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管理学的综合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管理体系的评价关联着两个问题:其一是管理体系的标准:其二是管理体系的评价。管理体系的“标准”根据管理的目标是完全可以确定下来的,但根据“标准”如何进行“评价”是有一定困难的。因为“评价”是个“软”东西,它包含许不确定因素(即模糊性)。到底怎样评价管理体系的质量呢?传统的评价方法有总分评价法和加权平均法,这两种方法都是一种粗略的评价。这里,利用模糊矩阵的运算对个体单因素进行模糊评价,对总体多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对管理体系有一个科学、合理、公正的结论,从而提高管理的质量,优化管理体系。
二、问题的分析
1.个体单因素的模糊评价。所谓个体单因素,是指考核标准中的每一个项目,而对每个项目所给分值,就是对每个个体因素评价的结果。首先,由评课专家组拟定一个评价方案。例如,个体单因素“能体现销售策略”一项,专家组共同拟定评价集合:V={优,良,中,差}。
通过测试,有30%的专家认为是“优”,有40%的专家认为是“良”,有20%的专家认为是“中”,有10%的专家认为是“差”,于是,就得到一个模糊评价向量:=(0.3,0.4,0.2,0.1)。
这个向量是评价集V这一论域上的一个模糊子集。依此类推,可以得到其它评价项目的个体单因素的这种模糊子集。很明显,模糊评价向量已经表明了个体单因素“能体现销售策略”在专家组心目中的看法了。若还需要一个对该因素更明确的判断,就可根据最佳隶属原则,在中各元素(即对的隶属度)中选一个最大者――此例中(良)=0.4,即表达了专家组对该管理体系在个体单因素“能体现销售策略”方面的评价:良好。
2.总体多因素的综合评价对个体单因素的评价是比较容易的。但是,一个管理体系,一般都关联着若干个因素。所以,应该在对诸多个体因素的评价基础上予以综合――这就是模糊综合评价。前面已经提到,由于参评专家自身的原因,在评价某个管理体系时,会带来对各个因素的着眼点不尽相同,即对诸因素有不同的侧重,从而导致评价结果可能是不相同的。为平衡这一点,专家组宜事先拟好对个体单因素的侧重程度――权。权的拟定有多种方法,这里只介绍经验配置法或模糊配置法。
(1)权的经验配置法。这种方法是由参评专家集体会商,借鉴每位专家的经验和对管理体系各评价项目重要程度的理解,集思广益,共同确定各个因素对应的“权”。这种方法简便易行,但主观色彩较重,有一定的随意性。
(2)权的模糊配置法。在用比较选择法求模糊映射R的像B的原像时,如果事先设定S个原像,分别求出它们的像:
再由模糊集的择近原则,求出与最贴近的模糊集:
,其中,是与的贴近度,用下式计算:。
这里,在相同的论域上,
表与的内积:,
表与的外积:。
那么对应的原像就是比较好的模糊配置“权”方案。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比较接近客观实际,但需要较多的计算,另外,由于原像是人为设置的,因此,仍不能彻底摆脱主观色彩的痕迹。例如,对于个体因素“管理体系中的销售策略”,假设专家组要从三个方面评价:
①同类产品的对比度及根据实际问题做市场调研工作确定产品的价格。
②对该产品的潜在市场是否做相应的调查。
③是否对专业销售人员做专业的培训。
评价集:V={优、良、中、差}。
查阅后,假设无人说“优”,80%的专家说“良”,20%的专家说“中”,无人说“差”,那么,评课组专家对该管理体系在“销售策略”方面的综合评价模糊向量就是:B=(0,0.8,0.2,0)。
若专家组对三个个体因素A、B、C的评价向量是:
R(10)=(0.2,0.7,0.1,0)
R(20)=(0,0.4,0.5,0.1)
R(30)=(0.2,0.3,0.4,0.1)
则有评价矩阵为:
其实,所谓权的模糊配置,就是在若干套人为配置权方案中,通过模糊矩阵计算优选的一套,是比较公平的一套权配置方案。
三、模型的建立
1.一般地,根据管理体系总体要求,由优到劣,给出个等级评价项目,即设置总体评价集:。
2.相应于评价集,确定个具体评价项目,即设置个体单因素集:。
3.给的每个元素加权,即确定与对应的权集。
4.对中的每个个体单因素对照评价集V,分别给以评价,即得V上的模糊评价子集:。
从而得到诸个体单因素的评价矩阵:
;
5.由模糊矩阵运算,即得某管理体系的销售策略的模糊综合评价结果矩阵(评价集V上的子集):。
6.对评价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
就是管理体系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从这个数学模型中可以看出评课专家对某管理体系的销售策略的总体评价。
四、模型应用
1.评价“教学态度”
权集,专家对两款的评价矩阵,于是专家对某老师“教学态度”的评价结果是:
2.评价“教学内容”
权集
专家对三款的评价矩阵,于是专家对某老师“教学内容”的评价结果是:
同理可得“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不妨设为):
这样,就可得到整体评价矩阵和权集:
从而整体评价结果:
因为,对归一化,最后的评价结果为:
。
关键词:地方综合性大学;计算机中心;公共平台;需求导向
中图法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07-1489-02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Center Management of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REN Hui, ZHU Xiao-gang
(School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 Hubei University, Wuhan 430062, China)
Abstract: The requirements for various majors are different toward public computer center in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propose a computer center managing mode which is demand-oriented and based on the public management and service platform. By integrating the lab sources, setting up an efficient maintenance platform and enriching the network resource, the utilization efficiency of a computer room can be improved, different requirements for various majors will be satisfied, and the students'comprehensive ability in computer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y; computer center; public platform; demand-oriented
信息化社会计算机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计算机已成为获取信息的最主要工具。随着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计算机应用范围地不断延伸,学校对计算机中心的建设也越来越重视。随着学校投入的增加,计算机中心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目前的计算机中心已从以前的几十台计算机扩大到成千上万台。面对着如此众多不同批次、不同型号的计算机,加之各专业教学要求不断更新与提升,如何适应新形势下高校计算机中心的管理,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是目前计算机中心教师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1 计算机中心管理的现状分析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学生人数逐年上升,各高校计算机中心普遍扩大了计算机中心的规模。为了应对大规模、多层次、多任务的教学实验需要,各高校都采取了不同的管理方案。主要有以规范硬件、软件和学生参与管理为主要核心的管理模式[1-3];以软件还原为主要技术手段的管理模式[4];以机房管理系统为核心的管理模式[5];以硬件保护还原为主的管理模式[6-8]。
