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描写冬天的诗歌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菲利普・弗瑞诺 野忍冬花 赏析 人生态度
菲利普・弗瑞诺(Philip Freneau,1752-1832)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一生中涉猎的领域极为广泛,先后从事过记者、律师、编辑、船长等许多职业,同时涉足商界与政界。如此丰富的人生阅历也成就了他诗歌作品的二大风格:其一是以辛辣幽默为主的诗歌,严厉激昂地批判了英国殖民者的侵略行为。另一类则是优美抒情的诗歌。《野忍冬花》就是该类诗歌的最为著名的代表作,也是菲利普・弗瑞诺名传千古的名篇。
菲利普・弗瑞诺在这类优美抒情的诗歌中有着极高的精神境界,不仅他的诗歌感情充沛,情景交融,想象丰富万千,同时在这之中还蕴含着许多哲理,饱含着弗瑞诺自己的信条、观点与人生态度。自然、人生和生死变迁这些主题都能在他的诗歌之中找到痕迹。
《野忍冬花》是一首极其优美,充满宁静之意的动人诗歌。全诗运用了特殊构思的结构和恰当准确的修辞呈现给读者们如画一般的景致,生动而形象。弗瑞诺对野忍冬花充满着喜爱之情,他通过自己的想象从环境的变迁出发探寻野忍冬花的一生的历程,从野忍冬花开放到凋零之中,我们能看到的不仅是永恒不变的自然之美与客观无情的自然法则,更是菲利普・弗瑞诺那超然的人生感悟与态度。
一.《野忍冬花》赏析
1.《野忍冬花》中四季构思的结构美
纵观《野忍冬花》全诗,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点,整首诗歌由4个诗节组成,仔细看每个诗节可以发现4个诗节分别对应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弗瑞诺刻意的安排了全诗的结构可谓是别具匠心。4个诗节对应的四季也正好符合了野忍冬花一生所要经历的过程,两者一一对应,使得野忍冬花在每个相应季节的环境中所表现出的状态更加的形象具有说服力。
第一诗节是春天,弗瑞诺在僻静的角落看到了这野忍冬花,它是如此的美丽,花枝也是那么的招展。春天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所有的花草树木都逐渐冒芽生绿。而这野忍冬花也是如此。它开在这个无人问津的地方不像其他花朵开在更易被人看到的地方。虽然它鲜为人知但换来的好处是不会被人肆意的折枝与采摘。
到了第二诗节的夏天,艳阳高照,其他花朵都被阳光照得耀眼光彩,而野忍冬花却被阴影所遮蔽,独自在阴凉之中孤芳自赏。虽然在最艳丽的时刻野忍冬花的美没有被众人欣赏,但是它却依然自在的开放在大自然中怡然自得。夏天的野忍冬花似乎告诉着我们美丽的东西并不会因为不被发现而不美丽。
第三诗节的秋天显得十分悲凉。秋风的到来所有的植物都开始渐渐衰败。无论是那些在人们面前受尽褒扬的花朵还是野忍冬花这种无人问津的美丽都阻挡不住凋零的脚步。弗瑞诺顿时心生怜惜之情,哀叹如此美丽的野忍冬花未被人知晓便要消逝于世了。终于在最后,野忍冬花存在的迹象消失的无影无踪。
第四诗节,虽然弗瑞诺没有明显的词语表示,但是从内容上可以看出这便是冬天的情景。因为冬天所有的花草都化为了“无”。弗瑞诺走出了秋天带来的哀伤,由此为野忍冬花发出了超然感叹,因为你原本也一无所有不为人知,因此离别时也会了无牵挂,没有什么可以失去。
春夏秋冬四季完整地记录了野忍冬花的平凡一生,这种四季结构不仅完整了整个故事,而且体现了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的形式美。做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一致,试读者在感官上得到了完整的身临其境的体验。
2.《野忍冬花》中恰当准确的修辞美
弗瑞诺在《野忍冬花》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十分贴切娴熟。全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有拟人与排比两种。
拟人手法的运用集中在第一诗节中,弗瑞诺称呼野忍冬花时并非用“它”,而是用了第二人称的“你”。在弗瑞诺眼中,野忍冬花并不是普通的植物,而是寄托了作者感情从而形象化了的一位美丽的女子。从“招展”“躲藏”等字眼生动形象的表现出野忍冬花犹如一位娇弱的女子一般的唯美之感,更加使读者对这一无名的野忍冬花增加了怜爱之感。
排比的运用出现在一、三两个诗节。第一诗节中弗瑞诺运用排比,叙述了野忍冬花的生长环境是幽静的鲜为人知的,从而增加了诗歌的神秘感,渲染出一个引人入胜的意境,对读者阅读的兴趣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第三诗节同样也出现了排比,起到了情绪递进的效果。对于即将消逝的野忍冬花,弗瑞诺的哀伤之感循序渐进,由它在世间的消亡联想到世间所有的花都将如此,从而引发读者更加悲伤的共鸣感,再次加深了情感。
菲利普・弗瑞诺在《野忍冬花》中准确的修辞运用使得全诗美感剧增,在情感方面强化了读者的感官体验,进而达到了抒情的效果。
3.《野忍冬花》中引人入胜的意象美
《野忍冬花》全诗其实只有一个意象,即野忍冬花。然而正是这个贯穿全诗的意象深刻体现了自然美、形式美与意境美。
开篇,弗瑞诺以拟人的手法极力地描绘了野忍冬花外表的婀娜、娇柔与含羞之美,感叹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野忍冬花的唯美犹如大自然这个造物主的馈赠。而身处于幽静隐密之处的野忍冬花的幽深正是自然美最好的例证。
形式美在这篇诗歌中也是显而易见的。野忍冬花这个意象贯穿始终,经历四季,在形式上体现了完整合一,春夏秋冬有头有尾,又首尾相连轮回不止。如此的形式体现了多样一统的和谐感。也看得出弗瑞诺独具匠心的设计。
最后,野忍冬花这个意象走遍全文,由它的成长经历的由盛转衰带领着我们心情与之对应的跌宕起伏体现了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弗瑞诺在开篇描写野忍冬花娇美之时,读者仿佛能透过它的形象感受到春天的勃勃生机,看到嫩绿的枝叶冒出枝头。当弗瑞诺描写夏天百花争艳时,野忍冬花孤芳自赏,自得其乐的独白仿佛萦绕耳边。而当秋天和冬天(即三、四诗节)弗瑞诺抒情多于描写时,野忍冬花被冷风吹落渐渐凋零的模样却依稀可见。这真是弗瑞诺《野忍冬花》作品的神奇之处,描写景色时作者情感已然从中表达,描写情时景致的细节却也历历在目。而如此的意境之美却仅仅透过野忍冬花一个单独意象全然托出!
