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年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年论文是学生在每一学年结束时完成的学术性的文章,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已有知识进行学术研究,分析解决所属专业领域的问题,并能准确表达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撰写学年论文,使学生初步掌握撰写学术论文的方法,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论证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精神,并作为检验学生一学年学习成绩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手段。
二、学年论文的任务与要求:
结合所学课程设计,由指导教师布置选题范围,学生在具备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明确研究的对象或所要解决的问题。论题要求明确具体,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或实用价值。
学生围绕论题广泛收集材料,认真进行整理分析,使材料系统化、条理化。学生在动手写作论文之前,应仔细拟出论文提纲,搭建论文框架。以使文章结构严谨,逻辑严密,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并由指导老师审阅。学生根据论文提纲写出论文,在对文章反复修改后打印出来,上交指导教师。
论文要求格式规范,有摘要、关键词、标题、作者、正文、参考文献,字数在3000-6000字之间。
三、学年论文书写规范与打印要求:
1.论文必须用A4规格纸打印,图表应按要求绘制,
2.设计题目用黑体小二号字体,居中书写。设计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
3.作者姓名及学号:设计题目下空一行书写作者姓名。用宋体四号字体书写,作者姓名后面加“()”括号,在括号内书写“学号”两个字后加“:”号再写学号。
4.专业和年级:作者姓名及学号下一行书写。用宋体五号字体书写并加“()”括号,在括号内书写院系名称空一格书写专业名称及年级和班级名称加“,”接着书写“内蒙古”空一格书写“呼和浩特”空一格书写邮政编码(010022)。
5.指导教师及姓名:专业和年级下一行书写。“指导教师”四个字用宋体四号字体书写并加“:”再书写指导教师姓名。指导教师姓名用楷体四号字体书写。
6.摘要:指导教师及姓名下空一行书写。“摘要”两个字用黑体五号字体并加“:”左起空两格书写,摘要的内容用5号楷体字。摘要应概括地反映出论文的目的、内容、方法、成果和 1
结论。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摘要以150~300字为宜。
7.关键词:摘要的下一行书写。“关键词”三个字用黑体五号字体并加“:”左起空两格书写。其后为关键词用5号楷体字,每一关键词之间用“;”号分开,最后一个关键词后不打标点符号。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参照相应的技术术语标准)。关键词一般为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排列(外延大的排在前面)。
8.中图分类号:关键词的下一行书写。“中图分类号” 五个字用黑体五号字体,左起空两格书写并加“:”再书写中图分类号码。
9.正文:中图分类号下空一行开始书写正文。正文用宋体小四号字体书写。
(1)标题层次
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一级标题“1”、二级标题“1.1”三级标题“1.1.1”,一级标题“1”用黑体小四号字体,二级标题“1.1”和三级标题“1.1.1” 用宋体小四号字体左起顶格书写。
(2)名词术语
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行业通用术语或名称。全文名词术语必须统一。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
(3)引用文献
引用文献标示方式应全文统一,并采用所在学科领域内通用的方式,用上标的形式置于所引内容最末句的右上角。所引文献编号用阿拉伯数字置于方括号中,如:“?成果[1]”。不得将引用文献标示置于各级标题处。
10.注释:正文下空一行书写。“注释”两个字用黑体五号字体并加“:”左起顶格书写。引用文献条目从“注释:”下一行开始书写。
11.参考文献:注释的下一行书写。“参考文献”四个字用黑体五号字体并加“:”左起顶格书写。参考文献条目从“参考文献:”下一行开始书写,用宋体五号字体。
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以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格式一致。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最后均以“.”结束。
12.页面设置
(1)页眉
奇数页 页眉为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学年论文
偶数页 页眉为学年论文题目
本文首先分析了经济学专业开设学年论文教学的必要性,然后分析学年论文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提升学年论文质量的对策与建议,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
学年论文;创新能力;经济学专业
0引言
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标。创新实践能力在大学生能力体系培养中居于核心地位。经济学是一项专业性和技能性都很强的工作,现代社会对经济学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创新实践能力已成为经济学本科生的核心竞争力。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需要通过诸多环节的培养来实现,本文重点探讨在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却被大多数高校所忽视的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
1经济学专业开设学年论文教学的必要性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经济学专业并未开设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但是,学年论文教学环节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
1.1学年论文是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方式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现代社会的本质特征。大学生创新能力可分为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三个方面。其中,学习能力是指能自主地获取所需的信息和知识,并能进行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是培养其他创新能力的基础;研究能力是指能自主确定研究题目、制定研究计划和撰写研究论文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实践能力是指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创新能力培养的目的。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整体上系统地进行,学年论文作为关键的教学环节,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学年论文环节,学生根据对现实经济问题的观察,确定研究题目,界定研究内容,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这无疑会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1.2学年论文是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的有效途径
经济学专业学术论文要求学生综合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方法,深入研究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这是经济学专业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对教学质量的检验。目前经济学专业学生论文普遍存在选题空泛、内容空洞、缺乏创新、抄袭严重等问题,既没有与社会实际需要相结合,也不能很好体现经济学专业特点。究其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高校扩招、就业压力等方面的社会原因,导致毕业生素质下降且精力投入不足;高校的认知不到位和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管理松懈;教学模式和课程体系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忽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经济学专业论文写作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靠短期突击训练效果很难见效,应靠长期的积累来提高。学年论文在学生已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经济问题展开研究,同时加强学生写作能力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培养自己的研究兴趣,还可以为毕业论文写作奠定良好基础。
2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认识模糊
学年论文是本科生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要求学生在不占用正常教学时间的情况下完成,一般在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末进行。由于高校扩招带来的就业压力,很多高校对学年论文的作用认识不够,没有将学年论文列入本科生培养计划。同时,学生对学年论文也很不重视,低年级学生习惯通过考试来取得学分,对撰写学年论文感觉不适应;而高年级学生面临考研和找工作的压力,更是无暇顾及自己的学年论文。
2.2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对本科学年论文教学进行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涉及出题选题、过程辅导和成绩评价等环节。当前,我国只有少数高校推行学年论文制度,学年论文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来确保学年论文的质量。同时,指导老师的积极性和责任心不强,未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和监督;学校虽有学年论文的教学环节和要求,但未建立学年论文教学的激励与评价机制,使学年论文这一教学环节未落到实处,形同虚设。
2.3高校的教学科研资源不足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数量相对严重不足,平均每名教师要指导30名以上学生的学年论文,还要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同时还有其他的教学科研任务,教师不堪重负。老师在指导学生学年论文时,投入的时间与精力都有限,直接影响了学年论文的质量。很多高校的学术资源严重不足,数据库无法满足学生撰写论文的需求,尤其是国外数据库缺乏;图书资源数量有限,学生能检索到的文献资料非常有限,这直接影响到学生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
3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1社会环境因素