由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计算机中心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学内容不断增加,教学班级的复杂化,课外学习的学时大幅度增加,同时还需要承担越来越多的临时性上机考试和考核任务,因而对计算中心管理的智能化、合理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湖北大学为例,它拥有十个学科门类,59个专业,本专科在校学生多达16000余人,硕士博士研究生3200余人,作为学校主要的上机实验地点,计算机中心有16个实验室,实验室面积占地2500平方米,拥有设备台套数达1400余套,承担的不同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课程近100门,且教学班级的人数从30人到150人不等,在满足课内教学基础上还需要提供课外学时供学生自由选择和承担各类考试近20种。传统的以单个机房为单位的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建立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中心管理模式迫在眉睫、具有现实的意义。
2 地方综合性大学以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中心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作为一所地方综合性大学,学校在计算机中心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初步建成了计算机中心的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建立起一套以需求为导向、以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为依托的计算机中心的管理模式。
2.1 以需求为导向的计算机中心管理平台的建设
由于地方综合性大学的学科门类众多,各专业对计算机软硬件的需求千差万别,如果将所有软件全部安装势必影响计算机的运行效率。在我校的实践中通过对各专业的需求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将相近需求的专业软件进行整合,分别集中配置三种不同需求的软件系统以适应不同专业的要求,安排不同专业的上机实践分别使用不同的配置,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运行效率。
针对教学班级人数的差别和实验室机位之间的矛盾,在机房管理上打破了原有的以物理上位置固定的实验室为基本单位的管理模式,变为以教学需求作为实验室管理的基本要素,将所有实验室均安装大屏幕和教师专用计算机,结合构建的机房管理系统软件平台,灵活地分配机房,当实验人数过多时可将多个物理上的实验室合并为一个教学班通过机房管理系统将老师的演示内容同时投影到两个实验室的大屏幕或控制学生的计算机屏幕,当实验室过大时可以通过机房管理系统将实验室分成两组分别通过大屏幕和控制计算机屏幕方式进行教学和实验指导。
在满足教学要求的同时对于实验室空余的机位可以提供给课外学时上机,以需求为导向的管理平台的建设,提高了机房的利用效率、有效缓解了计算机需求不断增长和机位数不足的矛盾。
2.2 以增量拷贝硬盘保护卡为主的系统维护平台。
在计算机中心的机房管理中,系统维护是最重要而又十分艰巨的工作。近年来,大多数计算中心机房系统维护逐步采用硬盘保护卡管理机房。硬盘保护卡主要有硬盘数据保护功能、网络拷贝功能。
通过网络拷贝可以有效对大批量计算机进行统一的系统维护。但其最大的问题是拷贝一次需要很长的时间,一般常规的计算机中心在开学前会要求教师提供一份软件清单。但随着课程门次不断增加,很多老师会随着课程的进行有新的软件需求,而大量的考试也使得不断有新的软件需要安装,常规的维护模式一次几个小时的时长显然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而增量拷贝硬盘保护卡在网络维护上只是基于系统数据的改变进行拷贝而不是全盘的复制,因此增量网络拷贝的时间只会是几分钟,增量拷贝的应用使得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更新变得更为灵活。
2.3 以课程网络学习平台为主体的课程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计算机中心的硬件建设由于场地、资金等限制,很难面面俱到,而如何拓展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是改革的关键一环。在加强机房内部管理和建设的基础上,注重结合计算机类课程的网络资源的建设,将不同层次、不同模块的资源网络化,建立网络辅助学习平台,就成为必要。依托专业院系建设了公共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大学英语网络学习平台,其中公共计算机网络教学平台将学生学习(包括作业提交、课件下载、答疑、自测等)、教师管理(包括课件管理、题库管理、试卷管理、作业布置、答疑等)都能通过该平成,经过4年的稳定运行,网站日访问量达3000人次,受益学生达2万余人。课程网络平台的建设使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大大拓展,通过Internet可以在任何地方自主学习,有效缓解了计算机中心的上机压力。
3 结束语
从改革的效果看,针对地方综合性大学特点建立的以需求为导向、以公共管理和服务平台为依托的计算机中心管理模式,能够创造一个满足不同专业的需求,适应不同专业实际的实习环境,同时也提高了计算机中心的利用效率。在满足教学的基础上还能提供上机考试考核服务起到一定的社会辐射作用,同时将实验管理人员从繁重和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这一管理模式对于高校人才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具有着一定的意义。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开放式实验室网络模拟实验、上网行为管理等一系列新的需求也将在下一步计算机中心管理过程中逐步规范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黄爱仪.浅析高校机房管理办法的创新和探索[J].科技信息,2010,(3):53-57.
[2] 赵成秀.民族高校学生参与计算机机房管理和维护[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3):195-196.
[3] 刘怀金,周次保,李香华,等.运动人体科学实验室开放式CAI机房管理现状与对策[J].湖南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3(3):86-89.
[4] 刘飞.浅谈计算机机房管理的技术措施[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6(29):8272-8273.
[5] 王会婷,张鹏,陈应祖.高校公共机房的管理与维护[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6(6):98-101.
[6] 赵晓亮,郭丹丹,柏玲.保护卡在机房管理中的应用[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S1):82-85.
