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在最新的商业模式范文

现在最新的商业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在最新的商业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在最新的商业模式

第1篇:现在最新的商业模式范文

关键词:商业模式;互联网;铁人三项

一、案例正文

小米公司正式成立于2010年4月,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产品自主研发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其核心业务是小米手机、MIUI、米聊。值得一提的是,MIUII是一款基于Android原生系统深入优化定制的一款手机操作系统,而正是利用了MIUII,小米公司首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这种模式增强了用户的粘性和忠诚度,为后来的“米粉文化”奠定了基础。从2010年到2015年,小米经历了5轮融资,从最初估值2.5亿美元到最新估值450亿美元,小米让我们看到了互联网时代带来的奇迹。也引发我们的思考,小米模式与传统的手机公司的区别到底在哪里?小米如何凭借一己之力异军突起,在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如此激烈的环境下还能抢占到一定的市场份额,成为现在销量继三星、苹果之后的公司。

二、案例点评

雷军曾在小米第三轮融资时对媒体说道,投资者愿意创投小米,是靠着“市梦率”,梦有多大,企业的价值就有多大。然而没有真金白银,仅仅凭雷军讲了一个梦的故事就吸引了海内外资本的青睐么?事实当然不是如此。在下文中本文将从小米的前三轮融资中逐渐剖析小米的商业模式。

1.首轮融资

天使投资人和风投机构在首次选择投资小米时,小米手机一代还没有,此时的小米可以说仍处于种子期或者说创立期,此时的风险是相当大的,本文认为风险资本在项目选择上看中了小米以下三点:(1)创业者的信誉雷军从2007年金山上市后退出金山,天使投资做得风生水起,雷军一个人把整个投资机构几十人的工作全包了,投资成绩斐然。这次高调亮相,创业小米。说明雷军对小米手机的商业模式已经有了充分的把握,不然不至于把半世英名赌上去。基于雷军以往的成绩,风险资金即使抱着玩玩的态度也应该赌上一把。(2)小米的互联网思维现有的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已然十分激烈,再靠着传统手机公司的模式去做智能手机显然不能打开市场。然后小米从一开始就是看准了移动互联网的大潮流,它的铁人三项“硬件+软件+互联网”也解释了,小米公司从一开始就是从互联网着手去增加用户粘性和忠诚度。先着手做服务和软件,在积累了一定的客户群体的基础上再做硬件,打开市场的缺口,不得不说这确实十分精明。(3)MIUI的魅力MIUI就是小米公司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创新模式。这种模式让用户有参与感,它每周五雷打不动的更新。对于热爱MIUI的用户而言,每个周末,都有一份期待。也正是这种参与感和期待感,让小米有了自己的客户基础,也正是这份基础,既奠定了小米的商业模式,也奠定了小米模式的成功。

2.二轮融资

小米科技的第二次融资是在小米手机首发不到半年的时间完成的。从小米首发的盛况来看,小米手机踏入市场的第一步是成功的,这也直接证明了雷军的铁人三项“硬件+软件+互联网”模式是行的通的,除此之外,此次风险资本追投的一个很大原因,本文认为应该归因于小米的销售策略。(1)预售的销售策略小米的做法是预订聚合购买需求,预估出整体销量,然后通过限量发售的方式,在新品几个月后待成本下降再交付到消费者手上。这其中的重要原理就是硬件生产中一个重要的规律:生产数量越多,摊薄到每一部手机的成本也就越低。而对小米手机来说,分轮进行销售,策略在于手机前的几个月要控制销量,因为那正是利润极薄时。此后小米要持续不断挤牙膏式地预订造势,不断提醒用户来抢购产品。等到几个月后,硬件的成本真正降下来,才进行批量交付,这也是每部手机利润率最高的时候。因此,其在制定生产计划时,大多是小批量生产,然后再视销售情况来选择是否继续加码生产。这种在网络进行预售的方式,能让手机厂商在第一时间掌控整体销售量以及迅速回笼资金,相比传统手机厂商的模式,雷军显然少了库存的烦恼。当然,小米销售策略的本质,仍然是基于小米手机的互联网思维,这是毋庸置疑的。

3.三轮融资

2012年6月底,小米完成第三轮2.16亿美元融资,估值40亿美元。在项目估值上,40亿美元的估值,只能说取决于投资人评估时采取何种参照。如果按手机公司和移动互联网公司,40亿美元的估值显然是高得离谱。但如果小米未来转向电子商务,就像与雷军有关系的凡客和原金山卓越那样,则参照的标准就变成京东商城,而在2012年,京东的估值大约在80亿到100亿美元之间,如此看来,40亿美元的估值似乎也不为过。当然,如果说第一轮和第二轮的融资,风险资本可以因为创业者的故事而掏钱,那么到了第三轮融资,如果没有真金白银的话是断然吸引不了投资者的。此时,本文认为小米的魅力主要有一下几点。(1)智能手机的想象空间iPhone单款手机2011年全球销量突破9000万台,预计2012年可以达到1.3亿台至1.5亿台,营收将突破1000亿美元但是,若把2012年500万台原定出货量的小米扔进智能手机的洪流中,这又是一个尴尬的数字。国内品牌中,华为2012年全年智能手机的出货量也在2000万台。按照业内说法,在没有达到1000万台的年出货量之前,小米根本还没有形成足够的规模,但同时也说明了小米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B2C电子商务网站的现实战斗力基于小米手机的互联网思维,利用电子商务网站网络直销也是小米扩大销售渠道的一条很好的路径。由于没有实体店,在销售渠道这一块,小米节省了许多的渠道成本,也正是如此,它才能将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投入到产品的研发和快速换代以及增加互联网用户的粘性。这个小米的互联网基于,无一不是契合的。

三、总结

2012年底,小米科技凭借着小米盒子,首次将硬件产品线从手机拓展至其他领域。众所周知,雷军的小米王国主要由三大业务板块组成:小米手机、米聊和MIUI,这三者之间的主次关系也曾被业界广泛讨论,但现在的状况是三者的粘着关系已经不易打破:手机是最底层,MIUI是中间过渡层,米聊则是最顶端。雷军坚信“手机会替代电脑成为最常用的终端,而电视会成为手机的显示器。”从这个角度看,小米盒子就是实现这个构想最重要的纽带,就是最重要的手机配件。而出售小米盒子不仅可以联通手机与智能电视,打通未来向智能家居发展的大门,也打通了小米科技原先从底层到顶端的链条。纵观小米历史,从成立至今,小米不过5岁。然而在最新一轮的融资中,小米估值高达450亿美元,成为世界上估值最高的初创企业。此时小米还未上市,有人预计小米2016年或将上市,那时便是风险资本项目推出最好的时刻,而到时候市值到底有多少,旁观者们尽可发挥想象。小米科技从自己的核心业务:小米手机、MIUI、米聊到现在拓展到智能家居,小米帝国的版图与5年之前已经不可同日而语的了。但小米每一次的拓展,必将为原有的帝国注入新的血液和新的利润增长点,从最初“触网”的手机公司到现在国际资本狂热追逐的小米巨人,小米在未来还将继续完善它的手和脚:积极地围绕手机展开战略布局,去完成它的帝国大业。

作者:钱晓洁 单位:宁波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财新网.国际资本热逐小米.,访问日期:2015.05.22.

[2]百度文库.小米营销模式分析.,访问日期:2015.05.23.

[3]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小米模式还能走多远.,访问日期:2015.05.23.

第2篇:现在最新的商业模式范文

一、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影响

1. 社会化媒体(微社交)

社交媒体(Social Media),也称为社会化媒体、社会性媒体,从技术上来讲是指允许人们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相互沟通的工具和平台。社交媒体的产生,依赖的是WEB2.0的发展。从内容上来讲,所谓社交媒体应该是大批参与者自发贡献、提取、创造新闻资讯,然后传播互动的过程。社交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现阶段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QQ、博客、论坛、播客等等。随着4G的到来,基于视频应用的社交媒体又将搅动起一番新的浪潮。

社交媒体近两年的飞速发展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微营销、微社交这些理念逐渐进入了我们的视野,改变着我们的社交习惯、消费习惯,进而对服务方式、内容产生影响。

2. 移动互联网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网络与互联网的融合,通过这种融合催生了大量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并且正在成为客户应用的主流,典型的就是APP和腾讯的微信。

人的需求和技术的可能性是发展的最主要原因,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也离不开这些因素,总结归纳有一下几个方面:

(1)人们对互联网的深度依赖

(2)3G的普及、4G的即将全面商业化和无处不在的WiFi

(3)手机终端智能化的普及

(4)以APP为代表的轻量级应用的丰富

随着3G的普及、4G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带宽瓶颈不是问题,信息终端的移动性也不是问题,正像中国移动在广告中宣传的那样:未来已来!移动互联时代真的到来了。

3. 云计算和大数据

2013年大数据成为热点,我们很多人是从英国作者舍恩伯格所著的《大数据时代》中了解到了大数据。其实最早提出“大数据”时代到来的是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麦肯锡认为:数据已经渗透到当今每一个行业业务职能领域,成为重要的生产因素。

大数据的产生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近二十年来PC、平板电脑、手机的大量普及,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十亿的人在线从事着各种商业活动、社交活动,产生了庞大的数据,并且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继续产生着海量的数据,这一切都为大数据的挖掘与分析提供了可能性。云计算和大数据正在改变着信息技术的全貌,并对基于信息基础之上的商业模式、商业运营产生深远影响。

麦肯锡在最新的《信息技术引领未来商业模式10大趋势》中第二项提到“大数据”和高级分析,认为:“数据和分析已经成为新型竞争力的一部分,企业越来越善于创建更为精细的消费者群体细分,并为其定制产品和服务”。

二、推动客户服务方式转变的原因

新技术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推动着商业模式的创新,改变着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必将推动着客户服务方式也发生深刻的变化。

1. 商业模式的转变

到目前为止,电子商务经历了B2B、B2C阶段,正在向O2O模式发展,商业形态变了,商业模式层出不穷,传统的商业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基于互联网思维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成为趋势。

