽制,于8月下旬~9月上旬栽植。一年一栽制株行距宜小,而多年一栽制应适当加大株行距,一般畦宽1.2~1.5m,每畦栽4~6行,行距20~25cm,株距15~20cm,密度为1万株/667m2。
3.4冬春季防寒保温 进入冬季,天气渐冷,草莓园应以保护地栽培为主,采用简易竹木大棚或小拱棚保温保湿,促进草莓正常生长结果。
4.草莓肥水管理
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基肥用量为每667m2施腐熟的农家肥2000kg、过磷酸钙50kg、复合肥15kg。追肥以复合肥为主,生长前期追肥4~5次,每7~10天施1次,每次667m2施尿素3kg、复合肥5kg。盖膜前结合中耕除草每667m2施复合肥30kg,盖膜后以根外追肥为主,主要喷施含磷、钾为主的叶面肥。生长中后期如植株叶色转黄,可淋施浓度为0.6%的复合肥溶液。草莓对水分的要求很高,短暂的干旱也会造成减产。因此,在追肥的同时要结合灌水抗旱,一般在现蕾前浇一次水,果实膨大至成熟期应根据田间墒情和土壤湿度适时浇水,每次浇水量要适宜,切不可大水漫灌。
5.及时垫果及打破休眠
为防止果实被泥土污染,在草莓开花结果前应及时垫果。垫果最好用黑色地膜,还能起到抑制杂草生长及保温保湿的作用。休眠是草莓的特性之一,打破草莓休眠最简单易行的方法是赤霉素处理:在花蕾抽出前喷施10mg/kg赤霉素2~3次;于5℃以下低温过后,喷施10mg/kg赤霉素2次。
6.疏花疏果
现蕾后要疏除瘦小的花蕾,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使养分集中供给。一般在花蕾彼此分离而便于摘除时,疏除20%的晚弱花蕾,同时疏除病虫果。
7.草莓的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设施草莓;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草莓结果快、营养丰富,被视为果中珍品,享有“水果皇后”之美誉。其生长周期短、病虫害少、管理方便,特别适合保护地栽培[1]。现将草莓保护地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以供种植者参考。
1地块与品种选择
育苗地应选择保水保肥性能好、土质松散、排水方便、无病虫害或少病害发生少的地块[2]。将土壤深翻25~30 cm,施优质腐熟农家肥(鸡、猪、均可)60~75 t/hm2、三元复合肥600~750 kg/hm2。地下害虫较多的地块,可施50%辛硫磷乳油1.5 kg/hm2,拌细土450 kg施入土中。然后耙平整细,起垄,垄宽80~100 cm、高20~25 cm。保护地栽培草莓要选用休眠较短、耐寒性好、果型大而整齐、产量高、口感好的早熟品种,如丰香、雪蜜、日本99、甜查理等。
2定植
一般在花芽分化开始前10~15 d定植,过早或过晚定植都不利草莓的生长,以9月上旬定植为最适宜时期。苗木要选择4~6片展开叶、根茎直径1 cm以上、单株鲜重20~35 g、根系发达的无病毒健壮苗木。在做好的垄上栽植2行,行距为30~35 cm,株距16~20 cm。选阴天或遮荫栽苗。栽苗时要定向栽植,弓背方向朝向垄沟,将来花序及果实垂落于垄的两侧,这样既便于管理,又有利于通风透光,减轻病虫害,提高品质。栽苗后立即浇透水。栽植深度以“深不埋心,浅不露根”为宜。谨防栽植过浅或过深,栽植时将苗木舒展根系,培细土,使秧苗新基部与床面平齐。栽后及时浇透水;若气温过高,阳光过强,还应适当遮阳以利缓苗。苗木定植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初期要求土表见干见湿,做到小水勤浇,以确保苗木不能缺水,但也不宜浇水过多,对苗木生长不利;此期苗木如有死亡及时补苗。苗木长出3~5片新叶后适当控水7~10 d蹲苗,以利形成良好根系。并及时去除苗木上老叶,以节约营养。
3温度与光照调控
