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文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开国大典教学反思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开国大典教学反思

第1篇: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文

一: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

在高中美术欣赏课中,教师过多让学生说说讲讲,讨论,而自己只作为提问者,旁听者,旁观者,在这时老师的作用最多只是一个评判者。假如不适时进行引导,不及时进行纠正,不及时进行总结,这就错误理解“自主学习”的真正意义。以繁多的问题,掩盖了课堂的教学目标;以所谓的“见仁见智”,阻挡了课堂的升格;以所谓的“开放教学”,掩盖了欣赏的标准;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取代了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缺乏课前高质量的预设和充分的备课,课堂教学无目标,对学生学习方法无指导,课堂提问随心所欲,学生回答不分对错好坏;小组讨论讨论,全班交流交流,课堂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不知所云,教师则全然不顾这样一节热热闹闹的美术课。这样的课堂效果往往会失去“重心”,难免会浮于表面,从而走向“自主学习”的极端。

二:注重“探究”活动的表面形式

有些老师为了“领会”新课程,将心思全用在了课堂的表演上,例“小组讨论”,“上台表演”,这本来就是很传统的学习方式,近来却被标上“探究学习”的新标签。在一些教师眼中,它好像是新课改的产物,是学生“合作学习”的最佳形式。于是,几乎是每节课都有探究、合作学习。从表面上看是轰轰烈烈,实际上空洞无物。(因为学生平时接触艺术方面的人文知识本来就很少,所以,讨论从哪里下手都不知道。)例:在一次美术教研中,一位老师她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1:欣赏《开国大典》,播放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视频,让学生感受当时宏大的场面、热闹的气氛。问学生:油画与历史照片的区别,按自己的理解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这幅画。然后叫学生讨论、发言。接下来又用同样的形式叫学生讨论《荆柯刺秦王》。过了一会儿在班上分组,第一组讨论《步辇图》第二组讨论《拿破仑加冕》,第三组讨论《梅杜萨之筏》,第四组讨论《大卫》。讨论的内容一样:作品表现是什么历史事件?选取是什么样的特定场景?为什么要这样处理?等。从学生的回答效果来看很差。这节课从开始到结束是老师在做表面形式。我们从这节课内容看,那些属于陈述性的知识(画家的生平、作画的时间、技法等)只要通过教师的讲授就可以掌握,根本没有探究的必要;而有关“为什么”和“怎么办”的知识,以及能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他们的欣赏审美情趣的本质内容,才有探究的价值和必要。新课程提倡面向社会,强调美术教学与生活联系,是非常必要的。

三:盲目“拓展”减弱课本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感觉如果不“拓展”一下教材,就不足以提升美术课的档次,也就不能体现新课程的理念,于是他们每节课都“拓展”,一定要塞进一些课外的资料,进行“内外结合”的教学,以显示教学内容之丰富、容量之大。在高中美术鉴赏第四课《人间生活》中,有位老师教学过程是这样的:(1)出示东晋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接着问学生:画面讲的是什么内容?因为学生对文学、历史这些知识不太了解,所以,整个教室显得非常的安静。这时候的老师不是在引导学生,而是讲伟大的浪漫主义爱情故事,这一下就用去了十多分钟。(2)出示唐朝张萱《捣练图》,问学生:唐朝的女人美吗?为什么?没等学生回答,接着又开始讲唐朝杨贵妃的故事……。接下来以同样的方法讲南唐的《韩熙载夜宴图》的故事和宋朝皇帝的故事。还没等讲完就下课了。这节美术课也就变成了故事课。如此不切实际的、盲目的教学活动,势必会挤去学生理解文本的宝贵时间。这种减弱文本、游离文本的“拓展”,结果只能是得不偿失。例如:前不久我听了一节高中《民间艺术》课,授课老师在导入时,为了说明我国民间艺术的伟大,把几年前在中国召开的国际会议上,美国总统布什穿唐装的事盲目地拓展,内容洋洋洒洒,讲述了大约二十几分钟,最后导致的结果是:1:时间把握不住,来不及完成教学任务,2:重心和中心不突出。美术教学必须做到有的放矢,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学生要通过自主研读文本或带着文本走向教师,以获得新的知识,陶冶情趣,发展能力。

四:片面强调“人文性”,忽视了美术认知的基础构建

第2篇: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教学模式 自主学习 兴趣 个性发展

实施新课改,不仅教师教的方式要转变,学生学的方式也要变革。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无论是语文还是其他学科,教师上课重知识灌输,轻技能训练,采用“注入式”、“填鸭式”教学,忽视学生主体地位,抹杀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这些现象依然存在。笔者以为,真正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必须先从改革课堂教学开始。

一、亲近有效课堂,激发“我要学”的兴趣

全国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这样说:如果你一堂课上得使学生学有所得,学有兴趣,学得生动活泼而愉快,那么,你就是要他不要学,他也是欲罢不能。课堂教学有效,必须着眼于学生,必须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使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我们不能按照自己教的思路进行教学,而应该按照学生学的需要进行教学,也就是说,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一提到这一点,大家很容易联想到杜郎口的教学模式,我们不一定完全按照他们的模式操作,但最起码应该学习一点,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多给学生创设一点思考的情境,多给学生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获得更多一些成功的体验。