随着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体验式营销、互动式消费、情感式消费成为一种趋势。未来的商业营销是建立在“社区”营销基础上的,这个是广义的社区。新媒体的基础是什么?社区,每个企业都要营造自己的虚拟社区,通过这个生态环境的建立,社区大量的粉丝就是你忠诚的客户。我们过去把提高客户满意度作为客户服务的重要指标,新媒体将是提高客户忠诚度的一条重要渠道和途径。

2. 消费者习惯的转变

消费者习惯也在发展着变化,我们都知道客户需求推动客户消费,客户消费接受客户服务,这是传统的消费——服务模式。当今社会“体验式营销”风靡,正日益被商家和消费者认可,所谓体验式营销就是通过营销策划让客户首先感受并体验产品和服务而区别于传统营销模式。体验营销通过看(See)、听(Hear)、用(Use)、参与(Participate)的手段,充分刺激和调动消费者的感官(Sense)、情感(Feel)、思考(Think)、行动(Act)、关联(Relate)等感性因素和理性因素,重新定义、设计的一种思考方式的营销方法。这种思考方式突破传统上“理性消费者”的假设,认为消费者消费时是理性与感性兼具的,消费者在消费前、消费中和消费后的体验才是购买行为与品牌经营的关键。通过体验营销,客户了解产品的价值和使用,消除了客户疑虑,建立起了商家与客户的信任关系。

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O 2 O(Online To offline)成为今年非常热的一个概念,通过线下商务和互联网结合在一起,虚拟和现实交融的互动式体验,刺激吸引“时常在线”用户的消费欲望,极大地扩展了商家与消费者沟通互动的广度和深度。未来的消费模式很可能是“所见即所得”,客户在网上和线下看到一款自己满意的产品或服务,通过手机向多家商家查询价格,最后以最满意的价格下单成交,基于物联网的的物流配送将快捷地把所购买的商品送到他的手中。

三、客户服务新趋势的探讨

1.客户服务内涵的扩充

客服中心已经从过去的向客户提供服务支持的单一模式向客户行为分析、客户心理把握、客户需求感知全方位转变。麦肯锡在《信息技术引领未来商业模式10大趋势》第四项中提出“一切皆服务”认为“购买和销售由实体产品延伸而来的服务,这一商业模式的转变正在加速”,提升和完善客户服务方式,从而使客服中心服务具备了五大核心要素:

(1)面向用户的完整行为过程

(2)完善的服务价值链

(3)情感服务、信息服务、实体服务和全媒体通信服务无缝融合

(4)专业化、个性化、差异化和综合化

(5)多主体服务、互为补充

以上将成为客户服务的新趋势。

2.服务渠道和服务方式的变化

从电话渠道过来的客户语音服务需求会减少,基于在线客服、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客户服务将会大量增加。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小米的商业模式无疑是成功的,小米微信公众帐号后台客服人员有9名,这9名员工每天回复100万粉丝的留言,通过微信帐号后台回复用户的留言。小米开发的微信后台可以自动抓取关键词回复,微信客服人员进行一对一回复。过去小米主要是通过群发短信,100万短信发出去,就是4万的成本。微信使小米的营销、CRM成本降低。所以从这点来看,社交媒体将会成为客户服务一个重要的渠道。

互联网的发展使我们人与人交往的空间不再成为障碍,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使得时间不再成为我们社交的障碍。随着社交媒体等新媒体进入客户服务系统,客服中心除了满足客户服务的需求外,由于社交媒体的特性,客户黏度会大大增强,这必将带来客户服务的频度、服务的周期、服务内容、服务要求的变化。客户服务需求的频度会增多,交互会越来越频繁,持久沟通联系的客户会越来越多,这样客户感觉服务就在身边,触手可及,客户的忠诚度和信赖度将会大大增强。同时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客户基于不同服务场景的服务需求将会使沟通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与过去不可同日而语,越来越多样化。

前面已经讲了“一切皆服务”将会成为商业的趋势,营销和服务更加密不可分、不分彼此,严格意义上的呼入服务和呼出营销界限将模糊,座席将成为“全能战士”,客户服务必须适应这些趋势。

3. 客户中心服务系统的变化

(1)现在的客户服务中心以电话呼入呼出为主要服务手段,系统主要是通过硬件+呼叫中心中间件+CRM软件构成,通过自动语音和人工座席提供服务,讲究的是系统的稳定性,支持多硬件厂商、报表系统丰富、开发接口支持业务快速开发。我刚才讲了通过社交媒体等新型媒体过来的客户服务会呈上升趋势,传统的电话联系是间断性的、持续性不够的,颗粒度太粗,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和适应今天客户服务的要求了,基于场景的、支持体验式感受的、满足移动互联和社交媒体的客户服务系统将会占据主流,客户随时实地的服务需求会得到满足。

(2)“业务为王”、“内容为王”的理念将会将会在客服中心系统越来越突出,媒体类型将不会被置于优先考虑的位置,将会降到一个从属于业务的地位,业务驱动为主将会是主流。业务模式决定业务流程,业务流程驱动媒体应用。

(3)现在大多数座席的CRM系统都是通过来电弹屏,弹出客户资料,区分新客户还是老客户。这种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媒体渠道的多样化,也不能适应社会媒体的引入带来的客户类型的多样化。业务系统只有对客户分类进行更加精确的划分,通过这种对客户的精确细分,客户服务更加有针对性,客户才能得到一对一的贴心服务。

(4)CRM系统将把对客户数据分析和挖掘功能放在重要的位置,系统从简单的客户资料管理、业务流程管理向客户数据分析和挖掘转变,通过对CRM系统积累的巨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实现对客户行为的分析、对客户心理的把握、对客户需求的感知,为企业运营决策、市场营销、客户服务流程优化提供依据。

第3篇:现在最新的商业模式范文

自苹果推出第一代iPhone以来,市场跟风者不少。423年过去了,没有一家企业能成功复制其商业模式。不仅如此,苹果还四面出击,将触角伸展到IT领域的各个层面,让所有对手都感到头痛。

6月,苹果新一代操作系统将正式上市。从目前所公布的资料来看,新一代操作系统不仅改进了苹果硬件产品此前不能多任务运行的软肋,而且在移动互联网、电子书、游戏机及企业运用等平台上都可被采用。也就是说,苹果将以此统一应用平台。试想,拥有了一台能满足所有应用需求的时尚产品,用户还需要其它的设备吗?

对于意在主宰移动互联网的谷歌,苹果进行了专门应对,不仅针对Android操作系统,还把攻击目标对准了谷歌的互联网策略――移动广告,而这原本是谷歌利润最丰厚的市场。iPad是苹果进军移动广告领域的战略布局,它在开发者的应用程序中加入广告,广告由苹果销售和管理,苹果和应用程序开发者将以开分成。广告的加入会使苹果的免费应用软件下载量增多,同时将进一步吸引开发者为iPhone开发出更加出色的应用程序。

iBooks也将被引入iPhone。尽管在iPad上的阅读体验更加出色,但考虑到便携性、产品定位和销量,iPhone有利于iBooks的推广,将让苹果更大程度地占领电子出版市场。专业电子书制造商们看到这里肯定会冒出一身冷汗。

还有游戏机市场。此前,这个市场被任天堂、索尼和微软把持。但与这3家企业推出的传统设备不同的是,苹果将实现移动设备的在线游戏互动功能,让用户建立起一个以游戏为中心的社区,并能和主机同步。微软在最新的智能手机系统中也加入了这一功能,但凭借苹果时消费者超强的把握能力,没有理由不怀疑这个市场可能迎来变数。

如果你现在还认为苹果只能提供消费级电子产品,那你就错了,因为,iPhone、iPad已经可以与思科WebEx协系统相连接,企业用户可以随时随地通过苹果设备召开视频会议和远程交互。也就是说,不管在哪,只要有苹果的设备,用户都可以远程协同办公。

苹果进入企业级市场必然直接对黑莓手机造成压力。在该市场,RIM的领先优势正在被iPhone蚕食。研究机构ChageWave R_esearch最新的报告显示,尽管RIM在企业智能手机市场仍处于领先地位,市场份额为69%,但苹果iPhone在这一市场的份额也达到了27%,并且苹果还在加速扩张。

第4篇:现在最新的商业模式范文

电视发展到现在已有120多年的历史。上世纪80年代,我国由黑白进入彩电时代,刚开始都是模拟信号,后来发展到数字信号,现在正处于标清向高清转型的时期。2004年以后,平板电视逐步取代显像管电视,2009年正式进入平板电视时代。在平板电视的基础上又发展出3D电视、4K电视,直到现在具有变革意义的智能电视(也叫互联网电视)。

目前视频用户的观看习惯,正在从PC、移动端向电视屏转移,传统电视行业面临着客厅的娱乐化转型,智能电视将逐渐成为家庭娱乐中心。

“2013年国内智能电视产品渗透率将达50%。”中国电子商会指出,仅海信、TCL、长虹、康佳等品牌今年智能电视销量就有望接近2000万台。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15年,智能电视出货量将超过3000万台,渗透率将超过65%。从2012到2015年,智能电视的复合增长率将保持在41.6%。

“过去电视的技术是点到面,电视台播什么观众看什么,而电信网、互联网是点到点的技术。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电信、互联网与广电都能够做点到点、点到面的内容传播,因而在这方面的竞争也将越来越激烈。”北京邮电大学信息经济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曾剑秋说。

今年5月,互联网公司乐视携“超级电视”高调杀入电视行业,它所引发的轰动效应和超低价让传统电视企业震惊,39英寸的乐视智能电视售价仅1999元。10月10日,乐视的50英寸超级智能电视,售价仅为2499元。而其“终端+内容”的盈利模式更被解读为对传统电视企业靠硬件赚钱的商业模式的颠覆。

9月,以手机著称的小米也加入战局,小米电视在现场更是赢得“米粉”们的疯狂尖叫,其最新推出的47英寸智能电视,售价只有2999元;机顶盒厂商同洲电子也来搅局:55英寸智能电视仅4698元,爆出“地板价”。