患者,女44岁,因发热9 d伴咳嗽及呼吸困难3 d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8.2 ℃,脉搏120次/min,呼吸32次/min,血压110/70 mmHg。意识模糊,呼吸极度困难,双肺可闻及大量湿性音;腹部膨隆,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6.4×109 /mm3, N 0.79,HCT 0.48;血生化K 3.04 mmol/L,Na 123.7 mmol/L,AST 277U/L,ALT 255 U/L,BUN 4.65 mmol/L,CREA 49.8 mmol/L,TP 54.3g/L,ALB 25.2 g/L。血气分析示pH 7.44, PaO2 48 mmHg, PaCO2 23 mmHg, SiO2 87%(鼻导管给氧5 L/min)。 急诊胸片示双肺散在斑片状阴影,以中下肺野为著,并有向心性分布倾向。测中心静脉压为10 mmH2O。腹部B超示腹腔内游离液体,最深处为6 cm。初步诊断为发热待查、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入院后给予气管内插管,插管过程中从气管内吸出大量血性液体(约800 ml),遂给予患者呼吸末正压通气治疗;并应用泰能抗感染,谷胱甘肽和肝泰乐保肝治疗,甲泼尼龙(160~480 mg/d)及营养支持治疗(白蛋白)等。但患者病情仍无明显好转,每天可从气管内吸出大量血性液体,每日可达1000 ml以上。对气管内吸出液体进行血液常规生物化学检测,除淀粉酶为1550 U/L外,电解质、血清蛋白和酶学等水平均与同期测定的血浆中浓度相近。入院后第8天血气分析示氧合情况进行性恶化,11 d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最后诊断为重症感染、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讨论 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是一种突发的、可逆性毛细血管渗透性增高,血浆迅速从血管渗透到组织间隙,从而出现以进行性全身性水肿、低蛋白血症、动脉血压及中心静脉压均降低、体重增加、血液浓缩等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严重时可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本例患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从气管内吸出大量淡红色血性液体,临床上少见。化验检查表明其成分与血浆接近,说明肺内有大量血浆成分渗漏。首次发现其呼吸系统渗出液中淀粉酶的含量明显增高,为1550 U/L,可能与呼吸道的唾液淀粉酶分泌增高有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斑片状阴影在肺部多数为周边分布,急性肺水肿的渗出阴影多为向心性分布。本例患者的胸部X片示双侧肺弥漫的散在斑片状阴影,但以中下肺野为著,并有向心性分布的倾向。这似乎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及急性肺水肿胸部X线两者表现的叠加,也符合CLS时大量血浆成分渗漏的病理生理,故在临床上应注意识别。
CLS的治疗有一定的特殊性,如在保证循环的条件下应限制入水量;少用白蛋白,因人血清白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6 270,可渗漏到组织间隙;应以人工胶体补充血容量,如羟乙基淀粉(贺斯和万纹),前者相对分子质量为200×103,后者为130×103,毛细血管渗漏时不易渗漏到组织间隙;使用相当于生理剂量的小剂量糖皮质激素,可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抑制炎症反应,并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由激素诱发的高血糖和相关的免疫抑制。由于当时对本例患者的病理生理认识不足,未能及时应用羟乙基淀粉堵漏,故治疗效果欠佳,这应引起临床上的重视。
(收稿日期:2007-07-14)
关键词 奖学金 综合测评 学生教育管理 新疆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11.083
Abstract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efinition and function of university scholarship are summarized, the control of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al management target found two common point train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existing evaluation methods of the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scholarship in question as well as the influence on students' education management, establish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ystem of scholarship that helps to solve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valuation of scholarship, and help college students education management, cultivating socialist development needs of talent.
Keywords scholarship;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tudent education management; Xinjiang Normal University
1 奖学金
1.1 奖学金的定位以及分类
奖学金是政府、高校、社会团体及个人给予优秀学生的一定奖金,其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符合现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我国的奖学金体系以及制度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和需求在不断完善和进步。目前,从级别上来说,奖学金有国家级、省(自治区)级、校级、院级以及社会团体和个人奖学金;从类别上来说,奖学金分为奖优型奖学金和资助型奖学金,奖优型奖学金主要有优秀学生奖学金、三好学生奖学金、单项奖学金。 本文主要以本科生教育中的优秀学生奖学金为例展开讨论,在我校此类奖学金称为新疆师范大学奖学金。
1.2 奖学金的功能
在贺云侠主编的《组织管理心理学》这本书中提到:高校奖学金的设置具有激励效应,这种激励效应是通过评奖评优等外在因素的刺激,使学生完成目标的行为总是处于高度积极状态,以进一步鼓励、激发、调动其内在的积极因素,即通过对优秀者、先进者某种行为的肯定和奖励以及对优秀事迹的宣传,达到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引导全体学生共同进步之目的。 因此,奖学金的功能有:(1)奖励优秀学生的功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2)学校可以通过奖学金的实施行驶教育行政管理权;(3)奖学金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管理手段,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方面。
通常情况下,高校都可以发挥奖学金奖励学生的功能,但选拔出的“优秀”学生是否和我们的初衷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相一致,是否能够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要求?这个问题已经被相关学者关注很久,我国很多的高等院校也已经采用了“综合素质测评”的方法,收到了不错了效果。但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地方高校,奖学金综合素质测评仍然停留在概念层面,还未完全实行起来,没有充分发挥奖学金在学生教育管理领域的导向功能。
2 高等学校学生教育管理
