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英语教材教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呈现阶段以直接法为主。
直接法产生于20世纪初, 其主要特点是强调通过实物、图画、动作等直观手段直接用外语教外语; 强调模仿, 注重口语。其心理学理论基础认为, 在语言行为的心理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感觉, 引入意识中的概念和表象所伴随的刺激应尽可能有感觉成分, 最强有力的感觉是音响表象所引起的。因而, 外语教学应遵循先耳听口说、后眼看手写的原则, 通过语言、语调和听说训练带动读写能力的培养。
九义《英语》教材的语言材料, 即Look, listen and say, Learn to say和Let’s practise等, 均取自学生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新授这些内容时,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手势、实物、动作、玩具、剪贴画和图片等直观手段, 以及幻灯投影、录像、电脑多媒体等电教手段, 直接呈现某一事物和单词, 并且利用录音或教师配音, 让学生把英语的声音形象和客观事物直接联系起来, 接着以模仿、朗读、口头问答、口头复述等方式进行语音、语调和听说训练。可以促使学生通过英语直接理解教学内容, 增加操练的机会, 养成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或特殊的表达方式, 教师要尽量在语境中直接呈现, 然后稍加汉语解释, 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操练。
2. 句型操练采用听说法。
听说法源于美国, 它继承了直接法某些优点, 以句型和语法结构操练为纲。听说法产生的理论基础是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听说法根据结构主义对千百万个句子进行分析, 归纳出典型的句型结构, 然后根据行为主义所提出的刺激—反应—强化规律进行句型操练, 经过反复模仿形成习惯。句型结构训练是学生掌握外语的有效手段, 是学习外语初级阶段不可缺少的内容。
教材从第二册开始, 每一课的Let's practise部分都围绕一个四会掌握的句型进行操练, 这个句型是Learn to say中的重点句型。每个单元的第一课安排新的句型, 随后的几课所操练的句型要么是运用巩固上一课的句型, 要么在上一课的基础上进行扩展。为此, 要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句型操练, 如替换句子成分, 转换句型, 完成句子, 还原句子, 扩展句子等, 并在学生获得句型结构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归纳语法规则, 以达举一反三, 准确运用的目的。
3. 听说训练适当采用全身反应法。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阿舍观察到成功的外语习得和儿童习得母语的过程有一个相似的地方。小孩学会说话之前已经会听懂大人的指令, 移民的儿童在新的语言环境中有一个阶段只听不说, 久了以后很容易就学会新的语言。他认为, 学习外语也应模仿这个过程, 即先理解后表达。他在60年代创造立了全身反应法。全身反应法的特点是:通过教师发指令, 学生以身体动作对教师发出的指令作出反应, 在大量理解性听的输入基础上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进而培养读写技能。
教材第一、第二册的Let's play吸收了全身反应法的优点, 通过教师发指令, 学生用动作作出反应, 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除Let's play外, 在其它内容的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适当运用全身反应法和动作教学法进行听说训练。动作教学法要求学生一边开口, 一边作动作, 例如, 练习Let's go and climb the hill时, 师生一起边说边作邀请和爬山的动作,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迅速进入语境, 正确感知、领悟、掌握和运用英语, 有助于让学生形成直接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能力。
4. 交际法贯穿教学始终。
交际法, 又称功能意念法, 产生于七十年代初期的欧共体。它主张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最本质的功能, 揭示了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包括口头、笔头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为了达到培养交际能力的目的, 教学必须以功能项目为纲, 以话语或语篇为教学基础, 教学过程要情景化、交际化, 不苛求纠正语言错误。 现行的中小学英语教材都以功能为纲编写, 九义教材每课书的主体部分Learn to say, 选择了学生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交际用语, 并在特定的情景中出现, 对话中词汇的选择和重点句子的操练又保持了语言结构的系统, 为交际法贯穿教学始终提供了条件。其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可归纳如下:(1)热身运动。每节课最初几分钟运用所学的日常用语进行交际活动, 如师生问候, 多种形式的听音问答, 学生之间自由会话, 会话表演, 做游戏等, 不但能复习运用所学内容, 而且使学生体会语言的交际功能, 激发学生学好语言的欲望。(2)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教师在特定的情景中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为学生创造了语言环境, 增加学生接触英语语言材料的信息量, 使学生用中学, 学中用, 这是教学过程交际化的有效措施。(3)创设情景, 呈现新语言材料。无论是呈现对话还是呈现对话中的生词和新句子, 都应该创设情景。让学生置身在实际生活的场景、情形中, 才能体现语言的交际功能。(4)操练以教学内容和学生为中心, 循序渐进。教师可以将教学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 根据学生原有知识水平设计听说读写的言语技能训练, 从控制性操练(如模仿, 分角色朗读, 背诵, 就对话内容问答等)到半控制性操练(如围绕对话内容询问学生的经历和看法, 看图说话, 从对话中抽出某个短语或结构进行模仿练习等), 最后过渡到非控制性操练(如对话表演, 根据所给的情景用所学的语言形式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等)。这样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逐步过渡, 以达培养交际能力这个最终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新教材;特点;教学方法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中设计了更多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及游戏,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活泼生动的插图,而且多了更多的歌谣及歌曲。译林版的教材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接受新知识的欲望,而且有利于教师对教学的延伸及拓展。译林版教材更能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更加凸显了对学生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
一、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
1.教材更加注重素质教育
译林版教材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发展,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且在教材的编写中更加强调了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语言活动的实践及品德教育。新编订的版本增加了中西方文化介绍(Culture time)板块与学习方法的指导(Learning)板块,这样的编排不仅让小学生一开始就对英语有了初步的语感,而且对
今后语音语调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学习方法指导(Learning)养成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并将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及自主能力。通过在中西方文化学习环节扩大视野,为今后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更加明确学习任务,结构功能性更加清晰
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将“用英语做事情,在玩中学、学中玩”的理念贯穿其中。修订后的教材将原教材中的语言操练内容大幅删减,从而整合成了更具趣味性的Fun time板块,并且教材中重新设计了Story time和Fun time等语言学习板块,增加了Cartoon time和Project等语言实践活动,在游戏、手工活动中更加强调多人合作,为小学生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活动及动手机会,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3.有助于教师加强对英语教学过程的引导
译林版教材中新设的Learning tips版块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及学习策略的指导;在Ticking time版块中对教学中的评价方式更加优化;Grammar time版块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自主比较,从而提升归纳能力。译林教材从学生年龄认知角度出发,采用分层的设计方法将学习融会贯通。例如,5~6年级的Story time部分的阅读时从课文的阅读中入手,教材从设计到编排一方面方便了学生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是有助于教师加强对教材的把握与操作性,编排规律清晰合理。
