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体系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的扩招政策使高等教育资金需求急剧膨胀,而我国财政收入并不宽裕,高等教育在财政支出序列中已越来越靠后,因此分析财政经费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分配中存在的问题尤为重要。
1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演进
1.1高等教育拨款方式由“基数十发展”改为“综合定额+专项补助”
所谓“基数+发展”。即由政府财政或高校主管部门根据各学校规模及日常开支的需要,核定一个拨款基数,此后各财政年度的经费开支预算即在上年基数上,根据财力状况增加本年度的发展经费。这种拨款方式简便,但不易科学、合理地确定各校的拨款基数,也不利于纠正不当开支行为。因此,从1986年起,高校拨款改为“综合定额+专项补助”的方式。“综合定额”是根据上年度生均成本费和本年度在校生规模(包括本年度计划招生数)核定的,“专项补助”则根据学校的特殊需要,经学校申请,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后拨给。
1.2高校经费由政府包办向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的体制过渡
1978年以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的98%来自国家财政拨款。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要逐步建立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辅之以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收取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校办产业收入、社会捐资集资和设立教育基金等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
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构成可知,国家财政性资金逐渐减少,由1998年的64.16%减少到最低为2005年的42.77%,虽然2006年所占比例又略增至48.96%,但整体发展趋势说明政府逐渐改变包办高等教育的格局,减少对高等教育的拨款。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财政性经费变化趋势相反,学费和杂费比重逐渐提高,从1998年的14.29%增加至2006年的33.33%,日渐成为高校经费中除财政性经费以为的另一重要来源,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办学经费所占比例也上升了9个百分点。社会捐资和集资办学经费及其他教育经费所占比例下降。
2我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问题分析
(1)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增长与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形成尖锐的矛盾。
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经过1999年以来的连续几年的大幅度扩招,2006年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招生与1998年相比增长了4倍。各类高校的在校生达到1738.8万人,也比1998年增加了4倍}普通高校校均规模(全日制本专科生)达到9313人,比1998年增长约1.8倍,普通高校生师比达到16.16:1,比1998年提高了92%以上。这种发展速度,一方面使高等教育发展不足的局面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变。但同时也使教育投资严重不足的问题更加突出。近十年来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净增约1398万人,但据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财政部的《2006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显示,2006年国家财政性的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为3.01%;与2002年公布的3,41%相比,减少了0.4个百分点。教育部长周济在2005年亚洲教育北京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表示,我国还将继续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如果按照每增加100万在校生、生均4万元基础设施投人要求计算,仅因规模增长所需的高等教育建设性投入10年累计就要4000亿元,今后10年高等教育发展性投入的经费缺口至少在1500亿元以上。
(2)经费筹措中政府与个人两个主渠道再拓展的潜力已不大。
首先,在现行财政体制下,政府投入的教育经费增加的潜力已不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社会的各个方面都需要发展,教育发展不可能逾越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当前,社会保障体系欠账很多。养老、失业、医疗等保障资金短缺,需要大量财政资金弥补;基础设施薄弱,需要财政大规模投资;义务教育资金严重短缺,急需政府加大投入。相对于上述各方面,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并不经常居于优先地位。
其次,自从1989年我国开始实行高等教育部分学校收费制度以来,在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中,学杂费占的比例快速提高。1990年为4.6%,2006年达到33.33%。从国际来看,国外公立和国立大学的学费水平一般没有超过人均国民收入的20~25%。
3高等教育在财政教育经费分配中的差异分析
在公共教育经费既定的条件下,如何确定经费在初等教育、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问的比例。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各级教育的适龄人口,教育结构规模等。
3.1我国三级教育公共财政经费的差异
(1)财政性教育经费在高等教育分配:从政府高等教育一个可行的视角。
2供给学派的研究范式
供给学派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美国兴起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一个流派,提出了减税减支、增加供给、刺激储蓄和投资的政策主张。其政策核心是减税,具体分析了减税的效应、原则、时机、规模和方式等内容。毋庸置疑,供给学派认为减税的效应在于供给边即商品与劳务的供给数量和效率。扩大固定资产抵扣范围的增值税转型将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较低的生产成本将会刺激新的投资进入和促进固定生产设备的更新,较高的投资有利于创造更多的支出指标来看,我国高等教育公共经费规模逐年增长,由1998年的356.7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259.57亿元;从三级教育在公共财政经费中的比重来看,政府高等教育支出在公共教育经费中的比重从1998年的21.54%增长到2006年的24.18%。从这个变化看,笔者认为,公共财政经费对高等教育的分配比例在25%左右是合理的,而且是可以较为稳定的,指望继续提高财政性教育经费对高等教育的分配比例可能也是不现实的。
1高等院校
高等院校在继续教育系统中处于重要位置,其为继续教育提供最主要的平台,政府、行业协会、企业对继续教育的影响往往也要通过高等院校才能实现,受教育者也只有通过高等院校才能参与到继续教育中来。
由于我国的高等院校绝大多数是公立院校,这决定了政府对高等院校具有较大的影响。高等院校进行继续教育不单单是为了创收,也是其作为事业单位的一项责任。建国以来,我国的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近25年来,全国累计有4 870万人、1.8亿人次参加了自学考试,共培养本、专科毕业生730余万人,获得非学历证书的学员更是多达2 900万。但高等院校继续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为了创收,片面追求数量而忽略了质量;课程设计较为落后,强调理论,忽视实践;学员的自主性和自由度较小;对继续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继续教育的地位远远低于普通教育。
