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课堂总结范文

大学课堂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课堂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课堂总结

第1篇:大学课堂总结范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展现个人风采,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感动于所有老师热情的参与、认真的学习精神,大家辛苦了!认同立冬的备课就是把教师自己的感受用适当的方法传达给学生的观点;喜欢迎春有深度、有味道的语文课堂;欣赏迎新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独具匠心;佩服小明主任高屋建瓴的专业指导。总之我觉得这次活动时成功的!

为期一个月的“展现个人风采,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比武活动,在全体参赛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已经落下了帷幕。在这次活动中为我们呈现出了28节各具风采的语文课。涉及到低中高每个学段,从课堂效果来看,每一位参赛教师都做到了高度重视,精心准备,力争展示出自己的最高水平和教学特色;一路走来异彩纷呈,精彩不断。所以老师都能够在自己的原有水平上有所进步,有所提升,特别是像王xx、宫xx、李xx、刘xx等几位老师进步很大。让我们看到了大家在40分钟之外所付出的努力,在这不再一一的表杨肯定,谨代表全体评委组对老师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认真的态度、不懈的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

刚才吴xx、李xx两位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低段和高段两节示范引路课,并详细解读了以及在备课的过程中是如何深挖文本,设计教学的,裴主任也结合学科特点进行了指导,比较细致,站位也很高,希望老师回去之后认真反思,找差距,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专业领域的东西我不再多说,借这个机会向老师们提四点要求:

1、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首先要具备四项功夫:对文本深刻透彻的解读功夫;字正腔圆、声情并茂的诵读功夫;准确生动、引人入胜的表达功夫;规范美观的板书功夫。这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自身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只有自己功夫硬,才能引领学生把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得扎实、饱满、有根基。

2、对于课堂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送给大家一句话:“放手就是爱,等待就是爱。”希望大家能够真正的把孩子当做学习的主体,知道孩子的需要,理解孩子的感受,还给孩子更多的自主的学习空间。

3、在今后教研活动时,评价一节课的水平高低,除了要看教师理解文本的深度,设计教学环节的合理性之外,更要看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高涨,要看学生的参与度、开口度达到了多少,课堂是学生的,如果学生不参与,学生不开口,何来高效的课堂。老师多优秀,讲的多精彩学生不参与课堂又有什么用呢?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郭迎新老师的课堂,在中高年级所听的几节课中,他们的'学生参与度和开口度是最高的,全班学生基本上都能做到和老师一起来完成教学任务,而不是老师和一部分学生唱独角戏。

4、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仅仅展示了两节课,但是我们不光要看单独这一节课展示出来的内容,还要善于思考课例背后的东西,是如何承载到课堂中的,只有老师平时下足了功夫,才有了课堂上的水到渠成。

最后我代表评委组宣布一下此次比武的结果,经过评委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商议,“展现个人风采,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比武语文学科”结果如下:一等奖:李xx

第2篇:大学课堂总结范文

【关键词】移动技术 微博 翻转课堂 大学英语

一、引言

翻转课堂是学生课前利用教学视频等学习材料进行自学,上课时由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学习等方式展开课堂教学,促进教学绩效最大化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习的自主性、内驱力为主导,反对知识灌输,注重学生差异,强调人际互动和深度学习。自翻转课堂的概念进入中国伊始,我国英语教育界便尝试将其用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同学者对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模式、学生的接受认可程度、教师角色等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取得了一定成就,也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如学生缺乏技术支持,不具备家庭电脑,自主学习阶段疑难点无法及时解决,自主学习效果不理想影响课堂进度等。

移动学习是通过社会和内容的交互,使用移动设备进行跨情境学习,强调学习者利用移动设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进行自定步调的个性化学习。其便携性、无线性、移动性等优势极大地满足了学习者在课堂外利用零碎时间进行学习的需求,很好地填补课堂教学的空白。因此本研究提出以智能手机为工具,微博作为自主学习平台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期从技术和效率上解决当前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提高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和效率。

二、可行性分析

1.技术支持。

(1)硬件支持。目前的学生是伴随着智能手机成长的一代,智能手机拥有率达到100%,他们已完全适应利用智能手机进行日常活动的生活方式。且高校已普遍安装WiFi热点,收费低廉,操作便捷。

(2)软件支持。作为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翻转课堂模式对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微博的手机端APP,功能完善、简便易用、操作性强。因而微博不仅是一种潮流的生活方式,也能成为一种先进的教育工具。本研究以范文翔提出的翻转课堂对技术支持的需求图为蓝本,对微博技术支持的翻转课堂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如图1所示。微博的主体功用能完整地契合翻转课堂的要求,既能满足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又能帮助课堂测评、释疑解惑、探究、总结等步骤的进行,同时能有效支撑课后的交流评价,突出了翻转课堂模式在个性化指导、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方面的优势作用。

2.理论支持。

(1)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知识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建构获得,而非教师向学生的单向传递。因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不同,在协作过程中就某一问题会形成不同的假设,那么在不同观点的交流、探讨、争辩的过程中会建构出新的知识经验。在建构主义指导下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中,教师成为学生建构新知识过程的帮助者和指导者,鼓励并引导学生将新旧知识加以联系并思考,建构出新的知识意义。

(2)系统化教学理论。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观,即主张将教学看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把教学准备、实施、评价和反馈视为整体的过程。因此,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开展不仅应考虑教学材料选择与准备、学习情境建构、教师与学生等,也应充分结合教学设计环节、操作平台特点等其它系统成份,分析其内在逻辑关系,将课前教师准备、学生自主学习,课中测评、释疑解惑、探究、总结,课后交流评价等环节顺利衔接组织在一起,使各系统成份有效互动,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

三、模型的设计与实践

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型设计。本研究在对当前已有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型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建构了移动技术支持下以微博为平台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型。如图2所示。

