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基础实训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的一项入门课程,只有扎实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内容,才能更深入地学习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基于此,必须确保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水平。但大数据时代下,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对这门课程进行改进与创新,才能确保教学质量。
1.改变教学理念
课程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教学理念的影响。如果教师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依然对学生进行说教引导,则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大数据时代下,现代化教育教学理念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渗透。基于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教师也要积极改变教学理念。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具备开发的思维,不可对学生的思维加以束缚,而是在大数据教育资源下引导学生高质量地进行自主学习。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合理应用,实现自身教学质量的提升。例如,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对历史教学效果、问题档案进行分析。教师不能通过自行查阅档案,来总结教学中的不足、分析不同教学方法下的教学效果。但是,利用大数据技术之后,教师便可以快速分析不同时期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同教学方法下得到的教学效果。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教师便可以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予以解决,以便于更好地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进行改进与优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创新过程中,也要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可再对学生的学习时间、学习场地加以约束,而是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创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应用,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一方面,教师备课过程中面临着更多的可选资源,另一方面,学生对于信息的接收速度大大提高。为确保课程教学水平,应抓住大数据时代带来的机遇,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进行创新与改革。对课程教学进行创新的过程中,应综合考虑课程特征、教学要求、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首先,在教学内容创新方面,应根据市场需求,将培养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做好市场调研工作,明确学生就业方向,并以此为根据,在教学内容中引进一些未来就业时学生需要用到的内容,如UI设计、网页设计等。同时,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网络上存在海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除了要学习课程教材内容之外,也可以对网络学习资源进行灵活运用,选择一些优质的学习资源,来拓展视野,弥补课程学习的不足。其次,在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可以采取新兴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以教材内容、网络学习资源为主要内容,来对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并能快速掌握。相比较于常规教学方法,翻转课堂中,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学习基础、学习习惯,来进行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自由,有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此外,教师的指导与点评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确保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点评的过程中,为保证真实性、客观性,可借助大数据技术,来对学生各学习状态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明确各学习要素间的内在联系,以便于更科学地进行点评。
3.加强实训室建设
计算机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也涉及到诸多实践方面的内容,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实践技能,应加强实训室建设,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实践基地。大数据时代下,可以借助网络技术,建立网络虚拟实训室,其指的是,可以将计算机网络化准确描述出来的虚拟实训室,其通过构建实训的集成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计算机上完成实训。借助网络虚拟实训室的高度模拟性,学生可以更加便利地学习各种复杂的计算机相关概念知识,也可以对相关技能进行学习。例如,借助网络虚拟实训室,可以学习网络故障诊断方面的知识,以引导学生对已出现故障问题的网络进行检查、测试,学生通过虚拟测试,可以得到实践能力的提高。为确保学生的实训效果,可以为学生安排实训任务,实训任务完成之后,再进行效果评价。效果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过程及结果,并要检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团结协作意识是否得到提高。一项实训任务完成之后,教师要负责点评学生的任务实际完成情况,对学生的学习进程及时作出评价与反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实训任务中所涉及的基础知识。通过有效的评价,可以使学生树立信心,使学生获得荣誉感。
【摘要】计算机专业是中等职业教育热门的专业,根据该学科的特点以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的,使用“计算机三段式实训课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出适应时代和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
【关键词】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三段式实训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5-0217-02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社会需要大量各种层次的计算机人才,为适应市场的强烈需求,最近几年许多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了计算机专业,因此,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中职计算机实训课教学模式也就应运而生。
但是由于中职学生自身的层次性差异以及计算机信息发展飞速的特点等因素,使得如何开展计算机教学和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成为广大计算机教师思考的问题。对于中职学生来讲,如果说思想道德是学生就业的根基,那么实践技能则是学生就业和发展的羽翼,提高学生技能水平是增强中职学校吸引力的主要因素,是提升内涵发展的水平的关键所在。专业实训课是中职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加强实训课教学是实现学生“零距离就业”的重要途径。