2政府部门
政府是继续教育系统的另一个重要要素,我国的高校多为公立学校,这使得我国进行继续教育与西方相比有更多的行政指令色彩。西方国家的私立院校进行继续教育是为了创造更多的营收,受教育者和私立高校之间更多地是通过市场进行调节。私立高校根据自己的成本收益分析决定招收多少学员,开设多少课程,而学员则权衡自己参与继续教育投入产出之大小,以决定是否参与继续教育。当然,私立学校并不仅仅考虑单纯的经济收益,还有品牌收益等。西方的公立学校与我国的高校相比也有相当自主性,因而,他们参与继续教育更多的是一种自发的主动的行为。西方国家为了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也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了高校进行继续教育的责任与义务。西方国家之政府对继续教育的影响并不是直接作用于学校,而是通过立法和提供资金支持来引导本国继续教育的发展。相比之下,我国政府对继续教育的直接管理则比较频繁。我国的各级继续教育协会受到同级人事部门和民政部门的管理,高校行政化现象严重,使得高校进行继续教育的自主性较低。同时,我国的国有企业一向是继续教育的重要客户,他们也受政府的直接管理,自主性较弱,政府通常会充当中介的角色,这便形成了学生不能选择教师、教师也不能选择学生的局面。
3企业
企业与学员一样是进行继续教育的直接受益人,员工进行继续教育可以提高其知识技能,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推动产品创新,从而为企业和股东创造更大价值,因而,企业也应重视对员工的继续教育。
4行业协会
行业协会依其性质的不同对继续教育的影响也有所不同,会计师、律师和医师等专业性较强、组织较为严密的行业组织对学员的继续教育有很大的影响。有些行业协会甚至明确规定学员每年必须参加继续教育与培训的课时数,若不能达到相应的要求,则可能失去会员资格。鉴于学院的业务水平直接关系到行业的公信力和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所以这些行业协会对继续教育的影响较大。有些继续教育机构自身还组织继续教育,以确保会员能够完成继续教育的课时与质量。而更多的行业则是充当继续教育中介的角色,他们一般负责为接受继续教育者介绍继续教育机构。
5受教育者
继续教育是社会人的教育,因而要求继续教育应该以人为本,重视学员。所以,学员才是继续教育的核心。要想进行成功的继续教育,必须给予学员参加继续教育之权利,即:是开放的继续教育而非封闭的继续教育;是大多数人的继续教育而非小众的继续教育;是多种学科的继续教育而非只有专业技能的培训。同时,学员尤其是低收入学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费用不应该由其独立负担,而应当由多方共同负担。学员有自由选择所学课程之权利,但也应当尽到相应的责任,以确保继续教育的质量。
二、四项结合
1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与兴趣爱好的培养相结合
继续教育和成人教育诞生之目的,就是提高劳动者之技能,使其更好地为社会和企业服务。继续教育既可以是学历教育也可以是非学历教育,既可以是管理能力的培训也可以是专业技能的培养,既可以是最新理论之推广也可以是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民众需求层次的日益提高,学员对知识与兴趣的满足也变得日益重要,这便要求高等院校在加强技能教育的同时也要开设相关的课程,以满足大众对于知识和兴趣的需求。如果说前者是经济的需求,后者则是文化的需求,与经济的需求相比,文化的需求同等重要。
2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
论文摘要:文章在介绍德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的基本组成及其特点的基础上,着重探讨德国借鉴美国大学经验在高校教师激励机制方面进行的改革及其存在问题,以期对我国当前正在进行的高等教育改革有所启示。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中击下,高等教育的效率和竞争力成为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而改革高等教育体系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成为各国政府提高国家竞争力的重要举措。美国高等教育高度发达,成为各国效仿和学习的对象。一些国家的高等教育管理部门试图借鉴或复制美国高等教育体制以改革本国的高等教育体系,德国就是其中之一。德国传统高等教育体系属于科层制模式。这种模式为德国国民提供了公平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一体系也存在诸多不足,如政府高度控制高校运作、学校缺乏办学自主性、高校之间缺少竞争等。为了提高高等教育体系的竞争力,2002年德国修改了高等教育总纲要,借鉴和效仿美国知名大学做法,希望通过改革教师激励机制来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效率。
一、德国高校教师激励机制
科层制模式下的德国高等教育在教师激励机制方面有如下特点。
1.政府统一规定的薪酬体系
在德国高等教育科层制模式下,政府控制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市场,并制定教师聘用的相关规则。教师的聘任由大学所在州的科教管理部门决定,实行终身制。通常来说,高校教师属于公务员,工资由政府统一发放。教师的工资水平由其所属的学校级别(学校级别由政府决定)和教师的年资决定。实行多等级的、由基本工资加补贴构成的工资形式。不论工作类别和范围,教师每工作两年便晋升一级工资,一共可晋升15级。晋升的程序同样由政府规定。总体来说,这种薪酬体系是一个基本不受教师实际工作业绩影响的工资体系。
如果不考虑大学教师内在的工作动力和热情,德国高等教育在薪酬体制上并没有机制去激励教师完成合同规定工作量之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所幸的是,德国允许高校教师获得国家统一薪酬之外的额外报酬。杰出的教师可以通过在学术劳动力市场上进行流动以增加收入及可利用的学术资源;另外,教师可以在校外获得工作机会。
2.人才流动及校外工作机会
在德国,高校教师的薪酬水平一般不可能有大幅度的提高,除非他们竞聘到另一所高校。一旦竞聘成功,他们就可以与大学所在州的科教管理部门商谈增加薪酬。除此之外,他们还可以商谈工作条件,特别是研究经费、助手数目和允许的校外工作时间。应聘去其他高校的好处还包括教师可以选择工作地点。工作地点对于高校教师非常重要,因为这不仅关乎到工作之余的休闲和娱乐,更重要的是不同工作地点在校外获取报酬的机会不同。因此,通过在学术劳动力市场进行流动,德国高校教师能够获得更高的薪酬、更优越的工作条件以及更多的校外工作机会。
3.助手使用
德国大学实行教授讲座制,教授是专业的权威,大部分博士生与大学签订临时合同并作为助手被分配给讲座教授。教授不仅决定合同的有效期,还对这些助手的博士论文进行监督和评估。此外,教授如何使用助手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助手不仅有责任完成合同规定的助教工作,还必须从事教授的研究和其他工作。因此,在德国大学中,教授可以合理合法地使用这些助手。这种机制对德国高校教师具有深远影响,即助手能协助教授完成研究工作以取得研究成果。因此,德国高校教师非常热衷于挑选最具才华和能力的申请者,以充分挖掘他们的人力资本。通过遴选和培养那些最优秀的学生作为他们的助手,教授在不经意间完成了一项德国高等教育并不刻意强调的工作,即教授们发掘并培养了一批鲜有机会表现其卓越潜质的优秀学生。因此,德国的企业和政府部门乐于聘用那些持有博士学位的毕业生,这种现象在经济和商业领域特别突出。
二、德国教师激励机制的改革与问题
2002年德国高教改革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用正规的博士培养计划代替原有的“学徒制”博士培养模式;第二是引入教师薪酬与工作表现和业绩挂钩的报酬机制。这两项改革措施均是借鉴美国知名大学的做法。
1.博士培养模式改革及其问题
德国传统的博士培养采用学徒制模式。博士学位候选者由一名教授专门指导或与之合作来进行课题研究。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没有具体的课程要求,但需要有两门非本系开设课程的成绩。在提交了博士学位论文以后,会指定若干门课程(一般三门)作为最后博士学位考试的课程,论文和考试均获得通过后即可获得博士学位。这种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博士生的科研锻炼,着重培养其在实践中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传统的学徒制博士培养模式也存在较大缺点,即博士生对教授的从属关系局限了博士生的独立性和研究范围。通常来说,为了获得教授的认可,博士生需要帮助教授从事研究工作;与此同时,为了获得学界的认可,他们又必须从事原创性研究,而这些研究可能不同于他们的指导教授的研究工作,有时甚至会出现相抵触的情况。此外,博士生还需帮助教授从事许多研究之外的工作,所以并不是所有的研究生都有充足的机会去锻炼研究技巧和能力。