按照我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说法: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是指“高等学校要以培养人才为中心,按照国家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不断提高教育质量;要依法治校,从严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要将管理与加强教育相Y合,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从规定中可以看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内容和目标与奖学金的定位以及导向是如出一辙,也就是说奖学金的完善与优化会直接帮助高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在新疆,随着新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少数民族大学生数量在逐年增加,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非常重要,在新疆地域背景封闭,国际政治错综复杂、宗教环境浓厚等多因素的影响下,少数民族学生的教育管理直接影响到校园的安全稳定甚至是社会的安全稳定。因此,我们要从多方面多角度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方法。而奖学金的评定,学生在受激励效应的影响下,不仅会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并且向一个思想政治坚定、专业素质过硬、综合素质高的方向靠拢。
3 目前我校奖学金评定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3.1 评定条件全面但不具体
《新疆师范大学奖学金评定办法》(新师学字[2004]3号)评定条件中包含了奖学金评定的基本条件和具体条件。“基本条件”严格按照党的教育方针而制定,内容丰富全面,但没有具体量化。“具体条件”中提出了“综合测评”的概念,但量化的只有学习成绩,因此,基层学院在最终操作的过程中很容易导向学生“唯成绩论英雄”。
3.2 现行评定办法给基层学院教育管理学生带来的影响
基层学院都会公平、公正、公开地评选,严格按照《新疆师范大学奖学金评定办法》来评选,但思想政治状况、道德水平、社会实践能力等都是靠班主任、辅导员、同学们主观判断,没有统一的依据,因此,基层学院为了使评选结果没有争议,索性直接依据学习成绩来论“英雄”,而有一部分综合能力强的同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认可和奖励。因此,学生逐渐养成了只关注自己学习成绩的潜意识和态度,校园的文化活动都成了学生们心中边缘化的事情,学校、学院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校园文化活动熏陶学生、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3.3 现行评定办法对少数民族同学教育管理的影响
以笔者所在的学院为例,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约为60%。众所周知,新疆少数民族能歌善舞。但近年来,一些极端势力的蛊惑和渗透导致少数民族学生封闭了对舞蹈音乐的热爱。高校通过多种方式恢复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热爱,奖学金的激励效应也会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专业课外,积极发展自己的文体艺术天赋,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科技创新、志愿活动等方面得到更适合教育目标的发展。
3.4 现行评定办法给学生成长成才就业带来的影响
根据现行办法评选出的“优秀学生”缺少校园文化的熏陶、社会实践的锻炼,甚至是思想不坚定,不能够称之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大学毕业走出校门专业比不过研究生,技能比不过专科生,综合素质“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晃荡”,在就业市场中就是被淘汰的对象。而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问题是难上加难。
4 奖学金综合测评体系
奖学金综合测评体系是包括学习成绩在内的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全方位的考核。
德育,首先考察的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道德水准等:可以通过公共课程、参加学校的思想政治主题教育情况、社会实践、志愿活动情况、好人好事情况等来量化;智育:主要从学习成绩来体现,改革和完善课程平均分计算方法是智育考核的重点,此外,学术科技创新,创业计划大赛也可以列入智育的考核范围;美育:可以通过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做出的努力和贡献;体育:主要通过每年度体育课成绩和体质测试来衡量。
4.1 学校领导重视,顶层设计
奖学金的综合素质测评要从学校全局出发,从顶层设计,由学生处牵头,各能部门、基层学院配合集全校的力量来制定奖学金评价体系。学校应出台奖学金综合素质测评顺利实施的保障措施。为了保证综合测评工作公平,公正,公开的进行,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评分、审核、公开、回避、时效、申诉程序作为保障。该系统不仅应具有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和评价标,还要有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和测评方法,如学生间相互监督与互评,从而使每个人的成绩都能得到客观、合理、较为准确的评估。
4.2 建立奖学金综合测评体系
要制定综合测评体系,将智育、德育、体育、美育量化到奖学金评定办法的具体条件中。笔者根据文献统计分析得出,目前奖学金综合测评体系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附加分评价体系,其基本思路是基本思路是:综合分=学习平均成绩+附加分。附加分体系必须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另一类是学习成绩和综合测评各成体系,只有学生的成绩和综合测评分别达到相应的要求才予以评定。
5 建立奖学金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重要意义
5.1 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奖学金奖励的是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优秀、遵守校纪校规、学术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社会调查实践能力等综合方面强的同学,从而引导大学生们努力学习的同时,积极投身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学术创新等。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生成长的方方面面。
5.2 激发活力,发挥少数民族学生的特长,丰富校园文化
新疆高校的少数民族学生擅长能歌善舞,但不少同学碍于学业压力或者社会上的极端宗教思想的渗透,渐渐远离了让我们生活变得美好的音乐和舞蹈。学校通过在奖学金评价体系中体现对此方面的重视可以排除参加文娱活动浪费学习时间从而影响学习成绩的担忧,另一方面扭正一些极端思想,帮助少数民族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5.3 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文化适应能力和文化认同感
新疆地处祖国的西北部,亚欧腹地,少数民族众多,错综复杂的环境,影响甚至是阻碍了少数民族学生对主流文化的适应以及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因此,我们要从各个方面帮助他们、引导他们的意识形态回归和扎根到祖国的大家庭中。
5.4 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当学生走出大学校门时,首先要用到的可能不是专业知识,而是如何开口与老板、同事交流和相处,因此,学生的社交能力、为人处事的能力是专业知识所不能照顾到的。因此,在校的时候引导学生有意识的通过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社会实践团队等来锻炼自己的社交、组织、协调能力,对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是非常有价值的。
注释
① 刘德赢.中外奖学金制度的对比分析及启示[J].长春大学学报,2009(1).
② 刘燕.中国大学生奖学金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6.
③ 贺云侠.组织管理心理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1987:235-236.
④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Z].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部,2005.
