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智慧校园的特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智慧校园的提出与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智慧校园建设是以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为基础的。随着我国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信息服务在校园教学和管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面对这样一个发展契机,人们对智慧校园的建设也有了更多的关注。
一、智慧校园
1.1智慧校园的概念
信息技术的发展让智慧校园的实现成为可能,智慧校园的建设以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为载体,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努力构建教学、管理、校园生活为一体的新型智慧化环境系统。智慧校园的提出同时也是信息技术在教育事业应用上的重大进步,促进了教育观念和模式的革新。
1.2智慧校园的特点
智慧校园作为教育领域一种新的革新,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特点:(1)智能化的设备监控与管理。智慧校园的建设一般以物联网为技术支撑平台,设备监控更具智能化,每一个设备就如同感知器,将所接受到的各项数据信息及时反馈给监控管理终端,让校园内部涵盖的所有数据信息置于严密的监控之下。(2)数据统计更具灵活性。校园数据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是一项巨大的工程,这一系统内包含着大量统计数据,因此构建一个高效数据统计系统对于智慧校园的建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获取数据分析的结果辅导决策。(3)信息服务无盲区。智慧校园是在一个全面、灵活的网络环境基础上建设而成的,它能为学生和老师提供更可靠、更高性能的网络服务,并且校园内的每个角落也都置于网络服务之下,便于师生随时随地使用网络进行工作和学习。(4)信息的主动服务。新兴智慧校园的信息服务具有主动服务的特点,智慧应用能够根据人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内容、方式、界面等多方面进行信息的主动推送,提供主动服务。
二、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的设计
2.1校园网络环境
网络信息的进步使得网络应用于校园教学、管理和生活的各个环节,将校园置于整个网络服务之中。目前我国部分校园网络主要依靠移动、联通、电信等供应商,提供全面、高效的网络服务,并采用WLAN无线网络技术进行补充,将校园网延伸到校园内的公共区域,从而扩大网络服务的覆盖范围,实现网络资源的共建共享。
2.2数据基础
(1)基础数据库。智慧校园的建设是以统一的基础数据库为支撑的,教师、学生的信息都储存在基础数据库中,在信息查询时就能做到更加便捷,更高效地为师生提供个性化的信息服务。(2)资源与业务数据库。智慧校园的建设与教务管理、科研管理和生活管理等应用系统是统一的,这类运行系统传送的业务数据不仅是一个记录结果,同时记录了业务办理流程。校园资源数据库含量是不断增加的,包括教学案例及各类科研成就等,是校园建设的重要共享资源之一。(3)数据仓库。数据仓库积累着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并不是杂乱的、无规律的,数据仓库中的信息都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整合,比如可采用ETL技术对信息进行初步的提取,再对信息进行格式编码,最后将整合过的信息载入数据仓库中,提供数据基础。
2.3以服务总线为核心的服务支撑平台
统一用户身份认证信息管理是统一身份认证服务的前提,目前统一身份认证服务是以LDAP为基础的,并利用分布式目录信息树结构有效地进行管理。LDAP具有安全、保密的特点,对身份认证的安全要求是极为有利的。物联网技术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撑平台,广泛地应用于数据的采集和监控服务之中,特别是校园的基础设施建设。物联网传感器能够对基础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并将信息传送到智慧应用平台之上,以便于统一管理和协调。
2.4存储虚拟化平台
利用虚拟化手段可以最大限度的对废弃资源进行整合,改善IT设备的资源浪费现象,这同时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主机服务器都有自己的虚拟交换机,通过交换机与外部网络实现连接管理,能够真正发挥虚拟化平台在资源整合和共享方面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
智慧校园的建设始终是以信息化运行平台为支撑的,智慧应用与服务也是目前推进教育现代化的具体要求。本文对智慧校园的建设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希望对现代学校的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借鉴意义。
参 考 文 献
[1] 冀翠萍.智慧校园信息化运行支撑平台的建设[J].现代教育技术.2012(1):49-53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技术;智慧校园;Android;JAVA
中图分类号:TP311.1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Introduction)
随着信息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物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继“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的提出,高职院校的信息发展也有过去的“数字校园”逐渐过渡到了“智慧校园”,一种崭新的校园管理模式应运而出,促进了教学、学习、生活和校园资源系统等各种校园因素有机整合,实现校园智能化管理、提供更简单、便携的个。
在过去要想访问传统的信息系统,必须开启个人电脑连接网络或者到附近的网吧上网登录信息系统查询信息,也就是说必须拥有个人电脑和互联网才能够登录信息系统。而通常情况下,学生和老师随时随地打开电脑上网查询信息。在遇到紧急通知情况下,必须要采用“一对一”或者“一对多”层层的方式通知当事人,这就摒弃了传统的信息系统容易造成信息延迟,信息落漏等功能性的弊端。
基于移动终端的“移动智慧校园”除了拥有了传统的数字校园“信息共享”“高效率”“管理规范化”“管理制度化”特点,还拥有“个”“智能化”“成本低”“操作简单”等特点。以移动通信、物联网、4G手机为基础的智慧校园凭借各种应用服务系统充分对教学、科研、技能、生活和校园资源系统的整合利用,充分体现高效、互动、共享、节能的学习和生活校园环境。
2 主要技术(The main technology)
随着“智能”电子产品的普及、物联网技术、Android开发技术以及校园无线网络的发展,几乎所有的学生和老师拥有了Android系统的智能终端,为“移动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技术支持和保障。
2.1 智能手机
目前,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统称为移动互联网技术,标志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高度融合。智能手机价格也从以前的高端到现在的平民化,功能也堪比电脑,人们以更简单、方便、以操作的方式上网、聊天、视频、购物等,手机彻底改变的人们生活方式,移动办公、移动视频等等应运而生,手机应用越来越大众化。
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查询竞赛、学术讲座、职业技能考试培训、兼职信息、课程表查询以及校园文体活动等;老师可以通过手机查询科研信息、课程表、手机办公等。总之移动互联网技术使得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拥有一部手机万事无忧。
截至2014年12月底,据统计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新增网民3117万人包括利用手机上网的人数为4.2亿,占到总网民数的74.2%。据统计,日照职业技术学院100%的学生通过手机这种便携式的设备上网,查询信息[1]。
2.2 Android开发技术
Android是一种基于Linux系统的开源操作系统,支持手机应用软件开发[2]。体系结构由内到外四层构成分别是:Linux Kernel(Linux内核层)、Library(函数库)和Android Runtime(Android运行时库)、Application Framework(应用软件架构)、Application(应用程序)。