不过,业内人士对互联网企业以价换量的销售策略也提出质疑。“互联网企业进入电视领域对价格产生了干扰,以超低价倒逼传统电视厂商降价,会导致彩电企业亏损,但互联网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盈利模式都不足以对彩电企业形成威胁。”家电产业资深观察家刘步尘对记者表示,而且这样容易导致价格战,破坏了彩电行业固有的生态平衡,对整个彩电行业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据了解,目前我国彩电企业的平均毛利率维持在11%~12%的较低水平,如果扣除各种成本费用,好的彩电企业的净利润率也只有2%左右,而白电企业的净利润率能达到7%。

Display Search中国区研究总监张兵认为,乐视一年的电视销量顶多几十万台,就算未来两三年有十个乐视这样的互联网企业做电视机,加起来也就几百万台,在中国一年4000多万台的电视市场中最多只有一成。而TCL、创维、海信等都是千万台的销量级别,因此中短期互联网企业不会对传统彩电企业构成威胁。

但创维集团总裁杨东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有句话意味深长:“互联网企业做电视,对我们心理上的冲击大于市场上的冲击。”如果互联网企业抢去了眼球,也就抢去了潜在消费者,这的确值得传统电视厂商深思。所幸,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无论是眼球之争,还是市场之争,抑或深层次的模式之争,谁输谁赢都还是未知数。

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认为,互联网企业的介入带给传统彩电业的最大忧患,是未来传统电视这一产品概念可能会被无处不在的智能显示屏所替代而基本消失,如同收音机和胶卷,这才是整个行业最大的危机。

为了应对互联网企业大举进军电视产业的挑战,TCL、创维、海信、长虹、康佳等国内传统彩电巨头都在积极转型,各自结合企业特点和优势实施智能化战略,打造从硬件、软件、平台、内容、服务到渠道的智能产业链。

此外,传统电视企业主动放下姿态,与爱奇艺、阿里巴巴、华数、百事通、CNTV等互联网内容提供商开展合作,弥补内容服务的短板,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杨东文强调,未来竞争将从市场终端转为后台服务,传统家电企业不再是简单的硬件提供商。

长虹多媒体产业集团总经理叶洪林则表示:“我们需要增加互联网新思维。”

IT、互联网企业与传统家电厂商的融合无疑短时间内加快了智能电视产业的发展,但却进一步加剧了传统电视厂商之间的竞争。“除了硬件技术上的竞争还在继续外,内容和操作体验上的比拼更为关键,”康佳集团多媒体事业本部总经理林洪藩说。

业内专家分析,IT、互联网企业扎堆进入彩电行业,将会革新传统彩电行业的盈利模式,推动电视产业从单纯卖硬件终端向“硬件+内容”为主的模式转变,“内容、应用、平台、数据”将成为彩电行业未来新的盈利通道。

的确,智能电视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只能“看”的电视机了,它需要能“玩”、能“用”、能“互动”。例如,可以上网、购物、看视频、玩游戏、聊天等。

海信电器总经理刘洪新称:“智能电视,核心在于三个‘智’,即智能化操作系统平台、智能化应用商店、智能化交互。”

为了获得更好的内容平台,各家传统电视厂商纷纷整合上下游产业链和云端内容资源,选择实力雄厚的互联网企业作为战略合作伙伴,构建全新的生态圈。于是,我们最近频频看到传统电视企业的“触网”合作,也折射出它们智能化转型的不同路径。

9月2日,康佳集团宣布与CNTV合作的业内首个线上品牌KKTV惊艳亮相,首批推出K60U系列两种规格的电视产品。其中,55寸55K60U仅售6666元,39寸39K60U仅售3333元。

KKTV采用互联网模式运营,除了以同步上线的KKTVMALL作为官方电商平台之外,京东商城也以第三方首发的身份进行销售。同时,KKTV结盟金山软件、科大讯飞、云狐网络等,整合海量应用资源。

未来电视CEO张宇霞表示,“康佳集团成立三十多年来首次子品牌,更是家电行业首次针对互联网电视市场的专门线上品牌,让人既看到了康佳集团强大的创新意识和力量,更看到了其高瞻远瞩、面向未来的战略视野。”

康佳集团总裁助理兼多媒体事业本部总经理林洪藩称,“面向智能电视巨大的成长空间,康佳携33年积累的‘专业制造’优势,整合全产业链资源,推出全新线上品牌KKTV及系列电视产品,强势引爆‘新感官革命’,致力于让年轻人重返客厅。”

KKTV采用最新的4K分辨率,搭载全球领先的8核处理器、独创渐进式音响系统,为用户打造真正的家庭影院效果。整合了丰富内容与海量应用,满足不同用户的多种需求。同时,KKTV可以支持第三代Touch智控,为用户提供完美的交互体验。

9月3日,TCL与号称月均覆盖4亿电脑、手机视频用户的爱奇艺联合推出最新产品“TCL爱奇艺电视TV+”。

拥有逾30年彩电整机研发经验的TCL主导TV+的研发、制造和售后服务;华星光电负责上游屏资源供给;拥有内容优势的爱奇艺提供互联网技术和影音内容支持,实现了软硬件的优势互补;而擅长3C网购服务的京东,则为TV+提供强大的电商渠道和快捷的物流配送。

对于此次合作,在TCL集团董事长、CEO李东生看来,时代在变革,需求在变化,我们要紧跟时代顺势而变。国内有近4亿80后、90后网民,他们是在互联网大潮下成长起来的,对视频内容的需求非常大,但这一需求目前并未得到真正满足。

李东生表示,希望能发挥各自优势,打造一款具备互联网基因和TV传承的创新产品,在为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的同时,也为彩电业互联网化、IT化转型提供有益探索。

TCL爱奇艺电视TV+作为一款专为互联网家庭量身定制的电视产品,实现了硬件+、内容+、语音+、跨屏+、有线+、服务+的全面创新和升级。据介绍,“20万辑的最热、最新高品质影视内容,6万多集国内外电视剧,3000多部国内外影视纪录片,每日还有超2000剧集、专辑等内容更新,并且全部永久免费。”

在售价方面,双方将推出尊爵版和经典版两个版本的TV+。尊爵版TV+最先上市,定价为4567元,首批京东抢购将送价值1357元的超值大礼包。经典版TV+定价为2999元,预计11月上市。

有彩电专家认为,TCL此次与爱奇艺合作,通过深度导入互联网思维,成功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商业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最显著特点就是,把事情交给整个产业生态圈内最擅长的企业去做,“唯有如此,才能在最短时间内,将产业链各个环节中的强势企业和资源整合起来,一起做出最强的产品。”

9月10日,创维与阿里巴巴联合推出“酷开TV”智能电视,这是一款搭载了创维天赐系统和阿里云OS的产品,10月1日正式在天猫开售“酷开TV”,42英寸仅售1999元。这款售价超低的产品,其中内置了来自阿里巴巴的聚划算、支付宝、水电煤、淘宝、天猫等应用,也打通了以往电视机薄弱的支付环节。阿里的支付宝将作为创维智能电视的支付系统满足消费者电视购物的需求。

在创维之前,海尔推出了海尔阿里云电视。此外,长虹与华数、百视通等内容提供商进行合作。海信与CNTV、华数、爱奇艺、优酷、PPTV、乐视等互联网企业达成内容合作,其中CNTV和华数是其核心合作伙伴。

实际上,传统电视厂商之间也早已结盟。两年前,中国的电视机行业三大巨头海信、TCL、长虹,强强联手,在深圳共同发起成立中国智能多媒体终端技术联盟。其主要目的就是期望站在产业的高度上建立起中国企业自己的技术标准,给消费者和开发者带来品牌和技术的保障。日前有传闻称,创维、海尔、长虹、康佳将与阿里巴巴打造智能TV生态联盟。

中投顾问文化行业研究员沈哲彦表示,未来,传统电视厂商与互联网企业将形成互补共赢关系。传统电视厂商擅长电视机硬件生产,互联网企业在软件制作方面具有优势,双方结合将互惠互利。“未来互联网电视的发展前景光明,或将全面取代传统电视。当前智能电视的最大挑战在于难以突破互联网的免费视频模式,消费者付费意识薄弱”。

周厚健也认为,互联网企业的大量进入,势必极大丰富智能电视的内容和应用,对放大电视市场总量有刺激作用,但迄今为止,这场大戏无论在技术还是商业模式上都还没有出现革命性的变化,电视仍然处在“看”而不是“玩”和“用”的时代。

他强调,“我们4年来销售了2000多万互联网视频终端,即使我们的Android电视激活率为82%(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40个百分点),我们仍然不敢卖广告。”周厚健表示,互联网电视的商业模式还在困惑期,大家都在以自己的方式探路,这一探索过程对最终商业模式的成熟来说必不可少,但至少在目前行业还没有具体的方向。

10月11日,TCL多媒体集团执行董事及CEO郝义在TCL集团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表示,目前互联网电视行业还没有理想的盈利模式,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

爱奇艺CEO龚宇同样坦言,由于国内对电视内容的消费习惯还没有普及到接受付费的阶段,因此“大家都在探索盈利模式当中”。

中国电子商会的调研数据显示,目前智能电视产品市场认知度达96%,但80%的智能电视消费者仅使用“收看电视节目”等传统功能,人机交互、多屏互动、APP应用等功能激活率偏低。

张兵表示,目前国内智能电视的激活率只有三成左右,经常使用率就更低。而高盛报告中,智能电视的激活率仅为10%。

据了解,智能电视操作复杂、运行速度慢、应用不丰富、人机交互体验不畅等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智能电视的主要问题。同时,智能电视软件故障如何处理等成为售后服务新盲点。