此外,修订后的译林教材中外文化和习俗的内容更加丰富,范围也更加广泛。在教材中3~4年级关于文化内容的介绍主要是隐含在相关单元的板块之后,但是在5~6年级关于中西方文化介绍设立了单独的板块,文化内容知识的学习及培养更加显性。
二、结合译林版教材特点提升教学水平
1.教师要拓展英语学习的深度
无论是哪版英语教材的教学及学习,词汇的教学都重中之重。在译林版教学中所涉及的词汇量大而且杂,英语教师在针对小学生英语教学中要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词汇学习方法策略,并且根据其年龄等自身特点制订教学计划及目标,形成符合个性化学习的词汇学习模式。
在新教材三年级上册中,出现了一些有关家人、朋友、服装、颜色、食品、玩具等方面的英语单词,这些词都是在生活中使用的高频词汇,此时教师就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词汇到词群的培养”。
2.教师要拓展英语学习的广度
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如何拓展英语知识学习的广度呢?首先要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译林教材中的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
例如,译林教材中的中Cartoon time就是对Story time的拓展,教师通过查找一些相关的动画片、歌谣等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自由欢快中学习,语言的学习不只是单词语句的学习,更是一种氛围文化的学习,教师通过课本知识到课外知识的延伸扩大学生的知识广度,增强学习英语的乐趣,同时也有助于丰富生活知识。
总之,修订后的译林版英语教材不仅学习任务目标、结构更加清晰,更是结合小学生年龄及接受知识的能力,从语言技能、学习策略、文化意识、情感培养等全方位地培养学生学习语言的能力,教师要更加清晰教材重点,加强对词汇教学的梳理,通过扩展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
一、现用英语教材分析
笔者学校开设了多个专业,但英语教材均为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材,且这本教材以阅读理解为主,内容比较枯燥,难度较大,缺乏与专业知识相关的内容。同时,中职学生英语基础普遍比较薄弱。如何才能突破这一困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适合时代需求的毕业生呢?我们必须在现行英语教材的基础上,开发出适合于学生基础、符合专业特点的实用性英语教材,并对现有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二、开发英语校本教材的意义
1.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一般都采用在教室里上课、学生听讲的方式,这样的模式对语言学习很不利,特别是在职业学校学生基础差的情况下,往往会造成“一片倒”的情况。对此,处在教学一线的英语教师最有感受,因而他们对于如何开发校本教材也最有心得。应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才能和潜力,让每一位英语老师都参与校本教材的开发,有必要的话也可让部分专业课老师参与。这样能促使教师对某一领域开展更深入的研究,充分挖掘每一位教师的潜力,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
2.形成学校特色,服务专业课教学
开发实用英语的校本教材后,可通过日常教学的实施和评价,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校本教材,使英语教材、英语课成为学校的特色教材和课程,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提升学校的竞争力。同时,实用性英语教学可更好地服务于专业课教学,为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人才奠定基础,从而促进学生和学校的发展。
三、英语校本教材的开发规划
根据“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指导思想和实用性、实践性的特点,笔者认为校本教材主要分为两部分,即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基础知识包括:字母规范书写及读音、交际用语、日常标示、写作、谚语、英文歌曲六部分内容。基础知识为所有英语校本教材共用的部分,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须掌握,期末考试时就对这部分内容采取口试的方法进行测试。专业知识部分按相关专业要求,设计不同的专业内容。
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安排学习基础知识部分,本学期主要学习四部分内容。一是26个英文字母的规范书写及读音,特别是字母j与g的发音区别。二是一些基本的礼貌用语,如问候语(greeting)、感谢语(thanks)、道歉语(apologies)、道别语(seeing goodbye)等,以及一些如介绍(introduction)、邀请(invitation)、问路(ask for direction)等话题的交际用语。三是日常标示用语。在生活及社会活动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英文标示,如厕所可以说WC或Toilet,三楼写为3F,工商银行写为ICBC等等,学生应该掌握这些贴近生活实际的用语。四是英文写作,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如何写作自我介绍。这四部分内容既简单,又实用,只要学生认真学习,就都能掌握。
第二学期的学习内容主要有三部分:学习一两首经典的英文歌曲,学习一些常见的谚语及学习专业英语。前两部分的内容主要用于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专业英语则要突出实用性和实践性,并服务于学生所学的专业。专业英语内容主要围绕学生在实习和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知识来设计。如数控专业的学生必须先学会数控机床键面上的命令,如on(开)、start(开始)、skip(跳过)等等。又如电工专业的学生,必须首先学会平时电视遥控器上的一些功能,如节目(program)、声音(volume)等。要求学生必须背熟这些专业词汇,且能灵活应用。
四、改革英语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开发校本教材的基础上,英语教师还必须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根据教材的要求,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教师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各种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校本教材的内容主要是以听说练习为主,情景交际用语侧重于口语表达。笔者根据自身多年中职英语教学实践, 认为可以尝试以下教学方法。
1.增强英语课堂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职高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增强课堂的知识性和趣味性,有效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意识到学习英语的有效性及重要性。要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例如在学习购物对话这部分内容时,如果教师照本宣科地讲,必定会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不感兴趣。因此,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购物情境,让学生带些物品到课堂上,在逼真的模拟情境中操练,从而熟练掌握“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How much is it?”“Here is the change.”等购物用语。此外,还应合理运用小组讨论法,把英语成绩较好的学生和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分在一个小组,通过课堂中的讨论,让学生间互相带动,形成学习英语的良好氛围。
2.多表扬和鼓励学生,增强其自信心
在课堂上,教师要多给学生学习及发言的机会,要兼顾优等生及后进生,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要多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一旦学生有点滴进步,就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例如在课堂提问时,即使学生答错了,教师也不能直接说“No”,要多说些鼓励性和称赞性的语言如“Very good”“Well done”“Come on”等,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英语的信心,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3.邀请专业课教师参与
英语教师虽然是英语教材的使用者,但有时候对一些专业性太强的专业英语难免不了解,这就需要专业课教师的配合及参与。如讲授数控专业在编程中所运用到的命令,则需要专业教师的配合讲解,他们对这些专业知识的讲述必定比英语教师更翔实、更专业、更准确,弥补了英语教师专业知识不足的缺陷。当然,不是每节英语课都需要专业课教师的配合,可视具体情况而定。今后,专业课老师在上专业课时,也可注意帮助学生复习所学过的专业英语,这更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学习效果更好。