草莓果实发育的适宜温度为15~18 ℃ [3]。要在冬季和早春达到这一理想温度,必须通过棚膜的温室效应、多层覆盖(棚膜和地膜覆盖)和外覆盖物(棉被或草帘等)的覆盖保温来达到。覆盖地膜邳州地区以10月上中旬为好,边盖边将苗掏出,不要损伤叶片,苗的周围用土压实,用黑色地膜为好。黑膜有吸热、保温、保水、降湿、除草、使草莓果不与地面直接接触从而提高草莓品质等作用,是一项设施草莓栽培获得稳产的技术。11月底至12月上旬扣膜以及外盖物,力争温室内白天温度达到25~28 ℃,夜间5 ℃以上,最低温度0 ℃以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初冬季光照不足,可采用电灯补光。补光的方法是在标准棚中布2行电线,每隔2~3 m安装1个50~70 W的白灯泡,距地面1.5~2.0 m。12月初开始补光,2月上旬结束,时间为17:00—19:00。
4花果管理
摘除匍匐茎及多余的腋芽,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光合效率,促进花芽分化,减少病虫害发生,以利于草莓的生长发育。在现蕾时喷1次500倍的硼砂(硼砂先用高度酒溶解)。于开花期中午11:00—12:00用扇子或鸡毛掸或毛笔进行人工授粉,有利于提高坐果率。及时适度疏蕾、疏花、疏果,可节约营养,促使单果重增加、果实大小均匀,以利提高产量。
5肥水管理
施肥应遵循少施勤施的原则,每次施肥可结合浇水。施肥主要以复合肥为主,每次施复合肥150~225 kg/hm2。棚内整个生育期需追肥5~6次。也可以用尿素、氨基酸等叶面肥进行根外追肥。大棚内无法接纳降雨,温室草莓需要小水勤浇,一般冬季5~7 d需浇1次水(浇水4 h左右),春季3~5 d浇1次水,初夏高温时1~2 d浇1次水,但遇连续阴雨尽量避免浇水。有条件的大棚滴灌最好,既节约用水,又解决了大水漫灌造成的大棚内空气和土壤湿度过大、容易滋生病害的弊端。
6病虫害防治
设施栽培病害主要为白粉病、灰霉病、草莓炭疽病、叶斑病等[4]。防病避开在开花期喷药,以免造成过多的畸形果。药剂防治选70%的甲基托布津1 000倍液,或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3 000~5 000倍液,或50%的退菌特800倍液,或50%速克灵800倍液,或花前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施40%清乐悬浮剂1 200倍液,或50%扑海因1 000倍液,交替使用,以防产生抗性。草莓常见虫害有蚜虫、白粉虱、螨类,要及时摘除病老残叶;在放风口处设防虫网阻隔;挂银灰色地膜条驱避蚜虫;释放丽蚜小蜂可有效控制白粉虱。化学防治蚜虫可用50%的辟蚜雾,或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1~2次即可;防治白粉虱,可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或2.5%氯氟氰菊酯乳油3 000~4 000倍液;防治螨类,可用三氯杀螨醇5 000~8 000倍液喷2次,间隔7 d左右喷1次。
7适时采收
由于草莓的一个果穗中各级序果成熟期不同,因此必须分期采收,采收时间最好在晴天进行,避免在气温高的中午采收,以清晨露水干后至午间高温来到之前或傍晚转凉后采收为宜。草莓果实的果皮非常薄,果肉柔嫩,所以采摘时要轻摘、轻拿、轻放,同时要注意不要损伤花萼。为了保证草莓的质量、提高草莓商品价值,要分级盛放,同时搞好包装工作。
8参考文献
[1] 吉沐祥,李国平,霍恒志,等.无公害草莓设施栽培技术规程[J].上海农业科技,2008(4):74-77.
[2] 杜纪格,宋建华.草莓设施栽培果期管理技术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9(6):190-191.