该模型以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流程为基础,课前结合微博功能观看微课、留言答疑解惑、照片评论提交作业,课中明确小组分工、复习强化、集中答疑,课后总结反馈,综合考虑教师和学生在整个教学流程中的不同任务,并将其一一相对应,最终依托移动技术、微博平台打造个性化学习环境。在线上的自主学习、线下的课堂教学、可线上线下同时进行的课后作业与反馈中,教师给予学生针对性指导,学生通过反馈模块发表个人观点、意见,有利于改进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建构新知识。

四、实践结果分析

为了在实践中检验教学模型的效果,课题组教师选择其所带班级共83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调查学生学习情况。共发放问卷83份,回收有效问卷83份。

1.实践过程。

(1)搭建平台。首先,教师申请新浪微博账号,并邀请学生关注,由此开展翻转课堂模式下的微博平台,之后利用微博粉丝群、私信功能建构“微博平台――粉丝群――即时通讯”的个性化、交互式自主学习平台,建构学生自主学习环境。

(2)课前活动。教师在对学生情况、学习目标、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后,整合教学资源,选取已有的网络微课资源或利用录屏软件制作5-10 分钟的微课,并利用微博。教师需同时并依据学习内容设计测试题目,可利用微博平台的问卷调查功能进行。同时,利用微博的话题功能和标签功能将材料分门别类的归入如“语法视频”、“词汇学习”、“听力材料”、“难句解析”、“背景资料”等门类中,以便于资料的整理和学生查找复习。学生利用手机即可观看学习视频,之后利用手机微博的评论、私信、粉丝群等多项功能与教师、同学探讨交流。教师在此过程中不仅可提供个性化指导,还能观察、追踪学生学习轨迹、进而了解学生自学情况与自学效果,给学生提供及时的指导与帮助。

(3)课堂教学。课堂教学以学习小组的方式展开,教师首先就自学内容开展快速少量测评,之后就课前讨论中关注较多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并结合教材内容设置讨论问题,鼓励学生在小组协作中利用教材、参考资料以及手机网络搜寻相关资料,并鼓励同时利用微博平台进行资源的共享共建与交流。在此过程中,教师给小组或学生个性化指导,及时解决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探究任务,实现教学目标。讨论结束后推举代表展示讨论成果,教师鼓励并启发同学进行提问和补充,促进思想的进一步深化。教师进行总结、点评和集中讲解,以修正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布置作业,进行巩固与提高。

(4)课后。教师通过微博平台与学生进行进一步总结、交流、评价,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学习情况及课堂讨论成效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教学活动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以达到完善教学成果的目的。

2.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效果分析。

(1)利用碎片时间促进移动学习。83.1%的学生表示以微博为平台、智能手机为工具的翻转课堂模式有效地简化了交流过程,94%的学生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移动学习的概念,84.3%认为随时随地观看课前视频,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互动的方式极好得地用了碎片时间。

(2)促进自学能力、协作能力与表达能力。移动技术支持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对学生的课前自学能力和课堂协作意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60.2%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学能力得到了提升,66.2%的同学认为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提高了协作意识并锻炼了协作技巧。72.3%的同学表示因课堂讨论环节增多,因而锻炼了表达能力。

五、总结

1.优势分析。

(1)突破技术障碍,彰显移动学习优势。移动技术支持的翻转课堂模式突破了传统的信息技术限制,使学生利用智能手机便能不受限制地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习任何需要的知识。学生有了更大地自,能有效利用碎片时间自主安排学习进度,充分体现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优势。

(2)在线学习交流环境体现个性化与交互性。微博平台的标签、话题功能可分类整理学习材料,微博可照片、视频、语音、文字、超链接、长微博、投票等,微博的私信、粉丝群等能提供及时交流功能,学生可利用微博的多种动能建构自己的个性化学习环境。

(3)平台数据分析利于监督与管理。教师可观察学生在微博平台操作留下的后台数据,据此观察学生在哪些时间节点获得了哪些信息,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讨论的热点和焦点,以此监督学生的自学情况,同时给予学生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

(4)课前输入、课堂输出加强学习的广度与深度。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重视基础知识,如词汇、语法、疑难句子知识的讲授,而翻转课堂模式下这些基础内容多作为学生自学部分出现,课堂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巩固、提高和应用。如就单词的词源、词根、背景故事、相关话题展开探讨,就语法知识的疑难点进行剖析探讨,话题背景下的深入研究等。课前的输入与课堂输出相结合,改变了学生单纯接受知识的状态,促进学生勤于思考,加强了学习的广度与深度。

2.缺陷探讨。

(1)自学能力影响学习效果。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影响了学习效果,表现在利用智能手机时易分神,课前未按要求完成自主学习影响课堂讨论效果,自主学习过程中无法理解的疑难点没有及时表达或表达不清导致未能及时解决,进而影响学习效果等。

(2)协作学习过程难以掌控。共有两种原因导致协作学习过程难以把握进而影响学习效果。一是小组讨论中教师未能明确分配小组各成员责任及任务时,如小组内没有组织、协调能力较好的同学,则会出现部分学生不清楚该做什么;二是有部分同学不够积极主动,企图蒙混过关。

六、启示

移动技术支持的以微博为平台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模式要想更好的发挥优势,还应注意以下两点:

1.精选课前自主学习材料制作微视频。课前材料的选取直接决定了课堂讨论的基础,因此教师应根据不同授课单元的实际情况选取材料来制作课前视频,且为了不占据学生过多时间,给学生造成过大压力,视频内容宜控制在两三个知识点,视频长度应控制在10分钟内。

2.控制课堂讨论时间,而非全程翻转。大学英语课堂大多采用大班授课制,学生人数较多,翻转过程中难免存在教师顾此失彼的现象。且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面对全程讨论有畏难心理,因此大学英语翻转课堂宜采取部分翻转形式,时间以一节课为宜。

参考文献:

[1]钟晓流,宋述强,焦丽珍.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01:58-64.

[2]韩丽珍.翻转课堂在我国发展的瓶颈及路向选择[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02:41-44.

[3]范文翔,马燕,李凯,邱炳发.移动学习环境下微信支持的翻转课堂实践探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5,03:90-97.

[4]魏雪峰,杨现民.移动学习:国际研究实践与展望――访英国开放大学迈克・沙普尔斯教授[J].开放教育研究,2014,01:4-8.

