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社会的教育范文

农业社会的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社会的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社会的教育

第1篇:农业社会的教育范文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职业教育;双赢发展

职业教育是指使受教育者获得从事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与劳动力素质、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更为直接和密切,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也更加明显,在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历程中,职业教育已被证明是经济增长的“加速器”,加速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在我国,目前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还没有获得足够的重视,至少在实践层面是如此。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无论是培养面向农村基层的人才,还是培训新型农民、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教育,尤其是农村职业教育具有绝对优势。本文拟结合云南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际探讨如何实现新农村建设与职业教育的双赢发展。

一、云南农村发展现状

就云南省农村发展现状而言,根据2007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推算,2007年末,全省人口为4514万人,农村人口3087.4万,其中,农村劳动适龄人口(男16~64岁,女16~64岁,下同)为2031.5万人,占农村人口的65.8%,农村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据测算,2007年,全省农村富余劳动力为790万人,比2000年增加了40万人。云南农村劳动适龄人口年龄结构中,20~39岁的人力资源数所占比例最大,占全省农村劳动力总数的55%,表明年轻劳动力仍然占人力资源的大部分。15~20岁的人力资源数量也远远超过50~64岁的数量,云南各州市的人力资源总体呈现年轻化,并且在今后的一段时间也能保持人力资源数量上升的趋势,属于潜力型人力资源结构。

在云南农村劳动力中,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53.8%,未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占85.7%,只有14.3%的农村劳动力接受过培训。绝大部分农民的创业冲动和风险承受能力相当微弱,存在隐性失业问题。据“五普”资料显示,云南农村专业技术人员总量为39395人,仅占农村人力资源总量2135.9万人的0.18%左右。目前,农村就业人口的产业结构仍然表现为:第一产业比重较高,第二、三产业比重较低。2007年人口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村就业人口中,第一产业占78%,比2000年下降5.49个百分点,但依然是云南农村就业最主要的行业;第二产业占9%,比2000年上升1.17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13%,比2000年上升1.32个百分点。可以看出,云南农村就业结构转变相对缓慢,仍然是典型的传统型产业结构。

二、实现云南农村职业教育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双赢发展

1.明确办学方向

当前,在办学方向上是“为农”还是“为城”是云南许多农村职业院校面临的困惑。新农村建设要求农村职业教育树立服务“三农”的理念和办学方向,而客观事实是,农村职业教育很大程度上所体现的是一种“离农”教育,是以城市为中心,为城市培养技术人才,培养离开农村、农业和农民进入城市主流文化而不是回归乡土文化的人才。农村职教究竟该何去何从?

2005年,在科学发展观提出两年之后,我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重新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指出了新农村建设的根本途径在于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对于农村地区来说,进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就是进行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农村的城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的:一是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二是农民非农化,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问题;三是传统农业的提升和改造。这与世界各发展中国家农村所面临的社会转型是一致的。从新农村建设的内容来看,农村教育必须为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服务、为传统农业的提升和改造服务、为农民非农化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服务。所以,当前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应是为城乡共同发展服务,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即:为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服务、为传统农业的提升和改造服务、为农民非农化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服务。这样来看,“离农”和“为农”教育之间的关系也不像以前那样非此即彼,完全对立,而是变成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这时农村教育功能开始变得多元化,“为农”和“离农”服务之间的界限不再那么泾渭分明,“为农”教育同时成为“为城”的教育,“为城”教育也同时成为“为农”的教育。依据服务对象来看,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应涉及三个方面:一是为农村学生服务,把他们培养成各类型、各层次实用型人才;二是为农村青年包括成人流向城市就业服务;三是为留守在农村的人口能够成为高素质的新型农民服务。在进行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这三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由此可见,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是着眼于促进城乡共同发展,既要防止农村职业教育完全脱离于农村社会,又要防止把农村职业教育简单地看成是“务农”教育。目前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在方向上体现为过度的“离农”和单一的城市价值取向,没有着眼于服务城乡共同发展。明确了方向之后,各职业院校应以此为目标,结合各地、州农村具体发展实际开展教育教学和培训,具体着眼于三方面的服务:第一,与劳动部门联合,积极主动地参与本地富余劳动力转移;第二,走向农民,走到田间地头,为提高留守农民的农业生产技能,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服务;第三,根据本县、镇的经济发展需要,培养城乡一体化发展所需的各类实用人才,就云南农村的发展实际而言,现阶段农村职教应以培养中等层次的实用人才为主。

2.优化教育结构

教育结构不合理是许多地区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云南农村职业教育结构上的问题主要在于专业、课程和师资结构不合理,这种不合理性已明显影响了农村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在专业设置上,全省职业教育,不论城乡,都存在着贪大求全、专业设置重复的问题,如计算机专业,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开设。在课程安排上,“重学轻术”,有的职校与普通中学区别不大,培养的人才实用性不够;在师资结构上,“双师型”教师严重缺乏。职业教育的教师大部分从普通高校毕业,仅熟悉基础理论教育,缺乏实践经验。

对于上述问题,农村职业学校要明确本校定位和发展思路,要敏锐地捕捉到本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传统农业改造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所需的人才需求,大胆地调整那些教学内容过时、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传统农业类专业,充分考虑发展现代农业的需求,围绕农业、林业、牧业、渔业经济体系,建立结合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富有时代特色和发展潜力的新型农业专业。两条腿走路,在专业设置上一方面可与发达地区职校、大型企业合作办学,转移农村劳动力;另一方面可加强与本地龙头、优势企业的合作,为本地农村向小城镇转化培养各行各业的后备军。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充分利用社会人才,善于发掘社会人才,减少直接从高校引进教师的数量。在某些涉农专业方面,农村致富带头人、种养殖能手都是潜在的教师群。

在办学层次上,笔者认为,鉴于云南大部分农村地区农村人口仅为小学文化水平,全省城镇化水平比全国低13.54个百分点,126个农业县市中仍有73个国家扶持工作重点县等实际情况以及从云南农村产业结构特点、从经济发展的逻辑性来看,目前云南农村职业教育应重点发展中等教育,少部分发达地区,如玉溪、曲靖,可以适当发展高职教育。

3.转变办学模式

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国际社会达成了三点基本共识:第一,农村职业教育的重点对象应该是农民;第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开展必须与农民的发家致富相结合;第三,农村职业教育形式应该是非正规、短平快,与推广实用技术相结合。[4]新农村建设,无论是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还是对留守农民的培训,都需要非学历的技能培训,非学龄农村中青年不愿意也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来支撑2-3年的封闭式全日制在校学习。目前,云南农村职校都存在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分割,注重学校而忽略职业培训的问题。在访谈中,绝大部分农民表示不知道本县有职业院校,他们与职业院校从未有过任何接触。新农村建设为注重实际效果的非学历培训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机遇。在云南农村的调研中,农民们普遍表示,只要学的东西有用,能为他们带来看得到的经济收益,他们愿意自己掏钱去学。当然,调研也显示,农民们只愿掏钱学技能,对于普通文化知识,或者说对于不能立刻给他们带来经济收益的知识,他们是不愿意掏钱的,至少在经济落后的农村是这样,这也表明,职业教育在农民中是最有市场潜力的。因此,农村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转变办学模式,把目光投向农村、农民,展开针对农民和农民工的农业生产技术培训以及各类专项培训。