就业率和考研率成为当前衡量我国高校办学质量的重要尺度。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大部分用人单位在招聘本科生时,对论文及其质量无人问津,论文成绩不会影响自己的就业,所以,学生对论文很不重视,只要能通过就行。对于那些致力于考研的学生,因研究生招生对本科论文也不够关注,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理论课的学习,以应对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初试和复试,甚至有些学生将学年论文的写作当成负担,敷衍了事。
3.2高校本身的因素
高校自身的认识不到位,许多高校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并没有把学年论文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学年论文工作仅仅是走走过场而已。学年论文管理制度设计不合理,存在许多尚需完善之处,制度中空话套话太多,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实施办法和明确的标准,使学年论文管理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形同虚设。制度贯彻执行力度也不够,未将相关规定落到实处,多流于形式。高校目前面临着很大的招生与就业压力,如果对学年论文要求太高,会导致许多同学难以正常毕业,将影响到学校声誉与学生就业,因此,在实际执行中,常出现对学生学年论文放低要求。
3.3教师方面的因素
由于高校的扩招和新专业不断开设,造成高校师资力量严重不足,师资结构很不合理,教师既要承担大量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又要面临职称评定等多重压力,这将影响到学生学年论文的质量。由于高校制度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因素,出现重课堂教学,轻学年论文的导向,导致教师在指导学年论文时责任心不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非常有限,这也直接影响了学年论文的质量。同时,有些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相对陈旧且更新缓慢,专业技术能力与实践能力不强,不能给予学生以实质性指导,这都影响着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
3.4学生方面的因素
大多数用人单位在招聘本科生时只关心学习成绩和获得的各种证书,使得学生认为学年论文没有什么实际用处,只要能顺利通过即可。同时,学年论文质量与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及自身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许多高校学生的知识水平与能力不足,且很少进行学术论文写作相关的训练,缺乏文献检索能力和创新精神,不能将理论与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影响了学年论文的质量。
4提升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质量的对策措施
4.1提高认识,加大宣传
学年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经济学专业教学实践上的重要环节,从目前的实际来看,很多老师和学生对学年论文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应加大宣传,提高师生对学年论文的认识。通过撰写学年论文,使学生熟练掌握学术论文的基本规范,深化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能为将来撰写毕业论准备。
4.2科学组织,合理安排
结合经济学专业特点和社会实际需要,开展经济学专业学年论文工作。首先,将学年论文工作纳入学校日常教学工作,从出题选题、过程监管与成绩评定等环节来确保论文质量;其次,要科学合理安排学年论文组织工作,妥善安排学年论文的工作流程与时间,综合考虑人才培养的目标、学生和教师的承受能力,真正发挥学年论文在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思考及写作能力;然后,论文题目应难易适中,既要有理论价值,又要有实践意义,符合本专业培养目标,保证学生通过努力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写作任务,提高自己运用经济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3加强过程管理
严谨规范的管理制度是学年论文顺利运行的基本保证,过程管理的完善对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学年论文作为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其他教学环节相互配合以保障顺利进行。需要建立学年论文过程长效管理机制,学校相关部门应结合专业特征,统筹规划,从命题选题,师资配置,论文规范,学生纪律,成绩评定等方面制定具体实施办法。同时,学年论文的过程管理直接关系到论文的质量,应加强学年论文过程的监控,制定成绩评定标准,让学生真正得到老师的专业指导,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写作能力。
4.4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学生的学年论文是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实施过程中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老师在指导过程中应注重学生研究内容的学术性与规范化,重视学生逻辑分析、论证推理、归纳演绎等方面能力的训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使学生的写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5结语
学年论文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并非一朝一夕所能实现。需要学生的努力、教师的重视、学校相关制度的完善作为保障,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目的。
作者:莫旋 阳玉香 单位:衡阳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王伟,周景坤,章胜晖.国贸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与写作问题的剖析[J].对外经贸,2013(11):142-144.
一、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识迁移,引发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引发学习兴趣,为学生的认知搭建桥梁。
如教学《比例尺》一课时,我出示了学生的照片和校园平面图,让学生同实际事物进行对比。熟悉的生活现象,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通过分析、对比、讨论,学生认识到实际事物与图片的形状是相同的,而大小不同,并且它们大小存在一定的比例关系,照片和平面图是按照一定比例缩小而制成的,从而理解了比例尺的内涵。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我从自行车、汽车的车轮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而偏要做成圆形的来导入,学生被熟悉的现象所吸引,为找寻答案,他们动手进行了实验,自学了课本,很快找到了理论依据,掌握了圆的特征。此时,我没有就此罢休,继续让他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面做成了圆形,联系所学的知识,解释为什么要做成圆形的,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再次联系起来。又如在《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教学中,我设计这样两个问题:把100公顷土地平均分给东风村1至5组村民耕种公不公平?把土地等分成5份,分别种上葱、姜、蒜、青菜、稻谷等合不合理?这些问题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他们熟知土地要根据人数多少来分,农作物要根据需求来播种,从而懂得了等分有时是不合理的,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新的分配方法,这样,自然就引出了“按比例分配”,“按比例分配”的内涵也不言而喻了。
实践表明:脱离实际的教学,把数学知识的学习与学生身边的事物割裂开来,不利于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相反,结合身边的事物引出数学知识,学生会感到亲切、生动、真实、易于接受。同时,能使他们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就生活在充满数学信息的现实世界中。这样教学,符合儿童认知规律,能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和认识周围的事物,有效的促进知识的迁移。
二、加强自身体验,突破教学难点,内化知识
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禁锢实在太多。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经历”、“体验”、“探索”认识数学,解决数学,形成经验,从而使各种能力得到发展。新课标所倡导的理念旨在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节课,无论教科书写得多么清晰,教师讲得多么明白、透彻,要理解教学内容,最终还得靠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感悟、体验才能完成。
在学习《相遇问题》时,为帮助学生理解“同时”、“两地”、“相向而行”、“相遇”等概念,我带领学生到操场上站成两排,要求他们按照教师指令实际走一走,学生在走走停停中很快理解了这些概念,再回到课堂上讲解“相遇问题”时,就迎刃而解了。“体积”是一个难以理解的概念,教学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准备两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在杯里倒入相等体积的水,一只杯子里放入一把铁锁,另一杯里放入一个螺丝帽,让他们观察水平面的变化,思考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通过观察学生领悟到水平面升高是因为物体挤占了一部分空间,铁锁占据空间大,水平面就上升得高,螺丝帽占据空间小,水面就上升得少,从而懂得物体所占空间大小叫物体体积。这种实验的方法比教师简单叙述和学生机械背诵效果要好得多。又如在《圆锥体积》的教学中,因为学生容易忽视圆柱和圆锥等底、等高这一条件,为排除障碍,我有意准备了几组不完全等底,不完全等高的空圆柱和圆锥让学生实验,学生因为忽视等底等高这一条件,结果得不到V=1/3sh。书上的结论错了吗?学生陷入深深的思索。通过分析、讨论、查找原因,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忽视了等底、等高这一条件,教学难点在学生的亲身体验中不攻自破。
此外,还可根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计算家里的水电费、存款利息、装修所需地板砖的块数等等。总之,凡有适宜的内容,都应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学起来轻松、实在、有趣。如此的教学,可建立起学生的大众数学观,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益于学生内化知识。
三、坚持语言表达,促进思维发展,锻炼智力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和思维是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的,语言掌握的过程,也就是思维发展的过程。因而,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是否“会做”,还要关注学生是否“会说”。
