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职业教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职业教育协会工作计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职业教育协会工作计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职业教育协会工作计划

第1篇:职业教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全国农村教育、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国重”复查为中心,狠抓重点专业建设,以“学生会做”为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积极构建质量兴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平台,树立新的人生观、学生观、教育观和发展观,培养高品位的劳动者、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努力提高学校教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重点

1、确保“国重”和“省重点专业建设检查评估”的教学硬、软件项合格。

2、认真准备,扎实工作,狠抓落实,确保我校参加的中等职校艺术节技能竞赛再创辉煌,组织工作再树“形象”。

3、深化课堂教学、考试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规格。

4、完成《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寒假作业》的编写、印刷。

5、继续推进第二课堂改革,创建特色学习型的社团和协会组织。

6、完成1至2个教研组“赛课”活动。

7、开展秋季运动会。

三、措施

1、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国重复核”、“重点专业建设检查评估”的教学硬、软件项合格。按照“国重”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由教务处牵头,专人负责,精心组织,认真准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此项学校“中心”工作的教学项资料合格。

2、专业部、教研组要结合专业特点选拔、培养和指导优秀技能选手参加乐山市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节技能比赛,确保各参赛项目再创辉煌和组织工作再树“形象”。本次技能比赛共设:礼仪基本功、普通话、计算机、书法、文艺、征文等六个比赛项目。结合我校专业的特点和教研组的实际,礼仪基本功比赛项由旅游专业部负责,旅游教研组协助;计算机比赛项由计算机专业部负责,计算机教研组协助;书法、普通话、征文等三项由语文教研组负责;文艺比赛项由幼师专业部负责,幼师教研组协助。各专业部、教研组要在第三周前拿出具体参赛方案,认真组织、选拔参赛选手,精心指导和训练,确保各参赛项目再次夺冠。

3、进一步深化考试考核改革。文化课继续推行教考分离,专业课进行综合理论考试,专业技能实施“综合或核心”技能考核,语文、英语课程加大能力考核力度,体育课考体能。学生成绩:根据课程性质不同,平时占30%∽50%,比例由教研组统一制定;专业技能和能力考核占50%;理论占30%。特别说明:语文、英语能力测试要从形式、内容、难度、组织上下功夫,认真准备,精心筹划。

4、加大课堂教改力度,以“学生会做”为教学目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要以“学生会做”为目标,评价标准“学生会做”占70%,“学生会懂”占30%。“说议听评”课和“赛课”教研活动对教师的评价要参照此标准执行。另教师集体听课本期不低于10节(其中:集体听课不低于5节)。

5、完成学生寒假作业的编写、印刷、发放工作。参照编写暑假作业的成功经验,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做好寒假作业的编写、印刷工作。

6、继续推进第二课堂改革。以学生能力为本位,加大学习型协会或社团兴趣活动的组织、管理、监督工作。本期第二课堂在原有学习型社团和协会基础上,增加5-10个学习型社团或协会组织,由专业部、教研组负责管理,指定专人指导,以学生自主开展活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能力。

7、完成1至2个教研组的“赛课”教研活动。配合学校教学改革进程,开展“赛课”教研活动,以“研促教、赛促改”为目的,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本期至少完成1至2个教研组的“赛课”教研活动,各教研组“赛课”的顺序依次为:数学-英语-政治-体育-幼师-财经-计算机-电子-旅游。

8、开展秋季运动会。体育教研组要周密部署,精心策划,认真组织,要充分体现参与性。

9、常规管理工作要常抓不懈。加大以“四制二会”为主的教学检查监督力度,重点抓好“三无”学生、提前下课和教师课堂教学的检查工作,营造一种“学风浓、教风正”的教学优良环境。

10、狠抓高三年级模块管理,重点做好模块设置、计划制定、分班和常规管理工作。

第2篇:职业教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继续贯彻全国农村教育、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国重”复查为中心,狠抓重点专业建设,以“学生会做”为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积极构建质量兴校、科研兴校、人才强校的平台,树立新的人生观、学生观、教育观和发展观,培养高品位的劳动者、就业岗位的创造者,努力提高学校教学水平。

二、工作目标、重点

1、确保“国重”和“省重点专业建设检查评估”的教学硬、软件项合格。

2、认真准备,扎实工作,狠抓落实,确保我校参加的中等职校艺术节技能竞赛再创辉煌,组织工作再树“形象”。

3、深化课堂教学、考试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规格。

4、完成《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寒假作业》的编写、印刷。

5、继续推进第二课堂改革,创建特色学习型的社团和协会组织。

6、完成1至2个教研组“赛课”活动。

7、开展秋季运动会。

三、措施

1、强化责任意识,确保“国重复核”、“重点专业建设检查评估”的教学硬、软件项合格。按照“国重”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由教务处牵头,专人负责,精心组织,认真准备,分解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此项学校“中心”工作的教学项资料合格。

2、专业部、教研组要结合专业特点选拔、培养和指导优秀技能选手参加乐山市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节技能比赛,确保各参赛项目再创辉煌和组织工作再树“形象”。本次技能比赛共设:礼仪基本功、普通话、计算机、书法、文艺、征文等六个比赛项目。结合我校专业的特点和教研组的实际,礼仪基本功比赛项由旅游专业部负责,旅游教研组协助;计算机比赛项由计算机专业部负责,计算机教研组协助;书法、普通话、征文等三项由语文教研组负责;文艺比赛项由幼师专业部负责,幼师教研组协助。各专业部、教研组要在第三周前拿出具体参赛方案,认真组织、选拔参赛选手,精心指导和训练,确保各参赛项目再次夺冠。

3、进一步深化考试考核改革。文化课继续推行教考分离,专业课进行综合理论考试,专业技能实施“综合或核心”技能考核,语文、英语课程加大能力考核力度,体育课考体能。学生成绩:根据课程性质不同,平时占30%∽50%,比例由教研组统一制定;专业技能和能力考核占50%;理论占30%。特别说明:语文、英语能力测试要从形式、内容、难度、组织上下功夫,认真准备,精心筹划。

4、加大课堂教改力度,以“学生会做”为教学目标。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要以“学生会做”为目标,评价标准“学生会做”占70%,“学生会懂”占30%。“说议听评”课和“赛课”教研活动对教师的评价要参照此标准执行。另教师集体听课本期不低于10节(其中:集体听课不低于5节)。

5、完成学生寒假作业的编写、印刷、发放工作。参照编写暑假作业的成功经验,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做好寒假作业的编写、印刷工作。

6、继续推进第二课堂改革。以学生能力为本位,加大学习型协会或社团兴趣活动的组织、管理、监督工作。本期第二课堂在原有学习型社团和协会基础上,增加5-10个学习型社团或协会组织,由专业部、教研组负责管理,指定专人指导,以学生自主开展活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锻炼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提高的能力。

7、完成1至2个教研组的“赛课”教研活动。配合学校教学改革进程,开展“赛课”教研活动,以“研促教、赛促改”为目的,促进学校的教学工作。本期至少完成1至2个教研组的“赛课”教研活动,各教研组“赛课”的顺序依次为:数学-英语-政治-体育-幼师-财经-计算机-电子-旅游。

8、开展秋季运动会。体育教研组要周密部署,精心策划,认真组织,要充分体现参与性。

9、常规管理工作要常抓不懈。加大以“四制二会”为主的教学检查监督力度,重点抓好“三无”学生、提前下课和教师课堂教学的检查工作,营造一种“学风浓、教风正”的教学优良环境。

10、狠抓高三年级模块管理,重点做好模块设置、计划制定、分班和常规管理工作。

11、加强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教师本期完成英语四个单元和Internet培训;全体教师以电子邮件的形式(E-mail)上交学校各类材料;计算机教师80%的理论课要以“课件”形式上课,有条件的其他教师提倡“课件”上课。

12、完善一职中网站建设,实现网上信息互享。

四、行事历

1、第一周:高三年级模块分班,开学前教学准备工作。

2、第二周:第二课堂策划、筹备;体育教研组开展体育活动;教师交教学计划。

3、第三周:学生第二课堂、各教研组“说议听评”课开始,艺术节的筹备。

4、第四周:周六补考。

5、第六周:交半期、期末考试电子试卷。

6、第七周至第九周:“国重”复核;“省重点专业检查”资料准备、评估。

7、第十周:考试复习。

8、第十一周:半期考试。

9、第十二周:乐山市中等职校艺术节参赛项目验收。

10、第十四周:乐山市中等职校技能竞赛。

11、第十五周:秋季运动会。

12、第十六周:第二课堂、教师“说议听评”课结束;教师“赛课”。

13、第十七周:体能测试。

14、第十八周:英语、语文能力测试。

15、第十九周:专业技能考核。

第3篇:职业教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近年来,随着中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如何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更有效地培养高素质的职业技术型人才,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内涵发展阶段亟须解决的问题。众所周知,德国职业教育拥有先进的发展理念和科学的专业育人模式,其发展经验一直被世界各国推崇。深入学习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特色,借鉴其先进的教学经验,对提升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走近德国职业教育专业教学