转变办学模式的关键就是要开放办学,办学机构“重心下移”,主动出击、主动适应,拓展自身的教育服务功能,增强自身的发展活力。农村职业院校要拓宽办学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调集社会力量,加强学校与社会的合作,特别是把企业、协会、基金会的力量引入到职业教育的事业中来,如委托联合、协作联合、挂靠联合、校企联合、城乡联合等等,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当前,城乡统筹、发展三农为校乡联合办学带来了时机。以云南昭通乐居乡与昭通农校的联合办学为例:为了把农业科学技术传播给当地农民,培养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2009年5月,乐居乡政府与昭通农校联合办学。昭通市政府出资,乐居乡政府提供场地,组织学员,农校负责提供教材、教师,负责教学。全乡通过考试选拔学员,农校组考,凡具有初中毕业文凭的本乡农民均可参加考试,考试分普通文化知识和农业知识两门,最后按成绩挑选了127名农民作为第一批学员,分两个班。学习期限为三年,每学期为农闲时的2个月,每天5小时,前两年重在理论学习,第三年实践学习。每学期期末进行考核,三年后合格发中专毕业证书。课程内容主要为与农业和农村发展紧密联系的种植、养殖、农产品储存、营销、农业生产中需要用的数学常识等。学员们的积极性都很高,培训方和受训方都对这种联合表示满意。这一案例说明,职业院校办学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的。构建全日制与半日制相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结合,学历证书和非学历证书并重、长班与短班相结合、固定办班与流动办班相结合、单独办班与联合办班相结合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才能提升农村职教服务“三农”的能力,促进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

4.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第2篇:农业社会的教育范文

关键词:职业教育;新农村;教育创新

职业学校坚持为“三农”服务的办学方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有文化、有技术的劳动者,职业学校自身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职业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大学扩大招生规模以及教育内部其他因素的冲击,职业学校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时也偏离了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除了教学内容有些还是职业方面的知识以外,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现象,职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还未能抛开办普教的教育思想和陈旧的教学方法,在办学方向、办学模式、毕业生去向等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在办学过程中,只求数量,不求质量;只求效益,不求方向;只管学生毕业,不管学生在社会上的表现等问题,在职业学校中也相当程度存在。而另一方面,目前,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已不像前几年那样波动面较大,市场的调节能力比以前增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已经趋于平衡,重知识、重科技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的共识。农民迫切需要掌握增产增收的科学技术,迫切希望所生产的产品能尽快销售出去,广大农民的市场意识增强了,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积极性也提高了,因此,目前摆在职业学校面前的任务是,如何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形势,如何主动地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要使职业教育主动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必须变更教育观念,在继续办好学历教育的同时,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教育观念要彻底从普教的模式中解放出来,将职业教育的特点充分凸显出来。必须重视职业培训教育,特别要重视对大多数农业产业户的培训教育。坚持教育创新,加强专业建设,推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建立健全实验培训基地,加快“双师型”师资的培养,完善教育教学管理机制,使职业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尽快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要。

一、加强专业建设,不断改造完善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专业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特别是农业产业调整的需要,适应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的需求,职业学校在办好目前初级人才需求量比较大的专业的基础上,要加强专业结构的调整,要改变过去盲目发展第二产业专业过多的现象,使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专业合理配置,以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对农学类专业要进行改造,要将单纯的种植专业和养殖专业改造成种植一加工一经营、养殖一加工一经营的复合型专业,为农业产业化培养复合型人才。使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在农村既可以从事农业、养殖业生产,又可以参与产品加工,又可以从事经营等工作。为了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人城镇做好准备,可增设文化建设服务专业、城镇建设规划绿化专业、餐饮服务专业、家政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等。对已有的专业和准备建设的专业都要落实如下工作,例如专业教学计划、专业师资队伍、实训基地、教材资料等等,特别是重点专业、重点课程的教师、教材、实训条件等更要重点落实,以保证教学活动的正常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推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合格人才

近年来,由于我国科技体制的创新,科技成果大量涌现,加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加入WTO以后,市场经济的运行逐渐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面向农村的新品种、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层出不穷,为了适应市场行情的需要,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对学生除要求他们掌握所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之外,还必须让学生尽快接触新的知识、新的信息,让学生尽快掌握新品种、新工艺、新技术,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启发学生思维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职业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因此,在教学方法上也要相应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改变以往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在黑板上开机器,在黑板上种田的那种脱离实际的教学方式。除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实行循序渐进的启发式课堂讲授外,专业课程、技术实验课程都应该实行边讲边练、讲练结合、以练带讲的现场教学为主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改革一定要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同时还要探讨对职业教育更加适应的教学方法。通过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加强对专业技能的掌握,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好配套的实践训练基地,使职业学校实训基地成为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基地

按照专业教学计划,职业中学的实践课与理论课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应各占50%,但目前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职业教育观念的薄弱和职业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很多职业学校在实践教学的时间上大打折扣,基本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除了计算机专业上机操作所用实践教学时间较多以外,其他专业的实践教学时间还不到教学总时数的六分之一,甚至不到十分之一,有的学校实践教学时间比例还要小,这种现象严重阻碍着职业学校培养目标的实现。职业学校要从根本上改善实践教学,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建立好实践训练基地。职业学校的实践训练基地建设要贯彻小型化、综合化、实用化的原则。首先,学校要建好专业基础实验室和实践训练场所,保证实践教学的基本需要;第二,利用联合办学的企业和单位接受学生进行实践训练;第三,利用私人企业或者学生家庭进行有关的实践训练。在建设好实践训练基地的基础上,要制定好各专业的实践训练计划。首先在时间上要落实根据各专业的情况,保证学生有二分之一的时间参加实践训练,例如计算机专业、机械电子专业、大农学专业都可以这样进行;其次在实践训练的内容安排上,要制定详细的实践训练目录、实践训练规程;第三,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有实践经验的实践训练教师;第四,要制定实践训练的管理办法和测评办法,将实践训练成绩作为学生职业能力考查的重要参评内容;第五,要千方百计地筹集实践训练经费,以保证实践训练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职业学校教师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

职业学校要培养动手能力强、职业能力强的学生,就必须建立起一支具有很强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因此,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要把“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提到职业学