第3篇:大学课堂总结范文

[关键词]多模态 多媒体 大学英语 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2-0203-02

一、什么是多模态分析

虽然传统的话语交际中大部分意义是靠语言因素体现的,但是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说话人的语音、语调、手势、表情、交际场景的自然环境等非语言因素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人类的交际不再只是通过单一的语言来实现,而是需要依靠多种因素共同完成。对这种交际的分析也不再单纯从话语方面进行,而是需要从多种角度切入。这些因素即被称作符号或模态,对这些模态的分析就是多模态分析,而这种方式产生的话语便是多模态话语。任何意义的表达都是由多种模态符号共同实现的,所有的模态符号既各自独立又相互作用,单独研究某种模态并不能完全理解其意义。因此,多模态话语分析非常必要。

二、多模态话语的发展

著名法国语言学家Roland Barthes于1977年发表的论文《图像的修辞》(Rhetoric of the image)是国外对多模态话语最早的分析。R.Barthes在该论文中对图像与语言在表达意义方面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此后,多模态话语的分析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多模态研究已经进入诸如文化研究、心理治疗等多重领域。虽然国内对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较晚,但发展非常迅速。语言学大师胡壮麟是国内首位将多模态、多元识读理念与中国教育相结合的学者,他的此项研究为我国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启示。继胡壮麟之后,很多学者也就大学英语教学与多模态形式展开了分析与研究。本文将根据前人的研究,进一步探讨多模态话语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运用,以及其为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多模态话语是指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2009)多模态话语最大的特点是跨学科性,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语言研究范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多媒体的广泛使用以及网络技术的空前发展,许多在传统习惯中被人们认为是副语言的符号,包括动画、图片、颜色、音乐等,已逐渐成为社会交流中的主要手段。课堂是师生交流的场所,上课过程就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多模态话语设计文化层面、语境层面、意义层面、形式层面以及媒体层面。多媒体辅助的教学模式已经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因此,对大学英语课堂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可以从媒体层面进行。

三、多模态话语在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语言占据教学的统治地位,其他模态则起着辅助和补充作用。因此,对大学英语课堂中话语的分析单从语言的角度来进行是有缺陷的。大学英语教学课堂通常包括导入、词汇讲解、课文分析、练习与总结、布置作业等环节,涉及多种模态,其中包括教师口语、教师肢体语言、PPT、师生交流、教室环境等。

以《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2》中的一堂课为例。这篇文章的话题是Body Language(肢体语言)。本堂课的授课形式可以采用PPT幻灯片与教师语言讲解相结合的模式。PPT幻灯片中包含图像、文字、声音、视频等项目。在导入阶段,幻灯片的第一页显示文章标题和一幅竖起大拇指的图片。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大家在图片中能看到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给出回答;教师进而为学生讲解这幅图片,它的含义是“very good”(非常好),并引导学生了解图片上的这个动作就是“body language”的一种。因而,这幅图片为教师的讲解提供了支持,与教师的口语共同完成了该部分的语篇功能。当学生了解什么是“body language”(肢体语言)之后,教师进一步与学生互动,示范一些肢体语言的动作,让学生猜测这种肢体语言表达的意义,例如:1.教师做出OK的手势,学生猜出这个手势的意思是“好,可以”。2.教师坐在椅子上,不停地敲扶手,抖动双腿,学生猜出这个姿势的意思是“我很紧张、不安”。3.教师做出双眉紧促的表情,向学生示意这个表情的意思是“生气、紧张”。通过教师的肢体语言与口语相结合,学生不但能够有效地理解“body language”的含义,而且能够进一步总结出“body language”包括gesture(手势)、posture(姿势)和expression(表情)等。由此可见,导入这一环节主要模态为口语与文字、图像、肢体语言相结合的形式。

二是词汇讲解与课文分析阶段。在单词的讲解过程中,教师通过PPT播放单词的录音,并引导学生正确地读出这些单词、短语。在讲解词意时,教师适当搭配词汇的英文解释与图像等,例如单词“badge”,教师在大屏幕上给出一枚徽章的图片,并给出文字“a piece of metal, cloth or plastic that you wear or carry to show that you work for a particular organization, or that you have achieved something.”这样,学生一看便知道了“badge”对应的汉语意思,并且能够理解该词汇的英文解释。进入课文之前,教师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为学生播放课文的录音,引导学生正确的读出语篇。分析课文的过程主要是教师与学生口语交流的过程,PPT上所呈现的文字能够对该过程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例如,教师在PPT中给出难以理解的复杂句式的结构分析和汉语翻译,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吸收理解句意,实现英语与汉语之间的相互转换。由此可见,词汇与课文的讲解过程主要是口语、声音、文字、图像等模态相互结合来完成的。

练习、总结与布置作业环节主要是由师生口语、文字相结合的模态完成。例如,在做英汉短语互译的练习时,教师在PPT上事先准备好习题和答案,这样,在练习过程中,当学生说出答案后,教师可以在给出反馈后播放PPT,让学生检查自己的答案与所给答案是否有所出入,帮助学生一起改正不妥之处。一堂课即将完成时,教师要对课堂进行总结,并布置作业。这时,教师所依赖的最主要的模态就是口语和文字。教师总结时通常需要进行总括,突出教学重点,例如,在本节课中,教师进行如下总结:“Today we have learned three kinds of body languages, that is, posture, gesture, and expression.”(今天我们学习了三种肢体语言:姿势、手势、表情。)课堂总结是即时的,说完即可结束,教师可以选择用口语,或配合板书来完成。布置作业的过程与课堂总结过程所采用的模态并不完全相同。作业是需要学生记录、保存、并在课后及时完成的,因此,单独的口语无法完成这一任务,这就需要文字模式与口语模式相配合,最佳的方式是教师在PPT上提前写出本堂课作业,为学生布置时播放到此页,一边用口语向学生布置作业,一边让学生随堂记录。PPT中的文字较板书文字而言,可为教师节省课堂时间,与此同时,更为清晰明确。