目前,德国职业教育体制包括“双元制”、过渡阶段职业教育以及一部分全日制职业教育体制。从学生的数量而言,“双元制”教育是德国主流的职业教育培训形式,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培养高职学生,其中以企业的培养为主,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以实践应用培训为主。根据职业设置专业是“双元制”教育的基础,学校所开设的专业和学生选择的工作职业具有一致性,学习方向非常明确。其次,学生预就业是“双元制”教育的前提。《德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在“双元制”教育模式下,学生和企业签订职业教育合同即企业培训合同,成为这个企业的准员工。此后,学生以“学徒”身份在企业进行职业技能的培训后,才能以“学生”身份在指定的职业技术学校学习。

“双元制”式专业课程设置。德国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包括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在专业理论课程方面,学校是教育的主体。职业学校根据各州文教部长联席会议制定的《框架教学计划》,设置专业理论方面的课程。职业教育的专业即为某个职业工种,如电工、面包师、房地产销售、化学实验员等。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很大程度上与企业培训条例相关,企业是教育的主体。各企业根据专业岗位的实际需要以及《培训框架计划》中所规定的职业技能要求,自行制定课程数量和内容。企业开设的课程由职业基础、职业专业、社会项目以及企业轮岗实习四部分组成。无论是专业理论课程还是专业实践课程,都多在培养学生能力和应用知识上下工夫。物理、数学等自然科学的教学服务于德国职业培训,不再单独设置课程。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主要包括六阶段教学方法、行为导向教学法和分组讨论教学方法等。其中,六阶段教学法是由资讯、计划、实施、检查、评价以及报告(应用)6个阶段组成。以“资讯”为例,学生在这个阶段主要是收集信息,即由教师或教材提出的核心问题。学生要尽可能地收集广泛的信息,分析问题的本质,进而为下面的步骤做充分准备。在接下来的“计划”阶段,由教师指导学生按照3~6人分为一组,以书面形式拟定工作计划,学生通过对核心问题进行意见交换,最终作出正确、科学的决策。而“实施”是六阶段教学法实质性的阶段,主要包括工作和检验的互相交替,调整进度,不断反馈和修订方案。这个阶段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上几个阶段之后,就到了“评价”阶段。这个阶段通常以师生谈话的方式进行,内容包括对产品本身的评价、对前几个步骤的评价、对学生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评价,以使学生能够学到必要的技术规范,以及对自身行为的公正评价。

与之相比,行为导向教学法比较常用的是问题导向法和实验导向法等。问题导向法是针对某一具体问题所开展的教学活动,这些问题都来自生活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实验导向教学法则是通过某一实验项目开展教学,这类实验项目也是和生活、生产实际紧密相关。而分组讨论法是因为德国大部分课堂采用小班制教学,学生通常成U字形环绕教师而坐。教师将学生分为专家组、评估组和提问组,三组同时听一节约为20分钟的教学内容,由提问组向专家组提问,然后交给评估组评估。在此过程中,教师仅进行观察和最后评分,有助于学生提升自主学习和判断能力。

对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启示

我国的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在职业院校完成主要的职业技能培训的教育体制。与德国职业教育相比,我国的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学历上的教育,企业参与度并不是很高;对于工学结合方面,企业没有担任职业教育的主体,不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和费用,因此没有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理论教学课时居多,实践教学课时偏少,同样影响了学生对职业操作技能的掌握。在课堂教学方面,我国职业院校虽然也强调教学中的启发式,但是在教学活动中仍以教师讲述为主,“满堂灌”现象非常普遍,学生学习被动,课堂气氛沉闷。由此可见,在职业教育专业教学上我国存在很多不足有待完善。德国职业教育起步较早,其专业教学的发展经验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启示。

形成多方参与职业教育的运行机制。加强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发展,构建校企合作的运行机制和制度基础是关键。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单单是依靠教育部门以及高职院校的努力,更是需要企业的直接参与。由政府教育部门、政府产业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等各方构成职业教育的协调机构,形成政府、产业和学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用产业发展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用职业教育的发展服务产业发展。

改革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在专业设置方面,要依据地方经济发展对实用型人才的需求及时做调整。通过对社会需求的深入调查,适时开设新的专业,并逐步培养专业优势。与此同时,高职院校在教学内容上,应以培养一线技术型人才为核心,充分明确其培养目标。依据理论教学和实践应用并重、互相渗透的原则,适当增加实验与实训课程的比例。改革专业设置过于狭窄的现状,实行弹性学制等等,不断探索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专业课程体系。同时加强对职业教育教材的管理,设置相应的职能监督部门、职能部门进行配套改革和试验。

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我国高职院校应引入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来改变被动教学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积极采用讨论式、启发式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提高教学的科技含量。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在师资建设上应突出两点:一是提高教师的素质,要求教师具有执教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并有强烈的职业责任感和良好的道德修养。对于外聘和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必须经过一年以上的培训,通过考核通过后才能上岗。二是提高对职业教师在本专业工作经验方面的要求,并在日后工作中,要求其定期到公司、企业中进行锻炼,缩小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

第4篇:职业教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素养;社团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02―037-02

目前,大多职业教育的观点认为“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技术、高技能、专门职业技能型人才”。所以其培养方向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高职学生职业素养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思想道德修养,二是专业技能素养,三是能力素养,四是身体心理素质。

一、社团活动对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

努力探索社团活动对高职生职业素养培养的积极作用,有效利用好各类学生社团资源,使社团活动能够为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服务。

1.社团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由学校共青团组织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必须赋予它充实的内容、正确的思想和高尚的格调。思想政治教育以大学生乐于接受的社团活动形式开展,比如,组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促进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通过各种政治学习、社会服务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参观学习活动,寓教于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教育任务,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信念。

2.社团活动能够促进学生专业技术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用人单位在招聘时大都要求具备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和一些相应的职业技能证书,而学生社团的“英语协会”通过“英语角”、“英语小品演出”、“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寓教于乐地帮助学生提高了学习英语的兴趣。“网页设计协会”、“科技协会”通过“网页设计大赛”、“装机技能比赛”、“网络知识竞赛”等活动,提高了学生的网页设计制作水平。除了上述较为多见的学生社团,高职院还应建设一批与专业职业素养的培养目标相吻合的新型学术社团,比如,江苏海事职业学院的“航海协会”、“船模协会”等,通过知识讲座、展览、实践、比赛等活动,将专业知识运用于实践中,从而使大学生学到更多与专业知识相关的东西,强化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

3.社团活动能够培养高职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

社团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社团成员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需要解决组织、管理、协调等一系列问题。成员需要互相协作分工,寻求多方面支持,使学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团队的力量和协作的重要性。通过社团活动,大学生能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学会有创造性的思考,组织出形式多样的学生活动,通过这些锻炼,高职学生组织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会不断提高,进而为将来的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4.社团活动能够培养高职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一些学生由于受到综合素质教育较少,不同程度地存在语言表达能力弱、文字表达不清晰的问题,如语言不准确、逻辑性差、表达不清楚等,这种情况给信息的交流带来了障碍。而社团活动尤其是“演讲与口才协会”、“辩论社”、“文学社”等社团活动使学生能够有机会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活动中的策划、总结、申请的撰写工作又锻炼了学生的文字写作能力。我们知道,现在的学生干部在就业中较为受用人单位的欢迎,由于学生会、班级提供的学生干部岗位很有限,而参加学生社团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锻炼自己。

5.社团活动能够提高高职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

任何一家招聘单位都不希望自己和身心不健康的毕业生签约,俗话说:“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唯有健康的身体素质是就业的前提,创业的保证。高职院校目前拥有很多体育类社团,如:“跆拳道协会、轮滑协会、武术协会、篮球社、足球社、女子健身协会”等,这些社团实现了学生想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愿望。同时,也通过“心理协会、大学生心理学研究会、大学生心理健康同伴教育协会”等心理类社团的活动、讲座促进了学生对自我的认知,能够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高职院校社团建设所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开展社团活动还面临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加以重视,才能很好地发挥其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作用。现概括如下:

1.对社团建设的认识不够,需要提高对社团活动的认识

许多高职院校对学生社团建设不够重视。在对社团建设的政策、资金、场地、指导教师等方面欠投入,给正常的社团活动开展带来了难度。学校要加大对学生社团的投入和管理力度,积极鼓励各种学生社团的成立。要将学生社团活动放入学校整体工作计划中去。要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社团,积极倡导社会公益型社团,热情鼓励科技学术型社团,正确引导兴趣爱好型社团,使社团成为广大青年学生增长知识、相互交流、提高觉悟的阵地。