校发展建设的战略的高度,作为职业学校的基本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所谓“双师型”教师,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操作能力两种技能,又具有教师系列职称和专业系列职称两种任职资格的教师。“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立足当前,又要考虑长远,要采取校内校外结合、教师自主提高与外出进修结合等多种方式,开辟多种渠道,使“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工作既循序渐进又重点突出地展开。提高教师的基本素质,帮助他们更新知识,重点加强教师专业技能的提高。职业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制定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计划,并制定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定期考核的制度,让“双师型”教师明确自己的职责。“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可采取如下方式:第一,定期定点派青年专业教师到工业企业、农业企业挂职工作,每次不得少于三个月,有条件的可挂职一年;第二,短期到高新科技企业或者大专院校学习专项专业技术;第三,带领学生到企业实习,以使他们了解企业的生产状况、先进技术和技术革新动态;第四,聘请能工巧匠到学校任教或者进行技术示范,经常开展传帮带活动;第五,鼓励教师参加科研活动;第六,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积极性,尽快成为“双师型”教师,还要制定有关的激励政策,鼓励教师争取破格评为“双师型”教师,并给予一定的特殊奖励。另外,对“双师型”教师,要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稳定“双师型”教师骨干队伍,使他们能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工作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作用。

五、加强教学管理,建立和完善灵活多样的现代学籍管理制度,以适应培养新农村建设人才的需要

职业学校有自己的办学特点,一所学校里办学层次比较复杂,既有学历教育,又有非学历教育,既有长期培训,又有短期培训等。就学生而言,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个性比较鲜明,绝大多数的学生知识基础比较差,学习不太用心,但想像力丰富,动手能力比较强。因此,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要以人为本,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挖掘他们的潜能。具体来说,必须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对学生成绩要合理评估,不能只凭一张试卷的卷面分数来判定学生成绩。对开设的理论课、实践课(包括实验课、实践训练课)都要进行合理管理,使教师对每一位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都能有一个较为客观的公正的评价。这样才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培养出符合工厂企业、农业企业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较强的人才。在学籍管理方面,要实行灵活的管理机制,在保证完成必学内容的前提下,学生可以提前毕业,也可以准许学生延长毕业年限,譬如三年制的可以延长至六年,两年制的可以延长至五年,在休学期间,学生可以出去创业,然后回校继续学业,还可以准许学生不连续地学完有关专业课程,最后经综合评定成绩决定是否准予毕业。对中途进校的学生,只要学完了相关的课程和综合能力考核合格,也应准许获得相关的毕业证书。

六、加强信息资料库建设,更好地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信息对社会各个方面、对各行各业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新的信息对职业教育自然也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目前,工业、农业、交通、电信、服务等行业的新科技、新技术层出不穷,职业教育要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必须及时地、迅速地捕捉各方面的信息,并且尽快地反映到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能及时把握新知识、新技术,毕业后能适应技术市场的多方面需要。为此,职业学校必须加强信息资料库的建设。学校可以图书馆为基地,在加强图书资料建设的同时,要加强互联网建设,要与国家远程职业教育联网,让教师和学生能及时获取职业教育的新信息和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充分发挥科技信息在职业教育中的时效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新平.农业现代化与农业教育改革,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9,(4).

[2]湖北省教育厅.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中国职业教育,2004,(9).

第3篇:农业社会的教育范文

为了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计工作,财政部于2007年12月了《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决定自2008年1月1日起施行。该制度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财政部颁布并于2005年1月1日执行)共同构成了我国农村会计制度体系。本文就两个会计制度的主要差异进行比较研究。

一、资产的比较研究

1.资产组成内容的比较。《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将合作社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农业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则将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资产分为流动资产、农业资产、长期投资和固定资产。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关于资产分类具有以下特点:(1)将农民专业合作的所有投资统一为对外投资,不区分为短期和长期投资;(2)增加了无形资产的相关内容。

2.存货的比较。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关于存货的核算有以下两点不同:(1)存货核算范围扩大了,增加诸如受托代销商品、受托代购商品、委托代销商品和委托加工物资等内容的核算;(2)仅对存货盘亏、毁损和报废的会计处理做出规定,即将盘亏、毁损和报废的存货价值计入其他支出,而对存货盘盈未规定其处理方法。

3.对外投资的比较。关于对外投资,《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分为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并分别规定其会计核算方法。《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未将对外投资进行短期和长期之分。

4.固定资产的比较。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关于固定资产的核算主要有两项变化:(1)增加了接受捐赠旧固定资产的计价内容,即接受捐赠的旧固定资产,按照经过批准的评估价值或双方确认的价值计价。(2)未对盘盈固定资产确认、计量和记录做出规定。

5.无形资产的比较。《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规定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无形资产的内容,并对无形资产计价、摊销方法、转让无形资产的处理等均做出明确的规定,而《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未有相应的规定。

二、所有者权益的比较研究

《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所有者权益包括资本、公积公益金、未分配收益等。《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规定合作社的所有者权益包括股金、专项基金、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盈余等。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相比,《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关于所有者权益有以下不同:(1)部分项目的称谓不同,如收到投入资本,《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称为“资本”,《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则称为“股金”;(2)《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增加了“专项基金”、“资本公积”的核算;(3)部分核算内容更为细化,如接受捐赠资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计入公积公益金,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则单独计入专项基金。

三、收入和收益(盈余)的比较研究

(一)收入的比较

收入内容的比较。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入主要包括: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补助收入、其他收入。《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的收入主要包括经营收入、投资收益、其他收入。两个制度关于各项收入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方法差异不大。

(二)收益(盈余)的比较

1.称谓不同。作为反映和考核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成果的综合性财务指标,《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称为“收益”;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则称为“盈余”。

2.构成不同。虽然两个制度均将收益(盈余)区分了经营活动和非经营活动产生的收益(盈余),但其构成确不同。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收益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收益总额=经营收益+农业税附加返还收入+补助收入+其他收入-其他支出

其中: 经营收益=经营收入+发包及上交收入+投资收益-经营支出-管理费用

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规定,合作社的本年盈余按照下列公式计算:

本年盈余=经营收益+其他收入-其他支出

其中:经营收益=经营收入+投资收益-经营支出-管理费用

3.收益分配核算内容不同。村集体经济组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的分配方案,对其当年可供分配的收益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1)提取公积公益金;(2)提取应付福利费;(3)外来投资分利;(4)农户分配;(5)其他分配等,其核算内容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按规定提取公积公益金、提取应付福利费、外来投资分利和进行农户分配等内容。

四、会计报表的比较研究

(一)会计报表组成的比较

根据《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年度中间(即月份或季度)和年度终了应当提供的会计报表种类有所不同:

1.年度中间: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年度中间(即月份或季度),应当提供两张会计报表——科目余额表和收支明细表。其中。科目余额表是村集体经济组织按月或按季度编制,用以反映月末或季度末会计科目余额的会计报表;收支明细表是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各月或各季发生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情况的会计报表。

2.年度终了: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年度终了,应当提供两张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及收益分配表。其中:资产负债表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状况。收益分配表反映村集体经济组织年度内收益实现及其分配的实际情况。

《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规定,合作社应编制资产负债表、盈余及盈余分配表、成员权益变动表、科目余额表和收支明细表、财务状况说明书等。其中资产负债表、科目余额表和收支明细表性质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中的资产负债表、科目余额表和收支明细表性质、结构等内容基本相同。与《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不同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会计制度(试行)》增加了成员权益变动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