4.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
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方式。视听教学的效果要优于单一感官的效果。排练英语情景剧时,可以安排学生观看视频资料,然后模仿学习。听说训练时,则需要运用多媒体语音室。可以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为教学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选择,使学生学习效果更明显、记忆更深刻。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农村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成才
为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游戏教学被应用到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游戏教学法是指利用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能力,促进学生学习的活动。运用游戏教学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成才。
一、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的可行性
根据《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其主要情感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态度和兴趣,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意识。小学阶段的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模仿性,且想方设法地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游戏教学正适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心理特征,通过演、唱、玩、画等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态度、兴趣等。
二、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的原则
(1)“乐中学”的原则。教师在组织游戏教学时要始终恪守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游戏教学充满乐趣的同时,让学生在愉快的环境下学习英语。这就要求教师能把学生的游戏体验与教学任务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尽管游戏可以用于教学活动中的每个环节,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或任务必须在游戏中进行教学,是否选择游戏要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课时量等因素视情况而定,千万不能仅仅追求趣味性而忽略了教学任务的完成。
(2) 培养学生多元智力的原则。在设计游戏时教师应尽可能地利用游戏的启发性,准确把握游戏的难度,特别是对后进生,教师可以适当给予提示,鼓励并帮助他们在游戏中获胜,以培养他们参与教学的意识和自信心。对于优秀生,游戏要有一定的难度,要循序渐进,且要符合此阶段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思考与探索的动力与好奇心。
(3)合作与公平竞争相结合的原则。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设计使用游戏教学法时,一定要合理分配小组成员,尽可能地让各小组水平一致,只有这样,竞争才会发挥它该有的作用,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各方面的潜能。另外,对学生来说,竞争能否成功是很重要的,因此教师要本着公开、公正的原则,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竞争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英语教学效果。
三、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的作用
(1)竞赛类游戏。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中的竞赛类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在竞争中巩固所学知识,运用知识来获胜,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竞赛过程中遇到的偶然事件会让学生得到意想不到的乐趣,基于这一点,教师应更多在竞赛类游戏中进行教学,以营造轻松的教学气氛,让学生在体验愉快的同时不知不觉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消除学生的心理疲劳,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2)合作类游戏。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合作类游戏,特别是生生间的合作游戏,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让学生在合作的气氛中反复运用已经掌握了的英语知识,进行有关英语教学的活动以巩固知识、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合作类游戏教学能为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中存在问题的解决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3)角色类游戏。农村小学英语课堂中的角色类游戏可以填补缺少英语语言环境的空缺,学生扮演一定情景中的角色,自然会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完成角色任务。只要学生能用课堂中所学知识将要求扮演的情景角色表演出来就可以了,还要对学生的角色扮演以及所说英语句子的数量和质量作出合理的评价。因此,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知识以后,教师才可以考虑设计角色类游戏以完成教学任务。
四、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的建议与反思
(1)游戏前准备。首先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必须备好游戏所需的道具、角色卡片等,要让学生清楚游戏的规则。其次,教师要提前决定好游戏活动的形式,必须让不同语言水平和不同能力的学生组合在一起,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游戏教学活动。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应尽力强调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游戏中不仅运用所学知识操练语言,而且掌握协作的能力,让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共同发展,快乐成才。
(2)选择游戏。反复运用同一种游戏会让学生厌倦的。游戏的种类非常多,教师会有选择的余地,但选择什么样的游戏是很重要的,教师必须考虑各项因素。根据卡里亚的观点,教师在选择游戏时,应该考虑选择适合学生实际语言水平的游戏,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游戏辅助教学的作用。除此之外,还应该考虑到学生的个体特征:年龄、性格、性别等,以及使用不同的游戏会有不同效果等。
(3)游戏与教学。游戏教学并不只是简单的玩耍,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应将游戏与教学有机地整合。游戏让学生在更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英语,给学生提供更多使用英语的机会,这些都是出于学习语言的目的,尽管游戏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英语,但教学不应仅仅基于游戏。
(4)给予奖励。学生应该在游戏教学课堂里获得适当的奖励。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应奖励学生一下,对学生参加游戏教学的行为进行强化,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行为表现得更好,让小学英语教学变得更富有成效。只有在英语游戏教学中不断得到相应的奖励,才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之,把游戏运用于农村小学英语教学,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实现“寓教于乐”,是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法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小学英语教学采用游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英语交际意识、发展学生智能、促进英语语言的学习。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在实施游戏教学时还必须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游戏教学法能让学生更好地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交际,可以在游戏教学中学得更轻松,实现在有限时间内最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正是这些优势,决定了游戏教学法应用于农村小学英语课堂的必要性。
参考文献:
[1]魏华. 小学英语游戏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J] .学科教学探索, 2003, (11) .
