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

第1篇: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一片蓝天”为你整理了这篇中学化学组教师赴浙大附中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微观世界精彩纷呈   深入探究体验真知

——中学化学组赴浙大附中学习心得体会

随着新一轮课改的进行,新教材的全面使用,屯溪一中积极开展新教材研究和学习活动,各教研组陆续赴浙江附属中学学习新教材的使用。屯溪一中化学组于2020年11月8日至10日赴浙大附中学习研讨,高一4位化学老师都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认真圆满完成了学习研讨任务。

新课程标准强调让每位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做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走进浙大附中的校园,我们便看到醒目的浙大附中的校训:求知?求真?求实?求新?求善?求美。正如浙大附中李刚豪副校长所说,这是浙大老一辈教授们的精神传承。

浙江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试点学校,国家级示范校——浙大附中,他们的办学理念是:人格与学术并重,本土与国际接龙。没有具体课程设置的办学理念等于空谈。为推进特色学校发展,浙大附中以“文化立校,课程育人”为宗旨开展各种课程群,如:西湖文化课程群、小语种课程群等等。这些课程设置对老师的要求很高,所以要求老师们不断学习,除了学校老师教学生,他们还邀请校外专业人士来学校代课,授课老师的多样化,让学生能了解更多。

第一天屯溪一中化学组在浙大附中玉泉校区听了四节课并做了简单交流。四节课全部是项目式学习,给人耳目一新,第一节是氢氧化亚铁的制备,教师先给学生分析制备成功的关键,然后由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并用提供的试剂和仪器进行试验,其次让小组汇报试验的方案及成果,最后老师进行总结和提升,给出一些其他可行的方案。课堂上学生参与度高,并且能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和体会学习方法。第三节是食品脱氧剂成分的探究,首先展示学生制作的脱氧剂手抄报,各种食品脱氧剂的组成,然后就其中的铁系脱氧剂展开研究。研究过程中重点内容是二价铁离子和三价铁离子的检验,前面建立的物质检验模型在此得以充分应用。

第二天,屯溪一中化学组在浙大附中丁兰校区张主任的带领下开展参观和听课交流活动。为了更好的适应走班模式,并保留行政班级。浙大附中凝聚了化学组集体的智慧,他们将实验室和学科教室进行了深度的融合,使得学科教室兼具实验室的功能,尤其是老师们根据实际需要对教室的整个布局和安排做了精心的设计。走进化学学科教室,就如同走进了化学世界,这里的所有布置都围绕着化学学科,让学生感受化学氛围。

第2篇: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创新性实验计划 高等教育 创新 大学生

为调动大学生参与科研、发明创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其创新实践能力,在高校形成创新教育氛围、建设创新文化,教育部于2006年启动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试点工作。2007年,该计划作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始进入正式实施阶段。吉林大学作为第一批开展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60所高校之一,自2007年实施以来,学生积极参与,计划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本文在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概况和实施策略的基础上,结合指导创新性实验课题的经验,从中总结出一些体会,以期为进一步开展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提供借鉴作用。

一、吉林大学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概况

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在2003年以来开展的“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的基础上,结合国家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组织实施的。截止2011年末,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共立项五批,批准确立资助项目2169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48项,参与学生14000多人,资助金额近800万元。立项项目涉及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艺术学等全部13大学科门类,全校35个学院均有立项。立项项目在数量上逐年递增,而且形成交叉学科课题,如在2010年立项的国家级项目中,交叉学科占17%。

截止2011年底,立项项目共结题1185项,优秀项目67项,取得显著成果。如,首批结项的34个项目,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篇,申请专利2项,其中《Sr-Sb复合变质对Mg-Si-Al合金中Mg2Si生长形态选择规律的影响》项目,发表SCI检索论文3篇,申请专利1项。在2008年举办的首届全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论坛上,吉林大学提交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典型案例4项,并有2名参与学生被选定在学生论坛发言。