“三段式的实训课教学模式”就是为了解决计算机实训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比较简单实用有效的教学模式。
1 “三段式的实训课教学模式”的概念
所谓三段式的实训课教学模式就是,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温故给新课做好知识铺垫,执行明确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完成新课的任务,后总结形成清晰的思路和系统的知识。
2 “三段式的实训课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三段式的实训课教学模式”是依据循序渐进原则、启发式原则和技能形成规律的基础上产生的教学模式。
3 “三段式的实训课教学模式”的具体过程
第一阶段:复习。提问学生本节课的相关知识,演练相关的基础技能,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应用,为新课做好知识铺垫,也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实施方法:讲述、板书、基础技能练习。比如在学习WORD中不同页的页眉和页脚设置要求不同时,教师设置复习内容,要求学生给某文档对字体、颜色、页面设置等操作,进行相同的页眉和页脚的设置,引出不同的页眉和页脚怎样设置的问题。这样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其养成复习的习惯,给课程教学的展开以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阶段:实训
(1)定项目、明确目标。向学生讲明本节课的实训的项目、实训目的和所要达到的目标。实训项目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和实训课的高效率,数目一定要适度。
实施方法:讲述、板书。新授的内容需要板书的强化才容易记忆。
(2)明程序、感知方法。
1)向学生讲明实训步骤、理论依据、安全要求及其它注意事项;
2)教师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仔细观察操作、动作要领,对重点、难点重点讲解、示范,并让学生模仿。
实施方法:讲解、板书、演示、示范。教师逐步演示完成一个趣味性的或者精美的作品的步骤,从中穿插理论的讲解,以“任务完成”体现教学。新授的内容步骤板书很必要,可以照顾到个别学习困难的同学,相对而言降低了难度。理论知识的讲解时要注意:传授一种学习的思想和方法,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路,一套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例如在WORD的讲授中讲解的是根据文字编辑的需要,以及操作中出现几大类的问题,在哪里,在哪个菜单栏或者对话框,或者哪个按钮上得到解决。
(3)多训练,形成技能。教师布置出具体的任务,学生模仿完成。加强训练:采取先合后分、先分后合、分步实训,个别指导与集体讲评、学生自评纠错等多种方法,反复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切实掌握操作方法,达成实训目标。
实施方法:实训、点拨、矫正。在教师引导和讲解后,提出具体任务,并分析问题,然后留给学生充足的上机操作时间,让学生大胆去试,使他们在使用中体会、感受和领悟。这期间,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根据学生的层次性,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作单独辅导。这是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的阶段,由初识到熟练掌握的阶段,也是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发挥各种能力的阶段。
(4)探变化、活化思维。探究变化:集思广益,开拓思路,一是实训题目的演变,二是操作步骤的变化,三是达成实训目标的方法变化。拓展的运用知识,多思考,并总结,学以致用。
实施方法:变式讲解、师生探究。学生基本掌握教师所讲和书本上介绍的内容后,教师再查漏补缺,讲解一些共同的难点和重点的前提下,触类旁通给出大量应用实例,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比如在PhotoShop中,讲解了给图像做部分选区时,可以用到很多工具,多边形套索、魔棒工具、磁性套索工具,在选取图像中用哪个更方便,在比较探究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师还可以通过作品欣赏或方法交流,让学生在思路上能否得到一些启发,看一看其它同学是如何完成该任务的,在方法上和自己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
第三阶段:总结
(1)对学生的训练情况作出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
(2)总结出本节课实训的要点和关键。
实施方法:讲解、板书。对于学生学习的评价,主要针对学生能力的客观评价,应该注意层次性,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发展,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总结中教学语言要简约、明晰、有趣味,突出重点、照应难点;加强类比,增强可接受性;要有机的渗透德育,向学生进行教学思想教育。
4 教学效果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超星学习通;计算机基础实训一
一、混合式教学
混合式学习是传统的面对面课堂教学与网络学习的混合,是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接受学习、发现学习的混合,是真实的教室环境与虚拟的网络环境的混合,是师生之间线下交流与线上交流的混合。目前,混合式教学已经成为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主流。
二、超星学习通
超星学习通是国内一款基于神经系统原理打造的知识传播与管理分享平台。它利用超星20余年来积累的海量的图书、期刊、报纸、视频、原创等资源,集知识管理、课程学习、专题创作为一体,为读者提供一站式学习与工作环境。截至目前全国500多所职业院校引进超星移动教学平台,各高校利用该平台凭借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教育等先进技术手段和教育理念,在推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同时,实现职业教育的生态化发展。
三、应用超星学习通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
笔者选用计算机基础实训这门公共课程作为应用超星学习通进行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高职院校定位为通识必修公共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个人的信息素养,该课程以学生实操为主,主要通过实训教学来完成,组织实训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应该混合式教学模式。根据本课程特点,我们主要进行了如下流程的设计。1.使用超星学习通作为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计算机基础实训课程的建设。(1)课程章节按照所使用计算机基础教材课程章节在超星学习通电脑版中建立课程章节。明确各章节中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课程章节中有相关课前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线上学习。(2)课程资料根据学生反馈,在课程资料中提供学生感兴趣的计算机基础学习参考书籍清单文档,计算机基础在线学习资源参考(如课课家网站等),以及其它适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各种案例,完成案例所需素材,步骤文档,演示讲解视频等),用来延伸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3)考试试题库教师可建立课程理论知识考试试题库,考试通知能到学生手机端,教师能设置在电脑端口或手机端口进行考试,设置具体的考试时间,设置学生试卷题目顺序不同,选项顺序不一样等;学生在线完成考试并提交试卷后,超星学习通平台能自动改卷,并记录分数,老师可根据平台提供的学生考试成绩数据,以及学生考卷答题情况等,动态跟踪学生掌握知识情况,适时的进行试卷的讲评,并决定是否允许学生重考等。