二.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探究菲利普・弗瑞诺的人生态度
1.自然之爱
《野忍冬花》一诗中所体现出作者菲利普・弗瑞诺对大自然的热爱与赞美是不言而喻,跃然纸上的。
全诗中,弗瑞诺对自然环境的描写非常贴切,对野忍冬花细致入微的描写更体现了弗瑞诺观察的仔细。试想,野忍冬花既然躲藏在难以寻觅的幽静角落之中却被诗人弗瑞诺寻见,这就侧面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衷与亲近。如果像常人游客那样地走马观花式走进自然,那么想必他们能看到的就是那些显而易见长在显著地方的花朵从而错过了野忍冬花这一美丽的景致。大自然固然是美丽的,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像弗瑞诺那样真正地走进大自然去看一看,而不是仅仅接触到大自然的一些皮毛就妄自菲薄的声称自己热爱大自然。大部分人也许只是喜爱艳丽花朵与幽绿草木所带来视觉与嗅觉的享受而已。弗瑞诺对自然之爱的真切感受体现在《野忍冬花》这部作品的每个字里行间内。
弗瑞诺对自然之爱也是对他祖国美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此同时,亲近自然更能开拓视野,陶冶高尚的情操,唤起对生活的热爱。
2.宁静之爱
《野忍冬花》中,弗瑞诺表现出对宁静环境的喜爱也是非常明显的。诗歌中或直抒胸臆,或直接用相关文字表示,亦或是含蓄内敛的表达。
如野忍冬花生长的环境即是幽静之处,这就奠定了全诗的基调直接表达了弗瑞诺对于宁静的追求。而后,无论是虫鸟欢鸣的夏天、凉风扫落叶的秋天还是北风呼啸雪纷飞的冬天,在弗瑞诺的《野忍冬花》中似乎都是寂静的,无声的。第二诗节中“静静的流逝”便把喧闹的夏天变为了宁静的夏天,就连第三诗节中“无情的寒霜再加秋风的威力,会叫这花朵消逝得一无踪迹。”也只是一笔带过,经接着在第四诗节又写到了“朝阳”和“晨露”一下子把秋冬恐怖的天气回归到了宁静。
正如弗瑞诺所写的一样,无论狂风暴雨还是严寒霜冻终有平息的那一刻,而那一刻的万籁寂静,雨过天晴才是惬意舒适的。狂躁之后的宁静往往充满着生机,充满着活力,充满着无穷无尽的力量与希望。而对此的向往与热爱,弗瑞诺已在诗歌中表露无疑。
3.与世无争的中庸态度
野忍冬花贯穿全文有着一个特点,它只是静静地呆在不显眼的幽静之处,不参与其他的花朵的百家争鸣。弗瑞诺之所以写下这篇诗歌相信野忍冬花这种与世无争的中庸态度正是他自己向往与崇尚的做人处事原则。
野忍冬花在春夏两季靓丽的盛开着,相信与其他花朵相比并不会逊色,但在其他花朵争鸣之时它却在角落中微微一笑,丝毫不参与其中,它做得只是等待着像弗瑞诺这样的有缘人来发现它来欣赏它。到了秋冬两季,野忍冬花要枯萎了,但是它曾经同样也美丽地绽放过,得到了有缘人的赏识。野忍冬花终其一生不被世人知晓它的美丽,但是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纵使美丽不被显露,但是它曾在大自然中的身影是不会被抹去的,它的美丽会通过弗瑞诺这个有缘人的诗歌传达给懂得欣赏的后人。
弗瑞诺对于野忍冬花的托物言志十分深远。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不也像野忍冬花一样吗。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够被家喻户晓,都能够登上新闻头条,亦或都能够一举成名,大多数人终其一生也将是默默无闻的。但是每个平凡人都会拥有他那属于自己的传奇故事,每个人对于他自己以及身边的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不平凡的。
因此,并不是最出挑的才是最好的,并不是声音最大的才是说的最有道理的。世上就本无最好最坏之分,像弗瑞诺那样中庸的态度,做好自己,不去嫉妒与攀比,做一个随遇而安,与世无争的平凡人,那么这一生就已经不平凡了。
4.乐观、豁达与超然的精神
在《野忍冬花》的第三诗节,作者弗瑞诺由最开始对野忍冬花的赞美喜爱转变为由于秋天降至,野忍冬花的寿命也将结束从而哀叹,悲伤。字里行间中充满了对野忍冬花的无限怜悯与为它在世时不为人知而感到愤慨无奈。
但是到了第四诗节,弗瑞诺的悲伤之情,哀痛之感已经淡化,随之而来的是弗瑞诺对野忍冬花的理性与释怀的感悟,即野忍冬花既然在世时什么也没有得到,那么当它离世时自然什么也不会失去。
弗瑞诺的乐观、豁达与超然的精神在此就体现了出来。秋天野忍冬花的枯萎是哀伤的,是让人流泪的。但这是必然的,是不容改变的客观自然的法则,与其为他的到来捶胸顿足,不如大方的接受自然的洗礼。如此,弗瑞诺便有了第四诗节的豁达释怀,这也无疑体现了弗瑞诺乐观的人生态度。弗瑞诺能够很快的从失落感伤中走出来,并予以自我的安慰,放下沉闷的气氛抬头向前方的路看去。
在弗瑞诺看来,野忍冬花在冬天的死亡并不可怕,因为,对它来说,是大自然给予了它生命亦是大自然夺走了它的生命,一切都是大自然的规律。人也会生老病死,同样人的寿命也不是自己刻意去左右就能够控制的。弗瑞诺因此对其抱着对死亡的一种坦然面对之的豁达态度。当自然死亡来临时,没有必要害怕与惊恐,因为它终将来临,弗瑞诺认为洒脱的看待它才是正解。
最后,弗瑞诺还有这一种超然的精神,这也是整首诗歌的一个巨大伏笔,其实也是一个自然常识。因为在诗歌最后当冬天来领了,那春天也就在那不远的明天了。那么美丽的野忍冬花离重生在春日的阳光中的日子也就不遥远了。虽然在诗歌中弗瑞诺只字未提,但是透析全文依稀可见弗瑞诺对死亡的一种超然见解,即死亡并不可怕,也许这只是另一个美好的开始。
参考文献
1.《美国文学史及选读》[M],吴伟仁,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3年.