我们不能低估了学生的能动性。就像打篮球一样让他看,看几天也不一定会打,可是如果让他去尝试着打,说不定很快就学会了。每年夏天,都有部队到我们这儿进行海训,很多战士都不会游泳,跟他们讲什么动作要领也不能解决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他们推到水里去,让他们亲近大海,拥抱大海,去除畏惧心理,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学习也是如此,我们要尊重学生的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愿意学习。这样一来,学生学得认真,教师教得省心,更容易实现有效教学。

语文教材文学性强,导入课文方法多种多样,深情吟诵导入,播放画面引入,表演导入……总之课堂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心,让他们身不由己地进入课堂,而不是靠教师讲解引入。如,教学《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一文,首先播放故事片《开国大典》片段,插播《七律・人民占领南京》歌词烘托气氛,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课文。那么,你就是要他不要学,他也是欲罢不能了。

二、尊重个性发展,增强 “我想学”的欲望

为了促进学生自主性,激发他们想学的欲望,可以采取“以评促学”的策略,在课堂学习中,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评比,让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任务中来,小组成员的互助,改变了原来一部分学生置身学习活动之外的状况。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得到提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另外,还可采取评价激励措施,定期开展周冠军小组、月冠军小组和学期冠军小组的评比表彰活动,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小组成员的责任心,促使学生更积极快乐地学习,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另外,合作讨论法让学生在学习中真正处于主体地位。课堂讨论的形式具有多样性,既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又有自由讨论,生生互动,也有师生共同参与,师生互动。

在教学《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中,针对学生实际,在自主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置几个问题让他们有针对性的思考,然后开展研讨:

1.这篇新闻只有一个自然段,但它包括了导语和主体两部分。哪些内容是导语,哪些内容是主体部分?导语和主体部分有什么特点?标题如何确定?

2.导语部分都写了哪些内容?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3.本文主体部分分为几个层次?每层的内容是什么?哪一层是重点,写得详细?为什么?

4.速读课文,在课文中勾画表现我军英勇的词语和敌人溃不成军的词语,体会本文语言的感彩,读后说说本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对于以上问题,你能思考出哪个就准备解答哪个,并在解答中给予评价。对于解答不出来或有争议的问题再在学习小组内讨论解决后全班交流评价……

第3篇: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正确应用

21世纪的教育是现代化的教育,而实现教育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关键,是信息技术课程和其他学科双赢的一种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强大的信息综合处理能力,能通过编制各种教学课件,展现或模拟各种场景,创设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让农村小学和城市学校共享品德教育资源,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一、有效整合远程资源,开拓教材内容。

由于信息技术具有数字化、大容量、超文本、虚拟仿真、友好交互、远程共享等特点,从而使其在课堂学习资源整合方面具有其他媒体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对所收集的学习资源进行精心的整合,并以学生容易接受、吸收、消化的形式呈现,将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教育资源网中储备了大量鲜活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教师可以把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现代教育网中的“农远资源库”,纳入自己的教材进行处理,合理开发利用教材内容。

比如,我在教学泰山版品德《同在蓝天下》一课时,收集千手观音视频,出示图片:山村无手教师马复兴用残肢书写壮丽人生、青岛残疾女孩宫晓丽自办帮困热线救助数千人、智障义工阿昌十年如一日照顾陆阿婆、不向命运屈服的无臂大学生张园用脚书写人生……让学生谈体会谈感想来深刻理解“很多残疾人朋友面对困境,勇敢乐观的面对生活,用坚强成就了自己的灿烂人生。”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品德与社会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窗口,我们要透过这个窗口,注重与生活的联系以及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将最新的资料增补进来,让教材变得鲜活起来。因此,品德与社会课中倡导活动化教学,注重相互沟通。比如:泰山版六年级品德《中国人们站起来了》一课,在授课之前,我们可以通过网络搜集开国大典及国旗国徽等相关视频资料,在授课时与国庆60周年的视频资料进行对比,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切实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感受到中华民族半个多世纪的巨大变化,进而使学生树立振兴中华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二、创设问题情境,拓展课外延伸。

课外拓展的目的是让学生的视角从有限的书本、典型的事例延伸向广阔的生活、微小的细节,从而获得新的感受。但课外拓展常常让学生无从下手,这就需要教师进行方法指导和途径拓宽,补充一些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新鲜资料,给学生提供富有亲切感的感知材料,让学生观察体验现实社会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某个主题,运用信息技术创设真实、复杂、生动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知识建构活动,从宏观到微观,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动机。如,泰山版六年级品德《可怕的自然灾害》,课本中课外拓展的是“查一查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发生过哪些重大自然灾害?”教师就可以提前收集几个学生感兴趣的网站,在下课前提出拓展话题,当学生一筹莫展时,进行知识链接,学生看到了解这些内容的方法如此简单,当即跃跃欲试,课外拓展也达到了预定目标。

再比如,泰山版品社四年级《美丽的家乡》一课,让学生做个小导游介绍自己的家乡。有的学生认为自己家乡在农村,没有城市好,不值得搜集资料,或不愿意花时间去做。于是我把自己事先拍摄得一些家乡的图片加入音乐歌词制成视频,给孩子们看,他们睁大眼睛欣赏,瞬间明白自己的家乡原来如此的美丽,课后搜集资料的兴趣大增。