(4)主题讨论超星学习通平台的主题讨论提供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助学习或者针对某一主题有组织的讨论,加强了老师和学生的联系,促进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5)问卷调查利用超星学习通的问卷调查功能,设置问卷调查发放到学习通中的教学班级,收集学生学习态度及学习体验等数据,根据相关教学反馈来进行新一轮课程教学设计,让教学更人性化,接地气,更能符合学生实际需求,进而提升教学效果。2.课程班级群聊。师生登陆超星学习通本课程即可进入到课程班级群聊,进行线上交流讨论。教师设置课前学习任务单指导学生课前预习,并设置课前测试检验学生预习情况,学生也可以在课程班级群聊中留下待解决问题,并寻求同学或老师帮助。3.课堂活动。课堂活动不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老师布置好课堂任务,并给学生发放任务文档及所需素材后,学生即可自行通过学习通观看示范讲解(可以通过手机端,也可以通过电脑端),边观看演示边自行完成操作任务,每个学生都能够自己控制观看老师操作示范的进度,避免了课堂上老师讲解的时间过长,造成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白白浪费时间却一无所获,教学效果不佳的现象。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体,不断增强自己的知识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软件的使用操作技能。4.严格把控实训质量。实训前一个班级要按座位分布情况建立几个学习小组,选定把控实训质量的小组长,小组长负责检查本组成员的作业完成质量,在组长检查作业任务繁重的情况下,已经通过作业检查的成员须变身为质检员,协助组长检查其它成员的作业。建立实训日志作为实训档案材料,小组长每天要在实训日志本上记录本组成员的作业完成情况,以及本组成员的出勤情况等。实行了这些措施以后,几个学习小组长成为了带队实训教师的得力助手,既能减轻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又能加强了学生实训作业的检查力度及检查到位情况,使得一些原本想偷懒做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的学生也不敢怠慢,认真对待实训任务,认真完成实训作业,认真应用实训检查,认真做出实训成果,改变了做南郭先生的不良思想,自己通过踏实的努力获得了长足的进步。5.实训总结的创新。实训期间,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写一张100字以上的PPT心得体会,每天都要把心得体会PPT作为附件发到自己的邮箱保存,待到实训结束,再从邮箱取下来汇总,别外加上三张有关“信息素养”感想的PPT(每张也是100字以上),还要把第一张PPT设置成实训总结的封面,贴上自己的照片(要求不戴帽子,不戴面具,一眼就能认出是学生本人的,学生可以从QQ空间将自己备好的照片截图等方式获取)。按这样的方式做实训总结,既锻炼了学生学会保存和获取信息的技能,熟练使用电子邮箱和百度等搜索引擎,又能让学生有意识地提高个人的信息素养,争当信息时代的排头兵,为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添彩。6.文件提交规范化。实训期间要求学生先将每天完成的作业打包保存到自己的邮箱,待到实训结束时,再分别从邮箱取下来,按每天一个文件夹的形式将所有作业存放到一个自己姓名加学号后两位命名的文件夹提交,提交之将必须经小组长或本组其它成员审核,确认全部完成作业才能提交到教师机。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学会养成整理自己文件的良好习惯,也能培养了部分学生(如学习小组长等)做老师助手,做同学们辅导员的能力,从而提升了班级的自我管理能力。
〔中图分类号〕 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16—0090—01
实训课是计算机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与传统的课堂有着本质的区别。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合理安排理论与实训课节次比例,有效利用任务驱动法教学,充分做好实训作业的成果展示与评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全面地掌握计算机专业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一、根据学情及教材内容,适时调整理论课与实训课的课时
应科学合理地处理好理论课与实训课的关系,在计算机课程上,学生动手实践尤为重要。适时、适量调整实训课课时,以实践来印证所学理论,以所学理论指导实训,这样学生就会很快掌握所学知识。比如,《数据库应用基础——Visual Foxpro》的实训课时应少于《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时安排欠科学合理,势必会影响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有些内容必须通过理论课,经老师详细讲解,学生认真思考、记忆、做题,然后学生在理论知识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达到真正消化吸收、巩固所学内容的目的。如果学生没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就上机操作,其结果只能增加学生的挫折感。比如,《数据库应用基础——Visual Foxpro》的第一章,主要是“数据”方面的知识,弄清什么是常量、变量、函数以及表达式,上课时理论节次一定要多于实践课时,而且要做大量的有关理论的作业。对于有些章节,老师可以不上理论课,老师科学、合理地设计好实践作业,然后直接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但应要求学生把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这样,让学生在问题中解决问题,从而加深印象,提高学习效率。
二、有效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将所学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中,学生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明确问题所涉及知识,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实训课中的应用,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个环节:一是科学合理地设置任务。教师要据教学重、难点筛选提炼出最适合某个或某类学生探究,积极思维,并且通过努力能完成的任务,切忌把任务设置的过简、过难。老师可以在开学初第一节课,提出一个很有吸引力、能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并且把这一大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小任务,小任务的实现落实在各个章节中,随着小任务的完成,一步步向大任务靠近。如,在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中的“Word”一章时,我先给学生每人一份版面美观、图文并茂的小报,并告诉同学们,我们学完这一章,每个同学都要给老师上交一份类似的美观小报。然后我把这个大任务分解为文字的录入、表格的制作、图片的插入,以及文字、表格、图片的编辑、格式设置、排版、页面设置、打印等几个小任务。在这些明确而又有吸引力的任务引领下,学生们自主钻研,挖掘教材,同时也充分发挥了学生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老师应积极参与其中,进行必要的引导,帮助学生做好归纳总结。老师应扮演好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的启发者,构建知识结构的指导者,实践活动的调节与组织者这四个角色。三是老师应加强课堂或阶段小结以及知识点的交流和回顾,使得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或操作有疏漏的同学能通过教师的总结和回顾,跟上学习进度,全面掌握知识点。
三、做好作业成果展示及评价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设计理念;教学手段;考核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4)34-8256-02
