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师对学生的寄语范文

教师对学生的寄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师对学生的寄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师对学生的寄语

第1篇:教师对学生的寄语范文

一、《学记》中的学生观

学生是《学记》全文的出发点和归宿。在古文中“学”字派生出“教”字,有段时期两个字可以通用,但《学记》不命名为《教记》,就充分显示了先秦教育家以“学”为本的教育思想。

(一)唤醒学生:注重学生学习的内在主动性

《学记》非常注重学生学习的内在主动性。“善学者,师逸而功倍;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教的最终作用取决于学生。《学记》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关注学生的内在主动性:

1、有志于学。“凡学,官先事,士先志。”要做学问,首先要坚定志向。“一年视离经辨志”,入学的第一年就考查学生的志向,说明了《学记》中对志的重视。

怎样让学生有志于学,《学记》中写到:“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又说:“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有大德的圣人,不局限于一官一职;有大道的圣人,不会像器物一样各施其用;有大信义的圣人,不会受到盟言誓约的限制;伟大的天时,不会是整齐划一的。这四项都是因为体源盛大,而体用没有不具备的。因此明察了这些情况,就可以有志于学习,对学习从根本处去宏大了。

教师既要在大化无痕中引导学生立志于学,又要放手让学生的内心自由地发展,在自发自觉中萌生学的志向。“未不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天子在夏天祭之前不到学校考察,使学生能够优游宽缓地用心学习。老师时常静观默察,不必说话,使学生在内心自觉地受到启发。

2、乐于学习。《论语》中写到:“知之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只有从学习中得到快乐,才能喜好学习。《学记》从反面论证了让学生乐学的方法。“不学操,不能安弦;不学博依, 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调弦,要学调琴的基本动作;学诗,要学广博的比喻;行礼,要学各种服饰制度;要乐于学习,就要先引起对六艺的兴趣。只有有了乐趣,才能“藏焉,修焉,息焉,游焉”,才能“虽离师辅而不反”。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求,而是激发学生兴趣。”

3、敬道孙业。“大学始教,皮弁祭菜,示敬道也。”天子向学生展示对道术的尊重,引发学生内心里对道术的景仰,成为学生追求学识的精神动力。“入学鼓箧,孙其业也。”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学业的恭顺。知行结合,久而久之,外部的行动会内化为学生内省的自觉。

4、注重自学。“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在学校有老师的监督,同伴的激励,课下的自学才是内心的自觉。所以退息“必有”居学,不是可有可无。 “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力而不反,谓之大成。”“知类通达”前不贯以“视”字,表明它与“小成”有别,不属于“中年考校”的范围,更重自觉学习,如方苞所说的“非教者所能程,惟学者之自致焉耳”

(二)依据学生:尊重学生的身心特点

《学记》中对教学原则的阐释归结到一点就是“因学论教”,即其教学原则的采用,教学方法的选择都以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为依据和出发点,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实际需要。

1、在横向上,要了解学情。“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这指明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有“贪多务得、片面专精、浮躁轻心、畏难不前”等四种缺点.现代心理学认为,个体心理发展既有一定的共性,又由于遗传、环境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呈现出不同个性。教师只有对每个学生“知其心”,才能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清代学者王夫之认为,如果教法得当,这些缺点可以转化为优点,多则知识渊博,寡则精深专一,易则充满信心,止则认真对待。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2、在纵向上,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客观规律。“当其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发然后禁,则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少则志一而难忘,长则神放而易失。故修学勿早,及其精专,习与性成,不异自然也。”“三十四十之间而无艺,是无艺也!”心理学的研究证明,人的发展有关键期,正如作物的四季,教育要遵循客观的规律,选择适宜的时机。

“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学不鬣等”。教学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由易到难,由具体到抽象,要循序渐进,不能跨越节次等度。《学记》还从反面论证了违反该原则的危害性,“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如果杂乱地施教而不按节度等次,就会弄坏教育的条理,致使以后的教育很难进行,事倍而功半。

(三)经过学生: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只有在学习实践过程中,才能领会到学习对自己的身心修养带来的好处。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探究、重构的过程。宋戴溪说:“天下之事,履之而后知,故闻见之与身亲,其知不同。”所以要“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不应当牵,不应当抑,不应当达,即不应当包办一切,而应当看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重心放在“思”字上,想方设法发展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我观念”,使他们对个人的存在价值和能力充满自信,树立浓郁的学习情感和坚强的意志,以充沛的精力来完成自己的学习。那种灌输式的教学,学生体会不到学习甘辛。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习也就成了鹦鹉学舌,也就没有了学习的不竭动力。

“蛾子时术之。”郑玄注:“蛾,蚍蜉也,蚍蜉之子微虫儿。时术,蚍蜉之所为,其功乃复成大垤。”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朝于此,夕于此,日积月累,方有大成。更重要的是“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充实之谓美”。在学习、探究、实践过程中,学生获得真切的收获,切实的快乐。

二、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目前我国正处于第八次教育改革,“同历史上任何一次伟大的变革必然突出人的问题一样,人的问题一直伴随着我们改革的进程……人和人的主体性问题再次成为当今时代精神的精华――真正的哲学主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提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目前教育中存在着某些错误的学生观。(1)把学生看作了实现社会需求的工具,教育为培养满足社会一定标准的人,评价标准单一化。(2)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身心发展不能吻合,过偏、过难的知识缺少对学生的强烈吸引力,无法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激情,使学生脱离了质疑、探索、重构的学习过程,无法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创造性。(3)教师在课堂上主导性有余,灵活性不足,因而在课堂上抓不住稍纵即逝,激荡师生心灵的那个无法预设的生成。生成是那景那情下心灵的彩虹,具有无可逆转的历史性。(4)虽然教学评价已经走向多元化,但是受到应试的影响,教学过程仍重视知识、技能的传授,轻视健康情感的培养,正确态度的养成和人文价值观的形成。(5)现实中学习品味高过学习责任,学习压力高过学习动力。在这种压抑中叛逆出的过了头的学生主体性,也令人担忧。“喧嚣与浮躁共舞”:课堂上吵吵嚷嚷,是你我共有的大舞台;课下如脱了缰的野马,不知所向,是失去了个性的迷惘。

“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面对现实,我们可以从《学记》中得到许多的启示:

1、多元成才。“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多元智力理论告诉我们,各人有不同的成才方向。我们要相信每一个人,在社会上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做到“进而顾其安,教人尽其材 ”。

2、思考探索。“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而不强迫,激励而不压抑,启发而不包办到底。让学生食嘉肴,知其旨;学至道,知其善。任何教学活动,都是以学生是否参与、怎样参与、参与多少来决定其成功与否的。教师是主导,即对学生因势利导,引导、启发学生进行学习。

3、因材施教。“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虽然学生年龄相近,但他们的先天素质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社会经历不同,所以他们的内心世界各具特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启发诱导,用科学方法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开发学生的智慧,释放学生的潜能,使之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现实“生产力”。

4、考查有度。“未卜不视学,游其志也。”给学生留出自我思索,自我反思的空间。杜绝频繁的考试,反对急功近利式的学习。教学中注重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发展,更重视学习态度,道德情感的培养。人文精神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一个人的硬实力。

5、教为主导。“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是为了继承与创造,传递历史的薪火,才能达到更高处。以学生为主体,不是放任自流。 “宴朋逆其师。”环境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社会,特别是教师要高瞻远瞩,为学生的终生负责,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识人断物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健康的道德情操。“虽离师辅而不反”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第2篇:教师对学生的寄语范文

关键词:MOOC;SPOC;在线教育;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6)06-0001-04

一、MOOC与SPOC

MOOC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国内翻译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根据发音也将其称作“慕课”。2012年MOOC流行于美国,并在短时间内风靡全球。国内高校有些自建MOOC平台,有些加入MOOC联盟,有些持谨慎的观望态度。当初MOOC以其数以百万计的学习者数量,加之各国著名高校以及教育企业争相开发MOOC平台企图抢占教育市场先机,这种“MOOC风暴[1]”的到来对传统高校造成了强力冲击,甚至带来了被取而代之的恐慌。但是,随着Udacity、Coursera、Edx等领军MOOC平台上暴露出来的教学难题,人们开始更加理性的认识并反思高校究竟如何开展MOOC教学。2013年,随着哈佛等国际著名大学的尝试与实验,SPOC模式开始进入各国高校视野。

SPOC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s的缩写,可译为“小规模校内在线课程”,主要指以本校学生为教学对象,采用 MOOC 的理念、技术和手段开设的在线课程。因为SPOC课程建立在协作学习和混合学习的理念之上,也有学者将其称作CH-SPOC,其中C(Collaboration)代表协作学习、H(Hybrid)代表混合学习[2]。MOOC与SPOC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在线课程”,都要求在网络上实现所有教学过程,可以说SPOC是为满足学校教学而产生的一个MOOC“变种”。二者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规模以及开放程度的差异,以及由此而带来的数据量、学习方式、互动答疑、评价认定、作业辅导等方面的不同。两者的主要差别可以用表1概括出来。