[2]张明娟. 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
关键词 兴趣入手 贴近生活 寓教于乐 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现在的英语教学,除了教科书以外还有活动手册、练习册、教学图片、单词卡片、录音带和教学光盘等等配套的教学材料可供教师们参考和使用。其中最为根本而且使用率最高的仍然是教科书。现代外语的教学理念已不再把教科书看作是教学的金科玉律,而把它看作是一种教学资源。新颁布的《英语课程标准》中也提到“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该积极、充分利用其他课程资源。”可见,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教科书不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因此,广大教师必须转变“为了教材而教”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来教”的教学新思想。在实际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具体需要,对教科书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删减、增补、改编和浓缩……灵活地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优化课堂教学,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下面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尝试。
1教学内容顺序的适当调整
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知识更具有连贯性和完整性,也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认知特点和能力需求以及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从而引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
(1)单元之间的调整:单元之间的调整指依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对教科书中各单元的顺序进行调整。比如,单元之间有问路、购物、约会、打电话等相关内容的,将它们进行调整、重组后再进行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建立相对完整的知识体系。例如《沈阳市小学教科书英语第一册》(一年级使用)的第二单元,是学习有关文具和句型I have…内容的;第三单元继续学习句型I have…和数字;第四单元学习11种颜色词和句型I like…;而第五单元是学习玩具和句型Do you have…?Yes,Ido/No,I don’t又是相关连的。鉴于这种情况,可以在学习第二、三单元的内容后,把第五单元提前到第四单元之前来进行教学。这样一来,通过对单元之间顺序的调整,重新激活了学生认知的兴奋点,又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求欲望,还让他们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同时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单元内的调整:单元内的调整指的是教师根据单元内的知识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例如,现行的《沈阳市小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的第三单元(第七、八、九课)主要学习八个国家的名称及其国籍的单词和几个相关的句型。其中第七课的课文较长,句型且比较难懂,其间还先出现了更难记忆和区别的几个国籍的单词,但却在第八课才出现几个国家的单词,而且课文内容少,句型也简单易懂。这样的教材安排不太恰当,也不利于刚接触英Z不久的三年级学生的理解和学习,为此,教师应该把第八课提前先教,然后再教第七课,结果明显不同,学生不但轻松地理解和掌握了几个国家的名称及其国籍的单词,而且也很好地理解了课文和学会运用句型。
(3)课内调整:课内调整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课内的几个部分的顺序。例如,现行的沈阳市小学三、四年级英语教科书(除了讲故事那一课)每一课主要都是由(Dialogue,Sing a long,Rhyme, Work with language and Fun with Language)五部分组成。很多时候,教师都可以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自行调节这几部分的顺序或者组合它们,以便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巩固学习内容,而且利于教与学。
2教学内容的浓缩
现行的沈阳市小学三、四年级的英语教材,有着“高输入、高频率、多出现”的原则,而且具有相对完整性,那么里面的某些课文内容也相对较长且多,这对年龄相对较小而且也学了不多英语的学生来说,无疑存在一定的难度。怎样来降低难度呢?首先教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作适当的处理,可以采取对教学内容进行浓缩的办法。例如,《沈阳市小学英语教科书第二册》的第四课有六段对话,在熟悉单词的前提下,可以先学习由课文编成的一个歌谣(即浓缩课文要点):
Uncle Tim has a farm.
I have a farm,too.
Do you have a f arm?
Yes, I do.
Do you have any pigs?
Yes, I do.
Do you have any cows?
Yes, I do.
Do you have any goats?
No, I don’t.
然后再来分析句型和学习课文,收效自然不错。教师依靠教材但不固守教材,最终却能省时高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可见,这一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3教学内容的改编
具有词句简单、内容生动、形式活泼、韵律优美、节奏明快等特点的儿歌很受孩子们的喜爱,在教学中将课文改编成儿歌或歌谣并伴随一些动作或音乐进行教学,既可以调节课堂气氛,又可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既可以放松肢体,又可以轻松的掌握所学内容。以歌促学,寓教于乐,且能收到理想的效果,何乐而不为?例如,《沈阳市小学英语教科书第一册》的第四课可以把它改编成一首孩子们熟悉的歌曲并配合动作来进行教学。
Wash You Face
1=G 4/4
1 2 3 1 | 1 2 3 1 |
Wash your face. Wash your hands.
3 4 5----| 3 4 5----|
Clean your teeth. Clean your ears.
56 54 3 1 |56 54 3 1|
Blow your nose. Blow your nose.