1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特点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通信及其专业等专业的一门主干课程。它的任务是介绍现行的、较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PHP程序设计”、“网络安全”等后续课程,培养学生成为网络工程师打下基础。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实践训练,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常用的网络安装、调试、及使用方法,具备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随着技术的更新和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我们对本课程设计理念、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 传统教学现状分析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自身特点也非常明显,它是一门理论与实操紧密联系的课程。要想更好的掌握网络基础知识,就需要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丰富的实践教学环节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但目前很多学校对课程的设计仍然以理论知识为主,轻视实践动手能力,与企业合作偏少,难以适应高职人才的需求;而且在大多学校仍然仅仅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课后不能对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动手练习;对于学生的考核仅仅以期末成绩来衡量,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难以全面的了解。因此,我们对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进行改革,改革课程设计理念,增强企业的参与和资源的利用,改革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
3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改革
3.1 课程设计理念改革
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资源,与企业共建人才标准、课程体系和实训环境,模拟出真实的工作情境。探索校企专家结合、工学一体的教学模式,以我院内“双师型”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为主导,通过产学合作,提出反应企业的典型工作实践的学习领域工作任务,构建工学结合的模块化专业课程提下,使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学到知识,形成技能,并在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总提高自己的综合职业能力和素质。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多种教学手段:去企业参加期末实训、实训室维护、参加各级技能大赛、顶岗实习;教师参加各种培训,最终结出丰硕的成果,如图1所示。
按照企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以及考证的基础知识点来进行课程开发。通过参考考证所需知识点,再根据信息化网络系统的企业行业专家总结出来的典型工作任务,从而确定本课程的具体任务。
3.2 教学手段改革
针对高职层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就业岗位要求,总结多年教学成果和经验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深化,主要的教学手段有:
3.2.1 “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手段
基于岗位和职业素质的需求,本课程以网络的基本必需理论知识为基础,以网络的实际应用为主线,采用“任务驱动,以工促学”方式引导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实施的过程中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在实训室设置真实学习情景,学生完成实训项目,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行“教学做考”一体化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从实训项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其基本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
3.2.2 “开放式双证”教学手段
我院把本课程作为实践性为主的课程,本着开放式教学的思路将专业课程与外部资源结合,我们将大量的企业真实案例和项目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将适合本课程的实际任务和大量的实践项目提炼出来,并与网络行业领先者思科网络学院的课程充分融合。同时考虑基于岗位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融合职业资格认证和专业技术认证体系,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在课程理念设计、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安排上,为学生获得职业培训证书和职业技能证书提供途径。
3.2.3 “现场教学”教学手段
我们充分利用我院校园网规模大、应用丰富、不断建设的特点,在日常教学和实训教学中联系校园网实际环境进行现场教学,并在一些课程和实训项目教学中亲自体验校园网的管理和分析拓朴结构, 管理策略以及直接读取校园网的运行数据。 学生不仅能亲身感受真实的网络环境,还能在感受真实工作环境中提前体验工作氛围,获得了良好的效果。同时吸收部分学生参与课外兴趣活动小组,由学院网络中心技术人员和教师带领参与学院校园网的建设、运行、管理和维护工作,在实战中巩固知识、强化技能、积累经验,为提高学生的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毕业学生中已有一些在高校及大型单位担任网络管理员岗位甚至技术领导岗位。
3.3 考核方式的改革
对于该课程最终成绩的认定,根据本课程自身的特点,在理论考核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到技能和实践能力的锻炼,体现学生的综合能力,采用”期末考试+项目考核+平时考核“三部分结合的综合考核方式。期末考试为期末闭卷笔试和实践操作考核;项目考核包括项目完成情况、组织情况以及具体实施情况;平时考核由学生的实验报告,上课考勤及上课回答问题确定。三部分成绩的组成比例为:50%、30%、20%。
4 结束语
针对计算机网络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切入点,通过对课程设计理念、教学手段以及考核方式的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邱罡,王玉磊.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研究与探讨[J].科技资讯,2012(8).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计算机组装;QC小组;优秀率
一、前言
2012年3月,计算机教研组成立QC小组,6月注册QC项目《提高计算机组装实训成绩优秀率》。本次活动选取计算机硬件维修、计算机网络专业3个班级共78名学生为课题对象。
二、小组概况
1.小组概括
小组名称:计算机教研QC小组;成立时间:2012.3;课题名称:提高计算机组装实训成绩优秀率;课堂类型:管理型;日期:2012.11
2.成员分工
(1)、付建超,负责全面工作;(2)、于延华,组织策划;(3)、刘京,活动实施;(4)、严今,完成报告
三、活动计划(负责人:付建超,制定日期:2012.6.11)
6月选择课题;7月现状调查;8月设定目标;9月分析原因、确定要因;10月制定对策、实施对策;11月效果检查;12月巩固措施、总结评价
四、选题理由(负责人:付建超,实施日期:2012.6.11—6.25)
1.从学校方面来说:首先学校要求进行课程改革,其次学校的微机可以由学生来维护,选择计算机组装维修实训成绩优秀的学生,共需要20余人课余时间完成。
2.教师方面:教师的职责是把学生培养的更优秀。
3.学生方面:90后独生子女承载着4位老人和父母的殷切期望,承担着社会和国家的责任与重托,所以要让更多的学生成为优秀人才。
五、现状调查(负责人:付建超,实施日期:2012.6.26---7.6)
1.实训成绩(负责人:付建超,实施日期:2012.6.26),根据上学期实训成绩,优秀人数为:78*14%=11人。优秀率低。
2.开座谈会(负责人:于延华,实施日期:2012.6.26---7.2),小组共召开学生座谈会6次。
3.现场听课(负责人:吴国楼,实施日期:2012.6.26---7.2),小组6人共组织听课24学时,结果如下:教学态度严谨认真、课堂纪律较好,但只有2成学生和老师呼应、5成学生一般状态、3成学生状态差。由此对教学方法产生质疑。
