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民意识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公民,即具有某个国家国籍的人。我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意识是公民对自身的法律地位,政治地位及其与国家和社会相互关系的自我觉悟,是一个国家过渡到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前提和条件。公民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的主体意识即公民对自己在国家中主人身份的认同,认识到自己是作为国家的主体和的保护者而存在的。公民的参与意识,主要是指公民作为政治共同体的成员,具有积极参与(包括直接参与和间接参与)公共权力运行的主人意识,实质上也是一种践行权利的意识。公民责任意识是指公民在遇到有关危害国家政治和社会利益的问题时,必须自觉维护公共利益,而放弃自我或本集团的利益的意识。公民意识教育是指以现代公民的本质特征为基本内容和基本目标而实施的各项教育活动的集合体,其核心是要使受教育者正确地认识、积极而负责地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生活,以发展国家和社会为己任。大学生是国家公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建设强有力的接班人,他们是具有高觉悟、高能力和高报负的社会人群,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2009年10月24日,发生在湖北长江边上的3名年仅19岁的大学生舍身救人的事迹,使这一群体所凸显出的公民意识和责任再次感动国人,这说明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全球经济化的发展,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在现实生活中少数大学生中出现了一些不良的现象,如有些大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较差,对大学生活、同学关系、社会活动持冷漠的态度,表现出死气沉沉、缺乏集体感;政治意识、责任意识淡薄,对国家大事漠不关心;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对学习漠不关心,沉迷于网络游戏,忽视学习的重要性;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从大学生的实际来看,没有一个大学生愿意违反校纪校规,他们都希望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学生。之所以会有不良行为产生,根本的原因是自控能力不强。以旷课为例,没有哪一个学生愿意为此受到纪律处分,但实际上几乎都有被处分的人。分析其原因,无外乎有这么几个方面:不能按时作息早上不能按时起床,过于沉湎于上网而忽视了上课的时间,对教师的水平不满意而不愿去上课等等。
从目前来看,大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相对较高,但其道德行为水平相对较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平时以自我为中心,只考虑自己,希望别人尊重自己,却不能以礼待人,对社会要求过高,对自己要求很低,尤其是当涉及到自己的利益时,积极追求个人的利益,表现出很大的功利心;在不关乎自己利益的事情上却显得冷漠,漠不关心。
当代中国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公民社会成员中的文化精英,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离应有的要求还有一定的甚至较大的差距。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今后的发展,而且还关系到国家与民族未来的发展。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成为高校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
总理曾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上勉励大学生要善于独立思考和创新,他希望大学生能经常仰望星空,学会做人,学会思考,学会知识和技能,做一个关心世界和国家命运的人。
《纲要》指出,“公民道德建设的过程,是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公民意识的培养,社会实践发挥着关键作用,只有将理论传授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知行统一;只有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感悟,才能逐步提高自身的道德认知水平,自觉按照公民的要求支配自己的行为。因此,深化公民意识教育,要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更能增强大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大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更全面更深刻。
一、开展自主教育的原因
1. 来自定义:自主教育是指以注重德育和人性塑造的方式,形成自我开发的习惯,让素质协调而充分地发展,提高潜能开发率和个人成才概率的教育模式。
2. 来自社会现状:
(1)家庭教育的失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然而,父母独生子、众星捧月、不懂教育。
(2)社会文化氛围的缺失。网络、歌曲、影视、麻将。
(3)学校、家长和社会教育的脱节。在养成教育的培养中曾经出现了“5+2=0”的现象,即“学校辛辛苦苦地教育了五天刚见起色,回家两天又还原”。自主教育能够利用心理因素产生的原动力在不知不觉中把人引向正确的教育方向。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对“自主教育”的直观理解,十分有利于他们主动配合教师开展自主教育。
二、开展自主教育的目的
苏姆霍林斯基说: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能否把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变成学生的自觉的、自主教育,这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一是培养学生形成自主教育、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我发展的主体意识,促进其主动发展的终生教育。二是树立学生我能行的自信心,促进其身心俱健的全人教育。三是强化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四是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参与、共同评价、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三、自主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回族小学从实际出发,以自主教育为载体,创新育人思路,建起了培养学生良好品行习惯的新平台――“好习惯银行”。这个特殊“银行”存的不是金钱,而是让人受益终身的特殊“财富”――好习惯。培养学生自主教育的意识,激励学生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日积月累养成好习惯,努力成为好习惯的“大富翁”。
(一)创设氛围,搭建良好的外部平台
1. 教师是自主教育的垂范者和引导者。中国有句古话叫做“亲其师,信其道”,可见教师的老师一言一行和言行一致的教导和示范作用,对学生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我校把师德建设作为中心工作来抓。教师要征服学生成为他们“心中的国王”,靠的是高尚的人格、敬业的精神和渊博的专业知识,其中高尚的人格最重要,将给学生留下一生的财富。为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做到。每学期初,学校都要组织教师学习职业道德规范、向全校学生和家长宣誓承诺,定期开展师德演讲活动,如《感动回小》、《奉献并快乐着》、《爱与责任》等,用学校教师真实的故事鼓舞教师和学生,每年的教师节学生们评选出我最喜爱的老师。教师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教师育人的全部精神和智慧,告诉我们如何做受学生爱戴的教师。
2. 创生校园文化,凸显环境育人。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只有环境教育,才能把牛顿变成科学家,把荷马变成诗人,把拉斐尔变成画家。”可以看出环境的重要,甚至影响一生,于是才有孟母三迁、家长择校。我校十分注重育人环境的建设:学校到处是生动活泼的德育氛围,一进学校大门,你会看到金光闪闪的“堂堂正正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校训;操场的文化石上大大的“诚”字,时刻提醒着孩子们要做要做“忠诚、真诚、诚实”的中国人。教学楼内,是系列民族常识知识、随处可见的温馨行为警示牌和学生的文化墙。由学生自己创作的手抄报、书法、绘画作品,内容广泛、主题鲜明,其中包括:文明礼仪、节约用水、漫步轻声、热爱劳动等,他们知道这些都是他们从小应该养成的好习惯。另外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和发泄室,便于学生的心理疏导。良好的校园环境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家校联手,让家长知道成人比成才更重要。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指出:“良好习惯的养成与否,家庭应负重要责任。”由此可见注重家庭教育是十分重要的。然而,家长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对学生影响可见一斑。为此,教育学生家长不是看客。针对学生种种不良习惯我们及时与家长沟通。几年来,我们为不同的年级家长举办专题讲座和座谈会,如,《沟通――拉近我们的距离》、《教育――我们共同的责任》、《好习惯成就大未来》等。我们还通过填写家校卡、家访等形式赢得家长的配合,使家长知道成人比成材更重要,养成好习惯比100分更重要,更使家长懂得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几年的家小联手,使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形成良好的习惯,成效显著。
4. 多元评价,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习惯的形成是长期的,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有计划、有内容,抓反复、反复抓,才能促进好习惯的养成。于是我校建立了多元评价的机制,即自评、互评、家长评、老师评、学校评。多元评价让小银行更具可操作性和时效性。为了激励孩子们养成这些好习惯,每学期学校还排出“好习惯排行榜”评选出“好习惯大富豪”以展板形式展出。
我校把“好习惯银行”这个平台寓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氛围之中,用学校富有特色的各种活动,促进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从校园文化建设、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学生社会实践以及亲情友情教育等各个方面,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孩子们在绿色、文明、健康的环境中得到熏陶。好习惯银行受到学生、家长及上级领导的认可。
(二)实施自主教育――好习惯银行的实施步骤
小银行分为低、中、高三个年段,内容逐年加深。每学年都有四大板块即:生活好习惯、学习好习惯、社会好习惯、在校好习惯。具体操作是:
一学――学生自主认知:学储蓄内容,学规范行为。把开学的第一周定为常规养成教育宣传周,每学期第一天将存折发到每个储户手中,第一节课定为养成教育课,利用一周的时间进行学习,支行行长导读、讲解、培训。对同学进行学校规范教育,讲解常规要求,示范标准动作,适时加强练习。
二做――学生自主训练: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必须要求学生从点滴小事做起。例如,用完物品及时放回原处,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的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借用别人的东西说谢谢,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队伍里面不乱讲话……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在开学的第二周开始参照储蓄内容开展自主教育,自我规范一日常规学习、劳动、活动等方面的事情,明确价值取向,为自己好习惯银行做好储蓄。
三评――自主评价:经过一周的自主训练,周五由储蓄所主任(各班中队长)组织本所储户给自己存储,学生真实评价自己的一周言行,并积累自己银行的分值。
四审――自主管理:经过学生的自我评价之后,学生请家长审核、老师审核和同学互审,验证自己的分数真实性,从而也体现评价的多元性。
五小结――自主发展:每月月末进行一次银行储户结算,将四周的自主评比进行累加,填好分数并写好储蓄感言。
六结账――弹性评价:学期末学校将评选出星级储户,星级储户荣登学校“好习惯银行”储蓄大富翁光荣榜。
七总评――激励评价:每学期期末,分别由教师和家长为学生写上寄语,勉励学生再创佳绩。即体现人文的关爱,学生的表现又得到如期的肯定和认可,在新学期里向着家长和老师鼓励的方向迈进!