(二)会计报表结构和内容的比较

1.资产负债表的比较。由于两个制度关于资产、所有者权益组成内容的差异,进而影响了资产负债表中资产部分的结构以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内容。《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将资产负债表资产部分分为流动资产、农业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四部分、所有者权益分为资本、公积公益金、未分配收益三项内容;而《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社会计制度(试行)》则将资产负债表资产部分分为流动资产、长期资产和其他资产三部分,所有者权益分为股金、专项基金、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盈余五个项目。

2.收益(盈余)及收益(盈余)分配表的比较。反映合作社一定期间内实现盈余及其分配实际情况的会计报表,在《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称为“收益及收益分配表”。而《农民专业合作财务社会计制度(试行)》则称为“盈余及盈余分配表”。不仅称谓不同,其结构也不同:

“收益及收益分配表”采用的是报告式结构,其上端为收益的形成,分为经营收入、经营收益和本年收益三个层次,下端则为收益分配,包括本年收益、年初未分配收益、可分配收益和年末未分配收益部分。

而“盈余及盈余分配表”则采用账户式结构,左边为“本年盈余”,右边则为“盈余分配”。每一方分为若干具体项目,左边项目是依据“本年盈余=经营收入+投资收益-经营支出-管理费用+其他收入-其他支出”的依存关系排列,而右边“盈余分配”则是根据“本年盈余+年初未分配盈余+其他转入-提取盈余公积-盈余返还-剩余盈余分配=年末未分配盈余”的依存关系排列。

3.成员权益变动表的比较。为了使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都得到明晰界定和有效保护,反映成员权益变动情况是合作社会计报表应提供的重要信息之一。

第4篇:农业社会的教育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 本质特征 个体形式 非个体形式

教育系统作为社会系统的子系统,教育影响社会的本质和发展。同时教育又被社会系统的本质特征所决定。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来源并适用传统社会,可称之为传统教育;而当一种教育的主要方面和主要特征适应现实社会。并表现出对未来社会的较大适应性,则称之为现代教育。对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划分是根源于社会特征本身的,研讨现代教育离不开对现代社会的分析,对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的建构必须建立在对现代社会本质特征研究基础上。

归纳各阶段的社会本质特征,而要以一种符合教育问题研究逻辑的方法分析社会各阶段本质。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研究构建社会的构成要素,进而归纳总结社会本质。关于社会构成要素有很多研究。实际上多种划分方式的共存是必然的,根据不同学科的研究要求,应该对社会构成要素做不同维度的划分。本文借鉴查尔斯-霍顿-库利在《社会过程》一书中对社会构成要素的划分方法。将社会构成要素分为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两部分。这种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划分可以全面考察个人的存在形式及与外界的关系状态,可以兼顾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也因此可以明确教育、人、现代社会三者相互作用的情况。

库利认为,个人是一种个体的生活形式;制度或群体是非个体的生活形式。由于许多生活形式不以个人为特点,它们根本无法被那些只对个人感兴趣的人理解和发现,因此对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区分具有实际的意义。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体现为:非个体形式是由个体形式构成的,但非个体的形式的历史不能等同于特定个人的生活历史;无论何时只要两个个体形式联合起米,就会出现一个新的非个体形式,但新的非个体形式不能等同于原有两个个体形式的简单相加;个体形式的发展往往是很难被自我觉察的,并且这种发展无时无刻的受到非个体形式的影响和改变:人类的生活形式,包括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都在探索着另外的生活形式提供的各种有利条件和促进因素,并做出最适宜的反应:个体或非个体的形式的发展既依赖于人们的远见卓识,也离不开无法预见的偶然性因素。

当然,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存在交叉重叠之处,因为二者都包含共同的生活。由于它们的组成要素是一样的,如果你从中抽走所有的个人,二者都将一无所剩,其他系统也会消失殆尽。

1、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

社会特定的生活形式主要有——个人、政党、国家、教义、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其中个体形式主要是个人,非个体形式主要包括政党、国家、教义、体制、改革方案、神话、语言等等。不同的社会都存在着个体形式和非个体的形式,不论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都存在这两种形式及两种形式的关系。但是在不同社会,它们的内容不同,本质内涵也不一致。以此来判断现代社会的特征,就可以在不同社会的共性基础上寻找到现代社会的个性特征,也可以预测出将来社会的基本走向。

农业社会是以土地及劳动力资源的增加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的。而工业社会则是以自然资源和资产的不断投入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现代社会则是以知识和信息的增长作为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现代社会的起始时期基本可以判断为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即从全世界的整体趋势来看,社会发展的动力基本来源于知识的增长。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出被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冲突。被动的合作是由于社会生产的要求,要求个体之间的共同劳作,互为协助,来完成生产的需要,个体的力量往往难以满足生产的需要,而生产的成果与个人利益的直接关系很少:潜在的利益冲突则是由于社会生产需要的资源是具有排它性的、消耗性和稀缺性,因此也在生产的成果的占有上往往体现为潜在的冲突。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主动的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主动的合作主要是因为社会生产中,生产的产品往往以知识的形态存在。共同合作能够创造出对个体有利的产品,知识也与有形物质资源不同,具有共享性,不具有排他性。

在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中,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之间,往往体现为个体形式受制于非个体形式,个体形式的力量被彰显的程度很小,非个体形式的发展状态往往是与人性的需要背道而驰的。

在现代社会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出个体形式被

最大程度的张扬,其作用和力量受到非个体形式的认同和肯定,而非个体形式也因个体形式的发展而有更良性的发展。

现代社会的这些特征具体体现为:

个体与制度的关系。关系体现为民主与专制的不断制衡。而主体是强调民主。个体形式的发展要求必然强调民主平等的制度,以保证个体形式的最大程度的发展空间。

个体与生产力的关系。生产力得到快速的发展,更加依从于个体的智慧力量,而非个体的数量。

个体与文化的关系。个体充分占有文化资源,创建符合自己需要的世俗文化,也促进文化资源的最大程度的灵活、生动的发展。

因此,现代社会的特征可以被概括为:社会的个体形式和个体形式之间的关系是主动的寻求合作和潜在的利益共享;个体形式和非个体形式之间,则体现为个体形式的作用被最大程度的突显。

2、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

现代社会的特征对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要求教育做出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变革。在教育目的上,要求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将受教育者培养成既具有群性的适应性,同时又具有强烈个性的人:并且需要培养个体之间的交流合作和共同生存的能力。在教育内容上,以促进受教育者的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目标,组织教育内容,要求与社会的真实发展状态密切相关,并给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在教育媒介上,在要求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同时。更加要求符合受教育者真实学习需求的有针对性地使用有效媒介。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在教育性关系的基础上则增加了社会关系的要素,关系趋于平等,要求增加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合作,相互学习补充。

因此,现代教育的特征可以概括为:

从个体形式发展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提高个体形式的适应、合作、共享、自主发展的能力为终极目标。从个体形式与非个体形式的关系上看,教育的目的、内容、媒介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以符合个体形式的发展需要,实现受教育者作为个体形式对非个体形式的适应。并尽可能的凸现个体形式的作用和价值为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上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04.

[2]富永健一,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8:17-20、245.