二、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策略

(一)制定配套政策,规范项目管理

为确保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顺利实施,学校设置了两级组织机构,实现分层管理: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领导小组及35个院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工作组。2008年4月学校制定了《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办法》,详细提出了项目申请、立项、运行、结题等各环节管理措施:学生申报项目,实行逐级考核立项制,先后通过院、校两级答辩评审;项目运行要求学生自主设计和组织实施,导师积极督促研究开展,院、校定期检查及随机抽查;学生申请项目结题,参加院、校两级结题答辩会,严格结题鉴定。

(二)提供多重保障,有效推进计划

一方面,为保证项目指导质量,充分调动指导教师积极性,每个项目配备1至2名指导教师,且每个指导教师同时指导的项目不超过2个;项目结题后,为每个项目的指导教师一次性计算教学工作量。同时,鼓励学术成就卓著的教授、博士生指导教师积极参与项目指导。据统计,在2007-2011年度的项目指导教师队伍中,448个国家级项目有指导教师477人,其中教授及研究员322人,占67.5%,副教授及高级实验师94人,占19.71%,讲师及工程师61人,占12.79%。

一方面,确保资金投入,提供实验保障。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经费来源于教育部专项经费和学校划拨的专项经费。教育部专项经费用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学校划拨的专项经费用于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配套支持和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资助。同时,实验室对创新项目无条件开放,保证学生自由实验。对需要跨学院利用实验条件的项目,或进入科研、重点实验室使用设备、设施,学校直接参与协调免费为学生开放,确保项目顺利完成。

(三)搭建交流平台,营造创新氛围

为扎实推动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深入开展,营造校园创新实践氛围,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活动,包括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进展情况汇报会、师生座谈会、专家系列报告会及经验交流会等。如,截至2011年底,全校共组织规模不一的汇报会200余场次;邀请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副院长、“DIAN团队”指导教师刘玉教授等为学生做了专题报告。

同时,为了及时总结计划取得的成效,推进计划的深入开展,在校园中广泛征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典型案例,并已集结出版《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结题项目成果集》一、二两集;特别优秀案例推荐到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典型案例”征集办公室,进行示范推广。

三、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过程中的体会

作为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的指导老师,作者2010年度指导了一项校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经过项目选题、申请书撰写、立项答辩、课题实施,现项目实施已近一年。在指导学生及与其他指导教师交流经验的过程中,对大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研究颇有体会。

(一)学生是项目的主体

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是直接面向大学生设立的创新实践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南》明确指出学生是项目的主体,参与项目的学生一定要出于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的浓厚兴趣,敢于探索与实践,具有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在实验研究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虽然每个项目都要配备指导教师,但指导教师只是起着引导和辅助作用,项目的选题设计、组织实施、撰写报告等工作都必须由参与项目的学生个人或创新团队完成。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常常出现学生过度依赖指导老师,指导教师成为项目主体,违背兴趣驱动、自主实验实施原则的案例。以项目选题为例,题目来源可分为四种情况:一是完全由学生自主构思立意确立;二是学生构思,教师引导,共同确立;三是依托教师科研项目,学生参与部分实验为题;四是完全由教师构思选题,学生被动参与。前两种情况能真正激发学生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实验计划的初衷与倡导;第三种情况由于受现有科研项目实施分工、进度等因素影响,学生创新、自由发挥空间受到限制,但对学生建立科研思维、创新思维、提高实践能力仍具有一定作用;第四种情况则因为在前期工作中,学生较少参与或零参与,容易导致在后期实验过程中学生缺乏积极性、被动跟进,无益于创新能力的提高,在选题立项中应尽量避免。兴趣驱动是大学生申报项目的前提,自主实施是参与项目的根本,学生与指导教师双方都应遵循学生主体原则开展创新性实验。

(二)重在过程

重在过程作为实施原则之一,《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南》中解释为“注重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实施过程,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在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方面的收获”。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其目的在于通过参与创新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养成创新意识,使其得到科学研究与发明创造方法的训练,逐步提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这一系列能力的习得,都是在参与实验的过程中形成的。