三、恰当设计训练,巩固教学目标。在学生探究解决问题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以醒目的方式提醒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是否合理、探究结果是否正确。通过反思,学生能够不断提高问题解决的成功率。在有效教学的最后阶段,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一系列可检查学生课程目标是否达成的试题,由学生动手探究解决,如果学生能顺利解决,则表明目标达成;如果不能顺利解决,则表明在某些方面还需要进行补救教学,以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四、值得注意几个问题:

1、课前准备工作要周到,信息技术课件的应用要检查试用,信息技术内容要科学严谨,操作程序课前要操练。

2、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起“辅助”作用,是教学的一种手段,但不是唯一的。课件的演示过程不能取代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和空间。

第4篇: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文

【摘要】关于中国风格的油画,自然会谈到民族化的问题。无形中,油画是否民族化已成为了一种价值尺度和衡量标准。“油画民族化”这个概念很难界定,口号还是不提为好,关键是作为画家应该怎样去学习民族文化,怎样辨别出其中的精髓并能掌握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前提是要恰如其分地表现画家的个性和独创精神,倡导多元化。

【关键词】油画民族化;反思;艺术个性;独创精神;多元化

民族化从字的表面意义来看,一般指作家或艺术家们运用自己民族独特的艺术手法和形式来突出人们的现实生活,创作出具有民族气魄及民族风格的作品,并切合本民族的欣赏习惯。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个民族在其艺术风格上所形成的一种共性的东西即民族化。油画民族化,广义上泛指上个世纪中国油画在本土化探索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融合主义倾向;狭义上特指发生于上个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的一种关于中国美术界的思潮。中国油画的民族化探索,一直贯彻于20世纪以来的西画东渐历程之中。

一、油画民族化的探索与发展

(一)油画民族化的早期探索

20世纪20、30年代,没有把油画民族化这个问题提到日程上来,当时大家普遍在考虑如何在中国传播这新的西洋画种,怎样去描绘中国的现实生活,且大多都以个体行为为主,徐悲鸿创作的《田横五百士》被认为是中国油画进行民族化初探的代表作品之一。40年代,油画民族化则成为了画家的一种明晰的创作思想,像董希文的观点“油画中国风”或“油画的中国气派”,他的多次西部之行,具有独特的经验和洞察力,此时“油画中国风”的现象由此形成,这是上世纪中国油画民族化的最早尝试。

(二)油画民族化问题的提出与持续发展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初期,“油画民族化”的口号集中出现,这种探索由集体行为转向政府行为,作品多以革命历史题材为主。如1951年董希文的《开国大典》,使油画民族化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关于油画民族化有两次重要会议:一是1956年文化部在中央美术学院召开的“全国油画教学会议”,其内容涵盖了油画技法的学习与交流、油画技法与教学问题讨论和关于油画表现风格的讨论,由此风格问题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油画民族化随之一呼即出;二是1958年5月28日,浙江美术学院学报编辑部召开过一次座谈会,是有关“油画民族风格”问题的且发表了座谈会纪要。倪贻德主张油画要普及就必须有民族风格,这样才能符合人民的欣赏习惯。潘天寿认为学油画要西为中用,则须学习中国画,就必须民族化。60~ 70年代,由于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大部分画家描绘的是当时“高、大、全”和“红、光、亮”的政治主题。

80年代,把重视绘画语言的完美和形式构成的和谐,作为一种主流趋势。在90年代后,逐渐回归到写实风格,但现实主义的方法及观念则向更为开放的形式转化,中国油画写实、表现、抽象等多元并存的局势日趋形成。

(三)“油画民族化”提法的一些反对意见

1981年9月,孙津在《美术》中发表《民族性、民族形式、民族化》的文章,首先对油画民族化提出了反对意见。

詹建俊、陈丹青也认为“油画民族化”口号以不提为好,“作为我国的主要画种的油画,在反映中国人民的生活方面有一定的表现力。可以说油画在中国的发展过程已经是民族化了。油画不能改掉它外来画种的特色,而且还要结合本民族的特质、习惯。其实,画家们已经有意无意的这样做了,中国的油画已经是具有民族特点的油画,拿到世界上也可以这样说。其实民族本身也在变化和发展中,民族化是无止境的,不是像冰棍一样,忽然哪一天就能化完的是逐步形成的”。

二、油画民族化的误区:民族化与艺术创作个性相冲突

一些人提出:民族化的中国油画是世界油画的主力军。也就是说民族化的油画,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世界上都具有关键的影响力。或许这些作品在中国算是好的作品,但在国际上,未必就是精品,而且艺术质量也不一定会达到国际认可的水准。

油画作品是否民族化与其艺术质量高低是两回事儿,我们不能把二者混淆,难道反映民族题材的民族化的油画作品就一定是最优秀的作品吗?其实不然,能反映各类题材的作品都能出精品,都可认为是思想内容好、艺术质量高的作品。不应用“民族化”代替“艺术质量”,不能用民族化作为标杆来衡量中国油画作品的优秀。提倡艺术个性,并不会失去民族性。我们应强调油画的个性发展、倡导艺术的多元化。如果过分强调民族化,很多艺术家则会失去创作的个性,这是划不来的。