三、取得成效
通过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校教师、学生的精神风貌得到很大改善。当你走进回族小学的校园,就能听到声声亲切的问候,朗朗的读书声,心旷神怡的音乐声。这也促进了我校德育特色校的形成,那就是“三全”教育,三全,即全员德育、全程德育、全学科德育,并形成随时随地、谁看谁管,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氛围。
1. 学生的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意识增强了。变化最显著的是现在五年一班的苏同学由于父母双亡,由舅舅抚养。在缺少母爱的情况下,舅舅非常溺爱孩子,放任自流,导致这位同学自私、任性、专横跋扈,同学畏惧,老师头疼。自从开展自主教育的“好习惯银行后”,在老师的鼓励下,在家长的配合下,他像是变个人一样,原来的专横跋扈的淘小子突然变得文质彬彬。然而,孩子的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形成的,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过反复现象。这就需要老师和家长配合好,有计划的反复抓。
结合“好习惯银行”少先队大部队还成立了一系列自我管理的组织,如红领巾值勤岗、卫生监督岗、红十字互助小队等。班级普遍实行学生自治,成立了学习、卫生、宣传、生活、体育、文娱等自治小组,自主管理班级事务。班级干部、大队干部实行轮岗制、竞选制,创造一切机会使全校的每位学生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以此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学生主人翁责任感。
2. 学生的养成教育规范了。早自习你会看到学生自觉晨读,书法课你会看到正确的写字姿势,走廊里你会看到学生们自觉站成一队右侧通行,食堂里学生们自觉站成一行排队打饭……
3. 各中队的集体凝聚力提高了。班队会、各类竞赛、各项活动中,学生们为了集体的荣誉献计献策,积极参与,甚至调动家长参与进来。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校风。
4. 学校的办学效益明显提高了。学校先后荣获吉林省先锋集体、长春市民族团结先进单位、长春市行为规范示范校、长春市体验教育示范校、长春市绿色学校等殊荣。
5. 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好习惯银行的实施让回族小学出现的一组组生动的镜头:欢声笑语的校园,不时有学生主动俯身捡起一张废纸、一片落叶;书声琅琅的课堂,自主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成了学生的一种习惯;特色各异的兴趣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自由发展……
青少年学生 公民意识 实效性
党的十七大首次提出“公民意识”概念,标志着公民意识正式列入国家政治发展的目标,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提供了重要支撑。2012年11月召开的十提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从制度建设的高度提出了权利公平理念,是加强公民意识的深化和细化。因而,培养学生公民意识、提高公民素质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其参政议政的意识,便成为当前教学中不容忽视的课题。目前,国内有关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三个层次上:第一,从宏观方面谈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紧迫性;第二,从实际操作角度谈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方式方法,主要从课程建设以及志愿者服务、班集体建设、班主任等角度出发阐述;第三,网络环境下学生公民意识培养问题,大多数人从网络环境下加强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以及从网络环境新特点角度探讨公民意识培养问题。当下,结合青少年学生的思想特点探讨公民意识培育问题,以及从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重视角阐述如何增强当代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还鲜有涉及。
一、青少年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
公民意识是公民依据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对自己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主人身份的认识,对相应的责、权、利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公民意识包括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公德意识等。
1.主体意识与“自我”的性格特点存在差异
主体意识意味着公民摆脱顺民、臣民意识的束缚,以独立的主体身份参与到现代社会公共生活当中,自觉参政议政,共同解决公共利益问题,最终完成和谐社会的建设。主体意识一方面要求独立人格意识,同时要求公民具有参与意识,对国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青少年学生出生、成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自由、重视个人利益维护的鲜明特色在他们身上打下深深的烙印。与“70后”等比较,他们更加务实、自我,功利性趋向明显。表现在公民意识教育上,较容易接受独立人格意识的引导,参政议政愿望较弱,对于个人及家庭生活以外的事物乃至公共生活,缺乏关注的热情。
2.重视个人权利,责任意识弱化
青少年学生是我国独生子女占据大多数的一代,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对权利的要求、维护和行使关注更多,在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等问题上弱于“70后”等。因而,在对他们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时,以恰当的方式注重责任意识教育以及国家民族教育是应该注意的内容。
3.公德意识与公德行为相背离
随着公共社会知识、公共精神等观念的增强,青少年学生在思想认知上有较强的公德意识和是非观念,然而实践中违反公德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象的发生既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也说明青少年自身缺乏内在强有力的自我约束力,为人处世常常囿于自身的利益,仅仅考虑自己的得失与需要,而将道德行为与道德认知完全割裂开来。教学中,如何使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紧密联系构成整体,促进学生知行统一是应该重点关注的问题。
二、当前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
1.公民意识教育内容缺乏系统性和教育资源的整合利用
长期以来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侧重于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忽略公民意识教育。把公民意识教育等同于政治教育,在理论教学中公民意识教育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在实际教学中,没有公民意识教育的专门教材。公民意识教育穿插在政治类教材中,公民意识的培养没有整体的教学思路和教学大纲,只能在教学中教师结合个人认识自我把握。第二,在政治教材中,公民意识教育衔接不够,教学内容简单重复,缺乏纵向分层设置的公民教育目标。第三,传统政治教育注重理论灌输,忽视对教育者心灵的滋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训练和道德情操的培养,这一点也体现在公民意识教育问题上。教育的关注点仅停留在对知识点的把握,忽视了知识点以外的能力培养以及习惯养成,这是造成学生知行不一的重要原因。第四,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各自为政,相互分离,公民教育内容匮乏,没有形成有机的统一整体。
2.实践课程开展有待完善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课程面临的困境,在“自我、务实、功利化强”的青少年学生身上体现得更加明显和突出。如单纯灌输式的教育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共鸣,教育成效低下等。从国外公民意识教育的成功经验来看,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模式能起到较好的效果。隐性教育模式包括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鼓励和支持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近年来,我国尽管实施了课程改革,明确了实践课的内容和要求,但实践课程往往流于形式,诸如一些辩论赛、演讲比赛、知识竞赛等校园活动,内容互不关联,收效较低。学生自主主持参与的实践活动较少,活动内容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仍处于尚未充分发展、亟待促进和提升的境地。政府、社会、学校、课堂如何形成有机整体,在学生公民教育实践活动上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有待进一步研究与思考。
3.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
如何利用网络这一现代化的手段和技术,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是当前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网络已成为其生活学习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由于缺少对互联网的有效监管,对其中的不良信息无法进行有效的约束和监督,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极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西方国家的生活模式、政治经济文化模式通过网络、书籍等方式传入我国,对当代学生的爱国思想毫无疑问产生一定冲击,进而滋生崇洋的民族虚无主义倾向。网络上大量负面新闻的报道,缺乏一定理性分析与指引时,涉世尚浅的学生很容易对权力、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产生错误认识,滋生崇尚个人权威、漠视义务的思想,并且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不利于法治观念的形成和建立。另外,网络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也淡化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意识,据调查在网络犯罪的人群中18岁至25岁的占了45%。所有这些,为公民意识的培养带来挑战。
三、加强公民意识教育的策略
1.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加强公民意识系统化建设
一直以来,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内容上侧重于政治教育,忽视了思想领域的广度和深度,公民意识教育缺乏系统性。在教育过程中唤醒教育者主体性的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针对这一现状,应注意在内容上通过公民教育拓展现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由以往单纯进行政治原则与政治体制教育向权利义务、民主法治、社会公德等方面拓展,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使得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并思考。第一,注重公民意识建设内容的体系化构建,完善公民意识教学大纲。结合学生的年龄、认知能力,以个人为圆心逐渐扩展到家庭、学校、社会和国家。注重公民意识教育与日常生活内容的紧密联系,避免内容的空洞化。使学生了解核心的道德理念和常识的同时,建立公民意识和国家意识。不同阶段的公民意识教育注意内容的衔接和有机结合。第二,在教学内容上,注重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成果的结合。把传统的诚信、礼仪、爱国、孝道等价值理念,赋予时代的特征与内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内涵,使得公民意识教育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与内容。第三,增加媒介素养教育知识的介绍,提高学生对媒体的认知与评判能力。
2.推进制度建设,确保公民意识教育的规范性