MOOC以其完全免费和开放的理念在促进教育公平和推动教育大众化、国际化、民主化以及终身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MOOC没有先修条件、缺少互动答疑、完全依赖于学习者的自控力和学习力等缺点使得MOOC课程并不适合于普通高校教学;而SPOC则具有更多的选修要求和控制措施,课程的学习者也具有相同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结构,更加贴近高校教学过程,更加符合高校教学管理的实际,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同时,“SPOC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 MOOC 的教学法缺失这一症结,带来完全不同的在线教育体验”[3]。下面将以SPOC为例,介绍在线课程的建设与实施过程,探究在线课程给高校教学及其师生带来的影响与挑战,希望对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转型以及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

二、SPOC课程建设与实施

SPOC教学可以分为课程建设和课程实施两大部分,SPOC课程建设过程可以用图1概括,SPOC课程实施过程可以用图2概括表示。单从模式图来看,SPOC课程建设和实施过程比较清晰,这也正是SPOC更加适合高校教学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SPOC是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型在线教学模式,具有特定的要求,正是这些特定的要求“倒逼”高校教学模式改革,甚至于体制改革。

SPOC课程建设之前需要了解课程需求,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某门课程适不适合采用SPOC模式教学,二是某门课程学生是不是期望用SPOC的方式来学习。SPOC课程建设主要包括五个部分,首先根据课程目标对该课程做出整体的教学设计;其次是“分离打散”传统课本上的知识组织结构,站在学习者的角度重塑知识单元;再次根据事先预定的知识单元拍摄录制微视频;然后设计学习效果的有效评价方法,包括知识点测验和最终成绩考核;最后是配备课程教学人员,包括课程主管、主讲教师、课堂教师、助教等,有些课程还需要招募课程测试志愿者。课程建设完成后需要有专门的组织(我们将其称作“SPOC课程委员会”)审核,以保证课程建设的质量。

SPOC课程上线后,首先需要学生注册选学(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并进行资格审核,只有审核通过的学生才具有线上讨论、互动答疑、以及参加考核和学分认定的权利,没有通过审核的学生只能学习相关知识内容而不具有其他任何辅导和帮助,也不能参与期终考核和申请学分认定。学生根据提供的学时与进度建议,自主观看微视频、线上互动讨论、完成单元测试,只有完成上一单元的学习和测试后才能进入下一知识单元的学习,在此期间老师要及时组织讨论、回答疑难问题、调动和保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期终考核主要包括线下考试成绩、学习行为分析评价(包括对作业完成情况、线上讨论、互动的评价等)和课堂上的表现三个方面。期终考核的总评成绩合格后将给予相应课程的学分认定。

三、在线教育对高校的影响

1.教学模式的改变

目前高校课堂教学基本上采用填鸭式、灌输式教学,这种方式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用“广播”的方式传递知识,这种方式在教师是唯一知识来源的年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知识来源多样化、学习方式多元化的信息时代,教师在台上讲学生在台下听的教学模式深受质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才能真切的提高教学质量。SPOC模式多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学习与翻转课堂的方法,先让学生在线上自主学习知识单元的内容,而在师生面对面的课堂上集中精力解决学生线上没有“消化”的问题。这种模式不但把学习主体地位归还于学生,使学生掌握课程的选择权、学习的主动权和灵活性;也给教师腾出了时间和精力做传统的满堂灌课堂上无法企及的事情,如疑难解答、人文关怀、思维训练、问题解决、学习方法指导等。

2.考评机制的改变

在线课程对高校教学考评机制带来的影响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是对“课程资源”的考核。这里所说的“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师资”和“课程材料”两部分内容。“师资”是指参与课程建设和教学的人员构成以及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水平;“课程材料”是指在在线教学平台上组织安排的适合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微视频、测验、文本、多媒体素材等内容。对课程资源的考核也主要是对上述两方面内容的考核,一是看师资力量,包括课程主管的组织协调、宣传推广能力;主讲教师“教”的水平,是不是遴选出讲课讲得最好的老师,而不是职称、资历等其他方面的“最优”;课程开发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以及助教组织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和互动评价的能力和水平等。二是看课程材料的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自主学习和认知能力,微视频的设计和录制、文本和多媒体材料的设计与安排等是否满足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等要求,能否激发学习兴趣等等。

其次是对“教师”的考核。对“教师”的考核评价机制带来的冲击,最明显的是教师工作量的核定,SPOC模式下教师不但要完成传统模式下几乎所有的教学工作量,如备课、讲课、辅导、布置作业、设计试卷、阅卷等,并且增加了如重塑知识结构、录制微视频、设计评价方法、制作SPOC课程、课堂答疑、组织讨论等内容。SPOC课程的学习者数量一般定位在500人左右,甚至更多,所以课程的实施必须以教学团队的形式开展,团队中不同角色教师的工作量、绩效待遇、评优、晋升、职称评聘等办法根据学校实际情况需要作出调整或重新设计,如果以命令式的任务下达而没有充分调动各类角色教师的积极性,SPOC课程的教学质量将会大打折扣。

再次是对“教学过程”的考核。对教学质量的评价目前多以行政部门抽查听课、教学材料检查、课程结束后学生网上打分等方式进行,“但现实中网评往往变成了走过场、走形式,无法反映教师的真实教学水平[4]”。SPOC课程要求由重视教学结果的评价向重视教学过程的评价转变,“加强对平时作业练习、课中和课后测验、学习日志、论坛参与、演示操作等等的评价,弱化传统的期中测评和期末考试[5]”。以过程性评价促进和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而不是在所有课程过程结束后给学生一个合格与否的评判。

第四是对“学生”的考核。传统模式下学生成绩以期中、期末考试等结果性评价为主,这种评价更适合应用于选拔性、分等级、下结论之类的考核;SPOC模式以教学平台为基础,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学习绩效,把学生自评、生生互评以及教师评价融入到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时向师生提供反馈信息,为教师调整教学策略、针对性解决某学生具体问题提供依据,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成就感与学习绩效。

3.机构职能的改变

无论是MOOC还是SPOC,为适应在线教育的要求,专职教师的数量将会减少,而助教、技术支持、课程开发与管理等教辅人员的数量将会大大增加,这将导致高校现有机构职能的调整和改变。尤其是诸如“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信息管理中心”、“未来教育中心”等之类的“以IT技术”冠名的教辅部门的常规业务将大幅拓展,并向服务于“教学”集中。“校园已经发生巨变,现在美国几乎所有大学的过程都依赖于IT 技术,大学的所有因素都将被技术所驱动,MOOC 推倒了大学的围墙,但也意味着IT 在大学的领导者地位变得至关重要[6]”。高校不能再把教辅人员当做“IT技术工人”来对待,应当把这些所谓的教辅部门的职能调整与发展列入学校发展战略来考虑,由他们推动甚至于引领学校的信息化建设,给他们机会和权力协同广大一线教师探索教育技术如何更好的服务于高校教学实践。

4.管理模式的改变

国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正在改变着高校传统的管理模式,SPOC的发展将进一步加大对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冲击。普遍认为,高校的行政化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的办学活力、侵蚀了教书育人的学术权威。随着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深度融合,管理层必须接受新理念、新事物,改变陈腐的官本位思想,“从制度上加快中国高校管理体制的变革,调整高校内部行政力量和学术力量的关系[7]”,本着管理即服务的理念,为广大教师发挥“教书育人”之才能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另外,从长期来看SPOC课程的成本可能较低,但是在课程建设并取得良好效益之前SPOC课程的成本不会低于传统课程的成本,并且有可能会在短期内大幅增长,这也是管理层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四、在线教育对高校教师的挑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学模式的改变必然要求教师角色的转变,信息时代教师不再是学生知识的唯一来源,也不能再是“滔滔不绝”的知识灌输者,而应当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协调者和促进者。教师应当掌握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思想,从“权威的教学者”的枷锁里解放出来向“平等的助学者”的角色转变。随着在线教育的不断成熟、教学理念的不断改变,以往从事教师职业便自动加载的“师道尊严”的光环将会逐渐消退,教师尊严将主要依赖于学生对教师给予自身学习的帮助程度的认知和认可,教师只有切实的促进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才能获得真正的“师道尊严”。

2.教学技能的新要求

与传统教学相比,SPOC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方面,SPOC教学要求教师完成重塑知识结构、录制微视频、设计评价方法、制作SPOC课程、课堂答疑、组织讨论等内容。这部分内容时时刻刻都在考量着教师对课程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多媒体教学材料开发能力、与学生交流互动以及组织协调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另一方面,SPOC课程弱化了纯粹知识的讲授过程,加强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能和责任,教师不仅要“教书”更是强调“育人”,这是教师面临的又一挑战。