三、油画民族化提法的反思

(一)民族意识、民族风格是自然而然潜移默化的东西,“油画民族化”的口号可能成为一种束缚

梁彪先生指出“生长在中国的油画家无论是哪个人,都很难画出非民族化的油画。因为他天然的具备这个使油画民族化的条件,而且只要不是故弄玄虚或者有意地拒绝本民族文化的先天养料,创作出的作品怎么可能不民族化”。我们生长在中国这个国度里,不管有多少外来的影响,中华民族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对我们潜移默化的熏染是很难改变的。

中国实力派画家俞晓夫在创作时尽量排除现实的干扰,或者说在躲避现实,以便脱离这凡俗的世界而进入自己的立场。他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立的思想与艺术家应有的品性,不愿与任何流派为伍,他独步于潮流之外,又不被潮流所忽视;又如画家洪凌、郭润文等,他们在创作时保持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本身并没有强调民族化或是什么化,但仍然可以算是优秀的作品。

(二)应充分表达艺术家的个性和独创精神,倡导多元化

从创作的规律而言,艺术家在创作之前首先要考虑的是民族化,还是作品的美?其实大多数画家在创作时最先考虑到的是怎样创作出一幅优秀的作品,并不是先考虑自己的作品是否民族化。艺术创作首先应把展现个性放在首位,我个人不是不赞成民族化,愿意民族化的人可以继续探索,另外一些人也可以探寻别的道路,前提是应充分地表达艺术家的个性和独创精神,倡导多元化。我们不应用“民族化”与否来界定油画发展的好坏,而应靠优秀的艺术作品来说话。就中国的“民族化油画”来说,只能认为是一种探索道路,并不能说是油画在中国的唯一出路或是最佳选择。齐潇先生谈到“我们应把自己放在平常心的位置,尽可能地画自己想要的画,而在思想上不能被各种‘化’的口号压得透不过气来。艺术本身就是无止境的,需要大胆地不断创新”。

结论

一些人这样认为,民族化就是画中国的乡土风情及少数民族等题材,认为这才能突出民族性,这种观点太表面化。如果不能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自己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我们就不可能运用外来的文化来创作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作品。谁都无法道出民族化的油画究竟是怎样的?何况每一个艺术家只能按照自己的艺术个性,和他对西方油画及民族精神的理解来进行独特的构思和创作。与其提倡“油画民族化”,不如考虑怎样使画家解放思想,怎样在艺术里尊重个性、恰如其分地表现个性

参考文献:

【1】周功华.油画民族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7.

【2】李超.中国早期油画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4:7.

【3】李超.中国现代油画史[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07:12.

【4】刘淳.中国油画名作100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4】董险峰.油画民族化的误区[J].呼和浩特:《内蒙古艺术》,2008:2.

第5篇: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文

一、透视德育渗透的重点

1.爱国主义的教育

爱国包括热爱祖国、热爱社会、热爱集体、热爱家乡等。教材中这样的素材可谓比比皆是。如三年级下册第46页“年、月、日”的主题图:开国大典的图片与日期、北京申奥成功的图片和日期;四年级下册第96页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的成绩……教材中有很多这样的主题图、例题和练习题,还有“你知道吗”等数学史料,这些都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材料。

2.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作为一门科学,数学处处充满辩证法,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好教材。为此,教师要结合数学概念的理解,数学公式、定律的推导,数学在实践中的应用,等等,启发学生逐步懂得“实践第一”、“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等客观发展规律。这些都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具体体现。

3.数学精神的培育

日本著名数学教育家米山国藏指出:“多数学生进入社会后,几乎没有机会应用他们在学校学到的数学知识,因而这种作为知识的数学,通常在学生毕业后不到一两年就忘掉了。然而不管人们从事什么工作,那种铭刻于大脑的数学精神和数学思想方法却长期在他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数学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主要有数学理性精神、数学求真精神、数学创新精神、数学合作与独立思考精神等。这些精神的培育既是数学教学的任务,又是学生的发展所必需的;既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又是学生求真求善的过程。因而,教师要充分展开数学学习的过程,让学生自主参与,将有助于学生数学精神的培育。

4.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乐于思考、合作交流、勇于质疑、认真勤奋等学习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在深入践行课程标准的今天,我们更应重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探究德育渗透的策略

1.魅力感染法

“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教学中,教师要以自身的工作态度和情感魅力去感染和影响学生。通过一个个问题的引导、一个个环节的安排、一句句情真意切的话语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爱,从而喜欢上这门课。

2.题图呈现法

教材中的很多例题、习题都是德育渗透的好材料。如结合三年级下册“年、月、日”的主题图教育学生:中国申奥成功了,这是中国人期盼了多年的梦想,终于如愿以偿了,我们身为中国人,多么骄傲,多么自豪。又如,结合六年级上册的练习题,读出报栏中的百分数“我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二,但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百分之二十五”,教师适时地说明: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但是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拥有量却很少,我们要珍惜。爱国主义教育和节约用水的教育就这样水到渠成了。

3.史料熏陶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数学发展的历史是辉煌的,它为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素材,教师要让学生学会欣赏。

(1)可“动情”的数学历史

我国的数学发展有着灿烂的历史,并一度走在世界前列。教师可充分利用有关数学史料,把某些知识适度地回归到厚重的历史背景中。如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当学生会读写小数时,我适时地介绍:很早以前,小数不是这样表示的,那时把3.12写成|||_||。小数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最早提出和使用的,比国外早300多年。通过介绍小数的起源,让学生比较先人与现代人书写小数的异同,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可“发志”的数学家逸事

