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社工行政论文范文

社工行政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工行政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社工行政论文

第1篇:社工行政论文范文

1.公共政策

中西方学者对公共政策内涵的界定有所不同。西方学者把公共政策内涵的界定分为:政治行为型、政治过程型、价值分配型和生态行政型四种。例如:美国学者詹姆斯•安德森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府机关或政府官员制定的政策”。哈罗德•拉斯韦尔与亚伯拉罕•卡普兰认为,“公共政策就是一种既定的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罗伯特•艾斯顿认为,“公共政策就是政府机构和它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我国学者陈振明认为,“公共政策是国家机关、政党及其他政治团体在特定时期为实现或服务于一定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目标所采取的政治行为或规定的行为准则,它是一系列谋略、法令、措施、办法、方法、条例等的总称”。总结并借鉴中西方学者对公共政策含义的界定,本文认为社会转型时期公共政策是指社会公共权威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根据公众需要所制定的各项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

2.公共政策价值

在现代社会,政府如果能够适应社会需要,满足公共需要,实现公共利益,那就是有价值的,否则,就是无价值的,其存在的合法性就会受到怀疑。因此,“政府为了摆脱合法性危机,在公共事务管理的过程中,会根据不同社会主体多元化的公共需求,进行公共政策制定、执行与评估,促进公共利益实现,以达到各社会主体的利益共享。”基于不同社会主体多元化公共需求的公共政策制定模式,既体现了公共政策的科学价值,又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民主价值。

3.公共政策价值理念

公共政策价值理念表现为一定的需求和利益、有用与无用。因而,公共政策价值也就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政策本身的价值,即公共政策本身具有很重要的作用;二是公共政策的价值影响,即公共政策所追求的价值,所要达到的目的。本文中的概念是指公共政策的价值影响,即公共政策价值分配的利益要求和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公共政策价值理念是指在一定价值观支配下的公共政策价值分配的利益倾向与选择,亦即公共政策制定者以及其他涉及政策决策过程的人共有的偏好、个人愿望和目标。

二、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转变的历史演进

1.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的第一次转变:以物为本

20世纪80年代,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经历了第一次转变,围绕着效率与公平展开的,这次转变是以急转方式出现的。在政策领域方面,它从“抓革命,促生产”的以政治革命和阶级斗争为纲,转向“发展才是硬道理”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提出了“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决策原则。由此产生的公共政策价值理念中,效率被作为中心价值,公平只是作为补充性价值。从公共政策的角度关注公平时,考察的主要不是现实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了经济和社会公平的价值要求,而更多地是考虑为促进经济效率而出台的改革政策是否超出了“民众的承受能力”。这种公共政策价值理念对推动经济领域的市场化改革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的第二次转变:以人为本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经历了第二次转变,是绕着改革、发展与公平展开的,这次转变是以平缓方式出现的。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在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一是公平和正义的概念不再仅仅是以“兼顾”的方式出现;二是提出了“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建设的成果”原则;三是在处理发展中的各种矛盾时,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以人为本”成为更高的价值理念;四是认识到公平对效率的正面影响;五是提出了改革是实现社会公平的手段;六是明确政府在促进和保障经济和社会公平方面的责任,将政府工作的重心更多地转移到维护经济和社会公平,并且成为衡量政府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

三、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的创新与定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经历了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两阶段,如何定位社会转型时期我国公共政策价值理念,成为我们当下必须要解决的首要任务。

1.基于治理的公共政策价值理念:公共治理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个人暴力恐怖事件、社会等社会问题凸显,这些长期积累下的社会问题随时都可能引发公共危机。每当爆发公共危机时,人们习惯于依赖政府解决。然而政府的管理、责任、能力是有限的,政府必须寻求社会力量的参与、合作与支持,全社会共同面对危机、共同承担化解危机的责任,构建一个政府主导、多方参与、和衷共济、相互信任的危机应对机制。