3.教师专业化发展

这里所陈述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并不是笼统意义上教师职业的专业化,而是用以描述学校内部教师教学技能和教师岗位的专业化趋势。这种专业化不仅要求教师掌握专业的学科知识与技能,更要求教师具有深厚的教学理论功底和灵活多样且在特定情境下具有真实效用的教学技能。在信息时代,教学技能专业化突出的表现为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要求。正如:“成功的慕课要求教师成为一名优秀的课程设计师和出色的演讲家[8]”;教学技能的专业化要求必然导致教师岗位的专业化发展,未来高校中教学岗位、教辅岗位和科研岗位的边界将会越来越清晰,并且对各岗位人员的要求会越来越专业化,各岗位人员都将难以胜任其他岗位的工作。

五、在线课程对大学生的要求

“MOOC促使学生向参与式、探究式、体验式学习转变[9]”。要想在诸如SPOC之类的在线课程的学习中获得成功,学习者至少需要具备三种能力,一是能够熟练的运用相关技术的能力,如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信息检索技术、学习平台使用技术等;二是掌握信息化学习的方式方法,在信息化环境下获取、处理、探究、吸收知识的能力;三是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一系列个人特质,如“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调节、高效的自我时间管理、在线独立工作、在线协作与合作的能力、顽强的毅力和吃苦精神、甚至快速打字能力等等[10]”。而这些能力在大学教育中并没有受到学校足够的重视,学生因其学习不力而显得浮躁无助。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高校若想在线课程取得成功,就必须重视学生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和内驱力的培养。

六、结束语

每一次新兴信息技术与高校教学的融合都会产生一种特定的信息化教学新形态,高校也为适应这个新事物的发展诉求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遗憾的是,从OCW(开放课件计划)到ORE(开放教育资源),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视频公开课,再到现在的MOOC与SPOC,每一个在线教学新形态的产生都使得高校在寻找相应的应对举措里疲于奔命,并且每一次都没有取得预期的令人满意的良好效果。高校不能仅仅为了适应每一次出现的新事物而采取短视的措施来加以应对,而应当把教育技术发展对高校教学的影响纳入一个整体的框架来把握。桑新民教授敏锐的指出“网络课程能否成功,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在于能否激发学习者持久、稳定的学习动力,营造支持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的网络环境和各种相应的教学支持服务体系[11]”。高校应当从信息化教学制度的顶层设计入手,健全信息化教学支持服务体系,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和学生信息化学习能力,培育高校良好的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氛围,从多角度全方位进行改革,使信息化教学成为高校教学的新常态。

参考文献:

[1]吴剑平,赵可等著.大学的革命:MOOC时代的高等教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2.

[2]李红美,陆国栋,张剑平.后MOOC时期高等学校教学新模式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6:58-67.

[3]罗九同,孙梦,顾小清.混合学习视角下MOOC的创新研究:SPOC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7:18-25.

[4]郭芸,白琳.网络环境下高校思政课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4,6:61-69.

[5]翟国. MOOC对高校信息化教学的影响和建议[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 (1):235-236.

[6][美]David Lambert.MOOC挑战下,大学如何应对?[ EB/OL].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

[7]卫志民.“慕课”本土化开发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52(1):78-84.

[8]杜杨.谈话・关于网络公开课“慕课”对高校体制五挑战[N].光明日报,2013-8-21.

[9]谭佐军,肖湘平. MOOC时代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的策略[J].江苏高教,2015,1:74-78.

第3篇:教师对学生的寄语范文

关键词高职学生 教育方法 激励教育

1 高职学生的教育现状

高等教育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大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和传统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教育的目的非常明确,即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但偏重实践操作能力,面向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的专门人才。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必须正确认识教育对象,只有准确认识教育对象,采用合适的教育方法,教育工作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在高职学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当中,素质的培养需要很多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诸如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开展多种丰富的课外文体活动等等,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是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发挥自身的潜能。在具体的素质教育方法当中,首推激励教育。

2 激励教育初探

2.1 激励教育的理论依据

激励教育以主体论、矛盾论为哲学依据;以心理发展动力理论为心理学依据;以系统论为方法论依据。激励是持续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在实施激励教育过程中,教师必须把学生作为一个能动发展中的主体来看待,必须尊重他们的主体性和能动性;必须抓住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这对主要矛盾;必须通过各种外部诱因来满足学生的兴趣、情感等的需求,还必须通过构建激励机制,以整体综合教育影响施加于学生主体,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效益,促进学生的生动学习和主动发展。

2.2 激励教育的含义

激励教育,就是教育工作者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前进的过程。教育心理学关于教师期望的研究认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有力地影响着学生的行为。罗森塔尔和杰克逊1968年在其实验中发现的皮格马利瓮效应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伯鲁菲和古德1970年提出了教师期望实现的一般模型:教师对不同学生的行为和成就抱着不同的期望;由于期望不同,教师对不同学生的态度有不同;教师的态度告诉了学生,教师对他们的期望如何。这影响着学生自我概念,成就动机和抱负水平。可见教师对学生影响的重要性,因此,笔者把激励教育讨论的重点放在教育工作者中的“教师”上。

2.3 激励教育的内容

激励教育是激发学生的动机,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为实现某一目标而正确行动的教育过程。激励教育的内容覆盖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针对高职学生的特点,可以分成:

(1)目标激励教育。目标激励首先让学生为自己确定适合自己的目标,这样对学生本身才有前进的动力和吸引力。大的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将这一整体目标细化,分成每一阶段应该实现的具体小目标。如果学生完成了,不论目标的大小,都应该予以表扬鼓励。

(2)典型激励教育。所谓典型,就是突出的,与众不同的。典型的树立如同榜样的力量,如何树立直接决定大部分同学学习的导向。在具体的教育过程当中,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及时发现优秀的学生,比如将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事迹放到宣传栏中等等,对于典型教育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就是典型的标准以及如何树立典型。

(3)信任激励教育。信任激励就是教育者用自己的信任、尊重的情感对学生进行激励教育。对于学生,老师的信任是最好的情感沟通方式。对于高职学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一些活动,尤其在实训的过程当中,鼓励学生自己制作零件产品或者进行机器维护等工作,让学生感受到被信任的同时又锻炼了自身的能力,这一教育方法有助于学生形成主人翁意识。

2.4 激励教育的方法

(1)表扬法。对于高职学生,教师应该抓住他们与其他学生的不同之处,比如生活自理能力突出,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强,具有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等等。表扬的方式灵活多样,可以进行口头表扬,也可以形成一定的书面材料上报,还可以进行一定的物质奖励。总之,表扬可以激发学生更大的潜能,让学生具有更大的动力从而取得更好的成绩。

(2)引导法。作为教师,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注意观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当中学生都有哪些细微的变化。比如:高职学生是否具有自卑心理,是否过早社会化等等。对于好的苗头趋势应该大力提倡,最好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对于应该遏制的一定要快速去除。在具体的教育过程当中,教师应该首先找出学生的优点进行表扬,从长处说起,慢慢引导学生如何做会更好。在课余时间还可以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在具体的活动中结合学生特长予以引导分析。比如举办适合高职学生专业的各项技能大赛,既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又可以引导学生更加清晰地进行自我认知。

2.5 激励教育的主体

“激励”,在中文词典中释为鼓动、激发使之振奋或振作,如我国历史上楚汉相争时期楚将项羽领兵攻赵,运用“陷之死地而后生,置之亡地而后存”的兵法背水布阵,激发士兵奋力拼杀的斗志,即为激励。激励的力量是无穷的。激励教育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素养对于激励教育取得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热爱学生,为人师表,公正客观,不偏不倚。同时,教师要以身作则,学生才会心悦诚服。孔子曾经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合格的人民教师就是学生最好的榜样,会对学生起到最大的榜样和激励作用。作为教师,还应该具备广博的知识,在开展激励教育的过程当中,会遇到很多问题,无疑,丰富的知识和阅历一定会有所帮助的。

高职院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新生力量正在日趋强大,高职学生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增。高职学生作为我国大学生群体当中的特殊一部分,有着自身独特的精神面貌,这一特殊群体的整体素质状况以及特点分析要求我们对高职学生的教育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在具体的教育方法当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就是一定要抓住学生的心灵,心与心沟通最好的办法就是信任与鼓励。采取适合高职学生的激励教育方法,会提高学生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发挥学生自身的潜能。在实践的教育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只有敢于正视现实,才能运用正确的教育管理方法,才能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党和国家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并且奠定高职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俞文钊.中国的激励理论及其模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4篇:教师对学生的寄语范文

关键词:尊重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公正原则;三生教育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8-0161-01