为了克服传统学徒制博士培养模式的缺点,德国在2002年的高等教育改革中提出将博士培养正规化。正规化的博士培养计划效仿美国,建立研究生院,由系里的教授共同承担对博士生进行指导的义务;抛弃无课程设置的传统,开设一定数量的灵活多样的课程,使博士教育紧紧围绕修习课程、研究训练和撰写论文三个方面来进行;博士生的研究经费由学校资助,而不再是来自作为教授助手获得的薪酬。这种正规化博士培养模式的目的是减少教授的权力和博士生对教授的依附,给年轻博士生更多空间,提高整个博士培养的质量,吸引更优秀的人才。
德国在博士培养模式上的改革毫无疑问将减少教授的权力和主观性,但这种改革是否适合现行德国高等教育体系却值得商榷。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正如前文提到的,在德国相对平均主义的高等教育体系下,传统博士培养模式有一项十分重要的功能,即培养了一批综合能力非常强的优秀人才,并且这些博士毕业生非常受政府和企业等用人单位的欢迎。一项对于德国、美国和法国100家最大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学历情况的调查显示:德国有58.5%高层管理人员拥有博士学历,而美国仅有5.5%,法国只有4.1%。此次改革所确立的正规博士培养计划将限制教授使用博士参与其个人研究的权力,这将大大降低博士生对教授科研的支持,也将降低教授遴选、指导和培养博士生的动力和热情。相应地,潜在雇主对于正规博士培养体系下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的信心也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正规的博士培养计划要求学院全体教授共同承担对博士的培养。这一举措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是教授(个人或集体层面)能从这些博士生的成功中获得某些方面的利益;然而迄今为止,德国的高等教育系统在学院层面上还没有形成能取代讲座教授辅导博士生的机制。
一些学者对博士生质量将下降的推测持反对态度,他们认为学术界已经通过和学术会议等建立起了一套普遍适用的对博士生进行遴选和评价的机制,通过这些机制,在德国高等教育系统下,正规的博士培养计划也能保证博士培养的质量。即便是这样,新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博士生也只是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的学术能力,并不能像传统学徒制模式那样培养出具有较强综合能力的博士生。目前,大多数博士生都希望发展自己的综合能力,他们希望通过获得博士学位展示其卓越的综合素质。
一旦他们发现新体系并不能满足这一愿望,他们可能会寻求其他途径来达到这一目标,即德国最优秀的学生可能会去国外留学以谋求自身发展。这就可能产生一个严重的问题——人才外流。
2.教师薪酬制度改革及其问题
在德国,传统的薪酬体系相对来说不太受教师工作业绩和表现影响。2002年高等教育法修正案决定引入新的薪酬制度,即教师薪水将与其工作表现和业绩挂钩,这也意味着德国传统的薪水与年资挂钩的工资制度将被取消。新的薪酬制度规定教师薪酬由基本工资和奖金构成。基本工资是统一的,而奖金将与工作表现挂钩。奖金包括三个部分:(1)用以从其他高校聘请教授(或是为了留住在职教授)的固定奖金;(2)行政工作奖金(用以给校长、院长或委员会成员等有行政职务人员的奖金);(3)杰出研究或教学表现奖金。其中第二和第三个部分属于这次改革的新元素。新的薪酬制度对综合性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教师的薪酬做了不同规定,综合大学教授的固定工资为8300马克,平均浮动工资为2150马克;高等专科学校教授的固定工资为7000马克,浮动工资平均为1850马克。这种薪酬制度把教师的工作业绩与报酬紧密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了教师间的竞争意识。
论文摘要:培养高素质、创新型高等中医药人才是新时期中医药教育的目标。文章通过分析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提出从培养周期、课程体系、教材、教学方法、实践、考核等环节的改革来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建国50多年来,中医药教育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实现了由传统教育方式向现代教育方式的转变,基本形成了现代中医药教育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医学科学的发展,新时期对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原有的高等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和中医教育体系由于发展滞后,已不能满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中医药复合人才的需要。
1现行中医教育制约人才成长的因素
1. 1学制太短
现行中医教育普遍实行五年制培养,七年制专业只是少数院校开设。通过五年培养周期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基础知识不甚牢固、动手能力不强,中西医都懂一点但都不精的情况。
1.2培养目标存在误区
一是求全:将中医药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医疗、科研、教学型的高级中医药人才。二是求备:中医药高等人才培养追求中、西医兼顾这种培养目标的定位。但两种医学领域里各自庞大的理论体系和大量的临床实践要求,在短短的几年时一间里,不可能完成设想的培养计划。
1.3课程体系重复繁琐
课程设置存在以下弊端:
(1)中医学科界限不清,中医课程内容与课程界限不清,内容大量交叉重复。
(2)素质教育薄弱。
(3)课程结构单一,造成基础过窄。
(4)反映在中医课程体系上的中医理论无明显进展,临床课程停留在证型论治上,缺乏临床思维训练,学生临证能力差。
(5)西医课程知识模块沿用了西医院校的主干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实行压缩式教学,理论与实践脱节,造成学生处理病房工作及危急重症能力差。
(6)中西课程之间,缺乏沟通、比较的桥梁课程,未能达到整合目的。
1.4教材编写滞后
内容陈旧,且重复无序,教材中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距很大。
1.5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
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两个互相独立的阶段,临床实习仅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临床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上与理论教学难以保持前后一致,学生临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
1.6综合素质培养不够
重专业学习,忽略其他自然科学特别是人文社科知识的学习。导致学生人文素质和综合能力较差,知识面窄,适应社会能力差。
1.7考核制度死板
考试以考核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为主,忽视了临床能力的培养。
2构建创新型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笔者认为,在教育理念革新的前提下,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高等中医药教育体系。
2. 1培养周期
现代社会的中医院已经远非与传统意义上的中医诊所相比较,因此对中医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医学知识的系统性要求不断增高。为了保证中医人才的培养质量,必须要有足够的培养周期。在调研分析基础上,探讨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学制的合适年限。
论文关键词:德国 高等职业教育 定位 校企合作
德国职业教育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成人职业教育.建立了完善的职业教育管理体系.包括职业教育发展的预测、职业培训条例的制定、劳动力市场的预测和劳动力安排、理论教学大纲与教师资格的审定、理论教学和操作技能的培训等.都有具体部门负责。