4.问卷调查(负责人:杨焕珍,实施日期:2012.6.28),针对学生课堂内外学习表现,做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课堂内,20%的学生主动学习,31%的学生被动学习,课外时间,仅有34%的学生想学习,而由于自制力差没做到。可以想办法使这些学生实训成绩提高。
六、设定目标
根据上述现状调查,设定目标为:实训成绩优秀率由14%提高到32%。即培养了人才,又能满足学校微机设备维护及保养需要。
七、分析原因
我们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对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用头脑风暴法产生观点,分析原因时小组成员相互启发,产生了鱼刺图。人的原因是:学生基础差,教师教学理念需要更新;机:就是教学设备,教学设备落后,数量不足;料:就是教学内容,教学内容部分不实用;法:就是教育教学方法,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恰当,家庭教育欠缺;环:就是教学环境,学生业余时间不主动学习,学校周围有网吧。以上原因造成了学生实训成绩优秀率低。
八、确定要因
在诸多原因中,找出了6个末端原因,其中,1.家庭教育缺失、2.学生基础知识薄弱、3.教学设备陈旧对于小组成员来说是不可抗力,确定为非要因;4.教学方法不恰当,确定为要因;5.部分教学内容实践性不强,确定为非要因;6.学生课下及自习时间不主动学习,确定为要因。
九、制定对策
针对两个要因,制定了相应对策表。实训课堂内,实训教学方法不恰当,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项目教学法;课余时间成立了计算机兴趣小组,一些想学习,而自制力差的学生在小组里,采用师带徒教学法。
十、对策实施
(一)课内采用项目教学法。
1.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2.项目教学法的实施。项目教学法的实施方法是:首先把整个教材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个教学项目,每次课完成一个教学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中获得知识和技能。如:电脑不加电故障检修项目,把学生按3人一组分组,老师在黑板上写出检修思路,并为每一组准备一台设置成不加电故障的微机,让学生根据检修思路检修好,学生为完成这个项目,就会思考,会遇到问题,会问同学、问老师,直到将问题解决。把课堂上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了实训课的成绩。项目教学法,在使学生水平提高的同时,教师也需要不断总结提高教学水平。
(二)课外成立计算机兴趣小组。
学校成立兴趣小组,是为有兴趣学生创造更多、更直接的学习机会,对于未参加兴趣小组的学生有很好的带动作用,跨专业,跨年级,采用师带徒的方式,手把手、一对一教学生,使得更多学生获得更多知识和技能,学生业余时间学习,不再去网吧了,有了组织,就有了约束,对于一些自制力差,而又想好好学习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兴趣小组的学生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受到老师的表扬。
学生能熟练操作后,安排独立为学校、老师的电脑解决问题,可以为老师修笔记本、为机房设备除尘、修理办公用电脑。在维修中遇到问题,再向老师同学请教商量。
十一、检查效果
经过两个对策的实施,学生的优秀率由14%提高到了33%,同时还有意外收获,不及格率也由原来的40%下降到了17%。两个对策使学生变得越来越优秀,优秀的学生又可以为学校节约成本。
十二、总结展望
经过QC小组活动,提高了学生实训成绩优秀率、是课改的一个途径 、小组成员加强了团结、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继续探讨项目教学法,师带徒计算机兴趣小组的相关问题;探讨工学结合教学法,继续制定添加对策;形成教学管理标准,制定执行,巩固成果。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第二版)[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2]李源.浅析QC小组活动的激励----以QC小组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2(16).
[3]张雪辉.计算机职业培训中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J].考试周刊,2013(12).
[4]史家银.艺术院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效果探析[J].考试周刊,2013(12).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9-2163-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大众对计算机进行商务、学习、工作等需求的增长,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工作和学习不可缺少的高科技产品之一。现在,计算机已经进入实用阶段,越来越多的人拥有了自己的计算机,同时希望掌握计算机组装和维修技术。学习计算机硬件与电脑组装,进行系统安装操作和故障检测维修,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非常重要。我深刻认识到组建实训教室的重要性,谈几点认识,供大家参考。其中有益的,能被认同吸收那是最好,若有妄自菲薄、自尊自大之处,也希望读者能批评指正。
1要充分肯定计算机组装理论教学的首要地位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理论的重要性。很多教师一直在强调把实践放在首位,我是不敢苟同的。理由有三,一是理论指导实践永远是学习的真理,没有理论的指导,操作就成了盲人骑瞎马,操作效果可想而知;二是计算机组装原理几十年来都还是计算机存储器工作原理,已经相当成熟,因此更不存在实践去检验理论的多此一举;三是领会和贯通理论知识,无论组装形式和内容如何变化,都能应对自如。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效果自然就事半功倍。
那对于理论的学习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呢?我想经过很多老师的努力和探索,发现和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对计算机硬件的外观、性能指标、工作原理、测试及常见故障的诊断和维修,可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增强教学的直观性。这种多媒体教学具有图文并茂,描述生动,互动性强等优点,打破了单一呆板的普通授课形式,在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主要的授课教学手段。
2在计算机专业课程中建设实训教室开展实训操作的重要性
首先,在高职院校中,大多数都开设了《计算机应用基础》一课。其中就有计算机硬件组成的重要篇章,与计算机专业开展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的内容一样,都离不开对计算机配件的认识和操作;其次,实训教室还是《电子电路基础》、《计算机工作原理》等基础理论课的实习基地。是将抽象的理论和实践操作进行有机结合的最佳体现;再次,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就业实习的迫切需求。是动手实践的真实环境、是培养高素质、综合技能、具有实践经验、毕业后就能上岗的社会需要;最后,理论课的内容不经过实践,仅通过多媒体教学和传统的授课,到底最后能记住多少,也实在是不干妄下结论。古人学习还要“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更何况枯燥难懂的理论知识呢?课堂上教师的多媒体授课,效果虽然很理想,但仅适合于教学前中期的课程,后半期的装机与故障检测,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能力提高就得非实训实验不可了。可见,高职院校建设实训教室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电脑实训教室的规划建设
1)实训教室与计算机一体化教室的区分。很多同行提倡建设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一体化教室,做到“教、学、做”一体,我不敢苟同。原因有三,其一是利用率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前期的理论授课,一般能在多媒体教室完成,其效果也得到了大多数同行的赞成。虚拟装配技术的应用也都在电脑机房里完成。那么,一体化教室也就只剩下“做”了,其利用率不高是明摆着的;其二是一体化教室,存在教学方法单一,项目教学需求大,很多教师根本做不到好的需求项目,必然影响教学效果;其三是一体化教室的投资费用高,很多硬件都需要及时换新,实际教学中不一定能满足教学的要求,存在理想化。鉴于以上原因,我更倾向于在多媒体教室教授理论课,在电脑实训车间组装电脑和进行故障检测维修。