由于参加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学生在日常评奖评优和免试推荐或录取研究生等方面会获得优先考虑,这就导致了一些功利性较强的学生以参加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为目的,而忽视了项目实施的自主性、实践性和过程性,失去了提升自我创新能力、参与团队协作的机会。创新源于实践,参加创新训练,从寻找课题、撰写项目申请书到申请立项;从查阅文献、实地调研到确定技术方法、实验方案;从购买实验器材用品到学习使用、管理实验仪器;从安排实验进程、按步实施到处理突发事件;从协调组队成员分工合作到与指导教师有效沟通,培养的不仅是学生观察事物、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创新基本技能,还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坚持不懈、艰苦奋斗、团队合作等创新人格。

(三)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

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验收评价机制事关参与学生及指导教师的切身利益,对激发参与创新项目的积极性、创新活力起着重要作用。作者发现,在目前的评价机制中,评价方法过于单一,一味重成果数量、轻研究质量,重结果、轻过程,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学生参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心理负担,不利于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悖“重在过程”的实施原则,并不可取。

一方面,创新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过程极其复杂,需要依托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经验,在一定的科研背景之上继承和发展。参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学生大部分来自大二、大三,在以往的本科教学体系和培养方案当中,刚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且较少涉及科研,专业知识薄弱、经验不足,因此科学研究领域对其恰是一个弱项,从选题阶段的提出想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题目,到项目的开展、付诸实施,处处充满着困难与挑战。同时,创新总会伴随着失败,允许失败、宽容失败也是创新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应减少“功利性”, 强调项目实施过程中创新思维和创新实践的收获,提供给学生更宽松、活泼的创新环境。另一方面,创新实验项目成果的产生是大学生实施创新训练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结果。这种成果不仅指论文的发表、专利的数量,对大多数大学生而言更多是参与科学研究过程中创新思维、科学研究方法、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以及严谨认真、不惧困难、团队精神等优良品质的形成。因此,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全面考核创新计划的学习过程、实验过程,科学评价实验过程的收获与体会,评价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依据评价结果采取科学的方法,才能进一步促进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健康深入发展。

四、结语

在知识经济的当代,创新被视为经济发展、民族进步的主要推动力,国家的建设与发展急需大量创新人才。高校作为创新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强大生力军,肩负着重大使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利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形成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教学方式,提高教育质量。同时,这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值得我们深入探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指南[Z].北京:中国教育部,2007.

[2]教育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EB/OL]. http:///innovation/news_views.jsp?id=61,2007-01-22.

[3]吉林大学.吉林大学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办法[Z].长春:吉林大学,2008.

第3篇: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在实习期间,我主要的工作是,数据的输入,市场活动的策划和执行,市场的走访,竞争对手行情的分析和借鉴。跟着前辈们一起工作,虽然有一些工作我都未能够做,但是跟他们沟通和看他们的工作,我都基本了解到他们的工作形式和方式,我就增加了自己的阅历和见识,对日后的工作都很有帮助。

我现在对于自己工作做一个简短的总结和分享一下我自己的实习心得。首先开始,我第一工作就是资料的输入,刚开始多挺兴致勃勃的输入,但是随着卡片的增加,觉得好多,好烦。但是,要知道做每一件事都要坚持,看着自己输入的一页页的数据,很有成功感,经过两三天的工作,一叠叠厚厚的卡片都被输入完毕了,坚持的力量果然很大啊。只要坚持,多烦闷的工作也能够很快很顺利的完成。其实,觉得大学生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都要从小做起,一定要端正自己的观念,在待人处事方面要表现谦虚,要积极,万事开头难,只要坚持,一定能成功。

之后,我又跟着前辈们策划并执行了一个手机体验会的现场活动,在这活动中,我真真切切的了解到市场上的商业活动的策划和执行。我们现在就是一家公关公司,帮商家做广告,做宣传,要做到商家满意,让本公司能够宣传和赚钱。在没有真正执行时,我写过一份策划方案,但到了当天的现场来看,与自己写的有很大的出入。觉得自己的市场经验还要继续锻炼,新的创意不够。在这次活动中,我学到很多东西。第一,做项目策划活动推广和宣传,一定要人面广,平时多点积累人际关系,在关键的时候,他们或许能够帮到自己。第二:平时要多留意卖场或者在外场的商业活动,要多吸纳其他组织活动的策划和执行,例如一些互动的游戏,调动现场观众气氛的环节,现场人员的宣传方式等很多都是值得学习的,要多看多观察,多思考,新的idea就会出现。第三:做事要踏踏实实,不能够偷懒,特别是,商家老板就在旁边看着你的工作表现,这是以后合作或本人工作的表现的一个考察点。工作就要踏实,不能总想着取巧,周围的人都在注意你的工作表现呢!!第四:要善于认识朋友,看别人的工作方式,吸取别人的优点。第五:要面带笑容面对我们的网友,即使当天真的做得很累,或者现场很混乱,但是也要面带笑容,表现出专业敬业的精神。