第5篇:农业社会的教育范文

目前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数量已经超过73万户,出资总额1.21万亿元。国家财政积极支持农民合作组织发展, 2007年以来,已累计投入发展补助资金31.5亿元,其中2012年安排8.5亿元,年均增长33.6%。国家积极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组织更多地开展联系和合作,推广完善“农户+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等多种有效经营方式。

山东是农业大省,农民合作社总量达到7万多户,登记总数和出资总额继续居全国首位。2013年农民合作社将覆盖到每一个行政村,新认定500家省级示范合作社。基层专业合作社在杂乱的农资市场中,迫切需要绿色、安全与生产企业直接对接的农药、肥料、种苗产品;也迫切需要从种植到防治的新型服务模式。

新的市场变革促进着绿色环保农药、药肥和抗病虫害强的优良种苗的发展。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对农药、肥料、种苗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农药登记资料规定》中将增加作物安全性、职业健康及卫生用药风险评估,尤其是环境、残留试验的评估要求。

在土壤改良方面,随着甲基溴全面退市期限日益临近,我国新型化学熏蒸农药已逐渐在土壤消毒剂中担纲主角,成为替代甲基溴,控制土传病害的有效措施,与生物防治制剂相结合,可有效地减缓土传病害的发生并可改善土壤生态环境。

在这新形势和潜移默化中,正逐步形成农药、肥料、种苗市场行销的新格局, 绿色安全型农药、药肥、种苗和专业合作社的服务化相结合,是市场需要,已是企业创新市场,转型发展的契机。

为了积极鼓励和推动绿色、安全、环保的支农项目与农民合作组织对接,学会将于2013年8月9~10日山东济南珍珠泉宾馆在济南召开2013第一届绿色环保农药、药肥、抗病虫种苗暨专业合作社技术交流会。同期还将召开:“土壤消毒活化应用农民培训会”。在会议的筹备过程中,学会还将评选“二O一二年度农业生态环保杰出贡献奖” 。

本次交流会将邀请有关政府部门、科研院所领导、专家和知名农药、药肥、和种苗企业领导;农民专业协会、合作社、科协组织代表,共同交流绿色环保技术,搭建一个以保护生态安全和环保为目的的新型产学研用的交流平台,同时逐步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点”,以点带面的绿色环保推广体系和生态作物保护协作服务体系。

本次会议分主题报告、颁发“生态环保科技奖”、展示与洽谈三部分进行:

1.报告会主题:绿色环保农药、药肥、抗病虫种苗与专业合作社技术及服务交流。

2. 向在农业生产中对生态环保、粮食食品安全做出贡献的农资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以及高效、低残留、安全性高的农资产品颁发"二O一二年度农业生态环保杰出贡献奖"。

3. 展示与洽谈:拟向500个优秀农资企业发出邀请,展示直供专业合作社的绿色环保农药、药肥和抗病虫的种苗;同时向20000个专业合作社发出邀请,洽谈对接服务。

具体的会议内容见附件。

附:2013第一届绿色环保农药、药肥、抗病虫种苗暨专业合作社技术交流会邀请函

土壤消毒活化应用农民培训会邀请函

第6篇:农业社会的教育范文

关键词:工业设计 社会 信息社会 发展

工业设计是工业发展的源泉,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来看,人类经历了农业社会,由农业社会发展到工业社会,再由工业社会步入到我们现在的信息社会。在社会发展的变迁中,工业设计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社会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工业设计的发展。

人类的需求与追求是永无止境的,需求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原动力,有需求就需要设计。为了获得更多、更好、更完美的产品,人类的思维活动、设计与制造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社会不是物质条件的简单积累,而是由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共同构成,其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表面上看,工业设计通常是由个体设计师或者小群体的设计团体完成,而且产品最终也是由消费者个体来接受,但是,无论是设计者,抑或消费者,都是以社会的方式生存,属于由于共同物质生产活动基础而相互联系的人的总体。哲学指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因此社会是工业设计的基石,而工业设计反过来会对社会发生作用,作用是促进还是阻碍要看工业设计是否适应社会规律的发展。

一、工业社会

18世纪,英国首先开展了工业革命,稍后其他国家也纷纷开展工业革命,这标志着人类社会开始进入工业社会。工业革命的发生,表明人类由手工业文明迈入了机械工业文明,后者的核心就是机械化的生产方式。工业社会设计的发展是基于丰富的自然资源与发达的制造业基础之上的。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后,生产力第一次开始质的飞跃,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原来的工艺设计已经不能再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渴望工艺设计能够与生产力发展相匹配,并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促进工业水平的提升。

工业社会的显著标志是机械化大生产,而机械化大生产是一种标准化的生产,这就决定了标准化是产品设计中的一个关键,标准化要求简洁的造型与合理的功能相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德国的崛起标志着人类开始开始进入工业社会的第二个阶段——二次工业革命,这一阶段工业社会发展的显著特点是标准化。标准化要求工业设计符合产品设计的原始要求,并能促进产业设计流水线的发展。随着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工业化设计的观念深入到技术、经济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中。工业设计的标准化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大大提高来了生产力的生产效率,推动了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为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准备了了充足的物质条件。

二、信息社会

信息社会到来的条件是信息高速公路的建立与蔓延以及电脑的社会化。信息社会是以高科技为载体,其实质是以物质条件为基础的非物质社会。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工业设计的发展又有了新的动向,它在理念、原则、方式及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改观,众多的设计潮流和趋势纷纷出现,使工业设计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仔细思量,这与社会的发展需求是息息相关的。传统的工业设计不再符合经济的发展潮流,也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工业社会的工业设计往往看重的是产品标准化,注重生产流水线的作业效率。而信息社会的工业设计恰恰相反,是以信息化为载体注重产品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的消费群体。

工业设计的消费者就是接受工业设计的社会公众。工业设计室建立在社会需求的基础之上,脱离这些需求,工业设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这些调查之所以会成为设计的一道程序,就在于这些社会因素将直接影响到产品未来的销路,其中很多方面会影响消费者对设计的接纳。信息社会的消费者需求的多样性直接决定了工业设计的多样性,非物质设计是社会非物质化的产物,是以信息设计为主的设计,是基于服务的设计。非物质设计是相对于物质设计而言的。在物质设计中有非物质设计的成分,如产品的功能和样式本身是非物质的;非物质的实现离不开物质条件,否则就如空中楼阁一般。软件与硬件就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这两者是互为联系、互为基础的。

结语

追溯设计的这一系列变化的源头,我们会发现,它们源于人类需求的变化。如果说农业社会与工业社会的设计更多是满足身体(生理)的需要;那么,信息社会的设计则是更多注重人们对意味和样式的需求,以满足自己的心里和精神需要。前者的满足是衣暖饭饱,后者的满足是心满意足,这是设计的两种境界。总之,社会发展与工业设计息息相关。社会对于工业设计的影响贯穿于整个阶段,从思想的萌芽直至产品的实现都离不开社会这个大背景。工业设计离不开社会这块重要的基石。与此同时,工业设计的改进又进一步的促进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砚祖.产品设计艺术[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38.

[2]陈鸿俊,编著.世界工业设计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11:35.