1 5 5 1 | 1 5 5 1 |
Brush your hair. OK. All right
结果可想而知,学生们不仅很快地学会了这首歌,而且还很好地理解和掌握了歌里的几个句型以及相应的有趣动作,教师也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4不断更新教与学的方式,活化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增强英语教学的开放性和灵活性,不断更新教与学的方式,让教材为我所需,为我所用。现行的教科书中有些内容略显枯燥单一,此时就需要教师去创设情景,变静止的文字为活泼的交际活动,让学生们在说、玩、唱、演中体会、理解和运用语言。比如,《沈阳市小学英语教科书第三册》的第一课,主要学习如何购物。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或一味地要求学生背诵课文,学生就没有真实感受,而且对句型也会把握得不够好。此时,教师如果把课堂设在操场上围圈而坐,接着叫一些学生进行时装表演,边说衣物的英文名称边展示衣服,然后教师提示一些购物用语,就让学生们自由到各“专卖店”(由一部分学生扮演和组织)去购物。没有了课堂的限制、真实又生动的情景让学生们尽情地投入其中,并且切实地感受到购物的乐趣,而且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所要学的内容。如此地活化教学内容,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非常受师生们的欢迎,而且能够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5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创设真实情景,培养学生实践和交际能力
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一定的语言环境,缺乏语言实践的机会。而在实际教学中,又往往只注重句型的学习,忽视它的具体应用。因而,不少学生能从原型例子和教材练习中获得固定的、孤立的知识点,但将这些知识迁移到实际生活情境的能力比较差。当他们遇到与之不同场合下的现实问题时就束手无策。我们通过多媒体,能在课堂上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这不仅缩短了教学和现实的距离,给学生提供使用英语交际的机会,而且满足了他们好奇、好动的心理,学生触景生情,激发起表达的欲望。这种情境性学习无疑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迁移,使学生在英语交际活动中提高了交际能力。
如在《What’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这课的教学中,教师首先借助于媒体的帮助,将本课重点句型通过课件转化成一幅幅活泼有趣的画面,再配以富有冲击力的声音:呼呼的风声、轰隆隆的雷声,使学生在视觉、听觉全方位刺激的过程中,在猜谜游戏中完成了学习新知识的目的;随后,教师又在媒体的帮助下通过练习检验学生对此项内容的掌握运用程度,,这样既突破了教学重点,又培养了学生的运用能力,达到了“一箭双雕”、“事半功倍”的效果。
又如在教学新起点教材BOOK4 unit2 的对话“Can I help you ?”时,通过课件设计了几个情景:
(1)一个学生帮助一位老爷爷过马路。
(2)小猴子到小猪的水果店去买香蕉。
(3)一位外国游客到香格里拉饭店登记住宿。
学生在这些模拟现实生活的情景中边看边说,不仅熟悉了“Can I help you ?”而且知道使用这句话的具体环境(什么时候说),它所表达的意思(怎么说),以及其它一些相关句子的用法。基于情景的教学中,学生既要考虑所处的场合,又要使所表达的内容前后连贯,也就是要把符合环境要求的一些句子组织在上下连贯、前后呼应的语篇中。在学习“Can I help you ?”句型时,根据前面设计的情景,我还采用了对话的形式,使学生自动联想以前学过的知识,如“Thank you./Thanks.”和“You are welcome./ My pleasure.”等句型和单词,并将它们用到现在的情景对话中。这样,学生不但学习了新知识,还复习了原有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知识整合、灵活运用的能力。我还将基于相同主题的学生现场表演与课件中虚拟环境相结合,让学生动起来、唱起来,使课堂成为真实的语言交际的“社会性”场所,调动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组织他们投入自然、自由的语言交际氛围,使学生语言交际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6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协作学习,互相交流、共同提高
在多媒体环境下,由于呈现了大量的信息,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学到不同的内容,对同一个主题产生不同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包括教师和学生的互相交流和沟通,协商学习,通过多种方式创造性地组织和交流信息,共同完成一个主题。
(1)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协作学习。即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协作学习。当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不能独立完成某一学习任务,如在自学单词和课文对话时,遇到不会读的单词或句子,可以通过按呼叫键向其他同学或老师请教。这样,学生通过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借助别人的帮助,利用有效的学习资料,完成了自己的W习任务。
(2)小组间的协作学习。即小组和小组,小组和教师之间的协作学习。在情景对话的操练过程中,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2至4人组成的小组,大家共同来完成一个主题。比如,在完成主题为Go to the Zoo时,根据多媒体软件创设的情景,每个小组成员扮演一个或两个角色,互相帮助,最后通过小组的协同合作完成情景对话,共同提高英语交际的能力。
通过协作学习,使学生有更多参与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良好品质和协作精神,让不同程度的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都有所提高。
7让学生去创造如何使用教材
教学不只是教师的任务,在很多情况下可以留一些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去创造使用教材,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再提交教学设计,经过评选,教师再进行教学。实际上,最后教师只是提点一下已足以完成教学内容,因为学生们在讨论、设计、评选教学设计的同时已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和掌握了所要学的内容。这一方法要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进行,但也是可行的。
总而言之,随着新一轮教改的继续推行,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变得越来越重要。教师打破传统观念,突破定势思维,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删减、增补和改编等,从更深层次上去认识和使用教材。这是势在必行的,也是新时代的教学所需。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李连宁司长谈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决定与工作部署[J].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1.
[2] 英语新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鲁宗干.小学英语教师手册[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
一、游戏互动法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玩,如果将知识融于游戏,利用游戏各个环节自然形成一节读写课,那么教学效果将无可替代。例如,在读写课上,为达到对单词的有效记忆,教师可以利用单词填空游戏,比如苹果apple,教师可以将中间的字母挖空,利用摘苹果的游戏,让学生自主填写,学生兴趣自然高涨,效果也佳。另外,PEP小学教材更多的是简单的交际英语,读写课上,老师可以让学生找一个搭档练习,以课本内容为例,进行彼此交互读课文,同时也要教会学生自己拓展内容,比如初次见面的话题,学生在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增加彼此的对话,如“Nice to meet you.”“Nice to meet you,too.”“How are you?”“Fine!”这就不仅是在读课文,还在读的基础上升华。
二、情境创设法
英语语言的习得,情境的作用占绝对地位。教师应该想方设法利用声音、图片、文字、实物、多媒体等各种教学资源创设教学情境。PEP小学英语教材里也有许多情景创设,比如图文对话就是一种情景创设,教师要利用这些特点,为小学生创造话题,引导学生多发现、多交流。比如五年级PEP 2 Unit 5“Do you like pears?”一课,教师可以带些新鲜水果到课堂,让学生看看、摸摸,不仅让学生认识了水果,了解其特点,而且学生会根据自身的喜好回答这个问题,“Yes”or“No”,既创设了情境,又拉近了师生距离,教学效果自然非常好。
三、故事写作法
故事可以是图片,也可以是视频。尤其是视频动画,生动有趣,学生喜闻乐见,一般都会看得非常认真,写起来也就不是难事了。PEP英语教材就有现成的视频教材,在读写课上,教师可以播放视频给学生看,根据视频内容,或挖空单词,或挖空句子,让学生填写,面向全体,分层设置作业,化难为易。比如视频讲述的是“My new teacher”,教师可以引导学生:“What’s the new teacher looks like?”学生就会特别关注这些点,写作兴趣也会非常浓厚。
新教材PEP小学英语的拓展资源丰富,教学方法也多种多样。教师要结合课本特点,综合利用各种有效的教学资源,不断开创新的教育教学方法,真正提高学生对读写课的兴趣,提高其读写水平。
关键词: 中小学英语衔接教材 教法 分层教学
自参加工作以来,我任教过几年初一英语,初一新生的特点是:上课气氛活跃,发言踊跃,课堂气氛好,师生感觉都很好。可是,随着知识的深入,问题就出来了:语音、语调较混乱,拼写错误多,语法概念模糊,课堂用语贫乏,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等等。为此,怎样教好这些学生,使初中新生顺利完成学习过渡,为以后的英语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在实际教学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了解教材、教法的异同,搞好教学衔接。