接着,跟前辈们聊天,也学到了不少市场推广和商业bd合作的经验,即使没有真正的实行过,但通过沟通都了解他们的工作。市场推广首先要了解竞争对手行情,了解他们的线下和线上的活动,是如何推广他们本有的品牌,所以,我们每天必做的工作就是去卖场去了解一下他们的活动,上同行的网站收集一些能够借鉴的亮点,对于竞争对手的分析是很有用的。其实沟通也是一种学习的渠道。

还有一个bd合作,达到资源的共享,要多点留意关注一些能够合作的商家,发掘能够合作的方面,再达到一种资源共享和等价交换的双赢目的。这都是我在这段实习期间所学到的一些知识。

要做一个负责任的人,接到一个项目就要彻彻底底的完成,不能做到一半就放下不管。虽然我才是大二,对于出来工作还有一段时间,但是,我也抓紧时间出来锻炼和见识,即使做一件很小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抱着学习的心态去学,都会学到在书本学不到的知识,都会从小事情中学到大智慧,对日后的工作和为人处事都很有用。人是在不断的学习而进步的,做每一件事,不管是小还是大,都不能看小,都要吸取经验,不断地改进才能成熟和进步。

在xx实习,体验到上班紧张的氛围,感受到他们的做事方式,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刚开始,我有点不太习惯上班,一天都困在一个地方工作,但是逐渐觉得一天的时间很快过,还不够用,觉得也挺好玩。

第4篇: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十七大报告把“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作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大任务之首,更加突出了教育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位置。十七大报告将教育工作作为民生的首要问题,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为今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学校将认真审视学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十七大报告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明确教育的目标和任务,改进工作方法和思路,切实将十七大精神与学校建设实际结合起来,发展教育事业,使学校的教育事业更上新的台阶。

在总书记的报告中还讲到:“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区委书记强调:事先开平又快又好发展,人才支撑是关键。我们作为第一线的老师,应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切实做到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素质为主要任务,同时,更不能忘记教书先育人,在教学中时候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真正实现我们学校所提出的:“使学生成为一个完整的现代的中国人”。

我们应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将继续深化新课程教育改革,在自己的工作中从点滴做起,也应该牢记:“细节决定成败”,不辜负党对教育的投入和期望,也不辜负老百姓对学校的期望。目前,洋浦经济开发区各级领导也在十七精神的鼓舞下,加大对教育的投资,我们对正在兴建的洋浦中学新校区充满了憧憬,同时,对领导们投资建设的新小学的决定,我觉得洋浦的教育前景更加辉煌,基于领导对教育的重视,我们该思考的问题是:如何把上级领导花大力气和资金建设的新学校经营好,我们将面临严峻的考验,我作为老师,从现在起,就应该加大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抓好对学生的“养成教育”,真正办人们满意的学校,给社会和家长交一份满意的答卷。范文中

第5篇: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主题班会;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

主题班会是班级教育的一种形式,是围绕某个主题、专题来组织的班级活动,是常见的班会类型。[1]主题班会是集中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最有效的形式之一,是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阵地。通过定期开展主题班会,辅导员可以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指导和帮助,提高大学新生的适应能力。

目前,高校的班会不够系统,多数是由辅导员或班级学生干部组织的临时性班会。在一次以“我的大学生活”为主题的班会后,笔者对参与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95%以上的学生认为主题班会非常有意义,近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每个月组织一次主题班会。笔者认为有必要在高校实现主题班会的课程化。下面,笔者将探讨如何选取班会的主题和形式,并根据实际工作经验制订大学新生主题班会一览表。