2.学生参与社团活动时间少,需要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和课外活动时间

目前,高职院校招收的大多是三年制的学生,学生在校时间短,加上高职院校实训实习环节多,学生参加各类技能证书考试的任务重,导致学生参加社团活动的时间较少。学校需要合理安排教学任务,集中安排一些课外活动时间,各社团要根据自身活动特点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社团活动,既要保证正常的社团活动时间和活动质量,又要保证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使社团活动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延伸,劳逸结合,更好地实现社团活动的学生素质拓展功能。

3.社团的自我教育作用不明显,需要发挥社团的德育功能

很多学生社团对社团活动的教育和引导作用认识不到位,不能很好地将主流意识教育融入到活动当中,社团活动有时不能保证正确的航向。学校共青团组织应开展学生社团的团建探索,提高社团活动的思想性和教育性,实现学生社团的德育功能。通过生动活泼的学生自主活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和教育,不断感悟、提高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目的。

4.指导教师力量薄弱,学术氛围不浓,需要加强社团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职院校大多为中专校升格组建而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任务重,加上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技能培养,轻学生活动的现象,使得学生社团指导教师力量薄弱,社团活动的科技含量和学术氛围不浓,需要通过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提高社团活动的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实行政策倾斜,将指导教师的社团工作量纳入教师的选修课程等,在奖金、评优、职称评定中体现出来,鼓励年轻有才华的教师和专业骨干教师积极投入到学生社团指导工作中去。

第5篇:职业教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引进的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与开发体系,其开发思路为:“职业岗位调研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划分行动领域转化学习领域学习情境设计教学实施优化”六步法。根据专业特点,深入模具生产企业的实际生产活动中,进行模具专业岗位群调研和职业能力分析是首要的工作,是进行专业定位和开展各项后续工作的基础。

一、岗位群调研

基于职业教育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的宗旨,我校模具专业教师与长株潭地区的湘电力源模具公司、南方机车公司等极具行业代表性的企业操作工人、技术人员和行业专家密切接触,并定期对我校模具专业毕业生进行跟踪回访,发现企业对模具专业的技能型人才需求主要有以下4类:(1)能熟练操作各种加工机床对模具零件进行加工,能装配、试模和修模的操作人员;(2)能编制模具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指导现场生产,解决模具故障的技术人员;(3)组织模具生产和调度、模具估价和质量控制的技术型管理人员;(4)能设计冲压成型和塑压成型工艺,设计各种类型模具的设计人员。

根据这几类人员的工作对象、环境和内容的特点,并参考模具设计师、模具制造工国家职业标准,我们确定了模具行业的6个岗位,见图1。

上述6个岗位中,“模具钳工”、“模具质检员”、“模具零件加工机床操作工”是基础岗位,也是学生毕业后1-3年间从事的主要岗位;“模具生产管理员”、“现场工艺员”是可持续发展的岗位,是指学生参加工作3-5年后,经过自学和企业培训可以从事的岗位。而只有极少数的学生在参加工作后经过5-10年的知识积累和不断地学习才可以从事“模具设计师”这一岗位。上图的岗位群同时也体现了模具企业员工的个人成长轨迹,相应地对员工的职业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二、职业能力分析

岗位群确定后,我校教师再次深入企业,对以上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见表1),同时聘请湖南省模具协会的专家和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共同确定各个岗位的工作任务,分析从事该岗位所必需具备的职业能力。

第6篇:职业教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医学教育;师资培养;衔接

“3+2”高职指的是中高职三二分段制,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形式。学生需在中专学习阶段参加“三二分段”中职接高职统一考试,成绩合格者转入高等院校完成两年大专学习,发两年制大专文凭。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很多医学中高职院校在合作办学中采用了这一模式。本研究主要从师资培养角度对此进行探讨。

1师资培养衔接的重要性

师资是提高中高职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顺利实现中高职衔接的根本保证。目前,国家提倡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提出“认真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系统培养人才观念为先导,以学制和招生制度改革为基础,以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为核心,以课程衔接体系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相衔接,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改善民生的迫切要求,按照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系统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由此可知,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就是师资的衔接。因此,在分段培养中,师资衔接是很重要的。中高职医学教育有其共同使命又各具特色,二者衔接必定要经历磨合。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要实现分层次人才培养目标,就要求教师在专业水平和能力上有一个实质性提升,有较高师德水准和系统专业理论知识,具备丰富实践经验和熟练操作技能。但对中高职教师要求有差别。中职教师要落实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其成长目标是“双师”型教师,既能胜任理论教学,具有良好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又能指导学生实训,具备较强实践操作能力和指导能力。这就是一体化教师,是集理论教学能力和实践教学能力于一体,既能讲授专业理论课,又能指导职业技能训练的教师。一体化教师培养是推进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的前提。而对高职教师来说,从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要求教师能胜任理论教学,能指导学生实训,还能参与企业相关研发工作。由“双师”型教师转向“三能”型教师,起到校企合作的桥梁作用。在医学院校“3+2”分段培养中,我们看到中高职师资衔接的紧密型。中职如果不能输送一体化人才,高职教育目标就很难实现。目前,医学院校师资基本上是医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及个别从医院临床调入的医护人员,虽然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但师资明显不够,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护理专业学生培养一般采用一体化模式,但目前缺少一体化教学教室,学生上完理论课后再换地方进行操作训练,而且班容量大,学生动手机会少,需要增加教师。而高职院校“三能”型教师也明显不足,很难有高水平的科研开发成果。

2中高职医学教育师资培养衔接方法

在继续实施并完成“十二五”期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基础上,加强中高职教师培养体系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水平,为中高职教育协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2.1建立中高职医学院校教师培养体系

目前,中高职医学院校教师培养体系缺乏规划性,覆盖面小,文化课教师缺少培训机会,专业课教师缺少实践锻炼。因此,要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机制,逐步形成培养与培训并举、理论进修与企业实践并重的中高职教师培养体系。首先,实行中高职一体化教师培养。一体化教师培养是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关键,目前还没有形成成熟的培养机制,要建立“定期研讨、专项培训、常态沟通”的培养机制。中高职医学教育有着共同的使命,即为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和支撑国家产业竞争力能力,系统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医学人才。因此,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科研和社会服务上需协调发展,共同提高,实现资源共享。制定有关制度,提高教师学历层次,采取多种方式,如脱产培训、下临床、岗位培训、跟班研讨、老教师带教等,促进年轻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医学院校要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校企合作,组织临床和文化课教师下临床锻炼,了解临床新技术、新管理理念,及时跟踪学生实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其次,完善中高职教师培训制度。比如建立5年一周期的教师轮训制度,包括专业课和文化课教师,以保证所有教师均有机会,促进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完善职业院校教师实践制度,要求专业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每两年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两个月;探索新任教师到企业实践半年(或以上)后上岗任教制度,为不耽误正常教学工作,可以利用寒暑假集中到学校实习实训基地(各合作医院)训练,解决覆盖面小的问题;鼓励职业院校教师加入医学行业协会组织,了解医学前沿信息,及时更新理念。

2.2推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

“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是“十二五”以来推行的师资培养计划,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目标,以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为主要内容,以深化校企合作、提高培训质量为着力点,大幅度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水平,为职业教育科学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中高职医学院校要积极推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并将其列入年度工作计划中,有秩序地安排教师参加各类省级、国家级和跨国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2.3实现“双师”到“三能”

高层次人才转变“三能”型教师是高职称、高学历、高技能人才。各中高职医学院校这方面师资数量都不足,教师队伍结构亟待调整。要采取灵活方式,加大兼职教师引进力度。首先,支持中高职院校设立一批兼职教师岗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工作量考评和薪酬补助机制,逐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其次,制定兼职教师相关政策和管理办法,完善兼职教师聘用程序、聘用合同、登记注册、使用考核等管理环节,加强兼职教师聘用工作指导与检查,建立兼职教师资助项目公示制度。再次,加强师资培训条件和内涵建设,牵头组织职业院校、医院等方面的研究力量,共同开发职业院校师资培养标准、培养方案、核心课程和特色教材,加强职业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内涵建设。最后,除了培养现有的“双师”教师、中青年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外,要吸纳一批优秀硕士生和有临床实践经验的校外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来校任教,提升教师队伍整体水平。