1.褐斑病
在夏末湿度大的情况下发生重。叶、叶柄、叶梗、萼片均可发病。叶片发病初期出现边缘不明显的紫褐色小斑,而后扩展成3-4mm的不定型斑。在一片叶生有多片病斑时。在一片叶生有多片病斑时,扩大联合,是整叶变为暗褐色,最后成黄褐色枯死。在病斑中散生很多小黑点(病孢子)。叶柄、叶梗发病初产生紫褐色斑点,并办扩大后向纵长延伸,使叶柄、果梗变为黑褐色。病害发生盛期正遇花芽分化期,所以可影响下年产量。病害在老草莓园及栽植过密、杂草多的地块容易发生,多雨的年份发生重。衰老的叶片抗病性差。品种间抗病有明显的差别。
防治方法:栽培上要选用抗病品种。进行合理密植。田间发病始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加水500--700倍喷洒,每隔10天喷一次可收到明显的防治效果。
2.灰霉病
该病是开花后发生的病害,在叶柄、叶片、花蕾、花果柄、果实上均可发病。叶上发病前症状:花萼片变红色,发病时产生褐色水浸状病斑,在高湿条件下,叶背出现白色绒毛状菌丝。叶柄、果柄受侵染后变褐,病斑常环绕叶柄、果柄、最后萎蔫、干枯。被害果实症状最明显,发病常在接近果实成熟期。果实发病初期出现油渍状淡褐色小斑点,进而斑点扩大,是全果组织变软腐烂。受侵染果的表面,常生出一层灰戎状物。病原菌为灰霉病,除危害草莓外,还侵害茄子、黄瓜、莴苣、辣椒、烟草等多种作物。在20℃左右及高湿条件下,形成孢子,飞散蔓延。31℃以上的高温、2℃以下低温和空气干燥时,不形成孢子,不发病。病原菌在受害组织中越冬,孢子随风和水广泛传播。
防治方法:首先需要从栽培入手防病。选地势高燥,通风良好的地块栽植。要合理密植,避免氮肥过多防止植株过度茂盛。及时清除老叶、苦叶、病叶、病果,并及时销毁深埋。保护地栽培要经常通风,避免湿度过大。
3.根腐病
从下部叶开始,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根的中心柱呈红色。
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以有效杀死土壤中的病菌,降低田间菌源基数,减少传染机会。
4.黄萎病
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无比。随后叶缘变褐色向内凋萎,直到枯死。
防治方法:严格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用氯化苦13.5升~20升或太阳能覆盖薄膜灌水进行土壤消毒;拔除烧毁已发病者。
5.叶斑病
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边缘紫红褐色,中央灰白色,略有细轮,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病斑上不形成小黑粒。
防治方法: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700倍液,十天后再喷一遍。或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每亩200克对水75千克进行喷雾。
二、保护地草莓常见虫害及防治
1、蚜虫
1.1病状识别。蚜虫在草莓植株上全年均有发生,以初夏和秋初密度最大。蚜虫多在幼叶叶柄、叶背面活动吸食汁液,导致叶片卷缩、扭曲变形。蚜虫是病毒的传播者,能够传播55种病毒病。
1.2防治要点。及时摘除老叶,清理田间,消灭杂草;草莓开花期前可用50%敌敌畏溶液1 000倍液,或10%吡虫啉1 500倍液,喷药1~2次。一般采果前15 d停止用药。
2、红蜘蛛
2.1病状识别。红蜘蛛喜欢在未展开的幼叶或叶背面上吸取汁液。被害叶片呈现黄白色小斑点,随后逐渐扩大,致使整个叶片布满黄白色花纹,严重时叶片黄化皱缩卷曲或枯黄死掉,使植株矮化,影响植株正常生长和产量。
2.2防治要点。花序初显时,可喷克螨特2 500倍液防治,隔7 d再喷1次。采果前用20%增效杀灭菊酯5 000~8 000倍液防治2次,隔5 d喷1次。
3、虫病害
3.1病状识别。①草莓根结线虫病。受害植株根系有大小不等的根结,剖开病组织可见细小的乳白色线虫,根系不发达,侧生营养根增生,地上部长势弱。②草莓茎线虫病。叶柄隆起,叶片扭曲变形,花和果实形成虫瘿,植株矮化。剖开畸形组织,在皮层或薄壁组织可见到大量线虫。