一、班会的主题

班会能否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主题的选取是关键。主题的选取应该坚持针对性的原则,即在分析受众群体的特点的基础上,选择主题。大学新生对于大学的认识具有非常强烈的欲望。大学包罗万象,大学学习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如专业课程学习、社会实践的参加、人际关系的处理、恋爱与情感等等,每个方面都可以自成一专题,这些与学生的学习,乃至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辅导员可以选择上述主题,组织班会,为新生提供导向。为了进一步提高主题的针对性,在确定主题时,辅导员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征求学生的意见,对于学生最迫切需要了解的主题,可以着重、优先讨论。

二、主题班会的形式

开好主题班会的另一关键要素是选取恰当的形式。

如今,我们的工作对象是90后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见多识广,喜欢尝试新鲜的事物,热衷于参与,渴望表现自我。针对此特点,辅导员需改进以往的班会模式,由以辅导员为中心的说教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模式,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学会思考、体会、总结,变被动接受教育变为主动接受教育。创新主题班会的形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包括地点选取的灵活性、多媒体设备的运用等。

1、地点选取的灵活性。普通班级的成员在30-50人之内,在地点的选择上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可以选择传统的教室、会议室,同时也可以选择露天场地,如公园、操场等。在教室内建议最好能将桌椅打乱以往的上课固定的格局,让学生分小组坐,或者改成U型会议桌的格局,这样有助于活跃气氛,减少交流障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借助多媒体工具。在现代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越来越受教师的青睐和学生的欢迎。通过图像、文字等手段,可以加强语言的传输效果。在开展班会时,辅导员可以像任课教师一样准备相关的课件材料。比如在开展以“感恩母亲节”为主题的班会时,辅导员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与学生分享赞美母爱的歌曲或影片,这些手段胜过一味的说教。

3、采用新颖的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主题班会的开展过程中,辅导员可以采取分组讨论、辩论、趣味游戏等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探索者。让其在参与的过程中尝试自己分析、自己总结、自己感悟,快乐、主动地接受教育,从而达到主题班会的教育目标。

三、新生适应性教育主题班会一览表

笔者根据工作经验及学生的反馈,为大学新生制定主题班会一览表,仅供参考。

(一)新生适应性教育主题班会一览表

主题形式建议最佳时间地点预期效果持续时间

大学班级你我他游戏(推荐:名字叠罗汉)第一学期第一周内校园内(建议室外)能够记住班级同学的名字1-15小时

安全教育体验模式(如火灾现场模拟)第一学期第一到第二周室内,报告厅、教室、宿舍等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增强安全防范能力2小时

学习经验交流经验交流式第一学期第四-五周室内(教室或会议室)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其大学学习提供指导2小时

“谈”恋爱体会分享第一学期期中室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2小时

诚信考试案例分析考试前一到两周室内使学生养成诚信考试的习惯1小时

感恩教育角色扮演父亲节或母亲节室内使学生学会感恩15小时

学业规划专场报告会第二学期室内使学生对考研、就业有初步的了解6小时(分场次)

(二)具体介绍

第6篇: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物理化学;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5-0223-02

物理化学是化学的理论基础,概括地说是用物理的原理和方法来研究化学中最基本的规律和理论,它所研究的是普遍适用于各个化学分支的理论问题。[1]物理化学是化学、化工、生物、环境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因此,物理化学课程在相关的大学本科专业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由于物理化学课程的特点是公式繁多、理论性强、内容抽象,对于初学者来说普遍感到学习困难。笔者是一名从事物理化学教学工作三年的新任主讲教师。在完成了三轮的教学任务以后,课堂教学效果已经有了明显提高,还在校级教学比赛中获得了奖励。现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合理利用教学手段以及及时了解学生情况三个方面总结一些心得体会和大家一起探讨,希望本文所探讨的教学方法能够对新任物理化学教师提供一些启示。