2.3 SQLite轻型数据库
基于占用内存资源少的特点,SQLite目前被广泛应用到嵌入式产品开发中,在运行软件只需要几百千兆的内存,提高软件运行速度[3]。
3 移动智慧校园的体系结构(Mobile wisdom
campus architecture)
3.1 移动智慧校园总体结构
通过移动互联网技术Android智能终端连接校园服务器。智慧校园软件设计分服务器和客户端APP两部分,Web服务器端应用程序采用通过JAVA、Servlet技术,客户端APP采用Android和Java技术。移动智慧校园物理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3.2 移动智慧校园应用(APP)业务体系结构
移动智慧校园应用业务系统在不同的学校拥有不同的名字,譬如:日照职业技术学院的名称为“掌上日职”。主要包括:无忧课程表、成绩查询、校园二手交易,校园电影院售票,掌上图书馆,校园美食、校园信息通,掌上办公系统,选课系统和实训管理系统等模块,系统结构图如图2所示,系统文档结构图如图3所示。
建立统一数据,实现数据共享。智慧校园业务应用中的各个子系统建设时,首先做好数据的建设,例如学生基本信息,教师基本信息等。共享数据,保障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减少数据冗余,提高系统维护性是建立统一数据的最终目标。
4 部分功能模块代码介绍及主要界面(Part of the
function module code is introduced and the main
interface)
4.1 无忧课程表
通过无忧课程表,学生和老师可以随意添加、修改自己的课程表,简单方便操作,其界面如图4和图5所示。
4.2 成绩查询
在大多数院校已经开发了一系列信息系系统,譬如大多数学校已经开发了教务管理系统。在智慧校园开发时直接利用就可,部分主要代码如下:
5 结论(Conclusion)
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优势,开发适用院校发展的移动办公平台,提高办学效率,方便教师、学生工作、生活和学习的高效、简便、易操作等需求,丰富校园生活,提高校园建设高标准要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岳国宾,王洁,张增艳.基于Android平台的移动智慧校园系统
设计与实现[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2,12(24):79-80.
[2] 宋以宁,等.基于Android平台的课堂测试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J].科技资讯,2014,12(34):2.
[3] 欧阳零.Android核心技术与实例讲解(第2版)[M].北京:电子
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科技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物联网技术越来越成熟,而且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智慧校园建设中引入物联网技术是对数字化校园的优化升级,对于我国的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智慧校园 物联网 应用讨论
为了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为了实现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化发展,为了建设智慧校园,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校园建设上来既是教育发展内在要求,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智慧校园的建设上来能够推动校园管理模式创新,提高办学水平。
一、两个概念的界定
1、智慧校园。所谓智慧校园就是利用信息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虚拟化技术来进行数字化校园建设,通过革新教师、学生、管理者的校内生活方式,将学校的各种资源进行系统的整合,提高各个校园主体在校园生活应用中的明确性、灵活性以及响应速度,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和发展。2、物联网技术。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提出,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又一崭新阶段,也是信息技术的重要不成部分。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在信息实现互通的前提下有效扩展了用户端,将物与物,人与人联系在一起,特别注重用户体验,在应用元素上更加个性化、人性化、多元化,可以说是数字化的升级版。
二、典型应用
1、物联网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作为智慧校园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管理中积极运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它能够通过提供“未来教室、移动智能卡”有效整合教学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为师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运用智能传感器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实现对各种教学信息的管理和信息共享,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够借助“移动智能卡”实现对身份认证、考勤管理、图书借阅登多方面的管理,大大提高教育管理的效率和质量。2、物联网在校园安全中的运用。校园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活动场所,对于安全系数要求非常高,运用物联网技术能够建立“电子围墙”,利用安防监控器、视频监控器实现对校园重点区域的及时监测和管理,而且能够形成安全警报系统,进行自动报警,有利于及时应对突发事件,维护师生安全。同时也能建成“智能访客系统”,对来客进行认真的信息登记和对可疑人员进行排查,提高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校园安保工作质量。3、物联网在后勤管理中的应用。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后勤保障引入物联网能够实现智慧校园的更加完善。利用传感器等物联网技术实现对校园水、电、暖等资源的控制和优化配置,并实现对各种信息的及时,供广大师生能够合理进行安排,既实现了低碳环保,也能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物联网技术在后勤管理领域还有许多待开发的项目,例如餐厅就餐质量管理、校医之间管理等等,这些都是建设智慧校园的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物联网技术在后勤管理领域还需要有更大的发挥。
三、物联网技术应用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网络技术 智慧校园 应用
学校内部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必须具备的三大条件是:教学、管理与通讯。通过网络,教师能够方便地查询网上资源,进行科研教学和工作;学生能够通过校园网络方便共享网络资源;学校管理人员也能够通过网络对教务系统等进行财务、学生学籍等方面的综合管理,也能够与其他各大部门实现信息互换。所以,网络技术的建设必须有十分明确的目标。“智慧校园”就是通过云计算、虚拟化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改变学生、老师、工作人员和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对学校资源进行整合传递,实现学校智慧化的校园管理模式。网络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是如何应用的,对此,我们做出了以下探究。
一、云计算
云计算是计算机网络发展的一大趋势,云计算在校园网络中也得到了十分广泛的运用,现如今的校园内部应用系统的各大部门大都独立,服务上的交互项较差,功能也十分单一,信息传播速度也十分缓慢。云计算是最近提出的一种新型计算模式,它将网络中的相关功能以服务的方式提供给客户,能够对计算机的大量数据进行存储和处理。云计算为用户提供了基础设施层、基础设施服务层、平台服务层和应用服务层四个层次的基本应用服务,其目的就是让校园内部能够更加高效地利用资源。数字化的校园一直是校园建设的重点,将云计算技术应用到智慧校园之中,能够更好地开展校园的信息服务。那么,云计算是如何操作来体现它的优势呢?