[3]章利国.现代设计社会学[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79.

[4]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11:184.

[5]李乐山.工业设计思想基础[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第7篇:农业社会的教育范文

【关键词】农村;孝道;衰微

“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孝道在中国人的道德谱系当中占据百善之先的地位。在伦理本位的中国社会,孝道历经数千年的辗转传承,发展并保留了至今,在稳定社会秩序、培育公民的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因而有“以孝治天下”的说法。而农村孝道文化教育质量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广大农民的思想品德和行为水准的高低,也将直接影响家庭幸福、邻里和睦、人际关系的改善和农村社会的稳定。

在当今日益发达的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传统孝文化也日渐走向衰微,即使在相对变化缓慢和保守的农村地区,孝道所起的规范作用也越来越小,表现出孝道失范的状态。这一点在农村表现得尤为突出:各种忽视老人权益、欺老、虐老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少数老人生活非常凄惨,养老问题日益彰显出来。农村中出现的这些道德失范和无序现象使农村一些家庭的和谐面临严峻挑战。

2005年11月, 黑龙江省人大代表翟玉和组织调查志愿者行程5万公里, 踏访全国31个省区的46个县(市、区) 72 个村,对60岁以上的老人的养老现状进行了实地调查, 展示了我国部分地区农村老人的生存现状, 形成了中国农村老人生存现状的调查报告。据报告显示,在受访的10 401名调查对象中,与儿女分居的比例是45. 3%, 三餐不保的占5%, 年节饮食与平日无别的达16%, 93% 的老人一年添不上一件新衣, 69%无替换衣服, 8% 的老人有一台老旧电视机, 家务活97% 自己做,22% 的老人以看电视或聊天为唯一的精神文化生活。[1]这些调查结果表明:农村老人处于一个非常不利的被动地位,对于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无法获得较为合理的满足,农村子女对老人的孝道衰微。相较于城市中定居的子女,他们大多数有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因此城市中的老人的物质生活基本得以保障,更多的老人面临的是精神上的空缺与失落。而在农村很多子女忽视了对老人的关心与爱护,甚至基本的养老都不愿意承担,很多老人吃不好饭,看不起病,没有基本收入,没有正常娱乐活动,承受着物质与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农村敬老、孝顺观念正在日趋淡化, 传统孝道正在流失。

引发农村孝道的衰微的原因不仅表现在社会变迁和经济变化中,而且背后也隐藏着传统伦理道德的流失。当代社会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变动和发展,我们一方面既要接收外来文化的精髓,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弘扬和教育。

首先,社会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是农村孝道衰微的重要原因。以来对孝的批判,新文化派通过揭示儒家孝道的本质,开始瓦解了封建孝道的神圣体。认为传统的封建道德消灭了人的独立人格,从而阻碍了中国人对自由和科学的追求,使中国人“遂流行保守,使四万万之人作亿兆死人之奴隶,不能自拔。” [2]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崩溃了,许多人陷入道德的迷惘之中,整个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现象。中国传统道德体系崩溃,新道德规范和价值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社会的道德处于真空状态,这让许多人陷入道德的迷惘之中,整个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失范。而农村中对于优良的传统伦理道德的坚持也处于一片混乱之中,孝道也随着这种冲击趋向于衰微。建国以来,我国开始大跨步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以最快的速度向现代化迈进。在这种市场经济、公平竞争等合理诉求的掩盖下,人受制于物的现象悄然滋生,善恶不分、见利忘义、淡漠亲情,横流的物欲中“道德迷失”,不能给下一代任何财富的年老体衰的父母就成了“累赘”,“不孝”行为以各种方式出现。经济市场化和现代化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农村社会由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快速进入商品经济状态。传统孝文化赖以存在土壤中国传统农业社会逐渐消失了,农村孝道也必然走向衰微。

其次,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是农村孝道衰微的直接原因。第一,计划生育下子女越来越少,家庭结构小型化。传统农业社会的家庭不仅子女多,而且代数多。维系一个个大家庭上,孝道是传统家庭伦理的核心,它将家庭成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20世纪70年代中国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孩子少了,父母给孩子的爱增加了,而子女的感恩之心却没有得到相对提倡与弘扬,子女的孝观念也逐渐淡化了。第二,农村发展出大量民工,家庭归属感下降。“我国农民工总数已达到2.1亿人。” [3]这些流动人口的生存方式对传统家庭结构具有解构力。子女平时不在身边,许多人甚至过年也难得回家一趟。同时,农村青年通过外出打工所得已经远远超过父母,且老人年龄越老,“本事越小”,“麻烦越多”。父母在家庭里既不是知识的制高点,也不是财富的制高点,他们的权威性大打折扣,子女对父母的敬畏减少,“孝敬”自然减弱。

最后,传统伦理教育的弱化缺失是农村孝道衰微的内部源头。古人认为家庭中教育子女是第一要务,孝道教育又是第一要义。当今农村,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父母对子女最大的期望,所以父母特别重视对子女知识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对子女的道德教育。在教育子女的方式上缺少潜移默化的“感恩”教育。而父母更注重生育之恩,抚养之惠,希望子女为自己“养老送终”。现代农村,子女却更为强调直接的经济利益或物质交换,其道德要求和教化减弱,因此农村子女的孝道也就渐趋弱化了。

孝敬老人是社会成员应有的品德和应尽的要条件。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村养老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之一[4],因此社会需要弘扬孝文化,提倡孝道德。应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强化人们“感恩”这一基本的道德情感,让孩子理解父母的给予和关爱。还必须提供更好的法律法规保证,让违背者得到应有的处罚。社会传播媒体应加强对孝道的隐形宣传教育,构建一个以孝为先的良好大环境,使子女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孝道意识。

总之,如果家庭不能履行其基本职责,不能提供必要的保障资源,那么,政府、民间机构及各类社会保障系统无论付出多么高昂的代价,都无法弥补家庭功能受损所留下的病患。只有保证家庭功能的良好运转,才能保证社会和国家的长足稳定,才能更好的适应新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周青.加强新农村孝道文化教育的思考[J].文史博览,2009(8).

[2]吴虞.吴虞文录:卷上[M].上海:上海书店,1990.