2)规划建设一个电脑实训教室的原则。我们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满足一个班级操作训练的需要。在此,我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学生学习电脑组装的过程,检测故障、维修电脑,最前沿的产品固然很好,但并非是最新的、高端的硬件产品才能满足需 求。计算机硬件组装教学实践本身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产品的日新月异,配件更新换代的速度之快,都是不争的事实。应用电子元件滞后市场的现象也是合理的存在。更何况应用新产品,带来的软件更新、不匹配也在所难免。因此,我主张在很多学校中还是采用快淘汰下来的一批旧机器来组建实训室。
3)实训室组建需要环境的介绍。电脑实训教室是为满足一个班级人数的上机训练需求,而一个班级的人数通常为50人左右,这就决定了场地面积大约为150-200平米的教室;电脑器件本身都是高集成电路,为避免碰撞,更好的保护各种配件,不仅在操作时轻拿轻放,而且要满足放置配件时要有一定的缓冲,需要软木质的操作平台25个;为实现电脑组装完毕后,能实现正常开关机、装系统软件等,需要正常使用的电脑25台;为顺利完成这些工作,需要用到的工具有:剥线钳、平口和十字口螺丝刀、镊子、尖嘴钳,剥线刀、RJ-45接口、5米左右的网线,共计25套;满足25台套左右电脑设备的供电电源以及稳压器等辅助设备;同时为更好的及时解决和处理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准备教师用的多媒体设备一套。
4)实训教室能完成的项目介绍。实训室不仅要完成产品的展示,还要以项目教学法来完成各种装机练习。项目驱动教学的优点已得到广大教师和同学们的认可。所有的项目设置都需要教师的认真组织和精心的规划。不仅要对项目完成的目的、步骤、结果做详细的说明,而且要做实验报告,并有教师进行评分和总结。通过多年的教学,我认为通过以下项目的练习就可以达到教学大纲和能力培养的目的。主要能完成的项目有:电脑配件、工具的展示及使用方法的操作,CPU及其风扇安装操作,内存条的安装操作,主机箱和电源的安装操作,光驱、软驱、硬盘的安装操作,主板的安装与连接操作,各种扩展卡的安装操作,主机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操作,基本CMOS的设定应用操作,磁盘的分区应用操作,Windows系统的安装操作,网络连接及RJ-45接口的安装操作,共计12个项目的实验。
通过建设一个25套电脑实训车间,完全能够满足两人一组的50人操作训练,这种实训教室虽然不是高尖端技术,却是大多数高职院校在能力范围之内就能实现的项目。这种建设既符合客观实际,又能节约教育成本,是一个优秀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郑慧娟.计算机组装与维护[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基础;任务驱动教学法;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实施;学习评价
《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涵盖了网络基础知识、数据通信基础知识、网络体系结构、局域网技术、广域网和Internet应用等,全面介绍了有关网络的基础知识。在高职高专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已经成为全社会共识的今天,传统讲授式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高职学生的教学需要,各种新生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在《计算机网络基础》教学中尝试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经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使其成为一种适用于具有较强实践性课程的教学方法,能够真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一、理论基础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方法,它是以任务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寻找途径去解决问题,教师在此期间主要起帮助和指导的作用。任务驱动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用实际工作任务组织教学,不需要学生一定要掌握定理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原理知识的成因,而是侧重掌握如何运用已学知识去解决问题,应使用哪些公式及原理,应该用怎样的步骤和方法,怎样解决问题才能得出最佳方案,这种教学方法恰好可以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
“任务驱动教学法”侧重实践,很适合《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的教学,因为该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它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理论基础知识,又要掌握实际操作技能,同时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高职院校毕业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分析显示,其毕业生主要工作岗位是网络施工员、综合布线员、网络工程师等,这就需要毕业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任务驱动教学在任务的设计阶段就是把生产一线具有典型意义的工作项目作为任务下达给学生,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从而有利于实现高职院校培养高等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目标。
二、实施过程
1. 教学目标分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原理及掌握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等基础上,对计算机网络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理解和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网络基本工作原理,并具备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能够设计和组建不同规模的计算机网络;为今后深入学习网络知识、掌握网络技术打下良好的基础;在系统理解和掌握网络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了解和掌握有关网络的国际标准、网络应用技术、网络发展趋势,以及与网络工程有关的综合布线系统。培养其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实践能力,使之成为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初中级应用型专门技术人员。
2. 教学条件创建
(1)教材选用及建设
在选用高教出版社出版的具有一定实用性及科学性教材的基础上。通过不断完善,自编教材。自编教材中任务驱动选取上本着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强化职业技能的原则;内容在理论“够用、适度”的基础上,增加教材的职业拓展训练。每个知识点都配以相应的任务,通过任务解决的过程深化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及职业拓展能力;教材组织方面以实际工程任务驱动为主线,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体系教材,突出高等职业技能培养和教材的实用性。
(2)实践教学环境创建
以下为用于本课程的实训室:
①网络基础实训室
主要设备:计算机60台,交换机、集线器23台,无线路由器2台,网线制作设备一批。可进行的实验项目:局域网组建、调试、管理与维护、网线制作与测试实验、Internet应用实验等。
②网络技术实训室
主要设备:计算机50台(带双网卡),交换机3台,协议分析仪1台,磁带机1台。可进行的实训项目: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 2003和Linux)的管理与应用,网络安全、逻辑网络架构实现等。
③网络管理实训室
主要设备:计算机35台,CISCO路由器20台,CISCO交换机21台,华为防火墙5台,程控交换机1台,MODEM 12台。可进行的实训项目:局域网组建与调试、网络安全技术、网络综合技术、网络设备配置与互连、网络协议与配置、物理网络架构、网络管理、网络系统综合项目实训等。