2.论菲利普・弗瑞诺诗歌中的浪漫主义元素[J],张海霞,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
3.与平凡之中见神奇――关于《野金银花》及其美学思想[J],刘晓晖,社科纵横,1998年.
4.严寒中的那抹清丽――菲利普・弗瑞诺《野忍冬花》品读[J],王思捷,考试周刊,2013年.
5.论弗瑞诺诗歌中德浪漫主义抒情特征[J],张丽萍,中文学术前沿,2013年.
6.野金银花[J],金春笙;菲利普・弗瑞诺,英语知识,2007年.
关键词:哈代 郊外雪景 自然诗
一
托马斯・哈代(Thomas Hardy,1840-1928)是连接19世纪和20世纪英国文学桥梁的伟大作家之一。他的成就体现在小说和诗歌方面。在哈代看来,只有在诗中才能“更充分地表现与顽石般的消极意见相对立的思想与情感”。
哈代认为,世间万物构成了自然的整体,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哈代的一些自然诗深受浪漫主义诗歌的影响,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敬意、同情与热爱。然而,在自然面前哈代的意识是复杂的,因而其自然诗中的自然经常是阴郁的、冷酷无情的,在一些自然诗中,哈代对自然持否定的态度,在自然界和谐的表面下面看到的是残酷的竞争。由于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哈代的自然诗揭示了一个令人深感悲哀的事实:残酷是贯穿整个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法则。在哈代的诗中,自然是现实的反映。颜学军曾指出,哈代的现实感使其自然诗超越了浪漫主义的自然诗。他对自然的关注实际上是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他从自然万物的悲剧性中看到了人类的悲剧命运。虽然对于哈代来说自然是灾难的承受者,本身有许多不和谐因素,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均充满着残酷的竞争,然而他在自然诗中从来没有让人们放弃生存意志,而是希望人们用坚韧和刚毅的态度来对待生存的痛苦。
二
《郊外雪景》(Snow in the Surburbs)是一首借雪景抒情的诗,诗中生动地描绘了雪景,从形象到声象, 从静态到动态, 观察入微,富有情趣。当然,诗人并不止步于写景,他借景抒情,以期引起读者对自然现象带给生物界灾难的思考。诗中的第一节描述了静态的雪景,首先是树干上的雪,树枝上的雪,而后写到大街小巷的静悄悄一片,渲染了一种静的气氛:
雪使树干变粗了,/雪把树枝压弯了;/一个个树杈都嵌满白雪,/一条条街巷都人声寂灭。
好一幅寂寥的冬景!冬天的萧瑟,在皑皑白雪的背景下,再加上人声寂灭的条条街巷,给人以一种残败感。大雪压弯了树枝,变粗了树干,嵌满了一个个树杈,我们不禁感觉到自然的冷酷,体会到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如此的恶劣与艰难。第二节诗是对雪景的动态描写:
雪花迷失了路转向上飞去,/遇到新的雪花一齐向下飘去。/条条篱笆被雪花连成一片围墙,/静悄悄中鹅毛大雪在飞翔。
此节的前两句描写了迷路的片片雪花,是否象征人生的飘忽不定与沉浮无助?第三句中雪花连成的篱笆围墙,笔者认为正象征了人生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总会有坎坷障碍。“静悄悄中鹅毛大雪在飞翔”,一方面继续暗示人生中的阴晴,另一方面又体现出作者敢于去体验残败、冷酷的大自然的心境。第三节依然是动态描写:
一只麻雀飞上了树枝,/摇落一团团银絮,/雪块有它的三倍大,/朝着它的头和眼睛洒下。
第三节和第一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同样是阴郁、冷漠的自然,同样是恶劣的自然给生物带来的恶运,只不过这次人变成了麻雀。麻雀在浩瀚的自然背景下是如此的渺小,残酷的自然给麻雀带来的恶运要数倍于它。
雪块冲倒了麻雀,/几乎把它埋在雪窝。/麻雀飞到低枝上栖歇,/又抖落树枝上片片玉屑。
第四节的前两句,“雪块冲倒了麻雀,几乎把它埋在雪窝”。冷酷的自然真的向麻雀发起了攻势,这个弱小的生物几乎抵御不了。但勇敢的麻雀却出乎意料地战胜了严酷的自然,尽管没有大获全胜,至少它飞上了低枝,并且还又抖落了树枝上的片片玉屑,对冷漠、残酷的自然也算是进行了一场漂亮的反击。
台阶变成了白色斜坡,/走来一支有气无力的黑猫,/饥饿的大眼睛,骨瘦如柴,/我们把它抱了进来。
最后一节,我们可以感觉到大自然无情的法则一直在循环反复。尽管麻雀飞上了低枝,它仍旧有可能成为黑猫嘴中的美食,尤其是一只饥饿至极的猫。反过来,黑猫已饿得骨瘦如柴、有气无力,饥饿使它的眼睛变得硕大。但如果黑猫没有足够的力气,使得低枝上的麻雀成为它自己的美餐,它就只能是大自然的又一个无情的牺牲品。偏偏人类在这个时候,像个救世主似的,把黑猫抱了进来。人类果真是救世主吗?救了黑猫,同时也救了麻雀吗?其实不尽然。“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大自然的规律,是达尔文进化论的精华。在1911年和1924年,哈代曾两次列出对他思想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名单,其中,达尔文被置于首位。人类的突然出现,在哈代看来,实际上是对自然和谐的一种破坏,我们不能不生出一丝忧虑。
三
从《郊外雪景》映射到哈代的自然诗歌,不难看出,哈代的自然诗再现了阴郁、冷漠、残酷和伤感的自然。在他的自然诗中,把阴郁的自然同阴郁的人生联系起来,从而揭示残酷是贯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法则,人们必须面对残酷的现实,而不能奢望从大自然中寻求解脱。
读哈代的诗歌,我们能够体会到浓郁的现代意识。他对人们心灵创痛的坦诚表现以及他对人在冷酷的世界里生存困境的执着探索,使他的作品颇具现代文学的精神。从表面上来看,哈代的诗歌表现了诗人的悲观主义思想,诸如阴郁自然的背景下,麻雀的弱小与无力,黑猫的气息奄奄,但是我们如果深入研究,就会发现哈代诗歌中深沉的乐观主义精神。麻雀在浩大的自然背景下虽弱小无力,但也能振翅飞上枝头,抖落片片玉屑。