制度问题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小学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大学进行基本礼貌教育的倒错现象。这种模式的存在与应试教育体制有内在联系。要改革急功近利的应试教育体制,注重学生公民能力的培养和公民素质的提升,使公民意识教育在教育体制中真正拥有一席之地,必须在教育目标、教师教育、教育评价政策等方面对公民意识教育予以明确和具体的支持。首先在教育目标设置上,研制、颁布公民教育的国家标准,根据学生不同年龄学习阶段设置不同类型公民教育课程,设定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其次教师教育政策上,应当在加强公民教育课程师资培训的同时,对所有教师提出公民教育专业资质的要求,并建设与公民教育有关的教师教育资源支持系统,以适应全方位的公民教育的实际需要。最后在教育评价上进行相应改革,把公民教育的推进和实效问题作为考查、评价各级各类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教育、教师工作绩效的核心指标,同时鼓励不同方式的公民教育的实践探索,形成推进公民教育实施的评价方式。
3.构建全社会合力育人的公民意识教育体系
我国的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典型的保守性、自我封闭性的特点。学校处于思想教育的主阵地,家庭和社会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导致学校所倡导的正面信息被社会中大量的负面信息埋没并陷于弱势地位,容易造成学生人格断裂和知行不一。公民意识教育的真正有效性,在于一方面学生具备相关国家意识、法律素养以及道德理念,另一方面更体现在日常生活的行为模式、处事方式,即知行统一上。思想认识的提高到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学校不同教学、管理层面的教师以及民主、开放的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家庭乃至社会之间的密切合作等。第一,小学阶段的公民意识教育更需要学校、家庭之间的合作。结合不同年龄、层次的行为规范要求,通过家长打分等形式强化学生文明礼貌等良好作风的养成。现代社会教育的功利化使得中小学之间家校联系仅停留在学生的学习情况上,所以应倡导新的教育理念,注重家校联系,加强对学生独立意识、文明习惯培养等个人素养方面的落实与形成,使得学校的公民意识教育落到实处。第二,中学阶段的公民意识教育实践内容体现在班集体建设和参与社区服务等内容方面,拓展公民意识教育空间,倡导社区教育,通过义务劳动、环境治理、观摩选举、竞选社区负责人等活动,提升学生社会责任感。公民意识实践课程的开展,需要全社会的共识,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企业、家庭、学校之间的大力合作。在全国形成统一的主流舆论环境,保证公民意识教育的有效性。
4.建立社会激励机制,充实实践活动内容
激励机制的建立,是实践活动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许多美国学校把是否做过志愿者作为对学生考核的一项标准。我们可以此为参考,把社会活动的参加情况作为学生升学的条件之一。另一方面,建立服务补偿制度,对于享受国家免收学费的学生造册登记,动员和组织他们参加公益活动,并根据实际情况,规定从事社区志愿服务的时间。让学生在参与中加深对权利义务一致原则的认识。只有在普遍建立了公民意识的前提下,在相应制度的保障下才可能实现平等参与、平等发展的权利,我国的民主政治才能真正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5.充分利用网络媒体,探索公民意识教育的新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与网络的联系更加密切。探索新媒体环境下公民意识教育的新问题已成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网络新闻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困扰着学生的心灵世界,同时负面网络新闻也影响学生对权责意识的分析、评判。首先,政治课堂上,注重引导学生建立一定的新闻媒介素养和法律知识,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正视社会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强化其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心理承受能力。第三,设立公民意识专题网站,紧贴实际,联系网页上最新带有热门性、典型性的事件,重点评析,带动大家共同参与,利用舆论的优势纠正学生的过激情绪和负面言行。
————————
参考文献
[1]张莉.网络媒体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影响及对策研究.陕西教育(高教版),2012(11).
[2]张嵘.台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1).
[3]靳义亭.论韩国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启示.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5).
1.开设微型校本课程
为了引导学生有品位地进行阅读,有效避免阅读的盲目性,学校根据学生的年段特点,设置世界名着导读课和世界经典绘本导读课,安排教师进行每月一次好书的推荐和导读,列出世界经典必读书目,引导学生有计划地阅读,为学生的精神发育打好底子。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校还定期组织读书征文活动,促进阅读的分享交流。午间阅读微型校本课程,有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逐渐理解了他国文化,在对比中更好地理解本土文化,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编制“环球影视窗”
校园电视台收集古今中外优秀影视作品,编制了德胜小学生必看60部影视作品,上传到学校网站。每周五下午开设“环球影视窗”,学校推荐中央电视台百科探秘、走近科学、绿色空间以及探索频道和国际频道中的“探索发现”等节目,由学生自主选择播放内容,了解域外风情与国外文化。环球影视窗以直观的方式,强烈的视听效果,打开了学生的学习视野,让他们学到了书本外的国际文化知识。
3.编写校本课外读本
学校根据学生现状寻找适合孩子特点的涉外礼仪知识,编写成学生乐读的课外读本,让学生生活在校园就能了解不同国家的交往礼仪,积淀国际交往知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正确认知和理解异域文化,同时,国外礼仪与中国礼仪的差异更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通过对比,学生逐步领悟到中国礼仪深厚的文化底蕴,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多元文化资源的建设内容涉猎广泛,充分关注儿童兴趣。学生阅读、观看后,教师通过开展征文、影评等活动,将影视作品等转化成教育资源,帮助学生超越年龄认知的局限性,树立广博的国际视野和人类情怀,做到“身在校园,胸怀天下”。学生在感受多元文化中,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具爱国情怀。
二、学习交往技能,培养规则意识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由于地域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的交往会存在不同的方式,只有具备正确的交往礼仪和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和交流。为此,学校建立了少年国际外事局,通过创设模拟涉外情景、外籍教师进课堂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外语运用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学生在生动的学习情境中,不仅学习到国际交往技能,且通过学习国际交往规则,培养必备的规则意识。
1.模拟涉外生活情景
培养孩子的国际交往能力是提高学生国际视野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设计了生动的涉外模拟情景,制定了对应活动目标模拟训练大纲。内容层层递进,螺旋上升,避免形式单一的活动,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各中队围绕总纲衍生设计出多种多样的体验活动,训练交往技能并掌握国际交往规则。例如,三年级根据活动部的大纲,设计了问候礼仪、迎宾礼仪、交流礼仪、迎送礼仪、用餐礼仪等情景进行仿真训练。问候礼仪创设了如下模拟场景:德胜小学教育集团的学生代表出访德国学校,与德国小朋友相互问候。同时,双方自我介绍,德国小朋友带领我校学生参观他们的校园。问候礼仪训练点的要求:向她人问候时,要积极、主动;要表现得热情、友好、真诚;大方得体。禁忌:不要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等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自编了礼仪三字歌:穿衣着,要得体;会客时,要大方;交谈时,不插话;语言亲,举止雅;控距离,顾全局。学生在愉快、好奇的氛围中,学唱三字歌,通过情景模拟表演,学会了涉外礼仪,掌握了涉外交往的基本技能。
2.外籍教师进课堂
国际交往、对话、交流、合作通常都是以语言为载体的,缺乏足够的外语能力往往是文化理解和沟通的主要障碍。熟练地掌握外语,能提高对外交流能力,有利于在国际交流中既尊重对方立场,又充分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为此,学校聘请了外籍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以“趣味英语口语”的形式,每班每周设置一节外教英语口语课。通过这一平台,让学生接受系统的国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外事局的资源建设既考虑小学生特点又结合学生当下的生活,内容层层递进,螺旋上升。活动的开展还依托相关课程,如《德胜小学涉外礼仪哆来咪》读本,《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小学英语口语》等,在阅读和学科教学中渗透。丰富生动的形式,有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学会了基本的交往规则,提高了国际交往能力。
三、体验国际交往,践行公民责任
学校在建设国际观察站、少年国际活动部的同时,创设少年国际游学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小公民。少年国际游学团有“接待外宾来访”和“对外游学交流”两个活动载体。
1.接待外宾来访
学校积极为学生创设国际交流机会,通过与国外学校结对,搭建国际文化交流的平台。例如,学校接待了来访的日本静冈县文化协会友好交流团——静冈县书法家代表友好交流派遣团。游学团成员落落大方地带领外宾们参观了德胜校园,并为来宾展示合唱、书法等才艺,他们流利的外语口语能力、礼貌的言谈举止和精彩的表演等都给外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外宾们对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和书画教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又如,香港九龙礼贤学校师生来访,德胜书法社团的同学们把现场书写的书画作品赠送给香港小朋友,游学团成员还带领香港小朋友进班学习。不同生活地域的孩子们一同学习、体验,相处融洽,在相互交流中,加深了对国际文化差异的理解。
2.对外游学交流
学校组建了对外游学团,让师生走出国门,开阔国际视野。一方面,学校借此进行专业的教学交流。由合唱队员组建的游学团先后出访了日本、德国,参加国际性合唱比赛。在那里,师生们领略了世界舞台的精彩,分享了世界顶级的艺术魅力,为艺术教师注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拓宽了教育视野。例如,2010年,学校参加了在德国德累斯顿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合唱节”。德胜师生不仅展示了中国人的风采,还经历了高规格的国际外事交往活动,在市政厅受到市长和大使的接见。这些活动拓宽了师生的国际视野,更增强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怀。学校合唱团在国际比赛中获得佳绩,被德国报纸赞美是“最小的演员,最美的歌声”。另一方面,对外游学让师生放眼国际,拓宽了学校的德育渠道。例如,学校组建文化交流团访问了日本大阪府福田林市立向阳台小学校。日本人遵守时间和讲究秩序,讲究文明礼仪,学校教育目标重在细节等等,都深深地影响了游学成员。游学期间,学校加强安全和礼仪教育,让学生懂得和践行公民责任,维护国家形象和民族尊严,做一名名副其实的现代小公民。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十分丰富,研究者基本一致的认为主要包括权利与责任意识教育、国家与民族意识教育、公平与公正意识教育、自由与法治意识教育、道德与文明意识教育等内容。大学生是公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群体,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鉴于大学生的特殊公民身份及大学生公民意识的现状,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应突显差异性并突出针对性。经过调研掌握大学生公民意识和公民意识教育的现状后,我认为当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公德意识、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律意识四个方面。
(一)强化道德形象教育,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