1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也就是涉及人的生命和健康的行为应该遵守的最主要的、基本的道德原则,它以人们应该遵守的一些基本价值为基础。根据国内外人们关于生命伦理学的研究成果以及人们的生命伦理实践,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影响较大的还是美国著名生命伦理学家比彻姆和丘卓斯提出的“四原则”说,即尊重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

(1)尊重自主原则。

尊重自主原则表示的是对个人自由和自主的尊重,其中包涵知情同意原则、隐私权等内容。自主原则强调患者和受试者的主体地位和权力,认为施以他们的任何措施和行为,都应作真实全面的说明,由他们自主作出决定,一旦作出决定,原则上必须尊重。尊重原则指尊重一个有自主能力的个体,对于大多数智力正常的成年人,自由他们自己行使,当然也承认了该个体拥有了基于个人的价值信念而作出自己的选择,作出选择并采取行动的权力。对于缺乏自主能力的人,如儿童、精神病患者等其自受监护人的保护,但监护人也要对患者负责地采取自己的行为选择。只有最大限度的尊重患者权力的时候,这个时候才能够发挥患者的主观能动性,并以积极的精神状态配合各种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

(2)不伤害原则。

什么是伤害?在生物医学中,伤害主要指身体上的伤害,包括疼痛和痛苦、残疾和死亡,精神上的伤害以及其他损害,如经济上的损失。不伤害的义务包括有意伤害和伤害的风险。风险是指在治疗或研究时可能发生的伤害,伤害是指在治疗或研究时实际发生的伤害。不伤害原则主要内容是个人的行为不应该对其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这种伤害包括物质上的伤害和精神上的伤害。物质上的伤害比如其他患者身体的疼痛、功能的损伤以及其他患者经济利益的损失。因此,医务人员必须注重病人的健康、关切病人病情变化,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努力防止和避免各种因为不必要所带来的风险,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采取“两权相重取其轻”的原则。同时也要防止患者给其他人所带来的任何伤害,在医疗资源共享的基础上,最大程度降低患者自身以及对他人造成的伤害。

(3)有利原则。

有利原则比伤害原则适用的范围更广泛,不仅要求预防和避免伤害,而且要求医务人员应采取积极的行为帮助患者增进自身的合法利益。有利原则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采取行动的道德义务,是一种帮助他人以促进他人利益的义务。有利原则分为积极有利原则和效用原则。积极有利原则要求对患者确实有利,包括阻止、去除以及增进人类福祉。生命伦理学不仅要求从病人的生命角度确定自己的道德观念,而且要考虑生命的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就是要求把患者的生命价值与社会价值结合起来,既要利于患者自身的利益,同时也不对其他人的利益造成伤害。

(4)公正原则。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在各种德性中人们认为公正是最重要的”。生命伦理学中的公正原则主要是指医疗保健资源的公正分配,要求每一位患者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医疗资源,不能因为医疗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性别、民族、职业、地位、信仰、党派、肤色、血缘和国籍等条件而有所不同,在做到资源的合理分配和使用。但是由于医疗资源的有限性,不可能满足每个患者的需要,这时候在利用医疗资源方面就可能会发生冲突,如果一个患者使用资源越多,必然影响到其他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在生命伦理学研究的过程当中,广泛的涉及到医疗资源如何分配的问题。分配医疗资源应遵循公正的原则,使每一个患者都得到他应该得到的医疗资源。具体就是要求医疗资源的分配具有公益性、公平性和有效性。

2 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对“三生教育”的启示

以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为内容的三生教育,其核心价值是生命价值。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生命伦理学基本原则有着一致性。人的生命不仅是创造一切社会价值的前提,也是人类进步的前提。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不仅是“三生教育”的基本价值导向,同时也是深入实施“三生教育”提供了参考标准。

(1) 尊重自主原则与“三生教育”。

尊重自主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教育者使受教育者认识到人与人之间要彼此尊重生命的自主性,不妨碍他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命权利。人无论就肉体生命的求生意志还是心灵上的情感依恋、理智领悟而言,都深深地执着于生命、执着于生活。每个人都有追求自己生命的权利,轻生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三生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它不仅强调单个人的发展,更强调个体生命和人类生命,种生命和类生命的整体发展。理解生命的本质,把握生活的规律,挖掘生存的本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既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不妨碍他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命权力,不干涉他人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2) 不伤害原则与“三生教育”。

不伤害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教育者通过教育使得受教育者减少对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肉体伤害、精神伤害和经济伤害。对他人生命的敬重也是对自己生命的敬重,求生欲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求生欲也是自爱在自己生命方面的表现,是对自己生命的爱,是对生命自我的爱。因此。在现今教育的过程当中教育者要运用恰当的方法使得受教育者能够减少对他人生命和健康的肉体伤害、精神伤害和经济伤害,同时要减少和制止对他人生活的干涉和阻碍他人生存发展道路的行为。那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严重的干扰了别人生存与发展的权利。我们既倡导自己能够得到全面协调发展,同时也要尊重其他人的发展。如果以牺牲他人的生存、生活、生命为手段来博得自己的发展,这种行为我们是坚决反对和制止的。

(3) 公正原则与“三生教育”。

公正原则体现在“三生教育中”,就是通过教育使得受教育者,特别是国家政策的决策者和执行者能够充分认识 到生命公平的重要性,并在政策制定与执行中能够真正实现不同生命个体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平等、不同生命个体价值的平等、不同生命个体的发展机会平等。“三生教育”就是要通过生命教育、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帮助受教育者确立正确的生命观、生活观、生存观。在现实的生活中,很多人的个体生命权利、生命价值和发展机会都受到各种因素的阻碍,不能够得到充分而自由的实现。人类历史的发展都是基于生命个体的价值实现、生命个体权利的尊重以及个体生命发展机会的均等,这也是人的发展程度和自由程度的一个重要表征,同时也是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重要表现。

参考文献

[1]章海山,张建如.伦理学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沈铭贤.生命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3]翟晓梅,邱仁宗.生命伦理学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

.

[4]周中之.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6).

[5]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

[6]魏英敏.新伦理学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5)

.

第5篇:教师对学生的寄语范文

目标设置理论(Goal Setting Theory)是由美国管理学兼心理学教授洛克(E.A.Locke)于1968年提出的一种工作动机理论。洛克等人认为,与绩效相联系的工作行为的最直接条件是职工的绩效目标,因此他强调制定职工在将来某时间内要完成的任务,即设置目标的重要性。明确的目标对人们日常行为具有动力性的引导作用。引导大学新生合理树立明确目标、积极规划和设计未来的能力对大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从大学生自身发展来看,他们正处于适应成人社会的准备阶段,实施大学生目标教育理念,使大学生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社会适应和自我价值的实现,既是大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目标教育的定义

目标教育的字面意义包含两个方面,教育的使命是引导确立目标。人的成长既是一个自然成长的过程,又是一个社会的教育引导过程。目标的确立不是一个自然的成长过程,而是需要社会的教育与引导。目标的确立与教育有着直接的联系,教育有许多使命,但最重要的是引导人们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从社会发展的维度,如果个体能够确立合适的目标并为之奋斗,那就是最大的成功。因而,可以说教育的首要使命就是目标教育。目标的实现过程需要教育。一个人自身仅凭个人力量难以实现自己的既定目标。个人目标的实现是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作用直接影响个人目标的实现。通过实施内容全面、方法专业、手段多样、师资良好的学校教育,充分发挥家庭教育潜移默化的作用,汲取社会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实现个人目标,获得人生价值。

目标教育实际上体现了四个层面的内涵,目标制定时期的教育;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教育;目标调整过程中的教育;目标的完成情况。所谓目标教育,教育者要根据受教育者的个性特征,帮助其树立不同阶段的目标,指导并监督受教育者执行目标,并对目标实现情况及时做出评价,不仅要让受教育者时时体会实现目标的成就感,还要及时对目标实现不理想者提出意见和建议,引导其调整目标,或改变实现目标的途径,最终达到目标的实现。

高职学生目标教育状况特点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对于目标教育的认识,分析目标教育的现状、有效地提升目标教育的水平,笔者设计了一系列问卷,于2013年6月份对我院应用工程系学生的目标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有75%的学生表示对大学生活有初步的规划,但不详尽,且仅仅只有23%的学生有明确的实现计划。高职学生目标状况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目标方向较为不确定,目标体系较为不完善。首先,对自己的未来抱有较为积极的期望,但目标不明确。大一新生初进大学,因为没有了中小学时的升学压力,暂时表现出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主动性降低的现象。高职学生在进入大学初期,大都会因为未进入本科院校而存在一定的失落心理,且一部分学生经过调剂就读于所在学院,对所学专业非常陌生,对其就业前景抱有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导致其缺乏学习积极性,内心迷茫、无所适从。其次,目标的方向较为多变。当今社会是个信息爆炸的社会,各种思想充斥着大学校园,学生在接受信息之后难以取舍,无法确立明确的目标,或是在有了新的经历之后,有了新的想法,产生了新的目标,还有一些同学同时设立多个目标,认为多目标会积累下多种前途资本,学而不精,难以致用,最终可能导致一事无成。再次,目标体系从横向、纵向上都不完善。横向上,大学生给自己定位的目标,普遍重个人目标,轻社会目标;重智力目标,轻道德目标;重职业目标,轻事业目标。纵向上,虽能为自己立下内容全面的目标,但是目标层次不完整,少中间层次、过度层次的目标,目标没有构成层级阶梯,加大了目标实现的难度。