以前,初中英语是起始教学,一切从零开始,教师只要熟悉中学教材,钻研中学教法就行。现在由于小学已开始教学英语,教师必须对小学英语教材、教法有所了解。所以,首先,我专门去小学参加了听课等教研活动,发现小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口语,而忽视了学生语法知识的发现;过分强调课堂活动的形式,而忽视了活动的效果;过分强调课堂的习得,而忽视了课后的巩固。同时,我找来了小学英语从三年级到六年级的全套教材,认真学习钻研。发觉从教材编排体例来看,小学英语教材侧重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引导学生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而进入中学后,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运用英语的能力。为此,我又认真学习小学及初中英语教学大纲,详细研读并分析小学及初中英语教材的内容,查找教材中知识的内在联系,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来确定衔接点,制定措施,具体落实各项教学衔接。
1.强化语音训练,做好词汇衔接。
语音是语言的基础,我提前专门安排音标教学,讲解发音要领,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发音部位发音,逐个模仿练习,纠正其不正确的发音习惯和方法。在正音的同时,归纳字母和字母组合的读音规则,并按读音规则将小学所学过的词汇进行归类,编印《英语词汇表》。同时还注意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在初中教材中即将出现的新词汇,在归类中有机地复现,使学生在练习发音的过程中,不仅掌握了读音规则,记住了单词,还了解了词的基本用法,从而为进入新课学习奠定基础。
2.归纳选编课堂用语,做好听说训练的衔接。
为了使学生尽快适应初中以讲英语为主的课堂教学,我归纳、总结、选编一些课堂用语,印发给学生,供他们练习、运用。这些教学用语均按教学的需要,精心筛选,由易到难,逐渐增加。在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学生尽可能多说英语,学会用英语表达,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听懂,学会这些课堂用语,从而为他们尽快适应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扫清障碍。
3.用观察、比较法找规律,做好语法教学上的衔接。
学生在小学阶段已掌握了较多的句子,已接触了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等,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根据初一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并且观察力、概括力有所发展的情况,我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语言现象、通过句子比较等,让学生找出语言规律和语法特点,这比直接教授学生语法知识要深刻得多。
二、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培养主动学习方面进行衔接。
古今中外教育家无不主张“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外语教学更是如此,因为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就是交际性原则。刚刚小学毕业踏入初一的中学新生,他们的英语程度参差不齐。如果教师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授课,要求学生做同样难度的作业,这样既伤害了后进生,又耽误了优秀生,渐渐地学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才是最佳选择。我在班级中制定多层次教学内容,实行多层次教学。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制定知识点和基本技能较高的内容和要求,以交际法组织教学,设计教学情境,借助多种媒介辅助教学,培养他们的四项技能。对于基础较弱、接受和模仿力较慢的学生,课堂教学内容适当降低难度,要求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点,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做不同的要求,留不同的作业……使学生都觉得各有所学、各有所获,激活了学生学习外语的积极性,创设了一个适宜的学习环境。他们在英语课上踊跃发言,大胆实践,变被动为主动,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学生均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
三、加强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自信心。
初中生的心理还不健全,自尊心极强。教师应该理解、尊重学生情感,做到:不急躁,不训斥,多鼓励,多表扬,加强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一种伴随知识的输入而融入了人的情感的一种教育方法。只有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积极的情感,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我在授课时,表现得自信、热情,努力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处在生长期的学生,不仅渴望知识的输入,更需要老师的关心和爱护。在平时生活中,我关心爱护学生,在2011年年初为每一个学生设立了一份个人档案,内设学生姓名、生日、爱好、习惯、家庭成员等,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久而久之,和学生产生了感情。学生把老师当成良师益友,自然对英语学习产生持久的兴趣。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的进步,哪怕是细微的进步,我也毫不吝惜地进行表扬。
四、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关键词】民族地区 小学英语教学 现状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自2000年以来,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进入了实验改革时期。教育部先后颁布了《关于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等重要文件,把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改革推向纵深发展,小学英语课程正式进入了国家基础教育体系,成为基础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实践、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反映了时代精神,体现了素质教育理念,教学理念得到英语教师的广泛认同。
为了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改革,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与时俱进,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任务要求;2011年,教育部也修订了《英语课程标准》,修订后的《英语课程标准》理念更先进、目标更清晰、方法更具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学习主动性的教育理念,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一切的改革和要求对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如何呢?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现状能否适应新一轮的小学英语教育教学改革呢?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形式,走访了所在地区的部分小学,包括城区和农村小学,并随机进行了听课,通过这次调查和访谈,零距离接触并了解了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感受颇深,了解到存在的问题较多,值得反思并引起高度重视。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
本研究中使用的工具是问卷调查、访谈、深入课堂随机听课等。本研究调查问卷内容由教师基本情况、教学环境与条件、教学现状等方面组成,分别对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和小学英语教师进行调查,其中小学英语教学现状包括教学环境与条件、教学现状两个方面。
(二)样本及其取样
本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对丽江市四县一区的部分城区和农村小学的英语教师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借丽江市中小学教师履职晋级培训之际,共发放问卷120份,调查对象既有城镇小学英语教师,也有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收回问卷109份,收回率为90.8%,无效问卷5份。
三、调查结果与启示
(一)教育理念和专业素质是制约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的主要因素
教育理念和专业素质是影响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直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它决定了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堂教学行为,反映了教师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教学活动的丰富性。因此,只有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扎实的专业基础,才能促进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但调查结果如下:30岁以下的占56%,31―40岁的占35%,40岁以上只占9%;女教师占82%,男教师只占18%;初级职称占了73%。大专以上学历的教师虽然占95%以上,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只占了35%,非英语教育专业毕业的占了65%,英语专业化程度不高,部分教师还只是通过为期一年的短期培训而教授英语课的。通过对个别教师访谈了解到:大部分小学没有专职英语教师,英语教师还兼任其他学科的教学;英语教龄5年以下的占了45%,5―10年占了16%,10年以上的只占39%,大多数教师为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