草莓又名洋莓果、风梨草莓,是世界各国普遍栽植的一种水果,在国际市场上备受青睐。上世纪五十年代进入我国,目前南北十多个省市均有栽植。
草莓外形美观,果色鲜红,味道鲜美,并有特殊的宜人香味,有促进食欲与帮助消化的作用。草莓中蛋白质、纤维素、硫胺素、核黄素、烟酸、镁、钙、铁、锌、铜、锰、钾、磷、钠、硒等含量丰富;所含的胡萝卜素是合成维生素A的重要物质,有明目养肝作用;所含鞣酸在体内可吸附致癌物质并阻止其被人体吸收,具有防癌作用;天冬氨酸可以清除体内的重金属离子;含大量维生素C,更使其成为美容保健佳品。
人体就好像一台机器,数以亿计的细胞组织犹如机器的零部件。人体这台机器的运转过程,称为新陈代谢。而维生素C就是新陈代谢中的“滑润剂”。一旦缺乏维生素C,毛细管就会变脆和破裂,造成皮下出血,还会造成牙出血、牙齿发炎、口臭以至牙齿脱落。如若出现这种现象,不但不利健康,而且有损形象。一般而言,一个成年人每天有20毫克维生素C就够了,而每百克草莓鲜果中就含有维生素C 50~120毫克,在蔬菜、果品中是最好的美容材料。
草莓的食用方法很多,如草莓果酱、草莓罐头、草莓果酒等。在家可以自己制作的草莓汁,是最好的美容饮料,户外运动前饮一杯,可防止晒伤皮肤,防止疲劳,同时也是胃弱者的最佳饮品。
将草莓与牛奶、酸奶、柠檬汁、蛋汁等配制成各种饮料,也会有意想不到的作用。草莓酸奶的营养可与牛奶媲美;草莓柠檬汁对消除皮肤色素沉着有效,常饮有漂白肌肤作用,如增加草莓份量还可以治疗便秘;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每天饮一杯草莓蛋汁,有辅助治疗作用。
教你一招
[关键词]设施草莓;高产栽培;病虫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S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3-0177-01
一、栽培技术
1选良种。在设施草莓的品种选择方面,最好选择花芽分化早、休眠浅、抗寒力强且优质高产的品种。现阶段应用较多的品种有丰香、春香和静香。由于草莓白花结实力强的特点,因此与1-2个授粉品种搭配会有效的提高产量。应选择脱毒苗,可提高草莓的抗病力,防止草莓苗感染病毒病,使用脱毒苗与使用普通的非脱毒苗相比,会提高产量10%-15%之间。壮苗标准是有5-6片健全的的完整叶,根茎粗1-1.5cm,须根多,呈白色,植株矮壮,单株重量25-30g。
2细整地。整地工作通常在8月份进行。每亩施有机肥5t,过磷酸钙50kg,撒施后做高畦。
3适时定植。通常在8月中到9月初这段时间开始定植工作。在进行定植工作时应按照品种的实际生长情况来确定密度。在幼苗定植前应注意将老叶、病叶、匍匐茎去除。定植后应做好灌水工作,2-3天后可再灌一次少量的水。缓苗后会进入花芽分化期,这段期间一定要做好肥水管理、控水控氮工作,防苗徒长,若要促进花芽分化,应追氮磷钾复合肥15kg。
4温、湿度
(1)保温时间。当温度在8℃左右时,应加强保温工作。过早的进行保温工作,会影响到腋花芽分化。过晚的进行保温工作会导致植株变矮,影响正常的生长与结果过程。
(2)保温初期。为避免草莓进入休眠状态可将保温初期的温度调高一些。白天应保持在28-30℃之间,一定不要高于35℃,夜间应保持在12-15℃之间,一定不要在8℃以下。这段期间的湿度应保持在85%-90%之间。
(3)开花期。在这段期间应严格的控制温、湿度。白天应保持在22-25℃,一定不可高于28℃,温度控制不好会对授粉与受精产生一定的影响。夜间温度应保持在约10℃,一定不可在8℃以下。夜间温度如在13℃以上会导致腋花芽退化,雌雄蕊发育受阻。这段期间的湿度应保持在约40%。
(4)果突膨大期至成熟期。这段期间的温度如果过高会使果实快速发育,较早就会成熟,可是相对的其果实也较小,一定程度上降低商品价值。这段期间白天应将温度保持在20-25℃之间,夜间应将温度保持在6-8℃之间。此时的湿度应保持在60%-70%左右。
5及时追肥浇水。顶花序采收后,腋花序又抽生并开花结果,导致植株的负担特别大,这段期间没有做好追肥工作会出现早衰矮化的现象。此期间应进行4-5次追肥,采用氮磷钾复合肥,每亩施10kg即可。在保温前与盖地膜前应分别浇1次浅水,以后浇水时可与追肥工作相结合进行。
6喷赤霉素。使用赤霉素会避免草莓进入休眠的状态,加强叶柄与花序的抽生。在保温后植株第2片叶展开后到现蕾前时,可根据品种的休眠期时间喷1-2次,对于休眠浅的品种可将浓度调低,反之可将浓度调高。