2.4加强校长队伍建设

第7篇:职业教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会计;建议

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职业院校强化育人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突出职业教育特色、提高职业教育竞争力的重要保证,国家对此非常重视。但随着技能竞赛的蓬勃开展,在取得成效的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包括赛事组织设计、资源配置和校企合作机制等方面。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职业院校技能竞赛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更系统的研究,建构一套合理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度体系。虽然已有的研究成果对职业院校技能竞赛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国外的研究对我国开展技能竞赛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不能完全照搬。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体系建设理论仍然需要更多的完善,在宏观及微观视角下的制度化、规范化等方面的系统性研究仍然需要不断补充。本课题正是在此背景下提出来的,通过大量收集文献资料,对相关理论进行梳理汇总、比较研究,系统掌握了职业学校技能竞赛的发展现状;通过调查,全面了解、确定了职业技能竞赛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找出了本课题研究的切入点,剖析了问题产生的深层次原因;通过总结、借鉴先进经验,提出了以下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希望对职业技能竞赛的健康发展,创新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适应新时期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高技能型人才,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以期最终探索出一套适合职业院校技能竞赛的管理制度体系。

一、对行政教育部门的建议

目前,我国职业技能竞赛还存在着一些不足,问题在于职业技能竞赛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建设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度体系,建议将技能大赛制度内化到行政教育部门当中,实现技能大赛由临时性、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周期性工作转变。同时需要制定相应具体的行政实施细则,否则政策的执行与落实力度必然会逐级减少,最终声势浩大的技能大赛落实到职业院校里就仅存空洞的口号。应本着公平公正原则、信息公开原则、普惠性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技能竞赛基础性制度体系。

(一)提升职业技能竞赛的高度。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技能竞赛,也公布了一些要求各地区大力开展技能竞赛的文件,也有“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这样一句教育界“流行语”,但职业教育的技能竞赛实质上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上级行政教育部门可以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各个职业院校的一次“高考”来看待,制定相应详尽的评价制度、奖惩制度,甚至问责制度,相信各职业院校自然就会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作为教学的最终考场,为了备战这场“高考”,开展各类的校内竞赛,围绕大赛的内容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教学改革,教学质量自然会上一个台阶。

(二)成立职业技能竞赛常设机构。职业技能竞赛是一项系统工程,大赛的举办方需要有完善的组织机构和健全的运行机制,为其深入持久地开展竞赛提供保障,并且要把相关制度予以严格落实,因为在所有环节当中,制度的执行是最为关键的环节。所以常态的工作需要一个常设机构进行组织管理,行政教育部门应成立常设机构,例如:技能竞赛科。建议省、市、区各级行政教育部门都分别设立这类部门,进行统筹规划、科学安排、指挥组织实施区域内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并配有专职的、带编制的教育行政人员来直接组织管理竞赛工作。不建议大赛的举办采用由行政教育部门主要牵头,由行业企业、各职业院校组成组织委员会的共同管理形式,以确保各类竞赛的专业性,避免竞赛出现商业行为及各种不公正、不公平的行为。常设机构的日常工作包括直接组织、具体安排各学科的技能竞赛以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选拔赛,并负责对职业技能竞赛进行深入的研究,编制完善科学的职业技能竞赛制度,编制常年的、周期性的技能竞赛计划等,使职业技能竞赛在制度下有序开展。

(三)成立职业技能中心。建议成立省或市职业技能中心,功能为职业技能的培训、检测和开展职业技能竞赛。职业技能中心应直接受控于行政教育部门的职业技能竞赛常设机构,是各职业院校的上级行政主管部门之一,日常工作包括:各学科各种技能的测试及证书的颁发,统筹安排本辖区各职业院校间的各类技能竞赛,包括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级选拔赛。所有的测试及竞赛都在本中心进行。性质为行政教育机构,并且不与商业机构合作,避免了商业运作模式带来的一系列不公平问题。职业技能中心不依附某间学校或某个企业而建,必须有自己独立的运作场所,有各学科技能测试的设备仪器,为此行政教育部门必须有所投入,构建各类固定资产,配备各类专家及公职人员。以会计专业为例,会计的职业技能包括传票翻打、点钞、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和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等,为此,技能中心就必须配备计算器、传票、点钞券、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电脑、会计软件等相应的设备工具。技能中心应制定职业技能测试制度,制度适用于各职业院校。制度应规定各职业院校都必须组织学生到技能中心进行各学科的各类技能测试,测试成绩可分为合格、良好、优秀三个等级,合格以上等级者颁发各级技能证书,作为学生求职、晋升的依据,并作为学校颁发毕业证的条件之一。这种技能测试制度的好处还在于,由于存在着技能中心的第三方评价,在这种公平公正的评价下,学生的技能测试成绩,可以作为上级教育部门评价、监督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依据,并配以相应的奖罚措施;也可以作为学校评价教师教学质量、颁发各种奖金、晋升的依据之一。不仅能促使各职业院校自觉围绕技能测试开展日常教学,为了提高毕业率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也能促使教师为了学生能通过技能测试全力授课,积极指导学生参与技能中心的技能竞赛;学生也会为了拿到技能证书和毕业证书更加自觉地学习,能有效地抑制学生通过搞关系等方式通过考试和教师对考试把关不严等现象,学校的办学风气自然会得到很大的提升,是职业院校办学质量的有力保证。由于测试是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的,也达到了人人参与的竞赛目的。

(四)分层分级的竞赛机制。教育部提出了要建立“校校有比赛、层层有选拔、全国有大赛”的竞赛序列,这是大赛举办者的行动纲领,必须层层落实。职业技能中心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举办本辖区的技能竞赛。设置省、市级别职业技能中心的,市级技能中心隶属省级技能中心,负责定期组织本市各职业院校的各类技能竞赛,竞赛具有行政性质,各职业院校必须无条件参加,为此学校应把这类的竞赛作为日常的工作任务。为了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级技能中心每年要举办一次全省级别的大规模的技能竞赛,为了让学校有多一次的参赛资格,省级比赛可设计为与市级技能竞赛不关联,各院校在市级比赛的基础上可重新派选手参加省级比赛,获得名次的学校有资格代表省参加全国总决赛。若只设置省级别技能中心的,就由省级技能中心负责定期组织本省各职业院校的各类技能竞赛及全国总决赛的选拔赛。校级技能竞赛由学校组织,学校要以技能运动会、科技文化节等活动项目为载体,定期举办专业技能竞赛,竞赛覆盖学校的每个专业。由于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技能中心的各类技能测试,这些测试就是学生的一次个人竞赛,学生的测试成绩,可以作为选拔选手组队参加校内团体竞赛或省市级赛的依据。若选拔选手时需要重新测试学生时,可依靠职业技能中心,职业技能中心应提供最新的测试平台,例如提供会计专业网上在线测试,这样可以解决学校教师选拔选手困难的问题。

(五)竞赛项目细化制度。许多职业技能竞赛项目都是综合性的竞赛,颁发综合性奖项。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省选拔赛会计技能赛项竞赛”为例,由“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和“会计业务手工处理”两部分组成,在“会计业务手工处理”环节又穿插了出纳、成本、总账和主管四个不同岗位的专项技能PK赛,奖项是这些项目的综合奖项,包括一二三等奖,没有设置单个项目的奖项。这样会令到没有获奖,但单项技能突出的选手得不到鼓励,也打击了没有获奖的参赛学校的积极性,不利于技能竞赛的广泛开展。为此建议职业技能竞赛应细化竞赛项目,例如“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广东省选拔赛会计技能赛项竞赛”,可细化为各专项技能竞赛,也即可以分为点钞技能竞赛、翻打传票技能竞赛、账务手工处理技能竞赛、账务手工处理技能竞赛,总奖项下相应设置各专项技能奖项。为了准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技能中心也应常年举办与大赛内容相关的各学科细化的竞赛项目。例如会计类的竞赛,应设立上述的点钞技能竞赛、翻打传票技能竞赛、账务手工处理技能竞赛、会计业务信息化处理技能竞赛等竞赛项目,以便更好地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省选拔赛对接。并且技能中心作为各职业院校的上级行政主管单位,可颁布技能竞赛规则,规定各职业院校必须参加比赛,获得名次的学校可获得奖状和奖励。这些奖项也是教育部门对各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工作进行考核、教学质量评估的依据。

(六)制定培训制度。建议职业技能中心编制定期和不定期的培训制度。首先要加强中心内管理人员以及各学科各类技能培训导师的学习,通过各类职业技能相关的培训班、各种形式的经验交流、实际案例的讨论分析会、典型介绍、专题调查研究、现场参观等形式,组织他们学习最新的操作技能和理论知识,深入地进行竞赛理论的探讨,研究国外技能竞赛发展水平成熟国家的先进竞赛制度,取长补短,努力提高技能中心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和理论研究水平。并通过组织各职业院校教师到技能中心参加各类培训班,把技能中心学习到的最新技能和理论传递到学校,最终传递给学生,能很好地帮助广大学生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七)赛出综合能力。当今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主要是依靠高素质的劳动者,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院校始终倡导与追求的目标。以会计专业为例,我国目前正需要大批的具有应用型、会计职业综合能力较强的财务会计人员。但近几年来,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究其原因就是会计综合职业能力较低,出现了学生高分低能,无法在短期内胜任工作的现象,这是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企业不是不需要会计,而是需要不仅能记账、算账和报账的会计,更需要职业道德强、工作态度好、责任心强、有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能沟通、有团队合作能力的高素质、综合能力强的会计人员。目前的各级技能比赛,比专业技术多,比综合素质少。为此建议竞赛项目设置综合能力面试环节。形式可分为个人面试和团体面试,个人面试侧重个人能力,团体面试侧重团体合作能力。通过交谈,竞赛选手的内在潜力和能量可以表现出来;通过回答各类问题,可以知道竞赛选手拥有多大的综合能力。面试评测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能力:1.口头表达能力。2.综合分析能力。3.反应能力与应变能力。4.人际交往能力。5.自我控制能力与情绪稳定性。