在体验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把研究的定义、性质、法则、概念等有层次地用简练的数学语言确切地表达出来。这样,通过语言的锤炼可达到思维的严密。如,教学《小数的基本性质》时,通过观察等式0.1=0.10=0.100,让学生讨论:“从左往右看,小数末尾有什么变化”,“再从右往左看,小数又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什么规律”,“怎样概括这一规律”等等。这样,给学生提供表达思想的机会,也只有让其去表达,才能暴露思维过程中的缺陷。此时,教师根据学生的表达情况,因势利导,给予点拨,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学生通过观察几组算式,概括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倍数,商不变”这一规律,这时可出示6÷2=(6×0)÷(2×0)=3这一式子让学生判断对错。学生很快发现2×0=0,而除数不能为零,原来总结的规律不严密,应补充条件“零除外”才完善。当语言描述准确时,思维也就严密了。
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的发言,教师要多鼓励、多诱导、切忌剥夺不善表达学生发言的权利,要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口。实践表明:坚持要求学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有利于应用语言进行思维活动,有利于正确理解科学的概念与原理,使学生智力得到锻炼。
四、进行多元评价,树立学生自信,激感
传统教学崇尚终结性评价,形式和内容都比较单一,常用的评价语是“答得好”,“真不错”,“有进步”,“学得不错”等等。这种千人一面只重结果,不重过程,不重个性的评价,把教育的复杂性和学生状况的丰富性泯灭于其中。新课标强调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其终极目的在于促进每位学生的发展。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好学生不是打骂出来的,而是夸出来的,正如颜元所说: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如教学《圆柱的认识》时,我放手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圆柱的特征。生1说:“圆柱是由三个面组成的图形。”我当即赞扬他观察能力强。生2通过与同桌比较圆柱的高矮,发现了圆柱的高,我拍着他的肩膀说:“你的发现真伟大。”生3想出了一个与众不同的验证上下底面相等的方法,我称赞他思维灵活,想象独特。当生4用手比划着提出“上下是两个相等的圆,四周一样粗的倾斜图形(指的是斜圆柱)是不是圆柱”的疑问时,我激动得握住他的手说:“你提的这个问题我都没有想到呢!你真是一个爱动脑筋的孩子。”生5概括圆柱的高的定义时,出现了错误,脸休得通红,我当即说:“虽然你答错了,但你敢于发言,敢于表达自己思想的这种精神是值得大家学习的。”
学习是自我发展的基础,多去旁听教学名师或有多年授课经验的老教师上课,学习他们授课的优雅台风、如何把握教学内容的轻重点、与学生的交流方式等,是一种能最直接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方式。正如父母的品行耳濡目染着身边的子女,观摩优秀教师的授课也会深入影响青年教师今后的执教风格。因此,尽量多向几名优秀教师学习,吸取他们各自的优点,不至于总受同种风格的熏陶而无法自成体系。同时,青年教师亦应主动多请不同层次的老师来旁听自己上课,在提醒自己努力备课、提高上课质量的同时,亦可实战性地获得他们提出的宝贵意见,这样便可有的放矢地改正不良授课方式,完善自我。
2看:看视频,看书籍
如今网络资源丰富,获取方式便捷,许多挑战传统授课的教学方法已经被越来越多学生接受。比如国际名校的公开课、TED、可汗学院、Corsera等,许多网络教学资源可以共享、学习。青年教师可以多看看国内外名校、名师的授课方式,尝试采用一些符合现实情况的创新方法,既让学生对新鲜授课方式产生更多的学习兴趣,亦更大限度地挑战教师的自我改变能力。另外,青年教师应多利用时间阅读专业及以外的书籍。一个教师的个人魅力往往能带动学生对一门课的学习兴趣,而魅力的来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位老师对这门课程的熟悉程度以及课外知识的渊博程度。闲暇时多看书,增加自身的知识贮备,让课堂教学变得更有趣味性和生动性。
3练:练习备课,参加教学竞赛
充分备课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练习控制备课的时间,既要充分又要懂得及时停止。先要明确一门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构建好课程的总体框架,再明确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最后精心选择教材和参考资料,进行教学设计,可以针对每一个课程主题累积一套教案,适当延伸地讲述知识点。一位心理学教授说,每次教授一门课以后讲课内容都或多或少要改变,经过6-8年后它们就会有很大的变化。因为一个领域在变化,自己的想法也在不断发展。白岩松采访斯坦福大学的名誉校长时问道“:教授,您从教几十年,在教学中最快乐的是什么?”这位教授答道:“上完课后有学生站起来说我那个问题讲错了。这说明教师备课仍存在疏漏,而且学生也在认真听讲、仔细思考。”因此,青年教师要以正确的态度接受自己上课时犯的错误,要及时更正、调整,边教学边修改教案边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参加教师教学竞技比赛是自我提升的捷径。多参加一些教学类比赛,特别是针对青年教师的活动,通过比赛可以系统、集中地学习到要上好一节课或一个知识点要采取什么手段。同时,可观察比赛对手如何上课,可从他们身上学习到自己不具备的优点。
4聊:与学生交流
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无论是十几个人的小班还是面对上百人的大班授课,教学的过程始终贯穿着互动。而互动除了在课堂上,课堂外与学生的聊天、谈心也是一种有效的互动。如今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有主见,但又因网络等各种方式给予的信息量过多而容易迷茫,难以抓住重点。因而青年教师应常在课间或课后与学生交谈,了解他们的听课感想,对课程的期望,认识学生的心理和认知发展的状态,可以使教师有针对性地更正自己的授课风格和方式,使教师由教学中的独白者变为教学中的对话者。
5思: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圣人孔子云,温故而知新;古人亦以一日三省来不断完善自我。青年教师在自身的成长过程中,也要经常反思、经常回顾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以此警醒自己、改善自我。有效的反思方式有许多,诸如行动研究法、比较法、总结法、对话法、录像法和档案袋法。结合现状,录像法和总结法较为普遍采用。青年教师可录制自己上课的过程,在课后自己观看,发现不足;同时,及时对一天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记录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与其他有经验的老师共同分析。长此以往,既可提高教学质量,又可树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和形象。
6总结
数学概念是构成数学知识的基础。概念教学在整个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在三年的实验研究中,从概念创造性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这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本文就在进行概念的创造性教学时,所要遵循的创造性教学的教学原则,可以采用的创造性教学的教学方法和要完成的创造性教学的教学目标作一简要论述。
小学数学概念的创造性教学是指教师结合所要教学的数学概念,遵循创造性教学原则,运用创造性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目的而进行的教学活动。下面就小学数学概念创造性教学的教学目标、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谈点儿自己的看法和做法。
一、小学数学概念创造性教学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工作的目标,是教学的根本。进行小学数学概念的创造性教学首先要完成一般的教学目标,如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概念、牢固地掌握概念、正确地运用概念等一些有关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目标,完成这些基本的教学目标是实现创造性教学的首要前提。在此基础上,还要完成以下几项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概念教学的基本目标是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而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是发现事物或形的本质属性或规律。发现是创造的一种重要形式。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生用自己的头脑去亲自获得知识也是一种发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在观察、实验、归纳、分析的过程中去理解数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数学的再发现、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开发学生创造力最主要和最有效的措施。一个人的创造力能被开发到什么程度,能否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否具备创新精神。如果一个人不想去创造,即使他的智力水平再高,创造力再高,一切也都等于零;而如果他具有愿意为科学和人类进步献身的高尚品德,那就会给他的创造力发展提供巨大的精神动力,他就可能会为社会做出创造性的贡献。因此,在进行数学概念的创造性教学时,要特别注意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例如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要学的新概念、新知识感兴趣,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大胆进行联想和猜测,以培养学生的挑战性和冒险性;通过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远大理想,培养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优良品质等。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创造是一种实践活动。实践为创造提供要求,为创造提供成功的可能,为检验创造成功与否提供检验的标准,因此可以说实践是创造的基础和源泉。只有积极参与实践,才能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见解、新思想、新方法,才能把握创造的机会进行成功的创造,提高创造能力。同样,创造力的提高,会促使一个人把新的思想、新的见解落实到实际中去,在创造活动中养成实践的习惯,进一步提高创造能力。由此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于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抓住一切机会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创造力的目的。例如可以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出发去探究新的数学知识;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发现新概念;可以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概念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等。
以上各教学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创造性教学的基础,创造性教学的目标则是双基目标发展的结果。因此在概念的创造性教学中,除了要确定双基目标外,还要确定培养创造力的目标,做到在打基础中学创造,在学创造中巩固基础,提高创造力。