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某某学校是某某年市政府创办的国家级重点技校。办学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学校坚持多层次培养人才,办学规模逐年扩大,在校生达到了2500多人;专任教师145人,65%以上具有中高级职称。学校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加大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教学实力和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为推动我市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办学以来,为我市的经济建设输送了近万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近几年来,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立足自身优势和特色,努力扩大办学规模和提升办学层次,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经过5年左右的努力,把技校建成在校生达到3500人(其中高级技工班1500人)的规模,具有技工教育特色的集技工教育、职业培训、技能鉴定、就业服务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示范性教育基地。
为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学校计划今年在原有食堂的基础上进行改扩建。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食堂礼堂综合楼。
2、项目选址:在总平面图原有食堂的位置。
3、建设规模:拟建食堂礼堂综合楼项目总用地面积1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850平方米,总体结构为四层(含中间夹层)。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目前市政府制定了我市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计划,这一发展形势直接导致我市就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的重大转变,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无疑为我市技工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技校作为我市目前最大的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基地,责无旁贷地肩负着这一重任。加强市技校的基础设施建设,为我市培养大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高企业产品竞争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提高素质的需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技校食堂建于某年,是按当时在校生1000人的办学规模设计建造的。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校在校生现已达到2500多人,由于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食住都在学校,造成学生食堂十分拥挤,无法容纳全校学生一起用餐,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学生只能等候用餐,或者到小卖部吃快餐,对学生的管理和身体健康十分不利。根据全市再就业工作会议的要求,技校要发展到在校生3000人的规模,那么现有的食堂规模就不能适应学校发展的需要。另外,由于技校一直没有礼堂,以致全校师生大会、文娱活动等都在露天场所进行,十分不便。
为此,市委、市政府在今年1月召开的第二次市委常委、副市长联席会议上讨论同意市技校改扩建学生食堂及兴建学生礼堂,工程总投资控制在888万元以内,所需资金按进度列入去年市财政预算安排。市技校食堂和礼堂的建设,将大大改善技校的食堂拥挤和师生开大会、文娱活动等方面的困难局面,为技校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质的学习条件和生活条件。
三、建设条件
1、项目选址的地形情况:拟改扩建的食堂礼堂场地位于校区中心地带原食堂的位置。建筑施工时需要拆部分墙、烟通、补桩基础。
2、项目选址的地质情况:以改扩建的食堂礼堂综合楼场地属于低小丘陵间地段,冲洗积成因。填土为0.9~5.5米,平均约2.5米。下伏有软弱淤泥质土及细砂层,将选用桩基础。
3、交通条件:项目在校园内,交通便利。
4、供水供电情况:学校供水由第三水厂供应,水源保证;学校供电设施完善,电力有保证。
四、管理机构和劳动定员情况
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设有管理机构7个,分别是党群办公室、行政办公室、教务科、学生科、招生就业科、培训部、教育后勤服务中心(基建工程办公室)。学校现有教职工230人,其中专任教师145人,在校生2500多人,98%以上为本地生源。
五、建设规模及建设规划
拟建食堂礼堂综合楼项目总用地面积1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6850平方米,为四层结构,1、2层为食堂,3、4层为礼堂,建筑面积为2499平方米内设约1650个座位。礼堂顶用钢结构屋盖,面积为1200平方米。
六、投资构成及资金来源
拟建食堂礼堂项目工程总投资888万元,其中:勘察费2.5万元,监理费11.06万元,设计费44.045万元(含可行性研究两个方案的设计费5.745万元)。土建工程费630.9万元,水电及消防费106.2万元,设备费21万元,人防费及城市设施配套费53万元,其他19.295万元。食堂礼堂综合楼项目所需资金全部按进度列入2005年市财政预算安排解决。
七、建设进度安排
拟建食堂礼堂项目建设进度安排:某某年上半年争取立项,10月进行投标并做好相应的设计等工作,某某年建成投入使用。
八、经济效益分析
食堂礼堂的建成,大大缓解了现有食堂的拥挤状况,保证了学生食用餐场地。礼堂的建成解决了师生开大会、文娱活动等困难,为更好地培养学生文化、艺术等综合素质,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作贡献。
【关键词】 高血压; 护理干预; 依从性;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33-0074-02
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的到来,高血压的发病呈逐年上升的趋势[1]。目前,我国的高血压患者已超过1.3亿,3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在13%以上,55岁以上的患病率高达25%~35%,每年因高血压直接死亡的患者人数超过20万[2]。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甚至终身的过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差是影响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不稳定的主要因素[3]。我国高血压患者对该病认识不足,知识欠缺,治疗依从性差。据统计,人群高血压知晓率为30.2%,治疗率为24.7%,控制率为6.1%[4],老年患者则更低。提高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是控制其血压的关键。笔者所在医院对2012年1月-2013年3月收治的23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护理干预,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3月在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23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男152例,女86例,年龄60~91岁,平均(67.5±3.4岁)。所有患者均符合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5],排除意识障碍、继发性高血压或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者。
1.2 方法
采用服药依从性和采用血压水平进行评定,入院当日进行评定,护理干预后3个月后进行再次评定,比较前后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水平。具体护理干预措施如下:(1)认知干预。多数老年患者对高血压的知识了解不够,护理人员要主动的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宣教,让其了解高血压的相关医学知识、治疗方案和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危险因素、并发症和预后的认识,让其认识到高血压的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2)心理护理。老年患者适应环境能力差,护理人员要耐心的回答患者的问题,消除其疑问顾虑,让患者认识到心理、情绪波动对血压的影响,改变不良的态度和信念,指导其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控制,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情绪波动,同时做好家属工作,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治疗环境。(3)饮食干预。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忌烟限酒,限制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取,适量补充蛋白质,多食蔬菜水果,限钠补钾,少喝咖啡、浓茶等刺激性饮料,少量多餐,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4)用药指导。提供详细的药物使用方法,包括药物的储存、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及配伍禁忌,嘱咐患者按时用药,正确服药,向患者强调长期用药的必要性,让患者认识到长期按时服药的重要性。(5)运动干预。指导患者进行合理安排时间进行运动锻炼,比如散步、跳舞、打太极拳等,促进血管舒张,增强免疫抵抗力。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包括用药依从性和血压水平。其中用药依从性参考Morisky推荐的标准[6],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四个问题确定患者的用药依从性:(1)住院期间你是否有忘记服药的经历;(2)你是否有时不注意服药的方法;(3)当自觉症状改善时,你是否擅自停药;(4)当你用药后症状加重时,是否拒绝继续服药。回答问题全部为“否”的为完全依从,全部为“是”的为完全不依从,介于两者之间的为部分依从。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干预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见表1。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见表2。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和血压达标情况均优于干预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干预前后患者服药依从性比较 例(%)
时间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干预前(n=238) 44(18.5) 116(48.7) 78(32.8)
干预后(n=238) 92(38.7) 109(45.8) 37(15.5)
字2值 31.776
P值 0.000
表2 干预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比较 mm Hg
时间 收缩压 舒张压
干预前(n=238) 154.62±11.17 94.29±7.71
干预后(n=238) 137.69±8.33 82.58±5.42
t值 9.328 15.741
P值 0.037 0.029
3 讨论
依从性是指患者对规定的治疗措施可接受和服从的客观行为和程度,具体指患者对医嘱坚持执行程度,即遵医行为。高血压服药依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高需要治疗效果,在我国服药依从性差是一个主要问题[4],老年高血压患者由于自身影响其服药依从性更差。本研究发现,在23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入院当日患者服药依从性完全依从的百分比只有18.5%,这也与方庆凤[3]研究的结果基本一致。
服药依从性差的原因主要与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部分老年人记忆力减退、担心经济问题等有关,笔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了针对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例如认知干预、心理护理、饮食干预、用药指导和运动干预,发现干预后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明显提高,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31.776,P=0.000)。而患者的血压水平也明显得到控制,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血压水平控制较好,提示对患者实施针对有效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控制其血压水平,提高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丽芳,王晓珊,李静音.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影响[J].河北医药,2011,33(7):1107-1108.