1.降低维护费。云计算网络技术并不需要投入过多资金和资源,云计算的模式对于终端的硬件设备也没有特别高的要求,服务的日常维护服务是由服务供应商完成的,这样就会使学校内部负责网络建设的相关人员工作减轻,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2.提高可靠性。云计算能够降低服务器出错的效率,保证学校网络的安全运行,它起到网络的“统帅”的作用,服务器一旦出现问题,校园网络就很难继续工作。而云计算正是由百万台服务器组成的,计算式某一台服务器崩溃也不会影响它的正常工作,并且通过其他服务的协调工作能够尽快将数据恢复到正常状态。云计算能够维护校园数据的使用,使得智慧化校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有效保障。
3.扩展共享范围。云计算还能够有效搭建资源共享的平台,使得校园的每一部分都能通过系统连接到相应信息,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校园资源共享的效率,而且能扩大智慧化校园的影响范围。云计算中,校园内的相关数据和资源并不仅仅存储在一台计算机中,而是放置于“云”计算机中,这样便能达到高效共享的结果。
二、物联网
1.校园一卡通。校园一卡通便是物联网的运用之一,通过一卡通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的签到、考勤、就餐、消费等功能,它不仅能够保证最基本的校园生活使用,而且可通过短信、WAP等方式发挥排课、图书借阅、消费状况、账户信息等功能。通过一卡通的使用,不仅能够让校园的信息实现网络化和智能化,而且能为学生的校园卡充值提供极大方便。
2.多媒体教室。多媒体教室的建设和使用就是通过物联网技术对教室使用状态的相关信息进行即时传达。网络配置系统能够根据相关课堂信息,比如教室的使用情况、教师的课堂状况和教学内容等,通过PC客户端及时观测到内部的使用状况,并据此提供其他服务。
现在很多学校都配置了多媒体教室,内部通过设置媒体投影机、音响和中控系统等实现多媒体教学。根据物联网的应用特点,多媒体教室可以具备以下几种功能。
(1)能够正常播放视频、图画、音频和文字等多种媒体信息;
(2)利用实物展示平台将图片进行大屏幕展示;
(3)配置音响和屏幕、照明等相关辅助设备;
(4)与多种信息进行连接,比如校园内的计算机网络和校园无线网等。
3.智慧图书馆。智慧图书馆可谓智慧校园里学生最需要“智慧”的系统了,智慧图书馆就是通过互联网实现智慧化的使用和管理的,在目前物联网的发展使用方面,智慧图书馆的建设更为广泛,它要达到的目标模式就是无人工服务,目前物联网在智慧图书馆主要是通过RFID使用的,就拿智能书车来说,这是一种可移动的RFID书籍归架的“小车”,能够对书籍实现查询、定位和导航等功能,能够迅速找到书籍应在的位置。它的操作流程如下:现将书籍放在车上,通过内部的阅读器读取相关书中相关RFID的存储数据,将流出的信息传达给书车,同时根据获取的信息定位目标位置,并在所显示的屏幕上按照要求位置放置该书。智能书车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
三、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网络技术在校园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对于校园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智慧校园作为一种新生事物,目前还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但它代表着未来校园的建设思想和理念。网络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发展前途无量,伴随经验的积累,网络技术会在当前校园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并日臻成熟。智慧校园作为数字校园的高端形态,云计算和互联网等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为智慧化的校园提供了一个智能综合化的服务平台,使得师生能够全面感知校园信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宋承继.物联网技术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03:208-210.
[2]杜艳绥.云计算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应用探究[J].数字技术与应用,2015,03:98.