四、多模态话语对大学英语课堂的意义

大学英语教学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如今,在多模态话语的影响下,大学英语教学已发生了巨大地转变。无论是在教学过程还是备课过程中,都呈现了多模态的特点。

多模态的英语教学可以弥补单模态英语教学意义表达的不足,例如,教师语言表达不充分时,可以通过添加肢体语言、图像、声音等模态来协助讲解;同时,多种模态的配合可以有效地突出教学重点,强化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某种模态来突出重点部分的意义,教师可在某个重点词汇上加重读音,反复播放其读音,在某个重点句子上加下划线或加粗字体、改变字体颜色等;多模态的教学方式还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纯文本或教师口语往往不能完全说明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教师可以将难度较大的词汇、语句、情景通过图片、图示、模拟等形式展示给学生,这样能够更有效地传递知识,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消化理解。

多模态的大学英语课堂同时也为学生的多元识读提供了良好的途径,学生在课堂中,不但能够学到英语知识,而且能够多方位的认识知识的构造,并对现代化的教学方式有所体会。与此同时,对大学英语课堂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有利于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教师教法的改革。要想上好一堂课,教师需要不断地总结、探索使用何种模态、如何搭配模态才能产生最佳的教学效果。多模态的课堂教学有助于教师强化教学,有助于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然而,不协调的模态组合可能会带来负面的教学效果,对教学意义的构建具有消极作用,甚至导致意义传递的抵消。例如,教师将每一个单词都放在PPT课件中,并配上相应的释义,这样既浪费时间,又无法突出哪些才是重点词汇。或者,有的教师在课堂中过多的使用图片、视频等模态,这样久而久之会削弱学生的兴趣,并且使课堂的重心发生偏移。因此,模态的搭配极其重要。

综上所述,虽然教师与学生的语言是整个课堂的主要模态,但是,单独使用语言这一种模态是不能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的。一堂有效的课程需要语言模态与其他模态相结合来完成才能充分发挥有效性。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多模态话语的选择最关键之处在于如何使不同的模态相互配合才能获得最佳教学效果。在模态的选择过程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模态之间的相互关系,找出相互促进的搭配方式。而在实际的课堂中,则应根据具体的情景语境来选择话语模态。

【参考文献】

[1]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01).

第4篇:大学课堂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优势

1.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从学习英语的角度看,学生学习英语的意愿并不高。即使有些学生对英语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因为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单一性,造成其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不均衡。依据以往学习英语的经验,学生对听说读写只做到了写,所以多数学生书面表达的能力好过听和说。传统的英语学习是一种以考试为目的的学习,并没有考虑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发展,被人们称为“哑巴英语”。中国学生书面表达的成绩比外国学生要高许多,但在听说读方面差距悬殊。学习英语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表达出来并进行运用。语言是交流的工具,不运用出来,就达不到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所以运用翻转课堂模式不仅能够改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2.对英语学习进行巩固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语言就是不断积累的过程。而翻转课堂英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将课堂教学与网络教学结合起来,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英语学习。学生不再只是拿着书本预习,而是通过生动的英语视频进行学习。这样学生不仅能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课堂上还能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进行探讨。教师对课堂知识的传授不再是照本宣科,学生的接受程度也会大大提升。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前对英语知识产生新的认识,还能在课堂上对所讲知识进行总结归纳,这就是一个对英语学习进行巩固的过程。

3.时间和空间上的自由

学生不必再因为生病或其他原因而错过新知识的学习。教师通过翻转课堂对英语教学进行总结,结合相应的视频,让学过的学生进行复习,没有学过的学生可以通过视频教学学习相应的英语知识。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下载相关内容,并根据自己的学习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材料,随时随地进行学习。

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

1.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设计

教学内容必须要与学生相互关联。因为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教师应该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英语学习的难题,这样学生才能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不能离开教学课堂,要保证教学课堂与教学视频的完整性和关联性。

2.控制教学视频时间

传统英语学习是学生课前预习、教师课上讲解,学生最后针对课本教材内容进行课后练习,每节课大约45分钟。课上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走神。而翻转课堂教学视频时间控制得当,一般只有15到20分钟,学生注意力不易分散。学生可以利用剩余时间通过提问或者答疑的方式学习英语,从而更好地掌控学习时间,学习新知识。

3.开展翻转课堂教学

以someone like you这一英文歌曲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听歌学英语这一方式实现翻转课堂效果。第一步,教师让学生思考歌曲的含义,接着讲出正确含义,然后让学生想象故事情节,通过歌曲名讲一个小故事。第二步,教师带领学生观看歌曲视频,让学生明白歌曲的含义。第三步,理解歌词的含义,教师让学生把难以理解的单词、短语、句子勾画出来。第四步,教师可以与学生合唱这首歌曲,让学生沉浸在愉悦的环境之中,不至于分散注意力。这个方法不仅能够让学生发挥想象力、集中精力、理解歌词含义,还能让师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关系,激l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学生应该参与其中,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获取优质的英语学习资料。这种模式不仅让学生实现了有效学习,也能让教师从对英语教学的总结归纳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杰辉,伍忠杰.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4(6):40-45.

[2]杜洪晴.基于翻转课堂的协作探究型大学英语教学模式的构建[J].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2015(6):113-115.

[3]沈瑛,盛跃东.基于探究社团体系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J].外语界,2015(4):81-89.