二、小学数学概念创造性教学的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教学工作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进行概念的创造性教学首先必须要遵循基本的教学原则,如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面向全体和因材施教的原则、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结合的原则等,这是因为它们是指导教师开展有效的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一般性原则。其次还要遵循以下几项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
主体性原则,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主体精神和主体作用,教师创造性地教,学生创造性地学,使教、学的主体共同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教学是师生双方的共同活动,从知识水平、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心理特点的掌握和教学规律的运用来说,教师是教的主体;从教学是为了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思想品德的转化来说,学生是学的主体。教学中如果没有学生主动的感知、思维,单凭教师的灌输,学生的认识无法实现;如果只有学生主动的感知、思维,而没有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认识同样无法实现。因此在进行创造性教学时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因为它是实现创造性教学的的前提。实施主体性原则要注意:教师要尽量控制自己的活动量,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的机会、时间和空间;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强化学生的自主精神,是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使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得到发展。
2.探索性原则
探索性原则,就是教师要努力使教学活动富有探索性,为学生创设进行观察、探索、发现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联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获取新知,把教学过程转化为学生自觉进行探索新知的过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学习中体验探索的乐趣。探索性原则是创造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根本目的决定的。这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活动以传授为主,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了置学生于被动地位,只能形成对讲授传播的依赖性和被动性,无法经历探索发现的过程,没有求异思维、驰骋想象的机会,抹杀了学生在求知过程中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潜在能力。而儿童本身存在着创造潜能,需要亲历大胆怀疑、多方设想、探索发现、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才能将创造潜能转化成现实的创造能力。实施探索性原则要注意: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讨论、发现;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要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联想和猜测,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
3.实践性原则
实践性原则,就是在教学中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要结合实例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动口、动脑、动手,让学生参与到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要组织有效的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获得运用知识的能力。实践性原则是创造性教学的目的所决定的。创造性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是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创造力在实践活动中得以表现,在实践活动中得到发展。只有积极参与实践,才能提高自己的创造力。实施实践性原则要注意:在教学中要把所讲授的数学概念同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的去理解和掌握概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观察、思考、质疑、想象、动手;特别要注意,凡是学生能自己想出来的、能讲出来的、能做出来的,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
4.激励性原则
激励性原则,就是要帮助学生实现成功,让学生在学和做中能经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愉悦,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以此来激励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热情,使学生能不断地追求新知,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成功是一个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对小学生来讲,成功对他树立自信心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学实验表明:“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欣慰,便会激起多次追求成功的欲望。”教学中经常激励学生并帮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能使他们形成积极进取的心态,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坚定他们的创新意志,进而形成稳定的创造动机。这也是在进行概念的创造性教学时要遵循激励性原则的原因。实施激励性原则要注意:教师要积极寻找学生的成功和进步,发现其闪光点,并及时给予鼓励;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要采取宽容态度,不要过多指责;要容忍学生幼稚的或不成熟的想法,尊重并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要创造机会使学生能经常体验成功,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创造潜能。
以上各教学原则是一个密切联系的统一的整体。在创造性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深刻理解这些教学原则的内在涵义,结合学生和教材的特点,互相配合,发挥这些原则的整体作用。
三、小学数学概念创造性教学的教学方法
(一)引入概念的教学
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它是形成概念的基础。引入这个环节设计、组织的好,后面的教学活动就能顺利展开,学生就会对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比较,继而顺利地形成概念。
1.引入概念的方法
(1)实例引入
实例引入是指利用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所熟悉的事物及实例,从具体的感知引出概念。数学是对客观世界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一种抽象,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的使抽象的数学概念用学生所接触过的、恰当的实例进行引入。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由于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因此不能直接给出“分数”的定义,必须从具体到抽象帮助学生逐步形成“分数”的概念。教学时,可以通过列举大量的、学生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平均分配物品的实例,如平分一张纸、一个圆、一条线段、4个苹果、6面小旗等,来说明“单位1”和“平均分”,然后再用“单位1”和“平均分”引出“分数”这个概念。
(2)旧知引入
旧知引入是指利用学生已掌握的概念引出新概念。数学概念之间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许多新概念是建立在已有概念的基础上,是旧概念的延伸和发展。利用学生已有概念引申、推导出新概念,可以强化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帮助学生建立概念体系,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是系统的、完整的。利用这种方法引入,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讲小数乘以整数或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时,可以从整数乘法的意义引入;讲公约数、最大公约数的概念时,可以从约数这个已有概念引入。
(3)计算引入
计算引入是指通过计算发现问题,通过计算引出概念。教材中有些概念既不便用实例引入,又与已有概念联系不大,就可以通过对运算的观察分析,发现其中蕴含的本质特征,揭示数量或形的本质属性,达到引出概念的目的。如教学“倒数的认识”时,可以先给出几个乘积是1的两个数相乘的算式,如“3/8×8/37/15×15/73×1/31/80×80”,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再观察、分析,从中发现规律,继而引出“倒数”定义。
(4)联想引入
联想引入是指依据客观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引入方法。由于数学知识间存在着类似、平行、递进、对比、从属、因果等关系,这就使学生的大脑能将两个看似互不相及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学生的思维像展翅的雄鹰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教学中启发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引发多端的联想,会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自由联想的天地中获得最大发展。如在教学“百分数”时,上课伊始就给学生提出这节课要学习“百分数”,要求学生根据课题进行联想,学生依据自己的直觉大胆想到“百分数与分数有关”、“百分数与百有关”、“百分数可能是一种特殊的分数”等,然后再引导学生学习新课。这样引入,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