[关键词]智慧校园;教师;创新意识与能力;提高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7)06-0005-02
前言
信息技术在各个领域中都有着深刻的应用,教育信息化进展快速,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正逐渐凸现出来,智慧校园应运而生。智慧校园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校园建设模式,其能够将计算机网络的信息服务与校园各个应用服务进行融合,实现了校园的智能化。在智慧校园建设的背景下,如何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促进智能教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智慧校园”的含义
“智慧校园”是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校园生活的结合,由传统的校园环境向更加多元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了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美好、和谐的校园环境。在“智慧校园”的规划中,学生们的学习以互联网教学为主、智能化的教学设施、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学生与教师共同创造了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
“智慧校园”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项目,所以,它可以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信息交流与服务的平台,根据不同性格的人物提供不同的服务,就像是“智慧校园”对老师开放的权限与学生的权限就有所不同,为了保障学生的学习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所以,对于学生使用互联网的权利学校会做一定的限制,既能为学生提供一个优秀的信息资源平台,又能够对学生的权限进行限制,防止学生使用互联网为所欲为。
二、智慧校园学习环境的主要内涵
(一)智慧学习环境的内涵
教师在以个智慧校园学习环境下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师的创新意识,同时还包括了相关技术设备构成的物理环境、学习方式、教学方式、课程资源等多种因素。同时这个智慧校园的学习环境并不是独立组成的,而是根据每个特定系统构成的,因此,建设智校园过程中需要将这些因素育学习活动发生一系列的联系,从而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智慧学习环境的特征以及技术基础
在建设智慧校园的同时,还需要对智慧学习环境进行充分的了解,现阶段,智慧校园的主要学习环境有以下几种特征:(1)感知学习情境:教师可以与学习伙伴进行活动,根据场景制定出对应的学习方案;(2)记录学习过程:记录学习过程,对学习数据进行分析,通过有情感的计算、动作捕捉等过程中将其应应用在教学课堂中,从而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3)提供较为逼真的学习经验:建立一些逼真场景,模拟教师情境,使教师在这个全新的情境中制定出全新的教学方案;(4)联接学习社群:建立对应的联接学习社群,使更多的教师进行交流,并使教师之间互帮互助,提供支持,从而激发教师的思维逻辑能力;(5)提供智慧型学习活动:根据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学能力、教学任务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简单记忆、低水平操作等,再将其发送给计算机等相关智能工具,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增加智慧校园环境而产生的全新机遇,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投入更多的精神进行教学。
(三)智慧学习环境与传统学习环境的区别
智慧校园的教师教学环境与传统教学环境之间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目的、教学场所、教学方式等方面。
教学目的:传统的教学时常会收到教学时间和学生人数的影响,同时学生还没有足够的机会进行自主探究,教师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学生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建立智慧校园,学生在这个智慧校园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智慧的发展,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
教学场所: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们只能在教室中学习,教师也很少开展一系列的课外教学活动,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对于一些具有实质性的教学物品也很难进行应用,使学生处于一个枯燥、乏味、单一的课堂中;在智能学习环境中,教师的教学场地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其教学资源丰富,在教学过程中会使用到越来越多的先进素材,并为学生提供较为先进的学习机会,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利用一些增强现实的先进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模拟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教W方式: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以讲解为主。智慧学习环境的出现,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种的先进设备进行教学,并发挥出其中的主要优势,为学生制定出一个全新的教学方案。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学生对应的学习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从而解决学生中的不足。
三、智慧校园建设与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智慧校园建设下,学习方式越来越多样化,越来越个性化,教师传统的教学方式很难满足数字校园下的教学需求,难以对学生行为进行预测,难以实现智慧校园下因材施教的要求,如何使教师的教学更加“智慧”,更加符合智慧校园的特点值得探究。
智慧校园背景下,社会对于教师的要求出现了巨大变化,对教师教学质量、教学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积极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此来适应智慧校园建设下的教学环境变化。
四、基于智慧校园建设下提高教师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建议
(一)强化智慧校园建设,构建“数字教师”培养模式
应当积极利用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实现对当前教学方式和教学流程的创新,以此来帮助教师提高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信息化平台为基础,促进教学信息、科研信息的开放性,促进各种信息的高速流转,帮助教师积极的吸收新知识、新信息,为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奠定基础。学校应当积极建设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智慧教师,对教师进行3D打印、虚拟实验以及录播教学等方面的培训,构建智慧校园下“数字教师”的培养环境,促进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的数字化,让教师能够充分体验并享受智慧校园所带来的变化。
(二)重构教师研修体系
应当积极构建教师研修的公共服务体系,对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课程进行积极研发,围绕教学标准和教师日常工作需要,积极开发教师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训课程,研发信息技术实用课程,以此来形成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的标准流程,通过信息化的研修平台来提升教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利用教师研修平台双向互动优势,促进网络研修的发展,以此来促进教师对资源的整合能力,例如对学科知识内容的整合,对教学方法的整合等,通过智慧校园的建设来营造一个时时刻刻可以学习的教师培训环境。通过在线研修活动、教数学实践活动等来让教师适应智慧校园的发展,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三)提升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
智慧校园建设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这为教师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契机,同时也是广大教师面临的挑战。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掌握信息技术相关教学技能就难以适应智慧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首先,教师应当积极了解信息技g的本质和其发展趋势,了解信息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现状,以此来奠定教师信息能力的基础;第二,教师应当从操作层面加深对互联网及计算机的认识,提升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加强对智慧校园建设中对各种硬件设备和教育软件的认识和应用,积极探索教学资源的网络探索渠道,学会如何优化信息,整合信息,以此来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让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来提升自身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以此来适应智慧校园的发展,提升科研能力。