第5篇:大学课堂总结范文

关键词: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任务型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引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对外交流的进一步增加, 整个社会对于外语人才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新修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对于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一切都迫使所有的大学英语老师需要对目前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作进一步地改进,以提高学生的外语口头交际能力。满足整个社会的需求。而近些年来风靡于我国外语教学领域的任务型教学模式,对于致力于推进口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大学英语老师们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想就任务型教学模式在本人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应用情况加以总结,以此来促使更多教学同仁们来投身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从而推动整个大学英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一、任务教学的概念与具体的教学模式

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 roach)是建立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基础上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是交际法( communicative approach) 的最新发展。它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和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的成就。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学生通过这些语言活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不同学者根据自己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任务进行了界定,其中英国学者rod ellis在最新出版的专著task based language l earn ing and teaching中对任务的界定有很详细地描述。同时,根据“任务型教学”的需要,不同的“任务”可以分成不同的类型。从语言实际使用的角度,willis将任务分为6类;听力型任务(listening tasks)、排序和分类(ordering and sorting)、比较型任务comparing)、解决问题型任务(problem solving)、个人经历型任务( starting personal experiences)和创新型任务(creative tasks)。根据语言学家willis提法,任务型教学由三个步骤组成。即前任务,任务环和后任务三个环节。在任务中的环节中,可设计不同的小任务,构成任务链。

总之,任务型教学是以学习者的“需要分析”和“需要评估”为出发点,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理

念,只要我们外语教师不断地去探索研究任务型教学理论,并与实践相结合,就一定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校的英语口语教学状况并不令人乐观。一般情况下在高校里,口语课程只是针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开设,而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讲,通常是利用大学英语英语听说课堂来进行个人口语能力的训练和提高的。因此在大学英语的课程体系中,将英语口语单独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的高校,则寥寥无几。

那么从目前的大学英语的听说课堂教学情况来看,重听力,轻口语;重老师的主导作用,轻学生的主动参与的情况依然存在着。由于大多数老师认为目前的考试依然是一考查学生的听读写为主,而即使在现行四六级考试中,其口语考试也没有列入正式的考试范围,所以目前英语课堂上口语教学正处于可有可无的尴尬境地。有的教师花费课堂一多半的时间去解释相关的知识点和文化背景,结果是喧宾夺主,使得大多数学生没有时间去参与课堂活动,来充分提高自己的口语能力,这样整个课堂就几乎成了语言知识点的讲解和文化背景的介绍。还有的老师则把大学英语的口语课堂看成自己展示其英语口语水平的舞台,只顾自己滔滔不绝,而全然不管学生的水平及其个人感受如何,结果一节课下来自己是将个人水平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学生却听得云里来雾里去,乃至于昏昏欲睡。以上两种情况都在于完全忽略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忽略了大学英语口语课堂的中心地位,其结果就必然会使英语口语课的效果大打折扣。当然,针对于目前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上述问题要想一下子完全解决,也是不大现实的,但这也不等于说我们就不能有任何作为,我们完全可以将任务型的教学模式应用于大学口语课堂教学。去尽最大努力的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提高大多数同学英语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大学英语口语课堂任务型教学设计

本人目前所使用外教社所编的《全新版大学英语听说教程》,每册共十六个单元。每个单元除了听力部分以外,口语教学部分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包括与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十多个问题。第二部分则是围绕本单元的话题所设置的讨论题目。

下面笔者将依据大学英语听说教程第三册第四单元stress来对大学英语的口语课堂设计作以详细的说明。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认识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并指导如何去面对自身所面的压力。

2.通过本节课的口语教学来提高他们围绕某一话题来进行论的能力。

课前准备工作:在课前通过自愿结合的方式把我所教的几个班级按四人一组的规模分为六-八个小组不等。上课时学生即按事先分好的小组就坐,每个小组设立一个小组长,负责本组的口语活动安排活动后的课堂汇报工作。另外每个小组轮流指定一人对小组成员的发言加以记录作为发言同学进行课堂汇报的依据和参考。

具体的教学步骤:

1.任务前阶段:通过大屏幕向学生展示重重压力下不同的社会场景的图片,来导入本单元的话题,紧接着教师及时的对本单元口语教学环节的具体任务和达成目标加以详细说明。

2.任务中阶段:在学生清楚了解本节课口语教学环节的具体任务和目标后,分成两人小组针对下列的问题相互提问,然后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问答情况进行检测。

学生之间相互提问的问题如下:

1) do you think the people living in the modern society have (下转218页)(上接217页)more stresses than ever before? what causes their stresses in your opinion?

2) have you felt the pressure in your daily life? what do they come from?

此环节结束之后学生,本节课便进入口语教学任务二的实施阶段,即学生按课前分好的四人小组围绕着下列话题进行讨论。

1) what negative influence does the stress have on all of us from your point of view?

2) do you think having some stress is a good thing for improving yourself in your daily life? please give your reasons.

3) as a college student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what should we do in face of many different kinds of stresses in our daily life?

在讨论过程中各组的小组长对本组成员的发言情况逐一记录,并加以总结同时确定代表本小组发言的成员。教师则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往来巡视以及时了解掌握各个小组的讨论情况,保证每个小组的讨论活动正常有序的开展。

讨论结束后则进入汇报阶段,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对本组成员的讨论结果向全班进行汇报。在此过程中应避免发言同学只顾叙述自己的观点而忘记了总结本小组其他成员观点的情况。

3.任务后阶段:在各个小组轮流向全班同学汇报完毕之后,教师便对每个小组的讨论及汇报情况加以总结,并对各个小组的表现作出适当的评价。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我每节课都坚持根据各个小组的讨论热烈的程度及小组成员汇报的情况,把班里所有的小组分为三个等级,并在他们的平时成绩上给予适当的奖励。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全体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结束语: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的大学英语依然存在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大学英语的口语教学改革也仍然处于起步阶段,但这正好为每一位大学英语老师发挥自身的创造性,积极踊跃地投身于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只要我们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大胆尝试并不断加以总结和改进,我们就一定能在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教学改革方面作出自己应有的成绩,从而为整个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周晓蓉.新课型模式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初探[j]. 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06(4).

林榕.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 教育探究,2007(12).

[李秋芳.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08(4).