2.引入概念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引入概念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方法,要依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选择适当的引入方法。引入概念,它的任务并非是单一的,所起的作用也不是唯一的,因此在教学中所采用的引入方法往往是各种方法的协调运用。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既可以用“旧知引入”,即根据除法与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引入;也可以用“计算引入”,即让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都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通过计算,发现分数的大小不变,从而达到引入的目的;又可利用“联想引入”,让学生对课题展开联想,引入新课;还可以先采用“联想引入”,再采用“旧知引入”。
(2)要适当的运用变式。变式就是变换概念的非本质属性,突出本质属性,从而促进学生对概念的正确理解。在进行概念的引入教学时,往往由于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的某些片面性,会使学生忽略对事物本质属性的认识,影响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这就要求教师在举例或使用教具时,要适当的运用变式。如使用角、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梯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教具时,不能总是固定在一般位置上,而要采取变式的方法,变换教具的方位,然后再引导学生分析不同事物的各种性质,找出同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特征,这样学生才能不受事物的非本质属性(方位不同)的影响,正确的理解和掌握概念。
(二)形成概念的教学
形成概念的教学是整个概念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概念的形成是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感知、辨别而抽象、概括出概念的过程,因此学生形成概念的关键就是发现事物或形的本质属性或规律。
1.形成概念的方法
(1)比较发现
比较发现是指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总结出本质属性或规律。这种方法是针对事物之间的异同点进行探索,能提供对事物较为全面的认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发现方法。运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正确认识数学知识间的异同和关系,防止知识间的割裂与混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如教学“质数和合数”时,先给出一些自然数,让学生分别找出这些数的所有约数,在比较每个数的约数的个数;然后根据约数的个数把这些数进行分类,①只有一个约数的,②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的,③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的,即约数有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最后引导学生根据三类数的不同特点,总结出“质数”和“合数”的定义。
(2)类比发现
类比发现是指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某些属性上都相同或相似,联想或猜想它们的其他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继而得到新的结论。它是依据客观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的普遍联系━━相似性,进行猜测得到结论的发现方法,它可以使学生明确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概念系统。教学中适当地对学生进行“类比发现”的训练,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手段。
例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根据比与分数和除法之间的关系,即比的前项相当于分数的分子或除法中的被除数,比号相当于分数线或除号,后项相当于分母或除数,比值相当于分数值或商;再根据学习分数时学到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大胆进行猜测,在“比”这部分知识中是不是也有一个比值不变的规律;最后通过验证,得到“比的基本性质”。
(3)归纳发现
归纳发现是指引导学生对大量的个别材料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总结,从特殊中归纳出一般的带有普遍性的规律或结论。归纳发现是一种不完全归纳,但它仍能从特殊事例中发现该类事物的一般规律,因此这种方法也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发现方法。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具体实例的直接观察,进行归纳推理,得出结论;也可以让学生对实际例子进行分析,归纳出结论。
例如在讲“乘法分配律”时,先让学生计算:
①(32+25)×432×4+25×4
②(64+12)×364×3+12×3
计算后很容易发现每组中两个算式的结果相同。再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可以看出左边算式是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右边算式是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虽然两个算式不同,但结果相同,然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乘法分配律”。
(4)操作发现
操作发现是指讲授新的知识前,教师要求学生制作或给学生提供学具,上课时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操作、实验,使学生主动地、独立地发现事物的本质属性或规律。操作是一个眼、手、脑等多种器官协调的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去发现概念,可以开发学生的右脑功能,使学生的左脑和右脑协调发展;利用操作发现还能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能使学生经历知识产生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经过亲身实践,在探求知识的过程中揭示规律,建立概念,掌握新知。
如讲解“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让学生那出课前准备好的不同的三角形(任意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直角等腰三角形等),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拼摆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或者正方形,然后找出原来三角形与所拼成图形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它们的关系和所拼成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可以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5)尝试发现
尝试发现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直接把现成的结论告诉学生,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进行尝试活动,使学生在尝试中学习,在尝试中发现,在尝试中成功。尝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尤其是未知事物的一种方式。许多发明创造都是通过尝试而成功的。教学中让学生尝试着去进行发现,成功了可以使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概念;如果失败,则可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错误,使学生了解错误产生的根源,为下一步的尝试成功打下基础。
如教学“带分数乘法”时,出示“”,让学生进行尝试计算,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做出了以下几种解答:
然后让学生对几种方法进行评价,发现每种方法的优点及不足,最后总结出一般的带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2.形成概念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适当运用对比。对于容易混淆的新旧概念,要通过分析、对比找出它们的异同点,既要找到它们的内在联系,又要找到它们的根本区别。例如,在学习“反比例”的意义时,“正比例”的意义往往影响学生对“反比例”意义的理解;也可能出现学生学习了“反比例”的意义后,而干扰学生对“正比例”的理解与掌握。这就需要及时地引导学生对这两个概念进行对比,找出两个概念的相同点(它们都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一种关系),以及它们的不同点(“正比例”是在比值一定的情况下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反比例”则是在积一定的情况下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就能清晰地建立“反比例”的概念,而不会与“正比例”产生混淆。
(2)要及时作出言语概括。数学中的有些概念是给予了科学的定义,而有些概念则不给定义,是通过描述或举例说明的方法给出的。在形成概念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把所学概念准确、精炼、及时地概括出来,使其条理化,便于学生记忆。在进行言语概括时,注意要让学生动脑总结,教师不要包办代替;总结准确的要加以肯定,予以表扬,不准确的要及时纠正,予以鼓励。进行言语概括还要注意适时,要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学生丰富了感性认识后,顺水推舟地揭示概念,如过早地概括出概念,学生就会对概念死记硬背,使概念的掌握流于形式;过晚就起不到组织、整理概念的作用,达不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目的。
(三)运用概念的教学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概念的运用则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它们是学生掌握概念的两个阶段。通过运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可以加深、丰富和巩固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掌握,并且在概念运用过程中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等,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1.运用概念的方法
(1)复述概念或根据概念填空。例如:
①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复述比的基本性质)
②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的数,叫做分数。(填关键词语)
(2)运用概念进行判断。例如:
①判断正误:
a.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b.“32+X=69”是方程。
②选择:下面哪些方程,哪些不是方程?为什么?
4+3X=106+2X7-X>3
17-8=98X=018÷X=2
(3)运用概念进行推理。例如:
①填空:
a.如果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b,那么a和b是()。
b.奇数+奇数=()奇数×奇数=()
奇数+偶数=()奇数×偶数=()
偶数+偶数=()偶数×偶数=()
②判断:
a.如果ab=7,那么a和b成反比例。
b.一个自然数,不是质数就是合数。