(四)加强协作
智慧校园的建设拉近了校园中个体之间的距离,促进了信息的流通和整合,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当积极培养协作精神,促进资源共享。任何人都不能完全依靠自身来构建知识结构,因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优势,通过与其他教师的协作来实现自身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五)注重整合实践
智慧校园建设中以信息技术为基础,智慧校园中的教师应当在教学情境中加强信息化教学实践,提升自身信息素养,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以此来形成有自身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将个性化的实践知识转化为教师自身的专业知识,注重创新、敢于创新、学会创新,以此来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
关键词:智慧校园 云计算 物联网 设计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4(b)-0044-02
智慧校园网是数字化校园的最新体现,它所包含的是智能、互联以及协同等理念,同时以安全、高效、方便、快捷以及绿色为发展目标,借助基础数据库、信息开放、应用数据库以及云计算和服务支持平台,采用智能、感知、挖掘以及控制等现代化先进技术,有效地实现了校园网络管理、安全监控以及个性化的教育环境和智能管理。从整体上来说,智慧校园网所要创造的是,校园中到处都是网络学习、创新科研、高效透明的校务管理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智能、高效、和谐、稳定的校园网络系统。
1 智慧校园改善
据调查显示,当前国内很多的高校尤其是知名院校,比较注重智慧校园网络建设,该网络系统实际上就是将物联网、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以及传感等方面的及时集于一身,对教育教学、管理、科研以及校园生活服务等信息实施全面的优化与整合,通过互联、集成和数据信息的深度分析与挖掘,从而实现学校管理工作的全面性、高效性以及智能化。
从实践来看,智慧校园网络通畅表现出三大特点:第一,利用云计算平台,建设一个智能教学体系,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智能感知、综合信息服务的广阔平台,并在此基础上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活动,最终实现个性化、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第二,构建广阔的服务平台,构建全方位服务系统。实践中可借助数据库以及海量存储器等,将计算机网络服务有效地融入到高校管理工作中的各个领域,从而实现有效协作;第三,借助智能感知系统与宽带网络服务平台,为外部与高校之间建立一个可以感知和交流的端口。
为此,我们可利用云计算以及虚拟化技术,建立校园云系统,并结合现代物联网技术,构建智慧校园体系。比如,现代的一卡通逐渐取代传统的学生证、餐卡以及图书借阅证等繁琐的证件,同时也将门禁、消费以及数字图书馆和考勤等功能融入其中;利用云计算,构建一个教育云平台,以此来分享教育教学内容,从而提高教育内容的可感知性与直观性,这样不仅可以增加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互动性,而且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同时,教育云平台,在全面提高校务管理能力、整合信息管理系统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办公自动化(OA)、教务管理以及学生管理等系统中,通过优化和整合,可有效监控教育教学效果,提高高校综合管理水平。
2 云计算
所谓云计算,实际上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以及网格计算的进一步发展和拓宽,它是网络运行过程中相互协同的虚拟服务设备群,主要是通过网络支持,使计算有效地分布于分布式计算机及网络设备之上。广义上的云计算,主要是指服务交付与应用模式,借助现代网络通过按需和易扩展等方式,充分获得实际服务需要。通常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征是:广泛的网络、资源信息汇聚与共享,自助式的个性化服务以及灵活调配的资源信息与计算服务。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云计算的主要思想在于将大量网络计算资源进行集中,然后统一调度和管理,从而构成现代化计算资源池,并向广大用户提供高效的服务。实践中将这种提供资源的现代化网络系统,称作云。其中,云系统中的所有资源均可以根据应用者的需求,随时获取,而且可以对其进行无限制的扩展,从而实现按需应用,并及时付费。一般而言,云计算可分作三个层面,即云软件、云设备以及云平台。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智慧校园网应当无处不,方便快捷的上网系统,为智能校园的建设提供了基础和保障。
3 云计算条件下的智慧校园
从实践来看,云计算模式的应用为现代教育教学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同时也为各种信息资源的共享、协作以及学习等,创造了新环境。近年来,随着国内云计算模式的快速普及与发展,学校、教师、学生以及教育机构的相关信息处理均转移到云系统之中,对智能校园网络建设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采用云计算,不仅可以为学习者提高云计算服务,让他们能够自主选择网络服务形式,而且教育机构与科研人员也可以有效地管理各种教育教学资源,从而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设计、对教学过程和资源进行优化。以宁波工程学院为例,具体展开探讨。
3.1 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
对于校园网络而言,它是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表现出高速、稳定、安全的特点,为智慧校园的建设提供了云计算平台,并在智能领域实现物联感知。宁波工程学院通过租用ISP运营商的裸光纤连接成一体,建设成为支持IPv4/v6双栈的、具有多业务融合、高带宽、高移动性、面向服务的透明弹性校园网,打造智慧校园的信息高速公路,能柔性适应未来的各种信息化应用需求。布局结构合理的校园网络,使其覆盖面广、安全、稳定、高速,支持有线、无线、电脑、笔记本和手机等多种终端设备上网。坚持“云服务”的低碳可持续发展技术路线,建造具有先进水平的数据中心环境。
3.2 云计算数据中心设计
一般而言,云计算平台主要有机房环境、存储平台、计算平台以及容灾系统等。宁波工程学院IDC数据中心,基于“云计算”架构建设,通过采用硬件设备虚拟化、系统管理自动化和服务流程一体化等技术架构,为用户提供一个以服务为中心的数据中心,同时将资源的使用方式从专有独占方式转变成完全共享方式,运行环境可以自动部署和调整资源分配,实现资源随需掌控,提供一个基于业务的资源共享、服务集中和自动化的开放数据中心,为数字化校园平台和业务系统建设提供基础硬件支撑。
3.3 校园云计算安全平台设计
当采用云计算技术进行校园网建设时,不用担心数据信息的丢失以及病毒的入侵,而且云计算中的权限管理可实现数据信息的共享。此外,数据集中存储模式,可以有效地实现安全监测,即将信息资料存储于某个数据中心之中,然后管理者对数据资料实施统一的管理,对资源进行分配、对负载进行均衡、对软件进行部署,同时加强安全管理,降低应用成本。
3.4 物联感知系统构建
在智能校园建设过程中,物联感知系统是其中最为常用的部分,实践中可利用采集器、传感器、RFID以及二维码和现代高清视频监控感知设备,有效地实现数字化管理与实时监控。根据校园中的具体情况,合理地对传感器、视频数据采集设备进行部设备、联网;通过采集器、二维码以及RFID技术,对校园环境进行标志;构建现代校园环境数据库、服务平台,借助物联网络构建应用管理系统。通常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数字化图书馆
以RFID智能标签技术为方向,建设图书馆综合管理平台,实现图书自动清点、图书自助借还,图书区域定位,开发智能导航系统,方便读者快速准确的查找图书,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提升读者服务能力。
(2)智慧型平安校园
推行校园数字化监控系统建设,逐步把现有的模拟监控系统整合到数字化、一体化的智能安保平台中,同时可支持灵活的、分布式的集散安保监控模式,支持多级权限管理,支持无线、internet、智能终端等多种监控模式,支持监控图像的智能分析和预警等功能和监控图像的数据挖掘等。
(3)绿色节能智慧校园
利用智能传感技术和信息化技术,对学校的各种耗能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智能分析、优化调度、管理控制,达到节能减排、低碳环保、降低学校运行成本,实现节约型绿色学校的建设。如能源质量管理、照明能源管理、各仪器设备的能源管理等,各能源管理系统应整合为一个整体,可提供实时数据和分析统计报告等。
4 结语
目前“智慧校园”的建设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我们应充分认识到智慧的概念正日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基于此,借助智慧校园系统建设这一契机,优化和配置现代可利用资源,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科研信息化、学生学习信息化,实现人、事、物的联动控制与协作管理,实现教师、学生、资源和外界的互联互通,使数字校园成为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手段,真正实现智慧校园、虚拟生活、移动办公、和谐沟通的环境,建设一个平安、和谐、幸福的校园。
参考文献
[1] 陈康,郑纬民.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2009(6).