以上调查结果显示:(1)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师数量、性别、年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均不合理,除了城区小学有专职英语教师外,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基本上是兼职的,很难抽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理论水平、科研水平;(2)小学英语教师自身的英语专业基础知识薄弱,虽然大部分教师怀有满腔热情的教学态度,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了教师在课堂上不能正常用英语教学,学生不能用英语交流;(3)几乎所有教师都由于教育理念落后、教学设计能力缺失等原因,造成在实际教学中不能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教学法,也不投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深入钻研教材教法和精心备课,当英语学习难度加大时,学生越学越吃力,产生了厌学心理,对英语提不起兴趣,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二)教学环境和条件以及教师对自身发展的认识制约了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学校的教学环境和条件是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保证;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既是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途径,又是教师提供自身教学能力和自我发展的有效途径。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教学环境与条件
在丽江市被调查的小学英语教师中:66.6%的教师在课后很少与同学们用英语进行交流,44%的教师在课后没有与同学们用英语进行交流;74.3%的学校教师没有通过任何途径来改善英语学习环境。91.8%的教师对于目前所使用的小学英语教材满意;33%的教师认为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内容富有时代性、贴近生活;28.4 %的教师认为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技能训练全面,注重学习能力和策略的培养;33.9%的教师认为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活动设计有趣、操作性强;51.4%的教师认为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生词多、难度偏大;32.1%的教师认为目前使用的英语教材现成文字材料偏少,活用的要求太高。 32.1%的学校英语教学设备非常简陋; 43.1%的学校完全没有英语教学设备,只靠教师自制教具,受访教师所在的学校中30.3%可提供生词卡片、71.6%可提供录音机、31.2%可提供电视机和DVD、只有14.7%的学校无任何教学设备;82.6%的学校没有为教师提供任何教研资料;受访教师所在的学校重视教学科研占25.7%,一般的占67%。
2.教师教学现状
在所调查的小学英语教师中,对当前自己的教学现状感到满意的为22.9%,一般的为56.9%;教师对目前的日常教学工作完全胜任的为23.9%、基本胜任的为76.1%;在自己所任教的班级的同学们对英语课的参与度高的为35.8%,一般的为45.9%;自己能够对所用教材的设计思路、特色和局限性比较理解的为37.6%,一般理解的为52.3%;在课堂上使用多媒体技术比较熟悉的为25.7%,一般的为33%;自己有足够的知识给学生讲授学习方法和策略的为52.3%,一般的为38.5%;评价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把握的为20.2%,一般的为66.1%;几乎所有教师认为有由于教育理念落后、教学理论模糊等原因,造成教学能力在实际教学中缺失的现象,学生对课堂教学,非常满意的为31.2%,一般的为73.4%;自己的课堂教学最让学生满意的是:31.2%为个人魅力;34.9%为语言能力;45%为教学艺术。经常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改善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的为46.8%;为了不断提升个人魅力,受调查的教师经常通过下列途径形成自己独特有效的教学艺术:41.3%为广泛吸取经验精华,33%为结合个人实践总结,58.7%为和同事交流学习;课后经常对自己的教学进行自我反省的为59.6%;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经常采取的方式是33%在脑中回顾一下,61.5%和同事就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在教学工作中,59.6%关注团队合作;47.7%的偶尔与他人探讨。在日常教学中,认为自己急需提高的知识与能力:36.6%的为教育教学理论;88.1%的为教学技能技巧;55%的为语言能力。对基本教学能力提高会有帮助的方式:59.6%为专题培训,23.9%为师傅带教;35.8%为教研组研讨;35.8%为专家讲座;62.4%为听课评课;74.3%为外出观摩。
从以上调查显示:(1)小学里普遍缺乏学习英语的环境;(2)缺乏相应的教学设备;(3)教师的英语职业能力也相对滞后;(4)教师缺乏进修提高的机会等。
四、改善民族地区小学英语现状的对策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自身修养和认识水平
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也指出:“正确理想信念是教书育人、播种未来的指路明灯。” “师德是深厚的知识修养和文化品位的体现。师德需要教育培养,更需要老师自我修养。” 加强小学英语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是改善和提高小学英语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每一个小学英语教师都要加强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自我修养,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这样在艰苦的环境中,才不会迷失方向,不断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清楚地理解小学开设英语课的目的和意义,明白小学开设英语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确保小学英语教学顺利开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加强小学英语教师的英语语言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指出:“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科学的教学方法是老师的基本素质,其中知识是根本基础。”鉴于小学英语教师整体素质偏低、非专业英语教师占主体力量的问题,做好在岗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强小学英语教师的语言基本功培训,尤其是在语音、语调、书写和口语、专业知识方面进行强化训练,以促进小学英语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教师只有自身语言基本功过硬,才能给学生以正确和规范的引导。教育主管部门应将小学英语教师的培训当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去抓。
教学反思是教师在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自身要有自我提高的意识,要积极通过各种手段学习《英语课程标准》,钻研教材,要坚持不懈地进行教学改革尝试,探索优化课堂教学的新模式,反思所上的每一节课的得失,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此外,还可以各乡镇为单位,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定期或不定期请专家进行有关教学方法和技巧的系列讲座,并举行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优质课评比、召开教学研讨会等,也可采取“走出去”的方式,或要求小学英语教师参加由各区县教师进修学校牵头,组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小学英语教材教法的培训。通过这些方法,让教师开阔视野,使他们拥有最前沿的教学理念,把握最新的国内小学英语教学动态,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自身素质提高了,反过来就可以服务于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利用实物、图片、挂图、多媒体等现代化电教手段,创设恰当的语言情景,使课堂教学富有趣味性和多样性,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这样进行教学,更加形象直观、生动活泼,有助于学生理解所学语言,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三)构建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确保小学英语教学质量
各学校应积极建立完善、科学、系统的小学英语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学的评价要采用质性评价与量性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口语评价与书面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等多种行之有效的解析方式,对学生做出多元化、全方位的评价。通过对学生进行科学、完善、系统地评价,使学生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发展。
五、结束语
小学英语教学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十分重要的。我们要给民族地区的孩子创造一个更加平等的竞争环境,体现均等教育的理念,首先应从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素质开始。尽管目前民族地区的小学英语教师对小学英语教学的认识相对滞后、教育理念相对落后,课堂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仍占据着课堂教学的主导地位,教师角色转换、教学方式方法的更新还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这一切会导致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学前景不容乐观,但现在能认识到,发现问题,能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定能改变现状。
【参考文献】
[1]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2014.