(3)学习环境创建
学生可在图书馆和电子图书馆查阅计算机网络基础实践操作相关参考书;教师可提前下发任务单、信息单等实训资料。通过对每个任务驱动下设子任务,使学生在课前有目的的进行必要资料的查询,养成目标性学习的好习惯。
3. 教学设计思路
(1)以评促学,以评带做,“教、学、做、评”一体化
每个任务驱动下设子任务的内容都是根据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将实际生产及生活中的典型应用引用至实践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职业岗位技能,采用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对全过程进行评价跟踪的教学模式,以评价督促学生学习,以评价带动学生练习。
(2)逐步引入,分任务驱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若干个任务驱动下的子任务为载体,将子任务分为信息收集、建立计划、具体实施、完成展示四个步骤来完成,每个步骤设置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从易到难,层层递进,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受成功的喜悦,激发兴趣,达到学生乐做、乐学的目的。
(3)以企业任务驱动的标准组织教学过程
为学生创建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围绕任务设计解读任务制定计划实践操作总结评价拓展训练五个教学环节,使学生体验实际工作流程,在实际工作流程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专业知识,从而不断拓展学生的职业能力。
4. 任务驱动教学举例
根据《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教学目标,可以将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任务。对于期中相对独立的教学内容,可单独设计任务;对于相互联系的内容,可设计成综合任务。同时,任务设计要将重点、难点分散在每个任务中。下面以《计算机网络基础》中“校园网网络构建”项目为例来介绍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
首先我们要针对本项目的知识点与学生情况分析教学的专业目标、方法目标和社会目标,要求学生通过本项目的学习,能够掌握办公网络交换配置,办公/商户网络路由配置,办公网络安全配置,商户无线网络配置,同时培养学生具备网络工程师所应有的严谨工作态度,具有较强的计划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根据这样的教学目标提出本项目的任务。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以下几个子任务:
子任务一:办公网络交换配置。
子任务二:办公/商户网络路由配置。
子任务三:办公网络安全配置。
子任务四:商户无线网络配置。
任务体现出来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否则又变为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是让学生分组进行思考、讨论、分析,尝试去完成任务,因为任务中有许多内容是以前课程没有学习过的,包含了新的知识点,学生有完成的兴趣,但又不知道该如何下手,会提出许多问题,这时教师就要进行前导知识的讲解,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指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明确目标,并及时给出相关资料,可以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相关信息,让学生借助网络、图书馆等媒介去查询资料。如上述子任务二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掌握办公网络、商户网络及路由配置等相关知识,只有理解了上述内容,学生才能正确地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应起到引导作用,注重学生的独立发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更要鼓励学生互相合作,协作学习,共同来完成任务。为避免结果雷同,分组是可给出不同的原始数据,小组内成员按模块进行不同的分工,组内进行方案和疑难问题的讨论。如子任务三中,可对班级给出三组不同的原始数据,最终得出三种不同的设计方案,在任务完成过程中,每位学生都参与了设计,避免了抄袭。
5. 任务驱动式教学的任务评价
学生完成任务之后,由教师进行评价总结。通过评价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强调完成任务的重点所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已经构建了自己的认知结构,但还不够完善,还需要通过教师对其结果的分析评价,达到完整的认知结构,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每完成一个子任务,由各小组的一个代表进行发言,阐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不同小组之间进行讨论,由教师进行总结,完成教学任务。对学生的任务评价,既要注重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注重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内容可以包括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自信心、实践操作能力、组织、交流能力,以及独立的思考能力、创新的思维能力等方面。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种多样,如论文、答辩、评比等形式。要将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增强学生的信心,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最终的期末分数,课程考核与实际操作可按5:5比例给出,而课程考核分数可按4:6(平时成绩:考试成绩)给出。
三、结论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上的一种教学方法。最终的目标是使学生在真实情境的驱动下,在探究式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在团队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在教学过程中,任务的设计、教学的组织及教学评价等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高职教师具备理论知识,而且要对课程所涉及的生产实际应用有较广泛的了解,这就需要教师也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体系。与传统教学相比,采用这种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得到增强,同时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利于创新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 实践教学法 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6-0065-02
很多教师在讲授计算机组装维护课程时采用的是常规的教学方法。首先,对计算机概念、发展、硬件组成等内容进行介绍;其次,介绍各个电脑硬件的性能、参数和技术指标、选购常识;第三步是计算机系统安装和设置;最后,介绍一下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与维修保养等知识。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看起来教师已经把计算机组装维护的知识全部传授给了学生,但学生往往只是学会了如何组装计算机,至于如何选购计算机硬件和维护计算机仍无从下手。为了让学生接受知识性与技能性于一体的教育,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和实践动手能力,采用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提高创新能力的项目实践教学法,带动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应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
一、计算机组装维护项目实践教学法的概念