从图l中可以看出.德困的职业敦育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在许多地方都有交叉,形成}{型的沟通网络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初等职业教育的区别在于学生既有先进性、综合性术和技能的掌握.又有专业技术理论的深化和管理知识的补。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模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分为高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两个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由两类学校完成,即技术(职业)学院和科高等学校。
技术(职业)学院 进入技术(职业)学院的学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要具有升入高等学校的文凭.即文理高中毕业生或通过培训达到同等学力者:二是要与某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学院采用“双元制”的教学模式,毕业生一般没有学士学位,但却可成为企业中具有实践经验的高级专门人才或中高级管理人员成绩优秀的毕业生可以冉经过大约两年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获得学士学位
专科高等学校 专科高等学校实施学位教育.专业主要集中在工程技术和企业经济等领域.专科高等学校招收的学生必须是文理高中或高级专业学校毕业的.而且必须接受过职业教育(在“双元制”学校或技术学院学习过)。学校注重实践性学习,设置实习学期.要求学生下企业.并在企业完成硕士论文,学制4年,以培养企业和社会组织实际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学生毕业授予专业硕士学位.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
采用“双元制”教学模式 从l975~l988年.具有综合性大学入学资格的学生进入专科高等学校的比例增加了7%-14%.目前.大约有4O%的高等专科学校学生具有综合性大学的入学资格在工业界的招聘广告中.有52%的广告并不区分综合大学与高等专科学校的学位.德国职业教育如此成功.关键是采用了“双元制”教学模式.就是在校学习与在企业实训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培训相结合..在德周.进入“双元制”体系学习的前提是学生与企业要签订学徒合同.南企业提供岗位实际操作培训.由学校提供理论知识教育、“双元制”学校的学生70%的时间在企业培训,30%的时问在学校学习也就是大约每周要有三天半的时间在企业培训.一天的时间在学校进行理论学习。这使职业教育与社会实践联系密切,增强毕业生动手能力。
教学过程注重能力培养 为了使学生在社会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双元制”职业教育一方面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关键能力是指与纯粹的专业性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无直接关系的,超出职业技能和职业知识范畴的能力关键能力包含的内容很多.但最重要的是独立学习、独立计划、独立实施、独立控制与评价的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目的是.当职业发生变更,劳动者原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没有用武之地时.这种非专业化的能力可以使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专业设置灵活.符合企业需要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方式大体有三种:(1)根据人才市场设置专业。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各类专业都是依据劳动力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设置的.充分做到了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2)校企合作设置专业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十分明确.就是要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学校的专业建设工作都有企业直接参与.由校企合作共同完成。每个专业都成立丁专业委员会成员主要由学校和企业的代表组成.负责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实施、检查及调整。(3)结合高新技术的发展,设置社会急需专业德国在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高新技术转移到职业教育层面是现代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的新起点.在传统工艺基础上发展新技术.可以保持技术的先进性。
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很高.特别是高等专科学校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知识外,必须具有10年以上高教系统以外的实际工作经历.即使一般教师也要有5年以上的实际工作经验。这对教学有很大帮助。兼职教师一般都来自于生产第一线.由有经验的工程师和管理人员组成同时学校还十分注重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及时更新、拓展教师的知识和技能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解放思想,营造一种重能力、重技能的社会氛围 在德国,职业教育发展如火如荼.有的学生不愿意读综合性大学.而愿意接受职业教育。在我国.职业教育却被深深地打上了次等教育的烙印.很多学生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读职业学校这与我国职业教育不发达有关.但历史文化方面的原因也不能忽视。我国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孔孟之道盛行.“官本位”思想根深蒂固这使得我国当今社会崇尚知识远远超出崇尚能力和技能.严重地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现在.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开始起步发展,必须营造一种重能力、重技能的社会氛围。
横向——明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一直不明晰.从图1中可以看到.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是由一类独立于大学教育之外的专门学院承担的.这些院校自成体系.地位与大学教育大体相当但略低一些,在生源、就业、师资、教学与管理等方面均表现出与大学不同的特点,从而与大学教育一起构成分工不同的高等教育系统.两者之间形成一种既互相独立.又在一定的领域内互相竞争、互相沟通的关系,这种体制在英国被称为“双重制”(thebilqarysvstem)高等教育体制这种“双重制”高等教育体制是我国可以借鉴的.其最大的优点是职业教育体系与普通高等教育体系在相互独立的同时.许多地方又相互交叉.这种交叉可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的机会。
纵向——建立多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 与德国相比.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还不够健全.德国的高等职业教育既有学历教育,又有学位教育.而我国目前只有学历教育。因此,要完善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可以考虑举办本科高职、硕士高职、成人高职。
抓住时机吸引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 在德国.企业承担了“双元制”职业教育70%的费用.这样做不仅是为企业自身获得高技能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为社会提供大量技能型人才,企业对社会发展应该负有责任和义务在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并非没有,技工学校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但仅限于技工学校。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据报道.我国目前各种类型的高级技术工人都出现了短缺的情况.这对高等职业教育而言是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不仅可以解决高职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而且是高职院校积极寻求校企合作的好时机。要引导企业参与到高等职业教育中来.为自己培养高级技术工人。