一般来说,公德意识是公民对公共道德的认识、理解与态度。道德品质是人的最基本的素质,道德品质的最低层次要求是公德意识。马克思和恩格斯曾指出:“只有维护公共秩序、公共安全、公共利益、才能有自己的利益。”②公民的公德意识状况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更体现了公民对他人的态度和对社会的责任,是民主法制社会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支撑。大学生是公民中受过良好教育的群体,是社会的精英,大学生的公德意识的高低直接影响其他公民公德意识的提升,大学生良好的公德意识能促进其他公民公德意识的提高。大学的教育者和管理者应该通过强化大学生的道德形象教育,培育大学生的公德意识。通过强化道德形象教育,培养大学生公德意识,逐步引导大学生养成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和遵纪守法的良好公德意识。
(二)强化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大学生诚信意识
诚信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之一。大学生作为国家高层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扮演者重要角色,大学生能否拥有强烈的诚信意识和诚信品质,会直接影响到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诚信是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和坚定科学信念的基础,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的“通行证”。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必须加强大学生诚实守信教育,培养大学生的诚信品格,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意识。
(三)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是公民对他人、社会集体和国家所应当承担的义务。公民对自身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自觉认识即责任意识。责任意识是公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责任教育是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大学生必须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最高理想的实现和中敢于担当、敢于献身。因此,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必须强化社会责任教育,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
(四)强化民主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是公民意识的重要内容。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法律意识始终贯穿在法律的制定和实施之中。加强民主法治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大学生树立法律的尊严、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依法办事的观念,要使大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二、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
教育的路径当今,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体系尚未建立,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教育主体和教育内容等。但公民社会的逐步形成迫切需要大学生具备公民意识。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升主要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来承担,其别是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承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以为指导,以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教育为重点,综合运用政治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依据大学生成人成才的基本规律,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修养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科学教学活动来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主要有三条路径。
(一)转变教学观念,把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
作为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之前设定的预期成果,它决定着教学的方向和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的方式方法以及教学策略等方面的内容。受传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价值取向的影响,教师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目标定为引导大学生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增强法律意识,很少有教师意识或者关注到该课程的公民意识教育功能。为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国家现代化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尤其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应该大力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现代公民。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自身公民意识淡薄也制约着对大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师基本都成长在传统环境中,接受的都是传统教育,授课教师公民意识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公民意识教育的自觉性。因此,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授课教师除要不断提升自身公民意识外,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的核心课程,该课程应该把提升大学生公民意识作为其重要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教学内容,将公民意识
教育渗透到教学全过程2006年以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统编教材虽然多次改版,但基本内容变化不大,主要包括四大模块教学内容,分别是入学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律教育。在这个相对固定的教学内容中要突出公民意识教育,必须优化教学内容。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师在教学中在不过度打乱教材章节的前提下,必须通过优化教学内容达到重点穿插和突出公民意识教育的效果。在入学教育模块中,必须强调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增强大学生公民主体意识和责任意识。在思想教育模块中,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强调要为国家的兴旺发达和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立志;爱国主义教育必须以中华民族的“热爱祖国、矢志不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维护统一、反对分裂,同仇敌忾、抵御外辱”优良爱国传统为引导,以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灿烂文化、骨肉同胞和自己的国家为基本内容,强化大学生振兴中华的国家和民族意识;人生观教育必须以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根本尺度为中心内容,强调责任意识。在道德教育模块中,将培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作为主要内容,重点培育大学生公德意识。在法律教育模块,通过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权力和义务观念教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教育,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权利意识、责任意识以及平等意识等。在课程结束时,适当安排一定时间总结这门课程公民意识教育的主要内容,系统地向大学生强调公民意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三)改进教学方法,以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现代文化 跨界民族 公民意识
[作者简介]王志刚(1972- ),男,河南息县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安晓平(1960- ),男,陕西西安人,塔里木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为屯垦文化和民族文化。(新疆 阿拉尔 843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环塔里木历史文化资源调查与研究”(项目编号:11&ZD099,项目主持人:安晓平)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疆民族地区双语教育成效跟踪调查研究”(项目编号:BTYB03,项目主持人:王志刚)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4-0041-03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民族成分众多,宗教氛围浓厚,周边局势复杂。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等又是典型的跨界民族,与邻国同源民族有着相似的文化和部族认同。处理好跨界民族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关系,有利于边疆稳定和社会和谐。跨界民族的大学生作为该民族中的精英群体和活跃分子,既代表着该民族未来发展的方向,又可以帮助公民在国家建设和边疆和谐中发挥重要作用,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素养如何,直接引领着该民族的国家认同。因此,加强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是新疆各民族国家认同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性
作为典型跨界民族的新疆塔吉克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他们与邻国主体民族传统文化的相似性以及地缘政治的特殊性造成其民族文化认同方面的复杂性,这具体体现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与对中华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之间的关系;民族文化认同和伊斯兰教信仰之间的关系等。跨界民族文化认同的这种复杂性增添了多民族学生汇集的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的复杂性。为此,必须加强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以此为重要突破口来增强其国家认同,构建和谐精神校园。
1.公民意识是增进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的重要精神动力。处理跨界民族各种复杂认同关系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是解决好其对本民族认同和对国家认同的关系问题。“牢固树立起公民意识不失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黏合剂’。”①文化是民族的重要标志,尽管生活在同一国家里,但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导致跨界民族在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上存在一定的错位,牢固树立起公民意识可以促进彼此认同一致性的实现。“不分主体民族还是少数民族,尊重所有成员平等权利的多民族公民国家,需要一种更高的认同,所有公民共同拥有的认同。”②对跨界民族而言,强化包括国家认同在内的公民意识,比单纯强调国家认同会产生更为有效的结果,因为公民意识的教育就是将国家认同社会化的过程,它有利于实现文化和政治认同的统一。