我国漫长的数学探索中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数学家,将他们身上发生的许多趣闻逸事适当地介绍给学生,可以有效拉近学生与伟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如结合“圆的周长”的教学,可向学生介绍古代杰出的数学家——祖冲之测量计算圆周率的故事,他的发现比欧洲类似的发现早了好几百年呢!数学家的种种事迹能深深感染学生,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很大作用。

4.过程渗透法

数学教材中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内容很多,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渗透点”进行教学。这个“渗透点”可以是一词一句、一题一例,也可以是一个教学过程。如推导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首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用一个或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通过割、拼的方法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再通过观察比较已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和原来的三角形的底、高、面积之间的关系,最后归纳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学生在探究公式的过程中受到了联系、比较、转化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必须持之以恒。因此,教师要做好“过程结合”工作。如结合四则计算的教学,培养学生“一看、二算、三查”的计算习惯和细致耐心的学习习惯;结合数学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有序有据思考、认真严谨解题的学习习惯;结合小组合作、交流评价等环节,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反思质疑等习惯。

5.热点共鸣法

教师可以结合社会热点,设计成数学问题,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教学“平均数”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5米,丁丁的身高是1.54米。他在这条小河里游泳是否绝对安全?通过讨论,学生明白了平均水深并不代表最深处也是1.5米,可能会超过丁丁的身高,所以会有危险。这样学生印象深刻,课后还有学生告诉我以后再也不到小河里去玩耍了。

教师还可以结合交通问题进行遵守交通规则的生活教育,结合水费问题进行节约用水的教育,结合购物、租车、买票等问题进行诚信理财等方面的教育,等等。

6.美感启迪法

“数学,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至高的美。”数学的美充满了整个数学世界,不但有数的美、式的美、形的美,更有对称的美、和谐的美。这就要求教师善于运用符号、色彩、线条、图形等因素,通过精练的数学语言、巧妙的解题方法、整洁的板书设计,展示数学的外形美和内在美,使学生从抽象的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如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从表面形式中体味到那种特有的内在美(如巧用“变圆为方”的思想推出圆面积、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从而让学生领悟数学的无尽魅力,将有助于增强审美体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7.竞赛激励法

利用儿童争强好胜的特点,在教学中适时地引入竞争机制,能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如为发挥学生的特长,增强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可组织学生个人或小组进行口算竞赛或抢答赛;为让学生养成大声回答、书写认真等习惯,可定期组织“比谁回答问题最积极、最响亮”、“比谁的作业最整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提高自觉性和自制力。

8.课外延伸法

课堂德育效果毕竟是有限的,如果将学生带出课堂、引向生活,那德育效果会更明显。如教学“年、月、日”后,教师可布置这样的作业:回家了解长辈的生日,在自制的年历卡上圈出父母长辈的生日,到了那一天用自己的方式为长辈庆祝,感谢养育之恩。这是很好的孝敬教育的契机。

三、把握德育渗透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

德育教育必须观点正确。教师要站在育人的高度上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导向,使学生信服地接受教育。

2.渐次性原则

德育教育要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体现渗透的梯度。

3.随机性原则

第6篇:开国大典教学反思范文

[关键词]民族文化精神影戏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人本思想

在影视艺术院校,中国电影史是一门传统的理论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过去那种单纯的以讲授电影发展史常识为主的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学生、社会以及电影本身的需要了。尤其在市场经济下,当今的中国,商业文化大行其道,并形成了对一代年轻人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和改造,物质的获得变成很多人生活里唯一的追求。因此,当我们面对电影问题的时候,首先要面对的应该是文化,包括教育在内,要让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与艺术形式之间的关系有充分认知。北京电影学院的陈山教授曾经指出:当我们的电影走出国门时,我们有没有根基和世界对话?拿什么与世界对话?这不只是知识架构问题,更重要的是艺术家的价值取向问题。对此我们是非常赞同的。

在教学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门史学课程的教学,以什么观念对知识加以梳理,以怎样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在追逐商业利益的大潮中,还能保有一种独立的艺术品格,以艺术家的良知和爱国情操,对自己的民众投以深切的人性关怀。这是教学中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从某种角度来说,一部电影艺术史,其实就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形象史和心灵成长史。因此,中国电影立足于世界影坛的根基应当是民族文化精神。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以发现,中国文化是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的,有着强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和进取精神。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特定的价值系统、思维方式、社会心理以及审美情趣等,构成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基本风貌。因此,把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放在民族文化精神和艺术传统的视野中来加以梳理,通过对中国电影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分析与解读,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审美意味,阐释中华民族的人文性格与文化精神,以求多层次、多元化地来关照中国电影的演变历程及其创作上的美学追求,便构成了我们教学的基本思路。

一、“文以载道”与“影戏”传统

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其载体的结构与其所承载的内容构成了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而电影的社会文化位置和内含与其所选择的艺术形式及其发展方向之间也存在着深刻的内在联系,这是我们认识电影艺术史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出发点。