第5篇:现在最新的商业模式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物流成本管理;思维转变 

由于物流成本自身的复杂性、分散性、隐含性等特点,物流成本管理一直是物流管理的一个难题,企业在传统物流成本管理思维下,主要是为了降低仓储成本和运输成本。李海舰等(2013)通过比较战略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之间的区别,阐释了成本管理思想突破的重要性,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实践特征进行了总结,强调了新环境下战略成本管理思维的重要性[1]。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让更多企业实现线上交易,而物流作为完成交易的一个重要环节,使企业与顾客之间的距离更加接近,交流更加频繁,在互联网时代的企业经营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互联网环境的特点,再从财务稳健性、跨部门管理、等方面探讨互联网环境下企业物流成本管理的思维转变。 

一、对互联网环境主要特点的分析 

1、企业之间的合作将会更加紧密 

从传统的工业经济时代到现在的互联网时代,全球的商业模式正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从过去的传统商业思维、线下零售、重资产的经营模式正在向电子商务、网络交易与轻资产运营转变。赵振(2015)基于创造性破坏的视角,阐释了跨界经营的重要性,提出“互联网+”模式在商业生态圈、制造生态圈及研发生态圈的三重报酬递增循环[2]。企业的经营将会变得更加开放,企业之间的协作将会更加紧密,行业信息的共享程度将会越来越高。企业也在不断寻求共赢、多赢的发展机会,甚至是昔日的竞争对手,也有可能团结一致,共同谋求发展机遇。例如2014年3月腾讯和京东达成战略合作,2014年12月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2015年8月阿里巴巴以283亿入股苏宁等。这些现象都说明在互联网时代,企业不可能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持续经营,而必须寻求更多的企业合作,保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顾客体验更加重要 

互联网时代使企业与顾客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得以改善,每一个顾客都成为捕捉市场最新需求信息的神经单元,但加剧了环境的不确定性。在工业经济时代,企业对顾客体验的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这也是企业经营管理很容易忽视的问题。在互联网时代里,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每一位顾客都会成为企业信誉的传递者,高质量的顾客体验可以通过网络媒介实现共享,潜在的顾客可以快速得到可供参考的交易信息,间接提升了企业的销售和信誉,企业驶入良性发展的轨道。相反,低质量的顾客体验不仅仅会导致忠实的老顾客流失,而且网络媒介上的低质量顾客体验评价信息也会降低潜在顾客的交易几率,企业经营很有可能陷入恶性循环。 

3、传统的商业模式被颠覆 

罗珉等(2015)认为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价值链中以供给为导向的商业模式正在逐渐走向消亡,以需求为导向的互联网商业模式和价值创造正在出现;连接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连接可以满足更多顾客多样化的需求,而互联网时代更多的是追求连接红利[3]。在传统的制造经济时代,主要都是由企业生产来驱动市场消费;而在互联网时代,消费者需求个性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市场消费由企业生产驱动型逐渐向消费者需求拉动型转变,企业的商业模式几乎完全被颠覆。2015年中央提出的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通过创新供给反向影响需求,也是顺应这种形势而做出的决策。 

二、传统物流成本管理思维的局限性 

1、对于物流成本内涵的认识存在误区 

我国国家标准是这样定义物流成本的: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货物在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物流管理等过程中所消耗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总和,以及与存货有关的流动资金占用成本、存货风险成本和存货保险成本①。虽然从表面上看物流成本分类明确而且细致,但是在实践活动中,企业管理者对物流成本内涵的理解有些狭隘,甚至只是局限在与物流相关的直接成本,比如:运输成本、储存成本、包装成本等。实际上,从会计核算的角度来看,物流成本的真实情况更加复杂,还有很多隶属于物流成本范畴的支出计入到其他的会计科目中:原材料经过运输到达企业并验收入库而产生的运输费用、装卸搬运时的费用等,计入到“原材料”会计科目;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发生的水电费或者是其他的间接费用,有的经过直接分摊到“生产成本”,有的则直接分配到“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间;在销售环节,从仓库发货到消费者过程中间的运输费则被计入到“销售费用”。陈正林(2011)认为企业管理者对于物流过程中存在的资金占用成本、存货风险成本、机会成本等则几乎没有被考虑[4]。 

2、对于物流成本特性理解不够透彻 

物流成本管理是一个难题,运输成本、库存成本、包装成本是物流成本的几个主要方面,还有一些与物流直接相关的管理成本。一方面,在传统管理过程中,大部分的企业管理者不理解物流成本效益被反性②。管理者发现某个环节物流成本过高,非常容易忽视物流环节背后的资金运动的关系,由于“对症下药”思想的本能反应,大多都是直接控制物流成本较高的环节。比如:包装成本过高就减工序,用低质量的包装材料;管理成本过高则减人员等。物流活动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环节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的部分,单方面控制物流成本,会导致其他环节成本增加,最终无法达到降低物流总成本的目的。另一方面,多数管理者在物流成本管理决策过程中,都是遵循“利润=收入-成本”这个等式理念,认为物流成本控制只会机械提升等额的利润,管理者对物流成本的“乘法效应③”认识不足。在传统物流成本管理中,针对某一个物流环节而采取的措施是“下位解”,而且这种“下位解”可能会造成其他环节的物流成本升高,最终会得不偿失;在传统物流成本管理思维下,我们把“下位解”当成了“唯一解”和“最高解”;任何问题都有“上位解”,只有找到了上位解,才能降低成本,提升效率[5]。 3、对物流的角色缺乏合理定位 

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更注重于可以直观反映企业经营业绩的财务指标,很多企业经营管理者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对物流的角色缺乏一个合理定位。早在19世纪服务中心学说④认为企业不能把物流活动认为是一种很简单任务,而应该把它当作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一种手段,强调物流的服务保障功能,服务重于成本,通过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可以实现总成本的下降。传统企业管理者认为只要是商品在所有权上的重要风险和报酬已经转移给了消费者,企业就算完成了一个完整的交易流程,物流对于整个交易流程的影响程度几乎被忽略。 

4、忽视逆向物流成本 

逆向物流活动主要包括退货物流和废弃物流,虽然和正向物流相比,逆向物流的发生频率不算高,但是其重要性很容易被企业管理层忽视。从物流的简单流程图来看,同样一件商品从发生退货或毁坏,到重新售出,都要经过生产部门重新加工,继续消耗企业的仓库资源,较最初相比,其物流成本将会明显提高。如图1所示: 

图一:简单物流流程图 

另外,逆向物流背后的原因主要是生产技术落后、管理方式不合理、物流管理不到位等,这些细节都与企业生产经营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企业管理者对这些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三、物流成本管理思想转变 

1、重视物流成本管理对企业财务稳健性的影响 

传统的物流成本管理容易忽视其背后的资金运动关系,对于物流成本的控制局限在降低成本数额上。例如仓储成本是物流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仓储成本中的存货管理成本、存货占用资金成本等,从资金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 

资金周转率=本期主营业务收入/(期初占用资金+期末占用资金)/2 

存货周转率(次)=销售(营业)成本/平均存货 

仓储成本对企业的影响不仅仅是在物流成本层面,对于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和存货周转 

率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企业控制好仓储成本可以降低物流总成本,同时也会提高企业的资金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减少库存持有天数,从而缩短现金流周期,提高企业现金周转及企业供应链乃至整个企业的运营效率,是企业拥有充足的现金流,对企业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提升企业的财务稳健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2、降低信息成本,实现全方位管理 

去中心化是互联网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这对于促进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加强企业部门之间的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物流活动与企业的生产、经营、销售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物流成本管理不应该局限于某一个部门,而应该由企业所有相关部门共同努力。互联网给物流管理部门实施成本控制时,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收集到各部门的经营管理状况。由物流成本问题而引起的跨部门管理问题,各部门也可以通过更加直接的信息交流,达到物流成本控制的目标。在对物流本质及特征认识的过程中,就决定了物流成本的控制的复杂性。利用整体性思维进行物流管理的过程中,管理部门需要和企业其他部门进行沟通,共同促进物流成本的降低。比如:仓储成本过高,一方面可以通过优化仓库配置,提升仓库利用率来控制成本;另一方面,管理人员需要考虑是否与产品质量问题直接相关、是否是供应商原材料不合格、生产工序设计不符合标准、生产管理不到位等。 

3、更加注重服务质量,增强物流的柔性化管理 

高质量的服务可以给企业带来好的声誉,赢得消费者的口碑,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发展更多潜在客户群。大多数企业都认为销售活动发生之后,企业的任务已经完成,忽略在销售过程中突显的客户最新的需求信息。互联网时代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数据,数据是一种信息载体,利用数据能够使企业部门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的信息更加流畅,可以更加容易得到物流成本的相关数据。物流柔性化⑤管理主要是为了适应消费者需求个性化的潮流。我国过去几十年主要是以制造业企业为主,利用市场上已有的产品推动消费者消费;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以来,消费者需求个性化的特点日益显著,市场逐渐演变成由消费者需求拉动企业生产。在互联网时代里,一个完整的物流活动可以记录很多与消费者有关的信息,企业可以根据某一个时间段的销售物流情况,通过数据分析,改善企业物流管理。例如:亚马逊是全球著名的网络电子商务企业,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帮助他们分析每一位顾客的成交信息,包括顾客购买的商品种类、数量、顾客的性别等。通过一个时间段的收集与分析,亚马逊分析出女顾客在买了生活用品之后,大部分都继续购买了奶粉,通过这种分析方式,企业得出这二种商品之间具有很大的关联性,于是仓库管理员将奶粉和生活用品放在相近的区域,降低管理成本和配货阶段的人力成本,达到物流成本控制的目的,而且这种管理模式一直处于变化的过程,随着消费者购买爱好的变动而变动。 

4、借助“互联网+物流”新平台,注重顾客与企业价值创造之间的关系 

第6篇:现在最新的商业模式范文

实际上,成立仅4年的巴图鲁一直颇受投资方青睐。巴图鲁在2013年9月成立,2014年12月获得启赋资本5000万元的A轮融资,2016年7月又获得由钟鼎创投和华创资本领头、越秀资本跟投的B轮1亿元融资。