[3]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A].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1.
[4]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标准[A].2011.
[5]教育部.关于推进小学开设英语课程的指导意见[A].2001.
一、衔接问题的主要成因
初一英语教师大都抱怨:来自四面八方的新生英语水平千差万别、参差不齐,很难统一标准进行大班授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几下几点:
1.不能严格执行标准的相关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采用国际通用的分级方式,将中小学英语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为英语教学一条龙体系的形成搭建了基本框架。这些课程目标层层推进、丝丝人扣,如果每个学段的英语教学都能严格执行标准中规定的课程目标,我们就可以避免中小学英语教学脱节的问题。但是,中小学英语教学一体化能否形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育主管部分、学校和教师对标准的执行能力和对教材的使用水平。目前,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部分小学开设英语课程先后不一;部分小学和中学在课时安排、教材选择、课程目标等方面没有执行标准的基本要求;再加上各种英语特色学校和社会上形式各异的英语辅导班、培训班,学生所接受的东西比较杂乱。此外,在考试指挥棒的驱使之下,不少学校、英语老师只看眼前利益,考什么就教什么,根本不顾学生终身英语学习能力的培养。
2、两个学段的教学内容不能对接
随着课改不断深入,中小学各学科的教材也在不断更新,不断进行着增、删、改、补,教材建设日趋完善,但中小学英语教材之间的衔接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一,有些版本中学英语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与小学重复过多,造成教材资源浪费,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学习兴趣大减;其二,两个学段的教材内容上存在落差,小学英语教材的特点是“浅、少、易”,而初中教材从一开始就显露出“起点高、难度大、容量足”的特点;其三,小学教材从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出发,具有很强的故事性、趣味性,小学英语学习内容相对较为形象直观,对抽象思维能力要求不高,而初中教材却更注重科学性、逻辑性和知识性,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发生了质的变化,要求学生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分析判断能力,在思维方式的要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3.两个学段的教学方法缺乏过渡
初中英语教师和小学英语教师在教法上、对学生的思维要求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差异。由于小学内容少、知识难度小、教学要求低,因而进度一般较慢,而中学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教的进度就会相对较快。小学教师比较注重英语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新颖性,注重学生课堂的参与程度,更注重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小学教师基本上是采用直观法组织教学活动,小学生通过感知语言材料就可以完成学习任务。而到初中后,语言学习的内容越来越多,教师更注重对学生渎写方面的训练,故而教法相对单一、呆板,课堂气氛沉闷。学生除感知材料外,还必须理解语言材料。这就要求学生学会理性思维的方法。一旦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老师的教学方法不吻合,英语的教与学就会相脱离。教学方法的差异使刚刚进入初中的学生适应不了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
4.新生缺乏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动力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它是学生英语得以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具有这种能力的学生在升入高一学段之后,能在最短时间内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而初一英语老师往往在新生身上发现许多问题,有碍于他们的英语持续学习和发展,比如:不会用国际音标来拼读生词或根据音节来记忆单词;不会以意群基本单位来朗读和说话,不注重语音、语调,有的学生甚至还带有方言,缺乏连读、爆破音、弱化音等语音知识;不会恰当使用英汉双解词典自学或辅助学习;缺乏基本语法知识,不分词性,不分主谓宾;没有养成上课记笔记、下课定期复习等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初中英语教师则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独立性有着较高的期望和要求。由于缺乏持续发展的英语学习能力,部分小学生升到初中后,就难以适应陌生的教学环境。
二、解决衔接问题的主要策略
要做到小学与初中学生英语教学的有效衔接,需要中小学英语教师对这两个学段的教学内容有一个系统的学习和研究,要掌握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学习方法和管理办法之间的异同,使中小学英语教学真正成为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中小学校之间应建立协调、合作的伙伴关系,以“协同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思想,树立英语终身学习的理念,以身作则、不断学习,加强交流与联系,实现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双赢。
1.树立英语素质教育的大局观念
标准的制订者把英语基础教育的总体目标细分为九个阶段,其思路是缜密、科学的。能否有步骤、有计划地实施好每一阶段的分级目标、搞好各个学阶段之间的教学衔接,直接关系到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学校和英语教师要舍弃眼前利益,树立大局观念,注重发展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他们的终身英语学习能力。具体地说,就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设立教学方法衔接的缓冲地带
针对小学生升初中后不能适应的现状,初中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设计上,就应当考虑对小学的教法有选择地继承,并探索一个行之有效的新思路,既能符合初中目标的要求,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在内容和形式上由易到难,让学生逐步适应,给他们留有一个适应期。初一新生的认知水平与小学毕业时并无明显的分水岭,他们活泼好动、易对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天性仍然十分强烈。因此初中教师仍要注意教法的多样化、形象化,努力做到既有对他们兴趣的激发和培养,又有对本阶段教学目标的检测和实施。初一英语老师可以继续把小学的唱歌、游戏、绘画、竞赛等活动引入初中课堂,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使他们逐渐度过一个爬坡式的缓冲时期,以适应初中的教学。另外,针对新生之间英语水平的差异,初一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分层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
3.构筑中小学英语教师交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