[2]张秀琴,王爱华.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08,3(9):114-116.
[3]方庆凤.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不佳的原因调查[J].护理研究,2000,14(4):156.
[4]叶永秀,丁丹晨.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3):62-63.
[5]刘力生,龚兰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8(1):94-102.
【关键词】
急性脑血管病;脑心综合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全球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患病率不断增加,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由脑血管病而引起心脏功能损害亦增多,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1]。现将延边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68例急性脑血管病并脑心综合征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研究急性脑血管病并脑心综合征的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0年2月至2012年1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管病并脑心综合征68例,男42例,女26例,年龄38~49岁9例,50~60岁23例,61岁以上35例。临床诊断符合饶明俐主编《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制定的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并经头部CT或MRI确诊为急性脑血管病,经心脏彩超检查证实心脏无异常,既往无心脏病史。
1.2原发病脑出血39例(57.6%),脑梗死19例(27.9%),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14.7%)。
1.3头部CT或MRI病变部位丘脑44例(64.7%),小脑和脑干14例(20.6%),蛛网膜下腔出血10例(14.7%)。
1.4心电图检查心电图改变多发生于住院后24~48h,以心肌缺血性改变,ST段下移28例,T波低平或倒置15例,窦性心动过速26例;窦性心动过缓4例;早搏14例(室早10例,房早4例);心律不齐13例。
1.5心肌酶谱检查CK-B增高38例(55.9%);CK增高7例(10.3%);LDH增高19例(27.9%);肌钙蛋白阳性率4例(5.9%)。
2结果
入院后全部病例经过积极脑血管病常规治疗,给予营养心肌,对症支持治疗,心律失常及心电图的异常随着病情的控制而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心肌酶谱异常逐渐恢复正常。本组68例急性脑血管病并脑心综合征患者死亡5例(7.5%),4例死于脑出血并发呼吸心力衰竭,1例死于脑梗死并发多脏器衰竭。
3讨论
脑心综合征是指急性脑血管病主要累及丘脑、脑干及边缘系统,所引起类似急性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3,4]。由于其病情危重,是猝死重要危险因素之一[5]。本组病例特点:①发病时间:多发生于住院后24~48h,8例发生于12h内。②发病部位:以丘脑发病最多,以脑出血发病率最高。③心电图的改变:以心肌缺血性改变常见,其次是心律失常。④心肌酶谱异常:CK-B增高38例(55.9%);CK增高7例(10.3%);LDH增高19例(27.9%);肌钙蛋白阳性率4例(5.9%)。全部病例经过积极脑血管病常规治疗,给予营养心肌,对症支持治疗,心律失常及心电图的异常随着病情的控制而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心肌酶谱异常逐渐恢复正常。本文资料表明,急性脑血管病并脑心综合征发病时间早,脑出血发病率57.6%,脑梗死27.9%,蛛网膜下腔出血14.7%,提示,急性脑血管病并脑心综合征时,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应密切监测心脏的变化,特别是老年人,因急性脑血管病本身的原因,而不能及时向医护人员反映其他部位的不适,即使心脏已经受损,亦不能得到早期的发现和及时的治疗。所以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早发现及早治疗。
急性脑血管病并脑心综合征的机制可能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反射性刺激脑内心血管中枢,导致脑血流下降,引发脑细胞缺氧,直接破坏血脑屏障及心血管中枢致心肌受损[6,7],引起心电图的一系列改变;急性脑血管病中病变多累及丘脑下部[8]、脑干网状结构而缺血、水肿等致血管神经受损,使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功能紊乱使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出现心动过速或过缓或心电图ST改变,早搏等心肌受损的表现;急性脑血管病变时,机体处于应激状态,体内儿茶酚胺、肾上腺素水平上升[9,10],可进一步引起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引起心肌缺血,但确切的机制有待于日后工作中进一步探讨。
本研究结果表明,急性脑血管病并脑心综合征,发生时间早,常加重病情,应高度重视。因此,对急性脑血管病患者应常规做心电图及心肌酶谱检查,当心电图出现明显的心肌缺血或心率失常时,心肌酶谱显示心肌细胞严重破坏时,我们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以免病情继续加重。
参考文献
[1]李清,谭兰,韩仲言.脑血管病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53.
[2]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35.
[3]王维治.神经病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47.
[4]何李佳.急性脑卒中并脑心综合征132例临床观察.临床医学,2010,30(4):213-214.
[5]苑司臣,赵海涛.脑心综合征200例临床分析.中外医疗,2010,29(6):325-326.
[6]黄泂.丘脑出血并发脑心综合征90例分析,现代医院,2007,7(7):147-148.
[7]张秋,周新平.急性脑血管病并发脑心综合征的临床观察.实用临床医学,2009,10(5):46-47.
[8]易晓辉,段传钧.脑心综合征65例临床分析.临床医学,2011,01:39-41.