2.运用概念的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中主要是通过练习达到运用概念的目的的。练习是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练习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练习的目的要明确。在练习时必须明确每项练习的目的,使每项练习都突出重点,充分体现练习的意图,做到有的放矢,使练习真正有助于学生理解新学概念,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如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新学概念和形成基本技能,可以设计针对性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定式的干扰,进一步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可以设计变式练习;为了帮助学生分清容易混淆的概念,可以设计对比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扩展知识的应用范围,加深学生对新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可以设计开放性练习;为了帮助学生沟通新学概念与其他知识的横向、纵向联系,促进概念系统的形成,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设计综合性练习等。
(2)练习的层次要清楚。小学生认识事物不能一次完成,需要一个逐步深化和提高的过程。因此练习时要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逐步加深练习的难度。如学过“商不变的规律”后,可以安排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a.90÷30=(90×)÷(30×2)15600÷1300=156÷
这一层是基本练习,它是刚学完新课之后的单项的、带有模仿性的练习,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正确的认知结构。
b.根据72÷9=8,说出下面各题的结果:
720÷90=7200÷900=72000÷9000=
这一层是发展练习,它是在学生已基本掌握了概念和初步形成一定的技能之后的练习,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熟练的技能技巧。
c.填空:
(1200×4)÷(400×)=3
(1200÷5)÷(400)=3
(1200)÷(400)=3
这一层是综合练习,它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深化概念,提高解题的灵活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实现由技能到能力的转化。
在板书、作业批改以及日常工作用字方面,都要以工整、美观和干净的书写为学生做出表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一手好字势必会引发学生的模仿。最后,注意指导学生书写。很多学生书写杂、乱、差,究其原因是写字时“双姿”不正确,即坐姿和拿笔姿势不正确,对此,教师应及时发现和纠正。一年级学生初学写字,教师要注重对他们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从简单的笔画入手,让他们学会正确起笔、行笔、收笔。在学生写字时,要先让他们观察例字的笔画,然后看教师示范,注意观察书写时的笔顺和整个字的结构安排。指导学生书写不是一时、一学期的任务,是需要常抓不懈的,只要学生提笔写字,就要让他们写得规范整洁。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开阔视野,可以丰富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让他们终身受益呢?第一,要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读书,所以低年级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就应从培养兴趣入手。教师要善于分析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了解各年级学生喜欢读什么,喜欢看什么,然后向学生推荐适合学生的课外读物,如童话故事、成语故事等。第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卫生习惯。很多学生读书不注意姿势,有的趴在桌子上看书,眼睛离书本很近;有的边读书边吃东西,结果弄污了书本。这些都是不好的习惯,教师要及时发现并予以纠正。第三,让学生坚持每天阅读。小学语文课时较多,教师要合理安排,每天给学生留出一定的阅读时间,一到阅读时间就让学生专心读书。久而久之,读书便成为了习惯。第四,要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读书的习惯。小学生到三年级就已经懂得了如何使用字典和词典等工具书,这有利于解决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生字难题,工具书能使他们顺利地阅读下去。字典、词典是不说话的教师,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养成勤查工具书的习惯,让字典、词典成为学生阅读的得力助手。第五,要培养学生边读边动笔的习惯。小学低年级学生读书最好要边读边写,即便是最简单的勾画圈点也是有益的,如画出自己不懂的或喜欢的句子,记下某个词的含义,积累下好词好句等。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点:(1)带头读书,营造氛围。学生读书时,教师也要坐下来读书,要求学生做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如边看边写、边看边查等。(2)引导学生合理买书。除学校图书室、班级读书角外,教师要让学生多进书店、逛书市,把零花钱、压岁钱用在买书上,建立属于自己的小书柜,让学生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都能读书。(3)及时表扬读书优秀者,激励其他学生积极读书。班级可定期开展读书评比,选出平时读书表现突出的学生,让其他学生受到鼓舞,奋发读书。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
小学数学研究的11种简单应用题,归纳起来实际上是以下四种关系的应用题:相并关系、相差关系、份总关系、倍数关系。下面就后两种关系的应用题做个具体说明。
一、份总关系的应用题
马老师非常重视概念教学。因为数学概念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本质属性。只有抓住了最基本的概念与有关知识的联系,才能使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
这部分的概念教学是在二年级第一学期完成的。教师在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就已经渗透了每份数、份数、总数的概念。如每盘有2个梨,有这样的3盘。
其中每盘有2个梨,就是说每部分的数是2,渗透了每份数;有3盘,就是有3部分,渗透了份数,这节课不仅让学生理解相同加数也就是每份的数,相同加数的个数是份数,更重要的是理解每个数量所表示的意义。这样就为学生学习数量关系铺平了道路。
教师在讲除法的意义之前,要讲清“平均分”这个概念。因为“平均分”是除法的核心。要通过“平均分”理解除法的意义,沟通减法和除法的关系,渗透乘法与除法的关系,同时也渗透了份总关系。
二年级第二学期开学后,我们便引导学生重点弄清每个数量的含义,理解数量关系。例如:每盘有2个梨,有这样的3盘。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是知道1盘是1个2,就能知道3盘是3个2,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梨,也就是要求3个2的总数是多少。知道一共有6个梨,有这样的3盘。这两个数量的关系是3盘梨的总数是6,6是3盘梨的总数。要求一盘有几个梨,就要把6平均分成3份。知道一共有6个梨,每2个装在一个盘里,这两个数量的关系是有1个2就有1盘,6里面有几个2就有几盘,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的同时,对应用题条件及问题的结构进行渗透,使学生形成初步的逻辑推理能力,为分析解答有关乘除法应用题打下坚实的基矗通过这样有层次、有目的的教学过程培养了学生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抽象、概括的能力,从学生的反馈中也能看出,马老师这种步步渗透、层层深入,抓住概念理解数量关系,在这个基础上学习解答应用题的方法是非常科学的,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的。正像马老师所说,“正确解题思路的形成,决定于对数量关系的正确判断,而正确的判断又来源于概念的正确建立”。
二、大小数四则应用题
大小数这部分知识可分为这样三部分:大小数的概念;大小数的关系;大小数应用题。
(一)大小数的概念
这部分又可以分为以下几层:
第一层:认识“同样多”。
“同样多”是研究大小数之间关系的桥梁,只有在深入理解“同样多”的基础上,才能很好地理解大小数之间的关系。
马老师对“同样多”概念的渗透,在教学第一册教材认识数“2”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当学生知道2朵花是由左边的1朵花和右边的1朵花这两部分合并起来的时候,问学生“左边和右边花的朵数怎样”,学生能够说出“一样多”、“一般多”,这时马老师给学生准确的概念,这就是“同样多”。这是通过具体实物在学生头脑中初步建立“同样多”的概念。在学“<”、“>”和“=”符号时,先讲“<”和“>”,目的是为了学“=”,理解“同样多”,这里仍然是通过实物图让学生理解,如3个苹果和3个梨比较,没有多余的苹果,也没有多余的梨,我们就说苹果和梨的个数同样多,也就是3和3同样多。这时学生从具体的两部分同样多,已经认识到两个数同样多,同样多可以用“=”表示,也就是“=”表示两个数同样多。
以上所举这些例了都是通过学习“10以内数的认识”的过程中,逐步渗透“同样多”这一重要概念的。
第二层:认识“大数、小数、同样多”。前面所理解的“同样多”是两部分正好相等,这一层所要理解的是小数和大数里的一部分“同样多”,如:3个苹果和5个梨里的一部分同样多,其中3个梨是5个梨里的一部分,3个苹果又和梨的这部分同样多,所以说苹果的个数只相当于梨里的一部分,即小数相当于大数里的一部分,在这里“同样多”就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同时“3”为什么是小数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梨的“5个”为什么是大数呢?因为5个梨和3个苹果比较,l个苹果对1个梨,这样一对应,再继续比,苹果就没有了,梨还有两个,通过比较,很自然地把大数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是和小数同样多的,另一部分是比小数多的,那么把5个梨分成1和4,行不行呢?如果这样分比不出谁大谁校分成2和3行不行呢?仍然是量在变化,还是比不出谁大谁校只有当把5个梨分成和苹果同样多的3个和比苹果多的2个的时候,才能通过比较得出5是大数。所以把大数分成两部分是在两个具体数量比较过程中自然得出的。
第三层:通过大量实物图巩固大、小数和同样多的概念。
要达到这一层的目的可不是一日之功,在这一阶段,马老师要求每天用5--10分钟的时间让学生以不同形式、多种角度循序渐进地来巩固这部分知识。
第四层:从实物图过渡到线段图,进一步理解大数和小数,仍然利用每天5--10分钟的时间进行训练。
以上这四个层次均为大小数应用题的准备阶段,通过这一过程的训练使学生比较深入地理解了“同样多”这一概念,初步认识了大小数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有了初步的分析能力。
(二)大小数的关系
大小数的关系,也就是研究大数、小数、差这三个数量的关系,大数和小数、大数和差、小数和差,这三个数量中每两个数量间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3个苹果和5个梨进行比较。3个苹果和2个梨的关系:这2个梨是比3个苹果多出来的部分。2个梨和5个梨的关系:2个梨是5个梨里的一部分。3个苹果和5个梨的关系:3个苹果相当于5个梨里的一部分。要研究这三个数量的关系仍然要抓装同样多”这个概念,以“同样多”作桥梁,把“大小数的关系”转化为“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去分析理解。