[2] 刘化君.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J].计算机时代,2010(7):4-6.
[3] 孔凡娟.云计算带给图书馆的影响与思考[J].图书与情报,2010(2):93-95.
【关键词】“互联网+”;“向学课堂”;智慧校园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a】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42-0031-02
【作者简介】李有翔,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南京,210019)信息中心主任,高级教师,南京市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带头人。
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基于“互联网+”技术正在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顺应时展要求,建设“互联网+”技术架构下的智慧校园,营造基于物理空间、资源空间、社交空间三者有机结合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推动学习方式、教学资源的供给侧改革,正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引擎。南京市金陵中学实验小学结合“智慧校园”建设开展了“互联网+”环境下“向学课堂”的校本实践。
一、学校文化隐喻的“智慧校园”规划
“智慧校园”是对数字校园的进一步扩展与提升,是在教育科学、学习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理论指导下,以“互联网+”思维做指导、以网络平台为技术支撑,建设智能开放的教育教学环境。改变师生与学校资源、环境的交互方式,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优化、重构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促进学生学习力的生长、核心素养的养成。
学校力求将“智慧校园”建设融入到校园整体文化之中,围绕能量生长的三个维度规划建设方案。确定了以“智慧校园”建设营造“向美校园”的育人环境;以“智慧校园”建设服务“向心管理”的关键提升;以“智慧校园”建设实践“向学课堂”的中心目标的实施路径。
学校“十三五”规划中提出:积极建设以向善向上向美为核心价值观的“金葵花”文化,认真探索小学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和教师专业素养全面提升,办一所儿童真心喜欢的好学校,同时探索名校合作办学的路径和专家指导办学的规律,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南京市建邺现代化国际性教育名区金名片。学校根据自身文化基因提出“向阳教育――根扎进土里,心向着太阳”的办学主张,面向学生的学习,面向学生学习力的生长,面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打造“向学课堂”。
二、面向学生需要的“向学课堂”建设
1.“1中心+6步骤”的向学课堂操作策略。
在“智慧校园”建设基础上开展“向学课堂”的实践,其本质上是立足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开展智慧教育实践。学校利用已建成的智能化教育环境,突出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信息环境下教学创新能力。同时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和信息技术素养为目标,有效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核心业务的深度融合,实现教与学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变革与创新。“向学课堂”就是让学生在智慧的环境下开展智慧化的学习,也是“智慧校园”建设的主要目标。
学校确立了向学课堂“1中心+6步骤”的操作策略:“1中心”即以问题为中心;“6步骤”指学习的六大步骤,即激趣―质疑―自研―合作―展示―延学。
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爱学的前提。激趣可从形式和内容着手,形式上如教师教学形态的变化、教学情境的创新都能激发学习的兴趣。更要注重内容上激趣,如新旧知识的联系,所学知识价值的认识等。质疑,突出以问题为中心。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质疑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学生自主质疑更好。自研,围绕疑问,围绕问题自主潜心研究,自主专心学习,鼓励多元思考,鼓励创造性的学习。合作,学习的本质是对话,是交往。把自己研学的收获和困惑与同伴分享、碰撞,助同伴学习,向同伴学习,在讨论、交往中升华理解。展示,以学习共同体的方式,呈现共同的学习成果,特别是思维过程,在教师、其他共同体之间进行更多维度的对话。延学,延展性学习,对自研、合作、展示过程中的学习所得系统梳理,对自己的学习难点、重点巩固强化,产生的新的问题延展探究。
2.“1目标+N形式”的向学课堂“云空间”。
“互联网+”教育的突出优势体现在课外,学校以培养“向阳的儿童”为目标,利用多样化的在线平台提供学习资源。学生的学习可根据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为实现面向个体需求的学习提供可能。如:面向四年级学生的“起宇课堂”(数学教师张起宇开设的数学网上直播课堂),学生们打破常规班级的束缚,自发组织学习共同体,进行数学课外拓展,通过网络直播平台,对感兴趣的学习主题进行在线研讨。教师作为直播主持人,不是一人独角戏式的讲授,而是在抛出话题之后,就将讨论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学生轮番上阵发表观点,教师适时调控。“起宇课堂”组建了一个相对松散的学习共同体,学生因为兴趣而加入,因为适应需要而乐此不疲,在线直播人数最初10人左右,现稳定在每期百人左右。除网络直播外,学校还有校本课程平台、学习APP、微课在线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推送,为个性化学习需要的实现提供可能。
三、基于学科特点的“向学课堂”实践
1.打造丰富数字环境下的“向学课堂”。
依据学习需要丰富数字育人环境,学校将科学、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进行全方位的数字化改造,根据不同学科特点采用不同的实现形式。如:数字化科学实验室设计中,1间为台式机+传感设备+传统实验器材,1间为移动终端+数字探究设备以面向不同实验需求,而在自然科学馆中又特别强调了物联网技术应用,通过二维码、AR、VR技术促进虚拟与现实的有效融合。音乐、美术同为艺术学科,在数字环境建设时根据学科特点选择了不同架构的学习终端。传统教室中开展数字化学习时,既有每人1台移动学习终端的形式,也有点读笔、智慧笔等轻量级的“互联网+”应用。通过提供丰富的数字化学习环境,为“互联网+”“向学课堂”提供可能。
2.构建知识体系融合下的“向学课堂”。