第6篇:大学课堂总结范文

摘要:独具匠心的地理课堂结课,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将系统的知识、丰富的情感完整、生动地再现于学生面前。在日常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地地设计好结课,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回味无穷”的境界。

关键词 :地理;课堂教学;结课;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8-0068-01

一堂完美的课,犹如一首动听的交响乐,不仅要有“序曲”——引人入胜的“开讲”,还应有“终曲”——淋漓酣畅的“收尾”。从表面上看,结课是课堂教学的终结,但从本质上看,它是课堂教学的总结、升华和延伸,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和准备。因此,精心设计结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良好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下面笔者就地理课堂的结课方式与方法谈谈体会。

一、提纲挈领,总结归纳式结课

这是一种最常见的结课形式,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用简明的评议或文字、专业术语、图示、列表等形式提纲挈领式总结、归纳所学新知识的规律、结构或主线,揭示知识内在联系或逻辑关系的结课方式。结课时,教师对学生已学的知识内容,进行精心归纳、概括、梳理、串连等艺术处理,用精炼、巧妙的语言,生动、有趣的形式,有重点、有目的地重现新授内容,使其条理清晰,使学生在头脑中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和学法的理解和感悟,培养其综合概括能力。这种提纲挈领的总结归纳结课方式有语言、图表、网络图等具体形式。但不管用哪种形式,都应避免对教学内容的机械再现或简单重复,注意情境设计,使教学内容得以延伸、拓展。

二、承前启后,设置悬念式结课

承前,是指与教学的开始阶段相呼应,如导入、讲授中设置的疑问,在结课阶段得到回应。起后,是指教师将本节课的内容作为下一节课的铺垫,给学生以心理上和知识上的准备。同时,通过在结尾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学习期待中等待下一节课的到来。这种结课方式会激发学生继续学习的兴趣,为下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但应当注意的是,运用该结课方式时,应对下节课的内容做到点到为止,切忌画蛇添足。

三、布惑置疑,拓展延伸式结课

宋代教育家张载认为“学则须疑”,“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教师只会“解惑”是很不够的,更重要的是会“置疑”。教师主导作用应体现在通过“布惑置疑”,充分调动学生这个主体的求知渴望和学习热情上。在课堂教学结束时,教师通过“布惑置疑”,把学生学习到的知识技能与外界事物进行联系,为学生提供一些智趣相融、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活动引向纵深,激发学生探新觅胜的情趣,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从而达到教育目的。这样的结尾,能开阔学生的思路,讲课虽然结束,然而思考仍在继续,既有利于知识深化、迁移,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考查训练,练习巩固式结课

在课堂上习得知识后,学生只有通过有目标的练习,才能加深理解,学会运用。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确定重点,精心编写练习题,指导学生通过练习创造性地运用新知。这种结尾既能使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又能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但在使用中,要避免单调乏味,考查形式和训练题型要灵活多样,教师应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五、活动游戏,角色扮演式结课

这是一种寓教于乐的结课方式,是指教师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且与教学内容紧密相联的游戏、表演等活动来结束一堂课,从而使学生从先前倦怠的情绪中解放出来,唤起他们主动参与的激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巩固所学内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地理课堂的结课方式多种多样,除了上述方式外,还有表扬激励式结课、对比总结式结课等方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根据具体的课型、教材内容等情况,灵活地、创造性地设计好结课。地理课堂的结课应该做到别开生面,言简意明,使所授知识得以概括、深化,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课堂教学和谐与完整,起到巩固知识,耐人寻味的效果,从而达到“余音了绕,余味无穷”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张杏梅.中学地理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江晔,刘兰地理课堂教学技能训练[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3]王民.初中地理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第7篇:大学课堂总结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英语 微课 慕课 翻转课堂

英语在整个教育系统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为进一步加强对英语重要性的重视,2015年教育部明确提出了高考报考及择校过程中英语需达到指定的标准线,如报考985大学,英语要求达到A级以上(135分以上)才具有报考资格;211大学要求达到B级以上(120分以上),普通的一本、二本和三本对英语的分数也同样有严格的要求、不管是政策的倾斜调整亦或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所需,英语都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综观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然不适应当前网络社会的发展需求,高校英语教学亟需将信息技术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以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并输送专业、英语双精尖的人才。

一、互联网在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传统的高校英语教学以大班额授课为主,一味地以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学模式,长此以往,这种单一的教学模式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感,而网络教学模式却以开放性和资源共享等特性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互联网+”教学模式使学生从单纯的英语课堂中解放出来,英语的学习也不再是单一的语法、词汇等知识的学习,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及时与教师取得在线联系,亦或是将重难点知识集中反馈给英语教师,教师能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地进行逐一解答,在网络平台上,在请教教师之前,学生之间也可进行实时讨论,部分知识在请教教师之前就可得到解决,这不仅有效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更有助于学生在疑难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高校英语教学效果。另外,“互联网+”教学模式适应了时代的发展潮流,它不仅缩短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实现了人与信息之间的有效交流,因此这种教学模式更符合教育者及学习者的心理特征和学习特征,更有助于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二、基于“互联网+”思维模式下的高校英语教学

1.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备课阶段,教师将某些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制作成需要的小视频,实现学生之间的资源共享,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微课教学,微课教学有两部分内容,分别是微资源以及微视频两部分。通过将翻转课堂与微课结合的方式,适应当前的发展背景,而作为实现翻转课堂的基础,微课还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不仅含有教师课前的微视频设计制作、学生课前自主学习、课上合作式教学以及课后总结等四个环节。与慕课教学模式相比、微课教学模式具有短小精悍、资源多样、主题突出、情景真实等优势,这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心理与特点。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够实现师生之间更好的互动,还能够优化教学资源,有效提高学生的自信与学习兴趣,符合时展的趋势。

2.慕课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现阶段慕课英语翻转课堂模式具有协作性、互动性以及信息性等特点,因此在进行教学模式设计时,我们具体分为下列几个部分:

(1)课前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老师要根据课本中的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学习任务以及教学大纲,这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实践工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在网络中寻找相符合的课堂资源,并根据自身理解对素材进行分类、分析以及总结,为学生提供具有趣味性的高质量教学材料,使学生能够据此高效学习。

(2)课堂组织教学阶段。学生需要通过课前预习对课程知识有所了解,并对其中的难点与重点进行记录,在课堂中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以及讨论的方式解决该问题,不仅要使学生及时地解决疑惑,还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