这一部分也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深入理解“同样多”,初步理解大小数之间的关系。
第二层:(理解“多”和“少”)深入理解大小数的关系,初步理解解答有关应用题的思路。
第三层:(理解关键句)深化大小数之间关系,理解大小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初步培养学生逻辑判断推理的能力。
(三)大小数四则应用题这一部分,数学教师应抓住关键句分析题目,目的是深入理解大小数之间的关系,掌握解答有关应用题的思路,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使画图分析、解答成为一体。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每人早自习出两道应用题,让学生自己分析解答,直到现在(二年级第二学期)还练习这样的题目。
通过每天几分钟的积累,使学生有了新的认识、新的效果、新的高度。
柏拉图的语言论建立在理念论的基础上。在柏拉图那里,在现实的感性世界之外,还有一个理念世界。感性世界是纷繁芜杂、变动不居的,只有理念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正如现实感性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一样,书写文字也是口说的言语的摹本。言语是直接的,透明的,能反映讲话者当下的思想,书写文字不过是对语音的转录、摹仿,是一种对言语的重复,是言语的替身。思想一旦用文字固定下来,就失去了与语音、语境的活生生的联系,也就暴露给了误解和歪曲。因而言语是在场的,第一位的,而书写文字可以存在于说话者的不在场、言语的不在场,只能是对言语的一种扭曲的再现,因而是不在场的、第二位的。这就是德里达所批判的“语音中心主义。”他在《柏拉图的药》一文中,通过对作为文字的“药”这个意象的分析,对柏拉图乃至整个西方哲学史的关于扬语音、贬文字的“语音中心主义”进行了分析和鞭挞。
在柏拉图的《斐德若篇》中,苏格拉底讲了一个关于文字的神话:埃及有个神叫图提,他发明了数目、算术、几何、天文、文字等许多东西。有一天图提想把他的这些发明献给国王,国王收下了数字、几何、天文、地理,却坚决谢绝了文字。尽管图提把自己发明的文字当作医治教育和记忆力一剂良药来看待,但国王却认为“你所发明的这剂药,只能医再认,不能医记忆。”文字的发明并没有帮助我们记忆,相反却威胁和损害着我们的记忆。“如果人们学习书写,它就会在灵魂中助长遗忘。灵魂将不再回忆,因为它将依靠那写成文字的东西,这些东西不再从灵魂之内,相反却借助外在的标记来唤起对事物的记忆。”而记忆在柏拉图那里是有着特殊含义的。因为作为真理的理念只存在于彼岸世界,人们是无法靠认知抓住理念的。那么人如何才能达到对真理的认识呢?柏拉图认为,人在来到这个世界上以前,他的灵魂已经经历了无数个轮回,已经掌握了真理,一旦转生为人,就把真理遗忘了。因此,要重新获得真理,就必须努力去回忆自己的灵魂原来对于理念世界的认识。因而,通过助长遗忘,文字切断了通往真知的道路。所以,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虽然睿智,但述而不作。而柏拉图为了转述老师的思想,使用对话体形式,以尽可能透明和忠实的方式转述老师所说的话。而庄子的言意观是由其道无本体论所推导出来的。庄子的道是“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它不是神灵的产物,而是自然的产物,所谓“道法自然”,“天道自然无为”。“自然”即自然而然,顺应天地万物的规律。庄子眼中的“道”是宇宙之本体,万物之源头,无形无色,无始无终,是不可言说的,所谓“道不可言,言而非也”(庄子•知北游)。就在《天道》篇中,庄子又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成玄英疏:“随,从也。意之所出,从道而来,道既非色非声,故不可以言传也。”《庄子•天道》中轮扁对桓公说:“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对书写文字的不信任,也看到一个道———意———书的层级解构,因此,在庄子和柏拉图之间似乎有了相似性,但这是否意味如张隆溪先生所说的,“思想、言说和文字的形而上等级制度不仅存在于西方,同样也存在于东方;同西方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一样,中国也有一个类似“书、言、意”的形上等级制,也存在着理性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事实上,庄子的有关言意关系的讨论的实质是“言”和“道”的关系,他意在说明作为表意工具的人为语言在“不期精粗”、超越了“形色声名”的最高层次的混沌之“道”面前是无能为力的。道既然是虚无、混沌的状态,那么任何人为的通过语言或思辨来悟道的努力都将是南辕北辙。他否定的是作为整个语言文字的“言”,其中也包括“书”,而并没有刻意地将作为口头言说的“言”和书写的“书”区分开来。在其他地方,庄子也同样使用了“言”字,如“道昭而不道,言辨而不及”(《齐物论》),“言者所以在意”(《外物》),“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致,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秋水》),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在中国传统哲学中,“言”和“意”是用来表达语言和思想的一对范畴。“言”并不对应于英语中的“speech”,而是代表包括言辞、名称、书、文等在内的语言的总体。如魏晋玄学的“言意之辨”就是围绕着“言”能否尽“意”展开的,又如老子的“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孔子的“吾欲无言”,或者陆机所云“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刘勰的“意翻空而易奇,言证实而难巧”,其中的言都没有仅指口头言说的意思。尽管庄子反复强调道不可言,然不可不言。事实上他也一直在言,《庄子》一书洋洋洒洒十万余字即是明证,这就是所谓的“道”与“言”的悖论。只不过他主张不可执著于日常人为语言的拘囿,所谓“不落言荃”,因为世人往往满足于浮华之词,执着于形名声色,“道”反而因为“言”而被遮蔽。所谓“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所以,他主张“无言”、“忘言”。“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语言只是传情达意的工具,语言本身不是目的,终极目的是体悟道,达至与道合一的大美境界。在这个意义上说,庄子的语言观带有强烈的工具论的色彩。“言不尽意”、“得意忘言”的思想对中国古代文学创作和文论产生了深远、巨大的影响。魏晋的“言意之辩”将其引入文学理论,成为诗学“意在言外”的源头,成为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标准的原则,形成了中国古代注重“意在言外”的传统,并为意境说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庄子的这种“自然”哲学也形成了崇尚天然、反对人为的艺术创作原则和审美标准。在文学创作上,庄子强调不要受语言文字的局限,而要“得意忘言”,求之于言意之表,而入乎无言无意之域。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尽管庄子和柏拉图都对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表示了怀疑,但在柏拉图这里,语言被分割为口说的语言和书写的文字,他否定的是后者,而非前者,恰恰相反,作为声音和意义结合体的口语在他看来是最完美的直接表达意义的理想语言。
德里达在《书写学》中指出,这种语音中心主义从柏拉图开始,到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卢梭直到索绪尔,形成了一个清晰的传统。在柏拉图看来,诗人只是肤浅的轻率的模仿者,对摹仿的对象一无所知,不可能达到对事物本质的理解,而只有睿智的哲学家通过理性的思考才能达致真知,步入绝对美的殿堂。因此哲学的地位要远远高于文学,文学需要哲学的指导、制约,文学只不过是哲学的婢女。而庄子否定的是整个语言系统,无所谓口说的言语和书写的文字之分。柏拉图贬抑文字是出于对文字自身缺陷的考虑,在拼音文字中,书面语不能单独承载意义,而只是语音的转录、摹本。庄子对语言的否定,是基于道“虚无”“混沌”的本性之考虑。汉语作为一种由图像演化而来的表意文字,并不被视为声音的符号,是一种直接表意的自足的语言,正因如此,德里达从汉语中发现了反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根据,“我们已经拥有在所有逻各斯中心主义之外发展起来的文明的强大运动的证据。文字并不削减言语,它是将言语纳入到某个系统。”
二、结语
关键词:现代英语教学;素质教育;以人为本;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现代化手段
1.英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
现在世界上说英语的人越来越多。作为国际交往的语言,英语的作用很大。在联合国,英语是几种通用语言之一,且被使用得最多。在国际航空、航海和体育界,英语是不可缺少的交际工具。在国际贸易中,英语也是最重要的媒介,连西德和日本的出口工业都要用到它。在科技界,英语也是国际性语言。
人类彼此间的交往随着国联互联网的普及而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频繁。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科技交流和信息交流已成为人类生活的一个须臾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外语学习、外语教学特别是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诚然,语言的本质是工具,但人类在进步,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外语已从一种工具变为一种思想,一种知识库。没有掌握外语犹如缺乏一种思想,缺少了一个重要的知识源泉一样。多学一种外国语,等于在本来没有窗的墙上开了一排窗,你可以领略到前所未有的另外一面风光。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会一门外语不但是多了一双眼睛、一对耳朵和一条舌头,甚至还多了一个头脑。
从学习者的认知角度来看,因为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认识世界的工具,掌握一种语言也即掌握了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而学习另外一种语言就意味着学习另外一种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在当前人们津津乐道于素质教育的话题时,更应当看到外语教学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必然产生重大影响。现代英语教学不仅仅局限于教学生课本上的东西,而是要通过教课本上的知识让学生了解这个世界发生过什么,正在发生什么?学生不仅仅是学几个单词、会几篇课文、考试过关就意味着在学英语,而是通过对英语的学习,让他们拥有掌握更多知识的神兵利器,犹如给盲人带来了光明,给残疾人送去了轮椅。人们可以通过学习英语了解更多外国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人文地理等。英语已经从一种单纯的工具变成了一种思想、一种资源库。
2.新课程下的英语教育
实施课程改革后,新的高中英语教材词汇量大,题材涉及面广,不仅涉及艺术、科技、音乐、天文地理的知识,还涉及到许多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例如急救、健康饮食、肢体语言、文化遗产和未来生活等。而这些课程的设置就正好反映了课程和教学这个问题。
(一)课程的本质是教学认识的客体——人类认识的成果——知识
为什么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要设置课程呢?课程到底是什么?教育是谋求学生发展的;人的发展是通过实践和认识活动,主体客体化和体主体化的统一过程实现的;学生作为主体,如果没有客体,不作用于客体,就不会发生认识,就无从发展。教育者之所以要设置课程,实质上就是为学生主体提供认识的客体,以便学生作用于课程这个客体,发生教学认识过程,实现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促进学生的发展。所以说,课程的本质就是教学认识的客体。课程的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中介性。它是认识的对象,又是认识的中介和工具。它主要不是自然客体和社会客体,而是精神客体,学生不是直接跟自然界,社会现象打交道,而是通过课程这个中介客体去认识世界。所以说,课程本质上就是教学认识的客体,也就是人类认识成果,也就是知识。