一、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物理化学产生兴趣才能把这门课学好。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上好绪论课。在大多数的物理化学教材中,绪论课内容比较简短。因此很多教师没有把绪论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只用0.5―1学时的时间进行绪论课的讲授,对很多内容都是一带而过,很难引起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在绪论课上,教师可以介绍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能用物理化学知识来解释的现象以及一些学科的前沿动态,让学生觉得物理化学是有用的,物理化学的发展是与时俱进的,并不是只有陈旧的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为什么打开可乐瓶以后会有气泡从液体里冒出来?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而朝霞和晚霞却是红色的?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回形针可以漂浮在水面上?(在举这个例子的时候还可以播放回形针漂浮在水面上这个实验的视频,如果随意将回形针扔到水里,回形针会沉下去,如果把回形针水平放进去,在表面形成一层水膜以后回形针就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学生通过视频看到的内容在脑海里会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然后告诉学生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在学习物理化学课程内容以后都可以解释。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就会对学习产生较大的兴趣。还可以告诉学生,现代许多研究领域都需要用到物理化学的研究方法。如C60的发现和结构的确定,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天然有效成分等,都是用物理化学的方法获得成功的。[2]

2.教学与生活实例相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穿插生活中趣味性较强的实例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理解难度。例如在讲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时,可以举加酶洗衣粉的例子。酶的催化活性在较低温度时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当温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酶的催化活性反而下降。因此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先升高后降低。我们在用加酶洗衣粉洗衣服的时候就要选择适宜的水温,一般在30℃―40℃之间时酶的催化活性最高,如果水温太低酶的活性不能充分发挥出来,如果水温太高酶会失去活性,因此在洗衣服时也不能先把洗衣粉放在开水里再加冷水,最好先调好水温再加洗衣粉,这样洗衣粉才能发挥最佳的洗涤效果。通过这个例子的讲解,相信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事实证明,在教师的引导下,再现案例实景,将学生带入特定事件的现场,可以提高学生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5]例如,笔者在讲授表面现象与分散系统一章的表面能部分时,对学生说:“表面能过高的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大量处理固体粉尘的工厂必须高度重视防止粉尘爆炸。”这时学生完全没有反应,还有很多学生已经开始走神。笔者突然想到2015年度热播剧《伪装者》里面的一个相关情节,就对学生说:“你们看过电视剧《伪装者》吗?”这时候走神的同学都立刻回过神来,并且都说看过。然后笔者接着解释里面的一个场景:在面粉厂里,明诚把几个面粉袋子划开,然后抛向空中,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增大系统的表面积,增加表面能,使系统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然后再向里面扔一个点着的打火机,这时候高度不稳定的系统遇到明火就发生了爆炸。学生听完以后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都频频点头。这个例子虽然不是生活中的实例,但是有一定的科学依据的,并且以电视剧情节的形式展示出来,会给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对这些学生以后的生产和生活也会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合理利用教学手段

传统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板书加教材的授课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产生良好的互动效果,学生可以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思考,同时可以促进师生感情的交流,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教学手段通常只是枯燥的语言陈述,对于一些动态变化无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难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由于写板书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授课时数又有限制,导致课堂上传达的信息量少。[3]

近年来,多媒体教学在大学课堂教学中逐渐成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当前最常用的多媒体教学形式是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课件,简称PPT课件。[4]PPT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有很多优点,比如它可以通过播放动画来演示一些动态变化,使教学过程变得生动、直观;它能在有限的时间内传达更多的信息量;PPT课件容易修改;课件素材资源非常丰富。但是这种教学手段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完全使用PPT教学,教学速度会比较快,特别是在公式推导的过程中,学生可能跟不上教师的思路,同时还会减少师生间的交流互动,影响教学效果。

基于以上原因,如果在教学过程中以PPT教学为主,中间穿插板书教学,两者取长补短,可以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过程中以PPT教学为主可以保证课堂信息量。另外对于比较容易理解的知识和需要用图表、动画等来辅助教学的部分均可使用PPT教学。对于复杂的公式推导和例题的讲解则需要采用板书,教师一步步讲解,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进行思考,才能达到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三、及时了解学生情况