第8篇:农业社会的教育范文

在建立发展循环农业的过程中,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应当建立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循环农业资金投入保障体系建设初期,其资金投入主要靠国家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在循环农业基本建成和正常运行后,其自身将会实现资金的累积,同时还有外部资金的融入。首先,政府对农业投入的资金主要来源于财政预算。在财政资金比较紧张时,可适度调整各项投入,以应对其资金投入不足问题,保证资金投入能按循环农业发展需要适当增加。必要时,可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建立相应的责任约束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对循环农业投入的职责,确保形成稳定可靠的建设资金来源,完善循环农业的投入机制。其次,在推进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过程中,政府可以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综合运用税收、补助、参股、贴息、担保等多种手段,给予农户及其他投资者优惠,调动生产者及投入者投入资金的积极性。最后,从总体上应该逐步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行为商业化,运行机制良好的资金保障体系。可通过提高循环农业的投入与产出效益,吸引信贷、非农企业资金、农户个人等多方面的资金,以形成可持续的循环农业发展资金投入机制。通过各级银行设立专项信贷资金。同时应鼓励、引导相关工业、商业、农业企业对循环农业进行投资。

2加强循环农业的政策法规保障体系建设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法律体系保障。我国应从法律上确定处理农业废弃物的基本方针,包括处理标准、设施标准和委托标准等方面。明晰各级政府对农业废弃物管理的责任,逐步引入市场机制,从政府主导废弃物管理过渡为以市场机制为主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各级政府应按法律政策的规定,统筹规划,负责制定本行政区域内废弃物的处理计划,对设施建设进行受理、许可和指导,对排放单位实行监督。采用委托、招标、特许、批准、许可等多种行政方式,引导相关企业从事农业废弃物收集、运输和处理。在法律中明确国家、地方政府、企业、公众的责任和义务,实行“责任分担制”、“生产者责任延伸”和“排污者负责制”。进行“谁污染,谁负责”的管理制度,规定不同的排污者对排污行为和不利结果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确定生产者负有回收利用其废旧产品的责任、相关企业负有环境主管部门报告的责任,定期向行业主管部门书面报告其经营行为对环境的影响,环境主管部门应该信息公开,接受公众监督。个人排放者应履行对自己排放的废弃物进行分类的义务,并在指定地点免费排放。针对农业环境保护的薄弱环节,进一步完善关于农业清洁生产、生态环境等相关法律制度,完善有关土壤污染、流域污染、环境安全事件管理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健全农业生态环境的相关标准、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明确规定各种评价指标,协调相关法律法规之间的相互配套性和可操作性,切实保护农业资源有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3强化循环农业基础设施体系建设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以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为保障,如农业废弃物资源的收集设施、储藏设施、运输设施、资源化利用、废弃物处置设施。建立基础设施体系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再生产的重要条件。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建立健全农业废弃物资源专业化处理设施设备,有助于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能力。其各种设施具体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收集设施,包括建立家用收集桶和专门的回收网点,促使农业废弃物资源实现分类回收;利用设施,包括利用设备和必要的专业组织机构等。如收集处理农作物秸秆需要秸秆还田粉碎机和打捆机、压块机、青贮机等。在秸秆及粪便等资源利用中,户用开发沼气需具备沼气灶、沼气压力表、沼气开关、直通、三通、输气导管,还有沼气灯、电子点火器、沼气汽水分离器、沼气脱硫器、沼气热水器、沼气饭锅等设施设备;大中型集中沼气工程中,厌氧发酵罐是主要专用设施之一。采用热解气化技术处理农业废弃物时,气化炉是必需的设备。采用堆肥法时,需要相应的发酵装置。鉴于我国循环农业发展的实际条件,应从宏观上部署,集中力量建设,通过循环农业重点产业建立省、市、县、乡、村相结合的人力、物力投入体系。采取县、乡政府补助一部分、经济条件较好的村补助一部分,农户自筹一部分的集资方式,积极鼓励农民修建储藏设施,购买相关机械,提升装备水平,提高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水平。在适宜地区积极推广沼气产业链、肥料产业链、饲料产业链等循环农业链,开展农村小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循环农业链建设速度。

4建立循环农业社会化管理运行体系

发展循环农业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建立社会化的管理运行体系。政府在宏观上起主导作用,环保部门负责行业指导,以循环农业生产经营者为主力,同时引导其它社会成员广泛参与和支持。本研究以市、县、乡、村发展循环农业为例,设计了循环农业社会化管理运行体。

4.1建立健全循环农业社会化管理运行体系

对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上采用“农户缴费、政府补贴、源头分类,桶装收集、定时清运、分类处理”的管理制度,强制执行农业废弃物分类收集,按照“农户——农业废弃物收集员——农业废弃物中转站——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网络”的模式进行回收、循环利用。为强化全程管理,确保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的落实,可专门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明确规定规划建设局、环保局、各镇(乡)人民政府、村委会、垃圾收集员、农户等在共同推进循环农业建设中所担负的责任。

4.2加强循环农业社会化日常管理运行规范

4.2.1统一农业废弃物分类收集及资源化利用的操作标准

在配齐必要设施的基础上,教育引导村民了解农业废弃物分类及资源化利用的基本要求,掌握农业废弃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养成分类的良好习惯。此外,通过集中培训、现场讲解示范、建立激励机制等措施,使农业废弃物收集员懂得如何对不同农业废弃物进行收集、回收和资源化利用。尤其是在中转站或收集网点,要进一步规范工作流程和操作规程,预防“分散污染”变成“集中污染”。

4.2.2规范农业废弃物处理设施建设标准

督促各镇(乡)根据相应的处理模式,使农业废弃物处理的主要设施如垃圾桶、农业废弃物运送车、资源化利用设施设备等建设规范、有序。切实做到主要设施按标准建设,确保设施配备统一、齐全。

4.2.3规范循环利用网络的建设和建设标准

采取市场运作的办法,建立市、县、镇(乡)、村四级循环农业体系网络,并统一各类回收资源的回收方法和价格;由环保部门负责指导农业废弃物分类收集资源化利用各项业务,中转站集中从事农业废弃物收集资源化利用具体业务,同时,此环节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入,将逐渐吸引有关企业加入。

5总结

第9篇:农业社会的教育范文

关键词:泰州市;家庭农场;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4.1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8-000-02

一、泰州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分析

泰州市2015年成立了家庭农场服务联盟,通过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现场指导、信息、农场推介、经验交流、产品展示等活动开展个和创业指导,建立了家庭农场发展指导员制度。截止2016年3月,泰州市共有家庭农场4942家(其中认定管理的家庭农场3561个),规模经营面积7.44万公顷。目前,3561家家庭农场均进入省家庭农场运营监测系统,并创建了省级示范家庭农场58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200多家。

二、泰州市家庭农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基础设施比较薄弱

泰州家庭农场的基础设施薄弱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由于土地流转期限短或经济实力等原因,农场主对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比如用电设施不足、没有培肥地力、没有电灌站等。二是大多数家庭农场机耕道路不通畅,土地流转的区域是一些交通不便、水源缺失的土地。三是大面积生产困难,现有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已不能满足家庭农场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需要了。

(二)土地流转不规范

土地流转与家庭农场的发展休戚相关,是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重要因素。泰州市家庭农场的土地流转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一是一些农户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缺乏书面合同,或者合同不规范,会产生大量的土地流转纠纷。二是家庭农场的土地大多是租赁于农户手中,土地流转期限短、地块分散,如果农户在外务工的机会减少,或预期收入不高时,就有可能会收回流转出的承包地。为期较短的土地流转,不利于家庭农场主对整个家庭农场做出长期规划,不利于农场的土地整治、土壤肥力改善及农田水利建设等,不利于家庭农场集约化经营发展,影响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与家庭农场的持续发展。