华平投资集团中国区首席财务官徐波如此解释资本热衷于汽车后市场的缘由:2016年中国的乘用车新车销量达到2400万辆,全球第一;乘用车的保有量也接近1.5亿辆,仅次于美国。预计这个数据在五年之后会达到2.2亿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与此同时,中国汽车配件规模将得益于汽车保有量的增加和平均年龄的上升,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于2022年预计超过8000亿元。

尽管市场巨大,但是整个汽车供应链行业却十分分散。中国市场极为分散且碎片化,缺乏统一标准,以及多层次不规范的销售体系,导致行业出现严重的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中国配件供应链尚未有一家公司的市场份额超过1%,与此相比,在美国,最大的五家汽车配件销售商占有30%的市场销售额,市值超过760亿美元。因此,中国市场还有非常大的整合空间,也给巴图鲁这类企业提供了巨大的成长机会。

数据增值变现

巴图鲁的创始人兼CEO曾万贵是浙江江山人,创业前已闯荡汽车配件业20多年。巴图鲁在蒙古语中意为英雄、勇士,而这家汽配电商也确实意气风发,仅用4年时间就领跑国内汽配供应链领域。

由于整个市场存在着效率低下、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巴图鲁做的B2B电商平台“汽配铺”希望成为“全车件”汽配交易的服务平台,为汽修厂用户提供配件搜索、报价比价、支付、配送及售后的一站式服务,形成汽配交易服务闭环。

曾万贵对《21CBR》记者表示,C轮融资之后,巴图鲁将继续深耕数据库、系统、供应链三大领域,而这三大领域也正是投资方看中的核心优势。

凭借自主研发的动态配件数据库和智能化交易系统,巴图鲁的平台自2014年底正式上线后,目前产品已覆盖60多个汽车品牌,10万种主流车型(国内市场95%车型),2亿条配件匹配关系,400万个配件种类,通过“虚拟库存+中转仓+线下服务店”的供应链体系,累计服务超过5万家汽修厂。

同时,巴图鲁简化了层级叠加的配件供应链格局,建立了一套以“上游虚拟库存+巴图鲁中转仓+线下服务店(包含正在全国推广的城市合伙人体系)”为主线的新型供应链服务体系。

总部位于广州的巴图鲁,背靠这一中国最大的汽配集散地,便于获取优质的货源,为全国扩张打下坚实基础。广州也是全国三大乘用车生产基地,汽车工业已经成为广州第一大支柱产业。同时,广州计划重金打造汽车零部件产业,形成完整的汽车产业链,而巴图鲁作为创新型汽配电商平台,将有助于拉动零部件下游的需求,提高上游a业的效率,推动产业链的发展。

目前巴图鲁的员工有200多人,其中将近一半是IT技术人员。曾万贵对《21CBR》记者坦言:“我一直在汽配这个领域,做传统生意20多年了。这个行业在2000年以后才有ERP,我是最早使用ERP的汽配人,以前是手工去查找写到电脑里,这种体验非常深刻。现在的系统,我们是基于匹配数据,数据库的交易系统意味着更大的量。我关注系统能帮我做什么,配件的标准化难做,是因为环节特别多,巴图鲁要解决这个问题,通过互联网手段用机器来取代人工。”

全球战略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在最新的《中国汽车后市场供应链白皮书》中指出,中国市场受电商快速发展的影响,未来将形成以平台为主体的分销模式。目前,市场上已出现了众多的汽配电商平台,要脱颖而出,后市场分销平台须基于具备配件数据库的交易平台,深化绑定上下游关系,同时探索数据增值变现的商业模式。

曾万贵表示,接下来将连接汽车后市场的其他领域,如保险定损、供应链金融、汽车维修技术等,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价值潜力,“我们可以为保险公司量身打造一套简洁高效的定损系统,把我们的数据信息。价格信息植入进去,助力保险公司降低理赔成本,提高保费的收入”。从2016年8月开始,巴图鲁已先后与大地、阳光、太平洋、中华、安心、鼎和等保险公司开展配件直供合作。

华平助推

华平投资执行董事胡正伟的团队主导了巴图鲁的C轮融资,他告诉《21CBR》记者,在这个行业里看到不下20家汽配的企业,而巴图鲁此次融资的总体决策时间,其实只有短短的两三周,“速度很快,大家有更远大的目标,没有必要为小的条款争执。”胡正伟对巴图鲁的定位是“汽车后市场供应链的亚马逊”。

华平投资在中国的大出行领域不断加大投资力度,目前已投资了神州租车、神州专车、优信拍、摩拜单车、蔚来汽车、e代驾、大搜车等出行链条上的不同企业,总计近10亿美元,巴图鲁是华平在汽配领域投资的第一家公司。

在胡正伟看来,巴图鲁是一家商业模式比较成熟的企业,已经处于3.0阶段。“1.0阶段是每天拿着一个订单,按需购买,效率太低了。2.0阶段是送货上门,你提需求了,供应商会把货送到点。3.0阶段这一步看起来很简单,对于行业里是很大的事情,要解决效率问题和输送问题,表面上看是建立仓库,实际上是数据库、系统,是和上下游的对接。”

第7篇:现在最新的商业模式范文

19世纪中期开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宣告人类开始进入工业时代;20世纪中期开始于美国的信息技术革命则将人类推入互联网时代;伴随着当下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长城战略咨询认为在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世界将会或者正在发生着一场社交化革命,同时我们也正在迈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社交化时代。

社交化正在以不可抗拒的力量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正在或“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改变我们所熟知或忽略的领域、模式、组织、范式、行为等等,对生产生活方式、企业发展、产业发展及区域发展都有深刻的影响。

在社交化时代出现了三大新规律,分别是:(1)人类进化的三个新方向――手机成为人的第六感观,人的神经末梢感知范围的无限扩展,人的大脑功能从存储器变成处理器;(2)人的三大行为准则――分享、集聚、链接,分享的是信息,形式的是微博,集聚的是知识,形式的是博客,链接的是人脉,形式的是微信;(3)社交化企业的三张网――内部网、伙伴网、外部网,这三张社交网络重新定义了企业员工之间、企业与伙伴之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这三个规律从人的现状、人类的未来和企业的未来三个方面总结了在进入社交化时代之后所发生的最新最快的变化,回答了我们应该如何去面对和把握社交化新时代来临所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社交化浪潮是一股颠覆性的浪潮,同时也是新经济中一次充满机遇的浪潮,我们应当以积极的心态和创新的思维迎接社交化时代的到来。

社交化时代全面到来

Q:正如“社交化:新时代与新趋势”报告所言:从整体上来说,我们已经进入到万物互联、移动互联的社交化时代。那么,社交化究竟应该如何定义?社交网络的兴起,在全球和中国分别有哪些表现?

A:所谓的社交化,就是指随着社交网络、社交媒体、社交营销等的迅速兴起,基于网络的社交行为已经深深植根于人类的任何活动之中,它将会深刻的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企业发展、产业发展及区域发展。

Q:社交网络的兴起,在全球和中国分别有哪些表现?

A:全球社交网络的兴起以Facebook的建立为代表,Facebook建立以后,迅速吸引了大批的美国知名大学学生的加入,尤其是在开放对外注册以后,更是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注册用户从美国扩展到了全球,截至目前,它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社交网络,拥有11.5亿个活跃用户。在Facebook的带动下,社交媒体在全球范围内出现井喷式增长。

在中国,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互联网用户快速增长,为社交网络发展奠定了基础,截至2013年,我国网民数量达到了6.04亿,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了8.28亿,其中手机网名用户突破5亿,中国全面进入互联网时代。新一代社交媒体的诞生,进一步促进了中国社交网络的发展。

Q:当前社交化的兴起有哪些特征和技术基础?

A:社交化时代呈现去中心化和信任背书两大特点。从技术基础来看,移动互联网使得社交化无处不在,物联网将世界万物接入社交网络,云计算成为支撑社交网络的强大后台,大数据使社交网络具备智能。

人类进化的三个新方向

Q:为什么将社交化称为一次重大的变革?具体表现出哪些变化?

A:因为它从根本上改变着人的生产、生活和思考的方式,促使人类开始新的进化过程。这种进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移动终端成为人类的第六感官;二是是人类神经末梢的无限扩展;三是人类的大脑从存储器变成处理器。这也对应着社交化的三个方面:移动智能设备的普及和应用,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的信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反馈、利用,以及在信息爆炸时代对待知识信息的态度的转变。

人类第六感官的出现――移动终端。中国古代有“千里眼、顺风耳”的传说,而现在的移动终端,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让这一传说变成了现实。现在人们已经离不开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通过手机人们无时无刻地嵌入到社交网络之中;同时,移动终端能够不停地向人们提供海量的、最新的信息与资讯,成为人类个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成为人的五官之外的第六官。

人类神经末梢的无限扩展。人类的感官一直受限于人类自身的神经系统,只能作用于个体四周的环境,既不能感知到身体接触范围以外的信息,更不能了解自己身体内部正在发生的变化。但是在社交化时代,随着智能移动设备的发展,尤其是可穿戴设备的出现和快速迭代、更新,可以预见在未来人类的感知范围将会被无限扩展。向外――人们随时掌握与自己相关的各项事宜,例如在生活、工作、学习中的任何事件都能及时被接受和反馈;向内――可以将人类自己身体内部状况随时以数据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并给予改进方案,让人们真正成为身体的主人。

人类的大脑从存储器变成处理器。在以纸张为知识存储介质的时代,大脑最重要的功能就是能够识记大量的知识与信息,能够“过目不忘”、“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但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人类大脑的功能也随之发生改变。由于在社交化时代,信息和知识的获取越来越容易、越来越便捷,获取和存储知识不再是人们首要问题,反而面对如恒河之沙一般的资讯和知识,如何不被淹死在信息海里成为了每一个人最关心的问题,所以人类大脑正向着“处理器”的方向发展,处理、归纳、总结成为大脑的最重要功能。

社交化时代的三大行为准则

Q:与过去任何时代相比,人类在社交的深度和广度上实现了巨大飞跃。社交化时代,人类行为准则相应有何改变?