2.公民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增进新疆高校大学生跨民族的和谐关系。塔吉克、柯尔克孜、哈萨克等跨界民族都有着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在当前更是对国家高度感恩和认同的。但新疆跨界民族国家认同的优良传统在年青一代人身上能否得到很好的传承,即认同的代际转化问题,近些年来已成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中受到挑战的突出问题。新一代跨界民族大学生虽然文化程度较高,但他们没有经过革命时代的磨炼,对新疆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侮和阶级压迫的历史记忆较为模糊。一方面他们在原先相对封闭状态下的古朴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受到一定冲击;一方面,他们在环境变化、民族间接触频繁形势下对民利和利益的诉求势在必行。要想既能保证他们的国家认同意识不会削弱,又要使新生代跨界民族大学生积极地适应和融入现代社会,就必须改变思想教育的方向,把公民意识教育提到突出位置上来。举例来说,生把哈萨克斯坦看成是自己的“祖国”,这种观念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他们与其他民族大学生的和谐交流,因此,要去除狭隘的部族意识,强化公民意识的感悟。总之,柯尔克孜和哈萨克等民族的大学生,大多来源于相对封闭落后的农牧区,在走出封闭和融入现代文明的进程中,公民意识的教育是克服他们同其他民族交往障碍的关键环节。
二、现代文化为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指明了方向
1.现代文化是一种“公民文化”。一般认为,现代文化是相对于传统文化而言的,但又是继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它是包容、开拓、创新、科学、理性的文化,是对封闭、落后、保守、愚昧、极端思想的否定。培育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必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因为“在一个世界各国人民都以文化来界定自己的时代,一个没有文化核心而仅仅以政治信条来界定自己的社会哪有立足之地?”③从全世界范围看,在个人和国家的关系上,现代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种“公民文化”,它应该是一种力图摆脱狭隘部族意识的先进文化。跨界民族大学生因为受先进文化影响较深,现代文化为其公民意识的成长提供了长远动力。
2.跨界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成长的特点。总体来看,新疆的几个跨界民族由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生活环境相对封闭,我们在看到他们保持着高度的国家认同和爱国情怀的同时,也必须承认他们对民利追求、法制观念等现代公民意识的欠缺。相比较而言,大学生则是本民族中接受现代文化较多、民主法治观念较强的一个群体。而且,在进入大学后,他们会随着环境的改变和视野的开阔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公民意识。跨界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提升在当前呈现出两种同时并存的倾向:作为国家公民身份认同感的强化;作为本民族成员在国家和社会事务中话语权的感悟。前者充分体现了跨界民族大学生在现代文化引领下国家认同感的上升,后者则体现了他们对民利和自身利益的关注。在公民意识增长的同时,对本民族权利和利益的过分关注在一定程度上会助长本民族意识的增强,从而导致内聚和排外情绪。特别是近几年来,新疆周边国家推行的民族主义政策使得跨越国界的民族主义思潮有所升温,民族文化和民族认同的力量也不断加强。对于跨界民族大学生来说,这种文化的因素如果缺乏及时的引导,或许会对其政治认同产生不利于国家的影响。
3.现代文化引领跨界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合理性。作为公民意识教育的产物,跨界民族大学生对公民权利和本民族利益诉求的增长会导致他们过于关注本民族利益和话语权而淡化公民义务观。在此情况下,要想把他们的公民意识强化在国家认同层面,必须用现代文化对跨界民族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开阔视野,把视线转移到国家这个大家庭上来。“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政策实际上是继承了中华文化几千年以来处理民族关系“文化化”的思想传统,把少数民族(包括跨界民族)更多地看成是一个“文化群体”,增强政治上的国民意识,淡化族群观念。④我们要从过去威权社会转变成真正成熟的民主社会,不只是制度的改变,人民的心灵也要经过一个彻底转变。所以当前我们真正需要的公民教育不是公民权利义务的知识性教育,而是一种文化改造工程,它主要是心灵的、更是道德的。⑤现代文化正是为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对国家和公民身份公共合理性的认识提供心灵和道德标准。现代文化引领下的公民意识教育,能增强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帮助学生从“自在”走向“自觉”,也就是既能尊重自我,又能容忍异己,塑造起理性的民族自豪感。
三、现代文化引领下加强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途径
1.普及高等教育层面的“国民”权利和义务观的教育。当前,新疆各级学校特别是高校中都高度重视“四个认同”(对祖国、中华民族、中国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的教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但在调研中发现,“国民”权利和义务观的教育严重不足。“公民身份是指个人同国家的关系,这种关系是,个人应对国家保持忠诚,并因而享有受国家保护的权利。”⑥如果跨界民族的大学生都能认识到自己是社会主义中国大家庭中的一员,领会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就会在内心深处形成一种对国家的高度政治认同,同时,自觉遵守国家法律,社会稳定和民族关系的和谐也就有了坚定的思想基础。当然,这一过程需要现代文化的引领。
2.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体系。包括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内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现代文化的集中精神体现。不管跨界民族的大学生来自哪个地区,同国外同源民族有着怎样共同的历史和文化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应是各族学生共同信仰的理论体系,是公民教育的强大理论武器。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目前多流于形式,且停留在理论和应试层面,真正深入各民族学生心目之中还任重道远。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切实需要形成一个完整的校园普及体系,而不仅仅局限于理论课中。新疆许多高校已形成校领导、行政人员、辅导员、“两课”教师和各族大学生共同倡导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普及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举例来说,有些高校大力推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活动,受到各族学生的普遍好评,对于学生的道德情操修养也起到了很好的感染作用。知荣辱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美德,“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当代各族大学生判断是非真假、领悟善恶美丑的精神坐标。尽管风俗习惯和教育背景参差不齐的各族大学生有自己的心灵空间,但正如易中天先生所言:“人性是相通的,少数民族也是这样……同他们的接触使我受益匪浅。”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及和深化,是把各族学生培育成高素质的现代公民的良好途径,同时,也通过校风引领了社会风尚。
3.推行以“大国学”为理念的大学校园多元文化教育。在多民族汇聚的大学校园里,作为中国公民共同接受教育的各族大学生,有着不同的文化诉求,这就要采取多元文化的教育,现代文化为其指明了方向。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地位得到提升,而将其纳入“国学”的范围则有利于提升跨界民族学生作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国学’就是中国的学问……国内各地域文化和56个民族的文化,就都包括在‘国学’的范围之内。”⑧如果把《玛纳斯》和哈萨克英雄史诗等也纳入“大国学”的视野,鼓励其他民族学生也加强学习,新疆跨界民族大学生必然为自己民族文化地位的提升而自豪,这必将有利于各民族共同探讨现代文化,增强公民意识。当然,多元文化教育并不意味着国家为了保护族群文化就不要在少数族群聚居区做任何现代化的努力,或者是每一种文化在各自群体内独立发展而其他文化包括先进文化不能过多介入。这样不仅会影响到新疆跨界民族现代化的进程,而且对公民意识的培育和新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作为公民教育重地的大学校园文化教育更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引导不同民族学生以公民身份进行相互学习。
4.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改善新疆高校的双语教育。对跨界民族进行公民意识教育,语言是一个重要环节。新疆多年来探索出了一条成功有效的高校双语教育路径,为各民族消除隔阂、增进交流和理解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少数民族接受现代文化减少了障碍。但是,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下,新疆当前双语教育的文化因素还远远不够。在加快实现新疆跨越式发展的新形势下,由于各民族交流的进一步频繁,不仅语言作为交际工具的功能得到提升,其作为文化载体促进不同民族跨文化交流和相互理解的作用也会慢慢显现。新疆目前的双语教育一方面难以适应跨越式发展对文化交际的迫切需要;另一方面,也难以应对边疆地区社会发展不平衡性和教育水平多层次性的现实,好多基层双语教育片面强调语言之间的翻译和转换,忽视了文化因素。跨界民族学生和汉族学生文化之间文化做到相互理解,才能为双语教育提供更好的学习动机。对异文化的学习和理解,如果有了“以现代文化为引领”的参照系,就能更好地反省作为大中华文化之一的本民族文化。
5.以现代文化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宗教观。新疆的三个跨界民族同其邻国主体民族一样,都信仰伊斯兰教,这给公民意识教育增加了难度。虽然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以及各级全日制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园内从事宗教活动,但跨界民族大学生大多来自宗教氛围浓厚的农牧区,家庭和社会对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即使大学阶段还需要加强正确宗教观的教育。新疆内外敌对势力特别是宗教极端主义势力有时候就利用跨界民族同族而且信仰同一种宗教的 “文化氛围”,误导民众特别是青少年学生淡化和削弱中华民族认同感。在现代文化的视野下,要使学生明白,民族和宗教是不同的社会范畴,伊斯兰教并非是他们民族文化认同的归宿。从历史上看,他们都曾受到过多种宗教的影响,不仅其民族文化史和宗教文化史比他们的伊斯兰教史悠久,即使其皈依伊斯兰教的过程也各具特色。他们各有自身独特的民族文化史,在共同的问题上也必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与时俱进,形成现代宗教观,才能保持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同时,新疆跨越式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改变着各族人民的生活和精神世界,现代的大学生多以世俗性的民族文化作为认同的基础。因此,要以现代文化引领他们的思维方式,开阔眼界,做更自由和理性的文化选择,使文化认同上升到一个更高境界。
总之,民族边界和政治边界的错位性导致了新疆跨界民族在文化认同上的多重性和异常复杂性,培育跨界民族特别是大学生群体正确的公民意识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等类似宣传即能在跨界民族大学生中牢固地树立起国家认同观念。为此,必须从深层次上培育他们的公民意识,而这又必须“以现代文化为引领”。
[注释]
①李崇林.边疆治理视野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研究[J].新疆社会科学,2010(4):42.
②(美)菲利克斯・格罗斯.公民与国家――民族、部族和族属身份[M].王建娥,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32.
③(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译.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④马戎.当前中国民族问题研究的选题与思路[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7(3):l6-22.
⑤王可.两岸四地公民教育与公民社会学术研讨会综述[J].学术研究,2007(11):151.
⑥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不列颠百科全书:第4卷[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9:236.