(3)课堂分组。在慕课翻转课堂教学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分组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其中,即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进行有效分组,将英语程度较好的学生与英语程度相对差一些的学生进行穿插分组,这不仅能够让程度好的学生带动英语成绩落后的学生,更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使学生独立制定学习计划,继而按照规定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这种课堂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在小组中扮演不同角色,解决各类学习问题,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4)课堂讨论。在慕课翻转课堂中,老师要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学习能力,而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教学问题,还是需要教师逐一对问题进行详细讲解。因此,教师需要提前对可能遇见的问题进行预判,以便更好地应对课堂中出现的各类问题。

(5)课堂教学结束阶段。在慕课翻转课堂结束后,教师还要定期对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并根据个人的教学经验,对使用的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并根实际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更新教学课件,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高校英语教学的教学水平。

三、总结

总而言之,“互联网+”教学模式适应现代大学英语的教学发展需求但综观其发展现状不难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也仅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大学英语教育工作者要在自身的实践教学中逐渐探索教学思路、总结教学经验、探究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修正、革新,为更好地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率而努力。

第8篇:大学课堂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职高专;心理课堂;团体实训;教学方法

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需要与渴求,心理健康素质与能力对成长中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交往、创业与人生中的不可或缺和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促使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丰盛餐桌上一道营养美味的大餐。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与发展得到了学生、老师、学校和教育部门,乃至社会用人单位的一致肯定,但也给我们的心理课程建设尤其是心理课堂的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不得不反思,我们不得不激起新的改革与创新的思考。

* 心理课堂特性与现代教学观念描述

1.整体性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在内容设计、目标设置、评价指标等方面,不仅涉及一定的科学知识,还包含学生建构经验的活动和经验的增长,知、情、意、行的统一。

2.动态平衡性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心理学知识,更重要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在实际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把握好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学生的活动建构经验之间的平衡,在心理健康课教学计划的设计和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预设与生成之间的动态平衡。

3.体验性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应让学生充分体验其丰富的内心世界,教师借助活动来丰富学生的内心体验,促使其去探索、体会和感悟,从而促进其反思自我,建构自己的经验,提升其心理品质,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目标---自助。

4.生活性

在心理健康课的实际教学中,如果教师选取学生自身或实际生活中存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作为教学材料,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资源,即充分体现出生活性,学生们往往会对此十分关心和感兴趣,将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心理体验,使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情境中通过自主认知、体验、反省来提升其心理品质。因此,笔者认为,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的主

题,应来源于学生的实际生活,最后又回到学生的生活实际,在生活实践中提升其心理品质。

* 好的心理课堂教学的标准与学生课堂心理需要反馈调查

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辅导活动课(或者叫心理健康活动辅导课)的标准应该是什么呢?

在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处理中,我们不难发现,好的心理课堂必需包涵如下内容与环节,也是心理课堂教学的标准--

一. 心理教学目标明确,心理特色明显专业;

二. 心理知识讲解适度,心理技能训练到位;

三. 心理活动设计合理,心理体验恰到好处;

四. 心理参与全员受益,心理感悟心灵放飞;

五. 精彩开头满意收尾,旋律优美节奏分明;

六. 亮点突出前后呼应,气氛和谐效果良好。

在调查问卷归纳的第7主题项目的选择中我们也发现了学生对心理课堂的团体实训的教学方法最受欢迎有5种,这也是我们多年来心理课堂教学实践探索的比较实用的团体心理辅导课的教学方法。

* 高职高专心理课堂团体实训教学方法的研究探讨与提炼

一.心理课堂专题游戏法

心理课堂专题游戏法,是在心理健康活动辅导课课堂中针对要学习和训练的心理知识技能,设计和选择相关的简短的游戏,为突出主题并为主题服务的教学方法,游戏的内容应该是心理专业性强,心理特色浓,目的是让学生在主题心理得到体验与感悟,形式上要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可以分为群体游戏,小组游戏;表演示范游戏,对照PK游戏。游戏要有设计准备阶段、实施体验阶段、感悟交流阶段和总结提炼阶段。学生非常喜欢这种心理课堂团体实训教学方法。

二.心理课堂主题角色扮演法

心理课堂主题角色扮演法,是心理健康活动辅导课课堂中为心理主题设计一个或几个生活与交往情景,让学生去扮演特定的情景人物角色,通过表演者对情景人物的矛盾激化与化解的内心表白、情景对话与行为表现,来引起学生的共同情感共鸣,从中体验、感悟心理成长历程,学会心理调节与自我提升,这种方法的设计与实施,要求了解学生,正确选拔角色扮演对象,并让扮演者对主题和表现目标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最后老师要渲染人物表现与作品意义,以达到为课堂心理训练目标的和谐完成。

三.心理课堂实训团体心理拓展法

心理课堂实训团体心理拓展法,是心理健康活动辅导课课堂中常用团体心理拓展训练,要求尽量让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团体参与,团体拓展,全员体验,全员受益。团体心理拓展可以设计成为团体同一性参与活动,也可以设计成为团体多向性参与活动。同一性是所有成员都做同一样的活动,比速度,比正确,比标准,比效果;多向性是分配不同的人做不同的步骤,比反应,比技巧,比协调,比创新。心理课堂实训团体心理拓展法,要严格控制纪律和时间,要注意团体活动后的讨论、总结与提升。

四.心理课堂心理测试自我评价法

心理课堂心理测试自我评价法,是穿插在心理课堂中用于学生自行测试与评价的教学方法,相对于其他的心理团体训练方法来说,此方法在课堂上表现为比较静态,让学生自己动笔动脑,回忆自己以往经验、表现和实际情况来完成对表格题写与选项,在老师的指示语与暗示下顺利完成,因为是群体全员同时参与完成,它也是心理课堂团体实训的一种相对安静的教学方法,很多心理课堂不可或缺,而且效果很好,学生测试完先自行评价或与小组分享,然后老师引导性解读一些典型个案或者挑选个别例按分析讲解,达到教学心理训练目的。

高职高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认知能力,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观念,养成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健康习惯与有效学习、和谐交往、快乐生活、成功创业与幸福人生的基本素质与能力。我们力图通过不断实践试验,探讨、总结与提炼出心理课堂团体实训的科学实用、学生喜欢、课堂活跃、教学轻松、寓教于乐的灵活多样与趣味盎然的教学方法与形式。让知识更有趣,让学习更期待;让气氛更活跃,让学生更可爱;让课堂更轻松,让教学更精彩。