在儒家思想的哺育下,中国古代文论中产生了“诗言志”、“文以载道”、“乐以教化”等一系列艺术命题,强调艺术要为政治教化服务的宗旨。这种以服务社会为根本目的的致用精神在中国得以长久的延续,也同样体现在电影创作中。中国电影的拓荒者郑正秋先生曾经说过:“戏剧者,社会教育之实验场也;优伶者,社会教育之良导师也;可以左右风俗,可以左右民情。是故吾人于优伶一方面,不可轻忽视之,于戏剧一方面,更不可漠然置之。”[1]

回首中国电影的发展进程,其教化功能清晰可见。把电影看作一种社会教育的手段和工具,不仅是艺术家自身的追求,更是时代和社会对中国电影人提出的要求:电影成为他们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识和社会理想的手段。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国电影艺术家所关注的问题和影片所集中表现的题材内容,大多与这一时代社会政治的核心话题直接相关。

在对电影本体的认识方面,由于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是一种重整体、重体悟、以经验为基础的直观思维,因此,早期中国电影人对电影的认识也更注重对影片的整体把握。从社会功能目的出发,以中国观众熟悉的戏剧化冲突原则为基础,利用传奇、巧合等因素以求故事以情节的曲折生动;在电影的时空表现上,则以较大的叙事段落的戏剧性场面中展开的故事来完成影片的表意任务。这种以叙事为核心的电影本体论观念与电影的教化功能的结合,生成了最具中国特色的“影戏”传统。

从郑正秋、张石川的《孤儿救祖记》、《姊妹花》到蔡楚生的《渔光曲》、《一江春水向东流》;从谢晋的《女篮五号》、《芙蓉镇》到吴天明的《人生》、《老井》;从张艺谋的《红高粱》、《秋菊打官司》到王小帅的《青红》、王全安的《图雅的婚事》……几代电影人,都在传承着这种艺术追求。

作为一种电影观念,“影戏”充分体现了中国人对艺术和电影的思维方法。它是在借鉴民族戏剧的娱乐因素的基础上,吸收西方影像语言和中国式观影习惯特点逐渐建立起来的。“影戏”传统之所以能够产生并深广地影响着中国电影,正由于它是根植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中国电影的现实生存环境中。

然而,在当今中国电影该以怎样的姿态立足于世界的时候,作为年轻一代的电影人,该如何以富于国际化的视野来对“影戏”加以继承、改造,并实现新的突破呢?我们对学生提出了这一中国电影急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本思想”与影像中的人文关怀

在对“影戏”传统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我们又从另一层面对中国电影人既心存“兼济”天下之志,又洁身自好、守持心性真实、追求个性自由的价值观予以深入剖析:他们以发自艺术家内心的民族情感,表达着对平民大众深切的人性关怀。

中国传统文化最主要的承载者是士。崛起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士,表现出博大的胸怀与开放的心态,有着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淑世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他们提出“天道远,人道迩”、“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著名命题。这种热爱人生、以民为本的思想,代代相传,形成了中国文化中积极入世的忧患意识和追求精神独立的审美品格。这一点,也同样支撑着中国电影的民族艺术影像,支配着中国电影主流形态的艺术走向。在教学中,我们以此为线索,深入探讨不同时期的中国电影人,在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独具魅力的生命关怀与平民意识。

打开中国电影影像的记忆,一系列血肉丰满、性格鲜活的小人物跃然眼前。每一代电影人都在这些形象身上赋予了鲜明的人道主义立场和深沉的生命关怀:卑贱的阮嫂首先是一个具有“伟大的人格”的圣洁的母亲;歌女小红和吹鼓手小赵的爱情在穷困的岁月里显示着中国百姓乐观豁达的情怀;天真善良、聪明可爱的三毛的不幸命运和“小广播”的市侩与心酸,都同样让我们在笑声里流下同情的泪水;张嘎子、、吴琼花在战火中追求着革命理想和自己的人格完善;李双双在集体化的道路上不断成熟;孙旺泉忍辱负重、执着地寻找着生命之水,成了一方水土中的平民英雄;翠巧为追寻光明而被黄河吞没;苏州河畔的女孩牡丹为纯美的爱情而付出生命;秋菊为“要个说法”历尽辛酸;做扒手的小武也有着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贫嘴张大民在“与树同居”的日子里自得其乐;“三峡好人”们在时代的变迁中,思考着生存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

这些作品大多以平民化的视角,从日常生活中去挖掘中国社会的众生相,凝聚着中国电影人对现实民生的深切关怀以及忧国忧民的悲剧意识,构成了一幅中国电影的“清明上河图”。

教学中,我们还针对当前中国电影创作中人文关怀的缺失现象让学生展开讨论:面对“黄金甲”与“好人”在票房上的“胜负”,我们该如何评说与选择?艺术与技术,传统与现代、生产与消费、道义与利益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这都是学生们走上创作之路时所要面对的!中国需要有力量、有人性深度和历史深度的民族电影,我们能为此做些什么?