由于主体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主体掌握客体的结果,所以客体就有促进主体发展的功能,并且客体的性质决定着主体发展的性质。知识作为学生认识的客体,就有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决定着学生的发展。《英语课程标准》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进而解释道:“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转引自张献臣,2007:23)。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于社会的主体人才的要求不同,这就必然要对我们的教材实施改革,使之适应社会的要求,经济的发展,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而这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就提高了很多,在教学之前要先把这些内容了解地透彻。
(二)教学的主要工作就是将知识打开,内化,外化(刘硕,2003:1)
教学工作就是将人类历史经验的精华即科学知识转化为学生头脑里的精神财富,近几十年的研究,特别是苏联维列鲁学派和皮亚杰的活动学说,更揭示了知识与发展之间联系的具体机制,这些研究提供了新的论证,进一步说明:课程主要是知识,学生的发展就是对知识展开教学工作的结果。教学工作不是别的,主要就是对知识进行种种“加工”的工作。
客观知识究竟要怎样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呢?把定理,公式等等简单地呈现给学生,肯定是不行的。必须由教师领导着学生进行一系列的工作,也就是建构主体的学习活动。
首先,将知识打开。知识好比一个百宝箱,里面藏了大量珍宝:不仅内含有关于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而且内含有人类主观能力、思想、情感、价值观等精神力量、品质和态度。知识不会自动地呈现出来,也不能简单而直接的拿来,因此要想办法让学生经历一下,并且不只是简单经历,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亲身去体验。所谓将知识打开,就是把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还原,展开,重演,再现……
例如,应尽量在日常教学中设法给学生创造交际情景,便于学生在口头上和笔头上运用所学的语言。交际情景的创设在对话课教学中是最重要的一环。教育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J.S.Bruner)认为,人的认识过程是对进入感官进行选择,转化,储存和应用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应全方位地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才有可能达到良好的效果。
1.利用视听效果增强情景的真实性和趣味性
课文中的许多情景(如地震等)大多数学生没有亲身的经历或体验,而文字的抽象描述也难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让学生观看地震资料片段,学生便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就能够比较容易地理解和体验“quake”和“shake”等词的意义,也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cutoff”和“falldown”等词组用法。
2.利用声像效果拓宽学生的交际领域
教师可以利用录像机等设备给学生放录像,让学生仔细观看,并有机会相互交流。例如在SEFCBOOK1AUNIT6GOODMANNERS课时,就可以给学生观看有关西方国家的餐桌礼仪及其他礼仪和我们国家相关的录像,让学生能够深入全面地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其次,将还原,展开,重演,再现……的活动方式和过程,加以简化。
这也是很重要的。因为原原本本地照搬或复制知识原始获得的实践认识活动方式和过程,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展开和简化,特别是简化有两种水平和形式,即物质的水平和形式,言语的水平和形式,以及多种过渡的形式。情境教学告诉我们,创设情境的手段和途径包括:生活展现,实物演示,图画再现,音乐渲染,表演体会和言语描绘。通常理科教学中采用的探究学习或发现学习方法,则是提出课题,提供一定的结构性材料,引导学生自己操作,或表演,或实验、报告、评价。其中,物质水平和形式占主导,也包括语言及多种过渡形式。按照加里培林的研究,内化的一般规律先是通过对实物的操作进行具体动作思维,同时用言语来表述,进而脱离直观,借助表象进行思维,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符号操作,从而实现知识的内化。
再次,知识内化的真正完成,真正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还需进行外化过程,即把此前领会的知识通过操作和言语展开,呈现出来,在教学实际过程中,就是练习、实习、实验、操作、问答、考试等过程。
3.外语教学必须“以人为本”
树立主体意识、造就独立人格已成为现代国际教育思想变革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各个教育领域,人们越来越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人们意识到对学习的最终结果起决定作用的是学习者本人。任何成功的教育必须充分考虑到学习主体的个性特征。
在外语教学中,在理论上“无懈可击”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但在真正广泛运用时却常常不能达到预期目的。要想搞清楚其中的原因,必须研究学习主体,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素质教育上寻根求源。
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学习者之间存在着差异。学习者并非可塑的泥土,可由老师任意捏成其它的东西。他们各自有独特的性格、动机和学习风格,这些特征都会影响学习者在课堂上的表现。教师的职责一是教给学生知识;二是教给学生如何获取知识的知识,即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一是“鱼”,二是“渔”,授之于鱼,不如教之于渔。外语教学的过程中,“渔”就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习者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这远比简单地“授之于鱼”要重要得多,对学生也有用得多。
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看,学习过程中影响学习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是学习者的情感控制。近几十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在外语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情感因素,包括动机和态度等对外语学习的效果起到相当大的作用。如何将素质教育理论引入外语教学是当前外语教学的一大课题。外语学习成功的因素中,除了智力因素外,更重要的是那些非智力因素。
外语教师的教学重点应该放在教学内容、教学大纲和考试形式上,还是应该将教学重点转移到学生的性格、兴趣、情绪等方面的培养和控制上?这就涉及到教育思想要如何转变的问题了。事实证明,认为自己“民主、开放、平静、友好、体贴、乐于助人、聪明、富于逻辑性和快乐”的人,一般来说,其学习外语成功的可能性要大于其他性格的学习者。
4.新课程改革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培养“一专多能”的跨学科、复合型中小学教师。
新课程改革对于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的工作不仅是简单的传授知识,什么样的知识、怎样去教,这些问题都要求教师去推敲,去思考。要注重研究,注重分析,注重不断地兴利去弊,推陈出新,注重不断地改革,改善它。
那英语教师应该怎样去做呢?
首先,确立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英语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2)其次,可以根据英语新课标的理念,将3P模式发展为5P模式:Preparation(准备)、Presentation(呈现)、Practice(练习)、Production(运用)和Progress(评价)。
Preparation的功能是承前启后,导入新话题或新内容,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经验,启发想象或预测等。新编英语教材中基本上都有“Warmingup”环节,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教学活动逐步导入新内容的学习,比如复习、预测、讨论、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等。
Presentation的功能是呈现新的语言知识。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形式或创设不同的语境来介绍新的语言知识,比如用实物、动作、图画、简笔画、英语解释、汉语解释等。
Practice的功能是对新语言知识的操练(drills)和练习(practice)。这种练习通常是控制性的(controlled),它包括从非交际性语言活动到有意义的(meaningful)各种练习,再到各种具有一定交际性(communicative)的语言活动。
Production的功能是真实运用语言。这一步的功能是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要求比Practice更高。语言活动通常是真实的或模拟真实的,具有真实的情景和真实的目的,要求学生运用真实而自然的语言,达到一个真实的结果。主要活动形式通常是让学生完成真实的交际任务(realtasks)或项目(projects)等。
Progress的功能是检测和巩固。通过小结和检查等评价方式来检测和巩固学生所获得的语言知识和经验,让学生在评价中反思,在反思中进步(刘道义,2006:123-125)。
新教材要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全体学生”是量,“全面发展”是质。质和量要一起抓,一个不能少。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关键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这个过程要经过“要我学—我要学—我能学”的阶段。让学生从对教师的依赖逐渐变成独立学习,更关注学习的情感,为学生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多用鼓励性话语,多给他们语言实践的机会,少用命令式的语言,多用建议性语言。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教师要与新课程同步发展,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业务专业水平。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一种超强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转变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在教学中的角色,适应新课程提出的新要求。要自觉地在情感、意志上不断调适,而且要具备能够分析、讨论、评估和改变其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刘道义等.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3-125.
[2]刘硕.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点思考[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