关键词:信息化;高校智慧校园;公寓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催生出了各种在教育界应用的新技术,进而提升了高校的教学和管理效率,并提高了师生的信息素养,同时也产生了更加大量的信息需求,同时,还在创新型教育理念的促进下,创新和发展高校管理,“智慧校园”的理念应运而生。由此可见,用信息化的管理方式建设高校智慧校园,并应用于公寓管理中,这也给高校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并提供了发展机遇。
一、高校智慧校园的兴起
在“智慧地球”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和专家开始将“智慧”带入教育领域,如:智慧教育、智慧计算、智慧人才、智慧学校等概念。其中,智慧校园的概念也应运而生,属于第四代数字校园形态,可以有效地支持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从而丰富校园文化,拓展校园时空维度,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服务质量,并立足于创新型通信网络技术,完善高校服务流程、共享信息资源、创新教育环境。[1]
二、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化管理现状
我国高校校园信息化管理大约在2000年左右兴起,很多高校就此成立了信息化管理办公室,专职负责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如今,我国高校经过将近20年的努力,我国高校信息化管理已经取得了丰硕成果。在高校的信息化管理中,全校师生都提高了自身的信息素养,对信息化校园管理也都拥有着较高的认可度与期望值。由此,高校管理的信息化程度逐渐提高,而且信息化管理对于高校发展的重要性也是与日俱增,如今,高校智慧校园信息化管理已经成为了衡量高校管理和服务水平的重要标尺。在网络基础建设方面,我国很多高校都能够做到全面的有线宽带或WIFI覆盖,尤其在教学区、生活区、科研区三个主要师生活动场所,甚至很多高校已经支持接入无线和传感等移动计算设备,对于拥有两个校区的高校来讲,便于备份和容载,完成有效的高校信息化管理。[2]在公共数据平台方面,高校将公共数据平台作为运行基础,形成角色授权体系和身份认证体系,能够在全校师生范围内提供统一的信息服务,推动业务流程和数据整合活动。在管理体制方面,不断实现体制创新,建立初期的信息化管理办公室,并设置办公室、网络中心、信息中心、校园卡办理部门等,负责全面统筹和具体实施信息化校园建设。
三、高校智慧校园公寓管理的具体设计
(一)设计思路
首先,建立大数据共享和交换平台,并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形成完善的公寓管理信息体系,并集成原有的各类公寓管理系统,进而构建成完善的大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从而实现系统间的数据交换,才能够完全实现智慧校园公寓的资源共享;其次,完成学生身份的管理与认证,智慧校园公寓管理可以统一实现学生的身份管理和认证,便于学生信息的集中管理,才能实现学生身份的认证和登录,从而简化智慧校园公寓管理的每一个步骤;第三,搭建个性化公寓管理服务系统,因为公寓管理其实涉及到高校其他方面的服务,而且要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管理和服务,所以要使公寓管理具有较强的个性化特点;第四,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才能够建设起有效的智慧校园,使教育的信息化管理也能够被运用到公寓管理中;第五,搭建移动化公寓管理平台,便于师生获取更加便捷的、海量的公寓管理信息,使学生能够不受到地域和时空的限制,并且亲身参与到公寓管理中来;第六,安全设计不可或缺,因为智慧校园的公寓管理涉及到海量的学生信息数据,因此,信息安全的保障工作尤为重要。
(二)总体构架
信息化建设视域下,高校的智慧校园公寓管理和建设的最终目标都是要以学生为本,并且服务于全体学生,实现信息互通和数据共享,从而高校学生提供了实时高效、个性化、全方位的公寓管理服务,并全面实现了校园信息化,对于提升高校的公寓服务质量和管理效率有着重要作用,能够帮助高校完成信息资源整合,合理配置公寓信息,进一步加深高校的信息化父亲进程。智慧校园的公寓管理体系架构应该是由基础设施层、应用支撑层、业务应用层、终端展现层、信息标准与规范体系、运行维护与安全体系组成的,并且要在高校现有的数字化基础上,适当购置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等技术所需基础设备,这样才能够保证完成对支撑层的搭建工作,并且突显出信息共享与交换平台的重要性,从而统一管理各种公寓信息和数据,并深入挖掘和分析数据,提高智慧校园公寓服务质量,整合、开发高校公寓管理的相关应用系统,从而实现校园公寓管理信息的智能化平台终端的完美呈现。[3]
(三)平台建设
在信息化建设的视域下,建设智慧校园,需要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而这些数据和信息也只有在流转的过程中才能体现出平台的信息价值,而只有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才能为分析、决策提供有效的支持。因此,高校公寓管理的平台也需要大量有价值的数据和信息才能够搭建起来,需要相关部门收集、整理大量的、有价值的反馈数据,统计和分析出最终的公寓管理结果,为高校建立公寓的监督和管理机制,形成信息化的良性发展循环机制,由此可见,搭建大数据平台极为重要,通过存储数据、收集信息、分析数据、处理数据、交换数据、共享信息,来加强高校基础设施的建设,汇聚校园公寓的全部有用数据。
四、高校智慧校园公寓管理的实际应用
从教师的角度看,教师在智慧校园建设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尤其在公寓管理方面,需要专业人员来维护学生的个人信息、制作课程的信息和资源、并与其他学生交流等,需要处理协同研究和数据处理等事务;从学生的角度看,学生是公寓管理的主要对象,也是应该实际参与到公寓管理中来的个体,因此学生的个人资料、技能、住宿信息等需要得到充分重视;从管理者的角度看,智慧校园的管理者需要组织各种学生活动,甚至会以公寓作为活动场所,因此,管理者要重视公寓管理,并实际应用公寓管理,协调学生的生活管理和教学管理;从公众的角度看,公众对于高校形象的判断离不开公寓管理,高校的形象推广和社会联络等都会影响高校声誉,因此公寓的管理事务、信息、舆情监控等都要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充分体现。[4]
五、结束语
在信息化建设视域下,公寓管理更加突显了智慧校园建设的必要性,使信息化管理成为了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移动互联技术成为了智慧校园建设的基础技术。在多年的高校信息化建设基础上,智慧校园公寓管理也需要大数据的共享与交换,并通过有效的数据来辅助决策,提高高校公寓服务质量,为学生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目前,高校智慧校园公寓管理要完成统筹规划,并分阶段地搭建服务平台,更新管理理念和技术,使未来的智慧校园更完善、更智慧。
参考文献:
[1]任友群.智慧校园:高校管理信息化的转折与挑战[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19:20-21.