三、“天人合一”与电影的诗意品格

“天人合一”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精神最根本的特色。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处理自然界和精神世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其突出特征是: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服从自然规律,人性即天道,道德原则与自然规律一致,人生理想就是天人谐调。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于中国文化艺术的各个层面,并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追求、价值观念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在美学上,和谐化诗意关联的“天人合一”思想,深刻浸渍了中国古代审美境界论,使得中国人特别强调人生境界与审美境界的合一。于是,追求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意境之美,成为了中国艺术的终极目标。而中国人生于自然、取之于自然,仰赖自然的观念,也在电影创作中得以充分的延伸与发展,形成了中国电影艺术民族风格的诗意传统。

从20世纪30年代起,中国电影人就开始有意无意地把中国传统文化中那种宁静、幽远、恬淡的审美意境渗入到电影创作中来,并开始从叙事和造型相结合的综合效果来探索电影的民族文化意蕴的表现。委婉含蓄的无声片高峰之作《神女》;完整体现中国美学特质的影片《小城之春》;“十七年”中寄景抒情的《早春二月》;80年代的散文诗电影《城南旧事》;充满东方韵味的武侠片《卧虎藏龙》,清新隽永的《那山那人那狗》……表现对名山大川、奇景秀地、边塞风光向往的风光片《刘三姐》、《五朵金花》、《林海雪原》、《庐山恋》;凭借大自然抵御政治压抑,升华生命诗情愿望的《牧马人》、《天云山传奇》等……

结合这些不同时期的电影作品所呈现出的美学意趣,我们与学生共同探讨:尽管由于主流意识形态倾向于急功近利、直奔政治性主题以及直白显豁的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原因,诗电影未能在中国获得长足的发展,但在传统美学的陶冶下,中国电影人一直在作品中努力营造具有浓厚民族意味的段落。他们融合中国诗歌、绘画、音乐等审美表现形式,通过空镜头、长镜头展现自然景观,借以抒发主人公的内心情感,表达创作者的价值取向和审美趣味。试图运用视听造型来实现一种东方美学的表达,以写意的方式抒写恒久而普泛的人性主题,并形成了含蓄隽秀的诗意品格。这种美学气质是中国电影不能丢弃的!

四、“和而不同”与风格类型的多样化

在华夏文明发展过程中,“和”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基因。它是指在保持各种因素的本质的基础上,达到一种更高层次上的彼此相容相通,是“”的升华。为使学生深入领会“和”的含义,我们对此作了多角度的诠释。

从历史角度看,正是因为有一种“和”的博大精神,中华民族才能对外来文化产生巨大的亲和力,才会吸收、改造其他民族的文化,使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文化学的角度看,中国近、现代的进程,恰好是中西文化不断地“和”的过程;而从当前全球一体化的格局来看,“和”已成为世界文化交汇融通的潮流。

纵观中国电影的百年进程,在抒发爱国情感、讴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颂扬英雄气节、表达乐观豁达的心态、追求家庭和谐等民族文化精神的熏染下,一代代电影人,创造出了各具特色的电影作品。而由历史原因造成的区域构成上“”的特点,也使中国电影在“和而不同”的文化阐释上有了更丰富的内涵。侯孝贤、吴天明对现实的深切关注,李安、谢晋温柔敦厚的伦理情结,胡金铨空灵而富于禅意的武侠世界,冯小刚、周星驰富于平民意识的喜剧、贾樟柯长镜头里的尘世关怀等,其中都贯穿着浓郁的中国文化品格。而“华人电影”或“华语电影”概念的出现,也反映了当代人对中国电影多元构成特点的认同与关注。

据此考察中国电影可以看到:电影作为一种“舶来”的艺术,在进入中国文化视野和创作空间起,就体现了这种兼容并包的文化品质。中国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是全新的电影语言方式,与最具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京剧艺术有机结合的产物。

尽管受传统艺术理论重感悟、轻理性的影响,中国电影还没有形成比较完善的民族电影美学理论体系。但我们还是尝试着运用当前的一些研究成果,对中国电影在民族文化以及民族与外来文化结合下形成的叙事模式、风格类型进行了分析、梳理。以求给学生提供一个可借鉴的研究视角与今后的创作思路。

(一)主旋律电影

长期以来,电影在中国主导意识形态的观念体系中首先被看作“是一种意识形态载体而不是文化‘产品’”,[2]因此,在中国电影创作中,主旋律电影便成为一个特有片种。在某种意义上说,主旋律是建国前“影戏”观念的延伸,并随着时代的变革,被不断地注入了更多的意识形态色彩。《中华女儿》、《白毛女》、《青春之歌》、《李双双》、《开国大典》、《生死抉择》、《张思德》、《云水谣》等等,都是各个时期具有影响力的作品。

教学中,我们结合今年的“金鸡奖”和“华表奖”的获奖情况,对当前的电影现状进行解读:在经历了大众文化形态的冲击后,近几年的主旋律电影在继续强调其意识形态功能的前提下,开始有意识地将娱乐性、商业性元素融入其中。《云水谣》就是成功地将爱情片的类型模式与主旋律形态相结合的代表。

(二)家庭

以家庭伦理为核心的儒家伦理学说,千百年来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指向。对伦理秩序和伦理秩序中的个人及其职责的反映与思考,成为中国文艺创作中的重要母题之一。