【关键词】杜威;道德教育;大学生公民意识
约翰·杜威(1859-1952)作为20世纪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被誉为“实用主义神圣家族的家长”。其哲学理论和教育思想影响力辐射到整个美国乃至世界。而事实上,当我们把视角专注在杜威理论的哲学价值还是教育学意义的时候,我们还发现它同时还富含了道德教育的营养。反观杜威的思想框架,在惊奇地发现这其中包含了历史上几乎所有有关道德和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学说之外,更可贵地是未来道德教育思想的种子早已孕育其中,从而对后来的道德教育理论产生深远的影响。他的道德教育思想中把道德教育看作是一个公民作为社会中的个体所必须接受的理智训练,这种理智训练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每个公民都能够运用个体的理智思维能力和行动能力参与民主的社会生活。正因为如此,我们有必要从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的全面解读之后,来尝试着如何合理借鉴杜威道德教育思想来促进我国当前公民意识教育向良性发展。
一、解读杜威道德教育思想
(一)杜威道德论的目的
教育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是道德教育的重要目的,这有别于杜威提出的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所指的“真正的目的是含有理性因素的。它不是武断的,而是善于适应环境变化的,因为是具有实验性质的。”①杜威在他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开篇中说到,“本书体现我探索和阐明民主社会所包含的思想,和把这些思想应用于教育事业的许多问题所作的努力。”②杜威指出,教育有三个要点:儿童生活、学校与教材、社会。儿童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而成人社会是学校教育的目的。学校是种特殊的社会机构,它必须执行其特殊职能以维持和增进社会的生活与福利,必须服务社会。而学校在社会中的角色就是介乎儿童和成人社会之间的桥梁,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儿童走过这座桥,到成人社会中去做一个有用的分子。在民主国家里,教育“要养成配做社会的良好分子的公民。”对社会有用的,就是道德的一一这是杜威实用主义道德观的基本内涵,因此“所谓社会的目的便是道德的目的。”一个人,如果能承担儿所应尽的社会责任,那么他就是有道德的,合格的。杜威指出:“所谓德行,就是说一个人能够通过在人生一切联合中和别人的交往,使自己充分地、适当地成为他所能形成的人。”
(二)理想公民
1、有效的参与者
杜威指出,良好的公民必须是社会的完全有能力的有用的成员,是能够全面支配自己的生活的人。人们习惯于把公民定位于政治生活的主体,把公民资格的训练理解为明智地投票的能力和服从法律的素质等等。这种理解其实是把公民的整体人格割裂了,把个体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简单化了。在民主社会中,个体不只要能服从,还要能领导;要成为家庭的一个成员,要培养未来的儿章;要从事有益于社会的工作,并通过工作维护他自己的独立和自尊;成为社区中的好邻居、积极成员,对生活的价值、文化的发展做出贡献。简而言之,一个良好的社会成员,一个有用的人,“能生活得像一个社会成员,在和别人的共同生活中,他对社会的贡献和他所得到的好处能保持平衡。”③
2、有独立人格的变革者
要成为现代社会要求的良好公民,个体必须学会与周围个体或群体更好相处,获得必要的生活经验和共同生活的基础,只有如此才会达到“共同理解”,实现个体的社会化。为此,个体有必要发展各方面的有用的习惯或德行。而现代公民的道德与传统所理解的道德是不同的。传统道德强调个体对既有规范的消极服从;而文明社会的公民道德是一种走向自然的真道德:公民道德注重对人的本能的利导与发展,追求人的自为与为人的折中。在自为方面,首先要保重身体;其次要敢于表白自己的信仰、主张,并实行贯彻;最后要努力自我教育,培养自己的完善性格,发展自己的能力特长。在为人一方面,主要是各尽本职、团结合作。杜威强调,为人、利人并不是时刻有意做善事,只要安分守己去做他应做的事,也就够了。真道德是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能行真道德的公民,不是阿众媚俗、庸言庸行、无功无过的乡愿,而是有创造能力、积极精神、轰轰烈烈地去改造世界的人。④
(三)公民教育的方式
要把公民培养成一个好人,一个有用的好人,一个在道德上的好公民,就需要对有严重缺陷的传统的道德教育进行改造,针对全体公民进行一种全新的道德教育,杜威将之称为公民训练。之所以称为公民训练在于他认为不能狭隘地理解公民教育,公民教育不只是公民政治意识的培养,还要训练公民各种技能。这些技能不仅包括参与政治生活的技能,还包括在道德上进行理智思维和行动的技能,只有掌握宽广的技能才会使公民个体担负起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杜威认为后一种技能,即公民在道德上进行理智思维和行动的技能尤为紧迫。因而,将杜威的“公民训练”称为道德上的理智训练更为贴切一些。也就是说针对公民进行的训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要针对公民进行道德上的理智训练。杜威指出,公民在道德上的理智训练应该包括广泛的内容。
1、服从与自我管理的能力
要培养一个好公民,仅仅进行服从的训练是不够的,还要培养他在自我指导、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能力,以及有关领导的才能。“他必须具有自我指导和指挥别人的能力,进行行政管理的能力,以及担负与其职位相称的责任的能力,这种有关领导能力的教育,在政治方面和工业方面一样不可或缺。”⑤杜威的这段话表明,一味地对公民进行如何“服从”的教育并不应当是公民理智训练的主要内容。在一定意义上,公民“服从”意识的缺失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理智的服从,即不知道何时该去“服从”,何时不该去“服从”。理智的“服从”即是公民个体运用自身的反省思维恰当地处理实际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道德情境的能力。另外一个方面,公民“服从”意识的缺失还是因为他们在“自我指导、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等方面能力的欠缺。在这里“自我指导、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能力是一种理智地控制自我的能力,这说明公民训练还要包括一些理智的自我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使得公民能够恰当地把握何时“服从”,何时去建设性地“不服从”。
2、明智的反思能力
公民训练可以表示比职业能力更加宽广的若干资格。“这些资格包括的范围很广,从使一个人成为比较令人满意的伙伴,到有政治意义的公民训练,例如明智地判断人和各种措施的能力,在制定法律和服从法律时起决定作用的能力”⑥等等。这里的“明智地判断人和各种措施的能力”表明道德意义上的公民训练是一种理智的反省思维能力的训练,就如上所说,这种训练不是让公民个体单纯地“服从”呆板的道德规范,而是让他们根据具体的道德情境做出自己的理智判断、选择和行动。
3、理智的生活能力
要培养公民个体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与他人交流的能力、个人创作的能力和欣赏艺术的能力、自我娱乐的能力、有意义地利用闲暇的能力等。这些内容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公民道德训练的内容,它们使得一个公民在社会生活中不仅是一个“服从”的个体,还是一个自主发展的个体。通过教育培养公民个体在合作、创作、艺术、闲暇、娱乐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能够理智地生活。这种生活不再是外在强加的,而是经过个体自我认同并积极面对的生活,因而应当成为公民的民主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
二、对大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启示
在杜威的教育方式中,每个人既是行为者,又是思考者。这种公民教育过程是经验过程,也就是通过民主生活、民主参与实践公民资格,从而培养好公民。一方面从学校即社会的角度出发,强调学校生活应该成为民主的生活;另一方面从杜威的儿童中心论出发,充分重视学生主体性地位,赋予主体已高度的自觉自省义务,从而提高自身的公民素养。
(一)塑造学校的民主生活
杜威认为,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学校环境的职责在于平衡社会环境中的各种成分,保证使每个人有机会避免他所在社会群体的限制,并和广阔的环境建立充满生气的联系。只有这样,同一个政治单位内,不同群体的联合所引起的离心力才能得到抵制。“在训练人方面,学校是一个小小的社会,一个民主的社会。”⑦(下转第38页)(上接第36页)
1、人文化的大学校园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场所,既要有显性的约束力,又要有隐性的感染力。如通过培育大学精神提高大学生公民意识,学校的教学理念、管理风格、纪律规则、学习研究风气、教师榜样、教育者的态度、人际交往方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和习惯、沟通信息的模式等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如广播站、校园、校园网、宣传橱窗、学生刊物、学术讲座和定期举行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讲座并展开讨论,从而使大学生意识到公民其实就在身边。各种校园氛围对大学生公民意识的培养具有特殊的渗透力和影响力,能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良好效果。也可以通过设立校史陈列馆等弘扬民族精神和宣传道德理念的标志物,使大学生接受无形的公民意识教育。
2、榜样化的教师
在大学校园里教师对大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因此大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肩负的重任,为人师表,率先垂范。一要讲政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以高尚的思想品德要求自己,在精神面貌和思想境界上做学生的榜样;二要关心:以关爱每一个学生为自己的宗旨,剔除冷漠和淡漠,深入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学生沟通,帮助学生解决困难和问题,加深学生与老师的内在情感;三是要诚心,待人要真长,对学生要讲究信誉,对工作要高度负责,真正获得学生的信赖,向学生展现良好的公民道德风范。
3、民主化的生活
学校即社会,大学生活体现的也是一个小的社会,如果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时刻注意提高自身的素养,有一个好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时刻遵守校规校纪,加强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这些好的生活习惯会帮助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公民生活,更好的具备踏入社会后所需要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和交往意识。
(二)做“文化自觉”的新公民
先生提出,中国人要有“文化自觉”,要深切理解当今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发展交融一体的趋势。大学生公民教育正是以一种“新民”的姿态,要求在自我反省、自我更新中摒弃民族的人格缺陷,诸如:自大、虚伪、残忍、偏执等。同时,在个人修为方面,更加突出谦虚、理性、求真、仁慈、有爱、宽容、自省等品德的培养。而就其中而言,五大优秀品德对于当今社会公民意识培养更为重要。
一是爱心。拥有爱心的人是幸福的,宽容、同情、公益等优秀品德都是从爱心上生长出来的。一双有爱的眼睛才能看见爱的世界。
二是责任心。只有自己感到身负道德责任,才会在乎良心的呼喊,才会承担社会道义。而责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关爱生命和行为自律;懂得感恩和学会关心;回馈社会与保护生态文明;理想信念和爱国奉献。
三是诚心。它让人们之间的关系充满信任,让人们的行为获得相互支撑。
四是公义心。如平等、自由、权利、民主等,这些是民主生活所必须的品德。
五是力量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是需要勇气和执行的力量,否则道德就永远不会被付诸行动。
注释:
①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9:113.
②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9:5.
③孙月刁.杜威的多元论自由观[J].社会科学,1985,4.
④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上册)[M].人民出版社,1990.
⑤杜威.道德教育原理浙[M].王承绪,等译.江教育出版社,2002:11.
⑥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132.
⑦杜威.学校与社会[M].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08.
参考文献:
[1]伍丽.杜威的道德教育思想对我国环境道德教育的启示[D].南京林业大学.
[2]李志强,李肖.引入、批判、反思与借鉴--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90年[J].玉溪师范学报2007(5).
[3][4][8]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9:5,113,132.
[5]孙月刁.杜威的多元论自由观[J].社会科学,1985,4.
[6]刘放桐.现代西方哲学(上册)[M].人民出版社,1990.
[7]杜威.道德教育原理浙[M].王承绪,等译.江教育出版社,2002:11.