【论文摘 要】成人高等教育是成人教育中重要的教学形式。教学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教学质量的管理。强化管理,深化改革,创新思维,建立科学合理的具有成人教育特色的教学管理体系,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
一、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随着学习型社会的逐步形成,知识经济对人才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终身学习已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成人高等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实行教学管理体系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切实提高管理水平、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是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生命线。现有的教学管理体系存在不少弊端,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系,才能保障教学管理工作协调运转,管理效能不断提高,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优秀人才。
二、现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管理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
其一,教学机制缺乏灵活性,不能适应或满足成人学生的学习要求。现行的教学管理体系基本上延续普通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决定学习时间,安排学习计划。学制年限不能灵活变动,限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其二,现行成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课程的设置要与科技发展相结合,把国内外的新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新方法、新信息等内容作为课程设置的重点,全面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而现行的课程体系却忽略了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综合素质的差异,兴趣爱好与工作岗位的差异,按照统一的教学计划,使用统一的教材,固定的课时,学员不能根据社会、就业及个人发展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和教师,重新组合自己的知识结构。其三,专业设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目前的成人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计划不够灵活,有限的专业选择使得学员不能根据自身的特长、个人职业发展方向的变化选择适合自身发展要求的专业。随着大批新兴行业、产业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劳动者需要多层次、多形式的学习机会,这就要求成人高等教育顺应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开发更多新专业,满足多方面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
(二)教学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学生生源方面的问题。由于近年来的急速扩招,成教学生知识素质不断降低,给教学管理及教学组织带来极大困难。成人学生大多以在职人员为主,平时到课率不高。许多成人高校在教学管理方面松散,入学容易、学习简单、考试轻松,已经是人们对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整体印象。其次是教师方面的问题。担任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师大部分都是由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师兼任,缺乏针对成教学生特点的因材施教,不能结合成人心理开展教学,照本宣科,讲课内容即考试内容的现象普遍,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三)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一,在教学管理方面还没有完全形成成人教育的特点,致使专业设置、课程标准、教学实践与培养目标不配套,尤其表现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社会实践等环节与社会的实际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导致实践技能的缺乏和教育理论建设的不足。第二,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资金投入不足,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由于教学管理者多数依然习惯于传统的管理,在管理内容上缺乏整体规划,对教师的教学信息缺乏系统管理,教学管理信息化跟不上时代的发展。第三,教学管理效率不高。学生学籍管理、考试形式、成绩管理大多还是落后的管理模式;教师课堂授课形式、教学组织、讲授内容、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等远达不到现代教育发展水平;教学评价、教学效果测评等教学质量监控手段基本上沿用旧的传统方式,缺乏教学质量控制的公正性和全面性。
三、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思考
(一)完善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
1.调整专业结构。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更新改造传统专业,开设社会急需专业。开发新专业要做好新专业设置的长远规划,要考虑长远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及经济、产业、技术结构调整的趋向及其对教育体系的影响;将增强学员的社会适用性作为重点,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最后要改造现有专业,对落后的专业要调整专业结构,课程结构和教学计划,焕发传统专业的新活力。
2.实行灵活的学年制。针对成人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一套适应成人特点、市场经济特点的管理制度。修业学年可根据学生完成学业的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这样能有效地提高成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虽然采用灵活学制会给办学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带来相关的困难,教学计划的完整性也会受到影响,在排课、课程设置以及教学管理上增加难度,但对于提高成人学生的学习质量,保证合格人才更快更好地脱颖而出是十分有利的。
3.制定成人特点的教学计划。制定教学计划要充分考虑到成人的特点,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变化不断地修订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首先,组织相关专家针对成教学生的社会性、实用性等特点,在符合专业要求的教学计划基础上对陈旧、落后的教学计划重新修订。其次,组织优秀的教师修改教学大纲,剔除落后时代的旧知识,更新体现知识发展的教学内容,满足社会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要求和学生的职业需求。
(二)积极推进教学管理体系改革创新。