在对中国电影的梳理中,我们可以发现一种不断重复的叙事模式: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为核心,围绕一个家庭的亲情关系来反映道德问题;用巧合的情节表现人物的不幸,用不幸的事情来衬映出人物对家庭伦理观念的取舍,借此体现影片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孤儿救祖记》、《姊妹花》、《渔光曲》和《一江春水向东流》先后成为20世纪前半期中国电影中最卖座的影片,原因就在于它们都是从家庭伦理的角度,以最贴近中国人文化认知的方式入手的。这类影片靠情、理打动人,以人物与人物之间、人物与观众之间在心灵上的沟通和共鸣作为契合点。这是一种具有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内涵的创作模式。

20世纪后半期,我们曾经对谢晋和李行等人的电影进行了有关恪守传统伦理还是实现人格现代化的讨论。80年代之后,有着国际背景,横跨中西文化的李安创作了“父亲三部曲”,他沿袭了家庭伦理的角度,但视野则是世界的、开放的,展现了传统伦理观念在现代社会悲喜交加的命运。教学中,围绕着李安的成功,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一种从民族文化深处生长起来的叙事模式该如何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呢?关键就在于创造者在尊重艺术传统的基础上,能否顺应时代,赋予既有模式新鲜的内涵和表现形式。因此,新一代电影人有责任将家庭打造成一种既能深入到民族生活和情感的内里,又能获得商业号召力的电影模式。

(三)武侠片

在世界电影类型片中,武侠片是少有的由中国人原创、探索和发展起来的类型电影,是比较纯粹的中华民族样式的类型片。它是以中国武术功夫及打斗形式、侠士形象和侠义精神作为情节类型构成基础的电影。

我们通过纪录片《功夫片岁月》,使学生了解武侠片在产生、发展、成熟的历程中,融入了中国民族文化的多重内涵:满足老百姓良好愿望的侠文化、武侠小说的直接影响、京剧艺术的表演程式、武术功夫的表现形态、禅宗思想的渗透等。并以《火烧红莲寺》、“黄飞鸿系列”、《独臂刀》、《侠女》、《唐山大兄》、《少林寺》、《新龙门客栈》、《卧虎藏龙》等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武侠片为例,对这一类型特点进行分析:“侠义”、“自由”、“为民”的精神追求;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艺术表现;奇丽影像、壮观场面的营造;惊险动作的设计;传奇人物的塑造;全景、大全景镜头的运用……上述元素的有机结合,造就了影片慷慨激昂、感时伤怀、悲天悯人的审美效果,激发起中国人内心深处的英雄情结,对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绪感染力。

通过分析与学生进行交流:中国武侠片之所以长久不衰地立于世界电影之林,其根本原因在于其独特的民族文化气质。然而,武侠片创作现状却令人堪忧: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刻意营造华而不实的大场面、卖弄电影特技、故事情节粗制滥造以及对“暴力美学”的盲目追逐等等。这种顾了“面子”,丢了“夹里”的状况会将中国武侠片引向何处?这是值得反思的问题。

(四)西部片

20世纪80年代初,钟惦棐先生提出了拍摄具有中国特色的西部电影的想法。西安电影制片厂的吴天明导演以《人生》、《老井》为中国西部片奠基。与此同时,第五代的《黄土地》、《盗马贼》等也加入了对中国西部这片神奇而古老的土地的关注;其后出现了《野山》、《秋菊打官司》、《双旗镇刀客》、《美丽的大脚》、《二嫫》《一个都不能少》、《天地英雄》、《图雅的婚事》等一系列以中国西部地区为背景的电影作品。

或许“中国西部片”的概念还有待于商榷,因为它不是对美国西部片的机械模仿,而是作为当代中国极具区域特色的片种存在着。这类电影力求以新的视角对中国的西部生活作独特的观照和抒写,创造性地将当代人的思考融解于西部社会生活和自然景观之中。在艺术表现上,透过浓郁的乡土生活画面、民俗风情、宗教仪式以及独特的人文意象,捕捉其深层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中国西部生活进行雄性精神的审美创造,给中国的民族精神、艺术意识注入了刚气和力度。而这种阳刚之美正是当下的中国电影所欠缺的。

(五)喜剧片

喜剧片在中国电影中发展比较缓慢。作为类型研究而言,最值得关注的当属20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出现的冯小刚的贺岁喜剧片。超级秘书网

这是一种带有很深的中国文化印迹的喜剧片。冯小刚以喜剧的超越精神和民间姿态,引发了中国大众的一次次“狂欢”!贺岁片不仅使“过年”有了民族本土意义上的电影文化载体,还形成了中国独有的电影档期——贺岁档。然而,它尚处于起步阶段,还远不够成熟。由此对学生提出:在他们今后的创作中,是否应该对这一电影类型融入更丰富的民族文化意味?

在中国电影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样式,如反特片、戏曲片、动画片等,这些作品几乎无一例外的显示了中国文化精神的强大生命力。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中国人骨子里所渗透的民族之魂从未改变过。正如张明敏在《我的中国心》里所唱的“流在心里的血,澎湃着中华的声音,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我的中国心”。“和而不同”、“多元向心”,这是中国文化、也是中国电影不变的灵魂。

五、结语

在中国电影史的教学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盲目地用西方的电影理论来解读中国电影作品,很难准确地把握其内在的精神气质。对于中国电影人而言,树立起民族电影的意识,创作出具有中国民族文化价值的电影作品,创建具有中国民族审美特质的电影理论系统,对中国电影的创作及研究都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影视艺术院校的师生义不容辞地应该承担起这样的使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