缺乏独立实现全部目标的能力。调查显示,高职学生当中,只有少数有着明确发展目标的学生认为自己大学期间制定的目标能够基本实现,大部分学生则认为仅凭自身力量,基本不能甚至完全不能实现大学期间的个人发展目标。目标的制定和执行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需要良好的计划性和适当的动态性,涉及到多种因素、多个方面、多个层次,仅仅凭借学生个人的努力的确难以实现具体的目标。对于刚入学的大一新生来讲,他们的心理智力等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完全成熟,都处于一个全新的起步阶段,这就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社会三股力量联合起来共同引导帮助他们成长。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外部各种条件、资源以及途径,指导他们整合出一个适合其自身发展的全面的计划。

不能及时总结目标,调整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对目标必须不断地进行修正、调整,大部分学生刚刚跨入大学校门时,对于大学生活可能存在很大的新鲜感,特别是面对这种相对独立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制定的个人目标会在一定程度上会偏高,通过自己一段时间的学习生活实践与体验,部分同学可能会发现自己当初制定的个人目标与实际执行之间存在矛盾,比如难以适应大学独立自主的学习方式,出现人际关系障碍等等,部分同学可能会因此逐渐丧失斗志,慢慢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再加上大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不够完善,对自我的评价不够客观,慢慢地就放弃了对目标的总结和调整,最终导致有始无终,碌碌无为。而有的同学在入校一段时间之后,通过与周围优秀同学的对比,发现了自己与优秀同学的差距,而这些差距恰恰是由于当初制定规划不合理导致的,这个时期如果不能及时归纳、总结并调整目标,可能会导致差距进一步拉大,最终只能望其项背,丧失信心。

基于团队导师制的目标教育的提出

团队合作学习的理论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广泛应用于美国、英国等国家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团队合作学习的核心理念是互动和合作,实践表明,团队合作学习是一种经过实践检验的有效的学习形式,它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小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可以获得提高。

导师制是对学生培养与管理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教师指导学生的一种有效方式,其目的是为了加强对学生的学习指导和思想指导。导师们不仅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了不少卓越的成就,并且拥有巨大的资源,既有学术方面的资源,又有社会方面的资源,因此,他们能大大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自信心。到了现代导师与团队结合形成的新的培养模式,传统导师制演化为基于团队的新型导师制,称为团队导师制。

目前,目标教育的研究和实践尚处于初级阶段,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之后,在问卷调查,学生访谈的基础上,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将团队合作学习的理念贯穿于目标教育的整过程,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基于团队导师制的目标教育方案。

基于团队导师制的目标教育模式,是融团队管理理念、现代教育和学习理论于实践中,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综合价值目标、学业目标、能力目标、生活目标教育为目的,依据目标方向一致原则,组建学生学习团队,制定团队学习计划,在教师整体指导以及个别指导的基础上,让学生以团队组织形式开展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自我评价,通过相互沟通和相互协作,完成预设目标,实现自我价值。

基于团队导师制的目标教育的方案

目标制定时期的教育。目标摸底: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现有的学习心态,学风状况进行摸底,分析学生现状,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状况与内在需求;目标拟定:指导学生根据所学专业、自身情况以及发展需求,拟定个人目标,将目标进行阶段性细化,设立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目标护航:成立学习小组,6到8人为一组,小组内部成员由班级内部同学自由组合构成,小组内成员具有相近的整体目标,根据拟定目标的特点,配备具有这一方面专长的导师。在导师的指引下,通过合作学习,互帮互助,获得自身的提高。

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教育。建立导师与学生联系和沟通的有效渠道,安排相对固定的导师接待日和地点。导师与学生之间采取“一对一”、“面对面”等多种指导方法,每半个月至少一次面对面的团体辅导,做到方案要细致,要管用,交流有主题,有实效。

第6篇:教师对学生的寄语范文

课堂学习的主角是学生,课堂评价语的受众对象还是学生,学生期待怎样的课堂评价,教师就应该解学生之“惑”,给学生“需要”的评价。笔者尝试从学生视角来研究课堂评价语言,希望能从学生角度发现教师课堂评价语的奥秘所在。

我的答案对吗?

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第一要素应该是判断。当学生勇敢的举手并回答完毕之后,第一个心理反应一定是:“我的答案对吗?”教师需要在此时迅速、准确地作出判断,并结合教学目标以及问题预设给学生一个明确的答复,切忌含混不清,似是而非的评价。例如余映潮老师《群鹤翔空》教学片段:

师:下一步是寻读课文,续写一个句子。让我们徜徉在课文里面去寻找所需要的知识,你可以说:我学到了什么,我掌握了什么样的描写句式,我从文中积累了好多的四字词语、好多的动词或者描写的美句,或者我从文中整理出了什么,这些都要你们自己去完成,因此叫续写一个句子。(学生按教师要求自主地活动)请发言。

生①:我从文中积累了悠然翱翔、无可言喻、啼声悠扬、壮观绮丽、美不可言等词语。我还学到了课文表现的在集体生活中要互帮互助,才能团结一心、共同奋斗的道理。

师:你的学习成果是有实有虚。非常好。

生②:我学到了利用连续的比喻来写壮丽景观的方法,比如说文中“上百只鹤的鹤群恰似飘摇于飓风中的鸿毛,轻盈飞扬;又如海中的巨大漩涡,缓缓升腾。乍一看,鹤群排成圆形队飞旋,似在游戏;仔细看去,每一只鹤都一点一点冉冉高飞。”

师:这是一个多角度的比喻,一个很美的比喻。

生③:我从文中学到了写结尾的方法。“从排头依次掉头向北,敏捷地变为一缕长长的细丝,加快速度,一路向北飞去。”我觉得在我的作文中可以用这样的结尾给读者留下无限的空间和想象。

师:很好,而且这个结尾与开头是相呼应的,开头是小芝麻粒般黑影出现在眼里,然后又消逝在我们的视野里。好,很好。从写作的方面找到了一点东西了。

生④:我从文中第14段的“在阳光下,鹤的双翅奋力搏击,银光闪烁。鹤群宛如暴风中飞转的云堆,迅速形成漩涡状,上下左右飞舞,光莹莹耀眼”这几句话,学到了该如何描写激烈的场面,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师:对,从光彩和形状两个方面入手。

余老师对于学生发言的评价可谓及时、简洁、明确、清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余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评价都是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预设进行的很有针对性的评价。只有像这样的评价,才能实现课堂对话的高效。

我的答案为什么不对?(错在哪里?)

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第二要素是阐释。如果学生一下子就答对了教师的提问(这种情况在实际教学中相对出现得较少),那么教学是否可以进行到下一个环节了呢?我认为不可以。教师需要考虑的是:其他学生听懂了吗?当教学活动进入以对话为主要交流方式的时候,教师一定要考虑照顾到全体的学生,对话活动时教师很容易关注个体而忽视全体;很容易把个体的意见认定成全体的意见。所以,在学生一下子就答对的时候,教师应该适当作出阐释,让更多的学生听得清楚明白。例如郭初阳老师《愚公移山》的教学片段:

师:(示意幻灯)那么第二种评价呢?请你来说。

生:第二个“假如”,我有两个看法。先是关于“愚公”这个名词,一开始作者给他取名叫“愚公”,这个“愚”的意思大概是指他一根筋到底,然后想到什么就去做什么,直到成功为止。

师:说得真好,“一根筋到底”。(众笑)

生:但是现在我觉得这个“愚”,真的有点“笨蛋”的意思了。还有一个看法,我觉得,愚公也是一个很自私的人。

师:怎么讲?

生:在这里“之后三年,愚公死了,世世代代,都是因为他的缘故而挖山,不能去实现自己的想法。直到今天,这么长时间下来,还在世世代代挖山”,他死之前这三年,影响了他的整个后代。

师:请坐,说得太好了。刚才这位同学说了两个观点。第一个观点,说了“愚”的两重含义,前面一个“愚”,是大智若愚的愚;而后面这个“愚”,则真的成了愚不可及的愚。

实录中画线的语句,与其说郭老师是给发言的同学作评价,不如说是把学生发言有条理地解释给所有的同学来听,他的评价目的就是要让所有学生明确愚公“愚”的含义。

如果学生没有答出正确的答案(这种情况比较常见),教师对发言给出了否定的判断,这时候学生的思维还沉浸在问题当中,需要教师的帮助:为什么我的答案不对?我错在哪里?学生有强烈的被说服心理期待。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别的学生是否有跟他同样的困扰呢?这时也需要教师作出阐释,即理出学生的思路,指出学生的错误,指明正确的方向,这就是点拨。

如果答案不对,那怎样思考才能找到答案?