(八)时间安排。职业技能竞赛的时间安排不妥当,会直接影响到学校出现一系列的备赛问题。竞赛时间应该顺应学校的教学规律,在不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下,建议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国赛的时间安排在每年的12月底,省赛在每年的11月中旬。因为根据教育部发出《教育部关于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的通知》,要求职业院校要切实落实职业学生学习期间顶岗实习半年的要求。也就是大三的第二学期为顶岗实习时间,并且很多的职业院校为了让学生比其他学校早一步找到实习单位,把毕业生离校顶岗实习的时间提前到每年的11月中旬左右。上述的竞赛时间安排,可以让大三毕业生离校顶岗实习前参加省赛,能避免学校组织学生进行赛前集训时,出现学生宁愿顶岗实习也不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一系列问题。

二、对职业院校的建议

职业技能竞赛需全程全员参与,制度的落实不是有多少学生参与国赛、省市赛,最重要的环节是有多少学生能参与校内技能竞赛的训练及竞赛,这是技能大赛制度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关键环节。虽然本课题组建议成立职业技能中心,能使所有学生都参与到技能测试,但技能中心的竞赛毕竟是校际之间的比赛,学校精英与精英之间的竞赛,只有校赛才是全员参与的竞赛,因此必须建立全程全员参与、科学、健全的校级竞赛制度。

(一)思想上真正认识技能竞赛的本质。虽然很多职业院校都比较重视技能竞赛,但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在各级技能竞赛中获得奖项,提供知名度,为此而开展一些相应的临时性活动,目的也很明确,就是挑选参赛学生,选人的方法一般比较简单,没有达到人人参与。并且一些相关的制度措施都是临时性质的,说到底就是没有真正认识到举办技能竞赛的意义,没有把技能竞赛升华到应有的高度。真正意义上的重视,是必须把技能竞赛作为日常的工作来抓,建立长效机制。校级技能竞赛制度趋于完善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校内技能竞赛活动经常性、全面性的开展,且项目设置要实现专业全覆盖,教师、学生全参与。这些都取决于学校对职业技能竞赛本质的认识程度,学校认识的深浅而采取的不同措施,能直接影响全员的参与程度,因此职业院校要把参与职业技能竞赛作为一项对学生的责任与义务,而不是把获奖作为目标,否则,校内举办的各类技能竞赛就完全背离了它的宗旨。

(二)制定长效的技能竞赛工作制度。只有保证各项技能竞赛都能按制度办事,才能避免随意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职业院校要把技能竞赛写进每年总体工作计划,要求各专业必须举办形式多样的技能竞赛活动,例如:技能竞赛月、各类协会的技能竞赛活动等,并且这些活动不应每一学年只举办一次,建议上下学期均应举办。可根据教学进度来举办不同项目的技能竞赛。例如会计专业,当修完了《基础会计》课程,就可以举办基础会计手工账务处理技能竞赛;当修完了《会计电算化》课程,就应举办会计电算化技能竞赛等。技能竞赛要求学校各部门必须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制定细化的竞赛方案,并严格组织实施,做到大赛有方案、落实有措施、安全有保障。在竞赛项目上充分考虑学生职业能力的需要,以本学期课程为主,充分体现课程的培养目标,选择学生基本素质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相关和专业技能相关的项目。做到部署周密、安排细致、宣传广泛、发动积极,各环节要衔接紧密、确保竞赛的高效、实效、公平运作,体现职业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营造“人人讲技能、人人练技能”的良好氛围。

(三)建立完善的技能竞赛组织管理体制。为保证各项技能大赛都能按制度办事,关键是学校层面要设立专门的技能竞赛管理机构或岗位,配备专门的行政管理人员负责技能竞赛的研究,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包括竞赛管理办法、奖励办法、经费管理办法、选才和训练细则等。建议职业各院校成立技能竞赛科室,专门负责领导组织学生技能竞赛。为了突显技能竞赛的重要性,科室成员必须为专职成员,只有专职人员才有时间、精力,去严密地组织、协调、督促和检查技能竞赛,处理竞赛过程中的问题,并深入地研究技能竞赛,制定具体的规章制度。不赞成有些院校成立由分管副校长兼任主任的技能竞赛委员会,去负责领导、组织学生技能竞赛,并且这种竞赛委员会成员是由教务科、学生科、团委、实训中心等相关部门人员兼职组成的。这种机制模式,非专职人员所做的工作就是非本职工作,非本职工作往往没有本职工作做得更好。这种兼任机制也表明,这些院校表面上很重视技能竞赛,实际上技能竞赛的工作只作为兼任工作被对待,没有被真正重视。技能竞赛科是专门具体组织管理技能竞赛的部门,每学年通过举办技能运动会、科技文化节等常态化的学生技能竞赛活动为抓手,搭建校级技能竞赛平台,积极组织校内各项技能竞赛的开展,不断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技能竞赛科负责日常技能竞赛管理工作,如转发省或国家的竞赛规程,组织、申报、审批竞赛经费;组织各部门结合专业特点开展本校技能竞赛,制定本校竞赛方案、确定竞赛规模和时间,组织技能竞赛命题、评审;做好参赛时的后勤保障,负责与竞赛有关部门的协调联系,调配学校的资源;协调人事部门做好技能竞赛教学工作量的考核、认定等工作。

(四)修订基于技能竞赛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有职业技能竞赛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无缝对接,才能使技能竞赛活动融入到专业教学计划中,才能达到广泛开展校级技能竞赛的建设目标,为此关键要着重修订基于技能竞赛的人才培养方案。例如会计专业,为了突显技能竞赛的重要性,人才培养方案可规定会计班的学生每学年都必须参加会计技能竞赛。为激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别技能竞赛活动,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也应该载明《各级各类别技能竞赛活动获奖学生学分奖励的办法》,规定学生参加院级(含院级)以上由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教育系统、协会、学会主办的各类会计竞赛(不含各类表彰)获得奖励证书的,获奖的学生不单单获得学校颁发相应的奖金,同时可获得学分上的奖励。

第8篇:职业教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 远程教育基层教学站教学管理

一、远程教育的内涵

“远程教育”的形式在世界有近百年的历史,这一术语(Distance Education)源于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正式将所属的“国际函授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Correspondence Education, ICCE)更名为“国际远程教育协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Open and Distance Education,ICDE)。就目前而言,ICDE是国际上远程教育最大的学术团体。在我国,“远程教育(Distance Education)”主要用来表示“网络”环境下的远程教育,本文所指的远程教育也是指基于网络的远程教育。

二、远程教育基层教学站的教学管理

(一)教学站的基本概况

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北京联合大学教学站是北京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与北京联合大学职教师资培训基地于2001年联合创建的。北京联合大学是一所以高职为主三教统筹的综合性市属大学,现有在册学生三万余人。教学站成立的目的是发挥两所大学的优势,拓宽北京市成人高等教育的领域。联大教学站依托北京联合大学全国重点建设在职教师资格培训基地全方位开展远程教育工作。教学站开设了职业教育、教育管理、电子商务、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学前教育六个专业,专业类型由专升本拓宽至高起本,在校学生近八百人。

(二)教学站教学管理的目标及工作计划的制订

北师大网院联大教学站在网院的直接领导下,以完成网院下达的教学计划并通过对站点辅导教师和学生的管理达到通过远程教育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技术、懂管理、会研究的合格本科毕业生的目的为管理目标。以此目标为前提,结合教育管理理论,在一定的政策指导下,对教学站工作内容、管理质量、管理方式、工作方法等进行预先安排,从而完成工作计划的制订,为教学站工作人员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政策。教学站既以管理育人为基本方针,以学生和教师为管理对象,以培养合格人才为最终目标,所有工作围绕上述三个方面开展。

(三)教学站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

教学站管理工作的具体实施就是工作计划的执行和落实。尽管远程教育具备很多优势,但真正意义上的远程教学并不简单,开展远程教育的院校为了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特点,不仅要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更要从课程结构形式和内容安排及教学管理上下工夫。