哈代的诗歌总是从许多角度对生活进行考察和反思,表现了诗人对人类生存状况的关注和对人类摆脱生存困境的途径所进行的真诚探索。尽管他的诗歌流露出悲伤的情绪,但是,哈代的诗歌与其说是悲观主义情绪的流露,倒不如说是对人类前途的忧患意识和对人类的愚蠢和荒诞行为的极度失望。《郊外雪景》中的那只麻雀是拼搏的化身,面对冷酷的自然,它没有退缩,没有让自己弱小的身躯被雪窝埋葬,而是奋力飞上枝头。那只有气无力的黑猫,也许象征了挣扎在贫困线上的下层百姓,尽管饥饿难耐,依然没有停下觅食的脚步,依旧在路上前行。诗中结尾提到黑猫被人类抱进了屋,表面上看,黑猫得到了拯救,但深入思考后,我们会发现,拯救只是暂时的,大自然的法则会在人类的参与下遭到破坏。读哈代的诗歌,你会从不同的角度体会人生,反思生活。
哈代的自然诗是丰富的,诗中有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和细致入微的描写以及对自然状况的忧虑。哈代的自然诗是深刻的,因为它们探索世间万物的秘密、人类生存的状况及意义。更重要的是,哈代的自然诗歌颂生命,歌颂生命在逆境中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同时也揭示了自然的残酷法则,批判人性中的残忍和无情。从这个角度而言,哈代的诗歌具有现实意义。
哈代在他的自然诗中真挚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坦诚地表达自己的社会观和人生观。其诗歌直率、深刻,因为哈代追求真理,坚持在诗歌中表现生活的本质。所以,他的诗歌很容易引发人们对生活作出深刻的思考。不管人们是否接受哈代的生活理念,但是,他对大自然的真诚探索和面对惨淡人生的勇气会深深地打动每一位读者。
参考文献:
[1]王佐良等:《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商务印书馆,1983。
[2]诸国忠、李珠:《哈代的人生理想和诗歌创作风格》,《齐鲁学刊》,2002.6。
[3]哈代:《无名的裘德》,张谷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它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儿童扑蝶图。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这两句描写的是儿童扑蝶的背景,那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静的小路,路旁的树花瓣飘落下来,嫩叶还没有成阴。这就点明了这是农村;“花落未成阴”说明这是暮春季节。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又将彩笔转入画面的中心,描绘着儿童捕蝶的欢乐场面。这两句描写的十分形象贴切,将儿童的天真活泼、好奇好胜的神态和心理刻画得维妙维肖,让我们就想亲眼看到似的,“飞入菜花无处寻”则将活动的镜头突然转为静止。“无处寻”三字给我留下了想象回味的余地,仿佛我们面前又浮现出一个面对一片金黄菜花中不知所措的儿童。
关键词:叶芝 希腊神话 天鹅意象
中图分类号:I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09-0397-01
威廉姆・勃特勒・叶芝 (1865-1939),爱尔兰诗人,戏剧家以及散文写作家,是20世纪用英语写作的重要诗人中一员。叶芝,1923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他为以后的诗人提供了一种新鲜的富有韵律感的诗歌语言以及新的诗歌题材。他的作品在爱尔兰文学史乃至整个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对世界文化,特别是现代诗歌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叶芝1865年生于都柏林一个画家的家庭,童年深受爱尔兰民间文学的熏陶,青年时喜欢研究神秘现象。他的象征主义与法国象征主义不同,诗歌中的意象较鲜明活泼而不朦胧,语言较口语化且有几分幽默感,从中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和玄妙的智性,而在表现激情是又不失冷静的客观。叶芝可以说是一个致力于神话写作的诗人,他的神话和象征体系可以说是一种从爱尔兰特有的文化传统、精神气氛和他自己的精神生活中发展形成的信仰。叶芝本人曾将他的全部艺术理论归结为“将神话植根于大地”。代表作《丽达与天鹅》、《驶向拜占庭》、《基督重临》具有显著的象征意味。
一、叶芝的神话情结
从1865年到1939年,希腊语、拉丁语及与这两种语言相关的课程风靡英国及爱尔兰。叶芝自然也接受了大量的古典课程的教育。为了弥补宗教的缺失,叶芝一直对神秘主义和象征主义感兴趣。叶芝在诗歌中使用大量取自爱尔兰本土神话、希腊神话和圣经典故中的意象,并且通过置换变形成为新的象征意象,用来抒发自己入神的想法。
二、天鹅的意象
叶芝有一套自己的纪年系统,他认为历史每一循环是两千年,每一循环都由一位姑娘和一只鸟儿的结合开始:我们公元后的两千年是由玛丽和白鸽(即圣灵怀孕说)引出,而纪元前的那一次循环则是丽达和天鹅产生的,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他写了一首叫《丽达和天鹅》的诗。也正是这首诗,打破了天鹅在文学中是纯洁、高贵象征的传统。
这首诗取材于希腊神话中丽达与天鹅的故事:众神之父宙斯变形为天鹅,使人间女子丽达怀孕产蛋,蛋中抚育出的海伦后来导致了特洛伊战争,而丽达的另一个女儿克吕泰涅斯特拉则在特洛伊战争后谋杀了亲夫希腊统帅阿迦门农。
天鹅,作为自然的鸟类常常被用于象征。它们的翅膀是足够强壮有力,就像神话中描写的,能够伤害人类的身体。化身天鹅的宙斯在希腊神话中是创造力和创造意志的化身,他对丽达的“欺凌”易其所产生的结果――海伦,象征着宇宙把其创造力与意志注入了人类,也意味着一种精神和物质的结合,他们诞生了人类,并使人类从一开始就带上了难以愈合的双重性:创造与破坏、与愤恨,海伦施特洛伊战争的导火索,,而战争则是破坏与创造、与愤恨的交织混合。
与《丽达与天鹅》相同,《柯尔庄园的野天鹅》也使用了天鹅这一意象。但是不同的是,后一诗中的神秘主义倾向没有那么明显,只是作者借天鹅等意象抒发自身对于人生的感慨。
自从我最初为他们计数,
这是个第十九个秋天,
我发现,计数还不曾结束,
猛一下飞上了天边,
大声地拍打着翅膀盘旋,
勾画出大而碎的圆圈。
我见过这群光辉的天鹅,
如今却叫我真痛心,
全变了,自从第一次在池边,
也是个黄昏的时分,
我听见头上翅膀拍打声,
我那时脚步还轻盈。
……….