7辅助授粉。草莓可通过异花授粉增加坐果率,提高产量。可采取放蜂的方式。在每棚放蜂1箱,确保每株草莓有1只以上的蜜蜂传粉即可。开花的前一周就可在早晨或傍晚时将蜂箱放置于棚内光照较好的位置,距地面高约15cm,将蜂箱出口向着阳光的方向即可。
二、主要病虫害防治
1草莓灰霉病。防治草莓灰霉病首先应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在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残落叶,并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或滴灌栽培选用紫外线阻断抑制茵核萌发。还可以采用药剂防治措施。用60%防霉宝超微粉600倍液、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50%甲基菌硫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雾,每隔7-10d喷1次,喷2-3次即可。
2草莓叶枯病。防治草莓叶枯病首先应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及时将病老叶片清除,做好肥水管理,氮肥不应过多的施用。最好选择抗病品种,如新明星、达娜等。还可以采用药剂防治措施。初期发病时可用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喷雾,10d后再喷1次即可。
3草莓白粉病。防治草莓白粉病应在品种选择方面优先选择抗病品种,如女嗽瑰、达赛莱克特等。同时应做好田间管理工作,培育无病壮苗,对于病叶片、秧苗应及时清除。针对草莓白粉病的药物防治措施是在发现病叶后,在阴天选择百菌清、速克灵烟剂进行熏蒸,在晴天选择4%朵麦可水剂、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1%莓保水剂、2%农抗120等药剂进行喷施。其中朵麦可、特富灵不可过多的使用。
4蚜虫。针对蚜虫的防治方法是将老叶、杂草等及时清除,开花期前可用10%吡虫啉1500倍液,喷1-2次,在采果前15d左右可停止用药。
5红蜘蛛。针对红蜘蛛的防治方法是在花序初显时,喷克螨特2500倍液防治,7d后再喷1次即可。
6线虫。针对线虫的防治方法可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可采用真菌与细菌进行防治,将其引入病态植株中,破坏线虫的内含物以达到杀灭线虫的作用。在定植前用1.8%阿维菌素3 000倍液浇灌定植穴,每穴0.10-0.25g,这种防治措施的效果非常好。还可以采用物理防治措施,在栽植草莓前将休眠母株浸泡在温度为46-55℃之间的热水中10min左右。还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措施,用3%米乐尔颗粒剂22.5-30.0 kg/hm2在整地时撒施于种植畦。定植前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10000倍液+5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浸洗植株,晾干后进行栽植即可。
三、防寒保暖措施
由于我省冬季温度较为寒冷,因此在栽培时应同时做好相关的防寒措施以确保顺利越冬,此阶段也要加强田间管理工作,以保证草莓能够优质高产。
草莓是常绿性植物,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才会使其叶片常绿,确保能够继续生长、制造养分,这样一来,在早春就可快速生长、较早成熟,做到优质高产。期间可采用的防寒措施是在土壤结冻前灌一次封冻水,水结冻后采用一些腐熟马粪或柴草、麦秸、稻草、树叶等覆盖即可。其中覆盖的厚度应控制在8-15cm之间。覆盖前如遇到气温下降的情况下可覆盖塑料薄膜。
当大面积栽植草莓时,有时可能导致防寒材料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可在灌封冻水后少量覆草,接着在草上压些土即可。当遇到经常降雪的天气时,对于积雪稳定的地区,不必采用人工防寒措施,直接在园地周围设立风障即可有效防寒。