1.对辅导教师的管理。对教师的管理是远程教育中有别于传统教育的一项内容。在远程教育中,主讲教师一般与学生是不需见面的,通过课件、广播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单向的知识传授。针对远程教育时学员依靠网上和课件学习而出现学习困难的特点,教学站为了解决学员在网上学习存在的问题及部分学员缺乏自主学习的自觉性等问题,在学习过程中对各专业每学期开设的主要课程安排了定期面授辅导串讲。

2.加强学生管理,确保远程教育质量。参加远程教育的学生主要是有一定工作经历的成人,他们在社会中担任一定的职务,同时又要为自己知识的完善和素质的提高而继续参加业余学习。对这些学生的管理与还未走出校门的在校学生相比,是有很大困难的。但正因为这一特点,远程教育才能体现出其优势。学生想学习,而又因为种种原因不能按时按计划学习,这就要求学生有充分的学习主动性。学生只有对自己的学习具有了较大的自主和控制权,学习才能更为主动和有效。

3.协调辅导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远程教育中的师生主要通过网络等媒体进行间接交流,面授辅导成为交流的途径。由于辅导教师和学生的身份、任务、利益、能力、认识等方面不尽相同,在面授辅导中可能产生矛盾与不和谐,可能导致辅导效果不佳。教学站通过协调二者关系来减少矛盾的产生。

(四)教学站管理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通过教学站的管理,发现远程教育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1.学生学习目的性不强,很难保证学习的有效性。如果不经过教师引导,直接让学生通过网络学习,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浏览式的学习就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学习效果差。

2.对于比较抽象的概念单纯通过网络自学难以入门。如计算机、数学等理科概念,难以在既定的学时内完成学习内容。

3.学生在网络课程学习中,由于理解不深,容易误入歧途,产生迷路现象,而且一旦迷路,很难回到正轨上,从而偏离既定的学习目标,在广阔的网络资源中迷失学习方向。

经过多次问卷测试、访谈调查研究以后,根据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及时进行了调整,根据具体教学对象、教学内容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管理。

1.在学生进入到某一部分重点、难点内容学习之前,采取网上答疑、教师面授等教学方式,对该部分的重点内容进行概述、归纳总结,提出这一部分的学习目的与学习要求,让学生整体了解以后,带着问题学习,同时也避免了“迷路”现象。

2.对于学生初次接触的技术内容、抽象概念,采用课堂演示教学进行入门引导学习,进行示范教学,对其中的一些抽象概念进行讲解,然后提出问题和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践练习,效果很好。

3.定期进行网上答疑或专题讨论,开展网络协同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解决了学生在远程自学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问题,并且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实现了教学相长,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增加作业中的论文和调查报告的比例,或以小组讨论发言稿的形式完成某门程的大作业。如教育管理专业的《教育心理学》课程,通过5次小组讨论,大家合作完成讨论稿。

三、结语

探讨教学站的管理问题,更能帮助我们发现和解决远程教育的现实问题,在网络教育中,教学站的管理是必要和有效的,管理质量直接影响了教学站的发展和学生的学习。借鉴各种管理的优点,采用更细致的适合教学站需要的、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的管理方法才是最有意义的。进一步的工作是要解决如下问题:制定更细致的管理规定和制订工作计划,加大管理力度。用现有教学资源,开发更好的教学课件。充分调动辅导教师的积极性,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教学环境。继续大力执行全面质量管理策略,建立起一整套质量保障体系,使质量管理工作进入更高阶段。完善远程教育管理机制,加强网络管理。

在管理实践的探索中,还会有更多的问题产生,但只要我们注意多思考、多总结,不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完善管理方法,教学管理就会有更大的成效,必将对远程教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马和民,吴瑞君.网络社会与学校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第一版.

[2]刘凡丰.网络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吉林人民出版社,2002,第一版.

[3]陈孝彬.教育管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第二版.

[4]董纯才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

[5]张洪明.基于IP的实时远程教学系统的构建.计算机工程,2002,VOL28(增刊).

第9篇:职业教育协会工作计划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研究

作者简介:王军锋(1952-),男,浙江宁波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人才培养;谢一风(1962-),男,浙江余姚人,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院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人才教育;江民鑫(1978-),浙江湖州人,宁波经贸学院高级讲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2012年教育部教指委物流教学项目“高职物流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研究”(编号:JZW2012114),主持人:王军锋。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30-0047-06

一、职业能力的内涵

(一)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是指在实验室或生产现场、根据实验、设计和生产任务要求,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学做结合、自我学习和操作而获得的感性知识和技能。例如动手能力、操作能力等。实践能力相对于理论能力而提出,围绕着实习、实训、实验展开,是理论能力的有机补充。职业能力是为了胜任职业的“岗位群”或“工作群”所具备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职业能力既包括会做会用的动手能力、也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还包括承担社会责任、容忍他人观点的社会能力。当然,人的职业能力是在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在后天的学习、生活和职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职业能力与职业技能

技能是指运用实践知识和经验进行有目标活动的能力。而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迅速、精确、运用自如的技能则叫“熟练”。能力是指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所需的个性心理特征,它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前者指进行各种活动都必需具备的基本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注意力等,后者指从事某些专业性活动所必需的能力,如数学能力、音乐绘画能力、飞行能力或物流专业能力等。

职业技能侧重在职业所需的专门知识或专长,而拥有这些高技能高专长的人称为职业行家、职业高手、专家。职业能力侧重在人为了从事某种职业而应具备的一种资质和潜力、是一种资格、是个性心理特征,是包括体能、智能在内的行事能力。

(三)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领域中最常见的概念,关于它的论述众多,下面从职业能力的结构观、本质观和发展观三部分来阐述职业能力的内涵。

1.职业能力的结构。结构是解释某种事物是什么、由什么构成的问题。职业能力结构要解释什么是职业能力,以及什么是职业能力的组成部分的问题。职业能力从心理学上来讲是指胜任某种职业所必不可少的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从教育学上来讲是指保证个体顺利运用已有知识、技能去解决职业实际问题所需具备的资质或潜力。我国职教界对将职业能力结构分为纵横两个结构层次:纵向结构包括基本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横向结构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基本职业能力也称从业能力,是劳动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专业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技能和与其相应的知识,包括单项的技能与知识,综合的技能与知识。例如物流专业的包装、叉车、堆码、信息、单证等操作技能。专业能力是基本生存能力,它是劳动者胜任职业工作、赖以生存的核心本领。对专业能力的要求是专业能力结构要合理,强调专业的应用性、针对性、实用性,注重专业技能的掌握水平。方法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和学习方法,包括界定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制定工作计划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评价工作成果的方法等。例如分析物流系统成本的方法、评价物流系统绩效的方法、设计和优化物流方案的思路等等。方法能力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劳动者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获取新的技能与知识、掌握新方法的重要手段。对方法能力的要求是要有科学的思维模式,强调方法的逻辑性、合理性。社会能力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团队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公共关系、职业道德和环境意识。例如能承担社会责任、有群体意识、能包容不同的观点、能提供别人帮助、能公正地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社会能力既是基本生存能力,又是基本发展能力,它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特别是在开放的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社会能力的要求是积极的人生态度,强调对社会的适应性及行为的规范性。

综合职业能力也称关键能力,是指学生为完成今后不断发展变化的工作任务而应具备的跨专业、多功能和不受时间限制的能力,以及具有不断克服知识老化而终身学习的能力。关键能力是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适应不断变化和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所需要的一种综合职业能力。关键能力是专业能力以外的能力,它与纯粹的、专门的职业技能和知识无直接关系,或者说是超出某一具体职业技能和知识范畴的能力。它是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进一步发展,也是具体的专业能力的进一步抽象。它强调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或者当劳动组织发生变化时,劳动者所具备的这一能力依然存在。由于这一能力已成为劳动者的基本素质,劳动者不会因为原有的知识和技能对新职业不适用而茫然不知所措,而是能够在变化了的环境中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这种从事任何一种专业的劳动者都应具备的能力,常被称为跨职业能力。由于这种能力对劳动者未来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所以称为关键能力。关键能力源于基本职业能力而又高于基本职业能力,是基本职业能力的纵向延伸。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中对关键能力的解释为:“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于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我国劳动部门结合本国特点提出了关键能力:与人交流能力、数字应用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人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自我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

2.职业能力的本质。探究职业能力的本质是本文重要的内容之一,关于职业能力的本质,专家提出了两个不同的倾向,一种倾向认为职业能力的本质就是各种心理要素的集合,如分析能力、判断能力;另一种倾向认为在实际的工作情景中理解能力,如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本文认为这两种观点正好说明了职业能力的本质特征,它们相互辉映、相互补充,职业能力正是围绕自身职业在实际的工作岗位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具备的资质、潜力和心理素质。