参考文献:

第9篇:大学课堂总结范文

[关键词] 翻转课堂;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应用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6. 13. 128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6)13- 0230- 02

0 引 言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目前各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以及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本职工作的能力。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受到了巨大冲击,教学方法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翻转课堂是时下流行而实用的全新授课模式,在教学实践中被广泛使用与推进,教学效果显著,它可以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首选方法,本文将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探讨。

1 翻转课堂

EFlipped Class Model,反转课堂式教学模式通常简称为翻转课堂。这是一种从美国引入的新型教学模式,源于美国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化学教师,在2007年两位教师将教学课件的播放及讲课过程录制了视频,提供给因生病不能来上课的学生补课使用。学生在课下通过观看这些教学视频进行自主学习,在课堂上再来完成各种练习,如果练习时遇到问题教师还可以马上讲解指导,这种教学方法的试行,得到了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和传统的教学课堂相比,翻转课堂真正实现了知识的传授与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讲解传授过程转移至课前来完成,而知识的内化由传统的课后做作业来完成的环节转移至课堂中的学习环节来进行。它体现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导地位,使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人,教师也不再只是描述与宣教书本上的内容,而是起到了联系课堂和学生之间的纽带作用,要根据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来进行后续教学内容的安排和规划,并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引导,在引导的基础上建立起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也使教学真正实现了网络化模拟课堂。

2 目前大学计算机基础授课存在的问题

首先,虽然大多数初中、高中学校都给学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但学生认为该课程与高考无关,不被学生重视,而且各地的教学软硬件设备投入及教学水平相差悬殊,这些导致了学生进入大学后计算机基础差距很大,有的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较强,有的则很薄弱,操作计算机时显得很生疏。面对学生参差不齐的入学基础,各高校教师普遍都是采用“一刀切”式的教学方式,导致基础好的学生会觉得教学内容太简单,提不起兴趣,而基础差的学生又觉得教学内容进度太快,跟不上,因此目前这种教学方式难以兼顾到不同学生的需求,也满足不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且目前各院校理论课主要采用大合班授课方式,坐在后面的学生听不清、看不见教师讲课内容,上实验课时由于学生人数多,教师少,教师辅导不及时,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需要等很长时间才能得到教师的解答,这些都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其次,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还具有信息量大、内容更新快的特点,随着网络技术、办公软件等的快速发展,大多数教师没有做到及时更新、扩充教学内容,使教学跟不上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面对陈旧落后的教学内容,学生也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另外,部分院校认为学生在入学前有一定基础,把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时进行了压缩,但计算机理论知识还是比较抽象,存在一定的难度,如果学时安排得太少,会使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存在不足,从而影响了学生知识应用技能的提升以及知识视野的扩大。

3 翻转课堂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3.1 大学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流程

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教学基本流程如下:“课前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教学内容课上练习老师布置的作业教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再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提升最后进行教学分析与反思”,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流程的“课前学生预习教学内容教师课上讲解教学内容学生做练习最后教师做总结”的教学模式。

3.2 翻转课堂在大学计算机基础中的教学设计及应用

3.2.1 课前教师的教学准备工作

如果将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所有内容都采用翻转课堂教学,会给教师和学生造成沉重的负担,其中的计算机系统组成,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教学内容学生比较熟悉而且也很感兴趣,教师可以提供给不同基础的学生各种不同的学习资料,非常适合翻转课堂的开展。

首先教师要制定出详细的大学计算机基础翻转课堂教学计划,教学计划中应该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学课件、教学视频、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分组等内容。其次通过各种渠道搜集好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需要的各方面的最前沿的教学资源,采用PPT等工具制作教学课件,并采用专业工具创作出高质量的微课视频,最后再建立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资源库,学习资源库中要设有导航条,以便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选取,导航条主要包括各章各节课的学习目的、学习任务、教学课件、教学微课视频、课程练习题、答案提交等项条目。其中的课程练习题一定要根据教师微课视频的内容来选择相应的练习题,用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且练习题的数量与难度都要适中,使学生可以接受。以上各项制作完成以后,将该资源库及其他相关文件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或者网络课堂中去,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准备完毕后,教师还要向学生布置好课前的学习任务,接下来学生就可以随时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了。

3.2.2 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

在课前学生通过网络登录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资源库,并通过导航条来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由于每一位同学在入学前计算机基础各有不同,学生可以结合教师布置好的学习任务,再根据自己已经掌握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来选择想要学习的内容,通过教师的课件或者观看教师的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在观看微课视频的过程中学生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随时进行暂停或回放,来记录下重要的教学内容或遇到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对于计算机基础好的、有精力的学生还可以选择高层次的学习内容,或者通过浏览其它相关的网络公开课或者其他的扩展资源来扩展自己的学习视野,扩充自己的学习内容,以掌握更多计算机知识,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对遇到的问题还可以通过QQ群、讨论组等方式进行交流讨论,互相探讨遇到的问题,互相分享学习心得、学习成果,如果遇到本组成员都解决不了的问题再将问题反馈给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学再将问题汇总后反馈给教师,教师要积极主动地统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及其他学习情况,以便在课上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指导解决。

3.2.3 课上教学和课后总结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反馈信息,进行分类解决,如果是全班共同存在的问题要集中讲解,对于个别同学存在的问题再进行个别指导,另外,教师还可以留出一两个问题,让已经掌握的学生来讲解,这样使得有问题的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也能加深对问题的掌握。另外,在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教师要认真观察,对于学生完成展示的作品以及学习表现要给予相应评价,以激励学生开展进一步的翻转学习。课后学生通过拓展作业进一步学习提高时,教师也要参与其中,要与学生交流讨论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及时总结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缺点。

4 结 语

实践证明,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学生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带着问题、有选择性地学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解决问题、分析问题能力明显增强,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使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王红,赵蔚,孙立会,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3,23(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