关键词:全球公民教育;学习目标;公民教育
背景
自从2012年联合国“全球教育第一倡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推动全球公民教育作为三个首要目标之一。而2015年出版的《全球公民教育:话题与学习目标》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全球公民教育的第一本教学指南,也是全世界各地的专家的研究与合作成果。这本教学手册,是在《全球公民教育: 助学习者迎接21世纪的挑战》一书及联合国的三次相关重要会议的成果基础上修订而成。定稿之前,教育者们还在全球各区挑选了一些国家用这本手册进行实践尝试,以探讨在不同的地理和社会文化背景下如何适用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副总干事Qian Tang这样描述有关全球公民教育的第一本教学指南的意义,“当下国际社会面对和平、繁荣、可持续和健康等问题的挑战下,该指南能帮助成员国确保不同年龄层和背景的学习者发展成为有信息获取能力、批判认知能力、能深入社会、具有伦理意识和懂得参与的全球公民。”[1]
全球公民教育的定义
全球公民教育这一个概念来源于西方传统的公民教育。而公民教育始于古希腊时期的雅典,以苏格拉底和第欧根尼(苏格拉底的学生)为代表的斯多葛学派哲学家提出城邦下的公民的概念,并且致力于培养具有批判和独立思维能力,能主动参与民主和社会活动,具有责任和权利意识的城邦公民。
而之后,西方的思想家们都不断的在丰富公民乃至世界公民的内涵。康德对公民进行了三重地位的划分,即私人、国家公民和“世界公民”,与这三重地位划分相对应的是三种公共权利,即国家权利、国际权利与“世界公民权利”。康德主张爱国主义与世界主义的兼容,认为通过教育实现对世界和国家的责任的统一,从而建立和谐社会秩序并实现世界和平。哈贝马斯,作为新流派的代表人物,提出了“世界公民社会”的概念。[1]他将民族国家之后的政治体制成为“后民族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关键在于培养一种能够包容所有“世界公民”的全球政治公共领域,即“世界公民社会”。
联合国所提出的全球公民教育思想不仅沿袭了西方的公民思想传统,同时也参考了当代知名的一些进步思想家。玛莎・纳斯鲍姆作为一名西方女权主义者和教育哲学家,在对如何基于西方通识教育的传统培养具有人文思想和全球意识的学习者有深入的研究。她在谈及全球公民意识培养时,主要聚焦了四方面的内容:1)质询思辨的能力、2)尊重和理解不同文明和传统、3)反思自己所处文化、4)基于自身文化的全球公民意识。思辨能力、跨文化的理解能力、自我反思能力和全球意识是纳斯鲍姆有关全球公民教育的核心培养能力。思辨、理解和反思是西方通识教育一直传承的核心素养。[9]这里对跨文化的强调和全球视野意识的形成是在传统人文教育思想上,对全球化下挑战的一种的反应,成为全球公民教育的必要部分。
联合国的全球公民教育的大纲中,对全球公民教育的目的定义为,“培养学习者具备基于尊重人权、尊重社会正义、尊重多元文化、尊重性别平等和尊重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念,最终让学生成为有责任感的全球公民。”其中,对尊重和责任的重视与纳斯鲍姆等西方教育哲学家的思想一脉相承。并且,对当下重点人类发展问题的关注也反映了全球化下的时代特征。
大纲中还明确给出了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
1.鼓励学习者对当下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并寻求创造性和革新性的解决方法。
2.支持学习者重新审视主流话语中的观点,认识和关系,思考那些被边缘化的弱势群体的现状。
3.聚焦参与性的个体和集体行动,从而带来变革。
4.将多重利益攸关方纳入参与行动,社会和本地社区的组织等相关方,共同行动通过。
基于这些教学目标,联合国的大纲中给出了全球公民教育的核心原则[2]:
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公民教育在联合国看来是一个要求个体独立思维并参与行动,结合多方力量共同协作,基于民主开放的学习交流方式,立体和全方位的开展的一种旨在推进全球家园和人类共同体价值形成的教育倡议。全球公民教育的基础是个体,是独立思维、敢于挑战、敢于创新并且有行动能力的个体。在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差异和公开平等的平台框架下,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个体通过彼此的学习和交流,对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寻求解决方法。最终是希望实现一个在本地或者本国文化归属基础上的共同价值和共识。未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必然少不了具备这些能力和素养的一代人的培养。
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法内涵
联合国《全球公民教育》一文中也明确提出了教学方法的指南。这些内容参照布鲁纳(Bruner)等认知教学理论的思想,将教学法的进行分为三个方面:认知能力、社会情感能力和行为能力。[3]也就是说对于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开展,需要从知识理解到情感体悟,最终达到实践和行动。因此,需要明确的是全球公民教育的开展不仅仅是课堂的授课和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价值和情感的共鸣,以及最终形成一种世界公民的参与意识,实现对个体意识和行为的转变。
从认知层面来看,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不只是对国际性问题的了解学习,而是一种将地方问题和全球性问题相关联的认知。在当下全球化的时代,很多地方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全球性影响,同时也会引起全球性的关注。比如,叙利亚战争导致的本地文化古迹的危机和大量难民涌入欧洲。而难民涌入欧洲又引发了欧盟内部就危机解决的责任和义务问题的讨论,从而引发有关国家利益和人道主义精神矛盾的反思。而在我们国家,由于中国的巨大国际影响力,地方性的环境问题和经济发展政策都会对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气候变化的讨论以及经济发展的走向产生影响。因此,地方性的问题也需要有全球性的视角来看待;而当我们用全球性的视角来审视地方性问题的时候,这些问题的重要性似乎得以提升,我的行为不仅关于地方,也关乎全球发展。
从情感方面来看,重点是在形成价值共识,或者说是一种共同体的情感共识形成。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或者社群定位。从种族、性别、阶层、宗教和性取向等不同区分方法,我们都会属于各自不同的多个社会群体。大多数情况下,人们习惯于和自己有共同属性的伙伴待在一起。全球公民教育提出的情感能力是基于移情和感同身受,跳出自己的社群限制,去感受不同群体人们的文化,从中去寻找差异,并最终构建差异尊重和价值共识。
从行为能力方面来看,全球公民教育并非仅是停留在课堂,而是一种需要诉诸行动的教育。这也符合杜威等提出的“学习即生活”的参与性和实用性的教育理念。认知和情感是为学习者形成动机和意愿,并为行动打下基础。如果没有行动,全球公民教育对全球共同未来的责任承担就无从谈起。参与和行动是21世纪每一个地球人对自己所处家园的一种责任。而这种责任的承担可以从地方的行动开始,从简单的身边开始。少开车,减少垃圾,组织本社区的公益活动等都是一种全球公民参与的行为,不仅具有改变当地生活环境的意义,也具有应对全球性共同挑战的价值。当不同地方的行为都联系起来,互相讨论和学习,探索共同发展和尊重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地方行为的意义得以放大。
该图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全球公民教育:话题与学习目标》中教学法内容的总览
全球公民教育实施特点
从教学实施的方法来看,全球公民教育结合了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并融合强调参与性的教学方法。美国人本主义的学习理论家罗杰斯(Rogers)在90年提出“以学习者为中心”,让学生充分发挥潜能,能够愉快并创造性的学习。巴西的弗莱雷(Freire)为代表的批判教学法则引领了从成人到学龄儿童,以自我意识觉醒,参与社会进步和变革的教育教学革命。[4]全球公民教育的一些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意见反映了这些重要的教学理念,试图从学生的意识和行为入手,来推动变革。
总的来看,全球公民教育的教学实施有四个方面的特点:终身性、全方位性、多元教学法、广泛适应性。[2]
终身性是指教学覆盖的人群广泛,并且是个体从儿童到成年延续的过程。作为一名地球公民,我们的存在会对所处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产生多种多样的影响。因此,全球公民教育意识的形成对个体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有意义,而相关的行动则是孩童到成人都需要持之以恒的去进行。地球家园,人人有责。我们选择何种方式的存在是一个贯穿人的一生的重要决定。
全方位性是指教学实施的空间和时间可以超越课堂,多种方式的存在n外活动或者生活中。我们谈及教育,往往注重课堂和学校。而学校的课程已经被赋予太多的内容和任务。全球公民教育作为一种最终投射到行动上的教育思想,通过做去学,通过经历去学,结合非正规和非正式的学习去开展,可能会产生更好的效果。全方位的理念也为全球公民教育开展方式的多样性提供了想象空间。
多元教学法是指对现有一些流行教学方法的使用。在联合国的教学指南中提及了“对话式(dialogic)”、“质询式(enquiry- based)”、“合作式(cooperative)”和“参与式(engaged)”教学法。这些教学法都是希望对学生的思维观念进行启蒙,让学生通过独立的思考和互相的协作,共同去对某一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思考,并尝试去行动,为问题解决进行努力。因此,这里的认知是结合情感培养的,绝非相关知识的机械学习。只有感同身受才能去尊重,才能去实现跨文化交流。只有有体会和情感,才有去行动的动机。
最后,广泛的适应性也是为全球公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适用空间。联合国的指南中提出全球公民教育的开展可以是独立的课程,也可以是融入先有的课程教育中。比如,社会研究课,地理,文化和环保等课程可以作为平台去引入全球公民教育的思想,让学生对社会、国界、文明和环境的思考拥有一个更加广泛的维度,并试图将本地或本国的情况和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结合,反思区域问题的全球性,全球性问题的区域性。
结论
2012年,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通识课,桑德尔教授的《公正-该如何做才好》放到了互联网上。桑德尔教授带学生讨论电动汽车推广难题、买卖器官、堕胎、同性婚姻合法化等备受争议的话题,拿一个个鲜活的案例来启发辩论,引导学生理解边沁与功利主义、康德与自由、罗尔斯的正义观念等文献经典,揭示公民的责任和公共讨论的重要性。桑德尔教授在TED演讲《辩论-一项失落的民主艺术》中提到他的愿景:有机会让全世界不同文化背景的公民坐下来讨论同一个问题。看看同样的道德问题在不同的文化、社区中会得出一致还是不同的判断,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的很多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环境问题既有其地域文明特点,也有一定的全球影响力。桑德尔教授正是通过互联网作为载体,应用对话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生活中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行反思,然后试图进行跨文化的对比和讨论。一定程度上,这是全球公民教育和伦理哲学课堂的结合,同时让民主参与和批判思维的习惯得以形成。全球公民教育虽然在当下国家利益至上的世界格局中仍然面临实施的诸多挑战,但我们作为人类社会21世纪的构建者,应该有全人类和全球性的思维框架。诸多现实危机和挑战的解决都需要从这种人类命运共同的畅想开始。畅想的实现需要依赖教育,数十年的教育的实施。当下可能就是这一转折的开始,未来的人类社会和地球家园是何种模样,这将取决于我们如何去教育一代又一代的国家公民和地球公民。
参考文献:
[1]UNESCO: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Topics and Learning Objectives, 2015.