二、高职物流专业职业能力的界定

(一)高职物流专业的特点

1.物流学科的特点:

(1)综合性和交叉性。物流学科是社会经济活动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才出现的学科,是因为要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新出现的矛盾的需要,即流通成本上升而产生的。因而,它需要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如运筹学、统计学、技术经济学、系统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等多门学科的成果。也只有在20世纪中叶以后,上述学科发展到一定水平了,才有可能借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现代物流学科才有可能形成。可以说,没有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也就不会出现现代物流的观念与活动。所以,物流学科是门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

(2)应用性。物流学科从一开始出现就是为了解决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实际问题,它没有特别高深的、不易理解的纯理论,需要的是在实践中推广、应用它的理念和操作方法。

(3)系统性。物流是个系统,物流学科研究的根本问题,就是使物流系统整体优化,即以最少的资源消耗及最低的成本,而输出最佳的物流服务。因为物流是个系统,所以各个环节会互相制约,存在着“效益背反”现象。例如,为了降低库存常采取小批量订货,但因为订货及运输次数的增加,又会导致订货及运输的成本上升;要提高服务水平、降低缺货率,就必须提高库存,这样又会导致库存成本上升、产品积压风险增大。对物流活动的研究和操作,都必须应用系统的观点和方法才能成功。

2.高职层次的特点。高职即高等职业教育,简单地说,是指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的职业教育。它既是职业教育的高级形式,又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种特殊类型的高等教育,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双重属性。所谓职业教育的属性是指它的培养对象是针对职业岗位群的,以技术应用和技艺型为主。所谓高等教育的属性是指它是在相当于高中文化程度基础上进行的第三级教育。

高等职业技术人才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不同于一般的本科层次人才,他们在理论方面低于大学本科,但偏重于实践和应用,是一种既具备基本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他们既不同于重理论而常常忽视实际动手能力的一般大学毕业生,也不同于只熟悉操作但缺乏理论知识的技术工人,是工程研究和工程设计人员与直接从事生产操作的技术工人之间的人才层。他们是一种能把各种构思和设计变成现实,能把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桥梁式”的中高级技术员。

(二)高职物流专业职业能力的界定

1.高职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我国高职物流专业的培养目标侧重在能力本位。能力本位,是世界各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共性,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按照现代职业教育的观点,能力可分为能力结构与能力层次两部分。职业能力结构由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部分组成。能力层次则可分为两部分:基本职业能力即从业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即关键能力。为了确立能力本位教育思想,要明确教育教学上的“三会”目标和要求,即教师要以“教会做人、教会生存、教会工作”为目标和要求组织实施教育教学;学生要以“学会做人、学会生存、学会工作”为目标和要求进行学习。

2.高职物流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见下表)。

三、职业能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一)学习理论

在职业教育中常见的学习理论有:行动学习理论、情境学习理论和经验学习理论三种。行动学习理论,也称行动调节理论,是认识理论的发展,将学习看作主体对自我行动调节的过程,指向目标定向和过程组织的动态行动能力的获取。情境学习理论,是指在具体的情境中,主体与客体间促成的交互形成的学习行为,经验学习理论,是基于经验导向的学习观,它立足于个体经验,将已有的经验应用于现实工作环境,并在新的环境中寻找改进方案。

(二)实践理论

在实践教学模式中,企业主导整个实践教学过程,理论内容服务于实践内容,如理论课的内容以企业案例为主。以综合职业能力作为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和评价标准。如加拿大的能力本位实践教学模式,它包括知识、态度、经验和反馈。强调多样化学习和情境学习环境的设置,如美国的社区学院会组织学生完成一项定典型的案例,在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发展了小组成员间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以资格证书制度推动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发展,如澳大利亚的以国家资格证书为基础,以确保和规范职业技能认证体系和就业市场。

(三)胜任力理论

根据胜任力的显现程度不同,可以将胜任力分为两类,即外显胜任力和内隐胜任力。外显胜任力主要包括知识和技能,是胜任力冰山结构中的水上部分,这部分胜任力容易被感知和后天培养,是对胜任力基础素质的要求,是有效执行工作所必须的。内隐胜任力主要包括价值观、态度、自我形象、个性、动机等,是胜任力冰山结构中的水下部分,这部分胜任力不易被感知且难以培养。胜任力模型描述了有效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特征的组合,将在工作岗位中绩效卓越者与表现平平者区别开来。

(四)教学理论

在职业教育教学中,常见的教学理论有行动导向教学理论和引导探究教学理论。行动导向教学理论主要体现在:学生主动学习;核心是完成一个项目或任务;动手和动脑的集合;以学生的兴趣为起始点。引导探究教学理论主要强调通过教师的激励和引导,学生自觉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既探究知识有获得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把教师定位为引导者和促进者,强调学生对知识自主建构的过程。

四、国内存在的问题及国外的启示

(一)国内研究现状及问题

1.国内职业能力培养的方式。我国现有职业教育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围绕实验、实训、实习层面展开,其培养途径包括校企合作、实训实践基地建设、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和项目教学法等等。

(1)校内实训。校内实践是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主渠道,借助实验室实训、仿真模拟教学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专业技能等,包括模拟物流公司、物流沙盘、物流软件处理应用等等。

(2)校外实训。一是通过校企联合的实训基地和院校之间的实训室共建组织学生参观和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去物流企业参观,到同地区物流实验室较好的院校学习等。二是同区域院校之间开展的诸如物流技能竞赛、物流学术报告、物流设计等交流形式训练学习的实践能力。

(3)社团活动。高校社团活动形式很多,可以概括为两类:一类是非学术性社团,这类社团的功能在于完善学生的个性,发展自我,如演讲会提升语言表达能力、计算机协会提高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水平等。另一类是学术性社团,这类社团的功能在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学术讲座,报告会等推动学生积极参与科研,激发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

(4)校外实习。实习是当前高校与用人单位之间加强联系、合作培养大学生职业能力的重要形式。目前我国职业院校的学生实习制度在时间安排、形式类型、内容和指导等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如实习信息和实习机会不够多、实习时间过短、过于集中、实习内容偏离专业特点、不能够很好的为就业做准备等等。

2.国内职业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校外实习时间过少且过迟。大部分高职学校是将学生的专业实习安排在大学三年级下学期,周期2-3各月左右。由于时间短且是一次性的行为,事实上并不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进入陌生的实习单位,一来要熟悉新的环境需要花掉全部实习时间的三分之一甚至一半的时间,二来这么短的时间学生无法深入到某一项工作中去,只能是浅尝辄止。

(2)校内实训教学效果不明显。高职学校的实训教学模式由于传统教学历史、学术性理念取向、政策和社会资源匮乏等种种原因,始终无法有效突破讲授式的局限,实训教学得不到充分的彰显,无法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支持。

(二)国外研究分析

以职业为旨要的职业能力培养模式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外各国职业教育特别注重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对培养模式的研究上,如美国、加拿大的CBE教学模式、德国的“双元制”和澳大利亚TAFE模式等等。

1.在美国、加拿大等北美的职业教育中的“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ompetency based education,CBE)”模式。其运行的主要特点是:首先学校聘请行业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按照岗位群的需要,层层分解,确定从事这一职业所应具备的能力,明确培养目标。然后,由学校组织相关教学人员,按照教学规律,将相同、相近的各项能力进行总结、归纳,构成教学模块,制定教学大纲,依此施教。

2.在德国源于“学徒制”的“双元制”模式在其历史进程中体现着日耳曼民族不鄙视“技能”的文化传统。其主要内容是:培养一名合格的实用人才,必须通过工厂、企业和职业学校两大系统的密切合作来进行,即由企业和学校共同担负培养人才的任务,政府和企业共同办学,并以企业办学为主,按照企业对人才的要求组织教学和岗位培训。这种培养一半时间在企业实训,一半时间在职业院校接受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有机结合,但以实训为主,这样来提高人才的职业能力。

3.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TAFE模式,其突出有国家成立国家培训部,指导国家职业能力标准的开发,在此基础上建立能力本位的培训体系。这种培养方式突出了培训结果,即学员受训后实际具有现场操作能力。它以国家承认的能力水平为起点,随时、随地接受不同水平的职业技能培训,培训方式灵活,注重岗位培训和工作实习,其技能训练不是模拟,而是全真的实习,从而保证学生使用技能的掌握,不论是基础实践训练还是专门技能训练,学生都要先操作,后接受考试,考试标准明确,把关严格,凡考试合格者,才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培训方式富有灵活性和适应个别差异性,确保不同的个人和群体均有适合于他们的培训机会,在培训中提高了实际的操作水平,促进了职业能力发展。