A:自古以来人类的社交行为纷繁复杂,社交网络的兴起更加进一步地丰富和拓展了社交行为的内容和范围。如果用最简单的语言去把握事物的本质,我们认为在社交化时代,人类社交行为存在三大准则:分享、集聚、链接。分享的是信息,最好的形式就是微博;集聚的是知识,最好的形式是博客;链接的是人脉,最好的形式就是微信。

分享信息:创造社交化的信息源头。社交网络中的信息具有典型的碎片化特征,例如,微博最多允许140字的内容。这种短文本所承载的信息虽然容量小、内容简单,却很好的满足了人类社交行为中最基本的信息交换需求。此外,还有“贴标签”、“位置签到”等大量的格式化信息分享机制,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换成为一件简单的事情;并且,点“赞”、转发等大量的互动式信息反馈机制使分享者获得了简单的回应,也让分享成为社交网络成员乐此不疲的事情。通过大量的分享,传播出去的不仅是某段心情、某张图片、某个消息,更是整个社交网络运转的基础。

对于社交网络而言,分享有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发生即记录,记录即分享,随时记录发生的事件和思路,同时传播给更多的人知道;二是通过一次分享,让内容更加精准达意,提高思维能力,减少阅读压力,提升组织绩效;三是强化了人们之间的链接,分享全方位展示了人们的动态、行为和思想,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了解。

集聚知识:汇成社交化的知识之海。在社交网络条件下,发现知识不再是专家的特权,而是大量群体行为的自选结果。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自动发现知识,由于社交网络的群体行为涌现机制,有价值的知识将会被自动发现、保存、“置顶”,而无需使用昂贵而缓慢的专家评审机制;二是低成本沉淀知识,基于日常的片段分享和自组织机制,使组织的知识能够更容易沉淀下来,由于长尾原理,对大部分人无用的知识也能沉淀并能方便地被检索到。

这些从社交网络集聚而来的知识,又通过博客等形式呈现于社交网络之中,从而被社交网络的用户免费获取和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知识的扩散和利用效率,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同时,社交网络中沉淀的海量信息还造就了大数据金矿,消费者、供应商和企业,乃至社会各个主体的大量社交信息中隐含的许多重要规律和模式,通过大数据技术应用而被挖掘出来,又成为企业家、消费者、管理者等不同主体做出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

链接人脉:兑现社交化的虚拟价值。任何社交网络的应用,最终目的是人脉关系的链接。社交化时代,实现信息分享与知识集聚的过程本身即完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链接,既增强了线上社交圈的粘性,也帮助社交网络成员巩固了线下的关系。应用“强关系-弱关系”理论,社交网络可以使强关系更强,使弱关系向强关系的方向转化,让我们的人脉网络更加广泛,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社交网络平台使得一个个“小世界”成为现实,人们可以与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自由交流,进而建立某种无法在日常生活空间发生的社交关系。比如微信,不仅能够通过朋友圈巩固“强关系”,而且“发现”、“摇一摇”等服务功能也能塑造“弱关系”,从而充分体现出在社交化时代“链接”的价值。

社交化时代的六大颠覆

Q:作为一股摧枯拉朽的潮流,社交化无疑是一场全面的革命,也意味着许多传统模式将被彻底颠覆。具体而言,这些颠覆体现在哪几个方面?企业和组织应该如何抓住社会化潮流带来的机遇?

A:在这里,我们一起来讨论社交化时代对信息化范式、教育、商业模式、企业管理、研发模式、产业组织等六大方面的颠覆――

(一)颠覆信息化范式:动态、网络结构

社交化对于信息化范式的颠覆是全方位的,在系统的体系结构、系统互联模式、数据采集方式方面都带来了彻底的再造,由此形成了一种符合社交化特征的结构动态变化、人与系统之间紧密互动、去中心化的网络式结构。

社交化正在改变传统的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使传统中心节点式结构,转变成为动态的网络结构。一是基础设施的分布式和云服务化,带来了以“去IOE”为特征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结构,从Scale-up转变为Scale-Out,基础设施能力不再依赖于少数关键大型主机,而是由大量的普通性能的PC机构成了随需提升能力的分布式基础设施环境;二是终端智能化使终端节点具备自主处理能力,系统的计算能力和智能性不再集中于系统的中心,而是分散在多数的终端节点,促使整个系统体系结构去中心化;三是云服务化,使各种终端都可以接入服务,不再受到位置和终端类型的限制,服务的提供和接入彻底去中心化。

碎片化趋势使信息系统具备更高的柔性。一,“碎片化”把传统的大型系统分割成为专业的“轻系统”,不再追求巨无霸的大系统,而是在某个专业领域中做到极致;二,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系统处理“碎片化信息”的能力极大提升,能够处理多种来源的异构信息,并具备在海量数据中发现规律的能力;三,基于开放接口,许多“轻系统”可以按功能需求组织起来,成为功能强大的“大系统”,社交化彻底改变了原有的刚性大型系统的设计思路和体系结构,系统正在变得可以随时组织和动态结合。

社交化带来的开放式体系正在使原先很难实现的系统互联互通变得越来越可行。这种开放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API的开放,OpenAPI已经成为各种社交化平台和应用遵循的基本规则,Google、FaceBook、Yammer、新浪微博等众多的社交化应用都提供了OpenAPI,允许其他软件使用其服务或嵌入,OpenAPI带来了大量网络系统互联互通的情形,互联效果甚至超越了十年前Webservice盛行时宣称的互联作用;二是数据的开放,许多行业、甚至政府正在以原始数据公开的方式,向社会开放海量的数据,使得长期以来难以实现的资源共享和互联互通成为了可能;三是基础架构的开放,基础设施架构开放,甚至是开源硬件,正在成为即开源软件之后的新的开放趋势。ARM为基于开放处理器知识产权(IP)使用许可,将设计、生产环节、服务器品牌都交予生态系统伙伴,成为移动计算领域的霸主。IBM面临巨大的竞争压力,与谷歌、英伟达等企业于2013年宣布成立OpenPower联盟,基于类似的开放协议,组成以IBM Power处理器为核心的开放式体系,共同应对来自于英特尔x86体系的竞争。

社交网络使人和机器更紧密的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每个人成为系统数据采集、传播、创新的源泉,可以说,通过“众包”的方式,将人的能动性融入系统。这种互动来自于众包采集,依托海量的用户采集系统所需要的数据,数据的实时性更强、成本更低、效果也更好;同时,在系统中融入充分的社交元素,鼓励用户在平台中充分互动,积累用户行为,制造“涌现”效果。

(二)颠覆教育:互动、碎片式教育

进入新经济时代,互联网社交化让工业经济时代以班级授课制为核心的规模化教育发生革命性的变化,社交化将逐步颠覆传统教育。

(三)颠覆商业模式:让粉丝尖叫的跨界融合

社交网络的产生改变了企业与消费者的供需关系、产品理念及行业界限等一系列工业化生产的传统法则,催化出一系列新的商业模式,逐步推动着企业组织的重塑和商品市场的变革。

社交化趋势下的新兴商业模式具有三大显著特征。一是粉丝经济,消费者与企业间的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消费者从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为主动的信息获取和活动参与的“粉丝”,企业以消费者为核心,聚集起自身的粉丝团体,并借此开展企业的研发、生产营销等活动。二是极致体验,产品从单一的功能载体向服务载体转变,与文化、价值观相融合,将长板做到极致,打造行业标杆产品,为消费者提供极致的产品和服务体验,让消费者为产品尖叫。三是跨界融合,不同行业纷纷吸纳互联网元素,以互联网新概念、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为基础,融入自身行业内容,实现跨界融合。

社交化已孕育出平台模式、数据模式及免费模式等对行业具有颠覆性效应的新型商业模式。平台模式,以粉丝理念为核心,企业通过搭建平台,聚集消费者粉丝和合作伙伴粉丝,共同创造价值,实现消费者、企业自身及合作伙伴的协同式发展。数据模式,以丰富产品价值为核心,通过积累大量的用户数据和行业数据,实现精准营销、数据运营和服务、行业数据枢纽。免费模式,以极致体验为核心,最大化产品性价比,甚至免费为消费者提供,转而通过内容的创造与运营实现长期盈利。

新型商业模式改变了竞争方式,对市场格局产生了巨大冲击。一,社交化颠覆了传统大型企业在信息传播、营销和渠道上的优势地位,为创新创业企业的爆发式、破坏式增长提供了土壤;二,社交化成为连接不同行业的纽带,行业间的隔膜正逐渐消退,企业不仅面临本行业的竞争,更随时面临着来自相关行业、甚至完全无关行业的冲击;三,基于平台化运作的新模式,产生了超越一般企业概念的巨无霸式对手――生态圈,使企业间的竞争更加残酷。

(四)颠覆企业管理:组织无边界、管理扁平化

在社交化时代,企业的管理思路正在发生颠覆性的变化,由传统的管理模式向组织无边界化、管理扁平化转变。

组织无边界化包含企业内外边界逐渐模糊化和内部部门间分工界限模糊化。一是企业内外边界逐渐模糊化。由于社交网络使企业与合作伙伴、客户的关系更紧密,企业作为平台整合内外各项资源,与客户、合作伙伴共同协作创造价值,角色划分逐渐模糊。二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分工的界限模糊化。社交化背景下的企业运作要求内部各部门通力协作以面对和服务于客户,对各职能部门间的配合协调要求提升,一切以满足客户的要求创造价值为导向,职能部门间的界限弱化。

管理扁平化主要体现在管理和决策两个层级上。在管理层级,由于社交网络中的信息流转加快,一方面员工自我管理意识加强;另一方面主管可以更多地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问题情绪等信息,扩大了可管理指导的范围,从而导致管理幅度从传统的七至十人增加到几十甚至几百人,同样规模的组织所需要的管理层级相应减少,组织结构扁平化。在决策层级,由于社交化背景下的管理以客户为导向,要求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快响应外部环境及客户需求变化,在决策过程中不能有过多的层级进行协调,社交网络使上下级之间的非正式沟通更为便捷,因而更多的决策权限被下放到与客户接触的一线,整个企业的决策层级减少,决策速度加快。