[2]UNESCO. Global Citizenship Education: Preparing Learners for the Challenges of the 21st Century. Paris, 2014.
[3]布鲁纳. 布鲁纳教育文化观[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4]弗莱雷. 被压迫者教育学[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4
[5]万明钢.多元文化背景中的全球教育与世界公民培养[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6):99-100.
[6]陈以藏.全球公民教育思潮的兴起与发展[J].外国教育研究,2010,(03):65-69.
[7]汤一介. “文明的冲突”与“文明的共存”[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6):7-15.
[8][美]约翰・杜威著,王承绪译.民主主义与教育[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1、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制作材料的城市化:民间工艺美术运用的材料大都是自然界中的材料,要将民间美术移植到我的美术课上,我首先要解决在城市中找到可替代的材料。以我做的灯笼为例:我做的手提灯笼俗称“六格灯”,它原身是用芦苇杆折成六个等大的正方形,然后用线,角对角地连接在一起,形成框架。如果要给城市学生介绍“六格灯”的制作,城市中芦苇是很难看见的,材料是个大难题,材料的性质要满足芦苇的硬度和韧性。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思考,我决定用一次性筷子和吸管来做框架,用一次性筷子的硬度作支撑、吸管的韧性做连接。所需材料确定了,筷子和吸管之间如何连接呢?这又是摆在我眼前的难题。如果用502快干胶,在吸管的包裹下,胶水很难快干,而且有些材质的吸管还会被502胶水溶蚀。如果用打火机烧熔吸管来连接,学生很难掌握火候。烘烤的时间短了,学生用手按压吸管,吸管粘不住筷子。烘烤的时间太长,吸管会熔融甚至会燃烧起来,高温度会把学生的手烫起一个小水泡。由于学生很难掌握筷子和吸管连接的技巧,学生做的灯笼的骨架也很不牢固,极容易散架,对学生的信心打击很大。后来经过不断的摸索和思考,我让学生改用线来穿过四根吸管段,筷子夹在两根吸管中间,收紧线,一个正方形的框架就成功了。相对其他两种方法,学生较容易掌握。在民间工艺美术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这种例子很多。本来觉得是很好的材料和方法,在实际教学中就有可能出问题,我在实际教学中还要不断的实践和摸索。城市生活中生活材料一点都不缺乏,但自然资源是非常缺乏的。民间的草编玩具非常有特色,但要介绍给学生,材料又是问题,草编的材料是棕榈树叶。想要找到与之相应的材料来替代。我尝试着用学生美术配套材料袋里的8K卡纸做。我把8K卡纸横着裁成0.5厘米宽的纸条做草编青蛙,成功了!我又可以把它介绍给我的学生们了!可乐瓶、废报纸、易拉罐、鸡蛋壳……在一般人看来是生活中的废料,但在我眼中,它们可是我要找的宝。
2、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制作过程的步骤化:由于我从小喜欢美术,所以对民间美术也特别感兴趣,制作起来也较得心应手。但对于生活在城市中的学生,无疑是陌生的。他们平时很少接触工具,也少有动手的机会,所以动手能力难免会比较薄弱。如何切筷子?如何绑线?如何涂胶水?如何糊纸?每一步的注意点都要为学生讲清楚。如何把民间美术作品的制作传授给我的学生呢?我首先自己掌握,并将制作步骤过程化。以灯笼的制作为例,我分了不同的课时。第一课时介绍元宵节的民间习俗和灯笼背后的故事:这节课我主要让学生对灯笼有一个初步印象,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整个制作过程及材料。第二课时准备材料:这节课我要学生截取26根筷子,每根筷子长12cm,6根吸管每根截成4段。这里我要教学生截筷子的方法,如何拿刀?如何割筷子?第三课时骨架制作:要对学生讲清楚穿线和扎制的手法。第四课时糊灯笼:这节课主要给学生讲解如何糊纸?如何整理架子?如何在灯笼骨架糊好后,每个面都保持正方形,并且纸面平整。第五课时装饰与美化:让学生用国画、剪纸、甚至用粘纸来装饰。学生按照我设定的步骤完成每一步该完成的事情就很容易得到成功的结果。
3、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制作教学的分层化:现在我所教的学生的年龄段是预备年级和初一。预备年级的学生和初一年级的学生在动手能力上有很大的差异。预备年级的学生相对来说动手能力比较薄弱,对立体的空间的理解能力不够。对于预备年级的学生,我重新设计了灯笼的制作方法。用8K的卡纸横放,上下两端各剩下3厘米的距离,画好横线。中间位置画上1.5厘米间隔的竖线,总数20根。标好两线相夹的纸条的序号。挖除2、4、6、8、12、14、16、18标号的纸条,并把10和20沿下方横线处切断,其余单数序号的都留下。切去除标有序号外的多余的那块纸片,并把整张卡纸卷成筒状。1和20相接并固定纸筒。以最初上下3厘米处为折线,把纸条上下两端向外翻折出折痕。下拉10和20的纸条,让整个灯笼骨架的身高为18厘米时,用胶水固定10和20下端的纸条,这样只要粘好我设计好的瓜瓣状的纸,整个灯笼的大致外形就成功了。这种方法相对切筷子,搭骨架等的灯笼制作工序相对简单一点,预备年级的同学相对较容易掌握。所以我觉得在初中开展民间工艺美术教育必须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层,实现分层教学,每个年级虽然可能都是制作灯笼,但难易程度要有区分。根据学生所处年级段,同样的灯笼的形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我虽然没用灯笼这节课在初二,初三上过,但灯笼的样式和材料我也已经考虑清楚,初二可以教他们做一个较为简易的兔子灯或鱼灯,初三可以教学生们手牵式的兔子灯。材料可以网上购买碳纤维或玻璃钢材质的细杆。由于学校非常支持我的美术教育工作,所以材料不成问题。
4、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制作课程的民俗化:以上我只是着重用灯笼的制作来介绍我在民间工艺美术教育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当然民间工艺美术中可以挖掘起来带入课堂的内容有很多。我可以根据不同的民俗节时为学生介绍不同的工艺作品的制作。比如放寒假前可以为学生介绍窗花,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不同变化难易程度,让学生知道过年的传统。清明节可以为学生介绍风筝,端午节可以为学生介绍香囊的制作等。这样学生既了解了民间工艺美术的制作过程,又了解了我们国家的民俗文化,丰富了美术课堂,也能让学生感受节日的气氛。
5、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制作的个性化:我在进行民间美术教学中也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给学生自己创作的机会,当然也要降低难度。比如画脸谱时可以把印有五官的图案发给学生,让学生有一点可参考的材料。如果纯粹让学生自己画,学生的绘画能力可能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样就会让学生倍受打击。学生可以拷贝图案到自己的创作媒介(可能是一次性盘子或鹅卵石、鸡蛋等)上后,他们就可以是自由地创作,学生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张扬自己的个性。由以上方法我还可以让学生创作燕子风筝上的图案,给他们一个外轮廓,让他们自己创作。降低绘画难度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力,学生也很容易得到成功的喜悦。又如灯笼的制作,前面的四个步骤可以限定,但装饰与美化可以让学生发挥个性,可以是国画,也可以是剪纸,甚至用买来的彩色粘纸,只要他们装饰得漂亮,具有个性,没有什么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