[2]刘昊天.高校智慧化校园建设的策略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07:206-207.
[3]刘敏斯,陈少波.大数据时代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研究[J].软件导刊,2015,08:6-8.
【关键词】智慧校园 碎片化 决策 数据支撑
1 引言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和思维带来了巨大改变。作为新生事物的领先接收者,高校信息化的建设发展如火如荼,大多数高校对数据堪比黄金的价值已达成共识。目前智慧校园已成为信息化建设的热点,大数据的分析和深度应用成为智慧校园的重要应用之一。虽然这与社会的大数据相比,还不能是真正意义的大数据,但是就高校而言,这些数据就是校园大数据。这些碎片化的数据目前仅仅用于教师、学生信息的统计、查询,但这远远没有发挥出这些数据的价值。通过对校园大数据进行分析,并将其深度应用于教学管理、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招生就业、学生成长和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从而为高校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2 校园大数据的分析
在高校数年的信息化建设中,都比较注重数据的管理和积累。与社会大数据一样,校园大数据也具有真实性、巨大性、复杂性和混杂性等特点。校园大数据的区别还在于实时性和价值性。实时性是指经过数字校园的建设后各高校基本建成数据共享平台,校园大数据生成后可以实时采集和共享。价值性在于经过分析、深度应用的校园大数据可以即时产生价值。
数据分析是校园大数据深度应用的前提与核心。通过对高校信息系统产生的内容真实、不同类型、快速增加的数据进行采集、清洗,在数据分析平台的支撑下,运用数据分析方案或模型,从而挖掘出其中的相关关系。经过分析,才能为后续深度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目前校园大数据分析主要以定量为主,既有动态性数据也有静态性数据。数据分析的任务主要包括描述性分析、预测性分析和规范性分析。描述性分析目的是总结历史形成客观描述。预测性分析主要是利用各种工具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然后基于当前数据对未来做出预测。规范性分析则是通过动态指标显示决策结果供决策者使用。
校园大数据分析同样面临一系列的难题。一是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不足。采集到的数据不能准确反映问题。例如学生校外购物数据难以掌握,无法准确判断学生的生活情况。二是部分数据涉及个人隐私。真实数据的分析结果若涉及个人隐私,可能会引起不满。三是大数据的分析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各部门配合。通过职责划分明确各部门承担的角色,自上而下,保护数据安全,维护数据隐私,严格数据管理规定,完善数据来源,提高数据质量。唯有通过多途径才能真正提供有价值的数据分析和应用。
3 校园大数据的深度应用
校园大数据的分析能够将隐藏在海量碎片化数据中的信息挖掘出来,根据分析结果,提升教学质量,细化学生管理水平,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帮助科学管理决策,从而服务于高校的各项工作,服务于高校师生员工。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在线学习逐步成为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学生的在线学习行为,如学习时长、测评结果,可以分析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况,教师通过学生的学习情况确定教学难点,关注教学重点,调整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考核情况,可以预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对问题学生进行预警,及时督促其学习。通过对学生选课、考试成绩、图书借阅和社团活动等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结果有针对性的调整学生培养方案,从而提高毕业生质量。
一卡通消费数据,可以分析学生的就餐和消费行为,可以通过消费水平判断经济状况,对严重低于平均消费的学生重点关注,及时与学生沟通,帮助解决生活难题,从而发挥大数据深度应用的价值。将学生在校期间的消费数据形成报表,毕业时推送给学生,既能帮助学生回忆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又增强了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凝聚力。同时还可以给学生提供校@导航、校车轨迹等个性化精准服务。
结合无线使用情况和一卡通数据,可以分析教室、自习室和图书馆中学生的分布情况,为学生自习提供指引。通过对图书借阅情况分析,可以及时调整热门图书位置,方便借阅。通过对校园基础设施的使用情况分析,及时调整热门设施的布局,提高设施利用率,减少基础投资。
随着数据分析及深度应用体系的使用,通过校园大数据分析预测模式,可以为高校提供管理层面的科学规划和决策支持。通过跟踪招生和就业信息,可以预测在校生的未来就业情况,为学校改变管理和教学模式提供支撑。通过教师的教学、科研和学生学习、就业情况的分析,可以帮助预测学校在行业中的地位及未来发展情况,为学校管理层提供数据支持和趋势判别。
4 结语
互联网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使得社会各行各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变化,教育行业更加重视大数据的价值。建设智慧校园已成为各高校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而校园大数据的分析及深度应用成为智慧校园的重要应用之一。只有紧跟大数据发展的前沿,通过不断实践,才能发挥和驾驭大数据的价值,为高校的建设和快速发展提供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蒋东兴,付小龙,袁芳,等.大数据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探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03):119-125.
[2]Dursun D,Haluk D.Data,Information and Analytics as Services[J].Decision Support Systems,2013,55(01):359-363.
[3]王珊,王会举,覃雄派,等.架构大数据:挑战现状与展望[J].计算机学报,2011,34(10):1741-1752.
[4]宓,赵泽宇.大数据创新智慧校园服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4):3-7.
[5]张连城,蒋东兴,刘东,等.高校信息化建设理论与实践-智慧校园[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刘远超(1987-),男。现为山东警察学院现代教育中心助理实验师,主要从事网络管理,网络安全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