一直以来,在叶芝身上总有一种深深的缺失感。他认为,人生、时间就是一个监狱。因此,叶芝一直醉心与灵魂的再生、轮回,象神明般的复活。但是对凡俗的人来说,就象亚当和夏娃的原罪般,人生从开始就是不完美的,即使他们有可能再生。
54岁的叶芝,又一次回到柯尔庄园,看到与19年前相同的景观,怀着对时间流逝的伤感,写了这首诗。诗中充满了叶芝隐隐的担忧,对诗人来说,天鹅的美是永恒的、神秘的,但是现实是如此令诗人失望。
诗中第一节,描写的是自然景色,秋天、大地、湖水、石头。但是,其中也包含了些许不完美因素。“树林里一片秋天的美景\…………五十九只天鹅浮游”秋天,在万物萧瑟的冬天之前,是一年中最后一个美丽的季节。这里,诗人认为自己的生命也走到了秋天,美丽、丰收,但是面临消逝。在第二节中,19,也是个不完美的非整数。诗中天鹅的飞行不是我们想象中的优雅而美丽的,它们的翅膀也不是洁白而宁静的,而是“猛一下飞上了天边,大声地拍打着翅膀盘旋”,打破的湖水的平静。诗中第三节和第四节,诗人把自己与天鹅作对比,诗人已不想从前那样年轻、有活力,而天鹅依旧是美丽、富有激情的,似乎时间对它们来说是停止的。诗人感觉到时间、生命、力量正慢慢离他远去。我认为,诗人认为天鹅和生命同样是美丽、神秘和不朽的,但是对诗人来说,虽然他曾努力想掌控时间和生命,但是生命依旧悄悄离他远去。
三、结语
叶芝关于天鹅的描写,决不止这两首诗,之所以选择这两首,我认为它们分别体现了叶芝两个不同的方面。《丽达与天鹅》是叶芝神秘主义诗歌的最佳代表,也体现了他的神秘主义象征体系。而《柯尔庄园的野天鹅》则体现了叶芝晚年对时间和生命的惋惜和探索。叶芝,这个致力与神话写作的诗人,用他的诗歌带领我们走进他独特、美丽、神秘的神话世界。
参考文献
[1]C.K Stead, Pound, Yeats, Eliot and The Modernist Movement,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1986
1.正确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受诗歌画面,体会诗人孤独、苦闷、彷徨而又顽强不屈的精神,初步感受“情景交融”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1)对“景语皆情语”意境的体会;(2)用自己的语言描写江雪的画面。
一、情境导入,诵读积累。
1.师描述:同学们,冬天虽然是寒冷的,但是大自然却赐予我们一件美丽的礼物,那就是——雪(引出雪,播放图片)。多美的雪啊,古往今来,赞美她的诗可不少,咱们今天也来个咏雪诗会。
2.生吟诵相关古诗,积累有关写雪的诗歌(如《白雪歌》、《沁园春·雪》等)。
设计意图:不着痕迹地积累,让学生引入情境,并感悟语言,习得语言,水滴石穿、熏陶渐染、文火慢煮,这就是语文的积累的重要性。
二、检查预习,理解字词。
1.过渡: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首和雪有关的诗歌——《江雪》。
2.检查预习情况,指名读。
3.交流预习中明白的问题,理解“蓑笠”、“蓑笠翁”、“千山”、“万径”等,理解夸张的手法,积累含有夸张手法的诗句(如“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等)。
设计意图:课堂上真正“以生为本”,交流已懂的,解决不懂的,既是对课文内容的复习检查,同时又让学生理解古诗中常见的“夸张”手法,积累相关诗句,感受古诗语言的魅力。
三、“诗中有画”,读出画面。
1.古人常说“诗中有画”,你看到怎样的画面,自由读诗和同桌交流。
2.师生交流,学生叙说画面。(我仿佛看到了白雪皑皑的崇山峻岭,鸟儿都飞走不见了,千万条小路上根本没有人的踪影。除了雪,还是雪,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3.师相机小结:这景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相机板书:寒冷、凄凉)
4.指名读,感悟其寒冷凄凉。
四、“诗中有情”,情景交融。
1.诗中不但有画,还有情,再品味古诗,你体会到诗人怎样的心情。
2.生体悟,相机交流。
3.出示柳宗元的背景资料(投影出示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联系历史背景理解诗情。)。
4.交流、小结:遭人迫害,母亲离世,生活困难,所以心情(相机板书:孤独、悲愤)。
5.再次体会景和情,你发现了什么?(结合景色的萧条肃杀和人物内心的孤独凄凉不谋而合,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
五、“诗中有志”,诗言志。
1.再读资料,诗人是否会屈服妥协?