2.基于和谐的公共政策价值理念:公共和谐

中国社会转型时期,改革的收益与代价之间呈现出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贫富分化、环境恶化、城乡差距等社会问题凸显。政府必须重新审视公共政策,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依赖于公共政策核心价值理念的确立。在社会转型时期,以公共和谐作为公共政策价值理念,有利于各社会阶层、社会群体之间的协调与发展。公共和谐理念的提出,为公共政策价值取向的选择提供了新的视角。

3.福的公共政策价值理念:公共幸福

第2篇:社工行政论文范文

职工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新时期,企业要想在变革中获得发展,那么就应该破除陈旧的观念,树立新的思想观念。在改革深化中,企业会出现很多的新问题,还有职工思想上的矛盾,这需要我们及时的发现,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让企业在积极、团结的氛围中不断发展。二是加强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是关系到企业职工队伍的整体形象.新时期,将企业职工团结在党的周围,发扬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保持工人阶级的先进性,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当前一些职工思想上的扭曲错位问题,提升职工队伍的整体形象。这样也是关系到企业发展大局的紧迫任务。

二、职工思想政治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足。

工会是保障职工合法权益的组织,法律赋予了工会神圣的职责。但是,当前一些工会的工作人员没有认真对待思想政治工作,经常挂在嘴边说,而在实际行动中却没有下足功夫,还有大量的职工没有组织到工会当中。还有一些工作人员任务思想政治工作只是一个软指标,只要做做样子就可以了,不用过于花费时间,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保障作用认识不足。

(二)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陈旧。

工会的任务是帮助职工群众取得合法的政治民主权利,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和职工的期望存在一定距离,有的工会的工作人员没有认真调研新时期企业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对于企业职工的真正需求把握不准,其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没有根据企业职工的实际情况来调整,不少都是机械的进行宣讲,没有真正深入职工群众当中和他们交流,教育内容陈旧,缺乏新意,工作方式也比较单一,对职工起不到较强的说服能力。由此造成了职工在企业的主人翁地位没有真正实现,许多工作计划都不能落到实处,而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三)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机制不完善。

有的工会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对待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没有完善而明确的目标,工作计划以及工作机制没有落实,不健全的制度缺乏刚性的执行力度,无法起到实际的效果,而工会组织在群众中参与意识较弱,无法凝聚职工的合力。

三、如何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建设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工作的实践性。

工会要在职工的思想政治建设工作充分发挥作用,就需要将思想政治建设和服务职工的理念紧密联系起来。要从职工关心的利益着手,从生活、心理、工作等方面全面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为企业的职工排忧解难,要及时了解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情况,做好职工的维权和帮扶工作,解决好职工和企业之间的各种纠纷。具体来说,县级工会要创新工作,通过召开职工大会、走访座谈、问卷调查等形式来认真听取职工们的心声,细心整理职工反映的问题,帮助职工解决问题。

另外,工会还需要在走访调查中认真了解职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给他们提供岗位技能培训、困难职工帮扶、法律援助等等,结合法律、行政、教育、疏导等方式来解决职工的困难,为职工的合法利益服好务。由于当前的社会工作节奏不断加快,不少职工在生活、工作、情感等方面有有不少的压力,心理问题也变得更多了。县级工会应该通过职工服务平台成立职工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专家、开通心理服务热线、网上心理咨询专栏、专家邮箱来为职工服务,为职工进行心理咨询与疏导,让职工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工作和生活。

(二)重视职工思想政治建设与企业文化提升。

企业文化涵盖了企业的文化氛围、企业精神、运营制度、价值观念、产品等多个方面,而最重要的就是企业价值观。县级工会应该树立典型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具体来说,工会要加强企业职工素质的提升,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分析,在县级工会的全委会上,要切实围绕十的精神,努力推进职工文化建设,并做好工作任务部署。另外,工会要在县城市建设过程中积极建设县职工文化中心,根据相关的资源优势推动职工文体活动发展,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建设职工俱乐部、职工图书馆等设施来发展职工文体活动,让职工享受更加丰富的业余文化生活。工会还可以联合起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推动职工的身心健康发展,比如职工电影节、送文化进企业等等。举办职工道德模范宣传活动,给广大企业职工宣讲身边的道德模范,给予他们积极的影响,用正能量提高企业职工的思想政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