笔者在三轮的教学过程中渐渐发现了一些问题,有些知识点自己觉得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但是学生仍然没有理解,或者某些数学或物理方面的基础知识自己觉得很简单,学生却可能根本没有学过。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找到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误区,了解他们已经掌握了哪些知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实现对学生情况的了解。

1.改变成绩考核方式。传统的成绩考核方式大多是平时作业成绩结合期末考试成绩。但是学生在做作业时存在严重的抄袭现象,经常会有十几个甚至几十个人出现同样的错误的情况。因此平时作业无法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课堂考核,并把考核成绩作为平时成绩。这样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纠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误区。还能督促学生认真听讲,并能起到考勤的作用,真是一举三得。

2.课间与学生沟通。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发展,在大学教室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就是下课时教师在看手机,学生也在看手机,师生间的关系很疏远,这样很不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课间问问题。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教师可以走到学生中间去,从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学习情况。这样既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总之,教好物理化学这门课程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上所述只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的一点心得体会,希望对新任物理化学主讲教师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对物理化学教学方法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笔者还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中,希望在以后的教学中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俊吉,周亚平,李松林.物理化学(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董文惠,邵晨,蒋玲,许炎姝,陈秀菊.物理化学绪论课教学方法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0,37(6).

[3]李冬青,周健.物理化学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优势互补的探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08,29(5).

第7篇:大学化学的心得体会范文

关键词 功能材料;教学改革;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3-0088-03

材料科学是一门领域十分宽广的学科,它所涉及的材料主要包括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两大类。功能材料是指具有特殊物理性能(如磁学、电学、热学和光学性能等)的一类材料,它包括的面宽,用途多样化,主要在各类电器和仪表中作为能量转换和信息的感知、传输和记录等元件之用[1-3]。随着高新技术发展的需要,强烈刺激现代材料向功能化材料方向发展,使得新型功能材料异军突起,赋予高新技术以新的内涵,促进高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实现。

新型功能材料课程是材料化学和应用专业学科基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材料科学与现代化学相结合的新兴课程,是综合了化学、物理学、生物学、医学等内容的一门学科。目前,高新技术的发展对新材料的研发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对高校新型功能材料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4]。

笔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以及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分配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并总结本课程课堂教学中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1 教学内容

新型功能材料是指近年来发展起来和正在发展中的具有优越性能和特殊功能,对高新技术的发展及新产业的形成具有决定意义的新材料。新型功能材料课程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如光电子信息材料、功能陶瓷材料、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超导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先进复合材料、智能材料及生态环境材料等,此类材料都是各国科研工作者研究和开发的热点。由于功能材料自身结构的复杂性以及多样性,很多内容涉及一些正在发展的边缘学科。

目前,此门课程的相关内容还不够完善、系统。由于教学课时有限,新型功能材料课程主要针对近年来涌现的功能性分子材料进行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新型功能材料的组成、制备方法、结构和功能性间的关系,探讨新材料中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对超分子化学的介绍,使学生掌握超分子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引导学生从化学逐渐向功能材料过渡,从理论上了解材料结构与性能间的关系,拓宽学生对超分子化学与新功能材料的认识,为从事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实际应用奠定良好的理论基础。

2 教学方法

该门课程教学内容多、概念多、理论深,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知识比较局限,因此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要让学生能够主动地接受这门课,需要改进教学方式与方法。

2.1 多媒体教学与板书教学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是指应用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教学课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5]。与板书教学相比,它具有课堂容量大、形象生动、易于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等优点。

新型功能材料课程中包括很多复杂的分子结构式,结构与性能关系推理中涉及大量非常抽象的微观过程。针对这门课程特点,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解决教学内容多的难题,还可以向学生直观地展示此类材料的设计思路,使枯燥的理论课程更加具体生动。但是,由于多媒体信息量大,如果处理不好,学生在课堂上只是忙于记笔记,缺乏对问题的思考与理解。多媒体课件要真正服务于本课程的教学,必须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教师要制作适合自己教学的课件,且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

对于一些重要的公式和理论推导,如果简单地通过多媒体展现给学生,难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完全理解,达不到教学效果。这时采用多媒体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有效提高师生间的互动,这样既能够保证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要从本课程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及个性特征出发,寻找两种方法的切入点,注意两种不同教学手段间的切换。