2.生默读思考,交流读出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3.感受诗人的“志”,相机板书“顽强不屈”。
4.师小结:短短二十字融入了景、情、志,这就是经典的魅力,再读经典,请学生吟诵。
设计意图:“诗中有画,诗言志”,在此环节中,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透过诗句想象画面,通过画面体悟诗人心境,体会何为“情景交融”。并结合史料,走进诗人内心世界,再读诗歌,感悟自然“更上一层楼”。
六、走进诗歌,感悟境界。
1.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江雪中的情与景。
2.生书写,师巡视。
3.反馈。
设计意图:在充分感受文本的基础上,情感溢于言表之时,趁热打铁,设计的“读写训练”让学生发散思维,既是对文本的一个感悟升华,又领悟不同的表达方式,培养语文能力。
七、拓展阅读,对比升华。
1.师:古往今来,写垂钓的诗有很多。出示《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和《江雪》比较,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从诗人内心世界的不同去把握)。
几年前,收到山东张晓楠寄来的一本自印的小书。我一口气把它读完了。我发现这些小诗虽然还有点稚嫩,但蕴函着作者的天赋和潜质,像一株沾满露珠儿的小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我吟唱着这些小诗,像一只小小的鸟儿,在他那小小的诗园里徘徊和飞翔。诗中那一个又一个生动鲜活的意象,不断地在我眼前跳跃,点亮了我的眼睛。在《雪地上的鸟儿》这首诗里,他是这样描写雪地上的村庄和雪地上的鸟儿:当村庄/像一只只雪狗/安静下来/三三两两的/鸟儿,便成了/雪地上/跳动的音符。把村庄喻作雪狗,把鸟儿喻作音符,鲜活而且形象。这些诗句,虽然新鲜,但触及的毕竟只是事物的表象。如果作者仅仅满足于这一点,给人读后会有“肤浅”之嫌。晓楠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继续深入地写雪地上的小鸟:饿了,就停下来/三挠两挠/冬天就露了馅/三挠两挠/冬天就开了怀//冬天被鸟儿挠得露了馅,冬天被鸟儿挠得开了怀。读到这里,让人不再仅仅感到“新”,而且感到“奇”了。诗人不仅选择新鲜的角度,而且善于捕捉灵动的镜头,把冬天雪地上的鸟儿不仅写活了,而且写神了,真可谓神来之笔。
看完这本小书,我同晓楠诚恳地交换了一次意见,旨在鼓励他,期望他能向新的台阶攀升。我除了肯定他的优点以外,还指出了他的不足,期待他在诗的本质上下功夫,不断扩充儿童诗的容量和内涵。后来,我又读到他的一些诗,感到他的诗在向生活的深度开掘上,迈出了一大步。他的《小树有自己的方式》一诗,这样写道:树叶落了/树叶落了/这是小树,撒下的/一只又一只脚印//不要说小树/不能行走/小树以自己的方式/丈量梦想//树叶落了/树叶落了/这是小树,放飞的/一片又一片羽毛//不要说小树/不能飞翔/小树以自己的方式/追逐光亮。小诗由“树叶落了”生发开去,展开丰富的想像。整首诗八节四段,实际上是由一连串丰富的想像构成。如果把其中的每一个想像喻为一颗珍珠,穿起来就是一串闪闪发光的项链。这种想像奇特、意境清新的小诗,简直就是一桌想像的盛宴,对开发少年儿童的智力、激发少年儿童的想像力是十分有益的。
2006年夏天,晓楠的第一部诗集《叶子是树的羽毛》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了。我读后,欣喜不已。我尤其喜欢他的《脚印》,仅管这首小诗只有八行,却留给我较多的回味余地。请看:一只小耗子跑过去/留下一串脚印//一只猫咪跑过去/留下一串脚印//猫咪和耗子不友好/总是追追赶赶的//脚印们可不管这些/凑在一块窃窃私语。这首小诗使我想起了大人和孩子。有时大人们之间存在着这样和那样的恩恩怨怨,而孩子之间却是那样地友好。小诗不小,写出了大主题,写出了人性化的美。我同样喜欢他的《拱破乡村梦境》:绿意,绿意/拱破乡村梦境/张眼望时/四周先绿了。诗从“绿”拱破“乡村梦境”切入,这个切入点选得太好了。接着,诗人写道:那些最初/睁开眼睛的/是爬满/枝梢的芽苞/那是一盏盏/梦幻的灯呢/照在哪儿/哪儿绿色泛起。把芽苞喻为梦幻的灯,把大地照出一片新绿,比喻新鲜而灵动。写了芽苞,诗人接着写鸟鸣:那些最初/张开嘴巴的/是雀跃/枝头的鸟鸣/那是一滴滴/饱满的节气呢/溅落下来/就是一片绿地。鸟鸣是饱满的节气,这节气溅落了,竟变成一片绿地。小读者也许不会注意,鸟鸣和节气本无自然联系。这里,作者却有意把它们联系在一起,其用意是在于给读者一个巨大的甚至是遥远而曲折的想像空间。这么大的想像空间,是需要读者去填充的。学者诗评家孙绍振先生,把这种创作手法称之为“远取譬”。用这种创作手法创作的诗歌作品,会大幅扩大诗的容量和内涵。诗的最后一段:感悟一冬的村庄/终天敞开/紧闭的心扉/而冒失的燕子/匆匆赶来/不小心,碰了/满鼻子的绿……最后这一段,尤其是最后两句,是我的最爱。一个诗人仅仅用眼睛去看,而不是用心灵去感受,是绝不会写出这样奇妙的句子来的。当然,这部诗集也还有点不足。比如诗的题材还不够宽泛,有少数诗还较粗糙,缺少精心打磨。但毕竟是瑕不掩瑜,这部诗集仍是近几年出现的一部优秀的诗集。
想像,是诗歌的翅膀。这个翅膀要想飞起来,作者就要深入生活,扎根在生活的底层,关注现实,关注人生。如果诗人一味地把自己关在小屋子里,圈在小天地中,创作出来的只能是盆中之景,缺乏大气势,缺少田园阡陌的泥土气息。晓楠深谙这一点,他决心走出去,同广大少年儿童打成一片,想儿童之所想,爱儿童之所爱。我想,他一定会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优秀诗篇,开创儿童诗辉煌的明天。