1.完善学分制管理。实行学分制是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系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以选课制作为基本特征,用学分计算学生学习数量,学生可以自主确定学习课程、学习进度,修满规定的最低学分即可毕业。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指导性教学计划范围内,自主参与选择专业方向、课程、修业时间,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缓解了成人学生的工学矛盾。
2.改革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由于成人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工作经验,对很多问题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学内容就要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努力培养学生的现场分析、解决、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把课堂讨论、经验交流、理论讲解、案例教学、角色变换等方式结合起来,在教学的组织和管理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深化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转变,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3.推进考试制度改革。根据成人教育的特点,按照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的不同,对考试内容和方法、手段进行综合的整体改革,建立具有成人特色的课程考核体系,提高课程考试质量。考试可分别采取闭卷、开卷、口试和笔试相结合、论文、完成作品、实践操作、设计、调查报告等方式完成对学生课程的考核。减少理论考试的分量,增加实践考核的比例,通过考试让学生学会积极思考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逐步做到公共基础课统一考试,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结合课程内容进行多样化的考核方式,逐步建设试题库,实行教考分离。
4.实行灵活的学籍管理制。学生学籍的管理要从成人特点出发,符合成人学习的实际情况,取消或放宽固定的学习年限。由于灵活学年制打破了严格的年级界限与在学年限,这在时间和空间上更适合学员的在职分散、业余自学的特点。若某门课程补考后仍未及格,学生可选择时间跟低年级重修,对重修的学生采取按旁听生的标准收费,并以课程门数计算收费。这个过程可不受固定学习年限的限制。
(三)注重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成教特性。
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发挥教学督导组的权威作用,加强教学质量的全程管理。教学质量督导包括对教学环节、教学管理、教学改革方案等教学活动进行经常性的随机督导和反馈,对教师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论文指导、学生日常管理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督导。通过检查课堂教学,对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进行评价和指导,通报各班学员到课率及学风问题,提出建议,保证教学有序、高效地进行。
(四)加强成人高等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实现教师的专业化。成人高等教育拥有的专职教师大多是普通高校的兼职教师,他们对成人教育特点了解不够,因而在教学过程中缺乏针对性。要加强对教师有关成人教育学、成人心理学、成人教育管理学等成人教育理论课程的培训,这样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针对成人教育特点,运用相关理论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创造更加优化的教学模式。
2.培养“双师型”教师。选派具有较高理论学术水平的教师到实践岗位中进行学习,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从社会相关岗位一线聘请既有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为兼职教师。这样能改善当前教师的能力结构和综合素质,达到理论和实际的相结合,实现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要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这样才能胜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教学工作。
本科生是否需要撰写毕业论文,近年来一直有争议。众所周知,如今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大四那年忙于找工作,没有时间和精力认真写毕业论文,“剪刀+浆糊”从网上一拷贝,就算完成任务了,论文没有什么“含金量”。高校老师对此也比较“理解”,学生交上来的论文,无论是抄袭还是拼凑的,大都放行。因此,有人提出,本科生毕业论文“看上去很美”,实则不能起到检验学生四年内知识水平的作用,应该取消。反对者认为:毕业论文促进学生将四年所学知识综合化、系统化,有助于培养他们研究问题的能力,是富有“中国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方式,不能取消。
笔者以为,如果本科毕业论文制度的确起到了上述人才培养的积极作用,当然应该保留。但是,如果学生在写毕业论文时,抄袭成风、“掺水”泛滥,这项制度的负作用已经大于它的积极作用时,高校和教育部门就必须正视这一现象,进行改革,而不是固守原先的规则。发达国家的大学,包括世界名校在内,并不硬性要求本科生写毕业论文,因为以本科生的知识水平,的确难以写出有创新价值的论文。而且,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研究能力,可以通过日常课程学习来培养,并不一定要在毕业前写论文。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迈入“大众化”阶段,本科生包含不同层次和类型,“一刀切”地用毕业论文来要求学生,似乎不妥。
本科毕业论文,说起来也只是庞大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一个小“部件”,为何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事实上,人们更多关注的是时下中国高等教育的危机:许多学生一进大学就想着就业,心态浮躁,无心于学业,更不要谈钻研学问;教师把许多精力投放到申请科研项目、写论文中,因为这与自己的职称、收入密切相关,而教学得过且过;高校过多关注扩地、造房、争经费,对专业建设和教学质量缺乏足够重视和改革举措。因此,近年来用人单位和社会的普遍感受是,本科毕业生质量下滑。
论文关键词:技术本科;现代职教体系;技术
现代职教体系是当前我国职教理论界较为热门的议题,也反应了实践领域的真实诉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提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教育部副部长鲁昕也提出, 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我国未来十年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可见,现代职教体系已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内容。
而现代职教体系,不仅要中高职衔接,而且职业教育要有本科层次,甚至研究生层次。 在中国,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是一个十分敏感的话题,往往与“专升本”联系起来。正因为如此,在第一轮三批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中,教育部要求学校明确在“十一五”期间不升本,在第二轮三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中,也要求学校在 2020 年前不升本。在 2011 年初,教育部在学校管理体制调整过程中,已把高职高专处、继续教育处划归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司,而大量的应用型本科院校则未作调整。由此可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似乎对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还未作明确思考和安排。而作为一种特点鲜明、相对“年轻”的技术本科教育,对于现代职教体系意味着什么?挤压?抑或拉动?