(三)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完善

目前,泰州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系统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一是家庭农场的服务组织职能定位不清晰、服务功能弱。二是泰州大部分家庭农场接受的服务组织发育不完善、服务能力弱。三是现有的家庭农场服务机构比较零散,数量较少,工作效率低。泰州市大部分家庭农场接受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是来源于政府农技部门,新技术、新品种的培训和市场供应信息,只能从专业合作社和农业龙头企业得到少量服务,只有极少数农场接受过高校科研院所提供的社会化服务,许多先进的农业技术及方法不能够应用到实际农业生产中。三是现行政策体系衔接不到位、却乏制度保障。四是农业社会化服务需求乏力、供求脱节。不完善的服务体系难以满足家庭农场的个性化社会服务需求,阻碍了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

(四)政府扶持力度不够

家庭农场是以农户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能力有限,需要政府在政策、技术、基础设施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目前,国家并未出台具体的支持措施,泰州地方政府也没有出台系统的专门扶持家庭农场的政策。泰州市的大多数家庭农场都需要解决承包地的稳定问题、需要租金补贴、农业机具购置补贴、需要抵押担保的服务,还有一些农场迫切需求技术指导。家庭农场的政策需求表明落实政府优惠政策和服务对家庭农场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扶持作用,泰州市对家庭农场的政策扶持力度亟待加强。

(五)农民素质不高

目前泰州市家庭农场经营者整体上思想观念比较保守落后,捕捉市场信息和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较弱,缺乏长远的发展规划,离新型职业农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泰州市大部分家庭农场没有核算、没有记账,没有财务收支记录,更没有成本核算、效益分析管理较为粗放。有的家庭农场不具备初加工的能力,商品化生产能力较弱,市场交易手段也很落后,有的农场主在销售商品时只是粗略估算农作物的产量、价格和价值。

(六)经营管理粗放

家庭农场作为现代农业经营主体,是通过集约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这就要求农场主必须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对家庭农场实行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泰州目前家庭农场管理粗放,部分农场受小农经济的影响,追求小而全,各种农业机械一应俱全,使用率不高,既造成了资源浪费,更加大了生产成本。目前,泰州家庭农场绝大多数以上都没有建立基本的财务核算制度。

(七)融资保险困难大

家庭农场在建立初期,需要支付流转土地租赁费,需要购买种子、肥料及农业机械等,一次性投入比较集中,资金需求较大。目前,泰州市家庭农场融资来源渠道比较狭窄,发展中资金总体短缺,贷款难,大部分家庭农场认为贷款额度较小,解决不了扩大规模与农场生产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场的正常发展。贷款利率过高,许多农民承担不起,多数农场主放弃贷款融资。缺乏有效担保方式,农地抵押困难是泰州家庭农场普遍反映的问题,农村土地的使用权抵押担保难以突破。信贷产品创新不足,引导作用弱,增信措施偏少。

保险困难是制约家庭农场发展的又一主要且普遍性的因素。农业是典型的自然风险行业,病虫害和自然灾害是威胁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目前的农业保险较以前虽然有很大进步,但泰州多数家庭农场对保险的期盼远远不能得到满足。一是政策性保险覆盖面不全,如果出现较大的自然灾害,会给农场主造成巨大的损失。二是商业性保险没有介入。

三、促进泰州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建议

针对泰州市家庭农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家庭农场基础设施建设

泰州市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需要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全面支持家庭农场的发展。要将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涉农项目,向家庭农场倾斜,分批分期推进家庭农场因生产所需的生产设施用地和附属用地,按设施农用地管理。对家庭农场优先安排实施土地整治、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村道路建设等,全面落实对家庭农场的固定资产投资,大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二)强化土地流转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有序推进是发展家庭农场的良好基础和有力保障。要按照《江苏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办法》要求,进一步加强土地承包管理,健全土地流转市场,为供求双方提供评估、议价、登记和信贷等提供服务平台。逐步建立土地流转双方的价格协调机制,流转双方协商签订统一标准化流转合同,注明流转土地的面积、形式、期限、用途、价格及相关违约责任等内容,提高土地流转的效率,建立土地流转纠纷调解机制,促进流转关系稳定,积极有序推进农村土地流转。

(三)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要根据泰州实际,统筹农产品生产市场、销售市场规范发展,构建农产品流通体系,创新公益有效供给机制,大力支持经营型组织发展,发挥综合市场和专业市场互补互进的作用,形成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加强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体系,逐步建立以乡镇或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为主导,农业科研、教育等单位和农业企业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基层农业推广体系,同时加强公益,培养多元化服务组织。完善科研开发的投入机制,推进科研机构向科技服务型转变,形成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科技咨询与服务相结合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构建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为农民及时提供市场信息,规范市场秩序,形成机制健全的农产品流通网络。

(四)加强政府扶持

积极落实中央、江苏省关于各类补贴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倾斜的要求,把握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方向和整体趋势,同时泰州要制定出台扶持家庭农场发展的用地、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制定合理有效的农产品价格调控政策、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政策法规,优化家庭农场的发展环境,加强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宏观调控能力,促进家庭农场的快速发展。同时,泰州市应建立农产品最低收购价制度,降低家庭农场市场经营风险,保障家庭农场的经济效益。

(五)强化人才培育培训,提高经营管理能力

家庭农场是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家庭农场的发展趋势必然是规模化及集约化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泰州必须培养一批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民来经营壮大家庭农场、改造传统农业,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现代家庭农场。一是要引入专业人才。鼓励专业人才投身农业生产,为农业生产积累人才。政府应制定相关的奖励政策,吸引人才为农场的发展服务,相关的农场需要积极做出经营体制上的改革,吸纳财务、销售以及管理方面的人才来经营农场,实现家庭农场向现代化农场的转变。二是要开展农业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生产技能培训,重点培训家庭农场主,扩大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组织实施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努力把广大农场主培养成有创业精神、创新意识、商品意识和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

(六)拓宽家庭农场融资渠道

家庭农场具有农业高风险、资金需求量大的特性,要从根本上推动家庭农场的信贷支持必须依靠创新信贷模式,拓宽家庭农场的融资渠道。应逐步建立和完善农村贷款担保制度,建立担保基金或担保机构,制定提供贷款优惠、财政给予贷款贴息扶持等措施。大力培育由社团法人、企业法人、自然人发起的小额贷款组织,鼓励农户发展资金互助组织,规范民间借贷,解决农业农村中的贷款抵押难、担保难的问题。按照家庭农场特点改变服务方式,因地制宜引入土地信托,降低社会的交易成本,引入有资金实力、技术实力、管理能力的第三方,从而实现现代化经营目标。拓宽农业信贷支持广度,引导信贷资金支持对家庭农场,保证家庭农场资本投入的连续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梁晶.洛阳市家庭农场发展现状与对策[J].河南农业,2015(03).

[2]李善金.潍坊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与建议[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5(4).

[3]苏荣.泰州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4(10).

[4]麻小燕.我国家庭农场研究进展_[J].南方农业学报,2014(10).

[5]邱柏.宜宾市家庭农场发展情况初探[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15(1).

作者简介:1.唐春根(1971-),男,硕士,教授,江苏姜堰人,研究方向:农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