3《诗经》被称为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歌很多的艺术手法也来源于《诗经》,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赋比兴”,今天我们一起来通过古诗名篇《氓》的阅读,来深入了解一下“比兴”这种手法,以及它在《诗经》中的运用。
二、引发疑问,何为比兴
4比兴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传统修辞手法。朱熹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5简而言之,比就是比喻,比喻是诗经首创的一种修辞手法;兴也叫起兴,就是由彼物起,使此物兴,引出自己所想吟咏的事物。而是各种比喻和起兴手法往往是联合在一起运用的,后人合称为“起兴”。6我们来以《氓》为例,了解比兴这种手法。
7《氓》第三章以传统的比兴的开头,写"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先以葱茏的茂盛的桑树写照自己的青春,继而又以诱人的桑葚比喻令人沉醉的爱情,把恋爱中的少女比作贪食而快乐的小鸟,谆谆告诫之:不能沉溺于爱情,否则,结局悲惨,悔之晚矣。
8第四章紧承上节,开头就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以树木的枯萎凋零比拟流年带走了的青春,曾经光彩照人的少女在岁月中蹉跎了美丽的容颜,再加上婚后长期过着贫困的生活,被弃的命运此时自然降临到了她的头上。9三、四章用起兴的诗句,以自然现象来对照女主人公恋爱生活的变化,由起兴的诗句引出表达感情生活的诗句,借此抒发女主人公对丈夫喜新厌旧行为的怨愤。有人认为,用桑叶嫩绿而至枯黄来比喻恋爱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这种兴兼有比的特点,更富有艺术魅力。
10最后一章中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比喻自己的不幸无边无涯。"隰"是随处可见的低湿之地,"淇"则是女主人公与氓婚前幽会和结婚时及被弃后所必经的河流,用来作比,非常恰切而更见深意。这样既激发读者的联想,又增强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不仅继承了《诗经》的比兴传统,而且又进一步发展了它的是"依诗取兴,引类比喻"的《离骚》。
三、拓展延伸,比兴分类
121.触景生情式比兴。《诗经》中的比兴大多是即景生情下真实景物的描写,比兴大多只是一个片段,是一种非常简单的联想和比喻。如《关雎》《蒹葭》等。
132. 寄情于景,托物言志式比兴。这种比兴的事物往往被赋予了作者的意志情感,在文中比兴经常是一系列的事物一个接一个的表现其整体思想内容。如《离骚》中的一系列的香草美人:“芙蓉”“蕙纕”“芷若”等等。
14这些比兴手法也开辟了后世诗歌触景生情,寄情于景,托物言志,比喻,象征等手法。
四.深入学习,比兴作用
16 那么具体来说比兴手法有什么作用呢?我们来通过下面的诗歌来了解一下:
1.增添诗歌的形象感和韵味。
“我欲与君相知,长命无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如这首《诗经》以爱情为题材的名篇,它无非要表达我爱你,我很爱你的主题,那爱是抽象的,具体多爱呢?作者运用了五种自然现象,来表现自己对情人真挚的爱。爱会一直延续到高山山磨平了棱角,江水干涸,冬天打雷,夏天下雪,天地合而为一,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出现的,因此把这种深挚的爱表现的淋漓精致。
比兴常常将比兴的对象作为感情的载体,让情感有了更真实具体的内容,使读者对于其有了更直观的感受。托物言志,是抽象的主观感情与具体的客观事物的交融。
172.扩大诗歌的意境和增强诗歌的情感表现力。
春天一直是文人的宠儿,是他们笔下的骄子。古往今来歌春咏春的诗句便如雨后新芽,不胜枚举。虽然诗人的心情不一,让落在纸笔尖的诗句或热情,或伤怀,或慨叹,或喜悦,但每一首诗句的字里行间,都融汇着挥不去的春色春情。
春天在文人笔下是丰富多姿的,是色彩斑斓的。“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是黄莺唤醒了的春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是江水思念着的春天;“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这是细雨滋润了的春天;“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是桃花依恋着的春天……文人墨客的浅吟轻唱,让我们感受到春风的和煦,春雨的珍贵,春色的柔美和诗人的痴迷。无论是“草长莺飞二月天”的早春,还是“春色满园关不住”的仲春,抑或是“百般红紫斗芳菲”的晚春,诗人笔下的春天,阳光普照,惠风和畅,百花竞放,满目青翠,可谓“万紫千红总是春”。诗人把赞誉写入了春天,把喜悦融进了春天,把柔情长留在了春天。
漫步在古诗苑中,我们发现在一些脍炙人口的咏春古诗中,春天其实是有时间感觉的。这感觉用言语很难描述,但用心底的感觉去触摸,就能感觉到春天正在一丝丝融化,在暖风中一丝丝飘散。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就是对春天开始的细致描写。这时候的春天,还带着年的余味,饱蘸着春节的喜庆。在爆竹的响声中,人们能感觉春天带来的暖风,这暖风绵软无力,却能吹去一个冬天的寒冷,让人从心底充满了希望。
李克利的诗歌犹如沉甸甸的秋天,饱经四季风雨的洗礼,透出生命成熟的脉搏;又如一片叶子安静地美丽着,温暖中没有青涩。他的诗是沉重的,悄悄滑落枝头,隐入苍茫的大地。