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第三要素是点拨。著名的教育评价家斯塔佛尔姆强调:“评价不在于证明,而在于改进。”如果学生第一次的回答是错误的,学生也认同教师的评价,那么此时学生最期待的应该是:我怎样思考才能找到答案?解决这个问题还有没有别的思路和方法?这时教师最应该做的就是拨云见日,引导学生丰富或者调整自己的解答。教师需要迅速梳理学生的回答,发现其中对的(错的)部分,指出其中错的(对的)部分;理出学生的答题思路,指明需要深入研究的方向;点出关键的答题要素,明确答题策略等。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立即回答;也可以让学生坐下再思考思考,稍后再回答;也可以请别的同学帮助回答。例如钱梦龙老师《死海不死》的教学片段:

师:现在请大家听好了,我出的难题是:按照作者这样推算的思路和方法,死海真的会干涸吗?

生③:我认为死海数百年后不可能干涸,因为到那时科学比现在更加发达,人类肯定有办法救活死海。

生②:我认为他把老师的问题理解错了。我理解老师的意思是――(语顿。师插话:我知道你理解我的意思,不要急,慢慢说)老师是问:按照课文作者的办法推算,是不是一定会推算出死海会干涸的结果。

师:对,我就是这个意思,感谢这个同学把我的意思解释得十分准确。(对生③)那你能回答这个问题吗?(生③不语)看来有点为难你了。这样吧,我把问题再具体化一些:死海海水的蒸发量大于约旦河输入的水量,是作者认为死海将会干涸的原因,你认为死海的蒸发量是不是一个不变的常量?

生③:不是。(师插问:为什么?)在雨水多的年份蒸发量就会减少。

师:请注意,天气变化或地壳的变动等等这类偶然的因素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以内,何况死海盆地的气候干旱少雨,全年的降水量加在一起不过50~60厘米。刚才你把我出的难题解释得很好,怎么自己倒忘了?请你从作者计算的思路这个角度去思考:即使按照作者的计算,死海的蒸发量会不会变化?

师:啊,好多同学都举起手了,看来都找到答案了。请大家把手放下,让他(指生③)再想想,他很聪明,我相信他很快就会想出来的。

生③:蒸发量也就会变小。

师:为什么?

生③:死海的海水每年下降,死海的面积也会逐渐缩小。

师(向全班):大家说说,海水的蒸发量和海面面积是什么关系?

生(众):正比关系。

师:既然死海海水的蒸发量随着死海海面的逐渐缩小而减少,那么结果会怎样呢?

生③:当蒸发量小于约旦河水输入量的时候,死海就死不了了。

师:不一定要等到“小于”的那一天,再想想。

生③:等于。

师:对啦!当死海海水的蒸发量等于约旦河水的输入量的时候,死海就死不了。当然了,那时的死海也不会像现在这样无边无际,波涛起伏,而是死也死不了,活也活得不像样,这是一种什么状况?

生(齐):半死不活!(笑声)

从实录中画线的语句我们可以清晰地理出钱梦龙老师点拨学生的过程:降低难度――指引方向――鼓舞信心――给出判断――完成题目。学生就是在这样的评价指导下成长起来的,课堂对话也是在这样的评价指导下效率变得更高。

另一种情况是:别的学生受到启发或者有了新的发现,需要及时和教师沟通。也许这个学生的思考方向有所不同;也许这个学生的答案更加深入;也许这个学生的答案仍不全面。这时就需要教师作出新一轮的判断、阐释、梳理和点拨。课堂对话就是在这样一轮又一轮的对话的交织、碰撞、激发中迈进的。

刚才的问题又有新发现,不知对不对?

第7篇:教师对学生的寄语范文

一、各国基础教育的特点

(1)幼教特点

德国幼教注重孩子的真实,自然的生活;注重独立性和自由发展与规则意识相统一;注重孩子兴趣与灵活计划相协调;注重融合教育适应性培养,注重实践动手能力。教学方式上,以游戏为主。教师培养上,工作实践――学校教育――工作实践――培训。

日本幼教注重幼儿身心发展,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环境协调能力,注重孩子的真实,自然的生活,基本生活习惯培养,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教学方式上,以游戏为主。教师培养有两种方式学校教育――实践――培训,实践――进修――实践――培训,日本幼儿教师注重培训。

美国幼教注重幼儿自然个性发展,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注重孩子主动性培养。教学方式上,做游戏,以学生为主导。教师培养上,对学历上要求不一致,经过严格培训――实践――在职培训。

中国幼教注重培养孩子的健康、社会、艺术、科学语言。在教学方式上以游戏为主。教师培养上,各不相同没有统一的标准。

(2)小学教育特点

德国小学教育是义务阶段全免费,基本半日制教学,主要遵循个性自然发展,注重实践能力,基本每个年级都有手工课,教学课堂主要以讨论为主,进度慢,压力小,遵循直观性原理,自由活动原理,一切从儿童出发原理和整体性原理。主要教学过程:学生实践活动过程――儿童经验――独立完成――教师引导――接受新的经验。侧重实践活动过程、合作学习、自然科学和技术内容。

日本小学教育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开设了手工课和手工绘画,教学方法灵活课堂气氛活跃,强调语言表达能力,人际关系,开放式教育,培养坚持到底的精神。重视基础、技能、健康、道德、劳动和安全教育,重视生存方式、基本生活习惯、自我控制力、日常社会规范的培养,强调自理自立能力的培养,最著名的是每位小学生必须在学校吃中午饭,锻炼学生的家政方面能力。

美国小学教育注重学生的主体性,课程和教学设计,是围绕着学生的“学”,

立足于学生的内在成长需求。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并融入历史、地理、社会等学科,侧重学生独立性和实践性培养,强调人际交往、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以实用为基础,注重情景教学。

中国小学教育注重识、读和写,侧重理论教学,以老师讲述为主,内容多,学生独立思考少。

(3)中学教育特点

德国中学教育实行的是12年义务教育制(6-18岁),学生可以选择接受12年的全日制学校教育,也可以选择9年全日制学校教育(有些州为10年),再加上3年的职业教育。所有的公立学校都是免费的,教材则是部分免费的。侧重实用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也纳入中学教育范围,注重学生身体健康发展。

美国中学教育注重语言表达能力,独立完成项目能力的培养,繁多务实的课程,同时强调实践动手能力,课堂气氛活跃,鼓励个性发展,强调全面发展。探讨式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侧重个人本位主义,以能力为本的教学方式。

日本中等教育分为初中、高中两个阶段,学制各为3年。培养学生具有作为国家和社会成员必备的素质;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从事某种职业所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注重培养学生们的劳动态度以及根据自己个性选择出路的能力;促进学生参加校内外的社会活动,对其思想感情加以正确引导,并培养他们具有公正的判断力。普通高中的课程由各种学科和课外教育活动构成,道德教育通过整个学校教育活动进行,重视个性原则;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劳动观点、重视全面发展。

中国的中学教育主要集中课堂理论讲授,缺乏实践和职业教育方面的课程。

二、分析

(1)发达国家在幼教方面都主张幼儿遵循实践活动自然发展,德国与日本和美国相比对幼教关注要少,但强调基本一致:独立自然发展和社会规则的教育。

(2)发达国家在小学教育方面都成为国民教育的重点,强调自然个性发展,轻松愉快学习,直观实践理解,遵循人的发展规律,由实践活动――理论――实践,既注重了人的自然性的发展,又注重了人的社会性的发展;强调了实践在小学教育的重要地位,都开设了手工课和家政课,重视学生独立性的培养,和解决问题过程的重要性,德国和日本还强调了坚持就是胜利的信念教育。

(3)发达国家中学教育除了教学方法和方式上,强调的重点基本和小学教育基本相同外,同时注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对未来生存职业活动方面的教育,包括一些职业技术应用课程都纳入中学学习内容,特别是德国基本每所中学处担负学术方面的课程还担负应用技术方面的课程。

(4)我国基础教育模式基本是理论讲授,也就是先说后做的模式,很少实践课,教学内容多深度深,学生独立性得不到培养,解决问题的过程被忽略,强调孩子的社会性多,自然性少。

三、总结

从基础教育的特点看中国学生缺少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思维方式单一,忽略过程,然而创新往往是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从而导致我国学生创新能力不足。

改变目前基础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独立地在实践中找规律,扩散学生的思维,发挥自己的潜能,绕开传统的思维,从小培养学生的思维模式和做事方式,养成创新敏锐力和创新意识。

参考文献:

[1]王希玉.浅谈如何培养高素质医学创新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6,11(27).