计算机组装维护项目实践教学法就是以实际的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的示范,然后由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项目实践教学法针对中职学生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通过示范项目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并架起学习新知识的支点,然后运用知识迁移、协作讨论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计算机组装维护项目实践教学法的教学计划
计算机组装维护课程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利用所学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能够完成选购计算机硬件、组装计算机、安装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对计算机的日常维护等工作。
在正式开课之前,应对计算机硬件在实际中的具体应用、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系统的发展状况、在计算机日常使用中常出现的故障问题等进行详细分析,制订出具有实用性的教学大纲。在根据教学大纲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喜欢动手操作,不善于理论学习的现状,将该课程中学生不易接受的内容转换成学生易接受的,枯燥无味的理论转换成生动有趣吸引人的实例,并且训练设置侧重于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
三、计算机组装维护项目实践教学法的操作环节
项目实践教学法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每个具体实践教学项目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项目之中,让学生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并经过独立思考和教师的指导,自己解决问题,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根据计算机组装维护课程特点,制定如下的操作环节:
(一)准备
在此阶段首先应确定课题和明确教学目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选择组装工具与计算机零散硬件,做简单的实践训练动员以激发起学生兴趣。
(二)示范
由实践指导教师慢慢地演示操作步骤,同时阐明每一步的操作目的和动作要领,指出可能会出现的错误,强调重点,提示注意安全操作。
(三)训练
学生按工作步骤操作,指导教师在一旁作指导,巡视并纠正错误,同时给予帮助,发现普遍性问题后,集中讲解。最后总结表扬操作训练中表现较好的学生,鼓励训练中状态不佳的学生。
(四)应用
由指导教师给出应用训练题目,学生独自解决问题,要求不仅要正确,而且要能较快较熟练地解决问题。指导教师边指导边纠正错误,表扬鼓励进步学生,通过与学生谈话、提问、检查工作质量等方式评定出成绩。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实践操作的基本技能,岗位从业技能,而且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基本素质的培养,包括守时、准时及工作责任心,工作态度,行为规范的训练,与人合作、协调、沟通的能力,独立计划、组织、实施的能力,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计算机组装维护项目实践教学法的内容
(一)计算机硬件选购实训
这类实训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根据用户需求独立选购计算机硬件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实训熟悉根据了解用户需求确定硬件配置的方法,完成计算机装机硬件配置单。这方面的主要实训有:根据用户需求决定硬件配置档次、分档次确定装机配置单、所选购硬件的理由或者优势等。
(二)计算机硬件组装实训
这类实训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硬件组装动手操作能力,以应付在工作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方面的实训主要有:分辨计算机硬件、计算机硬件的接口架构、计算机硬件组装、跳线配置、BIOS常用优化设置等。通过这些实训,使学生基本掌握计算机硬件架构特点、组装调试计算机的操作技能。
(三)计算机维护实训
这类实训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日常维护保养能力,满足大中型企业计算机维护人员的岗位需求。通过实训,使学生能够掌握较为深入的计算机日常维护和故障维修技术,胜任更为复杂的大中型企业计算机维护维修工作。
五、计算机组装维护项目实践教学法在具体实践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在项目实践教学中,应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在教学项目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几点问题:
(一)确立具有实用性的优秀项目
1、项目要包含全部教学教学大纲内容并结合贯穿所有知识点。2、项目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来确定难易度。3、项目应该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并确立公平合理的评价考核标准。教师要根据未来企业的岗位需求,来确立最合适的项目。
(二)根据具体情况妥善安排项目团队
要根据项目的具体特点来确立这个项目是由学生个体独立完成,还是由团队合作来完成。本人通过多次的教学实践得出:单纯针对某一新知识的项目,以学生独立完成较合适;而对于涉及知识面较广、难度较大的项目,则要团队合作完成,因为学生们各有所长,知识的互补性可以帮助他们解决更多的问题。
(三)教师要及时有针对性的指导项目训练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针对不同操作水平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实践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即使学生有问题,也应该是启发性的,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四)项目总结及拓展延伸
项目完成过程是学生个体学习、团队合作的过程,项目完成后的教师总结也相当重要。它应包括思维总结和技巧总结。思维总结可以帮助学生明确项目完成的最佳思维方案,少走弯路。技巧总结中,"殊途同归"是应该极力推荐的,每一种方法不管难易都应该展示给学生,再由学生共同评价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这样,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操作技巧,锻炼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我们当今面临的是一个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的年代。由开展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计算机组装维护项目实践教学,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组装维护的操作技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将来计算机专业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必要需求,更是我们现今阶段学校教学模式改革的必然选择。我们要综合利用各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充分发挥学校教学资源优势以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达到培养优秀技能型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朱宏渝.课程项目化在中职《计算机组装与维护》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蒲力.项目教学法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8(2).
[3]张错玲,张佑生,张健.《计算机组装与维护》教学改革的收获与体会[J].中国科技信息,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