在这两个特征之下,企业内部和内外沟通协调方式正在发生转变。首先,企业内部的沟通协调方式发生转变。传统企业的内部沟通主要通过公文或邮件自下而上逐级汇报请示,再自上而下逐级下达指示,正式沟通为主,信息传递渠道较为单一。社交网络下企业内部沟通方式更加多样,主要利用微博、微信等工具,通过行为发起和反馈进行沟通、协调,打破了行政部门间的壁垒,沟通更简单有效。以非正式的沟通为主要形式,信息传递渠道多样化。

同时,企业对外沟通协调方式也在发生转变。传统企业的对外沟通普遍通过专门部门对接相应外部机构,如采购对供应商,市场对客户等,分工明确,彼此相对独立。整个流程中企业作为一个枢纽占据着主动地位。社交网络下客户逐渐成为占据主动地位的角色,客户可以迅速获得供应商、企业的信息,迫使企业转变对外沟通方式,不再是一个部门对接一类对象,而是由多个部门的人员共同参与对接所有外部对象。

企业要用“倒三角”的新型组织架构来适应社交化组织和管理的变化。组织结构上形成业务团队在上,资源平台在中间,而职能服务平台在最下的倒三角模式。对外,首先是直接面对客户的业务团队,其次将服务于业务团队的内部各资源与外部资源一起打造成多个开放的资源平台,最后将综合性职能作为职能服务平台,为业务发展制定战略、调配资源,同时为业务团队及资源平台提供综合服务。内部管理简单化,对团队采用自主式的管理,将各团队视为独立发展的利润中心,直接对接外部市场,使其具备独立成长壮大的生命力。

(五)颠覆研发模式:众包、开放式创新

社交化使企业充分利用外部资源成为可能,众包、开放式的创新模式正逐步成为企业研发的新途径。

众包成为最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模式。众包是指一个公司或机构把过去由员工执行的工作任务,以自由自愿的形式外包给非特定的(而且通常是大型的)大众网络的做法。社交化时代使得众包可以更便捷的组织更多的资源,创造更大的价值。社交化一方面提供了平台和渠道,将普通大众、消费者、专家和合作伙伴纳入创新体系中;另一方面为小团队,甚至个人提供了工作平台,创造了巨大的网络劳动力市场,形成了传统组织的编外人力资源。众包式研发使组织能够以更低的成本发现高素质的人才,并以更加灵活的方式加以利用,弥补了现有封闭式研发模式的不足,帮助企业建立起更加高效和完善的研发体系。

众包有着与封闭式研发截然不同的模式特征。从理念上,众包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对待外部资源;从创新空间上,众包整合的创新资源面向全球;从核心能力上,众包不再以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设计的垂直一体化为核心,而将资源整合能力作为核心能力,搜索、识别并整合外部研发资源;从企业内部研发部门的定位上,目标是实现内部结合,整合内外创新资源使公司的资产绩效最大化;从创新成功的测度上,以更加开放和完善的方式评价并处理创新成果,用研发的投资回报率、是否是突破性的创新产品(商业模式)等指标取代单纯从销售贡献角度出发的评价标准,以知识产权运营(买卖)等手段更加灵活的处理研发成果,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社交化使得众包成为实实在在可实现、可预测、可评估的方法。众包首先以研发内容为引导,从采集创意、获取技术解决方案、搜集产品改进方案及新品研发等多角度出发,明确适合众包的研发内容;以众包资源及激励方式为支撑,通过选择众包资源,建立相对应的激励方式,组织众包活动;同时,从培养开放式创新观念、培育良好口碑、搭建开放式创新平台、聚集企业粉丝、建立孵化等相关管理机制等多维度入手,构建起发挥众包作用的基础。

(六)颠覆产业组织:瞪羚成为原创产业引领者

社交化时代,以大企业、跨国公司为主力军的传统产业组织格局正在被颠覆,创业企业成为孕育新兴产业的核心动力,瞪羚企业则成为产业成长,尤其是原创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在工业经济条件下,大企业、跨国公司在产业组织中发挥引领作用。一方面,大企业和跨国公司通过全球调配资源,促进资本、技术、人才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另一方面,依靠在基础性研发和大规模制造方面无可比拟的优势地位,快速传播品牌影响力,迅速有效的进入新兴市场,引领新兴市场的相关产业发展。

第8篇:现在最新的商业模式范文

然而,进入2015年,由于正在角逐内总统选举候选人的希拉里・克林顿就对制药企业持鲜明的反对态度,加上做空机构香橼(Citron Research)质疑Valeant为“制药业的安然”的报告,Valeant的股价从2015年最高的每股263.81美元曾跌至69.33美元,最高跌幅达73.7%,创两年半新低。根据2015年三季报披露,潘兴广场股价下跌21.4%,重仓股凡利亚的浮亏占投资组合的4.9%。

但在最新的投资者交流会PPT中,阿克曼以平台型公司Jarden通过并购不断提升自身价值、最近14年股价增长45倍为典型例子,加上诸多平台型公司通过并购提升自身价值的案例,认定管理良好的平台型公司价值非凡,并深信具备强大整合能力的凡利亚完全有可能复制这一过程。而且,Valeant 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成功的并购,2008年到2015年7年来的并购案例与股价回报已经初步证明了这一点。

阿克曼提到了凡利亚并购的商业模式:通过不断收并购那些各项财务指标良好、有强大的现金流的公司,能及时的完成合并整合链条的最后一节,然后及时还债,降低杠杆比率,可以很明显提升原公司价值。阿克曼通过对比平台型的Valeant 和传统药企的区别,认为Valeant更像是一个对冲基金,组合较为多样化,因此能分散风险。同时,由于可以直接收购处于FDA审查第三阶段的药企,审查的阻力会小很多。另外,这几乎等于砍掉了耗资巨大、成功率不高的研发支出,省下了大笔费用,的确是一举多得。虽然通过并购提升公司价值的案例的确非常多,回报也确实惊人。但统计表明,企业并购时业务整合、文化整合的难度往往超出想象。而阿克曼如果仅仅通过Valeant之前的成功整合案例就投巨资,是否有过于自信之嫌?

此外,高价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凡利亚当前的财务状况似乎并不支持。2015年三季报显示,公司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仅为14.2亿美元左右,而短期负债和长期负债却高达46.5亿美元和301.76亿美元;2015年前9个月的总销售收入77.1亿美元,销售利润13.32亿美元,由于高达11.3亿美元的利息支出,加上其他费用,归属于凡利亚净利润仅为0.7亿美元;得益于巨大的(高达17.68亿美元,而2014年同期仅为12.48亿美元)折旧和摊销,才取得了16.38亿美元的经营性现金净流入。而2015年2月,以145亿美元并购Salix Pharmaceuticals后,投资活动的现金净流出达140.41亿美元;在发行169.25亿美元的长期债务后,长期债务较上年同期的96.3亿美元几乎翻倍,也远远高于了往年的速度。这可能与之前计划收购艾尔建有关,但收购无果而终,造成了凡利亚巨额的、无法避免的利息支出。目前,标普已降低凡利亚的评级,公司后期的融资可能会面临很大问题,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第9篇:现在最新的商业模式范文

Abstract: As a subversive business innovation mode, platform economy has great impact on modern economic system. Platform economy has strong innovation, high growth and huge market adaptability. Its development prospect is very broad, and it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 future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Therefore, combined with the features of economy development at this stage in Jiangsu, this article points out that Jiangsu should develop the economy platform in the "13th Five Year Plan" period, grow a number of industry leading enterprises,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ervice, boost innovation drive development by the platform economics. The concrete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prospective study of industry development, platform enterpris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of platform economic.

关键词:平台经济;江苏省;“十三五”时期;创新发展

Key words: platform economics;Jiangsu Province;"13th Five Year Plan" period;innovativ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D91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01-0252-03

0 引言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应用普及,越来越多的平台型企业迅速崛起,平台经济模式迅猛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最大的100家企业中,有60家企业的大部分收入来自平台类业务。苹果、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百度、腾讯、京东、小米等近些年受到广泛瞩目的企业都属于典型的平台型企业,平台思维正在带来全球企业的一场战略革命,目前苏宁、海尔等国内知名企业显然已经敏锐地觉察到平台经济的深远影响,开始纷纷实施向平台型企业转型的战略调整。随着平台型企业和平台经济影响力的逐渐扩大,平台经济对现代经济体系颠覆式创新的新特点愈发显现,正在掀起一场无声的产业革命。经研究发现,平台经济具有极强的创新性、极高的成长性和极大的市场适应性,对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企业迅速成长和产业转型升级都将起到巨大的作用,其广阔的发展前景将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新的驱动力。“十三五”时期,是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展开时期,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最后五年,应不失时机地抓住平台经济大发展的黄金机遇,将平台经济的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推动平台经济成为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1 平台经济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平台经济是以信息技术和第三方支付为手段,基于虚拟或真实的交易空间或场所,促成双方或多方供求之间的交易,通过重构产业链、价值链关联,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的一种创新型经济发展形式。平台型企业是指以平台为载体,通过沟通上下游产业链或者厂商和消费者,使关联方增值并实现自身增值的企业。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商业模式,平台经济具有极强的创新性、极高的成长性和极大的市场适应性,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途径。

1.1 平台经济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引擎

根据波士顿咨询集团的“2014年最具创新力的50大公司榜单”,平台型企业显示出极强的创新力。苹果公司连续九年高居榜首,谷歌排在第二位,两者都是平台型企业。中国入选的公司有四家,分别是联想、小米、腾讯和华为,其中小米和腾讯也是平台型企业。实际上,平台企业在促进创新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正如哈佛商学院马可・扬西蒂教授所说:“未来的竞争不再是个体公司之间的竞赛,而是商业生态系统之间的对抗”,而平台模式在组建自己的生态系统上具有先天优势,能在最大范围内实现企业持续创新和产业创新,平台结构是相对最有活力的创新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企业的典型形态,如微软、Facebook、阿里巴巴、百度等都是平台型企业。平台的优势体现在其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上。谷歌成功的关键在于拥有全球领先的搜索技术和全球最大的信息库等核心资源能力,并不断创新保持全球搜索的领先优势;Facebook的成功在于打造了全球用户数最多的社交网站,并在数据收集和分析方面的具有核心优势;百度及其开放应用平台的成功,在于拥有中文搜索技术的绝对领先优势和全球最大的中文信息资源库。