一、现代职教体系析解
现代职教体系由于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纳要》中体现而受到各方重视,“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这一提法,站在很高的政治高度,必将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起到引领作用。但实际上,现代职教体系并不是一个新有名词,早在2002年《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就把它作为一个重要任务。现代职教体系,由三个意群词汇组成:“现代”,非古代、近代,是“时间”意义。“职教”,即职业教育,而非别的教育类型,是“属性”意义。“体系”,非单一的类型,而是整个职教系统,是“范畴”意义。
(一)现代职教体系蕴含技术教育
目前,在我国学术界和现实使用中,我们都已习惯使用“职业教育”这一名称,但实际上,这个“职业教育”是一个大职教,既包括学校职业教育,也包括职后培训,既包括狭义的职业教育,也包括技术教育。狭义的职业教育是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技能型人才主要负责设备操作,动作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技术教育是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主,技术型人才主要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以及解决一线生产中的技术难题,智慧技能是其能力结构的主要成分。这两种类型的人才目前主要由职业教育培养,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使用的职业教育,实际上是包括了技术教育的。虽然从国际经验和学理上看,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差异迥然,但由于约定俗成的称谓运用甚广,我们可暂且抛离文字之辩。但我们应该明白,当前所提的现代职教体系是涵盖技术教育的。
(二)现代职教体系应至本科及以上层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于现代职教体系提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它还提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要“协调”发展,而当下的状况则是发展不甚协调: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得到重视,而专科以上层次的职业教育则未获发展空间。而且,仅从职业教育体系的情况来看,目前仅有高中层次的中职教育和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而在广大落后地区,尚未大力发展初中层次的中等职业教育,在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也没有对应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本科层次乃至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很明显,这个职业教育体系也是不完整的。从目前情况看,很多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学生都希望通过一定途径能向更高层次的教育求学,如果基于职业和岗位的职业教育仅到专科层次就不再有上升渠道,那么,高职毕业生只能去基于学科知识体系运行的普通本科院校就学,这既造成了人才培养上的混乱,使高职生难以适应,也是人、财、物的极大浪费。
事实上,高等职业教育是一种“跨界”教育类型:横跨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是一种教育类型,而不是一种层次;而高等教育则是一种教育层次,而非教育类型,它既有专科层次,也有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符合高等教育基本特征的前提下,其层次也理应不仅仅局限于专科层次,可以到本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因此,存在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只是缺乏比较统一的称谓,有的称为“本科高职”,有的称为应用型本科,有的称为“技术本科”。但不管用何种称谓,职业教育需要发展到本科甚至以上层次,这是毋容置疑的,仅仅是时间的问题。
二、技术本科教育之基本内涵、特征
技术本科,即本科层次的技术教育,简称之为技术本科,它既包含了教育类型,也包含了教育层次,是以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层次技术型人才(亦可称之为“技术师”或“技术工程师”)为主要目标。技术本科教育是和传统本科教育中的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同“级”但有“类”差、与专业技术教育同“类”但有“级”差的教育。
技术本科教育的高等性,这是相对于专科层次的技术教育而言。在价值取向上,虽然二者都具有明显的职业性、技术性特点,但作为本科层次的教育形态,技术本科教育还要具备一定的学术性。只是技术本科教育强调的学术性,在研究方向上不同于传统本科教育强调的对高深学问的探求,它更注重培养学生对技术应用问题的研究,从而提高学生运用技术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复杂、先进的技术问题的能力。
技术本科教育的技术性,这是相对于工程教育而言。二者的差异主要在于培养目标的不同,前者培养技术师,后者培养工程师。在智能结构要求上,工程师需要有较好的理论基础,但最主要的需具备专深的应用科学知识。这类人才主要由学科教育(传统本科教育中的工科专业)来培养。这类人才最擅长的是筹划能力,它作为设计“做”的“想”的能力,介于理论与做之间,也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中的“制定行动”。而技术师则相对集中于技术领域的知识,主体知识形态为技术知识,也要具有一定的应用科学知识和基础科学知识,其知识要求上需要宽泛而不是专深,侧重于综合运用各种知识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
技术本科教育的应用性,这是相对于学术教育而言。学术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是学术性。它在性质上以学术性教育为主,其核心是按学科设专业,以该学科的理论体系为框架设置课程、组织教学,着重于培养学生对世界的认识能力,主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强调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善性,要求培养的学生须有“后劲”,对工作有较宽的适应性。而技术本科教育的主要价值取向是应用性。它在性质上属于职业性教育,教育类型为技术教育,它着重于培养学生对世界的改造能力,主要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不太追求知识体系的完整性,更强调既要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又要有一定的理论应用能力和技术实践能力。
三、技术本科教育之于现代职教体系
技术本科教育对于现代职教体系的意义何在?技术本科教育在现代职教体系建设中该如何作为?