防寒物的拆除工作应在春季开始化冻后分2次进行。首先当平均气温超过0℃时可将上层已化冻的防寒物拆除,会起到增加地温的作用。接着是在在未萌发生长前进行第二次的拆除工作,期间一定要及时将防寒物拆除,如没有及时拆除防寒物,会导致新茎受损。
1 草莓灰霉病的发病特征
草莓灰霉病的发病部位在果实上,果实染病多从残留的花瓣或接触地面的部位开始,也可从早期与病残组织接触的部位侵入,果实表面先产生水渍状浅褐色病斑,以后迅速扩展并长出灰白色毛状菌丝,变灰褐色并在顶端产生灰色粉状霉,初呈水渍状灰褐色坏死,随后颜色变深,果实腐烂,表面产生浓密的灰色霉层,最终浆果软腐。主要为害花、叶和果实,也侵害叶片和叶柄。发病多从花期开始,病菌最初从将开败的花或较衰弱的部位侵染,使花呈浅褐色坏死腐烂,产生灰色霉层。叶多从基部老黄叶边缘侵入,形成“V”字形黄褐色斑,或沿花瓣掉落的部位侵染,形成近圆形坏死斑,其上有不甚明显的轮纹,上生较稀疏灰霉。叶柄发病,呈浅褐色坏死、干缩,其上产生稀疏灰霉。
2 发病条件
草莓灰霉病的病原菌在气温18-25℃的高温条件下大量繁殖,低温干燥下则影响孢子形成。该菌在受害植株组织中越冬,产生分生孢子飞散传播,连续阴雨或多雾天气易流行。分生孢子在阴天及雨后次日早晨多,晴天最少。连作田块发病多、施用氮肥过多、栽植垄过低、植株基部老叶过多以及垄上积水、棚内通气不良,则发病严重。梅州各县发病期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 上旬开始发生,次年1-2月为发病高峰。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随病残体或菌核在土壤内越冬。通过气流、浇水或农事活动传播。温度0-35℃,相对湿度80%以上均可发病,以温度0-25℃、湿度90%以上,或植株表面有积水适宜发病。空气湿度高,或浇水后逢雨天或地势低洼积水等,特别有利此病的发生与蔓延。另据调查,平畦种植或卧栽盖膜种植病害严重;高垄、地膜栽培病害轻。
3 防治方法
防治草莓灰霉病的方法应以农业防治为主,结合化学药剂防治。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3.1 农业防治
3.1.1 做好育苗或移栽前的消毒工作。移栽或育苗整地前用65%甲霉灵或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400倍液、50%多霉灵可湿性粉剂或45%特克多悬乳剂600倍液,对棚膜、土壤及墙壁等表面喷雾,进行消毒灭菌,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增强药效。
3.1.2 合理轮作:以水旱轮作为主,草莓连作2-3年要换地,不能轮作的应严格做好土壤消毒工作。
3.1.3 采用高垄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或滴灌节水栽培。严把栽种密度,施肥时做到适量肥料,避免过量施用氮肥,防止植株过度茂盛。选用紫外线阻断膜抑制菌核萌发。开花前期、开花坐果期和浇水前喷药防治,配合喷施菜果壮蒂灵提高草莓循环坐果率,促进果实发育,重点保花保果,协调营养平衡,防治草莓畸形发生,使草莓丰产优质,浇水后加大放风量。
3.1.4 及时摘除枯叶、老叶,发现病果及时摘除,并将病果残叶带出果园外烧毁或深埋。
3.1.5 露地栽培园遇连续阴雨天气时,应及时开沟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大棚栽培的则在中午气温高时,做好通风换气工作,避免棚内长期高湿状态,增大发病率。
关键词 甜玉米;大棚草莓;套种;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 S668.4;S513.0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7-0047-02
舟山市定海区地处海岛,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土壤多为涂泥田,富含微量元素,为蔬菜、瓜果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草莓在定海区作为冬、春季主要水果,近几年来呈现迅速发展的趋势,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13年定海草莓成功入选首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目录,并成为定海区第五大优质名品。