1.2 平台经济是促进企业迅速壮大的有效模式

平台经济具有极高的成长性。根据《财富》杂志的2013年美股“100家增长最快的公司”排行榜,中国有四家公司入选,分别是百度、网易、前程无忧、和利时自动化,其中前三家均是平台型企业。平台最大的特点是开放,任何与平台有关的企业或消费者都可加入,加之第三方开发应用的拓展,平台规模可以迅速扩大。平台型企业即便初创时很小,但是一旦抓住商机,便能迅速发展壮大,从一个小企业成长为一个跨区域的大型企业,如淘宝、京东等公司短短几年就成长为全国性的交易平台。平台型企业还有一个特点是,在成长过程中都有一个临界点,超过临界点就会实现快速扩张。在成立之初,由于用户数量少,平台并无威力,若达不到临界规模甚至无法生存,但如果用户规模超过临界容量,其扩张速度是很快的。并且客户数量越多,其边际成本就越低,即越扩张越省钱。而且若平台企业能够在初创期就迅速锁定用户,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很大的优势,比如起点中文网占在线出版行业的71%,淘宝占在线购物的70%等。

1.3 平台经济是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商业模式

从经济学的视域来看,平台经济的商业模式最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因此是适应当前市场化改革形势的商业模式。借助信息网络技术,平台大大扩展了市场范围,并且通过改变旧的市场规则、制定新的市场规则,重新整合生产要素与市场力量,使得交易的成本更低、效率更高。首先,平台经济打破了空间的限制。平台经济对地理空间依赖性大大减弱,突破了人力、土地、资金、环境等基本生产要素在地理空间的硬性约束,通过虚拟空间实现生产要素跨地理空间聚合。其次,平台经济打破了产业的界限。通过资源和信息的聚集,平台经济涉及的产业链也不断延伸,由传统单一产业链方向上的价值流动,转向多产业链上的价值链交错,实现一、二、三产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在产业内部和产业之间信息交流的发生和交易撮合的形成,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再次,平台经济具有较强的波及效应。平台经济依托虚拟空间,波及性质各异的产业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空间链,以及资源、资本、劳动力、环境容量等各要素禀赋,促进多样化市场资源跨区域、跨国界整合和优化配置。

2 “十三五”时期江苏发展平台经济的战略思考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展开时期,也是“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最后五年,综合研判江苏当前发展实情和发展形势,我们认为,平台经济既可发挥江苏既有之优势,也可弥补江苏发展之短板,可以借助平台经济培育壮大一批行业领军企业、促进现代服务业大发展、助推创新驱动发展,在新的发展阶段为江苏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2.1 依靠平台经济壮大一批行业领军企业

江苏企业发展的特点是,企业数量众多,也有不少企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但仍然缺乏像华为、腾讯、联想、阿里巴巴等具有巨大体量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根据《2012年中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江苏上榜的企业有49家,仅次于北京(100家)和山东(52家),位居全国第三位,但江苏49家企业平均规模不到全国500家的1/2,进入前100名的只有2家。企业的规模与企业的发展模式有关,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企业依靠平台发展壮大,所谓“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品牌,一流企业做标准,最顶尖的企业做平台”。我省龙头企业苏宁云商(2014年民营企业百强榜首)显然已洞悉了这一趋势,率先完成了向平台企业的转型。因此,“十三五”时期,江苏应特别注重平台经济的培育,大力扶持平台型企业的成长,壮大一批行业领军企业。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制造业企业可通过平台拓展其业务范围,实现规模的壮大,如上海东方钢铁正在建设具有行业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的制造业B2B平台,年交易规模达2000亿,客户规模达到5万余家。在新兴产业领域,江苏发展势头向好,一些创新型的科技企业,如果能够创造出较好的盈利模式,有可能涌现出一批行业新秀。

2.2 依靠平台经济促进现代服务大发展

2013年,江苏省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9161.8亿元,仅次于广东省(62163.97亿元)位居全国第二位。从经济内部结构看,江苏与广东差距主要体现在服务业上,两省第二产业增加值基本相当(广东为29427.49亿元,江苏为29094.0亿元),但广东服务业增加值(29688.97亿元)比江苏(26421.7亿元)高出12.4%,广东服务业占GDP比重(47.8%)比江苏(44.7%)高了3个百分点。与国际比较,发达国家服务业占GDP比重一般在60%以上,美国在75%左右。因此,江苏服务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来,江苏经济转型升级很大程度上需要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而平台经济在促进服务业发展方面极具潜力,平台经济被誉为服务经济的“皇冠”。实际上,各类服务业的价值链或者价值网络里都存在着搭建平台的机会。平台经济也是加快制造业服务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英特尔、微软、谷歌、苹果、波音、IBM等众多跨国公司正是依托网络平台实现了制造业的服务化。“十三五”时期,江苏应加快移动互联、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使用,引导更多企业搭建交易、物流、金融、资讯、支付等各类平台,促进制造业向服务化转型,加速产业间融合,催生新的服务业态。

2.3 依靠平台经济助推创新驱动发展

“十三五”时期,是江苏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时期,在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创新型省份建设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成为江苏越来越迫切的战略抉择。“十二”五期间,江苏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保持全国首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大约占全国的1/4。但江苏的创新发展仍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挑战:

一是产业整体竞争力不强,在全球竞争体系中被锁定在价值链中低端环节的现实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缺少像华为、小米那样依靠创新飞跃成长、形成国际影响力、成为创新领导者的企业。

三是科技与经济结合还不够紧密,科教与人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动力机制还未形成。

因此,新的历史时期,江苏应重视发挥平台经济的资源集聚优势,集聚创新企业、集聚创新项目、集聚创新人才、集聚创新思想,借助平台的作用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一方面,政府应围绕产业创新需求,通过搭建研发创新平台、人才培训平台、学术交流平台、企业家交流合作平台,让各类创新要素充分集聚和自由流动。另一方面,总结国内外平台企业发展经验,促进更多的企业借助平台思维走上创新驱动发展道路。在这方面,江苏创新型领军企业先声药业已为我们树立了典型,先声药业通过搭建“百家汇”新药孵化平台,吸引了一大批海内外创业团队入驻先声,大大增强了公司的创新活力,更通过引入风投基金,加快了科技成果的转化。

3 江苏发展平台经济的对策建议

平台经济才刚刚兴起,虽然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但作为新生事物,注定会遇到种种瓶颈障碍。应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超前部署,认真研究其发展规律,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清除产业发展障碍,顺应新的发展形势,推动平台经济成为江苏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

3.1 成立专门研究机构,提供决策支撑服务

近年来,随着平台企业的崛起,平台经济理论逐渐引起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并被称为“双边市场”理论。在我国,已有一批敏锐的创新型企业凭借平台经济模式实现了迅速的崛起,平台经济的发展也开始慢慢受到政府部门的青睐。如上海市将大力发展平台经济提升到战略高度,并于2014年6月出台了《关于上海加快推动平台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文件。在江苏省2014年最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要“大力发展平台经济”,但平台经济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如何能够在江苏本土落地生根发展壮大,需要从实践和宏观管理的角度加以认真研究,建议成立江苏平台经济研究院,就平台经济发展特征及规律、平台企业的成长、政府如何有效扶持平台经济的发展、江苏平台经济发展现状及趋势等等问题开展专门的研究,最大限度挖掘平台经济的发展潜力和空间。

3.2 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助推企业快速成长

支持有条件的区域,建立平台经济集聚区,实现平台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的集聚,形成若干个以平台型企业为核心的平台生态系统。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设计有针对性的平台型企业扶持政策,探索促进平台型企业的最佳发展路线。一是结合重点行业领域专业平台发展,积极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平台企业。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向平台化转型,围绕重点领域培育发展一批信誉好、实力强的平台企业,择优确定重点企业予以扶持。二是针对平台经济特点和平台型企业发展规律,设计有效的平台型企业扶持政策,比如设立专项基金、拓宽融资渠道等。同时,帮助和指导平台型企业结合自身基础、业务特色、市场需求与竞争状况,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战略,包括进入战略、定价与利益平衡战略、竞争优势战略等。三是加大对平台企业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的引进和培育力度,着力吸引各类平台企业和平台的企业人才落户。

3.3 清除产业规制障碍,营造健康发展环境

在传统产业规制背景下,平台企业的真正属性很难被界定,造成了产业政策存在着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主要表现在平台企业性质与归属缺乏可操作的政策框架、传统的多重管制体制与“平台经济”发展之间不匹配等,这些产业政策不完善的方面也给产业规制带来了很多的障碍。因此,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转变职能和简政放权,清除产业规制障碍,营造健康发展环境,具体应做到以下方面:第一,相关政策的出台要符合平台经济运作的特点、规律与模式,政府职能部门通过调研及时掌握平台企业发展的政策需求;第二,要建立跨部门的联合管制机制,加强平台规划和服务指导;第三,要减少对新型业态在企业创立、退出和业务范围确定的行政审批;第四,要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和资金配套的扶持政策,促进“平台经济”市场体系建设,重点发挥财税政策在市场体系建设中的引导作用。第五,要建立和完善商业信用体系,降低平台经济交易成本;第六,完善贸易类和金融类平台企业的电子交易市场监控,支持平台经济内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田秀华,聂清凯,夏健明,李永发.商业生态系统视角下企业互动关系模型构建研究[J].南方经济,2006-04-15.

[2]周伟民.协同发展平台经济 共建长三角智慧服务业新高地[J].江南论坛,2013-04-15.

[3]刘征宙,顾小焱,郑琦,凌芳,曹丽丽,鲍芳.试剂产业创新成功商业模式的探讨[J].上海化工,201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