五、高职物流专业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

(一)职业导向教学的观念转变

高职职业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借助于实践教学,围绕职业岗位开展,着力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与传统的学科导向教学存在很大的不同,这种教学模式我们称之为职业导向教学。职业导向教学在知识观、学习观和课堂观等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1.知识观——确立职业知识观。传统观点认为劳动者不仅要掌握精湛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具有一定的知识和文化底蕴,以备劳动者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因而认为普通文化课在高职课程中占主导。现代职业观认为普通文化课应该职业化,普通文化课的开设应与职业或专业知识相关、为专业知识服务,促进教育与学生工作岗位的衔接一致。

2.学习观——从单向被动接受获取到双向主动实践。学习不应是教师传授一些文字符号层面的书本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方式,而应该是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职业素质水平的过程。教师也不应是单向的信息传递工具,教师的工作不应是仅对教学信息进行帅选、过滤后再传输给学生,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能被动接受信息。在职业实践导向的教学观下,教学的同一性和确定性被打破,教学更多了丰富性和差异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多的是扮演促进者、协调者的角色,实现从知识掌握者向交往促进者转变。

3.课堂观——从预设性课堂到生成性课堂。生产性的课堂教学思想强调知识和技能的生产性特点,它认为知识和技能的生产必须通过个体的实践活动获得,它的目标是“行”而不是“知”。职业导向教学的课堂组织从确定性、预设性走向学习者在职业实践活动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行动对话来构建课堂,它强调在职业实践活动中以获取直接经验的形式来掌握各项实践行动中的知识和技能。

(二)职业导向教学的课程开发

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着眼于职业整体性能力的提升,即不仅包括简单的动作训练,还应含有智慧技能,解决复杂、多变情境问题的能力,如果说学科体系的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系统的学科体系的知识,那么职业导向教学则旨在解决学生学会如何“做”的问题。职业能力包括具体问题的解决,涉及到知识、技能、态度在内的整体性能力的发展,它要求实现从单纯的动作技能向解决复杂、灵活的情境问题的智慧技能转变,还强调能力的社会性要求,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性发展。

2.课程结构。学科导向的课程结构包括文化课和专业课,专业课又分为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实训课,这样的课程划分是按照知识体系而非工作逻辑体系。职业导向教学的课程结构思路是:以职业岗位所需要某方面的职业能力要求为主线,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实训为主要教学环节,将职业技能和能力培养所涉及的学科知识,技术理论、劳动过程知识、操作技能有机结合,作为一个整体按计划有步骤地分段进行,旨在形成关于工作任务的整体认识,养成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课程门类划分打破原有学科知识的逻辑体系,按照企业实际工作中为完成一个完整的工作任务划分课程,根据不同的工作内容、组织方式、劳动工具及具体工作要求来划分课程。

3.课程内容。课程内容以职业知识为主体,而非系统掌握学科知识,但并不意味着理论知识可有可无,只是职业导向的课程不再视理论知识为整个课程的核心,而是服务于工作岗位。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也只有通过实践过程才能发挥出来,这样看来,实践知识和实践过程在职业导向的课程中具有明显的核心地位。

4.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关键在于把工作过程转化为学习过程,实现工作本位学习与学校本位学习的整合,确立工学结合的学习观,根据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确定知识并组织教学,强调学生通过参与、体验的职业行动获得有关工作过程的知识,掌握融合于各项职业实践行动中的整体性知识。

5.课程评价。职业导向的课程评价摒弃传统只注重书面评价的弊端,以解决实实在在问题的能力去进行考评,评价不是最终目的而只是作为一种促进学习的手段而已,且所选择的评价内容必须与所完成的实际工作任务密切相关。

(三)职业导向教学的教学方式

1.问题导向法。问题导向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通过小组讨论进行以个案问题为基础的发现问题、问题分析、解释与解决,从而获得实际的应用能力和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它主要包括如下学习步骤:遭遇问题情境;分析困难所在;把困难表述成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着手解决问题,发现并表述解决方案的有待改进之处;总结解决方案;评价解决方案。问题导向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与思考被置于真实的、丰富的、复杂的学习情境中,此时,教师的角色多为鼓励学员参与讨论,避免讨论离题,确保小组讨论符合学习目标。意味着教师在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并不直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途径,而是在学生遭遇困难时,教师通过适当的提示来促进学生思考,引导学生继续完成任务,也就是说教师在问题导向教学中不直接主导学生学习的流程,而是起激发引导作用,充当一个提供支持、鼓励、提示的教练。

2.项目学习法。项目教学法主就是围绕一个职业工作活动设计教学过程,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要在尽可能高的程度上自行完成确定目标、设计和实施工作过程以及评价工作效果等环节。项目教学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不再主导教学过程,而是让学生在单独或协作完成工作活动的过程中取得进步。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为目的的工作任务,可以成为“项目”的任务需要符合以下条件:

(1)该项目应该是职业活动中典型的工作任务;

(2)强调学生自主性学习,学生可以独立地规划自己的学习并克服处理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3)必须有可展示的成果。既可以是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实物,也可以是一个方案、计划书或设计图;

(4)项目应有一定的难度,而不是极为简单的任务。它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各种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来解决过去从未遇到过的问题;

(5)学习结束时,师生共同评价项目工作成果。

项目教学的实质在于创造一个学生参与、体验的实践氛围,在完成项目的实践过程中,再现知识技能的应用价值,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项目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完成相关任务的一系列流程,包括产品的设计、生产、检验等各个环节,整合各种不同的能力。

项目教学法一般分为以下教学阶段:

确定项目:通常由教师提出一个项目任务设想,也可由师生共同确定、选取一个项目。制定计划:学生分组对项目进行讨论,写出各种的计划书,确定具体的工作步骤和程序;

项目实施:学生在小组中角色分工完成后,便按照已确立的计划进行工作;

检查和评估:由学生演示并阐述项目结果,先由学生对工作成果进行自评,再由教师进行评估。最后师生共同协商、探讨应注重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归档或成果应用:项目成果最终应体现其实践价值,可以应用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或为企业发展提供决策或参考。

3.体验学习法。体验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转化体验而创造知识的过程”。我们应关注学习和适应的过程而非内容和结果。知识就是一个转化的过程,它被持续不断地创造和再创造,而非被获取或传输的独立实体。凡是以活动为开始的,先行而后知的学习方式,都可称作体验式学习。它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反思来实现知识、技能和态度多维整合发展的学习方式。它既关注学习结果,更重视学习的过程,特别强调体验之后,能够通过反思得出抽象概括的结论,并以此调节后继的行为,体系“做中学”的思想。体验学习可以划分为如下类型:

单阶段模式。即教学的任务只在于设计一种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此并经历一个体验过程,便认为学习发生了。这种模式把体验等同于一般的行为刺激,至于能否通过体验整合产生学习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则无从考虑。

二阶段模式。即:体验一反思。它要求教师在提供情境外,还要帮助学生从体验中发现问题,形成思考,通过反思获得经验的提升。这里的体验与反思不是单一的先后关系,而是循环性的,即意味着在体验之后进行反思,有助于学习的深入,而反思之后的体验又会引出新思考。

三阶段模式。即计划—体验—反思。之所以添加“计划”这一环节,为的是强调体验式学习不能没有目的,而应事先有所规划。事先有所计划的体验式学习,目标更加明确,学习的内容更为集中,学习的效果通常也更好。在这里,“体验”已不单纯限于“经历”、“做事”,而且包含着情绪、情感的体验“反思”不仅指对现象、问题的思考,而且也指归纳、分析、批判等思维活动“计划”既指确定学习目标、作出培训计划,也包括设计学习方案,以及学生的自我规划。

四阶段模式。即具体的体验—观察与反思—形成抽象概念—在新情境中检验概念的意义。首先,具体体验阶段。学习起始于学习者在真实情境中的实践活动,学习者既可以通过亲身经历获取直接体验,也可以借由他人体验进行再体验,如角色扮演等间接体验形式。其次,观察、反思阶段。这一阶段要求学生回顾自己的体验活动,并对自己的体验进行分析、反思,观察自己行为的效果,明确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问题、情境对自己产生了哪些影响等等,从而形成新的见解。再次,形成抽象概念阶段。学习者基于对自己体验的回顾和反思,试图把观察的结果同化到由于演绎推理产生的新认识或理论中去,形成一个新观点或新认识。最后,在新情境中检验。这一阶段主要任务是对自己的理论假设进行检验。如果自己的理论通过检验,那么代表假设是是合理的、可靠的观察与反思,可以把新观点迁移到其它情境问题的解决,反之,则需要导向下一个具体体验,开始一个新的学习循环。

五阶段模式。在学者把体验学习划分为如下步骤:体验、归纳、概括、演绎、应用、评价。虽然划为六个步骤,但这种模式实质是在四阶段模式基础上增添了“评价”环节,因此把它视为五阶段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晋.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D].上海:华 东师范大学,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