定海区种植草莓始于20世纪80年代[1],因连年种植,土壤盐渍化严重,病虫害增加,导致产量和品质下降。间套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精耕细作、集约种植技术之一,具有提高光、热、水、肥等资源利用效率及防治病虫害、增加农业生产系统的生产力和稳定性等优点,也是促进农作物高产、高效、持续增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2-3]。因此,通过建立草莓套种甜玉米的种植模式,通过套种甜玉米,利用玉米根系发达、吸肥量大的特点充分吸收草莓土壤中多余的养分,有效解决土壤盐渍化问题,既提高了产量,又增加了种植效益。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定海区草莓种植面积稳定在66.67 hm2,主要分布在白泉镇、双桥街道和岑港街道。本试验草莓种植基地位于白泉镇米林社区水管口蔬菜基地,定海区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和岑港草莓主导产业区。
1.2 试验材料
供试甜玉米品种:浙甜2088,由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属于优质、高产、鲜食加工兼用型甜玉米品种,口感脆甜、皮薄渣少、抗倒性强、抗病性较好;金银粟(美国),高抗茎腐病、植株壮旺,叶色浓绿,前、中期生长势较强,后期保绿度好、抗倒性较强,适应性好;金艳88(日本)。
供试草莓品种以章姬和红颊为主。章姬草莓是日本静冈县农民育种家以久能早生与女峰杂交育成的早熟品种,植株长势强,株型开张,繁殖中等,中抗炭疽病和白粉病,丰产性好。果实长圆锥形、淡红色。个大畸形少,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14%,味浓甜、芳香,原本就有一股奶香味,故俗称奶油草莓。果色艳丽美观,柔软,一级序果平均重40 g,最大果重130 g,产量可达30 t/hm2以上,休眠期浅,适宜礼品草莓和近距运销温室栽培。红颊草莓又称红颜,是日本静冈县用章姬与幸香杂交育成的早熟栽培品种良种。根系生长能力和吸收能力强,叶片大而厚,叶柄浅绿色,基部叶鞘略呈红色,匍匐茎粗,抽生能力中等,花序梗粗,分枝处着生一大一小2片完全叶。每个花序4~5朵花,花瓣易落,不污染果实。该品种果个较大,最大逾100 g,一般30~60 g。果实圆锥形,种子黄而微绿,稍凹入果面,果肉橙红色,质密,香味浓香,糖度高,风味极佳,果皮红色,富有光泽,韧性强,果实硬度大,耐贮运。红颊草莓休眠\,打破休眠所需的5 ℃以下低温积累为120 h,由于休眠浅,夏季繁苗期出现开花结果现象,应及时摘除。该品种生长健壮,多级花序,结果期长,产量高,一般产量达到22.50~26.25 t/hm2。
1.3 试验方法
2015年9月上旬草莓苗定植,每垄2行,株距20 cm,栽植9万株/hm2。玉米分批育苗、播种,利用基质穴盘育苗,于2016年3月初育苗,4月初定植于草莓植株间,最迟4月中旬播种,栽植4.50万~5.25万株/hm2。记录玉米生长期以及产量、品质、抗病性等综合性状。
玉米收获截至7月,不影响后期草莓生产准备工作,在玉米收获后期,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后期开展高温闷棚消毒[4]。
2 结果与分析
由表1可知,甜玉米播种时间从3月4日持续到4月9日,收获期在6月初至7月中旬,不影响后期草莓生产。3个玉米品种中,以金银粟生育期最短,为77 d;其次为金艳88,平均生育期91 d左右,浙甜2088平均生育期96 d。
由表2可知,3个甜玉米品种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相差较大,金艳88最高,最高可达到17.8%,口感也最好,适合鲜食;金银粟其次;浙甜2088最低,为10.2%。从田间生产情况来看,金艳88,植株纤细,叶片较少,适合密植,但抗病性中等,易感玉米大叶斑病,浙甜2088和金银粟2个品种抗性较强。净穗重大小顺序依次为金艳88>金银粟>浙甜2088,金艳88平均净穗重260 g以上,产值也最高。