2.2 联系日常生活引出教学内容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结合非常紧密。如果只进行抽象的讲解,对于本课程的初学者来说,很难真正接受,似乎很多功能材料与自己无关。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适时结合实际生活,强调新型功能材料在现代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让学生了解到最新的研究成果。

如介绍超导材料时,可以先介绍超导材料的实际应用,如利用超导磁体磁场强、体积小、质量轻的特点,用于制造超导悬浮列车和超导船;利用超导隧道效应,制造世界上最灵敏的电磁信号探测元件和用于高速运行的计算机元件,而用这种探测器制造的超导量子干涉磁强计可以测量地球磁场几十亿分之一的变化,能测量人的脑髓图和心磁图,还可以探测深水下的潜水艇,放在卫星上可用于矿产资源普查。通过对此类高新技术的介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引出材料的设计思路和原理。

此外,还可以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材料的不足之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提出解决此类材料不足之处的方法以及设计新型功能材料的设想,为介绍新材料铺垫基础。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会明显得到改善。

2.3 结合最新科研进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功能材料是一门发展非常迅速的学科,不断会有新的研究成果被报道。在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一些有重要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了解新型功能材料的研究动态及进展,提高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新型储氢材料研究进展方面,从传统的高压储氢、液化储氢和金属氢化物储氢开始介绍,指出这几种储氢方式的优缺点。引导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出最新的储氢方式——微孔配位聚合物储氢,借助此种新的研究成果,讨论配位聚合物的组成以及有关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产生的原因。这样就使得学生能够在分子水平上理解化学,从宏观到微观不断深入,将有利于学生从更深层次上掌握所学知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校的网络数据库资源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提供最新科研成果的链接,方便学生自行浏览。对于一些理论较浅的科研成果,鼓励学生在课堂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相互讲述。这样既能够加深学生对该类材料的全面理解,又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增强他们对新问题的求知欲望。

2.4 优化课程考核体系,提高学生能动性

目前,南京晓庄学院专业基础课程最终成绩考核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平时成绩,另一部分是考试成绩。平时成绩一般由出勤率和平时作业构成。在这种课程考核体系下,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状态,考得高就代表学得好,无法真正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表现出“考完学完”。因此,优化课程考核体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学习能动性尤为重要。

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不变。闭卷考试主要考核学生对各种新型功能材料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的掌握情况,通过闭卷考试可以评价并促进学生对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学习。

2)根据课程教学的内容,筛选多个相关研究专题,让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选择不同的专题,通过共同查阅大量文献,写成4000字左右的综述。最后,从每个小组挑选一位代表以PowerPoint形式在课堂上报告该类材料的研究综述,每个小组之间可以互相提问。这既可以锻炼学生查阅文献的能力,扩大知识面,又可以使学生感到一定的成就感,给学生提供进行语言组织与表达的机会。并保证全面、科学、正确地反映学生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和高效性。同时增加这部分成绩在最终成绩中的考核比例。

3)课程结束后,每个学生需要总结该课程的学习心得体会,对该课程进行简单的总结并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这样可以让学生对整个课程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以免“学前忘后”。这部分考核内容也作为最终成绩的一部分。

3 课堂学习和课后学习的合理分配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是可以综合体现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阵地。它不仅有教学的任务,更有教育的功能,可以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的培养。课堂教学是以传授或灌输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但这种教学方法的弊端体现在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自主学习包括探究学习和解决课题学习两个方面,前者偏重于自主思考,后者偏重于技术性活动。自主学习以探究学习为主,在培养学生科学研究能力方面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以教师教授为重点,学生自学为主线。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学,要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开展大家共同参与的讨论式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的合理分配,最终能够使学生真正得到专业素养的训练。

4 结束语

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型功能材料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准确把握该领域的研究前沿内容,及时补充新知识。理论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优化课程考核体系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合理地分配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是增强教学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而要更进一步提高本课程的教学质量,还需要更多地学习交流,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殷景华,王雅珍,菊刚.功能材料概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

[2]田莳.功能材料[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5.

[3]赵文元,王亦军.功能高分子材料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