[2] 吴中仑、罗士刚、张耘著.《当今美国教育概览》,河南教育出版社.

第8篇:教师对学生的寄语范文

关键词:远程教育;教材;教师;学生;适应

中图分类号:G4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0-0074-02

随着信息科技的日新月异,世界政治、经济乃至整个社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教育领域,传统课堂教学已不再是教育唯一的模式,而远程教育因其开放化、个性化的特点而受到人们越来越普遍的欢迎。如何使学生更好地适应这一新型的教育模式,是本文探讨的主旨。

一、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区别

远程教育是指教师与学生之间处于时空上的“准永久分离状态”、主办学校通过向学生提供个别化学习教材来完成教学的一种新兴的教育模式。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函授教育,至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广播、电视、录音、录像技术的发展和普及,邮政和广播电视成为远程教育的两种主要方式,并形成一定规模。进入90年代,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化信息技术取得飞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更加完善,远程教育步入优化教学资源和教学过程、建立虚拟教学环境、实现交互学习的新阶段。与传统教育相比,远程教育意味着教育对象、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资源等方面的开放。

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远程教育与千百年延续下来的传统教育最大的区别是学习方式的改变和师生所处位置的转换。

首先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传统教育一般是课堂教学,时间相对固定,教师在教学中占主导位置。在远程教育中,教师的讲授时间大大缩短,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学生完成这一任务时,教师一般不直接参与,只是通过文字资料、音响材料、电话甚至网络向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学生也可以以小组形式协作学习,进行多种形式的研讨和交流,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督促和自我检查。由于教师参与程度比较低,学生在自学过程中会碰到或多或少的困难,只有克服困难,才能实现学习目标。远程教育打破时空界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一定的自由度,使学生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和决定自己的学习环境、学习节奏,进行自主学习。

其次是在教学活动中师生所处的位置不同。传统教育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教育、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教师根据自身对理论知识的实践、研究,把自己的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被支配的位置,教师的观点直接影响学生,这就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一定局限。远程教育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学生是一种半独立的学习状态,处于主动地位。在一般情况下,学生具有相当大的学习自由度,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支配时间,自主把握难点、重点,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教师通常不直接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仅为学生提供支持性的教学服务。由此可见,从传统教育到远程教育,师生之间的核心地位发生了质的变化,教师从主导者转变为辅助者,而学生则从被支配的位置转换到核心位置。

二、学生要适应远程教育

首先,要编写好远程教育的教材。教材的改革是使学生适应新型的自主学习模式的基础。教材应摈弃以往单纯抽象的理论介绍和晦涩的语言罗列,尽量做到直观、生动、深入浅出,并加强知识纵向和横向的联系。因为学生在远程教育中主要处于自我摸索的学习状态,直观、生动,并且贴近生活的教材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消化和掌握知识。而传统理论性较强的教材,无疑将增加学生学习的难度。比如,国外一些公开大学的教材,非常注重实例分析,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普通事例的列举和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课本以及相关理论的效率。而在每一页内容的旁边附备注栏,对如何学习该页上面的内容加以说明;或看录像、影碟、听录音,或查看辅导资料,有的地方甚至注明与它相关的理论和实例所在的具体的页码。教材编排得具体、细致,由此可见。采用这样的教材,既能使学生单一的课本学习形式多样化,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并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理解和运用。同时,在教材中每个章节或单元备有自我测试系统,以便学生及时检测学习情况,做出调整。另一方面,自测系统在某种意义上对学生是一种激励机制,能进一步促进学习。因此,一套适合远程教育的教材,是使学生适应远程教育的首要条件。

其次,教师要把握好自己在远程教育中的角色转换,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在远程教育中,教师的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对于让学生适应新的学习模式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不仅在观念上要明确意识到自身在教学中的角色转换,同时还要加强知识结构的建设。在远程教育中,教师大大减少面授时间,不再直接控制学生学习的方向、节奏,从原来教学关系中的主导位置转为辅导位置。教师本身要适应这样的角色转换,并且理解由此带来的工作重点的转移,那就是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务。而这些服务恰恰是教师原来所不熟悉或不擅长的。因此需要不断优化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师除了不断提升传统业务能力以外,还必须学习并熟练运用远程教育本身所必具的多媒体技术,更新自己的知识,才能适应远程教育的需要。

最后,学生心理思维的成熟和知识积累,是学生能否适应远程教育的根本所在。在接受远程教育时,学生必须清晰地认识到这是一种主动的学习方式,它有别于传统的被动学习。学生在多年的学习过程中,大多数人形成了被动的学习习惯,即老师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这种学习形式拘泥于死记硬背、不求甚解,更谈不上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了。而自主学习的过程,学生必须不断激发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主宰自己的学习。因此,学生要在思想上明确意识到这一变化,并逐步掌握如何控制好学习节奏的方法。自主学习具有前瞻和独立的特征。传统教学是先教后学,学生的学习只是在很大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单复制,前瞻的学习则是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即学生运用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活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认为,新知识只有通过学生头脑里原有的认知结构进行加工改造,才能被真正认识和掌握。前瞻性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的认识过程。学生在形成前瞻性学习的观念之后,其自学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自主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学生是否形成前瞻的学习观念、具备独立学习的能力将影响他们能否适应远程教育的需要。

三、对学生适应远程教育的几点建议

在观念上,学生应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全面掌握知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选择适当的课程。

首先,学生要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明确学习目的。古人云:“学无止境。”今人亦云:“活到老,学到老。”法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保罗・朗格让(Lenerand.P)曾指出:“终身教育不仅是传统教育的简单延续。从生存的重要意义出发,终身教育包括大量新型的适应个体存在所必需的新的方式。”在市场经济机制下,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优胜劣汰是社会竞争的必然结果。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计算机化、网络化,劳动者知识老化已成为越来越突出的问题,仅仅依靠在学校期间学习的知识已不能满足实际生活和工作的需要。为了适应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需要,学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形成终身受教育的观念。

其次,学生除了明确目的之外,还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应追求掌握知识,重视知识的吸收,避免应试学习。过去,有一些学生只是为了拿文凭,态度不端正,缺乏学习热情,马虎应付,但求通过考试。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学生难以适应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要求学生能自觉自主地学习。因此,学生除了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外,还要有端正的学习态度,力求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此外,学生还应结合自己的知识的实际情况选择课程。由于在远程教育中,学生主要以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只是提供辅助支持,因此,一般情况下,学生应选读与自己知识结构相关的课程,避免凭一时的喜好或盲目跟随市场导向,选择一些与自己知识结构关系不大或完全无关的课程。如某成人高校学习计算机专业远程教育课程的学生中,有不少是文科毕业生,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因社会上正掀起计算机热而报考了计算机专业。结果是一个学期还没有结束,即有近40%的学生要求退学,其原因多是他们没有该专业基础,无法继续学习。毫无基础地进行自主学习无疑给很多学习者带来许多困难。因此,学生应充分了解远程教育的学习模式,以及充分估计这种模式中潜在的困难,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专业。

在学习方法上,学生应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详细的学习计划,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建立知识架构,培养推理、归纳能力,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首先,学生要制定具体的学习目标和详细的学习计划。为了适应学生学习的内在需求,更好地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可以制定个人学习目标,目标应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检测性。在此基础上,制定阶段学习计划,并严格按计划进行学习。

其次,学生应学习如何建立知识架构。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总结课程的基本架构,然后引领学生从宏观的角度俯视整体结构。因此,学生在学习一门课程之前,已经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课程的结构有了大致的了解。而在远程教育中,学生大部分时间处于自主学习的状态,在缺少引路人的情况下,很可能一下子不知从何入手。所以,学生在开始学习一门课程之前,最好先看目录,了解纲要和章节构成,为以后的学习作入门准备。

再次,学生要培养推理、归纳的能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经常使用演绎法,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在远程教育中,学生的归纳能力则显得尤其重要。学生如何系统地把自学的内容总结归纳,是学生自学能力强弱的体现,它直接影响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如何才能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确实是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需要不断摸索的重要课题。

最后,学生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自己的学习内容,并以教师的指导为基础,先易后难,刻苦钻研,正确对待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同时,还要学会利用教学资源、设备、图书馆等条件进行自学,学会利用计算机、电话等手段与教师沟通和进行咨询,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为基础,掌握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

四、结语

要使一向习惯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育模式的学生适应于近年来出现的新兴的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远程教育模式,编写一部适合于远程教育的教材、教师把握好自己在教学中角色的转换、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无疑都是十分重要的,而学生本身思维的成熟和知识积累才是根本所在。学生要适应远程教育,必须更新观念,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结合自己的知识实际选择好课程,以及改进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1]保罗・朗格让终身教育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黎清林电大多媒体教学过程优化结构的探讨[J].智力开发1990(6).