(一)技术本科教育可作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目前,现代职教体系的建设还存在一个突破口或者“刺激点”。中高职衔接的问题在学术界多年前已有较多涉及,而在实践中,中高职之间的衔接也早已有之,譬如“三校生高考”,虽然参加此项考试的学生比例不高,录取数量也比较有限,且招生、考试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但有胜于无。由此可见,中高职衔接不是新鲜事物。故而,中高职衔接不适宜作为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突破口。
由于国家层面的重视和强调,当下的现代职教体系建设声音响,认可度高,但苦于缺乏一个比较“热门”的刺激点和突破口。在这种情况下,可重点探索技术本科教育的学制创新,既可与高职教育学制自然衔接,也可搭建一站式立交桥,连通职业学校。此突破口一开,将会打通现代职教体系的一条重要上升通道。技术本科教育也会成为现代职教体系的亮点,有助于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歧视偏见,给予职校生以升学空间和希望,成为职业教育规模发展和质量提升的新的增长点。
(二)技术本科教育可成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范例
美国、德国、日本都是举世公认的教育发达国家,三个国家虽然国情和体制不同,但其举办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和路径则有许多共同之处,其中,三国都举办了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发达国家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已走过了数十年,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发达国家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不仅造就了一大批高层次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也极大地提升了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竞争力和地位,实现了既满足社会人才需要,又推动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双赢。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目前情况看,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办学形式大体有三类:独立型,即本科层次高职由独立建制的高职大学承担,比如德国的应用技术大学(FH)、日本科学技术大学;混合型,即本科层次高职由专科高职院校及其他院校承担,如美国社区学院办的职业教育、日本专门学校的专攻科以及美国普通大学的本科职业教育;合作型,即专科层次高职与其他类型院校合作培养本科高职,如美国社区学院与大学合办的本科高职[4]。
目前我国的职业教育体系是“断头”的,即止于专科层次,实际上这是不完整的。而从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增强职教吸引力以及国际经验等方面而言,都需发展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需要有较明确的发展定位和取向。我们认为,本科层次的职业教育发展的模版是技术本科。首先,从目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看,主要是培养技术型人才,因而,高职教育主要实施的是技术教育。而目前的技术本科院校大多有职业教育的办学经验,故此,技术本科与职业教育有着一定的历史沿承,二者衔接也就会相对较为顺畅。
在发展路径上,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可参照技术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办学模式,也可由技术本科院校对口招生高职院校的学生,成为高职院校学生向上求学的定点单位,使之就读于本科院校成为常态。因此,技术本科教育就会成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范例,技术本科教育对现代职教体系也将起到引领作用。
(三)将技术本科教育作为衔接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桥梁
〔中图分类号〕 G726.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1)07(A)―0022―02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是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考试相结合的高等教育形式,不仅是普通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还综合利用了各类教育资源,增强了国家对教育的整体供给能力。正因为自学考试的特点与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所以使之成为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体系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自学考试经过3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教育形式和具有中国特色的考试评价制度。截至2011年上半年甘肃省累计有36万人、140万人次报名参加自学考试,开考11大类、156个专业,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近28万人,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全民族素质的提高以及终身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自学考试制度体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公平公正
国务院1988年颁布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暂行条例》第三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受性别、年龄、民族、种族和已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均可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由于自学考试门槛低、学习费用低、学习形式灵活,特别为有意接受高等教育的弱势群体创造了学习的机会,使大批有志之士通过自学考试脱颖而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因此,自学考试制度在我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教育模式。
二、努力提高自学考试制度的公信力
公信力的核心是争取信任的能力,提升自学考试制度的公信力,就是争取社会大众对国家自学考试制度的信任和肯定。开展社会公信力的建设,首先要树立科学的考试观,要以人为本、以学员为中心,以尊重人的个性、体现人的价值、培养人的创新精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着眼点,以热情服务、依法治考为基础,积极推进教育考试的法制化建设,不断完善自学考试的管理体制,不断适应变化的市场需求;对命题质量、管理质量、考试效能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测评和监督,不断完善教育考试的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同时,开展自学考试的伦理道德建设,构建考试诚信体系,规范教育考试行为等。通过多种途径加强自学考试制度对民众的动员能力、吸引能力与辐射能力,从而提升自学考试制度的公信力。
三、自学考试制度创建的教育考试立交桥,解决了学校与社会各系统之间的对接问题
自学考试制度作为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手段,它满足了更多人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为更多的人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便利条件和现实可能性,能够满足多种层次的教育需求,它给高考落榜生提供了拾级而上的阶梯,给专科生、中专(中职)生提供了继续学习、获取更高学历的途径,给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提供了拓展知识领域、调整知识结构的机会,给全社会的有志之士提供了继续学习、终身学习途径。
自学考试解决了学校教育与社会各行各业之间的对接,成为教育终身化的承担者,在全体社会成员中树立了终身学习理念,促使社会成员摆脱形式主义、实用主义的教育观和学习观,把学习作为人生的一部分,为推进终身学习、创建学习型社会发挥了积极作用。
四、自学考试制度要依托现代化的网络教育考试助学服务平台体系
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已经充分显示了网络在未来教育中的主导作用。所以积极开展自学考试的物质形态建设刻不容缓。如用于自学考试的专业化考场、考试专用品、考试管理软件开发、网上报名、网上助学、网上考试、网上评卷等。因此,自学考试管理机构要充分发挥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发优质数字化教育资源;动员和集中全国优秀专业人才、专业机构,充分发挥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开发不同类型地区、不同类型学习群体的数字化网络教育资源,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探索民间资本参与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新途径,积极发展网络虚拟大学。从现阶段发展的角度看,网络为自学考试提供了良好的支撑平台,成为自学考试教育的重要载体,充分体现自学考试灵活开放的特点。
五、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考试评价体系
要加强对自学考试规律的研究,开展教育考试与评价的理论研究和成果推广,进一步挖掘自学考试潜力,吸收一切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要适应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教育考试评价体系要按照理论够用、突出实践特点、创新学习方式、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专业实践技能等原则,全面改革自学考试的课程体系;注重考核课程的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的程度,考核考生运用所学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考核形式上加大开卷考试、过程性考核的力度,测试中更应体现学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出案例分析及小论文等内容,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评价和分流,使之达到人尽其才的良好效果。构建一个有中国特色的考试评价体系,将会对开发人力资源、建设人力资源强国产生积极作用,所以更新人才观念和评价标准是创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前提,更是时展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