作者简介:杨宁,硕士研究生。
【摘要】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雷米普利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将120例ACS患者分为2组:阿托伐他汀和雷米普利联合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分别测定治疗前及30天干预后患者血清hsCRP、血脂(TC、TG、LDL-C、HDL-C)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0天后,2组患者血清hsCRP、TC、LDL-C水平均较入院时降低;联合组hsCRP水平较阿托伐他汀组有显著降低(P
【关键词】急性冠脉综合征;高敏C反应蛋白;阿托伐他汀;雷米普利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生理学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近年来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慢性炎症过程,C 反应蛋白(CRP) 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演变和进展有关的促炎因子,可强烈预测未来心血管事件的危险,血清CRP 升高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其浓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1,2]。最新临床研究表明, C-反应蛋白(CRP)是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主要的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在所有的炎症与细胞因子中,CRP 是预测未来心血管危险最有力的炎症标记物[3]。阿托伐他汀降脂治疗能显著降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患者的斑块体积,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是最快速带来临床益处的他汀类调脂药。血管紧张素Ⅱ(ATⅡ)是一种炎症介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除其降压作用外,对ATⅡ的抑制可减轻上述炎症反应和促进纤溶平衡。本研究旨在观察雷米普利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治疗对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脂的影响,探讨其调脂以外的作用机制。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6年6月~2008年12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120例,其中男67例,女53例,年龄65~82岁,平均(71.2±5.6)岁,诊断标准符合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美国心脏病协会(AHA)制定的标准[4]。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入院前24 h 内有典型胸痛发作、心电图有ST 段抬高或压低,但心肌酶正常的定为UAP。如患者同时有心肌酶增高或肌钙蛋白阳性,则定义为AMI。入选AMI 患者均不符合急诊PCI 及静脉溶栓的条件。所有患者均排除感染、肝肾功能障碍、心肌病和免疫病等疾病。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57例,B组59例,2组间年龄、性别、并发症等均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设计,入选对象随机分为两组。2组均于入院24h内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雷米普利治疗。阿托伐他汀组60例 (男35 例,女25例),采用常规治疗,阿托伐他汀40mgd×30d,不用其他降脂药物。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组60例(男32例,女28例),阿托伐他汀40mgd×30d,雷米普利2.5mg×30d。各组均常规抗凝或(和)溶栓、抗缺血和抗心律失常等治疗,均不再给用其他调脂药和ACEI类药物。两组性别、糖尿病、高血压病史、吸烟史、相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生化指标和白细胞计数各项指标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1.3 检测指标:2组均于入院24h内查CRP、血脂,于30d后复查血清CRP与血脂。免疫比浊法定量测定CRP浓度,试剂盒由BECKMAN公司提供。760自动生化分析仪酶法测定血脂浓度。同时检测血尿常规、肾功、肝功、肌酶等。
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主要统计指标均进行正态性检验,正态分布的各统计指标均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2组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阿托伐他汀及雷米普利对CRP的影响:两组患者入院时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阿托伐他汀组和联合组在治疗30d 后均较治疗前水平有明显下降(P
2.2 阿托伐他汀及雷米普利对血脂水平的影响:2组患者治疗前血TG、TC、LDLC、HDL-C无统计学差异(P
2.3 CRP和血浆TC、LDL-C水平的相关分析:应用直线相关分析评价治疗前与治疗30d后血清CRP与TC、LDL-C水平。结果显示,治疗前血清CRP水平与TC(r=0.12,P>0.05)、LDL-C(r=0.17,P>0.05)无相关性。阿托伐他汀组及联用雷米普利组30d后血清CRP水平与TC(阿托伐他汀组:r=0.13,P>0.05,联用雷米普利组:r=0.15,P>0.05)、LDL-C(阿托伐他汀组:r=0.17,P>0.05,联用雷米普利组:r=0.18,P>0.05)亦无相关性。
2.4 不良反应:胃肠反应阿托伐他汀组3例(5%),联用雷米普利组4例(7%),症状均轻微,无需停药。治疗前后2组肾功能、肌酶、血糖、血尿常规等均无明显变化。
3 讨论
ACS病理形成过程涉及损伤、炎症、渗出和血栓形成等一系列复杂的病理生理反应。动脉粥样硬化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急性心脑血管事件是动脉粥样硬化最严重的后果。近年来研究支持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破裂是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不稳定斑块以活动性炎症为特征。炎症反应在粥样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是由斑块自身形态特征、炎症细胞的浸润和细胞因子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CRP作为人体非特异性炎症反应主要的最敏感的标志物之一,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炎症标记物,与斑块的进展密切相关,而且是冠心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5,6]。研究表明,高水平的CRP与内皮血管反应性的损害相关,而且与高水平的CRP相关的内皮血管扩张功能的削弱是冠脉疾病典型的独立危险因素。美国ACC/ A HA 认为较适宜用于临床的炎症标记物是hs-CRP,支持hs-CRP水平可作为辅助的标准方法在一级预防人群中用于对心血管疾病危险的评价[7]。
ACS患者血浆hsCRP的高水平及血脂异常引起冠脉血管的炎症反应、脂质过氧化、内皮细胞失功能是ACS的致病因素[8]。早期应用他汀类药物降低hsCRP、抑制炎症反应、调节血脂是防治ACS发生、发展的关键措施。而大剂量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治疗费用高,且不良反应大,很难为众多ACS患者接受。雷米普利作为一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 I),除了具备降压作用外,可通过对血管紧张素(AT Ⅱ)的抑制来减轻ACS上述炎症反应和促进纤溶平衡。
本研究发现,用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30d就可以明显的减低CRP和改善血脂,表明阿托伐他汀联用雷米普利短期治疗即发挥抗炎、调脂而达到稳定斑块的作用。血清CRP与TC、LDL-C浓度相关性分析表明:他汀类与ACEI类药物的抗炎作用独立于调脂及降压作用之外。
参考文献
[1] HaverkateF,ThompsonSG.Production ofC-reactive protein and riskcoronaryevent sinstableandunstable angina : Euro-peanConcertedActiononThrombosisand DisabilitiesAnginaPectorisStudyGroup [J]. Lancet,1997,349:4622466
[2] Kat ritsisD,KorovesisS,GiazitzoglouE,et al. C-reaction proteinconcentrationsandangigraphiccharacteriticsofcoronary lesions[J]. ClinChem,2001,47:882-886
[3] LiJ-J. 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 may be related to inflamma-tory response[J]. Med Hy potheses,2004,62:252-256
[4] ACC /AHA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and 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A report of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f p ractice guidelines[J]. J Am Coll Cardiol, 2000, 36: 970-1062
[5] Jerffery L,Anderson MD,Facc JF,etal. Evaluation of C reactive protein,an inflammatory marker and infectious serology as risk factors for coronary disease and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Am Coll Cardiol,1998,32:35-42
[6] Tataru MC,Heinrich J,Junker R,etal. C reactive protein and the severity of athero sclerosis in myocardia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EurHear J,2001,21:1000-1006
[7] Peason TA,Mensah GA.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and cardiovasular disease : application to clinical and public health practice : A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 rom t he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and t 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2003,107(3) :499-511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同型半胱氨酸;钙离子;镁离子