第9篇:教师对学生的寄语范文

论文关键词: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幼儿科学教育

一、生物学素养概念的提出与释义

1987年,Ewing等人在《美国生物学教师》发表研究报告时,使用了生物科学素养(biology literacy)这一概念。此后,又陆续有人发表了关于生物学素养的文章,虽然都使用了生物学素养,但这些文章都是从不同侧面来讨论生物学素养的,而没有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目的来论述。

1993年,美国BSCS出版了名为“发展生物学素养”的生物学课程指南,对生物学素养作了详尽的论述,并把它作为生物学课程的基本目的。BSCS认为,一个具有生物学素养的学生需要对科学的本质和特点有起码的理解,学生对科学知识特点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的价值、以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的理解和掌握。BSCS还具体的描述了一个有生物学素养的人应能表现的具体特点:他应该能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重要的生物学概念,了解人类对生物圈的影响;领悟科学探究的过程,知道历史上生物概念的发展;他应该对科学探究、生物的多样性与文化的多样性等问题具有正确的态度,对生物学和技术对社会的影响、生物学对个人的重要作用有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他应该能够对自然界的现象提出不同的问题,具备创造性的思维;知道如何正确地利用科学技术,能够在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上做出个人或社会决策;能够正确应用知识来解决现实社会的实际问题。

我国是在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将生物学素养的概念正式引入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并将它作为初中生物课程的主要目的。我国的《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生物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及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二、幼师生应该掌握的生物学素养

《中等幼儿师范学校教学大纲》提出,要使学生“获得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生物学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等方面的应用”。同时,在能力方面也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能够正确使用显微镜等仪器和用具,初步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具有“设计自然角的能力”,“自制玩教具的能力”,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最后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还提出要求“使学生初步形成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生物进化观点和生态学观点,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和科学的世界观”,“养成不断创新进取的科学精神和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具有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合作精神”,“初步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生活和幼儿教育实际”。从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特点的分析可知,幼儿师范生学习生物学课程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运用语言智能、数理智能与内省智能,还非常需要拥有运用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的能力。

总之,五年制幼师学生在生物学课程的学习中应该具备的生物学素养是学生在将来从事幼儿教育工作能够拥有必需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获得初步的教学能力。

三、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的不良现状

(一)幼师学生“重文轻理”和性别比例失衡对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影响

五年制幼儿师范学校所招收的学生大多在初中阶段就表现出“重文轻理”的特点,很多学生甚至认为幼师学生主要是学习音乐、美术、幼教等专业知识,对生物学学习的热情和重视程度自然可想而知。更重要的是我国幼儿师范学校招收的多为无法顺利升入高中或高考无望的初中生,这些学生的分数往往远低于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学习能力及自主性较差,又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其科学素养的难度很大。此外,幼儿园在招聘幼教老师时,容易倾向艺术表现能力强、幼教专业知识比较扎实的毕业生,而对求职者是否具有足够的科学素养不太重视,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一现象最直接的后果是幼师生为了得到更好的就业机会,会重视艺术课和专业课的学习,几乎不会把多余的时间花费在生物学的学习上,据了解,很多学生在钢琴、舞蹈、活动设计等技能技巧课程上花费了绝大部分时间。显然这一现象对幼师生生物学素养的影响十分严重。

其次,幼师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学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衡,往往一个班一个男生都没有或有一两个,至多也不会超过四分之一,男性对理科知识的掌握一般较之女性有优势,这种男少女多的招生模式势必大大影响我国幼师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二)幼师学校生物学课程的设置对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影响

以某幼儿师范学校为例,按教学大纲要求原本应该一周开设三课时的生物课,减至一周两课时,这样势必带来教师在教学中有近三分之一的教学任务无法完成;生物实验教材也很难得到补充和更新;实验经费更是难以落实。这种情况导致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系统掌握不全,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匮乏,更不要说学生能锻炼出开展生物科学活动的能力。笔者对五年制专科毕业生进行的访谈中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为自己没有掌握足量的、实用的生物学知识,这一点从300份问卷调查和历年学生测评成绩中也得到了证实。

由于缺乏重视,最终导致大多数毕业生对从事幼儿科学教育工作信心不足,在幼儿园教学实习中,实习学生一般会避免开展以生物学为主要内容的科学活动课和探索活动;在毕业论文的设计中,也大多是以语言表达、艺术教育、幼儿心理等为研究课题,鲜少有学生敢于涉及生物学与幼儿科学教育方面的研究,究其原因,与幼师学生生物学科学素养的薄弱是分不开的,这是一个特别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四、幼儿师范学生生物学素养对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幼儿教师的生物学素养调查分析

笔者在幼儿园教学实习中发现,无论是刚刚走向教学岗位的实习教师,还是已经有多年幼儿园教学经验的幼教老师,在开设对外公开课和评优课时,都很少选择涉及大量生物学知识的科学素养课,其根源就是对自己生物学素养的不自信。同时笔者在旁听幼儿园教师授课过程中,多次发现一些教师出现了明显的生物学常识错误,如“小溪里游过来一条大鲨鱼”、“柳絮就是柳树开花”等,课后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回答幼儿提出的问题时,也常常提供错误的答案或者用模糊的概念搪塞幼儿,事后也很少去查阅资料寻求正确的解答,如在美术课上,教师指导幼儿完成青蛙简笔画时,幼儿提出的问题“青蛙的前后肢有几个指(趾)头”,教师的回答是随意而不准确的。在室外观察课上,教师对眼前的植物除了名称之外几乎一无所知,却有声有色地引导着孩子们进行观察和探索。有的幼儿园教师在访谈中承认,在准备科学活动时,一般只要把教材熟悉一下就可以了,教材都是按照步骤来,即使孩子提出的问题他回答不出,也不会傻在那儿,仍然知道如何进行下一环节;不管是否真正明白这个科学原理,只要按照教材去讲,一步一步的,就可以掌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节奏。这就直接导致很多幼教老师对教材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不求甚解,自然也不会投入时间精力来提升自己的生物学素养。

幼儿教师所面对的是充满好奇,渴望探索,却又缺乏经验的幼儿,这就决定了幼儿教师还必须具有高于一般公民的生物学素养,而这些事实说明,目前幼儿教师在对待生物学本质、生物学严谨的实验精神认识上存在缺陷,而这对我国要培养具有较高素养的下一代是不利的。因此,探究幼儿教师的生物学素养,其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也是迫切的。

(二)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对幼儿科学教育的意义

1、生物学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科学素养的培养得从娃娃抓起,幼儿园是实施幼儿教育的主阵地,幼儿科学素养的培养离不开幼儿科学教育的实施,幼儿教师科学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幼儿科学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幼儿教师科学素养提高的前提和基础。幼儿师范是幼儿教师的母机,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幼儿园科学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提高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对幼儿科学教育显得非常重要。

2、幼儿园保教工作中除了科学课以外,其它学科教学、环节几乎都离不开生物学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位未来的幼儿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物科学素养。

3、生物科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作为生活在21世纪的任何一个公民,都应具备的生物科学素养。诺贝尔奖获得者、著名物理学家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1997年9月18日在杭州浙江大学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也指出:“如果说20世纪是物理学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是生物学的世纪。生物工程的发展,跟物理学、化学的发展历程相比,不仅花费较少,而且带来的经济效益无法计算。”杨振宁教授大声疾呼:“所以,从目前的情况看,中国人应该组织起来,不惜成本,走入生命工程的第一线,走向世界科技的最前沿”。生命科学要发展,需要较高生物科学素养的人才。因此,培养具有较高生物科学素养的幼师学生是生物教育逼在眉捷的任务。

五、提升幼师学生生物学素养的对策

(一)重视生物学教育,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科学学习的兴趣是科学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幼师学生的“重文轻理”造成了自然科学认知结构的不良,从而渐渐失去了科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唤起兴趣是幼师学生有效学习生物学的重要前提和保障。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每当我们致力于影响学生的认知结构,以便最大限度提高意义学习和保持时,我们就深入到了教育过程的核心。”为此,要注意知识学习的基本性与基础性,有效激活学生认知结构的知识生长点,以保持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在内容的选择上考虑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生活实际的需要;在教学方法和形式上要多样化,尽可能运用多媒体和实践操作方法等,开展多种生物兴趣小组和生物知识竞赛,改变因中学阶段过高的学习压力导致的对生物学的枯燥看法和态度,逐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生物学探究能力和研究精神

在现代教育观下,幼儿教师的科学教育观念已经从传授科学知识、经验转向培养幼儿的科学精神、态度及科学探究能力、思考能力。重视现代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对于加强科学教育、提高幼儿未来的科学素养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并且对幼儿未来进行科学研究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培养幼儿师范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时候,应注重探究能力和研究精神的培养。比如在生物课程设置和成绩考核上都可以做出相应调整以便更好的培养学生生物学探究能力和研究精神,如提高自主探究学习的课时比例,增加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教学实习活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