3 结论与讨论
大棚草莓套种甜玉米一年两茬模式自开展以来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受到种植户的好评。引进的3个甜玉米品种(金艳88、金银粟和浙甜2088),因生长期不长,在3月至4月上旬播种,都可以用来作为草莓后茬作物,不影响草莓生产准备工作。且玉米生产前期不需要额外的生产资料,完全利用草莓田剩余肥料,延长农膜使用期限,后期只需要在拔节期合理追肥,该模式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作物复种指数,促进农民增收,套种1茬甜玉米,扣除种子、肥料、农药及人工成本,可额外获得经济效益4.5万元/hm2以上,经济效益显著,值得推广[5-6]。
4 参考文献
[1] 应海良,黄学忠,顾群力.舟山市定海区草莓产业的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J].浙江农业科学,2014(7):1028-1029.
[2] 卢良恕.中国立体农业概论[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3] 蓟童听,代平,吴伯志,等.甜玉米间作蔬菜对主要病虫害的控制效果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26(5):449-453.
[4] 毛小伟,毛水根,胡依君,等.江山市2016年春播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J].基层农技推广,2016(12):29-31.
1.叶斑病叶斑病又称蛇眼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果梗、嫩茎和种子。在叶片上形成暗紫色小斑点,扩大后形成圆形或椭圆形斑,使整个病斑呈蛇眼状。防治对策:及时摘除病叶、老叶。发病初期喷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700倍液,10天后再喷一遍。或每667平方米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200克对水75千克喷雾。
2.白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侵害花、果、果梗和叶柄。叶片上卷呈汤匙状,花蕾、花瓣受害呈紫红色,不能开花或不开完全花,幼果失去光泽、硬化,果实呈瘦长形,失去商品价值。防治对策:在发病中心株及周围,喷布波美0.3度石硫合剂。采收后全园割叶,喷布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退菌特800倍液及30%特富灵5000倍液等。
3.灰霉病是大棚草莓开花后的主要病害,在花朵、花瓣、果实及叶上均可发病。在膨大时期的果实上,生成褐色斑点,并逐渐扩大,密生灰霉,使果实软化、腐烂,严重影响产量。防治对策:于现蕾到开花期,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50%克菌丹可湿性粉剂800倍液、50%扑海因500~700倍液喷雾。
4.根腐病从草莓下部叶开始发病,根的中心柱呈红色,支柱在中间开始变成黑褐色而腐败,叶缘变成红褐色,逐渐向上凋萎,以至枯死。防治对策:草莓移栽前用40%芦笋青粉剂600倍液,浇于畦面,然后覆土、整平、移栽。
5.黄萎病该病是土壤病害,主要症状是幼叶畸形,叶变黄、叶表面粗糙,随后叶缘变褐色,凋萎,直到枯死。防治对策:引入无病植株种植;缩短更新年限;播种或定植前对土壤进行消毒灭菌,方法是每667平方米用氯化苦13.5~20升,穴施或沟施,施后封土盖膜,揭膜后要散气,待没有药害后方可育苗或定植。要注意施药人员安全。也可用太阳能消毒,方法是在7~8月份的高温期,深翻,灌水,盖地膜,利用膜下高温杀死病菌。在栽植前,用20%甲基托布津300倍至500倍液浸根5分钟以上,预防种苗带菌。已发病者必须拔除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