好的诗歌是和世界同步伐的心态,引领、升华超前的意识,感觉和世界保持着距离,更能透过表象来分析这个世界。李克利的诗就有这样的沉重,读着读着一种感动使然,让我经常无故惆怅、快乐、或喜或悲起来。那潺潺如流水的词语像一把梳子,梳理流浪的思绪,安抚迷茫的灵魂。他的诗歌流畅的程度像一首乐曲缓缓播放,干净开阔的视野展现一片蔚蓝。
一、通过迷离的情感写出生命的厚度
“草木葱茏,瓜果飘香/乞巧的女孩穿针走线/葡萄架下偷听情话绵绵/祷告上苍/赐给自己一桩好姻缘//养蚕织布,挑水浇园/生一双儿女,幸福美满/仙女下凡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牵牛也迢迢,织女也皎皎/隔河相望,泪水涟涟//露水渐重,今夜渐凉/我不知银河是湍急还是清浅/守信的喜鹊年年今日搭桥/只可惜相聚的光阴太短/怎样才能替代那无尽的思念”――《七夕》。
诗歌充满对爱情的渴望,期盼的心情是多么强烈。其实幸福很简单,一段姻缘,一处篱笆院,两颗相守的心足矣。这首诗让读者感受到,爱情是每个人憧憬的梦想,更表达了爱像空气一样不可缺少。生命的厚度更多的时候来自于爱情。
“辣椒和玉米在屋檐下悬挂/门前的流水早已干涸/离开,穿红格子衫的少女/稚嫩的童声唱起乡土歌谣/还没来得及问候落叶一声/就踩着秋风踏入了旅程”……
“许多机遇和我擦肩而过/对于某些细节只剩下回味/波涛汹涌触摸礁石的平静/我已经离开,母亲/路灯会照亮我今后的一生”――《秋天的旅程》。
描述别离的心情,辣椒、玉米、流水,多么温馨的画面,穿格子衬衫的少女才是最揪心的疼痛。若即若离,去不舍,留又不可,多么贴切的描述啊。思念和伤感在流淌,显得非常灵动;而诗一行行地扩散,显然要比泪一滴滴地淌好得多,生动得多。整首诗铺垫,过渡,展开,表达一个游子的游离情怀,厚重大气又不失生活哲理。
正像他自己所说,“母爱照亮了我的人生,为了爱情,为了超越,为了与众不同,为了天地之道。我知道我的人生其实是为爱而存在。只要从爱的视角理解,世界赠与我的不管是苦难还是幸福,我都能欣然接受。”他的话诠释了每个人的生存哲理,让我深深地震撼。
二、通过意象的转换增加语言的质感
诗歌的语言是最简练也是最复杂的,在表达中,往往超越现有的词义去追求表达的无限可能性。在锤炼推敲语言的过程中,杰出的诗人往往能不拘一格,大胆地违反词汇的常用表达方式,而造就词义的变形,让词语像钢铁一样具有可塑性和延展力。李克利的诗通过意象的转换来增加语言质感。他的做法是尽可能找一种常用表达方式的替代品,从而产生新奇感,使语言产生魅力。
“我们牵手走过村庄/走过那些平静祥和的日子/一位朴素的老人缓行在风里/悄然无声里隐藏着怎样的故事/花期已过/花香还在弥漫/我和你抬头望天/天空湛蓝得让我们绝望/一只剽悍的鹰飞翔在空中/让太阳有了阴影”――《走过》。词意惊奇出新,一个男人的思想密度成就想象的羽翼。这种成就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打造的。
“擦肩而过的两个季节/凝视漫天飞舞的雪花/有些兴奋、有些喜悦、有些迷茫、有些惊讶/人们还在说着‘冬天走了,春天来了’的话/春天,这个有些可爱有些调皮的阴谋家/汹涌澎湃的内心滋生出太多的想法”……
“从一个花开的夜晚开始/从朗诵一首抒情诗的停顿开始/从看护一枚鸟蛋、撒播一粒种子开始/从一段音乐、一杯清水、一片绿叶开始/这个有着太多想法的春天开始幸福地流泪”――《春天,有着太多的想法》。
意象让诗歌循序渐进揪住读者的心,表达着被表达的胸臆,拿捏得恰到好处。诗情饱满而丰富,缓缓叙述着一种洒脱、胸有成足的感觉;还有一种自然、流畅干净的味道。对春天的认识和梳理恰到好处,有着历史沧桑的感慨,有着透彻、深邃、犀利的大气,有着众生平等的道德意念。从温暖、纯朴、善良的角度分配了春天,让春天更加人性化、平衡化。我忽然有了一句话,不知能否成为经典:“喜欢文字的人――永远不会死去!”
三、通过象征来表达潜意识加深诗歌的内涵
评论家邓迪思说过,“象征和隐喻是现代诗歌的常用手段。现代社会极其复杂,变得难以解读,不可能简单地下一个定义。因此,只能用这两种手段来展开精神的叙述,表达出现代社会多层次、多角度、多维的空间和意义。如果采用传统的手法去表达,显然会把世界理解得表面化,简单化,而诗歌表达的是世界的本质和生命的本质。”
“节气是小雪了/我没有看见小雪/节气是大雪了/我没有看见大雪//站在屋檐下,我抬头望天/天空苍茫而平静/北风吹动,阴霾和彤云踏空/我看见白菜的头上顶着雪/我看见麦苗的身上盖着雪/那时候的雪真厚/把一切铺展得洁白”――《与雪有关的节气》。雪在这里象征生活的、干净的本质,是对美好天空的向往。脚步如何行走?要看方向。雪代表纯洁,在这个喧哗的世界里思想是迷茫的,有了雪的洗礼,开始变得明朗。脚步是伤感的堆积,堆积到只能沉默。诗歌的内涵加深了读者对诗歌的认识,更加引导读者细细地咀嚼诗里的苦涩、迷茫、沉淀,最后思索。没有雪,到白菜上覆盖着雪,是思维在行走,通过象征表达思维不可停留,时间不会停留。
“透过枝叶的缝隙/月光洒落一地的碎银/站在逝去的亲人的坟前/泪水感染我们的内心/哦?安静?安静/月光的安静/泪水的安静/侧耳倾听花开的声音/凝目注视飞鸟的影踪/那一声声婴儿的啼哭啊/让全天下母亲的眼神充满了安静”――《安静》。这里的婴儿是母亲的希望,是大地的希望。安静的天空,辽阔的大地,都是母亲的怀抱。诗歌的描写开拓视野,思想空间很大,抒展胸臆到位。泪水揪心呀!活着的灵魂也许死去了,死去的灵魂还活着,这一切都在安静中变换。
“风扬起的旗帜呼啦啦地响/一些水在火炉上咝咝地响/酝酿已久的初雪迫在眉睫/在枯枝败叶的等待中展开旅程/哦?安静?安静/响动的安静/旅行的安静”――《安静》。表达了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天空会亮着一盏灯,使张扬的青春不会迷路。火炉上的水响,风中的旗帜响,很有动感的画面,象征希望在路上,真的安静了吗?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技巧,欲擒故纵的谋略,引导读者深思的手法,这种表达加深了诗歌的魅力和张力。作者把读者牵引着走很多弯路,绕来绕去,最后读者发现上当了,但是心安理得,乐得受骗,还夸你有才气,这就是诗人的成功之处,这种表达必须功底深厚才能操作自如。