[中图分类号] R446.1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2(a)-0100-03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巯基的氨基酸,属于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循环中的重要中间产物,正常人的含量极少;钙离子(Ca2+)、镁离子(Mg2+)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其体内含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对维持心脏功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研究通过检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及血清钙离子、镁离子水平,旨在探讨这三项指标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2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符合诊断标准[1]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5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组27例,其中,男17例,女10例,平均年龄(51.9±6.5)岁;心肌梗死组23例,其中,男17例,女6例,平均年龄(54.6±9.5)岁。另选择稳定性心绞痛组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平均年龄(55.8±7.6)岁;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其中,男20名,女10名,平均年龄(52.3±6.1)岁。所有病例均排除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等合并症,不服用影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钙离子及镁离子水平的药物。
1.2 实验方法
1.2.1 标本采集 抽取入选者空腹静脉血约3 mL,分离血清检测入选者的Hcy及Ca2+、Mg2+水平。
1.2.2 仪器、试剂与方法 Hcy及Ca2+、Mg2+使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检测;Hcy试剂盒由北京九强生物有限公司提供,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a2+试剂盒由日本和光有限公司提供,采用MXB法测定;Mg2+试剂盒由德赛诊断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提供,采用二甲苯胺兰比色法测定。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差值的成组t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Hcy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其中,心肌梗死组的Hcy水平分别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和稳定性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Hcy水平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稳定性心绞痛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组的Ca2+、Mg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心肌梗死组的Ca2+、Mg2+水平低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稳定性心绞痛组的Ca2+、Mg2+水平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详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多发于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且以脑力劳动者居多,是经济飞速发展国家的常见流行病,也是欧洲发达地区最为多见心脏病的病种。虽然冠心病在我国不如欧美多见,但是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多且呈年轻化趋势,严重影响国民的健康,已经引起医学领域的极大关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以急性心肌缺血为主要表现的冠心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具有发病急、变化快、临床表现与危险性不一致等特征,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病,是多因素引起的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高同型半胱氨酸已经成为心血管疾病(CVD)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高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相关性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其可能是通过以下途径促进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2-3]:(1)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改变了血管壁的弹性,加重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及功能。(2)高Hcy干扰了血管平滑肌细胞的正常生长功能,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过度增殖、衰老、纤维变性及硬变,导致动脉血管内粥样硬化。Clarke MC等[4]研究发现,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发展和破裂过程中,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起着关键作用。(3)高Hcy抑制内皮细胞表面凝血酶调节蛋白的活性与表达,进一步抑制蛋白C的激活,影响了凝血酶的灭活, 高Hcy还能增加组织因子的活性,激活凝血酶,引发心血管系统的血栓形成[5-6]。本研究结果显示,ACS患者的Hcy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其中,心肌梗死组高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不稳定性心绞痛组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且从轻度到中度再到重度,Hcy水平逐渐升高,由此说明高Hcy不仅参与了冠心病的发生过程,而且与冠心病其严重程度可能相关,是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也是导致心肌梗死的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7]。
钙是人体最重要的生命元素之一,其含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平衡对维持心脏正常功能起着关键的作用。本实验结果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钙含量降低,目前认为导致血钙降低的主要原因是:(1)心肌缺氧缺血时能量耗尽,Ca2+、Mg2+、ATP泵正常运转平衡功能被打破,大量Ca2+内流导致细胞外低钙。(2)缺血缺氧时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刺激细胞膜裂解释放大量有机磷进入血液,血中的P3+与Ca2+的结合量增加,可导致血Ca2+浓度降低。镁离子是机体重要的阳离子,参与机体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的代谢,低镁会引起供应心脏血液与氧气的冠状动脉痉挛和心肌细胞代谢障碍[8],导致心肌细胞线粒体肿胀变性、形成空泡,肌原纤维紊乱及断裂,加速心肌细胞变性坏死[9]。Mg2+与Ca2+在细胞膜上有着共用的通道,通过竞争心肌细胞膜上的钙离子通道受体进一步阻止钙离子进入细胞内,从而减轻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细胞损伤程度。镁离子浓度降低,可导致血清钙也下降。本实验结果显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清Ca2+、Mg2+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心肌梗死组的Ca2+、Mg2+水平低于不稳定性心绞痛组,而稳定性心绞痛组的Ca2+、Mg2+水平虽然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表明Ca2+、Mg2+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及病情有一定相关性。
总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有较多的诊断依据,作为实验室的诊断依据,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发病及病情程度有着密切相关,是比较敏感的指标之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早期诊断有着较高的临床价值;血清钙离子和镁离子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与病情也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联合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同型半胱氨酸、血清钙离子及镁离子浓度,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判断病情程度、对治疗药物的选择及监测疗效具有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Cesari M,Rossi GP,Pessina AC. Homocysteine-lowering treatment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J]. Curr Med Chem Cardiovasc Hematol Agents,2005,3(4):289-295.
[2] 朱爱萍,黄淑田,王建霞,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对高血压病的诊断价值初探[J]. 临床医药实践,2011,20(1):13-14.
[3] 孙晓楠,李玉明,郭红.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相关因子研究[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3,31(4):272-273.
[4] Clarke MC,Littlewood TD,Figg N,et al. Chronic apoptosis of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accelerates atherosclerosis and promotes calcification and medial degeneration[J]. Circ Res,2008,102(12):1529-1538.
[5] 金鑫,尹超,李拥军,等.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血管事件[J].心血管病学进展, 2010,31(1):109-111.
[6] 姚丽梅.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叶酸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影响[J]. 内科,2012,7(4):384-387.
[7] 胡汉宁,李小明,陈薇,等. 血浆脑钠肽与同型半胱氨酸的检测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J]. 心肺血管病杂志,2012,31(1):64-67.
[8] 张纯洁. 生物化学检验[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23-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